产生安全事故的原因

2022-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产生安全事故的原因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

[摘 要]校园安全问题始终是校园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为祖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文章立足于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安全事故;原因;预防策略

增强学生体质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保护自己免受伤害,但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出现安全事故,就不能体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分析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找出对策,避免事故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产生的原因

(一)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够

小学体育教学因没有明确的考核制度,使得在校园教学中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很低。学校在教学安排中,觉得体育课堂只是学生的简单玩耍,没有必要太重视。于是,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监督不重视,学生的体育课堂出现乏味,低效的现象。同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器材很大方面的影响着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拥有先进安全的体育器材,学生就能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下锻炼自己,更快的增强自己体质。但由于学校的重视度不够,对于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学生在体育器材出现老化的现象,体育教学中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二)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素质

在小学教学中,由于是学生的起步阶段,学校的教学配备很不齐全,学校的教师很缺乏,使得在小学教学中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很多数学教师充当起了体育教师,由于不是专业的教师以及专业教师的重视度不够,使得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很难展现出专业的教学素质。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对于学生的课前安全预防措施做的不到位,同时在学生活动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关注,不能及时的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自然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缺乏专业的教学素养,也会使得体育教学课堂变得不安全,出现安全事故。

(三)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够

安全问题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才能大幅度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在现如今的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教师的疏忽以及学校对于学生体育锻炼的不重视,使得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安全意识的培养缺乏。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常常会做出一些危险的行为。正是因为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同时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通常活泼爱动,在课堂中以及课下常会追逐打闹,在这些行为下都隐藏着很大的体育教学安全事故隐患。

二、预防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对策

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包括:正确认识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提高体育教师基本教学素养;注重对安全意识的培养等等。

(一)正确认识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教学阶段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阶段。新的教育理念对于小学体育教学也十分重视,只有让学生健康茁壮的成长,才能使得学生更好的成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所以,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正确认识小学体育教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加大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科学的引入先进的教学器材,同时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对学校的体育器材进行检查,以此来确保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时是安全的。同时,学校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监督力度,督促体育教师在教学时用心教学,为学生带来高效的体育课堂,让教师关注学生在活动时的危险行为,及时制止,避免学生在活动时发生安全事故。除了学校与教师,也要让学生家长明确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危险性,让学生家长在陪伴学生时,注重学生的安全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安全健康的成长。

(二)提高体育教师基本教学素养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引着,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带领下,才能够更好的学习。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是这样的道道理,只有教师的科学耐心的指导,学生才能安全的进行课堂活动。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让教师掌握科学正确的基本教学素质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做好热身运动,在活动前做好准备,检查学生的鞋带以及活动范围是否安全,以此来避免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教师只有拥有专业和规范的教学素养,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才能通入到学生中去,让学生学会正确安全的运动知识,同时在学生活动时,确保学生的安全。以此,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使得教师教学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

(三)注重对安全意识的培养

俗话说:“安全意识重于泰山”,想要更好的预防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就要做好安全意识的培养。这里的安全意识培养不仅仅是针对学生,也包括教师、学校和家长。当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好的安全意识时,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就可以有意识的预防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意识的培养有很多方式,学校可以开展安全月系列活动,进行安全预防讲座,安全注意事项板报,通过这些身边的宣传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学校也可以对教师进行安全意识培训,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安全问题,以此来确保教学安全。再者,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家长安全意识的陪养,多开展家长讲座,向学生家长宣传安全预防意识。当学生、教师、学生家长都有了安全意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有了安全意识,教师在体育教学时,就会注意到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接受能力,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就会避免做出一些有危险的活动,在这样的保护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就能很好的得到预防。

三、总结

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小学体育教学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小学体育教学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神圣使命,它的基本教学目标就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这需要教师正确的认识到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时注重对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同时提高教师自身的基本素养和预见伤害的能力,科学组织体育活动,保证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红.如何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学周刊.2011(21)

[2]张媛,齐亚.浅析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7(02)

[3]余海阔.学校体育活动中造成意外伤害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3)

作者简介:林阿利,1981年4月,女,汉 皖宿州市,学历:本科,职称:小教高级,工作单位:宿州市第九小学,毕业院校:安徽师范大学,专业:体育教育,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

作者:林阿利

第2篇:儿科护理差错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摘要:探讨儿科护理差错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回顾性分析我院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寻找防范措施。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儿科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护士责任心不强、护理操作水平不高、临床观察不仔细、医护患沟通不足等有关。从形成差错的原因角度分析,儿科护理差错分为医嘱无关性差错和医嘱相关性差错。有效的防范措施为严格查对制度、提高业务素质、加强护理管理、加强医护患沟通。在护理管理中,医嘱质量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一环。提出只有从医生和护士两方面采取措施,才能提高医嘱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防范儿科护理差错的发生。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通过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能有效预防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儿科护理; 差错事故; 预防; 医嘱

儿科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儿的各组织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处于继续生长发育过程之中;儿科疾病具有起病急、来势凶猛、病情变化快等特点;部分小儿不能及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不适,一旦发生差错,难以及时、正确的处理。因此,在儿科护理工作中防范差错事故显得尤为重要[1]。为了有效防范儿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对儿科护理服务中易导致差错事故发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1护理差错

1.1護理差错的定义:护理差错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差错,对病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但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

1.2儿科护理差错的分类:从差错形成的原因看,护理差错的发生受工作程序各个环节因素的影响。儿科护理差错分医嘱无关性差错:即医生所开的医嘱是正确的,护士在执行医嘱时由于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办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了差错。这类差错责任全在护士,与医生无关,此即一般所称的护理差错。医嘱相关性差错:即医嘱本身有缺陷,护士又同时具备责任心不强等特征而发生的差错。这类差错与医生和护士都有关系,又称医护耦合性差错[2]。

2导致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

2.1工作繁杂:患儿陪伴家属多;儿科床位周转快;患儿病情变化快,临时医嘱多。护士除处理医嘱外,同时还要对患儿进行病情观察和记录、健康教育、接待新患儿,这样在处理医嘱的过程中有其他情况要处理,容易出现差错。

2.2工作责任心不强:个别护士缺乏工作责任心,未严格按规定做好“三查七对”,即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药方法及时间。看似简单的查对制度很容易被忽视或忽略其中一两项,尤其是工作较忙的时候,容易导致药物错用。

2.3临床观察不仔细:患儿往往不能准确表述自己的感觉,甚至还不会说话,对于身体不适和变化不能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大多数情况下由家长或看护者代诉,有的护士仅凭家长或照护者的反馈,并未亲自观察检查。这些疏忽导致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延误救治机会,发生差错事故。

2.4护士操作技术水平不高:有的护士医疗仪器操作不当,对一些新仪器的使用不熟练而导致操作不熟耽误抢救时机;有的护士小儿静脉穿刺水平不高,不能迅速成功穿刺进行及时救治。

2.5医护患沟通不足:对一些特殊操作和药物应用及生命体征检测的重要性,护士不能主动及时的与家属交流[3]。家属为分散患儿的注意力输液期间擅离病区;怕患儿哭吵拒绝护理人员巡视病房和监测生命体征;为“减轻”患儿痛苦尽快结束输液而隐瞒护理人员放开活塞等事故隐患的存在。有的护士言行举止不得体,工

作者:程明珍 杨新凤 田浩

第3篇: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

摘要:煤矿机电运输是煤矿开采作业的核心环节,对煤矿作业的安全生产、促进煤矿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随着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频频发生,对煤矿生产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煤矿产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了影响,如何控制与避免煤矿机电事故的发生,成为了我国广大煤矿企业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以供参阅。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原因;措施

煤矿机电运输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战线长,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根据全国煤矿重大事故的调查分析显示,机电事故在各种事故中居第4位,运输事故占总事故数的20%-30%。因此,认真分析当前机电运输事故多发的原因,探讨在新的用工体制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吸取教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

1.1设备方面的原因

(1)设备故障。众所周知,煤矿业需要众多的机电设备才能开展工作,而且这些机电设备的分布范围也很广泛。为了防止因为机电设备而带来的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就要对机电设备的管理和检修工作进行加强。由于机电设备的工作周期不在人们的掌握范围之内,我国目前这方面的制度也不够完善,关于机电设备检修的标准也不能完全同意等许多问题而导致的机电设备的问题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给煤矿行业带来的极大的隐患。(2)设备老化。我国现在的许多煤矿企业还在运用很久之前已经老化的机电运输设备,这些机电运输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对于煤矿机电运输的要求与标准,这就会导致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另外,由于机电设备的老化会导致其安全性能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

1.2制度原因

缺乏相应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大多数企业制定了相关的安全生产与管理制度,但是从我国整体水平来看,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且执行力度不够,作业人员无法真正使安全生产从意识上重视起来。同时在实际管理中,缺乏有力的执行管理,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往往在出现事故时,无法及时找到责任人,存在推诿、扯皮等现象,使得机电运输事故屡禁不止。

1.3煤矿生产工人综合素质偏低

煤矿企业忽视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养和储备,目前,我国煤炭企业普遍存在特种作业人员综合素质低,缺乏安全生产意识的现象。由于煤矿工作环境差,危险程度高,所以难以招聘到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造成目前在岗工作人员普遍文化水平偏低的现象。根据统计过去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有近半数的事故当事人只接受过小学文化教育,矿井作业经验缺乏,掌握具体操作流程的程度有限。在采煤作业时,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操作设备时容易出现麻痹大意,违章操作等危险情况,影响机电运输的安全性。

2防治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措施

2.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安全第一是指如何看待和处理安全与生产以及与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一切吧工作的首要位置。同时各级领导及一切生产部门,要把安全当作一项头等大事来抓。现在矿井的生产环节实行了岗位承包的形式,承包者的目的是谋求最大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的投入,设备带病运行,违章冒险蛮干,安全生产自然毫无保障。煤矿采用承包机制后,安全工作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要加大安全监察力度,全面协调各条战线上的各道生产环节,真抓实干,统一安全工作部署和目标管理,时时事事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始終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2.2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与维护

设备检修部门的管理者应对煤矿中的机电设备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计划,并了解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检修部门的领导应在检修过程中全程跟随,对已经检修完毕的设备要当场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方可允许设备正式投入煤矿作业生产中。目前,我国煤矿企业中的机电设备大部分已经接近报废年限,极大的限制的设备的正常工作,事故的发生概率大幅度增加。因此,要求煤矿企业加快引进先进管理经验的力度,积极对机电进行优化升级,研究设备的经济、安全和环保性,选择其中最佳的设计方案进行改造,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提升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2.3开展矿井机电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改善机电设备运行环境

煤矿业安全的基础就是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实践证明,加大对矿井的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投入,不仅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安全生产。要想煤矿业平稳、健康地发展,就应该讲这项工作作为一项经常化的工作,要从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改善机电设备的运行环境,减少设备的故障率。

2.4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

职工的工作质量与企业的安全生产有直接关系,这就需要定期对煤矿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增加其综合素质与专业技术知识。另外,必须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将安全意识深入职工的脑海当中。我国现在最注重的就是素质教育,国家领导人无一不是在尽可能地提高国民素质。作为岗位上的技术员工,除去技术专业素质的培养之外,更应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职工综合素质越高,煤矿企业发展的就更加顺利,机电运输设备安全工作质量就越高。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做好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生产工作,首先要明确地认识到煤矿机电事故产生的原因,从政府监管和煤矿企业设备作业人员素质管理等等方面入手,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监督办法,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思想,落实作业问责制度,避免违规违章作业的发生,从而减少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确保煤矿机电运输工作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杜如贵,李刚.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4).

[2]沈衡.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1).

[3]程东.煤矿机电运输事故多发原因及其控制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7(01).

(作者单位:临沂华建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简介:杨继常 临沂华建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电部(副总工程师、机电部部长、工程师)。

作者:杨继常

第4篇:3 烟花爆竹事故产生的原因

3.1 生产方面

3.1.1 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规范

早在1990年,国家就颁布了《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1993 年,国家发布了《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2006年1月21日,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通过《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此外,各省市还建立了许多相关的地方法规和规章制度。近几年来,尽管各地政府部门都对烟花爆竹企业进行了多次整治,但取得的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很多的烟花爆竹企业仍然达不到国家有关规范的标准,生产企业不具备基本的安全条件。缺乏必要的消防设施,生产设备简陋,操作方法原始。

另外,很多企业对已有的隐患不进行整改,致使同类事故反复发生。有的明知厂房离居民区不够安全距离,企业内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但长期不进行整改。有的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不顾国家的禁令,将礼花弹直径越做越大,品种越搞越多,使一些烟花爆竹厂已成为军事意义上的“兵工厂”。

此外,厂房设计不符合安全距离要求。厂区规划、布局不合理,销毁场和燃放试验场不单独设置,门窗不向外开启,安全通道不畅,消防设施不健全等现象也比比皆是。这些现象的存在,对于增加爆炸事故的次数、加大事故的破坏程度起了直接的推波助澜作用。

3.1.2 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

当前,国内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大多数生产工艺落后,一些危险性大、必须实行遥控隔离操作的工序只靠手工操作,一旦出现失误,极易引发恶性爆炸事故。由于没有严格规范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产品检验程序,在生产过程中药物多装、少装、漏装、倒装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业主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迎合一些消费者猎新、猎奇的心理,生产国家命令禁止的大剂量、高感度的烟花爆竹。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每年都会对烟花鞭炮市场进行检查,合格率仅在50%左右。由于产品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燃放过程中,爆竹出现了炸筒、冲筒、倒筒现象,烟花出现炸膛、炮口炸、低空炸、落地炸等现象。同时一些烟花爆竹的引信也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有的引线过短或结构松散或受潮、发霉、破损、燃烧极不稳定。

3.1.3 不重视安全培训,企业员工业务素质差

烟花爆竹企业的操作人员绝大多数是当地农民,季节性强,人员流动性大,普遍没有经过技术和安全知识的培训,安全意识淡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在烟花爆竹企业比较突出。

从业人员素质差。相当多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随便招收未经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工人上岗作业。“风险越大,机会越多”,这是流行在当今中国市场经济年代的口头禅或生意经,每位从事烟花爆竹行业的经营者都深知风险和机会的这种辩证关系,他们对烟花爆竹业潜伏的巨大危险的认识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受物欲的驱使、利润的诱惑,加之生产烟花爆竹工艺简单、国内市场广泛,一部分人见利忘义,置安全于不顾,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抛于脑后,大搞烟花爆竹生产。于是,违反操作规程、雇用童工、老人从事危险工序、使用黑色金属器皿、大剂量大比例配药,性质相抵触的原料同库存放等现象大量出现,而这些现象正是引发爆炸事故的最直接原因,由它们引发的惨剧已是数不胜数。

3.1.4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很多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经营者本身就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对国家的有关安全卫生法规、规定和标准不甚了解,以致有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甚至无章可循。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处于混乱状态。

3.1.5 非法生产经营屡禁不止

所谓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是指无省乡镇企业局或省二轻工业局的批文、无生产经营许可证、无工商营业执照,或者虽然有前述批文、经营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但不按规定进行生产、销售、运输、储存烟花爆竹的行为。在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户中,农村个体家庭式作坊占了绝大多数。众所周知,鞭炮生产工艺简单,技术条件要求不高,一个家庭、一个小作坊、一点资金,就能够成为一个小的“鞭炮加工厂”。在许多地区,由于农民法律意识薄弱,他们很少会向有关部门办理生产鞭炮的合法手续,而农村又难以像城市那样实行统一监管,发现和取缔这种非法作业。所以,对这些小作坊生产的鞭炮的原料采用、规格监管、质量检验等等,都无法进行控制。并且,这种小作坊机动灵活,能有效利用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条件躲避执法;他们的产品也往往不经市场,直接利用邻居、亲戚关系送给千家万户;这些都给执法带来了很大难度,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小作坊在生产鞭炮的过程中,原料和成品的运输、储藏,也可能给社会安全带来危害,所生产的不合格鞭炮产品流入市场,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十分严重。

此外,部分城市烟花爆竹开禁,导致消费上升,刺激了非法生产。近年来,一些城市在未经过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执行多年的禁止燃放政策改为允许燃放,刺激了烟花爆竹生产,导致事故上升。

3.1.6 缺乏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规定,烟火药的原材料进厂后应经化验和工艺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中间产品和产品的安全质量要求也需要有一定的检测手段来保证。实际上,现有的大多数烟花爆竹生产厂家是乡镇企业,还存在家庭作坊式生产,他们缺乏必要的检测能力,没有严格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烟花爆竹原料和产品的安全质量没有必要的保证措施,必然会导致生产、经营、运输、储存和燃放过程中燃烧爆炸事故的频繁发生。

3.2 政府监督方面

3.2.1 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3.2.1.1 对市民的宣传力度不够大

有些部门没有真正认识到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存在的难度,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市民不到烟花爆竹的销售点购买,而是在无照经营商贩或是地摊上购买劣质产品。

3.2.1.2 对烟花爆竹销售网点审核不严

对烟花爆竹的销售网点的储存、销售资格把关不严,一些储存,经营条件很不理想的单位也持有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个别单位甚至在销售许可证的掩护下,从非法渠道进货给烟花爆竹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收钱买证”成为少数部门敛财的门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公安部第18号令和其它法律法规规定,烟花爆竹生产行业必须经公安,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审批许可,取得《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后才能进行生产。严格作好行政审批许可工作,可以杜绝因生产企业不具备从业条件而存在的事故隐患,这是搞好烟花爆竹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包括少数基层公安机关,为了本部门的利益,不能严格把好审批发证关,听任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开业,审批发证变成了“收钱买证”,使大量不具备条件的企业进入了合法生产企业的行列。

3.2.1.3 监督执法力度较弱

一些地方的公安、工商等部门对非法生产打击力度不够,使得该区域内烟花爆竹的非法生产活动比较猖獗,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加。此外,地方公安、安监部门在对各自职责分工的规定上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根据中编办有关文件精神,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将交由安监部门来承担。生产单位交由安监部门来承担问题不大,在目前不少地方的私炮、伪劣烟花爆竹冲击市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非法摊点想尽一切办法运输烟花爆竹产品的情况下,经营单位也交由安监部门来承担,就显得不实际了。因为,烟花爆竹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在进入流通领域后,过去一直是依靠公安部门所特有的监管手段和人力、物力优势,才基本管得住。如果现在交由安监部门来监管,仅依靠目前安监部门的力量和监管手段,实事求是地说是监管不住的。毕竟烟花爆竹实际上已经是一种爆炸物品,必须用非常手段才能管好,但如果不交给安监部门监管,又有悖于中央编办有关文件精神。

3.2.2 对事故责任查处打击不力

针对烟花爆竹爆炸事故频频发生、财产损失和死伤人数逐年增多的现象,党和政府一再强调对爆炸事故要迅速依法从严查处,我国《刑法》、以及《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肇事者、直接责任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法律责任都有明确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肇事者和责任人很少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和党纪政纪处分,这其中直接责任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没有受到应有制裁的现象尤其令人不满意。江西萍乡上栗“3.11”事件发生后,尽管有28名党政干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但对于主管部门领导的失职责任,有关部门或记过了事,或撤消行政职务但保留党内职务,有的甚至调任升迁,没有追究其法律责任更谈不上刑事责任了。如果不是新闻媒体曝光,如果不是中央和省市各级领导特别关注此事,“3.11”事故也许只是业主自己“私”了。按照公安部的要求,发生烟花爆竹爆炸事故的地方,一律要落实倒查责任追究制,对管理、监督失职、失察者一定要严肃处理。几年来,依照倒查责任追究制,一些管理、监督失职人员、领导人员的确受到了处分,但这只占应处理数的很小部分,这表明,大量爆炸事故的督办倒查处理工作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对爆炸事故责任人追究应有责任,除了捍卫法律的尊严、政策的权威外,更重要的是它对烟花爆竹行业的管理者、监督者、经营者起着一种警示作用。有关管理干部和主管部门为有安全隐患的厂家说情、隐瞒实情,甚至弄虚作假,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行为,它带来的危害结果将无法估量。广东江门烟花厂在“6.30”事故发生前,曾连续出现过几次消防事故,4月还被消防部门勒令整改,但厂家却迟迟不动。按国家有关规定,该厂早就应该整改或者关闭,但是检查组来了一次又一次,村民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却没有一个政府职能部门予以理睬。终于,“6.30”悲剧在许多人的预料中残酷地发生了。

3.2.3 少数地方政府“利”字当头,使烟花爆竹行业无序发展

在一些地区,特别是主产区,烟花爆竹既是当地群众的摇钱树,又是当地财政的支柱。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为了脱贫,为了政绩,在不正确的发展观的领导下,一些地方政府置国家法律,群众安危于不顾,放手搞活烟花爆竹行业,使一个必须由国家严格控制管理控制的行业,变成了只要愿意就可以涉足的普通生产行业,最终导致烟花爆竹行业处于混乱无序,危机四伏的境地。

3.3 燃放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烟花爆竹的燃放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只要用明火点燃一下引线就可以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识,有的人在购买时不辨真伪,买了劣质品;在燃放时,不分地点和场合,乱扔乱放;不懂得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出现引线火星熄灭、哑炮等意外情况时的应急处理办法;由此也酿成了不少悲剧,轻则伤人肢体,重则夺人性命。1999年在杭州举行的国际烟花节期间,某烟花厂厂长因向礼花弹炮口探视而被突然冲出炮口的礼花弹当场炸死;2000年2月份的一个傍晚,哈尔滨一男子燃放大型礼花,点燃后礼花未喷射,他上前查看时,礼花弹突然爆炸,该男子当场被炸死。

4 预防措施

4.1 生产方面

4.1.1 烟花爆竹企业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国家《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以及地方关于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规程等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同时,要对一些通过实践证明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标准进行修订,参考国外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订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要做到以下几点:

4.1.1.1 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企业严禁生产高危产品

军工硝;礼花弹;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的拉炮、摔炮、三角炮、超标雷鸣炮等;单个产品药量大于30g的火箭烟花,单个药量大于200g的地面礼花,无翅、无定向装置的旋转升空类烟花。

4.1.1.2 限量生产下列产品

有条件生产亮珠的花炮企业,按其厂房设施情况,核定其生产限量;黑火药生产企业实行定量生产、定量储存,并列入原材料管理范畴,实行凭证购销。

4.1.1.3 限制使用原材料药物

烟花产品严禁使用氯酸钾(烟雾类除外)、砷化合物、磷六氯代笨等禁用药物[16]。鞭炮生产使用氯酸钾单个药量必须控制在国家标准要求以内。

4.1.1.4 限定仓库存量,严禁超量存放

按照国家标准,逐个企业严格核定黑火药、发射药、亮珠等原材料和成品的库存量,各生产企业要严格按要求限量存放,并挂牌明确标示仓库贮量。

4.1.1.5 严格烟花组装车间定员

凡装填发射药、烟花效果内筒的每间定员4人,火箭单个药量10g以上的组装车间每间定员2人,人均面积大于或等于3.5 m2;组装含量裸露药的每间定员2人,人均面积大于3.5 m2。

4.1.1.6 严格车间药物限量

结鞭车间药物滞留量人均小于或等于1000g;安引车间药物滞留量人均小于500g;封装车间每人封装流量为1箱;组装车间每人领取药量小于或等于500g。

4.1.2 不断研究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针对我国目前烟花爆竹生产工艺落后、基本靠手工操作、危险性大的实际,有关部门应积极研究改进传统的工艺流程,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代替手工操作;积极促进计算机技术在烟花爆竹生产中的应用,如在一些危险性特别大的场所(或工序),通过计算机技术实行无人操作。这样既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又降低了危险度。

4.1.3 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人员素质

加大对花炮企业法人代表、厂长、技术人员与驻厂安全监督员的培训力度,尤其必须提高拌药、装药、切引、筛药、仓库保管等工序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把住了这些关键工序的安全关口,重大事故就能有效遏制,一般事故就会明显减少),要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骨干的培训,并持证上岗。积极探索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把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与推广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企业职工的一种精神理念,一种自觉的行为规范。

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作业有研磨粉碎、混药筛药、烘药、造粒、装药制引,钻眼插引等工序,所有工序都需要工人操作,每个工序都和烟火药剂打交道,都存在危险性并各有特点。为保证安全生产,各企业要严格执行《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木规程》(GBl1652—89)第八条第一款:对新进厂和变换工种的工人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才能上岗生产。鉴于一些乡镇企业无视国家规定,对工人不进行认真培训的现象,建议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编写统一教材,制定培训大纲,规定培训时间,由公安机关统一组织培训,考试合格后发给培训证书方可上岗。

4.1.4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烟花爆竹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的关键,一是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即严防碰撞、打击,隔断明火源、静电放电火花。防止化学能或日光曝晒,防止雷电,从而消除着火源和起爆能;二是控制事故苗,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检查制,交接班制、特殊工种管理制、工伤事故报告制等;安全技术规程:包括工艺规程、电气安装运行规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设备管理规程、防火防爆制度、动用明火制度、危险工房定员,定量制度和危险品贮运制度等;安全操作守则:包括每个岗位操作必须遵守的安全事项、工艺条件、操作法、设备维护方法、异常事态处理方法等。

4.1.5 坚决取缔个体非法生产作坊,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乡镇企业要下决心整顿

烟花爆竹爆炸事故大多数发生在个体非法生产作坊,主要是因为这些作坊条件差,因陋就简,缺乏或没有安全生产措施。从业人员没有受过认真培训,组织纪律性差,不知或很少懂得烟火药剂的性能和安全常识,违章操作。作坊主为追求高利润而不注重安全,有的生产作坊就在居民居住集中区,一旦发生爆炸事故就会造成人员伤亡,并使无辜群众受害。《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二章第九条明文规定:严禁个人制造爆破器材。公安机关应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坚决取缔个体非法生产作坊,对不听劝阻,继续非法生产的作坊主应依法追究责任。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凡新建、扩建、改建烟花爆竹厂,应经主管部门同意,填报申请书,说明由谁主管负责,生产的品种和产量,使用的原料及配方等。同时附有厂区布置图,四邻距离和安全设施,在向县(市)主管部门、公安机关申报,经批准后方可兴建。建成后也要由公安机关、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发给《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到当地县市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方能生产。对现有的烟花爆竹厂?特别是乡镇企业应根据上述原则进行检查整顿,对基本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存在一些问题的企业令其停产整顿,待完全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后再恢复生产。而对那些根本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则坚决吊销营业许可证,令其停产关厂。必须坚决取缔各类烟花爆竹的家族作坊。要在全行业实行“四严”、“四铁”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即企业安全管理做到严格制度、严格检查、严格整改、严格奖惩;处理“三违”及事故做到铁石心肠、铁面无私、铁的手腕、铁的纪律。坚决管住花炮药料供应,确保不发生地下交易,保证供货质量。要做到真管而不是假管,把每项安全措施落实到每个企业、每个岗位、每个操作工身上。在严格礼花弹工厂厂房布局和生产规模,严格烟花爆竹尤其是礼花弹、火箭炮操作规程,严格烟花爆竹产品、半成品及药料的储存、运输监督管理的同时,还要使企业所有员工自觉按照烟花爆竹安全生产14字方针,切实做到“少量、多次、勤运走,轻拿、轻放、轻操作”。与此同时,要加大对烟花爆竹非法生产销售的处罚力度。要推行企业法人安全管理资格证制度。对烟花爆竹企业的法人代表、厂长(经理)、车间主任、职能科室负责人和危险工序操作工的资格进行全面的审核,不允许外行从事烟花生产。凡是不懂技术,不重视安全生产的,坚决取消其在烟花爆竹企业从业的资格。实行注册安全工程师或安全监察员驻厂监督制度。派出经过专业培训,既懂业务又有责任心的人员驻厂监督检查,实行定人、定厂、定责任。对烟花爆竹的药料、成品、半成品,要依据其感度、威力和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对感度高、威力大、危害严重的要设专库专人严密监管。对关闭和停产的烟花爆竹企业的药料、成品、半成品,要妥善处理和转移,确保处置和转移过程中的安全。

4.1.6 烟火药质量保证措施

烟花爆竹所使用的烟火药是产品燃放时产生光、色、音响和运动的物质基础,也是生产、经营、运输、储存和燃放过程中发生燃烧、爆炸事故的根源。因此,烟火药的质量与安全息息相关,在生产实践中烟火药应符合以下几方面要求:

4.1.6.1 烟火药的配方中禁止含有会提高起爆能敏感度,影响化学稳定性和有毒的药品。

例如砷、汞、和铅的化合物、苦味酸、镁粉、六氯苯、磷等等。烟花中禁止使用氯酸盐作氧化剂。单发装药量较大的爆竹禁止使用氯酸盐作爆响剂成份。

4.1.6.2 烟花爆竹配方应经鉴定。

严禁使用不符合下列任何一条的配方生产烟花爆竹:五秒钟延滞期爆发点低于200℃;冲击感度爆炸率大于60%;摩擦感度爆炸率大于60%。

4.1.6.3 烟火药的原料进厂后,应化验证实合格后才能使用。

检验烟火药的质量的为了防止因原料中杂质含量超标,造成烟火药的起爆能敏感度增加或化学稳定性降低。

4.2 政府监督方面

4.2.1 强化烟花爆竹监督管理

4.2.1.1 依靠社会监督、完善监控体系

烟花爆竹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应建立举报奖励制度,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及时发现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的活动,并坚决予以取缔。

4.2.1.2 对合法生产企业进行全面的安全整顿

现有已取得批准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仍然存在安全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有必要对该行业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整顿。采用安全评估的方法,对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生产工艺、设备、厂房、布局、厂址等进行检查。凡是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要限期整改;事故隐患严重的,应停产整顿。对在限期内整改不合格、或无法进行安全整改的企业坚决予以关闭。

4.2.1.3 烟花爆竹企业生产工人应纳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的范畴

根据《特种企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特种作业是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因素的作业。烟花爆竹生产工人的作业符合这一定义,而且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多数属于乡镇企业,技术力量较薄弱,有相当多的企业经营人安全法制观念淡薄,难以保证安全技术培训的落实。因此,有必要将烟花爆竹生产工人纳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范围。采取集中培训,统一考核的方法,取得操作证者才能上岗操作。

4.2.1.4 依法加强烟花爆竹原材料和产品安全和质量的监督管理

小型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由于技术条件和经济能力的限制,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安全质量检测检验体系有困难。政府有关部门应要求生产企业委托当地质量监督部门或其他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原材料和产品的安全质量的日常检测检验。

4.2.1.5 严格执法力度,联合进行整治

针对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的特点,采取鼓励群众举报,进行明查暗访等形式,加大打击非法生产的力度,从源头上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建立联动机制,由工商部门牵头,公安、质检、安监等部门密切配合,在查处取缔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的问题上形成共识。

4.2.2 依法查处事故有关责任人

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已明确地方政府领导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对民用爆炸物品安全事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旦发生烟花爆竹爆炸事故,要迅速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和责任人,并根据我国《刑法》以及《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肇事者、直接责任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进行严肃查处。

4.2.3 构建相对集中的行业管理格局

烟花爆竹存在着广大的消费市场,只要引导得当、管理的好,这个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它对拉动国内消费市场,促进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为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起到积极的作用。公安机关要本着服务社会、方便群众的原则和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要求,既不能纵容、放任不具备条件的企业从事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工作,也不能采取简单的关、停、转的办法限制行业的发展,要大胆探索加强烟花爆竹管理的新路子。

4.3 燃放安全

烟花爆竹的燃放千家万户,也事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烟花爆竹的主管机关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加强管理,一是要加强安全燃放的宣传工作,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宣传烟花爆竹的有关知识和安全燃放的常识,使消费者“会识别、能自觉抵制劣质产品,会正确燃放烟花爆竹”。二是根据全国各地经验,地方政府要制定烟花爆竹限放规定,规定限放的时间和区域。在大中城市和小城镇,除春节外应禁止燃放;党政机关、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要电力设施以及存放有大量易燃易爆物品单位周围应禁止燃放。

燃放烟花爆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要到就近的有《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的商店购买烟花爆竹;要购买贴有数码防伪标志的烟花爆竹; 要放在家中远离火种或取暖器等火种或发热的地方;要选择安全地点,且平稳放置后燃放;要按说明书正确燃放;要由成年人燃放;要做到离家时把门窗关好,防止飞来火种引起家中火灾;要把阳台、平台、屋顶、天井上及建筑物旁的可燃物清理掉,预防可燃物引燃后殃及家中;要把外墙处布料等可燃遮阳布、空调保护布收起来,以防火星引燃;要把外墙上任何开口和孔洞采取封堵措施,防止火星飞入室内引起火灾。

此外,还要注意:不要到无证摊点、骑车兜售的不法商贩处购买烟花爆竹;不要携带烟花爆竹乘坐车、船、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不要购买具有伤害性的礼花弹、大型烟花;不要过多的购买烟花爆竹存放在家中,更不允许为非法销售提供储存场所;不要在楼上的窗口、阳台、平台上燃放,防止火星下落后引起火灾;不要将烟花的喷射口对准门窗口燃放,防止火星飞入室内引起火灾;不要在明文禁止的区域或路段燃放;不要在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场合燃放,如棚户区、小弄堂、加油站、变电站、燃气调压站附近、高压线等;不要让未成年人单独燃放烟花爆竹;不要将头部伸向烟花爆竹的正上方点火或察看点燃后熄灭的烟花爆竹

烟花爆竹有它的经济和文化背景,要完全禁止生产是不可能的。对于这种高危险性的行业,只要政府有关部门负起责任,强化监督和执法力度,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彻底取缔非法生产,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又无法整改的企业;已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应切实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确保烟花爆竹产品质量合格,杜绝生产过程中能引起烟火药燃烧、爆炸的点火源,采取有效的减轻事故破坏性的措施,烟花爆竹行业的伤亡事故也是可以得到最大限控制的。对于燃放安全,各地应根据实际,制定和落实烟花爆竹燃放方案和应急预案,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增强人们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落实各种预防措施,将现存的隐患及时排除,政府和群众要良性互动,共同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局部失控,把烟花爆竹可能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第5篇: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即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多年来一直是建筑施工现场“五大伤害”事故之首,其事故死亡人数占到建筑施工现场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据建设部对2004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统计资料,在2004年发生的全国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中,高处坠落事故死亡人数占到事故死亡总人数的53.1%,在全国发生的42起三级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有13起,死亡66人,分别占到全部三级事故起数的30.95%,死亡人数的37.71%。因此,深入分析高处坠落事故产生的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预防,进而逐步减少甚至杜绝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高处坠落事故的分类

高处坠落事故是由于高处作业引起的,进行简单的分类。根据《高处作业分级》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根据高处作业者工作时所处的部位不同,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可分为: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处坠落事故等。根据高处作业的性质和环境不同,坠落事故,比如正常作业环境下前面所讲的各种坠落事故,强风(阵风6级,风速落事故、雨间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夜间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带电高处作业坠落事故、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及抢救高处作业坠落事故。中对高处业坠落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及采取预防措施是有帮助的。

二、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分析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又可细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两个方面,境不良两个方面,故而对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分析也可从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1、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主要表现为:

①指派无登高架设作业操作资格的人员从事登高架设作业,操作证的人员搭拆脚手架即属违章指挥;

②不具备高处作业资格(条件)术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定期体检,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它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位和个人并未遵守这一规定,造成一些事故的发生,地即发生一起工人因突发癫痫病从操作平台摔下死亡的事故;

③未经现场安全人员同意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设施,作业时擅自拆除楼层周边防护栏杆即为违章作业;

故可以根据高处作业的分类形式对高处坠落事故(GB3608—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又可分为一般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异温高处坠落事故、雪天高处作业坠了解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分类情况, 事故致因因素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个主要方面,物的因素又可细分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

的人员擅自从事高处作业,根据《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83)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交叉作业高和特殊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对于在工作

而人的因素 比如项目经理指派无架子工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单2004年6月,湖北省大治市一建筑工 比如砌体作业班组在做楼层周边砌体2m 比如10.8m/s

④不按规定的通道上下进入作业面,而是随意攀爬阳台、吊车臂架等非规定通道,这样的事故已发生多起,比如2004年8月,湖北松滋市一建筑工地即发生一起作业人员因违规翻越在建工程的三楼灶台而不慎坠地身亡;

⑤拆除脚手架、井字架、塔吊或模板支撑系统时无专人监护且未按规定设置可够的防护措施,许多高处坠落事故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⑥高空作业时不按劳动纪律规定穿戴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等。

(2)、人操作失误,主要表现为:

①在洞口、临边作业时因踩空、踩滑而坠落,比如总公司施工现场即发生一起清洁工在清扫坡屋面时滑跌造成安全绳断裂而坠地死亡的事故;

②在转移作业地点时因没有及时系好安全带或安全带系挂不牢而坠落,月,武汉市某施工现场在进行屋面网架施工时即发生一起安装工解开安全带换位施工时不慎坠落死亡事故;

③在安装建筑构件时,因作业人员配合失误而导致相关作业人员坠落,比如月,湖北省宜城市某建筑施工现场即发生一起工人在安装空心板时因操作失误致使一安装工被甩落地面坠地死亡的事故。

(3)、注意力不集中,主要表现为作业或行动前不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是否安全而轻率行动,比如没有看到脚下的脚手板是探头板或已腐朽的板而踩上去坠落造成伤害事故,误进入危险部位而造成伤害事故,比如误入电梯井口而坠落死亡的事故。

2、从管理缺陷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没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筑施工企业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属高处作业,哪些人员能够从事高处作业,给予高处作业特有的重视。

(2)、未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所编制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无可操作性,一些施工企业中也相当普遍,由于这些施工企业的施工组织设计都是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编制的,而相当一部分施工技术人员在心理上并没有将高处作业当成是一门技术,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仅仅是一些笼统的、原则性的口号标语之类的东西,没有可操作性,因其不能指导高处作业施工而流于形式。

(3)、未按规范要求对高处作业实行逐级的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行情况不进行检查,造成现场施工人员对高处作业缺乏必要的知识及技术手段, 2004年12月武汉市某建筑施工现场即发生一起工人 高处作业需注意哪些事项等都不是很清楚,的规定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高处作业

2004年9没有任何章法可言, 2004年122004年9或者没有这在月,湖北省恩施州某建安比如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或者有但不健全,目前好多改制放小高处作业随意性强,对于什么作业无法指导现场施工,故而所编制的且对教育及交底的执只能凭借作业者个人的技术水平来掌握,风险较大。

(4)、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整改不到位,表现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已损坏而没有及时修复,高处作业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而无人管,高处作业人员不执行高处作业的措施无人监督管理等。

3、从物的不安全状态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的材质强度不够、安装不良、磨损老化等,主要表现为:

①用作防护栏杆的钢管、扣件等材料因壁厚不足、腐蚀、防护作用;

②吊篮脚手架钢丝绳因磨擦、锈蚀而破断导致吊篮倾斜、坠落而引起人员坠落,年,全国因吊蓝脚手架损坏而导致的三级事故就有

③施工脚手板因强度不够而弯曲变形、折断等导致其上人员坠落;

④因其它设施设备(手拉葫芦、电动葫芦等)破坏而导致相关人员坠落,比如1月,湖北省荆门市一建筑工在就发生一起在拆除龙门架时因手动葫芦破裂而导致的高坠死亡事故。

(2)、安全防护设施不合格、装置失灵而导致事故,主要表现为:

①临边、洞口、以上事故中,有

②整体提升脚手架、

(3)、劳动防护用品缺陷,主要表现为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防滑鞋等用品因内在缺陷而破损、宜,购买劳动防护用品时只认价格高低,工人所用的劳动防护用品本身质量就存在问题,根本起不到安全防护作用。

4、从作业环境不良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露天流动作业使临边、洞口、作业平台等处的安全防护设施的自然腐蚀、人为损坏频率增加,隐患增加。

(2)、特殊高处作业的存在使高处坠落的危险性增大,比如强风高处作业、异温高处作业、雪天高处作业、雨天高处作业、夜间高处作业等,都要求施工单位做出精密的组织,详细策划,认真交底,工程体量较大,施工周期较长的跨工程,这几种情况可能都会碰到。 操作平台周边的防护设施不合格,起都是因安全防护设施不合格而导致的;施工电梯等设施设备的防坠装置失灵而导致脚手架、断裂、失去防滑功能等引起的高处坠落事故,而不管产品是否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

严格监督,这些特殊高处作业对施工企业来说是经常会碰到的,尤其是扣件不合格而折断、4起;

在2004年湖北省所发生的 施工电梯坠落。有的单位贪图便

变形失去20042004年45起三级

导致15

三、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对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也可从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缺陷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及作业环境不良这几个方面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预防、减少、杜绝高处坠落伤害事故。

1、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有:

(1)、严格规章制度,提高违章成本。治乱世需用重典,治理建筑施工现场的违章行为也同样需用铁的制度来约束才行。对于 施工现场的“三违”行为,企业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到其危害的严重性,要有决心通过一定的奖惩措施,通过大幅度地提高违章成本,通过抓典型树标兵等形式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要使企业所有人都意识到,违章是得不偿失的,违章是必受到惩罚的,从制度上杜绝一部分人的侥幸心理。提高违章成本可以从经济层面上断绝部分项目经理、分包负责人的违章冒险意识,一些具有承包性质的项目经理、分包负责人“经济意识”太强,总爱算经济帐,觉得安全投入划不来,喜欢冒险蛮干,只有加大违章的成本,大到使他们承担不起才行,以杜绝他们的冒险念头。同时辅以一定的管理、技术手段,比如:

①没有登高架设上岗证的人员严禁从事登高架设作业

②未经现场安全人员同意不准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设施

③施工作业区设置规范畅通的安全通道

④拆除脚手架或模板支撑系统时设专人监护

⑤每天上班前对所有高空作业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穿戴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等。

(2)、对于人操作失误和注意力不集中,可仿照质量管理中“旁站监理”的管理监控手段做好对一些重点过程、重点区域的“旁站监督”,比如搭拆脚手架、模板支撑架时,安装、拆卸、调试起重设备时,特殊高处作业过程中等,都可安排专职安全员做好 “旁站监督”,以减少人失误和注意力不集中所造成的危害。

2、对管理缺陷的控制措施有:

(1)、根据当前国家、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及时更新,将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宣传、传达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项目和员工,使企业的管理、作业制度化、程序化;国家这几年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不少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管理暂行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和《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等,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地学习领会这些新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并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体现出来,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2)、一般高处作业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指导性强的,易于操作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高处作业工程比如模板支撑、起重吊装、脚手架搭设、6m以上的边坡施工等还要按照《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要求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及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批准后执行,对于达到一定高度的高处作业工程比如30m及以上高空作业工程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建筑施工企业还要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对之进行论证审查,合格后才能实施。这就需要企业的安全、技术部门及施工项目部有关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尤其是公司管理部门要把好关,做好有关的教育培训工作,使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人员也掌握必要的高处作业技术知识,并在工作中不断的充实、完善。

(3)、要重视教育、交底工作,规章制度再好,高处作业方案再制定得完善,如果不将其内容向有关的施工人员进行教育、交底,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顶多只是应付外面检查罢了,并不能减少施工现场的高处作业事故,因此,企业必须将有关的制度方案向有关施工人员进行教育、交底。

(4)、要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检查、整改,施工作业人员是否尊章守纪,是否按高处作业方案的交底要求去进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是否损坏,有没有及时修复,高处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等等都要靠安全检查来解决。

3、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措施有:

(1)、对安全防护设施材质强度不够、安装不良、磨损老化等要把好以下关口:

①把好材料的进场验收关,比如用作搭设施工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的钢管、扣件、脚手板等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

②把好安全防护设施的搭设验收关,对于作业人员搭设的安全防护设施,施工现场的生产、技术、安全人员一定要按有关的安全技术规范、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验收合格后,还要对之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确保状况良好,因为在这方面的一点疏忽,就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③对于吊篮脚手架、悬挑平台、转料平台的钢丝绳也要经常检查,严格按照钢丝绳的报废标准要求进行报废,不能带病使用;

④对于象手拉葫芦、电动葫芦等设备,除在每次使用前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外,还要注意不超期使用,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后即进行报废。

(2)、任何安全防护装置都有可能失灵,对之不要过于迷信,对于整体提升脚手架、施工电梯等设施设备的防坠装置要进行经常性检查,严格执行安装前的检查及安装后的验收手续,尽可能避免因装置失灵而导致的坠落事故。

(3)、对于关系到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防护用品,千万不能贪图便宜,购买时要查看其是否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否则坚决不能购买使用。

4、对于环境不良的控制措施有:

(1)、合理安排作业流程,尽量减少露天高处作业的时间。

(2)、尽量避免特殊高处作业,比如风力达到六级停止高处作业、雨雪天气停止高处作业、夜间不安排高处作业、避开高温、低温进行高处作业等,对于工程体量较大,施工周期较长的跨工程,必须对其可能遇到特殊高处作业情况进行前期的详细策划,做到有备无患。

通过对以上建筑施工现场高处坠落事故分类情况的了解,高处坠落事故原因的分析及可以采取的措施手段,从而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完善,落实,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其对施工现场高处坠落事故的认识,加强现场管理,投入必要的防护设施,严格按标准、规范要求实施,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返劳动纪律和行为,不断消除高处坠落事故隐患,逐步减少和避免高处坠落伤害事故是完全可能的。

第6篇: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面对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有理由去反思其产生的原因,为什么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我们认为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诸多问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生产者、经营者的趋利动机,以及各种不规范的操作是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原因。但是从深层次上看,面对市场经济转轨中伴生的新问题、新科技带来的挑战,原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和管理机制越来越不适应,人们的道德的滑坡才是食品安全生产的最根本原因。

第一,有关食品监管部门监管不力。我们经常看到的是在农产品质量出了大问题或造成事故之后,政府主管部门才介入调查。这种“亡羊补牢”的方式根本不可能消除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隐患

之前爆发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一样,上海染色馒头事件又引发新一轮对生产、监管、流通等环节的拷问与反思。其中,在生产、监管、流通等环节中,很多媒体和专家又主要把批判放在生产和监管上。 以上海染色馒头事件为例,相关监管部门向市民大表歉意,称“对不起上海人民”。但庞大的调查组的结论也说:“上海企业生产的馒头等蒸煮类糕点总体上是安全的,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违法使用着色剂属于个案。”“但由于企业诚信和自身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个别企业故意违法生产产生的风险依然存在,质监部门将继续保持对生产企业监管的高压态势。”似乎食品安全存在某些隐患,也是生产者不自律造成,与监管部门无关。反倒是监管部门迅速行动的力度和虚心向市民致歉的精神值得嘉许。

在尚未平息的“瘦肉精”事件中,行政监管部门的表现也如出一辙。经媒体曝光后,河南相关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立即行动。结果经排查,却证明“瘦肉精”生猪主要集中在河南济源的周边4个县市。吊诡的是,媒体之前所曝光的“瘦肉精”地点,也正是这4个县市。似乎说明媒体全靠运气才撞到食品问题内幕,而河南即便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也只是极个别现象。

每一回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几乎只有生产者负责抵罪、整顿、挨罚;而负责监管的质检、工商等行政部门其实则只负责突击行动、道歉、表决心。这里边存在权力不受有效“监管”的严重问题。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执法必严”就成了打击造假者最直接最严厉的途径。地方各部门因加强自身管理和对市场的监管,不能因为处于各种原因而对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视而不见。所以,政府应该着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切实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监管人员也应做到认真负责,真正把人民的利益当做奋斗的目标,这样才能根本上防止食品安全问题的再次发生。 第二,道德滑坡。

有人说,这是商人个人的道德败坏问题,因此应该加强商人的个人道德修养。这话尽管不无道理,然而,当某一个企业出现问题,可能是这家企业有一个缺德的老板了,当一个行业出现问题,可能是行业监管出现了漏洞,可当所有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出现了道德问题的时候,那只能说我们的监管部门都严重失职了,说明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方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生产者不顾消费者的健康,在食品上动手脚,在经济越快发展的同时,为何这些问题却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因,人们在急速发展经济时,忘记了社会的道德建设!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

温总理曾透过与网民交流互动向开发商“喊话”:你们身上也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这是要求开发商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不是一味地朝钱看,只顾自己的利益,甚至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而见利忘义、蒙骗欺诈、巧取豪夺,丧失最基本的社会道德。温总理的这一席话,“喊”出了人民的心声,赢得众人的一片掌声,也令“道德血液”成为热门词汇。

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警示着人们:缺乏“道德血液”的不仅仅是房地产开发商们,需要“道德血液”的也不仅仅是房地产开发商们,对于所有行业所有经营者来说,“道德血液”同样重要,同样稀缺。然而,无论是重要性还是稀缺性,都没有必要长篇累赘的叙述了。现在顶顶重要的是,如何让商人的血液中盈荡着“道德血液”。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中国的道德建设任重道远。

另外,我国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不完善也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个原因,我国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多达几十部,但没有一部是关于食品安全的大法。法律体系的不完整使得一些不法厂商有了可乘之机。其次,食品工程新技术带来新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反思。食品工程新技术多数引用化工、生物以及其他的生产技术领域,所使用的配剂、介质、添加剂及其对食品卫生质量的影响不能忽视。最后,我国国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很薄弱。一次事件过后,往往不会去思考它深层次的原因,眼光不长远,只着眼与自身利益,而不关注社会整体利益,这也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源于多个方面,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应针对原因寻求切实的解决方案。

第7篇:产生极光的原因

安全工程学院地质B121 曹宇朋 201210064115

摘要:极光是南北极一种特有的发光现象,他的神秘瑰丽给人们留下无尽的憧憬和遐想,极光现象的产生往往伴随着大气与地磁场的相互作用以及太阳运动喷射出的高速带点粒子流与大气层的相互碰撞,作为频繁发生的自然现象,如何对其中的能量进行开发利用以及从中获利仍然是一个等待人们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极光;地磁场;太阳风;太阳风暴

1.什么是极光现象

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常会出现灿烂美丽的光辉。它轻盈地飘荡,同时忽暗忽明,发出红的、蓝的、绿的、紫的光芒。这种壮丽动人的景象就叫做极光。极光多种多样,五彩缤纷,形状不一,绮丽无比,在自然界中还没有哪种现象能与之媲美。 2.从古至今人们对极光现象的探索

极光是怎么产生的呢?许多世纪以来,人们探索其成因的脚步一直都未停止,在中国有付宝看到天空中瑰丽壮观的极光儿怀孕生下黄帝轩辕氏的传说,在希腊神话中被神话成古希腊神泰坦的女儿。爱斯基摩人认为极光是鬼神引导死者灵魂上天堂的火炬,原住民则视极光为神灵现身,深信快速移动的极光会发出神灵在空中踏步的声音,将取走人的灵魂,留下厄运。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试图用各种理论解释极光的成因,但都不尽人意。

2.1本杰明·佛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理论:

神奇的北极光是浓稠的带电粒子和极区强烈的雪和其他的湿气作用造成的。但显然冰晶和湿气的折射带有偶然性,无法完成这样伟大而频繁的工程。

2.2极光的电子来自太阳发射的光束

图1美丽的极光

这是克利斯蒂安柏克兰在1900年提出的说法,她在实验室用真空室和磁化的地球模型,显示电子是如何被引导至极区。这个模型的问题包括本身缺乏在极区的极光、负电荷本身自行散射这些光束、而且仍然缺乏任何太空中的观测证据。 2.3破水桶理论:

极光是溢流出的辐射带,这是詹姆斯·范艾伦和工作伙伴大约在1962年首先提出的。他们指出在辐射带内获得的巨大能量很快就会在极光的漫射中耗尽。不久之后,很明显地,陷在辐射带内的都是高能的带正电离子,而在极光内几乎都是能量较低的电子。

2.4光是太阳风中的粒子被地球的场线引导至大气层顶端造成的

这适用于极光的尖点,但在尖点之外,太阳风没有直接的作用。另一方面,太阳风的能量主要都留驻在带正电的离子,电子只有0.5eV,而在尖点上会上升至50~100eV,这仍然远低于极光的能量。

3.极光现象的成因

随着科技的进步,极光的奥秘也越来越为我们所知,原来,这美丽的景色是太阳与大气层合作表演出来的作品。在太阳创造的诸如光和热等形式的能量中,有一种能量被称为"太阳风"。太阳风是太阳喷射出的带电粒子,是一束可以覆盖地球的强大的带电亚原子颗粒流。太阳风在地球上空环绕地球流动,以大约每秒400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磁场。地球磁场形如漏斗,尖端对着地球的南北两个磁极,因此太阳发出的带电粒子沿着地磁场这个"漏斗"沉降,进入地球的两极地区。两极的高层大气,受到太阳风的轰击后会发出光芒,形成极光。在南极地区形成的叫南极光。在北极地区形成的叫北极光。

1890年,挪威物理学家柏克兰认为,离地球1.5亿千米的太阳几乎连续不断地向地球放射物质点。而离地球5万千米至6.5万千米以外有一层磁场将地球罩住,当太阳的质点直射这层磁场而被挡住时,它便向地球四周扩散,寻找钻入的空隙,结果约有1%的质点钻入北磁极附近的质点。每颗太阳质点含有等于1000伏特的电力。它们在100千米外的高空大气层中与原子和多半由氧和氮构成的分子相遇,原子吸收了太阳质点所含的一部分能量时,立即又将这能量释放出来而产生极强的光,氧发出绿色和红色的光,氮则发出紫、蓝和一些深红色的光。这些缤纷的色彩组成了绮丽壮观的极光景象。

4.极光现象的危害及研究前景

极光不仅仅代表着美丽,由于太阳运动产生的大量带电粒子使得极光现象往往伴随着太阳风在大气层中投射出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不仅会对地磁场产生改变,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干扰,但其中也蕴藏着的大量能源。如何利用这些能源至今仍然是科学家们不断探求的课题。

图2美丽的极光

目前,许多科学家正在对极光作深入的研究。人们看到的极光,主要是带电粒子流中的电子造成的。而且,极光的颜色和强度也取决于沉降粒子的能量和数量。用一个形象比喻,可以说极光活动就像磁层活动的实况电视画面。沉降粒子为电视机的电子束,地球大气为电视屏幕,地球磁场为电子束导向磁场。科学家从这个天然大电视中得到磁层以及日地空间电磁活动的大量信息。例如,通过极光谱分析可以了解沉降粒子束来源,粒子种类,能量大小,地球磁尾的结构,地球磁场与行星磁场的相互作用,以及太阳扰乱对地球的影响方式与程等。 极光不但美丽,而且在地球大气层中投下的能量,可以与全世界各国发电厂所产生电容量的总和相比。这种能量常常搅乱无线电和雷达的信号。极光所产生的强力电流,也可以集结在长途电话线或影响微波的传播,使电路中的电流局部或完全“损失”,甚至使电力传输线受

到严重干扰,从而使某些地区暂时失去电力供应。怎样利用极光所产生的能量为人类造福,是当今科学界的一项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 管志宁. 地磁场与磁力勘探[M]. 北京:地质出版社

66-68 2.沈长寿 资民筠 王劲松 徐寄遥 刘顺林.关于暴时电离层电流分布的南北半球不对称性[J] 《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第六期

14-18

第8篇:代沟产生的原因

代沟产生的原因 代沟是指子女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背弃父母原有的观点,有了新的见解而造成的。代沟通常产生于青春期。环境的影响使当代青少年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认为父母思想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一是没有任何一个父母愿意和子女产生代沟。子女从小不为生计担忧,很少体味人间疾苦,时间长了导致自我中心倾向。而父母一直含辛茹苦、受苦受累却又不被子女所理解。这种痛苦的心情,又有谁能体会?尽管父母在主客观上都有消除代沟的意愿,可同学们扪心自问,我们有几个人真正给了父母机会呢?

二是我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子女长期处于父母的教育下,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代沟也因此形成。

三是父母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影响,然而正所谓外因无法决定内因,根本问题还是在子女身上。子女受到社会上各种各样思想的影响,思想又不成熟,很难正确地把握自己,而又对父母的话又不以为然,这是导致代沟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正是由于代沟随年龄的增长有不确定性,要父母来适应和消除它很不恰当。

同学们,我们常说与时俱进,其实真正做到这句话的不仅有我们,还有我们的父母啊!只是他们在接受新观点之前总是要经过一番仔细的筛选,可这并没有错啊!

代沟的产生是由于父母一代和子女一代人不同的知识构成,使他们的思想不同,但是父母和我们处于同一时代,这个社会的主力军还是我们的父母。因此,可以说我们的自以为是,使我们认为父母对新事物了解太少,用我们不成熟的观点来评价父母这公平吗?代沟怎样产生?

一是青少年身心状态的剧变。剧变促使我们发现自我,追求独立,对童年的观念进行颠覆,对事业,友谊,爱情和人生价值开始选择和追求。而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在知识和经验上的缺乏,使得他们对子女的变化准备不足,只能按照以前的方式应对。青少年只有让父母明确这种突变,才能带来他们观念意识上的相应变化,才能消除误解和隔膜。

二是时代的烙印。出生于

五、六十年代的父母对今天世界大融合的观念需要一个渐进的认识理解接受的过程。家庭中,思想文化更新最快的当然是子女,所以,引导父母接近,认识,理解和接受时代的任务,责无旁贷需要子女来承担。

三是时代迅猛发展为父母带来的紧张,疲惫,焦躁的情绪态度。紧张,疲惫和焦躁的情绪态度是子女反感父母,形成代沟的重要原因。不要让父母在恶劣情绪下作决定,帮助父母消除恶劣情绪,本身是子女的义务。

四是子女的浮躁,赌气和自以为是。见多识广的父母当然不买账了。

1 代沟产生的原因

(一)调查问卷,实地访问、了解青少年学生和父母产生代沟后的解决方法,或对存在代沟的青少年学生与父母的建议。

(二)访问对象

校内:老师、学生

校外:指导老师、青少年学生及其家长。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青少年父母与父母产生代沟的原因(背景)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也不断增强,同时对父母的意见不再是简单地服从、照办,而是要分辩是与非。他们希望自主地安排生活,不希望、也不愿意父母干涉。但父母仍然用昔日对待儿童的教育方法,这就产生家庭矛盾,也慢慢演变成为代沟。据了解在我国目前的城市社会里,父母与子女(青少年)之间的“代沟”通常反映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孩子本身对前途、事业的看法与父母的期待发生矛盾。长期研究中学生问题的温世春老师指出: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受到正规的学校教育和良好教育的那一代人,现在已经做了父母。他们之中,许多人对子女的高期望与自身的低素质之间矛盾,使家庭教育陷入困境。其二,突出表现是少男少女异性的需求兴趣行为与父母对这种交往的担忧和干涉发生矛盾。其三,则是两代人生活方式上的差异。

2、问卷调查结果

(1)、您认为什么是代沟呢?

90%人认为在两代人的交往中存在着隔膜,10%其他。

(4)、如果有,您会急着去解决吗?

100%的人不会急着去解决。

3、结果分析

代沟的存在对于两代人的交往,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新的一代总要强过老的一代,只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社会才能向前发展。但是父母的丰富阅历又是一笔财富。如果各执已见,互不相让,不仅难以取长补短,更不利于家人之间的感情沟通。

但是,子女们与父母之间的这条所谓“代沟”由来已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在一时间完全填平,要想做到两全其美,也真是不简单的。 那么,我们想也只有沟通能填平这条由来已久的河沟了。沟通能使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隔阂化解,使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误解消除,沟通加强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相互了解,增强了相互之间的感情。曾经有人说过:“沟通可化腐朽为神者,变天堑为坦途。”这不也说明了这一点吗。

要解决代沟这一问题,子女与父母都有一定的责任,都应该相互谦让地理解,双方都应该相互倾听、倾诉、分担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寻找思想上的异同点,这不仅可以保存子女自以为“是”的一些优点,也能在两者之间寻找到对双方有利的地方。它的基础是理解,是相互之间情感和心理的沟通。在人际交往中,理解更多的是要求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能做到将心比心。

同时它也要求双方要能主动寻觅“共同语言”,达到求同的目的。而我们的父母,他们跨越的时空比我们长,经历的风霜比我们多,他们身上有着我们缺少的经验和高尚品质。生活中有句格言:如果老人能再活一次,那么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成为伟人。这正是因为生活经验能使他们少走很多弯路。经验是宝贵的!

形成“代沟”的原因及危害

(一)自然原因

初中阶段的孩子有着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特点。随着孩子年龄不断增长,他们的身高体重迅速增加,初中的孩子普遍进入青春发育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一个个长成了健壮的小伙子和漂亮的大姑娘。这时他们除了生理上发生急剧的变化,心理上也在迅速地向成人过渡,成人感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独立意识明显增强。这个阶段既是孩子成才起步的黄金

时代,也是孩子容易误入歧途的紧要关口。有人形容这个阶段的孩子处于生理发育的“高峰期“,心理变化的“断乳期”,人格成长的“危险期”,学业能力的“分化期”,教育引导的“困难期”。人格成长的“危险期”,学业能力的“分化期”,教育引导的“困难期”。家长对孩子特别关心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时的孩子相对于生理的发育来说,心理的发育较为缓慢,因而身心容易失去平衡,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和行为过失,半幼稚和半成熟的特点较为明显。一方面他们的自主意识已经成熟,有成人感,要求独立、自主;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身心发育还不够成熟,知识、经验还不丰富,因而还存在着认识的肤浅性、情感的冲动性、意志的脆弱性和行动的盲目性等弱点。初中生上述心理特点,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出现许多矛盾。这些矛盾表现为:希望受到尊重与他人不予尊重的矛盾;要求独立自主与不能独立自主的矛盾;渴求理解与不露真情的矛盾;理想抱负大与意志力差的矛盾;性生理需要与性道德约束的矛盾等等。家长应正确认识和对待初中生的这些心理特点与心理矛盾,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意识迅速发展起来,重视自我,对父母教师长辈都会有“闭锁”倾向,这是正常的,也是心理健康发展必须的,责怪孩子不对家长说心里话,是因为有些家长不了解孩子的这些心理特点,是家长失理,回想一下,我们家长自己不是也有过类似孩子的经历吗?一般从小学高年级以后,孩子最看重的评价是伙伴对自己的评价,集体对自己的评价,而不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有时孩子不听话,变得出人意料地固执就与这种特点有关,家长不能理解和尊重孩子对伙伴的重视,也是发生矛盾的原因之一。

(二)社会原因

由于社会的急剧变化,两代人的经历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因而,他们对生活、工作以及社会问题的态度和观点必然会有所不同。如果成年人不是真诚地去理解和善意的沟通,而是力图把自己的看法、观念和价值标准强加给孩子,这样在家庭中分歧、争论就会不断发生。譬如现在的孩子对社会问题比较关心,并且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这是信息时代对孩子的影响,只要加以正确引导,对孩子的成长会有促进作用。有的家长一厢情愿地以为将孩子关在家里就能避免社会的消极的影响,而今天的孩子接受信息的渠道非常多,社会的影响几乎无时不在,对孩子刻意的限制不仅徒劳,而且容易引发矛盾。你说要认真读书,考试争个好成绩。孩子说现在推行素质教育,分数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你说要专心学习,将来找个好职业。孩子说现在提倡全面发展能力,会读书不一定就能找到好工作。你说要为人要诚实正直,问心无愧。孩子问为什么老实人总是吃亏,贪官污吏越来越多。面对社会现实,孩子和我们一样有许多的困惑不解,由于阅历浅,经验少,又敢想敢说,所以他们的看法和父母有差异是很正常的。

父母不要再对孩子说你只要专心读书就行了,别的不要过问,小孩子不要管什么国家大事。孩子看看电视的新闻联播以及一些有关社会问题的节目、抽点时间读读报纸、参加一

些公益活动都应该得到鼓励和支持,不要怕孩子受到消极影响而不让他走出家门面向社会。

(三)家庭原因

形成代际冲突和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家长的教育态度不正确有的家长受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较深,认为子女是自己养大的,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自己拥有绝对的权威和尊严,孩子必须听我的话,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专横跋扈,不讲民主。不分时间、场合,不讲方式,不问情由的唠叨说教和批评指责,使孩子感到难以接受。

有的家长不能从孩子的现实条件、学习基础、年龄特点、有无特长等实际情况出发,脱离实际地只凭主观愿望对孩子提出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的要求,硬要按父母的意愿为孩子设计未来的人生之路,要求孩子样样争先,出类拔萃,要孩子实现父辈毕生的夙愿,这往往是代际冲突和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失当对身心发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已经是初中生的孩子,家长仍然以儿童的管教方式来对待,过多的关照,过细的要求,过严的管束常常引起孩子的反感和厌烦。即使孩子确实有错,但教育方法不合适,孩子会认为是对他们自尊的伤害。有的家长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孩子,动不动就指责、训斥,甚至打骂,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长此下去,得不到尊重和理解的孩子和高高在上的家长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三是缺乏了解和沟通有的家长忙于事业工作,忙于操劳生活,忙于交际应酬,很少与孩子在一起活动、交流,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活动和情绪,更少于考虑如何教育孩子,两代人很少接触,缺乏情感和思想的交流,父母对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得太少,难免产生代沟。

四是孩子遇事易偏激青少年对社会、对身边的人和事都有一种理想化的苛求,这是不成熟的表现,有利也有弊。如不满社会、人群中的不良倾向,丑陋现象,引导得好,会激发他们日后致力于改造社会的抱负和志向;对一些不称心的事不满,也可以使他们为了追求完善、理想去努力。但理想化的苛求如果不和自己的责任联系,就会变成一个事事挑剔,逃避责任的人。这种用完美的眼光看待世界,而又带有他们特有的激情,其冲击力对准自己的亲人、师长时,往往令人难以忍受,导致冲突更为激烈。

此外,家长自身威信不高修养欠缺,孩子由于思想、性格和交友的影响,也会形成代沟。

(四)“代沟”的危害

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出现障碍,形成代沟,对两代人都是痛苦的,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由于“代沟”的存在,家长的教育难以取得好的效果,甚至以失败告终。缺少家长正确的教育和指导,孩子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就难免出现缺失和偏差,人们常说一些缺乏良好行为习惯,品行不端的孩子“没有家教”,就跟代沟的消极作用有关系。代沟的另一个严重后果社会上的不良影响会乘虚而入,家庭中与长辈找不到共同语言,就有可能到社会上另觅知音,就有可能沾染不良习气,甚至走上邪路。

第9篇: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原因

今年以来,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如山东胶济铁路交通事故、山西吕梁炸药爆炸事故、广西百色那读煤矿透水事故、山西溃坝事故、深圳“舞王”火灾事故等等,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且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面对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态势,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于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原因是多方面:

(一)思想认识上有偏差,重生产,轻安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违背了“安全第一”的方针,不能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存在着重生产,轻安全的倾向,安全生产管理混乱。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领导人,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重产值、利润,轻安全生产,甚至还大搞地方保护主义,支持、纵容或包庇安全生产的违法行为,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项目强行上马,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形同虚设,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二)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薄弱。具体表现在:一是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职责不清。分析近期以来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表明,与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职责不清、管理不严等有很大关系。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不清,放松了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松弛,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二是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素质不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从业人员的数量增多,特别是矿山、建筑、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等危

险性大的单位,大量使用未经培训的农民工。这些人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不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缺乏安全生产的操作技能和防范事故的能力,往往是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者和受害者。据统计,现有的6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缺乏安全意识,“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三是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不落实。许多生产经营单位没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责不清,赏罚不明;有的虽然建立了,但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据统计,当前我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90%以上属于责任事故。四是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许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欠帐太多,设备老化、落后,甚至带病运转,工艺技术达不到要求,安全防御能力下降等。据统计,目前仅国有重点煤矿“一通三防”欠帐就高达40多亿元。非公有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问题更加突出,一些私企老板为了追求暴利,见利忘义,要钱不要命,对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甚至没有投入,对一些必要的安全设施能省则省、能简则简,导致事故频频发生。据统计,2007年全国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特大事故的80%发生在集体、私营或个人承包企业。

(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尚未理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95年,为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国家确立了“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各级人民政府领导的,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专职

部门综合管理,其他有关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监督的、多部门同时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往往会造成职责不清、职能交叉,容易导致有利争着管、无利互相推诿的局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的客观要求。

(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到位,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目前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职责不明、审批不严和监督不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手段和方式难以适应变化了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尤其是对非公有制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导致事故频频发生。实践中,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进行审查时把关不严,使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进入生产领域。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流于形式,走过场。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非法生产活动猖獗,安全管理混乱,却不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办事。甚至有极少数人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搞权钱交易,对事故责任者追究查处不严厉、不彻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相当一个时期以来重大事故时有发生,主要并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在处置当事人和领导者责任时,往往那些审批签过字的人却逍遥法外。

(五)现行有关安全生产的立法滞后,多数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太轻,难以适应当前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需要。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建国后在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为使生产和建设有序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了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步伐,为扭转

事故多发局面,推动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和制度的支持。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元化、劳动用工、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安全生产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导致部分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十分突出。而且现行的法律法规,多数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太轻。对一些非公有制生产经营单位而言,经济上的处罚远比安全生产的投入支出更低,即使出了事故成本也很低,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宁可以身试法,经济上收点处罚,也不愿意增加安全生产的投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所有这些,都不能抵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不足以震慑安全生产的违法犯罪分子,难以适应当前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需要。

上一篇:领导班子现实表现下一篇:标准化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