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2024-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推荐10篇)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篇1

对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应判断出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

(1)直接原因 直接导致伤亡事故发生的机械、物质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以及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事故中属于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劳动组织不合理,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护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利等,是事故的间接原因。

(3)主要原因 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2.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按以下内容进行分析:受伤部位,指身体受伤的部位;受伤性质,指人体受伤的类型;起因物,指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致害物,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伤害方法,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2)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事故责任者在分析事故原因时,应根据调查所确认的事实,从直接原因人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再根据其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确定主要责任者。

(3)制定事故预防措施 根据对事故原因的分析,制定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预防措施,在防范措施中,应把改善劳动生产条件、作业环境和提高安全技术措施水平放在首位,力求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因素。

3.建设工程安全事故责任分析

在查清伤亡事故原因后,必须对事故进行责任分析,目的是使事故责任者、企业领导人和广大员工吸取教训,接受教育,改进安全工作。

事故责任分析可以通过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和在具体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追究其所应负的责任;按照有关组织管理人员及生产技术因素,追究最初造成不安全状态的责任;按照有关技术规定的性质、明确程度、技术难度,追究属于明显违反技术规定的责任;对属于未知领域的责任不予追究。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篇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了配合这部法律的贯彻落实, 国务院于2003年11月12日针对建设行业颁布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安全条例》) , 并于2004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安全条例》出台后, 针对其中的第14、57条 (监理的安全职责) , 工程管理界展开了广泛的讨论。

2 工程安全的含义

广义的工程安全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工程建筑物本身的安全, 即质量是否达到了合同要求、能否在设计规定的年限内安全使用, 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本身的安全, 二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则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特别是合同有关各方在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安全条例》中的“安全生产”以及本文中提到的“安全管理”均指后者。

3 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及导致事故的原因

3.1 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我国的工程建设规模巨大, 但建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职工安全教育滞后, 因而当前建设系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2003年共发生工程安全事故1 292起, 死亡1 524人。2004年共发生工程安全事故1 144起, 死亡1 324人。

3.2 导致安全事故的原因

1) 建设工程的特点导致施工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建设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劳动强度高, 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配套不齐全, 采用的工艺技术不合理以及照明、通风情况等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2) 参建各方缺少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机制。业主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往往只重视进度而忽视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大部分承包商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足够的安全监理人员, 现场职工和农民工得不到应有的安全培训。

3) 工程承包企业的成本因素导致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4 对《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及《安全条例》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条款的理解与应用

4.1 承包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4.1.1 《建筑法》的相关规定

《建筑法》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 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指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第38条) ;“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依法加强对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 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伤亡和其他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责” (第44条) ;“施工现场安全由建筑施工企业负责” (第45条) 。根据《建筑法》对安全生产责任的规定, 建筑施工企业要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4.1.2 《安全生产法》中的相关规定

《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第5条) 。这里首先要明确的是在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 到底哪一方应该作为《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而全面负责;有人认为, 作为项目业主的房地产开发商因为销售建成的房屋而盈利, 属于生产经营单位, 因此应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也有人认为, 监理单位向业主提供服务而盈利, 属于生产经营单位, 因此也应对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负责。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在施工项目现场, 安全生产指的是承包商在完成工程项目的过程中要保证其工作人员的安全。这些施工人员都是受雇于承包商的, 是承包商的从业人员, 因此应由承包商对他们的安全负责。《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从不同侧面说明:在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承包商是工程的生产经营单位, 应该全面地对现场安全承担责任。

4.1.3 《安全条例》的有关规定

为了进一步明确《建筑法》和《安全生产法》在建设工程领域如何实施, 国务院于2003年11月12日针对建设行业颁布了《安全条例》。根据《安全条例》的规定, 施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施工单位应当派员负责安全生产的现场监督和检查工作。这样的规定是合理的, 因为只有施工单位才能直接控制现场和施工过程, 并具备安全生产特定的经验和技能, 能够执行有效的安全施工方案。

因此, 根据《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安全条例》以及国际上权威的合同范本的规定, 承包商应当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 是安全事故的第一责任人。

4.2 正确理解《安全条例》关于监理安全责任的规定

《安全条例》第14条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 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 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 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 并及时报告业主。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 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相应地, 第57条规定了当监理单位不履行第l4条规定的职责时所承担的行政责任。同时《安全条例》第26条还规定了总监理工程师要对达到一定规模且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签字。

《安全生产法》和《建筑法》中都没有规定监理工程师承担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职责, 国际惯例更是如此。但既然《安全条例》对监理工程师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中承担的责任做出了一些规定, 我们如何正确理解这些规定并具体应用呢?

《安全条例》第14条规定:“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明确:第一, 监理工程师对安全技术措施应该审查到什么程度;第二, 如果监理工程师审查了安全技术措施, 但仍然出现了安全事故, 监理工程师是否应当承担责任。

首先, 安全管理及安全方案的编制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承包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具有多年的施工经验, 完全有能力编制一个安全可行的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只能从宏观的角度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审查, 审查的依据是国家的强制性标准。对于一些具体的安全方案和措施, 只要在原则上不违背强制性标准, 监理工程师不宜过多干预。如果监理工程师认为某些具体方案和措施应该进一步改进, 可以向承包商提出建议, 但不能强制其接受。承包商有权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和技术优势, 采用价值工程的理念选择自己认为合理、适用、经济的施工方法及安全方案。

其次, 我国的监理工程师来自不同的单位, 他们的特长既不是施工组织管理, 更不是施工安全管理。如果由于监理工程师水平和能力有限而非玩忽职守, 虽然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审查, 但该方案在实施中仍然引发了安全事故, 监理工程师不应对此承担责任。根据上文中提到的国际惯例, 工程师的任何批准、校核、证明等, 不应解除合同规定的承包商的任何责任。《安全条例》第57条也规定, 监理工程师只有在没有对方案进行审查的情况下才应受到行政处罚。

现在很多地方制定的监理实施细则和监理操作规程都不同程度上曲解了《安全条例》的规定, 将监理的责任任意扩大化。只要是监理审核过的方案出了问题, 一律对监理企业实行很重的行政处罚。笔者认为, 这样的处罚十分不合理、不公平, 既不符合《建筑法》、《安全生产法》以及《安全条例》的相关规定, 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如果监理审核过的方案出了问题, 就要求监理企业受到很严厉的处罚, 必然导致监理工程师在审核安全方案时, 无限制地要求承包商提高安全系数而无视安全成本, 因为成本的增加只与承包商和业主有关, 与监理工程师无关, 这样的规定不利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正常顺利实施。

至于《安全条例》第26条要求监理工程师要对达到一定规模且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签字, 笔者认为真正应签字负责的是承包商的总工程师, 如果要求总监签字, 只能表示他进行了程序性的审查而不能保证该方案不出事故, 更不应解除合同规定的承包商的任何责任。

“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 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 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 并及时报告业主, 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4.3 《安全条例》实施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安全条例》要求监理工程师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时应要求施工单位整改。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承包商由于业主拖欠工程款、安全意识差等种种原因, 常常无视监理工程师的整改命令, 这时监理工程师应如何处理?

《安全条例》规定了情况严重时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工, 并及时报告业主。什么属于“情况严重”?

安全无小事, 任何安全隐患都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到底什么级别的隐患可以要求停工并向业主报告呢?如果向业主报告了, 但业主不同意停工该如何处理呢?

《安全条例》最后规定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 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根据上面的分析和具体的现场实施情况, 由于业主和承包商不配合安全管理工作, 监理工程师常常发现了隐患却无力采取任何措施。一座城市每天有许多个项目处在实施的过程中, 如果每个项目的监理工程师遇到这种情况都向主管部门报告, 主管部门要雇用多少职员才能及时处理完这些报告呢?此外, 是要求主管部门一旦接到报告就要亲临现场还是采取其他什么措施?接受监理工程师报告的部门以及这些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处理安全生产管理的权力和权限也有待进一步明确。

5 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5.1 认真研究国际上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经验

各国对建设工程实施中的安全管理都是十分重视的, 特别是英美发达国家。我们对于这些国家在建筑工程中的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条款范本、安全管理方法和经验都应进行深入的研究, 认真借鉴他们的经验, 改进我们在这方面的立法和管理工作。

5.2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

各地方应该有专门的建设工程安全职能部门, 对重大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检查, 并督促整改。政府官员应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尊重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施工合同, 尊重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 避免以不合理的行政命令干扰施工的正常进行。

5.3 完善对地方政府部门及业主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我国的承包商生存在很恶劣的市场环境中, 由于缺乏对业主的约束和监管, 承包商的工程款得不到及时支付, 这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此外, 有些地方政府部门和业主忽视质量和安全而片面追求多快好省的做法, 也迫使承包商无法保证足够的安全生产条件。因此在严格规定了承包商的安全生产责任的同时, 也应该对地方政府部门和业主的种种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 这样才能给承包商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

5.4 安全生产管理费专款专用

应将安全生产管理费单独列在工程量表中, 并要求承包商在报价时列出用于安全生产管理费用的细目。在施工过程中, 应由监理工程师检查这笔费用的使用情况, 再批准支付, 以保证承包商安全生产管理的专款专用。

5.5 推行监理职业责任保险

由于《安全条例》中规定了监理在安全生产中所承担的责任, 根据条例的规定, 监理工程师在安全生产中承担的工作也会进一步纳入监理委托合同。因此, 应该将监理的安全职责也纳入监理职业责任保险范围。

6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体现人本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应该引起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法》、《安全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对于明确安全生产责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事故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各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及项目的各个参与方都应该正确理解并贯彻落实这些法律、法规的规定, 既不能无视《安全条例》的规定, 也不应曲解其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 减少安全事故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损失。

摘要:本文介绍了工程安全的含义, 安全管理现状与导致事故的原因, 分别论述了相关法律的理解学习与应用, 提出了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篇3

【关键词】脚手架与模板工程 安全隐患 措施

0前言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给脚手架、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提高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这种发展既大大促使了脚手架、模板工程的施工生产,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由于近几年城市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大量的桥梁和地下工程等建筑的大量建造,使得脚手架和模板工程的应用范围和使用空间逐渐增多。由于很多的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将模板和脚手架工程的安全作用没有放在首位,导致建筑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不仅直接影响了脚手架、模板工程质量,而且也对施工工人的生命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脚手架、模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引起了高度重视。文章详细分析几个脚手架、模板工程安全事故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了施工工人的人身安全,保障施工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

1事故举例

近几年,脚手架、模板施工安全事故频发发生,文章搜集了几例典型的安全重大坍塌事故案例,并进行了详尽分析。

2010 年 1 月 3 日,云南省昆明新机场航站区停车楼以及高架桥工程 A- 3 合同段东引桥第三联模板支架坍塌,造成施工作业人员 7 人死亡、8 人重伤、26 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 616.75 万元。此次事故的原因是由于参与项目建设及管理的相关施工单位,并未按照安全措施进行详尽的安全管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验收人员在发现支架搭设的不规范等安全隐患后,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校正措施进行安全整改,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发生事故直接原因是:架体构造的不合理,安装支架时,违反了安装规范,导致右上角翼板的支架发生局部失稳,并导致了架体的整体失稳进而发生支架的坍塌。

2010 年 1 月 12 日,安徽省芜湖市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配送中心工程,在施工现场,进行浇筑混凝土时,发生坍塌事故,造成施工人员 8 人死亡、7 人受伤。事故原因是:该项目的模板工程,未经专家的详尽论证、在施工的过程中未按方案进行模板安装,建筑施工单位严重违反国家安全法规的相关规定,导致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

2 脚手架与模板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2.1 施工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脚手架与模板施工的相关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不高,同时缺乏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其次,由于项目部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的安全措施,不能有效地落实到位,直接导致了恶劣的施工环境。

2.2 脚手架与模板材料选取的问题。

脚手架与模板工程施工中,材料主要是胶合板、全钢大模板和钢管,其中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材料是模板支撑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根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质量要求,需要采用 Φ48×3.5mm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制作脚手架钢管,螺栓拧紧扭力矩达 65N·m时扣件不得发生破坏。但是,广泛存在一些租赁市场的管理混乱,大量不合格的钢管、扣件混入到施工工地,加上质量安监部门质量把关不严格,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3 施工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

在施工中使用钢管、扣件搭设水平结构的混凝土模板支架的技术比较成熟,但对于那些空间较高、跨度较大、荷载较重的模板支架体系,研究人员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计算。不少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案都比较简单,在施工时,又仅仅是拼接以往的经验来布置支撑系统,极易发生模板支撑体系失稳现象。通过对事故进行调查发现,对施工方案进行编制时,实际受力情况与模板支架内力分析并不完全符合,这些在没有经过科学的、合理的计算之前,脚手架与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必然存在着支撑强度不足、系统整体稳定性差等缺点。实际情况的模板支架工程中梁板荷载的分布特点,中间荷载较大、两边的载荷较小。在三个支点的支承反力中,中间的立杆承受全部荷载60%~70%的竖向荷载,而两边立杆只承受着30%~40%。但是在有些工程施工方案设计中,却将竖向荷载进行平均分担,导致了中间立杆荷载强度不能满足设计的安全度要求,是造成支架系统失稳的主要原因。

3 防止脚手架、模板倒塌的技术措施

3.1 合理选择建筑材料

合理选用钢管、扣件等材料的质量是努力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施工建设单位必须购买或者租用具备生产厂家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检测证明和产品标识的钢管扣件后再按国家安全标准规范进行搭建施工脚手架;其次,在使用钢管和扣件前,应按国家相关安全技术规定,按批次对钢管和扣件进行质量抽样,不合格的钢管、扣件一律不能在施工中违规使用。

3.2 加强施工时的管理

3.2.1提高施工队伍业务水平

首先要提高架子工的专项技能培训,建立其一支专业化的脚手架与模板施工队伍。强化施工时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进一步增强架子工的人身安全意识和自我的保护意识。未经培训合格的架子工的不得上岗作业。同时质监部门要对各专业架子工队伍进行严格的制度管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3.2.2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首先,施工单位应当制定详尽的建筑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进一步完善已有的安全管理体制,施工单位需要编制施工企业内部的安全技术措施,做到技术交接时必须要以书面文字为依据,两单位的交接手续要完善。其次,积极做好推行建筑工人意外伤害保险的工作,保障在建筑施工中一线作业人员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筑工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增强施工企业进行预防事故和控制事故发生的能力。

3.3 注重模板工程的设计计算

为了更好地保证模板架设的工程质量,要做好模板施工的准备工作,在模板施工前应首先进行详尽的模板工程设计,模板工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材料的选型、材料的荷载计算、系统的结构设计等,通过详尽的设计,使得模板及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来支撑预期荷载,达到有效控制模板变形量的作用。模板设计包括详细的设计计算书,而且要对模板设计中的细部构造画出大样,注明准确的接头方法。

3.4 加强政府的安全监督力度

3.4.1严格按照安全条件将材料准入施工现场,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严肃查处发生的安全事故,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对隐患、事故多发的企业和施工单位,加大处罚力度。严格按照安全条件将材料准入施工现场,加强对模板与脚手架进行必要的质量验收,要严厉打击生产劣质材料的单位,经过相关必要的质量检测合格后,产品才准许进入施工现场。

3.4.2要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使之参与到专项质量整治当中,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对已经查处的安全事故,媒体要及时对安全事故进行质量暴光,对钢管、扣件的质量检测结果,要及时公布与众。

4 结 语

模板与脚手架广泛应用在我国各种建筑行业中,首先要从技术、管理和法制层面预防、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认真贯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法》及《安全生产法》等相关的国家安全规定,加强施工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加强涉及的建设工程中,各方主体的安全行为和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原则,从多方面、多渠道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真正落实到位,保障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JGJ 59-99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2] 郭正兴,李金根.建筑施工.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248~251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篇4

本步骤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__天内审查完毕,经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

A.25 B.35 C.45 D.60

2、下列关于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__。

A.托运危险物品必须出示有关证明,到指定的铁路、公路交通、航运等部门办理手续

B.运输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应指派专人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多于2人

C.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机动车,其排气管应装阻火器,并悬挂“危险品”标志

D.蒸汽机车在调车作业中,对装载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必须挂不少于两节的隔离车,并严禁溜放

3、《安全生产法》的许多条文都是围绕着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规定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围绕着保障__这个核心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A.预防为主的原则

B.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C.权责一致的原则

D.社会监督、综合治理的原则

4、安全标志盾牌型图案中间的“LA”是指__。

A.安全

B.安全防护

C.劳动防护

D.劳动安全

5、不属于炸药爆炸的三大特征的是__。

A.反应过程的放热性

B.反应过程的高速性

C.反应过程的燃烧性

D.反应生成物含有大量的气态物质

6、通讯设施是__的各种信息的电讯设施。

A.传递生产和安全管

B.生产和管理

C.传递组织生产和安全管

D.安全管理

7、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重大危险源应进行登记、检测、评估、监控等工作,负责组织评估工作的是__。

A.生产经营单位

B.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中介机构

D.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8、事件树是用来分析__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A.事故发生的频率

B.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

C.普通设备故障或过程波动

D.故障的处理结果

9、()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最高管理者依据确定的时间间隔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A.初始评审

B.内部审核

C.管理评审

D.外部审核

10、行政相对人是指__。

A.行政管理的对象,亦称行政管理相对人

B.行政处罚的对象,亦称行政管理相对人

C.行政制约的对象,亦称行政管理相对人

D.行政管理的对象,亦称行政管理人

11、某石料加工场的作业场所存在白云石粉尘和大理石粉尘。测得两种粉尘的总粉尘浓度分别是5mg/m3和7mg/msup>3,两种粉尘相应的容许浓度限值均是10mg/m3,则该作业场所()。

A.具有爆炸危险

B.总粉尘超过接触限值

C.总粉尘未超过接触限值

D.满足Ⅱ级危害程度

12、对边坡稳定程度无影响的是__。

A.土体中剪应力

B.内摩阻力

C.内聚力

D.基坑支护方法

13、特殊凿井法是在不稳定或含水量很大的地层中,采用__的特殊技术与丁艺的凿井方法。

A.钻爆法

B.非钻爆法

C.放电法

D.挤压法

14、《职业病防治法》第15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__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A.可行性论证阶段 B.设计阶段

C.施工阶段

D.竣工之后

15、预警系统发出某事故警报,而该事故最终没有出现。下列有关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_。

A.安全区设计过宽,危险区设计过窄

B.指标设置不当,警报过严

C.小概率事件也有发生的可能

D.安全区和危险区设计都过宽

16、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才能有效。这一结论源于__。

A.反馈原则

B.封闭原则

C.整分合原则

D.动态相关性原则

17、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承担安全评价、认证、监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__规定的资质条件。

A.行业

B.国家

C.企业

D.地方

18、根据《国际危规》的要求,危险货物必须按照《国际危规》标准,附带正确耐久的标志。危险货物的标志由标记、图案标志和标牌组成,所有标志均须满足经至少__个月的海水浸泡后,既不脱落又清晰可辨的要求。

A.2 B.3 C.4 D.5

19、常用的职业卫生统计指标有发病(中毒)率、患病率、病死率和__。

A.职业病普查率

B.疑似职业病发生率

C.粗死亡率

D.职业卫生合格率

20、依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在接到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关于关闭煤矿的建议后,有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__日内,作出关闭或者不予关闭的决定,并由主要负责人签字存档。

A.3 B.5 C.7 D.10

21、安全生产行政法规是由__组织制定并批准公布的。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

22、__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系统安全工程中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A.故障树

B.危险指数

C.安全等级数

D.事件树

23、()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督管理体系,建立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信息网络,实施重大危险源的宏观监控与管理,最终建立和健全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和监控手段。

A.生产经营单位

B.政府管理部门

C.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D.企业生产部门

24、__是最低层级的安全生产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其他上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

A.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

B.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

C.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规章

D.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25、设置固定的栅栏是__安全装置。

A.控制

B.自动

C.连锁

D.隔离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应急响应的核心功能和任务包括: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和__。

A.公共关系

B.应急人员安全

C.消防和抢险

D.泄漏物控制

E.应急场面清除

2、重大危险源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提出__的技术和组织措施。

A.详尽

B.实用

C.明确

D.有效

E.系统

3、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在__无异议,可以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A.劳动报酬、工作时间 B.休息休假

C.劳动安全卫生

D.保险福利等事项

E.工作性质、种类、范围

4、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中,针对危险分析所确定的主要危险,明确应急救援所需的资源,列出可用的应急力量和资源,包括__。

A.各类应急力量的组成及分布情况

B.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

C.上级救援机构或周边可用的应急资源

D.特定的时段

E.可能影响应急救援的不利因素

5、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可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__。

A.15min B.20min C.25min D.30min E.35min

6、根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__情形,应当从重处罚。

A.危及公共安全或者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的,经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

B.1年内因同一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C.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力,其违法行为呈持续状态的D.拒绝、阻碍或者以暴力威胁行政执法人员的

E.3年内因同一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的7、实施安全检查的方法有__。

A.访谈

B.现场观察

C.汇报

D.仪器测量

E.查阅文件和记录

8、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事故是由__等原因造成的。

A.物的不安全状态

B.人的不安全行为

C.管理缺陷

D.环境的不良状态

E.思想上的疏忽

9、依据《安全生产法》规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__应当对安全设施设计负责。

A.设计人

B.负责人

C.设计单位

D.主管单位

E.主管单位负责人

10、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如下__材料。

A.工伤认定申请表

B.身份证或户口簿

C.与用人单位存在的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D.家庭成员和家庭收入情况

E.医院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鉴定书)

11、以低碳钢为例,得出金属材料受拉伸外力作用引起的变形可以分为__几个阶段。

A.弹性变形阶段

B.塑性变形阶段

C.屈服阶段

D.弯曲变形阶段

E.断裂变形阶段

12、编制安全检查表主要依据有__。

A.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B.国内外事故案例及本单位在安全管理及生产中的有关经验

C.FTA、LEC、MOND方法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

D.通过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都是安全检查表的内容

E.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法规和标准

13、以下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的是__。

A.动力原则

B.能级原则

C.激励原则

D.弹性原则

E.可调原则

14、以下列车按运输性质分可分为__。

A.军用列车

B.混合列车

C.行包快运专列

D.路用列车

E.抢险维修列车

15、策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__等。

A.本地区以往灾害事故的发生情况

B.周边重大危险可能带来的影响

C.功能区布置及相互影响情况

D.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E.职工的实际生活状况

16、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作出__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A.责令停产停业

B.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

C.警告

D.较大数额罚款

E.拘留

17、隔离措施按照被保护对象与可能致害对象的关系可分为__。

A.隔开

B.封闭

C.缓冲

D.救援

E.避难

18、我国已将__等职业性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

A.石棉

B.铜

C.苯

D.砷

E.氯乙烯

19、《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前期预防的具体规定有__。

A.关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及对其工作场所职业卫生要求的规定

B.关于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的规定

C.关于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制度的规定

D.关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制度的规定

E.关于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备案制度的规定

20、根据对评价指标的内在特性和了解程度,预警方法有__。

A.指标预警

B.因素预警

C.综合预警

D.法制预警

E.临时预警

21、生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基本职责有__。

A.依法负有本单位生产安全的一切责任

B.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C.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D.及时消除生产安全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E.保证本单位生产的有效实施

22、根据《消防法》,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可以设置__。

A.食堂

B.活动室

C.休息室

D.员工集体宿舍

E.会议室

2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__。

A.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的事项

B.保障从业人员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C.保障从业人员接受教育培训的事项

D.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费和获得民事赔偿的事项

E.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24、对新装、迁装和检修后的锅炉,启动之前要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__。

A.检验锅炉是否加满水

B.检查安全附件是否齐全、完好

C.检查各种辅机特别是转动机械是否完好

D.看其是否处于可投入运行的良好状态

E.检查钢结构部分是否完好

25、属于确认致癌物的是__。

A.铜

B.锌

C.石棉

D.氯乙烯

国有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 篇5

首先,必须转变煤炭企业经营者的思想观念,让企业经营者深刻认识到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一切的经济效益都是建立在安全基础上的,安全不保证其它效益就无从谈起。其次,要增强对煤矿职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亲合力和亲切感,避免居高临下式的空洞说教,使煤矿职工们爱听并能主动思考安全问题,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忻州窑矿在此方面细致入微,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每周二的安全活动,领导人员坚持参与到每个活动现场,与职工亲切座谈交流安全思想,面对面地谈心沟通,而不是台上高谈阔论,台下充耳不闻的生硬场景。三是用亲情观念促使煤矿职工从要我安全走向我要安全,进一步加强职工安全思想意识。忻州窑矿在区队换班室悬挂全家福照片,时刻警醒着每位职工,家庭需要他们平安归来,促使他们打消“听天由命”的消极观念。四是党政工团齐上手抓安全,形成安全生产覆盖网,使职工们感觉走到哪安全监督就跟到哪,让职工接受现场安全管理的薰陶。我们始终如一地执行上述方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全矿的人为事故大大减少。全矿连续44年无瓦斯爆炸事故。而且特别是在近年来产量增长的情况下,安全死亡事故得到有效控制,2000年——2004年产量累计完成1040.43万吨,死亡2人,百万吨死亡率0.192。

2、安全制度必须刚性执行

一要清除各级领导同志思想认识上的“隐患”,使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从上到下层层递增逐级加强。二是健全基层单位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配备专职监管人员,避免出现既是监管者又是被监管者的矛盾监管。三要清除麻痹松懈思想和盲目乐观情绪,安而忘危,为一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而放松警惕。四要抓好安全生产教育工作,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积极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对因忽视安全生产而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典型案例展开案例说法,通过多种形式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不断增强煤矿职工自我安全意识和自觉执行安全制度意识。五要抓好安全制度的落实,基层区队要把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人员,一件一件逐项逐类抓落实,严格检查考评,责任追究和表彰激励并举,使目标、权利、责任相统一,使抓落实走向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六要抓检查后的落实,对检查出的问题无复查,就容易造成走过场,要形成一检到底直至问题消除。

3、多渠道增加安全投入

一是加大安全投入力度,近几年煤矿经营状况好转,利润提高,如果按国家规定正常提取煤矿安全费用的话,国有煤矿一年可以提取70到80亿元的安全资金用于安全生产,煤炭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安技措资金提取的相关规定。二是国家已安排30亿专项资金投入到国有煤矿的安全技术改造上,煤炭企业一定要善于利用。三是专款专用,实行收支两条线,避免安全资金被挪作他用。

4、增加基层技术人员的有效途径

首先,注重塑造煤炭企业美好形象,给煤炭技术人员营造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成才环境,增强其干事业的渴望和信心。其次,充分发挥自培作用,企业自我培养技术人员,且培养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实际操作能力也更强,所以充分发挥自培作用是培养技术人员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途径。第三,鼓励职工自学成才,对一些通过自学取得专业证书且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较强工作技能的职工施以高薪。第四,广泛开展传帮带活动,让技术人员带领一定人数的职工,在实际工作中传授技术经验,增强职工的技术含量。第五,重奖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在企业营造出一种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氛围。同煤集团2004年对三名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每人奖励轿车一部,对评选出的集团公司级优秀技术人员每人每月补贴300元,忻州窑矿对评选出的优秀技术人员也在工资中实行补贴。事实证明,上述做法不仅留住了人才,更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5、引进新设备革新改造旧设备

一是转变企业经营者的设备观念,充分认识到设备落后老化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舍得花钱引进新设备维修旧设备。二是对原有设备进行革新改造,使其重燃青春,增加使用年限。三是严格规范职工正确操作程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忻州窑矿在前几年企业经营困难时期资金严重匮乏的情况下,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改造活动,1998年至2001年共革新改造143项,不仅提高了落后老化设备的使用性能,还有力地保证了开采设备安全正常的运行。

6、控制和减少超设计能力生产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篇6

试问,事故发生对于化工企业而言,如果能够从危险化学品的源头控制住风险,那么,就可以显著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可是,目前大多数的危化品生产企业往往忽略掉了一些必要的管理措施,致使这些危化品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的祸根。

概括而言,这些隐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沟通滞后。部分危化品生产企业没有提供所运输危化品的最新《化学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没有给相应的危化品标示出相应的警示标志;二是货物信息不实。一些危化品生产企业将不确切的货物信息提供给运输企业,有些企业甚至刻意隐瞒或者淡化危化品的危害属性,这样不负责的做法就会给危化品的运输过程增加极大的风险;三是应急机制不健全。很多危化品生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根本就不涉及风险应急机制方面的管理,所以,当事故发生的时候,救援人员无法采取妥善的处理方法,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严重后果。

此外,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自身的管理失职。当前,我国从事危化品的生产企业在安全管理上存在着很多的管理性缺失,各种规章制度未能建立健全,或者根本就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而化工企业所配备的安全监管人员更是走过场,缺乏系统有效的责任监督和执行力度;再加上部分企业受到“经济效益至上”的理念误导,追求利润,不重安全的事故频发、多发,从而给业界带来了极其负面的影响。

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具体对策

(一)完善现行食品安全监管行政体制

1.明确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职责,提高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地位。赋予食品安全委员会直接监督管理各监管部门的职能,彻底改变目前各地食品安全委员会无具体实权的局面。通过加强食品安全委员会协调的独立性和中立性,带动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以提高监管效能,减少监管空白和盲区。

2.完善法律体系,健全规章制度,明确生产标准。坚持和完善“分类管理、层级负责、预防为主、全程监督”的食品安全监管思路,建立健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制度,如食品市场质量准入制度、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工作制度、分类监管制度、溯源管理制度、标鉴管理制度、市场召回制度等。

3.严格执法,依法整治。食品卫生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格执法,加大实施力度。加大对涉及食品安全事件责任企业和责任人的惩罚和打击力度, 对制假售假不法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提高法律法规的威慑力。

4.全程监控,确保监管工作统一高效。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建立电子网络监管平台,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

(二)紧抓食品信息,保证公开,保障信用,防患预警

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信息、通报、发布的网络体系。信息公开是公众获悉知情权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公众参与的重要前提条件。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管理工作,及时、有效应对和处理食品安全问题和事件,开发建立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管理系统,达到确保食品卫生安全的最终目的。

2.构建食品安全信用机制。 建立起包括查询系统、评价系统和反馈系统等在内的信息共享机制体系, 全面反映企业诚信状况的局面,整合信息资源为政府进行食品安全的信用管理提供支持。

3.建立食品安全预警反应机制。坚持重点监控与系统监控、定期监控与不定期监控相结合,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机制,逐步建立多层级的安检体系,加大对食品安检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力度,提高对各类食品进行迅速和准确的检验技术水平,保证消费者放心食用。

(三)积极扩宽公民参与表达途径,实现共同监督

1.加强食品营养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对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开设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课程,教育消费者了解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的重要性,增强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为保证中国食品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2.畅通消费者投诉表达途径。必须完善有效的消费者利益表达机制和投诉、举报回应机制[4]。及时发布食品安全信息,保障知情权。方便消费者投诉,及时投诉做出回应,激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积极性。

3.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的奖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的奖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公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参与食品安全监管。

(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微观食品工业水平

1.深入微观食品企业,优化工业资源配置。必须解决农业生产规模小,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问题,完善微观农民组织的基础上,建立食品市场准入和管理新型制。优化产业结构,扶持规模化、集约化食品企业,全程质量管理,取缔不具备食品安全生产条件的加工企业。

2.推广绿色工业,推进环保生产。提倡“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大力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种植、科学养殖,推广“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3.省部共建食品安全实验室,确保检测权威。建立食品安全公共实验室,制定食品安全公共实验室的批准、资格认定和管理的法规,尽快建立独立的、公正的、权威的食品安全公共实验室,为食品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严谨的技术支撑保证。

(五)完善社团组织建设,拓宽公众参与途径

社团组织是公众参与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载体。应在政策上鼓励发展社团组织,赋予广大社会组织合法权利,支持社团组织开展保障食品安全活动。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社团组织参与到食品安全保障事务;另一方面,社团组织能沟通政府、企业、公众三者之间的联系。

(六)重视诚信生产,提高安全意识

1.提高食品企业诚信道德意识。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协调作用,对企业家及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推进企业的诚信建设,培养企业家们的自律精神。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篇7

一、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工程事故的发生, 不但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影响企业声誉, 制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同时还会给家庭带来不幸, 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建设单位有法不遵。一些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 不按建设程序办事。将工程肢解发包, 签订阴阳合同、霸王合同, 要求垫资施工, 拖欠工程款, 造成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不足, 严重削弱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能力, 致使安全防护很难及时到位, 再加上强行压缩合同工期导致的交叉施工和疲劳作业, 最终酿成事故。

第二, 监理单位监管不到位。一些监理单位没有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 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还停留在过去“三控二管一协调”老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上, 只重视质量, 不重视安全, 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还不清楚、不熟悉、不掌握, 不能有效地开展安全监理工作, 法律法规规定的监理职责和安全监管作用得不到发挥, 形同虚设。

第三, 施工企业安全责任差。一些施工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 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或未落实, 目标管理不到位。没有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缺乏安全技术交底。有的企业甚至把施工任务通过转包、违法分包或以挂靠的形式承包给一些根本不具备施工条件或缺乏相应资质的队伍和作业人员, 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大部分一线作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安全意识不强, 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 自我保护能力差, 这个问题非常突出。

第四, 安全监督存在漏洞。有的地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人员缺编, 没有经费来源, 没有处罚依据, 安监站的安全监督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个别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纵容一部分开发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项目、个体投资项目及旧村改造工程违法违规。部分工程无规划定点, 无用地许可证, 无施工许可证, 无招投标手续, 无质量安全监督手续, 未进行施工图纸审查便进行施工, 从源头上给建设工程带来了事故隐患, 对安全监督造成困难。

二、防范事故发生的措施

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 主要可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第一, 搭建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的管理平台, 建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三位一体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实行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制度, 对监理单位及监理人员的安全监理业绩实行考评, 作为年检或注册的依据, 规定监理单位必须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监管人员。夯实企业基础工作, 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建筑企业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明确各自的责任。建议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总分包单位之间、企业与项目部之间均应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二是施工现场职工人数超过50人的必须设置专职安全员;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必须设置2名-3名专职安全员;5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工地要按专业设置专职安全员, 组成安全管理组, 负责管理安全生产工作。三是应建立企业和项目部各级、各部门和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

建筑企业在工程开工前应制定总的安全管理目标, 包括伤亡事故指标, 安全达标和文明施工目标以及采取的安全措施。项目部与施工管理人员和班组必须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 并将安全管理目标按照各自职责逐级分解。项目部制定安全目标责任考核规定, 责任到人、定期考核。

第二, 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每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隐患和可能发生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预测, 在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防范发生事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地面及深坑作业的防护;高处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施工用电安全;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对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结构, 制定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专门安全技术措施;预防自然灾害措施;防火防爆措施。

第三, 施工企业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内容应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 既要做到有针对性, 又要简单明了。建筑企业和项目部必须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明确检查方式、时间、内容和整改、处罚措施等内容, 特别要明确工程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和危险岗位的检查方式和方法。

第四, 建议各级主管部门进一步高度重视建设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有关部门, 解决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机构、人员、职能、经费”问题。施工企业应建立施工现场安全培训教育制度和档案, 明确教育岗位、教育人员、教育内容, 安全教育内容必须具体而有针对性。建立长效机制, 严格依法管理, 将各类开发区、工业园、旧村改造工程安全管理依法纳入管理的轨道;强化基本建设程序及手续的严肃性, 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把关, 不允许“无手续”的工程开工;强化村镇建设单位的管理, 进一步规范业主行为, 取缔私自招投标、非法招用无资质施工队伍的状况, 不允许施工队伍从事手续不齐全的建筑工程施工。

第五, 加大建设工程施工机械管理力度, 把好入场关。对塔机等起重机械作为特种设备采取备案、准入制度, 强化市场管理和现场管理, 淘汰不符合要求的起重机械, 对起重机械的产权单位、租赁单位实行登记、验收、检测制度, 使起重机械的管理逐步规范化。企业要建立施工现场工伤事故定期报告制度和记录, 并建立事故档案。每月要填写伤亡事故报表, 发生伤亡事故必须按规定进行报告, 并认真按“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调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不明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 将安全工作的违章情况、评估评价与招投标挂钩;对于“三类人员”不到位、无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企业, 不予办理招投标手续;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 在参加工程投标时按相应规定扣减商务标书分;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企业, 酌情给予暂停投标或降低资质等级处分。

三、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建筑工程施工的性质决定生产过程存在危险性。但是只要认真遵守安全规程, 从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制定科学的安全制度并严格执行, 加强监督管理, 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确保生产施工的顺利进行。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是安全事故多发行业。文章从监管、建设、施工和监理四个方面分析建筑施工过程中事故发生的原因, 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技术组织监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事故,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赵志缙.土木工程施工[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及措施 篇8

摘要:一般而言,导致煤矿通风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重效益轻安全、管理不善以及监管部门监督力度不够等因素。针对此种现象提出预防措施与对策,能有效提高员工和领导的安全责任意识,处理好效益和生产的关系,从而在技术方面强化矿井通风的安全措施、强化监督力度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等。本文就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旨在促进矿井通风安全。

关键词: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措施

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煤炭开采过程中对于事故的防范和治理手段以及方法逐渐走向成熟与发展。因此,煤矿发生瓦斯和突出事故也在不断减少,然而,依然对于重大通风事故和特大通风事故却很难进行改善,这也是当前煤矿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是针对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进行系统的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措施,从而对对煤矿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保障。

一、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探析

导致煤矿通风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以及安全管理仍然存在漏洞等[1]。针对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探析,能够加强对煤矿通风安全性的认识、明确矿井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以及提高对矿井安全事故发生的防护力度。

(一)安全生产制度不到位

企业、地方在安全生产制度和相关规定的制定上都非常充分,唯一不足就是很难做到落实。存在不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不清晰的定位以及不严明的赏罚现象等,具体表现出表面一套实际一套,在通风安全管理与瓦斯治理上过于放松,存在极大的随意性。所以,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就在于安全生产制度的不到位,这就要求企业必须要在生产过程中保证生产制度,并积极的贯彻与落实,避免安全生产制度不到位的现象再次发生。

(二)监管部门监督力度不够

近些年来,不少发生重大和特大安全事故的煤矿,都是被安全整改部门作出整改要求的煤矿。由于在监管方面的力度不够强大,进而导致被要整改的煤矿不能按照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的要求进行积极整改,出现较为严重的敷衍和拖延的现象。殊不知,就在这种敷衍结和拖延的情况下安全事故就随之而来的发生了。由此可以看出,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导致众多安全事故的屡屡发生。因此,煤炭企业要对此种现象保持积极对待的态度,必须高度重视此种现象在矿井通风中造成的各种不利局面,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得以解决,充分保障矿井通风安全。

(三)安全管理仍然存在漏洞

在煤矿及煤矿运行的过程中,局部通风存在管理上混乱的现象并致使气体在巷道和空区进行汇集,在空区顶煤与顶板冒落的情况下导致有害气体突然涌出,进而发生通风安全事故[2]。另外,煤礦内盲巷管理没有做到实处,仍旧在采集区集中皮带机器尾部盲巷密闭部分,没有得到及时修复,进而导致密闭内瓦斯不断的渗出,其浓度已经达到爆炸的界限。由于通风系统的不合理、不完善,矿井存在严重的漏风现象,在放炮之后接近作业点溢出的瓦斯,造成集聚并达到爆炸浓度的界限。然而,不可靠的通风设施阻碍了通风工作状态,从而造成瓦斯的集聚并引起通风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针对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的措施

要想实现对矿井通风安全事故的有效防护,显然要在对策和措施上下足功夫,具体包含三点措施。第一,必须提高领导者与员工的安全意识;第二,必须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并明确责任;第三,必须强化矿井通风安全监督力度。具体情况,以下作出了详细阐述。

(一)提高领导者与员工的安全意识

根据国内和国外的研究成果可知,如若每个人都能在工作中表现出注重、保护他人与自己,如若领导人真正能够重视安全并积极做好钱与物之间的认识,那么事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对此,应该把提高安全意识摆在企业战略的首要位置,并得到积极有效的践行和落实。首先,领导者要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切实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各项条例的规定,积极带领员工在提高安全意识等方面下苦功夫、做好认识并得以永久保持。另外,必须高度重视领导者与员工在安全意识上的培养及教育工作,积极培育领导者与员工的安全意识,并采取切实有效贯彻和落实,充分在矿井通风安全的基点上增强安全意识。

(二)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并明确责任

针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不到位的现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并明确责任分工。要充分制定矿井综合治理管理办法、矿井安全监测管理机制以及综合信息规章制度。不论什么级别的部门,都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相关要求做好本职工作,更要明确责任,做到认真负责并切实完成本职工作。由此以来,矿井安全在制度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并为矿井提供了安全稳定的环境,对矿井通风安全事故降低了发生频率。与此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员工和领导的安全责任意识,处理好效益和生产的关系,从而在技术方面强化矿井通风的安全措施、强化监督力度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等,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确保煤炭稳定发展,其可行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强化矿井通风安全监督力度

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对区域内煤矿通风能力的审核工作,对其进行跟踪、检查、指导,并根据审核机构在审核过程中反应出来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处理[3]。要对审核复查制度进行现场审核,在现场复查制度的数量与工作力度予以加大,及时进行跟踪,提高工作效率。国家煤矿安全监察部门要按照法律的相关要求,增强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建设,履行好监管职责、强化矿井通风安全的监察和实施力度。在监督力度上对矿井通风安全进行强化以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可以有效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在保障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稳定较快的发展,必须得到重视并予以实施。

结语

综上所述,逐步了解了导致煤矿通风安全事故的原因,并针对此种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与对策。通过本文的阐述与充分研究,能有效提高领导者和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处理好效益和生产的关系,从而在技术方面强化矿井通风的安全措施、强化监督力度与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炭稳企业的较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增勇.矿井通风可视化系统研究与应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04:11-13.

[2]裴羽.矿井通风安全事故原因与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01:69-70.

中国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原因 篇9

一个是安全生产工作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就拿煤矿来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与日俱增,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高能耗的产业结构加剧了煤炭的供需紧张。我国GDP只占世界的4%,却消耗了世界31%的煤炭。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去年产煤21亿吨,真正在有安全生产保障条件下生产的是12亿多吨,实际上有8亿吨的煤炭是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开采的。但是,因为煤炭的市场需求量很大,价格又很高,一些地方又采取种种投机办法,政府很难监控。比方说开采煤矿要求五证齐全,像那种小煤窑证件往往都不全,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量小煤矿在证件不齐的情况下依然开采着。其实你想想,这个情况长期存在,当地政府、当地主管部门不是不知道,这里就存在着严重的腐败问题。所以,安全事故的频发也是跟腐败问题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

第三,从行政管理体制来看,现在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中央拿大头,地方拿小头。只有地方企业挣到钱之后,地方才能和中央分成;只有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有了一定的GDP规模,并且财政收入增加的情况下,当地社会事业发展才能有资金的保障。地方为发展经济而不顾安全、不管环境,实际上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这种争取财政收入的行为得到了地方广大干部的普遍支持,因为财政收入越多干部的收入也越多。

第四,行业管理弱化,安全监管体制不顺。据我到山西省了解的情况,一个煤矿实际上是几个部门同时在管,同时大家都没有足够的权力。地方要不断地应付上级各个有关部门的检查,但实际上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的却不是很多。

当然安全形势严峻的原因还是各方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不到位。从领导层面来说,政府应该负有监管责任,而企业则是安全生产的实施主体,政府和企业都需强化责任意识。

如何改变中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局面?

我认为,第一条就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安全监管体制,强化政府之责,建立高效协调的联合执法机制。二是整顿和加强执法队伍。第三,建立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第四,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要充分发挥工会在促进安全生产方面的作用,加快落实工伤保险条例。煤矿企业雇佣职工必须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现在煤矿矿主跟矿工签订所谓“生死合同”,你下去挖煤,死了之后赔你多少钱就完了。而且,真正发生事故之后,到底死亡了多少工人,没有查出来的、隐秘不报的情况非常多。因为现在对各级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要求很严,按死亡人数多少,要追究从县级到省级领导的责任。大家都怕数量超标,数量一超标,自己的职位就丢了。

建设工程安全事故的原因 篇10

(作者:李金荣孙军)2002年某市发生一起双曲拱桥拆除事故,造成死亡8人。最近几年来,苏北某地级市也先后发生了两起双曲拱桥拆除安全事故。一起是2002年3月3日发生的红星河桥拆除事故,导致施工人员2人死亡,2人重伤;另一起是2003年7月6日发生的三区桥拆除事故,导致3人死亡,1人重伤,其中施工人员1死1重伤。虽然事故的相关责任人都已受到了追究,但事故的教训极为深刻。双曲拱桥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公路桥梁的主要桥型。据不完全统计,苏北某地级市乡道、县道、国省道上现今仍有双曲拱桥810多座,约占桥梁数的3/4,这些桥梁基本上都是那个年代建设的。其中约有50%是按1972年交通部颁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试行)》和1982年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1—81)设计建造的,尚能通过加固来满足近期交通要求,其余均由于荷载等级低,长期超期服役,成为四类危桥。前几年前路大规模改造时,因建设资金不足,除国省道外,大多数双曲拱桥未同步实施改造,路宽桥窄,经常发生交通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社会反响比较强烈。为此,加大对分布在县乡道上损坏严重而又达不到道路建设标准的双曲拱桥的改造力度,并采取措施,切实防止双曲拱桥拆除事故的发生,便提到了重要的建设日程上来。

一、双曲拱桥的诞生的结构特征

一种由民间建造的拱桥——双曲拱桥于六十年代诞生于江南水乡无锡。由于这种桥梁结构比较轻盈,适宜于软土地基上建造,是当时条件下农村小跨轻载桥梁的合理桥型,后被广泛采用。

由于双曲拱桥在施工中隐定性不足,断面抗弯性能较弱等缺点,使它先天不足,难以适应大跨度和重载以及软土地基条件,在使用若干年后出现了不少隐患,影响了桥梁的寿命。

双曲拱桥主拱圈通常是由拱肋、拱波,拱板和横向联系等几部分组成。在施工中采用“化整为零”,预制拱肋和拱波,再组合拼装起来与现浇混凝土拱背层形成拱圈,使桥梁以组合式整体结构承重。

拱肋是主拱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参与拱圈共同承受全部恒载和活载,对主拱圈质量有重大影响。因此必须保证拱肋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纵向和横向稳定性。拱肋通常利用支架现浇混凝土或采用预制安装的方法施工。预制的拱肋,如果长度太大,不便于预制、运输和吊装,则常常分成几段。由于拱顶往往是受力最不利的截面,因引拱肋分段时接头不宜布置在拱顶。而接头宜设置在拱肋自重作用下弯矩最小的地方,一般在跨径的0.29~0.32倍附近。这样,拱肋一般均分为三段。

拱波参与主拱圈共同承受荷载,拱板在拱圈截面中占有最大比重,而且现浇混凝土拱板又将拱肋、拱波连成整体,使拱圈能以实现“集零为整”。因此,拱板在加强拱圈整体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双曲拱桥试验表明,它与梁桥一样,当拱肋间无横向联系时,在集中荷载(车辆荷载)作用下,各片拱肋的变形在横桥方向是很不均匀的。有较强横向联系的拱圈,各肋间的变形就比较均匀一致。这说明设置和加强横向联系可以使拱圈在外荷载作用下受力均匀,避免拱波顶可能出现的纵向裂缝。显然,对于宽桥,横向联系的作用就更加突出。

二、发生双曲拱桥拆除产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分析苏北某市发生的两起双曲拱桥拆桥事故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内因和外因,内因主是桥梁结构本身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超负荷运输、变形、沉降等引起的桥梁结构破坏;外因主要是施工、监理、监督等部门的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桥梁自身结构的改变

双曲拱桥充分发挥了材料的抗压性能,是一种经济性较高的桥型。但使用过程中的不均匀沉降,桥台的纵向位移,部分结构的破损,使拱轴线发生偏移导致双曲拱桥受力状况的改变,从而导致主拱圈的破坏。在拆除双曲拱桥前,桥梁的主体结构可能已经遭到损坏。

2拆除桥梁前没有对桥梁状况作鉴定并给出客观的评价,导致不能正确地制定一个合理的拆除方案。对需要拆除的桥梁作出科学的鉴定并给出客观的评价,是制定科学的拆桥方案的前提。

3、施工单位在缺乏必要的防范措施下,严重违反施工程序、施工方案,盲目施工。

在三区桥的拆除过程中,施工现场没有搭设支架,施工人员在拆除桥面铺装、拱内填料后,没有等腹拱及立柱拆除,就先拆除了主拱圈实腹段的拱波,又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直接导致了该桥的突然整体垮塌。在红星河桥的拆除过程中,也抛开了防范措施,施工现场也没有搭设支架,现场施工人员同样没有按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施工,仅用浮吊等来固定拱肋和联系梁,吊运已被破坏的混凝土,导致拱肋平衡受到破坏,而向一侧突然倒塌。

4、施工单位技术安全管理不到位,现场施工人员素质低下。桥梁拆除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让不懂专业技术的企业或人员从事拆除工程施工,本身就是重大的事故隐患,而技术水

平不高或不懂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人员又发现不了潜在的技术隐患。经星河桥拆除重建的中标单位将工程非法转包给无营业执照、无施工资质的施工队伍施工,又没有对分包单位进行及时必须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三区桥虽然没有违法分包,但在工程中标后,施工单位更换了有资质并有实践经验的项目经理,指派无项目经理资质又缺少经验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项目经理雇用了一批不懂技术要领,没有经过培训的农民工盲目蛮干,造成了事故的发生。同时施工现场管理不力,对围观群众制止不到位,发生故事时,仍有7名当地村民在桥上围观或哄抢拆除废弃的拱波,增加了伤亡人数,扩大了事故损失。

5、建设单位管理存在着不少的漏洞

一是建设单位对进场施工人员把关不严,对中标单位更换施工队伍和项目经理的情况掌握不够,跟踪管理不到位。二是监理人员不到位。拆桥作为关键性工序,应当经过总监批准并实行现场旁站监理。红星红河桥拆建作为养护工程项目,实行内部监理,三区桥拆建虽由监理公司监理,但都存在监理人员到位不及时,没有实行现场旁站监理的问题。三是施工方案不科学、不具体,也没有主动地对方案进行审查把关。四是施工单位安全自控机制不健全,缺少对施工现场的检查管理和指导。工程项目部在施工方案没有经过审查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开工,又没有按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管理未跟上,客观上也是造成施工安全管理处于失控状态的原因之一。

三、防范双曲拱桥拆除生产事故发生的主要措施

加强双曲拱桥拆除的安全管理,既是工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安全生产利益的需要,也是保障施工人员生产财产安全的需要。笔者认为,搞好双曲拱桥拆除的生产安全管理应当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选择安全合理的拆除方法。

双曲拱桥的拆除应根据具体的桥梁状况、施工条件、施工环境选用经济合理安全的施工方案。

目前在双曲拱桥的拆除中,主要采用爆破拆除、搭设支架配合挖掘机配凿岩机头的方法拆除。根据国内同类地区的经验,在跨径大于25m或桥位附近能够行到落实的地方,可以采用控制拆除的方法;对于较小跨径的双曲拱桥可以采用搭设支架配合挖掘机配凿岩机头的拆除方法。

对于较小跨径的双曲拱桥的拆除。一般顺序应当是:

(1)由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桥梁整体状况,特别是主拱圈的状况作出客观的认定。

(2)确定主拱圈完好的情况下,在桥梁下方搭设支架,特别是在桥跨L/4处应特别加强。

(3)在L/4处用缆绳固定后,依次拆除拱上填料、拱波和横向联系。

(4)最后采用凿岩机头配合大吨位吊车将主拱圈分段拆除。对于主拱圈在拆除前已经破坏的双曲拱桥,一般可考虑控制爆破拆除或其他安全的拆除方法。

对于较大跨径和主拱圈在拆除前已经破坏的双曲拱桥,应该选择控制爆破拆除的方法。一般顺序为:

(1)由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桥梁整体状况,特别是主拱圈的状况作出客观的认定。

(2)邀请公安人员指导协助做好警戒工作,指挥部、监理、施工单位派专人对陆地及水域危险区进行严格警戒。

(3)采用在拱脚处打眼施爆的方法,同时采用4层湿草袋、一层装砂纺织袋对施爆点加以覆盖。拱肋及墩顶立墙施爆时,还在侧面悬挂篱笆及胶帘管,加以阻挡飞石外逸。同时让拱圈失稳,从而将拱圈及其以上的拱上梁板、立柱、系梁等所有结构一次性垂直塌入河床。钻孔工作量少,速度快,防护简单,爆破成本低,爆破安全性也好。为确保拱圈及拱上结构能被垂直爆落而不发生任何偏移,应采用单侧拱脚打眼施爆的方法。这样,在拆除拱桥断裂后拱圈在绕未施爆端拱脚向下旋转掉落过程中所受的结束力为线约束,保证了整体供圈的掉落方向只能是垂直向下。

(4)施工中的炮泥应该选用优质炮泥,对炮孔加以严密堵塞。

2、加强双曲拱桥拆除技术的培训。

由于双曲拱桥因其承载能力差,使用寿命短等原因而逐步被淘汰,所以在现今不少的大学桥梁书中,只占一小章节,对5所大学近十年来毕业的32名路桥专业人员的调查表明,用3节以上课时讲授这一章节内容的不到16%,要求作一般了解,让学生自习的约占40%。不少路桥专业的项目经理、技术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对双曲拱桥的受力特点、安全拆除程序、拆除作业的要领不甚熟悉,又缺少社会实践经验,让他们担任项目的技术员、安全员或项目经理,难以发现拆除过程中的技术性错误。承担三区桥拆建工程的项目经理就是一名毕业于某名牌大学已有三年多工作经历的路桥专业毕业生,该同志

因三区桥事故被追究刑事责任时,笔者深深为之惋惜。因此,在搞好《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同时,有关院校应注意加强双曲拱桥受力特点和拆除技术的讲授,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桥梁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加大对双曲拱桥拆除技术规程的培训。特别是双曲拱桥在县乡公路仍广泛应用的今天,加强对从事桥梁拆除建设的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安全施工管理技术的培训教育显得仍很重要。

3要加强双曲拱桥拆除方案的审定工作

在工程招标时,评标人员要加强对投标单位编制的拆除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认真研究,方案明显不合理、不可行或不详细的,要坚决予以否决,绝不能把选择中标单位的眼光盯在拆建费用的低廉上。中标单位进场前,要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报送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安全技术方案,由建设单位或由建设单位按合同委托监理单位组织专家对拆除施工方案进行论证审定。方案可行的监理单位方可签发开工令,没有批准开工的坚决不让其开工,在此基础上层层搞好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加强对雇工、农民工的安全和安全技术要领的培训交底。施工单位和工程项目部要加强施工方案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防止盲目蛮干,违章指挥、违章施工,要按有关规定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施工单位要注意防止和克服照顾老、弱、病、残人员从事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现象,切实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坚决防止非施工人员和非相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4、切实加强工程建设管理。

一是在严格把好投标队伍资质关和人员素质关的基础上,建设单位要加强施工队伍的朝霞管理,防止中标单位违法将工程分包给不具

上一篇:文秘类英文简历下一篇:协会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