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事故处理心得(通用12篇)
通过学习“三起安全事故,我深切体会到:安全就是煤矿的“天”,“天”塌下来就没有煤矿的安全发展,就没有矿区的安全稳定。首先三起事故的处理处罚面特别的广,处罚单位人数众多,处罚力度在不断加大。从这几方面就可以看出国家全民都在关注着安全问题。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破坏了整体安全环境,同时也打乱了矿井的正常工作秩序,给矿干部、职工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给死者家庭带来顷刻间的破碎,事故造成了不可想象、不可挽回的后果。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我深知责任重大。
二是在职工培训工作中,一定要将“安全就是命”的根本理念真正让全体职工共知、共享,要唤起我们每名工人“违章就是事故、事故意味死亡”的意识,做到干一辈子煤矿、谨慎一辈子,时刻如履薄冰、时刻如临深渊。还要真正将我们的安全文化理念渗透到每一名员工的思想、意识、操控、行为;真正做到本质安全,不能麻痹大意凭侥幸;总之,我们不让矿工兄弟的血白流,我们煤矿不能出事故,也出不起事故,我们要改变传统思维,做到安全培训工作精细求细。三是要提高我们每名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认知能力。在科室管理中要让每一位职工都真正认识到安全管理的严肃性、严厉性,认识到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否决一切的极端重要性。只有境界提高了,我们的各类管理人员才会真正重视起来,才会将安全真正放到生命至上的高度去研究、去管理、去落实,去全面履职履责。要想不被安全否定,我们的管理就要有高度,特别是在具体工作中要严格落实全员持证上
岗,保证培训时间和培训质量。
1.1 设备老化。
对于煤矿生产设备来说, 为了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其设备必须成套存在, 并且确保设备之间保持相互匹配。因此, 对于煤矿设备来说前期的一次性投入非常大。如果资金投入不到位,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煤矿机电设备的更新速度, 造成设备的老化。
1.2 选用的设备不合理。
受工业化水平的影响和制约, 在煤矿设备方面, 国产设备相对比较落后, 表现为品种少、质量差, 尤其是满足煤炭工业的发展需求的高新技术产品、基础设施产品等更是稀少, 例如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等都需要引进,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
1.3 检修设备不到位。
如今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比较先进的采掘设备, 在规模比较大的煤矿企业得到推广和使用, 这些煤矿企业的采掘设备逐渐由机械化向自动化改变。随着设备运行时间的不断加长, 以及在设备操作过程中操作失误等都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坏, 这时就需要全面、认真、细致地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但是在业务素质方面, 现在的维修人员水平还比较低, 再加上设备陈旧老化,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维修工作的难度。所以, 当设备出现故障时, 只能是对局部进行维修, 至于年检月检等工作根本不能进行下去。
1.4 零件规格和质量不符合要求。
在现行的市场条件下, 我国生产煤矿设备配件的企业各自为政, 造成规模小、资金实力薄弱, 尤其是设备零部件的尺寸、规格、材料、性能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往往导致零部件之间不匹配。在零部件的细节方面, 各个厂家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甚至一些个别的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 在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给设备维护好检修增加了难度。
1.5 管理存在盲区。
在生产过程中, 作业人员没有安全意识、存在麻痹侥幸的心理, 常常违规操作, 以及违章指挥等。根本没有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进行操作, 以及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 培训体制不到位, 没有对机电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培训, 责任落实不到位。
2 降低机电事故的政策建议
2.1 对特殊工种强化用工制度的管理。
对于煤矿机运工种来说, 对技术要求比较严格。因此, 要端正思想、技术过硬的工人来担任, 同时在工作岗位上尽量减少临时工的数量。
2.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借助各种途径, 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 积极树立员工的安全意识, 强调机电事故的危害性及其严重性。
(1) 建立展览室, 借助用生动、形象的典型事故案例对员工进行实例教育。 (2) 通过采用说教的方式, 对员工进行积极的教育, 使其意识到“三违”的危害性, 进而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3) 在工作的过程中, 基层单位要时刻注意职工的思想动态, 加强监护和防范, 避免思想因素造成的机电事故的发生。
2.3 加强安全业务培训。
(1) 在企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之间建立竞争机制, 通过竞争上岗, 进而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设立技能工资, 划分工资等级, 让员工自发地学习安全知识。 (2)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技术比赛。在比赛中取得一定成绩的人员给予奖励, 进而调动员工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工作的热情, 进而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促使学习《煤矿安全规程》, 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3) 通过“三结合”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利用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新工人进行岗前培训, 岗中巩固, 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4 加强标准化管理。
将该工作作为经常化工作来抓, 以结果为导向, 实现生产过程的全达标。
2.5 增加安全工作力度。
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 巩固和强化现场机电管理人员的作用,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晰每个人的岗位职责, 同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
2.6
将上级的安全政策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对机电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和试验。
2.7 全面贯彻落实矿井机电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制度, 认真做好旬检查、月验收。
根据相关的标准组号检查验收工作。
2.8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遵守煤矿生产规程, 对煤矿机电安全技术加强管理, 避免机电事故的发生, 确保煤矿生产安全。
特别对于基建矿井, 各种人员、设备在刚刚起步阶段, 从源头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打造好本矿井特有的文化, 完善好各种规章制度, 强化人员素质管理, 设备选型要立足于矿井实际, 高标准、高起点, 从设备设计、安装、运行、维护等需要全面掌握, 培养出一批技术好、水平高的人才队伍, 才能保证矿井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在煤矿生产过程中, 引发机电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设备陈旧老化、设备选型不合理、设备检修不到位、配件规格和质量不过关、管理存在漏洞。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对策: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力度、贯彻落实执行好上级安全技术政策、规定、指令、认真执行好矿井机电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制度、认真落实好“安全第一”的方针。
关键词:机电安全,煤矿事故,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梁金朝.浅谈煤矿机电安全的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 2010 (08) .
[2]龚柏宇.对加强金川矿业机电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讨[J].价值工程, 2011 (25) .
关键词:煤矿事故 原因分析 对策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煤炭需求总量过高,要求煤炭工业维持较高的产出,这是造成煤矿超能力开采的外在原因;煤矿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工作,這是造成煤矿超能力开采的内在原因。伴随产量上升的是事故的多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 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
1.1 自然条件复杂多变,技术设备相对落后
我国的煤层赋存条件差,瓦斯灾害严重。有数据显示,在我国大中型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占20.34%,突出矿井占19.77%。小型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占15%左右。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强,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也在不断增加,突出危险区域也在不断扩大[1]。近年来,随着煤矿开发生产的深度不断加大,井巷工程的掘进速度加快和随着煤矿开采方式、开采深度和工作面开采空间尺度的变化,地下水防治难度增大。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条件下,我国的生产设备及技术水平显得跟不上生产的发展。采、掘、机、运、通各大系统新技术与新设备开发相对滞后。大多数新技术与新设备处在摸索阶段,尚不成熟、不稳定,这是造成煤矿安全隐患不断、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1.2 经济利益挂帅,安全管理滞后
近几年来,随着煤价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一些煤矿为了追求利润,领导为了完成所谓的指标、任务,急功近利,无设计或不按设计施工作业,在局部区域内很不科学的布置很多采掘工作面,导致井下一个班作业人员高达数百人。[2]长期超通风能力和提升能力掘进和采煤,必然导致矿井隐患无处不在,发生事故也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安全管理方面更是放松警惕,埋下了许多事故隐患。安全是煤矿的根本所在,但是在煤炭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煤矿在产量与安全的选择过程中,往往以产量挂帅,考核干部,导致安全让位于产量,安全管理有虚设的倾向,埋下了事故隐患。
1.3 管理机制不健全,安全监督相对较弱
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和地方安全监察部门对煤矿企业的监督检查是搞好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保持安全生产良好局面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现有的煤矿企业中,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和监督不力,小隐患不能及时的解决,导致了一些不被重视的小隐患积少成多,变成了大隐患,随时可能成为被引爆的不定时炸弹。
2 治理煤矿安全事故的对策
煤矿企业应该着重针对矿工安全意识进行系统培训,加大矿井设备的投入,增加各种预防措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以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2.1 引进尖端人才,加大设备投入
据以往研究表明:诸如重特大煤矿瓦斯爆炸等安全问题的根本解决取决于技术和装备水平,对灾害事故的发生机理和防治技术研究不够、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低是导致煤矿恶性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3]。地质条件是无法控制的,因此,需要煤矿企业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配备不同技术人员,以保证安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营造安全的作业环境;同时应加大先进生产设备的引进,加大对瓦斯含量及地下水等的监控,一旦发现瓦斯超标等问题就必须立即疏散井下的操作工人,切实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另外应加大对生产设备研发的投入,采用自己研发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加大对先进生产设备的研发工作,并在实践中加以改进,使先进的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
2.2 加强安全管理,增强安全意识
牢固树立“安全为天,以人为本”思想。煤矿的领导干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增强防范意识、奉献意识、大局意识,把安全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严格按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来操作,坚决杜绝超能力生产的问题。强煤对矿管理者的管理,提高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这是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的有效途径。煤矿要经常加强矿工的安全培训,目前矿工有很多来自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薄,更需要健全安全检查与教育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提高矿工安全意识,调动矿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意识的转变。
2.3 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和地方安全监察部门建立煤矿安全动态评估制度,通过开展经常不断地开展安全分析、评估,把安全工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主要指标,促进煤矿领导干部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把服务意识放在首位,坚持把工作的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深入一线发现隐患,实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监管程序,规范监管行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执法。时刻敲响警钟、用党纪国法击退以权谋私等各种不正之风。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和地方安全监察部门要站在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高度,严格市场准入,严把审批关,实行审批责任制,在源头上把好关。
安全生产是煤矿永恒的主题,它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和幸福,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煤矿无论在意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的位置,建设和谐煤矿,建设本质安全型煤矿。
参考文献:
[1]徐振茂.煤矿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9).
[2]张建军.煤矿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J].煤矿安全,2011(7).
观看了地宗公司10年来事故案例漫画的展览,这些事故的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给公司的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暴露出安全思想松懈、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痛定思痛,我们应该深刻汲取这些事故的教训,举一反三的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努力把地宗公司三塘煤矿打造成一个本质安全型、和谐稳定型、强势竞争型、科学发展型的现代化企业。
思想决定行动。抓好煤矿安全生产,首先要始终摆正搞质量标准化与安全之间的关系、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质量为本、安全为天”和“持之以恒抓质量、扎实有序做工作”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起“抓质量就等于抓安全、就等于增效益”的观念,牢固树立“没有质量标准化建设就没有安全生产的良性循环”的思想观念,在全矿上下形成共识,凝聚合力。要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事故问责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制度。
制度落实是关键。思想提升了,制度完善了,我们就要不折不扣去执行,去落实,去管理。层层落实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只有实施强有力的管理,才能保证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扎实稳步地向前推进。才能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
杀不住“三违”的风,就迈不开安全的路。从地宗公司地宗井、六枝井、三塘煤矿发生的这几起事故来看,每一起几乎都是由于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要想彻底消除“三违”,就要广泛动员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努力形成党政领导一条线,工团组织一条线、纵向管理一条线、女工家属一条线,在全矿形成对“三违”现象施以重压的态势。各队,班组要充分利用班前会、口头问答、知识测试、献身说法、案例分析、“三违”亮相等形式,认识“三违”危害,普及煤矿三大规程安全知识。对有“三违”思想的人员下重药,提高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安检部门要在加强集中教育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对于违章违纪,不论责任者处于什么目的,无论是否造成后果,一律按规定进行处理。这一点主要是我们管理干部要彻底转变观念,决不能当好人,作到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使干部员工对制度、规定形成敬畏感。对于各项制度,要求,必须有相应的追查落实机制,按照逐级负责制、岗位责任制的要求,一追到底,彻底追查不落实的人事。
细节决定成败。矿井的采煤、掘进、机电、运输、“一通三防”等生产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是煤矿的生命线。因此,在矿井建设中,我们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装备,更需要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使安全生产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规程等规定,并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使煤矿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保证生产安全质量标准相关的各项制度得到正常、规范、优化的运行,全过程监控一切影响生产安全质量各环节、细节因素,最大限度地用科学的制度、规范、标准等,持续消除不安全和降损质量的隐患性问题。
经过学习安装队的这次伤亡事故和本队发生的一起事故调查处理结果的通报,安全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也充分证明了我们的安全工作还没有做到位,安全管理不到位。在这两个事故中的一个共性是自身的安全意识差,安全工作不到位,无视安全。安全工作是要在工作中和工作效率一样真抓实干,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但如何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达到真抓实干的效果,是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明确了在今后工作中一定要以:“进一步加强做好安全生产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切实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现结合本队的实际情况,明确了本队在以后安全工作中几点要求:
一、加强大型设备检修力度。由于本队都是大型的提升和通风设备,设备带病作业就给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这也就要求我们加强在设备运转过程中加强对设备的动态巡检力度,只有发现了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才能够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加强安全培训,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保证。企业的生产必须有高素质员工队伍为依托,企业应配备专门安全培训人员,对各类可能出现的“三违”要编撰专门的培训教材,教材要简单明了易懂,培训方式要定期不定期相结合。
三、狠抓现场管理。现场管理工作一直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软肋,推行安全责任监控和安全信息监控,对各个岗点、地点的不安全隐患实行动态循环检查,努力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严格落实值班跟班责任制,对于发生事故采取措施不及时,延误时机或因其他失职渎职行为而影响安全工作的有关人员,坚决严肃查处。严格查处现场“三违”人员,每次事故的发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三违”,“三违”人员要狠抓、要严处。要狠抓现场施工措施落实情况,根据措施要求,班前会要求查处违规人员,对于现场班组长、安全负责人未把好安全关,给予严肃处理。
四、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提高超前预防能力。做到对不安全因素“发现得快、控制得住、排查得早、解决得好”。深入排查安全隐患,不定期地开展隐患排查活动,加强对重大隐患危险源的整改,把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追究提前到对隐患责任的追究,对违反隐患排查有关规定者,追究责任。对于员工提出的安全隐患,限期整改并适当给予奖励。
【篇一】
近期,全国各种交通事故层出不穷,让我不免想到了化工厂中的各种事故。针对这些事故,我深入学习后,心里非常震动!我在想这些事故为什么会发生呢?是人的原因还是设备的原因?很明显是人的原因,是操作工“违章、麻痹、不负责任”的具体体现。
“违章、麻痹、不负责任”充分诠释了事故发生的原因。“违章”就是不按规章制度,不按操作规程来做事,凭自己的个人主观意识来做事,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习惯性违章;“麻痹”则是进一步违章,未认真分析工作过程中的所有环节,不认真履行工作流程和规程,总认为自己这么做没什么大不了,自己是对的,图方便、图省事,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不负责任”就表现在多方面,管理上的不负责任,监督上的不负责任,具体工作者的不负责任,即管理不到位、监督不到位、执行不到位。
所以,我们在工作时,一定要牢记安全,坚决与“违章、麻痹、不负责任”三大安全敌人作斗争,“常怀责任之心,常行责任之事”做安全生产明白人,认真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强化安全监督,不放过任何细节和小事。安全无小事,用我们认真的责任心来换取持续的安全无事故。
【篇二】
安全生产是煤炭企业的天字号大事,安全生产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说明了安全生产对我们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所有安全事故,绝大多数是有违章造成的,也就是一切事故的根源出现在我们的思想上。安全意识不强,现场管理不严,凡事掉以轻心,这些问题依旧是引发各类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安全生产,其实就是抓人的思想工作,以增强人的安全意识。我公司在三八节组织的安全演讲活动,三月十八晋城苗匠x事故发生一周年的警示,宣誓活动,无不在提醒我们要不断增强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安全生产;加强制度落实,保障安全生产。
增强安全意识,促进安全生产。
增强人的安全意识,我认为首先要通过各种培训和学习来提高。现在我们xx正在不定时的集中培训学习,以及每日在餐厅的黑板上写出一道有关安全生产的题目,以供职工在吃饭的间隙也可以了解一些安全生产知识。这种方法其实都是在意示着我们要时刻增强安全意识,保持高度警觉;要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过蚂蚁窝,只要是在平地的蚂蚁窝,都会在洞口边发现一圈高高的土,你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它们就是怕下雨的时候雨水流进洞来。一只小小的蚂蚁都能做到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对于我们来说,更应该如此。其次,我们还要通过身边的典型和事例来警醒。这两年,我国发生的x不安全事故很多,离我们近的,比如说我们单位6·22顶板事故,晋城苗匠x事故,还有前几天发生在孝义的安信x主井发生炸药爆炸事故,我相信,谁听说之后心情都会沉重,都会悲痛,但是我们不能只是听听而已,当时心痛一下,更多要从中反思,总结教训,不断的警示自己,告诫自己该怎样做,从哪里做起。
增强安全意识,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明白防患于未然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发生事故后的吸取教训;事前努力的意义要远远大于事后的追悔莫及和追究责任,要在安全时抓安全,不要在事故后去埋怨。因此,我们的安全意识和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一定要抓到点上,落到实处,不能盲目无序,要把“安全第一”当作首要的价值取向,只有真正让员工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才能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才能确保我们的企业兴旺发达,长盛不衰。
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安全生产。
关键词:煤矿安全,综合评价,预测
一、预测的含义及应用概述
(一) 预测的含义及现实意义
所谓预测就是在依托相关科学信息, 运用经济、社会、数学、统计以及计算机工程等多方面的技术对事物的发展方向和运行规律进行分析, 并对其各要素的发展结果和趋势进行描述。忽略预测或错误预测极可能给工程项目的实施带来重大隐患, 造成重大损失。安全预测就是依托各种科学技术对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过去的危险值进行比对分析, 利用数学模型对未来时刻系统项目安全性能和事故发生危险值进行定量分析, 以此来控制系统工程危险值, 最终保证系统工程的安全。
(二) 预测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预测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随处可见, 例如经济发展方向预测、项目可行性预测、系统的安全性预测等, 其中在一些危险性行业的安全性生产预测中其作用尤为重要。在国内国际, 预测在安全经营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多也日趋重要, 特别是在煤矿安全评价及安全事故预测方面, 当前, 煤矿的安全预测主要围绕其安全生产展开, 例如煤与瓦斯的防治、煤矿火灾防治以及矿井作业安全等, 每个方面都已经初具成熟经验规模, 并且都被纳入了规程。
二、煤矿安全综合评价内容及方法研究
煤矿的运行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天气状况、工作条件以及安全设备等都会使煤矿的安全状况受到影响。煤矿安全综合评价主要针对煤矿工作中的开采、运输、爆破以及日常安全管理等各环节进行安全方面的综合评价。对于煤矿安全综合评价方法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一) 以绝对风险值为基础的煤矿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绝对风险值是指立足充分的数据信息, 通过精确的运算和分析得出的某段时限内系统工程的安全性能状况以及发生事故的概率和损失值。这种基于既定数据分析得出的概率和损失值就是安全风险的绝对值, 最常见的就是事故树分析法。在煤矿安全综合评价时, 企业更希望得到的是能准确反映煤矿发生风险事故的危险程度的绝对值, 以便用最低的成本做出改进。但在实际安全综合评价中, 很多安全事故的概率是很难得到准确数据的, 其原因在于影响煤矿安全的除了各环节的基本因素外还会有一些随机事件, 安全风险指标还需要进行多次随机实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才能得到, 这种评价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二) 以相对风险值为奇迹的煤矿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相对风险值是对安全事故的危险度采用间接分析的方法, 结合安全事故隐患的内外因素对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进行综合分析, 得到安全风险概率。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综合评价中一般都是采用这种分析法, 得到的也是相对安全风险值。煤矿作业的过程和地点都增添了煤矿工作的危险性, 在众多灾变因素难以完全确定的情况下, 用间接相对值分析更容易得到安全综合评价, 比较常见的相对风险值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有专家打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神经网络评价法等。
三、煤矿安全事故预测方法及相应策略
煤矿安全事故影响因素虽然众多, 但其发生并不是不可预测的, 众多资料显示, 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的影响因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并且具有相对的稳定和持续性,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整体分析, 煤矿安全事故的预测就可以实现。安全事故预测方法众多, 其中比较常用的有回归预测法、时间序列预测法、灰色预测法等, 具体分析方法及策略为:
(一) 回归预测法
煤矿安全事故回归预测法是根据安全事故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用数学的方法建立各影响因素间的回归方程, 将这种回归方程建立安全事故预测模型, 运用样本数据对预测模型的估计参数结果进行误差检验, 确定模型设置成功后, 企业最终利用模型根据各变化因素的实际值来对安全事故进行预测。当煤矿企业能将影响煤矿安全的主要因素确定并取得相关资料时, 就可以采用此方法进行安全事故预测。对此预测方法我们可以举例说明:
最后, 通过计算结果证明回归直线与数据的变化趋势相合, 其后根据12月的公布数据与此公式的预测数相比较, 验证公式结果的准确可信度, 若可行, 则在来月来年就可用与安全事故预测。
(二) 时间序列预测法
时间序列预测法是将过去及当前的资料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延伸预测, 因此又被称为历史引申预测法。在煤矿的安全事故预测中, 时间序列预测法主要是根据以往发生安全事故的因素比率进行比较分析, 将变化因素结合煤矿当前发展情况和预想发展力度, 根据事故发生的过程及规律对安全事故发生趋势进行预测。
(三) 灰色系统预测法
灰色预测法是针对事项的发生具有不确定因素而常用的预测方法, 此方法将信息分为明确和非完全明确两部分, 之间的系统定义为灰色系统。灰色预测法是一种多因素和多层次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预测方法, 在对煤矿安全事故预测中具有很大帮助。由于煤矿生产系统的复杂性, 安全事故的产生也是由众多已知和未知因素共同印象的, 在现有知识和技术水平下, 一些影响因素难以量化, 正适合灰色系统预测法的使用和研究特性。
煤矿安全综合评价和安全事故预测工作是对现有资料的宏观预测, 可以为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工作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企业必须加大安全评价和事故预测力度, 科学制定各类应急预警措施, 从多方面最大限度防止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矿 安全事故 预防
0 引言
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迅速拉动了煤矿生产力。但由于多种主观、客观原因的存在,煤矿安全事故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危害性也越来越大,引起了国家各部门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做好预防措施,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保证煤矿生产力是当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 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原因
1.1 煤矿安全事故引发的客观原因
1.1.1 煤矿开采条件恶劣
随着煤炭需求量的增多,煤矿开采生产的深度不断增大,开采方式和开采空间尺度在不断变化,这就使得地下水害防治难度不断增大;煤层储存条件差,瓦斯爆炸的隐患较高。据统计,我国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在大中型煤矿中所占比例为20.34%,小型煤矿中,所占比例也高达15%。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这些矿井的危险系数也在不断增大。
1.1.2 煤矿超负荷生产
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炭总需求量不断增加,各个煤矿为了维持高产量,只能增加矿井的生产任务,通过超负荷生产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成为煤矿各种事故频发的重要导火索。
1.1.3 开采设备落后
我国煤矿开采技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处于落后,开采设备的各项功能与现阶段复杂的地理环境不相符合。现代化的探测技术、采掘技术、运输技术都处于摸索阶段,尚不能大规模推广使用。技术装备的落后,也成为煤矿事故频发的诱因之一。
1.2 煤矿安全事故引发的主观原因
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恶劣,现代化开采设备尚未普及,井下作业人员的素质对煤矿安全生产能否实现起决定性作用。可以说,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在于人为失误,这些失误是可以避免而且是应当避免的。
1.2.1 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监管力度。
国家及地方安全监察机构对煤矿企业的监管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造成煤矿安全事故频频发生。煤矿安全监督监察应是长期性、可持续性的、艰巨且复杂的任务,当前监管部门的工作却带有明显时效性,且在有效的监管时段内,只注重硬性证件检查,忽略其他安全隐患的排查。如煤矿证件是否齐全、职工是否佩戴上岗证、机电设备是否正常、作业是否存在违规等表面细节的检查,而对矿井设计、巷道走向是否符合地质环境的检查很少涉及。安全检查处罚形式单一,目前多为经济处罚,不能从思想上给相关人员深刻教训。
1.2.2 安全管理模式落后
煤矿安全管理模式落后,不符合现代化生产的需要。煤矿企业仍以生产力和生产量作为企业的生存之道,忽视了企业文化内涵、企业员工培训、企业安全管理等软性竞争力的建设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煤矿企业业主及管理人员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只是表现在张贴安全制度、安全标语上,没有将安全重要性转化为员工的行动,更没有为煤矿的安全性投入资金构建配套的安全设施。另外,企业尤其是管理阶层人员,将职工划分为被管理对象、被处罚对象,而没有给职工足够的安全监管的权限,对于职工的安全建议更是置若罔闻。久而久之,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隐患逐渐增大。
1.2.3 安全生产教育工作不深入人心
职工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职工的安全意识直接反映在日常生活中。当前煤矿负责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误区,重视安全制度的制定,忽视安全制度的执行;重视违纪行为的处罚,忽视违纪行为的教育;重视安全教育的产出,忽视安全教育的投入。这些工作中的误区,使得安全生产教育不能深入职工心中,转化为职工的实际行动。安全教育仅仅成为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其作用并未真正体现。
2 煤矿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针对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主客观原因,在预防措施方面也应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入手。其中,人作为生产的主体,在预防治理中应着重对待。
2.1 加强煤矿安全监督机制的健全工作
煤矿安全监督工作实施动态评估制度,通过长期不间断的监督与评估,促使各企业重视安全生产的投入与培训工作。在执行监管工作过程中,认真履行职责,根据监管程序与各项规定,依法监管,不徇私情,不以权谋私,以服务生产、服务群众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另外,监管部门也要规范行业准入手续,对于不符合生产资质的企业,坚决拒绝,从源头上把好安全生产的关卡。
2.2 改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
煤矿企业应注重企业文化内涵的建设,从职工整体素质的提升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用人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用人制度,对于各项专业技能水平不一的职工要能根据职工的特长及能力安排合适的岗位,杜绝管理阶层中,尤其是负责安全管理的人员中存在能力和岗位不符的情况发生。另外,加强购置安全设备的资金投入与管理。从硬件及人为两方面强化安全生产的落实。最后,加强安全生产的重点监察,实施动态监察管理,加强现场监管力度,将职工的安全生产行为规范纳入到业绩考核中,以此激励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要重视生产的安全性。
2.3 丰富安全教育的模式。张贴安全规范制度与章程,挂安全生产标语的宣传形式显然不能引起员工的足够重视。应采用现代化的宣传技术,通过多媒体、相关的新闻、法制节目、影视节目等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职工心中留下形象、深刻的印象,激发员工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热情。只有将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生产。对员工的教育无形中会转化成企业的文化,变为企业隐形的市场竞争力。
2.4 改善生产环境。员工工作环境的好坏,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员工的身心健康。煤矿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多变性不受人为因素的控制,但可以人为地加以改善。通过治理工作现场环境,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具有实际意义。
2.5 将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科技兴安战略。国家或政府应加大煤矿领域先进技术设备的研发力度,促进科研成果转为生产力。国家或有关部门可加大这一研究领域的资金投入、人员培养,尽快实现我国煤矿的现代化生产和安全化生产。
3 结束语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职工的生命安全,只针对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针对性的做出预防措施远远不够,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通过国家和地方的管理机构、煤矿企业的管理部门、煤矿生产的现场工作人员三方努力,将安全管理工作由被动预防转为主动控制,以此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促进煤矿事业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柏泉,常建华,翟成,等.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5):42-46.
[2]邬长城,陈晋妤,方彬屹,等.中国煤矿员工文化程度及对安全的影响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08(6):225-228.
[3]蒋旭刚,杨俊燕,李杜风,等.我国煤矿安全培训体系构建及发展趋势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1):116-119.
2012年11月19日,公司安监部组织我们全体职工观看了山西长治市襄垣县善福煤矿透水事故、丰兴煤矿透水事故、吉林白山市吉盛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江西高坑煤矿瓦斯爆炸、甘肃花草滩煤矿运输事故、甘肃屈盛煤矿运输事故、湖南衡阳宏发煤矿运输事故、黑龙江龙山镇煤矿火灾事故等煤矿安全生产警示宣传片了。安全作为生产经行的第一要素,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显得尤其突出与重要。从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中,使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是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监督管理跟不上,侥幸心理严重,自我保护能力差而造成的。教育片也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安全生产任务和目标;安全生产方式的 “木桶原理”、“海因里希法则”;认识事故的六个特性。由大到小深入细致的深层剖析,由浅入深,通俗易懂,使一个对安全知识了解甚微的我学会了解决许多安全问题的方法。更要把“1:29:300”这个对我将来和过去工作起到预警作用的“海因里希法则”铭记于心。它提出假定有一次的违章,就可能发生29次的轻微事故,300次的未遂事故,就会存在1000次的安全隐患,这个法则不但对我今后的工作有了重要启示,而且对我们的日常行为提出了预警,把安全意识提升到“走路倘息蝼蚁命,谨防扑蛾纱罩灯”的慎重态度,用科学的思想来强化自己,用安全的行为规范自己。
因此,我们要想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就必须做到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人人会安全的良好氛围。对煤矿从业者经行安全思想教育培训。没有安全意识、安全生产无从谈起,我们要懂得
本职岗位的职责是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注意什么,要安全警钟长鸣,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严格遵章守纪,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不安全行为和侥幸心理。安全生产责任制要到位。要根据安全生产的目标和任务,根据各岗位的分工,层层细化分解责任,将责任具体化、合理化、规范化,切实做到谁管的事、谁负责,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安全工作要到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能流于形式,讲得多、做得少。在进行每项工作、每个动作、每个工作行为时都要保证做到计划、措施到位、准备到位、检查督促到位、验收到位。这样,才能使各项工作安全顺利的开展。另外,一切制度都要靠人去执行,我深刻体会到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是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要在平时常动脑、常充电、常请教,提升自己的技术素质,自我保护能力和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做到能及时发现并违行为和不安全隐患并制止。
新周煤矿的事故再次引起了我们的反思,给了我们沉痛的教训和慎重的警示。事故已经发生,我们要从每次事故中吸取教训,安全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要在工作中把压力转变为动力。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不动摇。我们每个人都应将“安全”二字时刻放在心中。提高安全意识,增强安全责任心,克服侥幸心理,消除麻痹大意的松懈思想,将“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生产意识根植于我们的头脑。
岗位培训要抓细。培训教育科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对职工进行安全技能培训的同时要抓好心理素质培训,让职工在面对事故时处乱不慌,沉着应对,掌握安全的主动权。
中图分类号:X7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61-02
摘 要 在煤矿作业中,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关系到企业发展、员工生命及财产安全的重要课题,煤矿安全通风管理中事故的频发让这个问题重新被人们认识,做好有效的防范措施,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是矿井作业安全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煤矿安全;通风管理;措施
煤矿通风系统在整个矿井的安全生产状态中占大量比重,是安全生产环节中的重要辅助系统,通风系统的安全状态及矿井中其他设备的波动息息相关。煤矿事故中,绝大多数的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都涉及到矿井的通风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工业之一煤矿工业作为我国发展的重头,已经实践改革了多年,矿井的通风系统也经过不断改造与完善,但煤矿的通风安全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其中大多为人为管理不善、矿井设计缺陷及风力设备不够等原因所导致。切实有效的做好煤矿通风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煤矿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所以一定要做好通风事件的预防工作,加强管理,把安全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这样才能使煤矿事业得以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
1 通风设施设置
通风设施设置的不合理应主要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器材选用不合理,另一方面是在设计时放置位置的不合理,从而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通风器材选用的不合理的原因分为人为因素和财务开支预算因素。例如由于在通风系统改造时矿井位置已安装主要通风机,承建单位为了节省开支,不愿进行更换,虽然部分风机仍可勉强使用,但不在矿井运作最佳范围内,极易造成安全隐患,对矿井安全生产产生消极影响。规范化行业内的通风设施管理不仅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有积极作用,还能有效杜绝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问题的发生,所以健全通风设施的规范化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2 矿井通风的要求
2.1 通风系统安全性:
矿井通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随机的、非稳定的动态系统。通风系统安全性是指保证井下各用风地点风量充足風质良好,满足井下工作人员的呼吸,稀释并排除瓦斯、粉尘等各种有害物质,降低热害,给井下工人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当发生灾变时,能有效、及时地控制风向及风量,并与其它措施结合使用,防止灾害的扩大,进而消灭事故。由于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在矿井的生产和预防灾害发生及发生后控制灾害的蔓延发挥关键作用,所以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分析具有:及时发现、及时消除和及时排查的特征。也就是说通风系统安全性一定要注重预防为主,及时发现问题,马上进行现场处理,以保证系统通风的稳定与可靠。
2.2 通风系统的稳定性:
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主要通风机的台数、主要通风机的相对位置以及其风压大小,通风网路的结构形式。局部地区和采区的风流的稳定性,取决于局部或采区的通风系统。(1)风路稳定性,风路稳定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风路风流大小变化,二是风流方向的改变。风路分为普通风路和角联风路。对于普通风路,只会发生风流大小的变化,在角联风路中有可能发生风路方向的改变。大量角联分支的存在,使得通风系统总风阻下降,但在灾变时期是十分有害的。(2)系统风流稳定性,①根据矿井通风网路中各风道风量的最优回归方程,可以确定出影响通风网络风流稳定性的主要风路。②在煤矿生产的实际过程中,保持矿井通风系统中风流稳定,要求主要通风机稳定。
2.3 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矿井通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保持其工作参数值的能力,以维持井巷中必需的满足要求的清洁风量的供应。所谓矿井通风系统的工作能力是指通风网络的风量分配符合规定要求。具体讲通风系统可靠性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在生产时期利用通风动力,以最经济的方式向井下各用风地点供给保质保量的新鲜风流;②保证作业空间有良好的气候条件;③冲淡或稀释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④在发生灾变时,能有效、及时地控制风向及风量,并与其它措施结合,防止灾害的扩大,进而消灭事故。可靠性因素可解释为影响通风系统风量分配的因素。从可靠性的角度来看,决定通风系统各部分通风阻力的原始数据是否符合实际特别重要。有些数据是指支护方式、巷道横断面、矿井漏风量等空气动力特性的数据。矿井通风系统各部分的空气动力阻力(即巷道、通风设施等的风流阻力)是决定井下总入风量的几个主要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同时也用于确定通风网络相对风量的分配。主要扇风机装置的工作保持稳定状态十分重要,在矿井的全部生产期间,必须使其变化不超过规定范围。
3 通风事件的预防措施
制订和实施有效地通风系统的管理的计划和方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制度落实到位,配齐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落实责任,做到权责分清。提高通风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安全知识及通风管理知识的培训。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先进设备进行预测预报,使用可靠的预警系统。改进现有的通风管理系统,加快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速度,矿井通风可视化仿真系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要对日常通风管理的原始资料进行收集、处理,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化处理技术,对矿井的通风安全工作进行统一管理,建立通风网络管理、瓦斯管理、火区管理、通风报表管理等子系统,做到资源共享,科学化管理。通风设施设置不合理会对矿井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所以要不断健全通风设施设置的规范化。通风设施设置主要包括器材和设计。为了节省开支承建单位可能会选用不合理的器材,这样就使得矿井的运作达不到最佳状态,成为安全隐患。所以在设置器材的时候,一定不要为了追求利润节省这些必要的开支。同时通风系统的设计也要做到合理,尤其是矿井通风管理的设计,要确保矿井有足够的风量,确保通风设施安全性,保证提高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在设计巷道的时候要做到设计的断面大小合理,巷道的布置要充分考虑到通风阻力等问题。
4 结语
近年来煤矿事故频发,安全生产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而煤矿通风安全工作是煤矿生产的重中之重。安全通风系统是安全生产系统环节中重要的辅助系统,很多瓦斯爆炸事故的引发大多是由于安全通风系统没有管理好,所以应该系统地、科学地做好通风安全工作,提高通风系统的管理,预防或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占青,郑宝,史卫明.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J].中国能源.2011(06)
1影响煤矿安全通风管理的因素
人为因素。无论是何种行业, 人是主要的生产力, 在矿井通风中也是如此。在对通风系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当出现操作人员没有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没有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制度、没有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等问题时, 则会对矿井通风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其灾害性事故的发生几率会大大提高。
矿井通风设计问题。在实际的生产矿井中, 很多因素都会影响通风的质量, 例如巷道的断面大小、巷道的长度、巷道与巷道之间的连接形式等, 因此对矿井进行通风系统设计的过程中, 应对矿井中巷道以及工作面的布置形式, 、采煤工艺、采煤方法以及瓦斯等级等进行充分的了解, 并严格按照国家以及行业的相关标准进行设计。
自然环境的影响。矿井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也会对矿井的通风系统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实际矿井生产过程中, 其井下工作面的温度往往保持在20℃左右, 当处于夏季时, 外界环境的温度将高于矿井中的温度, 此时将会出现返风的现象, 即矿井内的空气受到外界大气的影响不易排出, 致使工作面内的瓦斯浓度出现一定程度的提高, 其事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因此在夏季应加强对通风的安全管理力度。
2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办法
第一, 加大对矿井通风系统的管理力度。
实现对通风系统的安全管理, 是保证煤矿生产过程安全进行的先决条件。在通风系统的管理过程中, 其一, 煤矿管理层应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思想, 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 同时, 从事煤矿生产的人员也应加强安全意识, 避免出现责任心缺失的现象;其二, 煤矿管理层应制定合理的操作规范, 加强对生产人员的培训, 丰富生产人员的专业知识, 提升生产人员的综合素质, 使其能够对矿井通风拥有深入的认识。同时, 应注重加强对生产人员事故前兆的辨别能力的培训工作;其三, 在生产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对事故的预防工作, 对通风系统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理预案, 为煤炭生产人员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第二, 加大矿井通风系统控制的管理力度。
矿井通风是一个由多个环节组成的、相对较为复杂的系统, 其集中了多个领域的多种科学技术。当该系统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问题时, 不仅会对井下生产设备造成极大的损失, 更会对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 加大矿井通风系统控制的管理力度, 能够为实现矿井通风的安全进行发挥积极的作用。其一, 应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 建立完善的矿井通风系统;其二, 在煤矿中实行考核制度, 根据参与考核人员的成绩, 对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 加强通风系统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同时实行科学的奖罚制度, 充分的调动从事矿井通风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其三, 建立岗位责任制度, 明确规定各个岗位从业人员的权力范围以及所承担的责任, 使得矿井通风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
第三, 加大对通风环境的管理力度。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 对矿井通风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相对较多, 其中包括矿井火灾、自然环境的变化、工作面的温度等。在管理过程中, 应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 加强对隐患的管理工作, 加强对隐患前兆的识别能力, 在生产的过程中要时刻做好检查工作, 例如在巷道掘进的过程中, 应打超前钻孔, 检查前方是否有水体存在, 当确认不存在危险的情况下, 方可继续掘进;其二, 注意矿井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以及工作面环境的监测, 例如季节的变化、气温的变化、工作面的瓦斯浓度以及煤尘浓度等;其三, 确保井下各个检测设备保持正常工作的状态, 例如对各项检测指标变化的敏感程度等;其四, 在井下主要巷道之中建筑避难硐室, 在巷道之中加设避火以及避水线路的指示装置。
3事故的防范措施
第一, 建立完善的瓦斯以及煤尘浓度的管理制度, 加大对生产系统中煤尘浓度以及瓦斯浓度的管理力度, 在瓦斯容易集聚的位置安装检测设备, 并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
第二, 在设计矿井巷道布置方案时, 应确保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根据巷道的布置形式调整通风设计, 确保在矿井中各个位置拥有足够的风量, 同时应根据通风方式的不同, 将通风机安装在合理的位置。
第三, 加大对风机的管理力度, 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转, 从而为通风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四, 根据煤矿瓦斯等级的不同, 选择正确的通风方式。当鉴定结果为具有突出风险的矿井时, 在开采煤层之前应先对煤层中附着的瓦斯进行抽放, 并在生产过程中加大对瓦斯的管理力度, 当瓦斯浓度超过规定限度的时候, 应将所有人员立即撤离并对瓦斯进行排放, 当瓦斯浓度恢复到合理范围内, 方可继续开采。
第五, 加强对井下火灾的预防力度, 在巷道上部加装沙袋, 达到能够对火灾进行控制的目的。
第六, 严格根据煤矿的生产能力, 合理的对通风系统进行设计, 保证煤炭生产过程的安全进行。
第七, 增加对煤矿安全管理的投入, 在工作面或者巷道上隅角等位置添加瓦斯、煤尘浓度等检测装置, 并保持与调度室等部位的联通, 同时加大对矿井内各个指标的抽查力度, 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第八, 在煤矿中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并配备工程技术人员, 落实岗位责任制度, 制定合理的应急处理预案, 配备专业的救援队伍, 将应急救援向着产业化的方向转变。
第九, 在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应时刻注意“一通三防”的管理理念, 煤矿的管理层应高度重视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 提高安全管理的质量。
第十, 定期对矿井的瓦斯等级等方面进行评定, 加强对生产过程中隐患的辨别以及预防工作。在进行巷道掘进以及煤层回采的过程中, 应注意评定中提出的问题, 并作出相应的改变。在巷道等开拓完成之后, 应对其进行复查工作, 检查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十一, 加强对生产人员以及矿井通风人员的培训力度, 并根据实际情况, 采用针对性的培训方式, 提升其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第十二, 加强生产人员以及矿井通风工作的素质教育, 增加其责任心, 切实提升其道德素质, 增加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 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第十三, 在工作之余, 煤矿企业领导也应加大对员工的关心程度, 并对每位从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检, 发现问题应及时治疗。同时应切实执行国家的法定节日放假制度, 给予从业人员充足的休息时间, 使得其能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参与到煤炭生产的工作中去。
4结束语
总而言之, 加强矿井通风安全管理,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降低煤矿的经济损失, 为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煤矿企业应切实加强对矿井通风的管理力度, 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 实现煤炭行业的稳步发展。
摘要:作为国内高危行业之一, 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 矿井通风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其肩负着为井下从事生产作业人员提供氧气以及将工作面煤层中释放出来的瓦斯带到地面等责任, 因而加大对矿井通风的管理力度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煤矿安全通风,管理措施,事故防范
参考文献
[1]王占青, 等.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J].中国能源, 2011, 33 (6) :118-119.
[2]王华荣.浅析煤矿安全通风管理中事故的有效防范[J].金山, 2011 (10) :42-43.
【煤矿安全事故处理心得】推荐阅读: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管理规定05-24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安全教育11-07
煤矿通风安全培训心得10-12
煤矿安全工作心得体会11-23
煤矿安全演讲词05-30
露天煤矿安全监控06-21
煤矿安全自主管理09-14
煤矿百日安全活动10-10
掘进煤矿安全培训11-01
煤矿安全奖罚条例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