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高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与认识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通常,“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制作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新时代下的“工匠精神”的内涵则被赋予四种精神的统一体,即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及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新时代下加强对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对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学生工程素质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途径。

关键词:工程素质;工匠精神;工程文化;现代工程教育;

“工匠精神”在中西方文化视域下(或在不同国家中)的内涵上会有强调的不同面,但核心基本相同。德国的“工匠精神”被概括为“精致、专注、创新”三个特点[1];意大利“工匠精神”的内涵特质则被概括为“耐心、专注、坚持”[2];在日本,“工匠精神”则被概括为“敬业、认真、负责、追求极致品质”[3]。究其原因,人们一般认为,德国“工匠精神”体现的内涵特质主要与德国严谨的民族性格、双元制的教育体系及严格的企业要求有密切联系[4];意大利“工匠精神”的内涵特质主要与其以手工品传世密切相关;日本的“工匠精神”主要体现为日本的职人文化精神。

“工匠精神”具有时代特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工匠精神”的内涵也随之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比如,和传统工匠不同,现代产业工人的生产方式不再是手工作坊,而是大机器生产,其所承担的工作是众多工序的一部分。这时,“工匠精神”被赋予了协同合作的新时代含义。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其基本内涵已被丰富和发展为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同合作的团队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四个方面。其中,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是核心,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灵魂[5]。

二、新时代下加强“工匠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走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6]“工匠精神”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道:“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7]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扑面而来,中国要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就必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促进企业精益求精,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打造同行无法超越的卓越产品。高等学校,作为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加强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从而为国家、社会和企业输送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和技能人才,这既是新时代高等学校的应尽之责,也是国家的战略需要。

“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新工科”理念下工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新工科”目前还没有准确定义,但大家对“新工科”的基本范畴已经达成了共识。“新工科”对应的是新兴产业,首先是指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等;其次是指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使之构筑具有跨界整合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实践能力等特征的中国本土化新型工科[8]。在“新工科”理念下,工程教育体系强调在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职业态度的培育,使之成为具备“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显而易见,加强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不仅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竞争力的提升,从国家层面来看,对加快推进我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培育的探索和实践

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民办本科高校,我们充分利用民办高校体制机制相对灵活的优势,认真查找在“工匠精神”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革。近年来,对“工匠精神”的培育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1.“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培养方案,提高工程素养的认识。

大力弘扬学生“专注一事、精益求精、追求创新”的精神,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之机,将“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使“工匠精神”培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贯穿教育与教学改革的全过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 优化课程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工匠精神”有机融合。

为了促进专业教育与“工匠精神”的有机融合,根据各学院各专业的特点,设置符合社会和学生需要的具有时效性和操作性的实习课程。我校理工科专业均开设有金工实习课程。金工实习分为“非机类”金工实习和“机类”金工实习。“非机类”金工实习适用于所有专业的学生,“机类”金工实习适用于机类和近机类专业的学生。

3. 建设工程文化馆,打造“工匠精神”教育现代基地。

为将“工匠精神”的内涵充分显像化,我校投资450万元建设了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工程文化馆。同时,我校还开设了“工程文化认知”短学时考查课程,学生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结束时必须通过该课程的考核。

工程文化馆展示的内容除了现代工程概念、工程伦理之外,还设置了机械(含机器人、汽车)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信息(含通信)工程、建筑(含土木)工程、计算机工程、管理工程与现代工程的专业展厅,综合运用空间艺术设计、实物模型和VR技术、AR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化集中控制技术、计算机系统集成和软件应用开发等技术手段,对各个现代工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充分挖掘各个工程所蕴含的“工匠精神”内涵。

现代工程的认知教育是实施工程实践教育和培养“工匠精神”的第一步,工程文化馆不仅是我校对所有专业的新生进行现代工程认知教育的场所,而且还对社会开放,成为厦门对青少年实施现代工程认知教育和“工匠精神”教育的基地。

4. 完善“工匠”训练平台,营造校园“工匠”生态。

2016年,我校开始建设工程坊,围绕有利于学生工程素质教育质量的提升及“工匠精神”培育来开展,并不断加以完善。目前,我校工程坊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学生实施工程创新实践的活动中心,全校师生和相关人员的工程能力培训中心,创新实践成果、参赛作品及科研成果转化的制作中心。在组织架构上,工程坊作为学校直属二级机构,下设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实训中心和创新实践中心。工程坊办公地点主体设在工程坊大厦。

工程坊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八个相关的实验分中心及六个公共基础实验室。六个公共基础实验室分别为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室、力学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和语音听力实验室,八个实验分中心中迄今已有六个获批为福建省省级实验教学中心(见表1)。

工程坊中的工程实训中心按专业下设七个分中心(见表2),而创新实验中心主要是充分利用工程实训中心和各相关实验室的设备,构筑七个创新实践平台(见表3)。

工程坊自建成以来,贯彻现代工程实践教育理念,突出工程实践教育特色,统筹本科生课内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育、“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资源整合,极大地完善了“工匠”训练平台,为整个学校营造出了良好的“工匠”生态。在运行中,我校按照“安全、开放、高效、创新”的模式,对相应专业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方式,通过技术活动和现场教学,努力培育学生追求“精致、专注、创新”的个人品质。

5. 建设师资队伍,领航学生“工匠”道路。

借助实习实训基地,依托工程坊等创新实践平台,在现有的实训实习指导团队的基础上,在学校内根据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跨学院、跨专业配齐实习实训专职教师队伍。同时,在全校各专业选聘一批在实习实训方面有引领作用的专业教师,开展对学生进行“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探索。通过教改专项、优先使用相关实习实训平台等手段,鼓励“工匠精神”培育的创新试点工作,确保“工匠精神”的教育与传统课堂的教学有机结合,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多元化、专兼结合的实习实训队伍。

6. 开展“三赛三营”,强化“工匠精神”培育。

为使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得到强化,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我校每年开展“三赛三营”活动。“三赛”是指“厦工杯”创新设计制作大赛、“山海杯”厦工校园文创设计大赛及工程训练大赛。“三营”是指以选修课形式开展的绣纺训练营、陶艺训练营和木作训练营。“厦工杯”创新设计制作大赛的竞赛项目主要包括机械创新设计制作、电子电气创新设计制作、计算机及人工智能创新设计制作、土木及建筑创新模型设计制作等,旨在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将各种创意变成方案,方案变成图纸,再由图纸变成实物,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科学意识。

与“厦工杯”机械设计制作大赛强调机械产品设计制作的不同。“山海杯”校园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是一个关于文创产品的比赛,秉承“记载厦工历史,传承厦工文化”的理念,“山海杯”校园文创产品设计大赛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及往届毕业校友征集作品,参赛作品均为文创产品,产品不分组,主要围绕创新性、实用性、收藏性等特点进行综合评分给出获奖等级,旨在为我校营造浓厚的文化创新氛围,陶冶学生对工艺及美的追求品质,助力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挖掘与提升。

我校的工程训练大赛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水平。它依托我校工程坊这个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平台,配合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而开展。实践表明,我校的工程训练大赛为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精益求精精神等方面提供了一项见效明显的创新实践活动。参赛选手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艺,通过双手享受着产品升华的过程。

四、结语

“工匠精神”的缺乏影响到我国在国际制造业中的地位,并延缓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进程。李克强总理为什么三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工匠精神”呢?是因为中国制造与外国制造的差距。“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大到汽车、电器,小到笔、鞋,国内许多产业规模居于世界前列,但里面却缺少中国制造的东西。

近年来,我校立足厦门地区的经济特色,积极探索工程素质教育中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并通过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9,10]。实践表明,对高校而言,结合学校实际找准“工匠精神”培育中的关键环节是“工匠精神”培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当然,从社会层面来看,“工匠精神”缺乏的深层原因是工程文化的缺失,而工程文化的缺失除了学校教育有责任外,又与市场垄断、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价值观等有关。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以精细闻名的日本和以手工品传世的意大利,其“工匠精神”早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中,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有着尊重工匠和匠心精神的传统。庆幸的是,我国现已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与意义,党和政府正竭力促使认真、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希望我们的探索和实践能对同类院校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德富,廖益.中德日之“工匠精神”的演进与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2016(7):46-48.

[2]王迩淞.工匠精神[J].中华手工,2007(4):135.

[3]赵云川.日本“职人文化”与日本现代化[J].艺术设计研究,1998(2):36-38.

[4]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54-59.

[5]郑大发.什么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N].人民政协报,2018-08-30.

[6]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4.

[7] 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文字实录)[EB/OL].(2016-03-05)[2021-03-02].http://www.gov.cn/guowuyuan/2016-03/05/content_5049372.htm

[8]张海生.“新工科”的内涵、主要特征与发展思路[J].山东高等教育,2018(1):36-42.

[9]冯良贵,窦锦伟.探索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厦门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为例[J].高教学刊,2017(21):183-185.

[10]冯良贵,卞洪亚.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探索与实践[J].长江丛刊,2019(10):111,127.

上一篇:电网售电侧改革对电力营销的影响下一篇:个人所得税法下S公司员工所得税筹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