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践教学思考

2024-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校实践教学思考(共8篇)

高校实践教学思考 篇1

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使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都具有特殊作用。《高等教育法》明文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学生时间能力的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的训练就是靠实践教学来保证的。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即便在今天,计划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惯性作用依然存在。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不可能特别关注学生观念、能力、创新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就容易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一直以来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薄弱环节,并且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发展。本文试图分析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实践教学基本上都依据专业教学计划来组织教学工作,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3个方面。实验大多是结合理论课程开设的,而实验课也只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实验方式大多是由教师先讲,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者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实验内容一致,结果唯一,学生虽然也参与了实验教学活动,但实质上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还培养了一些不能主动参与实验的同学提供的方便。在这种模式下,虽然也强调实验能力的培养,但这种实验能力是被当作技能并以“知识”的形式加以传授,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应用能力的培养。

2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方法陈旧

虽然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总体而言,培养模式仍然较单一,管理过死,条条太多,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不少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某些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失去原有价值的内容,仍然在我们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而某些正在转化为新的知识体系的科学前沿的知识,却仍被我们置于教学大门之外。另外,单一化、灌输性教学方式,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很少交流。

2.2 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理论教学体现学术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种补充” 的认识。认为实践教学仅是作为理性认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掌握理论的水平,而实践能力则无足轻重,对课程实验、实习的学时越压越少。二是由于实践教学较理论教学难度大而有畏难情绪。实践教学不但需要教材,而且需要实物;不但需要与校内各部门打交道,而且还要协调校外有关单位。教学组织工作较复杂,从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到实验报告批改,特别是野外教学生产实习,除去学生方面难于管理的因素外,其衣食住行安全保障及实习大纲的检查指导都要详细安排,同时还要协调好与实习单位的关系。所以有个别教师怕麻烦就轻避重,甚至干脆不搞实践教学。因此,在实验、实习时只是走过场,不愿动脑筋,更不愿动手,应付过关了事。

3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针对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从而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3.1 切实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水平

高校实践教学不是无关紧要,不是无足轻重,更不是可有可无。要搞好实践教学,高校领导和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教育部有关文件,深入领会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切实转变观念,提高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自觉性、紧迫性的认识;激发积极性,迸发创造性,把实践教学的各项工作搞好。

3.2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高校应积极鼓励和组织专家教授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式,新政策以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或者教学计划,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设置具有层次性、渐进性、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实践教学需要编写实验大纲,实验教材或者其他指导实践教学的资料。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按照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就业素质要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时调整和拓展实践教学内容。

3.3 加大投入,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

实践教学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设施的优劣。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必须加大投入,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实验室建设,为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高等学校的有关职能部门要把好关,要根据学校的开课情况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提前落实教学保障的各项措施。要千方百计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避免资源闲置和浪费;可以通过校校合作等形式,搞好实验室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厂校联合,学校与地方政府,其他社会组织协作等形式,建立数量充足,专业对口,互利双赢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使实习基地成为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

3.4 改进实践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引导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研究,鼓励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让重视实践教学的观念深入人心,把重视实践教学的措施落实到实处。在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对所有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进行教师职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以使他们树立职业观念,具备职业道德和技能;给教师提供各种继续受教育的机会,为教师了解和吸收新科研成果提供方便;积极创造条件,让部分教师定期到有关部门、公司、企业挂职锻炼,为教师进行科研和社会调查研究提供机会;改革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和酬金计算标准,吸引广大教师尤其是高职称教师参与指导实践教学;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作为兼职教授,定期对教师开设讲座,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聘请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部门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高校教师一起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老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通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或者从事毕业设计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促进教师指导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

3.5 加强监控、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高校实践教学思考 篇2

(一) 法务会计涵义

早在1946年, 美国摩瑞斯·佩罗倍在其《法务会计在当代经济中的地位》一文中提出Forensic Accounting一词, 即与法庭有关的或者用于法庭的会计, 后译为法务会计。法务会计在西方已得到普遍研究与运用, 西方学者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法务会计的定义、职能和作用三个方面。如马克斯·路易、Francisc.Deman认为法务会计与审计和法医一样, 是一种与执法有关的会计实务, 为获得证据并将证据提供给客户和律师的一种检查活动。加拿大会计学家斯考特, 还有Rezaee、AlanzysmanB.Co在法务会计定义上的观点是:法务会计就是一种记录、处理和汇总各种财务交易和企业经营状况法律问题的会计服务活动, 在案件调查中对财务和法律事务提供会计、法律原则和程序。在这个领域中有法律诉讼专家、调查与舞弊会计两大类的会计实践。美国著名会计学家罗伯特·J·林德奎斯特和G·杰克·贝洛各尼认为法务会计是指运用相关的会计知识, 针对财务事项中法律问题 (不论刑事方面或民事方面的问题) 的关系进行解释和处理, 并为法庭提供相关的证据。实践研究则通过一些专著如《舞弊审计和法务会计:新型工具和技术》、《法务会计———如何调查财务舞弊》等对法务会计工作提供指导。

20世纪50年代, 我国已经出现了由苏联传入的司法会计, 其英文为Judicial Accounting。我国对司法会计的研究与应用受到历史条件和经济环境的影响, 虽然在1956年我国就开始了司法会计学的教育活动, 但由于当时我国经济形式比较单一, 法律事务中涉及财务方面的案件很少, 司法会计在实际的法律诉讼中应用很少。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经济体制转型, 经济犯罪案例的增加, 产生了对既懂法律又精通会计、审计、侦查等相关知识和技术的人员的需求, 司法会计才开始受到司法部门和社会的重视。我国学术界开始了司法会计理论体系研究;教育界开始了司法会计专业或专业方向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司法会计业务主要由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内部的司法会计鉴定机构完成, 有专门的司法会计师供职于这些部门。

我国的法务会计研究者基本上已达成共识, 认为法务会计理论是上世纪80年代从英美法系国家引入的, 这个时间正好也是司法会计在我国开始受到重视的时间。但据我国目前有关研究文献显示, 司法界与会计界的“司法会计”与“法务会计”的名称之争还没结束。因此,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笔者将摒弃司法界与会计界对于名称的争论, 认为司法会计和法务会计其实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 它们的属性、功能都是相同的, 文中也将统一使用“法务会计”这个称谓。笔者认为, 法务会计是指特定主体运用会计理论和法学理论, 借助审计技术与调查技术, 对经济案件中涉及的财务会计资料及相关财务情况进行检查、鉴定, 提出专家意见作为法律鉴定或在法庭作证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二) 法务会计特点

法务会计具有其独特的地方, 能够突出法务会计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 同时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法务会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1) 适用法律的多样性。如刑法、刑事诉讼法、经济法、民法、行政法、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 (2) 是广泛意义上的“会计”。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会计门类有所不同, 它不是服务于某一特定单位的、以向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报告财务信息的微观会计, 而是涉及财务欺诈调查与审计、法律诉讼支持、损失计量、保险理赔、破产清算、专家证人等方面的内容, 与一般意义上的会计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目的是为法庭服务, 解决有关的法律问题。 (3) 涉及学科的领域广。凡在经济纠纷、诉讼案件涉及会计事项的认定、判别, 均与法务会计有关。它以会计理论和法学理论为基础, 同时吸收统计学、审计学与侦查学的技术方法, 融会计、法学及相关学科于一体。 (4) 技术手段具有多元性和灵活性。法务会计会综合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审计的技术与方法、证据调查的方法和侦查学的方法。

(三) 法务会计研究对象

法务会计的对象是以会计资料为载体的财务信息。该信息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而且每时每刻处于变化之中。财务信息在实时记录经济业务活动的全过程的同时, 也将经济欺诈与舞弊的犯罪痕迹留在了其中, 这便为法务会计人员监控经济犯罪提供了依据。法务会计的中心任务就是研究分析这样的财务信息或数据, 监控欺诈舞弊的发生和发展, 及早发现欺诈舞弊的征兆, 减少欺诈舞弊带来的损失。对那些已经发生的欺诈舞弊, 法务会计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 取得能够证明欺诈舞弊与经济犯罪的有利证据, 将欺诈者送上法庭, 尽可能多地挽回损失与影响。

二、高校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一) 高校法务会计学历与学位教育目标

高校法务会计学历与学位教育应该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层次, 并且分别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要求。本科生层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精通法务会计理论知识、熟悉相关工作程序和方法的复合型实用人才。法务会计本科生将成为法务会计职业的主力军。研究生层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他们将来主要从事法务会计理论研究或实际工作。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不宜过大, 如果说本科教育是“大众教育”, 那么, 研究生教育就是“精英教育”。研究生教育应具有前瞻性, 应在科学预见法务会计发展前景的基础上, 加大法务会计前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 及时解决法务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存在的问题, 着重培养研究生的理论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

(二) 法务会计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法务会计的特点决定了法务会计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首先在专业技能方面, 法务会计人员要有效地进行财务调查, 必须具有会计技能、辨别舞弊能力、法律知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职业批判的怀疑精神、良好的沟通技巧、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其次还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开拓精神。

三、高校法务会计教学现状

(一) 信息闭塞, 学生在法务会计专业领域深造的机会不多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考研已成为大多数本科学生的选择, 考研热持续升温, 考研人数逐年递增。我校也不例外, 尤其是法学专业就业要求高、财会专业就业压力大, 因此近几年以来, 我校每年都有很多同学积极参加研究生考试。在学生考研热情逐渐高涨的背景下, 我校曾积极引导学生报考法务会计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一来希望能为法务会计学科发展培养更多的后备力量;二来希望能为学生考研提供多一些可选择的研究方向。但学生报考时很难找到开设法务会计方向的硕士招生学校, 如考生被视作跨专业考研, 复试时还必须加试一些课程, 使许多学生望而却步, 心中无底, 不敢轻易报考。

(二) 知名度不高, 尚未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法务会计在国内无论是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对象、一种职业、一种技术工作还是作为一个行业, 人们对其了解都是比较少的,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 在国内出现的时间比较晚, 目前还未被广泛应用;属于交叉学科, 研究应用的领域特殊, 而且研究内容相对高深;没有独立的行业组织和专业刊物进行自身宣传, 业务领域与审计重叠比较大, 没有充分向人们表达自己的特色, 被审计的“光环”所掩盖;目前司法会计与法务会计二者仍然在专业属性上界定不清, 互相争论, 内耗不断, 阻碍了该学科的发展。上述种种原因导致我校在开设法务会计课程时, 学生认可度比较低, 不能真正认识到该课程知识的价值,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强。在我校实践中发现, 法学专业的学生法学逻辑思维已成定式, 造成对会计、审计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感到很困难, 这也是今后教学实践中需要总结的经验。

(三) 考试导向功能不强,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考试的导向功能和“指挥棒”效应是无容置疑的, 出题考点往往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热点或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知识点。然而, 据笔者统计, 历次的律师资格考试、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均未涉及到法务会计的知识点, 更何况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法务会计师考试, 这对提高本学科或本行业的知名度, 体现其重要性和获取社会认可度极为不利。

(四) 实习基地难建, 案例资料缺乏, 实践能力难提高

法务会计是实践性极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要求有极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特别是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更是如此。目前我校法务会计课程教学实践中仅利用有限的条件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实践, 如在模拟实验室进行会计、审计知识强化训练, 请律师和注册会计师讲座, 以了解法务会计的业务内容、操作程序和方法等, 但这些离实践能力目标还相差甚远。因为诸多原因的影响, 建立实习基地、获取案例资料等有效的实践方式还没办法实现, 这需要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解决。

首先, 实习基地难建。目前从事法务会计实务工作的部门主要有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中介机构。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属于国家机关, 有自己的日常程序性的工作, 且有严格的工作分工和岗位职责, 不允许把其工作人员职务内的行为交由他人代为履行, 所以高校和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一般比较困难, 而且接收高校学生实习不可避免地会额外增加这些机关的经费支出。与中介机构合作创建学生实习基地则是另一种情况。会计师事务所、司法鉴定中心等具有法务会计鉴定资格的中介机构基本上都是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 市场竞争压力较大。中介机构没有太多的时间对实习生进行培训或指导, 而且实习生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中介机构需要保守商业机密, 所以不太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从高校内部来讲, 与校外单位建立学生实习基地需要得到学校领导层的强有力支持, 这种支持不仅包括向合作方支付学生实习经费, 而且包括配备专门的人员联系实习基地以及跟踪、调查、反馈效果, 还包括与合作方保持日常的、密切的、融洽的联系。

其次, 案例材料缺乏。案例材料需来自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中介机构等实务部门, 但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有严格的阅档审批手续和保密规定, 获取案件材料非常困难。中介机构从事法务会计鉴定业务形成的证据材料和记录等, 国家也有相应的保密规定。如《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规定, 除下列情况外,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对业务工作底稿包含的信息予以保密: (1) 取得客户的授权; (2)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 会计师事务所为法律诉讼准备文件或提供证据, 以及向监管机构报告发现的违反法律行为; (3) 接受注册会计师协会和监管机构依法进行的质量检查。《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规定, 注册会计师执行司法诉讼中涉及会计、审计、税务或其他事项的鉴定业务, 除有特定要求者外, 应当参照本准则办理;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时, 应当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等。这成为获取教学案例资料的阻碍。

(五) 教材稀缺难觅

近年来, 国内开展法务会计专业教育的高校不断增加, 职业培训机构也不断出现, 但法务会计方面的教材却非常缺乏, 纵观现在所能见到的教材中, 有些因内容陈旧过时而不能采用;有些是直接翻译国外教材的原文, 其内容、体例、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不合适我国习惯;有些则是内容割裂为会计和法律两个独立的部分, 未能把两者融为一体;还有些虽名为法务会计, 但其实就是审计教材的翻版, 所举案例基本源自审计案例, 不符合法务会计检查的特点和要求;能够包含法务会计鉴定和检查实务的业务流程及综合案例的教材更加稀少。合适的教材是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 如何尽快编写融理论性与实务操作性为一体的适用教材是整个行业和专业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六) 高校与用人单位缺少沟通, 供需之间缺乏桥梁

高校以培养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为己任, 向用人单位积极推荐法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成为分内之事, 以尽可能低的社会成本招录到合适的法务会计工作人员则是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应尽的社会责任。而高校也应积极主动向这些实务部门咨询, 获取法务会计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结构。但目前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缺少沟通, 缺乏交流供需信息的渠道, 茫然和盲目必然产生人才资源浪费、社会成本增加等负面效应。

(七) 师资缺乏, 制约教学科研

开展法务会计教育需要多学科、复合型的师资, 这种复合型的教学人才非常少。这样的师资应该由高校培养并且应该具有一定的实务工作经验和经历, 但目前的人才培养机制已决定了法务会计专业相关师资的缺乏。我校近年来一直在努力寻找合适的、胜任的师资, 但始终寻觅未果, 这种师资缺乏的现实对法务会计学科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

(八) 缺乏制度支持

目前, 我国还没有建立法务会计的专业机构对法务会计进行规范指导, 更没有其下属委员会负责法务会计工作, 相关的法律法规、原则标准等尚未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缺少像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考试那样的资格考试机制, 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 学习动力不足。

四、高校法务会计教学改革对策

(一) 建立校际联盟, 实现专业与方向的对接

针对信息闭塞, 学生进一步深造的上升渠道不畅的现状, 应尽快建立开设法务会计专业方向的各高校间的校际联盟, 建立信息交流的平台和日常机制, 利于法务会计硕士研究生专业录取到合适的生源, 为开设法务会计专业方向的本科院校学生提升学历和学位开辟一条新的通道。这种“生源培养基地建设”和近似“订单式培养”模式对整个专业的发展壮大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其效果不仅是节约成本的问题。

(二) 多管齐下, 提高专业知名度, 扩大社会影响力

为克服法务会计专业的知名度不高、社会影响力不大、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等问题, 应该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如:尽快建立法务会计师协会, 发挥集体优势和协会的影响力;尽快申请并出版发行行业内的权威性专业刊物, 可以定名为《法务会计研究》, 利用自己的“喉舌”宣传自己;协调司法会计和法务会计的关系, 求大同, 存小异, 形成合力, 避免内耗, 实现和谐发展, 共同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改革考试办法, 强化考试导向功能, 呼吁国家有关部门修改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等资格考试的大纲, 增加法务会计的考试内容, 最终实现单独的法务会计专业资格考试。这种“以考促学”的作用将会非常显著。

(三) 呼吁国家采取扶持措施, 促进实习基地建设

在这方面, 应该建议有关部门至少采取以下两方面的措施:第一, 政府给接收学生实习的法务会计实务部门拨付财政补贴资金。这已经有先例可循。如, 2010年武汉市政府印发了《武汉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管理暂行办法》, 规定市财政对承担普通高校毕业生实习的武汉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 (含企事业单位) 按政策给予适当补贴, 市政府人力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当年财政安排的资金额度, 对接收武汉地区普通高校毕业一年内的毕业生就业实习的实习基地, 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 最多补贴3个月。又如, 深圳市福田区自2008年开始在辖区企事业单位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 区政府按接收实习生人数每人每月200元的标准对实习基地进行补贴。再如, 2010年重庆市确定将建设一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示范基地”, 并由政府财政出钱, 补贴提供见习岗位的单位。第二, 从修改法律法规的层次支持。这只需要修改或补充完善现行的相关实务部门对法务会计鉴定报告、检查报告等的存档和保密规定, 允许从事法务会计教学研究的单位获取一定范围一定程度内的案例材料, 如可以采取将这些案例材料经过适当处理改造后再提供出来的方式。上述两条扶持措施的成本不菲, 需要国家有关部门有足够的决心和智慧。但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讲, 只要扶持法务会计事业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于其成本, 这项成本还是值得付出的。

(四) 调整教学计划, 充实与健全核心课程体系

鉴于法务会计学科的交叉性和综合性特征, 必须充实和健全其核心课程体系。目前国内各高校开设的核心课程不一, 还没有体现本学科的教育特色, 各高校应加强合作, 共同研究, 形成《法务会计教学规范》。可以利用规范统一法务会计学科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结构和主要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本学科的核心课程至少应包括: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审计学、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鉴定法、侦查学、调查学、犯罪心理学、法务会计原理与实务及计算机技术学。

(五) 集思广益, 尽快编写适合专业要求的教材

编写适合专业要求、突出专业特色、融理论性与实际操作为一体的教材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需要整个行业内人士集思广益, 资源共享, 特别需要教育界与实务界通力合作。从这一要求出发, 建立行业协会或行业协会的组织已属迫切之需, 当务之急。

(六) 建立法务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与录用对接机制

为有效配置人力资源, 降低人才培养与录用断层带来的社会成本, 应建立包括培养法务会计人才的高校与需求单位的信息在内的信息库, 根据实际变化随时更新内容;根据信息库提供的信息, 供需双方直接交流、交换意见和建议。上述信息可由建立起来的法务会计协会来负责建立和维护。

(七) 改革现行教育体制, 加快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

要落实这一设想, 应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 由目前已经开设和拟开设法务会计专业方向的国内高校共同向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申报独立的法务会计专业, 申报成功后在研究生层次培养师资力量, 并采取“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两位导师分别来自高校和实务部门, 从而培养出一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优秀师资力量。

(八) 建立相关制度体系

要开始着手进行法务会计制度建设, 逐步建立健全诸如法务会计人员资格认证制度、法务会计专家认证制度、法务会计鉴定制度、法务会计操作规范、法务会计咨询制度等一套法规制度。这不仅为法务会计教育提供支持, 更是为法务会计提供实务指导和规范支持。

法务会计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对法务会计教学实践虽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我国法务会计人才缺乏已成共识, 高等教育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方式, 因此也就承担着培养法务会计人才的重任。当然高校也要在和实务界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培养真正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笔者希望法务会计职业在中国蓬勃发展, 为现阶段中国经济建设重要时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盖地、张敬峰:《法务会计研究评述》, 《会计研究》2003年第5期。

[2]左占卫:《我国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探讨》, 《财会通讯》 (综合·下) 2009年第12期。

[3]郑琼、周志平:《构建我国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江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4]谭立、张苏彤:《法务会计前沿问题》, 中国时代出版社2009版。

高校教学楼设计实践与思考 篇3

一、设计背景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职业教育投资力度,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大实验实习设备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的投资,不断更新设备势在必行。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学院,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西北部。根据学院发展规划,学院需要建一座集教学办公于一体的综合教学楼。该项目选址位于西校区,现状地形方整,地势平坦,四周环境清洁、文明,交通便利,并已实现六通一平,是理想的建设地点。

二、总平面设计

学院西校区规划合理,以大门为中轴线进行空间布局,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办公区、后勤区,功能分区明确,动静分离,功能合理。进入学校大门后,车辆向南北两侧分流,校内交通流线便捷、通畅,道路系统满足消防要求。从校园总体平面布局来看,校内建筑要与现有三层坡屋面教学楼协调统一。按规划布局要求,新建教学楼成 “U”字型平面布局,东西长103.6米,南北宽43.8米,占地面积2376平米,建筑面积10800平米。新建教学楼位于校区的中部,原有第一教学楼西面,并与原教学楼处于同一中轴线上,作为教学区的主体。同时在教学区形成人流步行环境,教学楼主入口前设广场,广场南侧设绿化小品,绿化率超过30%,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手法,形成一个适宜学习和交往的空间,创造出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这样,在教学楼前既形成了良好的休憩、交流环境,又避免了车流对教学楼的干扰。新建教学楼由主楼和附楼组合而成,主次入口与周边道路相通,出入方便,教学楼周边形成环形消防通道,满足规划及消防要求。

三、建筑平面设计

1. 功能分区

该楼平面功能分区明确,教学楼由主楼和附楼组合而成。北侧附楼功能为教师办公区,主楼功能为普通教室教学区,南侧附楼功能为合班教室和阶梯教室教学区。主楼和附楼功能分区明确,各区均有各自独立的出入口,教师办公入口和学生入口分开设置,互不交叉干扰,同时各区又通过连廊和过厅进行连接。主楼和附楼既有分隔又有联系,使用方便。主楼一至五层为普通教室和楼层管理室、教具库房、教师休息室若干间,装修时可灵活分隔为小间,普通标准教室为9×7.5米;每层均设男女卫生间及盥洗室于教学楼两侧,采光通风良好。北侧男女卫生间楼层上下隔层互换分设,使用方便。北侧附楼功能为办公区,一至三层为教研办公室,设单双间办公室,设教师专用卫生间。南侧附楼功能为教学区,一楼为阶梯教室,二、三楼为合班教室。

同时,该建筑设计中力求做到平面布局功能合理,空间高度满足使用要求。该教学楼为东西向布置,所有窗均采用较大洞口玻璃窗,走廊两侧设有高窗,采光通风良好,对于不同的功能空间我们按不同的要求来布置。总之,我们尽量采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科学地为师生提供一个健康、愉悦的工作学习环境,最大限度的满足教学楼的教学功能需求。

2. 交通流线

教学楼主入口前设广场,周边形成环形消防通道,次入口与周边道路相通,四周出入方便。上班的教师进入北侧附楼办公门厅,通过楼梯、走廊进入办公区。学生通过主楼门厅、楼梯直达教学区,上大课的学生可经南侧附楼门厅、楼梯进入阶梯教室和合班教室。教师办公入口和学生入口分开设置,互不交叉干扰,同时各功能区又通过主楼内走廊和过厅进行连接,主楼和附楼既有分隔又有联系,使用方便。

根据该教学楼的使用性质及功能要求,平面布置采用内走廊形式,在人流交通密集处设置过厅或加宽走廊,形成缓冲过渡空间,通过合理的设计,在使用中避免了交通拥挤,同时有利于安全疏散。主楼、附楼均有安全疏散楼梯,整个大楼共设楼梯五部,主楼梯顶部通至设备房,设备房采用防火门,各层均设室内消火栓,顶层设备层设消防水箱间,并设有检验用消火栓,满足安全疏散要求。

四、建筑造型

立面造型采用现代坡屋面风格,以求得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并使该建筑成为该校园的标志性建筑。首层入口门厅为两层高,由两根立柱支撑顶盖,视觉效果较好。立面采用外露框架柱及坡屋顶等现代建筑形式,风格清新流畅并体现教学楼的特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建筑物整体造形美观,色彩清新,高低错落,注重细部处理,力求成为校园景观之一。外墙面装饰材料采用乳胶漆,粗犷厚重的蘑菇石、仿石面砖等传统材料与新型装饰料,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大楼由于所处位置对校园景观有很大的影响,本设计从整体入手,力求创造一个新颖大方,具有时代特色的标志建筑。在处理上强调正立面结合平面布局,采用对称性空间构图,简洁的体块穿插,同时利用切削、凹进、凸出、虚实对比手法,丰富空间变化与细部处理,使整幢建筑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个性鲜明。在立面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追求功能与形式的和谐统一。设计中采用较为内敛的形式语言,并侧重质感的表达,使室内空间相互渗透穿插,对功能的反映清晰而恰当,同时功能也因形式的依托而更为完善。立面造型在对称中求稳重,不同材料的恰当应用使它自然的溶于周围环境之中。主入口成为整个建筑的视觉焦点,强调了主入口,又丰富了建筑外部形体,使立面在沉稳、简洁中又不失活泼。建筑外墙以浅色为主色调,加以线条处理,突出了学校的文化氛围,给人以典雅、深奥、不失活泼的感觉。运用简单的材料,创造出了精细、丰富的效果,力求表现教学楼的现代、简洁、朴实、大方的特点。通过高低错落,虚实对比、空间渗透来体现建筑之美。

五、思考与体会

教学楼设计要做到:修建是为了学校的教学工作而修建,使用是为了学校的教学工作而使用。

依据以上设计理念,笔者对高校教学楼设计反思如下:

1. 总平面设计要符合城市规划要求,解决好校园内不同人流、车流、物流间的相互关系及与城市间的相互关系。

2. 在塑造与新型校园相适应的整体环境和文化氛围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强调人、环境和自然的和谐。在提高校园环境质量的同时,充分考虑人的活动需求,创造人性化的交往空间。另外,要通过文化设施的合理配置塑造校园的文化气息。

3. 校园功能分区可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办公区、后勤区。依据“流线短捷、合理布局”的原则,要缩短车行与外来人流的流线,减少对教学区的不利影响,使主教学楼形成整个学校安静的教学核心区。

4. 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功能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适用,满足教学功能要求。绿化广场相对集中,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安静、清洁、美观、文明的环境。

5. 校园内的建筑风格要统一,建筑格调要清新自然并体现教学楼的特征,建筑物整体造型、色彩要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力求使教学楼成为校园教学区的标志性建筑。

6. 平面功能要符合教学楼的要求,根据不同使用功能采用适度的标准。教学楼设计不仅要满足采光、通风、日照要求,还要注重使用功能的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

高校实践教学思考 篇4

就音乐技巧的角度,主要是学生在钢琴演奏技巧方面的提升,这是从音乐表现力方面展开的,需要关注到钢琴弹奏训练、音乐敏感度训练等,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做好扎实的基本功,是学生展开进一步钢琴训练以及发展的基础。(1)进行弹奏训练。在进行弹奏训练的过程中,包括指法训练和乐法训练等方面,基本功的练习,是要求教师能够发挥主动性,帮助学生进行声乐技能的训练,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勤学苦练,教师还可以将一些练习技巧、思路等内容传递给学生,例如带来学生唱乐谱。唱乐谱是钢琴弹奏教学中较为常见的方式,通过唱乐谱可以使学生更为轻松地掌握节奏,唱乐谱、唱指法,不仅能够使学生在靴子过程中记住这些内容,还可以使学生形成自身的节奏,在演奏过程中不慌不忙。在练习过程中,多给予学生一些鼓励,使学生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问题及方向。(2)进行音乐敏感度训练。在教学中,注重过程的体验,既弹奏过程的体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师进行策略性思考,对学生进行音乐敏感度的训练。所谓敏感度实际上也就是学生的乐感,看似摸不到、拿捏不清,但实际上却是需要给予关注的,因为这正是音乐学习中需要关注到的。增强学生的音乐敏感度,源于日常大量的练习与欣赏,钢琴作为一项高雅艺术,尽管钢琴本身能够为许多乐器或者声乐演唱配音,但真正能成为钢琴大家的寥寥无几,也就是说能够真正掌握钢琴奥秘的人少之又少,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钢琴带来的音乐敏感度,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

3.2从学生角度进行拓展训练

从学生角度展开的拓展训练,主要是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言的。学习钢琴演奏,本身就是要求学生对自身的实力进行全面的提升,包括欣赏艺术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创新精神等,这是最基本的几个方面,不仅需要在课堂中教师进行引导,还需呀学生在日常练习甚至生活中进行感悟。(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钢琴作为一门艺术,在我们弹奏钢琴的过程中就已经是在创造美了,因此想要更好的学习钢琴、弹奏钢琴,就要能够发现美。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无论是音乐中的美还是生活中的美、图画中的美、文字中的美,教师要尽量将美的内容带给学生。在课堂中的无意提及,或者专门的进行有关“美”的内容的讲解,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更多时候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而非刻意能够实现的。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也是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必要基础。(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在学生的钢琴学习,或者说在学生的艺术学习中都占有着重要作用。单反艺术门类的学习,最终的落脚点都集中于学生的创造,钢琴弹奏的技巧都是一定的,但是有些人成为了一代名家,有些人却始终不被接受,反观不同的人,我们又能发现他们弹奏的不同之处,这就是创造。只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的成长,而不是拘泥于模仿。[1]钢琴演奏需要个性,也体现着个性。(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学习好钢琴,还依赖于一定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提高,能够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方式有许多,例如在学习贝多芬的曲子时,教师可以将《贝多芬传》推荐给学生,使学生真正走进大师的世界,与曲子的作者实现精神的交流。在日常学习中,鼓励学生多读书,全面提高人文素养。其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并不仅是要增强学生文化知识等,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怀。人文素养的提高,能够使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及感悟发生变化,能够更为深沉内敛的观察这个世界,也更能够培养出敏感的内心。在面对乐曲的时候,透过音乐语言去感悟其内在的精神,与曲作者或者与未来的听众达成共鸣,通过乐曲传递出感情。[2]

3.3从教师技能方面的分析

从教师技能方面的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扩展,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组织形式的转变,最终实现学生钢琴学习的全面提高,既是对学生学习的改革,也是对教师的改革。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大班授课与小组学习的统一。在教学组织中,教师还是要面对传统的“小规模授课”,向此时的大班授课的转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克服这方面的困难。现在较为成功的教学模式,基本集中于大班授课与小组互助学习的有效结合。这种教学方式的步骤主要包括如下,教师先将理论的、技巧性的内容进行集中的讲解,先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接下来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不同小组的学生分别进行练习与互相帮助,对于有些学生自己独立拿捏不准的内容,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学习完成,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彼此之间有所依赖,又将学生有效地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单位,方便教师的进一步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每组都可以选出各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的学习作为组长带领学生联系。教师在分别抽时间对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检查与指导,相当于各个击破,既缓解了教师集中的教学压力,又能使每位学生都得到教师的指导。[3](2)转变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一直都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之所以在此处单独列出,就是想指明当前教师教学观念中的误区,进而进一步做出应对策略。在当前情况下,教师要意识到钢琴学习还是要落实到实践及舞台中的,这与高校教学重学术轻实践的现状是不相符合的,因此,教师要大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创造舞台表演的机会。除此之外,教师一定要关注到的就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些看似与钢琴学习的理论无关,与学生所学内容无关,但实际上会影响着学生日后的成长以及更进一步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渐认识到,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不是课本,教师需要研究的也是学生,而不是教材。[4]

4结语

事实上,对钢琴教学方式进行拓展的思考与实践,其目的就在于转变现有教学观念,实现钢琴教学的突破性发展。而对于钢琴教学,真正的发展在于学生的专业技能——理论与实践来年各个方面、综合实力,或者说是学生做事与做人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的拓展,都是有方向的拓展。

参考文献:

[1]任淑婧.认知心理学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11(6):116.

[2]胡敏.浅谈高校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金田,,16(9):229.

[3]候丽丽.高校钢琴教学与课程改革散议[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3(4):159-160.

高校实践教学思考 篇5

摘要:作为高校实施教学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其水平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指出了青年教师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优势,从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方面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2-0137-02

作为高校实施教学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其水平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随着近几年地方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高校引进青年教师的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导致高校青年教师的比重越来越大,繁重的教学任务开始转由青年教师来承担。尽管青年教师具有从事教学工作的明显优势,但由于多数青年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师职业训练,在教学经验、教学艺术等方面比较欠缺,致使其教学质量、教学效果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很高的水平,因此,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高校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

一、青年教师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优势

1.具有较高的教学热情

对于刚刚步入高校工作的青年教师来说,由于短期内往往很难申请到科研项目,科研工作可能会暂时中断,而且前期连续多年枯燥的科研工作也会让部分青年教师在参加工作后有短暂的休整期。教学工作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对青年教师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大部分青年教师会主动要求承担教学任务,也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教学工作中。

2.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

目前,高校的人才引进十分注重学历和学术水平,除个别紧缺专业外,承担教学任务的青年教师基本上以博士为主,学历层次较高,由于经历过长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训练,具有知识面宽、业务水平高、自学能力强的特点,在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时表现出扎实的专业基础,拥有快速提高教学能力的巨大潜力。

3.容易与学生交流沟通

绝大多数青年教师毕业于高校,刚从学生角色转换为教师角色,自然保留着学生的气息,容易与大学生找到许多共同点,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学习、考研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教学能力指教师完成教学活动所需要的能力,一般认为,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潜在的可能性。它反映出教师个体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其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1-2]本文重点从这三种能力角度进行分析。

1.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以解决选取教学方法、制定教学方案为主体的相关教学问题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最优教学途径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2]首先,青年教师对教学过程设计的理解欠缺,尤其是现在高校普遍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很多青年教师认为只需要电子课件即可进行教学,而没有意识到教学过程需要在备课阶段进行完整的设计;其次,青年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新的教学方法掌握不足,即使了解一些方法仍然无法将其与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很好地融合,直接导致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效果较差;再次,部分青年教师简单地理解为备课即是制作课件,但由于其课件设计水平有限,对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编排能力不足,导致教学内容条理不清,重点难点不突出,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2.教学实施能力

为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外,还有赖于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首先,在语言表达方面,青年教师既存在普通话不标准、语气单调的现象,也有语言逻辑混乱的情况,反映出青年教师在备课阶段缺少对教学语言的锤炼,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其次,在课堂教学调控方面不能有效地利用语言、眼神、手势、纪律、教学方法的变化等手段调控课堂教学,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过于单调压抑,导致课堂教学松散消极,影响教学效果;再次,在教学效果评估反馈方面,无法正确评价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状况和言行表现,导致不能及时有效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修正,课后无法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及时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难以持续改进。

3.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能力主要包括问题发现、问题解决、教研论文撰写、教学反思、教学创新等因素。首先,青年教师对教学研究缺少正确的认识,没有将教学活动看做一种研究性工作,导致在教学中很难发现问题并有意识地去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其次,教学过程结束后没有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缺少自己对教学活动的正确评估;再次,青年教师没有把上课看做是一种临床性研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教学效果等缺乏临床性诊断,没有把听评课看成是一种比较性研究,失去了通过比较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重要契机。

三、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

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鉴于目前很多高校青年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研”的学术倾向,为了鼓励青年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及提高教学研究的热情,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量化考评中提高教学相关指标的权重。比如,连续2次获得校级教学能手的教师优先聘为副教授,相同级别的教学成果和教研课题的量化分值高于科研成果和科研课题,以此提高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的积极性。

2.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能力培训体系

首先,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提高青年教师对岗前培训的重视程度,激发岗前培训的热情;另一方面,培训内容应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青年教师既具备系统的高等教育学理论,又能掌握更多的教学案例,为尽早走上讲台、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其次,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进修,鼓励他们通过访学、学术会议、骨干教师培训的形式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再次,建立相应的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参与社会实践,了解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积累生产实践经验,提高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度。

3.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基本功竞赛

教学竞赛是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3-4]教学基本功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多媒体课件评比、教案评比、课堂教学竞赛等。竞赛活动可促使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的多个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激励青年教师在教学改革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尝试改进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4.持续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实施导师制对于促进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精心选择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通过“示范课”、“观摩课”等形式向青年教师传经送宝,通过随机听青年教师的课,发现青年教师教学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指点。

5.坚持实施青年教师听课制度

听课是一种提高教学能力的传统方式,尤其在青年教师中应当坚持实施。听课范围包括各级精品课程与学校重点建设课程、教学名师所担任的课程等。青年教师在对听课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照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才会逐渐形成特有的教学风格。

6.引导青年教师参与教研活动

开展教研活动是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予以引导。一方面,通过提高教研课题的资助力度吸引青年教师申报教研课题。另一方面,以课程组为单位组织青年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加强集体教研,通过经验介绍、互动研讨等形式共同讨论,取长补短。

7.借助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能力[5]

结合青年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重点选取一门课程进行建设,要求3年内达到合格课程建设标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青年教师必须围绕验收标准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制作教学资源库、录制教学视频,教学能力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另外,要求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在课程验收时必须发表1篇与课程建设相关的教研论文,以此来督促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的调查与思考 篇6

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的调查与思考

为了了解双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和质量,作者从授课方式、教学效果、师资条件、教材选择和图书馆资源等多方面对某高校五个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发现了一些不足,并提出了在教学模式、师资教材建设和校园双语环境三方面提升双语教学质量的对策.

作 者:林莉 LIN Li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310018刊 名:浙江工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ANGZHOU UNIVERSITY OF COMMERCE年,卷(期):96(3)分类号:G642关键词:双语教学 调查问卷 对策

高校教学档案工作的思考 篇7

1. 教学档案的作用与地位。

教学档案真实地记载了学校教学工作的进程和教学成果,因此它具有工作查考、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历史凭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1)教学档案是进行教学活动、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的依据。教学档案同学校的科学管理及教学、教学研究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把学校办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并适应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教育体制、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有系统完整的教学档案作为依据。(2)教学档案是进行教学研究的必要条件。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就要不断进行教学研究,这就必须要拥有大量的充分可靠的第一手材料。(3)教学档案是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工具。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又是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工具。要改变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型高等职业人才,就需要积极进行教学信息的交流,而教学档案则是教学信息的重要源泉。教学档案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它反映了学校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显而易见,教学档案应当置于学校文书、科技档案之首,应当成为学校档案工作的核心。

2. 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

学校培养学生的全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其归档范围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1)入学阶段。这一阶段从学生的录取到学籍建立,以及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编写、授课计划的拟定、教材的选择使用、课程的安排等教学文件材料都应整理归档。(2)学习阶段。这一阶段的材料主要有:教师的档案、试卷分析、教学质量分析、教师业绩的考核与评估、教师进修情况、教学经验、论文交流以及学生成绩报告表、学生在校期间的奖励与处分等材料,均应整理归档。(3)毕业阶段。这一阶段产生的材料有:教师的毕业设计、毕业答辩的计划、总结,学生优秀的毕业设计、毕业答辩,学籍册、就业协议、毕业证发放登记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及反馈等,都要整理归档。除此之外,在电算化教学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录音带、录像带、教学影片、课件等,还有上级机关颁发的有关教学活动内容的重要的文件材料都应归于教学档案。

3. 教学档案同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的区别。

我校档案主要由教学档案、文书档案、科技档案、财会档案、人事档案等组成,其共同记载和反映学校活动的全过程,并存在一定的联系。就其中的教学档案、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三者来讲,在内容、产生领域、形成规律等方面有如下区别。(1)在内容上,教学档案主要反映学校教学活动,是教学全过程的记录;文书档案记载和反映学校的党政活动;科技档案则反映学校的科学技术活动,是学校科研、基建、生产技术活动的记录。(2)在产生领域上,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的产物,是教学第一线特有的专业性档案;文书档案产生于上层建筑、党政活动、管理活动的领域;科技档案则是科研、基建、生产技术的产物。(3)在形成规律上,教学档案不经收发文登记,并且以教学年度划分年代;文书档案需经收发文登记,基本以公元年度划分,科技档案虽然也不经收发文登记,但其形成规律则是以此项科研活动结束或以此项工程竣工时间为准。

4. 教学档案的管理。

教学档案属于专业档案。对于它的管理,应当在学校综合档案室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指导下,由教学部门兼职档案员定期向学校综合档案室移交,统一管理。教学档案来源于基层专业科室、教研组,因此各专业科室、教研组要设有兼职档案员,负责收集、整理、归档,并定期向学校综合档案室移交教学档案。综合档案室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要在熟悉全校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基础上,及时检查、督促各教学部门的兼职档案员把各教学环节中形成的教学材料按照归档范围收集齐全。还要对兼职档案员进行分类、排列、组卷、拟写案卷标题等项业务指导。移交的教学档案经过综合档案室检查合格后,双方要办理移交手续,然后由综合档案室进行案卷排列、编号、登记、统计等项工作。

高校实践教学思考 篇8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思考;实践

钢琴教学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是音乐课程学习的基础,也是音乐教学的主要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音乐教学质量非常重要。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包括思想文化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但我国钢琴教学起步较晚,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何开展高校钢琴教学,找到适合钢琴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是目前高校音乐专业教学的重点。

一、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思考

1.钢琴演奏技巧不牢固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很多学生不能准确掌握钢琴演奏技巧,甚至认为钢琴教学就是弹钢琴。由于教学条件限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接触到钢琴,学生缺乏实践弹奏机会,进而导致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学生钢琴课程学习兴趣低下,自然不能掌握钢琴演奏技巧。现阶段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钢琴学习兴趣和热情。音乐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对钢琴实施拓展式教学,而不是一味的灌输式、填鸭式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习基本钢琴知识,也要掌握钢琴演奏技巧,促进个体综合素质发展,提高高校整体教学水平。

2.教师教学方式不合理

就目前高校钢琴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教学方式不合理,教学理念过于简单陈旧。教学中不主动创新,钢琴教学停留于“教”的层面,忽略了学生“学”的必要性。近年来各大高校招数规模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招收标准,高层次人才却越来越少。钢琴教学由于起步较晚,加之教师教学方式不合理、实用,教学中教师过分重视理论,忽视了实践训练对掌握钢琴技巧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此外,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差,难以准确理解钢琴知识,导致钢琴教学质量不理想。

3.学生学习心态不端正

很多学生对钢琴学习都是三分热度,刚开始热情饱满,但教学中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学活动不丰富,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钢琴的学习兴趣,没有正确的钢琴学习心态,对钢琴弹奏技巧也就不能把握到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拓展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钢琴学习兴趣,充分理解钢琴教学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良好钢琴学习习惯,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多种方法丰富学生视野,规范学生对钢琴教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实践

1.教学方式与艺术思维相结合

钢琴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艺术思维的培养。仅依靠五线谱教学学生难以准确理解和感悟音乐内涵,也无法准确掌握钢琴弹奏技巧。因此,教师要通过二度或三度创作,充分展现音乐内涵,不断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和艺术思维,使教学活动更有生命力。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2.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水平

传统音乐教学教师采取满堂灌教学,学生学习较为被动,加之教师对钢琴实践教学的忽视,导致学生兴趣低、课堂氛围低沉、教学质量差。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改变自身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加强钢琴弹奏训练,促进学生演奏技巧的提升。教师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能是钢琴教学开展的基础。优秀的教师不仅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见解很独到,教学技能强。在教学中,教师把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其中,充分考虑到人才发展和学生需求,使钢琴教学实用性更高,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3.激发学习兴趣,注重个体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由于先天潜能和后天教育的差异,学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呈现不同的能力水平,使教学效果层次不齐,进而导致师生矛盾,阻碍了钢琴课程教学进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技巧教学,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也很重要。教学内容不仅是单纯技巧教学,也包括增强学生音乐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对学生兴趣爱好的了解,结合学生能力和教学发展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音乐教学水平。

4.开展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兴趣是一切活动开展的基础。高校钢琴教学中积极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机会,通过即兴表演或创作激发学生音乐灵感,提高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思维。如钢琴演奏比赛,不规定演奏题材和形式,给学生自由发挥空间,追求耳目一新的效果,以此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音乐比赛,增强学生自信心,丰富演奏经验和演奏技能,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演奏方式更容易引起观众共鸣,实现音乐教学的价值。

5.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师引导

在钢琴教学中,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对学生关爱有加,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许多问题还需教师引导。各种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只作为教学辅导工具,不能依靠它们来实现教学目标或完成教学任务。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发展动向,并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和教育。提高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信任是学生努力和前进的动力。利用各种非智力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发展,革新高校钢琴教学方式势在必行。钢琴教学中教师应以人才发展和学生能力为依据,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要避免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兴趣和个性,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钢琴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提高学生钢琴弹奏技能和综合素质,进而实现音乐课程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尹娜. 分析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J]. 音乐大观,2014(14).

[2]赵盛君. 刍议当前高校钢琴教学方式的拓展[J]. 北方音乐,2015(07).

[3]贺丽萍. 高校钢琴教学的方式思考与实践[J]. 黄河之声,2014(12).

上一篇:2024年疟疾防治协调会工作总结下一篇:离散数学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