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建筑设计建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作为全球化背景下体现文化与地域特征的一种特定建筑类型,当代酒店建筑的设计探索与发展历程,成为分析、解读我国当代建筑创作思想演变的一个非常独特的研究视角。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的酒店(旅馆)建筑发展历程为线索,分析了酒店建筑在面对不同时期的市场、文化和环境条件所采取的不同设计理念和策略,并对传媒化时代的酒店建筑设计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酒店建筑;地域性;多样性;建筑创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消费模式的不断改变,以及国外酒店(旅馆)经营模式和管理体系的引进,酒店建筑设计不仅带来了文化和生活方式上的观念更新,也为我国当代建筑创作探索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实践平台,成为体现中国建筑发展的重要建筑类型之一。

1改革开放初期的酒店建筑设计创作特点(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2000年)

改革开放以后,建筑界对体现时代需求的现代建筑形式追求的呼声日益高涨,而酒店建筑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建筑类型,以其承载的现代化功能需求和对外开放目标,在当代建筑创作“民族化”“中而新”“新而中”等不同探索阶段,成为我国建筑设计与世界建筑接轨最早的建筑类型之一。

1.1“中而新”:与际轨的探索期(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游业发展需求,北京、广州和上海等涉外接待需求较大的城市,均进行了不同规模的酒店(旅馆)建设。许多酒店为中外合资或外资独资建设,且大部分聘请了境外建筑师事务所参与建筑设计,因此成为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平台。境外建筑师对国际酒店管理标准、顾客意愿与生活习惯、配套服务设施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其酒店建筑设计往往具有功能构成合理、设施齐备、重视公共空间等特点,对国内建筑创作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由美籍华裔建筑师陈宣远设计的北京建国饭店(1979年),是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的旅游酒店。在以旅客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指导下,设计师重视前台区域和客房空间布局、建筑功能紧凑实用、客房层不设分服务台等注重实用和旅馆运营经济效益的设计方法,为国内旅游酒店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1]。1983年由贝聿铭先生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其融入环境的总体布局、简练的设计手法、以方形和圆形为母题的形式构图,以及由灰、白、栗色构成的室内外色彩的高度统一,使整个建筑群显得非常典雅、质朴,充分体现了将建筑与庭院相结合来探索现代中国建筑之路的主导思想[2],给当时国内建筑的“民族化”创作探索带来很多启示(图1)。北京长城饭店(1983年)由美国贝克特国际公司(BecketInter-national)设计,其6层高的透光中庭首次将“共享空间”的理念引入国内,而该饭店83.38m高的庞大体量及全玻璃幕墙的外立面设计,与周边环境形成了强烈反差,在当时北京提倡“维护古都风貌”的背景下,引起了国内建筑界有关时代性与传统性如何协调的广泛争论与关注[3]。

南京金陵饭店(1980~1983年)是国内最早的超高层酒店建筑之一,由香港巴马丹拿公司主持设计,具有平面布局紧凑合理、室内装饰典雅别致、建筑造型挺拔明快等特点(图2),其39层的塔楼,总高度达到110.9m。由于其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筒体及无梁楼板框架结构体系等新技术,在2.7m标准层层高下实现了室内净高2.53m的做法,极大地提高了楼层空间的利用率[4];上海新锦江饭店主楼(1982~1986年)高43层,地上高度153m,为国内首幢超高层钢结构旅馆建筑。合作设计双方在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受力特点,最终形成了以方形为平面主体、四角做切角变化的实施方案塔楼平面[5]。塔楼顶端通过架空一层的方式设置圆形旋转餐厅,巧妙地处理了建筑主楼体型由方形向圆形的过渡,其棱角分明、轮廓生动的主楼建筑造型特征突出,成为新的地标建筑(图3)。

与此同时,国内建筑师也开始了对现代旅馆设计的尝试与实践。上海龙柏饭店(1982年)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内首个自己投资、设计、施工、管理的高标准旅游宾馆。由于其地处低层花园别墅区,且临近具有英国乡村风格的历史建筑,为了与环境协调,建筑通过退让保留了场地中的大面积绿地和林地,同时按照“化整为零”的原则,通过体量转折,削减了其6层主楼对场地整体景观的影响。在内部空间处理上,通过围绕水体的江南庭院,使入口空间与室外环境融为一体,扩大了空间的深度和层次。通过使用地方材料和手工艺品,在内部装修方面进行了民族风格的创新尝试[6]。广东地区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在探索基于现代建筑设计原则的酒店(旅馆)建筑设计方面形成了自身的岭南建筑特色,如广州白天鹅宾馆(1980~1983年)是按国际四星标准修建的外资旅馆(图4)。为了克服狭长用地所带来的交通组织难题,设计师利用地形高差,巧妙地进行了人车分流设计,并通过两个开敞式绿化中庭,实现了内外流线分离和动静分区。其腰鼓形的主楼标准层平面、围绕庭院体系进行建筑群体空间组织的设计手法,以及为提高经营效益而进行的室内空间灵活分隔设计,均采用了在当时非常先进和市场化的设计理念,并对此后广东地区的旅馆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7]。

1.2地方性表达:“中而新”向“新而中”转变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旅游业和涉外接待需求的增长,现代化酒店建筑成为国内城市开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由此带动了以各省会城市为主的新一轮建设高潮,使我国酒店建筑创作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成为1984、1986年度全国优秀建筑设计评选的主要获奖类型之一。

特殊的用地环境和使用需求,既为设计者提出了诸多限制条件和挑战,也为建筑设计提供了地方性的创作思路。山东曲阜阙里宾舍(1984~1985年)建设用地靠近国家级保护文物——曲阜孔庙、孔府建筑群(图5),为保持历史建筑群在城市整体空间格局中的主导地位,设计者在总体布局、建筑形式风格、建筑高度、内外部空间组织、细部处理,以及色调、用料等方面均做了深入推敲,使新建筑以从属的姿态融入以古建筑群为中心的历史文化环境之中。同时,采用新的结构和空间手段,将传统建筑的坡屋顶形式和现代旅馆建筑的实际空间需求结合起来,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建筑形式与现代建筑功能之间的矛盾,成为创造性地继承传统建筑文化、体现“中而新”设计理念的优秀实例[8~9]。杭州黄龙饭店处于西湖风景名胜保护区范围之内,由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香港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所合作设计(图6)。为了解决庞大的旅馆建筑体量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冲突,设计师采用了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法:以统一的柱网网格为基本构成母题,将旅馆功能分解到6幢高低不同的方形主楼中,通过单元体组合形成层次丰富的、具有传统意味的造型与空间。在总体布局上,结合建筑内外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打破了内向、封闭的传统庭院模式,通过设置面向内部庭院的景观通廊,强调了内外空间的渗透、融合[10~11]。

将地方性作为探索现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的突破口,是当时旅馆建筑设计创作的一个新趋势。西藏拉萨饭店(1984~1985年)的设计是在对传统地方建筑——“碉房”的形态要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炼出建筑的几何母体并进行再创作,通过厚重、简洁的建筑外部造型,结合庭院的建筑群布局,以及具有浓郁藏族风格的室内空间布置,较好地将现代建筑技术、材料与地域性的风格传统相结合,是当时“新而中”设计创作理念的一个优秀代表作品[12]。新疆友谊宾馆三号楼(1984~1985年)、新疆昆仑宾馆新楼(1983~1985年)、新疆迎宾馆接待楼(1984~1985年)(图7)均是为了满足新的旅游接待需要而进行的改扩建项目,因此在空间布局和使用功能综合性上,因地制宜地考虑了与原有建筑形成完整的建筑群体。在建筑特色塑造上,借鉴了传统建筑基于干热性气候条件的庭院空间布局,反复采用了当地传统建筑的尖拱、半圆拱等构件和图形,在建筑立面形成明暗、虚实的强烈对比,以及丰富的光影变化效果[13]。

1.3酒店综合体:基于城市环境的地标(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20世纪90年代末期)

1988年,国家旅游局颁布《旅游涉外饭店星级标准与评定》,进一步规范了旅馆建筑设计的工作流程和内容,促进了旅馆建筑的全国性普及。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商务、旅游活动集中的大城市中心区,旅馆建筑的发展呈现出大规模、综合化与高层化趋势。大型酒店不断涌现,其功能也日趋复杂,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会议、商务和旅游接待的需要。酒店自身也因其规模和区位,成为城市的新地标。

北京国际饭店(1992年)是当时国内一次性建成的规模最大的旅馆建筑,总建筑面积达到10.5万m2,客房总数1049套(图8)。其主楼标准层采用了三叉圆弧的六边形平面形式,每层50间客房,建筑造型舒展、简洁,体现了建筑功能与形态的完美结合[14]。由美国著名建筑师约翰·波特曼设计的上海商城(1991年),是国内首例以酒店为核心的城市综合体(图9)。在7层裙房上,由700套客房的波特曼酒店主楼和东西两侧的办公、公寓楼围合出一个面向城市道路的屋顶开放空间。建筑临街层也与一般酒店建筑的布局模式不同,全部架空形成半开敞的入口广场,使街道空间延伸到基地内,有效解决了狭小基地与大体量旅馆建筑的内外交通问题[15]。

2新时代背景下酒店建筑设计创作的多元化(2000年至今)

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战略推动下,于2000年开始试行的节日长假制度,对促进我国旅游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酒店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04年,中国加入世界经济贸易组织(WTO)后,逐步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和旅游客源国家。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重大事件又进一步推动我国旅游业向多元、连锁经营等方向发展,市场细分特征日益突出。

国内休闲旅游需求的快速发展,使国内客源逐步成为酒店业的主要服务对象。市场竞争的加剧,又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细分,并呈现出大众化、层次化、地域化等特征。在城市中心区,由著名酒店管理集团主导的高端酒店业主要面向商务客源。为了保证自身品牌的信誉、形象和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同时希望通过规模化建设降低运营成本,目前位居前列的国际酒店集团均制订了统一的经营管理程序和硬件设施建设标准,并通过子品牌的细分,形成系列化的产业链条,从而实现品牌自身的多元化,增加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装修朴素、干净卫生、设施便利、价位适中、连锁经营的经济型酒店成为国内酒店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在自然、人文景观特色突出的滨海、滨水和西部地区,依托特色环境资源的休闲度假酒店集群开始出现[16]。例如:以海南为代表的热带滨海地区,先后形成了三亚湾、亚龙湾、海棠湾等密集的高端度假酒店集群;以云南为代表的高原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综合地区,围绕古镇、高原湖泊形成了以中小型酒店为主体的个性化酒店群落。

为提高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或突出酒店的历史文化特色,利用城市中的原有建筑改造扩建、依托住区开发建设酒店设施等,成为新的酒店建设与经营模式。如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重建项目[17]、上海和平饭店保护和扩建项目[18]、深圳招商地产结合居住区开发的美伦公寓及酒店项目[19]等,体现出当前国内酒店建设与设计基于特定历史环境和市场需求而形成的多元性和市场细分化。

进入21世纪后,在发达国家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换的过程中,其消费文化呈现出人性化、生态化、信息化、品牌化、主题化、社会化、特色化等特点。酒店建筑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建筑,需要通过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需求来获取最大利润[20]。为避免同质化竞争,当代酒店建筑设计和经营管理开始向更专业化、更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并特别强调了创新设计与独特用户体验在提升酒店价值方面的重要作用。

2.2.1主题酒店

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休闲、娱乐和文化等功能设施的边界日益模糊,在酒店业上表现为融合娱乐、商业、文化的主题酒店。这些主题酒店往往在精准分析目标客户群的基础上,或依附于主题公园等大型娱乐休闲活动设施,或以某种独特的体验需求为核心构建空间群落,在设计中注重发挥其所在地域独特的自然、文化、政商、邻里资源,推导出鲜明、新颖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在功能、服务、艺术、产品等方面进行特色设计与氛围营建[21]。其主题选择从历史传说到未来派的幻想无所不包,不仅在室内外空间环境营造上体现自身特色,而且为特定的顾客群体提供了独特的客房形式、活动及配套设施。如广东长隆度假酒店毗邻长隆野生动物世界、水上乐园等主题乐园,围绕森林野生动物主题构建了以家庭旅游为核心的园林式酒店空间,并根据游客特征,在总体布局、内部流线组织等方面突出“戏剧性”的空间体验,在建筑形态上突出岭南地域建筑风格,酒店大堂和客房楼均以特定的动物形象为主题进行内外空间营造[22]。

2.2.2精品酒店

精品酒店一般由经验丰富的建筑师担纲设计,并追求不同于大型品牌酒店的个性特征。1984年,精品酒店的先驱——企业家伊恩·施拉格和史蒂夫·鲁贝尔在美国纽约麦迪逊大道开设了摩根斯酒店,明确了其“与众不同”的精品酒店经营与设计理念,强调酒店空间氛围和情境上的独特性[23]。由于服务对象和所处地域条件的差异,精品酒店并无固定的模式或风格,但一般规模较小(客房数小于100间),更注重个性化的服务,以使每位客人都能享受到量身定制的服务为首要目标。精品酒店往往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突出的地域属性、专属的定制服务和精致的建筑语言来凸显自身的识别性与唯一性[24]。其中,城市型精品酒店往往通过对具有历史和艺术意义的旧建筑改造而成,如上海外滩2号华尔道夫酒店。其将传统与现代因素进行有机整合,在内部空间塑造和细节处理上延续了其维多利亚时代的传统英伦风格,使旅客可以从中感受深厚的历史氛围,体验新旧交织的酒店空间魅力[25]。度假精品酒店多选址于具有优美风景资源的山水环境中,多以高端民宿的形式出现,通过融入环境的独特景观空间打造,使旅客获得高品质的感官体验,如大理拾山房精品酒店。其背靠苍山主峰西麓,面向洱海,视野开阔,建筑师凭借多年的西南山地建筑设计经验,巧妙地解决了地形利用、景观营造、空间组织、自然要素引入等问题,为游客提供了一种回归质朴的生活场景和“家”的意象[26]。

3结语:追本溯源,回归生活

在旅游市场和酒店市场客源日益分散和细分的背景下,酒店建筑也突破了既有的经营范围与服务模式,向服务内容更加宽泛、设施配置更加多样化、服务群体更加小众化的泛休闲度假建筑拓展。突出特色与个性,以日常生活空间为核心,成为当代休闲度假建筑设计的主要指向。以特定历史文化、自然要素的深入发掘为切入点的在地性设计,成为建筑设计者追求建筑可识别性的主要途径,也为当代中国建筑的创作探索和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开放性平台。另外,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入,传媒作为沟通买方和卖方市场消费信息的重要平台,不仅深刻改变了传统酒店业的市场格局和经营模式,也改变了酒店业的客户群体构成和酒店产品订购模式。扁平化的网络信息平台拓展了顾客选择范围,提升了旅客根据自身消费需求选择酒店的自由度和精准度,因此酒店经营者不得不根据市场变化对酒店空间和功能进行弹性调整,同时通过凸显特色来提升酒店在开放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了提升知名度,酒店经营与网络平台的结合日趋紧密,形成了一种新的市场推广模式,其中独特的自然景观资源与休闲体验活动,仍是许多网红酒店宣传的重要买点。

开放的网络平台也为建筑师,尤其是青年建筑师展示自身的创作成果提供了新的舞台。建筑网络媒体可以迅速地将最新的建筑设计作品展示出来,有助于提升青年建筑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建筑师视野的在地性建筑与大众传媒关注的网红建筑还是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性——以人为本,基于当地景观和文化资源的休闲度假建筑设计,更关注人们的使用体验,在外观形态上也尽量融入特定的环境氛围中;而网红建筑则更关注视觉上的可辨识性,对具体空间使用的推敲往往不足,所以常会给人带来生硬、拼贴和布景化的印象。纵观改革开放40余年来的众多优秀酒店建筑作品,无一不是与场地“锚固”在一起的精心之作,综合体现了建筑师的创作理念、市场需求和当时当地的建造技术水平。因此,面对当下的挑战,建筑师只有坚守“以人为本”的创作原则,怀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更深入地理解场地的特质和潜质,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探索,才能使酒店建筑设计真正成为中国建筑在地化与国际化探索的一个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顾孟潮.北京华都、建国两饭店设计座谈[J].建筑学报,1982(9):21-23.

[2]顾孟潮.北京香山饭店建筑设计座谈会[J].建筑学报,1983(3):57-64.

[3]顾孟潮,顾同曾.关于长城饭店的建筑评论和保护北京古城风貌座谈会[J].建筑学报,1986(7):30-38.

[4]谢庭雩.南京金陵饭店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1984(3):49-55.

[5]洪碧荣,姚金凌,孟清芳.上海锦江饭店新楼方案设计与剖析[J].时代建筑,1987(2):3-6,20.

[6]钱学中.上海龙柏饭店建筑创作座谈会[J].建筑学报,1982(9):1-5.

[7]临江.白天鹅饭店建筑设计构思[J].建筑学报,1980(2):10-15.

[8]戴念慈.阙里宾舍的设计介绍[J].建筑学报,1986(1):2-7,82.

[9]张镈,郑孝燮,张开济,等.曲阜阙里宾舍建筑设计座谈会发言摘登[J].建筑学报,1986(1):8-15.

[10]程泰宁.环境·功能·建筑观——杭州黄龙饭店创作扎记[J].建筑学报,1985(12):35-42,84.

[11]程泰宁,胡岩良,陈章德,等.杭州黄龙饭店建筑设计座谈会[J].建筑学报,1988(10):6-19.

[12]宗铎.拉萨饭店的启示——也谈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结合[J].建筑学报,1986(11):10-11.

[13]王小东.创新、继承:新疆友谊宾馆三号楼设计简介[J].建筑学报,1985(11):61-65.

[14]胡寅元.北京国际饭店[J].建筑学报,1988(7):2-9.

[15]胡菲菲.纵话横说“波特曼作品”——上海商城[J].时代建筑,1991(1):4-7.

[16]凌克戈.关于度假酒店集群化的思考[J].城市建筑,2011(4):11-14.

[17]曾群.历史意义与当下精神——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设计[J].建筑学报,2003(2):34-38.

[18]唐玉恩.上海和平饭店保护与扩建[J].建筑学报,2011(5):9-13.

[19]都市实践.山外山、园外园:深圳美伦公寓及酒店[J].时代建筑,2012(2):91-93.

[20]傅娟.当代消费文化与酒店设计趋势[J].新建筑,2005(2):60-63.

[21]何樾.主题酒店设计探析——以5家国外主题酒店为例[J].建筑学报,2013(5):86-94.

[22]广州集美组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新长隆国际度假酒店[J].城市建筑,2011(4):79-84.

[23]章宇贲,张维.精品酒店建筑的DNA[J].新建筑,2011(3):20-24.

[24]任洋,卢峰.中国精品酒店的“精品”设计之道[J].城市建筑,2014(16):34-37.

[25]徐洁,陈向东,俞昌明.外滩2号上海华尔道夫酒店[J].时代建筑,2014(2):76-85.

[26]李骏,何飙.大理拾山房精品酒店[J].城市建筑,2018(2):110-121.

上一篇:基于网络暴力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下一篇:如何突破长三角纺织服装行业区域价值链低端锁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