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

2022-05-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古诗词与群文阅读概念浅析”“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实操”“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反思”三个方面出发,对于如何开展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素养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实操;

前言: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部编版教材中,对于古诗词教学更有侧重,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提升古诗词的学习质量是教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随着学生学习压力不断加重,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应运而生,这就是要为学生开创一个古诗词学习新格局。任课教师要能够将诗词进行单元整合,以此拓展古诗词课程教学,推进多文本阅读的教学实践,在更广阔的视野中体现多文本阅读的价值,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会阅读诗词,品味诗词之美。

一、古诗词与群文阅读概念浅析

群文阅读教学是近些年逐渐被提出的新颖教学方式,随着部编语文教材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深入,群文阅读的定义被不断修正完善,它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简而言之,这即是像“1+X”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其中的“1”是指要立足于课本教材中的某一篇古诗词。通过单篇古诗词的指引为学生打开学习的新天地,而“X”则是指与课堂主题等相匹配的、多篇拓展的古诗词篇目,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阅读课文的认知,并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这是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方式,需要任课教师转变教学思路,立足基本课本教材,适当延伸拓展,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的,将群文阅读教学法与古诗词联系在一起,能够拓展研读同一题材不同创作风格的作品、同一作者的不同诗篇、不同作者在相似环境下创作的诗词作品,从而最大限度促进学生拨开古诗词学习的面纱,真正掌握古诗词学习的技巧,体会古诗词韵律之美。总之,“群文”与“阅读”模式的探究,能成倍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多篇文章的补充与延伸之中,加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在初中古诗词的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实操

1. 文本细读,寻求教学目标

古诗词之中蕴含着丰富情感,是学生内心感悟的真实体现,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基于文本本身出发,设定恰当教学目标,从而真正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词蕴含的情感,发挥群文阅读的价值意义。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教学为例,任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一文学作品来初步开打群文阅读的大门。首先,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这一过程中,任课教师朗读的重点放在古诗词的节奏、停顿、重音,所蕴含的感情内涵都要靠读来感受体会,因此,朗读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朗读中,学生基本能够对于诗词有自己的感悟,通过“茅屋”“秋风”“老无力”“向昏黑”等意向词汇,能够感悟到文章充满了些许悲凉、无可奈何之状。紧接着,任课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诗词背景,这篇文章创作于安史之乱前后,杜甫饱经风霜战乱之苦,一家流落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而就在这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卷走了杜甫屋梁上的茅草,家中又陷入了风雨飘摇。

结合这一背景进行学习,学生能够从字里行间品味杜甫的伟大情怀,此情此景,使杜甫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这首诗最能体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任课教师可以为学生拓展《望岳》《石壕吏》两首诗词作品,学生发现《望岳》这首诗的情感迥异不同,在《望岳》中“凌绝顶”“众山小”将作者的情感勾勒出来,杜甫傲立于泰山不禁感慨良多,既有歌颂泰山的气势磅礴,又有出仕的决心,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石壕吏》一诗中,学生能够通过字里行间拥有新的文学感悟。作者杜甫叙写了目睹石壕吏夜间捉人的故事经历,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通过重点字词能体会作者不同的情感境遇,感受作品表达的悲凉之感,对于社会现实状况有更加深刻的反思。通过对同一作者的不同文学作品加以群文阅读辨析,从《望月》到《石壕吏》再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能够体验到杜甫的一生,全身心感悟诗圣一生的悲壮与伟大。

2. 核心提炼,组合相应文本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瑰宝,是作者凝聚心血创作的经典作品,因此想要全方位地推动群文阅读的开展,任课教师应从其关键核心出发,引导学生能够感悟到群文阅读的根本内核,提升学生的古诗词素养。以《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阅读为例,作为辛弃疾代表作品之一,其中文学风格也是十分明显的,任课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诗词,可以找一找诗眼在哪里?学生可以发现诗词关键在于“怀”。登临在京口的北固亭,诗人在怀念谁?怀念些什么?任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度阅读这首词,全词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融化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复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

毫无疑问,这是一首典型的军旅诗词,此时,任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雁门太守行》等诗词。任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核心主题,并说出其中的异同。学生会说:“这都是典型的军旅诗,古诗词之中都表达了作者豪迈的人生态度,文学风格十分大气。但这其中也有细微差异,既可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也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还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情;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倾尽全力去阅读诗词,感受文章的深刻内涵,在对比差异化的过程中,全方面地提升学习能力,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感悟诗词之美,这对推动高效化的群文阅读具有良好助益。

3. 学情定位,选择恰当课型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因为学习情况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于古诗词的理解能力也有所差异,这也表现在学生的成绩有高有低。因此想要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一刀切的教学策略是十分错误,这就需要任课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情状况,为不同学生推荐适宜的群文阅读文本,真正打造良好的班级阅读之风。以《水调歌头》一词阅读为例,任课教师可以先从课本出发让学生感受诗词之美,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名家朗诵视频,理解诗句的基本内容,把握词人情感起伏变化,引导学生学习欣赏诗歌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能力。该词以月起兴,以与其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心态。

这一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学情状况的学生进行分层推荐。对于学情状况较差的学生,任课教师可以拓展阅读苏轼诗词作品较为容易理解的诗篇,如:在《水调歌头》中明月为主要意向特征,通过明月美景不禁展开思考,任课教师可以推荐《阳光曲·中秋月》《中秋见月和子由》《西江月》,这三首诗词作品之中,苏轼都对月作诗,能见感到了月之清辉,暮云悄悄隐去,清寒慢慢散去,见月光之美;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能品到月光之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更见月色皎洁,意境明显。此时,学生则能够加深了解“明月”这一诗词意象,也增强学生对苏轼情感的理解。对于学情状况较优良的学生,任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古诗词出发,去理解古文内容,并能够体会其中深意,并了解传统文化的璀璨之处。如苏轼的《赤壁赋》《后赤壁赋》,能够通过具有紧密关联的内容作品,两篇诗词沿用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写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优美景色。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使得学优生能感悟到苏轼豪迈的人生态度,学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借助赤壁感悟人生,了解怀古诵今、心性豁达。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群文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推动学生诗词素养的真正提升。

三、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反思

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完善的群文阅读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主要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其一,即是要将学生群文阅读数量与质量做到综合提升,通过群文阅读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任课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纵向与横向进行比较,从而增加诗词深度与诗词广度。在突出多文本有效阅读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教材的引导价值,其中既包括课内的古诗词阅读,同时也包含课外的古诗词阅读。这样就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从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佐之以开放性的学生自主阅读选择,推动古诗词群文阅读的高效开展。

其二,应当将古诗词群文阅读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群文阅读的专题教学,形成完整的诗词思维。充分构建核心素养下运用—提升—鉴赏—传承的四个维度,在增加学生阅读储备的过程中,提升古诗词自主探究水平,实现语文学科的综合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勇于实践、大胆探究,积极总结群文阅读教学与高效古诗词传播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这也离不开学生的积极配合,紧跟课堂教学进度,听从教师指引,多读、多看、多鉴赏。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将持续关注“部编版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探究”这一重要课题,以期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古诗词综合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黄中英.“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8(3):45-46.

[2]吴晨瑶.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途径探索[J].读写算,2018(4):221-221.

[3] 王益.基于核心素养的古诗词群文阅读探索[J].读与写(教师),2018(8):100-100.

[4]严晓燕.依托古典诗词,铸造群文阅读的突破口[J].江西教育,2018,1058(36):34-34.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拓展性阅读实践之我见下一篇:有机化工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的风险评估及环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