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夏天的古诗初中

2024-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描写夏天的古诗初中(精选5篇)

描写夏天的古诗初中 篇1

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注释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送灵澈上人

唐代: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斜阳 一作:夕阳)

译文

青苍的竹林寺,近晚时传来深远的钟声。

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回青山渐行渐远。

注释

灵澈上人:是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寺僧。上人,对僧人的敬称。

苍苍:深青色。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

荷(hè)笠:背着斗笠。荷,背着。

采莲令·月华收

宋代:柳永

月华收,云淡霜天曙。西征客、此时情苦。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一叶兰舟,便恁急桨凌波去。贪行色、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译文

月亮已收起了光华,云淡淡的,地上有霜。天色已黎明。将远行西去的人,此时心情最苦。美人儿紧握着我的手,为了送我上分别的岔路,她把朱红的大门轧轧地打开。千娇百媚的脸庞、婀娜轻盈的身姿,她久久地站着,没有话,只流泪。我肠都要痛断了,又怎么忍心回头再看她一眼呢?

我乘坐的一叶扁舟,便如此急急地随着水波去了。临去前,我只顾准备走,行色匆匆,哪知离别的心绪,会万般千种地袭来心头呢!我只得心怀怨恨,含情脉脉,这满腹的话又能对谁去说呢?待到我再回过头去时,重城已看不到了。寒飕飕的秋江上,唯见天外隐隐约约地有两三株烟蒙蒙的远树而已。

注释

1.月华收:指的是月亮落下,天气将晓。

2.临歧:即岔路口。此指临别。

3.轧轧:象声词,门轴转动的声音。

4.争忍:即怎忍。

5.方寸:指的是心绪,心情。

描写夏天的古诗初中 篇2

具体运用哪些方法进行心理描写呢?

一.直抒胸臆

古典诗词是很讲究含蓄、曲折的, 但也不排斥直抒。有时人物内心的情感激越如江河奔腾, 瀑布直泻, 不可遏止, 因而表达得也较直率。

如吕布中的[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 南北东西。南北东西, 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 暂满还亏。暂满还亏, 待得团圆是几时?”

既恨君像月, 又恨君不像月, 矛盾的说法却表达了同一种心理———内心的怨恨、遗憾和渴望。全词像一段低沉、郁闷的内心独白, 发自肺腑, 令人同情。

这类词有许多, 如顾瓊的[诉衷情]中的女子, 夜深人单, 孤苦之情难排, 想到自己苦恋, 对方却不知如何消闲, 末尾迸出一句:“换我心, 为你心, 始知相忆深!”她多么希望自己也能被对方如此地思恋, 词中的感情倾诉, 限于篇幅, 大多是一句两句, 凝炼而又深沉, 份量如锤, 灼人如火。

二.言近旨远

与那些较为单纯、质朴的内心倾诉略有不同, 有些词虽然也用直率真切的语言, 但揭示的却是一种更为曲折复杂, 甚至矛盾的内心感情。表现为若隐若现, 微妙回旋。

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瑶台有路, 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 山长水远知何处?绮席凝尘, 香闺掩雾, 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 梧桐树上潇潇雨。”

前几句写出一种典型的微妙心理———人大都是在美物失去以后才知其可贵, 当时没有珍惜这份情谊, 轻易离别意中人而未“双飞去”, 如今远别千里, 欲归无路, 才感到深深婉惜。然而现在后悔有什么用呢?寄书无凭, 只有看尽黄昏, 复听夜雨了。

词人大多写相别之悲, 怀念之苦, 但也写重逢之喜悦的。晏几道[鹧鸪天]的下片是这样刻画相逢时的心理的:“从别后, 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霄剩把银缸照, 犹恐相逢似梦中。”由于相思常念, 虽经多次在梦中相见, 今天夜里是真的见面了, 却反而疑惑起来, 以为又在梦中, 只好把银灯举着照了又照, 才放下心来。以前以梦为真, 今天却将真疑梦, 此种久盼成疑的心理写得十分细腻曲折, 真切感人。

三.情景交融

古典诗词描写人物心理, 更多的则是用较含蓄曲折的手法。沈祥龙在《论词随笔》中言:“诗有赋、比、兴, 词则比、兴多于赋。或借景以引其情, 兴;或借物以寓其意, 比也。盖心中幽约怨悱, 不能直言, 必低徊要眇以出之, 而后可感动人。”景物描写在词的心理刻画中占着极重要的位置。

在古典诗词中的彩色世界里, 人与大自然是融为一体的。心与物, 情与景, 彼此渗透, 互相映衬, 几乎大部分词都含有景物描写。然而单纯描写景物的词并不多, 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词人写景都是有所蓄意, 有所用心的。

以景衬情。以周围的景致气氛衬托人物的内心感情。李煜[清平引]“别来春半, 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以落梅烘托作者的心情撩乱和摆脱不掉的愁思, 同时又表明他站在梅树下凝神已久。写得不露痕迹, 又非常传神。

以乐景写哀, 则哀更切, 制造同人物心境不相协调的气氛, 更能突出人物心理。如史祖达的[双双燕]:

“过春社了, 席帘幕中间, 去年尘冷。差池欲往, 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 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捎, 翠尾分开红影。芳经, 芹泥雨润。爱贴也争飞, 竞夸轻俊。红楼归晚, 看足柳昏花瞑。应自栖香正稳, 便忘了天涯芳纹。愁损翠黛双蛾, 日日画阑独凭。”

作者以十分细腻之笔, 写出双燕的自由飞翔, 相亲相爱的美满生活, 强烈地反衬出闺中人的寂寞愁苦、孤独凄凉的心境和等待爱人的焦虑心情。

由景生情:一幅破败凄凉之景, 在一个内心愁苦忧郁的人眼里, 自然像一条引线般地抽出了人物心中的愁绪。柳永[卜算子慢]上片:

“江枫渐老, 汀惠半凋, 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 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 继续残阳里。对晚景, 伤怀念远, 新愁旧恨相继。”

在暮秋时候, 残照之中, 眼见败红衰翠, 耳闻砧杵之声, 怎能不勾起对远人的怀念, 对晚境的伤感, 怎能不旧恨未了, 新愁又添呢?

当然, 在不同的心情下, 景致又变得不同了。如陆游的[秋波媚]:

“秋到边城角声哀, 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 凭高酹酒, 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 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 曲江池馆, 应待人来。”

陆游此时正在南郑任四川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 正积极向宣抚使王炎献策, 筹划收复长安。踌躇满志, 号致悠扬,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便感到那南山月也特别多情, 特地为他破云而出, 那灞桥曲江 (代指长安城) 也似乎在静静等待着宋军的到来了。

四.由表及里

人的行动既然受着心理的支配, 人的外在表现和心理便密切联系着。因此, 有些心理描写并不是直接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去写, 而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去写。让你感觉到或猜到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 这是一种给人更大想象余地、更富有张力的心理描写。美国作家海明威曾说:小说应该写得有立体感, 而且要像一座冰山, 你只能看到浮在水面上的一小半, 但却能推知水下的冰山有多大。古典诗词中不少作品就达到这样的功力。

如纳兰容若[减字木兰花]:

“相逢不语, 一朵芙蓉著秋雨。小晕红潮, 斜溜须鬟心双凤翘。待将低唤, 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怀, 转过回阑叩玉钗。”

作者抓住人物极其细微的举动和表情的变化, 含蓄地表现出年青恋人无法言传的心境, 它使人感到, 在这一对恋人之间, 有着一道无形的墙壁, 在绵绵的情意中, 掺杂着一丝苦涩的滋味。人物虽没有一句话, 但你能感到他们内心中翻腾着千言万语, 全部曲折与悲切也正是因为他们无法说出一句表达心情的话。

五.托物咏怀

有些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 作者不便直接说出, 常借咏物而托之。写物是虚, 实为“夫子自道”。

如贺铸[踏莎行]:

“杨柳回塘, 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蓬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 红衣脱尽芳心苦。返照迎潮, 行雨带雨, 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东风, 无端却度秋风误。”

这首词明咏荷花, 暗以自比。以蓬舟之不来由于绿萍之断路, 比喻自己之遭冷落由于无人汲引。以蜂蝶不知幽香之可爱, 比喻自己的品德才气完全不被人欣赏。因此只能自开自满, 芳心独苦。郁闷不平之情使作者借着荷花之口直接倾出内心的感叹, 在这感叹之中隐藏着作者的矛盾心理以及潦倒悲哀和不平。晏几道的“朝落暮开空自计, 竟无人解芳心苦”也是借咏荷花诉说自己苦闷、孤独和抑制不住的渴望。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 如苏轼[水龙吟]借写柳絮刻划了一个女了的伤感和幽怨, 刘克庄[卜算子]借写落花曲折表现了作者的一种受压抑的心理。

六.梦境幻觉

把梦境写到古代诗词里, 已有很长的历史了。注重于描摹人的内心情感的古代诗词作家们早已不把眼光只局限在白日的情形了。夜晚是人的思想最活跃的时刻, 而在梦的世界里, 人的内心、思想得以最自由、最无拘束地活动。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梦是心理的形象化的体现, 是现实生活一种折光的反映。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鬃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

这是苏轼的一首怀念妻子的记梦词。上片写出梦前的复杂心理, “不思量, 自难忘”, 这六字看去平淡, 却含意深挚, 如果说天天思量反而不真实了, 只有潜意识地不思而思, 才见真正的深入内里的思念。死别十年, 可叹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幻想相见, 但又否定了幻想, 只有托梦了。下片接着出现梦境, 梦境写得真实而又朦胧, 简炼而又深沉, 了了数语, 然而作者对亡妻的思念和感情却渗纸而出。情感的流露显得疏淡而深远, 颇合中年人的心理特征。

以上概括的几种手法并不是孤立的。在一首词中, 常常是兼用各种手法表达人物内心。

如冯延巳的[鹊踏枝]: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 不道春将暮。百草千万寒食路, 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 双燕来时, 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 悠悠梦里无寻处。”

见到行云联想到丈夫, 第一句是内心对丈夫疑问和埋怨:他这几天到哪去了呢?竟不顾春天快要过去, 总是忘记归来。第二句是她的想象, 丈夫大概又在谁家寻花问柳了, 想到这怎能不悲伤呢?第三句便转入外部举动的描写:含着眼泪斜靠楼头自艾自怨, 这些举动流露了她内心的痛苦。在痛苦无聊的自言自语中, 她向燕子发问, 有没有看见她的丈夫?这第四句是人物的语言描写, 通过这痴情的发问, 我们进一步看到女主人公愁苦而无奈的内心。第五句是借柳絮为喻, 将无形的内心愁绪化为有形, 使我们更深一步地理解了人物的心理, 逐渐走入人物的内心深处。

古诗词中景物描写的表现技巧 篇3

[关键词]古诗词;景物描写;鉴赏;表现技巧

景物描写,描绘的是自然万物的声、色、形、态。空山之白雪青松,尽显境之静谧;江中百舸游鱼,毕现境之生机。当诗人以丹青妙手的独到眼光观察景物,以淡雅浓丽的笔调描摹景物时,自然景物便幻化成优美的文字,以仪态各异的形象承载着诗人的感情,喜怒哀惧之情跃然纸上,动人心魄。尽管诗人们运用的表现技巧有所不同,但最终都是以景物来表情达意,恰如异曲却同工。古诗词中描摹景物常见的表现技巧如下。

一、以色彩渲染意境

采用最富张力和最能符合自己心境的颜色进行描画,以渲染出强烈的氛围,从而达到抒情表意的效果,似乎是诗人们偏爱的技巧。鲜妍明媚的色彩往往表达欢快热烈之情,晦暗阴冷的色彩通常表达伤感悲戚之情。冷暖色调的巧妙运用淋漓尽致地传递出了诗人们的内心情绪。

如贾至的《春思二首》(其一)“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草色嫩绿,柳色鹅黄,桃花娇红,李花胜雪,色彩分明,搭配和谐,不仅在直观上引起读者对色彩的联想,而且增加意境美,生动形象地展现如画春光,表达作者欢快的心情。

二、多角度表现特征

自然景物总以其千变万化的姿态呈现出变幻多姿:飞瀑湍流磅礴,明月清风静谧,黄莺杜鹃婉转。当诗人以或远眺、或近观、或谛视、或静听的不同视角欣赏眼前之景,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声色结合等多种手法展现景物的特征时,变化万千的景物中也就溢满了诗人的独特情怀。

元散曲家周德清的《塞鸿秋浔阳即景》写道:“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靛。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声来如线。”此曲写的是浔阳一带的秋景,由近处长江水写到远处黛色淮山,由低处山水江帆写到高处晚云新月和飞鸿,高低远近天上地下,尽收笔端,生动活泼,形象细腻,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画面。

诗人描写景物时也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既能以静写动,以动写静,还能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从变化中尽显景物特征。

三、虚实结合拓意境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实际情景与回忆、联想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开拓意境、深化主题的艺术效果。可以说,实景是虚景的引导,虚景是实景的升华。

比如高适的《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一二句写实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里,不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梅花落》曲调;三四句写虚景,将“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洒满天山。此诗虚实结合,抒写将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凄清的意境中渗透了他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衬托对比抒衷肠

对比与衬托是诗词中的常见技巧。情随事迁,情随景移,面对眼前衰败或繁盛之景,人们通常会引发出相应地伤感或喜悦的情绪。于是眼前景物带上作者的感情色彩,落于笔下即通过景物描写来正面衬托诗人情感。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写了钱塘湖早春之景。西湖水涨,水色天光,黄莺欢快鸣唱,燕子啄泥筑巢。西湖边嫩草如毯,白沙堤垂杨拂堤。诗人面对早春的西湖,想起自己在任时的政绩,欣喜之情难以自抑。西湖明媚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然而,为了突出内心的愁苦或愉悦之情,诗人有时也用看上去具有相反情绪的情景来作衬托,借助情景的不协调形成鲜明的反差,达到强化情感的作用。

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字面上写了梦中往昔的繁华:游上苑时的浩大声势,和煦的春风,皎洁的月光,鲜艳的花朵。而现实处境只字不提,却通过梦境的繁华来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越能反衬出梦醒后现实的浓重;对旧时繁华的眷念越深,就越能反衬出亡国后的凄凉。

优秀的诗歌字字如珠玑,值得细细品味。出色的景物描写更是珠玉成串,读之如珠落玉盘,赏之如暖玉生烟,引人遐思联翩。在赏析诗词时,除了关注叙事和抒情外,尤为值得关注的便是景物描写了。当读者能用以上手法去理解景物描写时,景物的妙处便能进一步凸显出来,古诗词这颗明珠也将更加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 周正旺

描写夏天的古诗名句 篇4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曲院风荷 【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

夏吟 【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水浒传》中的一首 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夜耕夜绩麻)【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诗经·小雅·四月》 四月维夏,六月徂暑

徂:开始。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四月入夏季,六月到暑天。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农历四月。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首夏:孟夏,农历四月。歇:盛及而衰。

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春余:春末。夏首:夏初。

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本文由经典话语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

隋·杨广《夏日临江》 夏潭荫修竹,高岸坐长枫 潭:水边。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写夏季傍晚日落、月上、乘凉之景。

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唐·杜甫《夏夜叹》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轩:窗。

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孤花:一枝花。春余:春天剩余之景,时已至初夏。

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岚:雾气。

唐·韩愈《送刘师服》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夏半:夏季过半,农历五月半后。淅:风吹拂的样子。

唐·白居易《宴散》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唐·贾弇《孟夏》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孟夏:初夏,指农历四月。慈竹:竹名,亦称子母竹。如编:象编排起来一样。蜃气:古人以为蜃(大蛤)吹气可成楼阁虚景,实际是光线穿过不同密度的空气,经过折射,把远景显现在空中的一种幻影,也称为海市蜃楼。管弦:形容蛙的鸣叫象奏乐一样。

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

岩溜句:岩上的泉水瀑布,凌空进发,一片云烟,象是晴天挂起一幅雨帘。林萝句:林间藤萝缠绕,浓荫蔽日,使人在盛夏感到凉意。

唐·高骈《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 水晶帘:形容映入水中的楼台倒影象水晶的帘子一样晶莹明澈。

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麦气:麦收时的气息。花时:花开之时。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芳菲:芳香的花草。可人:合人心意。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嘉树:树的美称。此描写夏天的诗句意谓:雏莺在和风中长大了,充足的雨水催肥了梅子,正午,树下形成了清凉的圆形树-阴-。

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 沈李浮瓜:瓜果浸于寒水之中。

宋·朱淑真《即景》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元·王挥《过沙沟店》 清风破暑连三日

宋·赵师秀《有约》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宋·陆游《初夏绝句》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红紫:泛指各色*花朵。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宋·陆游《初夏绝句》

描写夏天的古诗诗句 篇5

夏天来了,我听见它的`脚步声了,它踏着烈日,风风火火地来了。

1.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2.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3.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4.垂缍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5.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准时。——萨都剌《初夏淮安道中》

6.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初夏睡起》

7.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8.赐食金盘出宝闺,玄熊掌映紫驼蹄。侯家但诧承恩泽,岂识山厨苦虀?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11.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

13.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14.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1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1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18.隋家古寺郡西南,寺废残僧只二三。藜藿满庭尘暗佛,时闻铙鼓赛春蚕。

19.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20.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贾弇《孟夏》

21.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22.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2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24.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25.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6.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27.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28.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29.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戴敏《初夏游张园》

30.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披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幻想。

31.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即景》

32.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33.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34.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经·小雅·四月》

35.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36.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3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38.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

39.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40.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41.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42.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43.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44.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着枝。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准时。

4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46.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47.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三衢道中》

48.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49.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5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51.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大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52.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53.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宋·陆游《初夏绝句》

上一篇:公益创投项目申请书下一篇:兴山县文化局2007年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