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野下大学生党史教育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大学生党史教育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之一,其主要目的是让大学生系统全面了解党史,从内心深处接受认可中国共产党。从新媒体的出现到如今的融媒体,信息传播成本的廉价性、呈现方式的多样性等特征使得党史教育面临新的挑战。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加强对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认识以及借助融媒体进行党史教育的有效途径探析,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

关键词:融媒体;大学生;党史教育

中国共产党历史(简称:党史)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只有全面系统客观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校开展党史教育工作是推进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有利于让大学生在全面了解党史国情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历史使命感,引导他们继承革命的光荣传统,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能否客观认识中国共产党历史,则与中国未来命运直接挂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融媒体脱颖而出,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所谓融媒体,是指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1]。在融媒体时代,青年大学生信息获取更加便捷,获取速度加快,获取的渠道增多,对推动大学生党史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运用得当则会帮助大学生坚定政治信仰,反之,则会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顺应时代潮流,合理利用融媒体,让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是每个高校都应该关注的重点。

一、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现状

为进一步了解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现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相结合的方式,随机抽取某高校学生770人为对象进行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围绕大学生对党史知识的认知(重视)程度、当下的党史教育模式情况、融媒体技术在党史教育中的运用情况等几个维度展开,根据调查结果,现将高校目前党史教育现状总结如下:

(一)传统的党史教育模式依旧占据主导,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

在新媒体未发展之前,传授党史知识的模式主要依赖传统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中,掌控课堂秩序和教学内容的老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完全服从于老师安排,课堂教学仅依靠老师口头讲授,一对多的传统教学模式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知识传授,但所学知识是否被学生接受、消化、认可却无法得到直观的衡量。随着融媒体的到来,科技的进步虽然方便知识的传播和获取,但结合本次调研,在对“现有思政课教学模式”问题进行调查时,85%的学生指出老师会借助多媒体教学,但大部分老师的多媒体教学只是将书本知识照搬到电脑上,课堂教学靠读ppt为主,80%的学生指出老师在思政课中会过度依赖传统口头讲解形式。在“对高校党史课有哪些不足”方面,76.7%的学生认为教学形式单一,53.3%的学生认为教学设施太老套。在对部分学生的访谈中,有学生认为老师教学内容片面,受课时和章节影响,会有选择性地进行重点教授,学生缺乏对党史知识的系统性了解;教学方法落后,无法紧跟时代潮流,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没有及时更新,与当下社会热点事件结合较少。在对“高校党史知识宣传力度”方面的调查发现,虽然高校都会建立自己的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去推广思想政治教育,但里面涉及到党史知识的部分比较少,同时存在更新慢、回复慢、推送内容枯燥等问题。总体而言,从目前现状来看,当下高校的党史教育效果不容乐观,新技术与教学未得到最佳的融合运用,传统教育形式依旧占主导。教育者应认识到当代95后、00后大学生是自我主观能动性很强的接受主体,教师不应将学生视为理论知识的“容器”,不可以限制学生的思维认识,将学生的思维强制性地纳入到固定的供给思维模式中,不顾及学生实际情况,要求学生接收、学习书本所传授的理论知识[2]。

(二)教育环境复杂,高校缺乏足够的信息监管力度

随着融媒体的不断发展,信息的获取与传播的便捷性使得各国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其中必然会使一些敌对分子的不良思想涌入我国,侵害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认知。高校作为大学生的集聚地,提供了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平台,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多的高校都通过自建的融媒体平台传播知识,增进与学生的关系。但融媒体概念自提出以来,其自身发展还不够成熟,高校借助融媒体技术宣传党史教育也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知识传播过程中的很多问题无法预料也很难得到及时的处理和解决。通过对学生的调查,除了高校官方会建立不同的公众平台去传播党史,每个部门、每个社团,甚至是教师、学生这样的个体都会有自己窗口去发声,公众平台的数量之多,形式之多样,给高校的舆论监管增加了难度,高校的监管重心放在官方宣传平台,一些非官方传播党史知识的平台很容易被敌对分子利用,成为不良信息的输出口。这些信息一旦假借学校名义发布,在校园内广泛传播,则会干扰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认识。

(三)党史学习缺乏主动性,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获取党史信息的途径不再依赖课堂教学,在人人都有智能手机的时代,大学生对课堂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在对学生的访谈和调查中,有75%的学生认为借助网络,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自主自由学习,并且网络学习要优于课堂学习,互动性强,更易了解党史知识。在对思政老师素质方面调查,学生除了要求老师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储备外,有83.3%的学生要求老师上课要风趣幽默,教学手段丰富多彩,73.3%的学生希望老师能够有机结合材料与时事政治进行教学。在面对自主性较强的95后、00后的大学生,常规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很难把学生的注意力留在课堂,这对老师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网络的便利性在促进知识分享的同时,也增大了老师课堂传授的难度。融媒体时代,教师除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外,思政素养、时政知识、教学手段等能力也直接影响党史课堂教育效果。

二、融媒体时代强化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必要性

(一)青年理想信念坚定,国家与社会才会和谐稳定

青年强则国家强,国家和社会要和谐稳定发展,青年崇高理想信念的树立很重要。理想信念是青年行动的精神指南,正确科学的理想信念能够帮助青年找到真正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一旦失去正确理想信念的指引,青年就会迷失人生方向,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成为阻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新时代的发展离不开青年,中国梦的实现更依赖青年,培养关心青年的发展是全社会的责任,引导青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并积极投入社会主义建设更是青年教育的重点。青年学生的主要聚集地是高校,由于高校是思想活跃、信息交汇,人才荟萃、精英云集的场所,往往成为引领社会思潮、批判社会现实的急先锋,也是传承先进文化、创新科学技术的排头兵,但稍有不慎极易激发矛盾冲突,引起社会动荡[3]。所以,高校作为培养青年发展的主阵地,必须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杜绝一切威胁青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因素存在,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为培养青年创造一个干净、纯粹的场地。党史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指导中国人民奋发向上、团结进取的精神力量,对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意义。

(二)增强大学生的知党、爱党意识,坚定对党的绝对忠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良莠不齐、混淆是非的信息在网络环境中滋生。一些敌对分子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和信息传播的低门槛向我国渗透新自由主义思潮、民族虚无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与主流价值观相对立的社会思潮。这些多元社会思潮或是披着评价历史的外衣,无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恶意攻击,颠倒是非,妄图从意识上瓦解中国人民的团结,否定中国共产党,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或是宣扬西方思想,放大资本主义社会的所谓“自由、平等、民主”。对于未完全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如果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了解不全面,就会缺乏正确引导和客观冷静分析的能力,一些敌对分子就会紧紧抓住大学生的这个心理弱势,不断地进行心理暗示、思想渗透,潜移默化中弱化中国共产党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大学生误入歧途,危害党的建设。学习中共党史有利于让大学生了解党带领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实现民族独立富强的过程;有利于厚植大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积极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对党的热爱和拥护,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定对党的绝对忠诚。

三、融媒体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课程融合媒体艺术,创新教学模式,适应大学生求知方式

加强和深化大学生的党史教育,要正确处理好党性和科学性的关系,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发挥党史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促进作用[4]。对于热衷网络的大学生而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吸引他们去专注党史教育课堂,打破固有思维,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发挥融媒体的最大作用已势在必行。大学生作为网络的重度使用者,其思维和求知方式都深受互联网影响,相比课堂上照搬书本的教学方式,他们更乐于视频和实地参与调研等方式的教育方式。在党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兴的授课方式,以纪录片、微视频、动漫等视频形式,将枯燥无味的知识点通俗化,既能提高大学生的兴趣,也能帮助其内化所学的党史知识。比如在介绍资本———帝国主义在瓜分掠夺中国这段历史时,可以结合纪录片、已保存的史实资料、回忆录等方式将当时的历史形象化。同时,提高大学生的党史认知,就要充分挖掘党史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内容丰富的党史文化作品,联动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5]。党史教育的场地不能单一化,只靠课堂解读,应该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历史遗址,它们是历史的最佳见证者。高校除了在课堂上利用新媒体分享历史遗址图片外,应该组织学生多去当地历史纪念馆、革命旧址、英雄故居等红色旅游胜地,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利用VR技术,将学生置身于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胜地,切身体会革命历史。

(二)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党史学习

新时代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的接受速度和接受能力是迅速的,高校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教学内容与网络文化相结合,以贴近大学生熟知的方式来传递中共党史。结合最新热点事件或话题,向大学生传播喜闻乐见的党史知识,使大学生在掌握党史国情的同时,能够认同和接受中国共产党。比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以小剧场的方式重现历史或者通过分享一段历史剧,让学生来找茬(找出不符合史实的地方)等等。另外,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也是帮助学生提起兴趣,主动参与党史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专题辩论等方式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后的互动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党史知识,并将所学知识内化,从表面的理解到内心的接受认可,在课后,老师可以利用公众号、微博、QQ、抖音等新媒体对学生答疑解惑,及时更新公众平台的内容,做到每日一播。高校也可以借助官方宣传平台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传播党史知识,利用新技术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比如可以围绕具体党史知识,利用VR、人脸识别、AI等新兴技术,开发小游戏等H5互动产品,加大学生的参与度,潜移默化中塑造并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同时,高校也可以利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校内传统的媒体,结合漫画、涂鸦、流行歌曲等形式推出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易于传播的党史文化作品,实现线上线下双重教育,使教育效果翻倍。

(三)加大网络监管力度,杜绝一切潜在的思想威胁

由于大学生对网络的熟悉和信任,他们认为老师教学存在滞后性、落后性等问题,网络更新党史知识的速度要远超老师。基于这种认知,导致高校教师的主导地位在大学生心目中逐渐被削弱,转而去求助网络,教师的教育地位大不如以前。而融媒体的到来和运用,给信息时代带来了很多便利,只要有网络,人人都可以做自媒体,传递自己的价值观,低门槛的准入条件也很容易被敌对分子利用,散布一些不利于中国共产党,扭曲事实的言论,影响大学生正确理想信念的树立。网络的便捷性、广泛性和信息传播的低成本等特征也增大了对信息的监管难度,尤其对高校来说,其监控难度是非常大的。要想营造一个纯粹、干净的高校环境,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对于国家来说,要从宏观上作出要求,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国家的安全,对于非法散布不实言论要依法作出惩罚。对于高校来说,要形成一套系统的管理监督机制,学校要对所有公众平台做统计登记在册,利用各种技术对媒体发布的信息,尤其是官方宣传平台发布的信息,进行严格把关,实时监测,一旦发现不良信息,要找出根源提高警惕并及时删除清理。其次,由于公众平台数量之多,学校很难统一集中管理,必须实行责任制,每个公众号的作者要对自己发布的内容负责,一旦发现传播不良的党史言论,学校则会依据校规做出惩罚,每个部门的负责人,每个年级的辅导员要起到监督作用,一旦发现问题,这些监督者也要承担相应责任。通过由上到下,责任到人的方式,及时发现不良信息,杜绝一切干扰大学生客观认识中国党史的因素。另外,高校可以定期对拥有公众平台的人进行培训,提醒并告诫他们在发布信息时要注意的事项。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步提高业务能力和政治素养,落实“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增多,速度变快,呈现方式五花八门等一系列的变化无形中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一套的教学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需求,在强调技术的时代,教师除了要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外,还需要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将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获得学生对其专业能力的肯定。并且,以党史教育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不能仅依靠思政课堂,专业课老师作为教学的主力军应该要将思政与专业相结合,脱离了思政教育的专业学习是没有灵魂的,缺乏人文关怀,也培养不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所以,高校在统筹规划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内容、方向及目标时,除了要制定详细且完备的青年教师业务培养计划,还应明确青年教师的政治培养方案,高校在开展职称评审、职务晋升、出国(境)进修、业务培训等工作时,既要了解对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能力,更应着重考察其政治素养和实际工作表现。[6]专业课老师自身也要转变教学思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努力提高政治素养,坚持专业学习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要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任务。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势,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动。作为还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其价值观还不够成熟,高校教育工作者作为引路者,要抓住时机,用对方法,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帮助大学生系统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信息技术的进步会加速融媒体的发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学会合理使用融媒体技术有助于帮助高校更好的实现党史教育的初心;净化党史教育环境,加大监管力度,能够帮助大学生屏蔽不良信息;提高思想政治课老师的综合素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能够让大学生在课堂主阵地接受最正确最及时的价值观引导。

参考文献:

[1]董黎丽.融媒体时代纸媒的优势和突围之道[J].新闻战线,2016,(08):48-49.

[2]易永平.供给侧视域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对策思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06):109-112.

[3]吴俊清,刘瑞贤.社会秩序视野中的高校稳定态势[J].中国青年研究,2008,(10):99-102.

[4]张志伟.当前加强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5,(07):76-79.

[5]于江丽.提升大学生党史认知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2):52-54.

[6]王志鑫,谷松岭.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的创新性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9,(03):56-59.

上一篇:国际海运不同配送方式的风险比较和托运人的选择下一篇:审视和反思传播线上教学的审视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