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视野的职业规划

2024-06-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际化视野的职业规划

国际化视野的职业规划 篇1

时间:2009年11月27日下午 地点:三层第二分会场

主讲人:胡格(Mr.Hug),德国巴符州郝博职业学院机电专业主任,巴符州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资深培训师 主持人:马军,长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主持人:尊敬的胡格先生,朱佳先生,各位代表,各位嘉宾,下午好。我是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的马军,受大会的委托主持本次会议。

这次紧张而丰富的研究会/展示会,给了我们很多收获。一天半的行程过去了,我们从说专业到说课,从讲堂到实习,我们已经深入到了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性的操作环节,许多努力都是在我们蓦然回首之时感觉的,所以很兴奋。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拓宽我们的视野,探讨在国际背景的大形势下,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

大家都知道,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跻身于世界前列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职业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上,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和行动导向教学组织等各个方面都很有特色,值得我们借鉴。今天我们借助于研讨会/展示会,本着交流、借鉴、合作、发展的理念,不远万里请来了德国巴符州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资深培训师和学院驻中方代表朱佳先生来这里讲学。

巴符州是德国第三大州,它的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在德国是最强的,巴符州的创新力在欧美范围内应该说是处于最高位,它的职业教育也是在德国处于领先地位。

说起来,我和胡格先生也算是朋友,因为他到我们长春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过两次教学和指导,深受教师们的喜爱和尊重。他富有成效的培训,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我院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学习领域教学法的讲座,会使你对职教的理念、教学方法有更新的认识,对“学中做”、“做中学”有更深的领悟。今天胡格先生主讲的主要内容是“新学习领域课程下的教学法”,一会儿大家就能亲身体验到行动领域教学对你的冲击和魅力,在此我无法用准确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下面欢迎胡格先生和朱佳先生为我们作期盼已久的精彩报告。

胡格:你好!大家下午好!

我本人是不愿意站到讲台上做这个报告活动,我更愿意走到下面,和大家在一起。对我来说,教学活动本身也是和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活动。在国内的很多次培训,我也是每次都坚持不在讲台上作交流,而是走到学员当中去。但今天由于场地的原因,我必须站在台上。今天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向各位校长、专业老师介绍我的专业教学经验。

我并不习惯于这种讲座式的报告活动,我更希望通过互动的形式与大家体验报告的内容。但鉴于这样的场地条件,必须以报告的形式为主,不过还是会有很多的互动内容。

我今天主要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为什么职业教育要进行改革?主要的一点是我们要让学生去学习,而不是老师在教学,我们要让学生积极地参

与活动,而不是老师一个人在台上讲课。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也介绍一下为什么今天这样的教育教学形式要进行变革,它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除此之外,我会以我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个人经验和体会为主进行介绍。我在国内也做了很多年的培训活动,对中国的职业教育也有很多体会和总结,虽然我们两国的体制不同、国家大小不同,但在很多方面都有共同点。以我个人这几年和中国同行的交流来看,我们在理念、观念上没有太多的差异,问题是这些理念如何真正有效地实施。不是说有了理念就有了新的教学,关键是这个理念如何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进行实施,这个方案如何能够把这个理念变成实际的教学活动,这还需要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校的领导、各专业主任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他们是不可能出色地组织教学的。以我本人的经验来看,在德国过去这一轮课改中,只有学院的各个专业主任理解到并愿意真正实施这样的教学改革,在学校中才能完成真正成功的教学改革。以我对中国职业教育体制这几年的接触和了解来看,在这一轮课程变革中,中国的职业学校有很多德国不具备的优势,比如我们抱怨不具备校企合作的体制和机制,而中国的全日制学校却具有很大的优势和空间,能够把德国的双元制理念和精神做得更好。希望通过今天的互动,大家能充分讨论和理解新课改对职业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巴符州位于德国的西南角,有1000万人口,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这是很小的一个数字,但在德国已经是一个大省了。巴符州的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也有很多世界著名的企业,比如汽车制造行业中的奔驰公司、保时捷公司和汽车配件领域中的博时公司。我来自斯图加特南部靠近黑森

林地区80公里的小镇郝博。下面我对本人介绍的方式也是每次对新班入学的学生介绍本人情况时采用的方式。

教学法里很重要的一种提示是可视化提示,这也是很 简单地用可视化的手段进行自我介绍。我本人的姓是Hug,但在德文里如果再加上两个点,就变成了“山丘”的意思,我告诉学生,我对学生来说,就是一座小山丘,学生要跨越我。我要告诉学生的信息是,我作为老师,我们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我就是一块平地,除了得不好,我就是一座小山丘,你们会很累,爬不过去。我要在开班之前和每位学生强调,让他意识到在这几年的学生过程中,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学生意味着什么,对学生何其重要。

如果说我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德国教师,我会长成如图所示的形象。这张图片的信息,首先要表示的信息是,我是一个专家,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当然,我本人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不会把自己的食指竖起来。

这样一个形象同时也代表了我本人具备技术专业的背景。技术专业背景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具备了这样的专业背景以后,才有可能把技术中的专业内容在教育的整体概念下变成教学的目的。但是仅仅有了很强的专业背景还不等于我们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专业教师,我们首先要成为一个真正好的教师,必须是个教学专家,是个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工作者,我们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教学背景的好的专业老师。在我的报告里大家会体会到这样一个概念,作为一个职业院校的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学专家的角色要比作一个具有简单背景的专业工作人员更加重要。

如果是同学坐在下面听,我站在上面讲,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我本人非

常不愿意采用的教学活动。我更愿意向学生提出挑战,和学生一起做尝试,在学习的过程中允许学生犯错误,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学习的目的,而不是我去教会学生什么。

今天下午我想跟大家共同体验一下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是如何做的,在这样一种活动中,我本人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学形式,而是更多地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达到让学生学习的目的。

对我来说,在一堂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不是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在这个活动中真正体验到了多少。这样一个教学活动的前提就是每个老师必须喜欢、热爱他的学生。同时,这样一种教学活动也需要得到学校领导和学校专业主管部门的领导的支持,否则就无法真正有效地进行。在我的课堂教学里,课堂是很热闹的,学生总是动来动去。如果在过去,校长在课堂门口一听教室里总是这么吵的话,就会把我叫出去,问我在干什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北京我们做过一次培训,参加的人数也比较多,当时房间不够用,做互动的时候需要用到走廊,在这个过程中会影响到其他老师的教学活动,这时候有一个老师走过来,让大家安静。这个例子说明,新的教学形式需要新的教学环境。

新的教学形式也需要一些新的教学辅助设备设施,比如在德国的课堂里,我们经常看到老师用的张贴卡片的小黑板,学生用的卡片和彩笔,我本人是郝博职业学院机电系专业主任,同时也是巴符州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资深培训师,我很多在国外的培训活动都是以巴符州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的名义进行的。

由于巴符州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有三个地区有类似于巴符州

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这样的机构,这样的机构对于巴符州在过去十几年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巴符州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有三个校区,一个专门针对职业教育,一个是针对普通院校,一个是对校长和管理层进行培训。因为巴符州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的培训工作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我在此简单地进行介绍。巴符州州立教师继续教育学院在过去十几年里由一个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变成了有效推动教学发展的重要基地,学院有三项任务,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学校的教学发展,涉及到与学校教育有关的所有的事务,还有院校的发展、人员的发展。我们要在学校里进行变革,首先要对教师队伍进行变革,一个重要的保障是学院的领导要意识到这个变革的重要性,并继续推动这个变革。为什么现在职业院校里要推动教学改革和发展?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在德国学校里德国学生的基本情况,就我个人对中国学生的了解来看,其实学生们没有本质的区别,应该是很相似的。

每天早上,学生到学校以后,就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等着老师布置任务,老师不布置,学生就可以一直坐着。他在等着老师提供服务,没有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如果老师布置一个任务,说两周以后我们要完成一个大大作业学生就突然动起来了,说,老师,你告诉我我们要做什么,我们要学习什么,我们自己赶快去做。如果学生看到老师手上有什么教材,就马上跑来问,老师,能不能把教材复印给我们?但是总的来说,在课堂上,如果不向学生提出要求,学生总是把自己摆在最舒服的状态。在我们的会场上,大家也看到,有些老师吃完饭以后也比较疲劳,也有很多老师趴在桌子上想睡觉,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学生也是一样。这种状态

下,学生是无法学习的,他根本就没有想学习的状态,这种状态我们必须改变。

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注意,学习活动是一个学生思考和学习的活动,不是老师思考和学习的活动。学生必须是教学活动的积极的主角。我们老师必须让学生明确,学生学习并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自己的人生在学习。首先这一点老师必须要明确,我们不是一个简单的专业教师,我们是一个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在传统的学习中,学生学到的基本上是所谓的知识,但是现在我们需要学习掌握的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真正需要的。

如果老师老是站在上面讲,学习在下面听,这种学习的效果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呢?可以做这样一个练习,大家做一个记忆15个单词的练习,希望大家不要交头接耳,主要是想看看这样一种活动的效果。我用15个单词代表一堂专业课里涉及的15个专业概念,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理解、记忆这些概念,对之后的学习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我简单地把这15个概念和单词告诉大家,看大家在听到这15个单词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学习效果。

先简单介绍一下游戏规则,然后开始做练习。我今天把练习的难度稍微降低一点,每组5个单词。这个做法与我在学校里上课的方式完全一样。游戏规则是:我先读5个单词,大家不要动笔,用脑子记住,让你写的时候,你再把这5个单词写下来。我在上课的时候会跟学生说,如果你不能完全记下来,也不要交头接耳,没有关系,我的目的不在于要百分之百地记下来,当然能记下来则最好,今天我想看看各位老师做这个练习的情况。

第一组五个单词:房子、狗、四

十、茉莉花、茶。我看到大家做得非常好,把五个单词都写下来了。

第二组五个单词:叔叔、云彩、窗口、杯子、太阳。再做一道算术题:2×5-4÷3+8=10。

第三组五个单词:小溪、刀、冰、草地、蚊子。算术题:22×5-100÷5×7+63=77。

我在现场看到的一小部分的结果与我在德国的课堂上看到的情形差不多,这很正常,也就是说,这样一种教学活动是有问题的。大家不要觉得很奇怪,其实很正常。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和我们的教学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关系非常大。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每个老师的注意力是高度集中的,而且我们都是非常优秀的教师,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也不能在这样短时间能把所有的信息量有效地理解以后记下来,这会对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活动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我们再加一个边界条件,如果是下午了,刚吃过饭,上第一堂课,做这样一个活动,难度将更大。我们老师在提上积极讲课,允许学生在下面积极睡觉,这应该不是我们大家希望的教学状态。如果在座的诸位能把第三组5个单词全写下来,说明我们大家的智力水平很高,或者受过记忆能力训练。

现场有没有把所有这15个单词都正确地写出来的老师?看来是没有。这个现象也很正常,在我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也很难把15个单词都记下来,现在我们来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简单一点说,我们老师认为我们说的学生都听懂了,都会了,都记下来了,其实不是这样的情况,事实并不如此。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不是我们老师讲,而是让学生工

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原因在哪里?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对信息的接受首先是感知到一个信息的存在,接收到新信息,第一个工作是进行短期记忆。从第一个环节来看,我们接收到信息以后,进入到短期记忆阶段,大脑已经做了筛选,筛选的内容和内容本身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呈现的乐趣性、关注程度是有关系的。首先是听懂了,理解了,这部分内容能进入短期记忆。进入短期记忆并不等于能进入长期记忆,再经过一个筛选过程,剩下一部分内容会进入我们的大脑,比较长期地保存下来。很多老师的问题在哪里呢?我们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过程在每个学生身上都必须发生,我们总认为我们讲了,学生听懂了,记住了,但是从听懂、接受,到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对每个人来讲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我在国内曾经观摩过一次教学课,70个学生,老师在实训课上讲了几十分钟,讲得很卖力、很认真,学生 人在,而心不一定在课堂上,他听懂了多少?不知道。很多东西学生虽然听到了,但是并没有听懂。这个老师当然也把教学做得非常好,也很卖力,但最终评价教学效果并不是老师想教多少,而是学生学到了多少。这是在北京的一所学校,我从中选了40个学生,让我来上课,上了三天以后,最后一堂课两个课时,没有用翻译,基本上没有语言的交流,我讲了一个汽车专业类技术性很强的专业课,由老师进行观摩,学习效果非常好。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原因就是我采用的方法不是老师讲,而是让学生学。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

下面从人的大脑思维结构的角度对刚才这样一个现象再做一个解释。比如现在有一个专业的内容,老师进行教学备课,老师对专业内容备课的方案、他怎么设计课程的内容,和老师本身大脑的思维结构有关系。以我

本人的思维结构为例,到教学环节当中遇到三类学生,每一类学生都是很有个性的。一类是老师认为很好的学生,他的思维结构形式和老师是吻合的,我讲课的方式对这个学生是最好、最适合,他可能就是学习效果最好的学生。这就是我们老师脑子里认为最好的学生。第二类学生,脑子中的结构与老师虽然不是吻合的,但是和谐的,这样讲课的内容进入到他的大脑思维结构里,虽然不是完全吻合,但可以套进去,所以这类学生也被老师认为是比较好的学生。第三类学生,老师设计的教学内容很难进入到他的大脑中,老师讲的内容他就很难学进去,这就是老师一般认为不好的学生。而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一个学生是真正不好的学生。

我们怎么办?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唯一的办法不要老师总在教,你永远不可能代替所有学生的思维,只有上学生自己去学,每个学生就完成了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学生才能积极去学习,老师就要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的可能性。

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学生是否要非常安静地听?尤其在现在的信息技术时代,我们要求学生不要带手机,但总有学生把手机带到教室来,总有学生忘记关掉手机。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传统的教学活动就很容易受到干扰。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大脑思维结构,老师不可能同时具备具有六个思维结构的能力,所以不可能一个老师在一个教学过程中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大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来看,老师不可能是一个最好的老师,我们必须给学生自我学习的可能,提供这种可能,他才能够更有效地学习。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并不难,但是真正要在教学中进行改变是一个非

常艰难的过程,下面对此进行介绍。

下面做个练习,大家按照我的要求,把两只手交叉握起,保持这个姿势不要动。哪位老师的右手在上面?哪位老师的左手在上面?这是我们的习惯动作,这说明,仅仅在这个最简单的动作上,我们大家就有差异性了。下面大家保持同样的姿势,只不过是左右手的位置交换一下,有什么感觉?肯定是感觉不舒服。这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生的习惯,如果硬要改变这个习惯,就会感觉到不舒服。

再做一个练习,大家把手抱在胸前,有的老师会自然地把右手放在上面,有的老师会自然地把左手放在上面,如果交换一下,你的身体自然地会感觉到不舒服,有时候会不知不觉中转换到自己习惯的姿势。这就是说,我们一旦养成了一种习惯,不管是什么样的习惯,要改变它都是非常困难的,当然包括改变我们的教学形式也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过程。

每个个体都有他的习惯,都有他自己的特点,要改变这个习惯和特点的过程是一个不太容易的过程,如果我们的教学要做变革的话,第一个变革必须从我们的老师开始。在我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会有很多招贴画式的学习成果,都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己做出来的,这是一项非常典型的教学方案。

参加过我的培训的老师,应该对我的这套教学内容是很熟悉的,在新的教学形式下也需要新的教学方法,老师要熟练掌握这套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使用,这是需要进行训练的。

即使是我们今天这样一个教学活动,在这里我看到大家,我提问题的时候,大家会点头,我认为大家是听懂了,但大家到底是不是真的听懂了、是不是真的理解了?我也不知道。老师站在台上讲课这种形式不能检验学生真正的学习成果,这样一种状态我本人并不满意。就此问题,我会向大家作进一步的介绍,我不想用报告的形式,而是使用一些小的教学方法,通过与大家互动的形式进行交流。

下面要做的工作很简单,每个老师的桌子面前都有白纸,请你结合各自的专业写一下你的专业里来自于社会、行业对学生的要求。

在学校里,我要控制学习节奏的时候,我会摇一个小铃铛。我并不需要大家完整地把所有的东西都罗列出来,只是一个练习,让大家能够看到学生上课的情形,希望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中来。下面,老师可以这样做,请学生举手说自己都写了什么。这样的状况是老师和一个学生的交流,一个学生获得了与老师对话交流的机会。但是这样的效率是不高的,这么多学生中只有一个学生有这样的机会。

下面做一个伙伴交流,我昨天晚上看到会场以后,已经把会场的布局都画下来了,大家一排排坐,请相邻两个人作为伙伴,两个人互相交流一下,并互相补充,看其他的老师有没有提出对自己有启发的新想法。这里用的是交头接耳的方法,在这么多人的情况下,如果两个人交流的声音太大就会影响到其他人,这时候请两个人轻声交流你刚才写的学习活动和内容。

我可以演示一下我刚才观察到大家讨论的细节。两个人坐在一起,往一起靠了靠,就开始交流。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不是一歪头,两个人说说话,就进行交流了。真正的交流,两个人坐的状态很重要,一定要面对面,这样才能进入真正的交流状态。刚才大家都是一歪头就算交流了,这样的方

式太简单。老师应该意识到这本身就是问题所在,我们必须改变学生这种状态,让他培养成良好的学习状态习惯。像刚才大家那样舒舒服服坐在那儿,一歪头就讨论,这确实很舒服,但这不是真正良好的交流状态,老师要意识到这个问题,要改变学生。首先老师要改变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然后才能教好我们的学生。

老师会提一个问题,你让我们大家交流,我根本不知道学生在下面说什么,我怎么去检查学生在干什么事情,虽然我不知道学生在干什么,但这样的交流状态至少比学生躺在椅子上的效果好。至少我刚才观察到一个现象,当我要求大家进行讨论的时候,一些很困倦的老师稍微清醒了一点,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如果老师会发出笑声,起码说明他体会到了这一点。

我认为,我的学生毕业时要具备以下素质,如果大家也认同我这样的观点,认为我们的学生毕业了以后也应该具备这些能力的话,可以举手:一,独立性,要具有独立的工作能力。二,团队能力;三,责任心;四,质量意识;五,创造性;六,灵活性。

如果大家认同我这个观点,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怎么可能通过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睡这样的状态达到?这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让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我们必须训练他们具有上述能力。所以我们在课堂里必须逼着学生动,要思考,我们必须制造出这样的氛围和环境。当然,这样做比老师站在台上讲课45分钟的难度要大得多,我们站着讲课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调动学生学习是不容易的。

下面一个任务,请大家积极思考并参与,希望大家自己找到解决问题 的答案。

(见PPT)这两个工件,请每位老师提出自己的连接方案,既能连接上,又能拆卸掉,请大家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动手把自己方案的草图画在纸上。如果是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我会要求每个学生提四个不同的连接方案。请坐在课桌两边的老师十人一组进行讨论,坐在前排的老师一定要把椅子调转过来。不知道老师注意到没有,调转椅子这个要求做起来多么不容易,当然并不是要求大家一定把椅子调转过来,而是要告诉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身体的位置形态是多么重要。我认为刚才的气氛还不够热烈,教学活动应该有活力,有生命力。我随机选取了几位老师的工作成果。(展示)

可以看到在座各位的创造力有多强,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连接方案提出来。教学环节到了这个时候,能够进行的教学量就非常大,比如这时候讲机械制图,就是非常好的切入点,在这时候讲机械制图的原理、做法,切入量是最深的。例如:做草图有个基本的规定,只能用铅笔做,这是一个基本的习惯。老师并不是一开始提出要求,让学生用铅笔做草图,而是做了以后再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学生不是从老师那里得到要学习的知识的答案,而是自己通过学习活动找到答案。如果我们有系统地这样进行教学,我们就会发现学生非常具有创造性,而且学生是能做好的,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学生不会做。我们只要让学生做了,他们就能够做好。

德国职业教育有一句新的大家流行的说法:教书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教”会影响“学”,要强调让学生主动地学。我们老师要退回来,我们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阻力,不能阻碍学生学习,我们教得太多,反而阻碍了

学生的学习。

当然在我的教学活动中,所有的任务布置都有具体的设计,就像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他的每一个工作任务都有明确的书面形式。

大家都很熟悉德国职业教育理念概念下三个重要的能力领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请各位老师把这三个能力写下来,这时候,写这三个概念并不是很重要,而是到了这个阶段,学生可能很疲劳,这时候要想尽办法让学生有肢体动作,这个动作是运用肢体活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写这三个字并不是目的,而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和老师一样,或者说从某个角度看,老师和学生也一样,所以说,要想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必须从改变老师自己的习惯开始。正常情况下,我会让学生把针对这三个概念的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展示。

我本人作为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对这三个能力的理解来表达我这个自我定位:这三个能力不是平交的,而是有前后次序的。首先我们要培养人的基本方法能力,建立了基本方法能力以后,才去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什么叫方法能力呢?比如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真正意义上的阅读能力。同时还有可视化的能力、做记录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具备了这些基本能力以后,学生才有可能进行进一步的专业学习。这样一个能力的三个层次,在德国的职业学校里也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在我所在的学校是把方法能力作为首要能力。简单地说,教学的第一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要学会真正意义上的说话的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请大家拿出一张白纸,画出在台上的这位老师告诉大家的东西,她说

什么,大家就画什么,我们现在要训练沟通、说话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请大家不要交头接耳。在我们的魔术盒里有一个实物,老师不知道这里面是什么东西,她要尝试着用口头表达的方式告诉大家这是什么东西,请大家把自己认为自己听懂的东西画在纸上,无论是否听懂都不要提问。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小事故,这位老师会很疑惑,我为什么要摸呢?干脆一下拿出来。这时候实际上就是学生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要求随时做调整。

下面请这位老师用语言的方式向大家描述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各位老师专注地听,然后把你们听到并认为听懂的内容画在草图上。

老师发言:三角形的一个锥体,有一定的长度。

胡格:我很兴奋。下面进行成果展示。请问,在以上展示的方案中,大家认为哪一个最有可能性?

大家可以首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提一个问题,会不会我们每天在课堂上讲了很多,而学生最后的成果就是这样?老师讲得也努力,学生听得也努力,但却是这样的结果。我想,这样一个结果,我们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如何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就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形式。

如果大家看到了实物到底是什么,请不要责怪我们这位老师,因为她刚才发生的问题在很多老师身上都有可能发生。刚才这位老师几乎都快看到了,手也摸得很清楚了,并且很努力地进行描述,这点大家是不用怀疑的。鉴于在长春职业学院的良好经验,我们昨天晚上讨论时候还考虑是不是要拿一个更困难一点的实物,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这个实物到底是什么,而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展现的教学形式。这个实物就是一个三棱柱,很简

单,老师已经摸出来了,关键是说得够不够清楚。我相信老师们都具备这样的能力,但学生不一定具备,这个能力不是教出来的,只能练出来。包括我们各位老师绘制草图的能力都需要进行训练。这就是老师的语言描述能力,这个能力包括很多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概念要清晰,关键词要准确。如果说是“三棱柱”的话,我相信90%的老师都可以画得差不多。一是要形象,二是要学生自己体验,体验最自然的学习方式,不体验,你永远教不出。学生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有体验的环节,他不去体验的话,没有实践就没有真知,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我在许多教学实践中就故意设置一些错误,错误本身也是一个实践的体验。在我们培训的活动中涉及到语言的能力,这里有很多技巧,需要专门进行培训,包括绘制草图的能力。

我看到在座有一些老师已经开始打哈欠了,这些打哈欠的老师其实是很痛苦的,他要和困倦在作斗争,我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我总是跑来跑去,我的肢体在作运动。我看到打哈欠的这些老师几乎都是半躺在椅子上的姿势,如果是这样的座姿,身体的内在器官会得到一个信息——我需要休息的状态,这样,心脏的供血机能马上就开始表示,少跳几次,少供几次,甚至自动调整到休息的状态。这样大脑中的供氧就比较少了,这时候再讲思维、思考就比较困难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很难进行有效学习。

要渡过剩下的二三十分钟时间,学生是要想办法的,在这样的状态下是不可能进行有效学习的,下面和大家做一个练习。如果在我家乡的学校里,我会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想办法到森林里去砍木头,但是在北京不行,不过我看到北京有很多桃园,我们可以到桃园里去。我说去桃园不是让大

家只在脑子里想到桃园里去,而是我们的身体要动起来。如果各位老师当中没有颈椎、腰椎问题的,请大家跟着一起活动,站起来。我知道摘桃子要做什么样的动作,请大家把手使劲往上伸,身体努力向上伸展。除了摘树上的桃子,还要摘到中间位置的桃子。桃子不小心掉到地上,还要拣起来。我知道大家希望早点结束,那就让我们把活儿干得快一点,加快动作的节奏。

希望大家现在稍微清醒一些了。如果我们处在睡眠、半睡眠状态,我们的身体要积极地动起来。如果我们处于过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我们要消除紧张。有效的学习,身体需要一种适度的紧张状态,在适度的紧张状态下,我们就能进行最有效的学习。太放松了不行,过度紧张也无法进行思考学习。

我到中国来了这么多次,我觉得大家做这种练习的可能性要比在德国的机会多得多,因为我在街上会看到很多人随便找个小地方就能做运动了。老师要带领学生做,要引领学生做,一开始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做这些活动,可能大家会觉得有点滑稽、好笑,但是我们要是知道这样一种活动有其内在的教学思考的话,就会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习惯状态了。如果是在太放松的状态下,要让身体提高紧张度,在过于紧张的时候,一定要让身体放松。

要培养孩子的能力,大家知道,要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首先老师要改变自己,要培养自己很多新的能力。大家要知道,做这样一种教学活动,如果一个老师这么做的话,在学校里很难成气侯,而且经常会被大家笑话,这个活动就做不下去了。如果能够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最好是一个团队 的老师都这样做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就容易在学校里形成氛围,并坚持下去。

以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在德国引发了新一轮的课改,课改只是改革了的课程这一个部分,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这样一个学习领域课程下,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课程、教学方案。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老师学习领域课程的理念和理论已经非常熟悉了,我也不需要过多的介绍和说明,我在这里想说的是,这样的学习领域课程的出处和为什么要建立这套新的学习领域课程,它的意义是什么。简单一点说,教育领域的变革来自于职业领域、来自于个人、来自于社会整体的变革,引发了教育领域的变革。

中国目前家庭的架构和德国很相似,基本是一个家庭一个孩子,孩子的上面有四个爷爷奶奶、两个父母。他们到学校里,在老师的引导下要努力学习,其实他们根本不适应这样的状态。面对这样的一群孩子,他们在家里都是“小皇帝”,跑到学校来,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努力刻苦学习,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我们必须根据孩子来改变我们的教学,调整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案。

过去我们的课程是这样的情况,在这一轮课改之前,有基础课教育。我们就是打基础,基础打到一定程度以后,可以做一个简单的项目里,或者是能够做更复杂的项目,过去我们总是这么想的。但结果是什么呢?我们打基础,打基础,打到最后,学生对基础已经没兴趣了。老师认为非常崇高的学科体系的课程,其实学生对此一点都不感兴趣,什么学科体系?这个课程就学习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几个环节,要不断复习,不断加深,不

断地在过程中补充新的学习内容,不是总在打基础,然后再学习干什么事情,而是在练习做事情中不断回顾,不断加深,同时不断充实新的教学内容。

针对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职业教育还有一个很大的弊端,我们往往认为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优势和长处,即双元制,我认为中国的全日制比德国的双元制更具有优势,我正在研究这个问题,怎么让中国的全日制比德国的双元制做得更好,因为我面对的是几十个企业,协调起来非常复杂。我在中国也看到了很多学校,在学校里看到条件非常好的教学设施设备,而且老师的能力也非常强。在这样的条件下,不需要像我一样面对几十家企业,面对不同的人,要去协调双方的课程,这个难度是非常大的,大家不要认为双元制有非常大的优点,双元制有很大的弊端,在中国的体制下,有可能建立起比双元制更科学的体制,只是怎么做的问题了。在长春、在成都,我都看到了非常好的学校。如果我们能把学校和企业变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实训阶段就在学校里,与学校完整地结合在一起,而且老师又具备真正的能力,能够把实训教学环节在学校里真正地完成好,那么中国的职业教育在双元制中的体现就应该是真正最理想的状态。

我非常意外,在今年我发现了在很多学校里老师有完整行动过程的教学项目,后来我发现是很多老师从德国带回的项目。这个完整行动过程的教学项目的原创作者就是我本人,虽然我们都在用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是我花了三年时间带领一个团队设计出来的,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教学项目。我针对这样一个教学项目正在写一本书,要写清楚如何设计这样的教学项目,如何设计里面的内容。

完整行动过程的六个步骤,这个教学项目的关键并不是这六个步骤本身,而是老师在其中要扮演什么角色,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干什么。大家应该得出一个基本的印象,在整个教学过程老师要尽量往后退,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中,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老师,但要尽量减少老师直接参与到学习中的环节。我会结合做决策这个环节给大家作介绍,首先是老师听学生汇报工作方案,这时候我们注意到,很多老师不自觉地进入到老师原本的角色,开始要讲了。老师经常容易发现,学生这个没做会,那个没做好,老师又回到了原来的角色上,马上开始不断讲解。按照我们今天对教育的理解,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举个例子,如果我们要教会小孩知道铁板烧得很热的时候是烫手的,你教一百遍,他也不知道烫是什么概念。学生自己要自己亲身体验要什么叫烫,他才知道真正什么是烫,这个体验在教学里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种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体验式的教学原则,尤其在职业教育里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有很多很复杂的过程,完全靠教书而不去亲身体验是很难掌握到的。在这个环节中,我只听学生对工作方案的汇报,不作任何介入,而是让学生按照这个方案往下做。在这个过程中,到第四个环节,我唯一的工作重点是我关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要出工伤事故。但是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如果每个老师问自己的话,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在什么情况下学到了最多的东西?基本上应该是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学到更多的东西。我们从生下来开始学习,到学校里一进入学科体系,就忘记了真正的学习过程是什么样的,忽略掉这样一个重要的环节忽略掉。

在教学设计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设计适度的体验,如果我们让孩子

体验烫手,不让他烫到受伤,犯错误不要犯到他没有兴趣,这里面是有一些技巧和方法的,不是说犯错误就是好刺激,只是适度的犯错误,这个错误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第六个环节里就有评价和分析的过程,对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错误进行分析,在下一个轮回,不一定是同一个工作任务,但是之前犯过的错误不会重复,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下面是一个体验环节,在大家的桌上有一张写满了数字的纸,请大家找出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所有相同的数字,并把它用线连起来。各位老师找出了多少个直角三角形?如果把找得最多的几位老师作为标杆的话,其余老师的提高空间是很大的,这个练习重要的作用和功能是,它是提高注意力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老师说话,很专注地努力在找,其实这是在训练人的注意力,人的集中注意力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

更有意思的是,老师要求结束了以后,学生不愿意结束,还在继续做,有多少人遇到了这种情况?至少在这个时间段,我把老师从躺在椅子上的状态带到了自己都停不下来学习的状态。

起码我应该能感觉到,这种新的教学形式和状态是很有意思的状态。今天这样一个活动只能给大家一个启发,一个想法,具体这件事怎么操作,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在这样新的教学形式下,为什么学校的校长、专业主任更重要?

如果我们以这样一个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老师在课堂里待的时间要比现在多得多。最简单的一点是,我们过去已经习惯的排成行的课桌布置形式要改变。我们需要学校建立起新的教学团队,团队建设要进行老师的培训,不是几个人凑在一起就是团队了。至少像马军院长走到教室旁的时候,听到教室里很吵,他不会认为是老师的工作做得不好,而是要知道老师在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校长、院长和专业主任对这样一个教学形式的直接参与意义非常大,只有直接参与了以后,才会发现教学团队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往往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领导的直接参与,光靠教师团队诉苦是解决不了的。这是整个教学变革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工作,一个重点的工作就是教学团队的能力提高。我们在过去的几十年和中国的院校进行接触时,把比较重要的一些内容形成了模块,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法、质量管理、质量发展。过去几十年中我们和中国相关教育部门进行了非常有效的合作,同时有机地设计了在国内和德国的培训项目。从今年开始,教育部职业教育研究所也开展了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有诸多问题,在德国很好办,而在中国解决不了。在过去的时间中,我们和中国职业院校的老师专门针对70个人的班级尝试了互动式的教学,结论是针对中国的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完全可以实施,只是大家要有勇气去尝试做这件事,尝试了以后才有可能成功。

主持人: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胡格先生和朱佳先生为我们付出的辛勤的劳动。通过本次论坛,这种互动也确实体现了我们初始的交流、借鉴的理念,当然,这种借鉴不是一种简单的模仿和照搬,关键是要体现职业教育的最新理念。刚才胡格先生的讲座也可以说是一堂课,这堂课就充分体现了他的教学思想。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借鉴,而不是生搬硬套。在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我们借鉴了这种教学方法,有些团队做得比较好,有些团队就出现了照葫芦画瓢,为什么呢?就像胡格先生在讲课中说的那样,我们在理念的实施上产生了差异。当然纠正这种差异是有一个

动态的过程,也就是说,理念和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和过程。

我想,胡格先生的讲座给我们很多启示。对教师而言,我们要从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权威者,逐渐向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转变。胡格先生就是这个课堂的组织者与合作者。教师关注的学生能力不要仅仅局限于专业能力,还要更多地考虑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当然胡格先生说,方法能力放在先,社会能力次之,专业能力放在最后。我们要根据我们的国情,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因专业而异。

对学生而言,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而是主动参与学习,在行动中掌握职业能力,这点非常重要。

我昨天晚上和胡格先生交流的时候,他反复强调在训练中增加学生的能力。老师备什么?要备教学中的教法。今天也给我一个启示,对学校的领导而言,一是你既要制造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管理,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同时,你更要亲力亲为地干,做行动的校长。昨天胡格先生对这一点强调得非常多。

今天的论坛可以用16个字简要概括一下:讲得精彩,议得到位,互动热融,效果良好。

国际化视野的职业规划 篇2

1 国际化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1.1 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国际化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国际化改革也已是众望所归、势不可挡。因此,高校教育教学国际化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浪潮,例如,目前的高等院校纷纷开设一些国际化课程,与国外知名大学进行抗战留学生交换项目,聘请国外专家开办文化讲座或短期讲学等,这不仅有利于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高校学生对国外未知世界的探索。由此可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国际化不仅满足了学生对国外文化艺术的熏陶与鉴赏,更为重要的是符合高校教育教学的历史发展。

1.2 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国际化

作为国际视野下最重要的交流沟通工具,英语在现代化国际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也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向国际化社会接轨,及时地转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从而为国际化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有识之士,同时也为现代化高等教育教学贡献出微薄的力量。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国际化应当十分关注对高校主体的培养,而且还需要时刻与国家人才发展战略、高等教育教学目标保持一致。这也就在无形之中给大学英语教师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作为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实践的管理者和实施者,大学英语教师承担着教授学生专业的英语知识与技能和培养学生国际化思维的双重使命。由此可见,在具体的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一方面,教师要努力改善自身的职业道德操守,拓宽自己的英语知识面,融入英语教学国际化观念,增进与高校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应建立健全高等英语教育教学体系,树立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危机意识,遵循高校教育教学历史发展的趋势,推动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国际化改革,从而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2 国际化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2.1 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内部挑战

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实践中,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采取灌输式的教学形式,一味地强求或逼迫学生进行教材知识梳理。然而,对于一些英语学习能力有限的学生,很难去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这也就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整体的教学效果和质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导致学生英语学习的片面性。例如,大学英语教师在讲授英语课文单词时要求学生掌握单词的记忆与发音,但却只是采取单一的记单词教学形式,缺乏英语教学思维训练的渗透,学生自然无法理解单词之外的文化内涵和所表达的情感意识。由于受到母语的深远影响,教师的思维模式未能得到及时地切换,因此在实际的英语教育教学中不能灵活地运用西方思维模式和国外文化背景知识。鉴于上述,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转换自身的思维模式,及时渗透国外文化知识和教育理念,采取行之有效的英语教育教学策略和手段,革新传统的英语教育教学理念和观念,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操守,从而为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国际化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国际化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师职业的发展与建设。

2.2 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外部挑战

随着高校师资力量的全球化不断深入,一支国际化“海归派”越来越受到许多高等院校英语教育教学的追捧。由于国外教师具备夯实的语言教学功底和严谨的教学方法与模式,绝大部分的高等英语学校都推崇海外师资力量。这也就在无形之中给国内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设置一道天然的屏障,而且也阻碍了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国际化发展。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大学英语教师既要承受巨大的职业发展压力,而且也要面临大学英语教学职业危机。对于我国绝大部分的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提高自身的语言教学功底与教学方法和构建合理科学的英语教育教学模式是国际化视野之下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化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只有这样,大学英语教师才能在高校教育教学国际化潮流之中处于不败地位;只有这样,大学英语教师才能在未来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充满干劲与活力;只有这样,大学英语教师才能在时代更替的风口浪尖中保持应有的状态。

3 国际化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师所采用的应对策略

3.1 积极转换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理念和观念

积极转换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理念是当下英语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求理论”中也曾提到过,“人生最高的需求就是自我人生价值实现的需求”,而在新的背景之下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与规划正是符合了该需求,也满足了社会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课堂实践中,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的英语专业素质,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化英语的基础知识理论,而且还要灵活地转变英语课堂教学的理念,顺应高等英语学院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积极探索和解决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从而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转变,促进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国际化改革与发展。

3.2 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升语言教学功底

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规划与发展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工作上,更为重要的是注重本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观念。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英语教育教学中体现严谨的科研态度,在科研中呈现出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教学功底。假使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缺少科研的指导,而盲目地开展英语教育教学活动,势必导致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和简单化,同时也不利于时下高校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与研究。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保持终身学习的意识,改善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增强自身的英语语言教学功底,巧妙地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构建科学的、多样的教学模式,积极地引导大学生锻炼创新型思维,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专业素质,丰富教师自身的内心情感世界,促进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与建设,为国际视野之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前提。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师还应注重学术素养意识,储备必要的学术知识和技能,采用国外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合作形式,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积极开办一系列学术讨论会和讲座,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升语言教学功底。

3.3 积极探索职业发展中的英语语言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路径

高校教育教学的国际化和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不断推动着高校英语教师职业的发展与建设。在国际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加强英语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创造属于自己的职业方向发展道路,从而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的趋势,开辟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国际化改革。例如,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引荐国外专门应用英语(ESP)教学模式,针对学生不同的英语学习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培养更多有用的英语人才;同时,学生也应要改变传统的听课模式,不是简单地坐在教室里听课和记笔记,而是能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与沟通;此外,高校还需专门开设以英语为导向的研究实践活动和英语培训实践课程,例如学术写作、新闻报刊、学术交流会与讲座,这不仅有利于教师英语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也帮助高校学生有效地克服英语学习的压力与烦恼,进而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与激情,挖掘他们英语学习的潜质,从而更好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中去。

3.4 构建合理科学的国际化英语教育教学模式

在国际视野下的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构建合理科学的国际化英语教育教学模式是当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英语教师掌握整个教学课堂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开拓自身的英语知识结构,开设更多丰富有趣的国际化课程,革新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观念,切入国外英语语言教学模式,从而全方位地培养高校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和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4 结束语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来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在笔者看来,教师则继承了“叶的事业”,教师在选择该职业时也就注定了要开启一段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三尺讲台也就成了教师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的载体。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尤其是一些刚刚步入大学校园并满怀激情的年轻教师,应努力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所长,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增强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来充实自己的大脑,从而适应国际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学校英语课程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发展,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既迎来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就目前的状况而言,高校英语教育教学不仅要符合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且也要顺应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历史潮流。因此,在高校英语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充实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积极培养自身的国际化素养,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从而在国际化新视野下拓展和规划自身的英语教学职业生涯。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大学英语教育

参考文献

[1]袁晓军,朱先明.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探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2]孙兆玲,官德华.叙事视野下的大学公共英语青年女性教师职业发展探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12).

[3]姜海清.国际化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发展探究[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3(3).

国际化视野的职业规划 篇3

关键词:职业意识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合作;责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21-1

一、职业意识的内涵

职业意识是一个人从小就应该考虑的关于未来的职业选择、生存方式。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对职业意识进行诠释:认为职业意识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现为对职业活动正确的认识、积极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合理的行动;也有学者认为,职业意识对职前学生来说,是对未来职业选择和发展的规划,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方向标。

二、学校职业意识教育渗透的途径

1.父母,儿童职业意识萌芽的启蒙师

从出生到咿呀学语,儿童第一次接触到的职业就是父母从事的工作,儿童最早对职业的认识也是始于父母,父母的职业观甚至会影响儿童终身。瓦格曼(Wagman,1965)通过森特斯工作价值观和愿望问卷比较了学生与其父母的职业价值观的相似性,他们指出了许多相似性,尤其表现在性别组内(尤其是儿子与父亲相似,女儿与母亲相似)。因此,一个对工作充满热忱的父母,会让孩子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对未来从事的职业形成积极的态度。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给孩子传达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在第二实验小学的德育活动中,学校就利用学生家长等资源,请来家长为孩子“现身说法”,介绍他们的职业,并组织孩子去家长的工作车间进行参观,实地感受。

2.教师,儿童职业意识形成的引导者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对儿童的成长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小学阶段的许多课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课本中有助于引导儿童进行自我认识和形成正确职业观的积极因素。

例如,笔者对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的286篇选文的主题做过归类和统计,其中55篇与职业有关,《永远的白衣战士》讲述的是对于职业的“奉献与责任”,《理想的风筝》是讲述“自我体验与认知”。教师可以在类似的文章中引导孩子学会认识自己,包括自身的认知风格、个性特征、兴趣和特长以及不足之处,为将来的职业试探做初步准备。

3.课程,儿童职业意识发展的助推器

职业意识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一部分,是对未来和生命的关注。小学阶段是儿童接受系统教育的起点,也是儿童树立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时期。针对小学阶段的儿童,我校引进了JA中国《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世界》三套教材进行职业意识渗透的教学。

(1)课程内容。

JA小学课程是通过一系列连贯的商业和经济课程,为学生搭起一个座连接课本于知识和实际工作之间的桥梁。循序渐进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职业知识,为学生日后的学术研究和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我们的城市》课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城市规划师、城市建造师、企业家、记者、银行柜员、交通警察、环境监测工程师、垃圾环保分类者、能源部工作人员等多种典型职业的工作内容,学习体验简单的工作技能。感受不同职业与城市发展的密切联系,了解当前学习与未来职业间的关联。在不同的职业中,JA课程一贯渗透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在活动中关注与尝试实践。

例如《管理城市交通》一课中,孩子们通过体验活动,了解了交警的工作职责,需要发现交通拥堵问题,发布道路交通信息、马路执勤等,以此来更好地理解城市交通通畅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授课形式。

JA课程中对于儿童职业意识的渗透教学,着眼于学生身边的城市生活职业活动,能够很好地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教育即生活”的理念。课程中它一方面拓展了一些在其他课堂学不到的内容,同时它改变了我们传统的一些教育方式,运用的都是自主研究、小组合作、活动体验等学生喜爱的形式。

例如在体验城市规划师的《在城市里》一课中,学生需要小组合作,尝试“教师功能区”的划分。即根据班级不同的区域作用划分数量功能区,并由一个代表向大家分享设计原因。体验城市建造师的《建筑一座城市》活动中,学生在了解了蓝图、比例尺后,运用建筑立体模型,建造房屋。

这种寓教于乐的课堂充满了互动和合作,非常符合当前正在进行的二期课程改革的精神。激发学生对于职业的了解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地认识职业。

(3)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让儿童能够了解到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个性特质、知识构成和能力结构,并能够初步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向未来所向往的职业做准备。

通过JA课程,儿童认识到职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关乎个人兴趣、能力、生活品质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还为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平台。孩子们通过学习还意识到小学课程中所学的很多知识都是与以后职业发展有密切关联,建筑师的绘制建筑蓝图能力就要从小学好数学知识,记者职业的撰写新闻水平当然和语文课程密不可分;未来的交警也要高科技手段管理城市交通,学好信息技术也非常必要。

《教育的国际视野》读后感 篇4

国外基础教育的课程是重应用、重实践、重创新、重生活知识、重职业技能;我国的课程是重书本、重理论、重积累、重抽象知识、重应试技能。国外的教育注重使学生了解自己、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了解人生;我国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应试、了解书本、了解社会等级、了解生存竞争。

其中一篇讲到<东西方考试的标准>从考试来看,东西方一样有评分标准,区别在于,中国的评分标准非常细节化,答题注重综合,答的越全面越好,强调的是横向展开;西方人注重分析,逻辑性强、观点鲜明、文字简明扼要,强调纵向深入。

西方国家的评分标准一般是:掌握了老师教的、书本上有的基本知识,表明用功了,可以给及格,但要得及格以上的成绩则必须有创见―提出新观点并通过逻辑推理加以证明。相比中国考试,考试的目的不是考察学生的创造能力,而是考察学生掌握书本现成知识的能力。中国的教育目的很明确,就是积累、模仿、学习已成定论的东西,学生只要能够完整地复述出老师在课堂上所教的内容就能够得满分,得高分并不是取决于自我发挥得如何,而是仿效别人的结论是否不差分毫。

在国外,考试只是一个学习效果的检测工具。然而在国内,考试主要是作为筛选工具,分数不上录取线,就意味着被现行教育体制所淘汰。

鉴于东西方文化传统上的差异以及社会背景上的差异,我们很难说东西方人在考试评价标准上孰优孰劣,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将国外教育的长处学到手,同时改进我们自己教育的缺陷。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和思考,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一、要给学生自我体验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是两种常见的对立的指导思想。对于知识教学中的直接传授、满堂灌,已经是广受批判、不得人心的;体验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但出于考试、升学的压力,我们的教育教学还经常不得不采用直接传授、满堂灌的方式。例如在英语语法的教学方面,我们的学生主要是依赖课堂上教师的讲授,通过大量的反复的练习来掌握语法知识。其实,我们知道都知道语言的工具性和交际性,我们也知道语法是要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去慢慢体会的。但是,我们中国现行的考试制度不可能让学生通过在生活中“慢慢体会”去获得外语或是母语的语法知识的。因此,我们老师也只好采用直接传授、满堂灌的方式。在我以后的英语教学中,我想我会努力让学生做到“四解放”:

1、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学生自己学会观察;

2、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

3、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自己学会动手操作;

4、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自己学会表达。

二、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拓展“成功”的内涵

我国的教育趋向于“熟能生巧”、“勤能补拙”,把培养学生的毅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当作是成功的指向标,而国外则非常注重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特性发展的道路。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外的成功教育有着更为宽阔的视角,更加地注重人性化教育。虽然我国现在的教育教学也在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听课、学习的动机与兴趣,但更多的是服务于升学考试的,还没有真正切实地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来考虑,我们经常把素质教育挂在嘴边,可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又有多少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做到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探究知识的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并享受成功的喜悦。

国际视野中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篇5

摘要: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背景下政府管理的重要制度。文章阐述了国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兴起的理论渊源和实践依据,概述了部分国际组织与国家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情况,就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政府绩效管理

80世纪年代以来,新公共政策理论的发展相应地推动了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以电子政务既定目标为依据,运用科学的指标体系,按照规范的程序与方法,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效果作出评判,进而调整政府行为,提高行政效能,是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政府管理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在西方国家,由于政府的法律地位特殊,使其享有的管理国家事务的职权具有了垄断性。垄断排除了竞争,导致政府官僚主义化和管理集权化,从而丧失了提高行政效率与管理绩效的压力。此外,政府职能扩张以及机构的臃肿,在消耗大量国家管理成本的同时,并没有使民众得到实惠。

加之,世纪年代初以来,西方国家经济衰退、生产力下降和巨额财政赤字等“政府失灵”的现实,激发了社会希望在政府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改善政府治理水平的愿望。于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新公共管理理http:///论的核心以公共服务的效果为政府管理目标,而把绩效评估当成管理的一种工具,要求政府注重承担管理责任和评价结果,最终实现对公众权利的保障,维护整个社会的秩序与发展。基于电子政务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科学决策、提升政府行政效率中发挥的独特功能,电子政务本身的绩效就自然成为政府绩效管理必然涉及的内容。可以说,电子政务绩效评估

国际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背注: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基于档案学视角的欧盟隐私管理模式研究及其启示”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作者单位:台州学院浙江台州)是衡量政府绩效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实践依据电子政务建设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高投资、高风险以及投资不完全可逆等特征。国际经验表明,电子政务项目失败的现象非常普遍,并且失http:///whjiaoji/败率极高。比如,年美国审计总署在一项研究中,对美国自年以来实施的数千个电子政务项目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许多都是失败的。根据的调查,年美国政府和工业部门的所有电子政务项目,仅有成功,另外被取消,其余的部分合格。

国际化视野的职业规划 篇6

2011年7月30日上午,有幸邀请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陈晓端教授为本次置换脱产研修班教师作题为《国际视野中的有效教师与有效教学》之报告。陈教授以其饱满的激情、精辟的阐述、独到的见解从“有效教师的素质特征”与“有效教学的行动表现”两方面对这一主题进行了剖析与解读。

对于“有效教师的素质特征”这一命题,陈教授结合他本人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国外留学经历,认为有效教师的素质特征包括基本特征和发展性特征。其中,基本特征包括教学责任感强、教学热情高、教学知识渊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能力强与教学策略恰当,发展性特征包括对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应用新技术的能力、研究与改革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反思意识与能力以及发展意识与能力等。以此为基础,努力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对促进一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至关重要。因为“Teaching is a highly personal process, no two teachers think alike or teach alike.”以往对“有效教学”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于其内涵、影响因素与提高途径等方面,然而陈教授的讲座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引起了在做教师的好评。陈教授从有效教学的行动表现着手,认为有效教学更能够体现教学目标的多维性、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全方位的教学准备、教学信息的多向传递、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恰当应用以及全方位的教学评价。讲座临近尾声时,陈教授启发大家要以一种复合的视角去审视、理解有效教学。具体包括系统整体角度、知识角度、科学角度、艺术角度、能力角度和反思角度去探讨教育教学中理论与实践问题。

国际化视野的职业规划 篇7

基于北京世界城市建设的发展战略,朝阳区开展 “世界城市实验区”建设,在此背景下加快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势在必行。《朝阳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区域国际化教育优势更加凸显,国际教育品质大幅度提升”的要求,芳草地国际学校必须承担起自己的教育国际化发展使命,逐渐形成和确立教育国际化的核心理念,尤其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诸多领域进行持续不断、卓有成效的探索。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作为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注重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使学生与自然、社会、生活密切联系。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而这个课程无论是从理念上、学习方式上,还是从培养学生的目标上,都为我们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基于上述考虑,芳草地国际学校围绕小学六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思考并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综合实践课程及活动模式。

综合实践课程整体构建

芳草地国际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芳草学子为育人目标的特色课程体系。学校以“主题探索”为主要形式,以“整合”“拓展”为主要策略,充分发挥“综实课程引领”“各学科渗透”“网络平台交流”三个阵地作用,组建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家长、社区服务者四支导师队伍,构建与实施以“交互研究”为核心主题的特色综合实践课程,让每位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的国际人才。

我们的综合实践类课程主要集中在个性类探索课程范畴内。课程提供6大主题、30个以上专题供学生选择学习,同时根据学生需求生成即时性专题。下面以我校六大主题中的三个主题为例,在不同的专题中挖掘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结合点。

利用“三阶段十一步”综合实践探索模式培养国际化人才

1.“三阶段十一步”实施模式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综合实践课程提供了探索平台

“三阶段十一步”最大的特点就是线上线下的完美结合。我们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的优势,细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三大阶段,把其中适合在线上完成的部分提炼出来在网上完成,线下的时间全部留给必须面对面交互的环节。同时注意线上线下的合理融合交错进行。之所以采取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活动准备阶段翻转课堂的优势;(2)活动实施阶段过程性资料的留存;(3)展示汇报和评价的多样化; (4)充分利用有限课时;(5)方便远程异地的调研 (国内外)。

“三阶段十一步”是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通过探索与努力,“三阶段十一步”教学法对于授课教师目前具备了基础的指导意义。我们依托探究式、项目式学习,建立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三阶段十一步”教学法,清晰的教学活动流程和阶段,对应的学生活动都在网络平台上一目了然,我们引导老师们通过教研,深入了解探究式学习法与线上学习空间的整合及线下课程的实施。

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我们力求将综合实践与网络平台有机结合,突出学生自主实践探究的特点,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社会环境,形成初步探究社会问题的意识能力。

传统地球探索课程都是在教室里,每周两课时;搭建了线上学习空间之后,课堂被延伸了,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更加方便地参与到持续的、连贯的学习过程中, 保持相对完整统一的学习节奏。回到课堂里来,各方面准备得也更加充分,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效果更好。

2.“三阶段十一步”实施模式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实施策略

以孔老师的课为例。

主题:唯一的地球——寻找身边的隐形杀手

目标:从全球视角认识身边隐形杀手的问题所在 (身边问题——国内视角,全球视角分析——国际视野);寻找解决身边隐形杀手问题的国内与国际政策、 法规(国际规则);培养批判性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解决身边隐形杀手问题方法的认识(能力)。

初期的话题讨论,利用网络平台让同学们先期交流感兴趣的问题,因为主题源于问题,问题来自学生生活,要基于社会上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结合国家和区域的相关背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为接下来课堂上确定研究主题做了很好的预热,学生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能更深入有效地进行讨论。在讨论与分析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全球的视角看待身边的问题。

在发挥网络优势的同时,我们也特别注意线上线下的结合。例如,同样是孔老师这节课,研究方法的指导环节大部分在线下完成,因为我们认识到这一部分内容真实的交流和尝试更有利于学生的能力锻炼。而网络手段则被学生和老师大量使用于远程、异地的交流。

加强教师能力建设综合实践师资团队

1.师资能力建设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一种教育创新的尝试,师资的教育国际化意识与国际人才培养的能力需要加强。学校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提升教师的国际视野,通过外培内训让教师把国际规则与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与现行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具体包括:与国外联盟校互派教师,让我校教师亲身体验国外授课方式开阔国际视野;与教研机构合作选派教师出国做短期集中培训,学习国外教育经验;积极参与国内相关机构引进的国外优秀项目,以练代培, 在活动参与过程中提升参与国际事务能力;组织专项沙龙研讨,在专家的带领下讨论常规教育教学中的国际素养如何体现等做法。

2.建立综合实践师资团队

地球主题探索作为新课程,需要有专门的教师, 负责课程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包括活动的设计安排, 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和过程的指导,协调各方面关系, 负责对学生活动的管理等等。因此,需要选择具有一定基础,热心课改的教师承担这一工作,经过培养锻炼, 逐渐建设一支适应地球主题探索课程要求的骨干教师队伍。为了便于实验工作真正得以顺利进行,我们的做法是把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大队辅导员乃至班主任组织起来,成立课程中心教研组,加强过程监控,组织教研,具体由她们牵头,协调各个年级开展地球主题探索活动。从课程实验一开始就尽可能让更多的老师参加到实验中来,边实验边探索,在实践中加强对教师课程意识与理论的培训工作。集团现在共有来自各个校区的21名实验教师参与我们的地球主题探索课程。 除了这些教师,还有多位班主任、语文教师、大队辅导员、科学教师参加到课程的建设中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下是教师实施课程时的一些具体做法。

(1)课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再简单按照课时进行备课,而是按照我们“三阶段十一步”的探究式项目学习流程进行总体设计。

(2)加强组备课,明确学期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增进校区、新老教师之间的交流,通过教学法的优化,培养学生线上线下结合的新学习方式。

(3)针对不同阶段的活动,设计符合学生能力的过程性评价维度,在不断尝试和改进中挖掘标准与特色。

(4)注意课时与课时间的衔接,保证学生学习的流畅性和连贯性。设计简单的线上交流互动环节,与信息技术课、劳技课等有机整合,在所谓“大实践”的背景下进行学科间的合作探索。

(5)通过线上评价、线下交流的教学方式,落实探究式项目学习法,引导学生思维转变,培养客观、理性的评价眼光,并通过学生间不断的交流互动,提升自己的眼界与认识。

(6)加强校区间合作,对跨校区教师、学生共同完成主题鲜明的综合实践活动形式进行探索。

开发线上线下评价办法,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1.开发《芳草地球村护照》进行综合性评价

依托地球 主题探索 课程,我们创办了“芳草地球村护照”来评价孩子们的各项表现。通过六大主题的学习来实现我校的育人目标, 希望从我校走出去的学生能拥有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国际惯例,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

息的能力;且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做国际人的同时更加了解、认同、继承与发扬中国文化。

2.利用数字平台进行过程性评价

结合“三阶段十一步”实施模式,我们制定了过程性评价标准,对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沟通能力、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进行评价。

(1)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其具有高度的道德完整性和对待多元文化的清晰敏感性,以及培养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

(2)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以及依托国际规则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德,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4)学生应该发展前瞻的思维形式以及查询、评估、加工和应用新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成为合格的学习者、创造者和交流者,掌握参与国际事务能力。

3.评价的数字化特色

(1)网络平台记录学习过程。网络平台完整清晰地记录下学生活动的所有过程,从话题讨论到提交修改研究计划,从上传研究过程资料到呈现最后的研究结论, 所有过程都按活动提交时间以时间轴的形式记录下来, 一目了然地看出活动轨迹。此外,由于平台支持网络和手机等多种上传方式,学生可以随时把搜集到的文字、 视频、音频等资料上传,不但解决了学生不方便打印文字资料的困难,还丰富了资料种类,打破资料过于单一的局面,而且避免了资料丢失情况的发生。

奇瑞的国际视野 篇8

回顾奇瑞1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1997年建厂到2007年8月22日的第100万辆下线,奇瑞用10年时间迎来了首个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100万辆;时隔近三年的2010年3月,奇瑞又率先迎来了中国自主品牌的第一个200万辆下线;在不足一年半的时间内,奇瑞又将迎来中国自主品牌的第一个300万辆下线。

奇瑞成为中国最早的自主汽车的代表,一度被看成是中国汽车产业自主的化身,甚至超越某些跨国汽车企业跻身中国汽车产业前三名。奇瑞曾四年参与“爱我中国车”的评选,四年获奖,其中具有标志性的A3三厢以动感流畅的造型、优越的操控性能和高品质的制造工艺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最终全票通过摘获年度车型大奖。

在光环的背后,扛着自主大旗的奇瑞也有些艰难,他们在尝试变革的同时也遭遇质疑。在第二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研讨会上,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合资品牌的成本不断下探,而自主品牌的成本却在不断上升,新形势下的自主品牌该如何发展?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的优惠政策退出,加上北京这个超大城市实行了限购政策,对以小排量乘用车为主的自主品牌车企带来的影响不小。

墙里开花墙外香,奇瑞在国际市场的大幅成长凸显了其近年来在全球市场布局方面的前瞻性眼光。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奇瑞汽车累计销售已达273506辆,其中出口55249辆,同比增长83.8%;并在4月份实现累计出口50万辆,并成为国内第一个出口达到50万辆的汽车企业;5月、6月再次帅新新高,同比增长88.5%,已完成全年12万辆任务目标的59.9%,为提前完成全年出口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从此我不再懒惰优秀作文下一篇: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