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环境监测制度

2022-08-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当今社会,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一般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或行动准则,也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规章制度或一定规格。那么如何制定相关制度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辐射环境监测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1篇:辐射环境监测制度

5G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相关探讨

摘要:随着5G快速发展,5G基站电磁辐射成为了当今全球比较关注的热点之一,做好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针对电磁敷设进行了简要分析,明确了5G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必要性,其后具体分析了我国5G辐射限值标准要求与5G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的应用,以期可供参考。

关键词:5G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限值标准;监测方法

1 引言

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从2G到5G每次升级都会令基站的发射频率发生较大幅度变动,对于基站造成的电磁辐射干扰范畴怎样才能有效把控和监管是当前一大重要课题。最近几年,我国先后出台《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等,要求企業需在工作中加强对环境的监测水平,尤其是5G移动通信基站是重点监测对象之一。在现实诉求的推动下,不断健全监测工序,完善评价机制,能够促使移动通信行业朝着健康持续化方向发展,大大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2 电磁辐射概述

第五代(5G)移动通信具有大带宽、低时延、海量连接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各国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到2021年底,我国三大运营商将累计建成超过130万个5G(Sub6G)基站(含电信联通共建共享5G基站),5G终端连接数将突破3亿,继续推进5G更好赋能千行百业。由于5G(Sub6G)使用了比4G更大的带宽和更高的载频,通常射频频率越高衰减越大,使得单个5G宏站在城市中心区域的覆盖半径约在300~500m、郊区大概500~1000m、农村1000~2000m,而单个4G宏站覆盖半径可以到1000~3500m。为了确保同样覆盖质量,在城市中心区域的5G基站数则要比4G多3~5倍。面对5G基站数量的激增,5G的电磁辐射也成为了当前全社会非常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造成电磁辐射产生的零件是基站上的天线,可分作全向天线、定向天线两种。前者是按照水平面角度展开大范畴的辐射,覆盖范围非常广阔,通常只是在郊区亦或者大规模区制地中使用。后者则是在特定的范畴内调节发挥作用,其范畴度相对狭窄,覆盖面偏小,不过其用户应用度颇高,且极为密集。有关研究表示,电磁辐射污染是除了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外最为严重的第四大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减轻和规避这种污染,必须要对移动通信基站的运行展开监测管控,创建高效评价机制,确保其环保、经济效益双重提升。

3我国5G辐射限值标准要求

3.1限值评价标准

我国电磁辐射相关标准主要是参考IEEE、ICNIRP、IEC等机构的标准,总体上比国际标准趋严。在射频段,我国电磁辐射标准包括:《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针对2G/3G/4G基站)HJ972-2018、《5G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针对5G基站)HJ1511-2020。

上述标准中,GB8702-2014是我国电磁辐射领域最基础、最重要的质量评价标准,它规定了射频电磁辐射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如表1所示。

3.2三大运营商5G电磁辐射限值要求

根据表4射频段公众暴露控制限值要求,我国三大运营商的5G基站辐射的最大功率密度限值要求如表2所示。

4 5G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与结果分析

4.1监测方法

与前几代的基站相比,5G基站在架构、发射天线以及发射频率方面发生了较大改变,具体需参考最新的HJ1511-2020执行相应的监测方法。

4.1.1监测仪器

本次采用德国NADAR SRM-3006型选频电磁辐射分析仪,可开展全向性测量,量程、分辨率均满足5G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要求。选用天线频率测量范围420MHz~6GHz,配备非导电木质三脚架。

4.1.2监测点位

本次被测5G基站设置在一栋商业楼顶层,与地面相距18m,下行发射频率为2515~2615MHz。基站的对面是一栋住宅楼,周边的人流量较大。本次监测点全部在基站天线的覆盖范围内,选择居民室外密集活动位置与住宅楼内,共计5个点位。

4.1.3监测条件

本次监测工作开展时,要求被测5G基站正常工作,检测仪器频率范围处于5G基站发射天线工作状态的下行发射频段。具体监测参数设计如下:测量仪器天线与地面相距1.7m;方均根检波方式;监测项目为磁辐射功率密度;结果类型为平均值,测量值为每个点位监测连续6min的积分值;监测仪器探头尖端与操作人员躯干相距≥0.5m,且与5G终端设备呈水平正向布置且保持1~3m的距离。

4.2监测结果与分析

4.2.1监测结果

本次监测工作开展过程中,运维人员使用电脑与基站连接,并进行数据下载,确保有5G终端在应用。本次各监测点位功率密度为0.00227~0.03102W/m2,具体如下表3所示。

4.2.2结果分析

本次监测的5G基站频率2515~2615MHz,根据标准规定100kHz以上,在远场区,可仅限制电场/磁场强度,或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本文监测点位全部处于远场区,因此只需对功率密度进行评价。根据上表监测结果显示,各个监测点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远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且不超过限值的7.8%。

5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5G技术的快速发展,5G基站建设势在必行,对于今后密集密集城区、居民区处5G基站选址与建设,需做好科学规划,并加强建站前电磁辐射影响预评估与建成后的环境监测,实现5G基站电磁辐射风险的有效管控。基于此背景下,我国出台了相关规范标准,监测方法不断更新,相关仪器设备也在不断改进,为5G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环境监测数据与评价提供了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 科技民生系列丛书——5G电磁辐射与健康 第四章 5G时代的电磁辐射有何不同[C]//科技民生系列丛书——5G电磁辐射与健康.,2020:65-82.

[2]杨光,陈锦浩,刘剑晖.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标准和测试分析[C]//2018广东通信青年论坛优秀论文专刊.,2018:26-30.

[3]姜日敏,符新,刘冰婷.5G基站电磁辐射情况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20):1-3.

[4]邓晓钦,高鹏.5G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监测波束引导必要性研究[J].四川环境,2020,39(04):142-145.

[5]毛刚刚.移动通讯基站电磁辐射监测方法与环境污染探讨[J].环境与发展,2020,32(03):181-182.

[6]尹建军.新形势下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监测要点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9,31(11):170-171.

[7]卢星洲.移动通信基站辐射监测与对策研究[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04):45-46.

作者简介:贺志远(1985-),男,山西吕梁人,工程师,本科,工作方向:环境保护工程。

作者:贺志远

第2篇: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与评价

摘 要:本文论述了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设备质量控制的措施及人员准备、现场部署和监测、数据记录到最终监测报告,以及移动通信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措施,并对通信基站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变化迅速,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其中,电磁辐射已成为继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之后我国第四大环境污染源。电磁辐射是指通过空间以电磁波形式传输的能量流,限于非电离辐射,包括信息传输中的电磁波发射、工业、科学和医疗中的电磁辐射以及高压输变电产生的电磁辐射。我国颁布实施了《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1988)、《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 10.2-1996)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初步建立了电磁辐射防护监测标准体系。“十三五”期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投入,使电磁辐射环境监测队伍取得了长足进步。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是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重要对象,随着移动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工作具有多项目、分布广、变化大等特点,日益成为电磁辐射环境管理的重点。

开展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必须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满足监测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环境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从设备和人员准备、现场部署和监测、数据记录到最终监测报告等方面论述了质量控制措施,为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1 预监测设备和人员准备

根据检测机构计量认证(CMA)系统的要求,应进行监测仪器的外部监测和内部验证。外部核查是指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法定认可机构根据核查程序,通过试验确定监测仪器的指示误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且频率至少每年一次。而内部验证是对测试机构内部组织的校准,与设备校准程序或功能匹配,以实现设备价值的可追溯性。内部验证包括定期验证和内部校准,新购置或修理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准/验证。

监测仪器可分为非选择性宽带辐射监测器和频率选择性辐射监测仪,根据不同的监测对象和监测目的,选择了具体的监测仪器。其中,非选择性宽带辐射监测仪主要用于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频率选择性辐射监测器适合于了解多种辐射源电磁辐射在多个电磁辐射中的贡献。在进行监测工作之前,有必要对监测仪器的相关性能进行确认,以保证仪器能够满足监测所需的频率、范围和分辨率的要求,同时,监测仪器在监测之前和之后都要进行檢查,以确保监测仪器正常工作。

同时,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也直接影响到监测的质量。监测人员应加强对监测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掌握电磁辐射监测的基本知识,熟悉电磁辐射监测的标准和规范,熟练使用监测仪器,掌握校准和维护方法,并了解相关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方法。同时,要加强监测人员在实施监测工作中的质量控制意识,切实做好环境监测工作以及人员管理工作,确保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的质量。

2 现场布置和监测

与其他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相比,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具有针对性,而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辐射天线具有方向性,因此,选择合适的监测点,对于提高监测工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监测工作之前,应收集基站的名称、位置、高度、主机参数、天线参数等材料,并实时了解基站周围的敏感点分布及基站相关的其他情况。

监测时,探头与监测人员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0.5m,避免周围其他意外源的干扰,在监测读数时,每一点应连续测量5次,每次应不小于15s,并在稳定状态下读取最大值,如果数据波动较大,应适当延长监测时间。当仪器用于自动监测时,应采用平均检测方法进行不少于6min的连续采样,数据采集和采样速率为2次/秒。

3 数据记录和报告审计

对于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数据,从数据记录、数据审核、检验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现场数据的记录应以本监测机构出具的数据统一记录表填写,记录格式应具有以下基本点:(1)移动通信基站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建设单位、地理位置(地址或经纬度)、网络类型、传输频率范围、钢塔桅杆类型(钢塔、索塔、单管塔等)和天线高度。(2)现场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和天气等外部条件,以及监测仪器的名称和型号、监测周期等(3)监测结果,包括示意图、监测数据和其他必要数据,数据记录应准确、详实,不得随意更改。

监测数据最终应以监测报告的形式发布。根据相关要求,监测报告应实施三级审核制度,从数据记录、审核到发放等各个阶段都要严格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应在数据审核过程中仔细检查,如果发现可疑数据或未知记录,则应由至少两名审核员核实,组织有关人员回访原始数据记录,重新确认相关数据,必要时进行更正,并形成相应的改正记录。最后审核后,审核员应签名确认。报告审核员和人员应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培训,以避免报告审核准备阶段的错误,监测报告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归档和妥善保存,以确保它们具有文件化和可追溯性。

4 其他质量控制措施

在确保电磁辐射环境正常监测的同时,监测机构还应执行其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定期仪器比较、人员比较、监测机构之间的比较以及参与国家认可和支持能力的验证。仪器比较的对象是监测仪,主要目的是评估不同监测仪器之间的性能差异(如灵敏度、精度、抗干扰能力等),所选择的监测项目和方法应能够适应和充分反映参与比较仪器的性能。人员比较意味着不同的监视器使用相同的方法和仪器来监控同一对象,比较监控结果的一致性,并确定人员操作水平的可比性。

5 结语

在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通信基站的电磁环境监测应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落实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做好仪器的质量控制工作,包括人员准备、现场位置和监控、数据记录和报告审核,使监测数据具有准确性、代表性和客观性,更好地为预防和控制电磁辐射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姜姝.电磁辐射污染及环境保护研究[J].环境科学,2016,19:83-84.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S].1997.国家环保总局.

[3]李璇,王文兵,林炬.移动通信基站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现状及解决方案初探[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149.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S].2007.国家环保总局.

作者:王莉博

第3篇:论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核电与核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阔,使得社会大众对核与辐射环境监测工作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辐射环境监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就是对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的概况,并为加强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3.117

Key words: nuclear and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apacity building; project management

核与辐射环境的检测能力间接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软实力,因此,我国的核与辐射环境监测系统也在十二五期间就已经趋于成熟,监测范围涵盖全国的辐射环境质量。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作为我国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中的一部分,保证其质量能够使我国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工作取得更好的质量。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一步完善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通过完善机制、加强人才建设等方式,促进我国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质量的提高。本文就是关于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的分析。

1 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的现状

我国核事业的发展历经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再加上面临着反核恐怖的严峻形式,使得越来越多人都开始意识到核与辐射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核与辐射环境的监管力度的体系直接关系这我国发展的壮大趋势,也是世界立足的新要求,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新形势,我国先后实施了“一网络两中心”、“边境地区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国家辐射环境监测国控网建设项目”等多个项目,同时还对我国众多省级辐射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工作,全面提高了我国整体的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又组织了“中央財政主要污染物减排专项资金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对相关单位与众多项目进行综合协调,在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将预设的各项要求与指标在预算范围内如期完成,实现了我国在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方面的最大化投资效益。

2 完善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一个合格完整的供应商管理数据库

对于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来说,不只是总承包商具有的系统集成能力会对项目建设成败产生影响,而且设备供应商所提供产品的性能以及售后服务也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成败。因此,要分类筛选项目中涉及到的所有设备以及服务,将工作重点集中在可以提供关键服务与设备的供应商上,对供应商的各方面进行严格审核,然后再将其列入到关键供应商名录中,并与供应商之间保持密切的沟通与互动,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2]。同时,对供应商的管理工作可以与新时期的科技发展相结合,做的真正的与时俱进,因此可以将供应商的管理导入计算机,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库,数据的导入还必须要有时效性,即数据的真是和有效性最好通过计算机的相应功能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就可以将客户的基本信息收入数据链,数据链不仅从根本上降低供应商团队的管理难度,对一些潜在供应商的各方面详细信息,也能进行动态管理,同时供应商管理数据库的存在,也提升了每一次交易的自我审视,对于监测建设的管理实施可持续发展。

2.2 建立一个完善的设计变更管理机制

在项目建设的前期阶段,要进行相应的项目调研以及设计、进度、合同等管理,并对用户需求进行细化分析,通过这些措施使设计变更向零趋近。同时,对于设计变更问题也要引起重视,要建立一个完善健全的设计变更管理机制,让问题可以在萌芽阶段就被发现并予以解决,将损失的程度降到最小[3]。

2.3 将项目信息管理中心的各项职能充分发挥出来

项目信息管理中心的职能是将信息整合、核实,然后实现数据与数据之间的交接,这种管理中心的存在会让整个项目的变化及时的反映出来,也能折射出动态趋势,但是我国的项目管理机构在这一方面有待加强,管理中心的各项职能形同虚设、定位不准,因此将信息管理中心的相应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是一条必经之路,而且还可以将有效的项目信息及时传递给与项目相关的各方。

2.4 加强项目管理团队的建设

项目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对项目执行质量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因此要积极开展各类专业培训与项目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挑选合格优秀的人才,培养一支具备核与辐射环境监测专业技术能力并且又懂相关国际惯例和项目管理知识的人才队伍[4]。

3 结语

综上可知,在全国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中,核与辐射环境监测的能力建设是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的规范化与高效化管理可以为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的建设创造一个更加有利的环境。因此,加强与完善核与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项目管理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推动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取得更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陆巍巍,岳会国,李宏宇等.我国现行辐射环境监测标准体系的缺项分析[J]. 核安全.2013,(04):24-28.

[2]认真贯彻第七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努力提高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监督管理水平——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厅长王建中在2012年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2,(01):1-9.

[3]张建岗,姚仁太,任晓娜等.福岛核事故对中国的影响及应急经验[J].辐射防护,2012,(06):362-372.

[4]李干杰. 承前启后 锐意进取 努力实现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在2015年度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年终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J]. 核安全,2016,(01):1-10.

收稿日期:2017-05-09

作者简介:周琪(1964-),男,本科,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辐射监测的质量保证与管理体制及机制。

作者:周琪

第4篇:辐射工作场所监测制度

1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规定,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监测,保证仪器设备的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2.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相关环境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工作 场所的安全和对公众的影响符合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3.对涉及到影像质量的放射诊疗设备的稳定性检测、状态检测 按每年一次的频率进行,以保证诊断质量。 4.检测记录、结果及检测报告应按规定存档。

5.对本院不能检测的指标,应委托有资质的上一级业务部门进行检测。

第5篇:辐射工作场所监测制度

台州市椒江区海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辐射工作场所监测制度

一、 一切伴有辐射的实践或设施,都应根据具体情况,按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制定出相应的辐射监测计划,开展辐射监测。监测结果应定期向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部门报告,发现异常情况时应随时报告。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部门也应对这些辐射工作单位进行抽样性的监测。

二、 个人监测

1、辐射工作单位必须对第一类工作条件下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监测。工作人员可能受到、x、高能 射线或中子照射时,应佩带相应的个人剂量计。当内照射可能较大时,应定期进行内照射监测。个人监测结果要逐个记录、存档,其保存时间不少于停止辐射工作后30年。

2、在事故或应急情况下,根据情况可对有关人员以及少数有代 表性的公众成员进行个人监测。

3、工作人员离开开放型放射源工作场所时,应该进行体表放射性污染检查。

三、工作场所监测

1、为检验工作环境在连续操作时是否符合辐射安全要求,鉴别是否有异常或紧急情况发生,工作场所应进行常规监测。依据辐射源的特点和操作方式,常规监测应对工作场所中的辐射水平、空气中放射性核素的浓度以及表面污染水

平等进行监测。在可能出现高水平照射或事故照射的场合,必须配置可以自动报警的连续监测装置。测量结果,连同测量条件、测量方法和仪器、测量时间等一同记录并妥状况保存。

2、在实践或设施的运行过程中,会使工作人员所在环境的剂量当量率发生较大改变的岗位,应进行操作监测。

3、当工作环境安全控制的资料不够充分,或操作过程可能出现异常时,应进行特殊监测。

四、辐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

1、对辐射工作人员的医学监督根据一般职业医学原则进行。其目的是:评价职工健康情况;提供原始健康状况的资料;以及确保职工的健康情况在开始从业时和从业期间都能适应他们的工作。

2、对第一类工作条件下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常规医学监督。

3、从事辐射工作前的健康检查内容包括医学史的询问,特别是先前的辐射照射史和各种毒物接触史的调查:一般医学检查;末梢血化验检查;以及根据工作和健康情况,由负责医师提出的其他有关检查。

4、辐射工作从业期间的定期医学检查,内容根据其受照类型的程度,以及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确定,除一般健康检查项目外,尚可追加对辐射照射敏感的检查指标。

5、定期医学检查频率一般为一年一次,如辐射照射情

况和工作人员健康状况需要的话,则可将检查周期缩短或延长。

6、医学检查应由授权的医疗机构承担。医学监督记录与个人剂量监测数据一样,保存时间不得少于其停止辐射工作后30年。

7、授权的医疗机构的负责医师依据辐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对受检工作人员适任性作出判断,以保证辐射工作人员在正常和异常情况下,都具有安全地执行任务的健康条件。

8、异常受照的工作人员是否继续从事其本职工作,由授权的医疗机构会同辐射防护部门,考虑其以往照射情况、工作需要、本人技能等情况后,可令其继续从事原任工作;也可改做受照剂量低的辐射工作,乃至调离辐射工作。

台州市椒江区海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第6篇:辐射装备安全监测与报告制度

辐射类医学装备临床使用

安全监测及报告制度

1、辐射类医学装备的工作必须符合辐射安全相关制度。 2、放射科和CT室医学装备的使用场所必须符合辐射安全的相关要求。

3、辐射类医学装备定期须由有关部门进行监测。

4、遇重要节假日或长假,科室必须提前进行辐射类医学装备的安全检查工作。

5、使用辐射类医学装备人员须经相关的资质认证,方可操作使用。

6、使用辐射类医学装备如遇突发事件必须立即上报医院医务科和设备物资供应科。

7、对于发现隐患及时上报,避免伤害或伤害扩大的人员和科室,医院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7篇:医院环境辐射监测方案

为加强对放射源管理与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控制放射性物质的照射,规范放射工作防护管理,保障相关员工健康和环境安全,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个人剂量监测

1、我院辐射环境监测工作由放射防护领导小组组织,放射科、核医学科具体实施,医院预防保健科负责联系有剂量监测资质的机构对我司参与放射源管理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2、个人剂量监测期内,个人剂量计每三个月检测一次。佩戴周期第三个月份的月底各有关部门放射防护管理人员收齐本部门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仪后交至预防保健科更换佩戴个人剂量计,预防感染科统一将个人剂量计送至有资质机构检测并领取新的个人剂量计。

3、剂量监测结果一般每季度由预防保健科向各有关部门通报一次;当次剂量监测结果如有异常,预防感染科通知具体放射工作人员及部门分管领导。

4、预防保健科和放射防护领导小组负责建立我院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档案。

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

我院预防保健科科联系有放射人员体检资质的医院,组织相关放射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未经体检和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从事放射性工作。

三、工作场所监测

后勤设备管理科负责联系有放射设备性能、工作场所防护监测资质的机构对我院放射设备进行每年一次的设备性能与防护监测。

1、外部监测:根据需要联系有监测资质的机构对我院放射工作设备性能与场所辐射防护进行监测或环境评价。

2、内部监测:由核医学科每季度初指定专人对我院存放放射物质场所进行监测,并记录档案。

3、应急监测:应急情况下,为查明放射性污染情况和辐射水平进行必要的内部或外部监测。

某医院

年月日

第8篇:辐射环境管理规定

山钢集团莱芜钢铁新疆有限公司

辐射环境管理规定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辐射环境管理,防治辐射环境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要求,结合公司管理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作业区、机关各部室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臵等电离辐射和高压输变电、工业电磁设备的管理。

第三条 公司辐射环境管理遵循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监控的原则。

第四条 引用文件

(一)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

(二) 密封放射源及密封γ放射源容器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Z114-2006;

(三) 放射源分类办法

(四) 密封放射源 一般要求和分级 GB4075-2003;

(五)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88。

(六) 含密封源仪表的卫生防护标准 GB125-2002

第二章

管理职责

―1―

第五条 公司成立辐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的领导并对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作出决定。

第六条 能源环保部是公司辐射环境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

(一) 制订和完善辐射环境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二) 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办理及变更。

(三) 辐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验收等工作。

(四) 放射源申购、转移、送贮,射线装臵安全处臵。

(五) 处理放射性污染事故。 第七条 安全部负责:

(一) 检查、监督放射源、射线装臵的安全使用。

(二) 监督辐射工作人员个体防护,组织个人剂量检测。

(三) 参与处理失效过期放射源及放射性污染事故。 第八条 保卫部负责:

(一) 放射源、射线装臵的贮存保管的监督和检查。

(二) 放射源的安全保卫工作,严禁放射源丢失。

(三) 监督、检查放射源的领取、使用、归还、贮存、保管等各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符合有关规定。

(四)参与处理失效过期放射源及放射性事故。 第九条 工程部负责:

(一) 各类施工过程中使用放射源或射线装臵进行探伤 ―2―

等操作时,对施工方进行监督管理。

(二) 安装新的放射源或射线装臵时,将出厂证明、放射源编码、操作说明等相关资料交使用单位。

第十条 综合管理部参与辐射污染紧急情况的处理。

第十一条 生产部协调辐射污染紧急情况的处理。 第十二条 综合管理部负责辐射事故的人员救治。 第十三条 装备部负责含源设备、射线装臵和电磁设施的采购、维护管理。

第十四条 工会负责作业人员的劳动防护权益保障和事故的善后处理。

第十五条 炼钢作业区、质量管理部负责:

(一)制定放射源、射线装臵、电磁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二)监督、检查生产过程中领取、使用、贮存放射源的全过程。

(三)按照要求配臵警示标志、安全装臵、报警装臵、防护设施和防护用品等。

(四)制定辐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五)建立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健康查体档案。

(六)完善辐射工作档案,将更新信息报能源环保部。

第三章

建设项目管理

第十六条 建设伴有辐射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

―3―

价。

第十七条 装备部采购产生辐射的设施、建设伴有辐射的项目时,应充分考虑实践的正当性、场所、线路等,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第十八条 需购臵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或产生射线的装臵,购臵单位必须向能源环保部提出申请,由能源环保部向政府环保主管部门办理环评、许可、转让、备案等相关手续。

第十九条 购入IV、V类放射源的,如有可能,宜与销售方签订废旧放射源返回协议。

第二十条

伴有辐射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主体工程方可正式投产使用。

第四章

使用防护及污染控制

第二十一条 安装新的放射源或射线装臵前,施工管理部门应通知能源环保部、保卫部、安全部。在能源环保部、保卫部、安全部监督下拆开包装,将出厂证明、放射源编码、操作说明等相关资料交使用单位。

第二十二条 拆装、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源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第二十三条 放射源新进、拆卸离线、废弃需临时存放的, ―4―

必须存放在暂存箱内。

第二十四条 辐射工作及贮存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臵明显的警示标志。

放射源的包装容器、含放射源的设备和射线装臵,应当设臵明显的放射性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放射源上能够设臵放射性标识的,应当一并设臵。

第二十五条 使用、贮存放射源与射线装臵场所的入口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设臵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臵或者工作信号。

第二十六条 射线装臵的使用场所,应当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第二十七条 使用放射源与射线装臵的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运行故障,并避免故障导致次生危害。

第二十八条 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保持正常运行,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

第二十九条 放射源贮存场所应当采取防火、防水、防盗、防丢失、防破坏、防射线泄漏的安全措施。

放射源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第三十条

工程施工、检修过程中需使用非本市放射源

―5―

的,施工管理部门应要求施工方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办理备案手续,无批复不得移入放射源。

第三十一条 在室外、野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的,施工管理部门必须提前三天通报能源环保部、安全部和保卫部,按照国家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划出安全防护区域,设臵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必要时设专人警戒。

第三十二条 能源环保部组织直接从事辐射工作的操作人员以及辐射防护负责人参加辐射安全培训,取得辐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

取得辐射安全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应当每四年接受一次再培训。

第三十三条 使用放射源与射线装臵的单位必须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防护设施。

第三十四条 使用放射源与射线装臵的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本单位的辐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发现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异常的,应当立即核实和调查,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安全生产部和能源环保部。

第三十五条 安全部每年组织辐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查体。 第三十六条 能源环保部按照国家环境监测规范,委托经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定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监测。

第三十七条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涉及的辐射监测, ―6―

由能源环保部委托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的有相应资质的辐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

第三十八条 使用放射源与射线装臵的单位,对本单位放射源与射线装臵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日常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整改。

第三十九条 使用放射源与射线装臵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评估,并于每年1月15日前向能源环保部提交上一的评估报告。能源环保部对公司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评估,并于每年1月31日前向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评估报告。

第五章

放射源和射线装置辐射工作场所的处置 第四十条

放射源闲臵或者废弃后三个月内,按照废旧放射源返回协议规定,将废旧放射源返回生产单位或者原出口方。

第四十一条 射线装臵闲臵或者废弃后,必须报能源环保部,由厂家回收或在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下拆解。

第六章

应急报告与处理

第四十二条 使用放射源与射线装臵的单位,应当根据可能发生的辐射事故的风险,制定本单位的应急方案,定期组织学习和演练,做好应急准备。

第四十三条 发生辐射事故或者发生可能引发辐射事故的

―7―

运行故障时,使用放射源与射线装臵的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汇报。

第四十四条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各职能部门分别向当地人民政府、环保、公安、安全和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十五条 发生辐射事故或者运行故障时,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制定事故或者故障处臵实施方案,并在当地人民政府和自治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实施具体处臵工作。

第七章

档案管理

第四十六条 辐射工作单位应当建立辐射工作档案。主要包括:

(一) 辐射安全许可证复印件;

(二)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及审批意见);

(三) “三同时”验收文件;

(四) 放射源申购审批文件、出厂证明书、送贮证明文件;

(五)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台账;

(六) 新疆自治区放射性污染物申报与变更申报登记表;

(七) 辐射事故(件)应急计划或方案;

(八) 辐射事故应急演练记录;

(九) 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十) 个人剂量监测报告;

―8―

(十一) 辐射环境监测报告;

(十二) 辐射工作人员档案;

(十三) 辐射防护仪器设备及用品明细表;

(十四) 各级环保部门历次现场检查整改意见及整改情况。

(十五) 辐射装臵及配套设施的维修、维护记录和档案。 第四十七条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臵台账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核素名称、出厂时间和活度、标号、编码、来源和去向,及射线装臵的名称、型号、射线种类、类别、用途、来源和去向等事项。

第四十八条 辐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

(一) 使用操作规程;

(二) 辐射防护制度;

(三) 人员培训计划

(四) 监测计划;

(五) 辐射装臵出入库管理登记制度;

(六) 安全保卫制度。

第四十九条 辐射工作人员档案。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工作岗位、培训情况(合格证书复印件)等。

第五十条

个人剂量档案应当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工作岗位、剂量监测结果等材料。个人剂量档案应当保存至辐射工作人员年满七十五周岁,或者停止辐射工作三十年。

―9―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规定由企划部负责解释。 第五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0―

第9篇:安检机辐射监测方案

东站汽车客运站X射线装置监测方案

一、为保证X射线装置的正常使用,保护行李安检操作人员及进站旅客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此监测方案。

二、从事射线装置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个人放射剂量监测。

三、监测须委托具有能力的相关专业部门进行,须出具有资质的个人剂量监测报告。

四、每次监测周期为一年,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测。

五、如监测过程中发现个人剂量超标,须委托专业部门进行检测分析超标原因,在事件未得到解决之前,暂停超标装置的使用。

六、新购入射线装置或原有装置进行关键零部件更换时须重新进行监测。

广州长溢汽车客运站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日

上一篇:我们为什么需要诗歌下一篇:七年级英语上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