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安全与环境管理机构(精选13篇)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公司辐射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提高我公司辐射安全监管效能,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以及公司现有条件,经公司董事会决定,本公司成立安全环保部,全面负责本公司辐射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
一、人员配备
负责人:***、*** 主要成员: ***、***、**
二、具体职责
1、负责对本公司加速器安全防护工作和辐射环境保护工作(以下称辐射安全与环境管理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2、负责本公司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申报和协助有关部门进行验收;负责本公司辐射工作许可证的申报以及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审核;负责对本公司辐射项目“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3、监督本公司辐射污染的防治工作;负责本公司辐照设备的日常监督管理;负责本公司辐射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监察工作;负责本公司辐射污染的治理整改以及辐射污染纠纷的处理。
4、负责制定辐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开展一般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对本公司一般以上辐射事故的应急响应、调查处理和定级定性工作。
5、负责本公司辐射安全和环境管理队伍的建设。
伴随着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 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机构中医疗照射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辐射在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好处, 然而, 同一时间也引起了一些对人体的损害。因此要想减少医疗辐射事故的发生, 辐射安全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自从X光辐射在1895年发现以后, 开始应用到医疗行业中, 发展迅速的辐射技术在应用方面的范围也变的更宽广了, 特别是在医疗中的应用, 逐渐的有4种比较成熟和流行的放射治疗活动:放射性的诊治, 核方面的治疗, 放射介入方面, X射线辐射, 医学诊断, 在很多方面的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特别是肿瘤和循证医学更是发展神速, 但不容忽视的问题就出现了那就是诊断和治疗中产生的辐射。可以定义出辐射安全管理的概念是:“在安全第一的基础上, 着重于单位和人员态度的问题, 把防护与安全问题放在首要的位置”。书写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概况分析医疗机构辐射安全管理状况, 接着给出了医院在辐射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 最后给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做到最好的防护。
2 辐射安全现状分析
综合辐射委员会的数据来看, 医疗辐射是民众获得的最大的电离辐射剂量。从1996年到1998年间, 在某一个城市的数据调查时看到发现医疗照射使用频率中的病人中。每10名患者中会有1个人会接受医疗照射的诊断或者治疗。数据中也显示在这期间出现一些偶然的辐射事故问题, 比如意外照射超剂量照射。由于患者的介入放射剂量导致美国有更高的辐射事故的发生, 最终会引起病人皮肤的确定性辐射效应, 在一些西方国家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新闻。医疗辐射的危害十分厉害不但表现在病人的身上同时医护人员也是不容忽视的。辐射事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往往是管理不善。国家近年来很重视辐射安全问题, 近年来颁布, 实施的《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预防和控制法》, 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要求, 要重视医疗辐射问题。对于一些比较大的综合性医院, 对于放射性治疗的会用很多, 会需要更多的不同的具有辐射性的机器, 这样对辐射安全的管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是容易忽视的医护人员的安全问题。在这一方面需要医院能够得到足够的重视。
3 医院辐射安全管理发展的缺陷
3.1 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 医院辐射安全管理还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现在医院中负责辐射诊断和治疗方面还认识不深, 医疗辐射同样也是一个相对技术较强的行业, 很多管理人员有不是专门的负责辐射仪器的管理, 辐射管理不是正是的工作, 同样也不是让他们重视的, 仅仅是一种额外的日常管理工作。虽然看着像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作, 但是总的来看, 这样一直发展下去将会阻碍医院辐射安全的发展的速度。
3.2 缺少辐射安全文化
首先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概念, 即保护和安全的重要性, 同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提到核电厂, 放射性源, 我们会意识到辐射问题, 但是当涉及到胸部X光片, CT和核医学, 放射治疗, 大家不会把它们当成辐射的, 安全问题往往被人们忽视。造成这样的结果有很多方面的影响
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认识程度不深。在医学检查中, 辐射损伤是非常不常见的, 但是很多疾病的源头都是来自辐射的危害, 纵然这些辐射的危害发病期很慢, 但是带来的伤害是不容忽视的, 但是人们只是看到它带来的好处, 利用这些辐射检查或者治疗都是非常简单的而忽略它所带来的远期伤害。 (2) 医务人员的不负责任。有些医护人员为了能得到额外的经济收入, 就胡乱开一些即使不需要放射检查的病人也要去接受放射检查, 这样就导致了放射检查的泛滥。 (3) 一些综合性的大医院每天要接受很多的病人, 所以没有足够的护具提供给需要放射检查的患者。 (4) 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不强。
3.3 领导不重视
在医院的医疗治疗中, 一些领导人的主要工作管理医院的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 对于一些医疗安全的问题就交给各科室的自己管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进行放射检查不仅是收入少, 还必须要支出的个人防护装备建设, 辐射安全工程设备和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护理, 培训等费用。对一些自负盈亏的医院来说, 辐射安全管理工作不仅不赚钱还赔钱, 所以被领导者忽略。
3.4 辐射安全管理没有形成管理体系
辐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新兴的科目。还没有培养出足够的专业性的管理人员, 同样也没有一种很系统的管理方案, 由于整体的忽视, 所以一些主管部门也不能行使其应有的权力, 更不用说辐射安全委员会组织,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就会变的十分混乱。
4 辐射安全的管理对策
4.1 建立医院辐射安全管理组织
责任是确保辐射安全工作必须由多个部门合作完成。医院应设立权威机构, 最好由医院的法定代表人, 作为管理机构的主席。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法律和法规的实施、计划和实施方案, 医院辐射安全的发展的特点, 讨论实施辐射防护工程, 防护设备配置, 确定辐射工作奖励和惩罚。
4.2 培育辐射安全文化、转变观念是基础
管理是也是一种文化, 同样也是一门技术, 所以医院的管理方法是否得当会直接决定着该医院的发展命运。各种结果表明, 良好的安全文化可以确保医疗辐射安全管理方面提出很有效的帮助, 事故的发生概率会降低很多, 对医院的健康发展会提供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有效的安全方面的文化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 必须给出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形成的。对于一些比较大的综合性医院, 医院文化以必不可少的, 如果拥有了自己的独用的医院文化就会促使各个方面都按着这个文化的引导方向就行发展, 包括辐射管理的安全文化也同样会向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 对一些医护人员的影响同样如此。培训, 教育和处罚是目前3武器养成良好的辐射安全文化。要培养医务人员, 保护工作的三个原则。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患者的安全, 对患者的辐射安全知识的普及, 利用宣传板, 宣传海报。激励制度的建立, 可以提供担保的维修辐射卫生安全文化。
4.3 综合性的大医院总体提供一个导向的作用
医院是生存在一个大集体中的小个体, 所以医院的发展导向需要一些比较强大的综合性医院给出一个总体的导向作用, 这样才能引领整个医院行业的发展, 同样也需要提供技术的支持, 包括对技术和设备方面, 同样的医院的安全管理也是同等重要的, 还有医务人员的个人道德和整体的服务态度都是需要提供引导的, 让工作的氛围提高到一定的水平高度, 管理的氛围同样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这样就间接的为辐射管理安全提供的帮助。
4.4 辐射安全管理工作流程的系统化、规范化
辐射安全管理作为一个持续的工作, 从开始到结束都要保证工作质量的延续性, 我们需要一个系统化, 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和管理方案。人以规则为基础的, 并确认, 约束, 合规性, 减少主观性, 使管理程序化, 规则化。
摘要: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人类医疗的发展, 出现了通过辐射检查和治疗疾病, 效果显著, 但同时给人们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威胁。本文首先研究了辐射安全管理的现状, 接着给出了医院在辐射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 最后给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辐射,环境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参考文献
[1]余元华, 王永慧.医院辐射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11 (01) .
[2]李大林.建立医疗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1 (03) .
[3]陈文一, 闫泰山, 宫桂芳, 姜亦凤.浅析医院风险的流程化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11 (03) .
[4]关欣, 刁桂波, 关颖, 姜秀.某医院放射防护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工程学.2009 (05) .
[5]宋万涛.医院辐射防护工作浅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 (28) .
[6]苏剑斌, 刘素刚, 李彦博, 张宏, 何跃忠.医院辐射防护管理的特点与方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 (10) .
关键词:伴生矿开发利用 辐射环境管理机制 现实问题 有效制定
1 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冶炼业、制造业以及开采业和加工业的蓬勃发展,伴生矿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进一步扩大,导致矿物资源中所含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大量积聚扩散,天然辐射水平不断升高,造成了严重的放射性污染,给当地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要想避免放射性污染的进一步扩散,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就必须加强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不断提升技术管理水平。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首先就要明确伴生矿的基本定义和内涵。所谓的伴生矿就是指某种含有其他矿产的矿藏,一般的矿藏都是含有伴生矿的,但是伴生矿的含量基本不太高,只有在伴生矿的价值较高的时候才会进行大量的开发利用。随着近年来,我国生产制造水平的大幅度提升,相关行业对伴生矿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开发活动频繁。而伴生矿开发利用规模的扩大必然会造成其中天然放射性元素含量的急剧增加,进而造成放射性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给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威胁。而伴随着开采活动的进行,开采人员破土开采也破坏了地表原有的植被生长构造,造成了次生污染,常见的次生污染有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和水源污染,严重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安全,不仅可能导致儿童的智力残缺,而且还会增加儿童患白血病的几率。另外,在伴生矿的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排放大量工业废水,水中还伴有大量漂浮物。而废水的放射性水平要远远高于开采当地的一般水体,其污染程度严重超标。与此同时,在对伴生矿进行开采加工时,大量氡富集于矿井和车间内,并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给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容易使其患上一系列呼吸道疾病。伴生矿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渣,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废渣排放量超出了国家安全生产标准,严重破坏了地区生态环境。此外,在伴生矿资源的加工制造中,有一些放射性物质会出现浓缩,进入最终产品中,也给流入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放射性污染。因此,加强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减少放射性污染是十分必要的。
2 我国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可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国从那时开始重视其相关管理工作,并针对伴生矿废渣与尾矿处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和目标,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上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在1983年到1990年由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组织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在这次的调查中发现很多问题,虽然我国对伴生矿开发利用中辐射环境影响的关注持续近40年,但是依然存在管理无序等现实的问题。正是管理机制的缺失才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发生。首先,监管职责不正确,虽然《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对伴生矿的开发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和制度的制定,但一些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对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污染的认识不到位,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配套监督措施,导致辐射环境管理工作停滞不前,违背了我国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的初衷。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伴生矿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就短期来看,其影响不明显,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分析其长远发展情况,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势必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明确监管责任,加强监督管理,实行责任制,规定责任到人,强化管理者的责任意识,提高管理质量。但目前从总体来看,我国伴生矿企业在实际监督中缺乏明确目标,工作积极性不高,管理效率低下,同时缺乏统一的质量监督认证标准,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同时,由于目前国际上尚未制定出统一的伴生矿质量管理标准,我国在质量监管上无据可依,各地政府在处理相关监管工作时只能依据往常经验,从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制定相关质量认证标准势在必行。另外,我国当前尚未确立统一的放射性污染控制标准,伴生矿废水、废渣、废气等的处理存在监管漏洞,在我国的规定制度中并没有关于含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尾矿和废矿石等的相关规定,现行有效地放射性污染控制值不利于放射性污染的控制,只会控制废水的排放和不易操作的个人剂量。
3 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机制的有效制定
虽然国际上对辐射安全的认识和管理的政策不同,但基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的共同目标,各国在伴生矿辐射环境管理上达成了共识,均要求加强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建立统一的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机制。以我国为例,我国大力加强伴生矿辐射环境管理工程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有重点、有针对性、有计划、有步骤的监管机制,集中处理伴生矿放射性废物,还建立和完善了相关资金保证制度,为后续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3.1 建立有效地监管机构
目前,伴生矿企业管理者普遍存在管理意识淡薄、监管认识不足、监管效率低下等问题,没有履行好其监管职责。对伴生矿开发利用企业而言,质量监管与其经济效益联系性不强,因此缺乏监管动力。因此,要想改变当前现状,相关部门就必须加强监管机构建设,以建立监管机构为重点,有效地推进伴生矿开发利用的辐射环境管理。由于伴生矿的企业众多,规模大小不同,所以应对全国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实施统一的监管管理制度,通过制定技术导则的方式,最终研究出一系列相关实施管理技术,以提高管理质量,从根本上降低放射性元素浓度,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安全。而在管理方法上采用分级的管理方式,针对不同的污染源,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并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政府可以对伴生矿企业进行集中管理,并建立相关安全生产监督机制,以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保证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的安全,避免放射性污染的进一步扩大。endprint
3.2 开发伴生矿放射性废物处理示范工程和资金保证制度
在建设伴生矿放射性废物处理示范工程处理放射性废物时,可以由政府组织,选定特定的伴生矿企业进行实施,针对典型的放射性废物研究处置策略和思路,综合各方因素选择最适宜的场地开展一系列废物处理工作,加强工程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安全生产机制,大力开发新技术新手段,加强伴生矿辐射环境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另外,在对放射性废物进行处理时,相关技术人员要秉承“分类处理,统一管理”的工作思路,根据各类废物放射性核素活度水平的不同,制定个性化应急处理方案。一般地,对于那些放射性水平较低的废物可就近处理,无需另行处置;而对于那些放射性水平较高,污染程度较大的废物则需运送至专门的处置场深层填埋;对于现有的放射性废物,应由监管部门统一集中进行处置。
环境管理理念之一就是“污染者付费”,其费用的承担者主要就是伴生矿企业,这也是构成伴生矿开发利用的必然成本,并以税费或是保证金的形式体现出来,应建立以辐射环境监管部门为主体的多方面部门共同承担的协调机构,负责组织制定资金保证制度,其中包括资金筹集,管理形式,管理组织等多方面事物,其辐射环境管理资金可采用基金式管理,结合监管机构的管理,由监管机构设立监管委员会,将基金用于辐射环境管理,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管理资金的来源主要包括预提保证金,废物处置基金和对企业所导致的污染罚金。这样的管理方式可以极大的降低企业在污染方面的程度,企业为了不升高不必要成本,会积极地减少“污染者付费”费用。
4 总结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说明了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的必要性,随后又写出了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的现实问题,最后总结了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的解决方案。由此可以得知,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对于伴生矿企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益,还涉及到人类的安全与健康。所以,做好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是现如今伴生矿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魏方欣.伴生矿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管理机制探讨[J].中国环境管理,2012(10).
[2]魏方欣.伴生矿开发利用中放射性环境监管机制探讨[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2(11).
[3]帅震清,温维辉,赵亚民,赵永明,张利成.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发利用中放射性污染现状与对策研究[J].辐射防护通讯,2011(08).
[4]刘晓超,杜娟.伴生放射性矿山辐射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J].铀矿冶,2013(05).
一、基本情况
大刘中心卫生院是隶属源汇区卫生局管理的乡镇卫生院,经漯河市环保局审批已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许可证号为:漯环辐证【00012】,许可使用Ⅲ类射线装置。
我院现有员工43人,其中辐射工作人员2人,辐射安全与环保人员3人,此3人均参加过市环保局组织的《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学习,取得了国家环保部合格证书,辐射工作人员每年均参加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工作佩戴计量器,并定期检测。
二、辐射装置基本情况
我院已对放射场所按环保要求进行规划、施工,履行环评审批手续,近期未再进行改、扩建未添置或转移设备。现拥有射线装置有:TURD800-23X医用诊断射线机1台,F78-ⅢC300X射线机一台,主要用于医疗放射诊断。
三、辐射工作情况
我院对辐射安全部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院领导牵头的医院放射防护管理小组,制定了安全操作规程,X线检查防护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培训管理制度等,按照专项治理的范围,严格管理,狠抓管理,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对放射线装置运行建立了记录本,出现故障及维修均由
记录定期进行维护,保证正常安全运行。
定期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对工作场所的辐射剂量检测,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
制定了辐射及事故应急预案及处理方案,成立了辐射事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一旦发生辐射事故,在第一时间向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启动应急指挥系统,具体程序如下:
1.迅速报告→2.现场报告→3.现场处置→4.查找事故原因→5.警报排除
经采取如上措施,我院自建院来一直安全运行,未发生任何辐射事故,被上级评为“百佳乡镇卫生院”。
漯河市源汇区大刘中心卫生院
环境管理工作会议的通知
各县(市、区)环保局,各相关单位:
为做好2011年固体废物与辐射环境管理工作,经研究决定于2011年4月13日至14日召开扬州市固体废物与辐射环境管理工作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2011年4月13日至14日,报道时间为2011年4月13日14:30。
二、出席人员:各县(市、区)环保局分管固体废物与辐射管理的负责人和相关科室负责人,相关固废处置企业负责人(名单附后)。
三、会议地点:高邮市华侨国际大酒店。地址:高邮市文游中路32-34号。
四、会议内容:
1、各县(市、区)环保局交流2010年工作情况及2011年工作打算;
2、布置2011年固体废物与辐射环境管理工作;
3、固体废物与辐射专项整治业务培训;
4、相关固废处置企业业务交流。
与会企业名单:
扬州港口污泥发电有限公司扬州宁达贵金属有限公司扬州恒星环保有限公司
扬州东晟固废环保处理有限公司
扬州明昌资源回收有限公司
负责人:
主要成员:李辉
仲伟营
刘健陈凡军孔华邹城市人民医院郭里分院(加盖公章)
射线装置操作规程
1、射线装置必须有良好的辐射防护措施,并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射线装置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相应考核和资格鉴定,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3、操作步骤:
1、打开墙上电源总闸,打开机器控制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机器系统自检。
2、了解患者检查目的及投照部位,确定投照方式。
3、去掉一切影响X线穿透的体外物。
4、制定投照条件,如KV,mAs,是否使用滤线器等。
5、选择胶片种类规格,放置铅号码。
6、按规定摆好位置,定好投照中心。
7、先按曝光手闸预备键,待预备灯亮后按曝光键。
8、检查完毕,将球管等复位。
9、先断开机器控制面板上电源开关,然后再断开墙上电源总闸。
邹城市人民医院郭里分院
(加盖公章)
射线装置岗位职责
一、登记室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门诊、住院患者各项常规检查及各种特殊检查的登记、预约、划价、编号和记帐工作。
2、负责向患者说明检查前的准备要求和注意事项及检查前的准备。
3、负责各种报告的登记、报送、归档工作。
4、负责全科医疗工作的统计并按月制成报表。
5、负责胶片的归档保管工作,严格执行胶片借阅制度规定。
二、x线摄影室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上岗人员必须爱护各种影像设备,进行经常性保养,及时调整机房温度和湿度,保证x线检查的正常运行,各种仪器设备及附属用品使用完毕必须复位并整理机房、清洁设备。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按规定的性能条件进行工作,不得擅自更改设备的性能及参数。
3、根据临床要求,进行常规和特殊摄片以及各种造影,及时和相关岗位保持密切联系,不断反馈质量信息,各种检查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应请患者稍候观察结果。
4、讲奉献、讲贡献,不推诿患者,坚守工作岗位,按时开门检查,机房内不得会客和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机房内
不准吃食物,严禁吸烟。发生医患纠纷时,克制忍耐,多做解释,妥善处理,及时汇报。
5、加强防护意识,注意对患者敏感部位必要的照射时,尽量使用最小照射野,无关人员不要进入正在工作的环境,陪护人员应给子防护射线的教育。
三、暗室岗位职责
1、每天工作前必须检测机器运转情况,特别注意显影、定影和烘干的温度、药液量是否充足、补充液及漂洗液压是否正常,当天工作结束后做好整理清洁。
2、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暗室环境既要确保暗化,又要保证空气流通,暗室内严禁吸烟和吃任何食物。
3、上岗前检查当天胶片用量是否准备充足;及时冲洗和整理胶片,核对会诊单后分别送往各书写报告或指定会诊点。
4、每天记录暗室的质控统计、胶片使川规格和数量、废片以及机器运转状况,以书面形式记录,邹城市人民医院郭里分院
(加盖公章)
射线装置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1:使用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体检,并经过 辐射安全防护培训,持证上岗。否则不得从事此项工作。
2::从事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了个人剂量卡,建立个人 剂量档案。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3::射线装置应设有专门工作室。设计了防护材料墙
壁、使用铅门、铅玻璃、铅手套、铅围裙。射线装置
工作室设专人管理,非相关人员不得入内。设立辐射
标志、声光报警等防止无关人员意外受照。
邹城市人民医院郭里分院
(加盖公章)
射线装置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1、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必须技术熟练,具备一定的放射防护知识,工作时佩带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具。
2、萤屏诊断的医生必须作好充分暗适应,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暴光时间,减少受检查者和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
3、在不影响诊断的原则上,尽量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厚滤过”和小野投照。
4、机房外的出束指示灯应完好有效。摄片时,除被检查者外,机房内不的有其他人员。
5、检修X线机时,不的随意改变或取消机器的防护部件,如窗上的铅滤片等。检修时维修人员要注意射线防护,特别是球管加高压束防护。
5、对检查中的搀扶者,要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护性能差的X线机,不的用于诊断。
邹城市人民医院郭里分院
(加盖公章)
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及联系电话:
负责人:仲伟营***
主要成员:仲旭东***李辉*** 刘健*** 陈凡军 ***孔华***
二、应急启动:
当由于误操作或设备故障发生辐射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启动本应急预案。
三、应急响应工作程序
1、立即疏散现场人员,封锁现场,切断一切造成辐射的环节。
2、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对受照人员立即采取应急救援措施。
3、保护现场,配合公安、环保部门检查事故现场,了解事故情况,估算受照剂量,判定事故性质及级别
四、应急终止
事故得到控制,事故条件已经解除。
五、事故报告和管理
1、评价所有应急日志、记录、书面信息等。
2、评价事故,找出事故原因,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3、评价应急期间所采取的行动,汲取实践经验。
六、环保、卫生、公安部门联系电话
邹城市人民医院郭里分院
我国的核工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并且被运用到军用和民用核设施的工作当中, 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核工业体系, 促进了我国核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核能的使用, 国家相关部门对核安全和核管理工作给予重视, 并且明确了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顺了核安全与辐射环境之间的关系。消除公众对“核”概念的恐慌心理, 使“核”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1 我国电离辐射环境安全管理现状
当前世界各国对核设施的防护工作越来越重视, 我国对核使用的安全问题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随着核工业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辐射防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主要的成绩包括: (1) 国务院颁布了有关辐射环境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对安全使用核能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2) 国家对民用核设施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并对核管理实行了安全监督。 (3) 通过核设施单位对安全监督管理的加强, 核设置对人们造成的辐射问题逐年下降。 (4) 加强了辐射环境监督能力建设, 不仅提高了监测的质量问题, 并且对环境质量报告进行了不断的完善, 促进了辐射环境监测能力的提高。 (5) 我国高度重视辐射环境保护人员队伍建设, 通过组织辐射环境保护工作, 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提升了监测人员的专业素质。 (6) 当前在我国山东省的济南、青岛和河南省的郑州、洛阳等城市建立了放射性废物库, 并且有23个已经投入使用, 放射性废物高达7340m3, 加强了对放射性物品的管理, 排除了超标的放射性污染事件[1]。
2 电离辐射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健全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辐射环境管理方面的法规, 但在实行的过程中, 由于操作性较差, 导致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 不容易进行掌握。并且在法规当中没有涉及关于可操作性和法律效力方面的相关条例, 导致辐射环境管理的标准体系和相关体系呈现不健全的现象, 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2.2 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辐射安全管理具有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特点, 按照相关的标准规定可以看出, 其中技术人员和高中级技术人员的比例都有一定的人员要求。从我国当前的电离辐射环境管理人员的比例可以看出, 人员呈现出专业素养不高的情况, 缺乏相关的辐射安全管理经验, 对管理的内容无法正确的履行职责, 给我国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核技术也将被广泛的应用到工业和民业当中, 核辐射安全监督管理技术的难度也会日益加大, 对相关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的要求也将会不断提升。
2.3 监测仪器装备缺乏
通过对我国各地区的调查, 了解到我国各地区当前的辐射监测仪器刚刚达到规定的无核建设标准, 监管机构内部相关的监测仪器数量有限, 电磁辐射检测器方面的器材基本是空白的。大多数地区监管机构内部不具备辐射环境监测的能力, 不能够满足辐射安全监管任务的要求。另外, 我国当前的辐射应急能力存在着严重不足的现象, 对于核辐射事故相关的装备比较薄弱, 对于解决突发事故的能力不足。所以, 全国的辐射环境监测质量有待进一步完善, 解决监测仪器装备缺乏的现象。
2.4 辐射安全宣传力度不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核技术应用情况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使核安全事故现象不断发生, 群众的核辐射安全意识也不断提高。但是当前一些公众和少数的工作人员对核辐射的相关知识还比较缺乏, 对核色变和核辐射问题一无所知。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辐射方面的法律法规, 对辐射方面的知识了解的不全面, 导致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相对较差, 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另外, 还存在着辐射知识宣传力度不足的现象, 导致辐射存在着高度的污染, 群众抵制对核技术的应用, 对核技术的正确应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2]。
3 加强电离辐射环境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
要想加强辐射环境管理工作, 最主要的就是要坚持依法行政, 对涉及到的各项事务进行依法管理。因此, 应该加强对辐射环境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工作, 针对辐射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的策略, 结合我国当前核技术使用的情况, 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对核技术的相关规范予以确立, 完善工作的程序, 提高工作的效率, 促进实际问题的快速解决。同时, 要对相关的辐射环境管理目标制度进行确立, 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监测体系, 从政策、规范和制度等多角度来完善辐射环境管理, 为辐射管理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3.2 加强辐射管理能力建设
辐射监测工作是核技术得以应用和发展的基础, 应该严抓辐射监察工作, 对监管工作的流程和管理问题做好系统的分析工作, 加强辐射管理能力建设工作, 需要从辐射监测仪器设备的数量和管理人员的质量方面来促进辐射管理能力的提高。 (1) 应该制定出相关的辐射建设标准, 对辐射管理仪器设备和人员的要求做好系统的配置工作, 并认真贯彻落实。 (2) 应该多方面的进行资金的筹集, 各辐射管理机构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辐射监测仪器的装备工作, 根据当前发展的要求, 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组织原则进行监测网络设备和应急装置的配备。 (3) 实现对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提高专业素养, 通过与高校合作的方式, 进行优秀人员的引入, 按照规定的相关要求, 设置一定数量的人员比例, 以便建立完善的辐射人才培养机制。
3.3 加大辐射宣传的力度
辐射污染主要是指能量流污染, 本身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 会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 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会使人们处于“核恐慌”的状态, 为社会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因此, 应该按照当前的核技术使用情况, 制定相关的辐射宣传教育的计划, 或者利用报纸、电视和多媒体的方式进行辐射管理技术的宣传, 还可以利用政府、企业和群众共同参与的形式来开展辐射宣传活动, 对人们群众应该符合安全方面的知识, 提高民众辐射的意识, 以便更好的消除“核”色变和恐惧辐射的心理, 避免群众产生极度恐惧的心理。
3.4 加强对辐射防护人员的培训
对放射性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工作是实现放射源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 通过多种渠道和多形式的方式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普及工作, 要对相关工作人员所处的行业职责进行系统的培训, 对所涉及的辐射知识进行及时的更新, 对于培训成绩较好的人员给予鼓励。另外, 在对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的过程中, 要对核安全和辐射防护人员的人员职业资格进行管理, 加强从事人员的专业素养[3]。
4 结论
在日后的辐射环境管理工作当中, 应该针对辐射环境污染的特点, 展开警示教育, 充分认识到核忽视意识和核恐慌问题对核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对此, 应该对核技术的正确使用加以引导, 领导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辐射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提升人们守法的自觉性。在工作中, 积极的开展多样化的宣传工作, 建设辐射环境的示范教育设施。
参考文献
[1]付婷婷.重庆市城区人居环境电磁辐射监测分析与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 2012.
[2]冯加武.钢铁企业辐射风险评估与控制对策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 2012.
【摘 要】我国作为核大国,研究性反应堆和其他核设施,特别是老旧核设施安全隐患突出,历史遗留的放射性废液、废物和乏燃料等的贮存条件也存在一定问题,还包括量大面广的放射源,均给辐射监管部门提出了严峻挑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在核安全技术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民用核设施核安全监管、辐射环境监测网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关键词】核安全;监管;水平
国家在2007年10月正式发布实施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中明确: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最近,国家能源局又将调整规划,到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要达到70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核电发展目标宏大,发展任务极重,在此“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大形势下,为确保我国核电又好又快又安全的发展,应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
1.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是适应核电大发展的迫切需要
截至2008年底,我国运行的核电机组11台,国务院核准在建或即将开建的机组有26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已经批准开展前期工作的机组17台,合计54台机组。据此计算,到了2012年,我国运行和在建的核电机组数量将达到或超过法国、日本的核电规模,成为核电大国。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运行和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将与美国现有核电机组规模相当,进入世界前二名,成为核电强国。因此,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核电发展处于运行与建造并重的阶段,运行机组的数量较多,建造机组的数量极大,这给核安全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另外,我国作为核大国,研究性反应堆和其他核设施,特别是老旧核设施安全隐患突出,历史遗留的放射性废液、废物和乏燃料等的贮存条件也存在一定问题,同时量大面广的放射源,均给辐射监管部门提出了严峻挑战。
2.严格有效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在为我国核电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监管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管理体制是由国务院直属的国家核安全局负责核设施安全监管、卫生部负责放射源安全监管、环境保护局负责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和辐射环境监测。经过几轮政府机构改革,最终确定了由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对全国核安全、辐射安全、辐射环境保护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20多年来,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在核安全技术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民用核设施核安全监管、辐射环境监测网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长足进步。这些工作,保障了核设施的建造质量和运行安全,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在核电技术设备引进、汶川地震应急等重大事件和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核电良好的安全状况充分印证了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有效。从1984年10月国家核安全局成立开始对核电进行监督以来,我国核电站建造质量和运行安全均处于受控状态。
到目前为止,我国核电站尚未发生过2级以上事故,安全状况良好。这一方面得益于核电建设和运营单位严格遵守核安全法规,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核安全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
3.监管力量的不足和技术支持平台的缺乏,将严重制约监管职责的履行和监管水平的提升,不适应核电发展的形势需要
我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当前核能事业高速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很不适应,与其他核能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监管体系不够顺畅,力量严重不足,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监管职责的履行。目前,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职责除包括国外相同机构的职责外,还负责核安全设备、辐射环境监测和电磁辐射的环境监管职能,但部机关核安全管理司加上直属的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和六个地区监督站,总人数才300人左右,与核电先进国家尚有较大差距。目前法国、日本各有50台核电机组,监管人员为2000人左右;美国有104台核电机组,监管人员为3900人左右。监管人员的严重不足,已给在役和在建、新建核电厂带来了不利影响。如在役核电厂每年大修期间的装载核燃料、机组临界等控制点,均需监管部门对业主提交的申请方案进行审评,并派监管人员在现场进行连续监督。如监管人员不能到位,将直接影响机组的核安全风险控制和大修时间,进而影响核电厂的安全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是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能力支撑平台缺乏,制约了监管水平的提升。按照国际成熟实践,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要深入到设计、建造、运行的第一线,对设计进行独立的核算验证,对设备可靠性进行技术审查,对核电厂建造、调试、运行进行全过程的现场监督,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安全影响进行独立的技术评价。
但是,由于目前能力缺乏,缺少独立的安全审评、核算验证、试验、检验的必要装备和能力,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中尚不能开展深入的技术审查和独立验证。而核电厂业主,不论是人力、财力,还是法律的适用主体上,都不可能也不可以代替监管机构来建立类似的技术支撑平台。
4.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的措施和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机构和队伍建设。面对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严峻形势和繁重任务,建议进一步加强监管机构力量。如可以在环境保护部下,考虑设立部管局——国家核安全局(副部级);可以适当增加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的数量。与此对应,根据工作职责的加强和工作任务的增加,逐步适当增加人员,在2012年,国家核安全局系统人员总编制人数增加至1200人左右,到2020年增加至2000人左右。同时,监管机构也应积极创新监管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切实履行核安全监管职能。如要进一步完善监管工作程序,明确重点规范监管行为;切实做好在役核电厂监督和执法确保运行安全;加快新建核电项目审查进度和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强化核设施建造现场监督,确保建造质量;进一步完善核安全审查、许可、监督、执法、应急响应程序和质量保证体系。
二是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技术能力支撑体系建设。技术能力支撑体系由共用条件、核设施安全监管能力、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置监管能力以及核技术利用监管能力等七个方面组成。建议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分轻重缓急和项目成熟度有序进行;同时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借助现有核工业部门的能力,建立相对独立和较为完整的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体系,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市局辐射科负责在我市行政辖区范围内使用Ⅳ类、Ⅴ类放射性同位素、Ⅲ类射线装置辐射工作单位的《辐射安全许可证》的重新申领、变更、延续、注销和补发的审批和办理。
一、《辐射安全许可证》重新申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持证单位应当按照环保总局31号令规定的许可证申请程序,重新申请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
1、改变《辐射安全许可证》规定的活动的种类或者范围的;
2、新建或者改建、扩建生产、销售、使用设施或者场所的。
3、持有卫生部门颁发的《放射性同位素工作许可证》及《射线装置使用许可证》,需要向环保部门换领《辐射安全许可证》。
二、《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变更
辐射工作单位变更单位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应当自变更登记之日起2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并提供以下有关材料:
1、《辐射安全许可证》变更申请报告;
2、变更后的企业法定代表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复印件;
3、《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
辐射工作单位部分终止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活动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提出部分变更申请,并提供以上相应材料,原发证机关审查同意后,换发新证。
三、《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
《辐射安全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应当于《辐射安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原发证机关办理延续手续。应提供的材料如下:
(1)《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申请报告;(2)辐射工作场所监测报告;
(3)《辐射安全许可证》有效期内的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
(4)《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
(5)其它相关材料。
原发证机关自受理延续申请之日起,在《辐射安全许可证》有效期限届满前,按照办理条件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换发《辐射安全许可证》,并使用原证的编号;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原因。
四、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注销手续
辐射工作单位部分终止或者全部终止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活动的,应当向原发证机关提出注销《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提供下列材料:
(1)《辐射安全许可证》注销申请;
(2)注销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复印件;
(3)《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4)其它相关材料。
原发证机关核查合格后,注销《辐射安全许可证》。
五、办理补发《辐射安全许可证》手续 《辐射安全许可证》遗失后,持证单位应及时到所在地省级、市级报刊上刊登遗失公告,并于公告30日后一个月内到原发证机关办理补发手续,并应提供以下材料:
(1)申请补发书面报告;
(鄂环办[2009]75号)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环保局:
为加强工业探伤项目辐射安全防护工作,切实提高放射性同位素与工业探伤辐射安全管理水平,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依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和《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117-2006)、《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GBZ 132-2008)相关标准要求,为保障辐射环境安全,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健康,结合工作实际,现就我省工业探伤项目辐射安全管理提出如下暂行要求:
一、工业探伤辐射安全防护要求
X射线、γ射线探伤作业场所除执行《工业X射线探伤卫生防护标准》(GBZ117-2006)、《工业γ射线探伤放射防护标准》(GBZ 132-2008)规定的防护要求外,按照“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和“防护最优化”原则,还应执行以下防护要求:
按照“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和“防护最优化”原则,放射工作人员职业照射年剂量约束值取2mSv,公众照射年剂量约束值取0.25mSv。
X射线、γ射线探伤室(车间)不得建在居民区、医院、学校等人群密集区域。其屏蔽设计应充分考虑有用线束照射的方向和范围、装置的工作负荷及室外情况。探伤室屏蔽墙外30cm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大于1·h-1,无迷路探伤室门的防护性能应与同侧墙的防护性能相同。探伤室的防护门应使用平开门。
γ射线探伤应用单位应加强对放射源的安全管理,设立专用的放射源(或带源的探伤装置)储存库,储存库不得建在居民区、医院、学校等人群密集区域。储存库应为单独的建筑或符合安全防护条件的房间,不能和爆炸物品、腐蚀性物品一起存放。储存库应安装红外报警装置,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或设置视频监控系统。设备储存库的相应位置设置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源容器出入源库时应进行监测并有详细记录。
现场探伤作业时,应严格按规定划定作业场所工作区域,包括控制区和监督区,并在相应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防止公众误入误照。必要时设专人警戒,在监督区边界附近不应有经常停留的公众成员。探伤作业人员应在控制区边界外操作,否则
应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
二、辐射安全管理要求
(一)建立管理机构
工业探伤应用单位应制定《放射防护安全管理机构及职责》,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本单位辐射工作安全责任人,设置辐射防护领导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工业探伤的安全和防护工作,以确保工业探伤的安全运行。
2.辐射防护领导机构应规定各成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
3.辐射防护领导机构应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保证本单位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
(二)制订规章制度
工业探伤应用单位应制定《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辐射工作安全责任书》、《自行检查和评估制度》等规章制度。主要内容如下:
1.《操作规程》
工业探伤应用单位应有明确的操作规程(包括开机检查、门机连锁检查等工作),操作人员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探伤机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做好相应的个人防护,操作规程应悬挂在操作人员可看到的醒目位置,防止误操作。
2.《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
室内工业探伤场所,应设置门-机联锁安全装置、开机工作警示灯、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及中文警示说明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建立放射源、工业探伤和废液废片的档案和台帐,贮存、使用放射源、工业探伤以及处理废片废液时应及时进行登记、检查,做到帐物相符。
3.《设备检修维护制度》
对可能引起操作失灵的关键零配件及时进行更换。设备检修时禁止开启探伤机,待检修完毕,开启探伤机试探伤,确认检修完成。大修后主要性能未达到仪器基本参数时不准重新投入使用。并且每年将工业探伤送交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4.《自行检查和评估制度》
定期对探伤室的安全装置和防护措施、设施的安全防护效果进行检查,核实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立即进行整改,避免事故的发生。编写射线探伤机使用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评估报告,于每年年底前上报许可证审批机关备案,接受行政机关的监督检查。
(三)制定《辐射事故应急方案》
辐射事故应急方案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应急机构和职责分工;
2.应急人员的组织、培训、演练以及应急;
3.可能发生辐射事故类别与应急响应措施;
4.辐射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程序及人员和联系方式。
发生辐射事故时,事故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辐射事故应急方案,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并在2小时内填写《辐射事故初始报告表》。对于发生的误照射事故,应首先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超剂量照射的,还应同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四)加强辐射安全培训和健康管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工业探伤应用单位必须组织所有从事辐射操作的工作人员参加有资质单位的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已取得相应资格上岗证方能上岗。
2.放射工作人员应配备个人剂量仪,个人剂量仪须每3个月到有资质的单位检
测一次,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加强档案管理。
3.必须组织放射工作人员每年到有资质单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凡从事过放射工作的人员在上岗前和离开该工作岗位时要进行健康体检。
(五)制定辐射监测方案
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定期对探伤室周围环境进行辐射环境监测,并建立监测技术档案。监测数据每年年底向当地环保局上报备案。
1.监测频度:每年常规监测一次。
2.监测范围:工业探伤项目现场及周围环境。
3.监测项目:X-γ辐射剂量率。
4.监测记录应清晰、准确、完整并纳入档案进行保存。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关键词】医院;安全用电环境;建设;管理
引言
众所周知,医院作为人们生命健康的保障单位,其能否安全稳定的运行是实现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础。在现阶段中,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了促进医疗事业的现代化与科技化,越来越多的电器医疗设备开始在医院中得推广和应用,这些电器医疗设备固然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但是我们同样应该正视电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安全用电作为电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不仅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运行,并且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如何加强医院安全用电环境建设与管理已经成为当下医院管理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一、医院安全用电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中,医院的安全用电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留下了严重的用电安全隐患。第一,医院安全用电中使用的线路比较残旧,再加上其布置缺乏规范性与合理性,所以为医院的安全用电留下了隐患。第二,一些医院在安全用电管理上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制度不严,电器医疗设备是平时的使用过程中没有进行定期的检查与维护,从而造成了电器医疗设备中出现众多的问题,比如说绝缘层老化、电线外漏、受潮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导致了电器医疗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漏电的现象,严重的还会造成火灾的出现。第三,医院的医疗人员对安全用电的认识程度不够,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对安全用电缺乏重视,所以也导致了各种电器医疗设备出现损坏,电器医疗设备损坏不仅加大了用电事故产生的几率,并且还影响了病者的治疗以及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医院安全用电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势在必行。
二、如何加强医院安全用电环境的建设与管理
(一)加强对医院供电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对于医院的供电系统而言,我国相关的法律文件有明确的规定:任何一家医院所使用的供电系统都要使用两路十千伏的电源进行供电,在某些特殊的条件下也可以算咋使用两个不同的三十五千伏的开闭站进行供电,这种供电方式有利于实现供电的稳定性。在医院的供电系统中,所使用的主接线应该选择使用单母线,并且使其带着各自的负载分段运行,在各个主接线中间还应该设置网络开关,实现两个电源之间的互相闭锁。这种供电系统固然能够降低电源中断的频率,但是在某些偶然的情况下仍然会出现电源中断的现象,所以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供电系统,实现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医院的供电系统中还应该合理的配置一些能够实现快速启动的发电装置,作为备用电源解决主电源中断时带来的问题,从而实现医院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二)加强对医院低压配电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一般情况下,医院的用电负荷主要可以分为一般照明用电负荷、事故照明用电负荷、空调用电负荷以及医疗数字影像系统用电负荷等多个类型,在对医院的低压配电系统进行建设和管理时,我们首先应该合理的选择标准的低压配电方式,实现低压配电方式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在低压配电系统的建设时,可以将医院的医疗区域合理的划分为几个小区域,然后单独对其进行供电,这有利于将供电事故带来的影响下降到最低。比如说在医院的病房区、门诊大楼等地域建立单独的供电系统,这些区域的的低压配电系统可以直接从医院的总配电室接入电源。其次,医院的的低压配电系统建设时要对各个科室进行配电系统的建设。在现阶段中医院的低压配电系统的形式主要为树干式和放射式两种方式相结合,也就是说从总配电室引出电压,然后将各个不同类型的电源各个枝干上,最后通过母线或者预分支电缆将电源接到各个科室中。再次,在对医院的保障部门进行低压配电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时应该保证电源与电压的稳定性,这是因为医院的保障部门和医技部门中往往有较多的医疗设备,一旦出现电源或者电压不稳定的现象将会造成不可预估的后果。医技部门与保障部门所使用的电源应该尽可能的选择稳压器进行供电。最后,对于医院中的一些重要科室在进行低压配电系统的建设时应该配备足够容量的应急电源,比如说医院的手术室以及重症监护病房等,否则将会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这些重要科室的低压配电系统可以选择设置两路电源末端互投的方式,其所使用的电源应该直接由总配电室进行供应。
(三)加强对医院照明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医院照明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包括對一般病房、护理单元、手术室以及诊室和公共场所的照明配置和管理。首先,对于医院的一般病房,在进行照明系统的建设时应该尽可能的满足病人的需求,病房是病人休息与治疗以及医生观察和诊断的重要场所,所以其照明系统的配置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医院一般病房中的照明系统可以直接选择使用荧光灯来照明,但是在安装的过程中要注意将荧光灯安装在床位的正上方,这种安装方式不仅能够满足照明需求,并且避免了荧光灯对病者带来的影响。另外,一般病房中还应该安装可以伸缩的床头灯,这能够方便医生的观察和诊断。其次,在对医院护理单元的照明系统进行配置时不仅要实现普通照明的需求,并且还要保证所配置的照明系统能够实现病房和走道的护理照明,为了达到这种要求,医院护理单位的照明系统在安装时通常选择采用嵌入式的方式进行安装,安装高度一般保持在离地五十厘米左右,从而实现仅仅依靠护理照明就可以满足病者乃至医护人员的需求。护理照明系统的开关应该安装在护士站,实现统一、规范的管理。再次,医院手术室的照明配置是医院照明系统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医生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周围的照明对手术的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手术室的照明系统一般选择使用带有有机玻璃罩的荧光灯进行照明,这种照明系统可以降低灯具频闪的干扰,从而尽可能的减少灯具对手术进行的影响。另外,手术室的照明灯应该在不同的位置进行安装,照明强度也应该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手术台范围的照明系统应该采取局部照明的方式,比如说使用专用的手术无影灯,安装位置一般保持在手术台上方一点五米的高度。最后,在对医院诊室的照明系统进行配置时应该尽可能的选择使用高显色的荧光灯,公共场所的照明系统可以选择使用格栅式灯具进行照明。
结语
总而言之,医院人员密集性的特点决定了加强医院安全用电环境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否则一旦发生用电事故将会造成难以预计的后果。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器医疗设备的推广和应用,医院的安全用电建设和管理力度更应该得到及时的提高和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医院的安全用电,保证医院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磁辐射,污染,法律
1 电磁辐射污染及危害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带来人与人之间的高效交流与沟通。电视塔、广播站、雷达、卫星等伴有电磁辐射的设备也越来越多。由于大部分电磁辐射都是有用发射, 故环境中电磁波能量密度增大将是发展趋势, 但电磁辐射本身却逐渐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因素。我国近20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电磁电子技术等应用越来越广泛, 使得城市区域空间电磁环境更为复杂。电磁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由源发射到空间和在空间传播的现象。当电磁辐射源增多和能量的增强必然带来生活空间的电磁辐射场强密度的增加, 或多或少会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甚至危害。
电磁辐射污染可以引起两方面危害, 一方面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另一方面是对电子设备造成的干扰。对人体健康方面的危害主要体现为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两个方面。当电磁场的辐射强度在一定量值范围内, 它可以使人的身体产生温热作用, 而有益于人体健康, 这是积极的一面, 但是当电磁场的强度超过一定量度时, 将使人体体温或局部组织温度急剧升高, 破坏热平衡而危害健康。非致热效应体现在对神经系统和对血液及对身体的累积效应, 引起机能性改变。对设备的干扰主要是强烈的电磁辐射可以致使某些仪器不能正常工作, 造成通信信息失误或中断等。
2 我国电磁辐射污染现状及存在问题
2.1我国电磁辐射热点问题如下
(1) 通信系统发射设备。
全国各类通信系统发射设备具有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的特点。如广播电视发射塔、中波广播发射台、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站雷达及导航设备。这里问题较多, 群众反映最多影响面最广的就是移动通信网。主要是通信基站天线低于周围建筑, 天线主射方向离敏感建筑群距离较近等。
(2) 超高压输电线和变电站。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用电量剧增, 电力部门加大市内电力建设, 110k V和220k V高压变电站在一些城市市区比比皆是。这些高压输变电线路、变电站可产生工频电磁场, 如果场强过高也会造成污染, 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3) 工业、科研、医疗高频设备。
在市区内分布数量众多的工业、科研、医疗高频设备。这些设备在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电磁能量泄露, 造成对工作区域的电磁污染。但是这些高频设备一般对外环境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
(4) 电气化交通设施影响。
由于交通工具的发展, 使得电气化交通所引发的电磁噪声越发明显。这方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电磁干扰方面。
(5) 品种繁多的家用电器。
日常生活中的电脑、电视及移动电话等都有辐射。某些品牌的电脑屏幕或是电视机对电磁辐射屏蔽效果很差, 靠近就能测出超过40μw/cm2国家标准限值的情况非常多。
3 电磁辐射环境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现行体制, 我国目前针对电磁辐射的监管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 与快速增长的电磁辐射源及日益严重的电磁辐射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高效有力的管理电磁辐射环境的工作越发凸显重要性。
我国电磁辐射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 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相关国家标准存在空白和内容冲突。
目前我国就电磁辐射污染防治方面并未出台比较健全的单项法律法规。国家就电磁辐射污染防治作出专门性规定的法律仅有《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7年国家环保局18号令。此办法内容滞后, 无法适应目前电磁辐射污染防治的需要。且该法为部门规章, 在我国出于部门保护, 相关产业部门起草的立法很难主动考虑电磁辐射污染问题。此规定对电磁辐射监管的规定比较笼统, 可操作性不强。
迄今为止, 我国还没有针对电磁辐射制定统一的相关标准。目前我国环境电磁辐射国家标准最常用的是198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发布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88) 和1989年国家卫生部发布的《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 (GB9175-1988) 。这两个标准对环境电磁波强度容许限制规定不一致。其中《电磁辐射防护规定》里公众导出限值比《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要宽。还有一些行业电磁波标准也各有不同。
(2) 相关电磁辐射的管理职能存在交叉且专业性较强。
我国电磁辐射监管以国家环保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主体, 其他职能部门配合的体制。这致使各部门之间存在职能交叉, 职责不清。例如经常出现由于规划方面导致的电磁辐射纠纷。由于电磁辐射环境监测、管理的专业性较强, 县市级环保部门往往因仪器配备不足和技术力量缺乏等导致监管工作难以开展。所以辐射环境管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 电磁辐射相关知识普及及宣传不足。
由于现在的网络通讯发达, 国内外信息媒体经常报道有关电磁辐射危害, 加上长期以来对电磁辐射相关知识普及不足, 人们对电磁辐射唯恐避之不及。当然过高的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但绝大多数情况下, 电磁辐射水平还是可以控制在标准以内的, 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4 创新管理模式, 做好电磁辐射污染防治
(1) 强化电磁辐射立法, 统一电磁辐射相关国家标准。
现有相关电磁辐射法律法规基本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末制定的, 内容滞后, 具有明显局限性, 已不适应电磁辐射监管的工作需求。适时制定电磁辐射相关的专项法律势在必行。另外, 应该尽快出台一个合理、协调、统一的电磁辐射标准。建立统一的电磁辐射相关标准是提高电磁辐射监管能力的基础。
(2) 积极开展部门协作, 建立部门联席会议。
通过积极开展相关部门交流与协作, 建立部门联席会议方式等共同加强电磁辐射监管工作, 有助于发挥各自优势, 相互支持, 建立起高效的管理机制, 彻底根除推诿扯皮等现象。
(3) 加强环保队伍自身素质建设, 运用科学建立电磁辐射监测网络。
电磁辐射污染作为一个专业的重要的环境污染要素的出现, 对我们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环保队伍自身的素质建设, 尤其对从事电磁辐射环境管理人员的知识层面, 业务水平应当予以拓宽和提高。另外, 可以运用先进的环境实时分析监测技术, 如GIS等实时控制和发现某些可控污染源辐射状况变化, 有效控制电磁辐射污染。
(4) 宣传普及电磁辐射知识是电磁辐射监管工作长效的根本。
由于缺乏必要的防护知识, 人们往往对电磁辐射产生的危害很恐慌。应该正确引导舆论媒体, 加大正面宣传, 普及电磁辐射防护常识, 消除人们在电磁辐射方面的错误认识。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局.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第18号局令发布, 1997-3-2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88国家环保局, 1988.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保护 环境和公众安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在我省范围内建设 110kV 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广播电台、差转台,电视塔 台,卫星地球上行站,雷达,无线通讯,豁免水平以上的工业、科学、医疗等电磁辐 射建设项目,应遵守本细则。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条 根据《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对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 理:(一以下新、改、扩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1、500kV 及以上输变电工程;220kV 至 500kV 跨地市的输变电工程。
2、中波 50kW 及以上、短波 100kW 及以上或者在敏感区建设的广播电台, 差转台。
3、100kW 及以上的电视发射塔。
4、一站多台卫星地球上行站。
5、多台雷达探测系统。
6、一址多台或者多址发射的无线通信系统。
7、两个及两个以上合并审批的项目。
(二以下新、改、扩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1、500kV 以下的输变电工程。
2、中波 50kW 以下、短波 100kW 以下, 且位于非敏感区建设的广播电台, 差转台。
3、100kW 以下的电视发射塔。
4、一站单台卫星地球上行站。
5、单台雷达探测系统。
6、一址单台的无线通信讯系统。
7、豁免水平以上的工业、科学、医疗等电磁辐射设施。第四条 分级审批
(一 总功率在 200千瓦以上的电视发射塔;总功率在 1000千瓦以上的广播台、站;500kV 以上输变电工程;跨省级行政区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国家规定的限额以上 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由环境保护部负责审批。
(二 220kV 至 500kV 输变电工程;总功率在 1000千瓦以下的广播电台,差转 台;总功率在 200千瓦以下的电视发射塔;卫星地球上行站;雷达探测系统、无线通 信系统等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由省环境保护厅负责审批。
(三 110kV 输变电工程由省辖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审批。第五条 项目审查条件(一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二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三有合理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四拆迁安置措施具体可行。
(五成立环境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必要的监测仪器,制定环境管理 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监测计划。
第六条 项目审查形式
(一会审:报告书项目;在敏感区建设的项目。(二函审:一般报告表项目。
第七条 项目审批需提交的材料(含电子版(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版一式 2份。
(二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出具的项目技术审查评估报告 1份。(三项目所在省辖市环保部门初审意见 1份。第八条 办理程序
申请:项目建设前,建设单位应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并将拟建设项目的基本情 况和相关内容报省环保厅,经初审,符合条件的项目可开展环评工作。环评时,应选 择在我省备案的环评单位。
第九条 公示要求
(一 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 7日 内,应当在建设单位网站和省环保厅网站上向公众公告下列信息:
1、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
2、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3、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4、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5、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6、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二 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 中,应当在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报告书(送审版前,在省内主流媒体和网 站上向公众公告如下内容:
1、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2、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
3、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4、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5、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 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6、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7、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
8、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完成后,将编制的报告书(表报省环保厅或 省辖市环保局,由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确定项目审查形式。
(四省环境评估中心对项目进行技术评估,会审的项目组织召开评审会。
(五评价单位按照审查要求对项目报告书(表进行修改并完成报告书(表 报批版。
(六按分类审批要求,报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申请受理、审批。
(七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在其政府 网站或者采用其他便利公众知悉的方式,公告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的有关信息。(八审批完成后,审批机关在网站上进行公示。
第十条 环评要求
(一 选址要求:对移动基站建设项目应确定安全防护距离,在其安全防护范围 内,原则上不得建有或新建幼儿园、中小学校、敬(养老院、大中型医院等敏感人 群集中的建筑;对输变电工程及其他项目,要尽量远离村庄,避让幼儿园、中小学校、敬(养老院、大中型医院等敏感人群集中的建筑和自然保护区。
(二监测比例要求:对移动通信基站项目监测抽测比例不低于 15%,抽测原则:以城镇为主,兼顾农村地区,敏感点应全部监测;对输变电工程及其他发射设备项目, 应对敏感点全部监测;项目敏感点的选取应征求当地环保部门的意见,经确认后方可 进行监测。
(三位置变更要求:对移动基站项目:,建设位置变更在 100米范围内的,建设 前应到省环保厅进行备案;超过 100米的, 应重新做环境影响评价。对其他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变更的应重新做环境影响评价。
(四公众参与要求:
1、移动通讯基站项目每个典型基站附近的现场调查不少于 5人,现场调查应在建
设项目 60米范围内进行。
2、其他辐射建设项目:报告书项目在评价范围内现场调查不少于 200人;报告表 项目在评价范围内现场调查不少于 60人;特殊情况,以环保部门要求为准。
(五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将按照有关规定依法进行处理。第三章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第十一条 为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条例》、《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 应当向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试生产,自试生产之日起 3个月内,向 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第十二条 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按照“谁审批,谁验收”的原则 实施。
第十三条 编制验收调查(监测报告应与环评报告相一致。第十四条 验收审批需上报材料(含电子版
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 2份。
2、审查修改的验收调查(监测报告 2份(验收调查监测单位加盖公章。
3、建设项目验收环境保护执行报告 2份。
4、建设项目所在省辖市环保部门的初审意见 1份。第十五条 验收程序
(一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包括项目基本情况、环评批复文件和环评报告书(表。
(二确定验收调查(监测单位。
(三项目进行验收前,应在省级或省辖市级主流媒体上公示 1次,在省环保厅 或省辖市网站上公示 1次;其公示内容包括:
1、拟验收项目情况简述。
2、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四进行现场公众调查和监测,编制验收调查(监测报告。
(五召开验收评审会 :审查验收调查(监测报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执行报告。(六修改后的验收调查(监测报告及相关材料,按分类审批要求,报有审批 权的环保部门申请受理、审批(含电子版。
(七项目审批完成后,由行政服务大厅通知建设单位,并将项目审批情况在省 环保厅或省辖市网站上公示。
第十六条 要求
移动基站项目验收监测应覆盖全部基站类型,以城镇为主,兼顾农村地区,环评 时作为敏感点的基站,验收时全部进行监测,验收监测点位的抽测比例不低于 30%;输变电工程及其他电磁辐射项目,应对所有敏感点进行监测;项目敏感点的选取应征 求当地环保部门的意见。
【辐射安全与环境管理机构】推荐阅读:
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工作制度06-26
辐射安全许可延续申请报告07-12
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书09-07
辐射安全许可证变更办理程序06-05
电磁辐射管理办法06-27
核辐射知识手册06-22
辐射装置检修维护制度09-08
临床核医学辐射09-29
射线装置辐射防护制度07-14
06辐射人员岗位职责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