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安全许可证变更办理程序
一、网上申报
申请单位在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网址:http://rr.mep.gov.cn/)中填写辐射安全许可证变更申请表并提交到地市级环保部门。
二、提交纸质材料
1、关于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变更的申请(红头文件,文件必须在成文之日起一周内送达)
2、辐射安全许可证变更申请表一式两份(申报系统中打印)
3、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原件;
4、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复印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
3.《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
二、办证范围
1、工业企业:使用密度计、灰份仪、料位计、探伤机等含密封放射性同位素仪器设备,或非密封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测井。
2、医疗行业:使用X光机、CT机、拍片机、血管造影仪、直线加速器等射线装置,或核医学科。
二、办证权限
1、市环保局:办理含Ⅳ、Ⅴ类放射性同位素、及Ⅲ类射线装置企业辐射安全许可。(放射性同位素分类参照《放射源分类办法》,射线装置分类参照《射线装置分类办法》。)
三、办证流程
1、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Ⅳ、Ⅴ类放射性同位素及Ⅲ类射线装置自行填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见附件1),报县区环保局预审后,上报市环保局批复。
2、辐射安全许可申请:
①网上申请:登录“全国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许可申报系统http://rr.mep.gov.cn”,完成注册、辐射安全许可申请,打印《辐射安全许可申请表》。
②纸质材料申请: 材料准备:(一式两份)⑴辐射安全许可申请文件; ⑵《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 ⑶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⑷现有或拟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明细表; 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和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⑹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使用Ⅰ类、Ⅱ类射线装置的,设立专门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文件;
⑺辐射工作人员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的合格证;
⑻辐射相关管理制度;
⑼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台帐记录;
⑽放射性“三废”处理方案或处理设施、设备相关资料; ⑾辐射工作场所“三同时”验收证明文件。注:申请资料说明: ⑴辐射安全许可申请文件
要求:申请的文件必须是红头文件、正文表达清晰、准确,并加盖单位公章的原件。⑵《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
要求:按照填表说明填写,首页必须加盖本单位公章,辐射工作单位基本情况一表的最下方应由法定代表人亲笔签名,纸质文件与网上申报资料一致。
⑶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省环保厅或地市环保局的批复文件。⑷现有或拟用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明细表
要求:以表格的形式汇总,项目包括名称、型号、数量、活度或技术参数、所在工作场所、用途、生产厂家和时间、类型等基本信息。
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和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要求:提交的复印件清晰,且应在有效期内,检验记录齐全有效,申请项目应在经营范围内,并加盖单位公章。
⑹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使用Ⅰ类、Ⅱ类射线装置的,设立专门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文件 要求:提供本单位下发的设置该机构正式文件的原件或复印件,复印件必须清晰,并与本单位目前实际情况相符。
⑺辐射工作人员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的合格证 要求:提供合格证的复印件,合格证必须由环保部门颁发,内容真实有效,复印清晰。⑻辐射相关管理制度
要求:辐射相关管理制度包括:①辐射工作设备操作规程;②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③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④执行“放射源转移、转让、收贮”等备案制度;⑤人员培训制度;⑥辐射人员岗位职责;⑦辐射工作场所监测制度;⑧重大辐射事故应急预案;⑨质量保证大纲和质量控制检测计划(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开展诊断和治疗的单位)。
⑼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台帐记录
要求:台账记录应包括放射性同位素的核素名称、出厂时间和活度、标号、编码、来源和去向,及射线装置的名称、型号、射线种类、类别、用途、来源和去向等事项。
⑽放射性“三废”处理方案或处理设施、设备相关资料 要求:产生放射性“三废”的单位需要提供此材料。⑾辐射工作场所“三同时”验收证明文件
要求:提供竣工验收的批复文件,或者现场核查笔录或现场核查登记表。
③辐射安全现场核查:发证单位对申请材料审核合格后,现场核查申请单位辐射场所(或委托下一级环保部门核查),填写《陕西省辐射安全许可审批登记表》。
④审批发证:材料齐全,现场核查合格,由发证单位同时予以网上审批、纸质文件审批,发放《辐射安全许可证》。
第十一条 申请领取许可证的辐射工作单位从事下列活动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一)销售、使用Ⅳ类、Ⅴ类放射源的;
(二)生产、销售、使用Ⅲ类射线装置的。
第十二条 辐射工作单位组织编制或者填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当按照其规划设计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生产、销售、使用规模进行评价。前款所称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除按照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编制或者填报外,还应当包括对辐射工作单位从事相应辐射活动的技术能力、辐射安全和防护措施进行评价的内容。
第十三条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申请领取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二)有不少于5名核物理、放射化学、核医学和辐射防护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不少于1名。
生产半衰期大于60天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前项所指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不少于30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不少于6名。
(三)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其中辐射安全关键岗位应当由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担任。
(四)有与设计生产规模相适应,满足辐射安全和防护、实体保卫要求的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场所、生产设施、暂存库或暂存设备,并拥有生产场所和生产设施的所有权。
(五)具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的运输、贮存放射性同位素的包装容器。
(六)具有符合国家放射性同位素运输要求的运输工具,并配备有5年以上驾龄的专职司机。
(七)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测量报警、固定式和便携式辐射监测、表面污染监测、流出物监测等设备。
(八)建立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制度、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人员培训制度、台账管理制度和监测方案。
(九)建立事故应急响应机构,制定应急响应预案和应急人员的培训演习制度,有必要的应急装备和物资准备,有与设计生产规模相适应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十)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第十四条 销售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申请领取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者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二)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
(三)需要暂存放射性同位素的,有满足辐射安全和防护、实体保卫要求的暂存库或设备。
(四)需要安装调试放射性同位素的,有满足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要求的安装调试场所。
(五)具有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的贮存、运输放射性同位素的包装容器。
(六)运输放射性同位素能使用符合国家放射性同位素运输要求的运输工具。
(七)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测量报警、便携式辐射监测、表面污染监测等仪器。
(八)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安全保卫制度、辐射防护措施、台账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计划和监测方案。
(九)有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第十五条 生产、销售射线装置的单位申请领取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二)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
(三)射线装置生产、调试场所满足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要求。
(四)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五)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措施、台账管理制度、培训计划和监测方案。
(六)有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第十六条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单位申请领取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使用Ⅰ类、Ⅱ类、Ⅲ类放射源,使用Ⅰ类、Ⅱ类射线装置的,应当设有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者至少有1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其他辐射工作单位应当有1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专职或者兼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依据辐射安全关键岗位名录,应当设立辐射安全关键岗位的,该岗位应当由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担任。
(二)从事辐射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和考核。
(三)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应当有满足辐射防护和实体保卫要求的放射源暂存库或设备。
(四)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使用场所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和公众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五)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测量报警、辐射监测等仪器。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单位还应当有表面污染监测仪。
(六)有健全的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放射性同位素使用登记制度、人员培训计划、监测方案等。
(七)有完善的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八)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还应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一、项目名称:药品生产许可证变更
二、设定和实施许可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条,《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第14号令)。
三、申请人提交申请资料目录:
(一)《河南省〈药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表》一式三份。
另提供省局行政审批电子申报所需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表》一份。
(二)变更企业名称和企业类型:
1.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和企业名称变更前、后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两者的工商注册号应相同)。
2.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的更名(或转制)批复文件或公司董事会全体成员签字的更名(或转制)决议。
3.涉及资产或股本转让的应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有关部门的批复文件或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全体成员签字的决议和资产转让(或兼并)协议,变更前后公司股东构成及持股比例。
4.凡涉及公司章程变化的,应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新的公司章程及公司章程修改说明。
(三)变更法定代表人:
1.已变更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2.新任法定代表人履历表、学历证明复印件和接受医药相关法规知识的培训证明材料;
3.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企业上级部门任命文件或公司董事会全体成员签字的决议;
4.涉及资产或股本转让的应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有关部门的批复文件或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全体成员签字的决议和资产转让(或兼并)协议,变更前后公司股东构成及持股比例;
5.凡涉及公司章程变化的,应提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新的公司章程及公司章程修改说明。
(四)变更企业负责人:
1.已变更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2.新任企业负责人履历表、学历证明复印件和接受医药相关知识培训证明材料;
3.企业上级部门任命文件或公司董事会全体成员签字的决议。
(五)变更注册地址:
1.已变更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2.有关部门对街(路)门牌号核准文件复印件。
(六)变更生产范围和生产地址:
1.新建厂(车间)应符合药品GMP(2010年修订)的要求。提交新建厂(车间)的基本情况,包括生产品种、剂型、设备、工艺及生产能力;生产场地、周边环境、基础设施等条件说明以及投资规模等情况说明;
2.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变更情况;
3.与变更相关的部门负责人简历,学历和职称证书;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登记表,并标明所在部门及岗位;高级、中级、初级技术人员的比例等情况表;
4.新建厂(车间)址的周边环境图、总平面布置图、仓储平面布置图、质量检验场所平面布置图;
5.新建厂(车间)生产工艺布局平面图(包括更衣室、盥洗间、人流和物流通道、气闸等,并标明人、物流向及空气洁净度等级),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回风、排风平面布置图,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
6.拟生产的范围、剂型、品种、质量标准及依据;
7.拟生产剂型及品种的工艺流程图,并注明主要质量控制点与项目;
8.空气净化系统、制水系统、主要设备验证概况;生产、检验仪器、仪表、衡器校验情况;
9.新增主要设备及检验仪器目录;
10.变更生产地址还需提供有关部门对新厂址街(路)门牌号核准文件复印件。11.新建厂(车间)的生产场地、生产设施、设备、仓库房屋的产权或使用权证明;
12.提供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新建厂(车间)洁净区符合药品GMP(2010年修订)有关要求的检测报告;
13.国家、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七)申请材料真实性的自我保证声明;
(八)授权委托书;
(九)按申请材料顺序制作目录;
(十)药品生产许可证正副本原件、复印件;
申请材料完整、清晰,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使用A4纸打印或复印,按目录顺序装订。
四、对申请资料的要求:
(一)申请资料的一般要求:
1.申请资料首页为申请资料项目目录,目录中申请资料项目按《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中需要申报的材料顺序排列。各项资料之间应当使用明显的区分标志,并标明各项资料名称或该项资料所在目录中的序号。整套资料用打孔夹装订成册。
2.申请资料使用A4规格纸张打印(中文不得小于宋体小4号字,英文不得小于12号字),内容应完整、清楚,不得涂改。
3.形式要求
(1)药品生产许可证变更材料1套;
(2)申请表填写内容应准确完整,字迹清晰。《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申请资料应有目录;
(3)资料和文件统一使用A4规格纸张。左边距不小于3cm,页码标在右下角;封面中标注申请企业的名称。
(4)申请资料所附图片、图纸必须清晰易辨,不宜使用复印图片或彩色喷墨打印方式。
4.申报资料中的《河南省〈药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表》、省局行政审批电子申报所需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表》均应经法定代表人签字同意(申请法定代表人变更的,新任和原法定代表人均应签字同意)并加盖企业公章;变更法定代表人和企业负责人时,企业上级部门任命文件或公司董事会全体成员签字的决议应明确任命新的法定代表人和企业负责人;所有申报资料均应加盖企业公章,各种证照和资料的
复印件除加盖公章外,还应注明与原件一致。
(二)申请资料的有关要求:
药品生产企业申请变更《药品生产许可证》许可事项的,应当在原许可事项发生变更30日前,向原发证机关提出《药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药品生产企业变更《药品生产许可证》登记事项的,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变更后3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药品生产许可证》变更登记。
五、许可程序:
(一)受理。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二)审批:省局相关部门自受理之日起15或30(涉及生产范围或生产地址变更的项目)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变更《药品生产许可证》的决定。对审查合格的,颁发变更后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对审查不合格的,应当将审查意见书面告知申请人,说明理由并告知其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三)送达:由政务服务厅送达。
六、承诺时限:自受理之日起,15或30个工作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七、行政许可实施机关:
实施机关: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受理地点: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政务服务厅
八、受理咨询与投诉机构:
咨询: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处、政务服务厅
一、许可事项
(一)销售、使用Ⅱ类、Ⅲ类、Ⅳ类、Ⅴ类放射源的许可;
(二)生产、销售、使用Ⅱ类、Ⅲ类射线装置的许可;
(三)销售、使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的许可。
二、许可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十八条;
(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五条、第六条。
三、实施机关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
四、许可凭证 《辐射安全许可证》
五、许可条件
(一)有与所从事的生产、销售、使用活动规模相适应的,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防护知识及健康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有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职业卫生标准和安全防护要求的场所、设施和设备;
(三)有专门的安全和防护管理机构或者专职、兼职安全和防护管理人员,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
(四)有健全的安全和防护管理规章制度、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五)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
六、需提交的材料
(一)《辐射安全许可申请表》;
(二)企业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机关法人代码证正本复印件及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三)与从事许可事项活动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审批文件;
(四)辐射工作人员学历、健康、辐射安全防护培训及个人剂量监测等相关资质证件;
(五)辐射工作场所环境监测报告;
(六)辐射安全防护管理规章制度及从事销售、使用Ⅱ类、Ⅲ类、Ⅳ类、Ⅴ类放射源许可和生产、销售、使用Ⅱ类、Ⅲ类射线装置许可的事故应急方案;
(七)放射性“三废”处理方案或处理设施、设备的相关材料。(申报材料各一份,按以上顺序装订成册并加盖公章)
七、许可程序和时限
(一)程序
1、申请
申请单位将所需资料提交市环保局接件大厅。
2、受理
接件大厅工作人员对申请单位的申请进行形式审查,并分别作如下处理:
(1)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许可的,应当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2)申请事项不属于本局职权范围的,应当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3)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告知申请人当场更正;
(4)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5)申请事项属于本局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
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局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许可申请。
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许可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局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3、审查
按照许可条件对申办材料进行实质审查,提出审查意见。
4、决定
符合条件的,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不符合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二)时限
自申请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决定。
八、许可收费 无许可收费
九、办理结果和公开的方式
办理结果由接件大厅通知申请单位签收并在重庆市环保局网站上公告,网址:http://
十一、监督管理
(一)许可证持有单位应当将许可证正本悬挂或者张贴在醒目位置,并接受市和区县(自治县、市)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
(申报材料一式三份,按次序整理成册,做好档案备份)
1.申请书(简述核技术应用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办理事项,注明联系人和联系电话)。2.办理报批业务的授权委托书(需本单位法定代表人亲笔签署)。3.填报《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申请表》(见附表6.)(须填写完整)。
4.许可证有效期最后一年的辐射工作场所辐射环境γ空气吸收剂量率、全体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报告(由具有X-γ辐射环境监测资质的单位出具)。
5.持证单位自行编制的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总结,内容应包括持证单位所有核技术利用项目的辐射安全和防护设施的运行与维护,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及措施的制定与落实,辐射工作人员变动及辐射安全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最新台帐,辐射事故、事件的应急管理,监管部门提出整改要求的落实等工作,并对总结的真实性负责。6.全部专/兼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合格证(复印件)。7.核技术应用项目明细表(见附表3.)。
8.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文件(复印件)、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批复文件(复印件)。
9.原《辐射安全许可证》正、副本(原件)。
10.申报单位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注:申请换发的单位,按新领许可证程序办理。
收费标准:不收费
附表
附表1.《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附表2.《专/兼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情况表》 附表3.《核技术应用项目明细表》 附表4.《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 附表5.《放射源申报登记表》 附表6.《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申请表》
一、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后需要延期的,非煤矿矿山企业应当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延期手续,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延期申请书;
(二)安全生产许可证正本和副本;
(三)本实施办法第二章规定的相应文件、资料。金属非金属矿山独立生产系统和尾矿库,以及石油天然气独立生产系统和作业单位还应当提交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出具的合格的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金属非金属矿山独立生产系统和尾矿库在提出延期申请之前6个月内经考评合格达到安全标准化等级的,可以不提交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但需要提交安全标准化等级的证明材料。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依照本实施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的规定,对非煤矿矿山企业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准予延期的决定。决定准予延期的,应当收回原安全生产许可证,换发新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决定不准予延期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二、非煤矿矿山企业符合下列条件的,当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申请延期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直接办理延期手续:
(一)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
(二)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未降低安全生产条件,并达到安全标准化等级二级以上的;
(三)接受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及所在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的;
(四)未发生死亡事故的。
三、非煤矿矿山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工商营业执照变更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
(一)变更单位名称的;
(二)变更主要负责人的;
(三)变更单位地址的;
(四)变更经济类型的;
(五)变更许可范围的。
四、非煤矿矿山企业申请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变更申请书;
(二)安全生产许可证正本和副本;
(三)变更后的工商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复印件及变更说明材料。
变更本实施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项的,还应当提交变更后的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证书复印件。
对已经受理的变更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对申请人提交的文件、资料审查无误后,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手续。
五、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审查书、延期申请书和变更申请书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统一格式。
公司在发展中注重与业界资深人员合作,强强联手,共同发展壮大。公司现有挂靠人员一级建造师20多人,二级建造师220多人,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400多人,工商代理资格证书2人,律师1人,注册审计师1人,会计师2人。公司凭借雄厚的资金优势、专业人才优势和行业资源优势已经成功为200多家企业提供各种代理和咨询服务,深受客户的好评。公司设有建筑资质申请部;项目经理、建造师、特种证件、职称评审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许可证代理部;工商财税代理部;建造师挂靠部。一直以来,我们紧随国家行政部门的变革步伐,与广大企业风雨同舟、并步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公司规模正不断地壮大,客户遍及北京市及全国各地大地区。
我们的不懈努力,有赖于各位尊敬的客户的长期支持,我公司一直追求与客户建立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买与卖”的关系,而是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完善的服务将会为尊敬的客户您带来最新的、最详尽的资讯,我们的专业职工将会为尊敬的客户您带来热诚、快捷、周到的服务。针对客户,我们有完善的服务宗旨,一条龙的专业服务为您创造最全面最实惠的价值,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发挥专业优势替您服务,以求双赢。
事项名称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法定代表人变更
城市建设-建设工程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综合服务大厅窗口办公时间为:周一至周四,上午9:00-12:00,下午14:00-18:00;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14:00-18:00。其他窗口对外办公时间以窗口公示为准。
事项依据 1.《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28号)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的实施意见》(建质[2004]第148号)
办理时限 即时办理
收费标准 本事项不收费
收费依据 无
办理机构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受理方式 网上填报、书面受理
办理地址和电话 点击查看
办理流程 点击查看流程图
申报材料 要件 来源 注意事项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表》一式一份。登录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门户网站登录“网上办事大厅系统”完成数据填写和上报→从申报系统中打印(一式一份)。
1.封面页企业名称处加盖企业公章。
2.首页企业法定代表人亲笔签名并加盖企业公章。
2.新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提供原件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
3.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提供原件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
4.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复印件
提供原件并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5.原有《安全生产许可证》(正、副本)原件
应在有效期内。
提示:上述材料中提交复印件的,均需加盖公章并交验原件,原件核验后退回申请人。
联系人:毕经理 电 话:010-57196063 手 机:*** 邮 箱:614948584@qq.com 网 址: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20号东方燕都商务写字楼5号
乘车路线:一路线:207夜;328;328路上行;387;558路上行;558路下行;758;985路下行;快速公交3线;快速公交3线区;快速公交3线支安贞桥北站下车即到。
二路线:117;300路外环;300内;302;607;683;718;731;848路;985路上行;985路下行;特8外;特8外快;运通104安贞桥东站下车即到。
以下材料A4纸打印或复印,按顺序排列,使用明显的标志区分,装订成册,加盖申请单位骑缝章。申请材料一式四份。
1.书面申请
书面申请为申请单位正式编号的红头文件,并加盖申请单位公章。
2.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
3.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表所附材料
⑴申请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副本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原件及其复印件,审验原件后留存复印件; ⑵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⑶申请单位现有或拟新增加的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明细表;
⑷满足《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1号)第十三条至第十六条相应规定的证明材料;
①申请单位设立专门的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或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正式文件;
②申请单位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专、兼职技术人员的学历证明材料;
③申请单位从事辐射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参加环保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和考核的证明材料;
④申请单位制定的与本单位辐射活动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 ⑤申请单位制定的与本单位辐射活动相适应的辐射事故应急措施;
⑥产生放射性废物(源)的申请单位制定的放射性废物(源)处置方案; ⑦ 其它证明材料
⑸其他材料
①申请单位辐射工作场所平面位置图
②辐射工作安全责任书
③在用放射源的放射源编码卡复印件
4.《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条件核查表
★
1、许可证变更申请报告;[适用于滨海新区全境使用、销售Ⅳ类、Ⅴ类放射源,生产、销售、使用Ⅲ类射线装置等项目,五大功能区无辐射安全许可审批权限;仅适用于名称、地点、或者法人的变更,新增项归类为辐射安全许可申领;申请报告需加盖申请单位公章并详细写明原许可证取得时间、批准种类和范围、有效期及申请变更原因。]
★
2、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复印件以及法人身份证复印件;[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根据单位性质提交,法人身份证复印件必须提交。] ★
3、原许可证正、副本;[需要原件。] ★
4、承诺书。[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另:接件前需与在市环保局登记的审批工作人员联系确认建设单位已在“国家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系统”申报并提交成功。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表一式三份(在 行业监管平台报名后下载);附件材料(所有复印件)须胶装一份;(附件材料的电子档)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资质证书副本;
3、企业及各分公司、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目录及文件、操作规程目录;
4、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证明文件(包括企业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管理办法或规章制度、安全资金投入计划及实施情况),购买劳保用品的发票以及培训发票原件及复印件;
5、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文件(包括企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文件、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工作职责、负责人的任命文件、组成人员明细表);
6、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合格名单及证书;
7、本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名单及操作资格证书;
8、本企业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材料(包括企业培训计划、培训考核记录、培训试卷);
9、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包括上报人员的社保、银行对帐单及参保人员名单)以及施工现场从事危险作业人员参加意外伤害保险有关证明(提供最近参加保险的证明材料);
10、施工起重机械设备检测合格证明(提供最近使用设备的检测合格证明材料);
11、职业危害防治措施(针对本企业业务特点可能会导致的职业病种类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12、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根据本企业业务特点,详细列出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和事故易发部位、环节及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辐射安全许可证变更办理程序】推荐阅读:
辐射工作安全许可证12-30
辐射安全许可证总结02-08
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书09-07
辐射安全许可证规章制度01-22
辐射安全许可延续申请报告07-12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变更程序说明01-25
辐射安全与环境管理机构05-31
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工作制度06-26
医院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