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需水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精选8篇)
清洁生产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摘要:当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更侧重于环境的末端治理,无法将污染控制与生产过程控制密切结合,资源和能源不能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而清洁生产在这方面却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优势.根据清洁生产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在联系,尽快地将清洁生产纳入环境影响评价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清洁生产不仅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重要内容,同时应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得到充分应用.作 者:刘丽 Liu Li 作者单位:锦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辽宁,锦州,121000 期 刊:环境科学与管理 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35(1) 分类号:X38 关键词:清洁生产 环境影响评价 过程控制 末端治理
1 水应遵守的原则
1.1 适应性原则
分析现存传统建筑时, 不难发现古代许多城市在选址时需要先分析水源情况和水质, 同时分析水网密集区域水的结构, 并在水域区域规划好对外交通与交流的主要航线。因此, 在江浙一带, 水网密布的格局促使当地居民依靠河流进行交流, 从而引水进镇、围城环绕。这些方法都是古代人民所创造出来的低技术生态方法。在地表径流比较少的地区, 将地下水作为水源, 同时将地下水引入城内, 储存在“坎儿井”。在传统的村落布局当中一般是先有沟渠, 再有路。村落的民居布局一般是以“坎儿井”为中心, 进行自然布局。这两种的村镇格局差异可以说明水在传统建筑环境当中需要遵守着适应性原则, 即适用周围的自然条件。利用这种自然条件去保护水资源, 从而保证生活以及生产活动有关水资源的供给。城镇的形成主要体现了水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的适应性原则。
1.2 整体性原则
传统建筑是将环境当中的水资源作一个整体性进行考虑, 为此对于居民的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是整体影响。例如夏季, 水可以吸收墙体多余的余热, 这样做可以调节城镇的气温。这与人类的皮肤对外界热量的感应都是十分接近和相似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我国的传统建筑的具体情况是需要具备整体性的。
1.3 实用性原则
在生态建筑当中必须重视的就是一个成本计算的问题, 一旦生态建筑所维持的成本超过建筑成本, 那么生态建筑就没有太多的实用性。因此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水的生态应用应该保持着实用性的原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古城的护城河系统, 古城充分利用了河水以及周围基地所形成的地势差异, 挖掘和引水形成众多的分水渠。而这些分水渠的布局十分均匀进一步保证家家户户都可以有水流进出。这一套系统便于水流进城镇内, 从而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还可以促进水资源流出城镇。起到了水资源新陈代谢的作用, 保证了居民用水的清洁。与此同时, 这一套系统有效地促进洪水的泄洪, 减少内涝所出现的概率,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其具备了一定的防洪和防涝的作用。总之, 这种系统真正有效地保证了当地居民的用水, 促进了生态环保地实用性。
2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水可以十分有效的净化空气, 尤其是形成水雾时可以与空气分子进行结合, 产生大量对人体十分有益的负氧离子。但现代的建筑特别在高层建筑当中, 过度依赖空调系统对空气的调节, 人体不能吸收足够的氧离子。因此建筑内部的通风是十分重要的。同时, 在传统建筑当中经常利用地下水进行水资源的输送, 其可以作为能量的载体。一方面地下水会经常保持一个恒定的温度, 所以极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夏季当中, 将温度较低的深层地下水提取出来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这也是对室温进调节的一个十分独特的方法。古代缺乏对水资源进行开采的技术, 水资源的保护可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需要借助人们的生活习惯去实现对资源的保护。例如有的古村落就会有两套的水资源排水系统, 1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不是直接地排掉, 而是存入了洗衣井和洗污井当中以供人们洗衣或浇地, 这样做起到了对水资源的二次利用, 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2雨水使用另外的排水系统, 该排水系统会将雨水保存下来, 为人们所使用。由于雨水较为干净, 在长期沉淀之后会减少许多的杂质, 进一步对水起到了一定的净化的作用。
古代人民对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说明古代人民认识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 在不同区域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与利用方法都有所不同。保护水资源一直都是水在中国传统建筑环境当中的生态应用应该贯彻理念。
3 水的生态审美应用
水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的应用除了表现自身价值外, 与水的生态审美价值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比如中国古代所追求的上善若水的境界, 说明水在古人意境当中的重要位置。除此之外。传统建筑内部和外部水流的不同状态对人的心境以及心理感受都有着不同的影响。例如, 利用假山与水流营造出小瀑布的状态, 就会让人体验到水的活力, 而一潭清泉就会让人感觉到凉爽的意境, 让人忘记烦心事, 人们的心灵也得到了洗涤。在古诗当中说道“仁者爱山, 智者乐水”, 水的多变性总是可以让人有着诸多的想象, 引起人们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因此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研究水的引入, 不仅要分析生态价值, 还要将生态价值当中所包含的审美趣味与审美价值考虑进去。比如水之滨会给人带来自然的气息, 也会在空间上起到了加深空间的深度的作用;水还可以减少噪音, 因为水流的声音可以洗刷人们内心的烦躁。因此水在中传统建筑环境当中起到了陶冶人性, 愉悦身心的作用。
4 结束语
文章以水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的生态应用进行分析, 所分析的不仅仅是单纯的建筑技术上, 更多的是包含中国古代人民的建筑技术智慧结晶。这种智慧结晶在现代建筑当中是值得借鉴和思考的,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文化特征也可以通过水在中国传统建筑当中的生态应用所体现出来。水不单单是中国传统建筑环境的物质载体,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文化意象的重要载体。文章关于水在中国传统建筑环境当中的生态应用的研究与分析是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对于传统建筑的生态技术研究和传统生态审美的分析也有着显著的参考意义。
摘要:水在我国传统建筑当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生态作用。我国的传统建筑历史源远流长, 在这过程当中, 随着对乡土建筑技术的进一步认识, 对于水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入。文章以水在中国传统建筑环境中的生态应用以及生态环保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对于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建筑环境,建筑环境,生态
参考文献
[1]郑洁.基于地域化理念的生态建筑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 2014.
[2]李晨.徽州古村落生态策略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 2014.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影响;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5-0062-02
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进一步的加大环境监测工作的力度才能够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
1 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工作有着很高的重要性,以下从提升环境保护全面性、防止环境质量下降、明确环境保护实质、完善环保基本职能等方面出发,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1.1 提升环境保护全面性
环境监测工作能够有效的提升环境保护的全面性。众所周知随着当代科技的持续进步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时期的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着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在这一阶段里,随着工作内容的不断充实,包括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等工作在内的检查内容都开始构成了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次,由于这几项环保工作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关系,在这一前提下环境监测工作的持续发展,实际上为更加优秀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与基础,这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1.2 防止环境质量下降
环境监测工作可以切实的防止环境质量的下降。通常来说法制化的迈进对于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系统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由于环境监测工作主要是从保护环境这一点上着眼,这意味着有关部门可以根据项目本身具备的特点以及其应对的问题来制定出必要的保护措施。在这一过程中能够用到的监测手段通常包括了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等等可以对于环境质量进行表述的内容,因此这代表着检测的对象应当包括了空气与水,还有与之对应的生物个体。此外,工作人员在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与判定分析时,应当确保考虑的全面性。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在防止环境质量下降的过程中应当着眼于实施环境监测工作并且密切的监控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效的减少环境质量下降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起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3 明确环境保护实质
环境监测工作能够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质所在。有关部门在明确环境实质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深刻贯彻环境监测是为环境执法服务原则,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为环境执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其次,在明确环境保护工作实质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对于必要的监督职能起到履行的目标,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对于举证工作起到相应的助力。与此同时,还可以选择以环境监测工作来为进一步的环境规划与环境质量保护做好基础,最终能够长期为环境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1.4 完善环保基本职能
环境监测工作可以有效的完善环保基本职能。有关部门在完善环保基本职能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以环境为对象的原则,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灵活的使用包括物流理论、化学方程式在内的不同技术领域的技术来对于污染物进行定量与定性的分析工作。其次,有关部门在完善环保基本职能的过程中应当着眼于探索研究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规律,例如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将统计学作为研究的基础,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环境监测分析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2 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影响
环境监测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着诸多意义,以下从现状环境影响评价、预测与跟踪评价、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的关系、具体影响分析、环境监督工作等方面出发,对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2.1 现状环境影响评价
工作人员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应当首先进行现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于项目的监测工作起到帮助,这实际上是高效预测与评价工作开展的基础,从而能够以此为前提来制定出更加细致的监测技术。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应当在项目已经建设且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周围环境已经形成稳定系统,继而判定这一项目建设后对于这一地域的环境是否会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有着足够的了解,从而能够将其划分到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2.2 预测与跟踪评价
环境监测对环境影响评价可以起到预测环境和环保追踪的效果。工作人员在进行环境预测和环保追踪的过程中应当着眼于对于项目可能产生的污染以及对于环境的影响都有着足够的了解,然后以此为基础来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诸如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其次,工作人员在进行跟踪评价的过程中应当能够在项目出现了与预定的结果差异较大时对于评判制度进行相应的反省与改进。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项目建设后应当对于环境的影响结果是否具有环境可行性进行细致的判定,并且以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判定结论的可靠性。
2.3 环境监测与环境监察的关系
工作人员在理解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这两项工作的关系时首先应当对于其体制有着深刻的了解,即环境监测属于支持保证系统,环境监察属于监督执法系统,因此这意味着这两项工作可以起到相互配合的作用。其次,工作人员在理解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这两项工作的关系时需要注意到环境监测不仅为环境监察提供有效的监测数据,环境监测应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相关技术和方法。环境监测所得数据应按监测报告相关要求的形式出具而且还可以衡量环境监察工作的效果。环境监察必须以环境监测为基础,只有依靠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才能科学合理的行使环境监察的职能。
2.4 具体影响分析
环境监测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影响关键在于具体影响的分析。工作人员在对于环境监测的具体影响进行分析时首先应当考虑到不同的建设项目的影响要素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在这一过程中包括了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在内的生态要素都是不容忽视,并且起到重要影响的因素。此外,工作人员在进行具体影响分析时,还应当对于项目建设后是否带来新的环境影响和变化有着清晰的认识,并且对于项目拟建设地是否具有环境承载力也要有着明确的判定。,最终能够达到良好的预期环境监测工实效。
2.5 环境监督工作
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后续是环境监督。工作人员在进行环境监督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首先判断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是否超越了预测结果,这必须进行环境监测。其次,工作人员在进行环境监督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对废气污染源达标排放、厂区下风向污染物监测、环境敏感区监测,说明大气环境是否改变环境现状。与此同时,在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回顾性评价时还需要监测数据来说明项目建成后未改变环境现状,具有环境可行性,环境监测工作贯穿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之中。
3 结 语
结合环境监测始终是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前提。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应当全面的结合环境监测工作,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升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面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监测[J].环境科学文摘,2013,(20).
[2] 雪抱尘.结合环境监测实际传授环境监测技术[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14,(25).
[3] 孙燕.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环境管理依靠环境监测[J].环境监测 管理与技术,2014,(1).
AERMOD模型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点源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某城市集中供热点源预测为例
摘要:介绍了AERMOD模型,利用AERMOD模型,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下称<导则>)中的相关规定,对某城市集中供热进行了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测与评价,并提出了相关结论和对策.作 者:张威 郭玉刚 王建中 张豪 郗金娥 ZHANG Wei WANG Jian-zhong GUO Yu-gang ZHANG Hao XI Jin-e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兰州,730070 期 刊:北方环境 Journal:INNER MONGOL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卷(期):2010, 22(3) 分类号:X823 关键词:AERMOD模型 点源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典型日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研究
摘要:分析了我国在规划制定、项目建设方面环境影响评价中有关公众参与的立法状况、实践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借鉴国外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公众参与的`经验,对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作 者:张尚斌 Zhang Shangbin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环境监察支队,甘肃,武威,730000 期 刊:甘肃科技 Journal: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5(12) 分类号:X820.3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项目建设
沂河干流生态与环境需水量研究
一、沂河流域概况 沂河发源于鲁山,全长574km.流域面积17325km2.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5.1×108m3,河床最宽处1540m.20世纪50~60年代为根治水患在其上游修建了数十座大中型水库,近几年又在临沂城区段修建了多座拦河橡胶坝,这些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下游河道的.行洪压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了生态与环境状况.
作 者:尚昆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岸堤水库管理处,276004刊 名:治淮英文刊名:HARNESSING THE HUAIHE RIVER年,卷(期):“”(4)分类号:P64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建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后果) 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 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二、城市规划的内涵
城市规划指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 以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传统的城市规划多注意城市地区的实体特征。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并制订能反映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城市规划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在一些大中城市, 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增加城市分区规划。加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是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规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以下称综合性规划) , 以及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以下称专项规划) , 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包括以下内容:规划实施可能对相关区域、流域、海域生态系统产生的整体影响;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和人群健康产生的长远影响;规划实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以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包括: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以及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主要包括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政策、管理或者技术等措施。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除包括上述内容外, 还应当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主要包括规划草案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 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以及规划草案的调整建议。
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环境是一个复杂系统, 它受人类活动多种途径的影响, 从而决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多样性、交叉性。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一些经典方法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 核查表法
将可能受规划行为影响的环境因子和可能产生的影响性质列在一个清单中, 然后对核查的环境影响给出一个定性或者半定性的评价。该法发展起来较早, 但现在还在普遍使用。
(二) 矩阵法
矩阵法是由清单法发展而来, 不仅具有影响识别功能, 还有影响综合分析评价功能。它将清单中所列内容, 按其因果关系, 系统加以排列。并把开发行为和受影响的环境要素组成一个矩阵, 在开发行为和环境影响之间建立起直接的因果关系, 以定量或半定量地说明拟议的工程行动对环境的影响。具体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就是将规划的目标、指标以及规划的法案 (拟议的经济活动) 与环境因素作为矩阵的行与列, 并在相对应位置填写用以表示行为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符号、数字或者文字。根据加权法求得各个要素对整个环境影响的总和, 分析规划对环境的影响。
(三) 图形叠置法
将评价区域特征包括自然条件、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等每种要评价的因素都准备一张透明图片, 每种因素受影响的程度可以用一种专门的黑白色码的阴影的深浅来表示。通过把各种色码的透明片叠加在一起, 形成一张能综合反映环境的空间特征的地图。通过阴影的相对深度可以判断综合影响的差别。
(四) 网络法
网络法的原理是采用原因———结果的分析网络来阐明和推广矩阵法。用网络图来表示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环境影响以及各种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多级影响逐步开展, 呈树枝状。通过估计影响事件分支中单个影响事件的发生概率与影响程度, 求得各个影响分支上各影响事件的影响贡献总和, 再通过权重加权, 求得总的影响程度。
(五) 地理信息系统化 (GIS) 为代表的空间分析技术
GIS的特点是空间数据库的管理、空间建模及空间分析, 它将城市规划中的各种环境现状和规划成果在GIS中可视地表达, 还可进行查询和检索, 其空间分析功能及其模型 (环境预测模型或决策分析模型) 技术的结合可在不同方案的环境影响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 规划环评的评价方法还有:系统流图法、情景分析法、投入与产出分析法、环境数学模型法、加权比较法、对比评价法、环境承载力分析法和累计影响评价等方法。
五、结语
城市规划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工具, 在城市规划中引入环境评价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对城市规划进行可行性研究, 特别是对城市生态环境特点、资源水平及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可以对城市规划所引发的环境问题进行预测, 提出有效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及相应的替代方案, 克服因城市规划中某一战略盲目实施而造成的环境问题, 最终实现城市规划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协调统一。
摘要:通过阐述环境影响评价和城市规划的含义, 探讨城市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介绍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及常用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城市规划
参考文献
[1]陆书玉, 栾胜基, 朱坦.环境影响评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关键词】环境监测;影响;管理
1、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处于高速发展的模式中,但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原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治理和保护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保护环境应该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新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中加强了环保审批的地位。做好规划和建设中项目的环境监测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是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依据,最终直接关系到环评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在新项目的审批和建设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监测工作体系不够科学,一般都是先由环评部门出具环境监测方案,然后由监测部门负责具体的环境监测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环境监测部门的主观能动性,降低了它们对环评监测的管理积极性,对规划和建设中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十分不利。
2、环境监测的作用
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各个阶段主要发挥着以下作用:一、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支撑作用,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必须做好拟建地环境状况的调查工作,环境监测提供的环境数据是开展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二、对于已经发生的污染事件,环境监测能够及时跟踪污染的特点,发现污染源,并对污染的发展情况和变化趋势做出预测,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数据支持;三、在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环境监测工作人员也要做好周边区域的环境监测工作,验证环境质量是否符合相关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是否达到环境管理的建设目标。
3、环境监测的管理
近年来,随着环评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环评的市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环评机构的数量非常庞大,且还在进一步增加中,造成环评机构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环评机构虽然具备环评资质,但是其配套设施和技术的建设没有跟上,还不具备提供科学有效环评结果的能力,在环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违规操作甚至严重违规操作的现象。因此,加强环评行业的规范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很多建设单位并不具备环评能力,会选择市场化的环评机构进行项目的环境评价。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必须努力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加强环境监测的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的具体工作是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部门负责实施和开展的。目前,我国的环评文件审批程序存在一定的弊端,许多建设项目在评审阶段,在没有对环评单位起草的监测方案进行评审的条件下,就直接进行项目报告书的评审,因此,在报告书的专家评审阶段,经常出现专家就环境监测方案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的情况,最后既耽误了项目的建设工期,又造成了财力和人力的浪费。为此,监测部门应该切实履行好职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环评监测的质量加强管理,对环评单位出具的监测方案,一定要仔细审查,及时发现方案中的错漏和不足之处,保证监测结果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
3.1环境监测方案的审查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监测方案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即环境现状监测和环境污染源的监测,环境监测的具体内容包括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监测频率以及监测的方法和标准规范等。环境现状监测是对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和监测,监测结果将直接作为所在地环境数据的本底值;环境污染源监测则是针对现有工程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和达标情况进行分析和监测,监测结果将作为工程项目排污源的估算依据。
(1)监测点位、因子和频率的审查。环境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科学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测点位的选择和监测因子和频率的确定。在确定环评方案中监测点位的布设位置以及监测因子和频率时,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执行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的规范要求,并认真考虑工程项目对环境监测的实际要求,有力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代表性。
在环境监测方案下达给环境监测部门后,监测部门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实际工作中。首先应该知悉项目的评价等级,安排工作人员进入到项目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和确认,并对环境监测方案进行初步评审,确保监测点位的布设不出现明显的错误和遗漏,同时确保点位和频次的选择符合环境影响评价监测规范和技术导则的具体要求。对于发现的问题,监测部门应该与环评部门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并拿出具体解决方案,最终形成完善的环境监测方案。
(2)监测方法和标准的审查。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并加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相应地出台来一系列的标准和法律法规,环评人员应该及时关注环境监测方法和标准的更新,而不是仅仅重视排放标准的变化,在制定监测方案时,要严格參照和引用新标准和新方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也必须参照新标准的规定。
(3)历史监测数据引用合理性的审查。历史监测数据的合理引用对节省建设单位的监测费用和减轻监测部门的工作任务有着重要意义。但引用历史数据时,一定要做好数据时效性的审查,引用的历史数据最好是一年以内的环境监测数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引用期限适当放宽至2年,但2年以上的历史数据由于不具备足够且可信的参考价值,一般是不能进行引用的。
3.2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
工作人员应该将环境监测的质量当成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努力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的管理,这是保证监测数据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必由之路。(1)采样管理。选择环境监测采样过程的点位时,必须严格执行修订后的环评监测方案的具体要求,并严格按照行业现行技术规范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做好样品的采集、运输、保存和交接工作。工作人员在现场采样时,要注意取样点是否有异常情况,并做好记录,确保取样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2)分析测试管理。进行环境监测数据的测试和分析时,应该优先参考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和方法,需要对标准作出变更,采用国际标准时,应该做标准适用性或者等效性实验,并由本单位对检测结果进行保存。(3)质量控制管理。在进行每个监测项目的实验室分析时,至少留取10%的样品数量作为平行样进行检测分析;对于需要做质量控制样品的监测项目,至少留取10%的样品数量作为质控样品进行检测分析。(4)监测结果管理。对于环境监测结果应该落实三级审核,尤其是要做好历史监测数据与相关数据的比对分析。如果发现数据异常,应及时查找原因,或者重新安排监测。
4、结束语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的管理,是确保监测结果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环境监测部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落实好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磊.关于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相关问题的思考[J].新教师教学,2010,8:174-177.
【生态环境需水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推荐阅读:
道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10-02
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07-07
环境影响评价简本11-03
环境影响评价编制12-15
煤矿环境影响评价要点10-30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11-20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评估11-28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11-2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撰写06-11
环境影响与评价期末考试试题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