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自我国成立以来,集体林权制度历经数次变革,却始终没有解决好广大农民群众对于林地和林木的产权问题。现在,根据我国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实行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个重大突破。本文针对目前的研究热点,产权改革的相关问题。以内江市林权改革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内江市林权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制约因素,并总结我国林权改革的经验与不足,提出深化。本文着重分析当前集体林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提出制度创新构想,以期能为进一步深化林改提供重要依据和政策建议。论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归纳法,对内江市集体林权改革的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通过对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林改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林权尚未明晰,林权流转制度和平台建设滞后,林业产权流转不顺畅,林业社会化服务不完善。本文对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总结主要得出以下几点建议,完善林权配套改革政策措施,切实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林区兴林富民能力,努力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产权

学科专业: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林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集体林权

2.1.2 产权与产权改革

2.1.3 林权改革

2.2 理论基础

2.2.1 产权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我国林权制度的历史变迁和改革趋势

3.1 建国后我国林权制度的历史变迁

3.1.1 土地改革时期(1950年-1953年)

3.1.2 农业合作化时期(1953年-1956年)

3.1.3 人民公社集体所有时期(1957年-1980年)

3.1.4 林业“三定改革”时期(1980年-1991年)

3.1.5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初步探索时期(1992年-2003年)

3.1.6 林权制度改革深化探索时期(2003年-至今)

3.2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的趋势

3.2.1 林权产权明晰化

3.2.2 集体林产权市场化

3.2.3 集体林权法制化

3.2.4 集体林权生态化

第四章 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现状及特点

4.1 内江市森林资源与产权属性

4.2 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与成效

4.2.1 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

4.2.2 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效

4.3 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

4.3.1 方法手段创新,政策制定灵活

4.3.2 稳妥推进改革,客观评价工作

4.3.3 改革程序严格,责任落实明确

4.3.4 探索林权抵押贷款,加大金融支林力度

4.3.5 发展林下经济,释放林改活力

第五章 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5.1 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 林改工作进展不平衡

5.1.2 部分林权尚未明晰

5.1.3 林权流转制度和平台建设滞后

5.1.4 林业产权流转不顺畅,林业社会化服务不完善

5.1.5 林权单位变小与林业规模经营的矛盾

5.1.6 生态林建设保护与商品林收益反差的矛盾

5.1.7 集体林业发展与公共财政投入的矛盾

5.1.8 林下经济发展问题

5.1.9 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

5.1.10 林权确权登记发证及管理问题

5.2 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的主要原因

5.2.1 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升

5.2.2 治理水平有待提高

5.2.3 内部监管缺乏力度

5.2.4 集体林权流转制度需优化

5.2.5 集体林业投融资改革制度亟待深化

5.2.6 采伐政改革滞后

5.2.7 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及管理机制不优

第六章 内江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6.1 完善林权配套改革政策措施

6.1.1 完善林权登记制度

6.1.2 规范林权流转市场

6.1.3 推进林权管理信息化建设

6.1.4 确保金融对林业的健康支持

6.1.5 完善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

6.2 切实提高林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6.2.1 明确各级组织的权利和责任

6.2.2 各层组织增加指导和督查

6.3 不断增强林区兴林富民能力

6.3.1 做好开发前的调查工作

6.3.2 创新林木开发的新路径

6.3.3 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

6.4 努力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6.4.1 完善整占林地附着物补偿机制

6.4.2 加强领导班子队伍能力建设

6.4.3 健全集体公益林社会化管护机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上一篇:市场经济与企业经济论文提纲下一篇:家电产品情感化设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