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023-0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广东文化产业品牌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摘要]在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品牌建设问题日益凸现。广东已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品牌,但从总体上看品牌意识不足,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广东文化产业的发展。广东要加强文化品牌建设,首先要推行精品战略,依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广东气派的文化精品;其次是实施人才战略,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以文化名人提升广东的文化形象。

[关键词]文化产业;品牌建设;文化品牌

[

[文献标识码]A

[

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动力,拥有一批特色鲜明的优秀文化品牌,才能真正走出产业链的低端,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品牌建设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来看,同其他产业形态一样:文化产业在经历了粗放、自然的发展阶段之后,必然向集约、扩张的阶段迈进。在这一阶段,体现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文化品牌建设变得极为重要,成为文化产业由自发走向自觉的关键。随着社会对文化产品和服务需求的增大以及国外文化产品的大规模涌入,竞争更加激烈,文化品牌的重要性也愈发彰显出来。从文化产业的竞争趋势来看,当今国际市场的竞争,已经跨越了产品竞争的阶段,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品牌是产品的卖点,是企业的标识,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归宿。文化产业要赢得市场,参与国内国际文化资本的激烈竞争,就必须走品牌化建设之路,就必须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东的文化品牌建设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总体上看品牌意识不强,品牌建设是今后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

一、广东品牌建设的现状

(一)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品牌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广东的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在平面传媒和文化服务方面,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1.广东报业。以“媒体发展多品牌战略”为集团理念的“南方报业模式”,以党委机关报为集团中心的“广州日报模式”以及集团化、综合发展的《家庭》期刊集团,形成了引领广东平面传媒的三大巨头。广东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以报业集团为龙头、多报种蓬勃发展、能适应各个阶层读者需求的报业结构。并且逐步形成了以广州报业为中心,以深圳报业为次中心,以地市报业为外围的基本格局。广东报业发展速度快,产业化程度高,经济实力强,已成为广东文化产业的品牌,也是全国报业产业的龙头。

2.腾讯QQ。QQ软件的注册用户达7亿多,排名世界第二、亚洲第一,腾迅网浏览量排名中国综合类门户网站第一名,腾迅QQ和中国游戏中心的网络游戏在全国网络休闲游戏市场中的份额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三位。腾讯QQ依靠QQ用户群主营休闲游戏。目前QQ游戏平台提供超过30种休闲游戏,实现了同时在线超百万的市场业绩,最高同时在线数达到188万人。

3.文博会。文博会打造了集文化产品博览、文化资源的市场化开发、文化内容产品、服务及产业投资合作项目的推介、文化产业信息的交流于一体的综合平台。特别强化了展会的交易功能,在招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招商,吸引买卖双方共同进场洽谈交易。会展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信息交流中心、要素交易中心、产品推广中心和投资促进中心。

4.大芬油画。大芬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芬村的画师大多数懂得艺术,又善于市场营销。他们通过商业化运作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成功实现了艺术与市场的对接。并通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将产品远销到东南亚、欧美、非洲、澳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售出的油画行画多达600万张,年销售额达1.4亿元。据调查,美国市场上流行的油画行画70%来自中国,而其中80%产自大芬村(陈有满,2006)。此外,以广州番禺长隆集团和深圳华侨城为代表的主题文化创意公园,以文化传媒服务产业为主业的深圳华视传媒,以原创音乐产业为主业的深圳A8音乐集团,以动画电影产业为主业的环球数码,等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优势。

(二)总体上品牌建设意识不足

首届“中国文化产业品牌榜”评选活动中。遴选出了78个文化品牌,广东只占了9个。广东在动漫游戏品牌、文化制品品牌、文化产业名人、电视文化品牌、演艺文化品牌、旅游文化品牌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省市。这种状况与广东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的现状不相适应。品牌意识不够,会直接影响广东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长此以往将会制约广东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快速发展,但不少企业却长期处于“贴牌生产”的境地,成为世界知名品牌的“生产车间”,处于价值链的底层。以深圳的动漫为例,过去,深圳动画企业一直从事“来料加工”,其竞争力主要集中于动画制作环节上。全市有动漫加工生产企业200多家,是国内最大的动画制作基地之一。主要承接来自欧、美、日的动画加工业务,许多著名的动画片都曾在深圳制作,如迪士尼的《花木兰》、《狮子王》、《人猿泰山》等大片,每年创造产值2亿元以上。虽然这些外包制作业务给深圳带来了原始资金、管理经验和人才的积累,但不利于原创动画片的发展。

现代商业竞争,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品牌之争,谁能拥有“金字招牌”,谁就能站在价值链的顶端,获得丰厚的品牌附加值。以传媒业为例,支配着全球传媒文化产业市场的主要是九大传媒巨头: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维康、新闻集团、索尼、通信公司、环球影业和日本广播公司。这些品牌企业的年收入都在数百亿美元。当前,世界上95%的娱乐市场是被全球最大的50家媒体娱乐公司占据着,90%以上的新闻制作被美国和西方的文化集团所垄断(雷光华,2004)。广东的文化产业要做大、做强,走向国际市场,赢得与国际知名品牌相竞争的优势,则增强品牌意识、实行品牌战略是当务之急。

二、品牌建设思路

广东要加强文化品牌建设,首先要推行精品战略,依托本土文化资源,打造广东气派的文化精品;其次是实施人才战略,必须重视人才培养,以文化名人提升广东的文化形象。

首先,推行精品战略。所有品牌都有一个原生文化背景在支撑着,从历史的、民族的、民间的、现有的各种文化资源中发掘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与底蕴的文化品牌,是品牌战略的必由之路。广东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从历史古迹方面看,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阳江“南海一号”、南越王墓等;近现代的万木草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大元帅府,农民运动讲习所、黄埔军校等,都是广东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广东历史文化名人辈出,如古代的葛洪、惠能等;近现代的郑观应、容闳等。广东的生活方式颇具特色,如西关小姐、

骑楼文化、竹筒屋和西关大屋等。广东的粤菜天下闻名,广东的凉茶独树一帜。广东的民间文艺资源丰富多彩,如粤剧、潮歌、木偶戏、飘色等。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广府文化、香山文化,每种文化都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这些都是广东打造文化品牌的优质资源。

《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指出,要充分发掘广东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打造具有现代岭南风格和广东气派的文化精品,积极开发和培育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树立广东文化形象,提升广东文化地位,提高广东文化发展水平。一方面,要通过锐意改革创新,内练功夫,外树形象,强化市场意识和服务功能,推动品牌战略的实施;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娱乐业品牌创建经验,为广东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注入现代化思想,造出新型或综合型的高效益文化产业品牌,推动“广东制造”向“广东创造”的转变。

其次,实行人才战略。品牌建设离不开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因此,广东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文化资源的观念,加快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国文化产业之所以缺乏强大的竞争力,原因之一就是缺少一批懂市场、懂经营、懂管理、懂技术、懂艺术、有品味的专门人才。国外文化产业的成功无不借助于一批专业、优秀的人才。以游戏产业为例,2003年,美国设有游戏专业的大学(学院)有540所,日本有200所,韩国有288所,其中政府指定赞助的大学及研究院就有106个(吴红,2007)。而当前广东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学历偏低、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人才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并且队伍分布失衡。广东已经意识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设立了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并开设了相关专业培养专门人才,但总体上人才培养呈现散、小、弱的态势。因此,广东下一步要着力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和激励机制。

人才本身就是知名文化品牌,要以杰出的文化专门人才促进创作繁荣。以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文化名人、名家提升广东文化形象。

品牌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除了依托资源优势外,还涉及诸多网素和条件,如明确思路、选择重点、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政策环境、人才队伍建设等等,这些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或缺。因此,不能奢望品牌战略在短时期就能达到效果,需要持之以恒。当前广东有绝对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多,虽然广州日报、大芬油画等已经对广东的文化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有名的文化品牌。但是,对于正在建设文化大省的广东而言,其文化品牌之旅还很漫长。

[责任编辑:陈雪梅]

作者:于 霞

第2篇:新时代广东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现状与发展路径调研

[摘要]红色文化基因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产生,是党奋斗历史的浓缩与积淀,蕴含着党的信仰、宗旨和追求。新时代调研广东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现状,剖析其中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对于发扬广东红色精神,增强南粤文化自信,促进广东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价值意义。

[关键词]广东红色文化基因;传承;路径调研

基金资助:广东省202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党史学习教育研究专项)“新时代广东高校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研究”(DSYJ039);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建设文化强国背景下新时代岭南文化的演进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21GZYB30);2021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工作专项科研项目“疫情防控下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研究——以抗疫精神融入思政工作为例”;建党早期“广东模式”的历史贡献研究(项目批准号DSYJ0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形成发展过程中淬炼出来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追求,是其辉煌的奋斗历程,昭示着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这一最终奋斗目标。在建党 100年的峥嵘岁月中,红色文化基因一直是党发展壮大、永葆生机的遗传密码。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好。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调研广东红色文化基因传承,有助于更好讲述南粤红色故事、弘扬南粤红色精神、赓续南粤红色文化血脉。

一、调研广东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现状

(一)调研对象分类

问卷调查对象分为教师、大学生、中学生和社会群众。高校师生分别来自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州培正学院和广州城市理工学院。中学师生分别来自广州市第六中学、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和梅州市梅州中学、东山中学。关于红色资源门组织暑期三下乡队伍对佛山、惠州、梅州展开实地调研。

(二)调研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教师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学生问卷1600份,回收1562份,回收率 97.62%。同时,访谈教师20人和学生60人,以核实、修正调查结果。参加问卷调查的1562名学生中,来自不同地区,其中广东学生占75.92%,湖南学生占7.75%,江西学生占6.53%,其他占9.80%。参加问卷调查的120名教师中,党员占70%,群众占20%,团员占10%。

二、广东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的效果分析

(一)党史教育开展良好但需深化

党组织对党员的红色文化教育的强度得到了绝大部分党员的认可,有97.61%的党员认为组织重视对党员的红色文化教育。但是依旧有38.00%的党员认为组织开展的党史学习活动没有达到教育效果,有40.48%的党员认为自己并没有掌握好党史的基本知识,53.57%的党员表示自愿并积极参与组织开展的党史活动。另外,有82.14%的党员表示当前的教育模式需要改进。分析其原因,是当前党员教育活动形式化所致,需要进一步发掘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党史教育活动之中。

(二)青年学生对红色文化基因的认识尚浅

通过调查问卷得出数据,大中学校对于红色文化教育都较为重视,分别有70.42%的高校学生表示学校会开展相关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和97.27%的中学生表示学校会对红色人物及其事迹进行宣传。高校有95.05%的学生表示对“四史”感兴趣,91.09%的学生认为红色人物及其事迹对自身三观塑造影响很大;中学有41.82%的学生认为校园教育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89.12%的学生认为红色文化教育是有效的;分别有99.00%的大学生与99.23%的中学生认为每个人都要主动了解并学习红色人物及其事迹。由此可知大中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定位清晰一致,红色文化教育在学校开展情况良好。但由于重理论轻实践,红色文化教育并没有深入课堂,有61.59%学生认为课堂教学的红色故事没有吸引力。

(三)红色旧址红色景区吸引力尚显不足

2021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首批《广东省革命文物名录》显示,全省可移动文物4544件,皆为一、二、三级的革命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中,有重要机构旧址、纪念设施、重要人物故居和墓地、烈士陵园、重要战斗遗址遗迹、会议旧址、社会主义建设代表性建筑、外国共产党在华活动遗址共1513处。佛山、惠州、梅州作为广东省重要红色景区分布地,团队对三地进行了重点调研。

由于受各自的地域文化、历史氛围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民众对不同的本土红色资源类型了解程度存在差异性。比如,佛山禅城的民众了解程度较高的主要是党史人物罗登贤、李广海和陈铁军等,却缺乏红色遗迹;而惠州高潭的民众了解程度较高的有党史人物戴焕其也有红色遗迹高潭革命历史纪念馆等,但更偏向于党史人物;梅州兴宁的民众了解程度较高的既有党史人物罗屏汉也有红色遗迹两海会馆等,且二者所处的地位是同等的。

三地始终会有部分民众缺乏对本土党史资源、党史文化的了解,这说明即使是党史资源很丰富、开发程度很高的地区,没有一套适合当地民情的、因地制宜的新型传播方式,想要将自身的党史资源发扬光大也十分困难。从民众对党史资源的传播方式来看,民众更偏向于实在具体、贴近现实生活的传播方式来学习党史,例如:大学生宣讲团走进社区、走进幼儿园开展党史小课堂、分发相关文创产品或者前往实地零距离接触红色资源等等。

三、广东红色旧址红色景区文化传承措施调研

(一)各地红色遗址红色景区保护措施

红色资源立法保护存在名称范围不统一、尚无国家级立法等问题,但就趋势与效果而言,法律形式保护红色资源已成为一个趋势。在广东省内,有《揭阳市紅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梅州市红色资源保护条例》《汕尾市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保护条例》,据不完全统计,截止至今年4月,已有10多个地级市通过了保护红色资源的地方性法规。

以《梅州市红色资源保护条例》为例,该条例于今年1月份正式实施,通过法规来保护利用梅州红色资源,创新性地将梅州现存大量重要革命文献资料等可移动实物纳入保护范围,条例明确了实行名录管理。该条例能够较明确地说明梅州市的红色资源现况,让各级政府相关部门更加清楚梅州红色资源的保护数量和急迫性程度。同时,法规对破坏红色资源的人和单位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具有更大的威慑力,能够更好地保护红色资源。该条例的制定引起社会各界对红色资源的关注,进一步唤起了社会各界对红色资源保护的重视;进一步构建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长效机制,实行有效合理的挖掘利用模式,促进红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政府开展红色文化传承形式

各地推进“党史学习深入基层深入支部”取得了一定成效。佛山组建了一支由12名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部门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宣讲团,并选出100名基层宣讲员分赴各市直单位和各区、镇街、村居、企业等开展宣讲:顺德地区推出“大巴党校”,建立12条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线路;高明地区则通过“村村响”大喇叭开展粤语宣讲。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年8月,佛山已累计开展集中宣讲9000多场次,覆盖各类听众、观众90多万人次。在梅州,大埔县开展专题宣讲、百姓宣讲、巾帼宣讲、微宣讲、“党史进校园”红色故事会、“红色信仰时代之声”主题演讲等活动,让党史故事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村居。在惠东,惠东县举行“四个一”“七个100”等系列活动,多措并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开展的100场红色故事宣讲活动挖掘、挑选10名“草根名嘴”组成宣讲队深入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同时,惠东还利用16个镇街党校、288个村级分校,灵活组织党员干部围绕主题教育进行专题学习。

四、广东红色文化基因传承路径选择

(一)党史教育活动为契机,党建为载体赓续红色血脉

面向党员以全面学习党史为重点,体悟红色精神。采取理论中心组学习、读书班等形式,分专题开展学习研讨。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党支部围绕学习红色文化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基层党史宣讲,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支部书记围绕红色文化深入基层开展专题党课,开展基层党史宣讲。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红色文化专题培训,结合发展党员工作,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红色文化教育,不断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寓于党史教育之中,将党建党史学习常态化制度化,以常态化形式赓续红色血脉。

(二)红色基因与课程思政相结合

构建高校学科红色教育课程体系,强化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与育人作用。“加强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将红色基因与不同学科有机融合,弥合教师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视野局限,从历史文献中挖掘红色文化基因的思政元素,共同培育红色文化课程思政元素。探索切实有效的教学规律赋予红色文化课程思政建设。推进红色课程体系理论整体研究与具体课程教学设计研究。形成红色文化基因课程思政建设的“课程设计”模块,提炼红色课程思政教学范式,探索红色文化课程思政建设基本规律,构建思政课程与红色文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

(三) 红色故址成为激活红色基因的鲜活现场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期间留下的许多具有标志性和纪念意义的旧居旧址,蕴涵着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重点发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精神内涵,打造精品展陈传承红色文化。如彭湃为首的共产党人领导海丰人民建立的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活动场所中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广东海丰红宫红场旧址;充分展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革命风范、将大量手稿文献实物史料与弘扬客家传统文化融于一体的梅州叶剑英纪念园;有力推动农民运动发展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的“农民运动的摇篮”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考察红色故址风貌、充分挖掘文化元素传承红色文化。通过历史实物、照片、音频、视频以及讲解,构筑真实历史场景,营造情景交融氛围,感悟革命先辈的伟大与崇高;通过情景氛围的营造、情理思想的强化,实现对红色文化和红色情感的双重认同。

(四)红色文化传承与青年活动相关联

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引导其树立红色理想。如组织“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红色+系列主题活动,引领广大青年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依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追寻红色足迹,校外实践追寻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组织红色访谈,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组织党史教育红色文化宣讲团,青年自发讲述党的奋斗历程、英勇事迹和精神,向革命先烈学习;组织灯塔学习会、微团课大赛讲述感人红色事迹;组织团日活动、主题班会、红歌大赛、红色事件演绎等活动;开展“红心向党,朝阳阅读”读书月活动,荐读共读红色书籍;组织集体观影,号召广大青年鉴往知来,砥砺奋进。这些活动可以使广大青年从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中汲取动力,从党的优良传统和優良作风中汲取营养,从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中汲取智慧。在活动中凝聚红色文化精神,营造红色文化学习氛围,以体验式方式传承红色基因,引起青年的情感共鸣开展红色文化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五)发掘优秀红色文化作品,创新红色文化载体

鼓励红色文化方向项目研究,以科研实践增进红色文化作品的发掘。重点培育红色文化项目,塑造高质量红色文化作品。注重将红色资源活化为可视、可听、可读的红色文化精品。梅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织编写了《古大存军长》《梅州巾帼英雄谱》《梅县红色堡垒》《红色课题36专集》等具有梅州特色的学习参考资料,筹划打磨提升大型原创民族歌剧《血色三河》、大型广东汉剧《青溪悠悠》等一批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并拍摄制作《从三河坝到井冈山》和《红色根据地》纪录片,制播“红色印记·光辉历程”系列专题片等。以《血色三河》为例,该歌剧以三河坝战役为主线,讲述了客家共产党人在三河坝战役中,牺牲小我、军民一心、团结奋斗的故事,反映了革命先烈追求理想的初心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此歌剧主创团队阵容强大,均为国家级或地方知名艺术家,他们对舞台、灯光和服装等追求高质量的标准,能够让观众在享受美轮美奂的歌剧表演的同时,接受一场革命精神的洗礼;歌剧主演来自于梅州当地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他们在保留地方客家特色的同时,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还原可歌可泣故事,让观众获得沉浸式的观感体验。此外,佛山首部原创红色舞台剧《西海大捷》、惠州举办的“百剧庆百年”儿童微剧展演活动等作品,都是在活用地方党史资源的基础上,面向百姓,创作精美的文艺产品。

(六)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拓展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

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发红色文化微网课,开展红色知识竞答、红色文化专项征集活动,深化对红色内容的学习掌握。制作党史学习教育宣传作品,通过两微一抖、易班平台、哔哩哔哩视频、“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南方网、大洋网、金羊网、南方+等多平台进行多样、实时、互动的信息传递,推进红色文化传播的大众化与生活化,拓宽红色文化传承的辐射区与覆盖面,提升红色文化的引导力与影响力。

创新红色文化基因传承路径,广泛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形成浓厚的红色文化基因学习氛围。构建红色文化基因传承新模式,实现“广东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实践”常态化发展。以红色文化引导广大青年深刻感悟党的光荣传统和红色精神,将红色基因渗入血脉、融入灵魂、化为行动,不断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参考文献

[1]激活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青年干部演讲比赛演讲稿摘登[J].党史文苑,2014,4(14):4-8.

[2]张金梅.广州地区博物馆传承红色基因的探索与实践[J].党史博采(下),2019(04):26-28.

[3]潘坤,王继红.红色档案助力高校思政课教学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4(02):57-58.

[4]王振杰,张贵星.构建“红色记忆”传承的常态化机制[J].人民论坛,2018(08):134-135.

[5]郑昌东.传承红色基因的路径选择研究[J].理论导报,2016(02):48-49.

作者:杨旭 谢丽婷

第3篇:广东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建议

[摘要]文章以广东为考察点,阐述了广东近年来新农村文化建设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同时指出当前广东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如文化消遣、消费方式比较单一,封建迷信、地下博彩等呈上升势头,农村文化市场状况不容乐观等,并对这些问题作了剖析。最后立足于成效与问题,提出了当前广东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广东;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建议

[作者简介]余泽娜,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副教授,博士;孙燕青,广东省委党校哲学部副教授;周峰,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广东广州510050

[

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再次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在今天,更要抓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而提供的大好机遇,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本文试图以广东为考察点,探究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初步成效及存在问题,并加以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性建议。

一、广东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初步成效

近些年来,广东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号召,着力推行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工程建设,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扶持农村民俗文化活动等,较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在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培植乡土文化品牌等方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建成

从广东全省范围来看,截至2008年底,广东全省建成乡镇文化站近1600个,“农家书屋”、村(社区)文化室8575个,文化户16059个,农村图书馆公共服务藏书短缺、农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同时,各地市也逐步重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以梅州为例,梅州目前已经建立起乡镇(街道)文化站112个;农村(社区)文化室2040个,农家书屋787个。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开始逐步建成。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近几年,广东积极推动文化艺术的区域流动,让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为广大农村的基层群众带来文化享受。仅2010年,广东省“送戏下乡”万多场次,电影公益放映8万多场次、观众2300多万人次,全省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2011年3月,广东成立了全国首家“文化服务志愿者总队”,各地市成立分队,志愿者多达万人。2011年“欢乐广东”文化志愿者百场义演方式还作了改革,将传统的下乡“送戏”改为群众“点戏”,即由各地群众“点播”,政府购买服务。同时,各地也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例如鼓励农民自筹资金、自负盈亏兴办文化大院、文化室、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等;扶持民间文艺团体和农村业余剧团等。如湛江就有业余雷剧团400多个,年演出高达11000多场次,为农民群众提供了生活气息浓厚、形式丰富多样的“文化大餐”。

(三)一批乡土文化品牌逐渐涌现

近些年来,广东各地农村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和传统积淀,培育起一批特色鲜明,又兼有时代气息的乡土文化品牌。例如惠州龙门的农民画。在惠州龙门地区,当地的客家和瑶族农民在农闲时会相聚作画,慢慢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而且代代相传。题材多为描述乡土风情、民间习俗,生活气息浓郁,吸引了不少香港客户前来收购。目前,龙门农民画已经成为造福当地的支柱产业。2010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到惠州考察时,便赞赏“龙门农民画很有特色”。又如潮州饶平县黄冈镇霞西村的“布马舞”。该舞是在县文化馆相关专家的执导下,对当地宋元时期流传下来的布马舞进行推陈出新的精心编排,最后形成以“昭君出塞”为题材,集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工艺为一体,以气势雄壮的潮州大锣鼓、抒情委婉的管弦乐为伴奏的艺术节目。现在布马舞不仅成为当地民众喜爱的艺术节目,也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乡土文化品牌;不仅获得省级金奖,还应邀上央视、赴港澳,被多家港媒盛赞“誉满香江,舞蹈奇葩”。再如湛江吴川的黄坡镇就有58个醒狮、飘色、泥塑、武术和木偶等表演队,广受群众欢迎。一批带有浓郁岭南文化气息的乡土文化品牌逐渐在广东涌现。

二、广东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一)存在的问题

虽然广东近些年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耕地的相对缩减,以及产业结构的转移,农村赋闲人员、农闲时间较以往大为增加。农民的闲暇时间相对增加,客观上要求更加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广东新农村文化建设并不能充分应对变化,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1.文化消遣、消费方式比较单一。在问卷调查中有一项内容是“在空闲时间采取哪些消遣活动”,选择“看电视”的有360人,比率最高,占34.81%;其次是“走亲戚或与朋友聊天”,占18.56%;再次是看报纸17.98%;然后是打牌或打麻将9.47%;也有村民表示,空闲时间还是做家务,也会购物、下六合彩、和儿女聊天、睡觉等等。从调研状况来看,电视节目由于收看方便、内容丰富、费用较低,成为广东农村最主要的消遣方式。在调查中,除了青少年以外,只有1%的村民曾经到过图书馆、文化站借阅图书;只有0.02%的农户订阅报刊;虽然有39%的村民表示一年内曾购买过图书,但人均年购书订报费用不足0.5元。很多村民没有文化消费这个概念和意识,家庭开支中很少有文化消费这个项目。而受访的村民中有不少人特别是年长者认为除了缴纳有线电视费用以外,其他必须花钱才能享用的文化消遣活动没有必要。总体来看,广东大部分农村家庭文化生活单一、乏味。

2.封建迷信、地下博彩等呈上升势头。一些封建迷信、地下博彩等现象在广东农村呈上升势头。农村中有不少群众迷信鬼神、占卜、算命、风水、巫婆神汉等等。调查数据显示,有63%的受访农民表示自己经常祭拜神明,有90%的人表示相信算命,有40%的人表示曾经找巫婆、神汉看病治病。同时,以电子游戏、桌球、麻将为主的赌博活动重新抬头,特别是“六合彩”在农村中的灾害性蔓延依然没有停息。在六合彩泛滥的地方,许多村民沉迷于研究“玄机图”,猜码本身也成为亲友、市井间的主要谈资。有村民甚至认为,六合彩图纸对古代天干、地支、谜诗等的运用有助于人们在“研究”过程中提高文化水平。而每逢周二、周四的开奖日,许多农民都足不出户,坐等“开码”。“六合彩”在农村的肆虐蔓延,不仅使不少农民沉迷其中,无心思应对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生产荒废现象日趋严重;不仅带来巨额的财富流失,而且也给一些家庭、个人带来冲击,乃至酿成悲剧——2008年5月,茂名市茂港区羊角镇某村一名妇女更是因为赌六合彩输掉一万多元,饮农药而亡。

3.农村文化市场状况不容乐观。在当前广东部分农村,文化市场的状况不容乐观。许多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内容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文化市场相对混乱,既破坏文化市场应有的健康有序,也影响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例如,为招揽生意,村里及周边录像厅以放映宣传暴力血腥的武打枪战片、格调较低的言情片和色情片;周边部分歌舞厅上演低俗节目;书摊出售、出租迷信和伪科学读物、黄色非法书刊和音像制品;卫生状况、通风状况、安全状况均差的“黑网吧”、“黑游戏厅”屡禁不止,非法向未成年人开放……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当前广东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这些问题,与广东农村地区文化投入不足、不平衡,农村文化供给不足、农村民众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农村文化市场监管和引导不足等有直接关系。

1.文化投入不足、不平衡。从广东公共文化投入的总量来看,“十一五”期间广东全省文化文物事业费年均增长16.3%,文化投入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仍低于《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提出的“各级财政的文化事业经费不低于当地财政总支出的1%”的要求,如2010年仅为0.6%,全省还有11个地级市的文化事业经费占当地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低于0.5%。这种文化投入严重不足的现象集中在农村地区。文化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大部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因为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珠三角部分农村,其文化设施比较齐全,在深圳、顺德的一些农村,甚至建起功能多样、设备完善的大型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但在省内大多数农村,情况正好相反。有些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处于空白状态;有些农村的文化设施“有名无实”,徒有空壳;有些农村的文化设施“有名有实”,却仅仅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

2.农村文化供给不足,且农村民众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封建迷信活动、地下博彩活动的沉渣泛起,一方面折射出农村文化供给的不足。在当前广东,戏曲、歌舞等文化下乡、科技下乡等活动虽然广受农民欢迎,但总体上频率不高。除此之外,各级政府组织、引入的文化活动较少,在农村担纲主要角色的基本是逢年过节庙堂或宗祠祭祀时民间举办的社戏等传统民俗活动。过度依赖“送来”的文化活动,缺乏具有时代气息的、日常化的本土文化活动的支撑,使农村文化供给明显不足,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瘠、单一,为封建迷信活动、地下博彩活动的沉渣泛起提供了可乘之机。

封建迷信活动、地下博彩活动的沉渣泛起,从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农村民众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按照一般的理解,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觉悟也自然随之提高,但实际上二者并非正相关。改革开放30来年,广东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农村民众在思想观念上仍然比较陈旧、落后,传统生活陋习在农村民众的思想意识中还有相当分量的残余。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的最直接原因,是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接受再教育的途径也比较少。在接受问卷调查的525人中,学历构成的主体结构为小学、初中、高中及中专。其中初中学历占最高比例,为40.18%,其次是小学程度,为28.76%,中专及高中学历仅占17.57%。改善这一状况除了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之外,还要重视农村成人继续教育。但农村中为农民提供的再教育机会仍然非常匮乏。

3.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和引导不足。当前广东农村文化市场状况的不容乐观,凸显监管和引导的不足。文化市场是文化消费的主渠道。在市场经济下,大多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都以商品形式在文化市场出售。大力培育和发展文化市场,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对人的思想、观念、心理会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复杂影响,这决定了文化消费具有特殊性,因此发展文化市场、文化消费不能仅停留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而应在肯定二者的同时优先考虑社会效益。与城市相比,农村文化市场的发展还不太成熟,特别在广东一些偏远、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村文化市场还没引起地方政府、基层组织的足够重视。由于缺乏必要而有力的监管和引导,一些农村文化市场良莠并存、比较混乱,市场经济利益驱使下的唯利是图行为在农村文化市场中时有出现,在某些地方甚至比较猖獗,文化市场的社会效益被经济效益所僭越。

三、加强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包含了诸多要素,文化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在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文化作为软实力的地位日益突出,它的效能虽然不能量化,但它的存在及它所发挥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一个人的精神风貌、道德情操、创造能力,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发展潜力,都取决于文化及其作用。正因为文化的效能如此重要,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就成为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中不可绕开的一环。根据广东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初步成效和存在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农村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具有重大意义”。大力推行文化惠民工程,正是贯彻落实《决定》的具体措施。主要涵括以下方面:

1.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农村公共文化资金投人不足是制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因此,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相关资金投人。首先,要落实和严格执行中央和省有关政策规定,使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成为一种长效机制。例如2005年中央强调“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政府投入,调整资源配置,深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2010年,《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确保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足额投入,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落实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的规定”。其次,要重点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扶持力度。最后,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服务建设,拓宽筹集农村文化经费的渠道,例如海外华侨资金捐赠,集体、企业、个人等的资金投入等等。

2.建立健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文化基础设施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言而喻,韩国新村运动、印度克拉拉邦,都非常重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载体作用。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珠三角农村,可以修建较为大型的文化活动中心,例如深圳的南岭村建有藏书5万册的图书馆、容纳3000多人的大剧院,佛山的罗南村建有集图书馆、礼堂、体育馆、展览馆、广场于一体的罗南文化中心,其中馆藏图书4万册。但在广东大部分农村,则要加大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以及加大基层文化站(室)的升级达标工作力度;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则可以提倡农村中小学图书室、阅览室、操场、球场定期向村民开放。要充分利用这些文化基础设施,利用农闲、节日等时机,开展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此外,建立健全农村基础文化设施,还应重视农村文化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将其转化为见证历史、传承文化的展示场所,激发村民的自豪感。通过多管齐下,在广东逐步形成农村“十里文化圈”的格局。

(二)在农村大力推进文化育民工程

1.要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一方面,继续大力推行文化下乡活动,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促进文化资源下移、文化服务下移,使农村广大群众享受到文化下乡活动的实在之惠。各级政府要积极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文化对口支援和服务农村活动,组织和鼓励各类艺术表演团体、电影公司、图书馆、各类专业技术部门或协会到农村送戏、送电影、送书、送知识;支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让高校大学生把反映时代气息、当代大学生风貌的文艺演出、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科学的教育理念等带进农村。另一方面,要开展“种文化”活动,鼓励农民自办文化,让农民成为文化活动的主体。因为“送来的文化”对繁荣农村文化起重要带动作用,但它毕竟是外来的、“喂食式”的帮助,从长远看来难以独当一面;而且,农民是新农村的主体,在文化建设中也应担纲主角。因此,基层政府应重视“种文化”的工作。“种文化”首先要懂得挖掘本地特色文化。由于历史传承和区域发展的差异,广东各地农村在文化上各有特色,如佛山和蕉岭的舞狮、丰顺的舞龙、连州的瑶族布袋木狮舞、潮州的刺绣与大锣鼓、梅州的客家山歌,还有粤曲、潮剧、雷剧、白字戏、采茶戏等等。这些特色文化,不仅是农村民间文化的历史积淀,而且因为符合农民的审美习惯和认知方式,在农民群众中有较强的吸引力和亲切感。因此,政府不仅要加强资金投人,充分挖掘、整理和保护这些农村民间特色文化资源,重视培养农村特色文化的传人,使这些特色文化得以流传;而且要有意识地保留和开展一些带有地方标志性的文化民俗活动,例如赛歌会、文艺游街等,借助传统文化民俗活动的载体,带动农村民间特色文化的复兴和传承。其次,“种文化”还应积极发动群众开展别开生面、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如举办群众文化节、体育竞赛等等,尤其要鼓励农民自编自演,激发农民自身的创造活力和参与积极性,重在调动农民的参与性,因为“农村公民自参与的节目可能达不到二流剧团的水平,却可以超过观看一流剧团节目的娱乐价值”。要让这些文体活动常态化,激发农民群众中潜在的文化活力。

2.要继续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并为农民提供再教育的平台与机会。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机制与长效机制,优先安排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物力、财力支持,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与设施、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等;应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把提高教师教师待遇、改善教师生活作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同时,由于城乡师资力量差距大是制约当前广东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因而也应注重提高农村师资力量。可以通过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督导,或者通过城市优质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子——城市学校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上示范课、开讲座,农村教师到城市学校跟班学习,等等方式来提高农村师资力量和义务教育质量。

同时,要为农民提供再教育的平台与机会。再教育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升科技文化综合素质。各级政府应以适应农民需求为着眼点、以服务农民为宗旨,逐步建立起由政府统筹、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运行机制,开展各种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通过长期教育、培训,甚至实施终身教育计划,来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使其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型农民。二是思想观念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讲座学习、传媒宣传等途径,通过“先进思想进农家”、“政策法规进农家”、“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改陋习”等活动,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带动农民群众自觉移风易俗,促使广大农民群众认可和接受绿色、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引导农村文化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1.要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顺利展开,离不开高效的文化市场管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一方面,要培育和开拓农村文化市场。要根据农民的购买力、文化水平,以及常住农民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状况,通过运用资格认定、市场准入、财税优惠等手段,引进符合农民需求情况的,并且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积极培育和开发、开拓农村文化市场。另一方面,要整顿和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秩序,加强执法力量、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坚决打击传播色情、封建迷信活动等违法活动,使农村文化市场的经营者依法经营、农村文化市场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2.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形成。当前广东农村涌现的一批乡土文化品牌,同时广东大部分农村均有其历史与自然资源特色,为开发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创造了条件。积极开发和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形成,不仅具有文化富民的经济价值和民生意义,而且也是促进传统文化传承、推动文化创意创新的新道路,它会为广东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农村本地特色文化与民间艺术资源,使之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转化为文化产品,精心打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例如能够完整展示历史风貌、生活习俗,具有较高文化、艺术、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文物古迹等等(如梅州梅县侨乡村的客家围屋群),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地理自然环境优势、农业产业化优势,发展农家乐、生态观光旅游,甚至进一步提升为集休闲、娱乐、养生为一身的“休闲农业旅游”。同时,政府要制定吸引社会资金投人农村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采取“集体开发、招商开发、个体开发、共同开发”等开发模式,促进农村特色文化产品的开发、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白云]

作者:余泽娜 孙燕青 周峰

第4篇:广东省文化建设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文化是一个政党和一个国家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标志着我们党的文化自觉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文化自信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文化自强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探索新路,这是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必然要求,是广东新时期切实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当担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当前广东省的文化建设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一、坚持高度自觉,进一步增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先行地区,30多年来,形成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这是广东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吹响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进军的号令,为广东进一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注入了新的强大的动力。广东总体上文化发展水平仍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不相适应。面对国际上日益激烈的文化竞争和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唯有进一步强化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意识、使命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努力把广东建设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排头兵、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主力省、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生力军和率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示范区,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继续做出新的贡献。

二、坚持先进方向,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兴国之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处在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的时代,无论社会思潮如何空前活跃,无论人们价值取向如何多变多样,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强大支撑。

当前,广东正处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更加突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我们要着力提炼打造新时期“广东精神”,为国家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一点基础性工作。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突出广东特色,提炼出具有深厚社会、文化和历史底蕴,人民群众普遍接受、容易传承的核心价值理念。尤其是要从实际出发,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统一起来,提炼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普通群众能够普遍接受的、符合社会发展水平要求的核心价值理念,将其融入国民教育、

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针对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道德失范和价值观扭曲等现象,我们将积极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并在公众参与下创造扬善惩恶、蓬勃向上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三、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坚持这一点,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广东省文化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但是,与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相比,在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为此,要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要求,努力打造“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强、文化形象好”的文化强省。要切实推进文化民生工作,尤其是要加快基层、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千家万户;广泛开展具有广东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大力继承和弘扬岭南文化的历史遗产和优秀传统,尤其是要重视民系文化、华侨文化、粤商文化、开放文化、海洋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品牌的保护与开发,使广东文化更具特色。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形成以珠三角为龙头,粤东粤西两翼、粤北山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积极鼓励文化工作者“三贴近”、“走转改”,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四、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形成和完善使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的体制机制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实践证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强大动力,是促进文化繁荣昌盛的必由之路,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省,广东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并逐步深入,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新突破,创造了新经验。比如,在全国率先完成市、县两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管理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系统的组建工作,设立省级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探索推进省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因此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创新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方式,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鼓励探索建立新的综合文化行政体制机制,切实履行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二是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文化产品增加供给、提升质量方面的积极性。三是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改革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营方式、业绩考

核等,不断增强其公共服务的效率。四是加快研究制定文化强省建设配套政策措施,“十二五”期间,全省将投入250亿元以上用于支持文化强省建设。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的立法工作。积极构建对外文化传播体系,让广东故事、广东声音、广东印象越过五岭、走向全国,跨过大洋、走向世界。

五、坚持加强领导,进一步把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软任务”变成硬要求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要深化全会关于加强党对文化工作领导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担负起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和主动权的政治责任。

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广东要树立起不重视文化建设的领导是没有远见的领导,不善于抓文化建设的领导是不合格的领导的理念和共识,努力把领导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软任务”变成“硬约束”。要切实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分解文化强省“十项工程”建设任务,建立健全分工明确、机制完善、责任落实的领导体制和机制,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要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党政推动、政策牵动、社会联动的文化建设强大合力。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发挥文化人才队伍的支撑作用,完善让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要进一步完善激励考核机制,把文化建设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文化发展状况作为衡量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作为考核各地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促进社会各方面积极投身文化强省建设的时代洪流,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5篇: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_问题与建设_何慧芳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设

何慧芳 胡品平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33) 摘要: 从对广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现状研究入手,分析广东省科技与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步伐的相应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 文化; 产业; 科技; 融合发展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态势已发生深刻变化。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要素,已成为未来世界各国和地区政治竞争的主要力量。分析全球文化发展现状,发现以下特征: 一是文化与科技融合不断加快。主要由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还催生了网络社交、文学、数字内容、虚拟娱乐、新媒体等一大批文化新业态。科技已融入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环节,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二是文化产业已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产值占GDP 比例普遍高于10%,例如,美国文化产业在其产业结构中仅次于军事工业。三是国际文化产业竞争愈加激烈。由于文化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等新经济特征,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形成了完善的文化传播体系,文化产品向全球覆盖,对我国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从全球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来看,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还相对滞后。一方面文化产业领域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国产程度较低,进口依赖程度较高。据文化部的报告显示,2011 年我国文化领域高端装备占比达到72%,导致我国文化产品生产成本昂贵、文化服务效率低下,提高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难度增加。另一方面文化和科技融合不足。大量相关科研成果闲置,没有与文化领域实际需求结合,同时缺乏既通晓科技,又熟悉文化的综合型人才,文化和科技融合精品少,严重影响了我国文化自身的创作力、传播力和感染力。未来相当一段时间,我国文化科技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机遇。一是全球文化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相关标准尚未健全。我国可以抓住文化技术体系具有集成性和应用性的特征,在文化领域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促进文化领域科技水平和产业体系整体的跨越发展。二是我国具有巨大的文化产品需求市场和产业空间。根据2011年统计,我国人均GDP 超过4000 美元的省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份共有25个。按照国际水准,此阶段文化产业将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同时,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为文化产品消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三是我国拥有发展文化科技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我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发展迅猛,三网融合步伐不断加快,拥有一批文化科技领域成果,“文化+ 科技”的国际知名企业不断涌现,为我国文化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区域特性。一般来说,外来文化在我国扩展难度较大,这为我国文化科技和文化产业发展留下空间和机会。同时,在我国巨大的文化资源和消费市场的基础上,通过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弘扬中华文化,掌握文化发展主导权,加快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因此,针对广东经济大省,研究分析文化科技融合问题,探寻未来文化科技融合重点,对于加快全省省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文化新业态,加快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1 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东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注重发挥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作用,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大力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培育文化新业态,以科技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文化事业服务能力,完善文化创新体系,提升文化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文化产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促进传统优势文化产业改造升级,推动文化新兴业态成为新的增长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1. 1 文化新业态蓬勃发展

广东大力推动文化领域运用现代高新科技,发展文化新兴业态,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以数字出版、动漫游艺、创意设计等为代表文化新业态快速增长。近年来,广东数字出版产值年均增长超过30%,网络游戏、网络音乐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动漫产值2010年增长更是达到了42%,成为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增长的强劲力量。2011年,广东数字出版产值达250亿元,约占全国的20%; 动漫总产值106亿元,约占全国35. 3%; 网络游戏总收入152亿元,约占全国35%; 网络音乐收入12.7亿元,占全国比重55.2%。二是以服务移动终端、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发展异军突起。南方广电传媒集团、深圳广电集团(CUTV城市联合电视台)、华视传媒等发展的手机电视、地铁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网络视频、户外媒体等在全国发展早、影响大。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数字传媒系统、电子阅报系统、LED 联播网、手机报等初具规模; 深圳华视传媒拥有国内最大的户外数字移动电视运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营联播网,所运营的公交移动电视资源占全国81%,地铁电视占100%。

1.2 传统文化产业改造升级不断加快

近年来,广东省通过推动文化企业广泛运用数字、网络信息等高新技术,提高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培育核心竞争力,实现转型升级。一方面,推动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演艺娱乐以及印刷复制、游戏游艺设备制造等运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改造生产流程,提高文化创作、生产、传播等环节的科技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目前,广东省已完成近600 万家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双向改造,占总数的50%。另一方面,推动各类文化企业走“文化+ 科技”路子,运用先进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开发文化与科技结合的新产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广东具有传统优势的文化产品和设备制造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实现了由加工型向精密制造型升级。深圳华强集团、华侨城、易尚展示等传统文化企业,通过文化与科技融合,开发出文化新产品,实现由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1.3 文化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健全

广东省通过加快建立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文化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艺演出、数字娱乐、文化创意等领域,催生了一批文化科技型企业。根据省科技厅的统计,截至2011 年底,全省文化领域的科技型企业300 多家。如广州励丰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成声光电和控制技术,在文化表演艺术、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休闲旅游、展览展示科技、城市景观建设、演艺娱乐领域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与全流程的技术服务。广州欧科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采用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文化传承和保护。深圳华强文化科技公司开发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目前拥有148项国内外专利,公司“环幕立体电影”系统打入了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在文化产业领域拥有专利技术116 项,其中关键发明专利90 项。广州网易计算机公司、珠海金山公司成功开发多款网络游戏,拥有多项技术专利。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深圳报业集团积极向全媒体转型,成功开发了一批数字传媒技术。南方新媒体发展公司建立了国内最早的电视新媒体产业。

1.4 文化领域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广东省积极推动文化领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一批重大技术研发取得突破,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2009年~2011年)浙江省申请文化领域发明专利819项。数字出版方面,广东自主研发的三大核心技术——多媒体复合关联编码MPR 技术、语义智能搜索引擎技术、OED 电子纸电泳技术引领全国、与世界同步,目前已进入产业化阶段。数字多媒体方面,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研发的高清互动电视、智慧家庭多媒体网关、IPTV、视频网络电话等技术已进入实用阶段; 深圳广电集团作为广东省“三网融合”试点单位,发展有线交互业务、高清互动业务以及各项“三网融合”技术等取得突破性进展。省广晟资产公司研制的数字音频DRA技术已成为国际标准。深圳华强成功研制环幕4D电影、悬挂式球幕电影、巨幕4D电影等十多种特种电影,自主研发了三维程控威亚、立体子弹时间拍摄系统、电影级鱼眼拍摄系统、环幕立体拍摄系统等拍摄设备。金山软件公司研发的3D网络游戏引擎技术,被国家科技部列为863重点计划项目,给国内用户提供了完整的游戏创作系统。

1.5 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广东省积极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载体建设,构建文化交易、会展和投融资平台,健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服务体系。国家级高新区成为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近年来,广东省成立了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开通运营文化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百川网”;举办深圳文博会、中国( 东莞) 国际动漫节、中国国际新媒体影视动漫节等文化会展,为引领和展示文化科技融合成果发挥了积极作用。省文资办等单位与相关金融机构签订授信总规模1340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加快组建规模为50亿元的广东省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贯彻落实银发[2010]94号文件,与人民银行广州分行等九个部门制定下发《关于金融支持广东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实施意见》(广州银发[2011]52号),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全省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2 存在问题

近年来,广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文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然而,从全球文化竞争格局来看,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2.1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不足

由于文化与科技融合尚处起步阶段,缺少文化领域与科技领域交流信息平台,很多文化领域的导演、创作者、传播者不知道用什么技术更好地对文化进行彰显,很多科技工作者又不知道自身掌握的技术如何植入文化领域,相关科研成果与文化领域实际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导致对文化资源的高科技开发手段不足和文化科技装备不足,各类高科技电子产品对文化内涵的植入不深等现象。

2.2 文化领域科技创新不足

虽然广东积极推动文化领域科技创新,在部分领域也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但是全省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完善,文化领域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文化科技类孵化器等欠缺。根据统计,2009 年~2011年,全省300家文化领域科技企业,仅申请专利819件,每家企业每年申请量不到1件。文化领域的核心技术和高端系统装备国产化不足、进口依赖度高,造成文化产品制作成本昂贵、文化服务效率低下,制约了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如广州励丰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集成技术,创新设计提升文化展现形式和水平,但是其采用的不少舞台装备、演艺设备仍是进口的。

2.3 文化科技融合支持政策不足

虽然广东在建设“文化强省”中出台了部分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但相对于北京、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支持政策不足,目前尚未出台文化科技融合的专项政策。更不像部门省市除了设立专项资金外,还将在土地供给、税收优惠、人才激励等方面给予文化科技企业重点支持。如西安市设立了规模为3000 万元的文化和科技融合专项资金,沈阳市设立了规模为4000 万元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专项资金。同时,广东文化与科技融合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对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局、省广电局等部门政策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

2.4 文化科技人才供给不足

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缺乏既通晓高科技,又熟谙文化的复合型人才,难以创作出民族文化与高科技手段高度融合的文化精品,影响了广东文化自身的创作力、感染力、表现力和传播力。一方面,由于当前尚未建立对文化领域人才的认定办法,当前适用的技术职称评定办法与文化领域人才的专业造诣、工作业绩不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相适应,不能有效引导文化领域人才成长。另一方面,高层次、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人才难以引进,导致广东文化科技影响力不高。

3 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建议

2012年7月,中宣部将会同科技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布《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广东下一步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年~2020年)》,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步伐,大力推动文化创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1 大力培育文化新业态

广东省应将文化元素和文化服务植入科技产品,大力丰富信息产业的发展生态和产品结构,重点打造数字出版发行、网络增值服务、三网融合、动漫网游、创意设计、数字演艺、科技文化会展、高科技文化装备、文化地理与智慧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加强虚拟现实技术的集成应用,促进虚拟会展、在线体验等新业态发展。加强文化信息资源互联互通、虚拟博物馆及文化信息地图建设,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等业态的深度融合。打通并优化传统文化产业链,拓宽文化产品传播渠道和形式,实现“文化畅通”。加强数字内容版权保护、内容集成、存储、分发及传输等技术攻关,推动数字内容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创新基于版权的数字内容服务模式,促进数字内容服务新业态的形成和发展。

3.2 实施一批文化科技融合重点工程

建设一批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在省级以上高新区、特色产业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园、专业镇和省重点布局的功能新区,实施一批具有特色的示范工程,形成文化科技融合集聚区。打造一批骨干文化科技企业,围绕着文化企业科技创新,在数字出版发行、网络增值服务、三网融合、动漫网游、工程设计、数字演艺、科技文化会展、高科技文化装备、文化地理与智慧旅游等领域,选择一批创新性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企业作为重点培育的骨干企业。建成一批文化数字资源库,推动文化内容、素材数字化,促进数字文化资源库建设。重点建设广东地方文化特色数字资源库等。推出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兴媒体,加强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建设,做强重点新闻网站、移动媒体,形成一批在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综合性网站和特色终端。

3.3 健全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依托广东省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深圳文博会和高交会,促进文化科技知识产权和产品交易。重点在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和文化科技企业集聚城市,构建新型演艺文化传播服务平台、文化旅游服务平台、文化艺术品交易服务平台、数字内容服务平台、数字版权交易服务平台、动漫游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文化产业融资服务平台、文化科技信息交流平台等; 积极推动专业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在文化科技领域形成一批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和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3.4 加快文化领域核心技术研发

聚焦主要文化产业形态,有针对性地突破文化产品生产、传播、消费等环节的关键技术和集成应用技术,重点开发数字动漫制作、数字音视频和高清影视制作、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网络出版、语义智能搜索等关键技术,加强研发文化领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标准、关键元器件和装备,推动若干重大文化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加大智慧家庭研究的扶持力度; 推动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在全省统一标准的基础上,争取成为国家标准和全国技术服务中心。

3.5 加大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加强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实施“岭南文化名家工程”,加大对文化科技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力度。加快组建广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结合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需要设立相关专业。探索建立文化新业态人才职称评定和职业资格认证机制,开展动漫网游等文化科技领域的职称评定和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层次文化科技人才,经有关程序可破格参加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不受学历、资历等要求; 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时不受单位性质的限制,而公益性文化科技事业单位急需引进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可按有关规定设置特设岗位,自主聘用。

3.6 完善文化科技融合政策体系

研究出台《关于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路径,建立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制定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经济政策,在土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地使用、税费减免、资金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支持,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成立省文化科技创新工程联席会议,由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牵头,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等部门共同参与,健全文化科技跨部门合作发展新机制,形成有利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工作体系。

《科技管理研究》

2013年05期

参考文献

[1]王志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J].求是,2012 (2) : 1-3 [2]刘琦岩.推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支撑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甘肃科技,2012(1):3-4 [3]祁述裕,刘琳.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 ( 6) : 2 - 3 [4]张贵书.浅议文化与科技的融合[J].杭州( 周刊),2011(10) : 7 - 8 [5]梅松文.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几种模式[J].炎黄纵横,2008 (10) : 14-15 [6]牛维麟.文化与科技融合促新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J].北京观察,2012 (1):3-4 [7]祁述裕,刘琳.文化与科技融合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6):4-5 [8]张鳌.科技与文化融合,多媒体是最好的黏结剂[J].华东科技,2012 (2) : 3-4 [9]李勇.加快文化融合科技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J].福 州党校学报,2012 ( 1) : 7 - 8 [10] 张世俊. 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J]. 甘肃科 技,2012 (1) : 27 - 28 作者简介: 何慧芳(1981—),女,广东韶关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 胡品平(1983—) ,男,江西临川

第6篇:广东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广东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与对策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一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广东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宝贵财富,是爱国主义教育最为生动和形象的教材。切实加强全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对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使广东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使经济强省有更坚实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文化氛围,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维系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凝聚力,调动他们支持家乡建设的热情,增进民族大团结,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文化旅游业,推动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科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广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现状

(一)广东历史文化遗产的特点

广东是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代民族革命策源地,保存的历史文化遗产颇为丰厚。全省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国家历史文化名村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6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多处;全国近现代优秀建筑9处;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石刻等不可移动文物万余处。广东历史文化遗产的突出特点是:

古代文物丰富多样,岭南特色鲜明。距今6500多万年前的河源石峡恐龙化石埋藏地保存有恐龙蛋、骨架、脚印,出土的恐龙蛋化石数量众多,世界罕见。位于广州中山四路的南越国宫署遗址是广东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宫署御苑遗址,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位于广州象岗山的南越文王墓是目前岭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全国出土遗物最丰富的汉代帝王陵墓。佛教寺院众多是一大特色,著名寺庙有广州光孝寺、六榕寺、新兴国恩寺、曲江南华寺、潮州开元寺、广州南海神庙、肇庆梅庵等。怀圣寺光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建筑,又是广东仅存的唐代高层建筑物。潮州广济桥是全国首座集梁式桥与浮桥于一身的启合式桥梁,其规模和结构技术为我国现存古代桥梁中罕见,反映了我国宋代造桥的最高成就。以广州陈家祠、潮州已略黄公祠、番禺留耕堂等为代表的祠堂建筑和以佛山祖庙、广州南海神庙、德庆悦城龙母庙等为代表的庙宇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园林建筑保存至今的佼佼者有东莞可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和顺德清晖园等。民间建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有以广州西关大屋、佛山东华里、三水大旗头村、东莞南社村等为代表的单门独院式的粤中民居,以始兴满堂围、大埔泰安楼、深圳鹤湖新居等为代表的聚族合居的客家民居,以揭阳丁府、潮州许驸马府等为代表的装饰考究的潮汕民居。石湾南风古灶、高灶自明代至今延续使用,时间之长,为国内罕见。

反映海上贸易的文物丰富。根据史籍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南海海上贸易不晚于汉,盛于唐宋。汉代海上贸易始于广州、徐闻,终抵东南亚、印度,与西亚、非洲有了贸易往来;唐代远至西亚、非洲;明清远达欧美。考古资料证明,秦汉番禺的造船业已颇具规模,为开辟海外贸易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在广州中山四路发现的秦代造船工场遗址,是目前发现世界上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造船遗址。徐闻是我国汉代海上贸易始发港之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海外贸易更加频繁,海外僧人和使者接踵而至。唐宋时期,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港城市和对外贸易中心。唐朝首先在广州设置市舶使,总管对外贸易事宜;随着对外贸易繁荣,外国商人增多,在广州西城设置“蕃坊”,作为外商居住区。始建于隋代的广州南海神庙,唐代著名伊斯兰教圣迹光塔、怀圣寺和清真先贤古墓等,是隋唐广州对外贸易的重要遗迹。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掌管海外贸易事务,是我国最早类似海关的机构。宋代各地名瓷汇聚广州出口,促进了广东陶瓷业的发展,其中广州西村窑、潮州笔架山窑和海康窑的产品深受海外欢迎。“南海Ⅰ号”更是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重要历史见证。明永乐元年(1403年)置广州市舶司。永乐三年(1406年)在广州西关十八甫建“怀远驿”安顿外商。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设立的粤海关是全国最早设立的海关之一。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在广州开设专门对外贸易的十三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广州成为全国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垄断中国对外贸易80年。广州十三行、粤海关旧址是对外贸易重要史迹。

近现代文物丰厚。广东是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和根据地,是开风气之先的地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等百年来的杰出领袖人物和林则徐、冯云山等许多近现代史上著名人物都在广东留下了光辉业绩。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广州三元里平英团旧址、花县洪秀全故居、冯云山故居、信宜大洪国王宫旧址、康有为故居与万木草堂、梁启超故居、广州“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等是中国近代重大史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迹。中共“三大”旧址、国民党“一大”旧址、黄埔军校旧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等都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重要文物。海丰红宫红场旧址、广州公社旧址和起义烈士陵园等是记录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重要史迹。广州的十九路军抗日阵亡烈士坟园、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等是广东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的重要史迹,而珠海“三灶万人坟”和“千人坟”等则是日本侵华的罪证。

鸦片战争后,广东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之一,涌现了一批思想家、实业家。邓观应故居、丘逢甲故居、陈启源故居、张弼士故居、陈廉伯故居、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绵纶会馆、大新公司旧址、爱群大酒店旧址和南华大酒店旧址等是反映中外文化交流和资本主义实业的重要史迹。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广东建筑种类和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大量“洋楼”和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广州沙面建筑群、圣心教堂是极具代表性的西方建筑;岭南大学马丁堂是岭南地区最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广州中山纪念堂和市政府大楼等是中西合壁式建筑的典范;湛江硇洲灯塔更是世界上现存的两个水晶磨镜灯塔之一,在东南亚享有盛名。

华侨文物众多。广东是全国华侨最多的省份,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吸取居住国的建筑形式,结合我国传统建筑,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开平碉楼和立园、珠海陈芳故居、汕头陈慈簧故居、梅县联芳楼和佛山简氏别墅等都是华侨建筑的杰出代表。江门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汕头存心善堂、广州爱群大厦、十九路军抗日阵亡烈士坟园等是爱国华侨积极参与祖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事业甚至牺牲生命的历史见证。

(二)广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成就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省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努力,广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建立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本制度。开展了三次全省文物普查,初步摸清了全省历史文化资源情况,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了分级保护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了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大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建立了记录档案,部分文物保护单位编制了专门的保护规划;全省各级政府拔出的文物修缮专款不断增加,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物修缮工程管理制度,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广裕祠的维修工程在2003年9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物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在对外开放和发展旅游事业中,许多文物古迹和革命旧址已经成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得益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场所,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大、设施较先进的博物馆,南越王墓博物馆于1999年被国际建筑协会列入世纪建筑精品,投资9亿元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和投资1•5元亿元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于2004年动工。博物馆数量增长快速,全省共有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170多座,约占全国总数的8%,文物藏品总数60多万件。1995至2005年间全省文博单位共接待观众6778.4万人次,平均每年接待观众329.3万人次,其中外宾41.2万人次。博物馆陈列水平不断提高,深圳市博物馆《近代深圳》、广州市文化局主办的《羊城文物珍藏》和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办的《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分别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7和1999年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广州艺术博物院的《藏品陈列》和东莞海战博物馆的《鸦片战争海战陈列》分别获得2000全国博物馆陈列最佳制作奖和最佳形式设计奖。 2004年成功启动了“流动博物馆”网络,举办了《珠联璧合—泛珠三角文物精华展》和《荆楚辉煌—一湖北省楚文物精品展》等,成为打破区域分割、整合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机制、提高省内及泛珠三角区域文化合作的成功实践。

考古工作成果丰硕。积极配合基本建设开展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果。1995年发掘的广州南越国宫署石构建筑遗址,1997年发掘的南越国宫署御苑遗址,2000年发掘的博罗横岭山先秦墓地,2001年发掘的深圳屋背岭商代墓地,2003年发掘的南汉康陵、德陵分别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南海I号”水下考古是我国目前最重大的水下考古发现,在阳江市成立了亚洲首个全国水下考古基地。

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全省文博单位积极开展文物对外交流,交流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达到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2001年以来赴国外及港澳台地区举办文物及艺术品展览79批次;境外来粤举办文物展览16批次;境内外文物考察交流200多批次;接收海外人士捐赠文物逾千件。2002年以来,粤港澳三地召开了6次文化合作会议,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1999年以来,广东省文化厅与德国有关机构合作,赴德国举办了5期文物保护与博物馆管理培训班,参加培训学员95人次。

文物队伍不断壮大,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全省现有文物博物馆机构近202个,其中文物保护管理机构39个,其他文物机构6个,文物商店2个(文物代销点15个),文物科研机构2个,各级博物馆144座。全省文物从业人员2929人,其中高级职称的107人,中级职称266人。自1996以来,省文化厅先后举办了文物培训班14期,参加人员近1000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文博队伍管理和专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培养了一批作风正,专业水平较高的文博人才,为全省文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社会文物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广东是文物流通大省,打击文物非法交易、文物走私等犯罪活动的任务相当艰巨。1993年,省政府颁布了《广东省文物商业管理办法》和《关于对旧货市场销售的文物监管物品实施管理的通告》。1994年,国家文物局确定北京、上海、广东进行文物境内拍卖试点工作,广东成为全国最早从事文物拍卖试点的省市之一,开创了许多国内艺术品和文物拍卖之最,为我国文物拍卖试点和管理工作积累了经验,做出了贡献。为有效打击文物犯罪活动,2001年成立了由省公安厅、省文化厅、省工商局、海关广东分署组成的广东省打击文物犯罪工作协调小组,建立了打击文物犯罪合作机制。1999年以来省文化厅接收执法机关移交文物60000多件,并与广州、深圳海关签署了共同打击文物走私犯罪合作备忘录。

科学研究成果显著。广东文博工作人员在艰苦的日常工作当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坚持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麦英豪、黎金合著的《广州汉墓》中国考古最高成就奖—夏鼐奖;王贵忱与欧初合编的《屈大均全集》获得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叶其峰所著的《古玺印与古玺印鉴定研究》获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杨式挺的《岭南文物考古论集》获广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李才垚主编的《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运动》获文化部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广东省博物馆与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合作的“书画展柜空气净化过滤系统的研究”为1994年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997获国家文物局文物科技进步三等奖,被国家科技部评为“九•五”科技成果奖;麦英豪主编的《西汉南越王墓发掘报告》获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三、当前广东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广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文物保护机构不健全,人员严重不足。广东是全国省级文物行政人员编制最少的省份(海南除外),也是历史上省级文物行政人员编制最少的时期。目前,负责全省文物行政管理工作的省文物局仅有人员编制5人,长期靠借用或聘用人员维持正常管理,尚有部分地级市没有设立文物科,许多县、区没有文物专职干部,根本无法适应当前文物保管理的需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工作受到了削弱,严重影响了文物事业的发展。与省其他厅局比较,根据国务院《关于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设置的通知》(国发[2003]9号),由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共10个,凡是国家部一级设立了二级局的,我省有关厅均设立了相应的二级局,唯独刚批准设立的文物局为省文化厅内设的正处级局。与兄弟省市比较,除个别省外,全国绝大多数省市都设有副厅级的文物局。从国际上看,英、法、德、意、埃、印等国均设有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德国柏林市文物局有60人,黑森州文物局有近200人。

文博队伍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乏。在广东全省的文博队伍中,从事文物维修设计、养护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没有一个获得资质的文物维修设计事业机构,也没有拥有资质的文物保护规划设计部门。特别是缺乏文物科研、展览陈列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员。近年来因机构改革,人员调动频繁,相当一部分文物行保护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降低了全省文物保护事业的工作水平。

文物保护“五纳入”措施不落实,文物保护经费严重不足。国务院在1997年《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文物保护“五纳入”措施至今已历时八年,但一直以来,在我省许多地区得不到贯彻执行,导致一批重要的濒危的文物保护单位得不到及时抢修,一些古遗址、古墓葬等野外文物得不到有效保护,社会上的珍贵文物得不到及时征集,相当部分的山区和贫困地区博物馆工作人员收入微薄,有的甚至连人头费都不能保证。作为省级财政,流散文物的抢救征集,文物保护的科研活动,抢救性的考古发掘等均没有专项经费。 重建设,轻保护,破坏文物的事件屡有发生。近年来,相当部分地区的党委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只停留在口头上,重视经济利益,轻视文物保护、基本建设过程中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行为屡有发生,破坏文物的现象仍相当严重。在基本建设过程中,一些建设单位没有依法配合文物部门进行文物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工作,致使许多有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被毁坏;一些建设单位,未经批准在文物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乱搭乱建,导致文物环境风貌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旧城改造过程,不少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荡然无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的“六.二三”沙基惨案纪念碑、徐闻县的贵生书院门前古道;广州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氏宗祠、登记保护单位八路军办事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06年兴建的我国最早的民办铁路始发站台山“新宁铁路总站旧址”、 “梅县学宫”等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被擅自拆毁。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全省有近30处文物保护单位被完全毁坏,数百处古遗址、古墓葬、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已消失。重建设,轻规划,80%以上的历史文化资源没有专门的保护规划,乱建设,乱开发的现象相当普遍;历史文化资源闲置、人造景观泛滥、珍贵文物惨遭破坏,60%以上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没有合理利用;景点规模小、品位低、综合效益差,缺乏拳头旅游品牌等。

文物保管条件落后,文物安全形势严峻。全省文博单位文物库房面积普遍不足。全省文物库房总面积为27745平方米,如按藏品总量平均计算,每平方米的库房存放量为18.5件。省博物馆文物库房仅有20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库房存放量为59件。此外,全省有44个博物馆没有文物库房,有6个市的藏品保护费为零。现有的文物库房设置普遍简陋,技术防范设施达标率低,没有湿度,温度、光照和科学调配设备,文物藏品自然风化和化学腐蚀的现象不断发生。近年来,文物盗掘、盗窃案件屡有发生,文物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文物保护科技手段落后。广东大部分地区为南亚热带湿润季候风气候,高温、高湿、多雨、暴雨、台风为主要气候特征。在这种气候条件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文物古迹经常受到暴风骤雨的严重破坏,沿海地区的文物还经常遭受盐分空气的侵蚀。广东文物科技研究与应用十分落后,文物科技人才少,没有专门的科研究经费,面对土质遗址保护、摩岩石刻风化、古建筑防损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有效的应对办法。文物信息化程度低,至今没有建立起全省文物信息数据库,影响了文物事业的发展。

三、广东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经验

纵观广东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历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经验是: 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文物保护工作充分融入到党和国家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促进文物事业全面发展。文物保护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广大文物工作者满怀热情,文物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文化大革命”期间,广东的文物事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一些有识之士和文物工作者不畏艰险,抢救了大批文物,保护了许多重要古迹。改革开放以后,广东文物保护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国家及时调整文物保护政策,广大文物工作者与时俱进,探索出许多有效保护文物与合理利用文物的模式和方法,全省文物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只有坚持贯彻《文物保护法》和文物工作方针,完善文物保护法规体系,才能确保各类文物得到有效保护,保证文物不受各种人为因素的破坏。面对经济建设破坏文物的行为,大多数文物工作者敢干顶住阻力和压力,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使许多文物免遭基本建设的破坏。广东也存在许多文物遭受毁灭的历史教训,主要原因是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造成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和改革开放后的个别领导重视经济利益,轻视文物保护,以权代法,以言代法,造成破坏文物的事件时有发生,是历史上文物受破坏最严重的两个阶段。

只有坚持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全力争取各级领导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才能把更多人力、物力用于文物事业发展。在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文物保护经费不断增加,近10年来,开展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文物抢救维修和保护工作,新建了一批设施先进的博物馆。事实证明,什么地方党委和政府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什么地方的文物事业发展得又快又好。

只有建立国家保护为主、全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机制,才能有效遏制破坏文物行为发生。广东文物事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文物保护工作涉及面广,仅靠文物部门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有效遏制破坏文物的行为,必须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财政、城建、国土、公安、海关和工商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人大、政协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动员新闻媒介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只有相信科学,尊重科学,才能提高效能,节约资源,保证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文物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单位的评审,文物保护工程方案、文物保护规划、博物馆陈列方案、考古发掘与大遗址保护方案、文物安全技术防范方案等方案编制与评审,以及建立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文物藏品档案等工作中,都必须聘请有关专家充分论证,严格把关,才能保证工作质量和水平。方案未经论证,仓促施工,不仅会造成资金的巨大浪费,甚至导致文物本体和环境风貌受到破坏、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只有坚持做好文物保护各项基础工作,才能促进文物事业稳步发展。 开展文物普查登记工作、建立规范的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和博物馆藏品档案是一项系统性的基础工程,是文物部门主动工作,开拓创新的体现。只有通过普查,摸清各地区现存文物古迹的数量、分布、时代、面积、保存状况、环境状况、文物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和馆藏文物的数量、级别、品类、价值和保存状况等,才能为做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和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只有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挥文物的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保护文物。实践证明,完善博物馆、纪念馆的设施,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纪念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的重要场所,实现文物保护—利用—再保护—再利用的良性循环,是文物事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物队伍,充分调动文物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是保障文物事业持续发展。文物工作者是文物保护事业的参与者,是保护文物的中坚力量。广东历代文物工作者,在极艰苦的条件下,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和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在本职工作中积极主动,诚实肯干,甘于奉献,思路明确,使广东的文物保护事业一直向前发展。

四、广东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广东是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大省,但存在着经费严重不足,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缺乏,科研力量欠缺等许多问题,因此,还不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强省。广东要成为全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强省,基本思路与对策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文物保护工作融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工作大局之中,深入贯彻《文物保护法》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2003—2010年)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加强管理”的原则,以建设文化大省为契机,根据广东文物工作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抓住机遇,统筹兼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整体推进全省文物事业。

大力推进文物保护基础工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文物保护制度。认真做好《广东省文物保护“十一五”规划》编制、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核定公布、全省历史文化资源普查登记、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规范档案、文物保护规划、文物藏品规范档案、馆藏文物鉴定、文物安全防范等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博物馆登记、重大文物事故责任追究、文物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定期检查监督、文物保护方案评审、文物保护奖励等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和文物鉴定委员会。

大力推进重大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和文物示范单位建设,带动全省文物事业发展。抓好全省文博示范单位建设和省博物馆新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程、河源石峡恐龙遗址公园、曲江马坝人遗址公园、南越国宫署遗址公园、虎门炮台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带动全省历史文化保护事业发展。大力抓好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完善红色景区设施,将之建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抓好虎门上横档炮台、潮州广济桥、始兴满堂围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评选一批优秀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在重点项目的选择确定上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积极探索文物保护与利用新模式,总结和推广成功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验。

大力加强省内合作、省际合作、泛珠三角合作和境外文物合作,优势互补,整合资源。整合全省各级各类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资源,减低展览运作成本,丰富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解决基层博物馆“门庭冷落”的现象,继续扩大和完善“广东流动博物馆”网络。加强粤港澳交流与合作,整合三地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岭南文化品牌,重点做好 “粤港澳文物大展”和合作开展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促进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在成功地举办了《珠联璧合—泛珠三角文物精华展》和《荆楚辉煌—一湖北省楚文物精品展》等大型文物展览的基础上,创新思维,引进新理念,尝试新模式,主动开展多种形式、多渠道和全方位的泛珠三角合作,开创历史文化资源合作的新领域。认真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文物保护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积极组织文物出国展览或国外文物来粤展览。

大力推进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加强文物部门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省、市、县(区)三级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广泛建立群众性的文物保护组织,引导群众自觉保护文物,确立以国家保护为主、动员全社会保护参与的文物保护体制。建立文物保护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融资机制。切实加强文物部门自身建设,做好人才规划、培养、使用、配置与管理工作,建立一支学历、梯次和门类结构合理,有专业性权威的文物专业队伍。大力组织在职文物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引进文物高精尖专业人才,培养中青年业务骨干,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执政能力和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大力推进文物信息化建设和文物科学研究工作,提高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加强文物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现代科技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针对文物抢救保护工作中具有迫切性和普遍性的科技难题,有组织、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科技攻关,积极主动地争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部门的参与合作,研究考古发掘现场有机物提取和保护技术、土质遗址保护、石质文物保护、潮湿环境下木构建筑防虫和防霉技术等课题。积极探索利用现代科技鉴定文物的方法。逐步完善省博物馆、省考古所、南越王墓博物馆等一批修复技术中心。建成全省文物信息中心,实现文物资源数字化、文物管理和信息传播网络化。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编辑出版《广东县域历史文化资源》丛书,作为地方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和借助文化资源发展地方经济的参考手册,扭转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被动局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和社会舆论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实现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决策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

大力发挥文物在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国家统一和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坚持把文物工作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文物保护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尽快编制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以有效保护、整合、开发和利用各类历史文化资源。通过规划合理配置各类旅游服务设施,防止擅自改变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和旅游开发破坏历史文化资源的事件发生,提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使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业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支柱。大力发展特色博物馆,鼓励发展行业博物馆和私人博物馆,完善具有地方特点的博物馆体系,对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利用进行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文物利用管理制度和方式。大力做好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建设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得益彰的、在全国有影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强化博物馆精品意识,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优秀陈列和展览。在遵守文物保护法律的前提下,鼓励各种渠道的资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创新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制订优惠政策,有效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涉及文物保护的环境整治、道路通讯以及各类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充分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抓住各地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和地方优势,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历史价值高的历史文化景点,打造内涵丰富、知名度高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形成一地一品、一地一特色历史文化旅游网络。

大力贯彻《文物保护法》和文物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文物法制建设。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对积极保护文物的事迹予以表彰,对破坏文物或者保护不力的现象予以曝光,营造一个“爱护文物可敬,破坏文物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普法部门应当将《文物保护法》列入普法内容,各级党校和行政管理学院应当在法律课程中增设《文物保护法》,提高公务员和领导干部的文物法制观念。大力贯彻《文物保护法》和文物工作方针,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遏制破坏文物事件的发生。颁布实施《广东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完善文物法规体系,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只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和文物工作方针,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造福子孙后代的观念,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积极落实上述措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与时俱进,通过五到十年的不懈努力,广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必将居于全国前列。

附件:广东省博物馆名录 广州市海珠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广州市黄埔军事博览中心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广州博物馆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广州艺术博物馆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广州市海珠区文化馆 邓世昌纪念馆海珠博物馆 增城市博物馆 番禺博物馆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何香凝美术馆 深圳玺宝楼青瓷博物馆 深圳市宝安区科技馆 深圳市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深圳市南山区天后博物馆 深圳美术馆 深圳市博物馆

深圳市龙岗区东江纵队纪念馆 岭南画派纪念馆 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美术馆

翁源县博物馆(翁源县客家民族博物馆) 韶关市博物馆 新丰县博物馆 珠海市斗门区博物馆 珠海市博物馆 汕头市博物馆 汕头市潮阳区博物馆 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 揭西县博物馆 揭阳市博物馆 佛山市高明区博物馆 佛山科学馆 南海区博物馆 佛山市顺德区博物馆 佛山市三水区文化馆 鹤山市博物馆 台山市博物馆 江门市科学馆 江门市博物馆 开平市华侨博物馆 恩平市博物馆 湛江市博物馆 雷州市博物馆 徐闻县博物馆 遂溪县博物馆 广东省电白县博物馆 信宜市博物馆 化州市博物馆 茂名市博物馆 广东省肇庆市博物馆 罗定市博物馆 云浮市博物馆 高要市博物馆 郁南县博物馆 广东省封开县博物馆 广宁县博物馆 德庆县博物馆 惠州市博物馆

惠州市惠阳区叶挺纪念馆 梅县博物馆 兴宁市博物馆 海丰县博物馆 陆丰市博物馆 河源市博物馆 紫金县博物馆 广东省和平县博物馆 龙川县博物馆 清远市博物馆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博物馆 东莞市博物馆

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 岭南画院 东莞科学馆 中山市博物馆 中山科学馆 潮州市博物馆 潮州市韩愈纪念馆 饶平县博物馆 乐昌市博物馆

潮州市湘桥区民居文化展览馆 珠海市古元美术馆 梅县客家文化博览中心 广东客家博物馆 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 叶绿野美术馆 佛山市博物馆 东莞市莞城美术馆 广东书法院

深圳市红荔精神绿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丰顺县博物馆 新兴县博物馆

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 龙门县博物馆 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 潮州市八珍楼陶瓷有限公司 从化市博物馆 梅州市华侨城博物馆 四会市博物馆 广东华侨博物馆 兴宁市优雅美术馆 东莞市冠和博物馆 广州市荔湾区博物馆(007493602) 潮州名茶馆 潮州市仰中美术馆

佛山市高明区世纪钱币博物馆. 顺德展览馆

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 罗定市鸿峰博物馆 梅县精宫博物馆 潮州市淡浮收藏院 广州市明珠艺术馆有限公司 梅州市科技馆 东源县博物馆

广东南雄珠玑镇珠玑巷博物馆有限公司 广州市仑头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罗虹美术馆 惠州市冠和博物馆 东莞市观音山古树博物馆 韶关市科技馆 ……

第7篇:广东光伏产业及企业现状的调研报告

广东光伏知多少?

----来自广东光伏产业及企业现状的调研报告 大美光伏采编中心 肖蓓

继本报5月报道广东光伏概况后,许多读者意犹未尽纷纷来电咨询广东光伏更具体的相关情况,为获得更深入、更全面的广东光伏产业现状笔者走访广东各主要光伏地级市,探寻广东光伏路线图,希望能给到广东寻找光伏合作的企业提供有益指南! 第一站---深圳

在广东各地级市中深圳首当其冲,是光伏企业最多、产业集群分布最密切且效应最好的一个城市,2009年深圳光伏产业实现产值约45亿(其中包括光伏相关配套企业),电池产能达到200MW,产量超过50MW,组件产能超过500MW,产量超过250MW,为此笔者首站来到深圳。

早在21世纪初,作为中国南风窗的深圳即已开始涉及太阳能光伏产业,2003年之前深圳是国内光伏产业发展走在前列的城市,特别以太阳能庭院灯、路灯、非晶硅电池及太阳电池组件为主的光伏产业链产品,在当时国内属遥遥领先地位。

但兴起早并不意味着发展快,深圳光伏正应验了一句中国俗语:“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由于受到用地紧张、政府支持政策不明晰、缺乏雄厚技术研究支撑等限制,如今深圳的光伏产业已经明显落后,依靠早年的兴起发展优势,当前深圳光伏产业发展呈现出三大特征:

1、缺龙头、小规模且多的企业集群布局

在深圳各地区中,尤以宝安区光伏企业居多占到约70家,其次是南山区约30家,福田区、龙岗区各约20家,罗湖区、盐田区各约10家;这些企业分布在多晶硅、单晶硅、非晶硅、太阳能玻璃、太阳能用具、太阳能玻璃幕墙设计与安装等各个环节,产品基本覆盖了产业链的全部领域。

从数量上看,巴掌大的深圳就盘踞着一百多家光伏企业,并不算少;从规模上看,除太阳能玻璃行业和光伏设计处于国内领先之外,其他企业多聚集在下游封装及应用端。尽管整个产业链上分布了众多的企业,但各个环节上,缺乏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龙头企业。(如表1)。

公司名称

注册资金

09电池(组件产量)

产能深圳拓日新能源

2.88亿

晶硅

7.3MW 非晶硅 17.6MW

晶硅75MW(乐山)

非晶硅50MW杜邦太阳能(深圳)有限公司

6000万美元

3MW

25MW珈伟实业

3595万

180MW(7亿产值含珈伟实业、珈伟集团)

200MW南玻集团

123710万

25MW(东莞)

75MW(东莞)

第8篇:浅析陶瓷发展现状 细数2013广东陶瓷品牌排名

广东陶瓷品牌发展现状

陶瓷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陶瓷行业,在其他国家看来早就成为了中国的一个代表性产品,想到陶瓷就会想到中国。回看陶瓷行业历史,广东凭借着自身的独特优势,奠定了中部陶瓷基地的雄厚实力。作为陶瓷行业龙头之一的广东,陶瓷行业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多样化的发展也成为了广东陶瓷行业的一道风景线。仿木纹、仿皮革、仿天然石材、仿竹、仿金属等新型的图案持续不断涌进市场。

陶瓷行业发展经久不衰,当中除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陶瓷行业是广东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陶瓷行业一直发展下来,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与低效益“三高一低”的代名词给陶瓷行业赋予污染的“黑帽子”骂名。想要在以后的发展中有更大的发展,广东的陶瓷企业都纷纷向绿色环保方面做起文章。除了绿色环保,广东陶瓷品牌需要得到消费者的信赖、支持才可以发展下来。

广东陶瓷企业犹如恒河沙数,下面就让我们来细数广东陶瓷品牌排名(排名不分先后): 东鹏瓷砖(中国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国陶瓷十大品牌)

金舵陶瓷 (中国抛光砖鼻祖、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中国陶瓷十大品牌)

蒙娜丽莎瓷砖 (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十佳地砖品牌) 马可波罗磁砖 (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中国建筑陶瓷知名品牌、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国陶瓷十大品牌)

大唐合盛瓷砖(亚洲品牌500强、消费者信赖陶瓷品牌、微晶石十大品牌、瓷砖十大品牌、仿古砖十大品牌)

欧神诺陶瓷(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广东省著名商标、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陶瓷十大品牌)

格仕陶陶瓷(十大特色仿古砖品牌、消费者最满意品牌、仿古砖十大品牌、中国瓷砖十大品牌、十大特色仿古砖品牌)

新中源陶瓷(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亚洲品牌500强、中国陶瓷十大品牌) 博德陶瓷(国家免检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用户满意产品、广东省出口名牌)

鹰牌陶瓷(广东省用户满意产品、陶瓷十大品牌、中国绿色建筑陶瓷推荐证书、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

广东陶瓷行业发展形势严峻,培养更多广东特有的陶瓷品牌,打造一个绿色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广东陶瓷产业集聚群。微晶石、仿古砖、瓷片、抛釉砖等不同领域的百花齐放才能让陶瓷行业发放更多的光彩。

第9篇: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现状和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农民对重大疾病风险的有效防范,还有利于社会安定及国家繁荣。本文主要对广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发展现状,解决对策

一、 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现状(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广东省子20年以来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在参合率、筹资水平、保障程度等方面都位于全国前列。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创新,不论在筹资。补偿还是基金管理方面都开创性地尝试了多种模式。

1、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持续增长。2002年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前,广东省约有20个县有合作医疗,全省参合率不到20%,统筹形式、筹资水平、保障水平都很低。到2005年,全省有农村的县(市、区)都建立了合作医疗制度。2006年,全省123个有农村的县(市、区,含地方自设区)及所属乡镇全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达到100%。合作医疗村覆盖率达到96.08%。全省合作医疗实行县统筹。2006年参合人数为3048万人,参合率占全省农村人口61.5%。经过2006年底的宣传发动,全省参加2007的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3950万人,占全省农民人数的80%,珠江三角洲地区达到96%以上。全省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的村达到99.5%以上。

2、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持续提高。2007年一般地区合作医疗补偿封顶线达到1万元以上,最高的地区达到6万元。2006年,全省合作医疗住院补偿约109万人,补偿金额超过15亿元,人均支付1390元。1~ 11月,医疗救助35351人次,救助金额3257.1万元。各地逐步将部分慢性病门诊、精神病、白内障手术等纳入大病补偿范围。部分地方探索了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制度。2006年全省有63.2万人得到门诊补偿,有43817人得到住院分娩补偿,有17.98万人得到体检补偿。

3 各级财政对农村合作医疗投入持续增加。为引导农民群众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006年,省财政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补助由每人每年10元提高到25元,共拨资金6.09亿元(含3000万元医疗救助金)。各市、县财政扶持资金达到6.9亿元,农民出资总额6.8亿元。中央财政2006年起,也对我省参合农民按每人2元的标准扶持(农民人数低于70%的区除外),共0.48亿元。2006年我省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达到65.5元,其中财政扶持资金达到43.2元。全省农村合作医疗总筹资超过20亿元。

二、 当前广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问题(2)

1、 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认同有限。

农民是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参与者,我国大多数的农村居民还不很富裕,他们希望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能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但相对于吃饭、穿衣、教育等支出相比,看病花钱是次要的。由于广大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对潜在的医疗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固定的医疗消费投入意识,对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权力和义务也不清楚,因此,参加合作医疗的主动性和意愿还比较弱。

2、 定点合作医疗机构服务不规范、资源分布不均衡,缺乏监管力度。

目前,我们广东有关部门确定的定点医院数量较少,给农民看病带来许多不方便。部分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用药和检查不合理等问题比较突出,住院费用和门诊费用上涨较快,处方药物和检查项目超出基本药物目录和规定检查的项目。这既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又加大了合作医疗基金的支出

三、 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主要措施 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根据农民参保能得到确实的实惠为依据,加强宣传教育力度,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营造良好的氛围。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合作医疗制度深入人心,不断为农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形成自觉参加合作医疗的行为。

1.2.1 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基本要求是使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制度化,使财政扶持合作医疗制度化,使宣传发动工作制度化。每年第四季度,全省集中进行新农合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宣传发动工作制度化,逐步形成稳定的筹资机制: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以县为单位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进行筹资,教育农民积极参加,12月底结束下参合宣传发动工作。二是通过财政资金引导,提高保障水平和受益面,吸引群众参加。三是鼓励集体资金、社会资金帮助贫困群众参加。四是建立救助基金,帮助低保、五保户参加。五是改进服务和收款方式,方便群众报名参加。六是充分发挥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的作用,集体组织群众参加。(4)

1.2.2 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坚持以保大病为主、适当兼顾受益面的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要求当年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最大限度用在农民群众身上,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3)

1.2.3 科学管理并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要形成科学管理并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不仅要加强对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的监管,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还要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医生的监管。

目前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主导的,政府不仅管规划、管融资、还要直接管操作,同时自己做监督,监管不到位的问题难以避免。政府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督,加强对药品流通机制和流通环节的监督,保证药品的质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并继续探索卫生体制改革,控制医疗机构运作成本。同时,严格管理好医生也是政府管理支持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提高医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违规操作的医生。医院一经发现,严厉处理,以防止类似情形出现

1.2.4 建立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认真贯彻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医药费用管理的若干意见》,建立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制度,通过签订协议,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降低医疗成本,纠正滥检查、滥用药、滥收费等不正当医疗行为。

四、结束语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执政为民,稳定农村、关心农民的民心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政府的责任;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广东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尽管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是不够完善,但是通过政府以及社会加大管理力度,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相信我们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的。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对解决“三农”问题,以至广东乃至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必将起到推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1601·光明中医2009年8月第24卷第8期

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现状和思考

李笔锋 黄志敬 董明华 袁文铠 骆冠毅 梁永豪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510405) (2)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广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性缺陷及其完善 张晓丹郑满 (西藏民族学院管理学院,陕西咸阳

712082) (4)郭晓明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

上一篇:机械设计制造实习报告下一篇:铁路工程监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