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推荐8篇)

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篇1

广东省统计局制定 2010年 11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目 录

一、总说明 „„„„„„„„„„„„„„„„„„„„„„„„„„„„„„„„„ 1

二、年报表式 „„„„„„„„„„„„„„„„„„„„„„„„„„„„„„„„ 2

三、主要指标解释„„„„„„„„„„„„„„„„„„„„„„„„„„„„„„„14

一、总 说 明

(一)为了全面、系统地监测广东妇女儿童发展状况,推动全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重点监测统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

(二)本《制度》由广东省统计局制定。《制度》中所列指标取自各单位统计年报或抽样调查等资料,各项指标涵义及包括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口径,应按《制度》的统一规定执行。

(三)本《制度》地市级报表由各地级以上市统计局于2011年3月1日前以电子邮件方式报省统计局社会科技统计处。

联系方式:省统计局社会科技处 钟作勇 联系电话:020—83134058 电子邮箱:Tjj_fe@gd.gov.cn(四)本制度由广东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三、主要指标解释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按全部常住人口平均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该指标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取自统计部门国民经济核算综合统计年报。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与被调查城镇居民人口总数的比率。取自统计部门城市住户调查资料。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农村被调查农民家庭的年纯收入与农村被调查人口总数的比率。取自统计部门农村居民住户调查资料。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指财政内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具体包括: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以及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等项。该指标是衡量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取自教育部门教育经费统计报表。

医疗卫生经费:反映政府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具体包括医疗卫生管理事物支出、医疗服务支出、社区卫生服务支出、医疗保障支出、疾病预防控制支出、卫生监督支出、妇幼保健支出、农村卫生支出、中医药支出和其他医疗卫生支出。取自财政部门财政决算表中医疗卫生实际支出数据。

妇幼保健经费:反映妇幼保健方面的支出。包括妇幼保健机构支出、妇幼保健专项支出和其他妇幼保健支出。取自财政部门财政决算表中妇幼保健经费实际支出数据。

疾病预防控制经费:反映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支出。包括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其他疾病预防控制专项、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支出。取自财政部门财政决算表中疾病预防控制经费实际支出数据。

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反映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面的支出。包括行政运行、一般行政管理事物、机关服务、人口规划与发展战略研究、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及抽样调查、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系统建设、计划生育及生殖健康促进工程、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人口出生性别比综合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经费、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经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核、其他人口与计划生育事物支出。取自财政部门财政决算表中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实际支出数据。人口总数: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有生命的个人总和。统计的年末人口数指12月31日24时的人口数。统计的全国人口总数内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取自统计部门人口统计年报。

0-4岁人口: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0-4岁人口总数。根据统计部门人口普查或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

0-17岁人口: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0-17岁人口总数。根据统计部门人口普查或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

育龄妇女人口:指处于生育年龄期间的妇女。我国以15-49岁为妇女的生育期。根据统计部门人口普查或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计算方法为:

育龄妇女人口上年育龄本年进入本年50岁本年育龄期内

妇女人数15岁妇女数妇女数已死亡的妇女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口减死亡人口)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或年中人口)之比。取自统计部门人口统计资料。计算公式为:

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生人口中男性与女性人口之比(以女性人口为100)。取自统计部门人口统计资料。

婴儿死亡率:指年内未满周岁死亡的婴儿数与活产数之比。取自卫生部门妇幼监测数据。计算方法为:

婴儿死亡率监测地区当年婴儿死亡 数1000‟

监测地区当年活产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指年内未满5岁儿童死亡人数与活产数之比。取自卫生部门妇幼监测数据。计算公式为: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一年内未满 5岁儿童死亡数1000‟

当年活产数孕产妇死亡率:指年内孕产妇死亡人数与活产数之比。孕产妇死亡一般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亡者,包括外科原因、计划生育手术、宫外孕、葡萄胎死亡者,但不包括意外原因死亡者。取自卫生部门妇幼监测数据。

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高于1‟的县(市)数:指某地区一年内以县(市)级为单位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高于1‟的县(市)数。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常规免疫接种率达90%以上乡镇占乡镇总数的比例:取自省疾控中心统计报表。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指某地区年内5岁以下儿童中,患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的儿童数与全部5岁以下儿童数之比。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卡介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麻疹疫苗接种率:指按照儿童免疫程序进行合格接种的人数占全部应接种人数的百分比。应接种人数包括禁忌症人数和外地寄居3个月及以上的适龄人数,不包括外出3个月及以上的适龄人数。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计算公式为:

单项疫苗接种率合格接种该疫苗人数应接种人数100%

分子:按“合格接种判断”标准,判定当年实际完成合格接种的儿童数。分母:按免疫程序规定当年应在12月龄内完成该项疫苗接种的儿童数。

乙肝疫苗接种率:指在一定地区和一定时间内乙肝疫苗按规定的免疫程序,在12月龄内完成的实际接种人数与应接种人数的百分比。应接种人数包括禁忌症人数和外地寄居3个月及以上的适龄人数,不包括外出3个月及以上的适龄人数。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住院分娩率:指某地区年内在乡镇卫生院及乡镇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分娩的人数与活产数之比。一般用百分率表示,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指某地区年内在乡卫生院(所)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分娩的人数与活产数之比。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指某地区年内在乡及以上各级医疗妇幼保健机构住院分娩的高危产妇人数占该地区年内各种病理因素及急慢性危险因素造成高危产妇的人数的比率。取自卫生部门孕产妇保健年报表。

农村新法接生率:指在某农村地区活产数中,农村地区住院分娩活产数和非住院分娩中新法接生的活产数之和所占的比例。取自卫生部门统计年报。

公式:农村新法接生率=(该地区住院分娩活产数+非住院分娩中新法接生的活产数)÷该地区活产数×100%

非住院分娩中新法接生率:指某地区一定时期内,非住院分娩中消毒接生人数占该时期非住院分娩产妇的比重。消毒接生(四消毒)指产包、接生者的手、产妇的外阴部及婴儿脐带均消毒,且有医生、助产士、培训过的初级卫生人员或培训过的接生员接生。取自卫生部门统计年报。孕妇产前医学检查率:指某地区年内产前接受过一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与活产数之比。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指某地区年内妊娠至产后28天内接受过早孕检查、产前检查次数城市≥8次、农村≥5次、消毒接生和产后访视全程保健服务的产妇人数与当地活产数的比率。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指某地区年内7岁以下儿童中,当年实际接受1次及以上儿童保健服务的人数与当地7岁以下儿童数之比。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当年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例数:指某地区通过疫情报告系统报告的当年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例数。取自卫生部门统计年报。

婚前医学检查率:指某地区年内进行婚前医学检查人数与应检查人数之比。婚前应查人数指年内结婚登记人数(含初婚和再婚)与已婚检但尚未出具婚前医学检查证明人数之和。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每一百名已婚育龄妇女人数中已采取避孕措施的人数。取自计生部门计划生育统计报表。计算方法为:

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 率已采取避孕措施的已婚 育龄妇女人数 100%

已婚育龄妇女人数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出生缺陷发生率指某地当年围产儿中发现有先天性缺陷的人数与当年围产儿数之比,一般以 千分率表示。出生缺陷儿种类很多,我国出生缺陷监测的出生缺陷儿主要有23种,它们是无脑畸形、脊柱 裂、脑膨出、先天性脑积水、腭裂、唇裂、唇裂合并腭裂、小耳(包括无耳)、外耳其他畸形(小耳、无耳除外)、食道闭锁或狭窄、直肠肛门闭锁或狭窄(包括无肛)、尿道下裂、膀胱外翻、马蹄内翻足、多指(趾)、肢体短缩、先天性隔疝、脐膨出、腹裂、联体双胎、唐氏综合症、先天性心脏病等。围产儿指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天内的所有分娩儿。包括活产、死胎、死产。取自卫生部门监测资料。计算公式为:

某地当年围产儿中发现有出生缺陷的例数

出生缺陷发生率=

某地当年围产儿数

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指某地区年内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数与活产数之比。取自卫生部门妇幼卫生年报。

婴儿母乳喂养率:指某地区4个月内婴儿在一段时间(调查前24小时)内吃母乳的儿童

×1000‟ 数 占该地区4个月内婴儿总数的比重。按照吃母乳时是否喝水或吃其它食物,又可以分为纯母乳喂养、以母乳为主喂养和部分母亲喂养三种:

①纯母乳喂养:指婴儿仅从母亲或乳母接受母乳喂养(包括挤出母乳喂养)。除了可以服用维生素、矿物质(钙、铁、锌等)或药物用少量液体或糖浆外,不能饮用任何其它液体或固体食物。

②母乳为主喂养:指婴儿以母乳为主要营养来源,但也可以饮水、糖水、茶水、果汁、ORS 以及含有维生素、矿物质或药物的液体或糖浆,但不能以非人乳(牛羊奶或奶制品)或食物性 液体(粥、米糊、奶糕、代乳粉等)喂养。 ③完全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母乳为主喂养

④部分母乳喂养:指婴儿除吃母乳外,还吃其他食物(如牛羊奶、奶制品、米糊、代乳粉等)。通常所讲的母乳喂养包括纯母乳喂养、以母乳为主喂养和部分母乳喂养。⑤母乳喂养:完全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

4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率,国际上采用横断面调查过去24小时内未满4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情况,计算母乳喂养率,而不是调查婴儿4个月内所有天数的母乳喂养情况。计算公式为:

调查4个月内婴儿中过去24小时内母乳喂养婴儿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

调查4个月内儿童数

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指某一地区、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实施节育手术总例数中经鉴定确定为手术并发症的比例。取自计生部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同期节育手术中出现的手术并发症例数

节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某时期节育手术总例数

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指知晓计划生育有关知识的育龄妇女占调查育龄妇女的比重。取自计生部门有关调查资料。计算公式为:

调查中知晓计划生育有关知识的育龄妇女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知识普及率=

人数 调查育龄妇女总数

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指对某地碘盐加工单位销售点和居民用户的抽查盐的碘含量,合×100% ×1000‟ ×100% 格碘盐样品占全部抽查样品的百分比。它是反映加碘食盐某个批质量合格情况和碘盐普及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消除碘缺乏病措施落实与否的重要指标。取自卫生部门碘盐监测资料。计算公式为:

某地含碘盐样本数

合格碘盐的百分率=

该地抽查全部样本数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率: 是指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标准以上的学生数占学生总数的比重。数据来自抽样调查。计算公式为: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式成绩合格以上的学生数/学生总数×100%平均预期寿命:又称平均寿命,指在某一死亡水平下,已活到×岁年龄的人口平均还有可能继续生存的岁数。它能摆脱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综合反映全体人口的死亡水平,对于人口分析和人口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平均预期寿命也可以分性别进行计算。现在各国都分别计算男性、女性和总人口三种平均寿命。一般说来,女性平均寿命高于男性。取自统计部门人口普查或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

在园幼儿数:指在单独设立的幼儿园、小学附设的学前班、幼儿班及托儿所附设的幼儿班的幼儿数。托幼混合班仅统计三至六周岁的幼儿数。不包括季节性的农忙时临时组织的幼儿园。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指学前教育在园人数占国家规定的年龄组人口数的比重。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在园儿童数100%

学前教育学龄人口总数×100% 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指小学学龄人口中正在接受小学教育人数所占比重。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学龄儿童净入学率 小学学龄人口中已经进 入小学学习的在校学生总数100%

小学学龄人口数小学五年巩固率:指小学五年级在校学生中,能够从一年级连续学习五年的学生数占入学时本年级学生数比重。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小学五年巩固率 五年级在校学生数100%

该年级入小学一年级时的学生数小学学龄辍学率:指上学年初到本学年初除正常的毕业(结业)和升级、留级以外,其他所有中途不再上学而离开学校的学生占上学年初在校学生数的比重。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学年内辍学学生数

小学辍学率=

上学年初在校学生数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指初中阶段在校学生总数与12-14岁学龄组人口数的比重。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初中阶段毛入学率 初中阶段在校学生数100%

1214岁学龄组人口数×100% 初中三年巩固率:指初中三年级在校学生中,能够从一年级连续学习三年的学生占入学时本年级学生数比重。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初中三年巩固率三年级在校学生数100%

该年级入初中一年级时的学生数初中辍学率:指上学年初到本学年初除正常的毕业(结业)和升级、留级以外,其他所有中途不再上学而离开学校的学生占上学年初在校学生数的比重。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学年内辍学学生数

初中辍学率=

上学年初在校学生数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初中毕业生中能进入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技工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招应届初中毕业生)就学的人数所占比重。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本学年内高中阶段招收初中应届生的实际招生数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

初中毕业生总数

高中阶段实际招生数指普通高中实际招生数、中等职业学校专招初中毕业生、技工学校的实际招生数。该指标说明本地行政区高中阶段的招生规模能满足本地区初中毕业生的程度。高中阶段实际招生数也可以从另一种办法取得:普通高中实际招生数、中等职业学校专招本地区的学生数(包括到本市以外读中等职业学校读书的学生数)、升到技工学校读书的学生数。该指标说明本地行政区初中毕业生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教育的程度。两种计算方法的对比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本地行政区当年高中阶段的招生规模是否能满足本地区初中毕业生升学的需求。

特殊教育:指独立设置的招收盲聋哑和残疾儿童,以及其他特殊需要的儿童、青少年进行普通或职业初中,中等教育的教学。数据取自教育部门统计资料。

残疾儿童入学率:指在中小学学龄残疾儿童人口总数中的正在接受各类中小学教育的盲

×100% ×100% 聋哑和智残以及特殊需要儿童学生数所占比重。取自残联部门有关资料。计算公式为:

正在接受各类中小学教育的中小学学龄残疾儿童数

残疾儿童入学率=

中小学学龄残疾儿童总数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指高中阶段(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总数占15-17岁学龄组人口数的比重。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数100%

1517岁学龄组人口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高等教育(包括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等教育:研究生、普通高校本专科、成人高等本专科、高等学历文凭考试专科、网络教育本专科、自学考试本专科、军事院校本专科等)在校学生总数与18-22岁年龄组人口数的比重。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

平均受教育年限:指对一定时期、一定区域某一人口群体接受学历教育(包括成人学历教育,不包括各种学历培训)的年数总和的平均数。按照现行学制为受教育年数计算人均受教育年限,即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按16年计算,高中12年,初中9年,小学6年,文盲为0年。如按此系数计算6岁及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取自统计部门人口普查或抽样调查资料。计算公式为:

平均受教育年限6岁及6岁以上人口所接受学历 教育年数总和6岁及6岁以上人口数×100%

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指在各类高等学校接受专科教育的成人学生数。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

成人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指在各类中等学校接受高中、初中教育的成人学生数。取自教育部门统计年报。

成人识字率:15岁及以上人口中具有识字能力的人数比重。取自统计部门人口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青壮年识字率:指15岁至50岁人口中具有识字能力的人数比重。取自统计部门人口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女职工占女职工总数的比例:指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女职工占女职工总数的比例。取自工会部门统计资料。

家长学校达标率:指某地区达到国家要求标准的家长学校占家长学校总数的百分比。取自妇联儿童部或家教学会抽样调查资料。

儿童家长家教知识知晓率:指某地区一定时点,组织调查获得的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知晓程度的百分率。该指标是反映儿童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知识状况的重要指标。取自妇联儿童部或家教学会抽样调查资料。计算公式为:

调查中掌握家庭教育知识的家长数

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晓率= 全部被调查家长数

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校生中女性比例:是指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正式录取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和研究生在校生中女性在学生的比例。取自教育部教育年报表。计算公式为:

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校生中女性比例=(普通本科女性在校生数+研究生女性在校生数)/(普通本科在校生总数+研究生在校生总数)×100% 本科在校生中女性比例:是指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正式录取的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中女学生的比例。取自教育部教育年报表。计算公式为:

本科在校生女性比例=普通本科女性在校生数/普通本科在校学生总数×100% 研究生在校生中女性比例:是指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正式录取的全日制研究生在校生中女性学生的比例。取自教育部教育年报表。计算公式为:

研究生在校生女性比例=全日制在校研究生中女性学生数/研究生在校学生总数×100% 就业人员:指在一定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个体户主、私营和个体就业人员、乡镇企业就业人员、农村就业人员、其他就业人员(包括民办教师、宗教职业者、现役军人等)。取自统计部门劳动统计资料。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取自统计部门劳动统计资料。

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指报告期末有非农业户口,在劳动年龄(16周岁至退休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进行失业登记的人员。不包括(1)正在就读的学生和等待就学的人员;(2)已经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虽未达到

×100% 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但已经办理了退休(含离休)、退职手续的人员;(3)其他不符合失业定义的人员。取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报。

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指报告期末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立缴费记录档案的人数,包括参保职工和参保离退休人员。取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报。

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指报告期末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立缴费记录档案的人数,包括参保职工和参保退休人员。取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报。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指报告期末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并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立缴费记录档案的人数。取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报。

参加工伤保险人数:指报告期末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参加工伤保险,并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立缴费记录档案的人数。取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报。

参加生育保险人数:指报告期末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参加生育保险,并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建立缴费记录档案的人数。取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报。

生育保险覆盖率:指报告期末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企业实际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与应参保人数之比。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统计年报和统计局部门、工商部门有关数据计算。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指报告期末依据有关规定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总人数。取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计年报。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指在报告期末家庭平均收入在当地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城镇居民数。包括“三无”对象,失业人员和在职、下岗、退休人员等。取自民部门统计资料。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指报告期末在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得到当地政府或集体给予最低生活保障的农业人口家庭人数。取自民部门统计资料。

省级人大代表数:指依照一定程序,选举的省级人大代表人数。取自人大统计资料。省级政协委员数:指依照一定程序,选举的省级政协代表人数。取自政协统计资料。省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指省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配备1名及以上女干部的领导班子个数占领导班子总数的比重。取自组织部门统计年报。

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指全省所有地级以上市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配备1名及以上女干部的领导班子个数占领导班子总数的比重。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县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指全市所有县(市、区)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中配备1名及以上女干部的领导班子个数占领导班子总数的比重。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乡镇级党政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指当地所有乡镇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中配备1名及以上女干部的领导班子个数占领导班子总数的比重。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省级市人大/政协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指省级人大/政协领导班子中配备1名及以上女干部的领导班子个数占领导班子总数的比重。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地级以上市人大/政协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指全省所有地级以上市人大/政协领导班子中配备1名及以上女干部的领导班子个数占领导班子总数的比重。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省/地市级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指省/地市级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配备1名及以上女干部的领导班子个数占领导班子总数的比重。取自组织部门统计年报。

县级以上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女性比例:指所有县级以上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后备干部中女后备干部所占的比重。取自组织部门统计资料。

干部总数:指农村乡(镇)和城市街道以上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机关工作人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经组织、人事部门办理任用、聘用手续,在管理岗位或专业岗位上工作的管理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取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计资料。

公务员数: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属于公务员法实施范围的机关,并确认为公务员身份的人员。取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计资料。

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指女性村民委员会成员占全部村民委员会成员的比重。村民委员会成员包括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取自民政部门统计资料。计算公式为:

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指女性居民委员会成员占全部居民委员会成员的比重。居民委员会成员包括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取自民政部门统计资料。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中女性代表比重:指职工代表大会的女代表人数占全部职工代表人数的比重。职工代表的职责是代表职工群众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对选举人负责。职工代表应该由企业职工直接选举产生。取自工会系统统计资料。

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女性比重:指女性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数据来源取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计资料。

高级职务:指高级工程师(含一级飞行员、高级船长)、农业推广研究员、高级农艺师、正副研究员、正副主任医师、正副教授、高级讲师、中学高级讲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正副译审、正副研究馆员、正副编审、高级记者、主任记者、高级编辑、主任编辑,一、二 级律师、公证员、播音指导、主任播音员、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教练,一、二级艺术人 员、高级政工师。

中级职务:指工程师(含二级飞行员、船长、大副)、农艺师、助理研究员、主治医师、讲师、中学一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经济师、会计师、统计师、翻译、馆员、编辑、记者、一级校对、三级律师、公证员、一级播音员、工艺美术师、一级教练、三级艺术人员、政工师。

破获强奸案件数:指某地区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公安机关破获的强奸案件数。强奸案件指违背妇女意愿,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案件。取自公安部门统计年报。

破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数:指某地区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公安机关破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数。而拐卖妇女/儿童案件则指以出卖为目的,用拐骗、收买、赎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案件。取自公安部门统计年报。

破获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案件数:指某地区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公安机关破获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案件的起数。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案件指以各种手段,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妇女卖淫的案件。取自公安部门统计年报。

中小学生普法教育率:指某地区一定时点,组织调查获得的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知晓程度的百分率。取自教育部门抽样调查资料。计算公式为:

调查中掌握法律知识的中小学生人数

中小学生普法教育率=

接受调查的中小学生人数

×100%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指当年本地累计的农村卫生厕所户数占当年本地农村总户数的百分比。农村卫生厕所指:厕所有墙、有顶、贮粪池不渗漏、密闭有盖,厕内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及时清除粪便,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取自爱卫会农村改水改厕年报表。

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指当年本地无害化卫生厕所户数占当年本地农村总户数的百分比。无害化卫生厕所指:具有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卫生厕所。取自爱卫会农村改水改厕年报表。

农村改水受益率:指当年本地农村改水受益人口数占当年本地农村总人口数的百分比。取自爱卫会农村改水改厕年报表。

农村自来水末梢水六项指标总合格率:农村自来水末梢水六项指标(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都合格的末梢水样本数占所有监测样本数的百分比。取自爱卫会统计年报表。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指农村引用自来水人口数占农村人口总数的百分比。取自爱委会农村改水统计年报表。计算公式为:

城市污水处理率:指污水处理量与污水排放总量的比率。污水处理量指污水处理厂和处理装置实际处理的污水量。包括物理处理量、生物处理量和化学处理量。污水排放总量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总量,包括排水管道和排水沟(渠)排放的污水量。取自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指报告期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与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比率。生活垃圾指日常生活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指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工艺方法对生活垃圾进行的处理。取自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统计年报。计算公式为:

妇女环境保护知识普及率:指某地区一定时点,组织调查获得的育龄妇女“环境保护知识”普及程度的百分率。取自环境保护部门抽样调查资料。计算公式为:

调查中了解环境保护知识的育龄妇女数

妇女环境保护知识普及率=

接受调查的育龄妇女总数

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报告期末城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设立以非盈利为目的,为本社区居民服务,特别是为老年人、残疾人、儿童服务的社区服务中心、活动站、服务站、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残疾人工疗站、残疾儿童日托所、家务服务站、婚姻介绍所等福利性设施以及职工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的机构数。几种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务单位,共用一个场所的,只能统计为一个社区服务设施。成为社区服务设施的条件:(1)是独立核算单位;(2)有固定的从业人员;(3)有一定的服务项目;(4)有一定的场所。取自民政部门统计资料。

城镇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数:指某地区年末居委会建立的,方便本社区居民生活服务的网点数。取自民政部门统计资料。

建有儿童福利院的地级以上市数:指建有具备养护、医疗康复、教育能力的儿童福利院的地级以上市数。取自民政部门统计年报。

建有儿童校外活动场所的市、县(区)数:儿童校外活动场所指某地区在学校之外可供少年儿童开展教育、体育、娱乐等活动,而且具有完整组织机构、工作人员、活动场所和资金来源的少年儿童活动阵地。包括青少年宫(家、站、活动中 心)、青少年社区活动中心、少年军校和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公共场所等。目前有关儿童校外活动场所数量在共青团系统、教育系统和妇联系统等部门分别统计。该指标的计算方法是:把共青团系统、教育系统和妇联系统等部门报送的数据进行分市、县(区)汇总。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报告期末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和带状公园的全部占地总面积的人均拥有量。取自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统计年报。

人均公共体育场所面积:指体育场地普查的面积数与普查后至报告期内所有新建体育场地面积之和,包括各种体育场、馆、池、房的面积。取自体育部门统计年报和体育场地普查资料。

计算公式为:

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总面积+普查后至报告期

人均公共体育场所面积=

所有新建体育场地面积数 该地区年末人口总数

×100% ×100% 或=(上年上报的本地区体育场地面积数+本年新建体育场地面积)÷该地区年末人口总数。

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篇2

1 基本情况

1.1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江苏省妇幼卫生发展目标管理方案评估细则》, 评价体系共有5大类20项指标, 涵盖规划组织实施, 网络队伍建设, 完善服务功能, 严格监督管理, 提高保障水平内容, 评审采取百分制, 总得分在90分及以上为优秀, 80分以上为合格。

1.2 实施策略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实际情况, 我市采取分层分类管理的方法, 要求各地以辖市区为单位, 本着“坚持标准, 因地制宜, 整合资源, 各负其责”的原则, 制定本地《妇幼卫生发展规划》及分年度实施计划。各承担妇幼保健任务的机构, 对照指标要求, 不断加强基础建设, 完成指标任务。各辖市区级相应机构按照各自职能和范围, 切实做好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和技术质量考核。各辖市区卫生局负责组织实施、协调督促、检查考评工作。各地每年自评一次, 市级组织中期评估, 进行指导和改进。

1.3 实施措施

1.3.1 制定推进发展的政策

常州市政府为此制定了《常州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2006-2010年) 》, 市卫生局制定了《常州市卫生局实施〈常州市2006-201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方案》、《常州市妇幼卫生规划目标管理方案考核细则》, 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要求和保障措施。针对重点工作, 市卫生局与市妇儿工委、劳动保障局等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妇女病普查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常州市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通知》等, 同时将重点考核指标纳入《常州市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之中, 共同推进。

1.3.2 实行党政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

多年来坚持在每年由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 对妇幼卫生保健工作进行阶段工作目标部署, 由分管市长与各辖市、区政府分管领导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将妇幼保健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年度工作考核目标, 实行目标管理考核。把妇幼保健工作切实摆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位置加以落实。

1.3.3 加大妇幼保健经费的投入

要求各级政府按照工作要求, 加大对妇幼保健经费投入, 妇幼卫生事业经费不低于当年卫生事业经费总支出的5%, 最低限度按照人均3元标准设立18周岁以下儿童及以上妇女的卫生保健经费。2007年起根据《常州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资金考核办法》, 各级财政对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妇幼保健指定项目实行财政补贴。据统计近几年来全市共投入2亿多元用于妇幼卫生服务基础建设, 人均妇幼保健经费达12元。

1.3.4 加强工作的指导和培训

市卫生局每年举办专题培训班, 邀请省厅领导和有关专家进行专题辅导, 组织工作现场, 进行现场观摩、学习和交流。各有关部委办局也经常深入基层一线, 进行调研、指导和推进。各地充分利用现有卫生技术服务资源, 巩固和发展服务网络, 改善服务条件, 积极培训和充实基层技术服务人员, 保证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

2 实施效果

2.1 强化了服务体系建设

坚持政府主导和公益性方向, 合理调整和配置卫生资源, 逐步建立以妇幼保健机构为主体, 综合医院和儿童医院妇产科、儿科以及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妇幼保健门诊为补充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每个辖市 (区) 由政府建好1家独立建制的妇幼保健机构, 机构建设标准按《江苏省等级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及细则》执行。各网底单位按照《常州市乡镇卫生院预防保健科 (所) 妇幼保健部门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 (试行) 》、《常州市示范产科建设实施意见 (试行) 》, 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三级甲等妇保院1家, 甲等妇保所3家, 示范产科单位29家, 规范化妇儿保科室覆盖率达80%。

2.2 促进了两个系统管理

通过制定《常州市孕产妇系统管理方案》、《常州市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方案》等全程管理标准和体系, 组织全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各类医院和卫生院的产儿科实行分工负责、分级管理, 切实落实。针对新形势下婚检源头工作流失、企业厂矿转制后保健站解体等实际, 另辟途径, 重建管理源头, 采取与计生、民政密切配合的联合形式, 在民政局和计生管理局派驻人员, 宣传告知, 建立卡册, 系统管理。对于流动人员, 采取卡册的管理与本市户口人员一致的方法, 对临分娩才到医院的孕产妇, 进行劝说, 让其返回早孕建卡单位补建卡, 若受条件限制的话, 由就诊的助产机构补建卡册, 纳入管理, 两个系统管理的职能得到全面覆盖。

2.3 拓展了综合服务功能

坚持“提供全面、连续、高质量的妇女和儿童保健服务”的思想, 适应市场需求, 开展了多层次的新技术、新项目服务。服务内容已逐步扩展到营养、心理、康复、五期、咨询指导、疾病筛查和追踪随防为一体的系列服务。妇幼保健服务进入社区、进入家庭。目前我市已建成产前筛查和诊断中心、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人类辅助生殖保健中心。体现人本关怀的导乐分娩、镇痛分娩、水中分娩也受到孕妇欢迎。

2.4 标化了难点工作模式

针对重点难点, 协调相关部门, 齐抓共管, 目前我市婚前医学检查实行由政府财政资助, 婚检与结婚登记一体服务的模式推进, 效果良好。妇女病普查实行属地管理, 在职已婚妇女由所在单位统一管理。非在职人员由所在乡镇街道统一管理, 负责计生工作的同志担任专管员编制计划, 与定点普查机构联系落实。全面启动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组建工作网络, 明确功能任务, 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 进行技术培训, 目前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已达85%以上。

3 思考

3.1 各级政府重视是首要

妇幼卫生本质上是社会发展问题, 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妇幼卫生具有公共卫生性质, 是公共卫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妇幼卫生的服务对象占人口的2/3, 做好妇幼卫生工作政府承担着重要职责。因此在实施中应切实履行对工作的领导、组织、规划、协调和监督管理职能。将妇幼卫生服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不断加强妇幼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随着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调整卫生支出结构, 加大对妇幼卫生服务工作的投入力度, 切实落实各项财政补助政策, 促进目标的实现。

3.2 各级业务工作是基础

妇幼卫生工作服务的对象不仅人口数量多, 而且服务周期长, 儿童从出生到14岁 (目前重点是7岁以下) , 妇女从青春期至老年期, 工作面广量大, 涉及到每个家庭, 整个社会, 具有很强的群体性和公益性。在其服务特点上具有连续性及系统性、方法途径的多样性、服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协同性、服务技术科学性及可操作性。必须通过先进的卫生保健观念、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服务方式, 达到提高妇女儿童整体健康水平的目标。而这些先进的卫生保健观念、先进的卫生服务体系和先进卫生服务方式必须通过各级各类业务部门具体实施和工作才能实现。

3.3 各种配套政策是保证

实施妇幼卫生服务工作, 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确定长远奋斗目标和短期阶段性目标, 明确实现各种目标的具体措施, 并按照规划, 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强化各种配套政策的保障作用, 调动方方面面工作的积极性。对于机构基础建设, 政府财政应加大支撑力度, 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投入水平。对于人员队伍建设, 编委、人事、劳动部门应有相应的政策, 按照公共卫生服务的性质, 明确人员的身份、进出的渠道、培养提高的途径以及相应的待遇。特别是对不断推出的妇幼保健技术项目应出台符合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及配套政策。对于价格政策, 计划、财政、物价等部门应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收费标准, 保证妇幼卫生服务获得合理的补偿, 以保证妇幼卫生服务阶段性目标实现。

摘要:文章通过对常州市实施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效果分析, 试图说明指标设置科学性、可及性、引导性及实施过程中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技术支撑、群众参与对于促进妇女儿童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作用与成效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Z].1994.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关于做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意见的通知[Z].1999.

[3]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01-2010年) [Z].2005.

[4]卫生部关于印发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Z].2006.

[5]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Z].2006.

[6]江苏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妇女发展规划 (2006-2010年) 和江苏省儿童发展规划 (2006-2010年) 的通知[Z].2006.

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篇3

Morocco has already made substantial progress in reducing deaths among mothers and children. The country’s maternal mortality ratio fell by 67% between 1990 and 2010 and the under-five mortality rate dropped by 60% between 1990 and 2011.

The new plan aims to bring about even faster progress. It sets the country on course to achieve reductions in under-five and maternal mortality of 70% and 82%, respectively, from the 1990 levels by 2015.

"This plan is going to make a real difference for women and children living in areas of the country where health services are most in need of strengthening." Dr Souteyrand, WHO Representative, Morocco. The Moroccan plan targets 9 regions—home to 66% of the population—that currently have lower coverage for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ervices due to difficulties accessing health services in remote areas, a shortage of trained health workers, and low quality of services. Under the plan, services will be available for free, equipment and infrastructure will be upgraded, health workers will get more training on best practices, communities will be involved as an interface between the population and health services, and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s will be put in place at regional and local levels. Transportation systems will be improved so that pregnant women can travel safely from home to hospital, and those with complications will be able to get caesarean sections.

“This plan is critical for Morocco to accelerate reductions in maternal and child deaths,” said Dr Abdelali Belghiti Alaoui, Secretary General of the Moroccan Ministry of Health. “With WHO’s support, the Ministry of Health now has a roadmap to achieve MDGs 4 and 5.”

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篇4

县总工会从四月中旬开始,对2001-2005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在预定的期限内顺利完成了评估工作任务,并撰写了《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中期监测评估报告》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既定目标任务,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符合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整体工作格局。即:党委重视,政府协调,人大监督,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支持配合,广大妇女儿童积极参与的格局,有利地推动了规划的实施,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到目前为止,妇女儿童《规划》中所涉及的各项指标大部分均已达到,仅有一小部分没有完成。妇女儿童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双提高”(妇女儿童地位提高和妇女儿童素质提高),“双促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的良好效果。下面将五年来我们的具体做法向各位领导做以简要汇报。

一、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奠定了妇儿工作的思想基础

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设计部门多、工作对象广、任务指标实、专业性科学性强,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为此,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大政府干预的力度,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有政府把《规划》中涉及的指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系统管理,并作到了“三个到位”:

1、领导认识到位。妇女是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21世界的主人,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为此,我们把妇女儿童工作做为头等大事来抓,提高到战略的位置来认识,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了一名副书记亲自抓此项工作。各级领导把《规划》的实施作为自己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密部署,真抓实管,同时注意摆正了三个方面的关系。即:摆正了完成《规划》与本地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关系;与提高全民素质的关系。为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目标责任到位。明确目标,划分责任,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可以减少互相扯皮,又有利于加强协作。工作中各单位从强化责任入手,把《规划》的落实纳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范畴,明确规定把完成指标的情况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政绩的一项重要依据,并建立健全了妇女儿童的网络体系;即以卫生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牵头的妇女儿童保健体系;以妇联、司法局、法院、公安局牵头的维权体系;以教育局、宣传部、广播电视局牵头的宣传教育体系;以人事劳动局、总工会、卫生局牵头的妇女就业与劳动保护体系;以农委、妇联、科技局、畜牧局牵头的帮扶体系;以县委组织部、妇联、教育局牵头的妇女儿童人才培养选拔体系。同时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每月的联络员例会制度、委员汇报制度、宣传制度、培训制度等。使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沟通密切配合,为落实《规划》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妇女儿童两个规划 篇5

促进全镇经济发展

自嫩江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以来,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为了更好地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提高妇女儿童整体素质,加快实现男女平等的进程,发挥我镇广大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妇女儿童事业与全镇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我镇党委始终把推动妇女儿童两个规划的实施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统一部署,精心安排,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管理,为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加大政府统筹力度,促进妇女儿童规划工作落到实处

1、明确责任,不断完善各项指标责任体系。一是为做好妇女儿童两个规划指标责任体系监测统计工作,每年党委办公室依据《两个规划》的各项指标,下发指标体系表,明确细化各部门责任,形成由妇联、教育、卫生等多个镇直部门共同参与,横向协调合作,纵向对口指导,定期提供指标完成情况的指标责任工作体系;二是坚持目标责任管理,本着条块结合、分工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制定并完善了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实施《两个规划》目标责任分解书。

2、强化管理,不断提升党委办公室工作水平。在《两个规划》实施工作中,不断强化管理,促进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一是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了自查报告、例会、责任签约等各项工作制度,并执行良好;二是每年定时召开妇女儿童工作会议,总结部署工作,及时调整妇女儿童工委成员单位,为不断提升妇女儿童工作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3、注重调查研究,突破重点难点。我们不断加大调研工作力度,各成员单位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各类调研,在关于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妇女健康教育培训、家庭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等方面形成了有价值的调研报告,为全面了解并解决阶段性、区域性妇女儿童发展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给政府决策提供了详实的依据,为更好地开展妇女儿童工作注入了源头活水。

二、履行妇联职能,积极推动两个规划贯彻实施

1、不断加大为全镇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的工作力度。一年来,我镇党委利用各大节日为全镇妇女儿童办好事、办实事。一是利用“三八”节和“母亲节”,为全镇24名妇女送去3000元慰问金和妇女免费体检卡;二是在“六一”儿童节期间开展为贫困儿童资助款物4000余元;三是湖南洪涝灾害后,全镇各级妇联组织及广大妇女群众为灾区捐款2万余元。

2、注重家庭和素质教育培训,使家庭成员和教育工作者素质不断提升。一是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加大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工作力度,镇妇联通过邀请专家开展家庭教育宣讲活动,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共组织专场报告会2场,50多名家长得到了教育与指导;二是镇党委先后三次下发关于家庭教育工作方面的文件,多次召开家庭教育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了家庭教育工作,制定了家长学校工作计划,确定家长学校教材,使家长学校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3、加强法律知识宣传,积极营造关爱妇女儿童社会氛围。建立健全妇女维权普法宣传服务网络,开展“妇女维权宣传周”活动和“禁毒宣传日”活动,设立法律咨询台、发放法律宣传单,宣传《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等基本国策,此前共化解矛盾纠纷3件,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悬挂条幅15条,举办各类普法知识培训班5期,发放书籍100本;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发挥广大妇女在“建设平安海江、创建平安家庭”活动中的“半边天”作用。

三、各司其职,努力推动规划重点指标的落实

1、妇女参政、议政有了新进展。积极推进妇女参政议政工作,通过开展一系列女性人才培训工作,大大提高了我镇妇女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参与决策及管理的比例不断扩大。目前,我镇村党政班子女干部16人,配备率100%;党委对村女干部大胆使用,委以重任,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了领导岗位,促进了两性和谐发展的社会进程。

2、适龄儿童受教育整体水平稳步提高。一是积极落实“两免三补”政策,为贫困家庭子女就学提供帮助,全镇无一适龄儿童少年因贫困问题而失学。年初镇党委召开“控辍保学”专项会议,与各中小学校长签订控辍保学工作目标考核责任状,并到各校视察,重点检查开学初学生报到情况,对于年末工作,计划到学校进行十项目标检查,重点检查中小学生到校情况,有力的保证了中小学生入学率与巩固率的达标。全镇中小学入学率100%,女童入学率100%,女残儿童入学率100%;二是积极优化教育发展环境,改善办学条件,继“双高普九”后,镇中小学学校不断充实装备信息技术,推进全镇现代化教育教学的发展步伐,教育系统实现现代管理手段,学校的环境建设力度加大,铺建操场、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校容校貌得到极大改变;三是以《嫩江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意见》为依据,抓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分别邀请心理专家教授《健康心理培养》报告,使教师对心理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得到了较好的反响,目前,海江镇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知晓率可达95%以上。

3、妇幼卫生保健事业长足发展。一是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率为工作重点,切实做好基层业务指导和培训工作,制订切实可行的孕产妇死亡干预方案、措施、贫困孕产妇救助方案,2011年,孕产妇死亡率控制为零,高危孕妇系统管理率100%,农村住院分娩率100%。镇卫生院在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建立高危妊娠、扶持政策,对特困户发生的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给予经济扶持,已连续2年孕产妇死亡率为零;二是针对我镇农村妇女工作薄弱的实际,结合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乡村一体化建设,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妇女儿童保健工作,每个村有一个女村医,做到层层有人抓、有人管,健全网络。为了提高对基层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制定详细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培训,实行学分制管理,较好地提高了农村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一年来,全镇从事妇幼保健工作的专业人员培训率达100%。

4、全面提升下岗失业妇女再就业率。充分发挥镇党委对妇女儿童工作重视的优势,建立健全服务网络,收集需求信息,建立再就业妇女资源信息档案,掌握妇女就业需求,针对她们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就业意向,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并且从政策宣传入手,利用请专业人士讲解、镇宣传板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最新优惠政策,使妇女知政策,懂政策。半年来,全镇培训下岗失业妇女30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5期,安置下岗女工19人,实现了妇女多渠道就业。2012年上半年全镇妇女从业人员比例达到46%,再就业安置率达65%。

5、不断优化妇女儿童生存环境。广泛开展包括儿童在内的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在农村继续以改水、改厕为重点,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目前,全镇农村改水受益率累计达到9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54%。

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总结 篇6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委围绕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目标,积极争取有利于妇女儿童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制定,协调指导各职能部门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认真改善妇女儿童发展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积极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使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环境有了明显改善。现将我委一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为将我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及时成立了妇女、儿童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分工明细,明确责任,采取确实有效措施,确保妇女儿童工作有序推进。

(二)突出学习,注重宣传。按照两个规划要求,结合我委实际,拟定学习方案,将妇女儿童工作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等知识拟作为学习内容和范畴,加强对妇女儿童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准确把握妇女儿童工作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同时积极利用各种有效宣传方式,强化对妇女儿童工作相关法规政策及业务进行深入宣传,使广大群众和干部职工深入了解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充分享受应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有利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利益。我委充分利用重大节日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利用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六一” 儿童节、“12.4法制宣传日”等节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面对面地向妇女、儿童反复宣讲《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各种法律法规,使我委干部职工家属妇女增强了自我发展意识,保护意识,提高了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水平,维护了家庭的和谐、邻居间的和睦,促进了单位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三)围绕一条主线,切实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委始终围绕“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条主线,积极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一是积极推行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给办里的青少年讲解法制教育课。使青少年懂得什么是犯罪,如何预防犯罪等知识。同时,根据青少年学生的特点,营造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青少年学生学法求知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二是优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切实的效地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四)以人为本,积极为未成年人搭建成长平台。为了全面开展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营造和谐向上的育人氛围。在向未成年人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我们根据未成年人不同心理、不同环境、不同行为习惯的特点,针对性的渗透思想品质教育。使未成年人心理品质得到提高,行为习惯变好,学习成绩得到进步。为有效遏制邪教对少年儿童的侵蚀,净化我办这块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年来,我办积极开展好“崇尚科学,关爱家庭,珍惜生命,反对邪教”的主题警示教育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了警示教育。

(五)加强督导,推动相关工作落实。任何工作要想落到实处并取得预期实效,离不开经常性地督促检查和业务指导。一年来,为了保证我办妇女、儿童十年发展规划的落实,我们采取多种措施加大落实力度。鼓励她们在工作中要积极向上,杜绝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

(六)协调配合,统筹推进。作为市妇儿工委成员单位,除认真贯彻落实好两个规划的有关精神和要求外,还积极协调配合各成员单位开展好有关妇女儿童工作,特别是市妇儿工委办公室牵头落实的各项工作,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切实履行职责,合理统筹,充分发挥督察作用,确保全市妇女儿童工作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共同推进,并取得较好实效。

三、2014年工作计划

(一)以十八大为指导,增强对妇女儿童工作的认识。结合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自觉运用十八大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妇女儿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实把妇女儿童工作作为一项保障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全局性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广大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二)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综合性和专业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积极宣传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特别是《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要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在全社会树立男女平等、未成年人受到保护的观念,增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意识。

浅议拐卖妇女儿童罪 篇7

关键词:拐卖,犯罪对象,数罪并罚

我国1979年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了拐卖人口罪, 这里的人口显然在外延上要大于现行刑法中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犯罪对象。全国人大常委会1991年9月颁布了《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 把妇女、儿童作为重要保护对象。在此基础上, 1997年新刑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了拐卖妇女、儿童罪, 犯罪对象仅限于妇女、儿童, 而把原来包括14周岁以上男性在内的犯罪对象排除在外。

近些年来, 黑砖窑等事件让人们看到了拐骗成年男子、买卖成年男子的事实的存在, 而通过拐卖人口非法取得人体器官的新闻更是数见不鲜。对此类案件, 在追究案件责任人时, 只能按照其他的罪名进行处罚, 如黑砖窑事件只能依照非法拘禁罪和强迫职工劳动罪定罪处罚, 这样的认定受到广泛的争论。从构成要件上来看, 拐卖妇女儿童罪所侵害的客体主要是公民的人身权利, 虽然相较于14周岁以上的男性来说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更容易侵害, 但是权利不分大小, 人身自由权作为人人共有均有的权利更是如此。在犯罪的客观方面上来说, 相对于非法拘禁和故意伤害来说此类行为更符合拐卖的行为, 因为犯罪份子所实行的行为多属于拐骗、中转、接送、收买、贩卖, 而不是在非法拘禁和故意伤害中的暴力等其他手段限制人身自由和侵害人身权利的行为。而在黑砖窑和拐卖人口非法获取人体器官的案件中, 非法拘禁和故意伤害的行为多半为收买被拐卖人口的行为人所为, 对直接拐卖人口的犯罪分子适用这些罪名, 在定罪的准确性上大打折扣, 处罚没有针对性, 不符合罪刑责法定和主客观相统一的刑法基本原则。相比非法拘禁罪来说, 无疑拐卖妇女、儿童是一个重罪, 所涉及的犯罪行为更为广泛, 更能更好的涵盖这些行为。

从犯罪分子的主观上来说其拐卖14周岁以上的男性的行为并不是直接有着非法拘禁或者是故意伤害的故意, 而是出于将人生作为商品而进行买卖的故意。从现实和危害性后果来看, 对14周岁以上的男子同样适用拐卖罪可以更好的维护刑法的正义, 更加准确的处理这些将人身当作商品买卖的行为。因此不宜把14周岁以上的男子排除在犯罪对象之外。

刑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了对拐卖妇女儿童罪加重处罚的情形, 根据刑法第240条第1款第3项, 立法者规定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将奸淫所拐卖的妇女作为本罪的一种加重情节。对此, 有研究者对此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如陈兴良教授认为, “将在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强奸妇女、奸淫幼女的行为以拐卖妇女、儿童罪一罪定罪 (尽管处罚可以很重) , 其结果是在有意无意中贬低了数罪并罚制度的作用, 不利于刑法分则与刑法总则规定的协调发展。[1]在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 兼犯有强奸犯罪, 本来是一人犯数罪, 理应实行数罪并罚, 但法律却将强奸犯罪规定为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加重情节, 值得反思。[2]陈兴良教授认为, 这样的规定不利于体现数罪并罚制度的价值, 笔者同样比较推崇陈教授的观点。

在本条文中, 立法者所使用的术语为“奸淫”而非解释者所认识的“强奸”, 按照通常的理解“奸淫”应当比“强奸”的范围更为宽泛。[3]其应当包括1、强奸, 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依靠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使受害妇女不能反抗, 从而违背妇女意志与其发生性行为。2、除使用暴力手段以外的行为在拐卖过程中违背妇女意志与被拐卖妇女发生不正当性行为。这里的强制手段应当理解为不属于强奸罪中的暴力手段, 而是利用被拐卖妇女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实施奸淫。[4]有学者认为在第二种情形之下, 因为加害人没有采用强奸罪中的暴力、胁迫等其他手段而不符合强奸罪构成要件。但是在拐卖过程中被拐卖者的人身自由受到绝对的限制, 受害人陷于危险的境地, 对自己以后的遭遇不能预计, 出于对自己的安危的考虑, 不敢反抗或者是不能反抗, 与加害人发生关系并非出于自己真实的意志, 受害人在第二种情形遭到奸淫, 应当认为符合强奸罪中规定的非暴力其他手段。

在拐卖妇女的过程中奸淫被拐卖妇女, 加害人所侵犯的是不同的重大法益。对性权利这一法益在客体特殊保护上体现的罪名有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等, 这些罪所保护的对象只包括女性的权利, 而本罪既是对人身自由权和也是女性性自主权的侵害。出于对妇女性自主权的特殊保护一般原则在这种情节中不应当按一罪处罚。在拐卖妇女的过程中奸淫被拐卖妇女属于行为加重的情节, 既然属于行为加重情节则不能适用在罪数理论上结果加重从一重处罚的刑罚方式。在拐卖妇女中, 加害人的行为已经通过绑架, 拐骗等达到了限制受害人人身自由, 控制受害人用以出卖的程度, 而加害人所实施的奸淫行为不是为了达到上述程度而必须, 因此加害人所实施的奸淫行为不能被拐卖妇女罪所列举的行为所包含, 按一罪进行处罚无法对妇女的性自主权进行直接有效地保护。

对比其他罪名如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中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后, 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的, 对行为人以强奸罪和收买被拐卖妇女罪实行并罚。不难理解, 在拐卖妇女的过程中奸淫被拐卖妇女无论从社会危害性上还是在加害人的主观故意上都要比收买被拐卖妇女而与之发生性关系严重, 而在拐卖妇女罪中适用数罪并罚而在拐卖妇女罪中适用一罪毫无疑问造成了刑法内容上的前后矛盾。同样在组织他人偷越国 (边) 境罪中对被组织人有强奸行为的按照数罪并罚的规定, 在运送他人偷越国 (边) 境罪之中对被运送人有强奸行为的也适用数罪并罚的规定。因此, 拐卖妇女过程中奸淫被拐卖妇女的应当认为是强奸罪和拐卖妇女罪同时成立而数罪并罚。

参考文献

[1]陈兴良.刑法学[M].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2]陈兴良.罪名指南[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陈国庆, 韩耀元, 宋丹.<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解读[J].人民检察, 2001 (09) .

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篇8

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4700万留守妇女、5800万留守儿童,合计已超过1 亿人口。虽然各地各部门出台了有关政策和措施,各级妇联开展的帮扶工作也取得了成效,但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留守妇女儿童群体的生存发展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为此,全国妇联将留守妇女儿童工作作为 2011年的“重中之重”,并启动“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关爱行动”。

陈至立指出,各级妇联要从服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的重大意义,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扎实推进关爱行动。

上一篇:后的学校700字想象作文下一篇:体育教练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