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东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通用9篇)

广东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 篇1

(审议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保护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深度挖掘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和振兴,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及《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省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的认定、管理、保护和利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传统村落,是指且尚未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而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传统风貌和格局比较完整,具有较高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经省人民政府认定予以保护的村落。原则上为村落户数不少于30户、相对独立的自然村。

第三条(保护原则)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遵循保护优先、规划先行、有序修复、合理利用、活态传承的原则。

第四条(政府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协调机制,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工作健康发展。

传统村落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改善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生态环境。

传统村落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制定实施传统风貌建筑修缮、风貌整治等实施方案和相应项目;指导村(居)民委员会订立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村规民约;指导在传统村落内适度有序地开展旅游、休闲度假、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技艺加工制作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第五条(地方责任)传统村落所在地村(居)民委员会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一)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和宣传工作;

(二)依法组织村(居)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将传统村落保护事项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居)民按照传统村落保护要求,保护文物古迹,合理使用传统建筑;

(三)对有损毁危险的传统建筑进行登记,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和房管部门报告;

(四)收集、保护已经坍塌、散落的传统风貌建筑的构件,并及时交乡(镇)人民政府保管,并向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报告;

(五)协助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六)对违反传统村落保护规定和要求的行为,进行劝阻制止,并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

第六条(部门责任)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全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指导和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牵头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统村落的保护、监督和管理工作,并且负责建立传统村落及其各类保护对象的档案,制作并设置传统村落保护标识标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建设)、房屋、文化(文物)、财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旅游、农业等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保护资金)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传统村落保护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根据实际安排保护发展资金。

省、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依照有关规定统筹整合相关财政资金,用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传统风貌建筑保护等工作。

政府资金扶持的产业发展项目应当向传统村落倾斜。鼓励、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传统村落保护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第八条(专家库、驻村专家与村级联络员)省、市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结合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1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库。

传统村落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从专家库中聘请1-2名驻村专家,负责对其驻地传统村落档案建立、规划编制、修缮整治、项目实施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现场指导。

传统村落村(居)民委员会在村(居)民中推荐1名村级联络员,负责宣传传统村落相关政策、监督项目实施等工作。

1广东省“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简称“三师”)专业志愿者下乡服务”活动自2014年9月启动,通过发动国内外城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工程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参加志愿服务队,引导其自愿与村镇结对,从传统村落格局、特色风貌建筑以及环境改善等方面展开针对性的工作。第九条(社会参与和鼓励)传统村落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积极组织开展传统村落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调动原住村(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保障原住村(居)民的合法权益,充分尊重原住村(居)民生产生活的合理需求。

对在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酌情给予奖励。

第二章 申报认定

第十条(申报标准)申报中国传统村落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执行。

具备下列条件且尚未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的村落,可以申报广东省传统村落:

(一)选址、布局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与自然有机融合,环境自然,尺度宜人,体现人和自然共生的建造智慧;

(二)传统风貌建筑总量超过自然村建筑总量的1/3或集中连片分布,建成年代在30年以上,体现一定历史时期、具有特定时代印记,或者承载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等岭南特定地域文化特色的建造传统和建筑风格;

(三)能够承载乡愁记忆和归属感,具有地域影响的祠堂、牌坊、古桥、戏台、古井、老树等历史遗存保存较好;

(四)具有传统岭南特色和区域代表性,能够体现农耕文明、海洋文明时期的地域特点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种植、养殖、捕捞、手工制作技艺和加工制造工艺等;

(五)具有较为鲜明的岭南地域乡土文化特征的民俗活动、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仍保有活态。

第十一条(调查申报)申报广东省传统村落,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传统村落资源调查工作,摸清传统村落情况,根据申报标准确定候选名单,向市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有条件申报广东省传统村落而县(市、区)人民政府未提出申请的,省住房和建设厅和市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可督促地方履行调查申报程序。

第十二条(递交材料)申报广东省传统村落,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村史概要,包括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等内容;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不可移动文物、传统建筑、传统特色制作技艺或者制造工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清单和相应图文资料;

(四)社会经济、房屋空置率等资料;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六)对申报广东省传统村落,村委会以及五名以上村民代表的意见相关材料;

(七)其他有关传统村落申报认定的材料。第十三条(认定公布程序)

市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会同本级规划(建设)、文化(文物)等部门对候选名单进行初审,认为符合条件的,向省住 5 房城乡建设厅推荐。

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文物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推荐名单进行评估论证,提出审查意见,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认定。批准认定名单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文物主管部门在批准后二十日内向社会公布,列入广东省传统村落名录。

广东省传统村落的评审认定程序和评价指标体系,由省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会同省文物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向上申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文物主管部门在已经认定的广东省传统村落名录中,按照国家有关评价标准,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文化、科学、社会、经济价值的传统村落,向住房城乡和建设部推荐中国传统村落,并指导所在地区县(市、区)人民政府进行申报。

第十五条(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所在村庄被依法认定为历史文化名村的,应当遵守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从严管理。

第十六条(建档挂牌)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文化(文物)、档案等部门按照一村一档要求建立传统村落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传统村落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认定公布后半年内,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面向公众的授牌仪式,并将保护标志牌设立在传统村落显著位置。标志牌由省住房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统一设计,传统村落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制作。

第十七条(动态监护和退出机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应当建立传统村落督察员制度,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实施、保护发展 6 情况进行督察。

发现因不可抗力导致传统村落灭失或损毁、确已失去保护意义,或者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调整、撤销的,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文物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论证,提出审查意见,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

第三章 规划编制

第十八条(编制期限)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自传统村落名录公布之日起1年内,编制完成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已编制保护规划的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不需要重新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期限应与村庄规划保持一致。第十九条(规划内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应遵循“一村一策”,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保护原则、保护内容;

(二)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必要时包括环境协调区;

(三)保护措施和建设控制要求;

(四)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及近期保护项目;

(五)山水环境与传统格局、传统风貌建筑、村落环境要素等保护对象的分类保护要求及措施;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其他当地传统民俗遗产的保护传承、传播要求;

(七)村落发展定位及发展途径;

(八)村落人居环境规划。

第二十条(规划协调)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相衔接,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合理安排村民住宅建设用地。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应当与村庄规划的规划范围、发展定位、保护内容和要求、人居环境规划等基本内容等相衔接。

传统村落未编制村庄规划的,其保护发展规划应当与村庄规划同步编制;已经编制村庄规划的,应当单独编制保护发展规划。第二十一条(公众参与)编制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应当符合传统村落实际,突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需要,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并以村(居)民代表大会、听证会等形式充分征求村(居)民、专家的意见。

第二十二条(上报审批)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草案应当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报市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城乡规划(建设)主管部门、文化(文物)主管部门进行技术审查,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后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0日。

规划草案公示后,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报所在地市人民政府审批。报送审批的文件中应当附具对上述审查意见的采纳情况及理由,经听证的,还应当附具听证笔录。

第二十三条(公布备案)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经批准之日起30日内通过政报、政府信息网站或者当地主要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并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备案。第二十四条(规划修改)经批准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不得擅自修改。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修改的,所在地县(市、区)人民政 8 府应当向市人民政府提出专题报告,经市人民政府组织论证后作出是否同意修改的决定。

(一)传统村落内的历史文化遗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传统村落发展定位、发展途径发生重大变更的;

(三)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批准机关认为应当修改的其他情形。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修改应当按照原制定程序编制、报批、公布和备案。

第四章 保护修缮

第二十五条(保护思路)传统村落应当整体保护,不得改变与传统村落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包括传统村落的自然植被、山体绿化、古道、河流水系及河塘沟渠等。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应当注重传统文化的延续性,保护传统村落内承载历史记忆、农耕文明、海洋文明的各类载体,传承传统习俗和传统技艺。

第二十六条(分类分级分区保护原则)传统村落内文化遗产,应当按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等级别按照相应法律法规实行分级保护,并按照遗产类型进行分类保护。按照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形及色彩等。

传统村落内文化遗产相对集中、形成建筑组群的区域,应当结合历史环境,划定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予以分区整体保护。第二十七条(禁止行为)除因国家公共利益、军事防御等需要 9 外,在传统村落核心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下列违反保护发展规划的活动:

(一)开山、采石、取土、开矿、毁林开荒、填湖造地等破坏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活动;

(二)占用保护发展规划确定保留的园林绿地、河湖水域、塔桥亭阁、堤坝涵洞、道路等;

(三)修建生产或者储存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等;

(四)拆除、迁移保护发展规划中确定的保护性建(构)筑物;

(五)保护发展规划未经批准前,撤并列入名录的传统村落;

(六)以保护利用为由将村民全部迁出、实施房地产开发;

(七)其他违反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的活动。

第二十八条(建设控制)在传统村落核心保护范围内,只允许必要的公共设施的新建、改建、扩建活动,且应符合保护发展规划的要求,与核心保护范围整体风貌相协调。

在传统村落建设控制地带新建、改建、扩建房屋的,应当符合保护发展规划,其色调、体量、高度、密度、形式等应当与整体风貌相协调,且不影响传统村落核心保护范围轮廓线和主要视线走廊。第二十九条(传统村落内保护对象)传统村落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全面调查传统村落内传统风貌建筑分布情况,广泛收集建设年代、材料结构、建筑风格、使用功能、资料照片等基础资料,组织开展各级保护建筑登录工作。

对传统村落内城墙、城(堡、寨)门、牌坊、古塔、园林、古桥、古井、古树、古道水渠(道)、排水沟及其附属物等重要村落环境要素进行认定,并实行登录保护。

第三十条(修缮实施方案和风貌整治方案)传统村落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制定传统风貌建筑修缮实施方案、风貌整治方案,上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组织有传统风貌建筑维修经验的工匠,按照传统风貌建筑修复工程指引,参与传统风貌建筑抢救修缮和传统村落风貌整治。传统风貌建筑修复工程指引,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另行制定。

第三十一条(保护与修缮责任人)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传统风貌建筑的维护修缮,由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负责;没有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的,或者所有权人下落不明的,由村(居)民委员会负责。第三十二条(保护修缮要求)传统村落内各级传统风貌建筑的修缮,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传统风貌建筑修缮实施方案和风貌整治方案的要求,由责任人负责维护和修缮,并应按照修旧如初的原则,采用传统技术、传统材料,并在传统村落保护专家的指导下按照传统技术工法施工。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传统村落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

第三十三条(修缮补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传统村落内传统风貌建筑的维护和修缮给予补助。维护和修缮补助细则,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另行制定。

传统村落内的传统风貌建筑有损毁危险,所有权人不具备维护和修缮能力的,经所有权人请求或经征求所有权人同意,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第三十四条(修缮技术支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培训 11 传统工匠,不断提高传统工匠的技术水平。

第五章 活化利用与发展

第三十五条(消防)传统村落内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应当参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本级城乡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制定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第三十六条(防灾)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国土资源、城乡建设(规划)等部门开展传统村落自然灾害隐患排查,及时治理传统村落地质、洪水、雷电等灾害隐患。

第三十七条(设施完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统筹开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提升传统村落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村落环境。

第三十八条(用地统筹)传统村落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集约用地原则,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因非国有文物保护单位或非国有历史建筑保护所需的用地置换及因保护规划实施所需的农村住宅建设。

传统村落因保护需要在村内另行择地新建村民居住区的,其新村建设风貌、产业安排应与保护发展规划相协调。

第三十九条(日常保护管理)保护责任人应按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中对各类建筑规定的保护修缮要求进行保护管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涂改或者损毁传统村落内设置的 12 传统村落保护标识标牌。

第四十条(鼓励活化利用)鼓励村民在传统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在传统村落内开展旅游、休闲度假、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技艺加工制作等生产经营活动,结合南粤古驿道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组织开展体育、文化、教育、旅游等活动,鼓励文化遗产的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利用,促进传统村落与当地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第四十一条(文化弘扬)建设传统村落乡情村史陈列室和数字博物馆。建立乡村文化专家队伍,系统整理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俗等各类非物质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内涵,讲好村落故事,促进文化传承。

第四十二条(非遗利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应当保护其相关实物和场所,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活态传承,防止滥用和过度开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文化遗产传承创造有利途径。第四十三条(旅游发展)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扶持有条件的传统村落结合本地特色发展乡村旅游,推动重点旅游景区建设与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有机衔接,在乡村旅游评级认定等方面对传统村落予以优先。

鼓励利用村民私有产权或者退出土地、住宅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

第四十四条(产业发展)在延续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培育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健康养老、文化创意、户外运动、民俗展示、民宿等产业,激发传统村落活力,促进农民增收。第四十五条(共同缔造)鼓励传统村落原住居民通过乡规民约 13 的制定,参与和主导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保障原住居民的合法权益。

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以捐赠、出资、设立基金、提供技术服务或者租用传统风貌建筑等方式支持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

鼓励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志愿者服务队伍,引导社会公众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宣传工作。

第六章 附 则

广东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 篇2

一、方顶村的历史沿革

方顶村位于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西南部, 南望五云山, 西邻汜水河, 东与冯沟村为邻, 北连观沟村和魏岗村, 占地约4000 平方米, 共8个村民组419 户人家、1675 口人。

明洪武年间, 方氏先人从山西省洪洞县经过长途跋涉, 到今天的方顶村筑寨定居下来, 命名为方山寨, 后因其地势高于周边村庄, 改名为方顶村。 方顶先人因地制宜, 顺势选址, 择机而居, 繁衍生息, 聚族而居。 该村建筑大多以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主, 保留有黄土高原特有的窑洞和山西、河南等地区传统的房屋、独特的单面坡顶房、绣楼等。 建筑多为硬山房, 建筑的墀头、门楣、墙角等许多部位都遍施各类砖雕、木雕及石刻。村落内民居多保留有四合院、三合院等建筑样式, 个别房屋依山而建, 依崖掏窑。建筑材料呈多样化, 有砖、石、木、土等。 部分房屋、窑洞木雕、砖雕、石刻内容多以祈福、添寿等为主, 图案造型精美, 形态各异, 五脊六兽形象逼真, 栩栩如生。 其民宅规模、建筑面积及完好度均堪称郑州之最, 成为中原浅山地区传统民居群的活标本。 2014 年4 月被评为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

二、方顶村保存现状和价值

方顶村是郑州境内发现的保存较为完整, 距离市区最近的一处传统村落, 直观地展示了中原地区明清时期村落的格局、 街道设置、建筑形态和民风民俗, 是中原浅山地区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 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文物、哲学和建筑艺术价值。

从历史文化价值来看, 方顶村有600 年悠久的历史, 有着诸如担任过高官的赵东阶等历史名人的实物与传说, 真实地保存了该村历史痕迹, 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

从文物价值来看, 方顶村现存古民居院落43 处, 房间279 间, 其中较为完整的有13处, 古建筑总体用地20 多亩, 包括街道、祠堂、名人故居和村民住房。 建筑风格从明代中期一直延续到现在, 以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主, 建筑类型丰富多样;村落内民居保留有四合院、三合院、四合窑院、三合窑院、四合楼院、三合楼院及地坑院等院落形式, 房屋有依山而建, 依崖掏窑, 平地起楼多种类型的建筑形制。 方顶村历史建筑规模之大, 建筑类型多样性和保存的完整性, 都是郑州地区乃至中原地区不可多见的。

从传统哲学价值来看, 方顶村以其独特的环境格局和地势形态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方顶村村落的选址和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对自然充分尊重的理念, 符合藏风聚气、负阴抱阳的风水理论, 与周围的地形地貌和山水自然风光取得和谐统一。

就艺术价值而言, 方顶村建筑群体风格统一, 建筑布局相得益彰, 其建筑高度并无大的起伏, 等级地位的差别在建筑外部表现得并不突出, 而在内部则体现了长幼尊卑和等级次序, 体现了传统建筑思想的谦和含蓄、尊礼重道。 构造简朴而不失单调, 装饰精巧别致、繁简有度, 色调朴素淡雅, 具有“和谐、沟通、含蓄、精致”的审美特征。

三、从方顶村看郑州传统村落保护开发存在的问题

1. 以开发利用的名义蚕食传统村落。 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型增长点, 传统村落的开发利用往往是地方政府热衷的发展模式, 然而在开发中破坏文化遗产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 不少地方打着 “开发性拆迁”“保护性拆除”“针对性保护”等旗号, 名为文物保护, 实则肆无忌惮地拆除古建筑, 进行商业开发。 如陕西韩城古城的大批古民居乃至文物保护单位遭遇大规模拆迁, 名为“保护改造”, 实则为商业项目建设打着保护的幌子暗度陈仓。 而此现象在方顶村的开发中已初见端倪, 目前方顶村正在进行地产开发, 除村落核心区建筑和整体村落基本格局保存较为完整外, 其他遗产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 尤其是在寨顶传统建筑之间修建的大体量现代建筑, 与周围建筑风貌极不协调, 严重破坏了村落布局和景观环境, 而村落周围更是现代建筑环绕, 割裂了村落与周围环境的关联。

2. 原住民的改建拆建造成内部性破坏。随着现在生活方式的普及, 传统民居内部结构以及基础设施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居民们对现代高质量居住和生活条件的追求, 是引发改建、 拆除传统民居的内部因素, 从而带来传统民居的自建性破坏。 由于我国农村长期实行“一户一宅”政策, 有旧房, 不批新房, 居民为了改善居住环境, 不得不拆旧建新, 尤其是经济较发达地区, 富裕起来的住户为改善居住条件, 纷纷以新代旧, 拆建、改造了大量老宅。 即便是没有拆毁建筑, 居民也随意增建现代建筑和设施, 进行破坏性改造, 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民居的本体和风貌。 除了改善居住条件, 经济利益驱使也是居民破坏传统建筑的原因。 当地居民为了获得经济利益, 将保存完整、艺术价值高的建筑构件、附属物卖给不法文物商贩。

3. 整体置换, 迁出原住民, 加速该村传统文化要素的流失。 一直以来, 传统民居开发普遍的做法是把原住民全部迁出后进行统一的规划, 这种开发模式在城市建设早期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传统村镇, 典型案例是乌镇模式, 即将传统村落一定区域内居民整体迁移, 集中进行旅游和商业开发。 这种做法尽管保护了建筑等物质本体, 却使传统村落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原生环境遭到破坏, 造成文化变迁, 加速了传统文化的消亡。 遗憾的是, 这种发展模式也出现在方顶村的保护和开发中。 2012 年, 郑州市上街区政府就方顶明清古文化村落开发一事, 与北京一家投资有限公司签约, 投资数十亿元, 计划把方顶村打造成民俗游景点。 开发方式主要为整体搬迁, 将全村400多户居民全部搬迁至附近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楼房内。前不久笔者探访方顶村现状, 发现村内人迹寥寥, 建筑破败不堪, 到处是一片荒凉凋敝的景象。 昔日中原明清建筑的活标本成为名副其实的“僵尸村”, 再也体会不到原汁原味的风俗民情。离开了居民日常生产和生活, 传统文化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文化的变迁和消亡是迟早的事。

四、对方顶村保护利用的建议

1. 严格依照保护规划, 保护和延续村落的特征要素和价值载体。 目前上街区政府委托郑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郑州市上街区方顶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对以方顶历史村落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环境进行有效保护, 突出方顶村的寨堡文化、传统山区民居建筑文化和商贸文化特色, 全面保护方顶村的原生态。 同时使之满足现代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适当开展旅游活动, 使之成为“生态本底优良、寨堡格局清晰、建筑类型多样的宜居宜游宜发展的中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根据规划要求, 方顶村的保护、管理、改造、展示、开发等应当遵循几个原则:

(1) 保护体现区域和文化特色的特征要素, 如村落格局、街巷肌理、传统建筑。

方顶村依山而建、顺应自然, 要保护村落随地形和功能而灵活布局、错落有致的格局;方顶村传统街巷主要有翰林街、方顶村前横街等传统街巷, 应当严格保持村庄内的古街巷走向与基本形态, 保持街巷铺装的传统特色, 保护沿街建筑的传统形式、立面形式等历史风貌;方顶村现存完好、价值较高的有43 座历史建筑, 对这批建筑应进行重点维修与整治, 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 恢复传统建筑的历史风貌, 完善宅院内部功能, 使其成为方顶村传统建筑的典范。对于其他一般建筑的维护可以根据保存现状和价值进行相应的整治和维护。

(2) 保护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特征要素, 如疙颤河谷林地、台塬麦田、梯田等区域环境要素和娘娘沟、程湾村所处崖底台等地势形态。

方顶村位于汜水河与其支流疙颤河交汇台地边缘, 村落沿台地边冲沟从河底逐级向上分布, 层楼叠院。 河谷两侧为台塬、梯田、麦地景观及少量地势不平的山林地。 山、林、田、村共同构成其“天人合一”的环境格局和田园风光。 因此要整体保护村庄周边台塬河谷、 山岭沟壑的自然格局和地势, 保护自然植被、山体不被破坏。除此之外, 还有古树、古井、水塘、石器具等能体现方顶村传统特色和典型特征的构筑物等历史环境要素, 它们与民居建筑群共同体现村落的历史风貌, 都应该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

(3) 保护体现人文内涵的特征要素, 如传统民俗活动、手工技艺、营建技艺等。

方顶村具有丰富的反映传统农耕文明的民俗活动、生产方式及手工艺技能, 是农耕文明的活标本, 同时方顶村还有独特的建筑营造技艺。 方顶村的传统民俗主要有火神会、坟会、绑灯山等;反映传统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及手工艺技能主要有耕种小麦、油桐种植、烙饼、和面、草编、竹编以及砖雕等;建筑营造技艺主要有打磨卵石、顽石砌筑、版筑夯土、土坯制作、木作等。 这些节庆习俗、传统技能、土特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村落的重要内容, 和村落物质文化一样, 必须加以保护、挖掘、展示和利用。 此外, 原住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和传承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也应得到重视。

2. 合理改善传统民居的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 由于大多数民居仍有人在继续居住和使用, 而传统民居的空间、功能、基础设施等居住条件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生活的要求。 因此改善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 是保护传统民居最直接的需求, 应当允许居民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改善其内部使用条件。 传统民居的改造必须遵循原真性原则, 针对不同类型的民居, 制订与其相适应的建筑设计方案。 在对传统民居进行更新与改造时, 应当控制原物与改造部分的比例, 所有的改造必须与传统民居的尺度相协调, 选用的材料也需与传统材料在色彩、质感上保持一致。在不改变原有建筑格局、 空间形式和建筑色彩的基础上, 设计出适应现代城市生活需要的新型住宅, 延续民居的历史形态。 政府部门可以委托专业机构, 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和准则, 引导居民进行必要的改造和建设。

3. 留住原住民, 加强社区参与性。 传统民居是地方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的载体, 不仅承载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更是家族凝聚力的根源所在。 保护传统民居, 不仅要保护建筑实物, 还要注重活态传承, 保护当地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和族群精神, 因此活态保护需要原住民的留守和参与。 原住民不仅是传统建筑的所有人, 更是继承和传播历史文化的载体, 留住原住民, 才能留住当地的生活形态、市井气息, 传统文脉才不会被切断。

由于传统民居、村落大多为私人所有, 地方政府在保护利用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寻求原住民的参与, 组织和发动他们更多地以主人的姿态参与保护管理。 鼓励开展社区自治, 鼓励原住民在政府的指导下, 自主开展保护修缮和开发经营。 但要明确开发经营者在传统民居的保护、管理、展示等方面应承担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居民参与保护利用, 使得传统民居的保护传承与居民的利益直接相关, 开发成果全民共享, 居民的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有利于调动居民保护传统建筑积极性, 实现文化遗产保护和社区发展的双赢。

4. 健全民居保护的地方性法规, 加大执法力度。 由于现有的《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不能完全适应民居保护需要, 其他相关制度也只是概括性表述, 并没具体措施。 因此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地方性法规十分必要。 目前已有不少城市出台了传统建筑、民居保护管理法规, 如《黄山市古民居保护暂行办法》《福州市古村镇古民居保护条例》《武汉市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等。 地方性法规应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措施、修缮程序和技术要求、产权转让、旅游开发、 经营等涉及保护利用的具体项目进行明确规定, 确保民间未列入古民居保护单位的传统古民居保护工作有据可依。 同时, 对毁坏民居的违法案件, 文物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严格执法程序, 创新执法手段, 借助联合执法、社会关注的优势, 对违法行为予以严厉处罚。

结语

方顶村作为郑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村落, 不仅丰富了中原地区历史文化内涵, 也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郑州市应当以方顶村等传统村落、 乡土建筑的保护为契机, 在有效保护传统民居的基础上, 实现合理开发利用, 使传统民居成为促进城市发展、延续历史传承的有生力量。

注释

1[1]刘攀:《郑州传统民居营造技术研究》。

2[2]李红光、刘宇清:《河南民居初步调研和价值初探》《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 2009年。

3[3]郑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郑州市上街区方顶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2014-2030) 》, 2015年。

广东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 篇3

自2014年福建省启动实施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程以来,成效明显。经过普查,目前,福建省共登记各种类型的传统村落703个,125个传统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18个传统村落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国保省保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名单。

福建省着力强化省级层面的组织协调和统筹规划工作,有效整合各职能部门的优势资源,将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工作与全省宜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及A级景区建设结合起来,福建省住建厅、省文化厅等联合制定《关于重点扶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整治的指导意见》、《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整治导则》,编制了《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规划》,在技术指导、资金投入、用地保障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提供了重要保障。《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立法工作,也已被列入2015年福建省立法计划。从2014年起,福建省结合开展宜居环境建设,每年对10个重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实施整体保护、环境整治和景观提升工程,福建省财政每年投入达5000万元,市县财政做相应配套。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总结 篇4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总结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总结

20XX年5月25日,县人大“三查”活动住建局汇报会在人大会议室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部门有县人大、县政府、县住建局、传统村落所在的乡镇组成,会议由县人大张主任主持。

会上,县住建局局长闫成民汇报了我县传统村落工作开展,汇报采用“ppt”格式,从传统村落的概念、我县传统村落的情况、三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基本情况、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体会、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七部分进行了汇报。县人大环资委袁晓文主任就4月28日和5月11日开展的调查活动做了调查报告,调查报告针对已列入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北四家子乡唐杖子村八盘沟传统村落、柳城街道办事处西大杖子村传统村落、西五家子乡三道沟村传统村落和已初步入选国家第四批传统村落名录的胜利镇三家子村村落保护工作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六点建议进行了总结。

会上,张中枢副主任就5月11日参加的调查活动对传统村落工作进行了总结:一是县政府高度重视,致使朝阳县的传统村落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二是住建局在传统村落申报工作中做了大量的细致工作,确保了在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申报中3个村落成功入选,全省仅有8个;三是住建局委托传统村落资深专家编制保护发展规划和保护发展建设方案,致使规划细、标准高;四是在省住建厅包扶活动中,住建局的工作得到了高度认可;五是宣传上有突破,朝阳县广播电台和塞外风等媒体已开辟了传统村落专栏;六是争取资金政策上住建局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每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争取300万国家级补助资金奠定了基础;七是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住建局、县级相关部门、乡镇(街道)政府配合紧密,主要领导亲力亲为,安排专人负责村落保护发展建设。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张中枢副主任还提出了如下建议:一是在“十三五”期间在国家级传统村落申报工作要提前规划,摸清底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按、目标做好上报计划;二是传统村落保护领导小组要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对各乡镇提出的问题,住建局要及时做好汇报;三是重点做好保护,在保护的同时打造现代服务业,增加群众收入,发展地方经济;四是各相关部门、各乡镇加强配合,明确牵头部门,资金使用做到“一评一审”,保证资金安全运行,保证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五是继续加大宣传,使群众认识到保护好传统村落就会取得经济利益,做好向外宣传,把我县的传统村落特点宣传出去。

会上,韩国坤副主任在充分肯定工作进展的同时,提出了传统村落建设应与扶贫开发相结合,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最后,张主任做了表态性发言:一是住建局汇报材料充实,汇报形式新颖;二是对传统村落从申报到入选,以及现在的建设很满意;三是住建局工作到位,安排到位,工作思路清晰,对各部门在传统村落建设的配合工作也很满意;三是传统村落所在的乡镇积极性高,发展势头较好,前景发展很广。下一步要将传统村落打造成县级名片,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带动社会经济发展,是村落保护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稳步推进传统村落建设工作。

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总结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进一步抓好新农村建设,溪口镇政府严格按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要求,落实专项资金使用,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溪口镇目前共有中国传统村落两个,分别为花桥村木梨村及祖源村。

木梨村属溪口镇花桥行政村,始建于明末清初,有400多年历史,地处海拔600多米的山脊上,背倚海拔近千米的苦竹尖山脉,距镇区10公里,县城35公里,黄山市区47公里。全村现有52户,142人,主要有詹、洪两大姓。20XX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祖源村始建于宋代,明代开国谋臣朱升故地,位于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境内,距休宁县城29公里,坐落在海拔685米的插角尖山腰,辖6个村民组276户908人。20XX年祖源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推进情况

1、木梨村

20XX年,我们对木梨村的村庄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对村内来及污染进行了全面清洁,增设环保垃圾桶100只,并聘请保洁员。我们对进村的简易道路进行维修改造,安装了路灯,并对老旧线路进行了整改,为8家农家乐免费发放了家庭灭火器。

20XX年,木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全面展开,截止目前,村庄内古石板路维修改造已完工,长约360米的村内至观景台步道已铺设完毕,高山塘坝的维修加固工程在经多次协商改动后业已完工,村内水口维修改造及消防池建设工作已完,高3米、内径2。5米的垃圾焚烧池已建设完工;旅游公厕修建正在紧张选址中,消防管道及排污管道铺设正在进一步详细设计,德尚堂古建筑修复工作已制定详细实施方案,目前材料正在抓紧筹备准备开工。

2、祖源村

溪口镇合理结合社会资金,开展“梦里山村”项目建设,对祖源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发展。项目旨在不改变村庄格局和村民生活方式前提下,对祖源村旅游资源及传统文化进行整合,打造文化旅游古村落。

目前重点对红豆杉区域民居及周边环境进行整体保护开发,完成了红豆杉区块闲置房屋租赁31幢,交付使用21幢,12幢房屋改造施工已经启动,其中8幢初具雏形。完成红豆杉区域周边1200多平方米土地、70余亩水田流转承租。红豆杉景区景观提升工作业已全面展开,种植红豆杉、紫薇、映山红、红枫等景观植物1000余株。

房屋改造过程中,内部采取现代化工艺设计,合理设置空间,打造舒适自然的居住环境;外在设计上,采用徽州传统建筑工艺,就地选取当地石材木材,对徽式房屋进行修缮加固,不改变如旧外貌,进一步发扬徽派建筑风格,展现祖源历史建筑风貌。

下一步还将对村庄古道、石板路等历史风貌建筑进行维修保护,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周边田园风光建设,进一步提升村民居住环境和村庄内在景观。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1、加强村民保护意识

前期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宣传,对村民保护意识提升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我们还是发现了部分村民存在保护意识薄弱的情况,例如随意倾倒垃圾、建筑风格脱离村庄历史等。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宣传,将传统村落保护内容写入村规民约中,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真正让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意义被村民熟知,让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到传统村落保护中来。

2、防止保护开发造成的“二次破坏”

广东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 篇5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概况

开展传统村落保护,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规范化是传统村落保护的抓手和创新驱动力。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精髓,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国民的集体乡愁。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扩张,在现代化、乡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的破坏,不少承载着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古村落被连片拆除,或沦为空心村。为规范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进一步推进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制定了《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规范》地方标准。计划下达后,西北大学严格按照《陕西省标准化条列》、《陕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等相关要求,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开展资料文献研究、实地调研、标准要素分析、方案讨论和意见征求等工作。历时7个月的认真工作,目前已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主要起草工作过程如下:

(1)准备、策划及分析、调研阶段。

2017年6月,经过必要的准备工作,成立了《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规范》地方标准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推进标准的起草工作。工作组成员包括传统村落保护技术人员和标准化研究技术人员,确保了标准编制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接着拟定工作计划和方案,根据工作内容落实工作任务,责任到人。

2017年7-11月,工作组工作组通过网络、书籍、期刊等方式,首先收集和整理我国有关的标准和法律法规,其中收集到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 50357-2005)、《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 国务院令第 524 号)、《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2005]42 号)、《关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12〕184 号)、《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建村[2014]61 号)《陕西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范》(DBJ61/T109-2015)、《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陕西省乡村规划建设条例》、《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陕西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陕西省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等。同时,工作组又收集了我国与发达国家村落保护与利用等相关文献,并系统分析了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历程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标准起草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

(2)开展分析研究,起草形成标准草案。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研究确定规范的范围、结构框架,反复征求相关方意见,提出细化的要求和内容,并适时与专家进行讨论、修改,2018年1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编制原则

执行已有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陕西省传统村落风貌特点和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要求,本着“因地制宜、保护优先、特色鲜明、有效指导”的原则编制《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规范》,目的是规范和指导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提高城镇化质量、效益及其可持续发展,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主要内容

标准内容吸收总结了陕西省的经验,参照相关上级标准规范编制形成。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保护总则; ——保护调查; ——保护规划; ——保护措施; ——合理利用; ——保护管理;

(1)本标准首先给出了“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规范”的范围及相关术语定义,明确了规范的结构框架。

(2)“保护总则”一章中,明确了传统村落的保护原则和保护对象。

(3)“保护调查”一章,对传统村落的识别、调查和建立档案等提出了相关要求。

(4)“保护规划”一章,对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批等内容提出一般要求,对保护规划所涉及的内容和规划成果提出相关要求。

(5)“保护措施”一章,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建设工作提出一般要求,对保护措施所涉及到的村落整体保护、传统建筑保护、历史环境要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提出相关要求。

(6)“合理利用”一章,对传统村落的开发利用分区分类提出一般要求,对利用形式所涉及到的文化产业、旅游休闲、教学基地等提出相关要求。

(7)“保护管理”一章,对健全传统村落保护的长效机制和加强宣传教育提出相关要求,规定了负责传统村落保护组织实施主体的责任以及监督管理的要求。

三、试验验证

本标准参照相关上级的标准规范编制形成。一部分采用相关行业标准规范的内容,科学性及合理性已经得到证实。另一部分,则是通过调研、实地考察、讨论等过程,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分析研究,总结提炼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先进性的做法,而固化于本规范中。

四、知识产权说明

无。

五、采标情况

无。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

尚无。

七、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建议审批发布为推荐性地方标准。

八、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广东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 篇6

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最为浓郁的乡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状态。保护好传统村落,是建设美丽中国、文化强国的需要,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心灵归属感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启动了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用3年时间投入100多亿元用于传统村落保护,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高度重视,使传统村落保护状况得到基本改善。目前,传统村落保护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项目,依靠财政资金投入,但产权私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缺少有效的资金投入,加之维修成本高,村民缺乏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自然损毁严重,存在随意改建现象,影响了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传统村落承担着历史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各级政府在传统村落保护中有必要探索建立资金投入的奖补机制。

1.建立财政资金专项补助机制。鼓励支持村民对产权私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按照文物保护原则和规划设计要求进行保护维修。在项目完成并经评估验收后,当地政府与产权所有人签订相关协议,可根据评估情况和承担的公共责任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补助资金从传统村落保护专项资金中列支。享受补助者在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使用、管理、开放、展示和处置等方面应履行相应的义务。

2.建立传统村落保护基金。鼓励有条件的传统村落通过社会募捐、自筹、吸收投资、信贷等方式建立保护基金,可以采用“先修后补”或“事前垫资”等方式进行支付。基金对修缮好的文物和历史建筑享有相应的收益权,所得收益主要用于修缮项目的再投入,但可按适当比例进行收益分配,以提高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基金认购的积极性。

3.探索实行产权转移的保护方式。对于历史价值较高、亟需进行保护的文物和历史建筑,当产权人无力承担修缮经费时,可由当地政府主导,通过土地、房屋产权置换或租赁、购买等方式,将产权转移政府或集体所有,再由政府出资或集体垫资进行保护修缮,既保护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又使文物和历史建筑得到有效保护。

4.建立政府奖罚制度。为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村民自主出资进行维修的文物和历史建筑,定期选择一批外观协调、质量过关、程序规范的维修项目,经过评选给予适当的资金奖励。在村规民约中,对危害传统村落文化遗存安全、破坏文化遗存历史风貌的行为,明确处罚措施。

广西传统村落的价值与利用 篇7

一、广西传统村落的价值

目前对传统村落定义民国以前建立的村庄, 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社会影响价值、经济技术发展价值等方面。传统村落的存在不是孤立的, 而是涵盖了多学科、宽领域、长时间、广空间的综合存在。广西的传统村落是研究广西乃至岭南的历史文化形成、社会演变、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为今后广西城镇化建设和地方特色的塑造, 提供了完整的实物考证。

(一) 因地制宜的价值

众所周知, 广西地理环境是“八山一水一分田”, 盆地大小相杂, 山系多呈弧形, 层层相套, 丘陵错综, 平地仅占广西总面积的26.9%, 喀斯特地貌广布。另外, 广西地处低纬度地区, 南濒热带海洋, 北临南岭山地, 西延云贵高原, 境内河流纵横, 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 夏长冬短, 年降雨量1000~2800毫米, 气候多变, 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太阳辐射强, 日照相对偏少。因此, 广西古人在选择聚落时主要依据生产、生活的需要以及趋利避害的原则, 大多数选址在依山傍水、向阳通风、河谷盆地、缓坡台地的地方, 也有一些村落选择在喀斯特地貌广布的地方。

依山傍水。

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依, 傍, 都是靠近的意思, 所以依山傍水就是靠山靠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例如贺州市富川县朝东镇岔山村。

_贺州市富川县朝东镇岔山村。

上:富川花海。

下:富川碧溪湖。

_玉林市兴业县石南镇东山村。

向阳通风。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发现, 长期居住在阴暗或空气质量差的地方就会得各种疾病, 它会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所以, 在村落选址和建筑房子时, 采光通风的问题就备受重视。例如玉林市兴业县石南镇东山村。

河谷盆地。

河谷盆地是山区中河流交汇或河谷中开阔的地段。因此, 广西自古就首选河谷盆地作为稻作生产和人们居住的良址。由于盆地大小相杂, 所以广西的田地和村落也大小不等。例如百色市靖西县鹅泉村。

_百色市靖西县鹅泉村。

缓坡台地。

广西有大量的5°~25°的缓坡地, 它土层厚、谷地宽、光照好、适宜人们活动, 同时也存在土壤贫瘠、生态脆弱、水土易流失等问题。例如百色市隆林县德峨乡。

_百色市隆林县德峨乡。

喀斯特广布。

喀斯特地区占广西总面积的37.8%, 集中连片分布于桂西南、桂西北、桂中、桂东北。其发育类型之多, 为世界少见。喀斯特地貌土层稀薄、水源稀少、植被覆盖率低, 属于自然环境恶劣的贫困地区村落。为什么这样的地方也是居住选择的地方?究其原因, 是历史上许多移民无处可去, 也只能选择在这样的地方生存。例如河池市都安县三只羊乡。

综上, 因地制宜的选址必须重在因地, 然后才是制宜的建设。但是, 也有其他原因所造成的既定事实。所以, 不能一刀切一个模式。

_河池市都安县三只羊乡。

(二) 就地取材的价值

就地取材。

就是在原地选取建筑材料。它的价值主要说明, 人们在建村立宅的时候, 都尽可能多地利用当地的建材降低成本, 这也是古人建村立宅所遵循的规律。

当地人工。

广西各地修缮建筑特别是民居住宅, 大多数都是工匠带领当地群众自发建筑而成的。这种行为体现了当地村民的团结互助精神, 盖房人家提供材料、场所、酒饭即可。一般当地村民也懂得一些砌筑、木作、石作等活计, 他们在工匠的指挥下有序地开展建房活动, 建筑精细部分由工匠完成。

当地技术。

广西传统建筑主要是以木质框架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 以土、木、砖、瓦、石为主要建筑材料。早在秦汉时期广西就与中原汉族文化开始交融。仅以营造技术而言, 也分为大木作、小木作、瓦作、砖作、石作、土作、油作、彩画作、搭材作、裱糊作等, 以大木作为诸“作”之主要。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 民间盖房子都以干栏式建筑为主, 其结构主要形式为穿斗结构, 就是用穿枋把柱子纵向串联起来, 形成一榀榀的屋架, 檩条直接插接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 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 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干栏式建筑特点是底层架空、坡顶、干廊或吊脚楼以及火塘等。还有一种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混合式结构, 多用于厅堂类或寺庙类建筑中。

(三) “那”文化价值

广西各地众多村落都是选择在依山、傍水、近田的地方建造房屋。这样既可方便下田耕作, 又可随时照看家里, 也便于收获时的存放。广西传统村落也是从分散向集中的过程发展, 大村落起到村落布局的核心的作用, 更能满足居民的精神空间需求。

农耕文明。

由于广西是稻作文化的起源, 又是古代骆越人 (即壮族先民) 的祖居之地, 有壮族农事歌谣唱着:“水田低则称田, 旱田高则称地。田皆种稻, 地种杂粮, 间有种草 (旱) 禾者”, “秋收后, 烧山以除百毒, 二月启蛰, 焚草渍灰以肥土。耕用牛, 溉用车, 亦用戽”。这些记载都说明了当时的壮族农业生产情况。农耕文明体现在传统村落的布局上, 就是比较紧凑, 原因有二:

_隆安县保留有最原生态的农业祖神祭祀等稻作文化习俗, 是“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是中国“那文化”内涵最深厚、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一是村民长期开垦田地来之不易非常珍惜, 人们宁可在荒山坡上盖房, 也要保护生存的根本田地, 这种习俗成为传统, 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强烈。

二是在广西, 不管原土著民族或是迁徙来的民族, 素来就有抱团居住、紧凑布局的习惯。这里有家族的社会因素, 也有防御和便于管理、互相照应的因素。

“那”文化。

据考证, “那”是古骆越族的文化之根。“那”文化是指壮族先民古骆越族群经过漫长的选择, 把野生稻驯化为水田栽培稻, 并且逐渐形成据稻田“那”而作、依稻田“那”而居、靠稻米而活、唯稻收而乐的文化现象, 成为这个地区的鲜明标志和历史印记。例如柳州市三江县林溪乡马鞍寨村。

_柳州市三江县林溪乡马鞍寨村。

(四) 防洪排水的价值

走进广西的古村落有个共同的特点是村村都有塘或沼、潭、沟、圳。这些都是防洪排水设施, 即有利于稻作生产, 又方便养鱼虾、禽畜, 更有利于调节小气候。

沼。

水池, 积水的洼地。上古时期, 池和沼都表水池, 塘在中古时期才表示水池。一说圆曰池, 曲曰沼。一说沼, 小池也。——《一切经音义》引《说文》。例如钦州市灵山县大芦村。

潭。

深水池。潭, 渊也。——《广雅·释水》。例如贺州市昭平县黄姚古镇。

沟。

沟字的本意为田间水道, 如沟渠等;在古时特指护城河等。同时, 也泛指一切通水之道, 如山沟、河沟等。例如贺州市富川县岔山村。

圳。

田地的水沟都叫“圳”。比如, 以前深圳原住民大部分都是客家人, 深圳因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例如贺州市富川县岔山村。

广西古村落防洪排水的处理方法自古就有。广西地处南方, 雨水多、洪涝问题应倍加重视, 古人运用排、疏、蓄、渗等多样办法, 只不过是因地制宜而已。

_钦州市灵山县大芦村。

_贺州市昭平县黄姚古镇。

(五) 通风防盗的价值

广西冬短夏长, 年均气温在16℃~23℃, 以均温来衡量, 北部夏季长达4~5个月, 冬季仅两个月左右;南部从5~10月均为夏季, 冬季不到两个月;沿海地区几乎没有冬季。因此, 广西传统村落都在通风上做足文章。同时, 广西历史上距平原发达地区较远,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盗匪比较猖獗, 村落安全也是人们所关注的事情。

通风措施。

人们建村立宅时, 非常重视巷道风和穿堂风的组织。广西夏季主要是西南风或东南风, 冬天主要东北风或西北风。广西各地的传统村落都依据各自的风向特点布局村寨。比如, 考虑村庄布局时, 夏季能组织西南风 (东南风) 在村庄内形成巷道风并且加速流动, 给居民带来清凉, 带走污气;冬天则根据山体、树木、房屋的布局尽量阻挡和减弱西北风 (东北风) 的气流。由于迎风面气流受阻, 静压增高;侧风面和背风面将产生局部涡流, 静压降低。这样便在迎风面与背风面之间形成压力差, 室内外的空气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由压力高的一侧向压力低的一侧流动, 从而形成低压区。人们在建筑中预设通风通道, 当风从通道吹过时, 会在通道中形成负压区, 从而带动周围空气的流动。从规划的角度来看, 有行列式、周边式和散点式布局。行列式是最基本的建筑群布局, 住宅按一定朝向和间距布置, 有并列式、错列式和斜列式。并列式由于建筑群内部的气流因风向投射角度不同而有很大变化, 但总体说来受风面较小;错列和斜列风从斜向导入建筑群内部, 下风向的建筑受风面大一些, 风场分布较合理, 所以通风好。周边式住宅建筑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的形式, 这种布置形式形成封闭或半封闭的内院空间, 风的投射面非常小, 风很难导入, 这种布置方式只适于冬季寒冷地区;散点式住宅自成组团通风效果好。从建筑角度来看, 组织穿堂风是传统村落中单体建筑最常见的通风效果。穿堂风从建筑迎风面吹入, 穿过房间, 从背风面的出风口流出形成风压差, 阻力越小通风越好。其中以利用院子的天井、室内中庭所形成的风压差竖井空间效果最好。也有很多建筑利用高出屋面的塔楼或歇山、多向风眼等把气流引入室内, 加速室内空气的流动。例如钦州市浦北县大朗村。

_钦州市浦北县大朗村。

_黄姚古镇碉楼和门楼设有长方形空洞, 内宽外窄, 作为瞭望和枪眼, 镇门两边还设有不同高度的射击口。

防盗措施。

防盗安全也是广西传统村落中的一大特点。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黄姚古镇研究防盗安全问题比较全面。一是黄姚是古代以黄、姚两个姓氏人家组成的古镇。古镇按照古代的九宫八卦布局, 目的就是让盗匪进得来出不去;二是古镇落四周砌有围墙, 形成坚固的城堡, 把民居街巷、园林山水围合起来;三是古镇设有七个镇门 (现存六个) , 每个镇门设有瞭望孔和枪眼, 门由两道门构成, 一道门是用坚固的樟木厚板做成为外门, 另一道为用杉木原条做成的木栅门。除此之外, 古镇四周都筑有碉楼和门楼。门楼上面有守护站岗, 下面为出入通行。碉楼和门楼设有长方形空洞, 内宽外窄, 作为瞭望和枪眼, 镇门两边还设有不同高度的射击口。在转角的房屋还设有圆形炮眼 (土炮) 。另外, 在镇内每个街口都设有关卡, 现在石板路上还留圆孔或方孔。史书没有记载黄姚发生过战争, 估计和这坚固的防御体系也有一定关系。除了比较典型的黄姚古镇外, 其他传统村落或多或少也都有防御设施。

(六) 技术艺术结合价值

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自古就是文人雅客与能工巧匠的共同追求。

山墙花饰。

桂林市恭城县莲花镇朗山村的古民居群, 清一色的清水砖墙工整细致, 特别是硬山风火墙高低错落有致, 艺术构件花饰繁多。每座民居有院墙相隔, 有侧门和巷道相通连成一体。这组建筑群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点, 就是把呆板的硬山墙防火问题与艺术花饰处理有机结合。

锦窗花脊。

在广西的传统建筑中, 各民族都在门窗、屋脊的民族化方面下功夫。比如, 广西贺州市钟山县清塘镇英家村粤东会馆, 在屋脊上大做文章, 因为它是房屋最高处, 最显眼、最能体现本民族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取向。在广西贺州、梧州、玉林、钦州、南宁广府建筑中比较多见, 它们的屋脊处理更加恢宏, 有八仙过海、三国故事等。另外, 广西忻城县古代土司衙署的壮锦花窗, 以壮锦为蓝本突出了壮族的特色;广西西林县宫保府屋脊麒麟花饰、宝瓶花饰、半个寿字、普通民居的牛角饰等都蕴含着良好的寓意;广西金秀县半截门和花匾是茶山瑶建筑的标志;广西隆林县苗族锦窗与壮族锦窗有明显的不同。

长廊栏杆。

广西现存干栏式建筑有个突出的特点, 是以木材作梁、柱、檩、掾、楼面、墙、梯、栏等, 各部件的连接用榫卯和竹篾绑扎, 房顶用草排或挂瓦。但是, 现在大部分干栏式建筑是以土木结合、砖木结合, 唯独长廊栏杆还是木质结构。由于技术上的需要, 必须改善结构安全, 以及解决保温隔热、屋面排水等问题, 所以变化较大。而挑廊则可利用原来的材料和形式, 即可保留原来的古风又便于维护修缮, 这样就取得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_贺州市钟山县英家村粤东会馆。

_忻城县古代土司衙署的壮锦花窗。

_壮族民居屋脊上的牛角装饰。

_西林县宫保府屋脊上的麒麟装饰。

_西林县宫保府寿字屋脊锦花装饰。

_忻城县土司衙署屋脊上的葫芦装饰。

_金秀县半截门和花匾是茶山瑶建筑的标志。

_隆林县苗族锦窗与壮族锦窗有明显的不同。

_百色市隆林县德峨乡苗族传统全木干栏式建筑。

_龙胜县某在建的干栏式住宅。

吊脚特色。

“吊”甲骨文字形, 象人持弋射矰 (zēng) 缴之形。在汉字解释里, “吊”表示祭奠死者或对遭到丧事的人家、团体给予慰问;还有悬挂、提取、收回的意思。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 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 而吊脚楼为半干栏式。最基本的特点是房屋建在实地上, 有一部分悬空, 靠柱子支撑。它的技术性在于能够充分利用边坡土坎的用地盖房, 最大限度地少占耕地和平地, 而且也有利于通风和存放杂物。它的艺术性是典型的虚实并举, 建筑造型轻巧灵动, 技术与艺术较好地结合在一起。

二、广西传统村落的利用

传统村落被保护以后如何利用?笔者认为:今后传统村落的利用, 主要是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服务, 为脱贫致富奔小康服务, 为社会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提供历史依据。中国的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所形成, 它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干, 并涵括其他各种思想文化内容所构成的文化体系。如今, 我们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继承, 既要克服“守旧封闭思想”, 也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如果我们能在传统村落的保护中, 学到古人的社会管理以及具有文化内涵的物质与精神创造的真谛, 那么, 我们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将变为十分有意义。这对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有着重大作用。

(一) 民族文化的挖掘传承

从广西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实践来看, 通过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 提高了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如广西玉林市兴业县石南镇东山村, 保留的村庄是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所建, 建筑特点简朴、淡雅。有一家何氏宅院据说其祖上在清朝位列三、四品官阶, 但是其老宅房屋没有豪华精细木刻和石刻, 传下来的家具也是简单朴素, 墙上只有墨色线描, 再看看匾额题字是“清廉”“忠孝”字样, 从这一点上说明这家祖上倡导“清廉做官”和“忠孝传家”。另外, 该村还建有“乡约亭”“忠孝祠”, 民风淳朴、社会和谐, 村里水圳清澈, 人民友善。自从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以来, 该村一些乡贤退休后回到村里协助村委会开展管理事情。总之, 这种社会与文化现象, 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热爱家乡的“乡愁”意境。

(二) 地域文化的研究基地

传统村落可作为地域文化的研究基地。传统村落是“何为地方特色”的最好回答和研究基地。可以由国家、地方、个人共同出资维修传统村落, 必要时也可以引入市场机制, 为各方学者、大专院校、美术家、民乐家、摄影家、建筑师、规划师、园林师等提供研究实习基地和工作平台。

_何氏宅院没有豪华精细木刻和石刻, 传下来的家具也是简单朴素, 墙上只有墨色线描, 匾额题字是“清廉”“忠孝”字样, 说明这家祖上倡导“清廉做官”和“忠孝传家”。

_桂平南乡村古建筑群。

(三) 乡村旅游的利用发展

一些贫困地区的传统村落, 可以充分利用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契机, 向外全面推介其美丽的风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别具一格的特色, 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展乡村旅游, 进而帮助这一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已经脱贫的传统村落可以把它作为美丽乡村的典范, 向农村高级阶段的经济、文化、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迈进。总之, 就是要先保护后利用, 而且是科学利用、合理利用、有控制的利用。

(四) 传统技艺的培训中心

当代现代建筑广泛流行, 现代建筑技能逐步取代传统技能已成为现实。那么, 传统技艺到底有没有存在的价值?的确, 这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就眼前而讲, 修缮古建筑和传统村落缺乏大量的传统工匠, 如木工、瓦工、油漆工、石匠, 尤其是古法的细木作、雕刻手艺、彩画漆匠等。有的地方再也找不到有传统建筑手艺的人, 必须到外省或外地请人, 因此成本很高, 修缮技术也不一定符合当地的营造法式。长远讲, 保留技艺比保留建筑更有意义, 技艺留下建筑损坏可以维修或重建, 光留下建筑没有技艺传承也难以为继。有关部门要加大传统技艺的培训工作, 为继承古法建筑技艺而努力。

_如果广西龙胜县龙脊村没有龙脊梯田烘衬, 就丧失其价值。

(五) 农耕文明的实证记忆

中国传统村落的背景是农耕文明, 如果传统村落没有农耕文明的环境烘衬, 简直是不伦不类。如广西龙胜县龙脊村没有龙脊梯田烘衬, 就丧失其价值。所以, 保护传统村落不仅仅只保护些房子和街巷等, 更重要的是保护它原有的环境。原有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 如水牛耕田、村规民约、民族风俗、民族服饰、饮食起居等。笔者认为这就是农耕文明的实证记忆。

(六) 创新发展的示范样板

广东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 篇8

我村古文物建筑始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属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是现存已有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位,必须进一步加强保护,希望每个村民都应有保护意识,积极尽义务参加保护行动。

经村民委员会会议研究,决定如下:

1、在古文物建筑四周外围50米内划定为重点保护区,另外四周外2 0米为一般控制地带。

2、在古文物建筑院落内,不允许堆放柴草、杂物,易燃易爆物品,预防火灾发生。

3、不允许乱搭衣物、乱接电线影响村容村貌。

4、不准在保护范围内乱倒垃圾、粪便,对出现的脏物等垃圾一律清运集中村垃圾场处理。

5、不准在保护范围内栽植林木,开耕菜园,种植蔬菜,破坏原址。

6、禁止在保护范围内拆旧建新,乱搭乱建,改变原貌。

刘集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4月26日

刘集村传统村落保护领导小组

长:李金山(村支部书记)副组长:郭振坡(村副支书)成员:魏道祥(村委委员)

马群鹏(刘集村民)

黄保林(刘集村民)李明阳(刘集村民)薛书才(刘集村民)

广东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办法 篇9

2015内蒙古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点分析之“传统村落保护”

现在的内蒙古政法干警申论考试对于考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是靠简单的抄抄编编就能得高分的时代了。如何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申论考试,首先要掌握热点话题。为方便考生备考政法干警申论,掌握申论热点的基础和前提。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特提供精选的申论热点问题,并从政法干警角度进行分析,供广大考生参考。

【给定材料】

有近60万个村庄的中国,现存古村落约5000个,被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界定为传统古村落的有1561个。这些村落大多始建于明清时期,有的可以追溯到唐宋甚至上古时期。但随着农村经济活动的转型、村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这些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的传统古村落日渐落寞,古民居日显颓势,让多少人魂牵梦萦的“乡愁”正在悄悄流走。

传统古村落中大都存有供奉祖先和神灵的祠堂、庙宇,各姓氏大多有流传久远的家谱,家规祖训条分缕析;古村中的牌匾、楹联、碑文上也记载中国人修身、治家、经世之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世代传承的重要载体。“耕读传家”“贵和尚中”“礼义廉耻”“谦和好礼”“崇学向善”的文化处处彰显。

重庆的四合村“诚信赢天下”、山东的万家村“立德树人”、浙江的荻浦村“百善孝为先”、甘肃的哈南村“尽忠报国”、广东的鹏城村“忧天下担道义”„„这些村落中所展现的诚信待人、邻里和谐、孝悌为本、敬畏自然、崇文重教、与人为善等传统价值观,促使人们思索,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今天,精神生活缺失了什么,在道德方面应该如何提升、完善? 中国的众多村庄,特别是南方的古村落,在选址、规划和空间布局上高度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福建龙岩的培田村依山傍水,藏风聚水的理念表露无遗;湖南永州的涧岩头村整个村落以“祖屋”为中心,随人口增加左右对称加偏房,“中和”文化处处展现;浙江台州的李宅村,“囍”字结构的李家大宅把“修身齐家济天下”的儒家理想融入其中。再如徽派建筑的高墙大院所体现的富不外露,川西民居木穿斗结构所带来的朴实飘逸,“一村一风情”的美好景象避免了“千村一面”的窘境,也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遗憾的是,曾经的“一村一风情”渐成记忆,各地新出现的自然村面貌趋同,这不得不令人思考什么样的乡村是时代所需?难道人人上楼、户户改水改厕就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终极目标?在拍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乡村的开发建设,文化这个“魂”不能被忽略。努力挖掘民族建筑的美,让更多人了解古村美之所在,让古村远去的步伐慢些、再慢些,需要更多人做出努力。

然而,享受现代文明的人都不能忽略他人应有的权利,毕竟生活在老房子里的种种不便,制约着古村落的保护力度,必须让古民居的拥有者共享文明进步。在欧洲很多国家,建筑外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表几百年未曾改变,但不等于说室内也经久不变。房内可合理改造,提高舒适度;民居外貌的修缮注重修旧如旧,而不是推倒重来,只有这样才利于古村落的保护。

其次,要让暮气沉沉的古村重新焕发活力。如今生活在古村落中的人群以老人、孩子为主,年轻人大多外出谋生。在改造老房子,使其更适宜居住的同时,古村落应挖掘创业机会、寻找发展机遇,让年轻人足不出村就能拥有较好的经济收入。乡村旅游热的兴起让这样的设想成为可能,电子商务的普及也给许多年轻人带来了希望。纪录片《记住乡愁》以媒体传播的方式“鼓”与“呼”,实实在在助推了一把乡村旅游热,给许多古村带来了游客与商机。

审视古村现状,不禁感慨,如果提前三十年就开始保护传统古村,那留给今人的古村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历史不可能重新来过,保护传统古村落,重在当代,重在眼前,必须行动起来!【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对策】

传统村落保护不是违背社会发展的“复古”,而是要兼顾传统文化传承与村落经济发展。引入先进生活设施的同时,还要保证村落原有的结构基础不被破坏。

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让他们享受到现代科技的便利,在当地能够获得生活来源。可以充分利用古村落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村落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带电作业安规题库下一篇:滑冰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