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基础职业教育教学研究

2022-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教育处于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职业教育进入了新时代。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使用的教学方法跟当前社会发展形势脱轨,这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造成影响。本文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介绍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其次,阐述现阶段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浅谈改进办法,然后分析当今社会市场对计算机硬件方向人才的需求情况,最后对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今后的发展进行展望。

一、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介绍

计算机硬件基础是计算机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涉及到计算机组成、结构、原理。学完该课程后学生应当掌握数字逻辑基础、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数据表示、计算机各硬件部分的组成及功能、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组装与日常维护等。学好了计算机硬件基础,学生在今后学习高级程序设计、数据库等应用课程时将会领悟得更加透彻。

二、计算机硬件基础职业教育教学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办法

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现阶段存在的最大不足之处是:重理论,轻实践。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高职课堂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验课为辅,这就造成了学生上课积极性不够高,即使听懂了也没有办法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比如,学生虽然知道计算机由哪些部分的组成,但是依然有大部分同学不知道如何拆开主机箱,不能具体说出机箱内各个部件的名字。其次,课程设计枯燥乏味,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计算机硬件基础有大量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科学、有趣的课程设计,才能吸引学生兴趣,进一步提学习质量和效率。要做好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一)任课教师要重视学生思想

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也是培养学生思想和能力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教授课程知识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融入思政元素,树立国家正面形象。为了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适当提高学生平时成绩占比,给学生一定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突出学生主体

《计算机硬件基础》作为计算机大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必须对课程理论知识有全局的把控,包括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基本技能的学习。同样重要的是,要通过实践课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全面地理解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尊重个体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也要尊重学生群体中的个体差异。因此,要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表现为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信心;课程的终结评价应当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知识应用能力。这两部分评价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四)拓展学习渠道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任课教师引导下,学生可以分组对知识点进行分析、案例演示,学会归纳总结,达到增强对计算机组成和工作原理的理解的目的。教师可以先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开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视频等现代教学手段,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组织参观计算机生产基地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强调工学交替

学习借鉴“四环相扣”教学改革成果,课程教学目标应当围绕能力标准,课程本身按模块设置,教学过程充分工学交替,考核评价采用理论教考分离与过程考核相结合,避免教师单方命题。

三、市场对计算机硬件人才的需求情况

通过在当今主流应届生招聘平台进行了解,社会市场对计算机硬件方面需求的人才主要需求量同样巨大,一般要求应聘者需要掌握以下技能:

(1)了解数字和模拟电路基础知识,具有数字电路设计经验;

(2)了解嵌入式系统开发和软硬件架构;

(3)具有单片机、ARM等处理器硬件设计基础;

(4)具有独立完成模块调试、故障诊断、维修能力;

(5)熟悉计算机编程;

可以看出,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好编程的同时,若能在硬件方向有所造诣,求职竞争力会更加大。任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将就业市场需求为驱动,系统规划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实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四、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职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最大的问题就是专注于课本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立足于学生思想和课程教学上提出了一些改进办法,对计算机硬件基础职业教育教学起有一定参考价值;分析了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特别是社会市场对计算机硬件方向的人才有哪些需求,从这些需求中可以看出市场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若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对任课教师教师改善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一定作用。

摘要:在高职计算机大类专业中,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传统的照本宣科似的教学早已不适合当今职业教育教学发展要求,需要结合当今社会市场对计算机硬件人才的需求进行改革,从而提高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基础,人才需求,职业教育

上一篇:中职英语教学浅探下一篇: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