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一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一(通用8篇)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一 篇1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练掌握操作系统自带的基本网络测试工具,包括状态监视、流量监视和路由监视。熟练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基本网络测试工具,包括IP地址查询、MAC地址解析、网络状态测试、网络安全测试等工具。

二、实验内容

1、Windows NT(2000)环境下网络状态监视工具的使用,包括Ipconfig、ping;

2、Windows NT(2000)环境下网络流量监视工具的使用,包括ping;

3、Windows NT(2000)环境下网络路由监视工具的使用,包括netstat、arp、traceroute/tracert。

三、实验环境

Microsoft Windows XP操作系统

四、实验步骤

1.测试并总结ipconfig、arp、ping、tracert、netstat的作用。

2.用arp命令查看某一个特定IP地址的ARP缓存器,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简要记录ping119.75.213.50、ping –t119.75.213.50和ping –l 30 119.75.213.50的运行结果,并分析-t和-l表示的含义。

4.运行tracert59.64.182.1,结合结果描述数据从本机到目的主机之间所经过的路由。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命令tracert59.64.182.1,按enter,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5.分别运行netstat、netstat-e和netstat-r,写出运行结果并分析相应的含义。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一 篇2

关键词:还原卡,克隆,电子教室,计费系统,人性化管理

一、背景

我认为全球市场约需五台计算机。

——托马斯·沃森 (IBM董事长, 于1948年)

计算机已经真正成为我们的最新科技, 几乎遍布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比尔·盖茨

从194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第一台全自动“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的诞生开始, 到托马斯·沃森预言的破灭, 科技以其日新月异的发展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历史的进程坚定而客观的站在了比尔·盖茨这一边。计算机早已不是程序研究员和软件工程师的专属, 它的应用所向披靡, 已坚实的深入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说, 一个当代的大学生不懂得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 就意味着, 他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方面, 缺少了一张很重要的王牌。

通过对计算机的应用来减轻人类工作负担的例子早已经司空见惯了, 在这个软件、硬件以及网络都高度发达的现代环境中, 我们除了感叹高精尖人才对社会的贡献外, 更应该重视计算机应用及其相关知识的普及, 提高社会整体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并为科技发展储蓄人才。在这个过程中, 各个高校设置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教学方法的检验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与消化, 都需要在实验中心里得以完成和实现。因此, 对实验中心的计算机进行维护、管理以及升级等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由于实验中心的计算机是为全校师生提供教学演示、学习效果检验及考试考查设备, 因此, 使用频率非常高, 每日运行的时间也相对较长。这样就会带来一些问题, 比如, 计算机硬件的耗损、系统的崩溃、病毒的感染以及计算机重要设置的变更等等。由于以上原因, 实验中心对计算机的维护和检查必须细致入微, 做到每日多次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以保证实验中心的正常运转, 更好地为全校师生服务, 提供高品质的上机环境。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计算机各种问题的产生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实验中心的计算机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教师和学生, 每个人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和操作技术不尽相同, 即使任课教师和实验中心的管理人员会耐心的辅导每一位初学者, 也难免有些对电脑使用不熟练的学生对计算机进行不正确的操作, 从而带来一些问题。或者, 有些同学不了解电脑的基本结构而导致一些误会的产生。比如, 曾经有同学反映开机显示器不亮, 其实, 这只是因为上一个使用该电脑的同学把显示器开关给关掉了而已;还有的同学反映电脑怎么按都不开机, 长期的工作经验使管理者明白, 这个时候不能盲目的打开机箱, 查看各个硬件到底哪个有损坏, 而应首先确认计算机的电源线是否插好, 是否有松动, 一般在重新插拔电源线后, 问题基本上都会得到解决。上面曾提到的开机显示器不亮的问题, 也有很多情况是显示器电源松动, 视频线在接口处脱落等原因造成的。实验中心的管理人员只有积累丰富的经验, 才能从细微入手, 快速找到问题的所在, 避免盲目拆装机器, 对硬件造成不必要的磨损。

虽然在实际的实验中, 我们会遇到因为初学者不太了解计算机而带来的一些简单问题, 但这并不代表, 由于高频率、长时间的使用, 计算机的硬件就一定不会产生损耗。管理人员基于以往经验, 在对计算机外部各个连线接口都进行充分的检查后, 如若还存在着一些明显是硬件的原因所造成的问题, 那么, 我们也需要谨慎的进行计算机的开箱检查。有些时候我们会遇到计算机开机报警, 或者开机显示器不亮, 并伴有风扇剧烈转动的现象。这个时候, 充分检查外部连线后, 我们可以采取开箱检查。电脑在经过长期的使用后, 由于静电的作用会容易吸附灰尘, 开箱后我们经常会发现主板和内存上都会布满灰尘, 此时我们需要清理内存插槽, 吹走散落的灰尘, 同时也要擦拭内存条上的众多导电触片, 我们也形象的称其为“金手指”, 大部分问题会因为对内存的清理和重新插拔而得到解决。这是因为, 有时候由于潮湿或者电脑使用时间过长后, 导致内存受到污染或者氧化了。通过擦拭与清理, 可以使内存金手指恢复良好的导电功能。在实际的维护中, 我们通常使用橡皮擦来擦拭金手指, 并且会获得显著的效果。

三、硬件的应用

在计算机的维护与升级中, 最让管理员头痛的就是计算机系统的崩溃和大量计算机的同步处理问题。频繁的使用让系统崩溃是常有的事情, 单独修理崩溃的机器是管理员职责, 但是, 为了满足全校师生的使用需求, 实验中心配备的计算机数量一般都是比较大的, 要做到每台机器都人工进行常规软件升级、病毒查杀等显然是繁重、效率低下且不容易实现的。这时候, 一些特殊的硬件, 就会给工作带来方便, 从而使实验中心能够更有效并高品质的适应教师教学的需求。

还原卡就是这样的一种新型硬件。顾名思义, 还原卡具有还原的功能。由于实验中心的计算机都是公用的, 不可能确定每天使用的人。所以, 我们无法控制也不能掌握哪个人在哪台机器上浏览了哪个网页, 下载了什么软件, 有意或者无意感染了什么病毒等等。因此, 还原功能的重要性, 便逐步体现了出来。还原卡是类似内存的一小条硬件设备, 只要把它安装在计算机的主板上, 并进行相应的设置, 我们就可以控制该计算机在每次重启的时候自动还原。为了教师教学以及学生练习的方便, 我们会分区进行管理。比如, 只把C盘设置为每次重启还原, 防止对计算机进行不必要的更改, 更能有效的阻止病毒的侵入。而D盘和E盘则可以供师生临时保存一些怕丢失的文件, 以保障突然断电或无意重启等事故发生时, 可以重新找到所需文件。人性化的设置, 不仅给管理带来了方便, 也充分满足了师生上课时的所有需求。

还原卡的应用不仅是其还原功能, 对于拥有大数量计算机的实验中心来说, 还原卡的另一优势, 也可以充分得到体现。在当今这个各种软件升级频繁, 新事物层出不穷的环境下, 每学期所开设的计算机相关课程都不尽相同, 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定期对电脑中的原有软件进行升级, 并按需要安装授课教师所需的新软件, 这些工作都不可能逐台电脑一一操作。设想一下,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 在管理员更新一台机器后, 其他所有的计算机都能和这台机器一模一样?答案是肯定的, 还原卡就具有这样的克隆功能。在网络环境通畅的前提下, 管理员可以让实验中心的所有其他机器都登录到已经更新好的母机上。通过网络传输, 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克隆。数据发送完成以后, 经过重启, 所有的计算机便都拥有与母机完全相同的系统了。还原卡的克隆功能除了在给管理员更新系统时带来方便以外, 也让我们不再为频繁使用而导致的系统崩溃头疼了。只要实验中心有任意一台好用的计算机, 通过对崩溃的电脑进行克隆, 新的系统就制作完成了, 既方便操作, 又保证了所有计算机的同一性。还原卡的引入给管理者提供了现代计算机管理的新思路, 并大幅度的提高了实验中心的管理效率, 更好的满足了全校师生对计算机的各种使用需求。

四、软件的应用

一台能够维持正常工作的电脑, 除了要具备相应的硬件设备, 系统中所安装的软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基于实验中心是一个师生公用的上课及学习的环境, 在维护好机器, 保证提供良好上机质量的同时, 一定会产生一些费用, 而费用的收取无法一对一的逐个完成。这就需要有一套合理的软件,

PAGE 43

可以根据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时间, 自动的进行费用的扣取。这在计算机管理中, 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为每台电脑都安装了自动收费系统。学生在课时内上课的时候, 系统自动设置为免登录状态;当学生需要自由上机练习或创新的时候, 就需要输入学号和密码, 登录成功后, 系统自动计时, 在学生下机后, 计算时间并在相应账户中扣除费用。该系统的人性化之处还在于, 在学生账户剩余金额不多的时候, 会及时做出提醒, 并为管理员提供了统一开关机和优盘禁用等服务。

实验中心每学期都会承担一些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在上课的过程中, 传统的投影仪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要求了。首先为了容纳大数量的计算机, 机房面积的扩大就使得坐在后排的同学无法完全看清大屏幕上的内容;其次, 教师在进行演示的时候, 学生容易因为自己面前的计算机屏幕内容而分心, 不能专心学习, 基于以上情况, 我们引入了电子教室软件, 只要在教师机器上安装教师端, 授课教师就可以控制所有安装了学生端的计算机屏幕, 把要演示的内容直接在每个学生面前的计算机显示器上呈现出来。这既避免了后排同学看不到大屏幕内容的情况, 又可以让学生专心的观看演示, 并能更仔细的了解教师的每个操作过程, 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广播教学软件还可以提供屏幕回放、发放和提交作业、学生演示、屏幕录制、远程设置、系统锁定等多种功能, 充分的满足了授课教师的各种需要。

实验中心所承担的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期中和期末的上机考试。通过对计算机的操作, 可以全面的掌握学生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考试过程中, 我们需要切断外部网络环境, 但单纯的拔网线显然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因为在断外网的同时, 我们必须要满足学生机可以登录到考试所需的服务器。此时, 在实验中心的服务器上编辑几段小程序就可以了。管理者要灵活的掌握这些程序的编写方法, 并能根据不同要求进行调整, 这也是现代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对其管理者所提出的必须要求。

五、管理者

一个高速运转的实验中心, 仅仅具备可靠的硬件和高性能的软件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任何工作中, 劳动者的素质都会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和效果。现代高校的计算机实验中心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 不但要对软硬件充分了解, 具有较高的维护和管理能力, 还需要能够协调好全校所有教师和学生的上机以及考试时间, 了解任课教师的需求, 可以充分与任课教师沟通, 协调所需。在具备所有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管理者不能仅仅把自身定位在“看门人”的角色。实验中心的管理, 不单单是与“物”打交道, 还要充分了解全校师生的需求, 合理的安排课时, 更好地服务于在实验中心上机的师生。管理者要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 学习新知识, 勤动手动脑, 跟上科技快速发展的步伐, 与时俱进, 这也是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计算机实验中心对每一位管理者的必须要求。

六、结论

科技的发展不仅使电脑的配置越来越高, 它为计算机的应用者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大学生在高校就读期间, 是积累并汲取计算机知识的最佳时机。因此高校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承担着推广和普及计算机应用并为科技发展储蓄人才的重要使命, 高效率、高品质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应用一些特定的硬件可以简化管理并提高系统备份和克隆的效率;应用收费软件、广播教学软件以及对服务器的控制都可以达到相应的人性化管理的目的;在充满新技术、新思路的实验中心, 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中心运转效果的优劣, 因此提高管理者的文化水平, 增强其责任心也是保证实验中心工作效率的需要。

在整个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中, 并不仅限于以上所述的几个方面, 这只是实验中心管理的一个缩影, 反应了管理中的几个重要的部分。在实际的工作中, 我们还会遇到其他的问题, 比如克隆时IP冲突, 网络打印机的应用, 麦克及投影仪的调试, 门禁的使用, 考试所需环境的准备等等, 限于篇幅, 不能一一详述。现代高校的计算机实验中心担负着教书育人以及科技推广的重任, 我们希望通过完善其管理, 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管理规定[Z].

[2]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学生实验守则[Z].

[3]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制度[Z]

[4]噢易系列软件说明书[Z]

[5]超越电子教室v7.0说明书[Z]

计算机在基础化学实验当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计算机 教学效果 采集 处理 基础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2 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手段得到不断地更新,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使教学效果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当前,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化学实验方法和手段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1]-[2]。它将大幅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降低实验劳动强度。因此,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实验教学是当今科学发展的趋势。

我校基础化学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中心2012年立项,依靠中央地方共建项目资助,2013年9月建成使用。任课教师编写《物理化学实验指导》,该书后附实验数据处理程序,在辅助物理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计算机应用在基础化学实验当中的依据

基础化学实验,如:物理化学实验由于实验仪器使用量大,许多实验装置现在都具备了计算机数据采集条件,同时,物理化学实验(个别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数据处理多数是作图取直线的斜率、截距,学生一直是手工采集和绘制,既不准确,又费时费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积极性,也浪费了学生大量的宝贵学习时间。应用计算机进行绘图、处理实验数据,对学生也是另一种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毕业环节、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的撰写中都是有实际意义,可以说这方面的能力也是学生实验技能中的重要部分之一。

由于我校每个学期学习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的学生有70多个班近2000余人,如果每个班的学生都浪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实验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对学生学习将是一个较大的负担,会花费掉学生大量的宝贵学习时间,也会影响其对学习其它课程的学习。因此,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变得十分重要。

1.1 硬件资源

依靠中央地方共建项目支持电脑六十台,用于建设基础化学实验数据处理和采集中心。这些电脑一部分和实验设备相连,用于数据采集;一部分作为学生处理实验数据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电脑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1.2 软件资源

购买了南京大学应用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合金相图等软件,支持数据采集系统。任课教师编写《物理化学实验指导》,并在该书后面附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内容。简便易懂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处理方法,保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快速而独立完成。

2 计算机应用在基础化学实验当中的优越性

传统基础化学实验,学生用于采集实验数据和处理实验数据的时间较长,且往往得出的數据准确性和可靠性也不高。因此,为了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校建成基础化学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中心。这不仅改善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条件,还调动了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仪器的能力,为以后做专业实验,以及做毕业设计论文,都有不小的帮助。

2.1 有无计算机操作环境下实验数据处理对比

学生在计算操作环境下,Excel绘制实验数据曲线和学生在无计算机操作环境下,采用手绘实验数据曲线,见图1-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有数据采集系统以后,学生只要按照指导老师的讲解,做出数据,数据采集系统就会自动绘制出理想曲线,这样,即降低了学生实验操作难度,还大大提高了实验准确性;而手绘的曲线有些实验数据点不合理,学生也无法看出,导致最后整个实验得出结论有很大偏差。因此,计算机绘图,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2.2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积极性

传统基础化学实验操作时间长,学生在做完实验以后还得进行手绘实验数据图,而且由于受实验条件,以及操作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实验数据往往很不准确,绘制出的数据图形往往误差很大,日积月累造成学生厌学的倾向。引进数据采集系统以及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以后,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实验指导,以及仪器操作以后,学生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操作实验仪器,并得出较理想数据。然后再到实验数据处理中心进行数据处理,从而得出理想曲线。学生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实验操作时间,还熟练了Excel软件使用,使复杂而枯燥的化学实验,变得既简单又快捷。

2.3 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学生在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时,要采用Excel2000和Origin6.0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制曲线。每个学期,学生的物理化学实验项目均在4到8个,学生往往在掌握了前两个实验项目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后,后面几个实验的数据处理学生自己设计公式,主动上机处理实验数据,从而能够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所求结果,在第一时间内学生了解自己实验结果的优劣。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3],还增强了学生对处理实验数据的乐趣和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3. 计算机应用在基础化学实验当中的推广

2013年下半年开始,物理化学实验就率先开始采用计算机处理和采集实验数据。先后有12级、13级共计约70余个班级,近2000余名学生使用计算机处理和采集实验数据。这些学生所在专业包括轻化工程、无机与非金属材料、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12个专业(见表1)。只要学习物理化学的学生,已经全部使用了计算机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

4. 展望

计算机应用到基础化学实验当中,是未来基础化学实验的大势所趋。目前,我校的基础化学实验还未能做到,所有需要数据采集的实验,均有数据采集设备。另外,计算机应用到基础化学实验,也为计算机应用到其他专业实验提供了参考。更为学生今后做毕业设计论文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计算机采集和处理数据,不仅可以应用到基础化学的实验当中,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实验课当中。学生有了基础化学计算机操作的基础,再做其他实验,只要明白计算机操作原理,就能轻松而熟练的操作,并能准确得到理想数据。可以说,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参考文献】

[1]徐维清,孙尔康,吴奕,等. 溶解热测定实验的自动测控系统[J].大学化学,2000, 15(5):41-42.

[2]孙虹,陈红,王章彪,等.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合肥学院学报,2007,17(4):87-90.

网络实验(一) 篇4

1.实验目的(1)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的相关以太网标准、相关布线标准

(2)掌握10BASE-T、100BASE-TX组网所需的器件与设备

(3)熟悉组建以太网的方法和过程

(4)掌握局域网的配置和简单应用

2.实验内容

(1)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安装(因实验室已经组建成局域网,此步骤可跳过,但要注意观察实验室网络的拓扑结构、组网所用的硬件设备等情况。)

(2)掌握网络的配置方法与过程

(3)局域网的简单应用(共享、发送控制台消息、网上会议)

3.实验步骤

(1)工具准备。

(2)制作线缆。

(3)安装网卡。

(4)将计算机与集线器或交换机连接。

(5)安装网卡驱动程序。

(6)配置计算机的网络连接,设置IP地址。

(7)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8)设置共享资源。

(9)访问共享资源。

(10)发送控制台消息。

(11)网络会议(netmeeting)的使用。

4.实验总结

计算机通信网络实验总结 篇5

这学期的网络实验我确实学到了不少网络通信方面的知识,串口通信,路由器、交换机的基本知识,通信网络的构成,如何组织规划一个网络。路由器的配置,交换机的配置,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虚拟机的建立和使用等等。

总体感觉不错,在实验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对一些通信设备有了感官上的了解,软件模拟和实际却是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学习专业知识就应该多实践,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软件模拟,那总归是空想,不能通过实践的检验,模拟一千遍也没用,到实际动手时还是什么都不会。通过实际动手,还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让同学们有兴趣去主动的学习,而且更加珍惜难得的上课时间。

串口通信实验,串口线的焊接工艺很重要,要多练习,掌握焊接技巧。

焊接完毕,塑料外壳不能急于安装,要先测试各个接口是否连通或者短路,以及是否与金属外壳短路。2号和3号针脚是分别用于接收数据(RXD)和发送数据(TXD),实现串口通信。5号针脚用于接地(GND)。测试完毕,合格之后再安装塑料外壳。装上外壳之后还要再测试,测试合格,才能用来连接两台计算机。

端口属性设置时,要“还原为默认值”,使每秒传送位数为9600B。

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实验,主要是进行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把交换机的端口划分Vlan。两个不同的交换机上相同的Vlan可以相互通信,前提是24口要打上Trunk。

如果使用三层交换机,因为其具有路由的功能,可以将Vlan设置IP地址,这样使用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可以使不同的Vlan之间也可以跨交换机互相通信。

通过交换机之间的端口聚合,可以加大通信的数据传输效率,大大节省通信时间。

Winsock通信编程实验,完成了WinSock通信,使用VB编程完成两台计算机之间的Winsock通信。两台计算机都可以同时作为服务器和客户端,只要在属性中设置好两台计算机中WinSock组件的属性即可,如IP地址,通信端口号等。

在选择端口时,应特别小心,因为有些可用端口号是为“已知的”(即固定的)服务保留的,如文件传输协议和超文本传输协议,即FTP(21号端口)和HTTP(一般为8080端口)。

路由器配置与管理实验,路由器是根据路由表进行选路和转发的,而路由表里就是由一条条路由信息组成。

在配置静态路由时,要考虑到所有的网络,不能有疏漏。配置静态路由,下一跳是到此路由到目标网络路径上最近的一个路由的前端口IP地址。一般情况下,如果网络比较简单,可以尽量用默认路由来配置路由器。

ACL实验,标准ACL占用路由器资源很少,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访问控制列表格式。应用比较广泛,经常在要求控制级别较低的情况下使用。如果要更加复杂的控制数据包的传输就需要使用扩展访问控制列表了。

分工协作很重要,必须同组人员协调一致。

写ACL 规则时,如果前面几条规则是deny某种类型的数据包通过的话,那么一定要在最后加上一条perimt any,让其它不满足条件的数据包通过。

网络互连的实验,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了虚拟机的一些具体内容,也看到了虚拟机给我们的工作带来的便利。虚拟机是个很有用的技术,可以在一台主机上虚拟出多台计算机,实现不同的工作要求。

一个域名对应一个IP地址,而一个IP地址可以对应多个域名,它们有三种形式,分别为主机名、别名、邮件名,所以多个域名可以同时被解析到一个IP地址。通过这次实验,让我对网络配置管理这一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

对于我们通信专业,我感觉应该多一些交换机路由器的规划与配置,少做一些与计算机有关的东西。因为计算机部分的东西已经有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在学习,古语云,“术业有专攻”,我就感觉我们学校我们这个专业学了太多的知识,我不是否认学那些知识没有,只是觉得我们应该集中精力搞好自己专业的东西,学有余力再

去学习其他的知识。

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更偏向于电子方面,而不是计算机方面。虽然我们专业放在了计算机学院,但也可以少学一点计算机的知识啊!好像有点扯远了。

还有,最好能让我们每个人都亲自动手独立去根据理论网络连接一下真实的网络,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完整的通信网络。

讲到课程考核,我感觉不光要有期末考试,还应该加上平时的实验考核,这样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期末考试也就不会太紧张了。

这学期的网络实验,朱老师和陈老师两位老师都很认真负责,而且同学们反映确实也学到了不少知识,用一句话说就是“这学期的网络实验没白上”。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实验报告 篇6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三 RIP和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及协议流程

姓 名____ ______实 验 日 期: 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_______实验报告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 报 告 退 发:(订正、重做)

一.环境(详细说明运行的操作系统,网络平台,机器的IP地址) 操作系统:Windows7  网络平台:虚拟网络(软件Dynamips) IP地址:127.0.0.1 二.实验目的

 在上一次实验的基础上实现RIP和OSPF路由协议

 自己设计网络物理拓扑和逻辑网段,并在其上实现RIP和OSPF协议  通过debug信息详细描述RIP和OSPF协议的工作过程。

 RIP协议中观察没有配置水平分割和配置水平分割后协议的工作流程;  OSPF中需要思考为什么配置完成后看不到路由信息的交互?如何解决?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包括主要配置流程,重要部分需要截图)

 设计网络物理拓扑和逻辑网段

 编写.net文件

autostart = false

[localhost] port = 7200 udp = 10000 workingdir =..tmp

[[router R0]]

image =..iosunzip-c7200-is-mz.122-37.bin

model = 7200

console = 3001

npe = npe-400

ram = 64

confreg = 0x2102

exec_area = 64

mmap = false

slot0 = PA-C7200-IO-FE

slot1 = PA-4T

s1/0 = R1 s1/1

s1/1 = R2 s1/2

s1/2 = R3 s1/3

[[router R1]]

image =..iosunzip-c7200-is-mz.122-37.bin

model = 7200

console = 3002

npe = npe-400

ram = 64

confreg = 0x2102

exec_area = 64

mmap = false

slot0 = PA-C7200-IO-FE

slot1 = PA-4T

f0/0 = PC1 f0/0

[[router R2]]

image =..iosunzip-c7200-is-mz.122-37.bin

model = 7200

console = 3003

npe = npe-400

ram = 64

confreg = 0x2102

exec_area = 64

mmap = false

slot0 = PA-C7200-IO-FE

slot1 = PA-4T

f0/0 = PC2 f0/0

[[router R3]]

image =..iosunzip-c7200-is-mz.122-37.bin

model = 7200

console = 3004

npe = npe-400

ram = 64

confreg = 0x2102

exec_area = 64

mmap = false

slot0 = PA-C7200-IO-FE

slot1 = PA-4T

f0/0 = PC3 f0/0

[[router PC1]]

model = 2621 ram = 20 image =..iosunzip-c2600-i-mz.121-3.T.bin mmap = False confreg = 0x2102 console = 3005

[[router PC2]]

model = 2621 ram = 20 image =..iosunzip-c2600-i-mz.121-3.T.bin mmap = False confreg = 0x2102 console = 3006

[[router PC3]]

model = 2621 ram = 20 image =..iosunzip-c2600-i-mz.121-3.T.bin mmap = False

confreg = 0x2102 console = 3007  启动Dynamips服务端,打开管理员控制台

-List

分别打开路由器和PC设置IP和PC的静态路由

现用R0 举例说明:

分别配置R0端口的ip地址

S1/0

S1/1

S1/2

以上即为R0的IP配置过程,由于R1、R2、R3和R0的配置过程类似,所以在此不在赘述。

对于PC的配置,除了IP外还得设置静态路由,如下图:

直接设置的默认的f0/0口,着实轻松了不少。

 Rip的设置

同样用R0举例:

根据拓扑图,设置好network和neighbor,详细的可以看拓扑图。

设置好了上述的所有信息,就可以ping啦

PingPC2,成功!

PingPC3, 成功!

 通过debug信息详细描述RIP协议的工作过程。

由图可知,为了避免在起始路由器和目的路由器之间的路径中出现回路,路由信息协议设定了每条路径中跳数的极限值。在路由信息协议中,每条路经中跳数的最大值设定为15。当跳数的值达到16时,路径将被认定为无限远,同时目的路由器也将被认定为无法达到。跳数极限值的引入避免了路径中出现

无限循环的回路。

如图所示,数据包通过以太网接口,广播到整个路由表,即分别送至10.1.1.1

20.1.1.1

30.1.1.1,然后再选择合适的端口,直到将数据包传递。

需要注意的是,RIP不能再两个网络之间同时使用多条路由。RIP选择一条最少路由器的路由器的路由(即最短路由),哪怕还存在另一条高速(低时延)但路由器较多的路由。同时,为了规范路由器的性能,在路由器资讯协

议中还定义了路由更新计时器,路由超时计时器,以及路由更新计时器。

无水平分割的debug信息:

水平分割是在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中最常用的避免环路发生的解决方案之一。

产生环路的一种情况是:路由器A将从路由器B学习到的路由信息又告诉给了路由器B。最终,路由器B认为通过路由器A能够到达目标网络,路由器A认为通过路由器B能够到达目标网络。路由数据包的时候,数据将在两个路由器间不停地循环,直至TTL的值为0,将此数据包丢弃。

水平分割的思想就是:在路由信息传送过程中,不再把路由信息发送到接收到此路由信息的接口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环路的产生。

观察无水平分割的图,其不能有效的避免出现的环路。 实现OSPF路由协议

其他类比设置,最后ping同即可

 通过debug信息详细描述OSPF协议的工作过程。

由于cpu占用过多,电脑出现异常重启了……结果未能截下图……

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将链路状态广播数据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传送给在某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这一点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同。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是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

四.实验结果(包括最终实验结果,需要截图)

均在实验过程中标出。

五.实验中的问题及心得(需要认真写,不要写空话、套话)

实验过程中的问题还是挺多的,从最初的安装Win_Pcap未果,一度以为是因为win7不支持,兼容模式后安装不上,于是在网上下载了一个最新的Win_Pcap才可行。

设计拓扑图的时候,一开始是想用一个路由器接多个PC的,可是后来选设备时C7200-IO-2FE不可用还是怎么,就是不能接上,后来又换c2600 和c3600时 发现都不匹配。说不能找到set_npe的信息,估计还是不适合吧,百度了下说仿真环境要更新……正好也是晚上做的,也没人问下,也只好作罢。

第一次设置idlepc的时候竟然没有带*的……

(这难道是导致后来ping的延迟都有点偏高的原因?)

写.net文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由于拓扑图和课件中的例子相差无几,也不怎么需要大的改动,就照猫画虎了。

在设置各个路由器与PC的ip 和静态路由的时候,操作经常有小失误,不得不重头再来,有ping不通的倒也好找,因为有很多的ip地址,可以用来发现是哪块的错误,由于设备有点小多,cpu很吃紧,后来打字都是一顿一顿的……不过最后还是ping通了,至于rip的设置 还是挺好理解的 设置network和neighbor,不过对于OSPF还是有点不怎么理解,到后边也有点发懵了。保持清醒很重要……不然一激动就很可能功亏一篑。

六.实验思考(需要认真写,不要写空话、套话)

对于自己ping PC的时候ping都是有点小高,是机子性能不

好?还是拓扑图本身存在的问题? 但是确实能ping到 不过只是很关心几个点 几个叹号……或许确实要改进下,看他们的环形图的延迟都挺好,有时间再试下其他的拓扑结构。

对于rip的无水平分割 一直在想有什么用处…… 对于广播型网络,水平分割解决了很大问题 避免了环路,而对于非广播型的网络,水平分割的结果并不理想,描述说水平分割像泼出去的水 是不能收回的,意思是和源头彻底断开了,不能再回去了。

帧中继Hub-spoke结构的网络? 跳数的极限值是怎么得到的?

怎样能提高路由效率,以及数据包传递的正确率?以后得多做一个 看看各种拓扑结构的优劣~  OSPF中需要思考为什么配置完成后看不到路由信息的交互?如何解决?

OSPF路由协议通过建立交互关系来交换路由信息,但是并不是所有相邻的路由器会建立OSPF交互关系。

OSPF协议是通过Hello协议数据包来建立及维护相邻关系的,同时也用其来保证相邻路由器之间的双向通信。OSPF路由器会周期性地发送Hello数据包,当这个路由器看到自身被列于其它路由器的Hello数据包里时,这两个路由器之间会建立起双向通信。在多接入的环境中,Hello数据包还用于发现指定路由器DR,通过DR来控制与哪些路由器建立交互关系。

两个OSPF路由器建立双向通信这后的第二个步骤是进行数据库的同步,数据库同步是所有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最大的共性。在OSPF路由协议中,数据库同步关系仅仅在建立交互关系的路由器之间保持。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篇7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使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然而, 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到毕业时计算机操作还很不熟练, 常用的办公软件都不会用, 无法用计算机完成毕业设计和制作推荐表, 更不用说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的问题了。如何搞好实验教学, 确实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是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2、实验教学现状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使他们能够真正适应未来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不仅为其他专业课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支持, 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实现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真谛[2]。而目前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存在诸多弊端。

2.1 教育理念缺乏

担任基础实验课的教师普遍认为实验课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练习, 关键是学生自己练习, 对计算机实验教学过程较少设计, 缺乏系统、完善、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 缺少综合化、系统化、纵深化的学生创新实践与教学平台。

2.2 实验教材内容陈旧

计算机发展日兴月异, 知识更新速度很快, 教材往往跟不上计算机知识更新的脚步, 学生总觉得他们学习的是过时的东西, 学习热情不高。实验教学中, 验证性实验占的比重过大, 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相对较少, 实验教学单纯成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和补充, 无法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 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课时的限制, 大部分教师多采用一节理论一节实验的教学安排形式。实验课上, 学生多半是练习教师讲过的内容, 或者是做教师发布的实验内容。由于学生比较多, 教师很难及时解决问题。另外, 一边讲、一边练的授课方法导致课堂时间不易控制, 造成接受知识快的学生因时间间隔过长产生厌倦, 而接受知识慢的学生会因问题积累过多失去学习兴趣, 利用计算机帮助自己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的意识基本不存在。除了课堂内的教学和辅导, 缺乏网络教学等一些新型的教学方式, 学生课余时间学习的机会较少。

2.4 考核体系不合理

从成绩考核上来看, 一般教师以提交实验报告为实验课程评价的主要指标, 而实验完成质量、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教学目的的到达成度等指标则无法评价。

3、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3.1 改变教育理念

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 要遵循教学规律, 勇于探索和创新,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更多的实验空间。在计算机实验教学中要全面贯彻“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念, 形成创新、求实、民主与和谐的良好氛围, 让学生成为学习上真正的主人。少一点灌输, 多一点启发、探讨;少一点包办、限制, 多一些激励、创新;少一些指责, 多一些宽容、引导。由于学生受学识、经验的限制, 在实验过程中犯错在所难免。教师应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 及时发现错误, 及时指导予以纠正。教师应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当好指导者、激励者和引路人的角色。要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 要指导学生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要指导学生不断深化和超越自己的认识,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应成为实验课的主要教学目标, 还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介运用知识的能力[3]。

3.2 更新实验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还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针对不同系别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程和教学计划, 这部分应着重培养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学生创新能力, 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加强实验的综合性和设计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4]。

(1) 不断完善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是实验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是组织实施实验教学、保障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突出基础实验与设计创新性实验有机结合, 充分反映各实验室对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情况、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 重组实验课程, 改进能充分体现实验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的基础性实验,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重, 以激发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学习的热情, 为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2) 强化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注重教师的科研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并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实验室建设的需要, 鼓励教师依托实验室进行科研立项研究, 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

(3) 淘汰一此内容陈旧验证性的实验, 更新部分实验的教学内容。淘汰一此陈旧过时的实验, 同时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的比重, 优选一批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综合性实验, 例如热门信息文档排版、班级课程表建立、毕业论文的排版、学生成绩表的处理等。为进一步突出实验内容的社会应用, 加强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增加创新性实验, 例如, 电子报刊的制作、通讯录管理系统的设计、个人网站的建立等。

3.3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实验教学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变原有实验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的现象,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对于综合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主选题、与同学合作完成。这类实验要求学生自己分解任务、安排分工和规划进度等等。由于没有标准的和现成的答案,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自行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交流讨论、共同协作完成实验项目。这些活动都为学生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学习和创新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在学生对实验教学过程参与度提高的同时, 教师则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实验教学实施方案, 加强对学生实验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以保证整个实验教学顺利地完成。

3.4 改进考核方法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技术学科, 主要凭试卷来检测大学生的学习效果, 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 而且试题类型目前多是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了解, 不是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没有挣脱应试教育的樊笼, 严重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现在这种考试方法, 使得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 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不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 这种考试方法与素质教育大相径庭[5]。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的考核方法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 在平时上机实验中就进行考核, 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应该多出一些应用性题, 比如利用Word做一个电子版的手抄报、利用Excel做一份评分表等, 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出解决方法, 训练学生掌握应用领域的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新的考核方法给了学生一个发挥才能的空间, 变被动的应试为主动的学习, 使学生成为考试的主人。

(2)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若有创新, 就可以得到高分这样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 给他们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而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人才。

(3) 通过多种方法检查学生的技能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如在校园网络平台上设置一些学习、对话、软件发布等栏目板块, 对参与者加权积分, 作为考核总成绩的一部分, 从而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4、结束语

对于计算机公共课来说,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 针对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的不足, 高校计算机基础公共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信息社会所要求的计算机基木素养和技能,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培养学生在具备“公共”应用能力基础之上, 同时具备利用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来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 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发展,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 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阿辉.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 2011, 27 (6) :222-224

[2]梁中锋.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12) :123-125

[3]刘菲.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科学创新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12, (14) :104-106

[4]付淇.《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南昌高专学报, 2010, (4) :110-111

探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课的设计 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中等职业学校

一、计算机网络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

随着网络技术应用的普及,我国计算机上网数量呈现出高速的上升态势,在国民经济中网络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网络向社会生活走近的同时,也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并且已经深入到传统企业的开发、生产、经营和售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网络在企业中的使用率大幅度提高,网络技术人才就业空间大,效益待遇也好。

网络科技的兴起,带动了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同时也为大量的计算机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果没有网络,社会就无法迈入真正的信息时代,企业就无法实现真正的信息化。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缺乏实用性的培训,各类院校每年为社会输送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仅有几万名,这个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实际社会需求数量。

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教学现状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网络技术是计算机应用中一个空前活跃的领域,计算机网络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对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育及就业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适应社会各种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如何办出中等职业教育特色,如何设计网络技术实验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与就业相接,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实验课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以实验课为主线,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验项目,做实验时遇到新的知识点再及时讲解,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实验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吸收新知识,并清楚地掌握知识点的应用环境。下面以办公局域网的建立与使用为例进行说明。

局域网(LAN)是一种覆盖一座或几座大楼、一个校园或者一个厂区等地理区域的小范围的计算机网。局域网应用广泛,如网吧、办公室、中小型企业、学校各项教学。局域网的组建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的重点,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

在实验课上,教师让学生观看双绞线网线的物理构造,并现场制作水晶头,同时讲解排线方式,要注意的是芯线排列顺序一定要与另一端的顺序完全一样。两端都做好水晶头后即可用网线测试仪进行测试,如果测试仪上8个指示灯都依次为绿色闪过,证明网线制作成功。让同学们到多媒体网络机房观看并陈述布线结构、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深刻理解网络拓扑结构内容。最后让大家组建一个对等的局域网,并将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域名地址等网络连接属性配置好。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设置实验课题目:如何在局域网下共享文件夹?需要注意使用Winxp防火墙的例外:Winxp防火墙在默认状态下是全面启用的,这意味着运行计算机的所有网络连接,难以实现网上邻居共享。同时,由于Windows防火墙默认状态下禁止文件与打印机共享,所以,启用了防火墙,往往不能共享打印机。解决办法是:进入“本地连接”窗口,点“高级”“设置”“例外”,在程序与服务下勾选“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学生掌握创建步骤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亲自体验共享者、访问者等多重角色。

创建网络驱动器的方法需要把共享的盘右键选择“共享与安全”,再选上“共享”就可以了。当网络中电脑的磁盘作为共享数据区域允许网络用户访问时,该驱动器就变成了网络驱动器。创建网络驱动器可以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如网络打印机的共享,让学生连接一台打印机在主机上,在分机上进行网络打印机的配置,完成后利用网络打印机打印一份实验报告以检测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玲.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田文利.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0(8).

[3]汤鸣红.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

上一篇:在职研究生自我介绍信下一篇:燕子专列(第一课时)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