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学心得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计算机基础教学心得(精选8篇)

计算机基础教学心得 篇1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课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日常使用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使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真正的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来。任教两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打造一个应用平台,而让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来,从而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下面就我个人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为了学习而学习是盲目的、枯燥的,而且是没有多大成效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从学习中感受快乐,正所谓“学,并快乐着!”。实际上,对于大多数新生来讲,计算机在他们脑海中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他们甚至感觉计算机很神秘抑或很深奥,有的同学可能因此对计算机这门课产生排斥心理。这时首先就应当为他们排除这种障碍,让他们感觉计算机和其他所熟悉的数学、语文课一样,内容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内心里拉近他们与计算机这门课的距离,从而达到让学生想学的目的。然后再逐步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点拨学生的每一个困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会和会学中不断取得进步。比如,在讲授计算机基本操作时,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人机交互性强,因此,有些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会在上机时做出一定花样来显示自己的能力,诸如将系统桌面的图标移动、改变桌面的背景或设置屏幕保护等等。教师发现后,如果就此对这些学生进行大肆批评,甚至加以处罚,学生就会扫兴,学习兴趣就会陡然跌至低谷。学生一旦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就无从谈起。有效的做法是:宁可放慢自己的教学进度,也要请这些学生上台给其他学生介绍他们的“经验”。这样,不仅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传授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其中的内容,而且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也要告诫学生,一些随意操作可能会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工作,所以是不能随意改变系统设置的。再比如计算机幻灯片制作课上,如果学生从没有见过利用计算机幻灯片做出的精美演示,又怎会对那个幻灯片制作程序感兴趣并自己制作幻灯片呢?所以说老师可以在上课前把自己制作精美的幻灯片展示给同学们,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在随后的听课和练习中会更加认真,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另外,有的同学对计算机游戏感兴趣,如果老师能够正确引导,他们就会很快地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技巧,这也不失为一个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由此看来,在教学中引导并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二、构造情景,设置悬念

所谓构造情境,设置悬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安排一个或多个与现实问题相关的情境,其中蕴含了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强烈求知欲望,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学习。比如,在教学文字处理系统Word2000时,可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样稿(比如制作小报),让学生想办法去实现样稿,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讲述样稿的实现方法与步骤。又如在讲授电子表格Excel时,第一节课就让学生去处理实际问题:从最简单的“课程表”、“座位表” 到复杂的“成绩统计表”、“班费开支表”…,在编制“成绩表”时,学生学会了求平均分、算总分、筛选不同等次的学生成绩等技巧。但当考试成绩改成用“优秀”、“良好”这种等次记分后,这些等次还要手工输入,很不方便,怎么办?有的学生想到了复制,立即就有人反对:“这还不是手动吗?根本没有体现电子表格的优势。”有的学生提出先按分数排序,再把不同的等次用填空的办法填上去。这时教师可以先肯定这种利用已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告诉学生,在电子表格中有一种功能强大的函数――IF函数,于是了解BASIC的同学立即编出了相应的语句,解决了这一难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学生自己产生疑惑、有解决问题的冲动时,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新知识,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注重“因材施教”

鉴于入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教学中把握各个班级或个别同学的计算机水平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基础班的同学,要从基础开始讲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于高级班的同学,可以直接从应用开始讲起,以上机操作为主。另外,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应当采取不同的授课方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讲授Word绘图部分时,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老师就可以让他们自己设计一版板报,这样他们既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版面,同时也加强了本堂课内容的巩固。再比如,对于数学专业的学生,在讲解Word公式运用时,可以详细为其讲解数学编辑器的安装和使用,但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就可以稍带而过了。

四、将“讲授为主”改为“自学为主”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应用为主要教学目的,因此课程内容中知识和技巧应并重。而技巧是无法通过课堂讲授获得的。因此.应该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上课时只传授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经常用到的一些操作,以及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思路。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身”,提倡“精讲多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起到引导的作用,而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思考、体会,培养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自己通过该软件的帮助系统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用不多的时间演示令学生感兴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学会自己摸索,学习使用这个软件去完成实例。

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计算机基础教学心得 篇2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多媒体,创造思维,心理健康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由原来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基础课变成了我校各专业 (包括钳工、焊工、电工、车工等) 的公共必修课, 是一门融理论、技能、实训于一体的课程, 它的学习过程既浅显又深奥、既有趣又枯燥, 除了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中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 系统、正确地建立计算机相关概念和微型计算机的操作技术;熟练地掌握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及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 我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 力争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计算机中级技能和心理健康的有用人才。

如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呢?现将本人的一些心得综述如下:

1. 划分层次、因材施教

由于新生入学时的计算机技能有高有低, 为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 有必要在新学期开始时进行计算机水平测试, 层现不同计算机技能学生的情况。对于计算机技能较弱的同学, 要零点起步, 从基础开始讲起, 从浅入深,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对于已经掌握了计算机使用基本技能、具备一定基础的同学, 教学时可以高起点, 直接从解决实际问题开始, 以实践操作为主。

2. 上机与实践并重

计算机应用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实践教学不容忽视。要想搞好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工作, 必须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计算机基础课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课程, 需要学生进行大量实例操作, 教师应更加精心地组织实践教学。

上机练习在整个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有部分学生当老师讲解时像雾里看花, 怎么想也弄不清楚, 但是自己上机一操作,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鉴于这种情况, 我在上课时, 把教学内容尽量概括得简明、精要, 再把上机要掌握的内容列成题目, 尽量多化一些时间让学生上机, 而我在学生上机时起引导作用,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同时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去探索交流, 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 在教学中融入视频、动画、课件等多媒体元素, 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多媒体具有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的特点, 并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它的使用将使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使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在教学中有很多优势:一是手段直观新颖, 表现力丰富:多媒体可以将文本、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电影、电视等与学习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 从而改变了传统学习内容比较单一的特性,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教学容量大, 教学效率高: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只需事先在计算机上将教育内容、操作过程, 课演练习等设计好, 上课时, 教师只需点击鼠标, 即可将这些内容展示给学生方便快捷。不仅节省了书写时间, 增加了教学容量,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三是共享性好: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每天都在增加和更新, 我们随时可以将自己的新课件与别人分享与交流。也可以在互联网中很容易的找到自己所须的教学素材。

在讲《计算机应用基础》前两章节——计算机文化知识 (包括:计算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计算机的软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等) 时, 我就是通过两个多媒体教学课件来讲授的, 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了。

4. 设计个性化的作业、考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作为一个工具, 要检验学生学习的好坏不能完全凭一次书面或上机考试来判定。若是这样对学生而言是不公平的, 同时容易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 从而埋没学生的创造性和求知欲。例如, 在FrontPage2000的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自己去找感兴趣的有关资料, 把这些资料整理成文件保存在磁盘中, 并合理地导入自己的网页。考试方法就是给学生3~4节的上机时间, 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用心制作自己的网页, 考评时对学生制作的网页进行现场评分, 并把那些没在课堂上讲述的设计技巧作为附加分, 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这样把作业与考试结合在一起, 学生们可以设计出很多个性化的网页, 当然不乏漂亮、雅致的精美网页。教学效果显著。

5. 积极引导, 启发学生创造思维

如果说刚接触新软件时, 老师课前精心设计的任务实例对学生还有吸引力的话, 当他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后就不再满足于完成那些比葫芦画瓢的模仿性任务了。他们希望探索, 喜欢自己去寻找软件中新的精华, 但却常常不知该怎样入手, 此时我们可以为其设置尝试探索性任务, 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再创造空间, 帮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想象、学会学习。例如, 在Word 2000教学中, 给出用“绘图”工具栏里“自选图形”中的横卷形按钮画出“诗卷”, 在其内用“竖排文本框”加入某诗句的例子后, 就有同学不失时机地利用自己创造性的头脑大胆发挥了。他们有的从Word自带图片剪辑库中找到教师讲课的图片, 用“绘图”工具栏中取消组合的方式将其中的教师分离出来, 移于“诗卷”一侧, 做出教师讲解诗句的样子;而有的同学则从Internet网上下载人物图片作为教师附于“诗卷”旁;也有的同学用“绘图”工具栏里的“自选图形”中的注释图形按钮, 在教师头上画出注释标记, 在其中加上语句, 作为教师对诗句的讲解说明。学生们将这些技巧, 个性的应用于自己的作品中, 真是乐此不疲。在创造的同时, 也会遇到某些技术上的难题, 同学间的切磋、老师的点拨, 都会使得他们豁然开朗。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同学的交流合作、老师的启发引导的良性循环中逐步得到培养。

6. 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最重要的基本条件之一, 心理健康的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积极思索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能和老师、同学友好合作, 易于配合, 能接受教师的批评和建议。然而, 在技校学生中, 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具有这种健康心态。这些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 沉迷于游戏厅、网吧, 不参加集体活动和文体活动, 不愿同别人进行思想交流、对教师和同学持一种排斥、敌对情绪。

我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 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特长和主观能动性。比如在第三章文字录入练习时, 一是不指定输入法: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不指定用哪一种输入法, 同学们可以自由使用以前用过的输入方法, 五笔字型输入法、智能A B C输入法、搜狗输入法等等, 只要可以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即可。二是对每分钟字数的要求也不一样, 对录入速度较快的学生可将标准定得更高一些, 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最大限度地学到一定的技能就应该予充分肯定。三是在练习文字录入时, 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歌词、小说等作为练习题, 会有效地激发起学生自觉练习的兴趣, 不易产生心理疲劳, 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有时, 学生在长时间操作计算机后也会出现生理疲劳的现象, 课间督促学生休息, 加以调整, 以更高的效率投入到下节课的练习中来。

此外, 我在教学中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 教学速度不能太慢, 否则会使得很多基础好的同学感到疲塌;也不能太快, 否则会使得一些基础差的同学丧失信心。还是应该通过学生及时的反馈, 随时调整教学速度, 尽可能的使所有的同学受益。

以上就是我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一些看法, 希望大家给予宝贵的意见。

参考文献

[1]周祖平.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科技信息.2005, (14) .

[2]丁俊.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电脑.2006年第5期

计算机基础教学心得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案例教学;非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09-0000-01

Talking on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School Computer Basis Teaching

-Computer Basis Advanced Case Teaching Research

Liu Wei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Shenyang110122,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status of teaching basic computer and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were discussed.Keywords:Computer basis;Teaching reform;Case teaching;Non-computer major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根据“智联招聘网”发布的招聘信息粗略统计,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应聘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企业要求毕业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目前高职院校均将“计算机基础课”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大一新生的公共必修课,可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一、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计算机教育程度不同,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给老师带来很大的挑战,对此我们已对大一新生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计算机分级教学的尝试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过针对全校非计算机各个不同的专业,今后计算机应用的侧重点不同,目前采用统一的教材教学,不能完全满足各个不同专业的后续使用要求。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更新必须跟得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如果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使学生完成大专层次的学历教育,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我们提出《计算机基础案例高级应用教学》,在新生完成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掌握了计算机常用操作基础上,在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基础案例高级应用课程》,精心设计挑选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针对各个专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教学。深入挖掘本门课程与各个专业课程之间相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学习氛围,教师尽量只起到引导、启发的功能。

三、计算机基础高级案例教学研究具体措施

(一)贴近专业需求,制定新课程标准。针对学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的8个系38个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按不同的系分别进行调研。我们计算机基础教研室8位老师各有分工,每人负责一个系。通过网络搜索、阅读相关资料、并与各个系部的专业主任反复沟通,深入了解各個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技能需达到的水平、行业标准以及就业方向等,力求制定出适合各个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为今后我们教学提供参照依据,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掌握使用技能,具有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运用计算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二)搜集编写适合各个专业案例,自编教材。在走访学校各个专业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每位老师整理、收集、查阅大量适合相关专业的实用、原始数据,编撰、设计适合各个专业的案例。每周利用教研室例会的时间,定期讨论数据的收集、整理;调整案例的设计、组织。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们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看法和意见,我们多次组织召开了“计算机基础课教改师生座谈会”,邀请了各系部相关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学生代表涵盖我校各个开设计算机基础的非计算机专业,约30人左右。在座谈会上,师生们就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以及课程计划进行热烈的讨论。此外,对学校部分专业的大一学生以及毕业生就计算机基础课做了问卷调查,通过反馈跟踪了解企业对相关专业计算机的要求。通过不断积累,最终生成适合全校各个专业《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这门课的案例库并编纂成教材,在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对应选择与不同专业适合的案例做到“有的放矢、因专业施教”。我们目前根据学校8系38个专业的不同培养方案,设计的案例库按应用来分,暂分为商务类、管理类、策划设计类、工程类、综合类五大类。(三)实时更新案例库,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和赖以生存的基础。高等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和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专业人才。计算机基础课总学时一般在52-84学时之间,想利用课堂时间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是不可能的,平时需要大量的上机实践。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之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我们把教师积累的案例库、素材、习题、以及设计项目要求按侧重专业方向和难度层次分类实时动态发布到网络学习平台上,便于学生课余时间自由选择练习。(四)多组织提供学生参加校内外竞赛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有限的学时来说,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那些对计算机有特殊爱好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应该让其兴趣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比如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计算机基础大赛,设定主题,允许学生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参加网页制作、Word排版或PPT设计比赛,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比较满意复杂的综合作品,必须通过多名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取长补短,才能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多方面提供学生参加校外比赛锻炼自己的机会。

四、小结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计算机课,如何把我们课程内容更贴近专业建设,更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以及今后对他们进一步学习更有利,更符合计算机不断更新发展的技术,是我们要一直不断深入探讨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影,王波.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法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Vol.4,No.9,2008.12

[2]杨玉强,赵绪辉,陈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渤海大学学报,Vol.30,No.3,2009.09

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 篇4

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1

现阶段的五年制高职学生,都是90后,而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早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如今作为一门五年制高职的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各级各专业的开设成为必需,而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无可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实效性;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上好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让每位同学通过这个课程的学习后,最起码能考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证的一级证?这是我们计算机基础教师要思考的。

以下是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在20xx年--20xx年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1、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环境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而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学习情境。如:每次上课时,我首先会向学生展示案例的效果,将课前精心准备好的PPT文稿式样用计算机演示出来,告诉学生这就是他们将要学习的而且要求每人完成的,以增进学生一些感性上的认识,让他们有个准备。

2、设立互助小组,组织学生讨论: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呢?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飞速发展、迅速传递的信息时代,不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也就不能够抓住快速传递的信息的能力,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每位学生无论是哪个专业都应该初步掌握使用计算机技术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能教会学生编辑排版文章、处理表格,甚至图形等,学生往往觉得很有用、很有趣。我便组织学生讨论,结合学习过度共同探讨,利用计算机可以做一些什么事?又决定做些什么事?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力和源泉。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是我们计算机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键在于让学生觉得他们所学的东西有用有价值,一方面要逐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有更多尝试和实践的机会。我发现,一旦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话,他们就会锲而不舍地钻研下去,以致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

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这些作用往往是教师所无法取代的。

4、鼓励学生学以致用。结合实用需求,讲解课本外的计算机知识.比如:因为生活质量提高,好多家庭配有电脑,所以在介绍主机时,给学生讲解主机背段接口(如键盘,鼠标,USB等接口),并打开主机箱,让学生认识机箱内的硬件设备.讲到网络应用时,教学生下载手机铃声,图片等。因此,只要学生能把所掌握的知识加以运用,在运用中再学习、再发现,不断创新,就能不断发展。

我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计算机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去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做实验或进行辅助学习等等。此类做法,确实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充分发挥了他们自主创新的劳动和集体智慧的创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5、让学生领会到这是一种美的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不仅仅要使得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美的陶治,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享受,鼓励他们追求美、创造美,从而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注意培养他们的艺术观点和美的鉴赏能力,以及他们想象的直觉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智力发展完善,成长为创造型人才。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要求学生编辑出版自己的小报刊以及广告设计策划等,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欣赏美、鉴赏美,也享受由劳动而来的快乐和美的熏陶。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是艺术,艺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探索、创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2

近年来,我国职业院校发展很快,而学生生源质量一直没有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是大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入学时掌握计算机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已经非常熟练,而有的却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很多职业院校在师资、教学环境和硬件条件也都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两极分化较为明显。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中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一门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和上机操作实践,了解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工具的基本知识,学会计算机基础软件的应用和操作技能,从而具有应用计算机来获取信息的能力,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精讲细练,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从以下方面来谈一谈,供大家参考。

一、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认真学习。如果教师能“寓教于乐”,善于联系生活,将书本知识用生动形象、妙趣精炼的语言来表达出来,就能更好的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开课之前,教师应当认真备课,吃透教材,将计算机的历史、发展、用途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将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和我们人类的结构分工相类比,突出CPU等同大脑的重要地位。在讲课过程中,不要局限于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回答你的问题,“有哪些同学使用过计算机?”,“在我们生活周围,大家都在哪里见过计算机?”,“计算机有哪些用途?”通过一个一个问题,把同学们常去的超市、银行、移动联通大厅里的计算机介绍给大家,把新闻里常听到的智能机器人、火箭升空和天气预报等等话题与计算机联系起来,把我们常见的宣传单、成绩单和学校的通知等等与将要学习的微软办公软件联系起来。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电脑,进而会端正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态度。虽然用了两节课的时间,但学生不仅了解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在问答的过程中也加深了老师和同学间的交流,最主要的是要尽可能的提高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学生的感官效果。

例如在讲解Excel 20xx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计算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课前自制一个期末成绩表,将表中的总分、平均分等需要计算的项目通过讲解进行演示,让同学们有个直观的了解。具体分析如下:

1、展示如下成绩表,并提问回顾有关Excel单元格格式化设置的问题。

2、对比显示利用公式或函数计算完整的成绩表。

3、讲解总分、平均分、单科总分、单科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利用SUM求和函数以及AVERAGE求平均值函数计算。

在H3单元格输入公式:=SUM(C3:G3),然后拖填充柄至H14。

在I3单元格输入公式:=AVERAGE(C3:G3),然后拖填充柄至I14。

单科总分、平均分计算方法类似,注意函数参数区间即可。

4、单科最高最低分分别利用MAX和MIN()函数计算。

在C17单元格输入公式:=MAX(C3:C14),然后拖填充柄至G17。

在C18单元格输入公式:=MIN(C3:C14),然后拖填充柄至G18。

5、名次的计算是讲解的难点,最好利用RANK函数的“函数参数”对话框来进行计算。

这个时候要联系前面所学的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讲解RANK函数的每个参数含义。然后拖填充柄至J12。

6、等级的计算也是讲解的难点,利用IF函数来进行计算,并讲解各个参数的含义。

7、函数的应用告一段落后,可以先让学生自学制作数据图表,并展示制作后的效果图给予参考。

三、以鼓励表扬为主,充分利用上机时间消化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堂上、在多媒体教室中讲课过程中,一定要预留时间布置上机作业,使他们有时间先动脑筋思考。在机房实践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将所布置的任务独立完成。学生每完成一项操作,都应及时给与鼓励和表扬,加强他们的信心。有提前完成的同学,通过现场提问的方式确定已经充分理解所教知识后,可以委派为临时指导员,指导其他同学的操作。通过这种灵活方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既可以培养学生互助意识,又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的水平,充分发挥了上机的实践效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3

一、感受与体会

1、基础很重要实践证明,对文字、表格等的处理都是计算机课程的基础,需要一定的操作桌面的知识和能力,需要一定的工具操作能力,学好这些是学习计算机的入门,所以尤为重要!

2、循序渐进整个学习过程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如计算机的起源、发展、windowsXX、xp的桌面操作、电子表格等,使自己能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掌握他们的使用技术。

3、学以致用在学习时始终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不要把主要精力花费在各个命令孤立地学习上;要把学以致用的原则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以让自己对命令能有深刻和形象的理解。

4、熟能生巧word作为文字操作专家,它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熟练文字操作的命令。要强迫自己做几个综合实例,分别详细地进行文字编辑,使自己可以从全局的角度掌握整个编辑过程,力争使自己学习完word之后就可以投身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二、学习建议

1、常见问题要弄懂对于经常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如果推脱,那么问题就越堆越多,不利于今后的学习。

2、有比较,才有鉴别容易混淆的命令,要注意使自己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

3、养成良好习惯规范操作。我的体会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受益匪浅!学无止境,只要大家在学习中善于总结和归纳,一定能找到最佳学习方法。感谢陈老师的悉心教导。通过这次短暂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努力。

总的来说,任何的学习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进步,而在这样的信息时代,我们不单单要牢牢掌握专业知识,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学好计算机,成长为新时代的优秀人才。

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4

在这短暂的实习期间中,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单位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你可以有很好的同学,很好的朋友,大家相互嘘寒问暖,不必勾心斗角。而社会实践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时代可以自己选择交往的对象,而社会人则更多地被他人所选择。存在着利益关系,又工作繁忙,就多了份人情世故。诸此种种的差异。不胜枚举。但仅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通过实习使我对计算机有了更具体认识,通过对计算机的具体操作和亲自实践巩固了课本上学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上把所学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培养自己实际工作能力与分析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勾通,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实习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运用教学成果,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果,就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尝试性地应用与实际的工作中。

经过这段实习,我有些慌张,我意识到自己并不成熟,并没有做好将要走上社会的准备工作。我还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改进,思想上的,生活作风上的,我应该抓住这次实习机遇,用最快的速度进步,把握住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锻炼。为适应以后的工作,为之打好基础。

实习,是开端也是结束。实习的同时也让我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完善自我。更加努力的奋斗下去。

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5

近年来,我国职业中学发展很快,而学生生源质量一直没有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是大部分职业中学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入学时掌握计算机的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已经懂得一点点,而有的却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很多职业中学在师资、教学环境和硬件条件也都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两极分化较为明显。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中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一门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和上机操作实践,了解计算机这一现代化工具的基本知识,学会计算机基础软件的应用和操作技能,从而具有应用计算机来获取信息的能力,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精讲细练,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从以下方面来谈一谈,供大家参考。

一、结合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青少年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认真学习。如果教师能寓教于乐,善于联系生活,将书本知识用生动形象、妙趣精炼的语言来表达出来,就能更好的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开课之前,教师应当认真备课,吃透教材,将计算机的历史、发展、用途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将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和我们人类的结构分工相类比,突出CPU等同大脑的`重要地位。在讲课过程中,不要局限于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回答你的问题,有哪些同学使用过计算机?,在我们生活周围,大家都在哪里见过计算机?,计算机有哪些用途?通过一个一个问题,把同学们常去的超市、银行、移动联通大厅里的计算机介绍给大家,把新闻里常听到的智能机器人、火箭升空和天气预报等等话题与计算机联系起来,把我们常见的宣传单、成绩单和学校的通知等等与将要学习的微软办公软件联系起来。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电脑,进而会端正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态度。虽然用了两节课的时间,但学生不仅了解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在问答的过程中也加深了老师和同学间的交流,最主要的是要尽可能的提高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学生的感官效果

例如在讲解E_CEL20xx电子表格软件的数据计算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课前自制一个期末成绩表,将表中的总分、平均分等需要计算的项目通过讲解进行演示,让同学们有个直观的了解。具体分析如下:

1、展示如下成绩表,并提问回顾有关E_cel单元格格式化设置的问题。

2、对比显示利用公式或函数计算完整的成绩表。

3、讲解总分、平均分、单科总分、单科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利用SUM求和函数以及AVERAGE求平均值函数计算。

在H3单元格输入公式:=SUM(C3:G3),然后拖填充柄至H14。

在I3单元格输入公式:=AVERAGE(C3:G3),然后拖填充柄至I14。

单科总分、平均分计算方法类似,注意函数参数区间即可。

4、单科最高最低分分别利用MA_和MIN()函数计算。

在C17单元格输入公式:=MA_(C3:C14),然后拖填充柄至G17。

在C18单元格输入公式:=MIN(C3:C14),然后拖填充柄至G18。

5、名次的计算是讲解的难点,最好利用RANK函数的函数参数对话框来进行计算,如下图。

这个时候要联系前面所学的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讲解RANK函数的每个参数含义。然后拖填充柄至J12。

6、等级的计算也是讲解的难点,利用IF函数来进行计算,并讲解各个参数的含义,如下图:

7、函数的应用告一段落后,可以先让学生自学制作数据图表,并展示制作后的效果图给予参考。

三、以鼓励表扬为主,充分利用上机时间消化巩固所学知识

在课堂上、在多媒体教室中讲课过程中,一定要预留时间布置上机作业,使他们有时间先动脑筋思考。在机房实践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将所布置的任务独立完成。学生每完成一项操作,都应及时给与鼓励和表扬,加强他们的信心。有提前完成的同学,通过现场提问的方式确定已经充分理解所教知识后,可以委派为临时指导员,指导其他同学的操作。通过这种灵活方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既可以培养学生互助意识,又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的水平,充分发挥了上机的实践效用。

以上是我个人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一点点浅见,希望各位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6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经济时代,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所受的社会压力将比任何时候的大学生都要来得沉重,因此在校期间,我们必须尽可能的利用好学习时间,尽可能地学习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学会创新求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毕竟,不管将来是要从事什么样的相关行业,都需要掌握较为全面的计算机知识,因为小到计算机的组装维修,大到服务器的维护与测试,知道的更多更全面,那么对于自己以后找工作以及参加工作帮助就越大。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一个用人单位会傻到和知识作对,不是么?

基于这样对社会现状的认识,让我积极、认真地对于学习计算机课程有了较为良好的心理基础。而我在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就觉得很新鲜,觉得很奇妙,上网、玩游戏什么的操作都很是简单,但随着需求的变化,自己对电脑接触的不断深入,对计算机的认识越来越深,特别是进到大学,专业要求进行电脑利用数据画图、学习了各种操作并不简单的办公软件等等之类。

更令人恼火的是,当在制图、办公过程中,遇到一些电脑系统出错导致文件成果丢失的令人恼火的突发问题时,我才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计算机知识是多么的欠缺,自己终归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都是零散的,对这些突发问题只能束手无策。但大一并没有相关计算机课程,更多的时候只能自学,在第一个学年结束后,为了自己知识的充实,也为了响应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改革的号召,我带着课程相关的两本教科书坐上了回家的火车,同时,也开始了一段并不一昧玩乐的大学第一个暑假。

翻开主教材的第一节,我不禁有点傻眼,和我想象中的第一节不一样,它不是什么我们会、却不精通的软件的相关学习(受大一专业课教材的影响),而是在我的观念世界里地球人都能做到的----电脑开机,虽很意外可我还是认认真真的看了相关内容,也完成了实验要求。在做着这项在我看来在简单不过的电脑操作时,我想了很多以前都不会想到的东西,简简单单一个开机键凝聚了多少代人的智慧!其实深思一下就能想到,在电脑发明的最开始的最开始,想要启动电脑绝对不是像现在轻轻松松地按一个开机键就能做到的。那一个简简单单的启动电脑的过程简化尚且如此,那其他由复杂而又浩瀚如星海的程序代码及函数所构成的程序应用及电脑操作又将会是怎样的神秘呢?我不禁对他们充满了好奇和探索之心······

其实对于计算机我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虽说经常使用,但其中好多东西都还不懂,但经过多日的计算机自学,我对网络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可以说在学习中,我大饱眼福,大开眼界。学习中,我对网络知识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当然不仅是学会了如何下载各种软件、如何运用它进行下载一些网上资料的技巧、如何搜索和浏览信息、怎样打开IE浏览器、输入搜索引擎地址、输入关键词、进入网站、浏览相关网页、文字信息的保存等等大量实用的知识。还学会了Word(文字处理)、excel(表格管理)、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frontpage(网页制作)、access(数据库管理)、outlook(邮件管理)、publisher(广告设计,新闻稿,海报制作)、infopath(表单管理,动态表单填写)等等办公软件的较为深入的应用。还借此学习契机,根据课程中的实验要求建立了自己以前没有的博客,拥有了自己的电子邮箱。但这次学习更多的是让我更新了全新的观念和想法,充分认识到了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特性的重要性,懂得了一些计算机工作原理,领悟到电脑是人人必会、事事必备的机器。

学习是辛苦的,但我认真的去把内容自学好,认真完成每一节的学习任务。但是,计算机知识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因此,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还要继续学习、操作,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每个大学生都应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我在努力的做到,你呢?

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7

大学生活让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真正操作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过去两个月的实习,我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及前进的方向。

1.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现在通过实习总感觉自己学的不够,要用到知识时总感觉脑袋是空白的。很后悔自己当时在学校为什么不多学一点,多练习一点。总在后悔也没有用,只能自己去努力学习。为了能更好的适应工作,我利用自己空闲时间去附近的书店去看书,希望能弥补不足。

2.加强信心,坚持下去虽然在这个公司自己可能是学历水平是的,但真的工作起来我的起点却很低。有时候遇到事情总会着急,慌张。平常信心不足,总感觉自己做不好。大家说我很内向,其实只是自己有点自卑,不敢去表达。或许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练吧。只有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都在提升,相信自己总有一天会很勇敢的表现自己。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说,能珍惜现在的日子就好好珍惜。等工作了才真的领悟这句话。每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做了第一天就想回到学校接着做学生。感觉学生时代真是最美好的时间。可是既然踏出来了就要继续走下去,因为这一天也终究要来到。对给自己点信心,多给自己点赞赏,多给自己鼓鼓劲。相信总会走出一条宽敞大道的。

3、同事相处感觉学生时代很美好,不仅仅是不需要去努力工作,而是在学生时代你可以有很好的同学,很好的朋友,大家相互嘘寒问暖,不必勾心斗角。我感觉这里才真的有纯洁的友谊。可踏上了社会,于存在着利益关系,又工作繁忙,就多了份人情世故。老板对你的颐指气使,同事对你的多加防范,就更加想念自己的同学。可能自己还不能适应这样的环境吧。但还是希望以后自己去努力,希望自己可以有个好朋友,希望自己可以有个团结的环境。

实习,是开端也是结束。在书本上学过很多理论,但从未付诸实践过,也许等到真正运用时,才会体会到难度有多大。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自己需要更加努力的奋斗下去。

实习的同时也让我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会继续努力,完善自我。对于学校的精心安排和指导老师的用心辅导非常感谢.

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8

一、感受与体会

1、基础很重要

实践证明,对文字、表格等的处理都是计算机课程的基础,需要一定的操作桌面的知识和能力,需要一定的工具操作能力,学好这些是学习计算机的入门,所以尤为重要!

2、循序渐进

整个学习过程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如计算机的起源、发展、windows、xp的桌面操作、电子表格等,使自己能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掌握他们的使用技术。

3、学以致用

在学习时始终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不要把主要精力花费在各个命令孤立地学习上;要把学以致用的原则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以让自己对命令能有深刻和形象的理解。

4、熟能生巧

word作为文字操作专家,它能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熟练文字操作的命令。要强迫自己做几个综合实例,分别详细地进行文字编辑,使自己可以从全局的角度掌握整个编辑过程,力争使自己学习完word之后就可以投身到实际的工作中去。

二、学习建议

1、常见问题要弄懂

对于经常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如果推脱,那么问题就越堆越多,不利于今后的学习。

2、有比较,才有鉴别

容易混淆的命令,要注意使自己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

3、养成良好习惯

规范操作。我的体会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受益匪浅。!

学无止境,只要大家在学习中善于总结和归纳,一定能找到最佳学习方法。感谢陈老师的悉心教导。通过这次短暂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努力。

计算机基础教学心得 篇5

本学期我们开了计算机基础及实验这门课程,通过这13周的学习,我受益匪浅。

众所周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再过不了几年,不会使用计算机,就会象不识字一样使人举步维艰。所以计算机,既是我们不得不学习的内容,也是我们顺应时代所必须的装备。

通过本学期的学期,我初步认识了Microsoft office 中各个软件的基础应用,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应用程序的基本使用。在刚开始接触这些知识的时候,我总是觉得异常乏味。但随着学习的一点点深入,我逐渐开始认识到计算机世界的精彩,也开始逐渐领悟计算机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作为一名师范生,计算机技术必不可少。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渐渐融入了正常教学,成为一个方便可靠的教学工具。使用计算机,有事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学习计算机,在职业素质方面,对我有不小的影响。

其次,计算机技术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一点在我学习powerpoint应用程序时感触尤其深刻。通过一些简单便捷的操作,就可以让美丽的动画随着自己的想法变换。通过这样的制作作品,让大家在欣赏中学习与进步,既不会觉得乏味,也不会觉得无聊。所以,学习计算机技术真的必不可少。

另外,知识支持实践。在基本知识初步完全后,实验也必不可少。在实验课上,通过老师的耐心指导,我们也逐渐掌握了各个知识的实际操作与应用。也是通过实验,我们明白了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及时加以改正。这对我们的学习有非常大的意义。

计算机基础教学反思 篇6

刘天龙

一、学生分析

对于中职学生,除女生外,大部分男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态度不佳,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多是放任自流型的学习状态,部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表现不够端正。主要表现在课堂上和作业方面,一部分学生根本不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另一部分学生作业虽然能按时按量完成,但谈不上作业对知识的巩固情况。课堂上,部分学生听课的有效性较差,很多时候我发现班上有一部分学生上课听得不认真,虽然,这些学生中并不全是思想开小差的,很多都是不积极参与的,感觉课堂与他无关。

二、教学情况分析

在教学方面,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经常了解学生的态度,知识基础,学习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从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现代教学媒体,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尤其本学科主要内容都要上机完成,在上机实训课上,我努力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和价值观” 三者的统一。上课期间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我给定的任务进行操作,同时又注意因材施教,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到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差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做好课后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我任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在教学和实践中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出现的情况是:你把许多自认为很好的经验、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仍掌握不好。这里有一个值得我注意的问题是,教师把经验、方法讲给学生听了,不等于学生就获得了这个经验、方法,必须要让学生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操作、练习去进行巩固,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要把作业、知识点落到实处。

三、改进的方法与措施

1、加强学生学风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掌握与应用。

2、课堂上精讲多练,着重点放在后三分之二同学身上,让他们能听懂学会。

3、加强实训课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4、课堂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他们对学好计算机充满信心。

5、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策略 篇7

一、精心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使学生想学

学生爱上计算机基础课, 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 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 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课堂教学。

(一) 创设情景, 积极学习。

在教学中, 可以利用媒体来创设、优化教学场景, 借助美好的事物的演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手操作的欲望, 使学生在学习情景中产生探究学习的动机, 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 又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 使学生感到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如在Word软件中进行《插入图片》教学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的过程:我首先利用广播让学生欣赏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图文并茂的作品, 有精美的贺卡、诗配画。学生看后, 便小声地讨论起来:“真漂亮!”“怎样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我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些作品是在Word中制作出来的。”并激励学生:“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 发挥自由的想象, 你们同样可以做到, 而且还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这样导入, 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 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激情, 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二) 游戏入门, 自觉学习。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 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意愿。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 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 学生不但学得很累, 而且很不愿学, 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 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 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 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 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 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 学生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 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三) 学科整合, 促进学习。

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 利用它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同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如在学习Power Point时, 可以播放其他学科教师制作的Power Point课件, 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可以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上, 从而产生要学好Power Point的想法。下载适合的课件, 学生通过观看, 了解了学习信息下载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想学的感情。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能够唤起学生原始的学习动机, 不要教师进行过多的激励, 学生都能自觉地进行学习。

(四) 案例教学, 对比学习。课程EXCEL图表应用教学实践

a、教学铺垫:学生已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了解图表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图表的类型及建立。

b、教学过程:创设案例背景, 提出任务要求:上网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教师给出一篇学生上网调查报导, 其中的数据反映了学生在假期中上网的内容、兴趣等情况, 请学生以调查者的身份用图表形式清晰表示调查结果。

C、师生讨论信息, 学生提炼数据:教师引导学生对调查数据的认识, 学生互相讨论并提取有用数据, 组织相应表格, 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 为下一步设计作准备。

d、学生设计图表, 老师巡视解疑:学生根据数据结果思考图表设计, 请几位学生谈图表设计思路, 教师分析优劣之处。学生实践操作, 教师巡视, 强调图表设计要点, 强化图表设计意图。

e、收集学生成果, 作业点评互评:教师收集学生成果, 选出点评作品。展示优秀作业, 让制作者表达他的理念, 放大亮点;展示不太成功的学生作品, 让同学指出不足之处, 教师强调相关知识点。

f、提升任务要求, 形成递进案例:教师在前面案例教学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教学案例, 如何在前面操作的基础上美化图表, 如何根据图表撰写调查报告, 并顺利完成调查者的任务。新案例的提出是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新要求。

二、大胆放手, 让学生自主探究, 获得知识技能

新的课程改革纲要中要求教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教学中也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 老师应大胆放手,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自己主动获得知识技能,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计算机基础的操作有许多都是相似的, 由此可以及彼。教师不必讲得太多, 指导得太细。比如在“画图”软件中, 教师讲解了矩形的画法, 那么其他椭圆和圆角矩形, 就不必再讲解了, 从教学效果来看, 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其它两种图形的画法。又比如说“复制、剪切、粘贴”, 只要教过一次就可以了, 各种软件中的做法都是差不多的。所以说, 大胆放手,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篇8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结合专业特点;讲练结合

0引言

计算机作为新世纪的必备工具,已走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正是为社会培养适合各个行业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的人才,其重要地位不容忽视。近年来,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已引起教育界不少学者的关注。但纵观计算机基础教学和毕业大学生实际计算机水平,我们可以看到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培养适合不同专业需求的人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教学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计算机基础教学同样也面临这个问题。不少学生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甚至取得了其他的一些相关证书,但他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却发现他们缺少实际工作中所需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找不到适合人才的现象。

学生个体水平差异大一方面,由于扩招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集中于同—个学校或同一个专业学习,这样造成同一个班级学生个体水平起点差异大。另一方面,不同学习环境、家庭条件使得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技能熟悉情况差别大。有些学生家里有电脑,从小就接触电脑,对基本操作很熟练,甚至掌握了一些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等能力。而有些同学较少接触计算机,他们对鼠标、键盘的使用还不熟悉。这样就给计算机基础教学造成困难。

生师比仍偏高尽管近年来,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结构也日趋合理,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比例越来越多。但是,扩招造成的生师比仍居高不下。因此,造成了多数计算机基础教学还是大班上课。致使同一个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大,不利于因材施教。

2结合专业特点,激发兴趣点

针对以上计算机教学现状,解决教学供给与社会需求矛盾的一大措施就是:结合专业特点,寻找兴趣点,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虽然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有一些共同的要求,如: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基本办公软件Office的使用。但是更多时候,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不同,学生的兴趣点也不同。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有统一的教学基础,紧扣专业特点,设计符合不同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手段。即:在统一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Office、基本网络操作等基本应用技能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适当调整不同专业的学习内容和评价体系,真正符合社会需求,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初衷。

2.1理工类学生

数值计算、函数绘图、实验模拟与分析、工程设计等软件与理工类专业关系比较密切,学生也比较感兴趣。他们的课程就可以偏向程序设计、工程设计及仿真软件等。因此,课程中就可以介绍一些相关内容,如:Word里面的公式编辑器、c语言、AutoCAD等简单处理工具。也可以重点介绍Excel中的一些函数等。

2.2文史类学生

网页设计、电子表格、统计分析、数据库管理等软件是文史类学生比较常用的。编辑软件是他们的必备工具,因而可以详细介绍Word中的排版功能,如:样式的使用,修订、目录生成等。常用的网页设计工具如:FrontPage、Dreamware是他们的兴趣点。

2.3艺术、体育类学生

艺术、体育则对图像处理、网页设计、动画、影像、声音等多媒体处理工具比较感兴趣。可以适当介绍一些相关软件,如:Photoshop、Flash、3Dmax、Cooleditor。可以详细介绍Windows自带的画图、Windows Media Player和Movie Maker等相关工具。画图、录音、影像不仅是他们的专业要求,也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加强教学互动

针对当前大班授课,学生个体差异大的教学现状,合理、充分地使用多媒体、网络等工具是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3.1讲练结合,边讲边练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近年来课堂教学已从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转向多媒体授课与上机辅导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一项突破。但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仅仅使用这种模式还是不够的。因为,计算机基础教学面对的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不是体系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而主要关心应用操作方法。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在课堂上讲了2节课的操作,等到学生自己上机时,很多操作他们记不得了。学生经常抱怨说:“老师在课堂上鼠标一直点,我们就算当时知道了怎么操作,下课后也忘记了。”为此,可以适当改变教学模式,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碰到一些操作比较多的章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一段时间后,当场留一段时间给学生操作,等学生基本掌握后继续讲解下面的内容;最后,在一个章节完成之后,设计一些主题作业,让学生自主上机练习,教师加以辅导。

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讲练结合、边讲边练就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如,在机房利用远志、凌波、联想等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讲课时,选择“广播教学”模式,将教师机的电脑屏幕画面和教师的语音等信息实施显示给全体、群组或单个的学生观看,这样,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教师的操作方式,从而快速掌握学习目标;学生自主练习时,退出“广播教学”模式即可。

3.2利用网络,加强互动

教学互动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网络工具进行课后教学互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互动的时空限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QQ、E-mail、FTP、BBS等网络工具实现跨时空的交互。它们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交互,是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交互的一个有效补充。合理利用网络工具,加强教学互动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特点。

4结束语

教学实践表明,结合专业特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讲练结合,边讲边练的方法能及时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教学效果更好;利用网络工具则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个有效补充。

上一篇:2019班主任网络培训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人事招聘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