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标准化

2022-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交通运输标准化

交通运输信用标准化发展与地方实践探索

【摘要】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服务性和先导性行业,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重大现实意义。标准化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技术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社会信用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作为社会信用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信用体系是一个多方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全国范围内以健全的标准化体系作为支撑,将进一步解决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之间信用信息多头采集、数据交换共享困难、信用结果表示不统一等矛盾,有利于形成规范、统一、协调的交通运输信用体系。

【关键词】交通运输,信用体系,标准体系,标准化

引言

推进全国交通强国建设第二批试点省建设,加快构建現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都要求进一步增强交通运输标准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创造性,真正构建起“一切为了转型、一切服务转型”的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格局。

1交通运输信用标准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加强和创新行业治理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信用在行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信用交通省”创建为载体,加快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持续深入推进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公路水路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安全生产、道路运输服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信用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这些政策文件为强化工程建设、运输服务等领域从业企业的信用意识,加强诚信建设,提高工程质量和运输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明确交通运输信用标准化需求提供了基础和依据。信用标准化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支撑,在国家标准层面,已经开展了一系列信用标准化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工作。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0)归口发布了48项信用相关国家标准,内容覆盖信用基础类、信用信息类、信息管理类、信用服务类等方面,同时还有一系列公共信用信息标准、面向重点领域和行业的信用标准正在研制,这为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标准化工作提供了基础性指导和参考。

2交通运输信用标准化发展途径

2.1支完善交通出行保障政策体系

(1)完善公众基本出行保障制度。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农村客运、渡运、邮政普遍服务等公共服务落地。完善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完善绿色出行服务体系。推进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城市交通拥堵协同治理机制,打造高效通勤交通网络。健全完善“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体系,完善农村公路养护、农村客运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2)推进出行服务一体化便捷化。完善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机制,提升城乡出行服务均等化水平。完善旅客联程运输机制,建立健全跨区域、跨方式客运协同组织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城市群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机制,提高城市群、都市圈交通承载能力,推进出行服务快速化、便捷化、智能化。(3)完善交通运输新业态发展制度。依托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鼓励和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分时租赁、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道路客运定制服务、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等交通运输新业态发展的制度机制。建立定制公交等需求响应型出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自动驾驶等新技术应用相关制度。

2.2建立健全公路运输信息管理网络

在公路运输经济中,信息化管理已经得到了普及,甚至很多企业还对信息化管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实际上,公路运输企业对信息管理网络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公路运输企业要内审自身状况,把市场环境和自身经营模式结合起来,提高信息化管理程度,尤其是对信息数据的传递,要让客户感受到企业信息反馈的速度在不断加快。面对货物运输的几个过程,健全信息网络,并保证其科学合理性。一般来说,检验企业运输信息管理网络是否合理,最常用的便是两个标准:一是单件货物运输成本是否下降,二是运输效率是否加快。目前,很多公路运输企业在进行全国运输时,不能对货物进行科学有效的分配,这方面是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多网协同、多企合作等,都是公路运输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要让行业合作大于行业竞争,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合作降低运输成本,实现共赢。对于公路运输企业来说,阿里旗下的菜鸟和京东旗下的京东快递都是值得学习考察的企业。因此,公路运输企业在建立信息化网络时,必须要考虑到其全面性和便捷性,制定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促进企业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前景

2.3完善交通运输市场规则

完善交通运输建设、养护、运输等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完善负面清单,进一步规范和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破除制约社会资本参与交通运输市场竞争的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价格形成机制,推动放开铁路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进一步规范行业经营服务性收费,促进交通运输中介服务市场规范发展。推进交通运输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研究制定推动交通运输公共数据开放和数据资源有效流动的政策制度,推进综合交通大数据中心和行业治理基础数据库建设。

2.4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化水平

以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为契机,交通运输行业进一步增强标准化意识、强化标准化管理、提升标准化水平。结合国家和质量提升行动有关要求,在标准化水平提升上发力,通过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注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衔接,对接国家和行业战略发展需求,加快交通运输标准供给,支撑国家以及山西省重点建设任务实施。密切跟踪新业态标准建设需要,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强化标准化工作的前瞻性。

结束语

对交通运输行业而言,诚信是重要的软实力。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信用体系,打造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交通运输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信用成为实现行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建设满意交通的有效载体,有利于深化交通运输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营造诚实守信的行业氛围,提升软实力,树立好形象,助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作为交通运输信用标准化的前期基础工作,开展交通运输信用标准体系建设,为交通运输行业信用标准的制修订和标准实施进行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指明信用标准化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信用标准化工作,将有力支撑和推动交通运输信用体系建设进程,提升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战权,刘韬,郭培宏.基于建设交通强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思想与理念创新研究[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8(04):31-34.

[2]杨传堂,李小鹏.奋力开启建设交通强国的新征程[J].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28(04):48.

[3]吕广亮.论交通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的协同性[J].时代金融,2018(36):225-226.

[4]韩菡.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4):137+139.

[5]张国强.交通运输发展的中国道路[J].综合运输,2018,40(12):18-22.

(作者单位:河南工学院)

作者:郭翔峰

第2篇:加强标准化、科技创新、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推动“四个交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10月13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主持召开部务会议,听取关于《交通运输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简称《标准化规划》)、《交通运输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简称《科技规划》)、《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展规划》(简称《节能环保规划》)研究编制工作的汇报。他强调,要深入研究、科学编制相关规划,进一步加强标准化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四个交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保障。

会议指出,作为首个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专项发展规划,研究编制《标准化规划》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行业标准化工作战略部署,提高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综合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会议强调,要切实把研究、制定、宣传、实施、监督、创新和国际化作为标准化工作的有机整体,加强统筹协调,实施全过程管理。要进一步健全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机制,构建特色鲜明、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支撑有力的标准技术体系。要适应当前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的趋势,加强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培育和发展,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形成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新格局。

会议强调,科技进步是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要抓紧抓好《科技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准确把握现代科技发展趋势,围绕服务国家和行业发展大局,瞄准国家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科技发展的需求,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作风,不懈推进科技创新和行业融合发展,强化先进技术的研发转化、成果普及应用和保障措施等内容的研究,更好地发挥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交通运输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作用。

会议强调,发展绿色交通、加强节能环保工作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程,对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回应人民美好生活期盼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要求,要科学研究编制《节能环保规划》,不断增强做好节能环保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不断提升节能环保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进一步明确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职责定位和目标要求,强化交通运输行业环保政策和标准化研究;落实行业节能环保任务,强化督查问责手段;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绿色交通,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第3篇: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标准化施工工艺

摘 要:机电安装工程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涉及技术的深度、涵盖专业的广度以及工程管控的复杂程度完全不亚于土木建筑工程,因此,进一步增强对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的质量管控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本篇文章以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标准化施工工会为探究对象,首先简单介绍了标准化施工工艺的主要内容,然后解析了标准化施工工艺在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最后对标准化施工工艺在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当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为有关的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性的参考以及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标准化施工工艺;探究

1 标准化施工工艺概述

标准化施工工艺顾名思义,主要突显的就是施工工艺的标准化,要求在实际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当中,可以立足于有关施工工艺的各个细节以及环节,进一步落实施工技术实施要求,要求有关施工人员统一根据这一要求标准进行施工,从根源为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提供保障,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质量。在实际进行实施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结合不同工程的施工要求,将标准化施工工艺方案的制定提前完成,并充分结合标准化施工工艺方案要求,将工程施工建设各个方面的技术交底工作进一步完成,保证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做到统一规范。在这一基础上,还需要从施工人员方面入手,通过选取相对应的培训措施,使得有关施工人员可以进一步了解何为标准化施工工艺,这一工艺都有着什么样的具体要求,进而可以严格以有关要求为准,进一步落实标准化施工。在这个过程当中,还需要有关施工技术负责人员进一步增强对工程施工现场的管控,为施工技术落实的规范统一性提供保障。最后,在完成标准化施工以后,还需要将自检工作进一步的做好,在通过合格以后,在由监理方进行验收,达到有关验收标准,说明这一标准化施工工艺具有非常优异的可行性[1]。所以,适宜在工程内有关施工建设项目当中进行推广,进而保证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建设都能够进一步实现标准化施工。

2 在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当中运用标准化施工工艺的重要作用

首先,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本身来看,通常国家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效率要求相对较高,与此同时又不可以在质量上有所松懈,而机电工程能够说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最为直接的反应,因此,对于这一项工程项目有着十分严格的质量要求,禁止出现过多的返工。在机电安装工程实际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通过引进标准化施工工艺,可以使得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转变的更为标准化以及统一化,在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进一步的保障,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以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工交付。其次,从施工方的角度来说,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的施工内容杂乱,专业多变,需要不同施工单位共同参与其中,然而由于施工企业之间整体资质存在着极大程度的差别性,施工效果、施工方式以及施工手段也千差万别。所以,实际很难在施工建设方面进行统一管控,难以确保施工质量的统一性。而通过对标准化施工工艺的运用则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效的解决。通过引进标准化施工工艺方案,要求不同施工企业统一以这一方案要求为准开展施工建设工作,在统一的施工规范要求之下,更为有利于不同施工方进行彼此交流以及沟通,进而进一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有着统一的施工效果,与此同时还十分有利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效率,为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了进一步的保障[2]。

3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标准化施工工艺的运用

以某城市轨道交通3号线机电安装工程标准化施工工艺的运用为例。3号线在实际开通以前,已经经历了1号线以及2号线的开通工作,在实际进行3号线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以前,施工企业全面深入总结了前两条线路当中遇见的问题以及经验,并在这个基础之上,充分结合实际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要求,制定了一套健全的标准化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希望可以从根源上提高3号线的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首先,针对于机电安装工程不同专业的有关安装部分,都进行了施工标准件设置,进而便于有关施工人员可以以标准件为依据,统一进行参照施工,保证最终施工效果可以保持一致。比方说通风空调专业,将有关的风口、风管以及支吊架安装进行了标准件的设置;针对给排水专业,将有关的排水管道、给水管道以及阀门等等构件安装进行了统一标准件设置;针对低压配电专业,将有关电缆、配电以及开关等装置的安装进行了统一标准件的设置;针对电梯专业,将玻璃围护以及电梯等施工进行了统一标准件设置。同时,在有关施工人员参照标准件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有关施工负责人则还会以标准化施工工艺方案为依据。在工程施工现场对有关施工人员进行统一的监督以及指导,保证所有施工人员都可以严格按照标准化施工工艺对有关操作进行执行,进一步杜绝违规操作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针对机电安装过程当中不同专业需要一些必需的、固定的材料,均通过工厂进行统一生产制造出标准的成品,然后在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统一的装配以及施工,进而既可以进一步保证整体安装工程的质量以及效率,还可以确保整个安装过程无噪声、无污染,更好的符合现如今环保绿色施工以及文明施工的要求。

另外,在本次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施工工艺进行运用的过程当中,还有效运用了下文所述的几种措施:首先,引进了机电安装工程信息化协同管控平台,进而进一步实现了整个施工建设过程的信息化、可视化以及数字化,通过依靠平台数据统计,进一步提高了施工规划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并且相应数据信息自身有着非常重大的价值,可以为下一个项目提供优异的数据信息支持;其次,进一步增强了有关测量的准确规范性,针对不用地、顶、墙位置,在对石材以及瓷砖进行铺设的过程当中,通过进行统一模数策划放线,进一步实现了地、顶、强对缝“三缝合一”,进一步提高了机电安装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质量;最后,运用了二维码技术,对于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进场材料设施,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进行统一的管控,对于材料、设施应用以及运转,可以进一步实现统一的监控,进一步达到了“先检后用”的重要目标,为进场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设施质量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3]。

4 结语

总的来说,标准化施工工艺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施工的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提升对这一工艺进行运用的重视程度,在实际进行运用的过程当中,需要立足于不同专业环节,将经验总结工作进一步做好,制定出较为健全的标准化工艺运用方案,进一步提高工艺运用效果,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一步实现更好的进展。

参考文献:

[1]张亚军,骆晓.论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标准化施工工艺”[J].冶金与材料,2018,38(6):177+179.

[2]任宏伟.城市轨道交通施工项目标准化管理应用[J].城市建筑,2017(2):361.

[3]蔡婷,熊秋梅,牛克甲,等.论城市轨道交通机电安装“标准化施工工艺”[J].城市建筑,2015(36):63-64.

作者:沈渊

第4篇:交通运输标准化实施方案(大全)

武威市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根据《甘肃省2011年冶金、机械、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工作方案》,结合全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全力破解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薄弱、本质安全水平较低的难题,进一步夯实企业安全管理基础,不断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力争2012年9月30日前完成3户交通运输企业安全标准化A级达标任务,努力推动全市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为武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工作步骤

第一阶段(2011年8月31日前):确定名单阶段。经综合考虑,初步确定武威客运中心、武威汽车站、武威汽车北站等3户企业拟达安全标准化A级标准,各县区和各级交通运输、安监、运管等部门,以及相关企业要广泛宣传动员,大力营造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活动的浓厚氛围。

第二阶段(2011年9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整改规范阶段。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拟达标企业的检查指导,对照 1

标准,查漏补缺,不断健全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和记录、台帐,督促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完善各类安全保障措施,并通过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借鉴其他市州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上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推动拟达标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为不断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

第三阶段(2011年10月1日至2011年11月30日):初评上报阶段。由市县两级交通运输和安监部门组成联合检查验收组,对拟达标的3户企业进行达标验收,经验收符合A级标准要求的上报省上相关部门。

第四阶段(2012年9月30日前):验收评级阶段。按有关规定,积极配合省交通运输厅和安监局做好达标企业的验收评级工作。

三、考评标准

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遵循《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的同时,按照省安监局、省交通厅联合下发的《甘肃省道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评估检查标准(试行)》组织考评。

四、工作要求

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各县区、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等新颁规章、标准,高度重视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克服畏难情绪,

加大工作力度,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带动其他各项工作,推动企业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不断加强基础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2、统筹协调,抓点带面。各县区、有关部门、有关企业要把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基础性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把标准化工作与安全专项整治、“打非治违”、班组安全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协调配合与服务,认真组织实施,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推动本县区、本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断深入。

3、严格考评,狠抓管理。各县区、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指导企业,从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入手,从重点要害岗位达标入手,从最基层和班组入手,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促进企业达标。要本着科学、公正的态度,按照“谁考评、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开展考评工作,确保考评质量。

第5篇:2012年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秘书长工作会议纪要

各有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2012年3月21日,部科技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12年交通运输有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工作会议。来自交通运输行业的19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含筹)的秘书长、秘书及交科院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部科技司洪晓枫副司长到会并讲话。现将会议有关事项纪要如下:

一、会议总结了2011年标准立项及制修订、标准化管理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机构建设以及标准化研究工作等方面有关情况,充分肯定了2011年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

二、会议分别就2012年交通运输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和2013年交通运输标准化研究项目,进行了沟通与协调。

三、会议要求:

(一)要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交通运输‘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对标准化提出的要求。逐步建立交通运输标准、计量和检测三位一体的产品质量监督管理运行机制,促进交通运输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发展。加强标准的立项、实施、监督、考核、评价等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作用,把提升质量效益作为今后标准化发展的核心目

标与任务。

(二)加强标准体系的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部将逐步建立标准体系的版本制度,并更新发布行业标准体系,强化标准体系的权威性。各标委会应在2012年 9月底以前完成各自标准体系表制修订工作,并报科技司审查发布。

(三)进一步明确标准制修订的重点。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城市客运、信息化、交通安全及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强重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要高度关注标准制修订的风险管理,强化标准制修订全过程管理机制。

(四)进一步加强标委会机构建设。优化标委会的布局结构,统筹协调好各标委会的管理范围,充分调动和发挥标委会委员的作用,增强标委会工作活力,促进标准化技术交流。

(五)充分发挥标准化网站的工作平台作用,继续加强标准化人员培训工作,为标准化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六)各标委会需对 2012年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与协调,提出明确修改意见。

(七)各标委会的应在2012年5月底前,对2013年交通运输标准研究预算项目,做进一步需求分析,确定重点研究项目,按项目申报程序提交。

第6篇: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验收申请

江门市交通运输局:

我公司已经通过创建、完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通过自评,自评考核得分:985分,基本满足《港口危险货物码头企业安全生产达标考评指标及评分细则(试行)》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求,目前已具备验收条件,请求考评机构予以考评验收。

江门市亨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2013年11月10日

第7篇:山东省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

申报材料

企业名称:(盖章)

申报等级:口一级口二级口三级

申报日期:年月日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2013年制

第8篇: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计技术规程-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

广西地方标准

《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计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六月

目 录

一、标准制定背景、目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 1

二、工作简况 .................................................................................... 2

1、任务来源 .............................................................................. 2

2、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 2

3、主要工作过程及工作内容 .................................................. 2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 4

1、标准的编制原则 .................................................................. 4

2、标准主要内容 ...................................................................... 5

四、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 ........................................................ 5

1、范围 ...................................................................................... 6

2、总体要求 .............................................................................. 6

3、隧道及其附属用房建筑消防 .............................................. 7

4、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 12

5、隧道防烟和排烟设施 ........................................................ 15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15

7、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 16

五、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 17

一、标准制定背景、目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事业步入了一个历史上空前发展的时期。 截至2017年底,广西高速公路网络主骨架已基本建成,县(市、区)高速公路通达率88.2%,全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259公里。

但随着已建高速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长隧道及特长隧道也随之不断增加。近10年来,全国公路隧道平均每年新建达350km,广西区内高速公路隧道建设里程也逐年增加。如何安全管理好高速公路隧道,如何有效防止和减少高速公路隧道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提高设计质量,进而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

目前,国内并没有专门针对高速公路(或公路)隧道消防的国标性文件,所有高速公路隧道的消防设计主要参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二册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 D70/2-20

14、《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中的部分章节,但是这些规范中关于消防设施的相关内容有限,很多细节上的要求并不明确;完全采用《建设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国标对“城市隧道”的相关要求也并不合适,造成在设计过程中诸多细节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因此,有必要编制适合广西实际需求的《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计技术规程》,以弥补以往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设计类标准指导不足的问题。

通过系统研究,制订使用方便、适合广西实际需求的《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规程》地方标准,能够指导和规范广西高速公路隧道消

1

防设施设计,提高广西高速公路隧道整体安全水平。《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计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制订将填补我区行业空白,不仅能够规范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施的设置,使隧道消防系统的设置更合理、更安全,提高广西高速公路隧道整体安全水平,而且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本规程适用于广西区内新建、改建的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计,在实际工程中推荐采用本规程中的相关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其他等级公路可参照使用。

二、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2017年4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桂质监函[2017]98号)审查批准,《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计技术规程》列入2017年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2017年7月,项目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关于下达2017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项目计划的通知》(桂交科教函[2017]318号)中计划。按前期工作计划安排,本地标计划完成时间为2018年年底。

2、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广西新恒通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

3、主要工作过程及工作内容 (1)组织分工

2

广西地方标准《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计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主要起草单位制订了编制工作方案,由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新恒通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单位的专家和技术专业人员参加,成立了编制工作小组,召开了项目编制策划会议并就标准研制任务分工、进度安排进行了明确。负责起草单位主要承担本标准制定项目立项构思、组织标准编制工作、指导相应的调研和科研工作以及汇报评审和对外协调沟通的任务,并负责制订标准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主要技术架构。参与起草单位主要承担标准制订的收集、调研、技术验证等工作,并参与标准制订各阶段的汇报、评审和修改订正等工作。

(2)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分析

编制人员根据任务分工采取调查研究与归纳、实际工程情况、总结完善等三个步骤形成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计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一是资料和实地调研。收集国家行业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资料收集,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设计及设置现状调研,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设计及设置相关研究成果及应用情况调研。二是分析调研资料,总结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设计及设置的关键技术和关键问题,确定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关键技术指标和参数。三是整理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设置的关键技术和参数,为编写设计规程的各项条文内容,提供技术支撑。

(3)标准编写及研讨

为确保标准调研、编制工作的有序开展,项目组根据前期策划会确定的主要内容,根据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内部评审意见完成

3

工作大纲及编制大纲的编制,同时,同步开展了部分征求意见稿初稿的编制内容。 2018年3月21日,项目组召开了大纲评审会。按照评审专家意见,修改完善的大纲作为项目的工作指导,项目组立刻着手开展了相关正式征求意见稿初稿编制和修改工作,并逐步编写形成了工作组讨论稿。2018年4月23日至5月10日期间,项目组组织工作组开展了充分的内部讨论工作,对达成共识的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初稿。

5月21日,项目组组织召开了征求意见稿初稿的专家讨论会,根据专家意见对规程的条文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形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标准的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制遵循国家、行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编写工作组充分调研、分析了国内外及广西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施实施的现状,同时考虑广西高速公路隧道的运营模式以及未来消防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新技术应该前景等诸多因素,最后经过起草工作组成员讨论,确定标准编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分析国内标准体系的现状和特点,结合国内外隧道消防设施的应用现状,尤其是广西境内建成的和在建的隧道消防设施应用现状,对已发布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梳理、归纳和分类,建立科学、实用、合理的广西区内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计技术标准。

4

(2)承接性原则

标准术语尽量与相应国家、国际、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规定内容相一致,条文未出现自相矛盾的地方。标准技术内容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兼容,未出现冲突,保证了一致性。标准技术内容中引用其他标准时,已明确指出所引用标准的内容或名称,增强了标准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

(3)可操作性原则

标准的起草充分调研了国内外、广西区内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施应用现状,并考虑了相应的地方规定要求。标准内容针对性较强,可操作性较高,易于推广。

2、标准主要内容

《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计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初稿内容包括前言部及9个章节。第1章规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第2章给出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为有关术语和符号;第4章为总体要求;第5章为隧道及其附属用房建筑消防;第6章为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第7章为隧道防烟和排烟设施;第8章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第9章为消防电气。

四、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

本规程在现在行业标准《公路隧道设计规程 第二册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 D70/2-2014的基础上,结合国标各类型消防类防火规范中与隧道相关的技术要求,通过对广西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施设计及实施现状调查、研究,同时结合广西区内高速公路的管理运营模式,

5

并借鉴其他相关省份的相关地方标准,形成了广西区内的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计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广西区内新建、改扩建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施设计。

2、总体要求

第4.1.3条:由于其地理位置、设置条件、防护能力等特殊情况,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施的设置尤其特殊性。本规程采用与《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基本对应的设计原则,规定了隧道消防设施的设置年限。

第4.2.1条:为保证与公路工程设计的一致性,高速公路隧道消防安全等级划分考虑与交通工程的等级划分相匹配。按《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二册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的交通工程等级划分标准,将相应的消防安全等级同样划分为A+、A、B、C、D五个等级,形成对应的划分关系。采用此种等级的划分,本规程与《公路隧道设计规范》承接关系良好,可作为行标的有利补充。

第4.2.2条:本规程中,个别消防设施的设置要求略高于现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隧道内火灾声光报警器的设置在广西区内设置情况较少,但是在各项安全检查中已提出过相应质疑,参考国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本规程中将声光报警器的设置前提与手动报警按钮对应,便于统一要求、设置;加入泡沫水喷雾系统的设置要求及前提(行标未做要求);对1000m至500m的隧道提出排烟设施设置需求(行标未做要求)。由于本规程的消防设施要求与《公

6

路隧道设计规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并且部分标准略高于《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可较好的适应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区内高速公路隧道消防工程的设计及使用要求。

3、隧道及其附属用房建筑消防

第5.1.1.2条:隧道附属用房包括消防控制室、隧道变电所、泵房、风机房等等,此部分内容,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规定较少,本规程采用附属用房设施的防火等级按城市隧道房屋建筑设施的相关要求设置的对应标准。另外,其房屋建筑布局及要求,应遵循现行消防技术标准的其他要求。

第5.1.1.3条:高速公路隧道的设置较为分散,将消防控制室或中心一律设置在隧道附近的可操作性有限,后续的运营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考虑到交通工程行业中对高速公路隧道均设置有路段隧道管理站、管理分中心或中心,本规程规定可与管理用机房合并设置消防控制室或中心。

第5.1.1.4条:《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并未对隧道消防救援提出过站点建设的详细要求。多年来,受建设模式、运营模式的制约,广西区内隧道设施检查、维护等工作均由就近隧道管理站(或管理分中心)来完成。根据对广西区内在建、已建路段约5363km调查了解到,共设置(或将设置)隧道救援站点83处(兼职隧道外的道路救援),未设置专职消防队及站点。救援站点距离管辖内隧道距离在10-60km范围内不等,一般遵循隧道救援站点与周边收费站、管理站合建的原则。另外,《广西壮族自治区专职消防队管理办法》中对公路隧道消防队

7

的设置也有明确要求。因此,从广西区内消防队伍建设情况考虑,3000m以上高速公路隧道和隧道群,本规程规定应设置专职消防队,设置应满足《广西壮族自治区专职消防队管理办法》的要求。

第5.1.2条:为隧道临时供电设置的柴油发电机房一般都与隧道变配电室贴邻设置,由于其使用柴油作为燃料,存在着一定的火灾危险性。为与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协调统一,本条规定了隧道柴油发电机房的消防设计要求,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5.4.13规定对应(强条)。

第5.1.3条:由于隧道建筑构造的特殊性,致使隧道不可能象其它地面建筑一样,能在建筑周围形成消防车道和救援面。以两车道的隧道为例,其行车道和路缘带的基本宽度为7.50m~9.00m,隧道火灾发生时,起火隧道既是火灾现场,又是烟气蔓延通道,还要作为疏散通道和灭火救援场所;由于人对烟、火的恐惧,加剧了人在火灾环境中的盲动性,在缺乏统

一、有序的交通控制、指挥的情况下,不仅不可能让出专供灭火救援用的消防车道,还可能造成交通堵塞和二次灾害。为此,应通过有效的交通控制、现场指挥等手段,在火灾情况下在隧道空间内人为划出灭火救援通道。

对于单向交通隧道,火灾时,消防车无论是在隧道内,还是在隧道外的行车道上回车,都有很大的难度。为有利于消防车快速、有效地参加灭火救援,可充分利用隧道外的洞外联络道或在中央分隔带开口等连同相邻隧道,形成便于通行的环行消防车道。

第5.2.1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一二类隧道的承重结构

8

体的耐火极限按RABT标准升温曲线,耐火等级不低于2.0h和1.5h,从高速公路隧道的承载交通量情况及后期维护的难易度考虑,本规程规定其承载结构体耐候等级应与城市隧道最高等级相对应,即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

国内外隧道混凝土衬砌火灾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土衬砌和钢筋强度开始降低的温度分别约为380℃和300℃。380℃时混凝土表面开始产生裂纹,400℃以上强度急剧降低,600℃时试件表面裂纹贯通,800℃以上出现爆裂;钢筋混凝土之所以在高温下爆裂,是因为混凝土中存在化学结合水和游离水,这些水份在高温下成为水蒸汽,膨胀体积高达1700倍,由于高强混凝土结构致密,水蒸气不能有效散发,因此火灾时混凝土爆裂将不可避免,同时,因挖掘隧道和设置支撑时已形成了隧道衬砌和地层之间的应力和变形场,将加速高温下隧道结构的损坏。不加保护的隧道混凝土结构,火灾发生在5分钟内就会爆裂,因此必须对隧道承重构件进行进行防火保护。

第5.2.3-5.2.4条:本规程在充分考虑隧道内车辆行驶要求和限制火势蔓延、减少火灾损失等因素的前提下,把横通道、隧道内附属用房等划分为相互独立的防火分区。其防火分隔构件包括防火墙、楼板、防火门窗、防火卷帘、防火阀、排烟防火阀等。鉴于隧道横洞内没有可燃物,当隧道与横洞之间采用防火卷帘分隔时,可采用相应耐火极限的金属防火卷帘或无机防火卷帘,而不采用水幕保护。

隧道建筑材料不但要求不燃,而且还必须有较高的耐火极限值,必要时还应在结构表面喷涂防火隔热材料。除防止结构因高温而强度

9

降低以外,还必须防止吊顶材料坠落将公路堵塞。

第5.2.5条:与《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二册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 D70/2-2014,10.3.5、10.3.

7、10.3.8对应。防火门耐火极限采用高限,统一为3.0h。

第5.2.6条:为便于隧道日常运营管理和处置紧急情况的需要,隧道车行横洞洞口应采用常闭式防火卷帘。防火卷帘按照《防火卷帘》进行耐火极限试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火灾发生后,为便于安全疏散,起火点上游的车行横洞洞口的防火卷帘必须全部开启,以便于车辆能够不通过起火区域安全疏散到隧道外;起火点下游车行横洞内未设置送风风机时,其防火卷帘应全部关闭,以防止高温烟气渗入横洞和相邻的未起火隧道。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消防管理计算机应按照上述要求设计防火卷帘控制程序。

第5.2.7条:设置在隧道路缘带、检修道、人行道下的电缆沟,应从其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方面考虑,防止可燃液体和灭火用水浸入,造成火灾蔓延、供电事故或其它次生灾害。当电缆沟跨越防火分区时,为防止火灾顺着电缆沟向其它防火分区蔓延,应在电缆沟与地面防火分隔构件所对应的位置采用符合GB23864-2009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00小时的阻火包、柔性有机堵料等材料进行防火封堵。

隧道设置的排水沟,平时主要用于排出隧道路面的雨水、渗漏水等。火灾时,有大量的消防用水需要排出;可燃液体火灾中,还需要合理引导流散的可燃液体排出,为此,有必要采取疏导措施,有组织地引导灭火用水以及流散的可燃液体流入排水沟,以防止可燃液体向

10

横洞或相邻隧道流散。此外,为防止火灾沿排水沟蔓延,排水沟应采用设置有盖板的暗沟,以便盖板能起到防止可燃液体与空气充分预混的作用,以有效控制可燃液体在暗沟中燃烧。

5.3.1条:本条规定了隧道人行横洞、车行横洞的设置要求。平时,横洞主要作为巡查、维修、养护的联络道使用,并可作为隧道局部检修时车辆转换方向、并道的过渡通道使用;火灾和其它紧急情况下,横洞的主要作用是疏导交通、临时避难,以及作为人车安全疏散、灭火及抢险救援通道使用。

5.3.3-5.3.5条:鉴于高速公路隧道的特殊性,目前广西区内隧道内通风房、变电所及其管理用房设置在隧道内的情况较少,即使设置一般情况也不超过200m2(无人设备房)。从全国高速公路建设情况看,也是尽量选择不在隧道内设置大型的管理用房,一来不便于管理,二来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因此,综合考虑,作为广西区内的地标,引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关于隧道内用房设置的要求,对隧道内用房的进出通道采用“地下建筑与隧道之间应有至少两个进出口通道”的要求,不单独要求一定需要设置直通室外的紧急疏散通道。

在建筑布局方面,可以通过适当的设计来避免在隧道火灾状况下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保证逃生通道的数量和距离等。在隧道中,只有保证横通道设置合理,火灾情况下的人员逃生和火灾救援工作才能有效开展。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4.4.6条对横洞的设置间距和设置要求作了规定,但由于其针对所有公路隧道(含低等级公路),作为高速公路隧道规程,本规程规定不采用下限值而应采

11

用上限值。

4、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目前,针对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的设计,主要参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TG D70/2-2014)第二册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于2014年8月1日实施。而《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于2014年10月1日实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于2015年5月1日实施,新规范的实施对消防灭火设施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此外,由于交通行业针对性的规范较少,此次广西地方规程的编写,还参考了部分建筑行业的相关防火规范。

第6.1.1-6.1.2条:高速公路隧道附近缺乏城市供水设施,消防用水主要靠天然水源供给。隧道周围的天然水源,更多的是山涧水、山泉水,断流的可能性极大,且水流中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杂物,会对水系灭火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在选择天然水源作为消防水源时,必须经过严格的实地考察,不仅要确保水源的可靠性,而且要保证取水设施、净水设施设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6.1.3-6.1.4条:根据国内外火灾统计资料显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同一隧道同一时间内发生两次火灾或同一公路沿线隧道群同一时间内发生两次火灾的记录。为此,本规程确定了同一时间内发生一次火灾的隧道供水系统设计原则。

第6.1.5条:由于广西区内高速公路隧道一般都是地处偏僻地带,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对运营管理部门的日常维护能力有较高需

12

求,为保证可靠性,推荐采用设置高位水池的高压给水系统,当高位水池 确实无法修建的,可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

第6.2.3条: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中第4.3.8条(强条)一致。

第6.2.8条: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中第4.3.9条(强条)一致。

第6.3.3条: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中第5.1.6条(强条)一致。

第6.3.4条: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中第5.1.8条(强条)一致。

第6.3.6条: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中第5.1.12条(强条)一致。

第6.4.4条: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中第5.2.4条(强条)一致。

第6.5.2条: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中第5.3.2条 第1点(强条)一致。

第6.5.3条 第1点: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中第5.3.3条 第1点(强条)一致。

第6.6.1条:与《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中第5.5.12条(强条)一致。

第6.8.1-6.8.3条:隧道消防用水量应根据隧道长度、消防安全等级、同一时间火灾次数、火场用水量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

13

合考虑确定。针对隧道的特点,隧道消火栓系统通常将室内、外消火栓设计在一个环状管网上,统一由消防水池或消防水泵供水。日本规范按照3个室内消火栓和2个室外消火栓同时作用计算,消防用水量为35L/s~45 L/s,德国规范消防用水量为20L/s,美国规范为32 L/s;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2 城市隧道”中规定,城市隧道消防用水量包括隧道内用水量和隧道洞外用水量,根据隧道类别分别为20L/s和30L/s。《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二册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中对隧道内用水按隧道长度提出要求,但未对隧道外用水提出要求。本规程借鉴城市隧道及公路行业的消防用水量标准确定原则,按照不同的隧道长度,确定隧道内、外消火栓用水量。

第6.10.1条:泡沫-水喷雾灭火设施的设置应根据隧道长度、交通量、消防安全等级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二册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泡沫-水喷雾灭火设施未做要求,湖南省地方标准《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规范》(DB43/729-2012)中明确I级高速公路隧道(L≥5km;火灾规模≥50MW且5km>L≥3km;日均交通量≥40000pcu/d且5km>L≥3km)应设置泡沫喷淋,综合考虑,本规程按照不同的隧道长度确定选用的系统类型。

第6.1.6,6.11.1-6.11 .3条:《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二册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第10.2.10条规定“设有通风竖井的隧道,在联络风道口处宜设置能对火灾时产生的热空气进行降温的设施”,通风竖井的联络风道口通常采用安装水喷淋头等方法,本规程对采用的水喷淋

14

系统确定了设置要求。

5、隧道防烟和排烟设施

第7.2.1条:引自《隧道通风设计细则》第10.2.1条。并与第4.2.2条相对应,火灾最大热释放率为20MW的隧道长度范围调整为500m

第7.2.2条:引自公安部《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第7.2.3条:引自湖南省地方标准《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规范》第8.2.2条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12.3.4条。并作了整合。旨在细化相关排烟风速指标,为火灾防排烟系统在火灾不同发展阶段的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第7.2.4条:引自公安部《公路隧道消防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第8.2.1.1条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并未对总线上设置短路隔离器作出要求。本条规定了总线上设置短路隔离器的要求,规定每个短路隔离器保护的现场部件的数量不应超过32点,是考虑一旦某个现场部件出现故障,短路隔离器在对故障部件进行隔离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系统的整体功能不受故障部件的影响。

第8.2.1.2条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设置的火灾探测器,属于自动触发报警装置,而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则属于人工手动触发报警装置。在设计中,两种触发装置均应设置。

15

第8.2.1.3条 隧道内一般设置有视频监视系统,当火灾自动系统报警后可联动切换视频监视系统的监视画面至报警区域,从而确认现场情况。

第8.2.1.5条隧道运营一般由隧道中央控制室集中管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确认火灾后,应将火灾报警信号传输给隧道中央控制管理设施,由中央控制室作出相应的应急处理。

附录C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图示14X505-1面向的范围较广,本规程针对隧道消防联动控制设计的进一步明确常见的联动控制触发信号、联动控制信号及联动反馈信号。

7、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第9.1.2条,第9.1.3条:引自《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16的强制性条文,在行标中未对消防设备的供配电作专项说明,也未提及“末端切换”的配电形式,考虑到消防设备的重要性,本规范引入了消防设备应采用“专用供电回路”及“末端切换”的规定,旨在确保消防设备供电可靠性。

第9.2.2条:“双重电源”概念同《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双重电源可以是分别来自不同电网的电源,或者来自同一电网但在运行时电路互相之间联系很弱,或者来自同一个电网但其间的电气距离较远,一个电源系统任意一处出现异常运行时或发生短路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仍能不中断供电,这样的电源都可视为双重电源。

第9.3.1条:本条对隧道消防用电设备的供(配)电线路的电缆

16

型式及敷设要求作了详细规定。在工业与民用建筑行业,规范对消防设备供配电线路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定,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有较为完整的依据体系,但公路行业的相关规范对此规定有所欠缺,导致工程设计及施工中没有强有力的规范依据,工程中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咨询(审查)单位也常有意见不合的情况。此条规范的制定对工程设计、施工有较好的规范和指导意义。

五、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相关法律规章。基本术语、符号按照国家标准《工程结构设计通用符号标准》(GB/T 50132-2014)和《道路工程术语标准》(GBJ 124-88)的规定采用。

本标准还借鉴、引用了以下国家、行业标准,包括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JTG 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D70/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二册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T D70/2-02《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219《水喷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 GB 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14102《防火卷帘》、GB 23864《防火封堵材料》、GB 50069《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14561《消火栓箱》、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21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JTG/T D70/2-0

117

《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GB/T 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等。

相较于有所关联的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二册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 D70/2-2014),本规程采用了与之对应的分级方法,并且增加或充实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设施设置的内容及要求,包括防排烟设施设置条件、泡沫-水喷雾灭火设施要求等;同时,对相关设施的安装、设置提出抗震需求;另外,参考国标相关的消防设施设置规范,对应的完善高速公路隧道的消防设施设计要求并明确到本规程中。此外,本规程还针对高速公路隧道消防联动控制做出具体要求,较国家、行业标准对隧道部分的要求更为详细、完备,实用性较强。

18

第9篇:云南省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发证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云南省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依据《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云南省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发证过程中的自评、申请、受理、考评、发证和监督管理。

第三条 云南省各州(市)交通运输局及省交通运输厅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的水专委、建专委、运专委是云南省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的主管机关(以下简称:主管机关),按照管辖范围和职责权限负责组织实施考评发证工作。

第四条 各主管机关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规定,并报省交通运输厅备案。

第五条 各主管机关、考评机构应严格按照本办法组织实施云南省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发证。

第二章 考评与发证

第六条 云南省交通运输企业应根据经营类别分别申请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等级。

第七条 申请达标等级的云南省交通运输企业应完善原有安全管理体系,按照《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指标》进行自评,逐项给出自评分值,形成自评报告,并通过云南省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向相应的主管机关提出考评申请(申请表格式见附件一)。 第八条 主管机关收到企业申请后,审查是否属于本管辖范围、是否满足申请条件、申请材料是否齐全等内容。申请材料不符合要求,应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通知企业补充、修改或重新提交申请。

对通过审查的,主管机关确定考评机构受理考评。

第九条 考评机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企业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符合性的核查,对核查通过的企业启动考评程序;核查不通过的,应及时告知主管机关和企业,并说明原因。

第十条 考评机构应组织3名以上(含3名)具有相应资质的考评人员成立考评组,制定具体考评计划,并告知企业后组织实施考评。考评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负责现场考评的总体安排,并对考评结论负责。

第十一条 考评组实施考评可采取提问、交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检查与抽查等方式。若有必要,可以进行现场检测与测量。考评组在企业从事考评活动,应按《云南省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机构的考评实施程序》(附件二)实施考评,与被考评企业沟通交流,就考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企业提出整改要求。

第十二条 企业对考评组提出的整改意见,1个月内能按要求整改到位的,经考评组核实后,可视为达到考评要求。

第十三条 企业对考评结论存有异议的,可向有管辖权的主管机关、直至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复核申请。主管机关应及时组织复核。

第十四条 考评组考评工作结束后,应向考评机构提交《云南省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报告》。(附件三) 第十五条考评机构收到考评组的考评报告并按程序审查后,向主管机关提交考评结论及达标等级意见。

第十六条 主管机关收到考评机构提交的考评结论后,应对企业拟达标的等级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期间没有实名举报的应向企业颁发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等级证书,并向社会公布。公示期间如有实名举报,主管机关应进行核查,举报不属实和举报属实但不影响考评结论的应予以发证;举报属实且影响考评结论的不予发证。

通过考评、公示的交通运输企业由各主管机关通知考评机构,由考评机构制作颁发云南省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

未通过考评的或经主管机关审核不合格的,企业应采取纠正措施并可在3个月后重新申请考评。

第十七条 各主管机关应将二级(或三级)达标企业发证情况报省交通运输厅。

第十八条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应按照交通运输部规定的统一样式(见附件四)制发。

第十九条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有效期为3年。

第二十条 已取得相关机构颁发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证书(证明)的企业,连续3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的,经有关主管机关对必备条件审核后,可颁发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

第二十一条 企业申请高一级别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考评,考评及发证的内容、范围和方法按照初次考评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新组建企业应于正式运营6个月内提出初次考评申请。 第二十三条 换证考评申请应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有效期届满之日前3个月内提出。

第二十四条 换证考评申请应附以下材料: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

(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

(三)企业基本情况和安全生产组织架构;

(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第二十五条 换证考评及发证的内容、范围和方法参照初次考评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换证考评和发证应在现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有效期届满前完成。

第二十七条 换证考评未通过的,企业应在原证书期满后3个月内提出重新考评申请。

第二十八条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遗失的,可以向原考评发证机构申请补发。

企业法人代表、名称、地址等变更的,应在变更后1个月内,向相应的主管机关提供有关材料,申请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的变更。

第二十九条 主管机关向企业、考评机构、考评人员发放证书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三章 日常管理

第三十条 获得安全生产达标等级证书的企业每年应进行自评,并在次年1月底前将自评报告报发证主管机关。 第三十一条 省交通运输厅应对下级主管机关和考评机构的考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上一篇:生态林业发展理念下一篇:实习保育员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