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金融扶贫

2022-12-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邮储银行金融扶贫

邮储银行撬动金融精准扶贫着力点

摘要:我国十八大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三五的“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充分体现了我国将扶贫工作作为国家发展的首要目标之一。全国各地的邮政储蓄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工作的号召,与政府部门就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深入合作对接,充分发挥小额贷款服务三农优势,在金融扶贫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关键词:邮储银行 金融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小额信贷 普惠金融

一、金融精准扶贫的共性挑战

现如今,邮储银行积极响应国家扶贫脱贫战略的要求,在金融精准扶贫的工作中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并且在扶贫脱贫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和银行金融机构的改革等等,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也正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下面具体分析有关金融精准扶贫的共性挑战。总结扶贫工作的共性挑战,是完善金融精准扶贫的前提的重点。

(一)小额信贷服务目标偏移,不利于精准扶贫的实施

在邮储银行中,最主要的金额脱贫工作实践的开展主要依托于小额信贷,首先,小额信贷的审核工作简便,借贷门槛较低,但是可贷金额同样较低,这并不能满足贫困地区进行产业升级和个人用于自主创业的启动资金。其次,邮储银行并未对小额信贷做出明确的介绍和正确引导,导致贷款人误认为该笔资金是国家变相发放的扶贫资金或生活就及资金,并且由于贷款金额并不高,邮储银行也并未完善相应的催收制度,导致小额贷款的还款率较低,而贷款的用途往往都用于农民的日常生活花销,难以为自主创业和扶贫脱贫工作创造价值,同样也损害了邮储银行的资金完整性,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小额贷款的可贷额度越来越低。最后,小额信贷服务的目标偏移也是导致精准扶贫工作受限的主要原因,这主要是邮储银行并未认识到小额信贷作为金融扶贫的重要手段因该发挥的作用,缺少对贷款的规划性,曲解了小额信贷服务的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业务的开展并未有明确的规划,在后期的发展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小额信贷服务与精准扶贫服务的原则和目标的有效对接,是实现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

(二)政策扶贫配套设计整体性差,精准扶贫资金整体协调性有限

目前各地政府在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背景和各地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对所属的各大金融机构布置贷款任务,为了满足银行资金有效的投入到扶贫工作中去,为各大金融机构布置了放款任务,各大金融机构同样也包括规模较大的邮储银行。邮储银行内部的监管体系较为完善,贷款审核资格同样严格,贷款回收率较高。金融机构通常要求贷款的回收率高一些,在政府发布的农村贷款任务中,他们会首选一些农村地区规模较大的机构和自主创业大户,而较为贫困的地区和人口,通常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这与银行需要保证贷款回收率息息相关,银行更愿意贷款给信用有保障,有还款能力的贷款人,导致真正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未能真正享受到贷款资金带给他们的福利,造成贷款扶贫方向与国家精准扶贫的战略方向想背离,不利于扶贫脱贫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欠佳,金融扶贫精准化缺乏保障

虽然现阶段,农村地区在金融扶贫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还存在着贫困恶性循环的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稱为金融的抑制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金融支持体系较为完善的地区,经济发展较快,脱贫的速度就越快,而金融支持力度不高,贷款服务不健全的贫困地区, 经济发展进程缓慢,脱贫速度减弱,甚至不利于其他扶贫脱贫实践的开展。而越贫困的地区对于经济发展的敏感度越低,越难以积累财富,进而加剧了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恶性循环”,这一恶性循环有一个固定的流动陷阱为“生态脆弱+可行能力低→低收入→低储蓄+金融资本流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的流动性陷阱;资本需求方面存在着“生态脆弱+可行能力低→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不足+金融资本流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产出→低收入”的贫困陷阱。贫困地区的恶性循环加剧了贫困,阻碍了脱贫工作的进程。

二、完善金融扶贫体系,撬动精准扶贫着力点

(一)完善小额贷款体系,提高还款率

邮储银行小额贷款发展成功的关键在于走商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并且将先进的小额贷款技术与贫困地区扶贫实践结合,探索出自身独特的信贷技术。小额贷款在综合考虑资金成本、贷款损失风险、管理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参照国际通行的小额贷款利率定价,采取垂直化的小额贷款管理体系。邮储银行小额贷款提倡“零售业务批量做”,提高贷款调查效率。根据当地实际,选择种植、养殖户数较多,小型加工户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及种养经验、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贷款需求的农户;选择村委班子过硬、信誉环境良好、具有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的村镇;采取集中受理、集中授信、集中调查、集中放款,提高调查效率,降低信贷风险,减少经营成本。并且在对贫困地区进行了持续实践,将偏远贫困地区“熟人社会”优势与邮储银行小额贷款有效对接,通过精准对接金融产品,实施三户联保,形成“熟人社会铁三角”;通过精准对接“熟人社会”示范效应,发挥村“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引导,克服“熟人社会”劣势,实现整村推进;通过精准对接特色产业,支持组建合作社,培育了“银行+合作社/致富能人+农户”模式;通过精准对接信用评级,严把“三关”,强化风险控制,实现贷款可持续。

(二)发挥精准扶贫中的金融支撑功能

邮储银行半数以上的网点都分布在县级以下的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又是主要的贫困地区,因此,邮储银行在各大金融机构中作为金融扶贫的代表和典范,担负着金融精准扶贫的重要任务。邮储银行的发展历史悠久,在农村地区分布广泛,农村群众基础较广,在邮储银行长久的发展以来,一直秉承着“三农”原则,服务农民,惠及农民。在邮储银行发挥精准扶贫的金融支持中,主要明确贫困地区的重点致富带头人,在贷款人的选择上,发挥大额贷款的优势,选择贫困地区发展规模较大,发展历史较久的贷款人作为目标,推行鼓励性和优惠性贷款,在金融贷款的支持下,发展自身的产业优势,将相对富裕的农村经济主体打造为更加富裕的主体,先富帮后富,实现贫困地区整体脱贫。

(三)探索金融精准扶贫的减贫机制

金融机构为贫困地区带来的是资本,有了资本的依托才能进行良性的经济发展,只要经济朝着良性的方向循环发展,才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能力的提升,实现地区资源和财富的积累,只有贫困地区自身具备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金融精准减贫要求农村贫困地区不仅具备金融机构贷款资金的支持,同样需要利用金融贷款资金实现自身的脱贫减贫,促进金融资本的循环运营,利用借贷资本盘活经济,促进贫困地区顺利摘掉贫困的帽子,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金融机构与贫困地区的共赢。

(四)提升农户持续增收和发展的能力

贫困地区仅仅依托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支持,摆脱贫困也较为困难,尤其是贫困历史较为长久的地区,更是难上加难,这要求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的发展支持,金融普惠落实到农户个人,提升贫困个人的持续增收和发展的能力,只有贫困地区个人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才会带动其他个人脱贫,实现贫困地区整体的摘帽。放开对贫困个人的贷款限制,但要保证机构内部的效益,控制贷款风险,可以对贷款对象进行实际考核,完善金融贷款考核体系,建档立卡,进行贫困户评级授信的实践工作,这项工作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配合,联合贫困村委和村支部,对贫困地区的贷款个人进行深入和摸底,建立个人的信用档案,并且档案的记载情况需要及时更新,实现信用的分级管理,更有利于今个融机构贷款服务对贷款人的识别。针对贷款信用等级的不同,对贷款额度进行较为细致的划分,可以具体到每一个信用级别对应不同的贷款额度,不同的贷款时限,甚至是不同的贷款利率等等。实行的信用摸底排查工作,不仅有利于扶贫贷款的发放和收回,还有利于提高农民获取贷款的积极性,在农民中树立了信用之上的原则,促进农民争做信用人的良好的风尚,更有利于实现贫困地区的良好社会风气,有利于打造更加幸福的新乡村,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

三、总结

随着国家对扶贫脱贫工作的重视,全社会的力量被广泛动员起来,积极地投身于扶贫扶贫的工作建设中去。而邮储银行在金融扶贫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贫困地区提供了资金支持,发展了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有利于盘活贫困地区的经济,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彻底摘掉贫困的 帽子,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杜晓山,刘文璞等.中国公益性小额信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冯丹.农村金融扶贫之小额信贷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消费导刊,2007.3,32-33.

[3]冯涓,邹帆.农户小额信贷对农民增收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2002-2006年地区面版数据的实证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宄),2008,21:50-52.

[4]付連春.我国扶贫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国际经验借鉴[J].财界.2016.10,68-8.

[5]胡绍雨,财政投资对我国农村反贫困影响效应分析[J].农村经济,2009.

(作者单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

作者:张宇鹏

第2篇:邮储银行:普惠金融的中国样本

普惠金融,小中见大,平中见奇,曲径通幽。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把普惠金融服务放在改革发展的首要位置,“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在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邮储银行深耕细作,颇有心得。

不久前,国际权威的英国《银行家》杂志“2014年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榜单揭晓,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首次参加排名,按总资产位居第28位,按一级资本位居第63位。

于2007年3月20日挂牌成立的邮储银行看似一家“新银行”,其实已有“百年老店”的历史背景。早在1919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前身邮政储金局就成立了,开办邮政储金业务。1953年邮政储蓄业务停办,邮政继续办理汇兑业务。1986年,邮政储蓄正式恢复开办。20多年来,经历了邮电分营、邮政政企分开、邮储银行组建和股份制改造等多项重大变革,于是有了今天的邮储银行。截至2014年6月底,邮储银行拥有营业网点3.97万个,并广泛打造电子金融服务网络,服务客户超过4.5亿人;资产总额超过5.9万亿元,资本回报率、利润增长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和经济利润率等关键指标达到银行同业优秀或良好水平。

亮眼的表现得益于多年的苦心经营和特色化的发展策略。邮储银行如今已是全国网点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服务客户数量最多的商业银行,以此为依托,邮储银行独树一帜地坚持探索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据邮储银行董事长李国华介绍,目前邮储银行已初步形成了以零售金融、普惠金融为主体,以公司金融和金融市场业务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全功能商业银行的经营格局,通过各类业务的相互配合、协同推进,实现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发展。

“普惠金融”概念由联合国于2005年首次推出。2013 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发展普惠金融”写入 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中,普惠金融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当前,有必要 进一步探索发展普惠金融的具体思路与务实策略。

“取款不出村、贷款送上门、理财送下乡、资金通天下、服务全天候”,“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邮储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把普惠金融服务放在改革发展的首要位置,成为典型的普惠金融的中国样本。

普惠金融,小中见大,平中见奇,曲径通幽。本刊编辑部日前对邮储银行总行及分行等进行了深入采访,问道取经,探寻秘籍。

把普惠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

在北京平谷区山东庄镇鱼子山村南部的数百亩土地上,种满了平谷大桃、梨树和樱桃树,附近的温室大棚里,种满了草莓和蔬菜,观光采摘的人络绎而来。北京绿水峡谷果蔬产销合作社的创办人王学柱望着长势喜人的果蔬感慨万千,他心里很清楚,由于资金问题,这些土地差点就被闲置荒废了,眼下总算闯过了难关。

2008年,复员转业的王学柱自谋生路,成立了北京绿水峡谷果蔬产销合作社,带着60多名社员打算大干一场。2012年初合作社建设了101个温室大棚,但由于投入过大,钱花得差不多了,连买种苗、化肥的钱都没有了。王学柱掐指算了算,如果靠自己慢慢积累,最少2年才能筹到种苗、化肥的资金,那么此前大张旗鼓地与超市、水果店等签署的供货合同就要泡汤了。正在王学柱愁闷不堪的时候,转机出现了。

邮储银行村官信贷员韩春明在开展“送贷下乡”活动时了解到王学柱的情况,并第一时间向王学柱介绍了邮储银行的合作社贷款,于是2012年9月,不到一周时间贷款就批了下来,62万元资金顺利到位,该合作社也成为邮储银行首个合作社贷款户。此后合作社的经营稳步上升。2014年,随着业务发展合作社资金需求大幅提高,邮储银行北京平谷区支行眼下正准备为合作社增加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的担保方式,将其贷款额度提高至200万元。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邮储银行的重点支持对象”,据邮储银行行长吕家进介绍,新型经营主体的核心金融需求是信贷需求,邮储银行将按照“宜场则场、宜户则户、宜企则企、宜社则社”的原则,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的推广。重点以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内6000多个家庭农场、农业部确定的6600多个农村专业合作示范社为重点,逐步把业务范围扩展到全国。据介绍,未来5年内,邮储银行在“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将超过3万亿元,成为“三农”金融服务的生力军。

成功获得贷款支持的王学柱和他的合作社,无疑是邮储银行“三农”金融服务的受益者。这样的受益者还有很多。一组数字显示,截至2013年底,邮储银行在农村地区投放的“两小”贷款(小额贷款和小企业信贷)余额2921.34亿元,占全行信贷资产规模的19.6%;涉农贷款余额3882亿元,占全行信贷资产规模的33.33%,当年新增2004亿元,增速达106%,其中涉农小额贷款笔均放款额仅6万元。2014年上半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截至6月底,涉农贷款余额达4934亿元,新增1052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4817亿元,新增786亿元。

在发展普惠金融,服务“三农”的过程中,有着独特优势的邮储银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心得,挖掘出不少金融创新的点子。比如,使农民王学柱获得宝贵贷款机遇的“送贷下乡”活动,就是邮储银行开办小额信贷之始就确定的一种工作方式。“送贷下乡”将信贷服务的覆盖面从网点周边扩展到所有农村,填补了偏远农村信贷服务的空白,将信贷机构“下沉”农村,是践行普惠金融的有益尝试。而给王学柱提供“送贷下乡”服务的是一位邮储银行“村官”信贷员。针对大学生“村官”的人才培养机制,是邮储银行近年创新服务“三农”的另一举措。自2009年起,邮储银行全面启动大学生“村官”专项招聘,已累计选聘任期届满大学生“村官”3290余人,成为全国招聘大学生“村官”最早、最多的金融企业之一。王学柱在贷款过程中采用的“农民合作社贷款”以及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担保方式,也是邮储银行在涉农惠农业务中采取的创新做法。

2014年1月19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关注“三农”。其中,用相当篇幅来指导今后农村金融发展的方向,并明确提出“鼓励邮政储蓄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这已是邮储银行第9次被中央一号文件提及支持“三农”。应该说,在服务“三农”领域,邮储银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邮储银行近4万个营业网点,不仅在国内居第一位,也是世界单一法人金融机构中网络规模最大的银行,其中70%以上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区域。因此,邮储银行自成立以来就秉承普惠金融理念,坚持扎根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努力填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增强“造血”功能反哺农村,努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蓄水池”和“灌溉渠”。据介绍,在发展普惠金融事业,做好“三农”金融服务方面,邮储银行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具体表现为三大方面:

第一,积极填补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空白。作为全国金融服务网点最多的商业银行,邮储银行一直致力于打通“延伸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优化网点布局,进一步拓展在县及县以下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网络覆盖面。具体措施包括:首先,发挥沟通城乡居民个人结算主渠道作用,邮储银行近4万个网点全国联网,可提供全国范围内异地存取款及汇兑服务;其次,全力以赴做好惠民工程,邮储银行目前已有25个省(市)分行参与到“新农保”工作中。在邮储银行代理“新农保”的一些地区,农民们“跑一趟路、对一个窗口、填一张表”,就可以完成“新农保”账户开立,财政拨付的资金在当天就可以到达最偏远山区的农民账户;最后,加快发展电子银行拓展农村金融服务。比如,山西临汾市汾西县支行在其下辖6个乡镇设立了自助银行,一线人员手把手指导客户使用,当地农民即便不识字也能熟练使用ATM,当地ATM交易替代率达到了60%以上。

第二,不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2007年6月,邮储银行在河南启动无抵押小额贷款业务试点,并用一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几年来,大力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同时力推产品创新,丰富涉农贷款产品体系。针对现代农业资源集约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新特点,邮储银行探索创新了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产品,开发了家庭农场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三农”贷款创新产品。探索创新农村抵(质)押担保方式,开展“三权”抵押贷款试点。推动“三农”贷款创新试验区建设,将黑龙江、新疆、江西、浙江、广东、北京、河南、四川、福建等9家分行确定为“三农”贷款创新试验区。

第三,持续完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自成立以来,邮储银行在组织架构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支农服务体系。一是完善组织架构,建立服务“三农”的专营机构。自上而下组建了“三农”金融部及“三农”金融服务机构;二是寻求支农合作,构建立体化“三农”增信体系。积极拓展与农业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担保公司、农业保险公司及行业协会等机构和组织的外部合作;三是建设信用村镇,优化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目前在新疆、辽宁、黑龙江等农业大省成效显著,已经评选信用村镇3000余个;四是壮大支农队伍,持续招聘届满大学生“村官”等。

“做好‘三农’金融服务,是邮储银行下一阶段重要的战略性任务。邮储银行将把‘三农’金融服务工作与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推动新型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共同开创‘三农’金融服务新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邮储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这样表示。

把普惠金融服务带给小微企业

“礼多多”是网上超市1号店的一家供应商,这家小企业注册资本100万元,年销售额达1.2亿元。互联网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市场,既能在瞬间创造巨大的奇迹,也能在瞬间刺破虚拟的泡沫。网上的生意瞬息万变,小微企业只有灵活机警才能守住商机。2013年6月,礼多多新代理了两个品牌需要铺货,新的机会固然诱人,但是资金缺口却让企业很犯愁。

情急之下,礼多多向邮储银行上海分行申请了“电商小微贷”,同意转让其与1号店的应收账款。受理申请两周内,邮储银行上海分行即向其发放融资款,期限为3个月,成功收回款后3天内,上海分行又发放第二笔融资,双方合作程度进一步加深,目前已累计向礼多多发放贷款近千万元。顺利渡过了备货高峰期的礼多多在1号店店庆期间获得丰厚的收益,销售额由过去的每月150万元增加到600万元。互联网时代的商机就是这样稍纵即逝,而对相应的金融服务的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

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今天,看似虚拟的网络每天都在上演着商品与金钱交易的真实故事,金融服务只有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线上线下,才能紧跟潮流,紧跟市场。在实践中,邮储银行上海分行极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2014年4月29日,邮储银行在线融资服务平台“1保贷”在上海成功上线并放款,标志着邮储银行信贷业务在互联网金融试点上迈出关键一步。这个独创的平台将“电商小微贷”业务流程嵌入互联网,向客户开放网上申贷,实现无纸化操作。

改进和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一直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热点话题。对邮储银行来说,小微企业金融业务是全行的战略性业务,今年该行又进一步加大了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针对小微企业贷款难的种种问题,邮储银行加强金融创新以适应企业需求,上海分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尝试便是其中一例。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邮储银行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700多万笔,金额超过2万亿元。

“很多人也在问,邮储银行为何如此重视小微贷款?我想从自身特点、战略思考等方面,可以看懂邮储银行潜藏的‘小微基因’”。在邮储银行副行长邵智宝看来,邮储银行具有服务小微的先天基因。纵观邮储近百年的历程,“服务大众、服务小微”的文化理念始终如一,数量众多的网点又形成了连接城乡的广阔金融网络,长期扎根基层的员工熟悉城乡客户群体,这一切都为服务小微企业创造了天然基础。

“有一年冬天,下了很大的雪,雪几乎有半个人高,通往村里的道路几乎被封锁,而这时有客户向我们申请办理贷款业务,我们的信贷员没有因此延误办理时间,而是租来两匹马,在雪地里骑马去给客户做贷款调查,让客户非常感动”。邵智宝经常回忆起这个小故事,在他看来,“普之城乡,惠之于民”,“人嫌细微,我宁繁琐”等种种理念,都是在服务小微、服务大众的一点一滴的业务中展现出来的。邵智宝总结出了三个结论:“第一,‘大银行’可以专注‘小业务’,‘小业务’可以撬动‘大发展’;第二,企业只有把自身优势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才能够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获得持久竞争力;第三,微型金融是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在采访中,邮储银行的相关人士对记者介绍说,在发展普惠金融的过程中,该行从六个方面入手,探索适合邮储银行特点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发展之路。

一是从理念入手,培育专注服务“小微”企业的文化。

二是从机制入手,打造“专家、专业、专营”的服务能力。在队伍建设上,该行把优秀中青年员工优先安排到小微贷款岗位。在管理上,对小微金融采取单列信贷额度、执行差别化资本占用标准等政策,同时积极开展小微信贷专营机构建设。

三是从创新入手,突破小微金融服务的信用信息瓶颈。邮储银行从行业特色、商业模式、担保方式三个方面入手,切实推进产品创新。同时,邮储银行也形成了符合网络型大银行的创新机制。总部侧重商业模式创新,依托商圈、产业链、供应链等特色,探索“批零联动”的“批量化”开发模式。总分联动推进产品创新,利用网络型银行优势,实现个性化产品的快速复制。例如,“烟农小额贷款”等产品,往往都是在一个市、县试点后,迅速推广到全国。该行还积极打造基层“微创新”平台,对于小微型贷款,该行将产品要素调整权限下放,使得2000 多个县支行都成为微创新的触角,能够迅速感知市场客户需求。

四是从网络入手,打造便民信贷服务体系,目前小微金融服务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和县域地区。此外,邮储银行打破了“等客上门”的传统做法,2009 年以来,在全国各地开展了数千场信贷下乡进村、“信贷县县通”、“信贷进市场”等活动。

五是从合作入手,打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生态圈。邮储银行凭借自身优势,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创业贷款”主要合作方之一。目前,邮储银行已在25个省开办了“小额再就业担保贷款”业务。2010年以来,邮储银行连续4年组织“创富大赛”活动,吸引了数十万人参与,在举办创富大赛期间,累计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达7600多亿元。

六是从风控入手,构筑小微信贷风险管理防火墙。通过多年实践形成了小微信贷风险管理的三大原则,即“小额分散”、“阳光信贷”和“合规尽职”。

把普惠金融服务送到社区

“饭后出来遛弯,顺便办理银行业务,不用排长队,缴水电费、电话费,还能及时领取养老金。这样晚上还在营业的银行应该再多一些。”家住北京广安门附近的张女士最近常在晚饭后出门去银行办理业务,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为下班时银行的大门就会关闭。但是自2011年8月开始,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广安门支行却率先在全市开设了“金融夜市”,解决了普通市民经常感到困扰的两大难题:要么是工作日没空去银行,要么是请假或周末去银行却要耗费很久的时间排队等候。

“金融夜市”延时服务,开创了银行业延时服务的先河。2013年8月6日,邮储银行深圳分行上沙支行也在当地启动了“金融夜市”,颠覆了银行传统的朝九晚五作息时间,成为深圳银行业中第一家开办“金融夜市”的商业银行,直接惠及周边社区居民近30万户人家。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特别是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和城镇社区居民对全方位的金融消费需求日益提升”,邮储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表示,“邮储银行已将消费贷款作为服务城乡社区的战略性、基础性业务,致力于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消费金融服务”。

据介绍,在加强社区金融服务方面,邮储银行采取了很多举措,具体包括:一是做好养老金服务。截至2013年末,邮储银行提供养老金代缴代发服务的客户累计达到9324万人。二是积极代理公共缴费。为尽可能减少社区居民因缴纳生活相关公共事业费带来的不便,邮储银行开办了多项代缴公共事业费的业务和服务,截至2013年末,累计在全国提供195项公共缴费服务。三是大力支持消费信贷。为大力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要求,邮储银行持续为居民的小额金融消费提供便利服务。邮储银行消费贷款呈现“两低一高”特点:笔均贷款金额低,平均26万元左右,主要满足居民普通消费金融需求;不良贷款率低,全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贷款率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首套住房贷款客户比例高,达近90%。

把普惠金融理念融入保障房建设项目

在今年4月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涉及大量资金需求的问题,会议提出“采取市场化方式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向邮储等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筹资,重点用于支持棚改及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工程建设。”

“这既是对邮储银行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提及的筹资对象,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邮储银行将认真落实国务院会议要求,结合自身流动性状况,统筹做好资产负债管理,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按照市场化原则,优先安排资金参与住宅金融专项债券投资。”

“普惠金融,惠国惠民,大力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购买保障性住房,让居者有其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发展的重要手段”。邮储银行海南分行的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为践行金融普惠,该分行坚持摸着石头过河,从身边的普惠领域做起,从海口惠民保障房项目入手,希望通过发放贷款济贫扶弱,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贷款解决住房问题。“然而普惠金融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海南分行在实践中注重惠人惠己,共惠双赢。既要增进人民福祉,也要可持续发展。”

一直以来,支持棚户区改造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邮储银行实践普惠金融的重要领域之一。截至2013年年末,邮储银行累计发放棚户区改造贷款25.06亿元,贷款余额15.71亿元,主要用于包头、成都等地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较好地支持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邮储银行累计发放贷款804.85亿元,贷款余额357.05亿元,主要用于城市道路、轨道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资金的使用、管理、划拨等工作涉及面广,要保障资金依法合规高效使用,必须依靠专业的金融机构来提供相关服务,邮储银行拥有全国集中的管理系统和贴近基层的网点,可以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邮储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棚户区改造项目必然伴随着相关领域的住房按揭贷款需求,这是邮储银行重要的市场机遇。此外,棚户区改造结束后,新的社区金融服务市场将形成,这对邮储银行服务社区的战略也将形成有力支撑。

把普惠金融与商业可持续理念相结合

在浙江衢州市开化县篁岸村的百亩稻田上,种粮大户江利辉格外忙碌。“每年种粮的种子、化肥、人工等费用都在上涨,但是今年终于没有再为融资发愁”,江利辉说。邮储银行开化县支行为他办理了辖内第一单粮食订单质押贷款,他以600亩早晚稻粮食订单做质押,获得了24万元贷款。

长期以来,由于种粮投入大,风险多,效益低,而农民无抵押物,种粮大户融资难已成为突出问题,衢州市在浙江省率先探索粮食订单质押贷款的融资方式。“粮食订单质押贷款实现了银行、农户和政府利益三赢局面”,据邮储银行衢州分行行长沈文坚介绍,邮储银行开展粮食订单质押贷款也曾经历过“不能做”、“不能做大”、“能做做不好”三个阶段,但是随着邮储银行技术手段的革新和进步,则进入了“想做能做好”的阶段。对银行来说,这告别了传统的粮食订单收购现钞结算方式,同时,还成功建立起了与种粮大户的业务联系,为银行培育起了一批中高端客户群。通过贷款业务的开办,相关的种粮直补资金、奖励资金及其他农业补贴款资金都会带来可观的储蓄资金留存收益。另外,与粮食收储公司的紧密合作关系,吸引了广大粮农开立个人结算账户,在提供中间业务服务的同时获取资金沉淀收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营销收益。

的确,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如何取得客户利益与银行利益之间的平衡,争取双赢、多赢局面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值得深思的。

“普惠金融在强调包容性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商业可持续”,邮储银行行长吕家进认为,尽管广泛的包容性是普惠金融最为本质的属性,但是普惠并不等同于扶贫。从国际经验来看,那些运行有效的普惠金融体系基本上都能够实现商业可持续,比如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玻利维亚的小额信贷体系等。相反,那些无法实现商业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体系很难持续下去,最终也会背离实现金融普惠的初衷。

“普惠金融商业性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2014年召开的“两会”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邮储银行董事长李国华提交了一份“关于建立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的提案”,提案认为亟需建立一整套普惠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通过强化政策扶持来调动金融资源支持普惠金融方面的杠杆作用和正向激励。

普惠金融如何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这是一个世界 性难题,究竟怎样做才能破解普惠与利润最大化之间的矛 盾?邮储银行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相关经验体现在五个 方面。第一,“一小一大、以大促小”的经营策略。一方面坚持从“小”处入手,充分发挥深入县域、扎根农村的独特优势,将小额贷款作为长期、核心的战略业务;另一方面积极向“大”处挺进,通过资金集中统一运用,依托公司金融和金融市场两类批发业务,从财务支撑角度带动零售金融、普惠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二,“自营+代理”的经营模式。邮政企业接受邮储银行的委托,向个人客户提供基础金融服务。有效利用邮政网点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扩大了邮储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的能力。第三,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从文化建设、信贷技术、人员管理、合规建设、系统支撑以及社会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全面做好普惠金融的风险控制。第四,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比如,率先建立了大学生“村官”人才培养新机制等。第五,电子银行优先发展战略。加速推进电子银行应用,极力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目前,邮储银行电子银行客户已突破了1亿户,位列中国银行业第5位。

“邮储银行通过成立7年来的积极实践,已经初步探 索出了一条大型零售商业银行在开展普惠性金融业务和追 求商业可持续之间平衡的特色发展之路”,邮储银行董事 长李国华心里已经勾画出了一个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蓝图, “邮储银行着眼于打造一家有特色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 将坚持市场化导向,全面深化改革,练好普惠金融服务的 ‘内功’,努力为广大中低收入人群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普惠金融,积少成多,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在发展普惠金融的道路上,作为先行者、倡导者和践行者的邮储银行以普惠之心拓展金融服务,正在“普之城乡,惠之于民”的道路上深耕细作。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空间广阔,可探索的领域,可尝试的业务,可创新的方法还有很多,一切都在进行时。(责任编辑:时磊)

作者:时磊

第3篇:邮储银行:“三农”金融的地方实践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各分行积极掌握市场信息,全面了解政策动态,与当地政府、财政、农业、林业等部门紧密合作,深入农村基层,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所需,提供多方位、立体的基础金融服务的同时,致力于打造特色金融服务,创新特色金融产品,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也实现了“三农”金融服务的长期商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综合各地的实践情况,将邮储银行在一些省市服务“三农”的特色模式呈现如下。

北京分行:“新三起来”工程特色贷款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立足首都区域经济特点,紧密结合“新三起来”工程(“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农民组织起来”)的政策要求,深入挖掘特色行业贷款需求,创新服务。

(一)土地流转起来,推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通过与市农委、园林局、农交所紧密合作,试点开办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有效盘活了农民土地资源。截至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累计发放34笔,1600万元,无一笔逾期。

(二)资产经营起来,推出“农保贷”小额贷款产品。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已覆盖首都21.2万农户。2013年,在充分了解农业保险后,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推出了以保险理赔金作为担保方式的“农保贷”小额贷款。“农保贷”小额贷款覆盖范围广、业务担保手续简便,是探索银保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更摸索出了通过非标准抵质押物的创新带动农户小额贷款的新思路。截至目前,“农保贷”小额贷款累计发放39笔,金额1200万元。

(三)农民组织起来,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将合作社实际控制人作为放贷主体,贷款额度提高到500万元;引入农业担保公司,丰富担保方式;与农委、农研中心等相关部门合作,为市区两级示范合作社贷款争取贴息政策。截至目前,累计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社员发放贷款7000多笔,金额4.5亿元;其中合作社贷款51笔,金额4326万元。

(四)打通农业产业链流通环节,实现小额贷款产品升级。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也加大对农业产业链下游流通环节的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支持。在新发地、锦绣大地、城北市场等11个农产品批发市场调整了产品要素,将小额贷款额度提高至最高50万元,更好地满足了客户需求。

吉林省分行:“粮农宝”+土地未来收益担保贷款

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每年为政府代发的各类涉农补贴达30多亿元。在吉林省财政厅牵头组织下,省分行以农民每年获得的粮食和综合补贴作为质押,设计并推广了“粮农宝”直补资金担保贷款业务。此项业务根据贷款年限,通过放大直补款的倍数,来确定贷款额度。目前贷款期限最长为12年,贷款额度最高为直补资金的7.3倍。全省34家县(市)支行开办了此项业务,覆盖省内所有产粮大县,已累计放款超过4万笔、6.15亿元,结余4.21亿。这项业务政策依托性强、农户意愿旺、银行信心足、风险系数低,形成了政府、银行、农户三方共赢的发展格局。

为破解农民抵押物不足的难题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以土地未来收益为保证,稳步推进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业务发展。该业务的运作模式为:政府组建的物权公司为农民向银行申请贷款提供担保,若发生逾期,农民自愿将土地流转至物权公司,物权公司将土地挂牌上市流转,用于偿还银行欠款。此种模式有四个优点:第一,土地收益有保障。吉林省连续十年实现了粮食大丰收。第二,物权公司职能有保障。在目前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物权公司能够为银行把好审核关,且对土地流转负保障责任,与农民共同向银行担保。第三,担保周转保证基金有保障。省政府成立了保障基金,用于前期垫付银行的逾期贷款,现基金已到位8000万元。第四,政府正在探讨引入农业保险公司,为农民土地收益贷款提供额外保证。

截至目前,全省有15家县(市)支行开办了业务,贷款余额达到8354万元,资金投向大部分为专业农场主或种植大户,开辟了贷款服务“三农”的新领域。

山东省分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

近年来,山东省分行对全省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家庭农场进行深入调研、并与各级政府交流后,结合省分行现有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以及总行小额贷款产品名录中的创新产品名单,初步确定了以优化传统小额贷款为基础,稳步发展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贷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业务创新思路,推动小额贷款传统营销模式转变为名单制营销和产业链式营销。

经过充分准备,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于2013年末向总行申请开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和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贷款。自收到总行批复后,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对4家分行所辖9个一级支行上报的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养殖大户、5个家庭农场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按时将试点方案、目标客户名单等上报总行备案,完成试点准备工作。

2014年3月24日,邮储银行潍坊市分行寿光支行发放首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向寿光市浩宇家庭农场发放贷款50万元。本笔贷款创新性地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为担保方式,也是邮储银行系统第一笔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为主要担保方式的贷款。4月10日,该行又发放了山东省分行第一笔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200万元。烟台市分行和德州市分行也分别于4月4日、4月10日成功发放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款。

截至4月30日,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已累计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业务20笔,金额613万元,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客户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情况,受到各级政府、人民银行、银监局等机构的充分肯定。

湖北省分行:开发“邮储助农贷”等新产品

2013年10月,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与通山县政府、武汉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开展合作,制定了助农金融工程建设方案。12月,省分行在咸宁通山县开展“邮储助农贷”试点。

“邮储助农贷”采用“政府+合作社+农户+银行”的合作新模式,即:政府提供资金担保、合作社提供平台、农户形成风险共担、银行提供创新服务。该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贷款额度小、利率高、缺担保的融资难问题。作为第一个申请“助农贷”业务的人,通山县九宫园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程祝新在获得50万元贷款后,对蔬菜合作社的发展更有信心。

同时,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与基层党组织合作开展“双基双赢合作贷款”,共同搭建“三农”工作点,将基层党组织职能嵌入基层信贷过程当中,探索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矛盾,挖掘农村信贷需求,有效防范农村信贷风险。今年一季度末,全省272个双基双赢“三农”工作点累计发放贷款19978万元。其中位于湖北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恩施州分行,先后与地方党组织在双基双赢“三农”工作点联合召开推介会15场,场均受理贷款达200多万元。

2013年,为解决小额贷款营销渠道问题,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集中审核创新项目82个,基本形成通用类、区域类、特色类三个层面的创新产品体系。其中通用类层面围绕湖北省代表性行业和市场,覆盖面达到78%;区域类层面围绕区域优势行业、市场展开,覆盖面达到92%;特色类层面围绕地方经济特色展开,覆盖面达到35%。至今年一季度末,累计开发新产品168个,新产品替代率达到50%,为“三农”融资注入了新的动力。

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不断加强产品创新,先后开办水域滩涂养殖经营权质押、农产品收购加工、畜牧养殖、公司加农户、合作社、农资经销、农业机械购置等涉农特色产品129个,占全部新产品比例达76.8%,其中“水产养殖富民贷小额贷款”和“水域滩涂经营权证质押贷款”在2013年湖北省县域金融创新产品评选中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好借好还”小额贷款产品荣获湖北“服务三农特优金融产品”称号。

第4篇:邮储银行“金融扶贫”知识问答

一、哪些人可以到邮储银行申请扶贫类贷款? 郧阳区内所有符合国家产业扶贫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要求已婚,年龄在20周岁至60周岁之间,家庭成员中有两名以上的劳动力)、吸纳贫困户就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控制人、家庭农场主、专业大户、扶贫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

二、邮储扶贫类贷款最高可以申请的贷款额度是多少? 通过产业增收的贫困户单笔贷款最高额度为10万元;合作社实际控制人、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单笔贷款最高额度为50万元;扶贫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单笔贷款最高额度为500万元。

三、 邮储扶贫类贷款的利率是多少?贷款时间为几年? 邮储扶贫类贷款执行固定利率,年利率为9.6%;单笔贷款期限最长为24个月。

四、邮储扶贫类贷款如何还款? 客户在邮储银行申请的扶贫类贷款可以采取2种还款方式:

1、按月/季付息,到期一次性还本还款法;

2、阶段性等额本息还款法。

五、邮储扶贫类贷款需要担保吗?有哪些担保方式? 邮储扶贫类贷款需要提供担保,客户可以采取以下担保方式:

1、政府担保金担保+贷款成员联保方式(仅限于贫困户贷款);

2、政府担保金担保+保证人担保(其中贫困户采用该种担保方式时,保证人担保金额要覆盖全部贷款本金);

3、政府担保金担保+房产抵押担保;

4、政府担保金担保+个人定期存单质押担保。

六、邮储扶贫类贷款申请所需资料有哪些? 申请邮储扶贫类贷款客户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1、借款人夫妻双方基本证件(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

2、借款人家庭收入证明、资产证明(房产证明)、若为经营户另提供实际相关的基本证件及经营供销货单;

3、担保人身份证复印件及其单位提供的收入证明;

4、其他邮政储蓄银行要求提供的相关资料;

七、申请邮储扶贫类贷款的流程? 符合贷款条件的贷款人提出贷款申请--贷款人所在村委会审核----贷款人所在乡镇政府审核----郧阳区扶贫贷担保金管理中心审核(出具推荐表)----邮储银行授信调查----邮储银行贷款审批----郧阳区扶贫贷担保金管理中心出具贷款担保函----审批通过后落实担保条件、签订相关合同----邮储银行发放贷款----贷款到期回收。

八、邮储扶贫类贷款政府补贴利息吗?补贴标准及如何办理贴息手续? 邮储扶贫类贷款政府给予全额或部分贴息,贷款期限不足一年的以实际贷款期限为准,超过规定扶持年限的不予贴息,具体标准如下:

1、贫困户贷款期限不超过两年,扶贫贴息按实际贷款利率全额贴息;

2、帮带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款期限不超过两年,扶贫贴息按年利率3%的标准给予贴息;

3、扶贫农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扶贫贴息期限为1年,按年利率3%的标准给予贴息。 办理贴息手续流程:客户按时偿还邮储银行贷款----贷款结清后持邮储银行利息结算清单报扶贫贷担保金管理中心审核----区财政局划拨扶贫贴息到贷款人的放款账户。 具体联系电话:710880

8、13797820696

第5篇:邮储银行泌阳支行金融扶贫见成效

“我代表我全家感谢邮储银行泌阳支行的亲人们,你们的小额贷款让我看到了脱贫的希望,我衷心地谢谢你们!”5月24日,在泌阳县高邑乡开展的全县“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宣传活动上,尝到甜头的该乡谭园村贫困户汪增利紧握着信贷员吴丹彤的手激动地说。

这是邮储银行泌阳支行近年来结合自身经营特点,积极开展制度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推出惠农易贷、金融扶贫、产业带动扶贫、富民农户贷等小额信贷新产品助力精准扶贫取得的又一显著成效。

35岁的汪增利是贫困户中的“典型代表”。家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5年前儿子突患痉挛性截瘫,为了给儿子治病,他不但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畜,还欠下许多债务,家里经济异常困难。近年来,高邑乡充分发挥自身依山傍水优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村民们通过种植“泌阳花菇”、黑木耳和香菇等纷纷走上了致富道路。负债累累的汪增利对这一切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我们来想办法。”去年10月份,在高邑乡谭园村开展金融扶贫政策宣讲的邮储银行泌阳支行信贷员吴丹彤了解到汪增利一家的情况后,当场向汪增利作出承诺。

吴丹彤回到单位后立即向行领导进行了汇报,并和分管副行长进行了实地调查,一致认为汪增利符合邮储银行泌阳支行扶贫小额贷款帮扶政策,为了帮助汪增利早日拿到贷款,该行授信部门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优先处理,仅仅两天时间就将5万元贷款发放到汪增利的手中。

为了增强汪增利家的自我“造血”能力,邮储银行泌阳支行介绍其加入泌阳县金农菌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帮助汪增利扩大食用菌种植品种,提升种植技术,规避种植风险。

“今年将采取冬夏两季种植技术,每季种植香菇21000袋,每年仅纯利润就能挣3万多元。”汪增利兴奋地介绍说。

高邑乡像王增利这样借助邮储银行泌阳支行的小额贷款来发展种养植业,从而在逐步走出贫困境遇的典型事例还有很多。

党庄村委陈庄组的马万新,男,45岁,家中八口人,上有一位92岁高龄的爷爷和一位古稀之年的老母亲,四个孩子都在上学阶段,家庭负担很重。大女儿于201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南郑州大学,成为村里的第一位高材生,邻居们无不交口称赞,可马万新却是又喜又忧。为解决经济压力,在和妻子商量后决定养羊。可东挪西借来的钱只够买来十几只羊,就这样勉强支撑家里的基本开销。村支书陈有来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和扶贫书记结合介绍其到我行申请扶贫贷款。我行信贷员吴丹彤及主管信贷的行长经实地调查后,为其发放五万元贷款。马万新用带来的款项一部分用于扩大养羊规模,增买40只羊,一部分用来种植香菇,现在贫困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走进高邑,香菇种植大棚随处可见,提起邮储泌阳支行,老百姓无不竖起大拇指:“是邮政储蓄银行帮助我们走上了致富路啊!”

为了更好地发挥金融“造血”功能,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助推脱贫攻坚,邮储银行泌阳支行还积极探索“金融机构+担保公司+新型农业主体+农户”的扶贫模式,实行以产业带动,帮助贫困农户逐步实现精准脱贫。截至5月中旬,邮储银行泌阳支行为扶贫办存入担保基金480万元,惠及贫困户500多户;投放精准扶贫小额贷款980万元,惠及贫困户216户,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第6篇:邮储银行宁夏分行金融扶贫案例 案例 1 1

农户海小平家庭基本情况

海小平,蔡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共有 7 人,其中劳动力 2 人,家庭耕地 60 亩,旱田 60 亩,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肉牛养殖和林下经济,主要从事肉牛养殖产业,种植红梅杏 3 亩、玉米 15 亩,养殖牛 5 头。家庭年均纯收入 6 万元,人均收入 8571元,家庭负债 11 万元,主要属于邮储银行贷款。家庭有砖木结构住房 4 间,14 年建成,牛棚 2 栋。

农户海小平自 2008 开始在邮储银行贷款,由初期 1 万元贷款增长到 2016 年 5 万元贷款。养殖规模由 2008 年牛存栏 3 头到2016 年的 5 头,肉牛养殖规模增长 1.7 倍。家庭纯收入由 2008年 1.89 万元到 2016 年 6 万元,人均纯收入由 2008 年 2700 元增加到 2016 年 8571 元,人均纯收入增长 3.2 倍。家庭住房由 2008年土胚房到目前砖木结构住房,家庭生产工具由 2008 年牛拉车工具到目前机械化农用机具,购置了农用车。家庭现代化电器有电视、冰箱、洗衣机。

案例 2 2

农户海连蛟家庭基本情况

海连蛟,蔡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共有 4 人,其中劳动力 2 人,家庭耕地 35 亩,全为旱地。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为肉牛养殖和林下经济,主要从事肉牛养殖产业,种植红梅杏 10 亩、

玉米 10 亩(黄贮)、青贮玉米 15 亩,养殖牛 4 头。家庭年均纯收入 4.8 万元,人均收入 1.2 万元,家庭负债 11 万元,主要属于邮储银行贷款。家庭有砖木结构住房 3 间(危房改造),14 年建成,牛棚 1 栋。

农户海连蛟自 2011 开始在邮储银行贷款,由初期 1 万元贷款增长到 2016 年 5 万元贷款。养殖规模由 2008 年 0 存栏到 2016年的 4 头,肉牛养殖规模增长 4 倍。家庭纯收入由 2008 年 1.3万元到 2016 年 4.8 万元,人均纯收入由 2008 年 3250 元增加到2016 年 1.2 万元,人均纯收入增长 3.7 倍。家庭住房由 2008 年土胚房到目前砖木结构住房,家庭生产工具由 2008 年牛拉车工具到目前机械化农用机具,购置了摩托车代步。家庭现代化电器有电视、冰箱、洗衣机。

案例 3 3

曾记畔村金融扶贫典型案例

曾记畔是盐池县王乐井乡所辖的一个贫困村,位于县城西25 公里,王乐井乡北 8 公里,辖 6 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 728户、2058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196 户、588 人。年平均降雨量仅为 150-250 毫米,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贫困村。村里没有什么支柱产业,以种植马铃薯为主,种植玉米、荞麦为辅,闲余劳动力以务工为主,人均收入水平低,生活困难。2006 年 10 月,曾记畔村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试点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村,2007 年 2 月实施,2006-2014 年政府总投入 96 万元吸收社员会费收入 27.64 万元,用于产业扶贫。

邮储银行在与曾记畔村委会对接中,通过村书记朱玉国了解到,村子离县城较远,农民取款、缴话费、缴养老保险等金融业务要跑到县城才能办理,且交通不便利,农民办理金融业务跑县城既耽误时间又极为不方便。该村目前有互助资金 200 多万元,农民都有致富愿望,就是缺少启动资金。邮储银行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立即在曾记畔村增设三农金融服务站 1 处,增加一台助农取款设备,有效地方便了当地村民取款、交话费、交养老保险等要跑县城几十里路的现状。并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了整村推进信贷服务,根据贫困户的经营情况和资金需求,采取免担保、免抵押、评级授信的方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执行基准利率,现场受理,现场调查,现场签署相关手续,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时发放贷款,最大限度满足农户融资需求,支持贫困户尽早脱贫致富。为该村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小额贷款 97 户、343 万元,后续扶贫贷款工作正在进一步推进中。

第7篇:邮储银行“三农”金融的地方实践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各分行积极掌握市场信息,全面了解政策动态,与当地政府、财政、农业、林业等部门紧密合作,深入农村基层,了解现代农业发展所需,提供多方位、立体的基础金融服务的同时,致力于打造特色金融服务,创新特色金融产品,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也实现了“三农”金融服务的长期商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综合各地的实践情况,将邮储银行在一些省市服务“三农”的特色模式呈现如下。

北京分行:“新三起来”工程特色贷款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立足首都区域经济特点,紧密结合“新三起来”工程(“土地流转起来、资产经营起来、农民组织起来”)的政策要求,深入挖掘特色行业贷款需求,创新服务。

(一)土地流转起来,推出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通过与市农委、园林局、农交所紧密合作,试点开办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有效盘活了农民土地资源。截至目前,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累计发放34笔,1600万元,无一笔逾期。

(二)资产经营起来,推出“农保贷”小额贷款产品。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已覆盖首都21.2万农户。2013年,在充分了解农业保险后,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推出了以保险理赔金作为担保方式的“农保贷”小额贷款。“农保贷”小额贷款覆盖范围广、业务担保手续简便,是探索银保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更摸索出了通过非标准抵质押物的创新带动农户小额贷款的新思路。截至目前,“农保贷”小额贷款累计发放39笔,金额1200万元。

(三)农民组织起来,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将合作社实际控制人作为放贷主体,贷款额度提高到500万元;引入农业担保公司,丰富担保方式;与农委、农研中心等相关部门合作,为市区两级示范合作社贷款争取贴息政策。截至目前,累计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社员发放贷款7000多笔,金额4.5亿元;其中合作社贷款51笔,金额4326万元。

(四)打通农业产业链流通环节,实现小额贷款产品升级。邮储银行北京分行也加大对农业产业链下游流通环节的各大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支持。在新发地、锦绣大地、城北市场等11个农产品批发市场调整了产品要素,将小额贷款额度提高至最高50万元,更好地满足了客户需求。

吉林省分行:“粮农宝”+土地未来收益担保贷款

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每年为政府代发的各类涉农补贴达30多亿元。在吉林省财政厅牵头组织下,省分行以农民每年获得的粮食和综合补贴作为质押,设计并推广了“粮农宝”直补资金担保贷款业务。此项业务根据贷款年限,通过放大直补款的倍数,来确定贷款额度。目前贷款期限最长为12年,贷款额度最高为直补资金的7.3倍。全省34家县(市)支行开办了此项业务,覆盖省内所有产粮大县,已累计放款超过4万笔、6.15亿元,结余4.21亿。这项业务政策依托性强、农户意愿旺、银行信心足、风险系数低,形成了政府、银行、农户三方共赢的发展格局。

为破解农民抵押物不足的难题邮储银行吉林省分行以土地未来收益为保证,稳步推进土地收益保证贷款业务发展。该业务的运作模式为:政府组建的物权公司为农民向银行申请贷款提供担保,若发生逾期,农民自愿将土地流转至物权公司,物权公司将土地挂牌上市流转,用于偿还银行欠款。此种模式有四个优点:第一,土地收益有保障。吉林省连续十年实现了粮食大丰收。第二,物权公司职能有保障。在目前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物权公司能够为银行把好审核关,且对土地流转负保障责任,与农民共同向银行担保。第三,担保周转保证基金有保障。省政府成立了保障基金,用于前期垫付银行的逾期贷款,现基金已到位8000万元。第四,政府正在探讨引入农业保险公司,为农民土地收益贷款提供额外保证。

截至目前,全省有15家县(市)支行开办了业务,贷款余额达到8354万元,资金投向大部分为专业农场主或种植大户,开辟了贷款服务“三农”的新领域。

山东省分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

近年来,山东省分行对全省省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家庭农场进行深入调研、并与各级政府交流后,结合省分行现有小额贷款、小企业贷款以及总行小额贷款产品名录中的创新产品名单,初步确定了以优化传统小额贷款为基础,稳步发展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贷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业务创新思路,推动小额贷款传统营销模式转变为名单制营销和产业链式营销。

经过充分准备,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于2013年末向总行申请开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和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贷款。自收到总行批复后,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对4家分行所辖9个一级支行上报的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养殖大户、5个家庭农场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按时将试点方案、目标客户名单等上报总行备案,完成试点准备工作。

2014年3月24日,邮储银行潍坊市分行寿光支行发放首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向寿光市浩宇家庭农场发放贷款50万元。本笔贷款创新性地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为担保方式,也是邮储银行系统第一笔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为主要担保方式的贷款。4月10日,该行又发放了山东省分行第一笔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200万元。烟台市分行和德州市分行也分别于4月4日、4月10日成功发放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贷款。

截至4月30日,邮储银行山东省分行已累计发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业务20笔,金额613万元,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客户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情况,受到各级政府、人民银行、银监局等机构的充分肯定。

湖北省分行:开发“邮储助农贷”等新产品

2013年10月,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与通山县政府、武汉大学金融研究中心开展合作,制定了助农金融工程建设方案。12月,省分行在咸宁通山县开展“邮储助农贷”试点。

“邮储助农贷”采用“政府+合作社+农户+银行”的合作新模式,即:政府提供资金担保、合作社提供平台、农户形成风险共担、银行提供创新服务。该模式有效解决了农户贷款额度小、利率高、缺担保的融资难问题。作为第一个申请“助农贷”业务的人,通山县九宫园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程祝新在获得50万元贷款后,对蔬菜合作社的发展更有信心。

同时,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与基层党组织合作开展“双基双赢合作贷款”,共同搭建“三农”工作点,将基层党组织职能嵌入基层信贷过程当中,探索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矛盾,挖掘农村信贷需求,有效防范农村信贷风险。今年一季度末,全省272个双基双赢“三农”工作点累计发放贷款19978万元。其中位于湖北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恩施州分行,先后与地方党组织在双基双赢“三农”工作点联合召开推介会15场,场均受理贷款达200多万元。

2013年,为解决小额贷款营销渠道问题,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集中审核创新项目82个,基本形成通用类、区域类、特色类三个层面的创新产品体系。其中通用类层面围绕湖北省代表性行业和市场,覆盖面达到78%;区域类层面围绕区域优势行业、市场展开,覆盖面达到92%;特色类层面围绕地方经济特色展开,覆盖面达到35%。至今年一季度末,累计开发新产品168个,新产品替代率达到50%,为“三农”融资注入了新的动力。

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不断加强产品创新,先后开办水域滩涂养殖经营权质押、农产品收购加工、畜牧养殖、公司加农户、合作社、农资经销、农业机械购置等涉农特色产品129个,占全部新产品比例达76.8%,其中“水产养殖富民贷小额贷款”和“水域滩涂经营权证质押贷款”在2013年湖北省县域金融创新产品评选中分别获得

二、三等奖,“好借好还”小额贷款产品荣获湖北“服务三农特优金融产品”称号。

第8篇:邮储银行精准扶贫案例莲花养猪陈利

家住莲花县六市乡山背村的陈利(男),2010年务工会乡后与妻子在家里搞起了生猪养殖,苦于没有抵押物无法融资,规模一直不能做大,2011年尝试办理邮储银行小额担保贷款,成功获得了一笔3万元的小额贷款用于购买猪仔,扩建猪舍,养猪规模迅速扩大,在4年的发展中,邮储银行不仅一直提供额度不断增多的贷款支持,还主动帮助陈利改善养猪技术,到2015年,31岁的陈利建起了6个猪舍,养猪规模扩大到了500多头,年销售额达120万元,完成了从养殖工向养猪大王的华丽蜕变。

“多亏了邮储银行对我们夫妻的雪中送炭,关键时刻提供了小额贷款,让我从养殖工成了今天的养猪状元!”笑呵呵地说着这话的,是莲花山背村养猪大户陈利夫妇。

第9篇:邮储银行:互联网拓宽百年“普惠金融”路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2006年12月31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业,并于2007年3月依法成立。2012年2月27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布公告称,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于2012年1月21日依法整体变更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邮储银行”)。此间,邮储银行经历了“蛹化蝴蝶”的华丽转身。

“邮储银行第一个5年实现了从储蓄到零售银行角色的转变,下一个5年,它将从零售银行向全能型商业银行转型,做好中国的普惠金融,走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表示。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能银行”饱受诟病,大而不强的金融机构不堪一击——“全能”不再是实力的象征。对此,吕家进特别解释说,邮储银行要发展的“全能”绝不是简单的大而全,而是在突出零售业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多业务支持核心业务发展的框架。而对于未来邮储银行的上市进程,吕家进直言,“我们要认真准备,择机上市”。银行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要继续扩大资产规模都需要资本金的支撑,引入战略投资者、上市募集资金是必然选择。

在业内人士看来,邮储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在“甩开膀子”进行改革,并用明确的发展步骤回应了外界的质疑。

普惠金融之路

从2007 年组建至今,邮储银行传承了百年前“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的16 字精神,找准了邮储银行在市场的定位: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走出了“普惠金融”的发展道路。吕家进认为,邮政储蓄的历史沉淀为当下的人们提供了思路。

虽然2007年才成立,但邮政储蓄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918 年。当年,国民政府颁布了由冯农等留学生起草的、经法制局审核修改的《邮政储金条例》。次年7 月,邮政储金局成立,在北京、天津、太原、开封等11 个城市开办邮政储金业务。

那时候,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邮政储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储户多为平民百姓。当时,中华邮政提出了“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的经营方针,满1元即可开户。

近百年之后,吕家进对此经营方针的理解更为深刻,“那时去银行存钱的都是富人,而从银行汇钱也需要有账户,穷人没有银行账户,寄钱不方便,所以邮政就来帮穷人寄钱,后来发现,老百姓手里有点零钱也想要存款,银行不为他们服务,那么邮政就来做这个事。世界各国的邮政储蓄基本上都是针对平民的。”

吕家进说:“这就是一种对市场的细分。”邮政储蓄基于网点遍布全国的优势和在百姓心中的良好信誉,有针对性地细分出了适合自己特色的市场。

截至2013年9月底,邮储银行3.9万个营业网点覆盖全国,城乡客户4.2亿人;资产总额为5.42万亿元,居中国银行业第七位;个人本外币存款余额达4.46万亿元,居中国银行业第四位;邮政金融业务收入1200多亿元,上年底的净利润是284亿元。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认为,当前邮储银行有大量可用

资金,在资金批发市场和同业业务上大有可为。中国有很多需要贷款的小微企业,随着邮储银行不断发展,将有更多新机遇。

邮储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取得的成绩,获得了政府和监管机构、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9月26日,在邮储银行承办的“第十六届世界储蓄与零售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论坛”上,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对邮储银行成立6年来取得的各项成就表示高度肯定,并指出,在中国银行业中,邮储银行具有两个系统的重要性,即金融稳定当中的系统重要性以及促进包容性增长方面的服务重要性。

绿色信贷正当时

邮储银行成立6年来,适逢国家抑制产能过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我们密切跟进国家政策导向,始终坚持‘有保有压、有扶有控’原则,严格产能过剩行业的授信准入标准和授信条件,实行行业授信限额管理,从源头上防控产能过剩信贷风险。”吕家进说。

邮储银行在找准定位的同时,也在积极践行绿色信贷理念,制定差异化的绿色信贷政策,大力支持企业节能减排和技术升级,支持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

在战略层面,邮储银行高度重视推行绿色信贷。“邮储银行建立了绿色信贷组织管理体系,形成了董事会统一领导、高管层积极支持、前中后台分工协作的绿色信贷合力。在零售信贷方面,重点支持符合绿色信贷理念的‘三农’、消费和小微企业领域,零售信贷占比不断扩大;在批发信贷方面,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工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吕家进介绍。

邮储银行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不断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工业转型升级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仅2013年三季度,邮储银行就授信审批绿色信贷项目18个,金额达到228亿元。邮储银行投放资金1300多亿元,支持国家电网公司、中广核集团及华能集团等五大发电企业集团,用于国家智能电网改造和水电、核电、太阳能等清洁与新能源项目建设;审批授信100多亿元,支持比亚迪股份、宇通客车集团等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邮储银行还加快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在广东、浙江和安徽等10多家分行创新推广了小水电专项贷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邮储银行还不断强化信贷管理机制,提升信贷管理能力。近年来,邮储银行加强全流程管理,严格贷款“三查”;严禁准入被列入环保“黑名单”的客户与产能过剩项目;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对环保不过关的企业与项目实行“零容忍”政策;建立从支行到总行的“四级联动”的行业监测与预警机制,加强区域与客户的风险监测,做到早发展、早预警、早处置。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发展绿色信贷和化解产能过剩信贷风险,战略定位是关键,组织管理是核心,转型升级是方向,授信政策是抓手,流程管理是保障,只要坚定信心、统一认识、加强管理、措施得当,就一定能够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推动绿色信贷发展。”吕家进说。

吕家进还对化解产能过剩、实现绿色发展提出了建议:一是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改善开展绿色信贷的社会环境;二是完善宏观调控手段,更加注重以市场化手段化解产能过剩;三是出台新的扶持政策,建立绿色信贷发展的长效机制;四是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借鉴推广

国内外绿色信贷发展的成功经验。

布局互联网金融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这一崭新的模式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给包括邮储银行在内的传统银行业务带来了巨大挑战。一场从桌面到掌上的金融业务模式变革已拉开序幕。

“这个机遇必须抓住。”吕家进坦言,“在整个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我们从总行到省市分行,自上而下加快研究,提前布局。而那些领先的银行同业,既是我们学习和追赶的榜样,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吕家进认为,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的今天,邮储银行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加快自身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加快推广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电视银行、网上银行,拓宽智能化、便捷化、立体化渠道服务;二是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银行业,必须要融入互联网金融的大潮中,做好银行的互联网化。

“我认为,互联网金融化和银行互联网化是相向而行的列车,有的银行在实现银行互联网化的同时,也试水互联网金融,但实际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为互联网金融的格局基本已经形成,没有更多的客户流量。我觉得,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与互联网企业形成资本和业务上的长期战略合作,互联网企业在金融人才、产品创新、专业管理上毕竟不如商业银行。”吕家进说。

吕家进表示,“邮储银行的管理层目前也在考虑与互联网协会、电子商务公司等进行合作,扩大客户的范围,以及和一些移动支付公司一起共同做好客户端的优化,从而真正为客户带来便利。”

业务流程再造 加速银行转型

当前,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给银行业带来了较大冲击。对此,邮储银行加强流程再造,力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快银行转型。

在“第十六届世界储蓄与零售银行协会邮政储蓄银行论坛”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曹凤岐表示,“业务流程再造是对原有的已经固化的流程、制度、模式进行改造,推进银行转型首先必须对现有的经营模式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实施流程再造。”

对于邮储银行如此庞大的规模,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所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提升会非常可观。比如,邮储银行依托全国统一开发的、数据集中处理的会计稽核系统,进行了流程优化改革,使得后督条线的人员大幅精减,同时风控能力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

“在业务流程再造过程中,IT系统建设必须跟上。”吕家进表示,“我们面对的是4亿多的客户,客户的要求和期望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不断地适应客户要求。改造流程必然需要IT系统随之调整,这是业务流程再造的重要前提。”

吕家进表示,邮储银行业务流程再造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规模化流水线作业模式,提升营运效率,并降低成本;二是通过专业化的业务流程加强风险控制;三是减少和剥离网点操作性事务,促进网点转型,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度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在此背景下,邮储银行加快业务转型升级以及流程再造,正是为了适应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满足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吕家进表示,邮储银行将继续发挥自身网络优势,立足服

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致力于在中国打造一家有特色的大型零售商业银行,走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上一篇:医师如何规避医疗纠纷下一篇:村官责任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