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培训

2022-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培训

对高校科研管理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近年来,我国高校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紧密联系学校工作实际,查找重点领域的廉政风险点,探索预防学校腐败工作的长效机制。对高校而言,在招生、基建、财务、科研、校办企业、后勤等方面都容易产生腐败行为,高校的反腐倡廉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

高校科研管理的现状与廉政风险点

以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为例,目前我国普遍实行的是校、院(系)、教研室(所)三级管理体制,由科研处主管全校的科研工作,采取由外而内、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这是一种金字塔型的等级体制。作为职能部门的科研处掌握着大量的科研项目申报、评审、经费、科研考评等信息,每一环节都可能存在廉政风险点。一方面,在课题申报、成果评奖、职称申报与考核过程中,可能存在科研材料“注水”或虚假;也可能出现人情或金钱关系,出现徇私照顾和程序不公现象,由此带来参选者送钱送物等不正之风的盛行;还会有部分学者或领导沽名钓誉,利用手中的权力或者职务的便利,获取学术职称或学术荣誉,捞取个人资本。另一方面,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也极易出现预算管理不严格、项目支出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如有的将科研经费用于非科研用途的奖金、劳务、旅游,或将用科研经费购置的设备器材私自挪用、贪污。例如,2007年7月,某省公布了对该省部分高校2006年度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结果。此次审计涉及10所高校2003年立项的265个课题项目。审计发现直接用于课题研究的费用开支仅占40.5%,而管理费用、人员经费等开支占近六成;某些高校还在科研经费中报销应由个人承担的家庭电话费、交通费、学费以及私家车的保险费和维修费等。

纵观科研处的职能和工作内容,与学校的科研发展目标和全校教师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由于科研处掌握的信息和资源比较丰富,也就成为了高校廉政风险防范的重点部门,为此,科研处工作人员的廉政意识、工作方式方法和科研管理规范十分重要。

高校科研廉政风险管理的思考

廉政风险预警与防范管理是新时期探索高校反腐败工作的新路径,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面查找风险点的基础上,依据一定原则界定风险等级,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监督检查考核办法,采取前期预警、中期防控、后期考核修正等措施,依托预警、防控、考核、修正四个环节的循环管理机制,形成“内控防范有制度、岗位操作有标准、事后考核有依据”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可以依据廉政风险管理的方法,在制度建设方面作出探索和创新。

首先,要做到立足科研工作流程查找岗位风险。对任何掌握科研决策权力的部门和个人而言,客观上都存在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因此要查找和公开科研管理的廉政风险点,科学测评界定其风险级别,根据风险级别的不同给予相应的预警,提醒工作人员明确风险目标与责任,谨慎使用权利。

其次,依据岗位风险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这是廉政风险防控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针对不同风险点和风险级别,提出风险防范目标,健全与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管理和监控,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腐败发生的机会。具体而言,科研管理要建立起民主决策制度、实施民主监督机制和科研经费使用监管机制。一方面,要加强高校科研主管领导班子、学术委员会和科研处内部的民主决策制度建设。高校党委和科研行政部门要建立、完善和落实科学民主决策的议事规则和程序,坚持和完善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和重大科研事项征求意见制度;推行科研工作流程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利用各种监督工具,开辟多种监督渠道,广开监督言路。另一方面,要完善高校科研经费使用监管机制。加强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完善科研成本核算体系。将科研经费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集中核算,科学合理地编制项目预算;明确科研经费开支范围和比例,确保科研经费支出结构合理、专款专用,杜绝假公济私;实施有效的财务审计监督,对在科研经费使用中牟取私利、损坏学校声誉或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的必须追究其责任,违法犯罪的必须追究其法律责任。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防控廉政风险的实践探索

在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反腐倡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贯彻科学发展观,立足自身进行反腐倡廉建设。近年来,各高校围绕健全工作制度和规范工作程序,认真分析和查找各部门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点,制定了切实有效的规章管理制度,建立了预警机制,形成了一些成熟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取得了一批富有创新的实践成果。

1.建设与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一个好的制度能够自行起到引导和鼓励作用,在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防止腐败。从北京市纪委2009年的调研情况来看,北京市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制度建设,科研管理部门除例行处务会,贯彻处室民主决断的决策机制外,更为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科研管理规章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科研管理规章和制度是学校科研项目申报、成果审核、教师评聘等一系列工作的依据,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对涉及人、财、物等科研管理关键环节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近年来,面对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问题,许多高校的科研处都及时修订科研管理制度,调整科研评价体系,使其符合现实的需要和未来的规划。例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继2005年和2007年两次对科研评价体系进行较大修改后,2009年又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革,先后修订了《横向课题管理办法》《延期结项课题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等规定,建立起科研项目检查制度,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和跟踪管理。2010年,学校科研处又对科研成果奖励管理办法和权威期刊、核心期刊目录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

2.创新科研经费管理模式

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对高校科研投入力度的加大,高校掌握的科研资源越来越多,科研经费能否得到科学与规范的使用,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科研事业的发展。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和监督机制,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完善科研成本核算,规避结余经费风险等,都已经成为各高校防控科研管理廉政风险的有效途径。

高校创新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成功案例很多。例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科研经费管理就呈现两大特色:一是实施科研经费分类管理。科研经费主要分为专项经费和日常经费。对于专项经费的管理,在项目申报初期,科研处对专项经费的填报进行分类指导,规范管理;在项目中期,对专项经费进行跟踪督察;在项目终期,进行绩效考核,把好最后一道关口。这样的做法得到了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社科规划办的好评,专项经费的使用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对于日常经费的管理,科研处严格按照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遵照各项预算和报销制度,对每笔经费进行严格审查和把关。二是尝试了新的科研经费管理方式。学校科研处与财务处沟通协商,开通了分类科研经费查询平台,进行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创新。科研处定期了解追踪分类经费的详细使用情况,对经费流向、进度做到透明化和信息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大大降低了延期项目的比例,减少了项目研究无故拖延的可能性,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率,杜绝了违规滥用经费的现象。

总之,自北京市高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推行以来,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党员干部对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更加明确;机关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效率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科研管理程序和科研资金使用更加规范;科研决策程序更加公平公正。实践证明,将风险防控的意识渗透到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中,依靠科研决策、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通过科研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一条规范权力运行、提高管理水平、营造校园文化、不断推进科研管理反腐倡廉工作深入开展的新道路。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

[责任编辑:蔡桂兰]

作者:张嘉艳 王曼怡

第2篇:建设审计廉政风险防范初探

摘 要:建设审计廉政风险防范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创新举措,具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实现关口前移,把有效防范和化解廉政风险的责任落实每个岗位和每个人,从而建立预防腐败的长效工作机制。法律赋予了审计权力,但是在审计权力运行过程中,权力寻租风险也伴随审计活动的全过程而产生。文章就审计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意义、审计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及防范审计廉政风险的预防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审计 廉政风险 防范控制

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在反腐倡廉建设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法制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审计系统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要紧密结合审计实际,审计权力运行和廉政风险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层次人员,防范审计廉政风险,既要全过程跟进监督,又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部位、重点环节,做到有的放矢。审计组是实施审计的主体,长期处在审计第一线,直接与被审计单位打交道。因此,具有相对的独立行使审计权力,不仅是审计质量的基础,而且是审计形象的窗口,应作为审计实施过程的关键部位;审计期间是审计实施的过程,也是审计权力运行的期间,是发生问题的重要环节和阶段。因此,要抓住“审计组”和“审计期间”这些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强化廉政监督,对建设廉政风险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审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大意义

1.审计廉政风险是指审计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把现代管理科学中的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际,针对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廉政风险,以有效防范或及时化解为核心内容,通过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理等措施,对预防腐败工作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

2.开展审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创新举措,具有比较强的可操作性,能够实现关口前移,把有效防范和化解廉政风险的责任落实每个岗位和每个人,从而建立预防腐败的长效工作机制,有利于掌握反腐倡廉建设主动权、增强预见性,真正把十七大提出的“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

二、审计权力运行的廉政风险

防范廉政风险是规范权力运行的根本目的,也是审计机关“免疫系统”功能的内在要求。法律赋予审计机关检查、评价、处理处罚、移送处理四项审计监督权。审计权力运行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权力寻租风险也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涉及参与审计事项的各层次人员。

1.在安排审计项目计划时,存在“审不审”的权力寻租风险。《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审计机关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按照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要求,确定年度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机关在制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时,除安排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审计任务外,各级审计机关都有自定审计项目的权力,而且存在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在安排审计项目时,哪些单位安排审计,哪些单位不安排审计,没有统一的要求,存在“审不审”的权力寻租风险。

2.在实施审计时,存在检查力度“大不大”的权力寻租风险。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很多,现场审计是否查深查透是一个关键因素。《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虽然对现场审计提出了操作规范,但如何抓住审计重点和判断可能存在舞弊问题未能做出具体规定。审计人员是否严格执行审计实施方案、能否发现问题、初步发现问题后是否进一步查证,涉及需要变更审計实施方案的、能否主动提出,很大程度上依赖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造成审计在实施阶段存在检查权力寻租风险。

3.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存在对发现的问题“报不报”的权力寻租风险。《审计法》规定,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这就涉及三个环节,而且存在权力寻租风险:一是审计人员提交的审计工作底稿是否避重就轻、隐匿一些审计发现的问题;二是审计组提交的审计报告是否实事求是、如实反映审计工作底稿记录的内容;三是审计机关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否客观公正、评价是否文过饰非。

4.在审计处理处罚时,存在“妥不妥”的权力寻租风险。《审计法》规定,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由于财经法规政出多门,存在同一问题的定性、处理处罚可轻可重,导致审计机关在处理处罚上具有选择余地,存在处理处罚轻重的权力寻租风险。

5.在案件线索管理上,存在“移不移”的权力寻租风险。《审计法》规定,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国家规定,审计机关认为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提出给予处分的建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于审计手段的局限性,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一些案件线索短时间内难以理清,对相关责任人是否需要追究党政纪和法律责任判断不准确,有可移可不移的问题,存在案件线索“移不移”的权力寻租风险。

三、防范审计廉政风险的预防措施

针对一些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相关规定不明确、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监督不到位等情形,是审计权力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寻租可能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深化审计机关廉政建设,防范廉政风险,规范审计权力运行,切实加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建立拒腐防变的长效机制,需从以下几方面加强预防。

一是筑牢勤政廉政思想防线。借助党风廉政教育、审计职业道德教育和文明执法教育等活动平台,教育和引导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法纪观念和审计职业道德意识;并通过观看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片、表彰先进典型人物、举办廉政教育宣传栏等措施营造廉政审计氛围。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党员干部爱岗敬业、忠诚党的事业、忠诚审计职责、忠诚审计工作岗位的思想情操,增强审计干部抵制不正之风的免疫功能和做好审计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是构筑廉洁审计内控防线。建立完善《审计工作责任制》、《审计工作过错责任追究制》、《审计质量内控制度实施细则》、《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一系列的审计廉政风险防范控制制度,对审计项目管理和组织实施、审计程序管理、审计人员行为管理、审计工作质量管理、审计纪律及责任追究等作出明确规定。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从源头上防范审计廉政风险。

三是注重细节抓跟踪,严防审计实施过程风险。对审计项目实行全程跟踪,对重点项目和项目的重点环节实行重点跟踪,及时掌握项目工程进度和质量。重点抓好审前调查环节,为审计实施做好充足的准备,同时抓好现场审计实施,防范审计过程暗箱操作等。

四是规范运行抓质量,不断提升审计成果水平。实行集体会审制,项目审计终结由相关领导及法制复核人员集体听取审计情况汇报,集体研究把关,防止个人说了算,私自消化问题;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审计过程中出现错漏和违纪违规行为,按照过错责任追究办法予以追究;实行三级复核制,是由科长、法制复核人员、局长办公会逐级对审计质量进行复核把关;实行审计公示制,每一个项目进点时都要在被审计单位的醒目位置张贴审计公告,告知审计事项、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审计组人员的组成和审计纪律,并选择部分审计结果在适当场合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

五是动态管理抓监督,强化廉洁审计制约机制。始终坚持审计组全程跟进政府投资项目,全程跟进投资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对审计干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纪律和审计工作纪律情况实行全程监督,动态管理,做到定期、不定期地到被审计单位明查暗访,及时掌握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廉洁自律情况,并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张贴审计公告、签订审计承诺书、发放廉政反馈卡等措施多方位拓展监督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妙辉,叶向阳(福建省漳州市审计局).防范审计权力运行廉政风险的思考,2010

2.蒲建芳(吴忠市审计局).关于审计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几点思考,2009

(作者单位:山西省襄垣县审计局 山西襄垣 046200)

(责编:若佳)

作者:李爱红

第3篇:社区民警廉政风险防范对策探讨

【摘要】廉政风险防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廉洁政治的重要途径。公安机关实施社区警务战略以来,社区民警已成为直接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社区民警队伍的廉政建设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我们要客观全面地分析社区民警廉政风险点,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风险管理,打造廉洁公正的社区民警队伍。

【关键词】社区民警 廉政风险 防范对策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廉洁政治的号召和要求,指明反腐倡廉建设发展方向,这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激励我们以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廉政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廉政风险具有客观性,任何有业务处置权、有职责的岗位都存在廉政风险。廉政风险具有损害性,一旦风险发生,就会对本人有效履行职责,对事业、对社会各个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风险的认识是防范的基础和前提,必须警钟长鸣。

近年来,社区警务战略得到普遍推广,社区民警扎根社区,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维护社区治安稳定,已经成为公安机关直接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社区民警由于长期在社区工作,与派出所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必然有所远离,容易成为廉政教育的盲区。因此,公安廉政建设要从最基层的社区民警抓起,做好廉政风险防范,建设廉洁警队。

社区民警廉政风险分析

社区民警岗位职责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主要是由于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或不作为,构成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社区民警是公安派出所从事治安防范、管理和群众工作的骨干力量,是维护社区治安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主要承担收集情报信息、管理社区实有人口、组织社区安全防范、加强社区治安管理、服务社区群众等工作职责。所以,社区民警在社区治安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和承担的职责任务,决定了他们处于联系人民群众的第一线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是廉政风险等级较高的岗位,需要正确认识岗位的特殊性和敏感性。

社区民警行政执法风险。社区民警在社区治安治理工作中经常需要行政执法、办理相关公安业务。在执法程序、业务流程中存在行使权力失控,行政行为失范的风险。例如,在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等证件、相关证明文件时,容易“走后门”,从中谋取私利;在对饭店、网吧、娱乐休闲场所开展安全检查时,容易不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从中拉关系谋利益;在办理治安案件中,容易执法不严、执法不公,办理人情案;在处置110警情时,容易行动迟缓,措施不力;在调处矛盾纠纷时,容易久拖不办,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等等。如果这些风险变为现实,公安机关行政执法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社区民警面临外部环境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影响主要指社区民警在工作期间或8小时工作以外,由于受所接触的工作对象、社会人员以及其它社会因素等方面影响,导致其可能发生滥用职权、权钱交易等问题的风险。社区民警既是执法者,同时也是社会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在社会廉政文化建设尚未成为一种自觉的时期,他们难免会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产生思想腐化、唯利是图、结识社会不良人员等问题。因此,外部环境带来的廉政风险需要高度重视,积极防范。

社区民警廉政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社区民警对廉政风险认识模糊。有的社区民警对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不理解,对自身存在的廉政风险认识模糊,总觉得腐败是领导的事,廉政建设是纪检的事,与自己不相干;有的社区民警认为自己没有权力也就没有腐败的条件和机会,只要把工作做好就行了,“风险”意识淡薄,对于公车私用、工作时间饮酒、接受馈赠、钻法律空子办人情案、利用小权力办私事等问题不以为然,认为是社会上通行的做法,与廉政是两回事;有的社区民警担心把自己的岗位风险都“晒”出来,工作会很难开展,在思想上自认为只要懂道理,不需要再教育,不重视再学习。风险认识模糊导致在思想轻视廉政,措施疏于防范。

基层廉政风险教育形式化。基层派出所承担大量公安业务工作,有的派出所领导存在着“重业务、轻队伍”的倾向,对廉政风险教育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未能实现教育全覆盖。有的所领导班子在抓廉政风险教育上没有形成合力,甚至出现一把手不亲自抓、政委不具体抓、其他副职领导很少抓的现象。廉政风险教育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完成上级交办的规定动作,内容呆板空洞,形式简单枯燥,缺乏联系社区民警思想、工作实际,缺乏针对性、灵活性,未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长期引导,使廉政教育很难对社区民警产生真正的震撼和冲击,教育成效也不明显。

社区民警廉政风险监督机制不完善。社区民警处于接触群众的最前沿,对廉政风险需要建立内外结合的监督机制,尽量避免发生风险损害。目前,社区民警基本全天候在社区工作,派出所内部监督机制的效能受到影响,风险管理容易存在漏洞。有的基层派出所领导考虑到自身利益,不敢大胆管理队伍,对隐患问题和民警的轻微违纪问题,放之任之,敷衍了事,廉政谈话与诫勉谈话制度不能普遍落实。此外,社会监督渠道还不够畅通,社会参与监督形式单一,群众参与度不高,社会监督机制有待完善。

社区民警自身素质亟待提高。社区民警的政治思想、文化水平、业务能力、心理特征等方面构成其综合素质。社区民警是警务工作者的同时也是社会工作者,对其综合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由于频繁接触社会的阴暗面,有的社区民警法制观念淡薄,物欲、金钱欲膨胀,经不起诱惑;有的社区民警年龄偏大,职务晋升没有希望,容易在思想、纪律等方面放松要求,在工作、生活作风、思想道德等方面出现问题。

社区民警廉政风险防范的对策

扎实开展岗位风险评估,发挥提示作用。由于社区民警的情况各不相同,基层派出所应结合辖区实际和社区民警的职责任务,加强对社区民警岗位风险评估,全面查找风险点,做到岗位职责明确,廉政风险清楚,预防措施得力,确保风险防范工作的实效性。风险评估要突出个案的特点,既不能千篇一律,又不能以点盖面,要逐人逐岗进行评估,做到一人一评、一人一策。坚持滚动模排和评估工作不间断地进行,逐步发现、完善风险点,形成“人人查找风险、人人公开风险、人人制定措施、人人参与监管”的良好局面,达到预防社区民警发生腐败问题的目标。

积极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发挥引导作用。廉政文化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如价值观念、思想信仰、思想道德等,又有制度规范方面的,如廉洁从政的法律法规及各项纪律制度等。通过多种形式,深入开展以“三大支柱”为核心的学习教育,使每一位社区民警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此外,还要切实加强警示教育,通过组织民警观看、讨论各类警示片,通过身边人、身边事以案说法,在社区民警中形成廉荣贪耻的良好氛围。最后,通过组织社区民警学习《刑法》、《公务员法》、《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等法律法规及各项纪律规定,使其从制度层面来约束和管理自己。

建立健全层级责任体系,发挥管理作用。社区民警廉政风险的防范重在平时,贵在管理,需要基层公安派出所从领导到基层民警自上而下建立风险管理责任体系,逐级明确并落实廉政风险防范主体责任,将日常防范的责任明确化、监督实时化,提高廉政风险防范的整体推进水平和最小作战单元的管理能力。同时,通过推行廉政谈话、廉政承诺、组织生活会、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加强对社区民警日常管理力度,确保社区民警的权力规范运行,廉政风险最小化。此外,还要按照“抓党建、带队建、促发展”的思路,加强基层派出所党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在廉政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不断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发挥监督作用。社会公众监督是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是对公安机关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补充、完善和加强。基层公安机关要不断构建开放性社会监督格局,拓展110群众投诉等直接监督渠道、社区民警“网上述职述廉”等群众网上监督渠道和信访举报监督渠道。及时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根据群众诉求和反映的热点,定期进行廉政风险剖析,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进一步增强社区民警勤政廉政、规范执法和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树立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

严厉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发挥震慑作用。惩治和预防是相辅相成的,对于社区民警中存在的贪赃枉法、索贿受贿、徇私办案、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严重侵犯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案件实行“零容忍”,要做到发现线索必查,发现问题必查。还要本着“防微杜渐”的原则,对社区民警的轻微违纪行为予以重视,及时进行调查、训诫、总结教训、制定整改措施,给队伍一个严守纪律、违纪必究的明确导向。

综上所述,社区民警的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通过风险防范,不断丰富基层公安机关廉洁政治文化建设内容,健全廉洁政治建设机制,打造出一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社区民警队伍。

【作者为北京警察学院治安系副研究员】

作者:王淑荣

第4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培训内容

一、查找风险点

1、廉政风险排查的具体要求

要明确主体、打牢基础、分清内容、规范表述。

第一,明确两类三个主体,一类是个人,包括所有公职人员(财政供养人员)以及受委托行使国家权力的非国家公职人员;一类是集体,包括单位和科室。

第二,打牢一个基础,清权确责——就是结合三定方案进行职权梳理、流程再造,重点是围绕行政许可、处罚、征收、强制、监管、审批、裁决、给付和单位内人财物管理权等进行梳理和规范,逐步建立起“权责明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这是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基础。

第三,分清不同内容。个人的风险内容主要是个人存在或潜在的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的内容、形式及危害。集体的风险内容是单位工作职能特殊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制度机制风险方面的内容、形式及危害;科室在业务流程风险、制度机制风险方面的内容、形式及危害。

第四,规范风险点的构成和表述方式。每个风险点的查找由风险源、风险点、危害性三个要素组成。表述方式如:由于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风险源),造成思想退步,信念滑坡(风险点),在处理事务时不能从政治上、从全局看问题(危害性);又如,由于财经制度不完善和法规意识淡薄(风险源),财务管理不规范,尤其大额度资金审批使用不能科学民主决策(风险点),造成决策失误,资金使用不正确、不应该、不合理(危害性)。

2、风险点的种类

廉政风险具体可分为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外部环境风险五种类型。

(1)思想道德风险。思想道德风险与人的不正当社会行为和个人的品德修养、性格特点有关。主要表现为: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低;背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阳奉阴为、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

(2)制度机制风险。主要表现为:不能根据改革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需要,及时完善和认真执行各项制度,造成部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贯彻落实不到位;部分机制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约束力和监督力的作用不明显,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措施。

(3)岗位职责风险。主要表现为: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权力分配不清,自由裁量空间过大;权力运行不透明,暗箱操作现象频繁;违反民主集中制,独断 1

专行或软弱涣散;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失职渎职、不作为或滥用职权等。

(4)业务流程风险。主要表现为:因工作流程设计不完善、缺乏相互制约或执行不力,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导致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

(5)外部环境风险。主要表现为:因行政管理对象在业务往来中对相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可能造成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导致失职渎职、权钱交易等。

3、查找廉政风险的内容和方法

我们要从个人岗位、科室职责、单位职能三个层面逐一排查存在和潜在的廉政风险,并进行公示。

具体讲:

一是梳理职权清单。这是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基础。一是对权力进行全面清理。按照“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以“依法清权、严格确权、规范绘权、透明晒权”为主要内容,自上而下进行排查,行使那些权力,行使依据是什么,列出权力名称和行使依据。二是对权力进行确认。对清理出来的权力,按照文件授权原则进行确认。三是对确认的权力汇总,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明确部门和岗位职责,梳理工作流程,这是找准风险点的基础。

二是分层次进行。这中间程序比较多,不能简化,要一步步的推进。

(一) 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查找风险的内容和方法。

单位领导班子查找廉政风险的内容要围绕“三重一大” (即: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查找在决策程序、权力监督制衡等制度机制方面的廉政风险,查找管理不到位、制度不落实的工作环节的廉政风险;单位班子成员查找廉政风险的内容要在围绕“三重一大”事项进行查找的同时,还要结合岗位职责着重查找个人在思想道德、履行岗位职责和外部环境方面的风险。

查找方法主要采取领导干部自己找、征求群众意见、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进行查找。通过廉政风险排查,使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能慎重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接受风险教育,主动提高识别、化解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领导干部查找的主要程序:领导干部根据工作分工自己找送分管科室讨论;领导修改后由办公室印发给单位党员干部征求意见并汇总;领导根据汇总反馈情况第二次修改后报领导班子集体审核(领导班子成员的廉政风险点必须报上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办公室备案)交单位公示。

查找单位风险。重点查找领导班子在“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的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查找风险点的主要程序:由领导班子集体查找交单位集体讨论,同时发下属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征求意见;修改后领导班子讨论定稿后通过单位公示栏和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并报上级来着风险管理办公室备案。

(二)机关科室查找风险的内容和方法。

机关科室围绕业务工作,主要查找在业务流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制度机制方面的廉政风险。也就是说,科室主要查找在制度机制方面存在的风险。

制度机制风险是指由于缺乏制度机制的明确限定、工作程序的明确规定、工作时限、标准和质量的明确约定、个人自由裁量权空间较大,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制约,可能造成行使权力失控,从政行为失范,构成滥用职权、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查找科室风险的基础,是要编制科室主要业务的工作流程图,看是否每个环节的权力行使都受到监督制约。科室权力越大,科室廉政风险相对也越大。如果某一环节监督制约缺失或缺位,那就是科室风险所在。

查找科(室)风险点。针对科(室)职责定位和各个重要岗位,认真查找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及表现形式。科室查找风险点的主要程序:科室集体找形成文稿交主管领导提以文字形式反馈给科室;集体修改后报单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办公室审以文字形式将意见反馈给科室;科室召开第三次会议修改后报党委(党组)审定;第四次会议修改后交单位公示。

(三)查找个人岗位风险的内容和方法。

个人岗位风险主要结合每个人的岗位职责进行查找。主要查找个人在思想道德、个人岗位职责和外部环境影响方面的风险。

个人思想道德风险是指个人因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的认识偏误,可能造成个人行为规范及职业操守发生偏移,行政管理行为失控,导致个人从政行为结果不公正、不公平,从政行为对象利益受损或不当得益,构成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思想道德风险外在体现就是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出现了问题。思想道德风险的查找是有具体内容的,绝不是形式上的东西。如:“学习不够”不是风险点,“对于岗位相应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纪律缺乏经常性、有针对性的学习”才是风险点。

个人岗位职责风险是指由于个人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及在思想道德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实际风险,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正确履行职责,构成失职渎职、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查找岗位职责风险的基础是明确界定每个岗位的权责,清楚自己有什么权力,有什么责任。行使岗位职责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现场表决权及参与度的高低,行政审批、许可等外部管理权行使和内部管理权行使时有可能产生廉政风险。要重点关注审批、执法、收费和管理人、财、物等关键岗位。岗位权力越大,地位越重要,相应的风险越大。

外部环境影响主要指公务人员在工作期间或8小时工作以外,由于所接触的工作对象、社会人员以及其它社会因素等方面影响,导致公务人员可能发生失职渎职、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问题的风险。

工作人员查找的主要程序:自己找交主管领导提(文字反馈给个人);第一次修改后交科室集中评(要有会议记录);第二次修改后报单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办公室

审再以文字形式反馈给个人;第三次修改后报党委(党组)审核;第四次修改后交单位公示。

二、廉政风险等级评定

将排查出来的廉政风险根据社会关注程度、权力行使程度、影响危害程度、与企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程度以及产生腐败可能性的大小等,划分出不同的风险级别,一般划分为123或ABC三个等级,其风险等级依次降低,即1级风险等级最高,3级风险等级最低。

一级风险,是指直接行使执纪执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收费、项目审批及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采购供应等重要权力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

二级风险,是指直接行使部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采购供应等重要权力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

三级风险,是指基本没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权力,较少或基本不掌握人、财、物管理权可能发生的廉政风险。

对排查出的风险及其等级划分,报本单位风险防范领导小组审核,经审核不符合要求的要重新排查定级。经审核确定的风险要汇集成册,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排查出的风险实行分级动态管理。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风险点和防范措施报上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三、风险防范管理的主要措施

控制思想道德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思想道德风险来源于世界观、信念方面出了偏差,控制风险的一般模式:正面激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真善美为体,道德信念为用;立足教育,反复强化。概括为:激励+信念+强化。

控制岗位职责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岗位风险存在于每一个岗位上,控制风险的一般模式:定岗定员+岗位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检查评比制+奖惩激励机制。

控制制度机制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制度机制风险来源于制度机制的不完善或制度的不落实,控制风险的一般模式是:原则性+灵活性+协调力。

控制业务流程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业务流程风险贯彻于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中,控制业务流程风险一般模式可以概括为:制定规范+执行规范+监督检查+考核评比+奖惩兑现。

控制外部环境风险的一般预防措施。外部环境风险因外在客观原因而产生,控制风险的一般模式是:排查和锁定风险+预警机制+日常监控。

风险防控就是对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重要岗位、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严密的监控措施,通过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和后期处置办法,及时纠正不当行为,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违纪违法行为,并适时将风险防范措施上升、固化为反腐倡廉制度,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1、岗位(职责)风险防控。对照岗位职责以及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2、科室风险防控。对照职责要求,根据查找出来的在管理事项、审批事项、执法检

查事项和单位职能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从工作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室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3、单位风险防控。由党政领导班子对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围绕决策、执行过程和监督、检查、考核等关键环节,研究制定具体防控措施和相关工作程序,统一以流程图或表格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

4、行业(系统)风险防范。分析行业(系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一步健全完善防范风险的相关规章制度,形成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上下一体、左右联动的通畅、有效运行机制。

四、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制度体系

一是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包括党委(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定期安排反腐倡廉理论学习制度、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定期经廉政党课制度、纪委书记作反腐倡廉形势报告制度、党员干部定期分析制度、反腐倡廉专题民主生活会等。通过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二是反腐倡廉监督制度,包括“三谈两述”制度,函询、质询、罢免和撤换制度,廉政承诺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度、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单位财务、公车、接待管理及业务工作制度,党务政务事务等各项公开制度等。通过进一步加强监督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和使用。

三是反腐倡廉预防制度,主要有风险排查制度、风险信息收集分析制度、风险预警制度、风险化解制度等,通过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预警制度建设,形成有效预防腐败的长效机制。

四是反腐倡廉惩治制度,主要有案件揭露、发现、查处、协调制度,决策失误纠错制度,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行政问责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反腐倡廉建设考核奖惩制度等。通过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惩治制度建设,坚决惩治腐败。

制度建设是整个廉政风险防范工作跟踪的核心。因此,要以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善、有效管用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制度体系,将预防腐败的关口前移,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风险。

制度防范包括制度设计安排、制度执行落实、制度效用分析三个环节。一是对已有的制度措施进行梳理。对过时的制度措施要摒弃,对内容不完善的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二是对缺失的制度措施一定要及时建立;三是制定的制度措施一定要实,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确保制度措施能够管得住事,管得住人。

第5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培训材料

杨胜利

(2011年5月)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北京市崇文区自2007年初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三个更加注重”的要求,大胆尝试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把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方法引入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中,创建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闯出了一条新的防腐之路,扎实推进了惩防体系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以生动的实践完美诠释了以人为本和抓党风重预防保稳定促发展的科学内涵。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防范的是廉政风险,管理的是防范工作”,是将现代管理科学引入党风廉政建设形成的现代预防腐败工作长效机制,是以风险管理为主,加之其他管理方法综合而成的一种现代反腐工具。

一、基本知识

(一)充分认识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要意义(略)

1、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客观需要。

2、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3、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强化对权力运行监督的有效手段。

(二)什么是廉政风险?

廉政风险,就是实施公共权力的主体产生或发生滥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的可能性。是指领导干部和有业务处置权的人员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的可能性。

主要是指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可能产生不廉洁行为的风险。 任何掌握公共权力的部门和个人都客观存在发生腐败行为的风险,每个权力岗位都存在廉政风险。只要有权力就存在着滥用权力的可能性;只要有职能就存在着不作为、乱作为的可能性。

廉政风险具有客观性、损失性以及不确定性。

风险的客观性:任何有业务处置权、有职责的岗位都有风险。

风险的损失性:一旦风险发生,就会对本人有效履行职责,对事业、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有责任、有必要主动防范,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到最低。

风险的不确定性:风险只是有可能发生的,并不是必然会发生的,可以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措施,去防止风险的发生,或通过努力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三)什么是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将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际,针对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化中的腐败问题,采取前期预防、中期控制、后期处置等措施,依托计划、执行、考核、修正的PDCA循环管理机制,对预防腐败工作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查找出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廉政风险,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建立起反腐倡廉建设与行政业务之间的关联机制,在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对廉政风险实施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四)廉政风险产生的原因

教育学习不到位,可能产生思想道德风险,产生想腐败的动机;

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可能产生制度机制风险,创造产生腐败的机会; 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不到位,可能产生岗位职责风险,制造腐败产生的条件。

工作程序不规范、不严谨,自由裁量权大,可能产生业务流程风险,留下腐败产生的空间; 业务往来中利益诱惑或其他非正常影响,可能产生外部环境风险,滋生腐败产生的温床。

(五)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主要目的 首先要弄清 “三个问题:

一是领导干部要弄清开展廉政风险防范是当好领导、做好管理、带好队伍的有效方法,也是履行“一岗双责”的有力抓手;

二是纪检监察干部要弄清推行这项工作是反腐倡廉建设事半功倍的工作,是既不伤害干部又保护干部的有效措施,更是抓好预防腐败的有效载体。

三是作为一名一般干部职工要弄清开展这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保证自己政治坚定、工作稳定和一生平安的基础性工作。

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是为了预防和控制腐败现象,是为了降低腐败发生的几率,是为了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腐败行为,是为了让干部少犯或不犯错误,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和保护。

(六)正确认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

首先,风险不等于问题。风险是一种可能性,只是可能发生的危险,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因此,查找风险是找可能性,不是找现实问题。

其次,腐败风险不等于腐败。腐败是已经发生的为谋取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或公共职位的行为,而腐败风险是指党员干部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如果防控得好就不会发生,如果防控得不好可能就会发生。

第三,查风险不是找问题。查风险是查找发生危险的可能性,不是某个干部已经存在的问题;不是干部的自我画像,不是针对个人的,而是针对岗位的、部门的、静态的;不管谁在这个岗位上、在这个单位里,风险都是存在的。

二、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主要程序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 在沙湾县《关于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中确定为计划、执行、考核、修正四个环节。

(一)计划环节(计划和查找廉政风险)是关键 主要任务有:

1、培训动员:

(1)启动:建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

(2)动员:讲清楚重要意义、工作任务、工作程序;

(3)培训:全员培训,印发学习资料,组织讨论,知识答题,撰写心得体会最终达到弄通理解的目的。

2、排查廉政风险点:

查找风险点是建立行政权力规范运行预警机制的基础和前提。风险点查找不出来,或者找不准、找不全,建立预警机制就没有针对性,既“防不住”,也“防不好”。在弄懂弄通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从个人岗位、科室职责、单位职能三个层面逐一排查存在和潜在的廉政风险,并认真填写《岗位廉政风险识别防控一览表》、《科室廉政风险识别防控一览表》、《单位廉政风险识别防控一览表》。

查找廉政风险点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查找风险对岗不对人。我们查找的是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不是已经存在的问题,也不是自我画像,更不是针对个人的,而是针对岗位的、部门的、静态的;不管谁在这个岗位上、在这个单位里,风险都是存在的。

二是要严禁查找风险代笔,重在个人参与。因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强调的是个人自我教育、自我防范、自我监督的原则,而不是取而代之,由别人代教、代防、代监督,如果是这样,很可能会导致风险找的不准、不全、不细、不实。

查找廉政风险点的具体要求 明确主体、打牢基础、分清内容、规范表述。

第一,明确两类三个主体,一类是个人,包括所有公职人员(财政供养人员)以及受委托行使国家权力的非国家公职人员;一类是集体,包括单位和科室。

第二,打牢一个基础,清权确责——就是进行职权梳理、流程再造,重点是围绕行政许可、处罚、征收、强制、监管、审批、裁决、给付和单位内人财物管理权等进行梳理和规范,逐步建立起“权责明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这是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基础。

第三,分清不同内容。个人的风险内容主要是个人存在或潜在的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的内容、形式及危害。集体的风险内容是单位工作职能特殊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制度机制风险方面的内容、形式及危害;科室在业务流程风险、制度机制风险方面的内容、形式及危害。

第四,规范风险点的构成和表述方式。每个风险点的查找由风险源、风险点、危害性三个要素组成。表述方式如:由于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和党性锻炼(风险源),造成思想退步,信念滑坡(风险点),在处理事务时不能从政治上、从全局看问题(危害性);又如,由于财经制度不完善和法规意识淡薄(风险源),财务管理不规范,尤其大额度资金审批使用不能科学民主决策(风险点),造成决策失误,资金使用不正确、不应该、不合理(危害性)。

廉政风险点的种类

廉政风险具体可分为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外部环境风险等五种类型。

(1)思想道德风险。思想道德风险与人的不正当社会行为和个人的品德修养、性格特点有关。主要表现为: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低;背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阳奉阴为、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

(2)制度机制风险。主要表现为:不能根据改革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需要,及时完善和认真执行各项制度,造成部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贯彻落实不到位;部分机制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约束力和监督力的作用不明显,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措施。

(3)岗位职责风险。主要表现为: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权力分配不清,自由裁量空间过大;权力运行不透明,暗箱操作现象频繁;违反民主集中制,独断专行或软弱涣散;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失职渎职、不作为或滥用职权等。

(4)业务流程风险。主要表现为:因工作流程设计不完善、缺乏相互制约或执行不力,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导致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

(5)外部环境风险。主要表现为:因行政管理对象在业务往来中对相关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可能造成权力失控、行为失范,导致失职渎职、权钱交易等。

查找廉政风险的内容和方法

我们要从个人岗位、科室职责、单位职能三个层面逐一排查存在和潜在的廉政风险,并进行公示。 具体讲:

一是梳理职权清单。这是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基础。一是对权力进行全面清理。按照“谁行使、谁清理”的原则,以“依法清权、严格确权、规范绘权、透明晒权”为主要内容,自上而下进行排查,行使那些权力,行使依据是什么,列出权力名称和行使依据。二是对权力进行确认。对清理出来的权力,按照文件授权原则进行确认。三是对确认的权力汇总,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明确部门和岗位职责,梳理工作流程,这是找准风险点的基础。

二是分层次进行。这中间程序比较多,不能简化,要一步步的推进。

(一) 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查找风险的内容和方法。

单位领导班子查找廉政风险的内容要围绕“三重一大” (即: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查找在决策程序、权力监督制衡等制度机制方面的廉政风险,查找管理不到位、制度不落实的工作环节的廉政风险;单位班子成员查找廉政风险的内容要在围绕“三重一大”事项进行查找的同时,还要结合岗位职责着重查找个人在思想道德、履行岗位职责和外部环境方面的风险。

查找方法主要采取领导干部自己找、征求群众意见、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进行查找。通过廉政风险排查,使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能慎重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接受风险教育,主动提高识别、化解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领导干部查找的主要程序:领导干部根据工作分工自己找 送分管科室讨论;领导修改后 由办公室印发给单位党员干部征求意见并汇总;领导根据汇总反馈情况第二次修改后 报领导班子集体审核(领导班子成员的廉政风险点必须报上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办公室备案) 交单位公示。

查找单位风险。重点查找领导班子在“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的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

单位查找风险点的主要程序:由领导班子集体查找 交单位集体讨论,同时发下属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征求意见;修改后 领导班子讨论定稿后通过单位公示栏和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并报上级来着风险管理办公室备案。

(二)机关科室查找风险的内容和方法。

机关科室围绕业务工作,主要查找在业务流程中存在或潜在的制度机制方面的廉政风险。也就是说,科室主要查找在制度机制方面存在的风险。

制度机制风险是指由于缺乏制度机制的明确限定、工作程序的明确规定、工作时限、标准和质量的明确约定、个人自由裁量权空间较大,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制约,可能造成行使权力失控,从政行为失范,构成滥用职权、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查找科室风险的基础,是要编制科室主要业务的工作流程图,看是否每个环节的权力行使都受到监督制约。科室权力越大,科室廉政风险相对也越大。如果某一环节监督制约缺失或缺位,那就是科室风险所在。

查找科(室)风险点。针对科(室)职责定位和各个重要岗位,认真查找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及表现形式。

科室查找风险点的主要程序:科室集体找 形成文稿交主管领导提 以文字形式反馈给科室;集体修改后 报单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办公室审 以文字形式将意见反馈给科室;科室召开第三次会议修改后 报党委(党组)审定;第四次会议修改后 交单位公示。

(三)查找个人岗位风险的内容和方法。

个人岗位风险主要结合每个人的岗位职责进行查找。主要查找个人在思想道德、个人岗位职责和外部环境影响方面的风险。

个人思想道德风险是指个人因世界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的认识偏误,可能造成个人行为规范及职业操守发生偏移,行政管理行为失控,导致个人从政行为结果不公正、不公平,从政行为对象利益受损或不当得益,构成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思想道德风险外在体现就是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出现了问题。思想道德风险的查找是有具体内容的,绝不是形式上的东西。如:“学习不够”不是风险点,“对于岗位相应的工作要求和工作纪律缺乏经常性、有针对性的学习”才是风险点。

个人岗位职责风险是指由于个人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及在思想道德和制度机制等方面的实际风险,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正确履行职责,构成失职渎职、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查找岗位职责风险的基础是明确界定每个岗位的权责,清楚自己有什么权力,有什么责任。行使岗位职责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现场表决权及参与度的高低,行政审批、许可等外部管理权行使和内部管理权行使时有可能产生廉政风险。要重点关注审批、执法、收费和管理人、财、物等关键岗位。岗位权力越大,地位越重要,相应的风险越大。

外部环境影响主要指公务人员在工作期间或8小时工作以外,由于所接触的工作对象、社会人员以及其它社会因素等方面影响,导致公务人员可能发生失职渎职、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问题的风险。

工作人员查找的主要程序:自己找 交主管领导提(文字反馈给个人);第一次修改后 交科室集中评(要有会议记录);第二次修改后 报单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办公室审 再以文字形式反馈给个人;第三次修改后 报党委(党组)审核;第四次修改后 交单位公示。

确定廉政风险等级

将排查出来的廉政风险点根据社会关注程度、权力行使程度、影响危害程度、与社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程度以及产生腐败可能性的大小等,划分出不同的风险级别,一般分为

一、

二、三三个等级,其风险等级依次降低,即一级风险等级最高,三级风险等级最低。 一级风险,是指直接行使执纪执法、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收费、项目审批及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采购供应等重要权力可能发生的腐败风险;

二级风险,是指直接行使部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物资采购供应等重要权力可能发生的腐败风险;

三级风险,是指基本没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权力,较少或基本不掌握人、财、物管理权可能发生的腐败风险。

(二)执行环节(执行与制定防范措施)重点

这个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对可能发生腐败行为的重要岗位、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严密的监控措施,通过前期预防措施、中期监控机制和后期处置办法,及时纠正不当行为,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违纪违法行为,并适时将风险防范措施上升、固化为反腐倡廉制度,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也就是说,这个环节首先要根据岗位、科室、单位分别查找出来的风险点,依据岗位、科室、单位工作职责要求,及与业务相关的各项法规制度,分别制定出防范控制风险点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同时要对单位原有工作制度及管理办法中不完善、不适应的方面进行修改充实完善,对遗漏和空缺的方面重新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办法,

总之,主要就是围绕“五类风险”查出的风险点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清理单位部门不符合风险防控的相关制度,修改、完善和规范以“三重一大”为主要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监督执行。

查找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其主要目的就是控制和防范这些风险点不变为腐败行为。落实执行这些制度措施的过程,我们把它称为“三道防线”,即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有效控制。

1、前期预防:通过查找风险点,制定预防措施,将预防腐败工作融入单位实际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在界定风险的基础上,针对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外部环境风险,采取廉政教育、谈心活动、人文关怀、听证质询、办事公开、权力制衡、公开承诺、述职述廉、民主测评等工作措施,加强前期预防,形成第一道防线。 (1)防范思想道德风险要以廉政教育、谈心活动、人文关怀为主要措施。 廉政教育

各级党组织要着力抓好党员干部的经常性学习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养成自觉学习、自省自励的习惯,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①廉政教育可以采取举办培训班、报告会、廉政党课、专题研讨、廉政展览、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 ②各单位要每月开展一次廉政教育,每次不得少于一个小时。

③各单位要建立廉政教育工作台帐,记录廉政教育的计划安排、阶段总结以及开展教育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教育内容、研讨发言等情况。

④党员干部要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及时记录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定期交主管领导审阅,正职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由单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定期抽查。

谈心活动

各级党组织要通过谈心活动,加强党员干部之间的思想交流,及时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帮助党员干部解决思想困惑。

①谈心活动可以采取集体廉政谈话、个别谈心、互帮互助等形式。

②单位应当定期组织谈心活动。当党员干部出现工作效率不高、工作表现不佳等情况,以及面临职务任免、岗位调动、家庭发生重大事项时,党组织应当及时安排此类活动,了解和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变化。

③单位主要领导干部与管辖范围内的党员干部每年谈心应不少于两次,谈心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应做好记录,以备检查。

人文关怀

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从精神生活上关心、爱护、帮助党员干部,提倡高尚的精神追求,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缓解党员干部的工作压力,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

①组织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如举办读书会,业务知识、廉政知识竞赛,推荐优秀书籍等。 ②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如登山,棋牌类、球类等体育比赛。 ③组织对困难党员帮扶活动,解决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⑷规范日常行为。将党员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娱乐圈等八小时以外的表现纳入管理和监督范围。 (2)、防范制度机制风险要以听证质询、办事公开、权力制衡为主要措施。 听证质询

听证质询是指各单位、各部门在做出重大事项决定前,应当召开有各方代表参加的听证质询会,公开重大事项决策方案以及相关依据和理由,听取参会代表意见,解答相关问题。听证质询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应作为有关单位做出决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①听证质询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重大事项;行政执法方面的重大事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其他需要听证质询的重大事项。

②听证质询中的各方代表应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单位代表、社会群众代表以及其他与所做决定有关的代表等。

③听证质询会的程序主要包括:宣布听证质询会内容、介绍参会人员;有关单位宣读重大事项决策方案,说明依据和理由,回答听证质询会参加人及有关人员的询问;参会人员发表意见,对有关问题进行质证和辩论;对听证质询会进行总结并宣布听证质询会结束。

办事公开

办事公开是指各单位、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自治区和地区政府信息公开有关文件,积极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和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公开具体职能、工作程序、事项办理结果等内容,提高工作透明度。

权力制衡 权力制衡是指通过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流程、强化内部监督等方式,加强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利用制度的规范力、约束力控制权力的运行,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①单位的领导班子及纪检监察组织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严格落实组织人事制度、财务制度、“三重一大”制度、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规定等各项规章制度。

②实行主要领导“四个不直接分管”的做法,即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建设、物资采购工作。实行主要领导末位表态制,领导班子在研究决定重大事项的会议中,主要负责人不对议题事先定调,不作引导性发言,待其他班子成员发表完意见后,最后陈述自己的意见。

③单位根据业务特点,将决策与执行,审批与复核,调配与使用,调查与处理等工作流程分离,由不同业务部门完成,形成各业务部门之间的相互牵制,相互制约。

④单位掌握人、财、物等重要权力的关键岗位人员要定期轮岗。

⑤单位要针对制度缺陷、措施未细化等问题,不断完善制度体系,细化执行措施,缩小和规范自由裁量权。

(3)、防范岗位职责风险要以公开承诺、述职述廉、民主测评为主要措施。 公开承诺

公开承诺是指党员干部结合本职工作按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中有关岗位职责的要求,就业务工作、廉洁自律、依法行政等方面向公众公开承诺。

公开承诺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认真履行职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公开、公平、公正,依法高效办事。 ②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自觉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

③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地区要求,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 ④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以及一次性告知和限时服务的规定。 ⑤自觉主动地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述职述廉

述职述廉是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岗位职责的具体体现。述职述廉的范围、方式和程序按照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及自治区、地区有关文件执行。

述职述廉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政治理论学习情况,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履行工作职责情况。 ②执行民主集中制,参加党内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情况。

③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一岗双责”,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及其他廉洁自律规定情况。

④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个人廉政档案制度等情况。 ⑤其他需要报告和说明的情况。 民主测评

民主测评是在提高工作透明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了解群众反映的一种手段。组织者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民主测评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落实廉政风险防范措施情况。 ②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监督措施情况。

③党员干部个人申报事项的准确度和公开承诺履行情况。 ④参与廉政教育学习、谈心、互帮互助等活动情况。 ⑤参与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等情况。 ⑥其他需要进行民主测评的情况。

2、中期监控:

中期监控机制是建立在前期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廉政风险信息资料库和工作台帐、设立举报箱、公开监督电话和开展政风行风评议等信息监测、通过定期自查、垂直抽查等手段,对党员干部行为、制度机制运转、权力运行过程实施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强化监督实效,有效开展风险监控.形成第二道防线。

(1)信息监测

信息监测是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掌握各单位、各部门及其党员干部在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及岗位职责风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信息监测的主要方式包括:

①利用述职述廉,掌握党员干部自我批评中暴露的缺点与不足。

②利用民主生活会、民主测评、群众评议等方式,发现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

③利用信访举报、行政投诉、政风行风热线等手段及舆论监督的方式,了解群众举报、社会反映的问题。

④纪检监察机关根据日常工作情况,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⑤根据网络监控信息,掌握党员干部使用网络的不良行为。

⑥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工作中探索出来的其他监测方式。 (2)定期自查

单位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开展一次自查,并撰写自查报告上报上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自查主要针对以下内容: ①风险防范措施的制定是否具有针对性,措施的落实是否取得积极效果。 ②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履职尽责情况。 ③制度机制中的薄弱环节。 (3)垂直抽查

上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选择重点单位开展抽查工作,抽查的内容主要是各单位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的情况。

垂直抽查的主要方式包括:

①明查暗访。发挥特约监察员的作用,选择重点单位,对风险防范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明查暗访。 ②专项检查。针对重点单位在重要事项方面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如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的风险防范措施,开展专项检查。

③巡查督导。巡查督导组将各单位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的情况纳入巡查督导内容垂直抽查的检查形式主要包括听取汇报,查阅学习教育台帐及各种活动记录,抽样问卷调查,查阅各单位、各部门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档案记录,查阅各类招待费支出票据,调用财政、人事、审计等部门的相关数据以及对中期监控发现的问题与不足,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及时采取后期处置措施,避免问题的扩大化、严重化。同时,要认真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对不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防范措施,及时修正;对未落实防范措施的,及时整改,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后期处置

是针对中期监控发现的问题,视情节严重程度不同,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相应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实施警示提醒、诫勉纠错、责令整改三种措施,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堵塞漏洞,避免问题演化发展成违纪违法行为。形成第三道防线。

(1)警示提醒

警示提醒立足于强化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主动教育和监督,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对群众有反映,可能出现腐败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提醒。

适用范围:

①群众有举报、社会有反映的。

②不按照规定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情节轻微的。 ③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民主测评中满意率较低的。

④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中发现的,组织认为有必要提醒的。 实施方式:

①信访约谈。根据群众信访举报,对思想、政治、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一般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在不违反保密规定的基础上,进行约谈,要求其对组织需要了解、核实的问题如实做出回答或说明,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②询问函。针对未按照规定落实风险防范措施的党员干部发出询问函,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做出说明或提出整改措施。

③重点提醒。针对党员干部民主测评反映出的问题,或者可能出现廉政风险的重要关口,以提醒书或面谈的形式进行重点提醒。如针对职务升迁、岗位调动、婚丧嫁娶、子女升学、乔迁新居、出国考察等有可能发生廉政风险的事项进行提醒。

(2)诫勉纠错

诫勉纠错立足于帮助和督促党员干部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廉政风险问题,及时纠正其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督促引导,终止其错误行为继续发展。

适用范围:

①警示提醒后仍未改正的。

②未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的,未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等相关制度的,有失职渎职、不作为或者滥用职权行为,尚未造成损失的。

③执行方针、政策、决定中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

实施方式:

①告诫劝勉。对警示提醒后仍未改正的,未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的党员干部,进行告诫,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②纠正偏差。对在执行方针、政策、决定中出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通过书面或面谈等方式,告知其存在的问题,要求其纠正错误倾向,终止错误行为。

实施期限:

诫勉纠错的期限根据诫勉纠错对象存在问题的轻重程度确定,最长不超过3个月。诫勉纠错对象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制定措施并及时纠正错误行为,相应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督检查其纠错落实情况,并将相关情况报上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3)责令整改

责令整改立足于保护和挽救党员干部,对已实施错误行为,构成轻微违规违纪,但可以不予处分的党员干部,通过限期整改和强制履行,避免问题进一步恶化。

适用范围:

①诫勉纠错后仍未改正的。

②对管辖范围内发生的不正之风或违纪违法案件负有责任,但可不予纪律处分的。

③具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所列举的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不构成纪律处分,或者情节轻微,可不予处分的。

实施方式:

①限期整改。对已实施错误行为,构成轻微违规违纪,但可不予处分的党员干部,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其危害,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及时改正。

②强制履行。对诫勉纠错仍未改正的,或对管辖范围内发生违纪违法案件负有责任,但可不予处分的党员干部进行批评教育,剖析其错误根源,强制其认真履行职责,并进行跟踪督导。

实施期限:

责令整改的期限根据责令整改对象存在问题的轻重程度确定,最长不超过6个月。责令整改对象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纠正错误行为,相应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替检查其整改落实情况,并将相关情况报上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4)处置结果的运用

①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对象,诚心接受批评、整改到位的,既往不咎;整改不力,错误继续蔓延构成违纪违法行为的,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处理,或立案查处。

②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相关情况应及时通报组织、人事部门,作为年终考核依据,并记入个人廉政档案。

③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对象在纠错和整改期间,不能提拔、调动,不得参加各类先进评比。 ④警示提醒、诫勉纠错、责令整改对象可向本级或者上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异议,受理机构调查了解后,应予以答复。

(三)考核环节

主要任务是根据业务工作实际, 制定监督检查办法,把督促检查贯穿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督促检查的方式主要有:单位自查和上级检查。

单位自查就是按照总体工作部署,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检查验收,并将检查情况张榜公示,同时向上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呈报检查验收结果,提出转段申请,待批示后转入下一阶段工作。

上级检查又分为阶段检查、动态考核和综合评估。 开展阶段检查,内容包括听取汇报、检查材料、填写《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阶段检查考核表》、进行群众认可度测评。

实行动态考核就是对单位完成统一规定动作的情况进行记录,包括风险点查找、细则制定、自查报告提交情况等(县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定期不定期对各单位廉政风险重点岗位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落实。通过召开座谈会、明查暗访和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等形式,核实单位和党员领导履行风险防控情况。)

综合评估就是整个工作结束后,县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单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评定,要形成一个综合评估报告报上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修正环节

主要任务是改进和完善风险防范工作。以或项目管理为周期,根据考核评估结果,奖优罚劣,纠正存在的问题,完善工作程序,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行政职能转变和预防腐败新要求,及时调整风险内容,进一步改进风险防范措施,提出下一年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转入下一风险防范管理周期。

改进和完善风险防范工作主要有两项内容:自身修正和上级评估。

自身修正就是各单位根据自查和上级检查考核结果,对整个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找出各阶段、各环节、各细节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进行自我修正,完善工作措施,使第二年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更有效。

县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对各单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中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修正建议,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工作制度,为下开展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打下好基础。对存在问题,拒不改正的要追究主要领导的责任。对廉政风险防范成效显著的单位、个人予以表彰,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三、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作用和重点

1、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作用:

一是有利于深化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通过排查廉政风险点,让每位从事公务的人员了解知晓自己的岗位职责、潜在的廉政风险,从而在思想上确立“从政有风险,防范除隐患”的意识,变上级要求防范风险为自身需要而自觉防范风险。

二是有利于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排查廉政风险点,找出可能引发腐败的制度漏洞,增强了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有利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既给党员干部敲响了廉政风险警示钟,又通过多种预防措施,使党员干部远离腐败,真正为党员干部编织起一道廉政“保护网”,保护干部,促进干部健康成长。

四是有利于构建反腐倡廉建设与业务工作之间的关联机制,较好地解决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的抓手和载体问题,既为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平台,也会促进业务工作规范高效。

2、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点:

一是抓延伸,重点规范制约权力运行。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向基层拥有公共权力的部门和岗位延伸。

二是抓制度,逐步健全风险防范配套制度体系。坚持以建立健全预防腐败各项制度为重点,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抓手,逐步形成一套“以制度规定流程、以流程规范行为、以规范优化管理、以管理完善制度”的动态化风险防范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

三是抓覆盖,着力构建纵横结合的风险防范链条。以系统为单位抓纵向,以全县为单位抓横向,构建风险防范链条,形成点线面结合的防范格局。

四是抓技防,推动风险预警工作。坚持提升预防腐败工作的科技含量,这是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高级化。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科技防控水平。

五是抓考核,探索完善风险防范考评机制。通过业务周期风险防范考核评估、专题工作阶段性汇报、年终检查考核评估,不断推动本系统、本单位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整体进程。

发布者:教育局 发布时间:2011-5-10

关闭窗口

第6篇: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小结

今年以来,我局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纪委关于廉政建设的最新要求和局党委的工作部署,根据我局职能和工作的实际情况,运用现代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宁听骂声、不听哭声”为廉政预防理念,以局属企事业单位及各科室为单位,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关于建立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的实施细则》,逐步建立廉政风险防范机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通过前阶段工作小结如下:

一.明确风险防范的关键点

在全局范围内进行统计,通过梳理工作职责,认真查找岗位风险,制定防控措施,落实防控责任,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工作。查找廉政风险点是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基础,把重要岗位和关键的权利运行环节作为重点,对所有具备条件的申报人员做积极的学习和动员工作,最终确定到达A级风险点58人,达到B级风险点85人,达到C级风险点216人,对不同廉政风险级别人员的分布、职能、权利进行准确的划分和统计,在明确了个人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的同时,针对其个人的廉政风险点建立健全有效的防范措施。

二.明确点对点的责任人

个人申报《廉政风险识别和自我防控表》,经分管科室

领导审核后签字,以局属企事业单位及科室为单位汇总到《廉政风险点和防控实施登记表》,报分管局领导统一审阅,分层次的将个人的廉政风险点相互连接到一个面上,明确责任,严格时限,围绕廉政风险防控建设,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等一系列指导思想和措施,确保防控管理推进落实,建立和完善内控廉政风险点防范的机制,从风险点责任主体、潜在风险、预防措施加以点到面的管理,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

三.完善廉政风险防范机制

出台建设系统《廉政建设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局党委与局属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和重点工程责任人签订《廉政风险防范承诺书》,综合廉政风险信息,根据各科室、单位具体工作性质及结构,制作《廉政风险防控图》,对现有的各项业务工作环节和机关管理制度进行全面的排查、梳理,注意查找可能存在的漏洞,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将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加强制度建设的严谨性,规范了特别是位于高风险点工作人员的行为,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当中。

四.收获的经验及不足

通过统计查找个人廉洁风险点,制定相对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使全局工作人员提高了自我风险意识、自我防范风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了工作人员对风险意识和廉

政意识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全局各部门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力度,对风险点的查找、评估、防控工作,全局干部职工廉政风险防范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廉政风险隐患明显得到控制,党风廉政建设水平也明显提升,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对个别人员廉政风险点定位的准确性,结合科室职能、人员职位、具体分管工作等,综合分析,高效执行,故此建立科学的、全面的廉政风险风范体系。近期,将认真梳理我局以往的反腐工作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积累获得的先进经验汇总并及时上报上级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媒体,加大力度宣传我局反腐工作实例及成效,努力把廉政风险防范融入到局业务工作的全过程中,促进防范机制的有效进程。

第7篇: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方案2011

新党发[2010]128号

关于印发《新堡镇2011年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支部、镇属各站所、办、中心:

现将《新堡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新堡镇委员会 二O一0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1 新堡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及区、市、县有关文件精神,推进具有中宁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和县政府《中宁县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提高预防腐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构建符合新堡实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推动我镇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

二、工作目标

“贯穿一条主线、强化两个意识、立足三个建设、明确四项监督重点。”即:把《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贯穿到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始终,强化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为民服务意识,立足班子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以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为重点,通过“找、

2 防、控”三个环节,全面开展以人为重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环环相扣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建立起集教育、制度、监督于一体,从源头上有效防控廉政风险的新机制,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三、工作内容和程序

(一)工作内容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将现代管理学中的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理论应用到反腐倡廉工作中,主要是针对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思想道德、业务流程、外部环境、制度机制、岗位职责等方面的风险,通过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措施,依托计划、执行、考核、修正四个环节实施循环管理,建立预防腐败工作长效机制。

(二)工作程序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以为周期,分为计划、执行、考核、修正四个环节。

1、计划。根据腐败行为的变化特点,结合反腐倡廉工作实际,界定廉政风险,重点查找工作实践中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的不足,以预防、监控、处置为手段,制定工作措施。

2、执行。针对不同风险,实施计划阶段制定的工作措施,通过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及时纠正不当行为,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演变为违纪违法行为。

3、考核。在执行过程中和执行后,按照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考核标准,通过自查自纠、专项检查及重点抽查等方式,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4、修正。根据考核结果,纠正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措施,修正风险内容,启动下一个防范周期。

四、工作方法

(一)界定风险

按表现形式将廉政风险点划分为思想道德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

1、思想道德风险主要表现是: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低,背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脱离实际,弄虚作假,软弱涣散,以权谋私等。

2、业务流程风险主要表现是:由于工作程序不规范、不严谨,自由裁量权大,可能造成的权力失控、行为失误等风险因素,主要涉及站所和各办公室。

3、外部环境风险主要表现是:工作对象、服务对象以及行业的潜规则,对正确履行职能和行使权利的干扰,以及个人生活圈和社交圈的不利影响等风险因素。

4、制度机制风险主要表现是:未能根据形势需要及时完善和认真执行各项制度,造成部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贯彻落实不到位,部分机制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约束力和监督力的作用不明显,不能形成有效的常

4 规化工作措施。

5、岗位职责风险主要表现是: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违反民主集中制,独断专行或者软弱放任,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等。

(二)评估风险

按照廉政风险的不同表现形式细化为风险点,对每个风险点,通过评估,按照风险发生几率或危害损失程度划分为

一、

二、三类风险等级。对涉及事项特别重大,出现问题后果十分严重,情况十分紧急的,定为一级廉政风险等级,由镇主要领导负责,县纪委重点监控,对涉及事项比较重大,出现问题后果比较严重,情况比较紧急的,定为二级廉政风险等级,由所在站所、办公室负责人负责,镇分管领导重点监控;对涉及一般常态事项,发生问题影响程度较低的,定为三级廉政风险等级,由具体办事工作人员负责,所在站所、办公室负责人重点监控。

(三)预防措施

针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和后期处置等措施,对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实施有效控制。

1、前期预防措施。主要通过教育、签订岗位廉政防范责任书、建立健全各项防范制度等措施,主动防范思想道德、业务流程、外部环境、制度机制、岗位职责等

5 方面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对可能发生倾向性问题的,发放“提醒谈话通知书”(蓝色),由镇党委对其进行提醒谈话,加强预防。

2、中期监控机制。主要通过定期自查、抽查、群众评议等方式,对党员干部行为、制度机制落实、权力运行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存在违纪苗头性问题的,发放“违纪苗头警示书”(黄色),由镇党委进行告诫,纠正不当行为,避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展成为违纪违规违法行为。

3、后期处置办法。对干部职工工作中已经发生违规违纪行为但情节轻微的,发放“限期整改问责书”(红色),由镇党委对其诫勉纠错,责令整改,避免发展成严重违规违纪和违法行为;对发生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由镇纪委依照党政纪条规进行责任追究。

五、具体工作安排

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主要分五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2010年11月30日前)。镇上建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镇纪委负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召开专题动员会,认真学习传达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广泛动员,进一步增强机关工作人员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阶段:深入排查阶段(2010年12月1日—12月31日)。围绕权力运行和监督制约,采取自己找、上级点、

6 群众帮、互相查、组织审“五种方法”,从重要岗位、站所(办公室)、单位“三个层次”, 围绕思想道德、业务流程、外部环境、制度机制、岗位职责等“五个方面”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经单位党组织严格审核把关后,登记汇总,在乡机关范围内公示。

1、查找岗位风险。按照全员参与的要求,组织党员干部对照以往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情况,认真分析并查找出个人在岗位职责、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填写《个人廉政风险自查表》。

2、查找站所、办公室风险。针对人、财、物管理和行政许可、执法以及司法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重要岗位,组织各站所、办公室对照职责定位情况,查找廉政风险点,并认真细化、分析风险点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填写《站所、办公室廉政风险自查表》,报乡纪委审核备案。

3、查找单位风险。根据镇工作职责、岗位设置、职务安排等情况,重点查找在“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填写《领导班子廉政风险自查表》,报县纪委备案。

第三阶段:制定防范措施阶段(2011年1月1日—1月31日)。对照查找到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本乡站所(办公室)和个人的防范措施,防范措施经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确认后,进行公示,并认真组织实施,抓好落实。

1、针对岗位风险,由本人对照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法规制度,提出防范控制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报所在站所和镇纪委备案。

2、针对镇站所(办公室)风险,由党政领导班子围绕决策、执行过程和监督、检查、考核等关键环节,研究制定具体防范措施和相关工作程序,统一以流程图或表格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

3、针对镇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控风险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防控风险任务要求和工作标准,形成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上下一体、左右联动的运行机制。

第四阶段:加强监督管理阶段(2011年2月1日—10月31日)。以定期自查(查措施落实、查履职尽责、查薄弱环节)、重点抽查(明察暗访、专项检查)为主,借助信访举报、行政投诉、群众评议等反馈信息,对不同等级的廉政风险点及时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防控措施进行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各种监督力量的作用,采取必要措施,调动各种监督主体的积极性,实施有效监管。

第五阶段:总结修正阶段(2011年11月1日—11月30日)。一是对开展此项工作的运行情况进行自我评估,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完善措施,撰写工作总结。二是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采取座谈、评议等形式,对本乡及各站所、办、中心开展工作的情

8 况、实际效果进行综合检查,自我修正,并撰写整改报告。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进一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促进全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教育干部、培养干部、保护干部的重要举措。各站所办、镇机关干部要统一思想认识,增强人人参与的自觉性。主要领导要投入足够精力,既挂帅,又出征,重点环节要亲自安排、亲自检查、亲自落实,确保工作取得实效。领导小组要靠前指挥,重心下移,全程指导,跟踪监督,适时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为加强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领导,镇上成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

长:叶进军 镇党委书记兼政府镇长 副组长:王学文

镇纪委书记 成

员:毛 娟

镇纪检干事

康凤玲

镇组织干事 刘金芳

镇财经所干事 陈宏初

镇司法所所长 李学萍

镇统计员

此项工作由镇纪委具体负责。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要通过认真梳理工作流程查找出廉政风险点,确定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突

9 出抓好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及人、财、物管理等关键岗位的廉政风险排查防范工作,着力解决涉及民生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难点、热点等问题,努力把廉政风险排查防范工作融入到业务工作的全过程,全力推动预防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强化监督,抓好落实。镇党委要把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范围,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强监督检查。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领导小组将定期不定期对各站所、办公室、中心及党员干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不落实或落实防范管理措施不力的,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除严肃处理直接责任人外,还要对负有失职、失察责任的有关领导进行责任追究。并将督查情况作为单位年终考核和公务员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8篇: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报告

廉政风险防范工作开展以来,我部门与具体岗位职责相结合、与日常工作和重点专项工作相结合,紧紧围绕重点岗位、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查找廉政风险点,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建章立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将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总结如下。

一、 提高认识,加强廉政教育. 组织财务部门人员,针对本岗位的特点,对存在的风险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主要是采取组织开展廉政谈话,听讲座、继续教育等方式加强廉政教育,通过教育,构筑起思想道德防线。

二 坚持资金使用规范,严格资金管理,规范使用程序。 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工作的中心环节,它担负着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等重要职能,如果运作不好,将很容易出现腐败和违法违纪现象,严重的还会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我部门重点组织出纳人员学习<货币资金管理和控制规定>,认真审核原始票据,细化报账流程,要求每月都要进行自查自检工作.随时掌握资金收付的动态和库存余额,认真核对存款账户余额,及时盘点库存现金余额,保证账实相符合资金安全.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结算规定办理有关的现金和银行支付业务,不符合现金支付范围俄款项,一律按规定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杜绝超范围支付现金和借用银行账户等违规现象的发生. 三 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坚持收支两条线.加强财务核算和财务监督,杜绝不合理开支,加强应收款项的回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每月出应收报表,积极有效的回收资金,并与采购部门配合工作,使各类商品的存储趋于合理化.严格执行财产清查制度,力保资产帐帐相符,帐实相符. 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在审批权限和程序上严格执行审批制度.

四、初见成效

一年来的实践表明,我部门开展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有效的预防了制度机制和业务流程方面的漏洞,优化了财务工作格局,同时通过查找风险点、制定风险防范措施,达到了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的防控措施,增强了党员干部的风险意识和廉政意识,廉政建设成效初显。

五、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部门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认识不够深刻。有的职工警惕性不高,认为廉政建设是领导干部的事,自己无职无权与我关系不大。

2、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各项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还没有一套科学、合理,适合不同岗位的考核标准。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部门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建立健 全风险防范措施,加强廉政建设。

第9篇: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总结

七营镇2011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总结

自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以来,镇党委坚持把廉政风险防范工作作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突破口,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有效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风险防范意识,着力抓重点对象和重点环节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在凝聚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合力上突出“强”

年初组织召开了全体镇、村干部职工参加的七营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全体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站所、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七营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在全镇推行廉政风险点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和主要措施。并组织干部认真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贺国强同志在中央贯彻实施《廉政准则》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纪委五次全会和自治区五次会议精神。

二、突出重点关键,在查找廉政风险防范点上注重“全” 坚持把查找风险点作为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制定了“三方法”、“一重点”的工作方法,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挖掘查找。“三方法”即:个人自查、同事互查、领导提示查。“一重点”即:领导小组对党委政府班子、涉及财、物岗位的个人的自查表进行全面审核,确定并形成最终结果。为使查找出的风险点深入在点上而不浮在面上,在个人自查中,依照个人目前的岗位职责、职务安排定位等情况,对照履职、执行制度实际,细化分析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细查个人及岗位的廉政风险点。针对领导班子成员和站所负责人,重点查找涉及职务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具有干部人事权和财物管理权的人员,重点查找涉及岗位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具有行政执法权、行政代收、代发权的人员,重点查找涉及依法行政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思想道德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外部环境风险三个方面的共性问题由领导小组统一查找。

三、认真梳理抓审核,在挖掘廉政风险点上体现“准” 镇党委将重要人事任免、重大事项、监督检查、信访、行政执法、干部管理、财务管理、土地管理、惠农政策、社会救助、农田水利、计划生育等环节和岗位确定为廉政风险管理重点。通过领导小组认真审核、仔细梳理,严格查找,确定三类人员、15个重点岗位具有明显的廉政风险点。三类人员分别是:拥有干部人事权的负责人、财务管理权的负责人、行政代收代发费权的负责人。通过“三方法”、“一重点”工作法,组织31名干部先后查找出216个风险点,提出198条防范措施,最终经过梳理、归类,共确定17个方面96个风险点和154条防范措施。

四、严格界限抓创新,在界定廉政风险等级上突出“严” 镇党委根据96个廉政风险点的不同表现形式,通过评估,按照风险发生几率或危害损失程度进行

一、

二、三级风险等级界定。对可能发生倾向性问题的,定为三级风险;对存在违纪苗头性问题的,定为二级风险;对干部职工工作中已经发生违规违纪行为但情节轻微的,定为一级风险,及时进行站所或个人警示提示。

五、强化防范抓管理,在确保廉政风险防范效果上注重“实”

为确保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在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一是根据所列防范措施的需要,健全完善了七营镇《干部值班制度》、《镇村干部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形成了《七营镇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制度汇编》;二是设置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专栏,公示了党委班子以及七营镇廉政风险,设置了岗位风险提示一览表,三是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活动,有效发挥廉政监督员的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加强对廉政风险点的监督。四是结合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开展,我镇10名党委班子成员和15名站所中心主任及重点风险岗位人员结合各自岗位工作,分勤政承诺和廉政承诺两项内容,签订了廉政风险点承诺书。

总之,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范活动,使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到在岗位职责、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点”, 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防控措施,进一步提高岗位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今后,将结合我镇实际进一步完善廉政风险点的各项工作,并将这项工作落到处,是它真正发挥监督、防控和管理干部的作用。

上一篇:预防网络沉迷工作总结下一篇:学校支部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