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课教学设计

2022-08-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探究课教学设计

思品课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探究

[摘要]新课标理念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并不排斥讲授法。在教学中,教师忽视教学的实际,苟求自己少讲或不讲,刻意追求形式上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是错误的。在思品课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疑难內容必精讲,情境体验可趣讲,因材施教需活讲,课堂应变要巧讲,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思品课;自主合作探究;讲授

国家教育部在新修订的各学科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这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深刻的变化,但也让部分教师谈“讲”色变。他们在教学中为了避免“满堂灌”的嫌疑,苟求自己少讲或不讲,刻意追求形式上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而忽视教学的实际。实际上,在思品课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发挥讲授的作用,做到精講、趣讲、活讲、巧讲,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一、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的疑难内容必精讲

唐代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明确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要求教师主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质。“授业”,要求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与运用。如果内容过于疑难,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学任务更好地进行下去,完成教学目标。“解惑”,要求教师在必要的时候给出自己的建议,对学生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走出困惑。因此,教师忽略教学内容的实际,苟求自己少讲或不讲,刻意追求形式上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是错误的做法。

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强调,教无定法。在思品课实际教学中,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应该有所不同。尤其在疑难内容上,既要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又要发挥教师讲授的引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当然,教师的讲授不是泛泛而讲,而是针对特定知识点的精讲,以求做到举一反三。例如,九年级《民族文化的力量》的教学。在讲到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的价值观的源泉,是决定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基本条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理解文化的作用,同时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事例进行精讲,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作用。教师的精讲,把深奧的理论知识变成具体形象、通俗易懂的东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和运用,提高教学效率。

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的情境体验可趣讲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要求发挥情境体验的引导作用。情境体验,在教学上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让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这包括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前五种情境都是运用直观手段,而语言描述情境强调的是直观手段和语言描绘相结合。即在情境出现时,教师伴以带有丰感情色彩的语言描绘,提高感知的效应,让学生的主观感受得到强化,从而激起情境体验。

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一是知识与技能,二是过程与方法,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的情境体验法,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受到教育熏陶,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例如,九年级《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理解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中国传统俗语中的“借鸡生蛋”来趣讲,明确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中国家可以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教学过程中创设或引人情境,主要是为了达到动情明理的作用”。教师的趣讲,增强情境体验的效果,让教学创设的情境不再是单纯的文字案例和图片,而是具有了声音与动作,使课堂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内心中引起情感的共鸣。

三、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的因材施教须活讲

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认识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并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种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最先是由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提出的,其注重在人的差异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教育方法,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通过因材施教的活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不同的班级、同一个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因而要“承认差异,尊重个性”,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而不是苟求自己不讲或少讲。例如,九年级《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教学,知识面广且理论性强。对于尖子生来说,由于他们的知识基础扎实,理解能力比较强,教师可以少讲而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对于学困生来说,由于他们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理解能力比较差,如果教师刻意追求形式上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苟求自己少讲或不讲,学困生根本没有办法理解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课堂教学就会僵化,不但气氛沉闷,而且会让学生觉得学习思品课比看天书还难。因此,因材施教不是不讲,而是需活讲,灵活发挥教师讲授的引导作用。

四、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的课堂应变要巧讲

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运用导学案来组织教学。导学案是教师编制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自主测评、学习反思、拓展延伸等环节。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的科学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强调构建立体交互环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到生生交互、师生交互、书生交互、组内交互、组际交互、生媒交互,倡导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调控能力,在课堂应变时要巧讲。其一,学生参与度变化时要巧讲。例如,九年级《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的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唱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但难免出现学生不会唱或害羞的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引导,用充满激情的歌声与语言创设情境。其二,教学内容变化时要巧讲。尤其是思品课需要结合时政和社会热点,而社会时政是不断更新的,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不断变化的,需要教师具有应变能力。教师在课堂应变中要巧讲,才能更好地调控课堂,而不是苟求自己少讲或不讲。在实际教学中,刻意追求形式上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在现代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但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并不排斥讲授法。在思品课自主合作探究教学中,要做到疑难内容必精讲,情境体验可趣讲,因材施教需活讲,课堂应变要巧讲,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冯克诚,于明,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模型全书[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2]何锦发,繁花春色:广东省中小学教育创新成果获奖项目推介[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梁志刚

第2篇: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探究

【摘 要】小学综合实践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着力加强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活动;兴趣;能力;意识;多媒体

小学综合实践课旨在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丰富其生活经验,进而使其形成和提高综合素质。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视学生为实践教学的主人,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社会实践中体验、认识,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达到学生知行同步发展的教育目标。下面结合教学实际,就做好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谈一些粗浅看法,与同仁共勉。

一、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学生乐学

小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都是凭兴趣的,综合实践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果,教师在实施新设立的这门课程教学时,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着力引导学生乐学。例如,开展“我爱读书”主题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邀请家长来到学校与孩子们一起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让每位学生与家长都共同发言介绍自己读书的心得和经验,并从所读书中选择精彩片段进行朗读。家长的积极参与,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读书热情,同时教师与家长、家长之间又可以较好地交流如何帮助孩子们读书。读书实践活动开展一段时间后,让学生把摘抄到的名言、佳句、成语、有趣的小故事等制作成有插图的手抄报、剪贴报或书法作品等用来布置教室,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学习。长期有侧重、有目的地坚持培养学生参与综合实践课的兴趣,学生在融洽和谐的实践活动中树立了学习信心,培养了学生乐于动手实践的良好习惯,更加让孩子们体验了生活、丰富了经验。

二、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新课标》为小学综合实践课指明了教学方向,即要将教学活动与生活实践深度融合,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积极地从生活中挖掘教学资源,寻找综合实践课与生活实践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例如,教学《天气观测》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本节课分开来上,天气晴朗时组织学生到公园或郊区观测,看一看晴天较热时动物、植物的变化,天空的景象;阴天即将下雨时,要求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就近进行观察,看看阴天即将下雨时动植物的表现与晴天时的差异,再仔细观测天空的情况。观测实践过程中,要求学生记录相关数据,如温度、湿度、雨量、风向等,同时要求学生结合生活谚语对天气状况进行解释,如用风向仪测风力与“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融合起来进行观测。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天气观测实践,较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更加有效地提高了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三、实践活动中培养多种意识

小学生正处在道德品质形成的最佳时期,综合实践课有责任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节约利用能源,保护环境;感恩父母、社会和国家,努力学习,用良好的成绩回报关心和爱护自己的人;志愿服务他人,向雷锋学习,帮助弱者和有困难的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1.培养节能环保意识。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给能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小学综合实践课应经常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节约—环保”主题实践活动,旨在从小即抓起孩子们的节约环保意识培养,为实现全面提高国民节能环保素质奠定基础。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符合孩子们认知水平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以身作则、注重节能环保;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宣传节能环保,教师可以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自己制作宣传标语或宣传单同父母一起到公园或商场里去宣传节能环保,号召大家共同树立起节能环保意识,从节约一滴水、一粒米开始,从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做起。

2.培养感恩意识。独生子女娇惯及生活条件的富足,使得当前的中小学生不懂得感恩,他们认为父母、老师和亲人们对自己的付出都是应该的,自己拥有的一切也是理所当然的。小学生不懂得感恩,是思想道德教育出了问题,加强小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加强孩子们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而且已经十分迫切。综合实践课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具有独有的优势,教师可以运用讲故事、演讲比赛、帮父母做家务等活动开展感恩教育,而且每次活动都可以留存影像资料,每隔一段时间就可以给学生展示一次,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们会更加“懂事”,愿意帮助人,接受别人的帮助也知道说“谢谢”了。

3.志愿服务意识。小学综合实践课是加强孩子们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志愿服务意识的良好阵地。教师应充分利用综合实践课的优势,组织学生经常到烈士纪念碑、公园、纪念馆等场所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打扫卫生、清冰雪、粉刷修饰等,活动中,教师可以邀请专家或老红军为学生讲解相关历史知识,增强孩子们的危机意识,珍惜现在的生活,为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努力学习。

四、借助多媒体提高教学有效性

1.备课环节借助多媒体丰富教学设计。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有机结合,为小学综合实践课备课更加充实充分提供了支撑。教师在课前备课设计教学活动时,可以进行网络搜索,参考其他教师先进的教学经验,再结合自己教学的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实践活动。

2.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提高教学实效。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直观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需要多媒体进行记录,回放给学生进行复习巩固和感情深化。教学过程中,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促进教学实效大幅提升。例如,教学“统计数据”一课时,创设“统计班级同学平均身高和体重”情境实践活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其他同仁的教学设计,旨在找到可以充分促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思考、交流和探究,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网络有大量引导学生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展示的案例,教师须根据教学实际有选择地利用。首先,给学生播放事先设计好的多媒体视频课件,视频中由抽查最低和最高几名同学身高和体重进行统计;有单一称、量,最后累加进行统计的。最后,在视频中体现的统计数据有“表格”和“柱形图”两种。学生们看过视频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统计的数据更为准确?如何进行收集这些数据?又如何进行统计和分析?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各小组马上行动起来称、量本组同学平均体重和身高,有的运用抽查式,采取列表的方式进行统计;有的运用逐一称、量式,采用柱形图的方式进行统计……借助多媒体教学,有效地将难于讲解的实践内容呈现给学生,节省了教学时间,更加有效地提高了实践课教学质量。

3.课后借助多媒体巩固知识学习。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有些内容单凭老师的讲解无法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知识,而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有时多项教学任务会叠加在一课进行教学,若全部内容在课堂上都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显然是不现实的,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微课的形式将其余教学内容融入视频中留给学生课后深入学习,进而达到进一步提高和巩固学习的作用。例如,教学“认识生活中的鸟类”一课时,课堂上不可能将生活中的所有常见鸟类的具体生活习性等知识都呈现给学生学习认识,这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常见鸟类知识制作成多媒视频,然后通过微信群、QQ群传给学生家长,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认识学习,进一步掌握鸟类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鸟、保护鸟类资源的意识。

总之,教无定法,要全面有效做好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工作,教師必须深研教学规律,遵循符合小学生和综合实践课的规律,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为培养理论和实践俱佳的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慧珍.如何上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M].广西教育,2010(19)

[2]郭元祥.新课程远程研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

[3]李玉申.多媒体技术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02)

作者:周妹

第3篇:新课标下高中英语精读课教学模式的探究

【摘要】就语言发展而言,听、说、读、写是语言能力发展过程中密不可分的四个环节,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听和读是信息输入的能力,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的内化过程。说和写是用言语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是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的外化过程。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而培养这些能力的最佳途径就是大量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英语 精读课 教学模式

精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其着重培养学生的阅渎技巧,使学生通过对语言、词汇、语法,以及英语所特有的语言现象的学习,理解文章内容,巩固和扩展语言知识,拓展口语、翻译、写作和阅读能力。下面就高中英语精读课的教学模式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背景知识介绍

东西方的风土人情、文化风俗、社会制度、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阅读前进行必要的背景介绍,既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他们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跨文化意识,减少阅读障碍。

二、读前活动

读前活动的目的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在新知识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理解文章、学习新知铺垫道路,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正式阅读作好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提问方式,即设计几个与下一部分的阅读材料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启发学生预测和感知课文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围绕文章主题展开简短讨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读中活动

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是在读中过程中实现的。其原则是先整体处理,然后再细节讨论。在阅读之前,教师先把本课的阅读任务告诉学生,如把握文章大意、掌握主要事实、理解作者意图等,随后根据课文长、短、难、易限定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完文章内容,完成阅读任务。在此教学环节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阅读技巧的训练。

四、读后活动

1.读后讨论。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潜在目标是要深化课文的内涵和拓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空间范围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教会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2.读后检测。读后检测是检测阅读效果的必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设计各种类型的题目来检测学生对阅读文章的理解程度:如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信息词填空;排列主要事件顺序;写段落要点;给文章定主题;作者观点态度分析;以及复述课文、缩写课文等。这样既检查了学生对课文中的事实、情节等的表层理解,又检测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层理解,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语言知识讲解

每个单元语言知识的讲解大致可分为两部分:首先,是讲解各单元文章中出现的重要单词、词组、句型、语法等。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必须做到“精讲”,做到画龙点睛,使学生得到准确、清晰、深刻的概念。其次,教师还要及时帮助学生分析较复杂的句子结构,使学生掌握掌句子之间的复杂关系,搞清楚文章的表层大意和深层含意。从而帮助学生准确、完整、深刻地理解全文,进而巩固和扩展语言知识,为今后的阅读打下基础。

六、巩固练习

为了检查学生对课文中所讲的语言知识,以及重、难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在讲解之后,必须紧扣课文安排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全方位的操练。指导学生通过单项选择、词义辨析、介词填空、句型转换、造句、翻译、缩写文章等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实际操练,做到讲练结合、以练带讲、寓讲于练,以达到启发思维、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目的。値得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练习时要讲究分层设计,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使全体学生都能各尽所能,在各自发展的基础上,全方面地得到提高。

以上是本人在多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摸索出的精读课教学模式,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效果显著。但是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学生应该进行大量的泛读练习,以开阔眼界。也只有把精读与泛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注重阅读策略和阅渎技巧的培养,才能最终实现英语阅读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易仁荣.高中英语阅读技巧7天会[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 2.

作者:郝玉霞

第4篇:光合作用探究公开课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教学设计

萧县中学 刘宏新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一节的教学设计

萧县中学刘宏新

设计说明:生物科学史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生记住这段历史和结论,而是要将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方法整合其中,充分应用二手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重走科学家之路,体验科学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识的过程和探索的精神。本案例中,用二手资料探究光合作用发现的科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过程,既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又可以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并培养了他们学习的能力。

一、设计思想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学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发现史的探究性学习是实现此课程基本理念的极为有效的载体,生物学史能够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意发展三方面教育融合起来,很好地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经典实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好素材。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只是照本宣科介绍几个科学家的实验,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不能调动,要通过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再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本课教学的设计思路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经典实验为探究的载体,以真实的问题情境作为探究的背景,以真正理解探究过程和实验设计策略并学以致用为中心目标,采用以问题(任务)驱动学习,引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从“课外”到“课堂”再到“课外”的开放式思想。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第高中必修一第五章 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第二部分内容“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第一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本册教材第五章介绍了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四节是对细胞的能量来源进行探讨,光合作用在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必修一的重点内容之一。

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学习的基础上,主要介绍普利斯特利、、英格豪斯、梅耶、萨克斯、鲁宾和卡门、卡尔文等科学家关于光合作用的研究。课文还结合卡尔文等科学家的实验,介绍了同位素标记法这一生物科学领域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这些经典实验归纳得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这些内容能利用科学史的“故事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从科学家三百多年的研究历程体会到科学发现的艰难;重温先人勇于探索的过程,懂得实验是探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创新精神;可以从光合作用经典实验中学习到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智慧,培养实验设计能力;还能感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实验设计的巧妙,新技术、新理论的发现和综合应用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从中也可以深切体会到技术的发现和应用,特别是物理、化学技术的使用对生物学起到的推动作用,再一次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理念;在科学发现每前进一步,都要冲破固有的思想、观念、理论的束缚,每一步的前进都是发散思维的胜利,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也为讲述光合作用过程原理做好知识铺垫。

三、学情分析

(1)我校作为重点中学,学生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

(2)学生已经在小学的《常识》和初中的《自然科学》中学习了关于光合作用的部分基础知识,特别是初中新课程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光合作用的务件、产物和概念等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也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个实验,因此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和实验设计一定的认识,为这节课打下了知识基础。

(3)学生刚学过细胞的发现简史、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对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及特性的研究、酶的发现等科学发现过程,对科学发现史的讲述已不再陌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也有一定的认识,使本节课的科学探究过程的教学自然而流畅。

(4)学生在初中以及高中《酶》中已经学习简单的对照实验设计,也使本节课最后的实验设计得以顺利完成。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方面

说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等基础知识。

2. 过程和方法能力方面

体验前人设计实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体验科学工作的方法和过程;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实验探究→收集和处理事实→得出结论;初步学会合作交流、建立模型、提出假设、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实验等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感受科学发现的艰难, 领悟“科学知识真实可信,但它不是绝对真理”;激发科学兴趣,增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和信心; 感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怀疑、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

五、重点难点 1.重点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应用科学家的研究思路,进行光合作用中关于原料和产物的探究的实验设计。 2.难点

使学生真正领会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几个经典实验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并运用到设计一些简单实验的过程中去。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对多个实验进行合理整合。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有一系列实验,本节课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八个实验。由于实验较多,不利于学生掌握实验设计思路和结论。所以打破以时间为线索的常规教学,而把实验分为五类:植物为什么会生长?植物放出氧气之谜?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和场所分别是什么?释放的O2 来自于H2O还是CO2和有机物是如何合成的?近代科学家的研究。通过五个问题贯穿本节课,更有利于学生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理解。

2. 多角度、多种方法引导质疑、激发兴趣。

在关注经典实验过程的同时,强调对实验设计的思路、优缺点的分析,通过启发学生质疑、进行合理假设、参与实验设计,兴趣小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关于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信息资料、重复科学家的经典实验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

3 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模仿、练习、部分独立设计到独立设计等阶段。经典实验是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优秀范例,此时趁热打铁,请学生思考是否还有需要研究的问题、如何研究,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

4.面向未来。

学生不应该仅仅了解科学的过去,更重要的是接触现代科学的许多生长点,现代生命科学不息的脉动,以此唤起一代新人的努力,把今日的学习融合到促进生命科学未来发展的事业中去。因此在教学中增加近代光合作用研究的简况介绍,并介绍多位科学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

5.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展示了光合作用的发现历史,让学生跨越时空,把科学家的经典实验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再现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增加课堂的容量,帮助学生充分感知知识、理解知识,发现和领悟其中的科学原理。多种媒体与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相整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七、课前准备

1. 学生的学习准备

学生收集了解关于光合作用研究历史。兴趣小组做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 2. 教师的教学准备

指导学生预习教材、收集了解关于光合作用研究历史;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投影等课堂用品。

3. 教学用具的设计和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实物投影仪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一组优美的配乐风景图片。

【教师】植物的每一片绿叶就好像是一个 “绿色工厂”源源不断地生产者有机物。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随处可见,你看到过植物正在进行光合作用吗?没有。那么,科学家们到底是怎样发现光合作用这一生理过程的呢?(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探究兴趣,导入新课。)

(二)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教师】植物种在土壤,能不断的生长。植物为什么会生长呢?如果你是公元前的某个人你可能会怎样想?

【学生推测】植物种在土壤,植物的生长当然来源于土壤。

【教师】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以为,小小的种子之所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完全依靠于土壤。果真是来自土壤吗?我们要分析是怎样得出此结论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实际上只是一个经验上的推测,并没有进行相应的科学实验。(使学生认识科学的生物学结论的得出需要严谨得科学实验位基础。)

2,海尔蒙特的实验: 【多媒体】展示材料1(图片和文字):海尔蒙特的实验过程。

4 【教师】如果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正确的,你推测一下,5年后柳树增加的重量与土壤减少的重量是怎样的关系?(让学生学会科学推测。)

学生推测后,教师展示海尔蒙特的实验结果:柳树重量增加了73.7kg而土壤只减少了约0.06 kg。 根据这一事实海尔蒙特会提出什么观点? 据你了解该结论完全正确吗?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交流的习惯和能力,以及面对现象提出合理假设的能力。) 【学生讨论并回答】1.海尔蒙特根据试验得出的观点:建造植物体的原料是水分。

2.当时他没有考虑到空气的作用。

3,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教师】是谁首先想到植物的生长与空气的作用有关的呢?1771—1777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

【多媒体】展示材料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图示。

由重复了普里斯特利实验的部分兴趣小组同学结合图示讲解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教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分析回答】植物能够净化因燃烧或呼吸而变混浊的空气。 【多媒体】展示材料3:

当时又有多位科学家参照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过程重复实验,却发现他们的实验结果有时与普利斯特利相同,但也有很多时候与普利斯特利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即与植物同时放在密闭钟罩中的蜡烛熄灭的时间比不与植物同时放在密闭钟罩中的蜡烛熄灭得更快;与植物同时放在密闭钟罩中的小鼠比不与植物同时放在密闭钟罩中的小鼠存活时间更短。由此他们认为植物也能是空气变污浊。

【教师】这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分析讨论并回答】没有认识到光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师】是谁发现了光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多媒体】展示材料4: 4,英根豪斯

1779年,荷兰的英根豪斯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结果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光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在光下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教师】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普利斯特利仅仅联想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但不知道是空气中的哪种成分在起作用,也没有认识到光在其中的关键作用。直到1785年,化学家们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植物在光下吸收的是CO2,放出的是O2。

(使学生体会科学的研究需要不懈的努力,认识科学是逐渐发展的过程,不同学科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

学生活动一:验证绿色植物的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材料:金鱼藻(或黑藻等沉水植物)。玻璃漏斗一个,比漏斗直径稍宽大的烧杯一个,直径再大一点的烧杯一个,试管一只,剪刀或刀片,火柴一盒 无色塑料矿泉水瓶、水绵、火柴、木条等。 5,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观点

【教师】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光能到哪里去了?

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6,萨克斯实验

【教师】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贮存于什么物质中? 部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探究。 【多媒体】展示材料5:部分兴趣小组的同学重复萨克斯实验实验的录像

【教师】为什么对天竺葵先进行暗处理? 为什么让叶片的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呢?这个实验的说明什么问题?

5 【学生回答】暗处理是为了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耗尽。部分遮光部分曝光,是为了进行对照。碘遇淀粉变蓝,结果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了淀粉;光合作用需要光。

(进行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 学生活动二:小组合作设计并展示实验:

验证CO2是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的原料

提醒:结合萨克斯等人的实验方法,考虑该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 7,1880年,德国的又一位科学家恩吉尔曼也进行了一个光合作用的实验。

【多媒体】展示材料6(图片和文字结合):恩吉尔曼的水绵实验过程和现象 【教师】简介水绵和好氧型细菌的特点。

提问: ①为什么选用水绵做为实验材料?②为什么选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③为什么先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而后又让水绵完全曝露在光下?④好氧细菌集中于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分析资料讨论回答】①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水绵不仅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而且螺旋分布于细胞中,便于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②先选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是为了排除实验前环境中光线和氧的影响,确保实验的准确性。③先选极细光束,用好氧细菌检测,能准确判断水绵细胞中释放氧的部位;而后用完全曝光的水绵与之做对照,从而证明了实验结果完全是光照引起的,并且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④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恩吉尔曼的实验巧妙地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通过上述探究历程,可以归纳光合作用是怎样过程?

光能 【学生】归纳得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 CO2 + H2O——→(CH2O) + O2

叶绿体

8,释放的O2 来自于H2 O还是CO2探究: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教师】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到底来自水,还是二氧化碳?

可以提示:在绪论中曾介绍的同位素示踪法,应标记哪一种元素?如何设计这个实验呢?

181818【学生讨论设计】用氧的同位素O分别标记 H2O和CO2,使它分别成为H2O和CO2,然后进行

1818两组光合作用的实验: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H2O和CO2;第二组向同种绿色植物提供H2O和 CO2。在相同的条件下,对两组光合作用实验释放出的氧进行分析。

18【多媒体】展示实验结果:第一组释放的氧全部是O2,第二组释效的氧全部是O2。 结论: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9,有机物是如何合成的探究: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实验

【教师】由原先写的光合作用的化学表达式,提问产物(CH2O)中C来自反应物中的什么?怎样研究其形成有机物的过程?

【学生】借鉴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很快想到用同位素示踪法。

【多媒体】展示材料7: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实验的过程,最终探明了碳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过程,称为卡尔文循环。

近代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研究:

【多媒体】展示材料8:部分兴趣小组学生收集的近代科学家对光合作用的研究、因光合作用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并由兴趣小组学生进行简单介绍。例如:1954年D.I.阿尔农的循环光合磷酸化的研究;英国的R.希尔光反应系统的研究;1982年西德生化学家H.米舍尔生物膜上的色素复合体的成功分离; 德国的蛋白质晶体结构分析专家R.休伯和J.戴维森这个复合体的复杂的蛋白质结构的测定等。

6 并引导学生分析预测光合作用的研究对农业、能源、国防、军事、航天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10,对科学家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归纳:

(1)在多媒体上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主要科学家、年代、研究结论等内容进行列表归纳。 【教师】从1771年至今科学家们历经三百多年,才对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可见,科学的发展道路是很艰难,这里不仅包含着科学家们的艰辛劳动与智慧,还与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密切相关。科学的结论来源于长期科学的研究。

(2)由上述实验归纳光合作用的场所、动力、原料、产物,得出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学生】场所:叶绿体;动力:光;原料:CO2 和H2O;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氧气。

光能

×× 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 CO2 + H2O——→(CH2O) + O

2叶绿体 讨论: 从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来看,生物学的发展与物理学和化学的眼就近站幽深么联系?与技术手段的进步有什么联系?试举例说明。

课后作业:光合作用有关问题的自主探究设计:

【教师】请学生思考有关光合作用的场所、动力、原料、产物,是否还有需要研究的问题、如何研究,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设计、汇报、修正实验方案。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的问题,共同设计探究实验,选择四组学生代表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探究问题及实验方案。(例如探究光合作用需要CO2吗?)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进行质疑,通过交流、讨论修正实验方案。

十、 板书设计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亚里士多德的经验推测

2,,1648 海尔蒙特 植物为什么会生长的探究 3,1771 普利斯特利

4,1779 英格豪斯 植物放出氧气之谜的探究 5,1845 R.梅耶 6,1864 萨克斯

7,1880 恩格尔曼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和场所的探究 8,1939 鲁宾,卡门 释放的O2 来自于H2 O还是CO2探究 9,20世纪40代 卡尔文 有机物是如何合成的探究 10,.对科学家对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归纳:

场所:叶绿体;动力:光;原料:CO2 和H2O;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氧气。

光能

×× 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式: CO2 + H2O——→(CH2O) + O

2叶绿体

十一、作业设计

每个小组在课后交流、讨论、修正的基础上,上交一份探究方案(包括探究的问题、作出的假设、设计的探究过程等内容)。

【问题研讨】

1.要注意时间的把握。本节课的内容较多,要完成所有的教学内容学生必需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同时教师要把握好上课的时间节奏,既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又要完成教学内容。

2.探究历程的教学过程中,各位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必须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否则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惰性和学习的疲劳,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第5篇:中职幼师素描课探究教学心得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中职幼师素描课探究教学心得

作者:徐莉

来源:《职业·下旬》2013年第08期

摘 要:美术在幼师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其三年教学的重点课程和必修课程。美术训练虽然需要循序渐进,但有些内容可糅合在一起教学,这样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本文就幼师素描课的探究教学,谈谈笔者的一些心得。

关键词:素描课 教学探究

幼师并非美术专业学生,但美术在其课程体系结构中却占有重要地位,美术一直是幼师三年教学的重点课程、必修课程,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通过多年的幼师美术教学,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尝试了一些教学探究。笔者认为,每个美术教师不仅要熟悉幼师美术教学大纲,更要有驾驭美术教学的能力。下面就幼师素描课的探究教学谈谈笔者的一些心得。

一、手工制作、透视课有效结合的教学探究

透视基础知识是学习素描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也是许多初学者在素描训练中难以准确把握的,而许多幼师学生对于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概念更是分辨不清,不知怎样去理解、接受。透视课上,总是教师拿着石膏立方体做演示,在黑板上画透视图,同学们参与性不高,一堂课下来听的似懂非懂,课堂效果不是很好。用什么方法能提高教学效率呢?要是学生手中也能有演示物就好了!那么立体构成中的立方体制作内容是不是可以与之一同进行教学呢?于是,笔者在上透视课之前,先上了一节手工制作课,让学生利用卡纸学习制作立方体,并要求在每个面上均画出内切圆,目的是可更好地观察圆的透视。在学习制作的同时,不仅让学生认识立体纸工的制作图及符号,掌握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更是提出了对制作精准度的要求。在接下来的透视课上,每个学生手中都有了一个制作准确的立方体,随着教师的讲课过程,学生把立方体摆放成各个不同位置和透视状态,课堂上师生互动,注意观察分析,非常方便于对透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课堂气氛也轻松活跃。

因为在进行立方体制作时,对精确度提出了严格要求,使同学们知道,每个轮廓线如稍差一丝一毫,那么这个立方体的面就会不平不稳,形不准。所以,在进行技能训练时,学生都能对透视以及线条的准确性有着积极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加快了训练的进度,从而提高了素描课的有效教学。

二、素描课与中国画的认识有效结合的教学探究

一提到素描,很多学生脑海中产生的第一印象就是进行造型基础训练的光影明暗素描,认为素描就是纯西方的造型基础训练,与东方绘画没有关系。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在学习素描之初,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素描就是利用单一的线条和色块描绘物象的绘画形式,它不仅是造型训练基础、可进行研究性的训练,也可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进行绘画创作。根据这一特点,实际上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白描和水墨画也可归纳到素描的范畴。再针对西方素描较为写实的手法与中国画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们可以更多地了解中西方绘画的不同,领悟中国画在造型上的特点以及用线、用墨上的独特韵味。

黑格尔说:“凡是物体,不仅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样式也各不相同。”在对比中,要加强理解焦点透视在西方绘画中的运用手法,更要加深学生对中国画散点透视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认知。在对比中,笔者还强调学生认识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强调书法和印章在中国画构图中的地位。

通过这一探究教学,笔者觉得不仅让学生认识了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了解中国画诗、书、画、印的艺术特色,也更增强了他们对中国画的热爱,还使他们对原本单调枯燥的素描理论学习增添了兴趣。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幼师美术专业教师,不仅专业能力要强,还需要勤学善思。备课不能只顾眼前,要将幼师全部美术教学内容通盘考虑。也就是说要先制订三年总计划,然后再制订各学期教学计划,再备好每一节课的教案。备课过程中,为达到有效教学,要把相关内容糅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探究,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以上只是笔者在素描课之初所进行的一部分探究教学。当然,幼师素描课的重点还是造型基础训练,但在对更多的知识理解和兴趣激励下,素描的造型基础训练效果应该是更具积极性的。这也是笔者进行探究教学的最终目的。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师范学校)

第6篇:一堂生物实验探究课教学反思

1、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在本课例中,实验探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索和发现的能力。如何做实验,实验会得到什么结果事先完全是未知数,主要*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想象力,去探索、去发现,从而创造出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现象或规律,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研究的能力有较大的作用。2、在课题探究中,学生从自己承担责任,到对整个小组的素质,增加了责任感,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有着丰富的真实的过程体验,这种体验也转化成无穷的动力——这种动力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所以在生物教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中,教师不要把探究结论水平高低作为唯一目标,重视情感、兴趣、意志、毅力、科学精神等情感因素的深化,要与学生一起体验探究中科学的精彩与丰富,生命的领悟与感动。

3、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创造力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外部条件,其中最关键的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此首先必须创设一种宽容、和谐的气氛,使每个学生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这种探究情境的创设需要教师引导参与,教师首先要通过亲身参与体验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且在师生关系平等、信任的基础上让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勇于发挥想象,勇于走向社会实践。

第7篇:初中英语对话课教学模式探究

标签: 山东省2006年中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评选推荐论文 2008-02-28 15:35 摘要:任何的教育改革都应当首先是教育理念的变革,优化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骨子里根深蒂固的东西没有变,任你如何在操作层面上的创新、实验都不过是隔靴搔痒罢了。有位著名的语言学家曾这样说:“尽力在语言的药丸上涂上欢乐和果酱”。现时课堂教学需要的不是灌输,而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长期以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教"(明显的主体行为),学生的任务是学(似乎带有某种被动性质)。所以,教师们往往热衷于"满堂灌",采取"填鸭式",搞"一言堂",形成了一个"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实施新课改以来,笔者逐渐认识到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构建和运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必须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是冀教版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特定的话题展开,很多课型都是对话课。在对这些对话课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笔者不断客观地反思近年来英语对话课的教学实践,感觉对话课教学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突破。在授课时,教师往往或者重讲不重练,把对话当成阅读课文来教,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或者认为交际法就是表演法,重形式不重质量, 每堂课教师完成讲解后,让一两组学生表演一下对话就算了事。结果教师和学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结果却收效甚微。为此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的对对话课教学进行探索实践,总结出了“提示导学----听力先行---学生自学---小组活动----组际交流---评价反馈”的对话课教学模式,下面笔者以冀教版八年级(上)的部分课文为例来谈一下我们的教学实践过程。

一、提示导学,创设互动情景

在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示导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展示新目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简洁扼要地提出学习新课的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例如冀教版Book 3 Lesson 41 一课,提示导学时可提出以下目标:(1)认知目标:能整体理解对话大意;能就该对话涉及的有关话题进行口头和笔头操练;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交流。(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培养学生参与、交往、协作以及竞争等意识。(3)能力目标:通过听、说、读、写的统一操练,提高学生用电话进行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提示重点、难点:提示该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给学生在思路、方法上以提示,为学生预习排除障碍。同时教师应该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说明该课教学的基本过程、组织形式,鼓励学生充分调动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来。

3、创设互动情景。在明确了教学任务后,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相应情景,创设让学生能够思考,投入的情景。情景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使学生在自然生动的前提下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创设情景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必须找到恰当的切入口,只有这样的情景创设才能为学生创造主动探究学习的条件,引导他们更好地自主学习。比如在教学冀教版Book 3 Lesson 41 一课时笔者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Wang Mei正在和一位外国朋友通电话,她的英语不是很好。然后让学生讨论想象一下,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如果你是Wang Mei,你的同桌是那个外国朋友,你们会如何做?学生们热烈地讨论,还试着着进行对话。最后,我让学生听对话录音,看文中他们是怎么做的,便很自然的导入了新课。

二、听录音,训练学生听力

听录音在对话课教学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不能图省事而以朗读代之。听录音不仅能训练学生的听力,而且能让学生学习和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感受英美国家的人在特定情景下说话的语气,进而提高其听说能力。例如在教学冀教版Book 3 Lesson 41 一课时笔者第一遍录音是让学生先获得感性认识,第二遍录音是让学生回答问题,理解内容,第三遍听录音则为了巩固与欣赏。

三、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是作为教学的主体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因此,为了能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尤其是小组活动中,更好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交流互动,作为个体的学生就应首先进行自学预习,根据教师的提示导学,阅读对话内容,理解重点内容,攻克疑难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学可采用阅读思考、自我质疑、自查自练、自我归纳等方式进行。比如在教学冀教版Book 3 Lesson 41 一课时,指导学生首先阅读对话,然后结合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复习与新课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找出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整理、归纳自己所弄懂的知识,以便小组发言交流;同时列出尚未理解的知识,准备提交小组讨论,寻求答案。

四、小组活动,培养合作精神

教师要结合性格、性别、学习成绩等因素建立4至6人的异质小组,进行小组活动,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时间上的充分保证,促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够真正相互切磋、取长补短。要注意的是,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时,教师不应过多干涉。教师主要提出有关的评价标准,给出词语或句型等文字提示或口头提示,巡视各组讨论情况,重点参与一两个小组活动,了解各组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及时肯定、推广某一小组的学习成果和有效方法。小组活动操作方式:首先由组长根据教师的导学提示,提出当天要学习探讨的主要问题; 其次由组员提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供大家探讨解决;然后组内各个成员交流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结果或者交流自己自学所得;最后由组长作总结发言,对小组经过讨论所认同的该课重点、所产生的分歧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分别进行归纳;做好准备,在组际交流时展示成果,提出问题。

五、组际交流,提升学习效能

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进一步组织组际交流,为学生信息交流、思维撞击、协同研讨提供更大空间和更活化的情境。组际交流可采用组际研讨、组际互查和组际竞赛等形式进行。在组长带领下,经过畅所欲言,共同探究,相互启发,互相补充之后,由小组派代表展示各自所学成果(包括提出自己的的疑问),进行全班交流。发言中如出现错误或遗漏,可由本组其他成员纠正或补充。其他组如有疑问,则可提出质疑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如能解答,可以解答其他组的疑问。交流时,也可采取小组集体表演的方式汇报讨论的结果。总之,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并展示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组际研讨:由教师指定讨论较成熟的几个小组发言,表演对话,汇报本组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提出本组仍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然后由其他小组和教师作出评价、补充,或提出质疑,或进行辩论,或给予解答和纠正;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

六、评价反馈 组际交流后,教师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各小组之间的互动作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表扬某些小组活动或组际交流中的良好的表现,指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所研讨交流的知识作出归纳,检查目标达成度。可采用复述课文,完型填空或利用情景创造对话,角色表演等形式进行。 总结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渗透学法指导,要引导学生回顾过程和方法,使他们有所感悟。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不能“主宰”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而应将有效的指导、平等的参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并主动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提示导学---听力先行---学生自学---小组活动----组际交流---评价反馈”这种对话课教学模式,它绝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继承传统教学中科学的合理的成分,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指导下,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在模式构建实践中,笔者体会到教学模式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排斥灵活性,相反,教学模式应根据年级的高低、课型的不同采取适当变式。这种变式,一方面体现了对不同课型特色的关注,另一方面体现了对不同教法的探讨。教学模式宏观的稳定性与微观的灵活性,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尚有不足之处,还有待全体同仁上下求索并加以完善!

第8篇:小学语文微课教学实例探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数字化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也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微课的出现,引领了小学语文教学微时代的到来。在本文中,笔者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为例,谈谈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应注重的问题。

一、微课教学应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主体性

微课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主,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转变传统教学的思维方式。教师不应把学生单纯地看作知识的灌输对象,学生也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授予的学习内容。由于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几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功底。所以,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课前笔者就安排了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地球的相关资料,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在课堂上,设计好导语,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随之播放有关宇宙、地球的短视频,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他们在观看影片的同时积极开动大脑,主动思考,探寻短视频中包含了哪些重要的信息。播放完视频后,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再对他们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们逐步靠近文章的主旨大意,明白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但是目前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守卫我们的家园。

此外,由于微课教学既指记录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展开的精彩的教与学的相关活动视频,又指为了使学生更了解某个知识点或实现某个教学环节而播放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视频。所以,它不仅仅是在线视频教学,还可以突破课堂的局限性,学生在课堂内外都可以利用这些视频资源,随时随地进行知识的巩固。在反复播放视频的过程中,学生更易于突破疑难点,牢记知识点,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二、微课教学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媒体化

微课教学作为新型教学方式,多是以5~8分钟的短视频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媒体化。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的课堂前,笔者就上网查找了大量相关资料,搜索大量有关地球的影像资料,借鉴网络平台中优秀的微课教学视频,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课堂上,首先运用多媒体设施播放了《地球妈妈》这首歌,然后将搜集的影像资料放映出来,将地球的形象展示在学生们面前,冲破时空的局限,变想象为形象,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多媒体设备的使用使得教学变得灵活多变,地球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浩瀚的宇宙不再虚无缥缈,生态破坏不再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问题。它们都变得具体可感,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在转动着的蓝白相交的球体,可以看到星辰璀璨的星际,可以看到生态失衡后河水泛滥、大地龟裂的情景。视频将文章的主题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深深地刻进学生们的脑海中。

三、微课教学应注重教学思维的发散性

微课教学是属于点拨式的教学,它的功能在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发散思维是科学思维中一种重要的思维类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方式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只有一个地球》的微课教学过程中,在播放视频的前后,笔者紧扣一个教学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例如,“地球的外表是怎样的?”“文章用哪些说明方法描写地球?”“地球贡献出自己的资源后得到的是怎样的回报?”学生们结合观影后的感受展开联想,拓展思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进行了回答。笔者再从学生答案中筛选出有价值的观点进行阐述,巩固文章的知识点。这样的点拨式教学抛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效果。

不仅如此,微课教学也很讲究培养教师的发散性思维。由于教师处于主导性的地位,而微课堂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教学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发散思维,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学习新鲜事物。在与他人交流、借鉴优秀微课视频的同时,能够不断探索、不断尝试,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因地制宜地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视频和点拨方式,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环境。

四、微课教学应注重教学氛围的互动性

课堂教学强调教学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有充分的互动性,只有在相互交流和对话的过程中,才能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精神、情感得到相互的交融,从而有利于知识的传递。由于微课教学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更使得这种互动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互动范围包括了师与师、师与生、生与生。

第一,师与师。微课教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指的就是记录了教学的实际情景。当下微课教学的盛行,在各大教学网络平台中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微课教学视频。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借鉴这些优秀成果。例如,在制作《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视频的过程中,笔者就上网查看了很多有关这篇文章的优秀教学视频,借鉴了里面一些教学方式。此外,由于微课教学的内容只有5~8分钟,内容短小却主题明确。所以在课堂之余,教师与教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通过观看视频资料,对各自的教学技能、教学风格进行探讨和评论。这种相互切磋的方式能够快速地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加快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第二,师与生。微课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起到的是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点拨式的启发。传统教学中的“正确答案”“唯一答案”消失了,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发言中,看到各种各样的闪光点,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也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这样就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第三,生与生。在微课的教学过程中,点拨式的教学促进了教学的开放性,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补充自己知识点的缺失。此外,微课教学视频的流动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之间可以在课余时间里观看视频自主学习,交换心得体会。

总之,因为微课堂具有内容丰富、短小精悍的特点,占据了有利的教学优势,所以越来越受到教师的欢迎和喜爱。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微课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方式,它并不能真正取代现场教学的作用。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究、了解微课教学以及知道运用它所要注重的问题,才能最大地发挥出微课作用,实现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市桂林逸夫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第9篇:“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课案中探究问题的设计浅析

岳影 黎容武

“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我校正在探索、实施的教学改革,该教学模式强调:以课案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的启发、点拔为主导。课案编写,是该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而问题设计,则是该课案编写的重点和难点。现阶段在课案编写中的问题设计还存在一些不足,若要设计出高质量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还有待改进。下面先谈谈课案编写中问题设计的应该遵行的原则。

一、课案中探究问题的设计原则

1.目标性原则。在设计问题时要依据大纲对本节课提出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学习目标进行,特别要围绕该课时的重点、难点进行设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后能获得知识,学会学习,提高技能,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学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所设计的问题要从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问题:要做到表述清晰、指向明确、难易适中,既要让要让学生明确探究的内容,也要让部分学生猜到探究的方向,更要让所有学生体会到对该问题进行探究的价值和乐趣。

3.引导性原则。设计的问题为创设教学情境服务、要为学习目标服务,这就要求所设问题得一定的趣味性、启发性,从而以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兴趣,达到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学习目的。

二、课案中探究问题设计尚存的问题

1.问题设计的难易不当。有个别教师在课案编写过程中,设计的问题答案过于简单、直白,学生自己看一眼就能不假思索的给出答案,甚至教材有现成的一字不改的答案,这样的问题根本就不具有探究的价值和意义。相反,有的教师一味追求问题的难度,一心考查思维的高度,结果让所有学生都不知从何入手、不明路在何方?

2.问题设计的数量不当。有的教师编写的教案,从头至尾全是问题,整个课案除了一个个问题之外就是给学生回答问题预留的空白区,相反有的教师的设问又过少。这样两种类型的课案都不符合“课案导学问题教学法”这一教学模式的要求,也就无法突出重点、突破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

3.问题的表述不够准确。个别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在文字书写、语言组织、顺序先后、内容逻辑等问题上斟酌的不够仔细,造成学生在审题时很难快速、准确把握问题的起源、指向、途径和要求。

三、课案中探究问题设计的对策 1.所设问题要难易适中。既不能过于浅显,没有思考的余地,又不能太艰深,让人难以琢磨,无从下手。太浅显,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太高深,学生答不了,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反而易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事与愿违。问题的难度应以班内能力处于中上等的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讨论或稍加提示点拨可以答出为上限。例如,学习高中思想政治《文化与生活》中的“文化的内涵”时如果把问题设成:“什么是文化”这个问题就未免过于简单,因为它根本不富于启发性,相信多数学生都会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这对良好的阅读习惯、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多大价值。真正的问题是,在教学中学生常常把“狭义的文化”当成“广义的文化”,认为本书讲的就是狭义的文化,所以认为两者都是一样的。实际本书讲解的既不是狭义的文化也不是广义的文化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可将问题换成“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两者是一样的吗?本书中讲的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这样的问题难易适中,学生对这两个问题就更容易进行有的放矢的思考、而且只要弄懂了这两个问题,就能把握“文化的内涵”的准确含义。再如,学习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中关于水解条件的学习,将问题设成:“通过分析常见的盐,总结得出什么类型的盐能发生水解?”就比为“学过的哪些盐能够发生水解?”或“什么类型的盐能发生水解”更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2.所设问题要表述准确。对问题准确无误表述的好处在于能节约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时间、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的确立、能指导学生探究方法的选择。问题表述不准确主要体现在概念界定不清、知识表述不全、语言表达不准、问题要求不明、内容逻辑无序等等。

例如:高中化学的浓硫酸性质课案中,做完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之后,教者意欲引导学生对“浓硫酸性质”的认识、理解和归纳,若抛出“浓硫酸有哪些性质?为什么会有这些性质?”这样的问题就显得跨度过快、难度过大,不好把握,思考起来有些困难。如果换成“结合实验分析发生了哪些现象?分别体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性质有哪些不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这种问题具体而又有思考的余地,较好地为学生开启思路、领悟知识、探究根本起到了引导作用,促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探究问题的同时顺利完成对该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再如,在高中政治特别是课案主观题设问中,我们要明确“问什么”,“用什么答”,学生据此确定“答什么”,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在具体设问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设问的各种指向:一是思维指向,即明确“是什么”型、“为什么”型还是“怎么办”型。二是知识指向,即明确要求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还是《生活与哲学》知识作答;有些题目还明确要求用某个模块的某一具体知识(点)进行回答。三是主体指向,即明确设问是否有特定的主体限制。特定的主体在政治生活中主要有党、政府、人大、公民、主权国家、国际组织等;在经济生活中主要有国家、企业、劳动者、消费者、农民等。另外,我们在设问的过程中,还需要明确一些其他指向,如设问是否要求结合材料,设问有否针对特定的事件和现象等。学生若明确了设问的各种指向要求,其实也就基本上知道了这个题目该答什么,答题的针对性自然就能提高

3.所设问题要层次分明。学生的思维是有一定逻辑顺序的,所以课案中所设问题必须条理清晰,不能杂乱无章,颠三倒四。一般的规律是:由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因此,在课案的问题设计中要注意所设问题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便于学生深入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彻底解决问题的疑惑。从而在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究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化学学习中关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中,一般设问层次要由现象到性质、由性质到应用和保存等。所以在设问时可以经常以:“发现了什么现象?可能有什么性质?可能有哪些应用?”等等。 再如,“怎样看待当前出现的腐败现象?”这是当前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学生很难把这一范围较大、内涵较深的问题回答清楚。提问时可采取以下两问:第一问是“举出你身边发生的一件事,如何用哲学的方法论中的观点来看待其优点和缺点?”让学生从自身体会分析认识到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全面地看待,同时分析是优点大于缺点还是缺点大于优点,从而让学生具体、形象地掌握“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认识事物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的道理,学会认识事物必须坚持辩证的观点、分清主流和支流等。进而引导学生分析第二问“你是如何看待当前出现的腐败现象?”。这样的分步设问、分层设疑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学习的实效性和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们如果在课案编写中设计的问题难易适中、表述清晰、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规律和探究能力,就能给学生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学会知识、锻炼思维、提高能力。

上一篇:国家标识调查问卷下一篇:企业银行利息逾期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