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课教学设计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绘本课教学设计(推荐8篇)

绘本课教学设计 篇1

绘本课教学反思1

《温情的狮子》这一绘本,就讲述了一个爱与被爱,付出与回报之间的故事。绘本是由日本著名绘本作家柳漱嵩先生所作。讲述的是一只失去亲生父母孤苦伶仃、成天打着哆嗦的小狮子在狗妈妈的养育下健康成长,最后成为马戏团里的大明星。可是他念念不忘狗妈妈,直至用生命保护她。在善良的狗狗的关爱下,本是凶悍的狮子,变得有情有意,知恩图报。我读到这本绘本时就想到我们大2班的孩子在看了这本绘本之后能不能更深刻的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又能不能学会如何爱别人,以及怎么样回报别人的爱?带着这么多的疑惑,邱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这一绘本《温情的狮子》。

带着之前的疑惑,我们翻开了这本书第一页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是一头什么样的小狮子?孩子们一下子说出了小狮子很可怜。尽管孩子们不认识字,但是孩子们对图片的观察很细致,他们可以从狗妈妈以及小狮子的表情中发现他们的特点。在看到图片狗妈妈在喂小狮子喝奶时邱老师提问: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孩子们就觉得这个狗妈妈这是一个善良的妈妈,有爱心的妈妈,对小狮子倾注了自己全身心的爱。故事逐渐展开,孩子们也随着故事慢慢的紧张起来。接下来狗妈妈与小狮子分别的场景,邱老师也分别以围绕狗妈妈和狮子哆哆的心理的提问,让幼儿深入场景进行猜测与表演,来体验他们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心情。

大班的孩子对故事有了一定的见解。在最后的结局中作者留给大家充分的想象空间。我们班的孩子对此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小朋友认为狮子和狗妈妈已经死了,他们被猎人送到了别的地方;有的小朋友认为狮子会飞,带着狗妈妈飞到了别的安全的地方,然后永远一起生活在一起;有的小朋友认为狗妈妈为了救小狮子牺牲了自己,不管哪种结局,都寄托了孩子们的希望。

绘本课教学反思2

这个故事情节诙谐、有趣,适合中班下学期幼儿阅读,他们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并有较浓厚的阅读兴趣,有的孩子开始对文字产生兴趣,识字的积极性很高,通过让幼儿在看看、猜猜、说说的同时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让每个幼儿在语言上得到迅速发展。

图画书以孩子和爸爸妈妈互换角色,也让幼儿通过与大人的角色互换,真正了解了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由于自己的调皮给爸爸妈妈制造了那么多的麻烦,进一步体验了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在孩子们的眼里,爸爸妈妈的工作永远是有趣的、好玩的、让他们向往的,而不能想象如果自己真正的去做爸爸妈妈的工作,那又会发生怎样尴尬的事情。图画书《对换节》正是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让孩子们通过阅读,真正了解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从而激发孩子们渴望长大的愿望,体验来自爸爸妈妈的爱!

本次活动本想让幼儿边看绘本,边与幼儿一起进行阅读绘本,但一想到幼儿人数太多,绘本一到幼儿手中,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被绘本吸引,因此将绘本制成了课件,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起,大家一起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绘本阅读。活动一开始通过理解什么是对换节,再让幼儿对与爸爸妈妈交换角色产生兴趣,爸爸妈妈在幼儿园过的很快乐,玩着玩着都忘了年龄,可孩子在换上爸爸妈妈的角色后却过的非常的糟糕,激起了幼儿想要阅读的兴趣。

绘本课教学反思3

在幼儿园开展的“早期阅读”主题式研训活动中,我执教了小班绘本阅读《鲁尼和小猪》。这是一个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主人公鲁尼和小猪都很可爱,故事中将吃饭、睡觉、喝水等用“呼噜呼噜”“啊呜啊呜”“咕咚咕咚”等象声词加以表现,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看看画面、听听故事、说说内容、做做动作的过程中让幼儿逐渐感受到“鲁尼和小猪”之间的相同之处以及不同的地方,并且在欣赏与讲述的过程中感受绘本故事的魅力所在。

本次活动我运用了多媒体,通过多媒体教学,把绘本里的内容一张张的展现在多媒体的大屏幕上,使图象更加清晰、清楚,内容显示想象逼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开拓了幼儿的思路,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引发了幼儿语言表达的动机,其收益显著。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丰富,所以我设计这个活动时,注重提高孩子们的看图讲述画面内容,培养具有大胆表述与创意想象能力。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依托,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主动地猜想。孩子们发展了思维,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说话习惯也得到了培养。此次活动还特别重视幼儿的自主性,能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充分的表达和表现,在活动过程中注重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整个活动也充满了童趣。

绘本课教学反思4

本个绘本故事作者采用了卡通化的造型,夸张地强化了故事中两个主角的差异,不论在身高或体态上都不同。鹤和青蛙分别对未见面的笔友有着自己的期待:鹤以为青蛙是鹤;青蛙以为鹤是青蛙。这种期待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搭建了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背景,而这,也正是孩子理解故事并投入欣赏故事的关键所在、难点所在。一旦孩子对这种情节背景有所理解和感知后,就能轻松、流畅、自如地进入故事的情境之中:一同遭遇,一起惊喜。理解故事中“当事者”的迷惑,体验欣赏故事的“旁观者”的明了,从容捕捉图画细节中的幽默谐趣。当孩子们游刃有余地穿梭在投入故事情境中的“当事者”和理解感悟故事的“旁观者”之间时——青蛙与仙鹤相约,孩子与绘本相约——绘本课堂,就这样活泛生动了起来。很戏剧化的是,正当玲玲(鹤)抬头猛往高处寻找将会从天而降的偶像时,男主角瓜瓜(青蛙)也正奋力地跳上山丘去赴约呢!故事中的主角虽然都是田野里常见的动物,但两者的外形、习性截然不同,所以见面的过程充满了曲折、趣味。

在自主观察和讲述中,教师主动的介入、夸张的表演带来了整个阅读活动的高潮。“介入”是让孩子在一连串捕捉理解的阅读间隙中,“退后”是放松享受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然而,孩子参与阅读的的情绪却这种“退后”中进一步“向前”,在情节发展峰回路转的关键当儿,我用自己的热情感召了孩子的热情,用自己的投入带动了孩子的投入。试想,如果在故事发展的中途让孩子猜“他们还会做朋友吗?”,那么意见不一的孩子们必将会在故事结果的呈现中收获不一样的心情:或得意,或沮丧,从而将故事中潜藏的有关“珍惜朋友”寓意的领会和理解削弱;另外,故事的完整性也在猜想的过程中有所肢解。反之,完整欣赏之后,建立在了解故事结局基础上的回味,则让孩子在集体中的共同表达中进一步从积极意义上思索与感悟。

绘本课教学反思5

在临近期末的时候,我还是接到了教研组内上课的任务,从学期初的不断委推,到学期末的不得不上,我觉得自己的角色似乎有些尴尬。说实话,我并没有要逃脱的意思,只是一直以来我感觉自己似乎有点老了,在我们教研组还有很多年轻的老师,应该给她们多一些锻炼与实践的机会,所以我退却了,但今天的不得不上,还是应该感谢教研给我这样一次机会,最近我们的研训重点就是绘本教学,在有幸聆听了一些优秀的教学活动后,其实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但真正的去实践这么一个教学活动,还是很有压力的。

通过几天的资料查找,我选择了大班绘本《当狐狸与兔子互道晚安》,这是来自《东方娃娃绘本》的图书,我发现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内容。它传递的是一种善良、美好和聪慧。而传递这一切的是图画中逼真的兔子和狐狸的面部的特写、不断累加、发展的故事情节和狐狸心里对一种生活规律的认同——从而认同兔子为他设下的一个个聪明的`陷阱。但当兔子的计谋得逞了,他却发出善良的“这是我和狐狸互道晚安的地方!狐狸,晚上好!”我觉得这是一个扣人心弦却又充满着情趣的故事,孩子们一般都会在紧张、害怕中感受狐狸的贪婪凶恶,又会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感受兔子的睿智和镇定。这样就满足了孩子们既害怕听,又非常想听下去这样的心情。

于是在上周五,我就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学习的热忱,大家都被故事图片及相关情节所吸引,举手发言的幼儿很多,但在不断理解图片内容的过程中,很多幼儿被同伴的想法带了过去,没有很好的思考,所以在其中的一些环节,我感觉有点乱,于是我就自己“带着”幼儿讲述了相关图片的内容。

整个活动下来,我觉得给幼儿说的机会还不够,教师的引导语及提问的有效性都还很有欠缺,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得到老师们更多的指导,相信有了同伴们的支持与帮助,我将会提升的更快。

绘本课教学反思6

《一本没有人打开的书》讲述了一本不知从何而来的书被遗忘在森林里:土黄色的底子,上面有花朵与藤蔓作为装饰。有一天,一阵风吹开了它,兔子之类的小动物和一个孩子在书前经过……这本书里到底写了什么呢?谁也不知道那本书里到底写了些什么,可是,当你和孩子看完《一本没有人打开的书》后,却能够想像出那本没人打开的书的内容,它可能描绘了孩子的一个梦,也可能是我们想象的任何情节。

针对这本充满神奇色彩的书名,也是一个满怀期待、驰骋想象的话题。书中用最简洁的线条,最直白的语言,勾画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儿童世界。只要每位小朋友用心地读故事中的每一句话,就会不停地读下去,并对故事展开丰富的联想,它可能描绘的是孩子的一个梦,也可能是我们想象的任何情节。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绘本是一种文字与图画并重的艺术,图文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它们相互衬托,共同营造氛围,共同来叙述一个故事。我根据故事的情节对绘本进行分段教学,运用猜测、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合理想象并创编故事,从而为绘本蒙上了一层更神奇的色彩。

有个比喻说得好:绘本中的一幅幅图画就像一颗颗珍珠,文字就像一根细细长长的线。没有线,穿不成项链,没有珍珠,项链也就不存在。图画是绘本的生命,给静止的文字增添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和无穷的魅力指数。人物性格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还增添了更多的画面空间、想象空间,画面不再是单一的、静止的,而是延展的、活动的。

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写话内容的重要来源。绘本图文并茂,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弥漫着智慧的芬芳,启迪着人生;语言凝练简洁,插图耐人寻味……每个儿童都是读图的天才。因此,借助此环节,让幼儿自己发现阅读绘本的方法:读文字、观色彩、品画面,为后面自己阅读绘本打下基础。

绘本课教学反思7

第2周“正月里”有个绘本活动《幸福的大桌子》,由于没有图文并茂的绘本书,只有大的挂图,我大胆尝试从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入手,逐层深入进行大胆地想象、表达。结束部分,我引出这样一个问题:“可以为家里的老人做些什么呢?”孩子们感触很深,讨论热烈,说要经常回家看看老人,还可以为老人端茶倒水、捶背按摩,还可以唱歌跳舞给老人看等等,这个环节,对孩子们来说是对故事内容更深一步的理解和生活经验的提升,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幸福的大桌子》传递的浓浓亲情,更让孩子们懂得“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的道理,让孩子们真情流露。

通过尝试,让我体会到,要设计并开展好一个绘本教学,并不是件易事,一个绘本中有很多元素可以更深一步的引入与拓展。因为是让幼儿大胆想象,课堂上总有教师意想不到的“题外音”,由于没有掌控好,这样的“题外音”带动了很多幼儿,导致秩序有些小混乱。

之后我也对本次科学活动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我打破以往绘本教师先讲述一遍故事,第二遍通过提问来巩固。而是一开始就让幼儿大胆想象,因此在设计时必须抓住重点,让孩子能易于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学,什么时候需要引导,什么时候让孩子自己去观察,这些都需要在设计过程中细细斟酌。其次,就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如何将“题外音”融入“主旋律”,如何更好地回应孩子,依据孩子们的发展将教学深入下去,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值得注意与需要不断学习的。

绘本课教学反思8

近日我园开展了“幼儿原创文学研修活动”,我执教了中班的原创绘本《我的妈妈》。妈妈是幼儿最熟悉最亲近的人,这个绘本的文稿我原先的设计讲述的是妈妈的头发,经过多次的思考我把它改编成了现在的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内容简单、但富有丰富的情感。它以妈妈叫孩子起床,为孩子挡雨,为孩子做围巾手套等一些生活中的片段组成,通过故事情节让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到母爱的温暖,并且能够用语言大胆的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在这个活动中,整个活动还是比较顺利的,孩子们表现的非常积极,回答提问时也很活跃,想象力也比较丰富。但在活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首先,我觉得我的回应方式简单,没有层层深入的思考。在幼儿回答“朵朵戴着妈妈给他做的围巾和手套感觉怎么样?”这个问题时,当幼儿回答“很好”、“很温暖”、“高兴”时,我的回应只有简单的“嗯,好的”、“你的回答真棒”等这些语句。在这个方面我觉得自己还是欠缺的。其次,我觉得我的这个活动幼儿的情感没有得到升华。这个活动是让孩子们体会到母爱的温暖,虽然孩子们体会到了,但是情感没有被激发出来,没有一个更深入的情感表现。最后,我觉得我的这个整个活动的设计比较适合大班的孩子,对于刚上中班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些难度的,他们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发育完全,在有些认知方面还有一些不足,活动下来孩子们很难完整的回答一些问题,比如“在生活中你的妈妈为你做了一些什么事情?”大部分孩子们回答不出来,还有几个孩子愿意回答但是都是答非所问,说到了一些其他事情上。活动结束后我就思考了这一问题,如果在活动设计上就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这个活动就不会这样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了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这次活动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让我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以此改之。

绘本课教学反思9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利用校本课和语文课给孩子们读了很多绘本故事,孩子们都非常喜爱读绘本故事。因为绘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绘本中的图画色彩鲜明,构图精美,内涵丰富。本期的第一节校本课,我给孩子们上的就是绘本《小机灵鬼皮科的故事》。该故事由多幅图组成,讲的是小白兔皮科用聪明的头脑战胜大象和河马这两个庞然大物,是一个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故事。在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学生猜谜,激发兴趣。

上课一开始,就让学生猜关于小兔子的谜语,引出故事主人公小兔子皮科,把他们带到了故事中,引发了他们往下听的欲望。

2、角色转换,增添乐趣。

出示故事主人公小兔子皮科后,让想当这只小兔子的学生举手,说说自己知道的小兔子,并逐步引导学生在说出小兔子特点的过程中产生角色转换,把孩子们带入小兔子的角色。我指导着画面介绍说它的名字叫小兔子皮科,你的名字叫小兔子××,给几个孩子的名字前加上小兔子,加强了孩子们的角色意识,也给故事增添了乐趣。

3、巧设悬念,引导思考。

在讲述过程中,我并没有把所有的故事直接讲出来,而是巧妙质疑,让“小兔子”们积极思考想办法。如当皮科遇到大象的欺负,假如你是皮科会怎么办?遇到了河马,你又会怎么办?皮科真的会和大象和河马拔河吗?对于某些图片中的文字也设计成不与画面同时出现,而是只出画面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怎么说;或是看到一个画面,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出现该画面上的文字进行对比。

4、引导观察,训练说话

当课件出示第二幅图时,我问孩子们:“这是一头怎样的大象?”孩子们齐声回答:“这是一头生气的大象。”“你怎么知道它生气了?”我继续追问。“大象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大象的眉毛竖起来了!”“大象的鼻子卷起来了,好像要抽打小兔子一样。”孩子们争着回答。“你们猜猜大象会对皮科说什么呢?”我又抛出了另一个问题。有的孩子说大象责怪小兔子闯入他的地盘,有的孩子说大象呵斥小兔子不知天高地厚,竟敢打扰自己的生活……孩子们根据图画进行大胆的想象,用语言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

5、续写故事,发散思维。

故事讲完,我让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继续编写故事。小兔子皮科又蹦到了哪里?遇见了谁?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根据这些提示,孩子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讲的故事真的很精彩。有的同学说皮科在森林里遇到老虎和大熊,还有的同学说遇到了蛇……这时,提醒孩子们如果把自己想到的故事写下来,再配上美丽的图画,那就是自己创作的绘本故事了,鼓励学生多写多画。

5、推荐好书,课外延伸。

再次回到书的封面,读题目,简介作者。这本书是德国著名儿童画家皮特那?布罗斯特创作的,他特别喜欢兔子,在他的笔下兔子特别活泼可爱,深受读者喜欢。他为了编出好听的故事,曾把全世界所有关于兔子的寓言、童话都收集过来。告诉学生今天读的这个故事就是他从非洲一个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请记住这本书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再一次强调以后看书一定要先从封面看起,这里也藏着很多重要的信息!并且向大家推荐了一本有关兔子的书《逃家小兔》,鼓励孩子们回家阅读这本精彩的图画书!

绘本课教学设计 篇2

一、立足“酷”字, 梳理脉络

师: (出示第一页) 这就是“我”爸爸, 你觉得他怎么样?

生交流:很懒、长得丑……

师:但, “我”要说——“这是我爸爸, 他真的很酷!”你想知道爸爸怎么酷吗?我们来看这本书 (出示爸爸吓走大野狼、飞过月亮、走钢索、和巨人摔跤、跑步第一名的内容) 。

师:谁来说说“我”爸爸怎么样?

生:很棒、厉害、勇敢……

师: (画网络图:勇敢——飞走跑) 爸爸真的很勇敢, 会飞过月亮、会走钢索、短跑得第一名……有这样的爸爸多有安全感啊!这就是“我”爸爸, 他真的很酷!

师:我们来看第二组图片, 继续认识爸爸 (出示爸爸像马、像鱼、像猩猩、像河马的图片, 指导学生看图) 。

生看图说话。

……

师:你们猜得真有意思, 来看第三组图片 (出示爸爸像泰迪熊一样温柔、像猫头鹰一样聪明以及做傻事的内容) 。爸爸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生:幽默、机灵、温柔…… (师补充网络图)

师:用一个字概括就叫——酷!回过头来, 我们一同来看看爸爸怎么酷。 (借助网络图, 全面回顾爸爸的形象)

师:再看最后一组图片, 看看爸爸还有哪些地方那么酷 (出示:爸爸是舞蹈家、是歌手、踢足球、逗“我”笑的内容) 。

师:围绕爸爸的“酷”介绍了这么多方面的特点, 还可以围绕某一个特点继续画下去。

【赏析】课堂伊始, 窦老师引导学生梳理绘本的脉络, 共同完成人物网络图。绘本的内容不多, 梳理脉络既能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 又能快速地抓住主要内容。窦老师敏锐地发现创作的核心——“酷”, 引导学生围绕“酷”发现人物不同的特点, 层层推进对“酷”的感知, 逐渐丰满人物形象。因此, 梳理脉络要精选一个点, 牵出创作的线索, 把握整体的框架。

网络图其实类似于习作中的“提纲”, 又为学生的写话和习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梳理脉络的过程中, 教师采取了分组教学的模式, 避免了教学的琐碎以及杂乱无章, 突出相关内容之间的共性:第一组是围绕爸爸的“勇敢”来描绘;第二组是把爸爸比作了动物;第三组与第四组是对人物特点的补充。

窦老师在分组教学时, 精心采取了不同的形式, 体现了教者独有的智慧:第一组特点, 教师直接出示图画与文字,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借助图画理解文字, 其目的是拉近学生与绘本的距离, 积累观察图画的经验;第二组特点, 教师没有直接出示文字, 让学生练习看图说话, 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文字,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锻炼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从而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 建立创作的自信心;第三组特点, 教师干脆什么都不给, 让学生推测后续的内容, 其目的是形成阅读期待, 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主动联系生活实际, 为自由创作积累生活的素材;第四组特点, 教师直接出示图片, 作为略处理, 节省教学时间。

二、回味画面, 发现奥秘

师:书看完了, 有些图一定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 那就要好好回味, 一定会有新的发现。说说哪幅图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生:爸爸把头发理得和扫帚一样。

生:爸爸吃饭跟马一样多。

生:爸爸能飞过月亮。

师:老师选择了几幅图, 比比谁观察得细致。 (出示大野狼的图片) 看, 大野狼的后面画了谁?

生:有小红帽, 还有三只小猪。

师:它们的故事大家一定听过吧!现在它们被大野狼吓得浑身发抖, 只有爸爸什么都不怕!仔细瞧瞧, 大野狼的尾巴怎么啦?

生:大野狼夹着尾巴逃走了。

师:多有趣呀!我们只要把图片再细致地看一下, 就会发现这么多的奥秘。

师: (出示爸爸唱歌的图片, 引导发现爸爸身后歌唱家的表情, 想象他们会说什么, 想什么) 看图时能细致地联想, 会让你觉得更加有意思。

【赏析】在绘本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欣赏图画, 发现耐人寻味的细节, 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获得审美的趣味。

窦老师先让学生交流印象最深的图画, 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大都关注画面的主体部分, 容易忽略小细节。窦老师精心选择了两幅图片, 引领学生去发现小细节, 丰富对画面的理解。如大野狼背后的三只小猪、小红帽, 窦老师引导学生联想童话故事, 体会到图画是通过对比的方式突显爸爸的勇敢。再如观察大野狼的尾巴,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意识, 善于发现图画中的细节, 体会细节隐藏的丰富含义。再如爸爸唱歌的画面, 窦老师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表情, 想象多明戈和帕瓦罗蒂会说些什么, 想些什么, 突显出爸爸是位出色的歌手。不管是联想还是想象, 都是读者与图画深入对话的过程, 获得更为深刻的体验。

因此, 教师在课内教授观察图画的方法, 培养细致观察的意识, 以及立足图画展开联想和想象, 为学生的自主阅读积累宝贵的经验。

三、揣摩语言, 积累运用

师: (出示两幅图及文字) 刚才一幅图说一句话, 而这里“我”把两句话合成了一句话。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

生:我爸爸是个伟大的舞蹈家, 也是个了不起的歌手。

师:你们发现没有, “我”是用一个字作桥梁将两幅图的意思连接起来, 是哪个字呢?

生:也。

师:太了不起了!一个“也”字把两句话连起来, 说得简单、清楚。大家加上动作来读这句话, 看看这个“也”字用得多好啊!

生读。

师: (出示四幅图及文字) 再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生: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爸爸游泳时像鱼一样灵活。他像大猩猩一样强壮。他像整天笑眯眯的河马一样快乐。

师: (出示句子) 我把四句话放在了一块, 你发现了什么?

生:都有“像……一样”。

师:你也能用上“像……一样”打个比方来介绍你爸爸吗?

生:我爸爸像猴子一样聪明。

生:我爸爸发火的时候像鳄鱼一样可怕。

生:我爸爸像大象一样强壮。

师:老师把其中的两句放在一起。 (出示: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爸爸像整天笑眯眯的河马一样快乐) 如果两句话变成一句话, 句号该怎么办?

生:把句号变成逗号。

师:看, 句号变成了逗号!那用上“也”字该怎么说?

师:我刚才听到有同学说“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 也爸爸像整天笑眯眯的河马一样快乐”, 行不行?

生:把后面的“爸爸”去掉, 改成“也”字。

师:掌声送给他!两句话变成了一句话, 加上动作读一读你们创作出来的句子。

生: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 也像整天笑眯眯的河马一样快乐。

师: (出示图片及文字) 你们创作的句子竟然和图画书里的一模一样, 谁说你们不会创造?你们真了不起!

【赏析】一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 教师要精挑细选语言训练点, 既要考虑到绘本的表达风格, 又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喜好。

在这堂课中, 窦老师选择了“也”“像……一样”这两个语言训练点:“也”意在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简洁明了;“像……一样”意在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象。当然, 窦老师并没有直接地告诉学生, 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 一步一步去发现言语的奥秘。

先看“也”的教学, 窦老师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发现“也”字的桥梁作用, 再通过读加深对“也”的体验, 接着让学生在运用中消化吸收。令人称道的是, 窦老师面对学生出现“也爸爸”的错误时, 不急不躁地等待学生的思考。学生表达通顺之后, 窦老师才出示书上的文字, 使学生获得创作的成就感。

再看“像……一样”的教学, 窦老师让学生读一读文中的四句话, 再引导学生发现四句话的共同特征——都有“像……一样”, 体会想象的神奇与有趣。发现是最美妙的旅程, 只有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 才会在脑海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这是“满堂灌”难以比拟的。在发现言语的奥秘之后, 窦老师让孩子们运用这样的句式说说自己的爸爸, 鼓励大胆的想象, 体现了《课标》的精神——“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可以说, 窦老师的语言训练为学生的“独创”降低了难度。

四、领悟情感, 鼓励创作

师:那爸爸真的能飞过月亮?难道爸爸无所不能, 又能当舞蹈家, 又能当歌唱家, 还能跑过短跑健将?

生:不能!

师:看来, 爸爸不可能这么神通广大!他就像我们大多数人的爸爸一样普通, 为什么“我”偏偏要这样夸爸爸呢?

生:在“我”的心里, 爸爸很了不起, “我”很爱他!

师:原来是因为“爱”, “我”才会这样表达, 不是因为“我”创作多有才华, 而是因为“我”对爸爸富有感情。 (在课题中加入“爱”) 一起读——

生:我爱爸爸。

师:因为“我”爱爸爸, 在“我”的眼里才那么不平凡, 那么伟大!请同学们也来夸夸你的爸爸, 用上这样的句式或者“也”字说一句话。 (出示:1.像……一样。2.像……一样, 也像……一样)

师: (出示作品) 先来欣赏其他班级同学的作品。一位同学写道:“我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 也像长颈鹿一样高大。这就是我爸爸, 他真的很酷!”另一位同学写道:“我爸爸跑得像火车一样快。”拿起你的笔画一画, 写一写。

生自由创作。

生:我爸爸跑得像飞机一样快。

生:我爸爸像山一样高大。

生:我爸爸像雨水一样温柔。

生:我爸爸像猪一样懒。

师: (出示学生网络图) 看, 这是二 (3) 班一个同学画的网络图, 比老师画的网络图还棒呢!如果根据网络图, 一幅一幅地画出来, 这不就是一本书吗? (出示作品) 你看, 这是昨天一个同学回去以后完成的一本图画书, 还起了名字——“爸爸是太阳, 我是美丽的小花”。你们也可以一幅一幅地画, 就能像安东尼·布朗那样创作自己的书了!

【赏析】“爸爸真的无所不能吗”“为什么‘我’偏要这样夸爸爸呢”, 窦老师问得适时巧妙, 两个问题让学生从文本中跳脱出来, 思索创作背后的情感, 触摸作者的内心——“爱”。“我”的爱激发了孩子们对爸爸的爱, 建立了创作的情感基础, 创作成了孩子们的情感需求。

窦老师在学生创作之前, 先出示了其他学生的优秀作品, 提醒学生要有自己的创意, 切不可被绘本的语言禁锢住想象。学生的创作虽然笔法稚嫩, 但能看出他们已经掌握了表达的方式, 有了属于自己的想象。这就是“创作”, 我们必须要小心呵护、大肆鼓励“创作”。

当然, 窦老师并不满足于一幅图的创作, 期望学生能完成一本书的创作。她出示了一个孩子画的网络图, 引导学生心中先有整体框架, 再按照框架一幅图一幅图地画下去, 最终才能创作自己的“书”。对于创作“书”, 孩子们可能觉得遥远而不敢奢望。窦老师寻找身边的小作家, 为孩子们扬起创作的风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当这个孩子的网络图以及创作的“书”真实地出现时, 等于给孩子们打了一剂强心针, 有力地激发了孩子们创作的热情。

如何上好一节绘本课 篇3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129-01

绘本教育作为幼儿园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清楚认识绘本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充分认识绘本教育的重要意义,积极从学生和教学目标入手,有效选择绘本和运用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将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几点粗浅见解:

一、现阶段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分析

幼儿园阶段的幼儿绘本教育,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教育教学方式。在当前的幼儿绘本课堂教学中,由于教育教学方法不成熟等各方面的原因影响,使得我们的课堂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严重的制约着教学效率的提高,无法有效落实绘本教育。其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的观念问题。在当前绘本教学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其价值取舍更多偏向认知,忽略其中的审美。究其原因,这一价值取向与成人忽视儿童世界中的游戏精神和幻想品质不无联系,同时,也与功利主义教育观念下人们的现实追求有关。其次,教学模式化。主要体现在语言及教学过程上。在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出示 PPT 或教材给幼儿。引领幼儿逐页翻看,每页都精讲。第二遍让幼儿复述。最后得出结论,总结文章大意。这样模式化的教学,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生长久有效的学习。再次,教学延伸不足。绘本教学中教师的困惑主要集中在:绘本教学是精读还是略读;如何决定画面阅读的次序与取舍;如何达到与幼儿的情感共鸣等。没有关注孩子的自主阅读和有效拓展延伸等等,绘本教学的空间和时间被限制,无法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各方面原因的综合影响,幼儿绘本教育的重要教学意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急需我们教师进一步的加强研究,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提高幼儿园绘本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分析

1、正确认识绘本教育的重要意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所谓的“绘本”,一般称之为图画书或者图画故事书,通俗来说就是“画出来的书。” 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绘本的每幅画面都是绘本大师的手工作品,有别于现代电脑设计的生硬线条,能带给孩子阅读的幸福感,对孩子视觉和心灵的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对其文学素养、审美、感知、人格健全等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绘本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能够有效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以及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绘本在表达方式上能够和幼儿的心理特点紧密的简化起来,为幼儿的阅读提高基础。绘本中丰富的人物和动物形象,能够提升幼儿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技能。绘本还能够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对于幼儿的语言和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绘本教学,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能有效的帮助孩子学习和成长,对幼儿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学中,要想上好一堂绘本课,作为教师的我们清楚认识其重要的教育教学意义是关键。

2、结合课堂教学目标优化选择绘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一般可分为教学总目标和教学环节目标,它们是逐级转化的层级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目标是教学总目标具体化的体现,它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框架,决定着教学总目标的落实与达成。在幼儿园绘本课堂教学中,要想上好一堂绘本课,教学目标的明确清晰尤为重要。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结合在《幼儿园教育知道纲要》中提出的语言教育的总目标“喜欢听故事、看图书”这一目标,充分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优化选择绘本开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绘本的选择来说,其无非两类:其一是有字绘本:图文并茂。该类型还分为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绘本,和文字为主、图画为辅的绘本。其二是无字绘本:以益智类图书为主,知识性、思维逻辑性较强。教学中,我们教师在有效结合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绘本时,我们还应充分结合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一些内容丰富、健康,富有启发性、趣味性、时代感,图画清晰、突出绘本主题和对象、背景简单明了,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绘本开展教学,充分发挥绘本教学的重要功用,培养幼儿能力,促使师生共同进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正确选择教法,有效拓宽延伸

绘本教育和其它的教学方式一样,也需要讲究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但绘本教学体现的主要不是在教师教授上,而是如何引导幼儿去读,这与传统教学相去甚远。就现阶段而言,绘本教学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口头语言法,直观教学法,时间练习法,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几种方法。教学中,我们教师在有效选择绘本的同时,我们还应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寻找、总结提高绘本教学效率的方式和途径,多种教学方法和技巧相结合,有效拓宽延伸,上好绘本课,提高教学效率。

总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没有最好的课堂,只有更好的课堂,如何上好一堂绘本课,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去研究学生、研究绘本、研究教法等等,只有面面俱到,我们的教学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慧宁.绘本的概念界定及现代绘本溯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阅读绘本课《蚯蚓的日记》 篇4

1.能运用观察、猜测、讨论等方法阅读绘本,理解绘本中蚯蚓在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

2.从阅读绘本中了解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尝试运用绘画形式来续写日记,并能大胆而连贯地讲述所续写日记的内容。

3.体验阅读和续写日记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观察、猜测、讨论等方法阅读绘本,理解绘本中蚯蚓在不同时间发生的事情。

2.从阅读绘本中了解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尝试运用绘画形式来续写日记,并能大胆而连贯地讲述所续写日记的内容。教学方法:观察 交流

课型:导读课 教学准备:

ppt一份,纸和笔人手一份,绘本一本,教学过程:

一、直接出示绘本封面《蚯蚓的日记》,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封面图片,了解书名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书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呢?这个蚯蚓有什么特点?(幼儿回答)

2.引导讨论:什么是日记?(幼儿回答)

师:那日记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和你们想的一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本书,寻找答案吧。

二、师生共同阅读,了解绘本故事内容和日记的基本表现形式 1.第一遍阅读,启发幼儿看看,想想,说说,初步理解绘本故事内容

(1)师引导学生阅读第一页

师:这是蚯蚓的第一篇日记,你们知道这篇日记是蚯蚓什么时候写的吗?(3月1日)原来记日记的时候是要先写上几月几日的。在这一天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师讲述故事:原来蚯蚓和蜘蛛是好朋友,今天蚯蚓教蜘蛛怎样钻地,蜘蛛成功了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明天蜘蛛又要教蚯蚓怎样倒立走路。你们觉得明天蚯蚓会成功吗?

(2)师引导学生阅读第二页 师:第二天了,日记上的日期该怎么记录?对了,3月2号,这一天蚯蚓学会倒立了吗?为什么没有成功呢?(了解蚯蚓没有脚的特点,不能吸附在树枝上。)

(3)师引导学生阅读第三页

(播放孩子的尖叫声)师:你听到了什么?这是谁发出的声音呢?他们碰到了什么事情?这跟蚯蚓有什么关系啊?幼儿大胆想象猜测。师讲述故事。

师:这件事发生在哪一天?你怎么知道?对了,蚯蚓在日记的最上面都有标日期,记录这一天他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你碰到蚯蚓你会怎么样?

(4)师引导学生阅读第四页

师:昨天是3月3日,蚯蚓做了一件很调皮的事情。今天是(幼儿回答3月4日),蚯蚓不再调皮了,它变得非常讲礼貌。老师是怎么知道的呢?(从蚯蚓的日记里看出来的)我

们一起来看看蚯蚓今天的日记里写了什么。(5)师引导学生阅读第五页

(播放音乐)师: 3月5日,你们听到什么声音?蚯蚓可能在做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到底它在干什么? 师:它在干什么?它是怎么跳舞的?为什么他只能这样跳?我们一起来学学它吧!

(6)师引导幼儿阅读第六页

(出示蚯蚓姐姐的图片)师:今天,蚯蚓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一个人,它是谁?蚯蚓和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师讲述故事提问:为什么蚯蚓要这样说它姐姐呢?事实是这样的吗?

(7)阅读完后与学生共同得出日记的简单含义。

师:看了蚯蚓的日记,我们知道了原来日记是用文字或者图案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每天发生的事情,可以是你开心,难过,害怕的等,而且每篇日记都标有时间。

2.第二遍完整阅读绘本,引导学生进行续写日记。

师生完整阅读3月1日到3月6日蚯蚓的日记,那3月7日,蚯蚓还会去什么地方呢?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三、拓展学生思维,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并尝试续写日记 1.师提出记日记的想法,用神秘的语气启发想象(1)引导幼儿自由讨论。(2)请你来帮助蚯蚓把3月7日这天的日记记下来。2.引导学生思考日记怎么记?梳理幼儿经验。

师:记日记的时候我们首先在日记的最上方标上日期(3月7日),写完日期后,再想想会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呢?想好了就把它画在纸上。

3.自由尝试记录日记,师巡回观察指导(可以请先画好的小朋友,去找客人老师,请客人老师将他的日记写下来)。

4.展示个别学生日记,并简单点评。

5.把作品贴在书的后面,引导幼儿发现日记记了几天的事情,其实,3月1日是星期一,那3月2日呢?„„原来,在写日记的时候还可以写上星期几,这就是蚯蚓一周的日记。

6.延伸活动结束:你们也想写写自己的一周日记吗?那我们到教室里再去试试看吧。教学设计:

蚯蚓的日记 日期 天气

绘本课教学设计 篇5

绘本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它源自于作者的直觉,它凭借作者心灵的力量对事物进行整体性的把握。直觉的特点是形象的,用以表现作者直觉感受的东西只能是意象,并且具有独特性。创作是形象而具体的,而概念却是理性的、逻辑的。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幼儿绘本课程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园中班绘本课选择哪家好?适合学习哪些内容呢?创想童年来为您做一个详细介绍。

创想童年创办于2009年12月,以“保护孩子先天的潜能,激发孩子无限的创造”为教育使命,以“培养创新世界的儿童”为目标,为1-16岁儿童提供创新能力教育,致力于成为中国儿童创新教育品牌。创想童年中班绘本课程安排: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生育二胎。很多家长没有倾听过孩子的真实想法,没有耐心地跟孩子沟通过,导致有些孩子不能接纳弟弟妹妹,情绪波动大,中班的《换弟弟》,让幼儿真实地体会到能有一个弟弟妹妹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鼠小弟的小背心》通过观察画面让幼儿学习绘本中的反复语句,从而感受小老鼠的心情变化,推测故事结尾以及比较事物大小的能力。

《小老鼠与大老虎》通过感受小老鼠的情绪变化,让幼儿理解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需要学会谦让和爱护,体验交朋友的乐趣。绘本中的文字非常少,但正因为少,对作者的要求更高:它必须精练,用简短的文字构筑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它必须风趣活泼,符合孩子们的语言习惯。因此,绘本的作者往往对文字仔细推敲,再三锤炼。更值得一说的是图,绘本利用图讲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属于高雅层次、仅供少数人欣赏的绘画艺术带到了大众面前,尤其是孩子们的面前。这些图都是插画家们精心手绘,讲究绘画的技法和风格,讲究图的精美和细节,是一种独创性的艺术。可以说,好的绘本中每一页图画都堪称艺术精品。

绘本中要读的绝不仅仅是文字,而是要从图画中读出故事,进而欣赏绘画。当然,绘本不能立竿见影地实现我们对孩子的所有期望,但绘本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绘本课教学设计 篇6

中国画对于高中生来说距离较远,只有少部分学生接触过。可以说学生的国画基础较薄弱。因此,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画面的和谐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熟练软件的使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课主要以学生体验为主,通过信息技术感受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和中国画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热爱祖国的传统艺术,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特有的艺术形式,体会诗书画印结合的美感,感受中国画的意境。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利用Photoshop软件完成课堂作业。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学生利用顺义一中教学网络平台阅读资料,对画家的生平事迹、生活背景有一大致的了解,师生在教学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教师及时答复。

设计意图: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在不同时间内,在家进行预习、讨论、回答教师的提问,并且教师也能参与讨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答复,节省了课上时间。

(二)导入新课:

出示倪瓒作品《六君子图》和凡高作品《星月夜》,进行比较,学生思考中西方绘画在表现形式上有何不同,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从而引出课题。

(三)讲授新课:

1、以诗入画,以景抒情。体现了“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

⑴出示图片。徐渭的《墨葡萄》(此图经过处理,诗文用软件去掉,以便学生体会诗画结合 的寓意)

⑵教师提问:这张给大家什么感受?

⑶教师总结:有的同学说,作品画的不像葡萄,没有那么真实。其实这正是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画讲究“写意”,而不追求“画形”。

教师提问:何为写意?

教师总结:所谓“写意”,就是画家的观点、情感,中国画注重抒发画家的情感。下面,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幅作品是怎样“写意”的。教师:大家都预习了,欣赏它之前,先请同学介绍一下徐渭,说说他的经历、性格。

⑷教师提问:徐渭的经历比较坎坷。请大家试想一下,徐渭当时是怎样一个心情?

⑸教师总结:徐渭的心情是悲伤中带着愤怒,胸怀远大抱负,却无处施展。

那他的这种情感在作品中是怎样体现的呢?

⑹出示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这首诗是徐渭在画完时,题的一首诗,全班齐颂,体会诗歌的含义。

⑺教师提问:请同学说说这首诗大致表达的含义?

⑻教师总结:表达了徐渭怀才不遇的痛苦心情。

⑼教师提问:

在这首诗中,有一句是将绘画内容与画家的情感联系到了一起,大家能找出来吗?

⑽教师提问:这首诗对这幅画起到什么作用?

⑾教师总结:明确了绘画主题。画家以诗入画的方式,更容易让观者体会到作品的内涵。同时,画家将自己比喻成无人理睬的野葡萄。画家以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融合,体现了“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意境。

2、诗书画印和谐统一,增强画面的形式美感。

(1)内容上,题字和印章的讲究。

教师讲解题字的内容:

题字不仅有诗文,还包括姓名、日期、题目、一段散文或是观者的感想。但无论是哪一项,都要与画面内容有联系。例如徐渭的《墨葡萄》中的题诗,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印章也同样如此,可以刻上画家的观点主张,印在画面上。

(2)形式上,题字和印章的讲究。

出示图片,齐白石的《墨螃蟹》和仇英的《仙山楼阁图》进行比较。

教师提问:这两张作品分别属于国画的那个类型?

教师提问:两张画上的题字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问:文字与绘画有什么关系吗?

教师总结:在形式上,题字与印章都要与画紧密结合,和谐统一。如一幅工笔画就不能用狂草,一幅大写意也不宜用正楷。另外,印章的大小、形状也要有所考虑,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画面。(3)布局上,题字和印章的讲究。

教师讲解印章的种类及其讲究:

印章分为姓名章、斋馆章、闲章,姓名章一般盖在落款后面。闲章也称压角章,有些画家盖在名章的斜下方,与名章遥相呼应,起到稳住构图的作用。出示图片,利用Photoshop演示、以题字为例讲解。(图片经过处理)

教师拖动题字,然后提问:题字放在这,对于画面来说,大家有什么感受?

教师总结:如果放在这,画面感觉不均衡,整体往下沉,画面就不和谐了。由此可见,题字

与印章是画面的一个组成部分,起着调节构图的作用,诗书画印的紧密结合,使画面和谐统一,增强了画面的形式美感。

设计意图:教师运用Photoshop软件修改图片,任意挪动题字印章的位置,让学生有一直观的认识,感受题字印章的布局与画面的关系。

(四)课堂练习

教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体会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美感。利用Photoshop 软件,完成课堂作业,刚上传到网络平台上。

作业步骤:

1、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包括诗文、画家背景介绍、图片等),了解画家的时代背景、生平事迹。

2、选择适当的诗句、印章,配以画面,调节诗书画印的布局,注意画面的形式美感。

3、将作业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

学生的国画书法等技法薄弱,只有少部分学生接触过。要想让全体学生拿起毛笔,体会诗书画印结合所展示的美感,还是一个理想,不可能达到。但是,利用Photoshop软件就可实现。Photoshop软件功能强大,可以变换字体、大小、位置等,学生可以任意选择,来自己组合诗书画印,体会中国画中特有的形式美。

(五)作品展示:

1、学生利用网络上传作业,进行展示。学生展示作业,讲解相关的内容:

⑴结合诗句,讲解对画面的理解。

⑵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⑶怎样体现诗书画印的形式美。

2、选取学生上传作业,相互评价。

3、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总结。必要时,教师给予演示,让学生直观体会。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作业,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及时给与答复。

教师进行点评,必要时利用软件给予演示。

五、教学反思:

生本课,促进学生大阅读 篇7

唐春弟

曾记得我用生本上的是一篇精读课文《萧山杨梅》,课文讲的是作者回忆小学时代的金老师,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事,表达了作者对金老师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教学本课前,我设计了让孩子们利用电脑上网搜集杨梅的种类,营养,功效或与杨梅有关的诗歌,故事等。开课前三分钟,我让学生把与杨梅有关的诗歌,故事等与大家分享交流,目的是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自学课文后,小组讨论交流,课文中作者回忆金老师什么事?课文中哪些地方让我印象深刻,为什么?意在尊重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训练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能力。学生小组汇报交流时,抓住课文中精美的词语和句子,品味金老师是一个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教学有方,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学生体会了金老师优秀品质后,我马上激发孩子的热情,把你们最想对金老师说的一、二句话写下来。有的孩子说:“金老师,你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永远感激你.”有的孩子说:“金老师你鼓励我们课文阅读,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漫游了天涯海角,我永远不能忘记你。”还有的孩子说:“金老师,你引领我们走进书籍的宝库,去探索世界探索人生。我永远怀念你,”孩子们发自内心深处的表白,表达对金老师的感激,思念之情。最后引导孩子进行课外拓展,交流《爱的教育》 《寄小读者》或自己喜欢的书的读书体会,目的是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同学们不仅读了《爱的教育》《寄小读者》,还读了《窗外》《昆虫记》《鲁滨逊漂流记》等,我从孩子们的交流中,明白了他们每读一本书,就会从中学到许多知识,体会许多的道理,我想只有引领孩子们到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才能成为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

绘本课教学设计 篇8

【摘要】如今,绘本在幼儿园中已经很普遍了,由于绘本形式似故事书,加之绘本教学培训的不足,大部分幼儿园拿到绘本后,多以教师讲故事或投放到区角中当作自由读物等,并没有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价值,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了解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形成,让老师找到方向。

关键词:幼儿园绘本;绘本教学;策略

绘本教学就是教师可以透过许多技巧的运用,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听故事和说故事。在教学设计中加入「说故事」活动的另外一个主要目的是,透过感受教师在说故事时候的投入与专注态度,幼儿会了解到说故事本身也是一种很有趣,很有价值的活动。如此一来,幼儿也会变得愿意与人分享他们自己创作的故事和融入在故事当中的真实生活经验,同时还可根据绘本教育分析框架达到不同领域的教育作用。

一、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分析

幼儿园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不同的是老师的教法和孩子的学,而当今社会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一些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往往把每个领域的教育教育组织得大龄化,孩子不仅不能很好的接受,还显得无趣,包括幼儿园绘本教学,往往有老师会上成了听故事、识字、背诵等,这些课上下来孩子不仅不喜欢,也没有实质性的学前发展,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大多是对绘本教学还很茫然,不知道怎么上。

二、绘本教学的意义,功能(一)增长认知学习

绘本的内容包罗万象,举凡天文、地理、历史、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种种常识皆有所描述,对阅历不多,经验有限的孩子而言,它犹如百科全书般,提供各种观察性、思考性与感受性的认知学习经验。

(二)增进语言学习

透过绘本的朗读,孩子从中体会语言之美,并丰富语汇。孩子一旦享受绘本的乐趣,必会不断问问题,不断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父母也会以感情洋溢的丰富语言响应,无形中促进孩子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提供生活经验

孩子的生活经验大都局限在周遭的家人与朋友关系间,然而绘本的内容多彩多姿,孩子可以从中体会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人事物,甚至人性百态。许多无法直接接触的生活体验,透过绘本的媒介,间接地让孩子了解与体会,无形中开拓视野,丰富生活体验。(四)艺术的熏陶

绘本大都具备简浅的文字,调和的色彩和精美的印刷,可以陶冶孩子心性,创造视觉效果的艺术品。绘本这种形式,本身就是一门艺术,绘本不仅是语言的艺术,也是一种绘画等艺术形式的综合体。具有涵养美学 绘本教你发现“艺术”,发觉“艺术”,发扬“艺术”,从而享受“艺术”(五)增进阅读乐趣

朗读绘本给孩子听时,将其语言、情感、思想,毫不保留的传递给孩子,孩子无形中体验阅读的兴趣,自然乐于看书,终生与书为友。(六)培养创造想象的能力

绘本的文字简明,而插图细腻,因此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以自由驰,并进而产生学习迁移的效果,奠定日后探索思考,解决问题的基础。

三、绘本教学的步骤

(一)选择好绘本

绘本教学的载体是绘本,只有选择好的绘本才能找到好的教学价值,如今在若大的图书世界中,很多为盈利而忽视了这一点,幼儿园本着省钱也老是买了那了价值不高的绘本,老师就将就着用来上课,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过现代通讯工具这么发达,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会发现好的绘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择:

1、画面和颜色

画面和颜色也是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幼儿喜欢的色彩是鲜明而不紊乱,大块色彩和小块结合,大块色彩最好能凸显出故事角色。故事中的角色要动态夸张,能诱发儿童的好奇心,会自然地运用形象的语言、比喻的手法自编故事内容,有声有色地讲述。颜色应是鲜明的,布局应是简单整齐的。如:故事的讲述形式或采用重复的结构方式、或情节与情节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这样的读本就便于孩子们阅读和理解。

2、绘本的文字内容

(1)绘本的文字必须自然的美妙的韵律,朗读明快、活泼、朗朗上口且简单短小。

(2)要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适当的具有阅读的挑战性,能帮助幼儿扩展理解能力、想象力、思考力,(3)字与图片的衔接,图文不能分割。

(4)必须具备故事性,而且是是随着幼儿的年龄能理解的故事。

3、根据年龄特点

在选择绘本时我们必须结合年龄阶段的需要,结合《国家中长期规划刚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或班级现存在的问题来分析。

(二)绘本教学层次

如今绘本教学在幼儿园中不能有效的实施,原因大多在于老师不知道怎么去组织绘本教学,往往就浪费掉了绘本能给我们带来的良好教育价值,因此,幼儿园教师更应该对绘本教学的层次有所认识。

1、绘本研读,深入剖析

精心筛选出绘本后,首先要对对本进行研读,绘本研读也分读薄、读厚,读薄就是理解绘本的大致内容,如:绘本的基调、画面、文字、亮点。读厚就是我们挖掘出它具体的教育价值有哪些,该怎么去实践,梳理出一个教学框架。

2、查阅资料,形成方案

在研读后梳理出框架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设计出相关的计划、方案。

3、实践方案,开展活动

4、反思实践,开拓创新

(三)绘本集体教学的策略

绘本教学按教学的方式来分主要分为:分段式、主干式、细节式、整体式、综合式。

1、分段式阅读法——有机运用故事情节。

分段式阅读法是将一个绘本分成几个部分逐步进行教学的方法。绘本通常以较多连续的画面展示一个完整的故事,相对而言有故事的容量比较大,而且不少的作品情节跌宕起伏,每个转折的关键情节都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这样的绘本就很适合进行分段式的阅读。比如绘本《给天使一对翅膀》为例。将绘本的阅读分成三部分进行,第一部分集体阅读,知道小男孩画了一个天使,而天使不要那种有羽毛的翅膀。第二部分亲子阅读,小男孩为天使画了许多美丽而又新奇的翅膀。第三部分集体阅读,天使为了报答小男孩,带着小男孩绕着老 2

胡桃树飞了三圈。最后再完整阅读故事。

2、主干式阅读法——突出呈现故事的主题。

主干式阅读法指的是在不影响作品主题的前提下,抽出绘本主要的骨架展开的教学方法。在阅读这类绘本时我们可以尝试在第一次的阅读中可采取先阅读故事的主要情节、简化语言等方式,再进入第二次的深入阅读。例如绘本《蛤蟆爷爷的秘诀》《神秘的大衣》。

3、细节式阅读法——细致地感受作品精髓。

细节式阅读法指细致地观察绘本中有趣的细节,从而达到感受作品完美意境的方法。虽然每本书的文图构成不同,以图画为主,有的绘本文字少,有的文字多,但优秀的绘本文字都考虑了情节、场景、人物、心理等的变化,图画也具有动态感和流畅性,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和谐、完整。一些图画设计非常巧妙,别具匠心,既能协助突出主题,又能让人忍俊不禁,运用细节式阅读绘本中这些精彩的部分,能让幼儿更细致感受作品,有时也能以这种方式切入来阅读绘本。如《母鸡萝丝去散步》,在故事的扉页有一张地图,就是母鸡散步的路线,画面把萝丝的家、院子、池塘、草垛、磨房、篱笆和蜂箱完整而连贯地以大页面的方式展现,把故事情节的主线直接拎出来,与地图上“母鸡萝丝去散步”相呼应,作者的考虑是多么的巧妙与慎密。

4、细节式阅读法——细致地感受作品精髓。

细节式阅读法指细致地观察绘本中有趣的细节,从而达到感受作品完美意境的方法。虽然每本书的文图构成不同,以图画为主,有的绘本文字少,有的文字多,但优秀的绘本文字都考虑了情节、场景、人物、心理等的变化,图画也具有动态感和流畅性,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和谐、完整。一些图画设计非常巧妙,别具匠心,既能协助突出主题,又能让人忍俊不禁,运用细节式阅读绘本中这些精彩的部分,能让幼儿更细致感受作品,有时也能以这种方式切入来阅读绘本。如《母鸡萝丝去散步》,在故事的扉页有一张地图,就是母鸡散步的路线,画面把萝丝的家、院子、池塘、草垛、磨房、篱笆和蜂箱完整而连贯地以大页面的方式展现,把故事情节的主线直接拎出来,与地图上“母鸡萝丝去散步”相呼应,作者的考虑是多么的巧妙与慎密。

5、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绘本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文字与图画共同承担着讲故事的重要责任,图画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托的关系,这才营造出绘本完美的感觉。因此,我们应针对不同的绘本展开教学,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精心设计,可以将上述方法进行有机地组合,帮助幼儿读懂绘本,读透绘本,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幼儿绘本是幼儿园的一大教育资源,但如何去辨别绘本的优劣,如何去剖析研读绘本,如何去实施绘本教学,还有多数老师很迷茫的问题,只要我们学会如何选好的绘本,将绘本的价值充分发掘,再用科学的方法教学,一定会发挥它的高效价值的,幼儿学绘本不是单单的的识字背诵,其实它有很多的教育教学的价值观需要我们去发现,我们要有一双慧眼去识别,用智慧去解析,用行动去运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门面租赁协议免费下一篇:让我心存感激的人高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