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技巧教学设计(通用14篇)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四教学目标为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根据初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进入迅速发展阶段,但随着力量素质的增强和身体形态的巨大变化,柔韧性会有所下降,安排的体操技巧单项教学——跪跳起,结合前面所学的其他技巧动作,组成一套联合动作进行练习。通过练习,提高单个动作的动作质量,发展学生的灵巧、柔韧、协调和定向能力,增强关节韧带的灵活性,发展前庭器官的平衡能力,以巩固小学阶段获得的柔韧素质,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和互助等优良品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体操技巧的基本知识。
2、通过技巧教学,发展学生的灵巧、柔韧、协调和定向能力,增强关节韧带的灵活性,发展前庭器官的平衡能力。
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和互助等优良品质。
三、教学内容:
1、学习体操技巧——跪跳起技术动作,练习体操技巧联合动作燕式平衡-前滚翻-后滚翻成跪撑-跪跳起-挺身跳技术动作
2、身体素质练习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摆臂、提腰、压腿、收腹 难点:摆臂与压腿的配合
五、教材和教学对象分析:
体操技巧动作,是发展学生的灵巧、柔韧、协调和定向能力,增强关节韧带的灵活性,发展前庭器官的平衡能力的有效教材,跪跳起动作技术的学习,提高学生四肢与身体的协调配合,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运动项目之间的关系,如与立定跳远。根据体操项目的动作特点,安排学生进行安全保护,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技术动作越来越复杂,需要身体各部位许多大小不同的肌群协同工作才能完成,安排素质练习,为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打下牢固的基础。
六、教法分析
本课采用分组练习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进行技巧动作练习,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密度;通过学生的展示,和学生一起评价,激励学生克服畏惧心理,努力完成动作,提高动作质量;引导学生懂得欣赏、尊重别人,对动作质量完成得好,动作有提高的同学给掌声鼓励;关注学生的差异,帮助完成动作困难的学生,使他们在学习中提高,享受成功的喜悦。通过游戏竞赛,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培养体育运动兴趣。
七、教学顺序
课堂常规→徒手操→学习跪跳起→练习联合动作→素质练习→放松调整→课堂评价
八、预计运动负荷
一新课标下改进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做法
1. 备课用心
我们要把先进的教学思想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全身心投入, 理解新课标概念和理解新课标的精髓。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就得用心备课, 时刻谨记以学生为主, 以教师为辅这一中心理念。
2. 上课专心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 而教师的责任心和学生的参与性则是最主要的因素。教师把心思都用在课堂上了, 摆正了态度, 教师就有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信心, 就能用最完美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使学生能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掌握运动技能。
3. 教师关心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课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因此, 不管是教学内容或是教学手段都较过去做了较大调整, 学生们的自主权多了, 活动的空间大了, 但技术动作的难度则没有降低, 这对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仍是个难题, 而教师的关心则会弥补这些不足。在上体育课时, 教师以健康、融洽的情感投入到教学中, 会使学生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产生积极向上的行为。
4. 树立自信心
体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首要金科玉律是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欢乐和学习成功的欢乐, 是在孩子们的心中唤起自豪感、自尊感。”对学生来说, 体育学习上一点一滴的成功, 是产生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根本源泉, 是树立学生自信心的根本保证。
5. 健康身心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这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这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体育教学要想真正做到健康第一, 教师还要在平时的授课中不断灌输终身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是培养与发展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的主导, 让学生在学生时代就学会健身的一技之长, 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使之终身受益。
二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思考
近年来, 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 笔者对体育教学目标、主体和教学评价等问题进行了反思。
1. 新课标下对体育教学目标问题的思考
随着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必须转变教学目标与指导思想。新课标推陈出新, 拾遗补阙, 以发展的观点提出了五个领域的目标, 即运动参与;知识技能;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社会适应。在培养人才方面, 教学目标应转化为:通过体育教学, 培养学生的现代体育意识,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培养对体育的兴趣,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对体育锻炼的欲望、志向和习惯, 使体育生活化, 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2. 新课标下对体育教学主体问题的思考
新课标提出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但是这样的思想未能在教学中得到体现, 在实践教学中一些体育教师在学生主体问题上认识不足。从教学上看, 教师教学思想僵化, 缺乏对实践教学的本质、价值、内容的深入认识, 难以将“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真正体现到教学中去。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实践表明:首先, 教师从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条件出发, 创造出不同特色的体现素质教育功效的体育课结构模式。其次, 表现在师生关系与教学活动中, 师生互动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 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再次, 在教学上, 教师要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教学, 教师作用重在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3. 新课标下对教学评价问题的思考
传统教学中的绝对性评价, 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根据, 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是一种打击。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内容基本上局限于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价, 忽视学生的学习态度、身体差异与体能, 这对学生来说很不公平, 致使客观上的分数与实际能力脱钩, 不利于发现与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 不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确立自信。损伤了学生的自尊, 扼制了学生个性的张扬。教师要考虑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在教学中, 做到多鼓励, 区别对待, 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新课标下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把体育课上成对学生的终生体育锻炼有用的、为学生所喜爱的课程, 让他们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和魅力, 使他们乐学体育, 终身体育。
参考文献
一、指导思想理论依据
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课标”的精神贯彻始终。
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选用健美操作为教学内容,意将健美操的健与美、力与美的核心传授于学生,重点培养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以及自我展示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不同风格的音乐贯穿于课堂之中辅助教学,利用讲解、示范、口令、手势、展示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锻炼激情,形成积极参与合作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里得到有效的学习与锻炼,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健美操的乐趣,为施展才能、掌握动作,学会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
二、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师参考书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 全一册)健美操自编组合套路、师生自编动作展示
三、单元课次
“健美操自编组合套路”共10次课,本次课为第3次课
四、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健美操是现代学生尤其是女生喜爱的一项运动,在各个年龄学段里,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它具有鲜明节奏、韵律十足的身体运动,其特有风格为动作多变,刚健有力,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各种走、跑、跳、踢、转、控等徒手动作和舞蹈动作以及变化多端的队形动作,整体要求弹性有力、流畅自然、突出力度、力求完美的有机变化。这项教学对学生的协调性有一定的要求。
本单元的教学,准备用10次课来完成,本课为第3次课。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动作弹性和力度以及身体控制能力。
难点:合理运用步伐,协调连贯及自我表现力。
2.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1、2班女生,共计40人。她们正处于青春期发展时期,对新的事物接受能力强,思维广、有朝气,对健美操项目有所了解,但属于起步学习阶段。在技能水平方面,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和创编能力,学生总体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在协调性和表现力方面需培养。
3.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本课采用镜面示范、背面示范、口令,手势提示、快慢结合、由简到繁、重复递进、层层深入、巩固记忆,学生自编和展示表演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发现错误动作时,做到及时纠正,传授正确的动作技术要领,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逐步学会健美操锻炼方法。
4.教学资源——音响设备、各种风格的音乐素材。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师生自编动作展示
■
六、本课特点
本节课以音乐为辅助教学,贯穿整节课:1.开始的热身活动是采用三种不同形式、不同音乐方式进行热身,教师带领学生在超级女声的音乐中复习和掌握健美操常用的基本步伐;在我心依旧的慢曲中进行柔韧拉伸,矫正身姿;在芭比娃娃的乐曲中进行手臂动作的基本协调练习,为后面的教学环节作铺垫。2.基本部分的学习继续采用音乐来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和练习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感十足的音乐伴奏下愉悦的学练,代替枯燥单一的指令性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通过进一步的示范讲解、带领、累计等方法手段,将新旧组合动作与音乐结合起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自信、乐观以及审美的能力,达到健体、健心、健美的目的。3.在师生互动自编动作展示环节方面,音乐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组学生精心准备,大胆展示,将创编的动作配上自己喜欢的乐曲分别进行了表演,学生们在这种互相展示方式中观摩学习,汲取灵感,为进一步的创编教学积累知识和经验。4.结束部分的芭蕾七位手作为放松身心的整理环节,一首“虫儿飞”的优美音乐让学生内心最柔美的一面呈现出来,达到舒缓身心的作用,为本节课的结束划上圆满的句号。
本课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以健美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围绕着健美操基本步伐、自编的组合套路、师生互动展示以及专项素质练习、芭蕾七位手的放松整理等环节一步步的展开教学,使这节课在音乐伴奏下圆满地完成。
1.音乐是健美操的灵魂,没有了音乐的伴奏,健美操的动作也缺乏生气和色彩,因此我在教学的一开始就采用了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热身的练习,调动学生情趣,渲染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的角色之中,不过热身的时间有些过长,内容还是比较符合学生学习的水平。
2.在自编组合套路的复习和新授的环节上,虽然教师采用了多种教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上缺少灵活应变,教法步骤太快,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互相复习、互相记忆动作,不过学生总体的表现还是非常好的,基本上都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较好的完成,令我意外,为她们骄傲。
3.在师生互动展示环节上,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分组准备各组的动作,在课上展示表演,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和学习交流的空间,各组学生完成的还是不错的,各有特色,表现的状态也是非常的好。不过,学生还是缺乏应有的表现力(表现力是一个人气质、自信和自我个性的综合体现),动作的基本姿态和身体的姿态意识也很欠缺,这儿需要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重点培养与训练,让学生们知道真正的含义和需求,这也是我在这次的授课中深刻体会到的。
4.另外,对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缺少的,知识的储备是需要不断积累和推陈的。学生需要教师的给予和帮助。
最后想说的是:多多锤炼自我,严抓常规教学,提升业务能力,落实课堂教学!
一、德
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XXX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思想一直保持良好的先进性和党性,严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加强政治意识,树立大局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团结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严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
二、能
教学上,XXX积极主动学习业务,更新知识信息,提高专业技能,在备课、上课过程中,发现其知识与技能上的不足,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并且积极向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通过听课、总结经验、应用于实践,提高其专业与综合业务水平。
工作中,XXX尽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完成领导交予的任务,与同事相处融洽,能够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维护部门正常工作秩序。
三、勤
XXX自工作以来,始终保持着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乐观向上。遵守学院和部门的一切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学习和活动,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绩
1.教学工作
20xx年上半学期主要承担了的7个班的体育与健康课, 下半学期主要承担了艺术设计学院的体育与健康课。在上课过程中,能够认真备课,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的综合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业务工作
本年度XXX还完成了其他一些工作,主要包括:
(1)负责学校XXX队的训练工作,带队参加XXX;
参与学校运动会裁判工作;
协助教研室完成大二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积极申请校级课题,并以XXX课题立项;
参加校内教学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
积极参加学校以及校外的业务进修和培训;
协助工会组织教职工排球赛;
组织学院学生排球赛;
参加越野赛裁判工作。
(2)作为行政干事,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一线教师提供服务保障。
协助办公室同事完成各项行政日常工作;
与部门同事完成教师信息汇总上报工作。
3.主要成绩
带队参加20xx年全国全民健身操舞锦标赛宁夏赛区获得一等奖;
带队参加XXX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健美操比赛获得踏板踩第四名,轻器械第六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在体育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上肢力量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本节课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重点提高学生的上肢运动技能,发展规律学生的上肢力量,培养学生刻苦耐劳、积极进取、勇于拼挑战、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教学目标
掌握上肢力量练习的运动技能,提高和激发学生对上肢力量练习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培养学生乐观开朗、刻苦耐劳、积极进取、勇于挑战等优良品质。教学内容
男生:杠铃推举练习、双杠屈臂伸。女生:哑铃练习、双杠双臂支撑前进练习。学情与教材分析
近年来学生的上肢力量明显不足,个体之间的差距也比较明显,女同学尤其突出。初二学生积极好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安全意识较差。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的练习内容,提出不的练习要求。在安排杠铃推举练习、双杠屈臂伸、哑铃练习、双杠双臂支撑前进练习时候,进行强强、弱弱组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较好的锻炼,同时由小组长带领做好安全保护。
五、组织与教法
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贯穿全课堂的教学。分小组自主学习,由小组长负责,教师个别指导。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六、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课堂常规→准备运动→教学分组练习、展示→放松→小结评价 上肢力量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 目标
学习掌握力量训练的方法,提高和激发学生对力量练习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刻苦耐劳、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
课次
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了解学习引体向上(男生)、支撑摆动(女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体向上(男生)、双杠支撑摆动(女生)
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了解学习哑铃扩胸、推举的练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哑铃扩胸、推举 角力 俯卧撑
1、分组练习
2、教师指导
3、同学展示
1、了解学习双杠屈臂伸、双杠双臂支撑前进的练习方法。
2、培养学生对力量练习的兴趣。
1、双杠屈臂伸(男)
2、双杠双臂支撑前进(女)。
1、分组练习
2、教师指导
3、同学展示
1、进一步学习杠铃推举、双杠屈臂伸、哑铃扩胸、推举、双杠双臂支撑前进的运动技能。
2、提高上肢力量。
1、杠铃推举、双杠屈臂伸(男生)
2、哑铃扩胸、推举、双杠双臂支撑前进
1、分组练习
2、教师指导
3、同学展示
初二体育课教案
班级:二(2)班人数:54人(男34人、女20人)教师:易明辉指导老师:邓蔚林 学习目标
掌握上肢力量练习的运动技能,提高和激发学生对上肢力量练习的兴趣。
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培养学生乐观开朗、刻苦耐劳、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等优良品质。
教学内容
1、杠铃推举、双杠屈臂伸(男生)
2、哑铃扩胸、推举、双杠双臂支撑前进
教具
杠铃双杠 哑铃
顺序
课情景导入→课堂常规→准备运动→教学分组、分层练习、展示→放松→小结评价
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负荷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一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
小
1、体育课常规
2、宣布本课内容
以奥运会精神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
二
1、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部分。
2、体验活动的快乐、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中
1、绕圆圈慢跑、说数字成语组队
2、徒手操
1、启发
2、讲解要求
3、参与练习
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
三 25
1、积极参加练习
2、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掌握正确的上肢力量练习方法。
3、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挑战、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
大
1、哑铃扩胸、推举
2、角力
3、俯卧撑
1、讲解要求
2、展示指导
3、鼓励表扬
1、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
2、由小组长指挥
3、注意安全
四
1、积极参加练习。
2、培养学生合作、自觉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
中
友谊连接游戏
讲解要求 鼓励表扬
1、按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
2、分组自主练习、由小组长指挥
3、小组比赛
五 调节身心、放松身体
小
圆圈舞
1、示范引导
2、教师参与
3、总结本课情况
模仿教师完成动作
运动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60—75%平均心率:130—150 强度指数:1.5—1.8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多个领域均进行了改革,其中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30余年。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反,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电脑等高科技产品大大的减少了人们活动量,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国民体质监测报告和教育部同期发布的《20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仍继续呈现下降趋势。无论从教育改革或者大学生身体素质方面都反映出我国教育面临着改革的困境。因此,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也必须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建立和形成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通过改革给大学体育创造更好的发展,使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把“终身体育”这一现代体育教育理念,深化到每个受教育者的价值观中,促进我国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具有较强职业竞争力的合格人才。
2我国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现状
自和教育部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出台后,中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在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方面的科研论文数量逐年增加,研究内容涉及了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法、模式、评价等方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1教学理念的创新研究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逐步提高,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终身体育”的课程理念渐渐深入人心,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提出了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阳光体育运动”理念,与新时期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相比较,它使体育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一种积极、阳光、乐观、豁达的生活方式,对于每一名学生来说,参加“阳光体育”不仅让健康和运动的理念深入学生内心,而且让体育运动成为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学生终身相伴。
2.2教学目标的修订研究
我国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改革的日益深化,推动了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变革,20教育部制定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在经历了单一化和多样化的改革时期之后正向个性化的课程改革迈进,大学体育课程目标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取向。新的体育教学目标充实了许多新的内容,更加强调“三位健康观”,增强了课程目标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落实了心理健康目标、增加了社会适应目标和切实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发展。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这在现行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3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
以前我国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称之为《体育与保健》,它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改的原型和基础。新一轮课改后,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原来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先提出课程目标,再列出与目标相应要求所需要的课程内容,用目标引领内容,课程内容由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安排,没有具体的硬性规定,结合不同水平的学生状况,课程内容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水平一、二阶段以激发和保护学生体育兴趣为主,重点发展学生的基本身体活动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水平三阶段以形成和发展学生体育爱好为主,适当减少学习内容,在每类项目中有重点地选择一两项运动项目;水平四阶段要求学生重点学习一到两项运动技能,要求熟练运用该项运动技能。
2.4教学实施的改革研究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体育教育工作,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来明确规范体育课程教育,然而从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现象并未得到改善,以及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不强等方面看出: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另一方面,学生人数多、运动场地小,体育器材少这一普遍现象也制约着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实效性。针对这一现象,部分高校各种有效的课程实施模式与策略改变这一现象。如华东师范大学采用微视频的上课方式,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观看一些图片、史料和外景的方式来呈现学习内容,教师的语言更多是以画外音或者简单地串联主线的方式出现;还有的.学校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分而不统”的分组教学模式,即按知识技能掌握程度来分小组,每个小组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和内容,尊重每位学生的不同身体条件和技能程度。
2.5教学评价的改革研究
在以往体育课程教学评价中,由于受学科主义和竞技运动比赛的影响,评价内容比较多的是体能的评定和知识与技能的评定,新课改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的三位健康观,在原基础上增加了态度与参与的评定和情意与合作的评定,并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评价目标体系。课程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同时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层次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体质评价与体能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改变以往评价与教学同步结束,无法实现评价结果适时反馈的弊端,促进了学生更全面的發展。在具体评价方式上,有观察、口头评价、测验、技能评定等多种评价方式。在评价主体上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以往只重视教师评价的错误方法。
2.6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目前体育教学改革中,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目标流于形式,多数学生毕业时根本不能掌握一到两项运动技能,更谈不上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体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甚至统一的国家锻炼标准和考试形式,各地高校不能有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而形成了机械呆板的体教格局,使高校的体育教学过于循规蹈矩、整齐划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体育教学中注重身体素质和竞技体育,侧重于运动技术,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东西,比如心理、社会适应、学生的创新、不同需求、个别学生的身体体能等诸多方面。考核中不能做到区别对待,重复培养学生,难以学以致用的现象仍为严重,更为严重的是学校对体育课程在体育场馆器材、仪器设备投资不足,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3国外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澳、新、日等一些發达国家开展了一系列“以市场为取向”的教育改革。其中“美国的SPARK(Sport,PlayandActiveRecreationforKids)课程”“澳大利亚的HPE(HealthandPhysicalEducation)课程”和“日本的体育健康课程”被视为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成功典范,深受学界的推崇。
3.1美国SPARK课程项目
课程最初是为了解决美国普遍存在的学生肥胖问题,改善学生的健康水平。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为教学理念,与过去的课程目标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相比,SPARK课程目标更加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除了涵盖传统的体育项目以外,还加入不少如地图挑战、飞盘、特技与翻滚等新颖刺激的个性体育项目;在与体能相关的活动中融入体育锻炼的知识与方法,在与技能相关的活动中渗透健康知识的传授。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即刻开始热身的基本教学策略,明确体育活动区域的边界和规则以及简明教学提示;教师通过发放任务卡、学生通过找伙伴的形式自行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全体参与的教学课程理念。在课程评价上,SPARK课程采用发展性评价和过程评价,主要关注学生个体的纵向比较,即进步幅度。
学校大多采用委托性体育场馆运营模式,与较强经营管理能力和能够承担经营风险的企业签订经营管理合同,明确他们之间的责、权、利关系,经营者受学校委托作为场馆的法人代表,负责场馆的日常经营管理,减轻学校维护经费负担的同时,合理使用场馆资源服务社会,并有相当数额的盈利返回学校体育。
3.2澳大利亚HPE课程
澳大利亚HPE课程较以往的体育健康课程目标相比,更注重对人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知识的培养。其以丰富的课程内容为特点,不但有身体运动的知识,更多的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如青春期生理知识、人际交往、安全、食物选择等诸多问题相关的生物学、营养学、生理学等多学科知识。
其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包括五个学习领域:领域一,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AttitudesandVal-ues),贯穿整个健康与体育的教学过程;领域二,要求学生学习和理解健康和身体运动的相关概念(KnowledgeandUnderstandings),以保证他们能够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领域三,要求学生能够展示身体运动的技术和策略(SkillsforPhysicalActivi-ty),以及自信的参与到身体运动中;领域四,要求学生能展示制定健康生活方式时所展现的自我管理的技能(Self-managementSkills);领域五,要求学生能够展示和谐人际关系、健康生活方式中交往技巧的能力(InterPersonalSkills),由于HPE课程计划非常强调对学生实际需求和学生现状的调查和尊重,一切学习计划都是以学习成果为核心,并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由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共同制定和实施,进而选择相应的教法和学法,因此,其课程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更好地保证了各校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3.3日本大学体育教育课程改革
1991年,日本大学体育教育课程改革是作为日本高等教育整体改革的一环被推动的,它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完全放弃坚持半个多世纪的大学一二年级必修体育课程的法规性要求,将课程性质的决定权下放给各大学,这也促成了日本大学体育课程呈现形态及结构多样化的特点。
日本大学体育课程分为必修类、选修类、不开设三大类型,课程最富生命力的环节即是各种选修科目的设计与实施。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的保健体育课程建设中呈现了专业化的取向:其作为基础科目称为“Sports身体运动”(必修课);作为综合科目称为“身体运动科学”(任选课),主要包括身体运动科学、身体运动实习和健康Sports医学,其中,在我国只有体育专业学生才有机会接触的脑电图、肌电图、动物实验等也涵盖在健康Sports的学习内容中;作为主题科目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季节性或特殊运动项目,如瑜伽、滑雪等;作为后续科目,还开设以三四年级为对象的“Sports训练”。这种适应时代发展而设计的大学体育健康课程内容体系,能与其他学科选修科目比肩的运动科学类选修科目,使日本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在相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我国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
我国现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以来,大学体育教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取得诸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在何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外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路径和经验研究,或许可以成为我国课程改革所需要的他山之石,逐步将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变推向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改革(见图1)。
4.1给与地方和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统一,在课程计划的安排上应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根据学生需求、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针对性、连贯性的教育理念,使终身教育不再只是口号。
4.2充实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知识体系
丰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即从设计选修科目人手,充实和强化大学体育课程的知识体系,把多学科整合成为专业化新型科目的选修课程,设置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课程内容,教学内容设计结合各地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来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综合多学科的知识和背景来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3提高课程教育实施的操作性和系统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将改革落到实处,对改革的具体实施人(一线教师)是个不小的挑战,首先课程改革应有操作性,并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接受,在改革过程中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地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学习气氛,提高课堂效率。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任课教师和上课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满足学生好玩的天性和追求刺激的需求,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再难以企及。
4.4建立“课程改革”实验效果评估机构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评价注重个体差异,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水平、学习过程、日常行为表现等纳入到学习评价体系中,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逐步完善评价体系,改变过去只注重学生运动成绩,要更多关注学生个体的纵向比较,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和赏识,逐步完善课程改革反馈调试机制,建立一个相对独立且具有较深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研究经验或背景的“课程改革”实验效果评估机构尤为迫切和必要。
4.5多元化经营与管理高校体育场馆设施
高效体育场馆担负着学校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科研、大型活动、各种重要竞赛等任务,体育场馆昂贵的日常维护费用给各高校造成较大压力,只有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把我国高校体育场馆推向市场,引进社会资金建设和运营体育场馆,才能发挥体育场馆的真正作用,做到“以馆养馆,以体养体”,促进高校体育建设的良性循环,更好地实现高校体育资源的效率最大化效应。
5结语
在执行体育课程标准时必须提及学习目标的普遍适应性。因此体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体育课程实施中的一个亮点, 他有助于弥补体育教学条件的不足, 有助于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新的体育教学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应该还包括体育教师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体育教科研的良好开展。新课程标准为教师和学生进行体育资源的挖掘和整合提供了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更大空间。
一、体育设施资源
体育教学场地如果设计得趣味性强, 针对教师来说就是意味着教学成功了一半。如果您现在看到的是:几个由小木箱堆积而成的堡垒, 里面放了很多垒球, 8~10米处有几块投掷靶树立着, 而另一块则是由体操棒、体操垫、跨栏架、跳绳组成的综合的最佳捷径之一, 是体育课程标准高质量实施的保证。整合众人的智慧, 多组织讨论研究, 不断挖掘, 就容易碰撞出创新性的思维火花来。
只要我们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所有的体育资源, 体育课程也就不再被体现为仅仅是体育课堂教学, 而是体现了更加重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机整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 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的成长。体育课程也将充满着无限的活力和生机, 更好地谱写出素质教育的新篇章!
谈教育实践中教育机智的体现
徐潜
教师的教育机智绝不仅仅是教师先天的教育天赋之使然, 而是教师在后天的教育活动与教育环境中, 经过磨炼与感悟而逐渐获得的。“它是教师在精神上成熟的结果, 是教师为掌握专门知识和养成与儿童交往的技能而做了大量工作的结果。”
一、爱护尊重学生
学生的自尊心强, 特别敏感, 也是十分嫩弱的, 所以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它:
案例1:有一所小学曾发生这样一件事, 一个刚入学的学生, 有一次放学回家, 路上看到水果摊上鲜红的苹果, 就顺手拿了一个吃起来。营业员抓住他, 向他的班主任老师告状, 说孩子“偷店里的东西”。是不是“偷”呢?班主任老师并不轻易下结论。把孩子找来谈话后, 才了解到他在家里吃东西, 从来都是自己拿的, 这一回看到店里放着苹果, 想吃也就拿了, 根本不懂得“拿”和“偷”的区别。于是, 班主任老师从日常生活例子讲起, 由浅入深地帮助孩子分清拿别人的东西和拿自己家里的东西是不同的, 循循善诱地指出“不经允许是不能随便使用别人东西的。”教师为了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巧妙地避开了一个“偷”字。这位老师之所以能像医生治病一样, 精细地察看病人的病情, 然后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地做好思想工作, 就在于他思想上真正确立了尊重学生的观念。
二、丰富的知识、经验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学习教育理论、专业知识, 努力参加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还要有广博的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和文学修养, 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不至于被学生的难题“问倒”。
案例2:特级教师于漪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教《木兰辞》, 听到有个学生嘀咕说:“写得倒蛮好, 不过是假的, 吹牛。”别的学生也跟着七嘴八舌地说:“同行十二年, 这么长时间不知道木兰是女郎, 根本不可能。”“一洗脚, 小脚就藏不住了”。在一片喧嚷声中, 于教师说:“南北朝时妇女还不裹小脚。”谁知这个回答还不能解除学生的疑问。一位学生又问:“那么, 中国的妇女什么时候开始包小脚的?”其他同学也跟着问:“是啊, 哪个朝代呢?”这一来, 可把老师给问住了。谁会想到从木兰从军竟会牵出妇女缠足的问题呢?课后, 老师立即查阅了好些书, 方从《陔余从考》中查到了“弓足”的说法。
三、良好的心理品质
1. 敏锐的观察力
教育机智是建立在周密地观察、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基础之上的。没有教师敏锐的观察力, 也就谈不上教师巧妙的教育机智。
案例3:上海市有一位小学教师, 她曾教过的一个三年级班上, 有一位女生班干部, 长得白白胖胖, 文文静静, 除了体育外, 门门功课优秀。有一次, 几个女生在进行爬竿锻炼, 她却没有爬几下就直往下滑, 老是爬不上, 急得满脸通红。后来干脆呜呜地痛哭起来。老师知道这件事后, 便留心地观察她。后来又有一次, 这个学生在家里跟她的表弟下棋, 一连输了两局, 竟关起门来大哭一场, 哭完又拉住表弟再下, 直到赢了才罢手。这一天恰好老师去家访, 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老师经过再三观察, 分析她每次哭的原因, 发现她的爱哭正是她自尊心强的一种表现。于是把她好胜好强的性格特点, 引导发挥到体育锻炼上去, 同时给予她具体的帮助指导。这样, 经过半年时间这个学生就通过了小学生体育锻炼标准, 还报名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比赛。
2. 灵活的思维能力
具有思维敏捷性的教师善于从突发情境中, 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实质, 迅速作出判断, 明确问题的症结所在, 迅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方法;具有思维灵活性的教师结教育突发情境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 提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与方法, 善于根据情境的变化及时改变原来的计划、方案与方法。
3. 积极稳定的情感
热爱学生的情感, 不但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原动力, 而且也是教师教育机智赖以生长的土壤。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训练的场地。这样的场地、器材的设计从开始排队的那一刻起, 学生就已经忍不住内心的喜悦, 开始想象课的内容, 迫切想尝试练习了。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也就会油然而生。
二、体育教师素质的全方位提高
课程标准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思想观念和很强的素质教育思想。摆脱传统的体育教育思想的束缚, 敢于创新、尝试未知、勇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新的挑战。更新教育观点是课程改革的先导,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转变教育观点是课程改革的先导。
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做一个决策者, 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在这种课程环境下, 教师具有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如创造出适合学校特色的项目, 为学校创设气氛, 创设某种学习环境, 设计教学活动, 表现自己的教育理念。
三、体育教 (科) 研的开展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教学;走班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5-0094-02
1 前言
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是初中教学的延续,也是学校教育的关键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在生理上处于青春发育后期,身心发育逐渐成熟,其独立性、自我控制能力开始明显增强,对体育的兴趣趋向于集中、稳定,对体育教学内容、形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而在选项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走班制”教学,就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和爱好,来选择教学内容,为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目前全省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为了探索高中体育教学更好的方法,我校自2004学年开始对高一、高二年级进行了体育选项教学。2008学年开始,又大胆推出了“走班制”体育教学,统一对整个高一级部的24个教学班的所有学生进行了“走班制”体育教学。在学习田径模块的同时,对全体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进行汇总,最终根据级部五名体育教师的情况,选出了学生最喜欢的五个模块项目: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再根据模块项目制订了18学时的教学计划,并实施教学。修满18个学时后,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认定学分。然后继续进行下一模块的选学报名,重新组班进行下一个模块的教学。高一、高二各修四个模块,8个学分;高三修3个模块,3个学分,共11个学分。比较过去,目前的这种教学形式更能激发学生对体育模块的学习兴趣,并能满足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需要,使其热情高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我校高一级部全体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共发问卷1260份,回收1178份,回收率93.49%。学生所选项目占总人数的比例排名如下:羽毛球41.5%;篮球30.9%;乒乓球8.7%;排球6.8%;足球6.2%;健美操等。
2.2.2 访谈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走访了诸城市教研室、潍坊市教研室和山东体育大学等相关体育教育专家。
2.2.3 在线交流法。我们多次利用网络与省市级教育专家和体育教学名师交流沟通。
2.3 “走班制”教学法的界定:“走班制”体育教学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依据运动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原理,从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构建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素质基础、兴趣爱好,并在具备足够师资、场地、器械的情况下,经由教师指导,组长带头,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
3 结果与分析
3.1 “走班制”体育教学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与,全身心地投入,以得到体验和满足。当他的体育技能进一步提高时,他对运动的兴趣则会更加浓厚,从而为终身体育的发展奠定基础。从我们开展的“‘走班制’体育教学是否能提高你对运动项目的兴趣”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有76.5%的学生做出了肯定的回答,10.6%的学生给出了否定的回答。可以看出,“走班制”体育教学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这一点上,是起着肯定作用的,并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体育兴趣在良好的教学条件下,更加趋于稳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开设一些能让学生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这样的教学模式才会适合高中体育课教学,而“走班制”体育教学是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因此,提高了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满足了他们对体育运动兴趣的需要。从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有56.4%的学生认为“走班制”体育教学比初中的教学形式要好,21.6%的学生认为各有所长,有76.8%的学生对体育课有热情的期待,有87.6%的学生更喜欢能满足自己兴趣需要的“走班制”体育课。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走班制”体育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这也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3.2 “走班制”体育教学调动了学生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影响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下,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选项教学从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出发来设计教学,开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在“走班制”体育教学过程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在上课时能自己主动参与练习,喜欢以自己练习为主,自觉积极性原则在走班制教学中得到较好地贯彻。
身体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这种需要是进行体育运动的心理因素之一。体育教学就是要根据学生对运动需要的迫切程度,来满足学生的运动需要,使学生始终保持对运动的兴趣,保持其参加运动的积极性。从调查的统计结果来看,超过半数的学生能在课外时间参加所选项目的活动,这说明“走班制”体育教学不但能满足学生在课内对体育运动的需要,使学生在课内积极主动地练习;而且还使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课外也自觉地参加体育运动。
3.3 “走班制”体育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走班制”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专项技术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锻炼的习惯。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普遍能认识到身体素质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对需要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持肯定态度。也就是说,“走班制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养成终身体育等方面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 结论与建议
4.1 通过调查分析,走班制体育教学确实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满足多数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并能促进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练习,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带动学生身体心理等的全面发展,值得大力推广。
4.2 实施“走班制”体育教学,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学生在基本技术、技能、战术、体能上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且融洽了师生关系,使不少学生通过“走班制”体育教学结识了具有相同爱好的更多同学,创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发展夯实了基础。
说 课 材 料
本课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人人享有体育,人人都有进步,人人拥有健康。改变了过去只重视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只关心学生的生理负荷,到现在的更注重沿着学生心理变化这条主线来设计课堂教学模式,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淡化技术,强调健身。改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现在的“用教材教”,变学科结构为学习结构,加强了体育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体育教学的实用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改变过去学生的被动执行任务为现在的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教师“教”的要求为学生“学”的需要。
一、说教材
依据《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安排了以脚内侧传接球为主的游戏(主教材)和尝试性的小足球比赛。通过游戏和比赛,使学生初步掌握脚内侧传接小足球的动作技术,提高学生踢小足球的能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初三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他们的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善,在安排搭配教材时应有计划地让上、下肢交替练习,所以这一单元我还安排了相对上肢运动比较多的内容为副教材。如:上肢的投准和投远练习、跳绳和软式排球等。
球类是学生最喜欢的体育活动之一,其活动特点是集体性和竞争性强,锻炼身体的综合效果好。是树立群体意识,培养应变能力、团结合作精神,充分发挥集体力量,以及促进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内容。初中的足球教学属于第一层次,其教学要求是:采用游戏的形势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体现小足球的集体性,趣味性强的特点。在游戏和比赛中学习和掌握一些简单的技术动作和技能,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使学生体验参与的乐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游戏在初中体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内容丰富,形势活泼,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深受学生喜爱。他对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充分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及树立群体意识,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同伴间良好的关系以及团结合作、遵守纪律、活泼乐观、勇于进取、敢于创新等优良品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脚内侧传球动作重点:踢球脚的脚型和踢球部位
脚内侧接球动作重点:判断来球方向,并对准方向接球
二、说学生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三学生。这个年龄段是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发育较晚,他们的动作不够准确,下肢动作灵活性、协调性较差思维能力逐渐加强。因此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天地,让学生由观察思考中得到启示,得到锻炼。由于学生知识程度的深入和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大量的时间被主科所占用,用来运动和娱乐的时间太少,因此他们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非常喜欢。加之这些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意志较为脆弱,有时怕苦、怕脏、怕累,吃苦耐劳的精神还需培养和磨炼。
好动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的自豪和兴趣,喜欢学习别人的运动技巧,自信心强,有时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但他们还存在着任性,娇气、依赖性强、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在教学中我有意识的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多表扬,少批评和指责。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成功感,给学生带来:学会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悦,获胜了的开心和自豪,正确引导学生,弱化、扭转不良的心理倾向。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兴奋占优势,注意力不集中。对于恐惧时的情绪较能控制,情绪的表现多以言语或表情表示,极少的行为来发泄,思维开始有抽象性现象,也具简单的推理能力。他们团体意识逐渐加深,除对个人的竞争有兴趣外,对团体竞争也发生浓厚兴趣。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态度,对善恶观念也有显著的进步。
老师:陈春天 年级;五年级
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预防
教学任务:
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掌握预防运动伤害的方法。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具备预防意外伤害的能力。
2.教导学生具备运动伤害预防的知能,以减少运动事故伤害发生并维护身体健康。
能力指标 : 养成良好的健康态度和习惯。2说明并演练预防运动伤害的方法。
教学资源 :
运动损伤的预防.健康教育辅助教学录影带。
教学流程
一.预备活动 :
1.请学生事先分组搜集有关‘运动损伤的预防’的资料。
2.老师事先搜集有关‘运动损伤的预防’的图片及教学资料。
二、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三、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同学们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有的同学,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运动也容易受伤;
3、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4、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如我们五年级有的同学经常不遵守纪律,违法活动的要求,这样的同学就容易受伤。思考题:
1、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四、运动损伤的预防
1、我们要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 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我们要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同学们要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学生讨论: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行,体育的新式教学理念已经走入了全国各大中小学校中。教师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通过运用体育锻炼与健康课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培养符合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一、目前初中体育课堂的现状及对其的改进方式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课程设立的初衷原本是为了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由于目前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教师在初中体育的课堂教学中逐渐与体育教学的初衷渐行渐远,各式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上的错误与漏洞层出不穷,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没有太大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下降一方面可能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体力集中精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而导致学生文化素质的不断降低;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也体现出教师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存在漏洞,这与新课改中所提出的“优质体育教学”目标不符。同时,由于教师在实际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没有高效的教学策略,久而久之就导致了恶性循环现象的出现。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现状,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更新初中体育教学观念,使用更加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其次,教师应该增加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进行相关体育锻炼的时间,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初中体育课堂中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问题。例如,在田径运动的课堂中,教师可以制订完整的课堂教学计划,并要求学生进行适量的跑步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
二、教师运用高效教学手段提高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首先,教师在初中体育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端正教学态度,重视对学生的体育教学。其次,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监督机制,避免“占课现象”的发生。最后,教师可以运用新式的教学手段,以此达到进一步提高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的目的。以下为几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手段,可供教师进行教学参考:
1.建立以人为本、师生平等的初中体育课堂
师生关系是否应该平等是近年来教育界热议的一个话题。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师在学生义务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建立以人为本,师生之间平等相处的和睦关系,这种新型的课堂模式同样适用于学生的初中体育教学过程。建立以人为本、师生之间关系平等的新型初中体育课堂一方面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保证教师事先制订的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同时,这种新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顺利完成,对教师帮助学生解决体育锻炼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例如,在足球教学中学习“脚内侧停球与踢球”知识点时,教师为了开展师生平等的新式体育课堂模式,可以亲自融入学生的体育课堂中,当学生遇到“脚内侧停球与踢球”动作困扰时,可以立刻向身边的教师提问。教师通过具体的踢球与停球动作,帮助学生解决如何寻找脚内侧在踢球或者停球时的受力点与发力点,从而建立以学生为本、教师与学生平等共处的新式初中体育课堂。
2.开展体育拓展活动
开展体育拓展活动是初中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充分的体育拓展活动之中强健体魄,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体育拓展活动中所蕴含的生活道理,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情商与身体双重发展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初中体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体育拓展活动还可以让学生的身体与思想得到充分的放松,从而有利于他们之后的学习与生活。教师在开展体育拓展活动时应该考虑该拓展活动是否与教学内容相契合,从而达到有效延伸初中体育课堂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篮球运动技巧及其规则”这一部分的相关体育知识时,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上向学生教授相关的篮球起源知识,以及篮球规则中关于“走步”“二次运球”“回场为例”等理论知识。在课下教师可以组织热爱篮球运动的学生开展篮球班级友谊赛,让学生在这样的拓展活动中放松自我,并运用自身高超的篮球技巧奋勇拼搏,帮助自己的球队获得最终的胜利。
教师在初中体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重视学生的体育教学。同时,在体育课堂中注重体育理论知识与实际体育运动相结合,并开展相对应的体育拓展活动,全方位地到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施群英,仇亚娟.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模式的构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导课不仅是具有科学性的工作, 需要遵守一般的理论要求, 而且是一项个性化程度很高的工作, 需要教师艺术地创造。尤其在体育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多样化的教育教学功能往往体现在广大体育教师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教师自身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对导课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几年的新课程实施中, 涌现出了众多的体现体育教学新课程特点的导课方法和技巧。
1. 温故导课。
巴甫洛夫指出:“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解决的。”现代教育学中的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 学习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是对已有认知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由于体育的技能学习具有一般知识学习的共性特征, 因此温故知新的过渡式导课就成为体育教学中常用的导课方式。
温故导课, 就是在一堂体育课的基本技能学习以前, 教师对学生以前所学过的技能进行复习, 或者对学生已有的与本课新技能有关的生活经验进行提示, 逐步引导出新技能的学习。比如在学生学习跳远以前, 可以用“跳格子”、跳单或双圈等练习作为准备活动的内容。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复习以前学过或体验过的技术动作, 另一方面通过新、旧技能之间的联系, 加深学生对新技能的理解。很显然, “温故”是手段, “知新”才是真正的目的。在具体应用时不可颠倒主次, 喧宾夺主, 否则就达不到“导课”的目的。
2. 创境导课。
学生学习情感的触发, 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 教师在导课时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 渲染课堂气氛, 让学生置身于有特点的情景中, 深入体验教材的内涵。维果茨基指出:“教育的影响是通过学生心理特点的‘中介’式‘折射’而发生作用的。”“中介”就是学生的内心体验, 这种内心体验像一个三棱镜, 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它的折射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发生作用。比如, 在课的开始, 教师戴上猴面具, 以孙悟空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以活灵活现的神态、惟妙惟肖的动作以及逼真的声音, 带领学生进入课堂。这种巧妙的开头设计, 能将学生的心理导入最佳的准备状态, 为随后的情境展开、情境深入提供适宜的背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模仿力, 体现出特有的教育功能。
3. 直观导课。
在体育课开始, 教师有选择地展示出挂图、事物、模型或做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演示, 有时也可在学生的参与下活动, 这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知识技能直观形象地进入学生头脑的一种导课方式。
教师在直观演示的同时, 可以结合形象化的讲解, 提示学生的思维指向。例如, 在“前滚翻”教学课的开始, 可以用滚动原木和不规则的木块作演示或游戏, 进而提示, 原木为什么能够滚动而不规则的木块则不能?然后引导出前滚翻的基本要领:蹬地——团身——滚动。学生很快就能够明了导语的中心内容, 有重点地进行课堂学习。导语不明了, 不但起不到积极的导课作用, 还会使学生思想涣散,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不利于技能教学的正常进行。
4. 故事导课。
在倡导主题式教学的新课程实施中, 故事导课成为一种新的导课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由于主题式教学一般都是以一定的生活情境或故事情境贯穿课的始终,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课的一开始就明了课的结构以及各种活动的生活内涵, 在开始阶段可以给学生讲述一段故事, 使学生在心理上更快地进入主要部分的学习, 并更好地理解基本教材的意义。
5. 设疑导课。
实践证明, 疑问、矛盾是思维的“发生剂”, 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有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钥匙。如障碍跑教学中, 为了提高学生对各种障碍设置意义的认识并对学习越过障碍的方法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教师可以问学生:“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障碍有哪些?”在学生纷纷回答以后, 接着追问, “你们是如何通过这些障碍的呢?”然后由学生自己按照生活中的事例自己设置障碍, 并自主体验和相互模仿, 谈论最佳的越过各种障碍的方法。
6. 游戏导课。
游戏既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一部分, 也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游戏在体育课导课中, 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剂, 提高心理准备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克服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惰性, 使机体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为更大运动量的身体活动做好生理上的准备。另外, 设计良好的游戏, 可以把与主要教材相关的活动内容安排在其中, 从而起到专项准备活动的效果。
7. 幽默导课。
列宁说过, “幽默是一种健康品质。”幽默总是可以给人带来轻松和欢笑。而在体育教学中, 幽默的作用就远不止这些了, 它是体育教师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教学活动中产生独到的魅力。当然, 情趣总是带有情景性的, 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趣因素, 设计幽默的语言或身体活动, 唤起学生积极的活动兴趣, 使学生在情感交融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
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安全常识和韵律活动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怎样预防运动损伤事故。
2.了解预防运动损伤及事故的要求,逐步学会一些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技能。3.对科学锻炼身体有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4.知道动物模仿操的名称,动作方法。能随音乐节拍进行练习,发挥自己创编动作体会乐。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体育课伤害事故发生的注意点。
难点:使体育课上的安全意识在脑海里得到深化,并能在今后的学习中自发的运用。四.教具准备:多媒体、卡片、红五角星。五.教法与学法:
1.采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尝试、发现寻求答案。将学习的内容直接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去发挥,去探索,去想象。
2.菜用启发、诱导学生进入教学情景,通过电化教学,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并渗透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能力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尝试与猜想和学生实际参与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六.教学过程: 1.导入揭示课题。
① 出示杂技图片,思考问题。学生大胆猜想,各叙己见。② 教师归纳出示课题。2.学生看故事录象。
揭示问题:天鹅有危险吗?学生举例说明。教师归纳知识点:听从指挥有秩序。
3.教师提问:上体育课前对于身体不舒服的同学应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口答,教师加以说明。出示第二个知识点:身体不适停运动。
4.引导学生自己猜想:体育课上还有那些安全知识?学生讨论,各自发表见解。5.验证与思考:电脑聪聪带了几个动画故事,里面讲的也是一些安全知识,想知道是什么吗? 让学生自己选择看的顺序,出示解答、评比、总结。出示三个知识点:做好准备防扭伤,相互帮助学保护,检查器械再运动。6.学生自己小结,学到什么知识? 7.室内活动:动物摸仿操。
学生看录象,然后跟着进行分解练习。跟音乐完整练习。学生创编动作进行练习。8.课堂小结:
同学之间互评各自的表现,看谁得的五角星多。再次记忆学到的知识。
年级:高三(5,7)班
总人数:55人(7男48女)
执教者:邓惠生
2007年12月17日
学习
内容
1、羽毛球:正手发高远球
2、毽球:脚内侧踢球(复习)
场地
器材
毽球32个,羽毛球32.羽毛球拍32个篮球场2个
学习
目标
1、通过羽毛球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羽毛球正手发高远球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技能。
2.通过球教毽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毽球脚内侧踢球技术动作,发展柔韧、灵敏和协调能力。
3.培养勇敢顽强、果断自信、克服困难、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心理品质。
教学
顺序
队列队形练习
游戏
徒手操
毽球
放松操
师生评价
羽毛球
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
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参与
技能
心理、社会
适应
负荷
一
分钟
1、全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队列变换。
2、所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练习。
1、培养良好的纪律作风和优良品质。
2、体会动作的优美性,调动学生的情绪。
3、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小
1、队列操(原地各种转法)。
2、游戏(三五成群)。
3、徒手操(各4x8拍)①头部运动②肩部运动③扩胸运动④膝关节运动⑤踝关节运动
1、提出学习目标和内容。
2、游戏方法:把人数分成相等的两队,第1队在小圈外沿顺时针方向慢跑,第2队在大圈外沿逆时针方向慢跑,听教师口令,当叫“三或五”的时候,三或五个为一群站好。
1、集体练习。
2、教师领操,学生听口令进行练习。
3、要求:动作舒展,富有节奏。
★
二
28分钟
1、大多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羽毛球正手发高远球技能
2、运用所学的技能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实施能力。
1、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
2、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大
羽毛球正手发高远球:
1、学生原地每人一个拍进行挥拍练习。
2、学生二人一组进行羽毛球正手发高远球练习。
3,学生二人一组结合正手发高远球进行比赛。
。1、教师示范讲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教师语言提示,观察结果,纠正错误动作。
3、点评,表扬创新合作精神。
4、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5、学生进行技能展示。
1、观察示范讲解。
2、学生自主结合正手发高远球活动。
3、要求
正确协调,用力合理,运用技术。
顺
序
时
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参与技能
心理、社会
适应
负荷
三
分钟
1、大多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毽球的脚内侧踢球技能
2、运用所学的技能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实施能力。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体现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力,发挥个性。
3、积极进取,体验毽球脚内侧踢球的技术动作。
4、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大
毽球(脚内侧踢球):
1、学生每人一球进行脚内侧踢球习。2、学生二人一组进行脚内侧踢球练习。3、学生六人一组:
结合脚内侧踢球进行比赛。
1、教师示范讲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教师语言提示,观察结果,纠正错误动作。
3、点评,表扬创新合作精神。
4、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5、学生进行技能展示。
1、学生观看示范、讲解。
2、学生有创意地进行组织活动。
四
分钟
所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听口令去想象充分放松。
在浓郁的气氛中调整身心舒畅身体。
小
1、放松操
(1)头部
(2)上肢
(3)下肢
2、师生评价。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调整放松。
要求:
轻松自然优美、消除运动疲劳。
★
y
运动负荷参考曲线
170
160
150
140
130
120
x
平均脉搏:135+5
次/
分
练习密度:35——40%
体育教学设计
**中学:邓惠生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运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与平台,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也为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选择
本节课在教材选择上,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选择羽毛球正手发高远球和毽球脚内侧踢球为教材,以“三五成群”游戏为导入。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羽毛球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羽毛球正手发高远球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羽毛球技能。
2、通过毽球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毽球的脚内侧踢球技术动作,发展柔韧、灵敏和协调能力。
3、培养勇敢顽强、果断自信、克服困难、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心理品质。
**中学2007-2008学公开课教案
执教教师:冯志深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学习作为主线,在教师的指导下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发挥学生自己的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自尊、自信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选择
通过学习篮球的全场2打1战术,使学生初步掌握其基本技术,培养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协作意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进取精神;通过选项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项水平,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感。
三、教学组织和教法
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才用同统一讲授统一练习和统一讲授分组练习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以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学习中启发学生创新意识,力争创新出不同的练习方法,从而达到最佳的练习效果。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篮球)
班级:高二(2.9)班
人数:26
授课教师:冯志深
学习
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篮球全场2打1战术。
2.通过学习,使每个学生的动作技术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协作意识,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场地
器材
篮球场:2块
篮球:15个
学习
内容
1、游戏;2、行进间传球上篮练习。3、全场2打1战术练习。
教学
顺序
课堂常规—传球游戏—行进间传球上篮练习—全场2打1练习—分组比赛—放松、小结
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参与技能
心理社会适应
负荷
开
始
部
分
分钟
全体学生积极参与队形队列练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小
1、体育委员集队,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1、检查学生人数和服装。
2、提出本堂课学习目的和主要内容及要求。(如图1)
集体练习:
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积极主动
图1: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
准
备
部
分
5分钟
所有学生能积极参与,充分活动身体。
1、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协做意识。
中
1、慢跑热身。
2、游戏:传球抓人
1、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教师做裁判。(图2)
1、按照教师提出的游戏规则和要求认真参与。
2、在游戏过程中体验传球球的技术动作。
图2: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基
本
部
分
5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3分钟
1、通过行进间传球上篮练习提高个人传接球技术。
2、全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全场的2打1战术。
3、全体学生分层次分组进行教学比赛。
4、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游戏,同心协力争取胜利。
1、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2、积极参与发展个性,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促进交流与合作。
4、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培养团结互助的集体精神。
大
1、行进间传球上篮练习。
2、全场2打1战术学习和练习。
3、分组教学比赛。(学生分层次分组在两个篮球场打比赛)
4、游戏:传球比快。
1、教师讲解技术要领,师生共同示范表演。
2、组织学生练习,语言指导学生。
3、点评、激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层次分组。
5、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游戏,并做游戏裁判。
1、分组进行传球上篮练习,相互进行学习。
2、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自评和相互评价,相互帮助,提高技术动作。
3、自主探究学习战术意识。
4、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比赛
5、积极参加比赛,体验比赛中的乐趣。
O
O
O
O
O
O
O
O
O
O
结束部分
5分钟
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放松。
1、培养学生运动后学会自我放松。
2、减少运动后疲劳
小
1、放松练习
2、小结本次课
(如图7)
3、回收器材
4、师生再见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调整放松
2、教师点评,表扬激励学生
1、学生充分放松身心,消除疲劳
2、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图7: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
运动负荷参考曲线预测
平均脉搏:135±5次/分
脉搏
练习密度:35%左右
150
130
分钟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班级:高二(2)班
人数:53
授课教师:孙斌
学习
目标
1、掌握毽球脚内侧起球技术;
2、增强反应的速度、身体协调、灵敏性等;
3、培养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团队意识。
场地
器材
篮球场:2块
毽球:53个
红绳:一卷
各类体育器材
学习
内容
1、游戏;2、毽球脚内侧起球技术及其应用;3、选项练习;4、放松与师生评价。
教学
顺序
课堂常规→游戏→毽球脚内侧起球技术及其应用→选项练习→放松→师生评价
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参与技能
心理社会适应
负荷
开
始
部
分
分钟
全体学生积极参与队形队列练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小
1、体育委员集队,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提出本堂课学习目的和主要内容及要求。
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积极主动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
准
备
部
分
7分钟
所有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为学习起引导作用。
中
1游戏:“提踵集体跳”:学生集体合作的协调性游戏练习。
2.徒手操
⑴扩胸
⑵腰腹绕环
⑶绷脚背
⑷压腿
4x8拍
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师生互动。
教师口令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基
本
部
分
25分钟
1、通过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个人技术技能
2、全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练习。
1、培养学生吃苦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集体注意精神
大
1、熟悉球性练习:各部位的颠球练习
(图1)
2、学习脚内侧起球技术
3、老师讲解示范动作的要领。(图2)
4、单人练习。(图3)
4.两人对踢练习,尽量使球不落地。(图4)
5.脚内侧踢球踢远练习。(图5)
6、选项练习。
1、认真体会送球动作和触球部位的准确度。
2、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并纠正学生的技术动作练习。
3、教师注意调动课堂教学气氛。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5、要求两人一组配合好。
1、通过多种练习方法改进和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掌握水平。
2、自主探究原地抢球技术鼓励学生自由创新合理起球的练习方法。
3、鼓励学生利用多种练习手段发展体能,培养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
图1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图2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图3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图4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
图5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
结束部分
5分钟
全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放松。
1、培养学生运动后学会如何充分的放松。
2、减少运动后疲劳
小
1、放松练习
2、课后小结
3、回收器材
4、师生再见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调整放松
2、教师点评,表扬激励学生
1、学生充分放松身心,消除疲劳
2、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
(放松队形)
运动负荷参考曲线预测
平均脉搏:130次/分左右
脉搏
练习密度:37%
170
160
140
120
分钟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育人为宗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能力,让学生将自己脚内侧踢球技术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其自信心,与同学们分享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良好的相互合作以及创新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毽球脚内侧起球的基本动作,提高毽球的基本技术水平,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2、通过游戏和起球练习,来提高学生的速度、灵敏性等体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本节课教材的选用和教法设计能起到健身和娱乐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特点
1、主动参与。通过游戏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运动能力,要求充分做好身体各部分的准备活动;通过毽球起球的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对毽球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在体育练习过程中自我表现和竞争意识的形成,使学生愿学、乐学;
2、积极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敢于实践。让学生通过看示范,结合练习,体会踢球技术的要领,实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与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达成增强身体健康的目的;
4、学会合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社会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在课堂中,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体会互相协作所带来的快乐。
四、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
热身游戏
原地脚内侧踢球
两人对踢练习
踢远练习
放松
思维创新
↑
↑
↑
↑
↑
↑
引起注意
激发兴趣
展示
调整恢复
→
→
→
→
↓
↓
调整恢复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欧国兴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育人为宗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能力,让学生展示运球结合投篮技术,增强其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良好的相互合作以及创新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目标
4、学习篮球运球、投篮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篮球基本技术水平,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5、通过游戏和运球接力比赛,增强学生的速度、灵敏等体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本节课教材的选用和教法设计能起到健身和娱乐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特点
1、主动参与。通过游戏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运动能力,要求充分做好身体各部分的准备活动;通过篮球运球和投篮的学习,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在体育练习过程中自我表现和竞争意识的形成,使学生愿学、乐学;
2、积极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敢于实践。让学生通过看示范,结合练习,体会运球和投篮技术的要领,实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与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达成增强身体健康的目的;
4、学会合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社会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在课堂中,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体会互相协作所带来的快乐。
五、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
热身游戏
直线运球练习
运球结合投篮练习
素质游戏
放松
温故知新
↑
↑
↑
↑
↑
↑
引起注意
激发兴趣
展示
调整恢复
→
→
→
→
↓
↓
调整恢复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人数:女54人。
班级:高一(2,6,8)班
授课教师:欧国兴
学习
目标
1、较好地掌握运球和投篮的技术动作;
2、增强速度、协调、灵敏等体能;
4、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合作意识。
场地
器材
篮球场:2块
篮球:8个
学习
内容
1、游戏;2、复习直线运球练习;3运球结合投篮练习。
教学
顺序
课堂常规→游戏→复习直线运球练习→原地各种投篮练习→运球结合投篮练习→运球接力比赛→放松→师生互评
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参与、技能
心理、社会适应
负荷
准备部分
8分钟
1、全体学生积极参与队形队列练习
2、所有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1、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活泼开朗个性
小
中
1、体育委员集队,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3、游戏:“找朋友”
1、提出学习目的,内容及要求,(如图1)
2、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如图2)
1、要求学生快、静、齐,精神饱满,积极主动
2、学生听哨音进行练习。
图1: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教师
图2:
▲
▲:
教师
基本
部分
28分钟
1、通过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个人的运球和投篮技术
2、全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练习
3、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运球接力的比赛
1、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集体注意精神
渐
大
大
1、复习直线运球练习(如图3)
2、原地各种投篮练习(如图4)
3、运球结合投篮练习(如图5)
4、技能展示
5、运球接力比赛(如图6)
1、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学生的技术动作练习
2、教师注意调动课堂教学气氛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4、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1、分小组进行直线和曲线运球练习,相互进行学习
2、分小组进行原地投篮和运球结合投篮技术练习,相互进行学习
3、自主探究原地投篮动作的练习方法
4、技能展示
5、小组间进行接力比赛
如图3:
x
x
x
x
图4-5:
图6:
x
x
x
x
结束部分
4分钟
全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充分放松身心
1、培养学生运动后学会放松身心
2、身心充分放松
小
1、放松练习
2、小结
(如图7)
3、回收器材
4、师生再见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调整放松
2、教师点评,表扬激励学生
1、学生充分放松身心,消除疲劳
2、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图7: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运动负荷参考曲线预测
平均脉搏:135±5次/分
脉搏
/
次
练习密度:40±5%
160
140
120
分钟
教学设计
执教者:尹懿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育人为宗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能力,让学生学习运球、打球等技术动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及创新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目标
7、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抢断球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篮球技术水平,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创新精神。
8、通过引导游戏和复习传接球,增强学生的速度、灵敏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积极性。
9、本堂课教学设计起到健身和娱乐的作用,从而提高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特点
1、主动参与。通过游戏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运动能力,要求充分做好身体各关节的准备活动;通过复习传接球和学习抢断球技术,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在体育练习过程中自我表现和竞争意识的形成,使学生达到快乐学习。
2、积极创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少讲多让学生练习,促使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敢于实践。让学生通过观看示范,结合练习,体会抢断球技术的要领,实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与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达成增强身体健康的目的;
4、学会合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社会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能力。在课堂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分组练习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并体会互相协作所带来的快乐。
五、教学流程
课堂常规
引导游戏
复习传接球
学习抢断球
素质练习
放松
小结
温故知新
↑
↑
↑
↑
↑
↑
引起注意
激发兴趣
个性展示
调整恢复
→
→
→
→
↓
↓
调整恢复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篮球)
班级:高一(2.6.8)
人数:50
执教者:尹懿
学习
目标
1、进一步掌握学习传接球和抢断球技术。
2、增强反应的速度、身体协调、灵敏性、体能等。
5、培养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培养合作意识。
场地
器材
篮球场:2块
篮球:25个
学习
内容
1、引导热身游戏;2、复习双手胸前传接球;3学习抢断球的技术。
教学
顺序
课堂常规→游戏→复习双手胸前传接球→学习抢断对球技术→放松→师生交流
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参与技能
心理社会适应
负荷
开
始
部
分
分钟
全体学生积极参与队形队列练习
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小
1、体育委员集队,检查人数
2、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1、提出本课学习目的和主要内容及要求,(如图1)
1、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积极主动
图1:
准
备
部
分
7分钟
所有学生充分活动身体
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反应能力为学习起引导作用。
中
1游戏:(A)蛇型跑
(B)反口令练习
如:蹲就站、快跑就慢跑、左脚跳就右脚
2.徒手操
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师生互动(图2)
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
图2:
→
按顺时针方向走
基
本
部
分
10分钟
15分钟
1、通过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个人胸前传接球技术
2、全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学习抢断球技术
3、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练习。
1、培养学生吃苦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
大
1、复习行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如图3)
2、教师讲解示范在比赛中断取对手的球的技术;可分为抢断对手的传球和从对手手中抢球两种(如图4)
3、分组练习;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选出一位同学做防守者用所学的技术从拿球者手中抢或断到球。(如图5)
4.素质练习“推小车”
1、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并纠正学生的技术动作练习。
2、教师注意调动课堂教学气氛。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要求两人一组配合好。
1、分小组进行直线传球,相互进行学习
2、自主探究原地抢球技术鼓励学生自由创新合理的断球的练习方法。
3、各组技能展示。
如图3:
O.O
O.O
O
.O
O.O
O
.O
O.O
O
.O
O.O
●
O
.O
O.O
O
.O
O.O
O
.O
O.O
O
.O
O.O
如图4
O.O.O.O.O.O.O.O
O
O
O
O
O
O
O
●.→
O
O
O
O
O
O
O
O
O.O.O.O.O.O.O.O
如图5: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
O
O
O
O
O
O
O.
O.O
O
O
O
O
O
O.O.●
结束部分
5分钟
1、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
2、达到全身放松的效果
1、培养学生运动后学会自我放松。
2、减少运动后疲劳
小
1、放松练习
2、小结本次课
(如图7)
3、回收器材
4、师生再见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调整放松
2、教师点评,表扬激励学生
1、学生充分放松身心,消除疲劳
2、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图7: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运动负荷参考曲线预测:
平均脉搏:137±5次/分左右
(脉搏)
练习密度:36%左右
150
130
【体育与健康课技巧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体育与健康第一课教学反思05-28
体育与健康课10-25
五年级体育与健康课12-12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理论1)07-19
小学五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教案06-09
小学一至六年级《体育与健康》健康课教案09-30
A2: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说课稿06-17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说课稿模版07-28
体育与健康教学标准07-01
初二体育与健康教学学习心得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