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探究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任务型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探究(通用12篇)

任务型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探究 篇1

一、任务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教学法是一种主张基于任务而展开教学的交际语言教学法。所谓“任务”,是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中所从事的各种各样有目的的活动。任务教学法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模拟人们在生活、工作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和语言运用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应用能力(龚亚夫,罗少茜,2003)。简言之,任务教学法强调“在做中学”,即主张学习者通过使用目标语学习目标语。

因此,在任务型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目标,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凭借自身已有的知识,通过表达、询问、解释等交际形式完成任务,从而学习和掌握语言。

二、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

任务型课堂教学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阶段(鲁子问,罗少茜,王军,2010)。任务前阶段是任务的呈现和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介绍所教单元的主题,然后帮助学生回忆或学习一些在进行任务时所需的词汇和表达法,使学生具备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和和文化知识,为下一阶段完成任务做好准备。任务中阶段是语言技巧的主要习得过程。在这一阶段,学生以个人或小组活动形式,使用目的语进行交互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在任务后阶段,教师为学生提供再做任务的机会,鼓励学生反思任务的完成过程,激发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关注。任务后的活动并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重复表演,而是让学生独立、完整地完成任务,提升语言的准确度和流利度。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运用

根据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大学英语听说课也可分为三个阶段开展。

1.任务前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为学生开展听说活动做好铺垫。首先,教师在听说话题的选择上,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选择与学生的生活方式、日常活动、爱好、兴趣等密切相关的话题。听力材料可选择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真实的各种形式的材料,比如新闻、采访录音、天气预报,等等。听说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激活学生头脑中的相关背景知识和信息,为随后的听说活动做好准备。其次,教师应根据听说任务的难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语言资源,如可能用到的句型结构、词汇、常用的表达形式等,帮助学生稍后能顺畅地完成听说任务。此外,在听前的准备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将要听到的内容进行预测,也可带领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与所听内容相关的知识,利用背景图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的听力内容。最后,在任务前阶段,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任务的目标。比如:要听说的话题是什么?主要听的内容是什么?听时做什么?听完后又做什么?对任务的目的、完成的过程及对于结果的要求,教师都应给予清楚明确说明。

2.任务中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目标,设计多样化的任务,将听说任务合理衔接起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语言技能。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教学形式组织听说活动,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言情景中运用语言,提高听说交际能力。任务的设计可以多种多样,例如:要求学生在听完听力材料后,总结材料中说话者对某一事物的观点或看法,并让学生就这一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讨论或辩论等活动;请一个或几个同学扮演新闻播报员,在课堂上播报英语新闻,并自己设计问题,与其他同学互问互答;给学生播放电影选段,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模仿表演,等等。总之,任务的难易程度需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任务的设计也应当多元化,尽量避免长期采用同一任务形式,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在大班教学的听说课中,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往往只有少数学生有说的机会,教师无法顾及全班大多数学生。如果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完成听说任务,则每个人都有可能参与活动和交流,巩固所学内容,表达自己的思想。小组活动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培养合作精神。此外,小组活动的任务形式可以降低学生的焦虑情绪。面对老师和全班学生说英语,有的学生的心理压力会比较大,而在小组活动中,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任务的完成上,不必担心说错,学生更容易开口,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3.任务后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反思与巩固。当学生完成前一阶段的听说任务时,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任务的完成上,而没有充分注意语言的形式与准确性。因此,在任务后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刚才完成的任务向全班演示一遍,或是让每一个小组向全班报告完成任务的情况,其他学生做记录等活动形式,通过再次完成任务,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之处,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语言的形式与准确性,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另外,教师需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与总结,对学生的参与给予肯定和鼓励,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等活动,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以后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对学生共同犯的一些错误进行必要的分析与讲解,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得到提高与改善。

四、结语

任务型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探究 篇2

任务教学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达到学习目的的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作用, 高中英语教师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其一, 目的性原则, 以便达到教学目的, 保证英语教学质量;其二, 趣味性原则, 以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其三, 真实性原则, 以便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 并将所学英语知识应用于日产生活中;其四, 合作性原则, 以便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2.1任务前, 制定详细教学目标。

为了使任务型教学法发挥最大功效, 在开展阅读任务之前, 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等进行详细规划, 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标注, 同时, 对教学材料进行合理分类, 进而将制订的计划为学生做出详细介绍, 以便学生初步了解阅读内容[1]。 高中英语教师还要将教学任务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 以便增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设计选修七Unit 2阅读完形教学时, 高中英语教师首先要了解教学内容是关于残疾人在生活、 学习及工作方面相关信息的, 然后根据教学内容涉及教学目标:在语言知识方面, 要让学生掌握有关残疾的话题及词汇意义、动词不定式用法;在语言技能方面, 要使学生学会委婉地提建议的方法;在语言运用方面, 要让学生通过利用阅读技能掌握文章主旨, 以及作者写作意图、 学会利用构词法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猜测生词意义等;在情感方面, 要让学生学会尊重残疾人,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根据学生学习情况, 综合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设计出阅读任务:第一, 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残疾人生活的困难, 并写出帮助残疾朋友五件必做的事情;第二, 通过预读课文学会如何向朋友表达祝贺, 并自己编写对话, 表达对朋友的祝愿。

2.2任务中, 引导学生掌握脉络。

在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 一方面, 高中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巩固已经掌握的英语知识。 另一方面, 高中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新的英语知识, 掌握新的运用技能, 以便促进学生进步。 因此, 高中英语教师可以赋予阅读任务趣味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2]。 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手段, 将学生分为小组, 给各个小组布置不同的阅读任务, 进而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 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使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协同进步, 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水平。

例如:在进行“the Olympic games”教学时, 首先, 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2012年伦敦奥运会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图片, 并配以相关歌曲, 以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 为学生引入教学内容, 进而强化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其次, 高中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 将学生分成小组, 并将阅读任务分配给各个小组。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还使学生在交流中深入了解文章内容, 牢固掌握其中的知识技巧, 进而提高自身学习效率。

2.3任务后, 全面评估任务成果。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学习状况, 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 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全面评估学生任务成果。 首先, 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对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 以便高中教师及时找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寻找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 引导学生突破难点。 其次, 高中英语教师要对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进行评估, 以便开发学生的潜能, 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例如:在教学“Friendship”时, 高中英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对于文章理解状况、词汇、语法、写作方式等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针对词汇和语法等基本英语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复习, 针对文章理解不清晰的同学进行文章结构树立。 其次, 高中英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过程中的表现, 发挥学生特长, 提高学习效率。

3.结语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应用任务教学法, 首先, 高中英语开展阅读任务之前, 要立足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 以便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其次, 高中英语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多样化教学手段的作用, 使学生牢固掌握英语知识脉络, 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最后, 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 高中英语教师要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全面评估, 以便发掘学生潜在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巧玲.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旬, 2014, 25 (12) :96.

任务型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探究 篇3

关键词:听说教学;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任务;策略

新课标积极倡导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目标的任务型教学途径,以具体的语言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动机,让学生在运用英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英语,这是实施初中英语听说课的有效途径。

一、听说课任务设计的指导思想

设计的听说任务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在总体目标的框架上,将总体目标分成若干个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具体“任务”,通过这些小“任务”来体现总的教学目标。任务的设计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力求富有实效。

二、听说课任务型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教材版本及课型

“Go For It”这套教材是以“任务型教学”为目标,每个单元设计了大量的听说材料和口头练习,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有助于解决中国学生学英语普遍存在的“聋哑病”,并为听说课提供了充足的教学资源。当然,七年级(下册)Unit3也不例外。这一单元的中心话题是描述动物和个人的爱好。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掌握句式“Why do you like ...” “Because ...”,并能用本单元的词汇和句式描述动物,表达个人的喜好,同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本文是以Unit3 Section A 为例,探讨听说课的教学模式设计。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教学目标

(1)掌握表示动物的名词和描述动物特征的形容词。

(2)用英语谈论、描述动物并表达对动物的喜爱。

(3)学习本课的知识点,即词汇和句型。

①词汇:koala,tiger,elephant,dolphin,panda,lion,penguin,giraffe,zoo,cute,map,smart,kind of等。

②句型:Why do you like koalas? Because they’re cute.

(4)训练学生在做听力练习时获取简单词汇的能力。

2.教学重点

表示动物的名词和描述动物特征的形容词。

3.教学难点

学会用“why...”提问原因,用“because...”表达理由。

(三)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多媒体创造英语情境和培养听、说等能力方面独特的优势,对文本、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集成处理,使教学手段趋于全方位、多层次。

1.听前(Pre-Listening)

在学生做听力材料前,通过情境介绍、解释生词、看图讨论和理解话题等活动,导入有关词汇内容,激活学生大脑与话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对听力的材料内容进行推测或联想。听前教师提出听的任务,让学生清楚听的目的以及听时需要做的事情。

(1)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

让学生做根据声音辨别动物的游戏。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动物的叫声,然后让学生说出是哪种动物发出的声音,看谁说得又对又准。游戏的目的是通过复习有关动物的名词(dog,cat,bird,pig)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词句匹配

熟悉各种动物的名称及读音。教师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呈现新词更直观,然后教师领读;学生个别活动,完成匹配(Work individually)。

①把1a部分的单词与对应的动物图画连接起来。

②把动物的名称和句子进行搭配:

kolas tigers elephants pandas

lions giraffes penguins dolphins

A.They live on the land.

B.They live in the water.

C.They live on the land and in the water.

全班活动,核对答案(Class work)。教师说释义,学生给出相应的名词。

(3)判断预测 (Predication)

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可爱的动物园图片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然后与学生谈论有关动物的话题向学生呈现听力材料中出现的语言项目“—Why do you want to see...? —Because they are...”

T:I like going to the zoo, because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animals in it.I like to see pandas .Do you know why?

S:Because they are...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预测听力材料的内容)

T:Children usually like giraffes, koalas and penguins.Do you know why?

在具体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使学生学习了解与听力材料相关的词汇和句型,为听力提供语言词汇上的支撑,还便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学生大脑中的知识储备、背景知识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思考学习的主题,联想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自然进入要听的话题。

2.听中(While-listening)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听的技能和方法。根据不同的篇章结构,通过泛听、选择性听、精听等活动,获取材料的主旨大意,捕捉材料中的某些具体信息,进行语言语音的学习和积累,使学生达到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目的。

(1)泛听(Global listening)

泛听视为把握听力材料的整体意思而听,学生只需要在听第一遍后获取材料的主旨大意。放录音前,先提出问题。

Listen for the first time with the following question,and try to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listening text.

—What’s the listening text about?

(2)有选择性的听(Selective listening)

有选择性的听是为了让学生捕捉材料中的某些具体信息,尤其是培养学生从语言难度略高于其实际水平的材料中选择信息的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活动。

①听力策略指导。听力具有瞬时效应、信息效应和心理效应的特点,需要稳定心理才能沉着应答,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在平常的听力训练当中,应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全身放松,保持最佳竞技状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听音之上,充满信心,沉着冷静。切忌听录音时在某一个词语上冥思苦想、耿耿于怀,打乱听后面内容的心理节奏。

②“边听边做”的练习。听前,帮助学生明确听的任务要求。

Listen and write the animals you hear. Draw a line from the animals to the description words.

③核对答案,解释并朗读。首先,教师解释或说明在Selective listening中听到的生词giraffe, penguin, koala等,并让学生大声朗读,熟悉它们的语音和词义;之后让学生朗读在Selective listening中听到的信息,为下面的精听做好准备。

(3)精听(Intensive listening)

精听就是对所听材料从语言、语法、词汇以及语音方面进一步学习的听力活动,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所听材料进行语言、语音的学习和积累。要求学生在听力中捕捉到每一个词、每一个短语,不能有任何疏漏和不理解之处。

设置几个选择题,检测学生是否在听的过程中通过上下文的语境理解了日常用语中要学的短语。如: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s:

(1) ____ see the giraffes.

A. Let B. Let we C. Let’s D. Let I

(2) — _____ do you like animals?

— _____ they are cute.

A. Why, Because B. What, So

C. Why, So D. What, Because

(3) What do you want _____?

A. eat meat B. to eat

C. to eat meat D. eat meats

(4) _____ I’m hungry, _____ I have some food.

A. Because, so B. So, because

C. Because, / D. So, /

学生独立阅读所列句子,选择答案。全班核对答案,教师对学生不太熟悉的短语补充解释。

3.听后(Post-listening)

听后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所获取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利用学生从listening text中获取的信息,设计“输出性”的口头和笔头练习。

(1) 说(Speaking):With the help of the information got in the listening text , describe one of the animals for other students to guess its name.

(2) 小组活动(Group work):Talk about your favourite animal, including:

—Why do you like...?

—Because they are...

这一活动把课堂教学活动推向高潮,同时促进学生语言的拓展、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

(3)作业(Homework):写你最喜爱的动物并说明原因。

引导学生列出材料的提纲,最后根据提纲进行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听后活动巩固、深化学生的理解,并把听说写有效地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评价

采用“教学反应”型评价。通过在教学进行的活动中,推测、判断学生的态度、表情来评价教学是否达到了目的。

通过评判,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该听说课的教学目标,教师是否采用了正确的教学方法,以便及时纠正教学活动中的偏差。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林志娴.中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林立,易燕,马青.任务型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探究 篇4

初中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探究

段芸娴

(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五中学)

所谓任务型教学法指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制订的教学任务,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通过学生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因其较传统教学法教学效率提升明显,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初中各学科教学中。接下来笔者结合多年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经验,对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任务型教学应用原则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为使任务型教学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应遵守相关的原则。经大量实践证明,任务型教学法应用时一般应遵守以下原则:

1.明确任务目标

任务型教学法服务于初中英语教学,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用任务型教学法时,应确定明确的任务目标,即,根据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结合学生英语实际水平,从英语口语、书写等方面制订目标。只有在上每节英语课时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符合学生需求

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还应充分考虑能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一方面教师应明确哪些教学内容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以满足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要最大限度地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以提高任务完成效果。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初中英语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实施教学时,除遵守上述原则外,具体该怎么应用呢?这是每个英语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策略。

1.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行为的内在动力,兴趣浓厚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为此,初中英语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时,尤其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调查发现,()很多英语教师多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环境,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为使初中生熟练掌握有关动物的英语单词时,笔者在课堂上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很多学生回答:“去过。”“你们能用英语单词说出你们在动物园看到的动物吗?”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Monkey,kangaroo,bird,panda,tiger,elephant.”等。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法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为进一步提高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配合使用其他教学法。例如,有些任务需要学生自己完成,有些任务需要学生合作完成,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应对。

例如,部分英语教师讲解了一些英语单词后,为了解学生对所学单词的掌握情况,教师可布置这样的任务:教师朗读,由学生默写朗读的单词,学生正确默写出10个或更多单词才算完成任务。这种单词默写任务需要学生自己完成。

3.给予及时公正的评价

及时公正的评价是任务型教学法应用的重点,也是增强任务型教学法作用的重要途径。当学生完成某一教学任务时,教师的一句肯定往往能够使学生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就感,从而更加专注和主动地学习英语知识。同时,通过评价,教师还能对布置任务的合理性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今后任务型教学法的高效实施提供指导。

例如,在学生自己或小组完成所布置的任务时,英语教师应及时给予评价,尤其对学生自身进行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多使用Good,Well done,Perfect等单词。对小组评价时除给予鼓励外,还应给予正确的引导,例如,教师可以说“如果你们的小组能够这样做就更好了”.同时,对每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整体评价外,还可以给予在小组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表扬,鼓励其他学生向其学习,借助榜样的力量鼓励学生投入英语学习中。

初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在该阶段中,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的扎实与否会直接影响其英语更深层次的学习质量,为此,英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初中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性,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中巩固所学,实现英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 篇5

一、明确话题,呈现目标词汇。

二、词汇训练,巩固强化。

三、听力训练,培养技能

四、对话练习,掌握句型

五、听力训练,提升能力

六、对话操练,循环提升。

七、综合拓展,完整输出。细节说明:

一、明确话题,呈现目标词汇。

创设情境,开门见山,引出话题。引出目标词汇的方式以学生的学情为基础:

1、如果学生在目标词汇的读音、书写及字义的理解上有困难,一般会与图片结合,并配以音标帮助学生记忆词义和读音。

2、如果学生对大部分的目标词汇都可以熟练掌握,则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让学生给出,这样既可以激活学生旧知,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确定学生的难点。

无论何种形式呈现,教师都要根据教学目标确定重点词汇,如其字形,读音,单复数的变化,同义词等等,要有主有次。

二、词汇训练,强化巩固 巩固的训练又注重读音的,也有注重词义的。

注重读音一般采取师友两人互相读,教师采取点名学友读,可用开火车,一个接一个的读。注重理解,采用词语和图片匹配的方式。

三、听力训练,培养技能

在这个环节,有两个目的:

1、培养学生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2、呈现目标句型

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或图片中已有的内容,对听力的内容有所预测,同时给学生进行听力策略的指导。因为生活中的语言都是有情境的,对于所要听的内容,听者都会有一个预测,因此要注意培养学生抓住尽可能多的信息,为听力扫除障碍。

四、对话练习,掌握句型

1、教师给出对话的支架,即目标句型。

2、教师与一个学生作对话,作为示范。

3、学生之间互相操练

4、两至三组学生表演对话。对话过程中其他学生帮着找出他们对话中可以改进的方面

五、听力训练,提升能力

在这个环节,有两个目的:

1、培养学生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2、呈现目标句型

六、对话操练,循环提升。这个环节的对话支架会将上一个对话中的目标句型也呈现出来,达到循环上升的目的。

八、综合拓展,完整输出。

1、选择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对话文章,呈现更为丰富的语言内容。对于所呈现的篇章和对话要有适当的反馈。

2、将本节课的目标词汇、句型及文章里提供的语言融合为一个对话或是报告的输出任务,让学生与同伴交流后,进行输出。

补充说明:

1、语言的学习是在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建立联系,因此翻译在这种联系中有重要的作用,对于课堂中的对话必须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准确翻译。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 篇6

高青双语

郭淑琴

适用于每单元的Section A 1a—Grammar focus 和Section B 1a—2d两部分教学。

(一)课前预习、前置自学

布置学生预习词汇,能够根据音标读出并了解汉语意思即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习惯。单词学生能做到课前读译即可,更高的要求需要视学生水平而定。预习内容不要过多、过难;有布置,一定有检查。朗读本课新单词、短语等,同时巩固预习效果。建议注重内容、形式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并持之以恒。课上探究

二、检查反馈、新课导入

1.检查词汇预习:有布置有检查,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词汇的预习情况,可以采取学生结对、小组互查等形式;

2.展示新句型: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本课的新句型;

三、听力训练、合作交流

教师先简要介绍听力素材的相关信息,如:人物、背景等。

1.多层听:根据听力素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深入挖掘素材,活用素材,设计由易到难,多层次的听力练习,使学生得到扎实有效的听力训练;

听力练习除了常用的判断、选择、连线等尽量设计有听后写的形式。本环节需要根据听力素材的难易度和学生水平进行合理设计和运用。

2.听后说:根据听力素材的内容和相关信息,结合本课的新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说的训练,可采取造句、对话等形式进一步巩固对新知识的掌握并为对话学习做好铺垫。

1.读前听:根据对话素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深入挖掘素材,活用素材,设计由易到难,多层次的听力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对话的主要内容并能得到相应的听力训练;本环节要求同上。如果本对话确实难度较大,作为听力素材有困难,可以跳过。

2.听后读(阅读):学生默读对话,进一步理解对话内容。可以根据对话素材设计多层次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素材信息;本环节类似于阅读理解,需要根据素材的难易度和学生水平进行合理设计和运用。

3.读后学:学习和突破对话中的知识点等,采取精讲多练的形式,使学生会造句并能灵活运用所学新知识;掌握知识点必须要辅以充分的练习。

4.学后读(朗读):学生跟读对话、结对或分角色朗读对话,为说的开展打好基础。5.读后说:根据对话内容和所学新知识,设计低起点、多层次的说的训练项目,遵循短句-长句-短对话-长对话的循序渐进原则,采取个人独立完成、结对练习或小组合作练习等形式。引导学生借助课本对话素材进行部分替换等练习,逐步减少对课本现成材料的依赖,以机械性操练和半机械性操练为主。

(四)学以致用

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组织自己的对话或独白,可以结对、小组合作等形式; 2.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2.设计书面练习,综合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起到巩固检测的作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说明:以上各环节是一般情况下听说课的基本流程,具体到某一节课,教师需要根据素材的难易度和学生实际水平灵活把握,不要僵化执行,以免影响课堂实效。

课后延伸

(一)复习巩固 复习当天所学内容,整理课堂笔记,掌握新词汇、语法知识等并辅以巩固练习。

(二)分层作业 作业内容可以分层次,分为必做与选做;学生也可以分层次布置内容不同的作业。也可以布置探究性作业,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起作用。

浅谈英语阅读课任务型教学 篇7

在导入新课时,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任务以激活学生的兴趣, 为学好新课创造良好的氛围, 任务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如可借助直观教具、图、表格等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为学生讲故事、进行对话表演或讨论等。如在学习NSEFCBook8<>这一单元中的的The Problem of The Snakes课时, 在屏幕上显示出电视、电脑、手机、DNA、恐龙化石等图片, 要求学生以两人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以辨别discovery和invention之间的区别, 即引出本课的话题“发明”, 使学生对此感兴趣。

在课文语篇学习时, 应注意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综合——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 因此阅读文章要从整体感知开始, 先获得整体认识, 初步了解作者思路并把握文章的基本框架。再此基础上才能去深入理解课文, 结合整篇课文, 分析理解词与句、段与段的关系。此时才能深入理解课文的丰富意韵。因此在进行语篇教学时应遵循阅读的这一规律, 设置阅读的不同阶段的任务。

在阅读前, 教师可设计引导性问题,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他们产生渴望求知的心情。如在The Problem of The Snakes课中, 教师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形式利用原有知识编制科学实验的顺序, 懂得发明家应遵循的发明阶段, 预测课文中“发明”是如何产生的。这样学生就会带着目的去课文中寻找答案, 可以使学生迅速抓住课文要点, 还能培养他们快速浏览文章并从中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 当学生完成这一任务后, 他们就对文章脉络及主要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样就为下一个任务——详细阅读、掌握课文逻辑关系作好铺垫。

深入理解文章时, 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散解决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并利用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四会能力。分析讲解课文时语言要精练, 用简单的语言将重难点讲清楚, 随后穿插各种语言活动, 如造句、翻译等, 此时应创设准真实的语境对语言点进行操练, 语言活动应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否则即使学生知道了该语言点的用法, 也很难将之应用于实际交际中。讲解课文可使学生在理解前段内容的基础上更准确地把握下段内容, 注意文章结构与内容的整体性, 防止学生在阅读时出现“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现象。这时, 教师就可以借此机会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处理词汇、理解文章、理解抽象的隐含信息的能力, 学会理解、欣赏文章的丰富意韵。

在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各部分内容后, 教师再将他们带回整体, 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此时教师可设置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 如要求学生总结课文, 或借助简笔画、表格或提纲等复述课文内容。如在The Problem of the Snakes一课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有什么优势可能获得专利”;也可以把本课P22所提到生活中的三个问题显示在屏幕上, 让他们讨论对此问题的反应, 然后选择一个问题并设计一种用于解决的方案, 学生个人说出观点, 鼓励他们交换意见, 教师选择两种不同解决方法显示在屏幕上, 让学生以专利标准判断哪一个更好并给出理由;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发明者和记者以访谈的形式叙述出解决现实问题的专利。这样学生, 就可以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所学知识并将之表达出来。最后, 教师还可设置拓展性的任务, 如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表个人见解, 或结合学生经历或知识进行讨论, 拓宽语言使用的环境, 使之更符合交际的要求。

掌握一门语言需要经过懂、会、熟三个阶段, 在教学上就要体现为感知理解、练习巩固、活用语言三个阶段。因此在阅读课教学过程要通过设置理解型任务和“做中学”型的任务来完成教学目标, 这样符合学习语言的规律。当然要注意任务的设置应与文化背景、学生的生活环境实际及兴趣爱好相结合。为了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任务的形式应有多样性, 如讲故事、表演课本剧等。除此之外, 任务完成后及时给出评价, 应鼓励学生大胆使用新知识并允许错误的存在。

小学英语听说教学实施任务型教学 篇8

任务型教学认为课堂是在一定程度上微缩后的“小社会”,使教学中强调师生、生生交往,互相吸取经验和教训,解决问题,发展语言能力有了落脚点。学生体验和扮演社会角色,教学中小组互动等也为任务型教学中的强调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支持。

任务型教学没有单一地强调语言意义,也不否定语言形式。任务型教学在教学的起始阶段,以真实的语境激活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情景中,通过师生、生生交流互动、意义协商等交际活动,关注语言意义。而交际任务完成之后,学生由注重交际活动中流畅地表达及语言意义转为语言形式准确和复杂性,从而使语言的形式和意义得到平衡的发展。

二、精心设计小学任务型听说教学的内容

1.任务型教学法的设计要求

第一,任务要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必须严格设定任务。任务有真实世界任务和教学任务之分。教学任务尽可能模拟真实世界任务,以利于英语课堂教学。这要求对任务的设计不是机械地套用生活中某个活动形式,而是要在激发小学生兴趣和求知欲的基础上,体现教学的目标和价值。

第二,任务要能够吸引小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学英语,兴趣起很大作用。教学任务要尽可能吸引学生兴趣,比如,可以模拟动画片或者童话故事的环节设计教学任务,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2.课堂教学任务的设计

①充分利用来自生活的听说教学资源。笔者认为任务型听说教学还应使用那些贴近学生实际的,能够引起小学生兴趣的材料。比如:童话故事、卡通片、配图故事等材料。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他们熟悉的,会觉得更亲切,更有兴趣。

②听说话题的选择。让小学生觉得有趣和有话可说是教师选择内容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应避免学生觉得没话可说或者话题枯燥而失去参与的兴趣。教师应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精选活动内容。应选择与学习者的生活方式、日常活动、爱好,总之与他整个人的一切密切相关的话题。如学习句型What is for lunch?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活动:让学生猜测午餐吃什么?让学生用英语说出来,猜对的给予奖励。这种任务设计能在短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猜测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和成就感。

三、任务型听说教学的實施策略

1.营造浓厚的学英语气氛

利用课堂十分钟给小学生自由对话等办法使上课一开始就有浓厚的学英语讲英语的气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英语气氛和讲英语情景。二是通过十分钟用英语自由对话,锻炼了小学生在公共场合讲英语的胆量,养成了讲英语的习惯,培养了小学生用英语听和说的交际能力。这种对话既达到了组织教学的目的,又培养了小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2.以听、读为主,加大输入,结合说写,重视输出

语言的吸收是语言表达的基础。在听、读英语的基础上,练习说英语,才能保证口语训练顺利进行。对于我国学生来说,由于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创造必要的实际语言环境。教师可以设计角色扮演、对话、游戏、猜谜语、唱英语歌曲、学习竞赛等一些思考性比较强的教学活动。

3.设计趣味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的设计要注意多元化。避免长期采用同一任务形式,小学生会感到乏味而失去兴趣。听说结合,通过听、说、诵、唱、演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按一个人说一个人听、一个人说多个人听、多个人说多人听以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听说训练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听说活动,让小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言情景中运用语言,增强口语交际表达效果。

四、任务型听说教学的实施方法

1.重塑教材,加强听说练习

首先,改造教材中的听说训练题。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任务设计,创造性地活用教材。设计生活化的任务,采用听和说结合的方法,促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增加相关的听说材料,弥补教材训练量的不足。

其次,增加教材听力部分的任务设计。我们在听力训练中设计一定量的口语任务,如:在听前让学生就话题对即将听到的材料进行讨论,提前让学生进入所听到的话题,通过复习学生以前学过的与所听内容的相关的知识,利用背景图式帮助学生理解新的听力内容。

最后,活化口语部分的任务设计。引导学生利用课本教材中的口语部分所提供的情景或教师设计好的情景,发挥主观想象力,运用己经学过的英语知识自己组织语言进行对话,开展各种形式的口语表达活动,每个单元的口语部分至少应提供30分钟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开口。

2.采用任务型小组合作的听说教学形式

任务型小组活动是典型的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语言教学途径,为学生在讨论活动中表达思想与观点,以及听取同伴的想法提供机会,相互取长补短,能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锻炼口语能力,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培养合作精神。小学生害怕在大庭广众下讲英语,但是在人数很少的小组里讲英语,他们感觉要自然得多,更“安全”。因为在真实的生活中,人们多数时间都是在和少数人交谈。因此,任务型小组听说活动是比较理想的教学形式。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案例 篇9

看了今天的视频我感受颇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更加注重学生听说训练,因为听说是基础,只有坚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才有利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教会学生利用所给内容提出建议并学会正确应答。Could you please do something? What shall we do、Where shall we do ? Why don’t we do…..?Let’s do……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运用模拟的学习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使用正确方式与他人沟通,使学生活学活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征求他人意见Shall we…?How about doing …?What shall we do ?Where shall we do ? Why don’t we do…..?Let’s do……

以及Where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示范和学生组成一段对话,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活动

(2)练习和巩固:,和学生一起训练Ask for suggestions and make suggestions学习操练单词并结合这些句型进行训练。分组进行操练。

(3)讨论探究:

让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然后做出小结,最后由老师作总结;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景会话。如:星期天约朋友一起去野餐,去旅游。

(4)归纳总结:

通过学习提出建议并给出建议让学生总结讨论:提出建议和作出应答都有哪些用法。

五.知识点拓展:

将本课的新单词以及所涉及的句型,用板书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以便能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总所收集的资料可以在全班交流展示。

六.小结和练习:

正确使用Could you please do something? What shall we do ?Where shall we do ? How about doing…? Let’s do…以及Where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能正确应答:That’s a good idea or That’s not a bad idea.能使用学过的词,词组和句型来提出建议并学会正确应答

高中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设计 篇10

打开本文图片集

关于教学教学听说的文章

论教学德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讲授教学与案例...课堂教学三阶段之教学反思研究

高校教学方法研究述评

教学学术: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论教学论的实践性与实践教学论

贯通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系

基于教学光盘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探讨

面向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论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策略

摘 要:听说能力的培养是高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新课标下的高中英语听说课课堂教学实践出发,运用“任务型”语言课堂教学理论,借助具体课例,对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帮助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推进英语听说课课堂教学质量。指导学生有效地听说,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关键词:听说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任务 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中对高中阶段听、说能力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归纳起来各有五个方面的指标:听要能够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讨论和谈话并记住要点;抓住一般语段中的观点;基本听懂广播或电视英语新闻的主题或大意;听懂委婉的建议或劝告等。说要能在交流中使用恰当的语调、语气和节奏表达个人的意图和情感等;根据学习任务进行商讨和制定计划;报告任务和项目完成的过程和结果;经过准备就一般话题作3分钟演讲;在日常人际交往中有效地使用语言进行表达等。《课标》尤其指出,听力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听的策略,培养语感,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口语技能教学的目的是提高说的准确性、得体性、流利性和连贯性,增强语感。因此,在听说课教学中,我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把听说作为一个大的任务,引导学生将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按照一定模式展开教学。现以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五Module 3 Adventure in Literature and the Cinima一课为例,探讨听说课的教学模式设计。

Module 3 Adventure in Literature and the Cinema是一个关于文学和电影作品中的冒险故事的模块,包含11个部分的内容。本节课我将Vocabulary & Listening,Speaking和Everyday English三部分内容整合设计成一节听说课。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主题,获取特定信息,并能够运用说明电影类型的各种名词。

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而且对电影这一话题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求知欲,但对于介绍电影及类型的词汇、听力策略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另外,听力材料的信息量大,全文近400字,时间长约3分钟,对学生来说记忆负担比较重。为此,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能够理解表示电影类型的各种词汇:cartoon, comedy, historical adventure, horror romantic, science fiction;2.理解并能概括4部电影的内容;3.能够运用有选择性注意和做记录的听力策略理解主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4.能够运用所获取的信息和词汇描述电影;5.能够通过本节课学习了解中外优秀电影作品,增强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是能够理解运用有关电影类型的词汇和几个日常交际的习惯用语;学生能够运用选择性注意,做记录的听力策略。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必须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去获取特定信息。

教学过程设计:

一、听前(Prelistening)

在学生听听力材料前,通过情景介绍、解释生词、看图讨论和理解话题等活动,导入有关词汇内容,激活学生大脑中与话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内容进行推测或联想。听前,教师提出听的任务,让学生清楚听的目的以及听时需要做的事情。

1.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

复习回顾本模块Introduction中说明文学作品类型的各种词汇(adventure, biography, crime, fantasy, history, thriller)。学生共同回顾这些词汇,然后以pair work的形式对所学内容加以巩固。让一名学生随意说出一种作品类型,让另一名学生给出它的释义。

2.词句匹配:

1)熟悉各种电影类型的词汇及其读音。

T: Here are some words for describing films like comedy, romantic, horror and so on.If a film is a comedy, what is it like? Does it tell you about terrible things on something funny? Is a romantic one about love? ……教师用学生比较熟悉的词汇导入活动。

Do you know what is a cartoon? Who can explain it? Have you watched Mickey Mouse and Donald Duck? It is a cartoon……然后说出学生可能不熟悉的词汇cartoon, science fiction。教师先问再作解释,然后领读。

2)学生个别活动,完成匹配练习(Work individually)。

Match the types of film with the sentences:

cartooncomedyhistoricaladventurehorrorromantic sciencefiction

1.This kind of film will make you laugh.2.Children often enjoy watching this type of film.3.This will probably frighten you.4.This type of film usually takes place in the future.5.Love is the subject in this type of film.3)全班活动,核对答案(Class work)。

教师说释义,学生给出相应的名词。

3.判断预测(Predictions)。

1)让学生观看电影Master and Commander的海报,推断它是哪种类型的电影。

T: Look at the poster for Master and Commander and decide what kind of film it is.Use the words in the box.2)解释自己的推断理由,并预测该电影的主要内容。

T: Try to explain the reasons for your decision and predict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film.在具体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们可以选取其中一种或几种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和学习与课文相关的单词与短语,为课文学习提供语言词汇上的支撑,还便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活学生大脑中的知识储备、背景图式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思考学习的主题联想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自然地进入要听的话题。

二、听中(Whilelistening)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听的技能和方法。根据不同的篇章结构,通过泛听,选择性听,精听等活动,获取材料的主旨大意,捕捉材料中的某些具体信息,进行语言、语音的学习和积累,使学生达到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目的。

1.泛听(Global listening)

泛听是为把握听力材料的整体意思而听,学生只需要在听第一遍后获取材料的主旨大意。放录音前,先提出问题。

Listen for the first time with the following question, and try to get the main idea of the listening text.—Whats the listening text about?

2.有选择性的听(Selective listening)

有选择的听是为让学生捕捉材料中的某些具体信息,尤其是培养学生从语言难度略高于其实际水平的材料中选择信息的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活动:

1)听力策略指导

The strategy of selective attention: attending to what you want to hear or what you expect to hear instead of what is being said.In my opinion, we should listen for key words instead of understanding everything.2)“边听边做”的练习。听前,帮助学生明确听的任务要求。

While listening, find out the title, origin, type of film and start time for each film it mentions and then match them in the box.3)核对答案,解释并朗读

首先,教师解释或说明在Selective listening中听到的电影名称中的生词emperor, commander, wedding等,并让学生大声朗读,熟悉它们的语音和词义;之后让学生朗读在Selective listening中听到的信息,为下面的精听做好准备。

3.精听(Intensive listening)

精听就是对所听材料从语言、语法、词汇以及语音方面作进一步学习的听力活动,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所听材料进行语言、语音的学习和积累。包括以下几个活动:

1)把listening text分成以下四个部分,各个击破。

The 1st part Master and Commander的故事梗概

The 2nd part The Last Samurai的故事梗概

The 3rd part Monsoon Wedding的故事梗概

The 4th part The Emperor and the Assassin的故事梗概

借助下面表格, 把听到的有关四部影片的描述做简单记录,获取主要信息。

必要时,反复放几遍录音或停顿。

2)设置四个选择题,检测学生是否在听的过程中通过上下文的语境理解了日常用语中要学的短语。

Choose the correct meanings.1.If you feel in the mood for something you [CD#4].(a)want(to do)it

(b)become angry about something

2.Hang on a minute means [CD#4].(a)wait for a short time

(b)hold ones attention

3.Get a move on means to [CD#4].(a)hurry up

(b)go away

4.If you grab a bit to eat you [CD#4].(a)eat soneone elses food

(b)have a quick meal

① 学生独立阅读所列句子,选择答案(Work individually)。

② 全班核对答案(Class work)。教师针对学生不太熟悉的短语补充解释。

三、听后(Postlistening)

听后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所获取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学生从listening text 中获取的信息,设计“输出性”的口头和笔头练习。

1)说(Speaking):With the help of the information got in the notetaking, describe one of the four films for other students to guess its name.根据notetaking 中有关四部影片的信息,描述其中一部电影并让其他同学猜测该部影片的名字。

2)讨论和概括(Discusson and summary)。

教师启发学生总结故事梗概的写作方法并给予策略指导。① A summary starts with the name of the film.② It uses the present tense to describe the action.③ In the beginning, the information is given about when and where the action takes place.④ It continues with a description of the action.3)小组活动(Group work):谈论你最喜爱的一部电影。

Talk about your favourite film, including:

where the story is set—

when its set—

who the main character(s)is(are)—

what happens—

how the story ends—

这一活动把课堂教学活动推向高潮,同时促进学生语言的拓展、知识的迁移和灵活应用。

4)作业(Homework): 写你最喜爱电影的故事梗概。

Write a summary of your favourite film.引导学生列出材料的提纲,最后根据提纲进行口头和书面作文。听后活动巩固、深化学生的理解,并把听、说、写有效的结合起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评价

采用的方法: “教学反应”型评价。通过在教学进行的活动中,推测、判断学生的态度、表情来评价教学是否达到了目的。

通过评价,判断学生是否达到该阅读课的教学目标,教师是否采用了正确的教学方法,以便及时纠正教学活动中的偏差。

参考文献

任务型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探究 篇11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发 高职英语 听说教学

说到任务型教学,我们并不陌生,这种实用性的英语教学模式在我国存在已经有30年之久了,但是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这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任务型教学法主要是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为学生们布置一些运用语言的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即可进行英语的学习和掌握。任务型教学的主要思想就是通过话题任务的方式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把课堂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完成任务的模式,老师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应该更注重过程。实施任务型教学的过程需要学习的积极配合,老师的适当教学,还有师生之间的完美配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任务型教学发的概念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它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指教师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实施的一种语言教学模式,是“在行动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模式,是交际教学法的延伸和发展。该教学法认为,语言的掌握是通过在活动中反复使用语言习得而成,而不是单纯地通过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

英国语言教育专家威利斯,将任务型教学法分为:“任务前(Pre-task)”、“任务环(Task cycle)”和“语言焦点(Language focus)”三个部分。“任务前”就是老师通过一些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上课的话题有所了解之后开始布置任务;“任务环”就是学生根据老师不值得任务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时发现和标记任务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进行总结;“语言焦点”就是老师根据学生们遇到的问题进行重难点的强调讲解,最后再进行一定的巩固和预习。在高职英语的听说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应用:

1.师生之间要增加互动。任务型教学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进行引导和辅助的一种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在锻炼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时,学生自己组织进行话题的对话,能够训练他们语言表达的流畅性,但是学生的发音毕竟不够标准,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及时给予纠正,否则学生练习多次以后就形成了一种发音定式,再纠正有困难。老师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口语表达来锻炼学生们的听力,因为我们平常用来练习的听力或者是影视剧里面的英语的发音都是标准的英式或美式英语,但在实际上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他们的口语大多也存在口音,而且词语之间连词很多,学生通过听老师的解读来联系听力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2.开展合作完成任务模式。任务型教学的完成方式可以是学生个人完成,也可以是分组合作完成,相比于个人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提高学习积极性的良好方法。在任务型教学法中,老师可以布置不同的听说任务,两人组合完成对话,多人组合进行表演或者辩论,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表演或者辩论的时候,很多话都属于即兴表演,根据小组其他人的话及时的做出反应,在锻炼听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懂得变通和及时掌握别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是精通掌握一门语言的关键。

3.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随着世界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现在和世界各国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在教育内容上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应该和当今时代的话题接轨,让学生们掌握各个领域的一些基本听说技能。在任务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老师要对任务的布置进行挑选,要把英语听说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生活的实际以及流行的话题相结合,这样学生在走出校园才能更好的做到学以致用。

三、总结

总而言之,英语在当今时代已经逐渐成为了每个人都应具备的一种基本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的英语听说教学也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在传统任务型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变化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丹露.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高专阅读教学中的研究[J].科技视界,2014,(2):184-185.

[2]吴明玉.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鸡西大学学报,2013,(1):90-91.

[3]曾康莉,王蕾.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探讨[J].时代教育,2014(17):189-190.

任务型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探究 篇12

长期以来, 英语口语教学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操练, 而忽略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活动, 使语境教学的导入流于表面化, 口语的学习缺少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Swan (1985) 指出, 对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来说, 有充足的机会使用语言至关重要。Rod Ellis (1997:516) 认为, 获得语言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就是提供交际机会。交际能力理论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heory) 也强调学习者在有意义的互动中学习语言, 而语言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真实情景中大量的实践活动习得语言知识的。能否结合我国英语学习者的特点, 致力于建立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发展的学习模式, 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 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一、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起, 在大量实践研究的基础上, 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研究者系统地提出了一项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理论, 即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该模式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 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 值得借鉴。

过去30年间, 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众多研究者和语言教师的广泛关注。Prabhu、Nunan、Willis、Ellis、Van den Branden等语言学家分别对任务定义、任务设计、任务教学模式及教师的角色进行了深入探讨。我国外语界对此领域的研究, 最初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相关理论的引进与借鉴, 涉及理论的文章较多。其后, 虽有学者举例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但将任务型教学理论充分应用在英语口语课堂之中的实践研究较为少见, 将合作学习与任务型教学模式相结合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证研究更是匮乏。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 鼓励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 实现任务的目标。”为了实现学生自主地完成“任务”, 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极为重要。因此, 合作学习是实施任务型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 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的构想

合作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合作学习”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 以小组为教学、学习形式, 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协作、互相督促、共同提高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 也是合作者。而对学生则要求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科斯勒 (Kessler 1992) 阐释了合作学习在外语课堂中的运作:“合作学习是一种班级内部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间的小组学习, 小组成员就某一具体的任务或目标进行相互提高的互动学习。”合作学习也被认为是对交际语言教学的扩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来自于Krashen的“输入与互动假设”。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 在做中学”。该模式认为通过伙伴合作、协商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充满了反思和顿悟。它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任务活动, 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去完成任务, 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与他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任务型教学极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是有效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极少有机会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 (Nunan, 1989) 。

以上分析表明, 合作学习模式和任务型教学模式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都是交际教学法的扩展;它们都强调改变过去教师“唱独角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而“以学生为中心,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都以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某一项任务。在实际教学中, 两者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合作学习需要通过任务的设计来完成;任务型教学也必然会用到合作学习的策略。

结合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本文试图构建以合作学习为背景的任务型教学模式, 即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 并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在英语口语教学中采用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的可行性, 及其对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的影响。文中提到的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主要是指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以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为核心,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 使学生共同完成一系列口语交际任务的教学模式。

三、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证研究

本研究主要探讨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口语课堂中的运用。首先, 确定合作学习的形式, 建立合作学习体系和评价机制, 设置多个小组同时参与的分层任务设计, 设计出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过程;最终, 发挥合作学习在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达到施行以任务型教学为核心的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目的。

(一) 研究思路

1.确定合作学习的形式

笔者首先依据学生的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 按照“固定合作小组”的组建方式,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在组建的过程中, 注意优秀学生和英语学习困难生的搭配及活跃学生与内向学生的组合, 男女数量均衡, 每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其合作的具体形式包括伙伴合作、组间合作、竞争、辩论、角色扮演、问题解决等。

2.建立任务型合作学习体系和评价机制

在设计小组集体完成的学习任务的同时,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需求和大纲要求、教材特点, 确定弹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设计时, 首先, 在任务描述中明确地提出任务的具体目标, 包括主体在英语口语课堂上语言交际任务的模式、知识范畴主题、媒体文件时长和任务完成时限等, 以方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进行自我计划、自我检测和自我调整。其次, 详细安排教学任务和活动, 创造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真实的交际机会和行为。第三, 明确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任务实施阶段中各自的角色和责任, 教师灵活运用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协助和监管作用,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角色, 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建立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同时, 还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

3.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口语课中的实施过程

本研究参照了Ellis (1996) 的“前期任务”-“执行任务”-“注重语言形式”这一任务模式, 建构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的“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与传统英语口语教学法的不同是, 对语言形式的聚焦安排在最后, 交际任务是框架的中心。前期任务 (pre-task) :介绍主题和任务。任务环 (the task cycle)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在固定的小组中协作完成课堂上或生活中的任务, 在小组交谈和发表意见过程中使语言的使用自然发生;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并可以利用字典、课本、网络等工具完成任务。任务的汇报 (report) :把活动的结果和过程告诉其他同学, 可以是口头的, 也可以是书面的;同伴或小组向全班简要汇报。语言焦点 (language focus) :分析阶段 (analysis) 帮助学生把自主学习到的英语口语系统化, 升华成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在练习 (practice) 阶段, 采用适量的教师控制型练习, 起到总结的作用。

(二) 研究对象

被试对象选自我院英语专业Q1141和Q1142班学生, 共64人。其中, Q1141班32人, 为教学实验班;Q1041班32人, 为教学控制班。除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 在使用教材, 任课教师等因素上都一样。笔者对实验班采用了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训练, 实验自变量为训练干预, 因变量为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及自信心;控制班实行传统的3P教学方式, 不进行任何训练。整个实验持续1年。

(三) 研究步骤

本实验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统计分析的方法, 对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式下学习英语口语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实验包括前测和后测。实验前, 笔者对所有被试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涉及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现状、课堂活动参与度、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小组合作活动的认识等。同时, 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同时进行口语能力测试, 然后将每位同学的测试成绩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进行方差一致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两个班方差在0.05的显著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差异, 即方差具有一致性。这说明, 实验班与控制班在口语能力上没有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为了保证实验班学生能更好地进行任务型合作学习, 笔者对他们进行了一周的培训, 让他们充分了解任务型教学和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和实施途径。

实验中, 实验班和控制班的教材、教学进度、周课时数与总课时都严格保持一致, 以确保测试的信度。实验后由其他两位教师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分别进行口语能力后测, 以避免学生的成绩受到授课教师主观印象的影响。

(四) 研究结果

统计分析结果。笔者对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的后测成绩进行了T值检验, 结果表明实验班的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班 (t=1.093, sig=0.046) , 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这说明任务型口语教学模式比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口语能力。

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实验后, 笔者对实验班学生再次发放了调查问卷。实验前后的问题大致相同, 实验后的问卷增加了几项内容, 即对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的学习收获、评价和建议。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相比控制班学生而言, 实验班的学生在口语课堂上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自信心得到很大提升, 更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意识。91.3%的学生对于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是持认可态度的, 他们认为, 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为他们提供了更多语言交流的机会, 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实际的交际技能;21.1%的学生认为, 学习合作的形式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提高;另外, 也有5.9%的学生认为, 经过任务型合作教学模式的训练, 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没有任何提高。总的实验结果验证了在英语口语教学中采用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的可行性。

研究实践表明, 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协商沟通能力, 增强参与和协作意识,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这对于培养合格的“多层次”英语人才至关重要。

摘要: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实践证明, 该模式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增强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任务型合作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Ellis, R.Task-based Language and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Nunan Davi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Willis, J.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Britain:Longman, 1996.

[4]丰玉芳, 唐晓岩.任务型语言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6) .

上一篇:项目部承包经营协议书下一篇:营销经典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