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精选10篇)

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近代中国人民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一次重要尝试。

本节课在内容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满清王朝经过与外国列强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这就迫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另外寻找一条民族救亡之路。维新变法在当时就成为中国一条最合适的挽救民族存亡之路。变法的失败又使中国的有识之士明白:在中国不能再依靠腐朽的清王朝本身,必须寻找革命的道路,成立政党,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因此这一课是腐朽的清王朝的没落向新生的革命的中国的过渡。

【学情分析】

1、本课是八年级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关系到学生对历史的理解程度。

2、结合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依据“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采取情境烘托、设疑讨论、分组导学等方法,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圆满完成导学任务。

3、教师采用合作讨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作业课外试题和课堂质疑、讨论和课外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4、八年级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基础,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七年级学生有较大的提高,这为开展合作学习提供了可能和保障。然而由于本课在内容上有承上启下的结合点,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连皇帝都参与了变法,居然会失败,这一点学生有点不明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公车上书,“戊戌六君子”相关内容。

2、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及其社会背景;光绪帝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维新变法的性质及其爱国、进步的历史意义。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

3、知道维新派创办的主要刊物。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梁启超的言论,使学生自主掌握维新思想的内涵,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2、引导学生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原因和历史意义。通过社会各派对变法的态度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

3、通过对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的思想和维新变法活动的分析,使学生学会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主要行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3、认识戊戌变法的爱国进步意义和思想启蒙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课件展示:《马关条约》签订后国人痛哭失声,捶足顿胸,深受刺激的典型材料和《时局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习)

教师:在中国科举制中,举人的地位明显要高于秀才,但在中国历史上却出现了这样一件怪事,一位举人出身的知识分子却拜了一位秀才为师,这位举人叫梁启超,这位秀才叫康有为。两位广东师徒在19世纪末共同上演了一出救国图存的变法运动——戊戌变法。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和探讨这段历史。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维新变法兴起的背景

(指导学生阅读)思考: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肯定学生的回答后进一步提问: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怎样的局面?进而启发学生认识维新变法的根本原因、阶级基础及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展示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图片让学生感知维新派的代表人物。请同学们来介绍收集到的康有为、梁启超的人物资料)

2、维新派开展的变法活动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思考:维新派开展了哪些活动为变法做准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发起的什么事件?从而认识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主张。(1)公车上书

(放映“公车上书”影像资料片段,让学生感知“公车上书”这一历史事件)。教师指出“公车上书”这一名称的由来。汉代地方举荐人才,由公家备车送往京城。后来,人们就用“公车”来称呼进京应试的举人。由于这次签名上书的都是举人,故称“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的直接起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由于封建顽固派的阻挠,上书没有成功。但“公车上书”是清朝史无前例的一次士人联合大请愿,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过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它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为了组织力量,为了给维新变法做舆论准备,维新派创办了报刊,成立了政治团体。

(2)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展示维新派创办的刊物和建立的政治团体。让学生感知维新变法运动的蓬勃发展。)引导学生思考:维新派的组织宣传活动起了什么作用?

二、百日维新

教师:既然有了思想就要大胆行动,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机,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进行了论战。通过舌战群儒和上书内容,光绪帝看出康有为的维护清朝统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所以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师生互动,逐条分析变法的内容:

(1)经济上:提倡办实业。是指建立经济实体发展近代工业,发展资本主义。奖励发明创造是指要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其目的就是要让资产阶级参与政权。裁撤冗官,精简机构。就是要改革封建官僚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但维新变法的政治改革措施并没有涉及这一内容。表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性。这给戊戌变法的失败埋下了祸根。(3)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鼓励倡导近代教育,顺应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其作用是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4)军事上:学习和利用近代军事技术,训练新式海陆军。加强国防,挽救清王朝统治危机。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维新派通过这四方面的措施要达到什么目的?由此课看出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放映“戊戌政变”影像资料片段,让学生了解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的原因、过程,知道“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然后展示谭嗣同图像和临刑前的豪言壮语。

问:这些豪言壮语反应了谭嗣同什么样的崇高精神和高尚情操?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呢?

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又因这次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历时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教师课件展示袁世凯告密,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的故事。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日本)。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全班一起朗读:谭嗣同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教师: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学生:贼指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是因变法遭到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

讨论:“我看谭嗣同” 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和历史责任感

[师生互动,讨论探究]

教师:谭嗣同的死值得吗?

学生1:不值得,是因为逃走后还可保存实力继续斗争,不应该做这样的牺牲。

学生2:值得,是因为谭嗣同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后人继续斗争。教师:一百多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在时间里轮回,我们会永远铭记。(情感升华,激励学生为民族的振兴而奋斗)

教师: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主张有什么异同 学生:„„

教师归纳:①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主张创办新式学校,培养人才。

②不同点:洋务派维护封建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要求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导致这一分歧又根源于阶级属性的差异。

教师:光绪帝是不是一个维新派? 学生:„„

教师归纳:从变法的目的看,光绪帝支持变法是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不作“亡国之君”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最高的统治权力。从变法法令的内容看,虽然对旧制度作了不少的改革,但是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对官制进行改革,维护的仍然是封建统治。所以光绪帝不是一个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而是一个封建帝王,阶级的本质决定了他不可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教师:维新派是否反对封建制度?是否反对清政府的统治? 学生:„„

教师归纳: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

宪制,以资本主义的政体代替封建制度,以资本主义文化代替封建文化。而且变法法令也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和封建的经济制度。所以维新派反对封建制度。但是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保留皇帝,企图依靠光绪帝来实现变法主张,力图维护清政府度过政治危机,所以他们不反对清政府的统治。

三、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教师: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

总结如下:戊戌变法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的原因: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维新派力量弱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结论: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小结]

教师: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

四、作业布置

1、出示训练题,学生练习巩固

2、课后思考:为什么说戊戌变法既是一次爱国运动,又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五、板书设计

第6课《戊戌变法》

《时局图》

科举制:举人——梁启超

秀才——康有为

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维新变法兴起的背景

2、维新派开展的变法活动(1)公车上书

(2)创办报刊、成立学堂、学会

二、百日维新

1、变法的时间

2、变法的内容

三、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历史意义

1、性质

2、历史意义

教学反思

1、本课导入时学生感到新颖,多媒体的辅助,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对历史短剧的表演非常感兴趣,情景比较形象,学生印象深刻,可以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2、对于戊戌变法的失败,学生必然是有诸多的感慨,此时如果能够想办法将学生的这种感慨上升到一种更为理性、更为前瞻性的高度,那么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也就达到了。所以在本课的结尾部分,我特意设计了这么一段口述文字,以求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

3、在学习历史中,今人更智慧,祖国更强大,虽然康、梁、谭等的维新富强梦已成历史,但他们为救国救民而勇于改革的高度责任感永存!它激励着我们要勇于探索,锐意进取,永远与时俱进!

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篇2

俗话说:“不断地限时规范训练,必将打造良好的解题能力。”“训练加磨练打造英才。”因此,课前6分钟的限时训练,不仅是培养高中学生解题能力、也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每节英语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目的在于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并提高解题技能,积极参加课堂教学互动,并为新语言的运用起到示范作用,从而能运用新语言和新知识。

二、英语课前6分钟限时训练应遵循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课前6分钟限时训练可以利用趣味十足的方式和材料,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吸引注意力。

2.效能性原则。

课前6分钟的限时训练与其他所有的教学活动一样,无论你采用哪种教学方式,最终的目标都是要为学生学习语言现象、发展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服务。因此,课前6分钟训练必须是为了学习新内容,巩固旧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提高解题技能和语感,真正起到引导作用。

3.简洁性原则。

课前限时训练环节一般控制在4~6分钟,不宜过长,应当力求做到“简约而不简单”。时间过长,难度大,内容过于复杂,一是不能保证后面的教学时间,二是不易激发学习兴趣,反而引起厌烦情绪。

4.鲜活性原则。

无论哪一种限时训练方式、效果多么好,若经常反复使用,也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或反感,降低训练效果。因此,限时训练的方法必须鲜活多样,给学生新鲜感。例如,我们可以从网络上直接下载美国之音的慢速新闻节目来训练学生的听力。

5.灵活性原则。

法无定法。教师需要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设计课前限时训练,较沉稳的班级和较活跃的班级所设的限时训练应该有所不同:较沉稳的班级多采用有老师提供前提条件的训练;而较活跃的班级可多采用活泼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如英语知识竞赛,或者两个同学进行快速汉英翻译训练等;同一个班,课前训练的方法也要经常变换,比如,在一周内,前3天可进行解题能力训练,后两天可以进行综合能力训练。

三、英语课前6分钟限时训练方法

如何巧妙地设计高中英语课堂课前6分钟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英语的综合能力和语感呢?本人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心得,觉得以下三大类19种训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有助于提高单元复习效果的课前6分钟限时训练

1. 快速翻译造句法。

当复习到某一单元模块的重点单词、短语、句子或语法时,可由教师讲一句含所学的词汇、短语或句子结构的汉语,再请一位中等生试着译成英语,最后请一优等生补充改正并点评。

2. 快速听写法。

在课前6分钟由教师快速报英语或汉语,学生听写出上一节课所学的20个单词、10个短语、5个重点句以增强复习效果。

3. 一句多译法。

由老师给出一句汉语,让全体学生快速思考有几种翻译法,并让几个学生写在黑板上。如教师说出一个汉语短语:专心于——让不同的学生通过脑风暴思考接力法,在黑板分别写出至少5种翻译法,devote oneself to,concentrate On,focus on,be engaged in,keep one's mind on。

4. 扩词成句法。

由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词汇或短语,先由一个中等水平的学生造简单句,再由优等生将其扩充成长、难的主从复合句或并列句。Eg.Take measures→He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

→It was important to take measures at once soon after thecar accident happened.

(二)有助于提高高三考生解题能力的课前6分钟限时训练

1. 课前6分钟听力训练。

(1)由英语教师先提出几个小问题,接着读一段幽默故事或一篇富有启发性的短文,再让一些中等生试着回答,最后请一优等生补充回答并作点评。

(2)让学生做一道英语听力专项训练题,再让学生对答案后,请学生划出听力材料中的重点句或难句,让学生将它们背熟,最后让学生快速背诵几遍并翻译成汉语,由优等生或教师对其翻译做出补充修正及点评。

(3)听句子改错训练。教师读出10个句子,每个句子含有1~2个错误,看哪个小组有更多学生听出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得分最多的小组获胜。

2. 单选题课前专项训练。

在课前6分钟用小黑板或多媒体视频呈现出10道与所复习单元的词汇、语法或句式有关的近几年高考单选题,让学生独立快速思考,完成后,先由一个中等生来完成并说明答题根据,再由一个优等生和教师做补充修正讲解及点评。

3. 课前10分钟完形填空限时训练。

教师在指导学生如何按意群来速读完形填空后,先给全体学生一分会钟时间来浏览头尾段和每段的首句。再了解文章大意和关键信息,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和所给的选项,逐题选择做题,指导他们如何判断选项的四个依据,即上下文线索、固定结构及句式、语法知识、西方文化背景常识,特别让学生应注意起始段的头3句和结尾段的总结性段落句子。

4. 指导学生进行课前6分钟的限时阅读训练。

在复习时,可选择一篇阅读量在4分钟的短文。做完阅读题后,立即请一位中等生报出答案,并让他划出文章中可作为答案依据的关键词、句子或段落,再由一个优等生和老师来讲评。

5. 课前6分钟作文训练。

每堂课前可由教师在黑板上列出作文话题和一些关键词,再由老师稍微讲解如何写作文的思路后,让优等生快速思考,并列出写作提纲,在全班同学面前用3分钟时间口头说出作文,课后让学生再写在作文本上。对口头作文说得好且写得好的小组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快速作文的兴趣和写作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力及语感。

6. 课前限时6分钟背诵作文比赛。

上课前6分钟给学生一篇80~100个单词的作文,让学生背记3分钟,看哪一组的同学能在3分钟内将这篇范文复述背出,第一个背出的获胜。

7. 课前6分钟短文填词训练。

课前6分钟限时给学生一篇短文或学生作文范文,每一行有一个空格,分别有3种提示方式,一是给出首字母,二是给出汉语,三是不给任何提示,而是根据上下文进行逻辑推测。完成后先由一个中等生来完成并说明答题根据,再由一个优等生和教师做补充修正讲解及点评。

8. 课前6分钟综合填词训练。

教师在小黑板上或多媒体视频上先呈现出12个单词,下面有一篇中间有10个空格的英语短文,让学生在4分钟内快速思考并答题,最后用2分钟时间分别让好中差学生上台填写,最后老师做出点评。

(三)有助于提高高中生英语综合能力及培养他们良好的语感的课前6分钟训练

1. 课前6分钟新闻播报。

课前6分钟请2位事先有准备的优等生上台读几段自己编写的校园内外或国内外的新闻,再让一位优等生翻译成汉语并指出新闻中需改正的句子。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力,而且扩展了知识面,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2. 课前6分钟值日生报告。

课前请一位中上的学生到讲台做3~4分钟的值日生报告,内容包括如下:学生很高兴做报告的心情,班级情况,班级头一天发生的有意义而且难忘的事情,自己做过哪些有意义的事情,或学生所读过的书、杂志、报纸中一篇文章或幽默小故事的主要大意或汇报自己的看法及感悟,也可以就所读的文章再提问班级里的任何同学几个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语感,而且提高了学生灵活应用英语词句的能力及上台演讲的胆量。eg.

The six-year-old JOHN was terribly spoiled.His fatherknew it,but his grandma doted on him.He hardly left her side.And when he wanted anything,he either cried or threw a temper tantrum.Then came his first day of school,his first day away from his grandma's loving arms.When he came back home from school,his grandma met him at the door."Was school all right?"She asked,"Did you get along all right?Did you cry?""Cry?"John asked,"No,I didn't cry,but the teacher cried."

值日生读完幽默故事后,可向2个同学提问1~2个问题,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①Why did John cry or throw a temper tantrum when hewanted anything?

②why didn't he cry but his teacher?

3. 课前6分钟看动作猜单词游戏。

教师读出10个单词的英文解释,分别让学生猜单词或者在黑板上写出10个单词,让一个学生背向黑板,另一个学生面对黑板以及背向黑板的学生,面向黑板的学生只能做各种肢体语言,不能说出来,让背向黑板的学生猜词义。

4. 课前限时6分钟英语知识竞赛。

教师在课前先准备好16道知识竞赛题,内容包括天文地理、政治、文化、体育、教育、科学、医学等类别,并将学生分4个小组,进行竞赛抢答,得分最多的小组获胜。

5. 英语或汉语快速翻译练习。

教师让3个学生上台,一位学生随意讲一句汉语,另一位学生快速译出英语,第三位学生进行修正点评,最后由老师进行补充点评。

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篇3

中国历代开国皇帝大多为“马上得天下”的武夫,只有一妇一儒例外,即武则天和王莽。胡适、柏杨等人欲为之翻案,都与那场经济变革有关。

变法背景:世族经济威胁中央集权

自商鞅推行军爵制之后,贵族世袭传统被打破,然而,中国社会由贵族形态向士绅形态转型则又经历了七百年左右的过渡期,即自西汉中期到隋,我们称之为世族形态,与之适应的便是世族经济。

所谓世族,与贵族不同,它并没有得到政权的法定确认,而是以血缘来维系和传承,其衍续壮大,有赖于一代代子弟的经略努力。同时,世族在价值观上一切以家族利益为重,国家意识薄弱,对中央政权缺乏忠诚度。

由战国而秦,再由秦入汉,先后产生了大批平步青云的军功地主,他们获得授田,然后凭借丰厚的赏赐俸禄、社会地位的优势,再大肆购置田地。与此同时,他们招募大量的私人农户,这些人租耕土地,不直接向政府缴纳租税,甚至不服徭役,不是政府在册的编户人口。其经济安排,按自给自足的原则规划经营,方圆之内,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样样具备,还有自成体系的小型灌溉系统,做到“有求必给,闭门成市”。世族庄园的四周则建有自卫的“坞堡”,拥有一支召之能战的私人武装。在世族内部,因血缘宗族而构成纽带,族长的意旨就是全族的意旨,可以左右全宗族以何种方式参与社会活动。这种社会组织具有强烈的封闭性,可以完全不依赖外界而独立生存。

汉武帝时期,世族势力遭到压抑,他去世之后,各项管制政策相继松弛,继任的几位皇帝都很软弱,中央朝纲日渐为外戚把持,而地方上的世族势力乘机崛起。他们在朝堂之上,左右政策走向和人事安排;在地方,则官商结合,自成体系,大量兼并土地和招纳人口,盘根错节,终成豪强气候。到西汉中后期,这一情况已经相当严重,出现了“四世三公”、“一门五侯”的“佳话”,世族门阀不可一世。

世族集团在经济上“闭门成市”,严重阻碍了商品大流通,使得生产力无法释放,在政治上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随时可能孕生颠覆政权的力量。公元8年,王莽篡汉称帝,国号“新”,这本身就是一起外戚夺权事件,王莽的姑母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王家曾五人同日封侯。在猎取了政权后,王莽试图一举改变世族失控的现状,便迅速地展开了全面的经济改革。

改革三战场:财政、货币和土地

王莽变法自称是“奉古改制”——中国人从来认为今不如古,前人比今人聪明。不过从政策上看,他并不想改回到遥远的周代去,改革的目标其实就是“汉武帝-桑弘羊”模式。他的改革基本上紧紧地围绕影响宏观经济的“三大核心课题”财政、货币和土地而展开。

王莽登基第二年,就推出“五均六筦”。所谓“五均”,是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这六大都市设立五均官,由原来的令、长兼理,称为“五均司市师”,他们的工作,一是定时调节、均平物价,名曰“市平”;二是控制市场供应,市场货物滞销时,以低价收购,货物涨价时,则以高价出售;三是办理赊贷,根据具体情况,发放无息贷款(赊)或低息贷款(贷);四是征收山泽之税及其他杂税。所谓“六筦”,是指官府掌管六项经济事业,即由国家专卖盐、铁、酒,专营铸钱,征收山泽生产税,经办五均赊贷。简而言之,“五均六筦”就是全面恢复盐铁专营和均输、平准二法。

从王莽为“五均六筦”所下达的诏书看,他对专营政策的理解是非常到位的。他说,政府要管制的都是民众日常必需品,即价格很高,民众也一定会购买的商品,也就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性产业”,这些产业国营化之后,就可以达到“齐众庶,抑兼并”的目的。胡寄窗评论说:“在王莽以前,倡议经济管制者如管仲与桑弘羊,对管制政策的必要性都不如王莽所讲的透彻。”不过,后世的人们也都知道,所有推行计划经济的人无不以“均贫富”和实现社会公正为口号,而实际上都是为了加强集权以及扩充财政收入。

与汉武帝时期的国营化政策相比,王莽的政策推出太密集,计划色彩甚至更加浓重。比如,在零售物价的管制上,到了事无巨细的地步,《汉书·食货志》记载,政府在规定的时间对各种商品进行分类定价,同一种商品按品质的不同分成上、中、下三等,然后才允许商贾拿到市集上去销售(“诸司市常以四时中月,实定所掌,为物上、中、下之贾,各自用为其市平”)。这无异于用计划之手完全地代替了市场的功能。

如果说王莽在财政和产业政策上完全效仿汉武帝,那么,他在货币和土地改革上则要激进得多。

王莽第一次改变币制是在登基前一年,即公元7年的5月,他以周钱为蓝本,增铸货币,新币分三种,各值五千钱、五百钱和五十钱,是为“大钱”。当时,国内已经呈现通货膨胀的苗头,新币的名义价值远远高于旧币五铢钱,于是民间私铸之风大起,王莽下令禁止列侯以下私藏黄金。

公元8年,新朝创立,王莽以“奉天承运”为名义改出一铢小钱,社会传言说五铢钱和大钱都要被废止,市场顿时大乱,王莽一方面把涉谣者、传谣者抓起来,流放边疆,另一方面则大量铸造小钱。到了公元10年,王莽突然又宣布改变币制,把货币总名为“宝货”,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六种,六种货币又细分为二十八个品种。因品种繁多,换算比值又不合理,造成老百姓理解混乱,交易大受影响——“百姓愦乱,其货不行”。四年后,王莽被迫第四次改变币制,他下令废止大钱、小钱,发行“货布”(重二十五铢,值二十五)、“货泉”(重五铢,枚值一)两种货币。在短短七年间,王莽进行了四次币制改革。

在土地改革上,王莽提出的改革方案最为决绝——恢复全面的土地国有制,然后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其具体政策是:把天下的田地都更名为“王田”,一律不得买卖,凡是一个家庭男丁不到八个而田地超过一井(计算单位,一井为九百亩)的,就把多余的部分分给宗族和同乡的人(《汉书·王莽传》:“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

这是自商鞅“废井田”之后,第一个重新推行土地国有化的政权。土地是世族集团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根基,在此之前,针对土地兼并的状况,很多人提出过种种遏制设想,比如董仲舒就建议“限田”,他深知恢复到井田制的办法是不可行的,不过可以通过额定每户拥有土地的上限,来防止兼并过度(《汉书·食货志》:“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这种在肯定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平均地权的思想,在后来的历史中是主流。王莽推行王田制,是对土地性质进行的一次革命。如果从两千年历史来看,从先秦到1949年,历代治国者中试图将土地全面国有化的人非常少,严格来讲,只有两人,一是新朝王莽,再一个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而孙氏只是纸上宣示(1906年,孙中山在《民报》第三号上宣布革命的六大主义,其中第三条为土地国有,“均地政策为人民平等之基础”。在《民报》第十号上,他更宣告:“中国行了社会革命之后,私人永远不用纳税,但收地租一项,已成地球上最富的国”),王莽却付诸实施。

在推行土地国有化的同时,王莽宣布不准买卖奴婢,其理由是奴婢买卖有悖于“天地之性人为贵”的圣人之义。从记载看,王莽似乎一直对奴婢抱持同情的态度,在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他的次子杀死了一名婢女,王莽硬逼着他自尽偿命。因此,不少史家对王莽禁止买卖奴婢政策的评价很高,认为这是一个人道主义的创举。不过,仅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王莽的思考未必及此,限制土地兼并与限制人口兼并,是打击世族门阀势力的配套性政策。

最惨烈的改革结果

王莽的经济改革,是以掉脑袋落幕的。

“五均六筦”的国营化改革,剥夺了民间工商业的所有利润,却没有带来国库的充盈。王莽效法汉武帝,任用了一批商人来经营“五均六筦”。他任命京城最出名的巨商王孙卿为主管市场的京师市师、汉司东市令,任命洛阳城里有“十千万”资产的富商张长叔、薛子仲为纳言士,在各地设置专营事务的官吏时,大多用的是当地的商人,让他们当交易丞、钱府丞等。由于缺乏铁腕的监督机制,这些穿着官服的商贾乘机与行政官员沆瀣一气,虚设账簿,掏空国库,大肆牟取私利,最终的结局是,官府的钱库没有充实多少,却弄得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汉书·食货志》:“郡有数人,皆用富贾。……乘传求利,交错天下。因与郡县通奸,多张空簿,府臧不实,百姓俞病”)。

七年四次的币制变动让金融秩序大乱,政府的金融信用几乎破产。史载,每次变动,都造成民间的一次大破产,监狱里因此人满为患。

土地国有化引起中产以上利益集团的集体反抗。早在西汉时期,土地就成了财富的主要承载形式,具有“类货币”的性质,王莽在缺乏任何民意基础的前提下贸然推行王田,自然得罪了几乎所有的社会阶层。

在执行层面上,行政官吏的懈怠及不配合也是造成改革凝滞的重要原因。王莽是一个特别多疑和迷信的人,常常借口地震或日食裁撤官吏,在执政的十多年里竟然换了八任大司马。

因此,王莽变法既得罪了世族和有产者,又得不到无产者支持,而中央又没有增加收入,可谓疲劳天下,一无所得。改革进行到第14个年头,已经无法寸进,公元22年,王莽不得不下诏书,废止即位以来的所有改制政策。可是,天下事已不可为,第二年的10月,叛军攻进长安城,王莽逃至未央宫的渐台,被人砍下了脑袋。

王莽变法的失败,既是一次古典社会主义的试验失败,又是理想主义者的失败。很可惜的是,他的真实面目一直被“篡汉者”的形象所遮掩,而从未被认真地讨论过。胡适、柏杨为他翻案,也都是站在意识形态的角度——肯定其善良或者说天真的改革动机,却没有回答失败的原因。

如果我们将王莽变法与之前的汉武帝变法相对比,便可以得出如下的技术性差异——

在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关系上,两场改革都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标,而经济集权的前提正是政治集权。武帝启动改革之时,“七国之乱”已然平息,削藩取得成功,在政治上,中央已形成不容对抗的集权能力。可是,王莽以外戚身份取汉而代之,政权的合法性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激进的经济改革势必遭遇重大阻力。

在改革与民心的关系上,从四大利益集团的权益博弈来看,中央集权改革将侵蚀地方政权和有产阶层的利益,所以改革成功的前提是,务必获得底层民众的支持,也就是必须“把人民发动起来”。一般而言,集权者用以鼓噪民心的理由大抵有四个:抵御外国侵略、防止地方割据、反贪反腐、反对贫富不均。汉武帝搞改革的口号是保家卫国,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争顺乎当时的民心,为改革争取到了强大的舆论支持。王莽在政权未稳、未取得社会共识之际,就匆匆变法,缺乏广泛的民意基础,而且他推行的众多改革措施——特别是币制改革从一开始就让基层民众受损。

在集权式改革与民间财富的关系上,任何集权式的经济改革从本质上来说都不是为了促进生产力,而是通过财富的重新分配,使中央政府获得更多的经济权益。汉武帝变法建立在七十年“文景之治”的厚实基础之上,长期的休养生息为国营化政策留下了巨大的敛财空间,而且财富藏于民间商人之家,易于剥夺。王莽则没有这样的社会条件,西汉末期财经疲弱,天灾不断,而且,庞大财富握于官商一体的世族集团之手,收刮的难度自然大增。

在改革与官僚执行能力的关系上,刘彻是一代雄主,心狠无情,手段霹雳,他在改革中有效地发挥了能臣以及酷吏的作用,在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官吏,用之深宠,过之则弃,绝无拖沓。而他与桑弘羊的合作关系长达四十余年,如同一对政治伙伴。王莽用人多疑,好换将帅,没有一支忠心高效的执行团队。

一场大的社会变革如同空间重构,疏处应可跑马,密处必不容针,王莽变法缺乏系统思考和风险预警,鲁莽激进,漏洞百出,失败乃题中之义。

“桃花源记”的经济学诠释

公元184年,河北爆发黄巾军起义,继而引发公元189年的“董卓之乱”,从这一时间开始,到公元589年的整整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混乱和分裂时期,是为三国、魏晋南北朝。

这数百年间,出现了两大极致景象,一是国民思想的大解放,二是工商经济的大倒退。

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思想大解放时期,一是春秋战国,二是魏晋南北朝,三是20世纪初的民国初期,其共同的特征是,全数出现在中央集权瓦解或丧失的大背景下。在魏晋南北朝,思想禁锢被打开,各民族互相交融,呈现奇葩争艳的绚烂景象,出现了难以计数的军事家、绘画家、文学家、宗教家。

与思想解放同时发生的是经济的惊人大倒退。自战国之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渐让位于商品经济,到了西汉,商贸越来越发达,职业分工趋于专业。然而东汉末年以降,一切工商秩序被践踏破坏,主要表现有三:一是货币无法正常发行。董卓之后“钱货不行”,老百姓以谷物和布帛为货币,市场机能严重退化。二是地方割据,坞堡林立,全国性的统一大市场遭到破坏。据邹纪万在《魏晋南北朝史》一书中的统计,永嘉之乱后,坞堡组织发展至高峰,譬如魏郡、汲郡、顿丘有五十余,冀州有百余,雁门、太原等地有三百余,关中地区最多,有三千余,各地豪强纷纷结坞自保。三是城市文明屡兴屡毁。以洛阳为例,三百多年间六兴六毁,繁荣转眼成空,与洛阳齐名的长安至少遭过四次大劫,而南方的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则三次被夷为平地。

更为惊心的是人口的锐减。东汉末期的公元157年,全国已有人口7200万,到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时竟锐减至2400万,只剩下三分之一。到公元300年,人口好不容易恢复到3380万,可是“八王之乱”爆发后,人口死亡过半,西晋南迁时,汉族人口甚至已不到1500万。翻开这段史书,到处是残酷杀伐、屠城流血、阴谋政变。

长期的分裂战乱,在中华民族的国民记忆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而根植下两个传统价值观:其一,“宁做太平狗,不做乱世人”,在政治上,呼唤大一统的独裁和集权统治;其二,在经济上,向往避世无争的小农社会。这是两个看上去似有矛盾的诉求,最终却在明清两朝得以“完美”实现。

东晋文人陶渊明曾写《桃花源记》,讲一个武陵渔民误入桃花源,此地与外世完全隔绝,阡陌交错,鸡犬相闻,居民甚至“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渔民告知外部世界发生的战乱,“皆叹惋”。这篇散文写得十分优美,被列入后代的每一种教科书中,几乎人人读过,并以之为最理想的社会形态。

不过,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诠释,结论却大有不同:桃花源村小民寡,是一个没有工商产业的农耕社会,物质条件非常贫瘠,而且,与外界没有任何的交通、资讯以及商品流通往来,因而,经济和文化发展彻底停滞。陶渊明没有记载桃花源中是否有盐井,如果没有,则必须求诸外世,否则从生活饮食上无法解释。因此,对桃花源的向往,实质上是一种心理上的“返祖”现象,若国民经济退回到桃花源的状态,则无疑是一次难以置信的反动,是对社会进步的一种消极放弃。

然而,对桃花源式的、封闭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向往,在魏晋时期成为一种主流意识并影响深远。比陶渊明晚一百多年的北朝儒生颜之推写过一部流传甚广的《颜氏家训》,在治家篇中,他教育子孙们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也就是说:“人民生活的根本就是自己栽种庄稼以收获食物,亲手种桑织麻,所有的生活用品,从一只鸡到一头猪,从一把锄头到一根蜡烛,都是能自给自足的,所求于外部世界的,只有盐而已。”自宋明之后,《颜氏家训》成为很多家族家训的蓝本。若从国史而论,从道家《道德经》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到儒家孔孟对井田制的痴迷,乃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朱元璋对男耕女织的刻意追求,最近溯及“免费吃饭”的人民公社,一路延溯,可见小农经济在国民中的吸引力。

八年级上册第7课戊戌变法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

3、通过讨论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对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了解康有为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完成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的互动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完成能力 【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2、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

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处理的方法公车上书这一内容通过教师讲述、出示公车上书的书影由学生观察思索来解决。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通过出示幻灯片以表格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四个方面来理解记忆并为后面突破难点做下铺垫。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变法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使学生能客观地理解变法历史意义并在互动探究中通过学生讨论得到解决。

【教学方法】

情境模拟法、探究法、图片资料展示法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此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曾做过哪些努力,其结果如何 ? 创设情境 教师:假如我们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

学生回答的可能有多种有的认为必须进行改革有的认为要发展科学技术走资本主义道路有的认为必须进行革命等等。

教师总结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当时最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2、教师出示第7课 戊戌变法 师生对白演绎历史 教师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1300多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这次事件史称“公车上书”。

教师出示幻灯片──公车上书记书影和第一页 学生观察、思索。教师出示幻灯片──康有为、梁启超。了解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他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后来又阅读了大量外国书籍了解到俄国和日本都靠变法迅速强盛起来感到发现了医治中国的灵丹妙药开始宣传变法维新的道理。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听康有为讲俄国和日本如何通过变法使国家富强觉得很新鲜。于是他诚恳地拜康有为做老师。

教师:康、梁的这次上书由于顽固派的阻挠没有传到皇帝手中对清政府触动也不大但却轰动了全国。从此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康有为、梁启超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代表他们为推动变法还进行了哪些大量活动

学生:阅读教材33页第一段大字归纳要点创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维新派团体形成。

教师:这部分知识要点大家找得非常准确。对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谁还能补充一些其他的资料 学生补充还创办了《时务报》各地组织了学会、学堂等等。

教师:总结康有为和梁启超通过报刊、学会等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教师: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机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进行了论战。

学生:阅读教材33页中间部分小字。

师生分析总结论战的是议题要不要变法还有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

教师出示幻灯片──康有为驳荣禄荣禄生气中途退场

教师:通过维新派与顽固派针锋相对的论战及荣禄的拂袖而去可以说明维新人士的变法思想是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是进步的、爱国的。由于当时民族资产阶级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压迫内受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虽有反抗压迫进行斗争的要求但规模小、力量弱所以想依靠封建皇帝进行变法。

教师出示材料“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为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师生分析总结此材料道出当时中国面临内忧揭竿斩木外患瓜分豆剖。康有为为中国所处的国际险境非常担心也为清政府的内政担忧。言辞恳切可以看出康有为维护清朝统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所以光绪帝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教师出示幻灯片──光绪帝召见康有为 讨论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学生1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

学生2利用变法从慈禧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

学生3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

教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说出了光绪帝支持变法的原因下面我们看看变法的具体措施 出示幻灯片──光绪帝照片和百日维新内容 百日维新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方面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文化教育方面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方面 训练新式军队等等。根据变法的内容师生共同分析变法的进步性和变法的局限性

教师出示幻灯片──变法的进步性和变法的局限性主要有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的体制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没有涉及议院、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采取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后来的政变阴谋束手待毙。

教师:变法的结果如何呢 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戊戌变法失败了。1898年是旧历戊戌年因此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又因这次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历时103天所以又称“百日维新”。

教师出示幻灯片──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 戊戌政变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日本。谭嗣同不肯逃走不久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这就是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永远的谭嗣出示幻灯片──谭嗣同和他的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3.互动探究

教师:谭嗣同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维新派要杀的贼指谁维新派为什么“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 学生:贼指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无力回天”是因变法遭到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镇压失败而无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为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不愿逃走。

教师:谭嗣同的死值得吗

学生1不值得是因为逃走后还可保存实力继续斗争不应该做这样的牺牲。

学生2值得是因为谭嗣同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后人继续斗争。

教师:一百多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在时间里轮回我们会永远铭记。

教师:戊戌变法有何历史意义 学生讨论后师生总结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虽然挫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教师: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它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总结如下戊戌变法的性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失败的原因领导变法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软弱维新派力量弱小又没能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结论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4.小结

第6课《枣核》教学设计 篇5

主备人

复备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描写的分析,理解海外游子思乡爱国之情。

2、领悟本文巧设悬念的独特构思。

3、体会本文以小见大、以物传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紧扣语言文字,进行揣摩、品析,体会本文的写作手法和思想内涵。教学难点:揣摩、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层次内涵。教学媒体:多媒体、录音机、ppt课件。教材分析:

这是作家萧乾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记述了“我”访美时,探望了一位旧时同窗好友,并带去了好友再三托付的几颗生枣核。他领“我”踏访他精致匀称的后花园。与他交谈中,才知道由于想家乡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我”带几颗枣核。“我”感受到了同窗好友怀念家乡,眷恋故土的真挚情感,由衷地感慨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文章以枣核为线索,写了一个美籍华人要几颗故乡的枣核试种,以寄托思乡之情的故事,反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深厚的民族意识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民族。教学设想:

本课的词语很丰富,应重视让学生积累;理解课文的内容、思想、感情,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对于重点语句,要引导学生画一画、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文题的品味,意在欣赏文题的准确、简洁、形象,要通过学生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集思广益。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都学习了《歌词三首》,其中有一首《我的中国心》,大家还记得吗?这首歌很多同学应该都会唱,让我们一起来试试。(歌曲《我的中国心》,全班齐唱。)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思乡爱国之情)那么,如果一个人离开家乡很久,又很远,时间的流逝,高山大海的阻隔,会灭他的这种思乡之情吗?这,就是萧乾先生在《枣核》里所要告诉我们的。【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简介

萧乾,出生在一个汉化了的蒙族贫民家庭,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记者。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1、自由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①蹊跷(qī qiāo)嫣红(yān)倘若(tǎng)山坳(ào)掀启(xiān)镶嵌(qiàn)②风烛残年 故弄玄虚 安顿 感慨良深 精致匀称 泛舟

2、课文的题目是《枣核》,请同学们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直接写到枣核或与枣核有关的事? 共有三处:

第一段,求带枣核;第三段:托枣核在掌心;第七段,试种枣树。

四、游子的思乡之情及其表达

自由朗读感悟、小组合作讨论下列问题:

1、这位友人不远万里,再三托付“我”带去几颗普通的枣核,他想做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当因为种种原因(上学、探亲、旅游等)而离家之后,时间稍长一点,你会有什么感受?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这种感受?(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3、这位老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的?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4、老人的花园里既有垂柳、睡莲,还有北海,还即将种下枣树,老人何以这样不辞辛苦,不嫌麻烦?

(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真是满园景色,满园乡情——这就是老人表达思乡之情的独特的方式。)

五、知识拓展

1、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告诉我们一点什么呢?从文中勾画出相关语句。

(学生勾画、齐读)“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2、我们在课内外还读到过哪些表现思乡爱国这一主题的作品?

3、通过刚才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例如:

①“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说明了什么?

(游子心境无法填补的缺憾,是优越条件、优美环境等无法取代的乡土之恋,是改了国籍也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的伟大所在。)

②老人为什么在介绍优越的家庭时却“不好意思”? ③为什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却说“没出息”?

4.教师设疑,突破难点:这篇文章,表现的是海外友人的思乡之情,为什么却以“枣核”命题?

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从结构上看,枣核又是本文叙事线索。

从写法上看,以小(枣核)写大(思乡之情)。

六、再读课文、揣摩语言 思考:

这篇文章体现了友人思乡的深沉情感,但却未出现“思”“恋”一类的词语,请你们感情朗读课文,找出表现友人思乡之苦的情感的词语,体会妙处所在。(殷切、托、劈头、感慨良深、那是„„开、挑选、买、拉、堆)语言朴实,透过这些字词却能体现出友人思乡的情感。

七、课堂小结

1、本文借一个故事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思乡爱国)

2、你觉得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值得自己借鉴? ①叙事朴实,以小见大。②设置悬念,引人入胜。③用词精当,线索清晰。

3、总结:一事一物总关情。乡愁在每个人心中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一样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思恋、依恋的。正如作者的友人想要告诉我们的,祖国、家乡的一景一物她都思念。这思念之情是集住宅、称心的家庭和事业所无法替代的,所以她托朋友不远万里从祖国带回几颗枣核,来寄托她对民族、故土的眷恋。同学们,希种纯真而浓烈的思想情怀,能荡漾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心田上永不凋零的合花。

八、效果检测

请同学们借鉴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构思一段文章,表达一种感情,而且用上“我想„„想„„想”的句子:

1、你准备怎样说?

2、你准备怎样拟题?

九、欣赏《月之故乡》,结束课文

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板书设计:

枣 核

萧乾

索(用途蹊跷)

见(故弄玄虚)

话(为解乡愁)

议(民族之情)

枣核(线索)

思乡爱国

见(大)传(情)

以(小)

第6课 设计艺术字标题 篇6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在文章中插入和编辑艺术字;

2.掌握艺术字的环绕方式、大小、位置及形状的设置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学会艺术字格式、大小、位置的设置方法。难点:艺术字格式、大小、位置设置的教学。

三、教学资源和准备

电脑联网;多媒体教室软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一看:

演示“小池”古诗

“艺术字”是带有特殊效果的文字类图形,用“艺术字”设计文章标题,能够使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

(二)新授:

学知识:

1.打开“朝霞与日出”文件。

2.设计艺术字标题

第一步:单击菜单栏上的【插入】,从【插入】菜单中选择【图片】选项,在【图片】的子菜单中单击【艺术字】选项;

第二步:在打开的【艺术字库】对话框中,选择一种艺术字样式,单击【确定】; 第三步:在打开的【编辑“艺术字”文字】对话框中设置字体、字号、字形,在“文字”框中输入“朝霞与日出”,单击确定。

①设置字体为“华文行楷”②设置字号为“36”③设置字形为加粗④输入文字“朝霞与日出”⑤单击【确定】

练技能:

1.设置“艺术字”的环绕方式

2.改变艺术字的大小

3.移动“艺术字”到合适的位置。

4.改变“艺术字”的形状

(三)知识拓展

动脑筋:

1.如果对插入的“艺术字”不满意,怎样进行重新设置或删除?

2.在对“艺术字”进行设置时,怎样打开或关闭【艺术字】工具栏? 小知识:

在【艺术字】工具栏中,单击“设置艺术字格式”按钮,可以设置艺术字格式,按钮是“艺术字竖排文字”按钮,可以将艺术字竖排。

(四)结束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与技能?

还有哪些知识与技能你没有掌握的吗?

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篇7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 充分挖掘数学素材

学生只有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并被广泛运用于现实世界, 才能切实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 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生活, 应用于生活, 学以致用。例如:刘老师教完6、7认识时中间插入了让学生用“6或7”说一句话, “一星期有7天”“我家有6个人”“我有6个圆片”等内容, 这样就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二、从数学现实出发, 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入教室,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学生通过自己的知识背景, 建构自己的知识。如果忽视了学生的数学现实, 其后果是要么学生不能理解新知识, 要么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这些都是与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目标相背离的。例如:刘老师讲到本课的重难点第几和几个时, 课本安排了金鱼图, 通过看数来理解第6或7和6个或7个。学生难以区别和理解。刘老师采用学生横竖排座位游戏找出第6或7和6个或7个, 学生在这项活动中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既区别和理解了第几个和几个, 又改变了学生看图做题这种枯燥的学习形式,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从心理特点出发, 精心创设认知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让学生发现关系, 寻找规律。只有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创造性地学习, 既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 同时使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发展。如刘老师出示课件“直尺图”时, 问:“你从直尺图上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学生有了自主权, 立即各抒己见, 有的说“一共有8个数”, 有的说“6的前面是5, 后面是7”, 有的说“和6相邻的是5和7”等。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直观而深刻地掌握了自然数增加过程, 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既直观又节约时间, 培养了学生数感,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篇8

张立波

一、经典回放: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文意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文意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四、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温馨点击:第22页

六、活动广角:第23页

七、成长袋:第24页

八、课外延伸

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

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

第6课《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过程与方法:

谜语激趣、梳理脉络、剖析细节、拓展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

1、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

2、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2、导语:

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

/ 5

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

3、对课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

三、出示学习目标、自读。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开火车拼读、纠音。(字形重点:隙、漾)2、解释生字词。(出示课件)

五、默读、思考: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2、分段。

第1自然段:长得很茂盛。第2自然段:叶子很美丽。第3一5自然段:爬山虎的脚。3、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

六、教学第一段(第1自然段)1、默读、思考:

(1)这一段讲了什么?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2)(课件展示爬山虎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2、提问

七、教学第二段(第2自然段)

1、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2、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朗读思考:

(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看出来?

(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1、2自然段?

/ 5

(3)讨论、归纳: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3、在文中划出描写叶子美的句子。

理解:“波纹”原指什么?文中又指什么?叶子为什么会荡起波纹? 4、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2自然段。

5、刚才我们欣赏了叶子的动态美,那么叶子在不动的时候又是一种怎样的模样呢?请在文中划出来。

静态美美在绿得新鲜、匀称整齐。

6、除了叶子的形态外,叶圣陶爷爷还观察到了什么? 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课件)

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练习3(投影片出示)

二、导入课文:

爬山虎的叶子这样的茂盛、美丽,充满勃勃生机,跟它的脚有很大的关系,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提问、(出示句子),齐读。

3、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

以课文为根据,对照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

请学生到黑板前用课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

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课文哪个

/ 5

词语突出了这一点?(注意)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

2、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3、多媒体显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4、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触--→巴--→拉--→贴

5、齐读

6、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自己说、提名说。

7、指导朗读

8、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讨论、汇报。(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9、多媒体再显示(一棵--→满墙的爬山虎)。

四、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观察细致、耐心)

文中有一句话说明爬山虎的脚巴主墙根很牢固,找一找,并用“„„要是„„休想„„”说句子。

五、总结写作方法:

1、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先讲它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再讲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最后讲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何不同。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观察要 细致全面

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观察

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

六、课外作业:

/ 5

根据平时对植物的观察,自己确定一种来写片段。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6、爬山虎的脚

第二课时

刚长出:嫩红--→嫩绿

叶子

长大了:绿得新鲜一顺儿朝下均匀

6、爬山虎的脚

生长位置、形状、颜色

爬山虎的脚: 触--→巴--→拉--→贴

触着墙←-→没触着墙的

第6课 艺术美和形式美教学设计 篇10

第6课 艺术美与形式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艺术美以及掌握形式美的语言元素、语言手段、语言规则等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一些美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和自己的经验,描述、分析自己身边的美与艺术的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与感受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促进学生审美观的发展。

教学重点:对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教学难点:运用艺术美与形式美的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描述与分析。教学过程

一、直观导入 欣赏、判断

让学生欣赏“自然美、社会美”的图片及“艺术美”的作品,并判断其类别。

[提问](1)、请指出哪几件作品是体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并举例出生活中我们所熟悉的美。

自然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参岑)

社会美: 社会美可分为两种形态,一是直接形态,如物质环境、物质产品、人的服饰仪表、行为举止、话语谈吐等,这类社会美是形之于外的,可以直接感知的,我们的审美活动大都体现在这一范围之内。

社会美的另一种形态是间接形态,如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时代精神、社会治安、社会风尚等等,这类社会美并不体现在某一具体现象上,而是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我们需要透过复杂的现象,经过分析思考,才能掌握其中的本质。总之,这类社会美我们无法直接欣赏,只能间接地进行体味,这无疑增加了欣赏活动的难度。

(2)、罗丹的《欧米艾尔》,我们能不能用“漂亮”、“好看”来形容这种作品的艺术美呢?

[讲述] 《欧米艾尔》既不“漂亮”,也不“好看”,但给我们以心灵和审美上的震撼。作品传递给我们一种“残缺美”或是“凄美”。

[提问] 漂亮、好看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

[讲述] 如果我们要掌握美术鉴赏的标准,那么我们必须要了解什么是艺术美和形式美。

二、展开新课

1、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 比较、分析

(1)《开国大典》的摄影相片与油画作品比较 摄影作品是真实的场面和形象——分散、零乱、主题不突出。

油画作品是经过改造后的艺术形象——庄严、气势宏伟、形象典型、主题突出、鲜明。提问:自然美或者社会美可以代替艺术美吗?为什么?

(首先,社会美与自然美本身的形式与内容,无论是在历时性方面还是在共时性方面都难以做到完全一致。社会美的内容是普遍的、自由的,但它的表现形式常被特定的情势所限定,常常是不自由的、偶然的,缺乏普遍性的。例如“勇敢”品质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在不同情况下,就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自然美的形式是规律性和自由性的统一,但是与之契合的内容,常是多义的、游移的,甚至是与形式相冲突的。因而自然美也难以表达普遍自由的内容。

其次,自然美与社会美总是存在于现实的一定时间和空间之中,没有空间流动的自由性和时间流传的永久性,即它们常处于活动状态,缺乏稳固性和普遍性。社会美的直接现实性消逝后,如无富有艺术性的传播媒介的帮助,美感影响也就消失了。而自然美则依赖于自然状态,时序的更替和环境的变化必然影响到自然美存在的永恒性和自由性。

再次,现实美还常带有芜杂性。美的成分与不美的成分或可有可无的成分共处一体,各成分之间内在的联系不够协调,因而作为整体,和谐程度不够。毕竟现实美是缺乏充分加工的自然形态的美,即便经过加工改造,也常常带有强烈的功利目的,因而,也就不能充分地体现出实践主体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日本美学家竹内敏雄就曾指出:“自然美(社会美也类似)和艺术美在下面这一点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即归根到底自然不像艺术那样有意识地把美的创造作为目的。”

①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缺陷,使它们不能充分满足人们更高级更全面的审美需求,也不能充分表现人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因而需要艺术美。)

艺术美是艺术家自由自觉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将社会美和自然美纳入心灵,用情感去冶炼它,用想象去完善它,将自己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激情熔铸进去,化为作品的血肉和灵魂,从而使现实美升华,成为心物一体的美的对象。

黑格尔曾指出:“艺术理想的本质就在于这样使外在的事物还原到具有心灵性的事物,因而使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成为心灵的表现。”

②这种对现实美的升华,主要是通过典型化和理想化来实现的。艺术家对现实材料进行加工,把现实美中不美的部分“清洗”掉,把分散的美集中起来,创造出典型形象,使之更符合美的规律,更纯粹、更精致。同时,艺术家建构的艺术形象具有十分紧密、协调的内在联系,是用一种完整的面貌向世界说话,表现出一种理想美的色彩,因而是普遍自由的形式与普遍自由的内容相结合的一种新的美的形态。“艺术美高于自然。”①黑格尔的论断是正确的。

讨论、交流

(2)《欧米艾尔》 [讨论内容] 请从社会、自然、艺术的角度来比较是“美”是“丑”,罗丹是如何使我们感到“艺术美”的?

[引导分析] 社会的角度——出卖肉体的妓女——是“美”还是“丑”?

自然的角度——风烛残年、浑身皱纹等——是“美”还是“丑”?

艺术丑和艺术美

艺术丑是指艺术作品的丑,艺术丑和艺术美是相对应的。

衡量艺术作品的美丑的标准主要不是看作品所反映的对象的美丑性质,而是看艺术家怎样去表现对象。艺术家反映事物,由于自己主观条件的影响,可以使作品成为美的,也可以使作品成为丑的。在艺术中使用丑的概念常有不同的含义。例如:

1、艺术丑指艺术作品的内容虚假、腐朽、技巧低劣。

罗丹说:“在艺术中所谓丑的,就是那些虚假的、做作的东西,不重表现,但求浮华、纤柔的矫饰,无故的笑脸,装模作样,傲慢自负------一切没有灵魂,没有道理,只是为了炫耀的说谎的东西。”

2、艺术作品中反映丑的对象不等于艺术丑。

例:委拉斯开兹《教皇英诺森十世像》、列宾《祭司长》、达分奇《最后的晚餐》中的犹大。

3、某些艺术中的丑角不等于丑。

4、在园林艺术中山石以丑为美。

刘熙载在《艺概》中写到:“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实际上这里所说的丑,是指山石的错踪变化的美。

正是因为丑得让人惨不忍睹,才激发出人们对现实中丑恶的恨。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丑的,但蕴涵着作者“构思美”和其对受欺凌妇女同情的“心灵美”的艺术作品本身是美的。艺术作品中反映丑的对象不等于艺术丑。

历史上,许多美学家都对这个问题做了有益的探讨。亚里士多德从审美认识的作用来阐释艺术丑。他说:“经验证明了这样一点:事物本身看上去尽管引起痛感,但维妙维肖的图像看上去却能引起我们的快感,例如尸体或最可鄙的动物形象„„我们看见那些图像所以感到快感,就因为我们一面在看,一面在求知。”②雨果认为艺术应将美与丑结合起来,“正是从滑稽丑怪的典型和崇高优美的典型这两者的圆满结合中,才产生出近代的天才。”③罗丹更是强调丑在艺术中的意义,“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的美。”④

生活丑能转化为艺术美,是被艺术创作的特性所决定的。艺术家认识到生活丑的本质及其背后所隐藏的社会意义,将丑真实地展示出来,就体现了合规律性的“真”;同时,进入到艺术殿堂中的丑渗透着艺术家否定性的评价,便从反面肯定了美,又体现了合目的性的“善”;并且,由于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生活丑在艺术上构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因此,当生活丑进入艺术意境,就会蕴含生活丑本身所无法包含的审美意义。这是一种以其艺术性的存在否定其自身现实存在的美,能够使人们的心灵震颤,产生强烈的美感,即所谓的化腐朽为神奇,于丑怪中见光华。例如罗丹的雕塑《老妓》,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等等,都是通过艺术的审美性,使“丑”的人物形象获得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艺术的角度— 和精湛的技巧所创造的形象,构思美(揭示社会的丑,(丑得如此的精美,矛盾,使我们产生无限的联想及心 暗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的对立统一)

心灵和审美上的震撼。(社会丑和自然丑)(社会丑和自然丑的提升)小结

艺术形象源于现实形象,而高于现实形象。艺术形象其实就是“典型形象”或“艺术典型”。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美的再现和美的表现。艺术美是通过形式美表现出来的。

2、什么是形式美? 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经常把动物的牙齿串起来挂在脖子上,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在开始他是作为一种勇敢的象征,或乞求神赐于力量。久而久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逐步脱离了原来的使用价值。人们看到他们时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亲切感,这时候,他已经成为一种装饰品,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形式上的美感。这就是形式美。因此,形式美是人类独特发现和创造之一。到了古西腊时期,人们开始对形式美的研究和探讨,并归纳总结了许多关于形式美的法则。比如,均衡、比例、对比、节奏、对称、和谐、多样统一等,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形式美的基本含义)

什么是形式美?广义地说,它是客观 事物外观形式的美,狭义地说,它是大量 具体美的形式提炼、概括出来那种抽象形 式所具有的美。它是相对独立的外部形式 诸因素的美,即点线面、色彩、空间、构 图、质材等形式因素的组合构成的美术作 品的形式之美。

[提问]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有哪几个方面的内容?(1)语言元素:点、线、面、色(构成形态变化)

(2)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构成审美意象)

(3)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 韵律(构成审美关系)

美术的语言元素和手段还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来运用才能创造出具有美感的形式。形式美是以上三个方面相互融合的综合体。

作品剖析

(1)《雄视》(中国画,局部,潘天涛)

语言元素的构成 语言手段的运用 语言规则的体现 艺术美

(点、线、面等)[构图、肌理(墨韵)等] [在险峻中求平衡(掉毛、松乱的善斗雄鹰;

(矛盾的对立统一),雄健的傲骨)点、线、面的比对与和谐]

下面,我们就列举并结合一些实例做简单的解释。

1、变化和统一:达·芬奇的名作《最后的晚餐》宋人所作的《秋浦蓉宾图》《清明上河图》的虹桥一段

2、对比与和谐:林风眠的《静物》潘天寿的《水仙》

3、比例与尺度:刚欣赏过的雕塑《维纳斯》法国古典主义画家达维特的《萨平妇女》的构图

4、对称与均衡:如(学生回答:螃蟹、蝴蝶、人体、贵州的《蜡染头巾》、马蒂斯的《蓝衣妇女》、花瓣);王雪涛的《牡丹》、马蒂斯的《静物》

5、节奏与韵律:如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朝元仙仗图》《古代塔》

学生作品欣赏:《西斯庭圣母》《巴黎圣母院》提问:请指出这两张作品中五种形式美,教师小结。《西斯庭圣母》《巴黎圣母院》

课堂总结

形式美的法则不是固定不变的,法则本身是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的。在西方美术史上,哥特式艺术大师对教堂建筑形式规则的理解和运用,和古西腊完全不同。巴洛克美术为了强调动态和激情,也背离了古西腊和文艺复兴时期古典艺术的形式规范。尤其是在现代艺术中,为了达到创新而打破传统形式法则的创作,更是层出不穷。所以,我们对形式法则的理解,应该是作品产生的主观条件,更好的欣赏美术作品。讨论、交流

[提问] 观察生活,发现自己身边的美,说说它们符合哪些形式美的法则?(1)《校园风景》

(2)《自然景观——月亮湾》

三、互动实践

请几个学生上来,根据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形式美,以身体为元素(也可以加其它道具)来完成一幅画。

四、教学总结

【第6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戊戌变法的演讲稿600字06-13

教案王安石变法05-25

上一篇:观察蝴蝶的日记下一篇: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简介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