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 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8篇)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家齐读题目——春酒,琦君。
说到酒,大家能不能背诵一些与酒有关的诗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把酒问青天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酒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宴请的时候,离别的时候,重逢的时候都会喝上几杯,酒杯里可能装满雄心壮志,或是失意惆怅,一杯酒总是越品越有味。今天我们来品一品台湾现代作家琦君笔下的春酒,看看它又是哪般滋味。二.预习检测
Ppt2:家醅 顾名思义 挑剔tī
薏仁米 如法炮制 巴结 大约摸 如法炮制:仿照成法,炮制药物,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过渡:学习一篇文章其实也是品酒的过程,观其色,品其味,喝得高兴了还会把心里的感悟给吐露出来,所以我们进入第一步。三.初尝,观美酒 1.什么是春酒?
(一)一种八宝酒
(二)一个民俗 原料: 功效: 味道:
哪些时机(哪些节目):喝春酒 喝会酒 小结:这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在当地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我们管它叫:民俗,所以春酒,不仅是一杯酒,还是一种民俗。(板书)接着,我们喝第二口,这一遍要慢慢的喝,慢慢的品。
四、再酌,品其味
1.童年的我对春酒怀着怎样的情感? 喜爱
2.在文中找一些句子,从细节描写的角度品味一下我的喜爱之情。例一: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于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例二: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存手里,酒却伞洒在衣襟上了。
例三:抱着小花猫时,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觉。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
例四: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小结:精彩的细节描写,将一个孩子想要喝春酒,喜爱喝春酒的形态写的淋漓尽致,让我们不得不感慨,琦君的童年过得真是快乐有趣。所以这一杯春酒,我们品尝出了快乐有趣的童年。(板书)然而童年终将远逝,人们都会长大。
3.成年的我对春酒有着怎样的情感?读9-10段 怀念。
Ppt: :原名潘希真,1917年生于温州。12岁随家迁居杭州,1949年迁至台湾,后定居美国。
小结:找不到了便只能怀念,我可以炮制酒,但是炮制不出道地的家乡味,仔细想想,4.酒只是一个载体,细读文章找一找,她其实是在怀念的家乡的什么?
(勤快温柔)的母亲
(热情淳朴)的乡邻
Ppt: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再也没有回过温州。
她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
2006年6月7日凌晨,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啊…… 总结:这杯酒里还蕴含着童年、母亲、乡邻、故乡的记忆,对一个在异国他乡的游子,所有的愁绪都化为了两个字:乡愁!
升华:40年代从大陆去台湾的琦君只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一个代表,我们熟知的余光中,席慕容,林语堂,梁实秋等作家,都是被时代大潮带走的人,他们都回乡之梦都被搁浅在那湾浅浅的海峡。如何抒发思乡之情,琦君这样说:
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所以,我们这一杯醇香的春酒中我们品味出那么多意味,老师把板书组合成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带着感情朗读。
春酒 是一杯酒
是一个民俗
是快乐有趣的童年
是勤快温柔的母亲
是热情淳朴的乡邻
是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小结:学完一篇文章,我们总要说点什么。
五、酒尽,述衷肠
1.琦君将乡愁这种情感寄托在春酒上,这种写作手法叫做借物抒情。想一想你的童年有没有什么事物,蕴含着你的某些情感呢?
2.作业:
学习本文,再阅读类文琦君的《故乡的桂花雨》,运用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写一个小练笔,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故乡的桂花雨》
故乡是近海县,八月正是台风季节。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作风水啊。”她担心的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遭,嘴里念着:“只要不作风水,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斗给胡宅老爷爷,一斗给毛宅二婶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太多了。“摇桂花”对于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没长足,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云脚长毛,就知道要“作风水”了,赶紧吩咐长工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篾簟桂花树下铺篾簟,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人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桂花摇落之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放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念中学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名胜满觉珑,一座小小山坞,全是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闻十里。我们秋季远足,一定去满觉珑赏桂花。“赏花”是借口,主要的是饱餐“桂花栗子羹”。因为满觉珑除桂花以外,还有栗子。秋季栗子正成熟,软软的新剥栗子,和着西湖白莲藕粉一起煮,再撒上几朵桂花,那股子淡雅清香是无论如何没有字眼形容的。即使不撒桂花也一样清香,因为栗子长在桂花丛中,本身就带有桂花香。我们边走边摇,桂花飘落如雨,地上不见泥土,铺满桂花,踩在花上软绵绵的,心才有点不忍,这大概就是母亲说的金沙铺地,西方极乐世界吧。母亲一生辛劳,无怨无悔,就是因为她心中有一个金沙铺地的西方极乐世界。
然而,当越过《背影》的教学大讨论, 又有些问题出现在我的视野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公开课?是“伤痕累累”的问题课, 还是“完美无缺”的超常课?是名师们新颖的模式公开课,还是一线教师的普通的实用家常课?因此,语文学科可能要专心致志的思考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开课。
一、荆棘丛生的“门口”有绝佳的风景
说实在话,普通老师的平常课、家常课, 多的是苦口婆心,多的是实用价值。这些课, 每每上过了就淹没在校园学生的笑声中了, 没有几节能够让教师一辈子不能忘记的。而 “家门口”的公开课,意义与价值则不一样!
“家门口”的公开课,是教师成长的朴素展示。“家门口的课”,说俗一些就是本组内的教学公开课。江苏许多学校都有“推磨式” 听课,意思是每个学期,每个老师轮流上一节公开课——“人人过堂,个个展示”。这些课,每每是基于校本经验、基于教师个人经验。这样的语文公开课,笔者一年要听50多节 ;有的老师的课,我要重复听三四次。
从教育行政的角度看,“家门口”的公开课多少有些“行政”色彩,多是面向特定人群,正式开展课堂教学的“展示课”。 学校里的公开课,除了有自己或者其他班学生参与听课、参与互动外,有时还有本校、本地区的领导、老师参加听课,有时也包括外地老师们参加听课、参与评价。这些“家门口的课”,有的每每还带有评比的意味。上过之后,要评个一二三等的差别。当然,这样的课,由于教师知识素养、教学理念、教学经验的原因,每每荆棘丛生、问题遍地。但无论如何,这样的公开课应该是教师展示教学思考、教材处理和经验交流的好时机。如我校代霜雪老师教学《咬文嚼字》公开课,她先让学生“填一填、比一比”,让学生填词语,以比较两首词在用字上的艺术追求——
风乍起,吹一池春水。——冯延巳《谒金门》
“皱”字改成“ 翻”或“动”行不行?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之后,师生研究“皱”、“滴”字分别有什么妙处。教学《咬文嚼字》公开课,这样的情境设计好在哪里?教师本人可能并不完全知道。深度研课时,我对她说,这样的设计唤醒了前面学过的两首词之情境,又培育了学生咬文嚼字的意识,还较好地引出了课文题目《咬文嚼字》,为教学展开做了铺垫。在教学设计原理上,这样的设计就是“情境铺垫”“心理铺垫”。我们看她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这个片断——
生 :“皱”写出了微风吹动水面,荡起层层涟漪的画面。同时也说明女主人公内心躁动不安。
生 :“翻”字显得风太大了,不符合实际情况。“动”无法写出女主人的心情。
师 :非常好。这个地方填写什么?
生 :滴。有声音,有反衬,说明孤独寂寞。
师 :这也叫以动写静。诗人一夜未眠啊。 还有一段文字,来自《鸿门宴》。刘邦自称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视之。”“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可是见项羽时却说“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刘邦见到项羽时为什么把自己的称呼改了?
生 :是为了故意贬低自己而奉承项羽, 来让项羽放松警惕。
师 :说得很好呀!大家想想,我们针对这个三个例子做的什么事情呀?
生 :咬文嚼字。
师 :没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文章 :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
这样“家门口的课”能够展示青年老师朴素的教学追求。青年教师的教学专业素养如何发展、提升?应该说,就在这一节节 “家门口的课”的开设与研究过程中。
代老师这样的设计好不好?教学之前与教学之时,她心里是没有底的,她仿佛站在荒野等候我们的“援助”与“评判”。她说, “设计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教学时,我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因为前面学习了宋词单元,学习了《史记》单元……” 其实,这样做不是非常好的过渡么?不是恰到好处么?自然、实在、有效,可以这样评价。因此,“家门口的课”还带有一种期盼承认的色彩。
但是,如果从创新的层面看呢,如果从生活化的层面看,这节课的“情境铺垫”“心理铺垫”还可以怎样做才能引发学生深度注意与学习兴趣?一位老师建议道 :南京有许多著名的古民居古建筑。如夫子庙、将军府、 状元楼、总统府、慈禧堂……如果以“夫子庙”为上联,让学生对下联,这些建筑名称哪个跟其配合最好?是“夫子庙/将军府”还是“夫子庙/状元楼”?是“夫子庙/总统府” 还是“夫子庙/慈禧堂”?如果教学由此开始, 是不是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是不是更容易进入学习情境?——学生在情境思考中,不仅仅重新认识了家乡的历史、品尝了家乡的滋味,还积累了诗词押韵的常识。 而教学又能在新鲜的素材的引领下,自然而然的进入一个新的生活领域。不是更有生活意味么?听了这样的创新建议,代老师困惑了。
我想这样的教学设计,新颖是新颖,生活气息是有生活气息,但教学朱光潜先生的 《咬文嚼字》时,我们能不能这样设计?“情境铺垫”“心理铺垫”由什么决定的?我们可能还要看《咬文嚼字》在“咬文嚼字”时的知识与文化背景。其实,我们只要将朱先生写文章时运用的素材列举一下,就可以知道——
郭沫若剧本《屈原》婵娟骂宋玉“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
《水浒》中石秀骂梁中书“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材料 ;杨雄醉骂潘巧云 “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流涎! 你这你这——”;
《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 “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
《史记》中李广射虎“中石没镞,视之, 石也”;
贾岛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材料 ;
苏东坡“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要回答这节课的“情境铺垫”“心理铺垫” 还可以怎样做才能引发学生深度注意与学习兴趣,只能由课文情境决定,要顺着作者的思路创造教学情境。
朱先生写文章时是“随便举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但他举出的“例子”并不 “随便”。他是从文学作品鉴赏的角度选择素材,所以,课文最后他强调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文的精炼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也就是说,什么是最好的“情境铺垫”“心理铺垫”?——与课文情境最衔接的情境,是最好的“情境铺垫”“心理铺垫”。 这节“家门口的课”,虽然下课时拖延了一些时间,在教学设计原理上还是有值得点赞的风景的。
因此,青年教师如何快速发展起来?相对于韩军、黄厚江等名师课,“家门口”的公开课绝对是成长的青草地,教育的百花园! 对于一线普通教师来说,“家门口的课”可能课堂问题多多,毛病多多。但其开展教学设计、组织教学实施的过程,可以促进他们的专业提升。而如果能开展基于“家门口的课” 的深度研课,则更可能促进开课教师们坚定或者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从而解决在教学中的困惑与迷茫。因此,“家门口”的公开课,应该被理解为优化教学理念,调整教学追求的最有效的见识课、成长课。语文教师就是在这样的公开课中成长起来的。许多名师也的确是在这样的公开课上中被发现并逐步成长起来的。
笔者当年就是因为在全县期中视导检查中,因开了《济南的冬天》这节检查课而被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王鹏老师发现,到12月份他便建议我们的校长,让我去县里参加 “优质课比赛”。结果,我执教《向沙漠进军》 获得了全县第一名。应该说,这两节公开课, 我都上出了一些个人的风景。试想,偌大的校园,普通一线教师如何被领导与同事发现?就是这“家门口”的公开课! “家门口” 的公开课是教师成长的踏实步履!
而青年教师行走在“漫漫西天取经路” 上,要 “除妖斗魔显真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线教师一辈子能上得几节有风景的教学公开课?更多的校园教学公开课,多是荆棘丛生——问题多多,指责多多。而那些有风景的公开课,便也成了一线有追求老师的 “宏大梦想”。
我不否认许多老师日常教学课上上出了些教学风景,——那至多也只是个人在校园课堂上呈现的教学风景,存在于教学笔记或者日记中或者同事们的评论中,要不了几年也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了。但是,有了“家门口”的公开课的感受过程,有了备课老教师的“指点江山”“开拓进取”,一代代年轻老师就很容易成长起来了。
因此,对于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来说, 可能最宝贵的就是这样荆棘丛生的“家门口的课”——日常公开课。
从教学研究的层面看,“家门口的课”更有研究价值。“家门口的课”表演成分相对少一些,作秀程度相对轻一些,因而显得更加朴实、真实。这种“家门口的课”,既不是汇报表演课,也不是领导观摩课,更不是彼此相斗的评优课。这种“家门口的课”,每每就是教师自己多考虑考虑,第二天便开始教学了。相比于教师日常课堂,这“家门口的课” 公开课,开课老师也非常重视设计,也重视教学细节,他们希望把自己的教学艺术真实的展示出来,希望获得同一备课组老师的好评或者认可。这样校本公开课,是老师们家门口最寻常不过的课了。但在教学设计上, 在教学过程中,开课老师们多希望把教学失误控制到极限,尽量不出现教学问题……每每听过这样的公开课以后,不会产生“这是糊弄人的把戏,不是教学”的感觉。相反, “家门口的课”显得非常真实、纯粹。
对于开展语文学科教育科研来说,“家门口的课”是普通老师经过多次思考、修正的课堂。这些课堂,即便经过多次“打磨”,仍然“漏洞百出”、“拖泥带水”,甚至“千疮百孔”……这样原生态的一线普通老师的课堂, 对于热爱深度研课的老师们来说,那里面可能就有伟大的教育教学启示在向我们的教育科研招手,如果我们勇敢前行,便能发现迥然不同的原始风光。因此,多看看“家门口的课”,多找找“家门口的课”中的闪光点或者不足之处,也许创新语文教学的启示、成功语文课堂的雏形,就在那里生成。
二、名山大川的“入口处”有别样的风景
立足于“家门口的课”,我们能够看到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春色,我们能看到“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的和谐,但要真正看到名山大川式的教学大风景,还得走进名师课堂,与名师课堂对话, 领取不同于“家门口的课”的别样设计风景。
为什么名师课堂值得关注?因为名师的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时空,一定程度上活跃在不同时期的教师的心中。
我教学31年,大略知道一些什么是好课。好课对人的影响不只是教学技巧的成熟, 教学设计的灵活,还有全面的语文教师教学生命的影响。所谓好课是跨越时空的,你与它对话仍然能够读出现实的追求来,——无论是教学的还是生活的。
我心中有了几节好课,每每上公开课, 总是会想到这几节课的理念、这几节课的问题设计、这几节课的环节转换。但内心,又总是想避开这几节课的设计形式。我以为, 好课给我们提供了一片教学风景,我们欣赏、 吸纳之余,就要不断地解放思想,用自己的思想去解读教材,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文本, 使批判生成为教学创新的常态。如此,我们才能打破名师的教学模式,走出对名师“崇拜”“盲从”的“光圈”,使自己的课堂设计成为有思想的教学设计,使自己学生的阅读成为有思想的阅读。
名师推出的课堂每每倾尽一生的追求。 名师的好课为什么值得我们致敬?冰心说 :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事实上,好课每每是教师们“踏破铁鞋”之后得来的。
我相信,无论是黄厚江老师教学《背影》,还是韩军老师教学《背影》,他们花在文本研讨、文献梳理、教学设计上的时间并非45分钟!在黄厚江老师的课堂上,我看到他投影了这样的文献——
1917年冬天前,朱自清听闻父亲徐州纳妾之事和造成的后果,已有怨言。父子徐州相见,“满院狼藉”。“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朱自清和父亲间存在着相当的矛盾。1921年父亲代领薪水事件发生。1922年朱自清离家出走浙江教书, 1923年,朱自清甚至把母亲妹妹接出来一起住,几乎和父亲断绝了关系。
我以为,黄厚江老师不仅仅仔仔细细地研读了《背影》文本,还系统地梳理了《背影》的相关文献,甚至我推测,黄厚江老师还阅读了近期名师们的教学设计案例。要知道,《背影》诞生90年来,许多名师都上过这篇课文,而黄厚江老师如何上出不同,上出智慧呢?显然,他要作《背影》教学设计方面的梳理!
我听了黄厚江老师这节课,黄老师确实是善于思考的智者!他的教学内容,环环相扣。他从语言角度深入,思考之深透非常人能及!课堂上,黄厚江老师的文本解读深刻精妙,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上课开始,他从“问感动”出发——你读《背影》觉得感动么?,让学生反馈阅读文本的直接感受, 之后借助“《背影》图”实现文图转换而品味文本之关键词,进而深入理解作者内心的情感,接着投影文献资料,联系背景对比分析情感之隐藏、含蓄,选材、剪裁之巧妙!这样的教学设计与流程,令人眼界大开,激动不已!好课背后,有淋漓的汗水 ;好课背后, 有深深的付出 ;好课背后,有执着的钻研。
韩军老师教学《背影》也应该经历“《背影》虐我千百遍,我待《背影》如初恋”的执着。韩军老师为什么会超越《背影》传统的 “父爱子,子敬父”主题,从祖母死了、父亲老了、父亲走了、父将大去上读出生命主题?他为什么会从《背影》中四次流泪的原因入手解读出生命存在不容易的主题?为什么会生成“生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存在,还是一个短暂飘渺的过程”的疑问?南京大学教授韩儒林先生有一幅对联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半句空。”如果没有“坐冷板凳”的功夫,韩军能读出《背影》的一片风景?在回答《背影》究竟是在向人们揭示生命是坚强的还是脆弱的,生命是永恒的还是短暂的时候,韩军说,《背影》表达了生命哲理的话题。教学到最后,韩军老师幽默地出示了朱自清发给他的短信。这种教学穿越, 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我的《背影》发表了87年,一直被人们浅读、粗读、误读, 只有今天,你们才真正读懂了,读深了,读细了,读对了,因此,我的在天之灵感到由衷的欣慰。谢谢孩子们。”没有深入研究的功夫,韩军能上出这样的《背影》么?因此, 好课从来都要“费一番功夫”。
《红楼梦》为什么会有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因为曹雪 芹曾经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名师们的好课为什么有那样高的含金量?也是这样!许多名师为了一节课,每每用尽一生的心血,用尽了一生的智慧来思考、设计、实践。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曾讲过这样故事 :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 :“你的每一句话都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说 :“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准备了一辈子”,其实是个大实话。一辈子功夫,却道出了名师课堂的真谛!而年青老师的课堂是不是这样呢?名师课堂的备课功夫全在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 决不是临时抱佛脚的“临阵磨枪”。 名师们精心推出的观摩课,有的也确实是让我至今难忘的。这些好课里面有好风景,可以让我们永远驻足、流连 ;这些好课,有的可以跨越时代的风云,任何人解读而风味不减。
名师好课其实是用一生教学智慧生成的艺术。宋代诗人徐元杰描述西湖风景时说 :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我们观摩名师课堂,还是为了走入名师的思考视野、教学视野去汲取我们的教学营养。浙江名师肖培东教学的《鉴赏家》,教学出一片秀丽江山。 教学之余,他曾经和我讨论这节课,最后我对他说 :“我心中有三节课 :一节是北京宁鸿彬老师的《皇帝新装》,一节是上海钱梦龙老师的《中国石拱桥》,一节是江苏黄厚江老师的《黔之驴》。”我并且说 :“希望第四节课是你的《鉴赏家》!”我之所这样说,是因为我从他的课堂上领略了“风日晴和人意好”,我得到了真正有意义的启示。
肖培东教学的《鉴赏家》下足了深度研课的功夫,表现出了一流的教学追求!他教学《鉴赏家》以小说开头的第一话为抓手 :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这节课,他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切成功便在这“牵一”上!他以“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为总纲,不断敲打学生的思维。
凡小说创作皆有创作主张,或者因历史的反思而得,或者因现实的反省而得,或者因未来的召唤而得!《鉴赏家》中,“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小说破题陡峭,出语惊人。这“第一个”究竟味在何处?有“第一个”就有“最后一个”,“最后一个”是谁?这样一问,他的课堂探究就聚焦到小说的最后一段 :“叶三死了。 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 ”是啊,画家死了,叶三死了,画也被埋了……小说的滋味不就出来了!他引导学生深深咂摸其中滋味,原来,这“第一个”竟然是“最后一个”,是“唯一一个”!作者为什么写《鉴赏家》?目的是什么?他这样引导学生一思考, 小说的意境就更为悠远了。——随着叶三们的离开,一代人的精神家园便消逝了!这就是作者珍惜的、渴望的所在,这就是作者、读者痛惜之所在!肖培东教学《鉴赏家》研讨得非常有深度,他的课堂走得很有风景。
教学艺术其实也是教学策略设计的艺术。 很多老师喜欢在最后一段引发这样的探讨 : “作者以叶三把画带到棺材里作为小说的结尾,你认为这个结尾合适吗?为什么?”而答案无非两种 :这个结尾是神来之笔,这是他重友谊、重知己的表现,是全文的升华, 正如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这里的精神是和先人一脉相承的,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其次,这样做法欠妥,是叶三自私的表现。这样,季匋民作品将永远不见天日,不再被欣赏、没有人认可,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痼疾之一。这样的探讨,看似开放而有深度,其实是不知这最后一段的韵味,不知汪曾祺小说隐藏的社会情绪,而把小说读得落入了世俗境界,泯灭了名士精神、名士情怀的隐喻价值。
教学《鉴赏家》时这些问题是绕不过的 :作为鉴赏家的叶三,其鉴赏水平表现在哪些地方?懂得鉴赏的叶三,为什么最后要把画带进棺材中去,传给世人不是很好么? 他一画也不留下,他担心的是什么?……应该说,这样的教学,对于理解叶三作为“鉴赏家”有一定的作用,但还没有深入到汪曾祺创作《鉴赏家》的精神深处。我教学的时候就在想,为什么不写一个女人呢?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名士的氛围!这样看第一句话就有意思了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为什么说小说在弘扬 “名士精神、名士情怀”?作者创作的秘密在这一段中——
季匋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 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因为季匋民是大画家,这些名士就特别爱在他面前评书论画,借以卖弄自己高雅博学。这种议论全都是道听途说,似通不通。季匋民听了,实在难受。他还知道, 他如果随声答应,应付几句,某一名士就会在别的应酬场所重贩他的高论,且说 :‘兄弟此言,季匋民亦深为首肯。“
好风景的形成涉及多方面因素。名师课堂每每好风景不断,我想还与名师们善于接近课文作者、善与课文作者独立对话。韩军教学《背影》与黄厚江不同,这是独立的对话的方式不同造成的。就小说来说,小说创作是应该有针对性的,有社会教育意义的。 当假“名士”很多很多而招摇撞骗时,汪曾祺渴望能多些叶三、季匋民、辻听涛那样的名士!果贩子叶三无疑是优秀的,但季匋民的生活中缺少的不是新鲜的水果不是高亢的吆喝声,旷达超脱、洁身自好的他孤独又忧伤,他最需要的是真正能鉴赏他和他的作品的鉴赏家。小说中也写到了想方设法簇拥在季匋民周围的其他人,“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卖弄自己高雅博学”,假充内行,谄媚取悦,缺乏真诚,不出于肺腑去赞美,所以 “季匋民最讨厌听人谈画”。季匋民向叶三解释以排行称呼的原因时,说“是古人风气, 不是看不起他”,注意,这个“古人风气”, 这才是画家季匋民内心精神栖息所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大画家欲求真懂艺术并能给予 “出于肺腑”的赞美的真正知音而不得,在精神世界里,季匋民是孤独的,但季匋民并不违背自身精神标准而降格以求,却又是孤高的 。这就是为什么课文都写的是一群男人!
名师的好课真的可以说是“一课千金”, 每每会留下“一眼万年”的意味。观摩这样的课,就像读书积累,想成就“思想的大河”。苏霍姆林斯基说 :“每天不间断地读书, 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优秀的作品。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科学的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和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是读书与上课的关系,但从观摩名师课堂,借鉴名师课堂,何尝不是这样呢?想一想,在名师课堂面前,我们的 “家门口的课”是不是“入门和常识”?是不是“沧海之一粟”?
一、过度包装,成本太高
据笔者观察,现今流行的公开课大都经过精心的包装,并且评比的级别越高,包装就越厉害。如,为准备一节上档次的公开课,往往兴师动众,有的甚至竟准备一个月有余,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一节课往往经过多次修改教案,反复地试讲,准备各种教具,请教研员或专家指导、讨论等等,一般说来,经过这样的多次打磨,好课居多。即便成功,也是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但这是得不偿失的。首先,它打乱了教师和学校的正常教学计划;其次,使学生的课业受到干扰;再者,这样的课是刻意打造出来的,非常态的,一般教师即便是作课者也难以做到平时这样上课,因为投入太大。耗费学校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花费教师过多的精力。
二、功利性太强
既是评比,就难免把讲课者分个三六九等,无论是观摩课、研讨课,还是评优课等,对讲课者本人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能够参评县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优质课,一旦评上,各种荣誉和利益就会接踵而至,因此就助长了部分教师为获奖而讲的不良局面,唯获奖是从,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心讨好听课者和评课者,曲意逢迎,其课甚至是讲给听评课者听的。
讲公开课的教师大都追求完美无缺,在各方面尽善尽美,十分挑剔。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太多的课都一窝蜂地使用课件教学,一味追求看点、图热闹,于是,把课上成了课件的展示课者有之;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虚情假意的伪讨论和庸俗做作的表演者有之;一味亦步亦趋地模仿别人,丧失了自己的风格,以至于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者更有之。
当然,公开课作为积极有益的教研活动,我们不能因为其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就因噎废食,而是应该尽力发挥它的长处,规避它的弊端。
三、教师应苦练基本功,勿作秀
上公开课的教师为了脱颖而出,或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往往有—些做法会与众不同。如用影视、诗歌等新颖别致的导语,精心选取知识内容作铺垫,以及教学细节的处理与教学机智的运用、教具的制作,或课堂分组讨论,或组织学生表演等等,适度运用是正当的,但是如果一味追求热闹,甚至哗众取宠,都是不适当的。我们应该看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要取决于讲课的科目、本节课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应因材施教,不能一成不变,更要力戒矫揉造作。
上公开课的教师,受名利等因素的影响,常在课题的选择上避重就轻,避难就易,往往会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教学内容,或较易出彩的课,鲜有讲一些教师普遍感到困惑或新课程急需解决的课题。如就语文而言,讲课文者居多,很少有教师讲怎样作文和修改作文的。就是讲课文,也大都喜欢讲散文和诗歌,讲议论文的不多。因此,我们应提倡一课多讲,几人上同一节课,以利比较和取长补短。
四、正确运用课件
时下用课件上课日渐泛滥,尤其是公开课,简直到了无课件不成课的地步。当然,课件运用得当,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功效,但是不宜过多过滥,否则五光十色的画面会使学生转移注意力,产生审美疲劳。我们不能把生动活泼的师生对话变成生硬的人机对话,更不能把课件变成现代化的黑板。我们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使用课件,我们应运用课件去解决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并且把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手段紧密结合。
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评优质课的标准不应以是否运用了多媒体课件为唯一标准,评价一堂课课件的运用成功与否的标准应是: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究;是否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拓展与三个纬度的充分落实。
五、追求常态化
教学应该是真实自然的,大可不必去追求完美,不必去追求面面俱到。我们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不可一味模仿他人。无论是讲课者还是听课者,都应摆正心态,不要刻意追求功利化,而应充分展示自己平时教学的风格,使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能为同行提供一些借鉴,力戒浮夸,追求真实。一劳永逸式的讲课不可取。
赏析细节,体会人情美 琦君认为:好的文章必须语语动人,字字珠玑。她的散文不雕琢,不粉饰,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在《春酒》这篇课文中,故乡的一切与儿时的印象叠印在一起,辉映成一片快乐而感伤的迷蒙。春酒、会酒,醉了母亲,醉了“我”,也醉了我们。这一切归功于作者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感情。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亲爱的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细节加以品味,与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然后推荐中心发言人在班上分享细节中体现出的人情美。
“我”的细节描写
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这是动作上的细节描写。“一马当先”“不请自到”写出了“我”对喝春酒的急切与热情;“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十分形象的刻画了“我”的活泼、调皮、可爱。
“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这是动作上的细节描写,“偷偷”“伸”“舔”等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一个调皮可爱天真的小女孩形象。
母亲给我在小酒杯底里只倒一点点。“只”“一点点”说明“我”对“母亲”(对母亲的小气感到不满足),也体现了我充满(天真与可爱)
“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确全洒在衣襟上了。”
“端”“闻”“走”“跨”“跌”“捏”“洒”等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端着酒想喝又不敢喝的心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形象跃然纸上。还从侧面写出母亲酿的酒香。
从这些细腻的描写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个率直、纯真,可爱,爱喝春酒的“小酒仙”。那么,酿制了香醇八宝酒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们在一起来看看文中的细节描写。
“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语言、神态上的细节描写,“总是得意”“但是你呀”等生动形象写出了母亲对乡亲的热情,对孩子的疼爱。
“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得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得意”,“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这些神态描写,表现了母亲的能干、朴实、快乐。再看文中对乡邻的细节描写
“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当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
此处细节描写,把阿标叔______热情好客,乐于助人___________ 的性格鲜明地体现了出来。
同学们,从以上的分析中你学到了赏析文中细节描写的方法了吗? 指点迷津:
归纳有关人物细节描写的角度与思路:
1、指出句子所运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或心理。
2、分析句子中重要的词语,指出词语写出了人物怎样的特点或心理。
3、分析句子中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或心理。
1)“到了喝春酒时,就开出来请大家尝尝。‘补气、健脾、明目的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她又转向我说:‘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语言、神态上的细节描写,“总是得意”“但是你呀”等生动形象写出了母亲对乡亲的热情,对孩子的疼爱。(2)“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得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高兴得两颊红红的”神态描写,表现母亲的能干、朴实、快乐。(3)“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 副词“总是”表现母亲的善良、热情大方。(4)“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 “勤勤快快”“总是”表现母亲的勤劳能干、很有灵性、热情慷慨。
你能从这两句的赏析中归纳赏析细节描写的方法吗? 指点迷津:
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呢?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有关我的细节描写
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赏析:“一马当先”“不请自到”写出了“我”对喝春酒的急切与热情;“肚子吃的鼓鼓的跟蜜蜂似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十分形象的刻画了“我”的活泼、调皮、可爱。“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这句话中是动作上的细节描写,“偷偷”“伸”“舔”等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一个调皮可爱天真的小女孩形象。
“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门槛时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里,酒确全洒在衣襟上了。”“端”“闻”“走”“跨”“跌”“捏”“洒”等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我”端着酒想喝又不敢喝的心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形象跃然纸上。还从侧面写出母亲酿的酒香。“我呢,就在每个人的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既写出了“我”的天真可爱和母亲酿的酒香,又写出了邻里之间的和睦和对“我”的喜爱。有关乡亲的细节描写
(1)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地点燃了。“巴结”,贬词褒用,写出了阿标叔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
(2)过了元宵灯节,还有个家家邀饮春酒的节目,年景尚未完全落幕,再度引起高潮。
你能从这些赏析中归纳赏析细节描写的方法吗? 指点迷津:
归纳有关人物细节描写的角度与思路:
1、指出句子所运用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或心理。
2、分析句子中重要的词语,指出词语写出了人物怎样的特点或心理。
3、分析句子中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或心理。
13、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乌鸦喝水》选自《伊索索寓言》,它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只乌鸦通过动“脑”、动“手”喝到水的经过,向我们展示了一只可爱的乌鸦。这个故事虽然简单,却能给人以启迪。教学这一课,将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和实践的科学探究精神,体会动手和用脑的乐趣,激发创造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汉语拼音,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3、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三、学生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爱表演,喜欢想象,有较强的求知欲。学习这一课的时候,学生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和朗读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
2、它是怎么喝到水的?
五、教法学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愉快的教学氛围、浅显的语言文字、直观的教学媒体入手,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熟练运用学会的知识,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地认识事物。
六、教具
1、多媒体
2、瓶子及石子若干
七、教学过程:
一、形象揭题,学习生字
1.出示“乌鸦”图(板书:乌鸦)。
2.乌鸦虽然全身乌黑,长得不好看,可是很爱动脑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乌鸦的课文(板书:喝水),注意看老师写“喝”字,想一想:“喝”为什么是口字旁?
3、出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识字。
A、乌
鸦
到
处
办
法
旁
许
放
进
高
找 B、乌 鸦
口渴
到处
办法
旁边
许多
放进
升高
喝水 C、渴
喝
为
办
右
石
鸟
乌
我找
鸦
鸭
二、问题引领,感悟课文
1、请小朋友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一边读一边想:乌鸦为什么要找谁喝?他是怎么找水喝的?最后它喝着水了吗?
2、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句
(1)你知道,乌鸦为什么找水喝吗?快来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第一句)(2)乌鸦口渴了,你知道它渴到什么程度吗?
(3)你从哪里知道它特别渴?(到处找水喝)请你想象一下,乌鸦会飞到哪些地方去找水呢?找的地方多不多呀?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说明乌鸦确实很渴,就像我们平时口渴了一样,是一种什么感觉?
(4)你能通过读把这种口渴的感觉表现出来吗?谁想试试? 指导读:渴得都快说不出话来了。
(二)学习第二、三、四句
(1)师: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乌鸦终于找到水了。此时乌鸦的心情又怎样?让学生扮演小乌鸦,老师采访各位小乌鸦,谈谈此时的心情。
(2)正当乌鸦高兴的时候,它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句子,划出来。
(3)出示课件(课文插图),思考:乌鸦为什么喝不着水?你能不能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乌鸦喝不着水的原因。
(4)老师再次采访小乌鸦们喝不着水时心情又如何?(体会乌鸦着急、无可奈何、难过的心情。)
(5)乌鸦虽然很着急,但是它仍然在积极地想办法。快来读读最后的这句话吧!怎么办呢?
(三)指导朗读:想象自己就是那只小乌鸦,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是呀,多着急啊,快来看看小乌鸦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呢?(出示第三段)
(2)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三段,边读边把乌鸦的办法用波浪线画出来。(3)比较句子:(出示课件)乌鸦把小石子一下子都放进瓶子里。这句跟书上的一样吗?这样改行吗?为什么?
(4)演示实验:那一颗一颗是怎样放呢?请你们仔细看,老师拿出课前准备的瓶子(里面装有一点水)和小石子,往里面一个一个地放小石子。注意边放边观察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5)在小乌鸦的努力下,水怎么样了?用你的手势来告诉老师,课文中用的是哪个词?
(6)比较句子,用“渐渐” 造句。
课件出示句子: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瓶子里的水很快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哪一句好,为什么? 你能用“渐渐”说一句话吗? 出示课件: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天气_____热起来了。
____渐渐__________。
追问:此时,你最想对乌鸦说些什么?(乌鸦很聪明;乌鸦很执著;乌鸦遇到困难能开动脑筋等。)(7)指导朗读第三段。乌鸦喝到水了,心情怎么样啊?那你就高兴地读一读吧!
4、学习第二段。
乌鸦的这个办法好吗?它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办法来?
三、方法引领,指导背诵
1、师:是呀,这只小乌鸦多么善于观察、不怕困难,爱动脑筋啊!让我们大家像小乌鸦一样,积极动脑,想办法背会这篇课文。
2、提示方法:
(1)以连环画的形式提示孩子们复述课文。(2)以补全课文内容提示孩子们复述课文。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你喜欢这只乌鸦吗?用一句话夸夸它。
2、多好的办法呀!现在就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及时点拨、评议方法的合理性。)同学们像小乌鸦一样爱动脑筋,能想出这么多的办法。
3、在你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呢?(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充分交流,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遇到困难勇于克服的品质。)
五、作业设置:请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喝不着水----喝着水了----想办法动脑筋
《乌鸦喝水》反思
在学习《乌鸦喝水》中,有一段“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这句话看似简单,但要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却很不容易。因此,我在教学中就让学生做一回小科学家,让学生将小石子一颗一颗往瓶子里投,看着水渐渐升高,让学生从理解课文体验到认识真理的快乐。也许就是这样一次实践体验,能让学生从此爱上科学、迷上科学,走向科学研究之路。
一、培养学生亲身实践的能力。
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让学生再回到课文看乌鸦是怎样想办法喝着水的,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哟,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在思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本课有一个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教学,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教学重点: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学具准备:20根小棒
一、复习铺垫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出示小猴图片)看——小猴今天和我们一起学习数学呢!1.小猴子说:10的分解你们还记得吗?(一生汇报后,师生共同做10的对口令游戏)2.由小猴带来的口算题进行复习:10+1、10+3、10+5、10+7、10+8、10+6、10+4、10+2。(教师提前算式将有序排列在黑板一侧)开火车口算。
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10加几的。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 生:都是10加几,就能很快算出得数是十几。
二、探究新知
1.师:(出示图片)有一天,猴妈妈把摘的桃放在桌子上,让小猴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小猴看到这么多桃,馋得口水直往下流,哪有心思算呀,急得直抓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小猴吗? 生:愿意!师:我们先来看,这些桃是怎样摆放在桌子上的? 生:有一些桃摆在盒子里,还有—些桃摆在桌子上。
生:盒子里有9个,盒子外面有4个。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个桃呢? 生:用加法。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生:因为是把盒子里的桃和盒子外面的桃合并在一起,所以用加法。(师板书出算式9+4)2.师:那么,怎样算出9+4的结果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生独立探索并与同桌交流)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到得数的? 生:我是数着算的,9,10,11,12,13。
生:我是先拿一个放到盒子里,外面还有3个,就是13。
生:我是先想10加4得14,再减去1就是13。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真聪明!刚才有同学说,;先把盒子里空着的一格放上桃,再加外面的3个,得13。哪个同学能到前面来演示一下?(师指名一生上台演示,并逐步对应板书——)
师:为什么从4里面先拿1个放盒子里? 生:这样就可以放满盒子,一盒10个。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9加1得10,再算10加3得13。
2.那么同学们能不能用小棒代替摆一摆,边摆在心里边说。看谁说的最好!
3.师:刚才大家说得很好。我们再来看,小猴家的花园里栽了两种颜色的鲜花,(师出示“试一试”图片,如下图)(师引导生列出算式后)师: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9+7。也可以在教科书上先圈出10个再填一填。(生动手圈图并计算)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我是把9朵红花和l朵黄花圈在一起,再加上6朵黄花就是16。(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板书思考过程)生:我先把7朵黄花和3朵红花圈起来是10朵,再和剩下的6朵红花加起来是16。师:这种想法也不错!师:这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先变成10再算的。
师:是啊!我们在计算时,既可以先把9凑成10,也可以先把7凑成10,然后再想10加几就方便了。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1小题请大家在课本上的方框里填上数,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用“凑十”的方法计算。汇报交流(生独立思考,把答案填在书上,再交流)
2、做一做:2.3小题独立做,发现规律后汇报交流。3.练习十二1.2.4为机动练习
四、小结并揭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题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9加一个数。
生:得数都是十几,师:(板书:9加几)今天学习的9加几,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可以把9先凑成10。
生:得数是越来越大了。
生:得数的十位都是1。
生:得数个位都比加的那个数少1。比如13的3比9+4的4少1。
师:你的观察真仔细!得数个位上为什么会比那个加数少了1呢? 生:少了的l给了9变成10了。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重点研究的“凑十法”,你喜欢哪种方法呢?
五、课堂作业
但有些教师在实施“公开课”的过程中存在种种偏差和弊端,如功利性太强,有输不起的心理,认为公开课就是表演,要一鸣惊人,要有轰动效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追求教学形式上的过度完美。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偏差,忘了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上只想展示自我的才华,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有些公开课背离了原来的目的和宗旨,歪曲了公开课的本来面目。其主要弊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备课过于追求完美。
公开课,教师要有足够的重视,认真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案,查阅各种教辅资料,对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一清二楚,教学思路要牢记于心,这是教好学必须做的。但有些公开课教师备课耗时过长,用一个星期甚至更多时间去备一节课,力图把课堂设计成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精品”。而在常态教学中备一节课不可能花费这么长时间。公开课不仅备教路、学路,而且备听路、评路,但并未针对学生备课,而是针对听课评委和教师备课,因为课是讲给评委们听的。在教学过程的设定和教学细节的安排上绞尽脑汁,挖空心思,不断变换式样,使得一节课过于华丽,反而华而不实,收获甚微,有点喧宾夺主的味道。公开课的教学设计难以考虑具体课堂中的学生,难以较好地体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目标的有机统一,难以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课前进行演练和彩排。
为了把公开课上成功,成为一鸣惊人的“精品”,有些老师多次在课前彩排演练,进行试教。甚至教学环节和步骤、提问回答及答案都固定化,责任到人,希望真正上公开课时一帆风顺。这种事先排练好的、不切实际的公开课对学生和听课老师又有多少实际意义呢?课堂教学中应该重视训练,但公开课教学中不少训练和互动都是表面文章,徒有形式而已,没有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来训练,只是训练教学程序和环节,让学生记住教学步骤,生搬硬套,忽视了学法的指导。
3. 讲课哗众取宠、喜欢准时。
不少教师上公开课总是追求一种热烈的课堂教学气氛,盲目追求课堂气氛活跃的现象已是现在公开课普遍存在的问题。课堂上学生讨论热烈,争抢着回答问题,集体齐声附和教师的教学活动,给人的感觉是课堂互动非常成功。公开课似乎能将“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教师不会去处理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之中,态度友好而积极;学生很少有不听讲的,坐得端正,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其实在常态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教室里出现短暂的沉默是正常的,因为学生需要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若用营造的热烈气氛来粉饰课堂,装点课堂,会使人产生不真实的感觉,很难真正提高教学效率。有些教师上课时过多地借助多媒体,在讲台上展示着多媒体的各种画面,竭尽表演之能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教的内容让学生难以接受和消化吸收。另外教学程序、环节刚一结束,下课铃就响了,教学时间安排恰到好处,几乎是完美地体现教学的基本特征,教学进程清晰有序。而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最多有30分钟,应在半小时内讲完内容,剩余时间可让学生巩固提升,真正向45分钟要效率。而这种非常准时的课其实有一种匆匆忙忙的味道。甚至为了占满45分钟,会讲很多内容,导致教学内容杂而乱,冲淡了主题,公开课反而变成了“满堂灌”,背离了教学目的。
4. 课堂提问走过场。
公开课课堂提问并非教学的需要,而是为了迎合评委、听课教师,只是为完成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程序而设置的步骤。对于提出的问题,要么老师点名让学生回答,要么看见有人举手老师便迫不及待地让学生回答,答完后不作点评或象征性地点评几句。这种走过场式的提问,使大部分学生未曾反应过来,教学已进入到下一环节。头脑灵活的学生成了课堂的“明星”,反应迟钝些的学生便成了学习的陪衬。这种教学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设置的提问缺少教师的点拨,更多的是呆板的、机械的教师问学生答,这种教学方式能否真正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效果令人怀疑。
5. 评课形式化。
评价一节课不只看教学环节和步骤是否完备;不只看教学目的和重难点是否明确、恰当。评课重在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是检验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的重要标准。按理说一堂公开课后授课者和听课者应在一起进行评课,相互交流见解,谈谈对这节课的意见和建议,讨论一堂课的成功之处和需要弥补的地方,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发扬优点,摒弃缺点。毕竟不同的教师由于其人生阅历、气质性格、学识水平、特长爱好、语言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色。评课时如果碰上精通本科教学的老教师,将会获益匪浅。因为一些比较宽容的评课老师会很明白地给你点出缺陷,教你应这样上,不应那样上,给你支招。可事实上对公开课进行评课的寥寥无几,大多是听完课后各行其事,不再交流讨论。即使评课也多是赞美之词,夸优点的多,指出缺点的非常少或者没有,也许是怕说了真话后得罪人,因为有些公开课教师很在意别人对这一节课的评价。这就导致评课流于形式,敷衍了事,不能真正起到激励学习作用和传帮带作用。
【关键词】国殇;教学案例;小组合作;爱国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选课意义
《国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古代诗歌散文选修》中“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模块的推荐篇目,所以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吟诵”上,在诵读过程中掌握声律,体现其韵律美,然后通过诗歌的节奏展现诗歌情感美。
教材在诗歌内容前面给出了以下信息:
1.诗歌两部分内容概括:奋勇杀敌,为国捐躯,歌颂爱国精神。
2.《国殇》的写作内容属于祭歌,表现爱国主义的中华民族精神和坚毅刚强的民族品格。
选择本诗作为公开课讲授,首先是因为其在主题上具有时代意义的情感教育目标,整体上的格调是积极昂扬的,体现气魄非凡的艺术魅力。另外在知识层面上,诗中再现了古战场中激战交锋的场面,战争的组成中所包含的敌军,战士,主帅,装备均有触及,但是在排列和组合具有典型性,所以作者运用的艺术手法是值得揣摩学习的。
二、课前预设
(一)平行班学生学情分析
1.爱国主题在高中语文课本教育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的,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对于爱国教育甚至有些麻木,唤起学生对爱国这一民族精神的重新认识可以说是我构课的主要目标。
2.《国殇》是楚辞体,理科班的学生因为其佶屈聱牙的古字加上楚辞的阅读普及性上远低于唐诗宋词等,所以对于楚辞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所以对于文本的解读上要设立兴趣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应对措施
1.预习任务要细化明确
在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我运用了学案,对学案的设计我采用了分组学习法,每个组的学习内容是不同的,再给每个组组长布置任务分配给组员。
之前我给学生讲过鉴赏诗歌的步骤,所以每个组员负责相应步骤,其实这首诗歌不长,分配到每个学生手中的学习内容就很少了,但是少而精,他们负责的那一句诗里涉及的文言知识也得到解决,同时让每个学生对在课前对每个知识点都深入了解和拓展。
2.兴趣点设置
首先我把爱国主义这一主题进行扩大化,延伸到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联系当下时代背景和学生热衷的时事热点对本诗进行思考,这样在学生心里缩短历史距离。
另外在爱国情感的体会上,我联系了授课日期不久后的国家第一个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唤醒学生爱国精神。
在对诗中战士形象的分析上和诗人情感的把握上我利用了战国末期楚秦战争的背景资料,学案中提供的背景资料里用伤亡人数让学生去想象战争的激烈程度,并且让学生用散文或者诗歌的形式介绍屈原,深入了解屈原的爱国思想和高尚的人格理想。
一、教学设计
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导入影视作品激发兴趣,(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同样是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第二环节:知人论世,让学生以他们选择的方式带同学了解作者。
第三环节:吟咏诗歌,掌握声律,以读促悟。
第四环节:赏析诗歌:①解题目②说方法③析内容④挖内涵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在小结设计里我制作了一个关于战争对人类伤害的视频,给学生思考空间。
我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板块:
①【介绍作者】穿越时空,会语汨罗
②【分析诗歌】狼烟再起,沉吟殇歌
③【主题拓展】把握情感,传唱殇歌
二、课堂实录
【导语】
(播放《红高粱》主题曲)这段熟悉的旋律大家不陌生,正是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为纪念抗日胜利70周年重现银幕的红高粱,再现齐鲁大地热血儿女之风采,在两千多年前在这沃土之邻的楚地也有这样一群血性好汉,以身殉国,在所不辞,为祭鬼雄,一位诗人行吟泽畔,他的泪和他无限愁绪一起在汨罗江畔,化为一曲殇歌,成为古典的永恒。
(一)【介绍作者】穿越时空,会语汨罗
屈原我们并不陌生,我们都用什么词概括屈原呢?那今天我们班有几名同学要以另外一种方式带我们回忆屈原,大家欢迎(学生带来诗朗诵《祭屈原》)。
[一个同学扮演屈原,一个同学对话(配乐)]
教师点评
(二)【朗诵诗歌】狼烟再起,沉吟殇歌
1.首先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诗歌,注意本单元诗歌朗诵的方法,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掌握声律,体现韵律美,把握情感,展现情韵美。
配乐朗诵《国殇》
教师点评
2.解读标题:大家请看殇字形,歹字旁往往与死亡有关,说文作者郑玄给出如下解释:殇者,男女未冠笄而死,什么意思?大家齐读这句话“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何为国殇?
那么这是一场怎样激烈的战争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诗歌。
3.诗歌赏析方法:老师之前讲过品味诗歌的四个角度:明句意、析手法、摹形象、悟情感(板书),在以往的诗歌学习中同学们也经常运用这种步骤鉴赏,现在就是看大家对此掌握的程度了,预习中我们把全诗分为了三个层次,下面我们按照班级座位分为三个大组,每组分析一层,请每组成员分别从以上四个角度解读诗歌。请组长组织组员开始讨论(5分钟)。
4.【诗歌赏析】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第一组】: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学生A明句意: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战士们手持吴戈身披犀甲奔赴战场,楚军战士非常勇敢,一上战场,就和敌军展开了白刃战。车轮交错,刀剑相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尽管敌人旌旗蔽日,兵士密集如云,但楚军战士仍冒着敌人发来的箭矢,向前冲杀。
学生B析手法:旌蔽日兮敌若云这一句作者运用的是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侧面表现了敌人之多,一开始就交战激烈,但我军临危不惧仍奋勇向前。
学生C摹形象:通过这种手法表现了战士们勇敢无畏的形象。
学生D析情感:诗人此时的情感应该是崇敬。
教师评价:同学们认为这一组同学分析的如何?
教师补充:作者开篇就非同凡响,直入战争场面,日月无光给人以窒息感紧张感。同时不忘塑造战士们形象。大家看战士们的外在形象是手执吴戈身披犀甲。
①吴戈:吴国制造的戈,吴国以制造锋利武器著名。
②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周礼》犀甲寿百年。
所谓宝刀配英雄,写如此精良之装备正突出战士们的威武雄姿。
师:此时战争已近尾声,战况如何呢。我们请第二组继续解读。
【第二组】(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学生A明句意:由于寡不敌众,楚军阵地被冲破了,驾战车的骖马(战车两边的马)被打死打伤,但他的主人,楚军统帅仍毫无惧色,他将战车的两个轮子埋进土里,笼住马缰,反而举槌擂响了进军的战鼓。一时战气萧杀,引得苍天也跟着威怒起来。待杀气散尽,战场上只留下一具具尸体,静卧荒野。
学生B析手法:“天时怼兮威灵怒” 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表现出战争场面的惨烈震天动地,侧面表现出战士们牺牲时候的悲壮。
学生C摹形象:这六句话表现了战士们英勇牺牲、浴血沙场的悲壮形象。
学生D悟情感:诗人对敌人侵略领土的情感是愤慨的,对战士们舍生救国还是崇敬的,对他们生命的逝去和国土的沦丧是痛苦的。
师生点评
教师补充:
①我个人认为较难理解的是这一句“霾两轮兮絷四马”,这个举动的目的是什么?
这句话提到了古代战术方马埋轮:在《孙子·九地》中解释的是:“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意思是:在敌人进攻时,绑住马,埋车轮,表示固守不退。用绳索将驾车战马羁绊在一起的战术,其实这是一种破釜沉舟的战术,表现出战士们视死如归的决心。
②后面一句紧承“援玉袍兮击鸣鼓”这句话十分重要。古代作战,鸣鼓表示进攻。这说明,楚方伤亡即使如此惨重,仍然一心进击。楚方将士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师:在同学对整个战争场面的分析中,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沉闷战车的撞击声,战士们嘶哑的呐喊声,可谓主客相搏,山川震眩,声折江河,势甭雷电。
当大地一片沉寂,诗人此时的情感又是如何呢,我们请第三组进行解读。
【第三组】(出不入—为鬼雄)
学生A明句意:
壮士这一去,永远不复返,平原苍茫茫,离家路遥远。身带长宝剑,手臂挟秦弓,身首虽分离,忠心永不变。
真是既英勇,更兼有武功,意志多刚强,敌不可欺凌。身躯虽已死,精神却永存,魂魄真坚毅,做鬼也称雄!
学生B析手法:这一段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中的直抒胸臆。
学生C摹形象:诗人通过出不入往不返,表现出战士受命忘身,义无反顾,无怨无悔的形象。
学生D悟情感: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战士们战死沙场是带着哀悼之情的,但是他们的精神永存,所以诗人也带着对后人的激励之情。
师生点评
教师补充:那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手握琴弓这一句是对战士生前场景描写还是死后场景描写?
这一句应该是写战士们牺牲后化为魂魄的形象,所以这里运用的是想象表现手法。
执着的爱国精神依旧不灭,李清照有一句诗恰如其分的体现了这种精神,也是出自于此,同学们知道吗?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三)【主题】把握情感,传唱殇歌
教师:刚才三组同学对我们整首诗做了很好的诠释和注解,那么我们一起概括一下这首诗的主题,诗人要传达的主旨同学们都可以想到哪些词呢?(爱国、悼念、歌颂)
教师:同学们通过国殇,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我们伟大民族永垂不朽的爱国精神。
可以说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经历,只有生,没有死,生命就算不上完整。然而死的方式有各种各样,其意义也未必单一。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国而死,身虽死而精神不灭, “魂魄毅兮为鬼雄”。我们不仅要秉承这伟大民族精神,更要身体力行,明天也就是12月13日,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日子吗?
(投影展示图片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问题:前巴勒斯坦总统阿拉法特的一句话“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就此话题,同学们有何感想?
学生联系时事热点讨论
教师:通过大家的讨论,我真的为你们身上的正义感点赞。将战争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人是可耻的,爱国是为了创造和平而不是滋生杀戮!警钟长鸣我们要时刻捍卫祖国的尊严,同时我们也要维护和平,因为一场战争的输赢付出的代价却是无法估量的。
老师最后给大家也带来了一首反战歌曲,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即是诗人又是音乐家的教父级的人物,鲍勃迪伦的《Knocking On HeavenS Door》(视频播放)。
作者简介:杨帆,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二级中教,2013年于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教育硕士研究生,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