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复习课教学设计(推荐12篇)
c、地序分段法,即按照地点变换的顺序给课文分段。《秋游景山》 d、事类分段法,即按照事物的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去给课文分段。《布衣元帅》、《庐山云雾(古人赞美、特点描述、成因探索)》、《采蒲台的苇(人苇关系、概述英雄事迹、具体事例)》、《老师领进门(上学、上课、路遇)》、《太阳》、《台湾蝴蝶甲天下》、《再见了,亲人》、《桂林山水》
e、总分分段法,即按照先总结后分述,或先总后分再总的文章结构去给课文分段。《才能来自勤奋》、《葛洲坝工地夜景》、《嘱咐》
在概括课文的段落大意的时候,主要抓住段中说的是“谁”或“什么”,再分析其“怎么样”、“是什么”或“干什么”,去归纳段落大意。这样,段意的语句就会精炼些。以上三步总的来说,是对课文的局部认识。
3.精读课文,回到整体。
在局部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再精读课文。所谓“精读”,既指细心地读,又指有重点地读。这一遍读课文,要达到三个了解和明白,从而从整体上认识课文:
①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抓”的方法有二:
a、用“段意串联法”认识课文主要内容。即在分段、概括段意后,用自己的话把各段段意串联起来,认识课文的主要内容。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第2课《第一朵杏花》一文为例。课文第一段(1—5):写竺可桢看到杏花想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就嘱咐孩子明年要留心。第二段(6— 15):写第二年,竺可桢在孩子的帮助下准确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第三段(16):写竺可桢通过常年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将这三段的段意用我们自己的话串联起来,我们便可以说,《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讲的是竺可桢看到杏花想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就嘱咐孩子明年要留心,第二年,竺可桢在孩子的帮助下准确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并告诉我们,竺可桢就是这样通过常年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b、用“问题归纳法”认识课文重要内容。如,《三顾茅庐》一课,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三个问题去认识课文的主要内容: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怎样三顾茅庐的,三顾茅庐的结果怎样。课文第一段(§1)写刘备前两次诚心诚意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请他辅助自己,没见着。第二段(§2—4)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在离诸葛亮草堂半里多地就下马步行,到了草堂听说诸葛亮在午睡,就在阶下等候,见面后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和策略,茅塞顿开。第三段(§5)写刘备对诸葛亮的亲密与敬重。合起来就是:课文写刘备前两次诚心诚意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请他辅助自己,没见着。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在离诸葛亮草堂半里多地就下马步行,到了草堂听说诸葛亮在午睡,就在阶下等候,见面后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和策略,茅塞顿开。写从此以后,刘备对诸葛亮的更加亲密与敬重。
②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思想,指文章集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在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的时候,中心思想就是 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或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或赞颂人物的一种精神,或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述一般都要用上“告诉”、“赞颂或赞美”、“表现”、“抒发”等词语,它还要做到“二看”:
一看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意图。如《才能来自勤奋》一课,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通过列举了国内外三位著名科学家成功的事例,说明才能来自勤奋的道理。
二看人物表现、事件意义、事物特点。也可以去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三顾茅庐》中,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诸葛亮洞悉天下大势,胸中早有应付之策的雄才大略。课文的中心思想就是:课文叙写了刘备三顾茅庐,特别是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表现了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诚心诚意的思想品格,也体现了诸葛亮洞悉天下大势,胸中早有应付之策的雄才大略。《无私的爱》、《飞夺泸定桥》的中心思想是:课文记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战斗经过,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说明了红军是一支所向披靡革命队伍。
③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文章的写作特点,指文章通过语言文字,用什么技法去表达中心思想的。在这方面,适合于我们小学生用的方法有借鉴法。就是平日注意老师对一篇一篇课文的写作特点的分析,从观察、中心、选材、组材、选词造句、语句修饰手法等方面去分析自己读的这篇课文,通过联想、对比、对照去认识。按照以上的“标准”和方法,我们就可以读懂课文了。
例:《老师领进门》,特点有三:一是选材有点有面,详略得当;其二,语言委婉,含义深刻,运用了大量的俗语、谚语,表达效果强;其三人物形象鲜明,文中的田老师循循善诱,博学多才,口才好,文笔好,善于教学,深受学生喜爱。
《我的战友邱少云》以第三人称、从侧面表现邱少云严守革命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崇高英雄形象。
(四)增加练习具体实践
1、以《无私的爱》、《才能来自勤奋》训练点,布置学生结合“理解文章6标准和三读”谈自己的学习过程和认识。
一、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系统分析
在进入复习阶段, 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重难点。其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所以在进行总复习前, 教师要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分析, 并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然后, 按照复习计划随时检查学生的复习效果。最后,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以清楚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并以此针对学生的特点, 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二、进行知识梳理, 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复习课中, 当面对纷繁复杂的数学知识时, 教师应该首先进行知识的梳理, 即把所有的知识进行系统分类, 将这些知识按照一个清晰的脉络连接在一起, 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同时,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把有关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分类, 这样学生才能对所复习的知识一目了然, 并知晓其重点和难点。梳理知识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一) 鼓励学生自己梳理知识
在复习的阶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 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 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复习计划, 复习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另外, 教师应该控制好复习的进度,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优势互补, 共同进步。当然, 教师也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复习, 教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案, 可以采用日程表、图像、便利贴的方式制定学习计划。此外, 学生也可以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 借鉴其他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 在相互补充的过程中逐步充实、完善自己的复习方法。这样, 学生通过自主梳理知识, 制定复习计划, 可以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 弄懂重点和难点知识。
( 二) 教师帮忙梳理
在复习的过程中, 学生总会遇到难题, 比如不清楚重难点等, 所以需要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 使学生注意到重点和难点知识。同时, 在学生梳理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复习过程, 然后让全班同学进行评价。此外, 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描述、比划和举例的方法,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建立解决数学问题的模型, 以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三、进行精学精练, 保持学习兴趣
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和获得新技能的重要手段, 而精心的练习设计, 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数学问题,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 在练习的过程中, 教师也要针对复习的重难点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并且注意习题的数量不能过多, 不提倡题海战。同时, 要注意练习的典型性和层次性, 以最基础的知识练习开始, 循序渐进, 不能急于求成。而练习的重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一) 练习问题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现实, 很多数学问题都是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 在复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结合。比如, 在一道数学题中, 有如下的设计:
塑料袋要400 () 才能完全降解?
A.年B.月C.日
通过这道题, 可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使学生更加爱护环境。在解决综合应用题时, 教师也应该结合实际生活, 举出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加强学生把理论问题转换成实践的能力。这些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 有着极大的教育意义。只有把数学练习题延伸到实际生活中, 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让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加有趣。
( 二) 练习问题具体化
在数学教材中经常有一些实际生活的案例, 且数据很多, 这有助于促进数学练习的具体化, 可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思维习惯。此外, 数学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论问题, 还涉及到社会现象, 如一道数学题中涉及到刘翔出生日期、身高和体重的一些数据, 还有他体育比赛的成绩。通过这道题的训练, 学生可以了解国家运动员的情况, 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是小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环节, 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 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为此, 教师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系统分析; 进行知识梳理, 激发学习兴趣; 进行精学精练, 保持学习兴趣。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数学复习课教学的质量,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继红.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课有效教学浅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 (教师版) , 2014 (18) :200.
[2]周春香.浅谈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教学[J].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 , 2013 (6) :24.
[3]姜莹.浅谈六年级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师, 2013 (28) :35.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策略
复习课是一个学段结束必不可少的环节,可复习课知识层面无新鲜感,讲的都是旧知识,学生倦怠,教师难有激情。相对来说,平时的课堂教学容量少,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我们只需围绕一个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好预习、探究、尝试、巩固、拓展等各个环节,一节有成效的课就有保障了。但到了复习阶段,反而有了要么无从下手,要么处处皆是问题,一节课上下来觉得进展不大,效率不高,好像没解决什么问题。复习课真的是浪费时间,没有必要吗?当然不是。要上好复习课,就得先分析复习课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复习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当然是平时教学中难以解决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最普遍、最典型的问题。这就要从教师平时教学的侧重点和学生学习的基本状况入手进行分析。首先,平时的教学重点在解决一个问题,学习一个知识点,围绕这个知识点展开活动、练习、应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学习习惯、思维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横向联系思考问题的意识较弱。其次,平时的教学,面对新知,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理解基本概念,探究出解决方案后,更多地注重建立模型,形成固定解决模式,难以在举一反三、发散思维上下工夫。从学生的学来看,经过平时的积累,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对知识间的关联、思维的方式方法有了积累,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视野急待拓展,积累的各种活动经验有待总结、验证。第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什么地方强调不够、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暴露出问题已基本定型,而这也就是复习课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要想上好六年级的复习课,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复习教学应着眼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健全知识网络。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分四大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采取分段教学,认知过程呈螺旋式上升的方式逐步展开。学生在某一段学习中受年龄特征、个人兴趣、外部影响、认知能力等各种因素的作用,记忆呈现零散化,块状化分布,因此很有必要在学段结束时对联系密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类、链接,对邻近知识点加以类比、沟通、对比、辨识,在相关知识间架设起四通八达的桥梁,并从中收获一种思维的习惯和反思能力,感受数学思维严谨的魅力。比如在空间图形的认知过程,一年级从常见的物体中认识长正方体,感受面的存在,感知面体的不同;二年级从体中引出长、正方形,感知边与角的存在及特点;三年级学习长、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会区分线与面的不同;四年级学习线的分类,及线与线的位置关系,认识角的组成、大小、画法等;五年级系统学习各种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正方体的体积;六年级研究圆柱、圆锥的体积,学生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及繁的学习过程,有了众多具体经验的积累,再回过头来梳理总结后,就会发现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归根到底是在研究点、线、面、体,任何一个未知的形体都可以从这四点出发去认识、去解析、去复制、去利用,回归到生活中也就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本质,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视野、思维水平相应也会得到提升。
第二,复习教学重在方法指导,重视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突出怎样寻找解决问题的生发点,在多样化中寻找规律,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因此,复习课不在于去见识多难的题型,更应侧重于提升思维水平,开阔思维视野,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经验基础上体现数学思维的奇妙,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的喜悦。让优秀的学生在多样化的解题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达到融会贯通;让平时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有展示的机会,在交流中提升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第三,紧扣学生学习中带普遍性的易错点、理解中的难点,专项训练,有的放矢,打通学习道路上的节点。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养成积累易错点的好习惯,并对学生此处易犯的错误做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题例,设计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练习,采取学生最易理解的方式,最常见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强化对错点的辨析,修正个体认知,健全正确的认知体系。
不久前的一节公开教学观摩课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固执、可笑的想法,这是一堂六年级数学复习课。
这堂课既没有生动鲜亮的多媒体课件,也没有丰富多样的练习形式,全课的展开就围绕着一张综合测试题:
1.请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
2.脱式计算:1.25×32×0.25。3.解方程:6.8+3.2x=26。
4.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
5.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兵同时分别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行55米,小兵每分钟行65米,小狗每分钟跑240米,小明的小狗遇到小兵后立即返回向小明这边跑,遇到小明后再向小兵那边跑。当小明和小兵相遇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6.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这样的测试有意思吗?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钟的到来,好吗? 7.小红的房间长4米,宽3.2米,她爸爸准备把南墙刷上彩漆,这面墙上窗户的面积是2.8平方米。算一算,小红爸爸至少需要买多少千克彩漆?(每平方米大约用彩漆0.4千克)
“你在耍我们!”
【精彩回放】上课伊始,老师宣布进行一次5分钟比赛。随着一声口令,全班伏案疾书,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完成这张试卷的同学请举手!”老师满脸期待。学生一脸沮丧,面面相觑。“一个都没完成?”看得出,老师心有不甘。沉默片刻,一个愤愤不平的声音传来:“老师,你在耍我们!”此言一出,满堂哗然!老师一脸迷惑:“我怎么耍你们了?”“你看,第6题„„”随着他的提醒,大家将目光聚焦于试卷的一处——“6.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
学生们恍然大悟,忍不住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老师连忙追问道:“真是我耍了你们?”这一追问引发了学生的自我反省:
“不是,因为第1题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而我连名字都没写!”
“我把名字习惯性地写在了右上角了!” “如果我们按要求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的话,我们当然能看清第6题的要求。”
“我们又上当了!”
【精彩回放】“既然大家觉得这张试卷很有意思,那么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请把其中的第4题、第5题和第7题做完,时间为6分钟。”„„开始交流了,一位矮个男孩首当其冲:“第4题的算式是300-60×4”,其余学生纷纷颔首点头。老师并未急于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另一位眉头紧锁的女孩,他注意到刚才这位女孩曾迟疑地举了一下手。“我觉得应该是60×4”,她吞吞吐吐地回答道。“奇怪!一般来说,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会有不同的方法,现在怎么会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呢?”老师一脸惊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渐渐地,举手的人多了:“我们又上当了,问题是‘离甲地多少米?’”
“300-60×4求的是‘离乙地多少米?’” “求‘离甲地多少米?’实际上是求‘已经行了多少米?’”
“这好比要我们去某个地方,地址都没听清就撒腿便跑,结果南辕北辙。”老师适时点评:“错得好,说得更好!只要我们有收获、有长进,那么刚才的错误就有了价值!”
在交流第5题的感想时,很多学生觉得:“题目太长,理解题意比较费劲。”“是啊,题目的确很长!”老师启发大家:“你们觉得这道题绕来绕去关键在哪?”“小狗在不停地、来回地跑。”学生的回答一针见血。“既然如此,那该怎么解答呢?”老师顺水推舟。“应该用55+65=120(米),1200÷120=10(分),10×240=2400(米),理由是„„”听了他的分析,老师点头赞同,随后又问:“还有不同意见吗?”“有!应该再用2400×2=4800(米)”一位瘦瘦的男孩坚定地说。见大家不明所以,他继续补充道:“题目上说‘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兵’,问题是‘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可以理解为求一只小狗跑的路程,也可以理解为求两只小狗跑的路程。”这样的解释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而且很显然,老师并未预设到这种“生成”,他激动地询问了这位学生的名字,然后大声承认:“我原以为刘梁丰同学错了,所以才让他交流,事实上他是完全正确的,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
“这题没有答案!”
【精彩回放】第7题的交流非常热烈。第一位学生说:“用4×3.2=12.8(平方米),12.8+2.8=15.6(平方米),15.6×0.4=6.24(千克)。”“错了,错了!”话音刚落,教室里便传来此起彼伏的否定声。老师连忙摆手:“别说‘错了’,说不定有对的道理呢?应该说‘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另一位学生回答道:“粉刷墙壁时要把窗户的面积去掉,所以应该用12.8-2.8=10(平方米),10×0.4=4(千克)。”他的分析有条有理,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同。正当大家的观点趋于一致时,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我认为这两个答案都不对。因为要求南墙的粉刷面积必须知道长和高,而题目中并没有告诉我们高是多少,所以这道题目没有答案!”没有答案?大家满脸震惊,而后再次恍然。老师也深有感触地说:“我很佩服这位同学,一是佩服他发现了这个大家容易忽视的环节,二是佩服他能在大家的声音特别高、特别一致时,有勇气站起来表明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条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船上装了75头牛、45头羊,问这条船上的船长年龄多大?”学生哄堂大笑。
六年级数学复习课 ——教学案例
学习目的: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复习六年语文下册教材中提到的一些读写方法:(1)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2)文章的详写和略写;(3)首尾呼..学习目的:
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复习六年语文下册教材中提到的一些读写方法:(1)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2)文章的详写和略写;(3)首尾呼应的写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
怎样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见解 设计理念:
1阅读时要善于总结方法。2在阅读中将读与写相结合。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
同学们,读了六年的小学,上了六年的语文,老师请大家静静地思考一个问题,六年的语文阅读带给你哪些好处呢?(板书:阅读)(抽生交流。)
师预备名言: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让我们学会了写作。)
2、雨果说过:“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渐渐融化了。”(阅读能让我们不干蠢事。)
过渡:阅读带给我们许多的好处,今天咱们就来上一堂阅读复习课。下面我们上课。(师生问好)
(一)、拿出阅读材料1,认真完成。看看谁是真材实料。
(生做,师巡视。随便抽生一份,进行交流。师问:请大家当回小老师,看看这份答题是不是满分的。讲评。从第四题,多让几个学生回答。并把词语放进去让他读一读,进行判断。)重点指导:认真审题规范答题(进行板书)
过渡:同学们,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和别人有共同的认识,一样的发现,比如前面4道题。还有时候我们也会形成不一样的见解。比如,最后一题。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对某个字,在阅读的时候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是我们学习语文必须具备的一个能力。也是我们这一册第一单元的一个训练目标。课件出示。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呢?(抽生反馈)师课件出示。
(二)、翻开书本,浏览交流平台。找到相关的句子。(抽生读。)
是啊,这两个的确是好方法。看来阅读讲究方法,会大大提高我们的效率。(板书:讲究方法。)前面,同学们从一个字上读出自己的理解,我相信你们也能从一句话,一段话,甚至一整篇文章中形成自己的收获和见解。
(三)、看屏幕,《蚂蚁》。(课件出示)
同学们认真阅读,细细想,如果一遍不明白,就多读几遍。有话想说时就举手。(抽生交流,师注意对话评价。)
同学们刚才的发言,我可以一句话概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判断,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看问题。
二、善于学习别人优秀的东西,复习“详写和略写”、“首尾呼应” 可是,我们学习语文光有自己的思考还是不够的。(课件出示)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牛顿(抽生说说读明白了什么。)
我们更要善于从别人那里学习优秀的东西。
(一)、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二,第三单元的交流平台。看看告诉了我们什么?(生交流,反馈。课件出示。)
出示语段,让生说出哪段是详写,哪段是略写?为什么?
关于详写和略写,谁能从课文中举几个例子么?(抽生读,请生说是详写还是略写。)你知道课文这样详略安排有什么好处么?(明确:突出文章要表达的重点。)
(二)、请同学们再看两段话,告诉我什么写作方法。(课件出示)抽生说,你怎么知道的? 师明确什么叫首尾呼应。(开头描述了某一人或事
或场景,结尾的时候再一次描述该人或事物或场景。)
文章用首尾呼应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抽生说,课件出示。)
过渡:首尾呼应,也可以叫作前后照应。但是前后照应的内容并不都叫做首尾呼应的。
(三)、请看屏幕。出示:片段
(抽生读两段话。请大家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地方。)见附资料。
师:像这样在课文内容中间相互呼应的,我们叫做什么?(前后呼应,前后照应)(课件出示:请生找出下面两处照应的句子。)
那么这样的写法又有什么好处呢?(抽生反馈,课件出示。齐读。)小结:温故而知新,同时更要学以致用。下面请拿出阅读材料2,10分钟完成。
三、拓展练习,运用中加深印象
生做,后讲评。把握两点
1、答题的规范。
2、内容要有正确的见解。(前面两题,老师统一讲评改。第3题,比较着让同学改。最后一题,说说为什么这样写后,大家交流自己写的结尾。)
四、结课
师小结:同学们,学海无涯,再过几个月,你们将进入初中去学习,将会阅读到更多更精彩的内容,希望同学们始终能以书为友,以书为镜,在阅读中快乐成长!板书设计: 认真审题 阅读规范答题 讲究方法 学以致用 附:
1)课文前面讲到李大钊“有时候他留在家里整理书籍和文件”,并“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为什么这样做,前面没有说。在后面做了交代:“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3.前面讲到“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抽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往外走”,到后面又提到手枪:“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查了一遍。” 4.前面写到“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后面又提到“28日黄昏,警察叫我们收拾行李出拘留所”。
课 型 学案导学课 年 级 六年级 教 师 宫春晓
学习
内
容 教师提供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P53
学生提供
学习
目
标 整理六年有关整数的知识脉络,归纳知识点,总结提炼方法
重
点
难
点 尝试自己归纳知识点,学会总结方法,整理脉络
学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独
立
尝
试 1. 完成课本P53-54题目
2. 回顾六年有关整数的知识点,理清脉络,并尝试归纳,用你喜欢的方法呈现出来 布置课前预习
学习
过
程 学 案 导 案
点
拨
自
学 将下列知识点作为参考,充实自己的复习提纲
知识点一:整数
整数的定义、范围、读法、写法
知识点二:自然数
自然数的定义、基本单位、“0”的含义、
知识点三:比较正整数大小的方法
知识点四:整数的改写
知识点五:倍数和因数
知识点六: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知识点七:2、5、3的倍数的特征
知识点八:奇数、偶数
知识点九:质数、合数
知识点十:正数、负数
知识点十一:十进制计数法 按照预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加以点拨。
交
流
解
惑 呈现每个组总结的重点和易错点
组内交流
组际解疑
老师点拨
合
作
考
试 一、 填空起跑线
1.同时是2、5、3的倍数的的最小自然数是( ),
2.由0、5、7、3组成的有因数3和5的最大四位数是( ),最小四位数是( ),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
3.860080320读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4.12 与-2 相差( ) ,比3 低10 是( ) 新课标第一网
二、法官我来当
1.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2.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
3.在“”这个数中,“0”是用来占位的()
4.自然数除了合数就是质数()
三、看你行不行
1.在一个长8厘米,周长22厘米的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小明、小红、小刚三人定期去少年宫学习。小明每过5天去一次,小红每过6天去一次,小刚每过9天去一次。如果9月10日这一天他们三人在少年宫相遇,那么,下次相遇在哪一天? 1、先独立答题
2、组内交流
3、师生交流
自
我
总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思考
复习对提高小学数学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毕业总复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分层复习,促进全面提高,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一、系统分析
在六年级的数学复习阶段开始前,老师要首先明确数学教学的目的、教学任务、知识范围、顺序与结构,教学重点与难点,这些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其次,要全面了解全班情况,知道每一位学生现在学到了什么程度,还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知识; 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明确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起来,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六年级知识特征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二、抓好基础
在六年级的数学复习中,首先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基础知识运用: 一是概念。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每部分的知识点,把容易混淆的内容一一区别开来。比如,让学生判断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吗? 等等。二是开拓视野。在数学复习中,老师要注重开拓学生的视野,不断反馈教学。比如,a的3 /5与b的1 /4相等,比较a、b大小( a、b都不为零) 。解答完这个题,再给学生出一道题: 甲班的4 /5同乙班的3 /4的人数相等,那么,甲班同乙班人数谁多谁少? 稍微这么一改,有的学生就无从下手了。教师应提示学生a、b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那么甲班和乙班是班级的名称,它同a、b有何联系?这时候有的学生就明白了。三是公式推导。比如,圆的面积、圆柱的体积等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让学生进行回顾,亲自实践、亲自品尝。四是知识对比。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的意义,尤其是小数、分数的乘法意义,学生们容易混淆。要从整数乘法入手,看学生是不是写成几个数相加的形式,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索,真正理解他们的意义。五是计算能力。很多学生到了六年级,连基本加减乘除计算都算错,更谈不上应用题了。老师普遍认为是学生太粗心、不认真。追根溯源,原因还是在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首先要让学生观察式子,进行分析,看是否能用简便方法,其次结合四则混合运算进行计算。学会了做题方法,还要让学生反复练习,检查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不断地反馈教学,让学生把知识掌握了,应用更灵活,计算准确率就高了。
三、能力的培养
一要注意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应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的能力。在复习量的计量和几何初步知识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巩固画图和测量的技能。二要培养一题多变的能力。重点是要抓住母题,使学生知道题目源于母题,万变不离其宗。通过改变条件、问题和情境,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还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解题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启发学生多思考,从而达到善于思考,逐步提高学生的应变及解题能力。三是是培养操作实践的能力。如八宝粥公司请包装公司设计一个能装12罐八宝粥的盒子。[八宝粥罐子为圆柱形,底面直径6厘米,高13厘米]你准备怎样设计? ( 提示: 包装盒一般可设计成长方体,要求需要多少硬纸板是求长方体的表面积,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知道长方体的长、宽、高,即先确定八宝粥罐子怎么摆) 这时不急于让学生做,让学生找易拉罐摆放。通过亲身实践可以获得直接感受把题解出来。但有的同学做得不切合实际,确定的长、宽、高不适中。所以教师必须把学生做的几种方法都一一列出来让学生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们选用最省料的方法。
四、学困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要善于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到底困在哪里? 用什么手段解决? 我认为除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外,还要根据记忆和遗忘的规律,重视信息反馈原理的运用,及时巩固当堂效果; 要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科学训练,进行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知识素质,在这方面应做到:细水长流逐一补,以新带旧分散补,突出对象个别补。在班里成立几个小组,每小组选择一个学习好的负责,成绩好的学生教成绩差的学生,这样成绩差的学生进步了,成绩好的成绩更好了,整个班掀起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
五、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搞好毕业班复习工作的保障。毕业班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部分学生认为老师没有讲授新知识,于是经常聚在一起玩耍、游戏,个别学生写一些早恋方面的信或纸条等,对这些不利于复习的思想行为,老师都要及时给予帮助、教育。
教师还应经常与家长联系,利用家长会或家访的机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家长时刻注意子女的异常表现,配合老师共同教育,使其全身心投入复习,健康成长。
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
对学生的疏导要有针对性,善于把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如优等生一般都较自傲。有时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可采用提醒式,在肯定他们成绩的同时,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指出其缺点,使他们领会老师意图,正确估量自己; 后进生在班级中往往较自卑,表现对抗心理,应采用对话谈心式,用道理来说服他们,令他们心服口服,特别要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中等生自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缺乏前进的动力,对什么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应采用触动式的谈心方法,在掌握分寸的前提下,以“刚”克“刚”,促其猛醒。对犯错的同学,不能一味地狠批猛骂,而应当采用“参照式”的方式找他们谈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犯错误的原因,引起反思,增强改过的信心。
【关键词】 政治 复习 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6-045-01
0
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应该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需要合理安排复习的内容和顺序,结合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系统的复习,进行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复习的效率。
一、九年级政治复习思路研究
(一)合理安排复习内容
高中政治的教学课时有限,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却非常多,主要包括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教师需要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整理出考试的重点,并进行重点的指导和复习。根据考试说明的明确指导,整理出考试大纲的重点和难点,分清楚主要复习内容和次要复习内容。实时关注社会政治的热点话题,很可能成为考试的趋势。通过对热点的分析,结合教材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分析处理能力,学会随机应变。教师在复习期间带领学生复习历届的高考试题,使学生明确考试的具体形式,并提取试卷中的重点信息进行巩固练习。最后将各个模块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二)合理制定复习计划。
大部分学校高二的时候课程就已经讲授完毕,用整个高三的时间进行复习,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复习的内容和计划,提高复习的效率。由于每年三月份和四月份都有模拟考试,因此三月份的时候就需要完成一轮复习,如果完成不了也不能落下太多,不然就会跟不上复习的进度。一旦出现没有完成一轮复习就面临考试的情况,教师就无法掌握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也无法通过模拟考试进行高考成绩的预测,完全丧失了一模考试的目的。因此教师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对于学生政治成绩的影响非常大,一旦出现计划安排不合理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水平。
二、九年级政治复习的有效方法
(一)帮助学生构建政治知识网
高三政治教学知识网的构建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讲政治知识点以重点知识作为标题,深入标题进行小知识点的复习。例如教科版政治教九年级第三单元“同在阳光下”中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首先引导学生思考问什么存在弱势群体,并探讨弱势群体的含义以及特征,最后探讨我国的弱势群体主要包括什么人,其中什么人是弱势群体的主体。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带领学生进行复习,并结合当下的政治发展探究考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网的构建还需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与此同时把握复习的节奏,控制好讨论的时间,避免耽误复习的进度。进行知识点的复习时,一定要注意结合教材的内容,使学生吃透教材,精准的掌握知识点的出处,为形成系统的知识网奠定基础。选择合适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讲评,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知识点的深刻含义,并适当的做一些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帮助学生明确考试的考点,指导学生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复习计划,保持和教师一致的复习进度。其次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答题的技巧,传授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并帮助学生总结答题的规律,使学生有清晰的解题思路,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提高解题的效率。对于高三的模拟考试,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高考的题型,还能帮助学生了解政治复习中的不足。通过学生模拟考试中错题,教师能够清楚的了解学生对政治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重点研究学生的错题,进行错题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纠正,不但能够减少学生错误发生,还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错误的纠正,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注重练习题的质量,及时进行错题的讲评
高三的政治复习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复习时间少、复习内容多、习题选择不恰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等等。练习题可以说是高三复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练习方式的多样性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复习氛围,帮助学生减少高考带来的压力。教师在进行政治习题练习时,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积极性。为了不耽误复习的进度,练习题的选择需要具备层次性、合理性、适度性,既能够包含政治的知识点,还能使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习题的创新性。习题的讲评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不仅仅是习题答案的公布,更重要的是进行解题思路的传授,让学生通过一道习题能够掌握更加深层次的知识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习题考查的知识点。对于做错的学生,教师需要引导他们进行再次的思考,并逐渐的深化考点的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指导学生进行错题的记录,作为复习的重点内容,避免学生犯相同错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合理安排复习内容、制定复习计划,帮助学生明确考试的难点和重点。合理的安排复习的时间,注意复习的节奏,确保学生进行模拟考试时,能够通过考试了解政治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帮助学生构建政治知识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练习题的质量,及时进行错题的讲评,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政治成绩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卞珍凤.高三政治-轮复习的4R策略——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复习课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2,31:60-62.
[2]吴梅德.高三政治复习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3,57:6-7.
[3]张雪梅.以总结为复习的主体——例谈高三政治复习策略[J].考试与评价,2014,03:72.
从三方面进行:
一是让学生全面回忆本学期学过的“数与代数”部分的主要内容和各部分的知识所包括的具体内容,以此为知识的概括提供材料,
二是引导学生根据知识系统性去对所回忆的知识进行编排,使学生形成一种有序的知识系统;
----漫步成语王国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梳理成语的归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整理复习成语的能力。
2、感悟成语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3、激发学生对成语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整理复习成语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赏析成语
1、回顾一下,我们以前所学过的成语。能说说它们都有哪些特点吗?
(教师随机板书——结构形式……)
2、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成语,大家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出示词语及提示:读一读,想一想。看看这些成语有些什么特点?)
3、思考:成语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有什么好处呢?(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出示)读一读,说一说:下面的成语来源于什么?
(适时板书:来源——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传说……)
三、给成语分类
1、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整理分类方法。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2、展示
一、两组学生的分类方法。
四、回归生活
(出示)第一阶梯:你能用吗?
1、描写“说”的成语很多,你能按要求说出几个来吗?
2、临近毕业考试,同学们都在认真复习迎考。看到大家勤奋学习的情景,你会想到哪些成语。
(出示)第二阶梯:你会用吗?
1、(出示)下列句子中的成语哪里用得不恰当,请把它找出来。
学生自读与同桌交流后作答。
2、(出示)运用一个恰当的成语,评价人物。
3、下列词语生病了,你能帮他们看看吗?
第三阶梯:你善用吗?
(出示)前几天我们学了课文《匆匆》,想到还有不久后我们也将分别,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慨。是啊,这六年的时光过得太快,转眼间我们就要毕业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时光的飞逝吗?
五、拓展延伸
成语有很多归类方法,适合自己记忆的就是最好的。我们曾学过或积累了不少成语。请你给他们归类。如果你的好方法来不及介绍,可以课后把它教给你的好朋友。关键看谁记得最多、最牢。
六、布置作业
请给同学们写上一段毕业赠言,表达你此刻的心情及送上最美好祝福。这段话中最少用四个成语。
板书:
六年级成语复习课
——漫步成语王国
按结构形式:……
按修辞手法:……
成语的分类:按来源:……
一、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课本是中考命题的根本,也是复习备考的依据,学生只有熟悉课本,打好基础,才能应对各种变化。离开了基础知识,培养能力是空谈。复习的第一阶段,教师在课上要引导学生注重课本的阅读,从中掌握最基本的史实、概念,按照每课过关、单元过关、讲练结合的方法,讲清每一单元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关键史实、重要概念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
如对于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可根据目录整理成相关的线索,在每个章节串线的基础上,再把整本书串成一条线索,让学生明白:世界近代史其实就是一部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
实践证明,抓点理线,便于将历史知识要点化、线索化和条理化。因此,抓住了点,复习便有了针对性;抓住了主线,就可以以线相串,从而做到“顺藤摸瓜”,记住各个部分的知识点。
需注意的是复习课不是上新课,复习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知识层面上,必须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宽、深化。我的做法主要是印发考试说明给学生,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分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详略得当。
二、专题复习,关注热点
第一阶段的复习是使书本由薄变厚的一个过程,学生从中掌握了大量信息,但一时难以消化、吸收。学生要真正掌握好基础知识,需要将其系统化、专题化整理,即使书本由厚变薄。方法是在复习时重新组合教材,以历史主干知识为枢纽,以线索为网络,进行“纵横”联系,搭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及时把同类型历史知识归并起来形成专题,这样就可以清晰掌握历史的发展脉络。
世界近代史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可以归类为近代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专题。这种把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就是历史的“横向”联系。另一方面,社会上每一事件,都前后联系、一脉相承,把每个历史事件前后联系起来,使其基础知识系统化,这就是历史的“纵向”联系。为此我的做法是为学生整理了中国近现代史专题和世界近现代史专题,这些专题的整理为学生理清了复杂的历史,使零散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融合贯通,培养了学生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
凡是符合当前时代主流的重大时政热点,如国庆60周年盛典,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双百”人物的评选,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峰会,低碳经济等都可作为复习的重点。教师可充分结合考点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设置相关问题,实现重点、考点、热点相结合。
三、精编精练,培养能力
复习的最后阶段教师要精编练习,每周进行“实战演练”,然后根据演练结果讲解正确的审题、解题方法,探求命题的途径和规律,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巩固深化基础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和效果。
1.选择题。如何准确快速地得出历史选择题的答案是一张试卷得高分的关键。因此教会学生做选择题时要经历三个主要步骤:①先审题干,分析题干时,注意其中的关键词;②再审题肢,认真推敲备选项;③推断备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要求是否相符。掌握了单选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对于解答有一定难度的选择题很有帮助,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辨析题。2008年开始,辨析题由原来的6个错误18分变为3个错误18分,节省了考生的时间,但同时也加大了失分的可能,仍然是试卷中的容易失分题。答出判断的理由4分要拿到满分,一定要说清楚错误的原因,不能简单改错。
3.材料解析题。一般情况下都有三种设问方式:①根据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注意是概述,不是全抄);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回答;③不提材料和所学知识,一般会与前一问联系在一起,要求学生灵活应变,要么材料、要么书本,一般情况下,两者要结合。
策略一:创设复习情境,集中呈现知识,梳理知识网络
一般来说, 复习课在设计时,都假定基本的概念、法则、性质、定律已是学生熟知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是分散的、无序的,因此, 需要再现这些知识,并梳理、储存这些知识结构。
1.设计有效情境,集中呈现基础知识
毕业班数学单元复习的内容多, 而且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因此,对基础知识的呈现就不能像新授课那样依次切入,也不必过分关注知识呈现的有序性和逻辑性,而往往采用某种综合情境或数学题组的形式集中呈现各种有关的基本知识,对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也并非都是一一分析,大多是在学生相互交流中回忆、完善。
2.采用多种数学思维方法,梳理、 储存知识结构
复习课中的基本知识,一般来说也不是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关键是要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概念、法则、性质、规律、方法等以再现、 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在知识结构的梳理与建构过程中,必须依据复习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通常有列表结构编织、树状结构编织、网状结构编织等。
策略二:突出重点内容,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复习效益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 而应有重点地复习。可以突出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复习,也可以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内容进行复习。复习训练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基础性、综合性、启发性、 代表性与典型性,适当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叠加训练设计,注意训练呈现形式与呈现素材的多样性, 舍弃“题海战术”,避免机械重复的训练,能够使学生通过训练有新的收获。
如在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第一课时《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的教学中,我们需要准确地定位复习内容应更侧重于“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因为在“带小数”的复习中也包含了整数的意义及读写方法的知识在内。
策略三: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过程性目标的落实
教师在新授课的教学或许已经充分考虑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一进入复习阶段则又回到了“唯师独尊”的局面,“满堂灌”的情况并不鲜见。复习课的教学中应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复习的全过程,如知识的呈现与梳理及自主命题等方面都可组织学生自主完成。凡是学生看得懂、讲得来、做得出的内容与题目, 都要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同时,教师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对学困生复习活动的指导,将辅导补差工作与课堂教学同步进行。
需要指出的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复习”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一点,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复习内容,对复习对象能基本达到再认甚至再现的水平。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复习的同时, 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复习方法的指导。
如在《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复习课的教学中,我安排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本内容,学生对各知识点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而将复习的重点转移到对知识的整理、分析中来。通过看、读、交流来再认要复习的知识;通过交流、师生共同整理完成“整数部分”知识的复习,并加强对复习方法的指导;再通过学生自主交流、自主整理完成“小数部分”知识的复习,并及时引导学生将整数知识与小数知识进行联系、对比,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策略四: 题组训练沟通联系,挖掘单元知识所蕴涵的内在价值
新课程明确指出,教材仅仅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线索和基本素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是说,数学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策略五: 重视元认知能力培养, 使复习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
在复习课教学中,不同学习个体之间认知水平的差异很大,而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分层施教往往会显得“力不从心”。 这就使培养学习者自我监督、自我检查、自我反省、自我调节的意识和能力(即元认知能力),成为教学的必然要求。复习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自我提问法。可用于知识整理过程中, 也可以用于知识运用过程中。(2)相互提问法。两个或多个学生之间、 师生之间就解决问题的计划( 应该怎么做)、 监控( 是否这样做了)、评价(做的怎样)、反思(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互相提问。(3)分层练习法。练习设计既要确保达成基本教学目标,又要体现一定的弹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要求。要逐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要使学生逐步学会选择自己力所能及以至具有挑战性的练习。 实践证明,在复习课教学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能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完善, 更能使学生在选择学习策略、监控和调节学习过程的同时,促进自身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策略六: 注意培养复习兴趣,注重数学文化的传承, 拓展数学视野, 完善认知结构
传统的复习课教学中,学生只是一个“容器”,他们必须被动地接受从 “另一个容器”中倒入的 “水”。 时至今日,我们在努力改变教学方式的同时还需注重对学生复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与复习的效益是“两个成正比例关系的量”。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复习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感受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 丰富认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果。
如在《整数、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复习课的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复习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对知识有了一个较全面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了 “计数单位 ‘亿 ’后面还有什么”“小数是怎样产生的”“0的作用有哪些”“阿拉伯数字是怎样产生的”等问题。 当教师告诉学生在“亿”后面还有“兆、京、垓(gāi)、秭(zǐ)、穰(ráng)、 沟、涧(jiàn)、正、载(zài)”等计数单位时,他们很兴奋;当教师告诉学生“小数最早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研究一个数学问题时提出的, 并创立了十进制小数计数法, 这一发现比其他国家早了一千多年”时,他们激动了……
【六年级复习课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课教学设计07-10
六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课教案07-24
陕旅版六年级英语1--7课复习11-10
六年级语文句型复习教学设计11-20
六年级语文下册复习二教学实录10-24
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复习课》教学设计11-27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学计划12-05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过关课教学反思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