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习俗

2022-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传统文化习俗

中国传统民居习俗的生态智慧及其当代意义

[摘 要]中国传统民居习俗在聚落选址、民居样式、民居建筑等方面均体现了协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营造理想生存环境的生态智慧:各民族聚落选址注重综合考察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及格局,注重聚落周边生态环境建设以及营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各地民居样式是适应当地气候、地形等自然生态环境的产物,传统民居在庭院、天井、火炕、火塘、厚墙、檐廊等方面各具特色的设计,能够有效应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不利方面;各地民居建筑注重就地取材,选择当地最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有效节约自然资源。中国传统民居习俗的生态智慧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一方面应继承传统民居人-建筑-环境协调统一理念,坚持民居建设的实用性、经济性特色;另一方面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充分运用现代建筑材料和建筑设计理念,改进传统民居习俗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方面。

[关键词]民居习俗;聚落选址;民居样式;民居建筑;生态智慧

民居习俗是物质生活民俗的重要方面。民居是指人们从自身生存及安全出发建造的住宅及由此延伸而来的居住环境。民居习俗是围绕聚落选址、民居样式、民居建筑等方面形成的风俗习惯,其中蕴含着各民族长期积累的生产生活经验和智慧。自然生态环境是影响聚落选址、民居样式、民居建筑的重要因素。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地形、水、地质等自然环境要素差异显著,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样式及建筑风格。传统民居习俗的生态智慧体现为聚落选址、民居样式、民居建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与协调。研究中国各地民居习俗的生态智慧,对于我们今天节约自然资源、建设生态友好型民居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一、聚落选址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综合考察

聚落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一个建立在特定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之上、融物质设施与精神观念为一体的人造环境系统,是一个人群、住所、公共场所等诸多要素组合在一起的地域共同体”。①聚落主要包括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乡村聚落一般指村落、村寨,包括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水渠、宅旁绿地等。为了更方便、更充分地从自然生态环境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各民族均注重聚落选址,由此形成了相应的聚落选址习俗,并通过民歌、民间传说传承,体现为神秘的风水观念。

汉族地区千百年来流传的风水术即包含聚落选址方法。聚落选址首先应考虑的是山脉、水流、风向、阳光等自然生态环境要素。传统风水观念中“形法”考察的五大要素——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关注的即是这些方面。如“龙”即山脉的起伏变化;“砂”即所选宅址四周环卫之山,四周环卫之山能够为人们遮挡寒风,山脉植被能够防止水土流失,为人们提供放牧、薪柴等生产生活资源;“水”即地上地下水源和水流形态及水质,能够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灌溉及人畜饮用水;“向”即朝向,涉及向阳、避风等对自然生态环境要素的去就;“穴”则是综合考察以上诸要素后确定的聚落或民居建造的最佳位置。传统风水观念中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山环水抱”“山水聚合,藏风得水,负阴抱阳,背山面水”之地。后有靠山,前有水流,左右两侧呈环抱态势,中间平旷之地即为理想宅地,这样的山环水抱之地被认为是“藏风得水”,直接影响着族群或村寨的兴旺发达。将风水与族群的吉凶相联系,不免带有神秘迷信的成分,但其中蕴含的理想生态环境能够为人们提供多方面的生产生活资料,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及精神状态等认识,则带有科学成分。现代地理学研究亦证明,山环水抱地形中存在“卡拉奇风效应”,具有增温减湿作用,易于形成微气候,从而为居住者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①

中国各地少数民族在聚落选址方面具有类似汉族地区的风水观念。西南少数民族多生活在山地,在聚落选址方面对汉族风水观念借鉴尤多。如彝族认为,山岭是龙脉,是神灵的通道,有神灵作用的山脉生命力旺盛,山林茂密,适于建寨;左右两山相交的凹垭之处,是左青龙右白虎环抱之地,是聚气、聚水的地方,是理想的建寨场所。②彝族村寨选址观念与汉族风水观念如出一辙。侗族在村寨选址方面也受风水观念影响,称蜿蜒起伏的山脉为“龙脉”,山脉遇溪流、平坝止息之处为“龙头”,龙头背靠龙脉,面朝溪流、平坝,类似于风水学中所说的“龙穴”。侗族选择将村寨建于龙头处,称之为“坐龙嘴”,认为在这里建村寨,能够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③《哈尼族古歌》中讲到安寨定居的方法:“寨头的山梁像三个手指……中间的山梁是寨子的枕头,两边的山梁是寨子的扶手……寨子下面有三个山包,三个山包是寨子的歇腳……再瞧安寨的地方,有块平平的凹塘……再瞧寨头的山坡上,有没有老实密的龙林?……又瞧寨子的山坡上,有没有姑娘眼睛一样的龙潭水?”④哈尼族选择理想村寨场所,注重寨头有山梁做“枕头”,两侧有山梁做“扶手”,寨脚有山包做“歇脚”,寨子安于平平的凹塘,寨头的山坡上要有茂密的神林,村寨周围树木环抱,山坡上还要有清澈的龙潭。⑤可见西南少数民族在村寨选址方法上,虽然用词有所不同,但在选择背山面水、靠近水流的环境格局,以及重视山林茂密等良好生态环境方面,与汉族风水观念大体类似。各族民众还将村寨选址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如彝族在村寨选址上讲究“村后山林可放羊,村前坝子可种粮,坝中沼泽可放猪”;《哈尼族古歌》中说寨子平地上的大树脚是老人爱玩的地方,也是老人吃烟的地方,寨子平地上结的芭蕉果能够用来哄小孩。⑥这些选址考虑不可谓不周全,其中体现了各族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寻求和利用理想生态环境的经验及智慧。

不同地域自然生态环境不同,人们的生计模式不同,也会给聚落选址带来多样性。一些民族过着游猎、游牧的生活,居无定所,存在根据季节选择居址的情形。如东北鄂伦春人过着游猎生活,在选择居址时注重综合考虑气候、地形、阳光、水等要素,在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地方搭建居所:春季注重选择阳光明媚、水草充足的地方,夏季选择地势较高、通风凉快的林木稀疏处,秋季挑选靠近河边或桦树林地,冬季则挑选避风朝阳位置;①蒙古族过着游牧生活,牧民在蒙古包搭建地点的选择上同样注重适应不同的季节气候和地理条件。如夏季为避免突然而至的暴雨袭击,一般选择平坦开阔、地势高、凉爽的地方;冬春季节为抵御寒冷的西北风,一般选择在低洼盆地或向阳坡地。

不同地域自然生态资源的局限也会影响到相关民族聚落选址要求。如西北地区多为气候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因此在聚落选址方面尤其注重考察自然生态环境中的水资源条件。喀什地区水系沿分水岭延绵而下,当地维吾尔民居注重顺势建于河流两侧;同时,又由于西北水系年际流量及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在雨量丰沛的季节,近河地段及峡谷地带还会出现河流决堤、洪水泛滥灾害,因此人们在选择聚落居址时还注意避开这些地段。②甘南藏族聚落选址一般选择靠近河谷、背北向阳的缓坡,类似内地风水观念。不同的是,其选址注意避开奇峰怪石、悬崖峭壁等不稳定的地层,注意面山的阴坡植被丰富,可就近取材建筑房屋,又因高原河流多为冰川融水,季节性明显,还多考虑冬季枯水期水量的充足。③这些方面的考量均带有西北高原地域特色。

中国各民族不仅在选址上注重聚落及民居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而且还注重通过自身的努力,建设理想生态环境,这主要体现在聚落及周边植树造林上。如维吾尔族人在安家落户前,首先在那里种树,挖渠、建磨坊时也要栽种柳树。④西南少数民族无不注重在村寨及周边植树造林,《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一书专节论述了哈尼族、傣族、侗族、苗族、壮族、布依族、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村寨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哈尼族有建寨植树的优良传统,其民间史诗记载:“大门盖好了,寨子建起来了。房前屋后要栽上树,寨脚的田坝栽杨柳,寨脚的坡子上栽竹子,寨门外边栽大青树。”⑤苗族注重以民俗的方式植树造林,如注重种植风水树或保寨树,风水树常被神化为崇拜的对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砍伐。苗族家庭在孩子出生后要种植杉树,待孩子成家立业时,即可砍伐种植的杉树建房成家。⑥广西壮族注重种植风水林,以弥补村寨不太理想的地形地貌,如在村落后面或左右两侧密植竹林、树木,以挡住或减弱来风,弥补“后龙”的空缺。⑦植树造林一方面有助于建设完整的风水格局,抵挡寒风,保持水土,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还能为村民提供竹木、瓜果等生活资料,并美化生活环境。

中国各民族聚落选址对理想生态环境的选择与建设,虽然随各地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们关注的自然生态环境要素有所不同,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但在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综合考察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充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以及谋求族群生存发展等方面则具有共同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智慧。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统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先提出“自然的人化”思想;①李泽厚在其实践美学中,针对工业文明造成的人性异化及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的自然化”作了正面论述。②所谓“自然的人化”是指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改造自然,使自然具有了人与社会属性,成为“人化”的自然。所谓“人的自然化”则是通过社会实践,人学会以自然物种的尺度内化为人自身内在的尺度,即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聚落选址与生态环境建设上,“自然的人化”体现为各民族从人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出发,综合考察自然生态环境中气候、地形、水流水质、土壤、林木、草地等多方面要素及其格局,选择适合族群生存发展的最优生存环境,改造自然生态环境中不适于族群生存发展的方面,方便人们从自然生态环境中获得充分的物质生活资料及良好的生存质量;“人的自然化”则体现为在聚落选址方面,各民族更注重的不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改造,而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顺应。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人们认识到森林及良好植被对于防止风沙、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的作用,注重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学习和对自然生态规律的遵守。各民族正是在顺应自然生态环境、遵守自然生态规律的基础上,选择、建设理想生态环境,实现“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以及族群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各民族聚落选址不仅包含选择与建设理想生存环境的经验与智慧,而且其采取的民俗形式及传承机制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如将聚落选址原则与村寨或族群的吉凶相关联,能够促进人们珍惜、维护美好生态环境;将聚落选址方法通过朗朗上口的史诗、古歌的形式传承,不仅能相关知识、经验深入民心,成为人们信念的一部分,而且有助于促进人们掌握生态环保要求。

二、民居样式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

民居样式是指各地民居各不相同的建筑与地面连接方式、建筑结构、建筑布局及外观样式。各地不同的民居样式是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产物,体现了各族民众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建筑舒适、安全居所的经验及智慧。由于中国各地气候、地形、土质等自然生态条件不同,以及与此相关的生计模式不同,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样式。

影响民居样式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风土习俗和社会文化意识等方面。影响各地民居樣式的主导因素也存在差异:有的地区民居样式主要受自然环境制约,有的地区民居样式受地方风俗、民族个性影响更大,有的地区民居样式则主要受文化艺术、宗法社会秩序的影响。③但即便主要受文化艺术、宗法制度影响的民居样式,依然体现出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特征。“合院式民居”是中国民居的主要体系,北京四合院、皖南天井式民居、江浙民居、潮汕三合院、云南一颗印等均属于合院式民居。北京四合院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四面围合而成,其中主要折射出传统宗法秩序及封闭性民族性格,但庭院中植树种花、建假山盆景,则又体现出将自然生态环境纳入民居内的生态特征。北京四合院庭院面积较大,有利于采光通风,外围墙体砖砌而成,屋内设炕,有利于防寒保暖,体现了适应北方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皖南民居多由当地富商返乡所建,民居一般为两层,以狭长的内天井为中心,三面为房屋,一面为门墙,院墙高大,屋顶及厢房坡顶朝向内天井,中堂完全敞开与天井相连,有利于采光和通风,天井中有水池、植物盆景,同样体现了注重庭院绿化、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江浙民居是长江下游合院式民居的典型代表,以院落组合为特点,一般有平行排列的二至三个轴线,每个轴线上的建筑一般不超过三间,厅式院贯穿整个宽度。由于长江下游气候温和,冬季冰雪少,因而江浙民居多注重园林建设,次轴线建筑中,花厅两面向庭院开放,建有水池、太湖石、花墙、花窗等,更多地将自然景物纳入到庭院当中,体现了幽静闲适的文化氛围。潮汕民居主要有三合院、四合院以及合院组合等形式。院落密集组合的合院式群体具有较强的抵御台风能力,院落的天井、楼井、高差以及院落之间狭长的“冷巷”能起到通风降温的作用;此外,还注重采用凹门、檐廊遮阳,以实地基及后墙抗风隔热,从而有效适应了当地夏季炎热、多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自然生态环境。①

东北地区气候严寒,这里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传统社会过着游猎生活,两族传统民居仙人柱和撮罗子颇为类似。如鄂伦春族仙人柱是用二三十根五六米长的木杆搭成倾斜度约60°的圆锥形骨架,冬天上覆五六十张兽皮保暖,天气转暖则换作桦树皮。②仙人柱、撮罗子易于搬迁,适合游猎生活。鄂温克人搬家时不会拆走木架,只是带走木架上的覆盖物。满族民居最具特色的是口袋房与万字炕。口袋房一般有正房三到五间,屋门开在东侧房间;住人的居室两到三间相连,从东侧中间开门;房屋整體形似口袋。住屋中修万字炕,由南、西、北三面组成,南北炕宽五尺余,连接南北两炕的西炕较短。靠住室的东侧房间南北各修一个锅灶,与炕内烟道相通。③口袋房有利于采光避风,火炕有利于冬季取暖,能很好地适应东北的严寒气候。

蒙古草原冬季严寒漫长,冬春两季常受暴风雪、沙尘暴袭击。蒙古族传统社会过着游牧生活,其民居蒙古包主要由天窗、穹顶、围墙、门四部分组成。穹顶也称“乌尼”,是连接天窗与围墙的木杆,对天窗起支撑作用。围墙也称“哈那”,是支撑蒙古包的网状木墙,一般使用长度2米的柳木条交叉编织而成,能根据需要伸缩调节墙的高度。蒙古包的门一般很低矮,可以减少寒风大量涌入包内,且一般朝向东南,不仅朝阳,而且可以避开西北方向的风雨。蒙古包的形状呈圆形,其流线型外形、拱形包顶也有利于抵挡草原上冬春季节的暴风雪、沙尘暴的袭击;同时,圆形包顶也有利于雨水从毡顶泄流到地面。④蒙古包易于搬迁,适合蒙古族游牧生活,其构成及样式能够有效适应蒙古草原的气候环境。

西北地区冬季寒冷,夏季昼夜温差大,形成了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维吾尔族高台式建筑,以及陕北、陇东、晋中的窑洞等民居样式。维吾尔族高台式民居由地下室、地面起居间、屋顶空间三个层次构成。人们根据不同季节和每天不同时段交替使用三个层次的不同空间。如夏季上午,人们通常在一二层起居,午后气温升高,人们到地下室避暑,晚饭后到屋顶纳凉;冬季人们到屋顶晒太阳,夜晚则在一层起居室生活休息。①高台式民居有效化解了当地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的不利因素,体现了维吾尔族人适应自然生态环境、营造舒适家居的生存智慧。②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形式。黄土高原土层较厚,林木少,适于建筑窑洞。窑洞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在沟壑断崖之处凿建的窑洞,称之为“崖窑”;二是从平地上向下挖约10米深的方形大坑,然后四面挖窑,称之为“地坑院”;三是以土坯为材料在平地上人工建造窑洞,称之为“箍窑”。③窑洞厚实,空间密闭,冬暖夏凉,具有较好的防沙性能,能有效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同时,窑洞建筑不用砍伐林木,无需占用耕地,能有效节省自然资源。

碉楼(或碉房)是藏地代表性民居,多见于西藏、川西及甘南山区,是一种集防御与居住为一体的独特民居样式。川西碉楼多以片石垒筑而成,一般三层或三层以上:底层多用来畜养牛羊,二层为居住层,包括客厅、卧房、厨房,三层多用作经堂和晒台。川西碉楼具有多方面适应高原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如:该地降水较少,屋顶为平顶,可用作晒台;碉楼墙体厚实、门窗窄小,屋内冬暖夏凉;④当地沟壑纵横、地形奇特,适宜建高楼向上伸展;窗户装有窗檐,能够避免雨水从窗口淌进屋内,窗檐下挂着五颜六色的彩布,能够遮挡高原强烈的阳光,等等。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代表性民居是干栏式民居。西南亚热带地区山林茂密、气候湿热、雨量充沛,山中又多毒蛇猛兽。为了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傣族、壮族、侗族、黎族、布依族等民族多采用干栏式民居样式。干栏式民居又有壮族木楼、傣族竹楼、黎族船型屋等不同形式。黑衣壮族干栏式木楼一般分为三层:底层用来饲养牲畜,二层供人居住,三层储存粮食。傣族竹楼大致呈方形,以竹木排列为间隔1.5米左右的柱网;底层架空,四面无墙,用于饲养牲畜,存放柴草、杂物;二层划分为堂屋、卧室、前廊和晒台,内部空间不作区隔,中央设火塘。⑤苗族、侗族、土家族等民族吊脚楼是适应山地环境的民居样式。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的变换形式。苗族吊脚楼大多建在30°~70°的斜坡陡坎上,房屋一部分架空,另一部分搁置在坡崖或地面上。吊脚楼建制类似干栏式民居,一般三层:底层通常蓄养牲畜、放置农具;二层为居住空间,设置有堂屋、卧室、火塘、厨房;三层为储存五谷杂粮的阁楼,多不封闭,四面呈半开敞或全开敞。⑥底层架空,能够有效避免瘴气、汛期涨水、地表潮湿和蛇虫猛兽的袭扰;二层开敞式空间则能发挥通风作用,适合亚热带山地炎热潮湿环境;而选择背靠山坡之地建造吊脚楼,不仅节省建材,还能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西南少数民族多注重庭院及住屋周边生态环境建设。如苗族注重在房前屋后的空地、道路两旁和菜地周边种植李树、樱桃、杨梅等果树。彝族人喜欢在庭院里及房前屋后种花卉、桃树、梨树、李树、核桃树、石榴树、棕树、青树、芭蕉树等。⑦傣族人的竹楼建筑在园圃当中,园圃外围是竹林,里面是果园和菜地。傣族人种植在庭院中的林木构成多物种、多层次生态结构:高大的菠萝蜜、酸角树占据上层空间;木瓜、柚子、芒果、番石榴、缅桂花等次高植物为第二林层;香蕉、臭菜、刺五加等植物居第三林层;在三个林层之下,还有蔬菜、香茅草、板蓝根、栀子花等植物,围墙的竹篱上爬着南瓜、葫芦、犁板菜等。①庭院及周边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有利于绿化,而且能够提供瓜果等多种生活资源。

民居样式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是民居生态智慧的重要方面。中国各地民居样式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突出体现在民居与地面连接方式、外观式样方面。陆元鼎认为,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元素包括建筑与地面的连接方式、结构形式、建筑布局、屋顶形式、使用材料和立面形状等方面,传统民居类型可以从不同形态要素划分,但民居建筑与地面的连接方式最能体现传统民居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形态特征。陆元鼎以此为标准将中国传统民居划分为地面式、地下式、架空式、临水式四大类:地面式如合院式民居,地下式如陕北窑洞,架空式如西南少数民族干栏式建筑,临水式如绍兴民居等。②其观点实际上也从一方面论述了建筑与地面连接方式的不同类型具有适应各地地形地貌的特征。中国民居的外观样式具体体现为上述四合院、仙人柱、口袋房、蒙古包、窑洞、高台式、碉楼、竹楼、吊脚楼等民居样式,是体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民居样式特征的最直观的方面。各地不同的民居样式或直接受气候、地形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影响形成,如口袋房、窑洞、高台式、竹楼、吊脚楼;或受当地游猎、游牧生计模式影响,如仙人柱、蒙古包等,但游猎、游牧生计模式说到底依然是由当地森林、草地资源的季节性特征决定的。

其次,民居建筑中庭院、天井、火炕、火塘、厚墙、檐廊、冷巷等空间布局、设置、局部设计,均体现了传统民居应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解决自然生态环境不利要素的经验和智慧。如北京四合院庭院面积较大,有利于采光通风;皖南民居天井狭长,有利于遮阳通风;东北火炕、西南火塘有利于冬季保暖。北方民居的厚墙有御寒隔热功能;干栏式民居檐廊、潮汕民居建筑群的冷巷有利于通风散热,等等。

再次,各地各民族民居大多注重庭院生态环境建设。如北京四合院的庭院植樹种花,建假山盆景。江浙民居花厅两面建花园;苗族、彝族、傣族注重庭院种植蔬菜、花果、树木,等等。各地各民族民居庭院生态环境建设,体现了向自然生态系统学习,将民居融入自然生态环境当中,以及协调民居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理念。

三、就地取材及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传统民居建筑一般就地取材,选用当地提供的土石、竹木、动物皮毛作为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因材致用,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价值,具有节约自然资源的意义,也是传统民居习俗生态智慧的一种体现。中国各地自然生态环境可提供用作民居建筑材料的资源种类及数量不同,在许多情况下甚至影响到民居建筑样式及建筑方式。

合院式民居一般是较成熟的砖木结构建筑。如北京四合院一般采用抬梁式木构架,柱、檩、梁、槛、椽以及门窗、隔扇等均为木制,外墙、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而成,屋瓦则多用青板瓦,正反互扣;③皖南民居结合了北方抬梁式和南方穿斗式两种木构架,外墙多用青砖砌成,因为当地林木资源丰富,立柱、横梁、厅堂中的太师壁、天井四周回廊等均为木制;江浙民居多为穿斗式木构架,砖砌空斗墙,等等。

客家土楼是中原汉族移民闽西山区建筑的特色民居。客家人为防范山地土匪及当地人的侵袭,没有利用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建筑外墙,而是利用夯土技术掺上少量石灰、细砂和碎石,夯出坚硬如石的四层高的承重外墙;土楼内部则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内墙、柱、窗门、楼梯、楼面、屋顶无一例外采用木材,体现了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

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这里的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过着游猎生活,他们能够通过猎获动物获得皮毛,因此,鄂伦春族民居仙人柱和鄂温克族民居撮罗子,无一例外以30根左右林木搭建成伞状木架,天冷的时候覆盖上五六十张狍皮等动物毛皮,夏季则覆以桦树皮或芦苇。东北地区的朝鲜族种植水稻,其民居建筑材料包括稻草、黄土、桦树等木材,以木材作为房屋框架,桦树皮铺盖在屋顶作为瓦片使用,以稻草与黄土混合建筑屋顶和围墙,用来防风保温。

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上的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均曾过着游牧生活,蒙古包、帐房是这些游牧民族的特色民居。蒙古高原特有的红柳树及羊毛、牛毛等是蒙古包的主要建筑材料。蒙古包所用的陶敖、乌尼多以坚固的柏木和榆木制成,蒙古包的网状木墙“哈那”多用红柳条交叉编织而成,盖毡、围毡多为羊毛擀成缝补,围绳、围带子也是以羊毛、马尾、牛毛等搓成。蒙古包建筑材料轻便,易于搬迁,适合蒙古族人游牧生活。藏北牧区帐房包括牛毛帐房、羊毛帐房和布帐房,其中用牦牛长毛制成的“黑帐”最为普遍。帐房大小根据家庭经济条件及人口多少缝制,一般帐房需用二三十幅帐篷料。帐篷搭建好后,为挡寒风,有的人家在帐篷内用草皮砌一圈高约1尺的矮墙,有的在帐篷外用草皮或牛粪围一圈1米多高的矮墙。①可见,游牧民族民居一般以羊毛、牛毛及当地常见的林木或草皮作为建筑材料。

新疆南部土木型建筑材料主要取自当地土木草泥。如新疆焉耆县博斯腾湖沿湖地带有50余万亩水面生长着高而粗壮的芦苇,当地居民有用芦苇扎墙的习俗。②新疆南部的阿以旺民居也以生土、草泥等作为建筑材料,其外墙是用当地黏质砂土用水和成稍稠的泥堆分层湿筑;内隔墙用柳条、芦苇等在木构架上编成篱笆,然后在两侧糊上草泥,抹平压光;屋面则是在小梁上密铺檐条再铺上泥土拍实压平。③

青藏高原上的碉楼多以当地的土石作为建筑材料。当地民众一般用高原山区盛产的方石、片石、阿嘎土等建造碉楼。阿嘎土是西藏特有的一种风化黏土,属于土石相兼的微晶灰岩,用它夯制出来的屋面,既美观又防水。羌族民众建筑碉楼时,先以大石砌成碉基,将石片层层堆砌,再把麦秆、青稞杆和麻杆用刀剁成1寸长,按一定比例与黄胶泥搅拌后接缝,使泥石胶合。④石砌碉楼坚固厚实,冬暖夏凉,不仅能很好地适应高原气候环境,而且具有较强的防御功能。

西南地区多山地,森林资源丰富,各民族注重充分利用当地的林木、土石资源建筑房屋。西南少数民族干栏式民居及吊脚楼主要以竹木、石材为建筑材料。苗族主要选择枫木、杉木、枞树作柱头或楼板。其中,杉木笔直、少枝丫、生长快,在西南山区又非常普遍,是建房用的主要材料。苗族选择的石材则有毛石、料石、卵石等,主要用于屋基、堡坎、柱础部位。⑤傣族竹楼是干栏式民居的一种,竹是其主要建筑材料,柱、梁和屋架结构用粗竹,围墙用竹片编织,剖开的竹子压平做楼板,门窗也用竹子制作,甚至屋顶也有将竹一剖两半做瓦盖顶,用竹绳(竹篾)拴扎。因此,傣族非常重视竹子的栽培,并积累了丰富的竹材抗虫蛀、防腐蚀经验。①土家族、瑶族吊脚楼多以杉木、竹子为建筑材料。瑶族吊脚楼的立柱、房梁、墙壁、门窗乃至地板等,均会用到杉木,甚至屋顶也会用杉皮作材料。贵州西部山地布依族的“石板房”也属于干栏式民居。该地岩石丰富,当地民众用长方形条石建筑房屋基础,然后在其上搭上木板,再用石块砌墙,外墙有块石砌筑和片石叠砌两种形式,屋顶则一律用薄石板盖成。②

西南少数民族的特色民居还包括井干式民居,如普米族的木楞房,彝族、哈尼族、傣族的土掌房等。井干式民居外围护墙、内分隔墙均以原木或方木两端砍上缺口互相咬合衔接垒叠而成,屋顶以木片覆盖。井干式民居耗用木材很多,一般分布在气候寒冷、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滇西北横断山脉高山峡谷中的部分纳西族、普米族、彝族、独龙族的传统民居即为井干式民居。井干式民居墙壁由原木堆垛而成,能够抵御寒冷,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③云南红河两岸彝族、哈尼族、傣族等民族的土掌房主要为木构架,墙体多为土基砌墙,或新土筑墙;房顶平铺若干木梁,木梁上用劈柴垫底,铺上青松毛后再盖上掺和有草和泥的黏土,用榔头捶压为紧实的土平屋顶。土掌房厚重的墙体和屋面蓄热性能好,保暖隔热,冬暖夏凉,非常适应当地干热的河谷地带气候环境。④

中国各地民居对建筑材料的利用,充分体现了顺应当地自然生态资源的特征。各地民居注重采用当地最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建筑材料,注意克服当地常规建材不足的局限。如西南林木资源丰富,因此形成当地井干式民居、干栏式民居。贵州西部岩石资源丰富,且多页岩片石,因此形成当地布依族建筑的石板房。西北地区林木资源缺乏,陕北、陇东、晋中地区民众因此注重利用当地丰富的黄土资源建筑窑洞,新疆南部土木性建筑注重利用当地的土木草泥作为建筑材料。各地民居采用的建筑材料不同,还会直接影响到当地民居样式及建筑方式。如西北地区以黄土作为建筑材料,形成独特的窑洞;青藏高原以方石、片石作为建筑材料,形成藏地独特的碉楼;傣族以竹木为建筑材料,形成独特的竹楼,等等。

各地民居建设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及生计模式等方面体现出多方面的生态智慧。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方面,苗族用杉木建筑吊脚楼,对杉木的利用极其讲究,将树干解板或作柱头,以树皮盖屋顶,大树枝用来打盆,小树枝当柴火,嫩尖入药,整棵树充分利用,无一浪费;傣族以竹木盖竹楼,注重选择耐腐抗虫的竹木,形成将竹木放入水塘浸泡数十天作防虫防腐处理的经验;西北窑洞、彝族土掌房废弃后注意房土的重复利用或用作肥料等等。传统民居建筑材料利用智慧还体现在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及生计模式上。如朝鲜族、藏北、南疆等民居以土石筑建厚实的外墙,有利于防寒保暖,能够有效应对当地寒冷的气候环境;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以动物皮毛搭建仙人柱、撮罗子,蒙古族以羊毛擀成蒙古包的盖毡、围毡,藏北牧区以牛毛、羊毛制作帐房等,均为适应当地游猎、游牧的生计模式,体现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以及建筑安全、舒适民居的生态智慧。各地民居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作为建筑材料,还具有节约自然资源的意义。民居建筑中,建筑材料投资比重最大,就地取材,不仅建筑材料低廉,节省运输费用,而且利用当地丰富自然资源,注意林木的补种,有利于维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四、传统民居生态智慧的继承与发展

我们研究传统民居的生态智慧,旨在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处境、价值及前景,探讨传统民居生态智慧的当代继承与发展。传统民居本身是一个不断演变、发展的过程,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今天,中国传统民居同样正在经历着向现代民居的变化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民居空间分布发展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趋势,城镇民居更多地是沿交通干线作带状布局。与此相关,民居结构、建筑材料逐渐朝现代化、单一化演变,庭院式住宅越来越少,①人们在住屋中更多地依靠暖气、空调解决防寒、防暑问题,传统民居适应各地不同气候的功能减弱;与此相应,现代民居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依赖越来越小,逐渐走向与自然生态环境脱离的道路。面对现代民居以上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对待传统民居?传统民居中的生态智慧在今天还有没有价值?哪些方面需要我们研究、继承,哪些方面又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环境进一步创新、发展?这都是我们今天应当直面、思考的问题。

探讨传统民居生态智慧的当代继承与发展,首先应认识传统民居有哪些优良传统。上文我们从聚落选址、民居样式、建筑材料三方面论述了传统民居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的智慧,对传统民居优良传统已作了具体论述。概括而言,传统民居优良传统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其中蕴含着人-建筑-环境协调统一理念或智慧,这是传统民居建筑最宝贵的传统。②传统民居建设不是单纯考虑人自身居住的安全、舒适,一味地改造自然生态环境,而是从自然生态环境中寻找综合条件好、适合人居的环境,将人的生产生活、居屋建设纳入到自然生态环境整体中。传统民居还注意在认识自然生态规律基础上,模仿自然生态环境,植树造林,建设庭院,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一方面注重利用当地最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另一方面注重植树造林,注重建材资源的重复使用、充分利用,注意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均体现了尊重自然,追求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共生的理念。二是传统民居的实用性。这种实用性突出体现为民居应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不利要素,营造安全、舒适住屋及居住环境等方面。如聚落选址注重综合考察气候、地形、水源等要素及其综合配置,谋求满足物质生产生活需要及最佳居住质量;采用不同的民居样式应对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利要素,如干栏式民居一层架空利于通风、防洪、防虫兽侵扰;民居建设在庭院、天井、火炕、火塘、后墙、檐廊等的设计,在建筑材料的采用及建筑方式上,注重保暖防寒,以应对当地的气候环境等等。三是传统民居的经济性。就地取材,选择当地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筑材料低廉,节省运输费用,利用当地工匠资源,省工省料,均体现了民居建筑的经济性。

传统民居生态智慧的继承和发展,要求一方面继承传统民居建筑的优良传统,坚持如上基本原则,另一方面适应民居现代发展趋势,找到两方面的平衡点。具体而言,一方面,不能一味突出传统民居所承载的传统乡村记忆,固守传统民居样式及对当地自然环境中建筑材料的利用。传统民居本身也存在不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方面,如“黄土高原地带的地穴式住居和窑洞民居的建造,使原本就已存在的风霜雨雪对高原的侵蚀大大加快,是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干栏式、井干式建筑及木构架建筑的建造,不得不大量砍伐林木,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植被结构,或使有的地区林木资源枯竭,或使得有些地区出现草原化乃至沙漠化,随之而来的是动物资源的减少、地表土的流失及蓄水能力的降低。水土的流失,造成雨水流泄过快,使河谷地带洪水灾害频繁发生”。①这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现代建筑材料,改进传统民居中不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方面,如以空心水泥砖替代以原木作为建筑材料,减少木材砍伐,节约林木资源。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民居而言,现代民居结构、建筑材料整齐划一,存在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脱离的倾向,这要求我们注重继承传统民居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方面,如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借鉴传统聚落选址方法、原则,综合考察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要素及格局,注重城镇聚落选址的综合论证。要借鉴当地传统民居样式,在传统民居样式基础上创新;发挥传统民居庭园建设、檐廊及厚墙设计等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作用,发挥传统民居以及人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避免过度利用暖气、空调等现代器具,这不仅有利于节约能源,而且本身有利于克服过度使用暖气、空调对人自身健康的不良影响。同时,傳统民居不仅承载着乡村记忆,需要我们保留部分传统民居作为样本,发展旅游经济,从多学科角度研究其中的合理要素,而且传统民居人-建筑-环境协调统一特征,本身体现了人与乡土环境相互交流、和谐共生的本性、本能,这要求我们今天的民居建设坚持这一理念,将民居建设纳入到自然生态环境当中,保持各地植树造林及庭院建设的优良传统,在城镇建设中,合理规划建筑与绿地的安排,结合当地适宜植物种群,注重植树造林的多样性、层次性,促进现代人身、心、灵多层次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胡颖峰

作者:李婷 陈红兵

第2篇:重建亲水文化和亲水习俗初探

摘 要:通过分析政府、市场与社会三种机制在水文化重建中扮演的角色,分析水务典型国家水情教育模式,探析如何在当代社会条件下重建亲水文化及亲水习俗,再现人与水亲密和谐关系。

关键词:文化重建;水文化;水情教育;人水和谐

中图法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679/j.cnki.cjjsjj.2020.0419

从生态和自然环境的角度看,以工业化、都市化为主导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征服、控制以及利用自然的过程。现代人与自然生态的有机联系被切断,人类越来越仰赖技术、物质的人工世界,水成为一种商品,人们将水问题工程化、经济化,认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克服水危机的唯一手段是工程技术和水价调节。人与水的关系有着丰富情感和价值内涵,绝不仅仅止于水资源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以及成本收益的经济核算。

1  亲水文化与亲水习俗

对水亲近是人的本性,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亲水文化和亲水习俗。但在当代社会,这一亲水文化和习俗在许多方面难以为继,导致亲水文化消逝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大众消费主义,长期侵染这种文化,人们以物化的眼光认为水不过是一种商品,其丰沛还是稀缺,只是价格调节问题。二是科学主义及其工程文化,在这个视野中,水问题被简化为一个如何在时间、空间上重新配置资源的工程技术问题。

这两种流行的文化视角都有严重偏颇,只有综合了经济人、工程师以及水文化三重视野,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人类今天所面临的严峻水资源挑战。这种综合视野体现在国家的一系列水情教育倡导中。例如2019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资源管理”。这里所说的节水,除了节水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还包括水情知识的全民普及、“知水、爱水、惜水”意识的培育和塑造。当下水情教育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就是要借助各种创新型的文化和社会机制,重建亲水文化与亲水习俗。

现代社会放大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控制和索取程度。为了维系人与自然微妙而脆弱的平衡关系,人类必须走出一种新的亲水文化和亲水习俗,来矫正失去平衡的人水互动。

2  政府、市场与社会

文化生成离不开政府、市场与社会。政府能够积极倡导某种理想的价值理念,或者将某种文化纳入国家轨道。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要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2012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强调,要广泛深入开展基本水情宣传教育,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这些中央文件搭建了水情教育的总体政策框架,水情教育陆续进入中小学校,各地原有以及若干新建的水利、水情科普场馆也联结成教育网络。

政府之外,市场推动文化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为大众文化工业。在亲水文化塑造方面,不少文旅项目打造多种“亲水主题”,营造微型水环境,在一种消费、休闲的氛围中让人们体验亲水文化。

在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文化动力学中,社会是弱势的一方,但具有公益性、自主性。亲水文化和亲水习俗的建立需要一个强大的社会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是自主性的文化参与者和创造者,是基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实践和文化需求,超越政府行政逻辑、警惕市场利益导向的民众文化。

在水情教育模式创新的摸索中,除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力量,还需要注重社会自主的文化创造力。在三重力量的互动网络中,找到亲水文化、日常生活与文化实践的结合点,探索亲水文化如何在当代生活环境下形成并巩固。

3  域外水情教育的参考

亲水文化以及水情教育并不是中国独有,许多国家的水情教育经验值得参考借鉴。新加坡和以色列堪称亲水文化和水务技术完美结合的范例。两国在水资源严重稀缺匮乏的条件下,通过政府领导和自主技术创新,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水务先进国家。两国在立国之初,就将水危机意识作为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从法律、中小学教育、居民日常用水等各个环节加以规范,培育出一种深厚的亲水、节水文化。

两个水务大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则代表了水情教育另一种极端,即高端水务技术与反亲水文化结合。在技术层面上,美国和澳大利亚都属水务先进国家,依靠技术经济解决方案,最大强度地开发了本国的水利资源(如以人均数据论,水电开发强度居世界前列),反观两国的经济模式,则是人均资源消耗惊人的高消费模式。尤其是美国的西南部干旱地区,水利开发强度接近生态极限,当地主要河流科罗拉多河常年断流。在这两个国家、人与水之间、争夺水资源的人与人之间问题较为严峻。

埃及和中亚国家代表了水情教育中政治维度的挑战性。历史上埃及对于尼罗河享有支配地位,将尼罗河等同于自己的内河,在水资源分配上较少考虑上游国家的需求。但近年来,尼罗河上游国家也开始纷纷主张自己的权利,上下游水源之争日益激化。在地区权力平衡面临不利转换的情况下,埃及只能适应与上游国家分享水资源,重新思考本国的水文化和水资源开发模式,并开始寻找替代性水资源。

近几年来,大都市水危机开始出现在人们关注的视野中。2018年,拥有四百万人口的开普敦陷入水荒,政府宣布进入“零日危机”,严格管制居民用水限额,开展水情战略。在水荒警报面前,开普敦市民动员起来,改变了原来粗放的用水习惯和行为模式。在新的用水文化中,浪费水被视为耻辱,邻里互相监督用水状况,竞相发起节水竞赛,在朋友圈交流节约循环用水小窍门。水危机后,整个社会水安全和水忧患意识大幅提升,水道德和水伦理也得以建立,朝着水文明迈出了第一步。

4  小结

创新型水情教育需要在主流的经济人(消费者)和工程师思维之外,辅之以水文化的柔性视角,探索在当代生活条件下重建亲水文化及亲水习俗的可能路径。如水情教育从娃娃抓起,水情教育基地网络的建立,重新打造城市水系,创造亲水景观,日常性的水情活动等,都有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

从域外水情教育的比较案例中,可得出两个重要的启发。一是建立亲水文化需要一定的危机意识。没有危机和忧患意识,沉溺于物质极大丰富的幻觉,人们的行为很容易失去文化约束。适度的水危机和水源稀缺信号有助于人们保持警觉,以一种“珍惜粮食”“敬惜字纸”的文化态度看待水、善用水。二是把亲水文化重建看作生态文明复兴运动的一部分。按照环境经济学中的库兹涅茨曲线的预测,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构成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曲线。我国已经在近几年迎来了自己的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相对于经济增长,人民更加看重美好生活品质,生态和环保意识高涨,愿意为环境买单。水在新的生态观中占有重要位置,人们对水的理解,也从控制水害、善用水利,发展到了恢复水生态乃至营造水景美学的文化高度。

参考文献

[1]陈超. 中外水文化研究[M]. 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

[2]果天廓,高立洪 ,刘艳飞. 水情教育:一个从认识水到接受水災害的持续过程[N]. 中国水利报,2013-06-06(005).

[3]郑晓云. 水文化与水历史探索[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4]夏露.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水景的亲水性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5]潘维. 信仰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传统[J]. 杭州:周刊,2018,No.508(24):59.

[6]温胜芳,王亚华,倪广恒.水情教育研究的国际动态分析[J].中国水利,2016(03):7-9.

[7]唐克旺.浅论水利心理学及其应用[J].中国水利,2016(10):1-3.

作者:刘伟娟

第3篇:东西方习俗文化“冲突”小议

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的文化交际方式、不同的教育理念和不同的饮食文化等几方面的具体实例的探讨,以揭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以尽量避免产生文化“冲突”的现象,使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能顺利交际。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冲突;文化异同

文化背景不同,人们的表达方式也有所相同,每种文化背景都有一定的语言规约或称之为习惯,在人与人的交际过程中,假设一方对另一方的文化习惯、社会文化背景的知识欠缺了解,此时双方的交际就可能引起文化冲突或交际障碍,比较严重的话,会引起双方的误解和误会。比如说,交际中的礼貌行为,种文化认可,而另一种文化很有可能不认可,甚至认为是无礼、冒犯的行为;在某种文化下,是心怀好意的安慰话语,在另一种文化下,可能会被认为是讽刺、侮辱的话语。故要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来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并设身处地地理解文化的不同,以分析和研究在人与人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凸显的文化冲突,避免交际时双方出现的尴尬,现实的意义尤其重要。

一、文化异同于话语之中

Penny:培训机构外籍英语教师;莉:语文老师。

场景:路上,两人碰见。两人之间对话:

Penny:“Hi,Miss Li,you look so beautiful!What a beautiful sweater you have on!”

彭妮说:“莉,你好,这件毛衣好漂亮,你穿上真好看。”

Li:“Oh,no,no,no. It is just an old one I have had for ages.”

莉说:“哦,不,不,这件毛衣我已经穿了好久了。”

Penny:“It’s really very nice. I like it very much.”

彭妮说:“真的很漂亮,我非常喜欢它。”

Li:“No,it’s really very ordinary. ”

莉说:“不,它真的太一般了。”

在此对话中,我们发现Penny认为莉觉得自己的审美好像不怎么样。究其这一文化碰撞的真正原因是两个人生活的国家背景不同,都有不一样的风俗,都按照自己的思维定式去思考和琢磨对方所表达的意思。在中国,人与人的交际过程中,谦虚始终是美德。因此,当中国人听到有人称赞、表扬、夸奖自己时,会非常谦逊地用“没有,没有”、“不敢当,不敢当”等这样的词汇来回答他人的恭维。而西方社会的个体取向的价值观尊重个人权利,在与人交际时,面对他人的表扬或称赞,会欣然接受并微笑回答“Thank you”或“Thanks”。因此,在与外国人进行交往时,只需面带微笑地道一句“Thank you”或“Thanks”来回应他人的赞美就可以了。

二、文化异同于时间观念之中

詹妮来自美国,目前在一所大学的外语学院任教。她因事与学院院长要谈,故双方约定于本周五早上10点在院长办公室会面。詹妮按时到达学院院长的办公室,此时学院院长正在跟另外一位老师谈话。詹妮有点吃惊。学院院长看见詹妮,点了点头,示意她坐下。10分钟后,学院院长结束了他们的谈话。遂后他向詹妮表示歉意,并开始与詹妮的谈话。正当詹妮与院长交谈时,走进了另一位老师,他手里拿着张表等待院长签字。院长对詹妮笑笑并说抱歉。然后就和那位老师用中文谈了起来,詹妮此时感觉有点烦躁,心里想着,他都已经约定好时间了,怎么还会有这么多人来打扰他们的谈话呢。尽管最后他们的谈话还是继续谈完了,但詹妮对此事深感气愤和恼怒。此例正是一个由于时间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霍尔提出人类时间观念有两种文化模式:单向性时间模式(monochronic-time)和多样性时间模式(polychronic-time)。他认为,欧美等西方国家是属于单向性时间模式,而亚非拉等国家是属于多样性时间模式。顾名思义,单向性时间习惯是一种强调日程、阶段性和准时性的时间习惯,要求人们做任何事都要严格遵守日程安排。即一次只干一件事,该干什么的时候就干什么,不论完成与否必须停止,不影响下一项安排或让下一个人等候。对美国人而言,约定就是承诺。詹妮来自美国,因此对于他来说,约定者就必须履行自己的诺言。如果因故不能准时到达,应通过电话告知对方,并要详细告知对方大约晚到多长时间。而中国是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多向时间习惯对计时、用时更具随意性。对中国人来说,守时虽然重要,但并不严格。持多样性时间观念的人常常同时与几个人谈话或同时办几件事情。这个例子中,由于学院院长与詹妮有约在先,他就应该信守承诺,在这期间,应尽一切努力,保持他们的谈话时间完整,不要受到任何形式的干扰和打断。

三、文化异同于教育理念之中

德国家庭的教育理念:出生的小婴儿有自己的婴儿房,一出生后就单独住在那里,不跟父母住。如果孩子半夜哭闹,是无人管辖的。当然,喂奶和更换尿布是定时有母亲前去负责的。在婴儿还未满月之时,父母就会带着他外出散步。中国家庭教育理念:孩子一出生之时,和父母产生了捆绑模式,几乎寸步不离,一般孩子只要一哭闹,父母会立马跑过来,抱起他,这样做促使孩子从一开始就养成强烈的依赖性。在中国,孩子一般过了百天才会抱出户外散步而且包裹严实。中国的父母会看着孩子慢慢长大,并一直帮助子女到他结婚成家立业后才算基本尽完做父母的义务。有时甚至还会帮忙带孙子孙女,并觉得这一切都是应该做的,是理所当然的。由此可看出,德国家庭对孩子独立意识是从小培养的。

如:一对美国夫妇第一次作为外语教师前来北京工作和生活。丈夫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妻子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他们有一个三岁的小男孩。由于夫妻两人都要工作,故雇佣了一位四十多岁快五十岁的中国保姆。她的工作之一是早晨送小男孩去幼儿园,下午接他回家。这位保姆感觉这个接送任务是她所有工作中最难的。每天早晨当到了该送小男孩去幼儿园的时候,必定会有一次争吵。她坚持要把小男孩挽在她的怀里,或者至少拉着他的手,但是小男孩从来都不喜欢这样。他哭诉要独立。他更喜欢自己走。几天以后,她再也不能忍受了,她害怕这样不能保证孩子的安全,自己也变得很紧张和担忧。她辞去了工作。

中西方对待子女的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不同,由此产生了上例中的中国保姆和美国小男孩之间的文化差异及文化冲突。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强调个人价值,培养小孩的“独立性”是相当受关注和重视的。西方国家,长辈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会鼓励孩子们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不能做的也要去尝试,对独立性的培养很是注重。而且父母一般也不会干涉孩子们的自由和隐私。他们的这些做法为孩子在18岁左右能成为独立自主、自食其力并对自我行为负责的独立的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人强调集体价值,且受群体取向的价值观的影响,在孩子抚养的问题上与美国人刚好意见相左。因此,这样的做法带来了强烈的对父母或长辈的依赖感,相对而言,独立能力稍弱,更不用说独自生活能力了。本例中的中国保姆,作为中国人,拥有中国人的特质,用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方法来教育和看待那位美国小男孩,不言而喻地会干涉到美国小男孩的自由和独立。退一步而言,如果她对中西方的文化异同有些许了解,她就会把保姆这份工作干得得心应手,不会因为紧张担忧和对文化异同的无知而放弃工作。

四、差异于饮食文化

来自英国的Mike来某中学做外教。一个周末,他收到某校校长的邀请,前去某中学为学生开设一次讲座课。某校校长为了表示感谢之情,宴请Mike,还邀请了几位喜爱喝酒的同事一起。酒席上,校长为他点了啤酒,并多次劝Mike喝酒,以表达谢意。Mike性情直爽,只要碰杯就喝光。看着情形,校长及同事们认为Mike的酒量很大,便不停地与他喝酒,碰杯,Mike是只要碰杯就喝,直到醉成烂泥,吐的不省人事。事后,当Mike与别人谈到此事,他对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感到可怕。由于中西方有着不同的餐饮习惯,所以产生了这种饮食文化的冲突。热情好客乃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尤其在社交场合和酒席上,中国人会举杯祝酒,有时会出现劝酒现象,即要求对方喝干,为了显示“够朋友”,对方会把酒喝干。而个人的权益和个人隐私,对于西方国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他们不会强人所难。酒席时,他们不会想尽办法来劝客人喝酒,他们只是将饮料放在靠近客人的地方,以便由客人自己掌握喝多少。所以,他们的常用语是“Help yourself to?”。假如你在英美人家里做客的话,千万不要客气,倘若你推就,主人是不会再一次请你了,即使你是假装推辞,实际很饿或者很想吃,那也只有眼巴巴地看着主人自己品尝美味佳肴了。此例中,校长对于西方的饮食习俗以及接人待客了解的不多,因此给Mike对中国饮食文化留下了“可怕”的感觉。

因此,对比中西方文化,以便发现文化差异并挖掘文化冲突的根源。在学习外语及平时生活中,人们会时常接触到或碰到一些由于文化背景、社会规范、社会习俗的不同而发生的种种文化冲突现象。以上这些小事例,使我们在学习外语过程中要对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以及社会规范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对该语言所属的文化及不同文化的差异有一定的发现性和灵敏性,并时刻注意多方面塑造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由此在与遇到不同的文化的人时,在交际过程中才能占据主动地位并创造友好、双方可接受的轻松愉悦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作者:闫文静

第4篇: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

对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心得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现在以我国的节日习俗活动为例,介绍传统节日习俗,让大家能更深一步的了解我国的文化习俗。

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各地还有互相登门拜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3.清明节: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清明的前一天称寒食节。两节恰逢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红柳绿。寒食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间,民间有禁火寒食、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等习俗。

4.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

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同时,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5.七夕节: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鹊在银河上搭成一座鹊桥,牛郎和织女才能相见。这个美好的传说始于汉朝,经过千余年的代代相传,深入人心。这一天,民间有向织女乞巧的习俗。一般是比赛穿针引线,看谁更心灵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每到七夕将至,牵牛和织女二星都竟夜经天,直至太阳升起才隐退,因而又被喻为人间离别的夫妻相会。

6.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间,因此称中秋节。中秋之夜,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们仰望如玉如盘的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7.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8.冬至节:冬至在我国古代是一个很隆重的节日。至今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阖家团圆。北方地区冬至有宰羊,吃饺子的习俗,南方的传统食品有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等等。

9.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

心得体会:

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而传统节日就是这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时代的发展中,许多民俗文化不应只是“古化石”或“历史残留物”,国人有必要保护好、发扬好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从历史引向未来。节日习俗是展现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着民族的历史风貌和社会生活,在增强国威,加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中国大学生,我们更加不能遗忘了自己的传统文化习俗,因为我们都是国家的希望。我们要做的不止是记住它,更重要的是向其他人宣扬。让我国的文化流传下去。

第5篇: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杜牧

清明一到,春回大地,精神气爽,一年的劳作从此开始,春耕春种,开始忙碌。祭拜祖先,追忆先人,也在同时进行。虽然每年都在过清明,但却对清明节的由来不是很了解。过几天,清明也将要到来了,在清明来临之际,我也想多了解一些关于清明节的资料,经过网上搜索资料后,才知道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扫墓节、聪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传统习俗中,每到

三、四月,人们最重视的就是清明节。清明节一般在每年为农历三月上旬,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是一个属于追远怀思的华人传统节日。每到清明,就有许多风俗活动,包括了祭扫坟墓、踏青、插柳等。

从中国历法上来看,清明本来指的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气候转变的一个标志。二十四节气综合了天文学和气象学等方面的知识,编排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歌谣。其中清明被排在歌谣的第五位。也是农历历法中的第五个节气。此时,天气转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一片生机盎然。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清明最初其实就是一个农耕节,也没有扫墓的习惯,扫墓这个习俗形成,与寒食节有关。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吃备好的熟食、冷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它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文公的贤臣介子推。据说春秋时

代,晋国宫廷发生内乱。晋国太子重耳的同父异母兄弟和后母骊姬想除掉他,夺其王位。为了逃避他们的迫害,晋国太子重耳流亡在外,还有忠臣介子推等人。

有一日,他们在大山中迷路,粮断援绝。介子推于是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煮成汤,解重耳之饥,重耳十分感动。

十九年后,重耳返回晋国,成为一国之君,史称晋文公。当时,他为褒扬群臣辅佐之功,对他们论功行赏,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乃品格高尚之人,并不去邀功请赏,而是悄悄回到家乡,带着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懊悔之下,派人请介子推出山。介子推执意不出。后来,晋文公欲烧山逼介子推出来受赏,结果却意外烧死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

晋文公十分悲痛,为表悼念之情,下令将二人埋在大柳树下,并把绵山改称为“介山”。 同时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纪念介子推。这就是“寒食节”。当时,人们纷纷携带食品往介子推坟墓上扫墓祭祀,纪念他,于是又形成寒食节扫墓。寒食节和清明节本来属于两个节日,由于日子相近,到了唐代,这两个节日就合二为一了。于是,就出现清明扫墓的习俗。

关于清明扫墓,还有一种说法。相传在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好几回合后,终于取得天下。他光荣返回故乡的时候,想要到父母亲的坟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的战争,使得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东倒西歪,有的断落,有的破裂,而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

刘邦非常的难过,虽然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最后刘邦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说:“爹娘在天有灵,现在风刮得这么大,我将把这些小纸片,拋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爹娘的坟墓。”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拋,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么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刘邦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请人重新整修父母亲的墓,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坟上祭拜。后来民间的百姓,也和刘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扫墓,又叫墓祭、祭扫、上坟。清明扫墓是因为惊蛰、春分已过,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坟莹,有没有狐兔穿穴打洞,会不会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到坟上一方面清除杂草,整修树枝,给坟上添几锨土;另一方面准备一些祭品,烧几张纸钱,给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个简单的祭扫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宗敬祖的观念和尊老、敬老的美德,同时也折射出中华民族祈福禳灾,除旧迎新等求吉心理,更是中华民族融汇亲缘感情,增强内聚力的符号,它也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民族自我意识得以体现的媒介。基于上述意义,清明节因此成为华人的重要节日。

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追忆亲人、寄托哀思,本来是充满温情的事。然而,当街头焚香、坟边烧钱引发大火影响市容的时候,清明已经变得不再清明。更有甚者,还有别墅、奔驰、小蜜甚至伟哥也成为祭祀用品,让清明节几乎变成一场闹剧。与此同时,网上祭祀、家中祭祀、树葬、海葬等无污染无危害的新祭祀方式也在逐渐盛行。文明已经成为趋势,当生活方式已然改善,曾经跟随我们的陋习也该摈弃了,过几天清明就来临了,我希望中国的人们能让清明真的清明起来。

第6篇:中国传统婚礼习俗

社会学概论作业:社会文化现象

中国传统婚礼

天津师范大学礼宾系10级2班

我们小组要讲的是中国传统婚礼,中国传统婚礼过程相当丰富,我们不能极其详尽的讲述,只是把婚礼的大概跟大家探讨一下,共同学习。

中国婚礼习俗 中国婚礼文化 中国婚礼的习俗有哪些,婚礼中国!中国婚礼习俗仪式,中国婚礼流程,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

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族传统文化精粹之一,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基于此原因,夫传统中式婚服(明制)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昏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男子的冠礼或女子的笄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

中国的婚礼可分为三个阶段﹕礼,即「订婚」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婚後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正婚礼是主要程序,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礼。

中国传统婚礼,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以及独具风格的传统喜文化特征,亚洲婚礼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时代变迁尽管有些礼仪已经逐渐淡出,但保留下来的精髓依然独具魅力.

中式传统婚礼源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中国人喜爱红,认为红是吉祥的象征.吉祥.祝福.孝敬成为婚礼上和主旨,几乎婚礼中的每一项礼仪都渗透着中国人的哲 学思想.

传统中式婚礼习俗

1. 三书: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 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2. 六礼:是指由求亲到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隐含不尽之意。“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3. 安床: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

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4. 闹洞房:早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

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讯,婚后如意吉祥。

5. 嫁妆: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和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

至夫家。嫁妆险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蝴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当然各地的风俗语和讲究都不一样。

6. 上头:男女双方都要旱灾行的婚前仪式。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

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7. 撑红伞: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姐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姐妹

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中国婚礼习俗 中国婚礼文化

传统中式婚礼流程

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婚嫁习俗。如今已有些被人淡忘或忽略,但其最传统的婚礼流

程依然呈现在美满幸福的吉祥状态,无论在中国举办何种形式的婚礼,中式婚礼流程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我们。

基本流程:

亮轿:花轿停在新郎家门口。向四邻昭示。

发轿:新郎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上轿。

起轿:轿夫起轿,两面开道锣鼓喧天,前往新郎家。

中途颠轿:意在挡煞。

娘下轿:地铺红毡,新娘鞋不能沾地。

三箭定乾坤:射天,祈求上天的祝福:射地,代表天长地久:射向远方,祝愿末来和

生活

美满幸福。

过火盆: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跨马鞍:马鞍上放苹果,寓意平平安安。

拜堂: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

掀盖头:用秤杆挑下新娘的盖头。

喝交杯酒: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

敬茶改口:怍称对方父母为“爸妈”。

进入洞房:上枣和栗子,寓意“早立子”

传统中式婚礼用品

我国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喜悦的寓典礼,所以称为庆典。结婚典礼全部使用体现吉祥

的婚礼物品来装饰。如张贴大红喜字,给新娘遮上红盖头,穿上大红袄,新郎胸前佩上大红绸等等。这些红钯的吉祥物品不但给婚礼带来喜庆的气氛,同时也暗示着新婚夫妇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婚礼前的准备工作即十分繁复

一、祭拜:男方家在婚礼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将举行。

二、安庆礼:依八字、房屋座向拜床母。

婚礼当天更是千头万绪--

一、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应该先祭拜祖先。

二、迎亲: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尤以6的倍数最好。

三、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四、食姊妹桌:新娘在结婚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姊妹一起吃饭,表示离别,大家都要说

吉祥话。

五、请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上有瓜子、糖果)恭候新郎、新娘

下车后,应给予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

六、讨喜:新郎与女方家人见面问候之后,应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姊妹

或女性好友要拦住新郎故意阻挠,不准其见到新娘,在经过新郎苦苦哀求后,女方可提出条

件要新郎答应,通常在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都以999元红包礼成交,意喻「长长久久」。

七、盖头纱:新郎给予捧花之后,应将头纱放下,将新娘挽出大厅。

八、拜别:新郎与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九、出门:新娘应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当

天的地位比谁都大,所以头不能顶天见阳光,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像这一位女性长辈一样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十、礼车:礼车上方悬绑一棵由根至叶的竹子,根上挂着萝卜,以示「有头有尾」。礼车

后方则有朱墨画的八卦竹筛,用以驱逐路上之不祥。

十一、敬扇:新娘上礼车前,由一名生肖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给新娘(置于茶盘上),新娘则

回赠红包答礼。

十二、不说再见:当所有人要离开女方家门时,绝对不可向女方的家人说再见。十

三、泼水:在新娘上礼车后,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稻谷及白米泼向新娘,代表女儿

已是泼出去的水,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十

四、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可盖竹筛以象征繁荣。

十五、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一路燃放礼炮,车抵男方家门时,家人则燃「炮城」庆贺告喜。

十六、摸橘子:礼车抵达后,由一位带着两个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然后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留到晚上让新娘亲自来剥,意谓可招来长寿。

十七、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褔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持新娘进入大厅。

十八、忌、踩门槛:门槛代表门面,所以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十

九、过火盆、踩瓦片:新娘进入大厅、后,要跨过火盆,并踩碎瓦片。过火盆意谓去邪,踩碎瓦片则比喻过去时光如瓦之碎。

十、敬茶:男方家中之长辈将新娘介绍给家中认识,此仪式即是承认她成为家中的一员。

二十一、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

二十二、进洞房:以竹筛覆床上,桌上置铜镜以压惊,新人一起坐在预先垫有新郎长裤的长椅上,谓两人从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然后新郎揭开新娘头纱,两人合饮交杯酒,并共吃由黑枣、花生、桂圆、莲子等物做成的甜汤,象征早生贵子。

二十三、忌、坐新床:婚礼当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是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头都病倒在床上。

二十四、观礼、喜宴:目前一般人均采取中西合璧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时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宴服,至各桌敬酒。

二十五、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餐厅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二十

六、吃茶:一般宴客离去后,由男方家已婚亲友喝新娘的甜茶、说吉祥话并赠红包。

二十七、闹洞房:双方新人可借故戏闹新人增添新婚喜气

第7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代习俗

湖南公、检、法、司培训第一品牌

第二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古代习俗

【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动,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瓿,因跪请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坐席而对人不敬。

【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席次】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力。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第 1 页 共 3 页

湖南公、检、法、司培训第一品牌

【婚冠礼】古代嘉礼之一。《周礼》:“以婚冠之礼亲成男女。”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岁行笄礼(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后也可结婚。所以把婚礼、冠礼合称为婚冠礼。

【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汉书》载,西汉将领李广利率军队出击匈奴之前,“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5楼

【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的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

6楼

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礼。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7楼

【六礼】中国古代婚姻的六种手续和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举案齐眉】古代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要举案于眉,表示相敬。

【以文会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礼俗。文人相交轻财物而重情谊、才学,故多以诗文相赠答,扬才露己,以表心态。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诗词相酬答。在宴饮等聚会时,更是不可有酒无诗,流行尽觞赋诗之俗。

【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第 2 页 共 3 页

湖南公、检、法、司培训第一品牌

(3)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第 3 页 共 3 页

第8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礼仪习俗

湖南公、检、法、司培训第一品牌

第三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礼仪习俗

1.年龄称谓

襁褓:婴儿。

孩提:2~3岁的儿童。

总角:幼年儿童。

豆蔻年华13岁女子。

及笄:15岁女子。

冠、加冠、弱冠:20岁男子。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50岁。

花甲、平头甲子:60岁。 耆:60岁。

古稀:70岁。

耋:70~80岁。

耄:80~90岁。

期颐:100岁。

2.避讳

封建社会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避免直接说出和写出,用改字、缺笔、空字,用同义词等方法加以回避。 如"以俟观人风者得焉""人风"即"民风"。

3.谦辞和敬辞

窃:私下、私自。

敢:冒犯、冒昧地。

蒙:承蒙。

请:请允许我、请让我。

第 1 页 共 3 页

湖南公、检、法、司培训第一品牌

枉驾:有劳大驾。

惠赐:指对方给以了好处。

科举职官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拜:授给官职。

除:免去旧职任新职。

出:出任。

升:提升官职。

迁:调动官职升官。

革:革除官职。

罢:罢免、停职。

免:免除官职。

黜:废黜、贬退。

谪:降职远调。

削:革职罢官。

废:罢免或废黜。

退:⑴撤销或降低官职;⑵自己辞职。

斥:屏弃不用。

去:去职,被调离。

左迁:降低官职调动。

擢:提拔、选拔。

第 2 页 共 3 页

湖南公、检、法、司培训第一品牌

授:封给官职。

第 3 页 共 3 页

第9篇:中国各民族饮食文化习俗

一、回族

回族在我国人口较多、分布较广,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主,在甘肃、陕西、贵州、青海、云南、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也有大小不等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中叶,由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传人我国,在西北地区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乌孜别克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信徒很多,回族各方面习俗均受伊斯兰教的影响,从结婚、婴儿出生、死亡均由阿訇主持。阿訇是波斯文的音译,是对伊斯兰教的学者或教师的尊称,在中国是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的统称。

开斋节,是穆斯林的两大节日之一.时间是回历(即希古拉历)的9月29日或10月1日,在我国新疆地区又称肉孜节。按伊斯兰教规定,回历9月为斋月,穆斯林要斋戒一个月,到斋月结束时要寻看新月,见到后次日开斋,如未见到,则开斋顺延,但一般不会超过三日。开斋节前,穆斯林要按本人家中人口向穷人发放开斋捐(相当于一人一天的生活费).钱物均可,并做开斋节的拜功等。节日上午,穆斯林要淋浴、刷牙.穿最好的衣服。去清真寺举行“合礼”仪式等庆祝活动,尔后互祝节日幸福快乐。一般的家庭都备有各种佳肴.宴请宾朋,互相赠送礼物。开斋节一般为期三天。

回族人一日三餐,饮食习惯与汉族差别较大。回族日常饮食因聚居各地区的主要农产品不同而略有变化,以面粉、大米为主,辅以玉米、豌豆等杂粮。回族人喜欢吃牛、羊、鸡、鸭肉和带鳞的鱼类,爱吃蔬菜。但不吃马、驴、骡、狗的肉,尤其忌食猪肉。不食动物的血液,不食自死的禽畜和非穆斯林宰杀的牲畜和牛羊肉罐头.也不吃非清真店制作的食品。

回族人热情好客,总以好茶好饭款待客人,还以给客人加菜加饭为敬。回族一般不嗜烟和酒,喜欢喝茶。回族给客人倒茶、端茶等都使用右手,客人要双手相接,否则视为无礼。

二、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占新疆总人口的3/5.大部分聚居在天山以南.伊犁等北疆各地也有散居。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家庭、婚姻、饮食等诸方面均受到宗教的影响。因此。具有信奉伊斯兰教民族所共有的饮食禁忌,禁食猪肉、驴肉、骡肉、狗肉、动物血及自死的牲畜。维吾尔族人讲究卫生,尤其注意饮水清洁。吃饭时,不能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也不能随便到灶台前面。盛饭或与人交谈时禁忌吐痰,吃剩的残骨要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布上.不可乱扔。

维吾尔族饮食很有特色,一种用白面或玉米面在特别的火坑中烤制而成。形似面饼被称为“馕”的食品是维吾尔族家常主食之一。在维族村镇上,家家户户都修有馕坑.维族人吃馕是有讲究的,都是用手掰开后再食用,不允许拿着整个馕咬食。烤羊肉串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食品,烤出的肉味鲜、香辣,很有特色。抓饭、拉面也是维族人喜爱的食品。副食品有牛、羊、鸡肉和各种蔬菜,但不吃素菜.做菜必须加肉。

维吾尔族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特别重视三大宗教节日.尤其视“古尔邦节”为大年,庆祝活动极为隆重,沐浴礼拜,宰牛杀羊馈赠亲友.接待客人。节日的筵席上,主要有手抓饭、馓子、手抓羊肉、各式糕点、瓜果等。维族人喜食水果,这与新疆盛产葡萄、哈密瓜、杏、苹果等果品有关,可以说瓜果是维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

三、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辽阔的青藏高原,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藏族自治州、藏族自治县。藏族信喇嘛教,喇嘛教对藏族的文化和风俗有深远的影响。在饮食上.藏族人忌食奇蹄五爪类、禽兽类,如马、驴、骡、鸡、鸭、鹅等。大部分地区的藏 1 族也不食海味及鱼类。藏族可以食用的是偶蹄动物的肉,如牧养的牛、羊、野生的鹿等,蹄都是双瓣的,即偶蹄,其肉才是可以食用的。

藏族牧民的饮食多为一日四餐,早7点第一餐。多食糌粑,喝酥油茶,10点吃第二餐,午后2点食第三餐,亦称午餐,以食用肉食为主.晚8点吃第四餐,食品以粥为主。总体上牧民们以牛、羊肉和奶茶为主要食物,奶制品有酥油、酸奶、奶酪等。农区藏民的饮食以粮为主,蔬菜为副。糌粑是藏族的日常食品,它是由青稞或豌豆经炒熟磨粉而成,再经数道加工调配工序制成粑食。粑食营养丰富,香酥甘美,不仅藏族终生食用,居住在藏区的其他民族也喜欢。

藏族日常生活不能没有茶,酥油茶是藏族人时刻不可缺少的饮料佳品。青稞酒是藏民过节必备的饮料。习惯上,青稞酒多指青稞啤酒,此酒黄绿清淡、酒香甘酸。在西藏,除僧人依教规忌酒外,藏族男女老幼几乎都喝青稞酒。

四、蒙古族

蒙古族,半数以上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东三省、新疆、甘肃、青海等地。各地蒙古族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产发展状况的差异,在饮食习惯上也不尽相同。在牧区,蒙古族以牛羊肉、乳食为主食,史书以“游牧民族四季出行,惟逐水草,所食惟肉酪”来形容游牧生活形成的饮食习惯。烤肉、烧肉、肉干、手抓肉均为蒙古族家常食品,其中手抓肉最有名,四季都可以食用。而吃全羊则是宴请远方宾客的最佳食品。吃全羊有两种做法:一是煮食,即把全羊分解为数段煮熟,在大木盘中按全羊形摆放好,就可食用。二是烧全羊,把收拾干净的整羊入炉微火熏烤,最后刀解上席,蘸板盐食用。炒米也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食品,可干嚼可泡奶,是牧民外出放牧的极好食物。

乳食是蒙古族居民一天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奶食、奶茶、奶油、奶糕等均为蒙古族根据季节变化经常食用和饮用的食品。此外,夏季里人们还喜食酸奶,或拌饭或清饮,以清暑解热。蒙古族牧区夏天还喜欢饮马奶酒。

在农区、半农半牧区,蒙古族因与汉族杂居.所以饮食习惯已逐渐与汉族大体相同。农区的蒙古族主食以玉米面、小米为主,杂以大米、白面、黄米、荞面、高梁米。随着温室、塑料大棚的普及,农区蒙古族食用蔬菜的品种不断增加。在菜肴烹制上,农区以炖、炒为主.也加以烧烤,吃些牧区食品如手抓肉、奶制品等。蒙古族农民多保留了牧区的好客习俗,来了客人要先敬茶,无茶或不沏新茶皆为不恭,而且以“满杯酒、满杯茶”为敬,不同于“满杯酒、多半杯茶”的汉族习俗。

蒙古族豪放、粗犷、开朗热情.待人诚恳、实在,处处显现出塞外草原博大的胸怀。

五、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辽宁省丹东地区。朝鲜族比较讲究卫生,讲究礼貌,特别是敬老美德受到各民族人民的称赞。

朝鲜族聚居区盛产大米,主食以米饭为主,其次是冷面和米糕。米糕的品种多,有打糕、切糕、发糕等。朝鲜族口味以咸辣为主,咸菜品种丰富,式样美观,非常可口。辣椒是每个朝鲜族家庭必备的调味品,朝鲜族嗜辣,决不比四川、湖南人逊色。

朝鲜族的饮食特点之一是每餐必喝汤,最讲究的是汤浓味重的浓白汤。常用于吊汤的原料有牛肉、鸡肉、狗肉、兔肉等。

朝鲜族的烹调方法以煎、煮、炒、氽、烤等为主,菜肴多清淡、软烂、爽脆。朝鲜族对猪肉的消费量相对较少。朝鲜族不喜欢吃羊肉、河鱼,也不喜欢吃馒头。朝鲜族喜欢吃狗肉、牛肉、鸡、蛋品、海味、大酱和泡菜等。常以狗肉招待客人,狗肉的食法极有特色,将煮好的狗肉撕成丝,配以葱丝、姜末、蒜末、香菜、精盐、熟芝麻,食之不腥,香辣爽口。

2

六、傣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和德宏地区,在临沧、大理和丽江等地也有分布。傣族聚居地盛产水稻,傣族人以大米为主食.最喜欢吃糯米,而且能用糯米加工食品,如把糯米装入香竹中烤制成竹筒饭,用芦叶把糯米、花生包成粽子,用米浆蒸成卷粉。用油炸成糯米油果、糯米卷等。

傣族人口味喜欢酸、辛辣和香味。其烹调方法主要有蒸、烤、煮、腌等。其中烤鱼很有特色,做法是先去除内脏,把葱、蒜、姜、辣椒剁成泥,放在鱼腹内,然后用香茅草包扎好,放在暗火上慢慢烤至焦黄。酥香而嫩。傣族人以酸竹煮鸡、煮鱼等视为待客的最佳菜肴。

傣族的“南米”(即酱)风味独特,在用番茄酱及花生、青菜、鱼、竹笋等为主料制成的各种酱中螃蟹酱最为名贵。“南米’’的吃法多种,有的用糯米饭蘸着吃,有的则同时做几种酱,然后备各种青菜或煮熟的南瓜等,不同的菜蘸食不同的酱吃。傣族人爱饮酒和茶,会自己酿酒。吃饭时不喝酒,而是在饭后或空闲时饮用。

七、羌族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的西北山区。羌族居住地山高坡陡.石头多土地薄.气温较低.羌族聚居地主要产玉米、洋芋(马铃薯)、小麦、青稞、荞麦和各种豆类,但产量都不高。蔬菜有白菜、萝卜、青菜等。羌族人平日吃两餐饭,多为“玉米蒸蒸”(玉米粗渣粒,先煮后焖而成),晚饭多为稀饭加馍馍,晚上还喜欢吃“砣砣肉”.喝白酒。“砣砣肉”用猪膘(腊肉)切成拳头大.与豆菜同煮,吃时每人一砣。

羌族的主食还有金裹银、荞面条、面疙瘩、酸汤面、玉米汤圆、炒面、馍馍等。副食品常见的有酸菜、砣砣肉、白豆腐、油炸洋芋片和腊肉等。羌族人吃马肉、狗肉和野兽肉。北川产的“羌活鱼”.形似四脚蛇,羌民也吃。还喜欢吃猪肚子骨头。猪肚子骨头的制作方法是:宰猪时,将猪骨头剔下剁短,装进猪肚里,放火坑上蕉制,再挂户外晾起来,吃时从中取出些骨头熬汤。

羌族著名的土特产有茂汶和北川的花椒及茶叶。羌族人饮料主要是酒和茶。用青稞、玉米等酿制的醉糟酒,饮用时用长竹管咂吸。城镇羌民清晨也有喝早茶的习惯。

八、白族

白族,大部分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散居于昆明、元江、丽江等地。大理自治州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薯类、荞麦等,经济作物有甘蔗、烤烟和茶叶。河湖盛产鱼类,山区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白族人以稻米、小麦、玉米、荞麦和马铃薯为主食,蔬菜品种多。还善于腌制肉类和咸菜,还能自制蜜饯、苍山、雪炖甜梅等果品。节庆时,白族喜欢用糯米或小麦、大麦酿造白酒、水酒,平时嗜好酸、凉、辣味饮食。

大理州洱海以产鱼著称,尤以弓鱼最有名。人们喜食沙锅菜。沙锅鱼的做法是将火腿片、嫩鸡块、冬菇、腊肝片、玉兰片、豆腐等十几种原料按比例与鱼放人沙锅内.加上胡椒、八角、盐等调味品,置于火上用微火炖熟,此菜味道极鲜。

“乳扇”是大理州的名特产品。乳扇一般由羊乳制成,制作并不复杂,但要求精细。先将羊乳放在锅中,再点酸水(可用明矾等),当羊乳呈半固态时,用竹筷往上挑成扇状,放在簸箕内晒干,乳扇可以生食或煮食,以煎食最为普遍。

九、苗族

苗族半数以上居住在贵州,其余分布在湖南、云南、广西、四川等地。苗族人食物以大米为主,辅以包谷、小米、高粱、小麦和薯类等杂粮。苗族人最喜食糯米。副食品主要有瓜 3 类、豆类、蔬菜以及作为佐料的辣椒、葱、蒜等。肉类有猪、牛、羊、鸡、鸭及鱼类。

苗族人口味以酸、辣为主,尤其喜食辣椒。日常菜肴主要是酸辣味汤菜。酸菜味鲜可口,制作方便,可生食,也可熟食。平时吃新鲜蔬菜或瓜豆,苗家也掺些酸菜或酸汤。令人增加食欲。此外,苗家的酸汤煮鱼是风味名菜,做法是将酸汤加水、食盐煮沸,取鲜活鱼去苦胆,入酸汤中煮制而成,此菜肉嫩汤鲜,清香可口,一年四季都可以做。

苗家能加工保存熏制腊肉、腌肉、腌鱼、鱼干、香肠等.其中腌鱼是苗族的传统佳肴。方法是将鲜鱼剖开,去内脏,抹上盐、辣椒粉,放火上方焙烤至半干,然后人坛密封.食时取出蒸熟。此鱼具有骨酥,咸辣适度,清香可口的特点。

苗族人还喜欢制作豆腐、豆豉,加工猪灌肠、血豆腐等。爱吃火锅。苗家男女都喜欢酒,大部分人家都能自己酿酒。他们自制酒籼,用土产的糯米、包谷、高粱等酿出芳香的甜酒、泡酒、烧酒、窖酒等。

中国56民族的风俗习惯(A)

1.蒙古族: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

2.回族:历史上,回族人从出生时开始,就要请阿訇起回回名字,结婚时请阿訇证婚,死亡后请阿訇主持殡葬,各方面均受伊斯兰教的影响。特别在饮食习惯上,回民忌吃猪肉,不吃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之动物,等等.(为了宗教活动和生活习俗上的便利,回民习惯在住地修建“礼拜寺”,明末清初则统称清真寺,多围寺而居。

在饮食上,回族人普遍吃牛、羊、驼等反刍类偶蹄食草动物,不吃马、驴、骡、猪、狗肉,不吃动物血液和自死动物。尤其禁食猪肉。回族很讲究饮食卫生,注意淋浴和洗涤。走进农村回族清洁整齐的屋内,往往可看见门后房梁上吊着一个水罐,下面有通

4 下水道的浅坑,这里是人们经常沐浴大净的地方。平时洗脸、洗手,则用汤瓶,而不用脸盆。汤瓶又名洗壶,它最早从阿拉伯传入,现在城里的回族饭馆,也常挂着一块绘有“汤瓶”的清真木牌,有的还在汤帆”F加添“虎图白”棍或阿文的“清真言”,以示这是地道的伊斯兰文化。

回族有两大节日即开斋节和古尔邦节,来源伊斯兰教。斋戒为穆斯林“五功”之一。开斋节即是斋戒期满的日子。一般在回历的第九个月举行斋戒、斋戒期满,十月一日为开斋节。古尔邦节在开斋节后的第70天,回历的十二月十日举行。因为十二月十日是教徙赴麦加朝觐的最后一天,大家宰杀牛羊庆祝,聚餐联欢。(附上一句,我就是这其中一员)

3.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传佛教。藏族人身穿长袖短褂,外套宽肥的长袍,右襟系带,脚穿牛皮长靴。

4.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系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妇女大多穿大领短衣和百褶裙。山区苗族的住宅建筑大多是“吊脚楼”,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势,在下方和上方分别竖立较长和较短的木桩支撑,在桩上铺楼板建筑。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关家畜。

5 5.阿昌族份苏阿昌族男子穿蓝、白色或黑色对襟上衣,下穿黑色裤子,也有穿左大襟上衣的.阿昌族人民性格开朗,又十分讲礼好客。他们待客礼仪中盛行使用茶坛,这是一种煮茶的土陶用具。到阿昌族家中去做客,主人会先拿出酒壶倒上一小盅酒为来客洗尘,随后又拿出茶坛,放上茶叶,倒上开水,放到炭火上煮一会,煮好之后倒进茶杯里,主客一道喝茶交谈。

5.傣族:泼水节泼水节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

6.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家里来客都热情招待。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7.哈萨克族男女都娴善骑术。青年男子喜欢摔跤和刁羊,每逢节日和喜庆,牧民都要举行各种骑术表演和比赛;“姑娘追”是青年们最喜爱的娱乐项目。

8.柯尔克孜族传统服饰很讲究。男子喜欢戴毡帽,上身穿白色绣有花边的圆领衬衫,冬天穿黑、蓝色“袷袢”,下身穿宽裤,着高筒靴。

9.锡伯族 锡伯族的村屯四周筑有围墙。忌食狗肉。

10.乌孜别克族的传统服装,以男女都戴各式各样的小花帽为特点。

11.塔吉克族家庭一般都是三代同堂,男性是一家之主。

12.塔塔尔族 为防止食品变质,每家仓库或院内都垒挖一深坑,

6 夏天放易腐食品,冬天将积雪和冰块放进去,这种食品储藏室叫“帕孜”,牧区的塔塔尔族适应游牧生活,住帐篷。

13.达斡尔族最大节日是春节,腊月三十那天要祭祖、扫墓,晚上玩个通宵,大年初一大家一起向长辈拜年、请安,然后男女老少穿上节日服装,逐户拜年。

14.满族人很早就信奉萨满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萨满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系上腰铃,击鼓起舞,边祷边跳。满族人重礼节,有一个时期,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三天见长辈要请安,五天见长辈要“打千”。

15.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有冷面、泡菜和打糕等。

16.壮族人喜欢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

禁忌

生产禁忌 正月初一至初十忌上山砍柴,下地劳动。祭童期间,忌出工。五月端午忌人畜下田地耕锄。

生活禁忌 腊月三

十、七月十四日,忌与外人共餐。正月初一忌扫地,忌梳头理发,忌串门,忌摸刀动棍,就是当天食用的菜肴也必须在头天备足;严禁出口骂人、教训人和打人,否则年内容易惹事生非;不准偷懒睡觉,否则年内田埂容易塌陷。妇女在正月初

一、初

七、初十五3天忌做针钱活。正月初一至初五灶内火星不能熄;在屋内不能吹口哨,吹者家财败散;扫地从正门口向内扫,谓之财产有入无出。正月初一至十五出门一戴斗笠,晚上不点火把,否则当年会遭火灾。

日常生活中所剩下的饭菜只准畏猪、狗,不能抛撒,违者死后的灵魂过不了金山、银山 。家里短衣缺食,不能串门讨饭吃,否则死后会变成饿鬼。就餐时,妇女忌做上席,以示对长者的尊重。忌扛锄、扛枪、戴篾帽、翻穿衣服进堂屋,只有发丧回来时才这样。空桶、空箩只能用手提进门,忌肩挑进门,否则不吉,将预示钱财两空而归。忌脚踏灶台和火塘内的三角架,只有家人去世,才能将三角架倒过来支锅。

不能坐门坎或站在门坎上谓之堵寨财入福进。不准在寺庙周围拉屎尿,否则会聋哑。神林内的干枝枯叶及桃子树不能作柴烧,否则会得病。屋中的神龛上不准搁放生肉、辣子、污物,放者祖先会作怪。借他人被子要先在家门口用一只鞋或一杆称放在被上才能入屋,谓之压邪。借他人财物在年三十晚前还清,谓之借债过年不光彩。别人借自己的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去催债,以免对方反感。

7 食物禁忌 李子入水不沉者不吃,瓜水中不浮者不食,猪着心肺有孔者不吃。

住房禁忌 忌窥视和进主人家卧室。忌在别人家屋内大声说话,吵架斗殴。前门与后门不能对开,谓之相冲不吉。外来借宿的夫妻及女儿、女婿留宿时不能同房,未婚的女儿不能领其对象回家同房。出嫁的姑娘不能回娘家坐月,必要时可在屋桅下搭棚分娩,建房时,前屋不能高于后屋,以免堵住财源。公公一般不进儿媳的卧室,大伯不进弟媳的卧室。订架不遇吉日不搬动。

出门禁忌 男人出远门,遇女人解大小便者,谓不吉利必返回。说亲、狩猎、经商、出远门忌遇狗撒尿、交配,蛇阻路和蛇交配。出门见乌鸦叫,去者凶多吉少。鸟屎淋身,出门不吉利。50岁以后,如遇与自己生日相冲的日子不出远门。带小孩出远门时,要用牛绳系腰间或将柚子树叶装入衣袋。去丧家回来需事先由家人端一盆水置放于门口,盆口放一根燃烧的木柴,防外鬼进屋。男女一方在外乱性,也用此法。

孕妇禁忌 孕妇忌摸柜子,忌人别人家门。孕妇忌探产妇,乳会干。不能攀摘果类,不脚踏在三脚架上取暖,不在灶前赤身裸体洗澡或梳头,不在灶上烘鞋及便布,不用水淋灶内的火,违者灶神责怪。

其他禁忌 在丧事中,病人则落气时,不准发出哭声,不准眼泪滴到死者身上;服孝期间不准刮胡剃剪发不得唱山歌,不得娶亲嫁女,不得饮酒、划拳;未入殓以前,不得食油,不得用碗吃饭;死者停放堂屋时,不得在楼上越过停放位置。 舅家不得向姑家要狗,姑家不得向舅家要猫。

上一篇:竞选青协演讲稿500字下一篇:高一期末政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