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共8篇)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在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里,人们已经淡忘了中国五千年总结下来的文化,个人的金钱欲望和享受的生活状态占据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在这个人人拜金的物欲横流的今天,传统的优良的东西,越发珍贵起来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然而,众多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道德教育,特别是德行教育。
从家庭、学校到社会,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因此出现了德行危机。人们大声疾呼,要恢复中国人固有的传统美德,诸如公正、诚实、良知等等。
社会上的许多现象让人感到震惊,例如12岁的孩子贩毒、14岁的女孩子生孩子、16岁的中学生残忍的杀死母亲,…;虽然他们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感受阳光雨露,可是,他们纯洁的心灵被污染了,从小就丧失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走上了邪路。
人的成长,主要决定于他所接受的基础教育影响,我们把家庭教育称之为扎根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正是因为它对人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刻的,直接决定孩子基本道德品质形成,价值观的取向方向。简单的说做人的最基本原则、道德习惯大多都是由家庭来完成的。
中国传统教育把家庭教育看成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开始,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展。这一传统为孔孟承传下来,成为维系中国传统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人从一出生开始,首先面对的就是家庭,在家庭之中孩子从父母特别是母亲身上,学习如何处理好这些基本的伦理关系,所以古语讲:“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如果一个孩子在家里接受了母亲言传身教的正确影响,知道如何去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与人和睦相处、形成了谦恭有礼、严谨诚信的待人接物态度,培养起了忠孝悌信、礼义廉耻的品格,走入学校、进入社会才知道如何让与朋友、同事、乃至于陌路人的和谐交往相
处。
可现在许多人可能智育上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德育却捉襟见肘。举几个身边的例子:乘车时,学生在那里安然的坐着,却不给身边的老奶奶让座,甚至有时在车内能听到人们大讲脏话,互相彼此漫骂,随地乱扔废纸……这些都是不道德的行为,文明离他们越来越远,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也消失殆尽。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五伦八德:夫义妇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而其中,百善孝为首,我们就应该以身作则,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
人生当中有很多挑战,改坏习惯的过程是不断上进的,但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总会有很多波折的曲线上升。在我们平常处事行事的过程中,别人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各自择,天心地宁;各相择,天翻地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少说讽刺的话,多说真诚的话;少说命令的话,多说尊重的话;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家里的每个人,都做好了,那这个家自然兴盛,自然和谐,在我们的人生中,处处都充满了抉择,从择食、择言、择业、择偶、择友等各方面,都需要我们要有判断力,要有智慧,而这些都归于我们是否学明白了,不能因为我们自己退却的心,消极的心,坏习气而打败自己,福田靠心耕,量大才能福大,大舍才会有大得。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文学是要靠聚沙成塔般积累的,如果你想一步登天,那只是沙上建塔,徒劳无功。,一个人的道德也是一样,也要不断的积累,古人说厚德载物,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厚德,一个人才能不断的发展下去,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物质条件只能满足人们更大的欲望,不能使一个人真正成熟、进步、懂事。“家贫出孝子”,比尔.盖茨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留下能够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但不能给他留下无法生存的包袱”,还有人这样说:孩子有本事,给他留下财富有何用?孩子没有本事,给他留下财富又有何用?物质财富总会有用尽的一天,常言到:富不过三辈。能让自己的孩子自食其力才是最大的财富。
文化影响着后来者,后来者又传承、修正并补充着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文化在碰撞中平稳地发展与进步着,波澜不惊。而现代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我们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即使有所涉猎可能也会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可是到底什么是时尚,什么是潮流!那些听起来华丽无比的词语真的让你过得好吗。很多人在寻求人生的归宿,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生命状态。可是却有太多人在追寻中迷失自己出发的目的,最后偏离得面目全非。
1 课程的现状及难点
康复治疗专业主要学习课程及内容来自于西方现代康复医学知识, 属于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体系, 以微观的自然科学为指导, 建立了可量化的、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 与进入大学之前所学的数理化等课程一脉相承, 所以学生易于接受, 易于理解。中医教学投入不足, 仅一门课程就涵盖完中医内容, 安排的课时少,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以“考查课”的形式来考查教学效果, 导致学生敷衍学习, 应付考试, 远期教学效果差。而且中医课程则属于中国传统科学文化体系, 以宏观的哲学思想为指导, 运用的是抽象化的、宏观整体的思维方式, 与学生以前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习惯格格不入, 所以不易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学中, 在有限的课时将中医基础、诊断、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内容灌输给学生, 大多数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消化吸收, 以至于学生步入临床实践或从事科学研究不知道如何来运用中医理论解决问题。因此, 教学中中医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 也是课程的难点, 正所谓“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不能单纯强调针灸、推拿操作技术的理解与掌握, 更应该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运用中医思维去应用中医康复技术。
1.1 培养学生中医思维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诊断、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内容, 这些内容在中医院校大约要花3年时间, 上课时数在500学时左右, 而康复治疗专业课程中, 其授课时间仅为一学期, 总学时在80学时左右, 严重存在着教材内容与课时不匹配的问题, 教材内容多, 授课学时少, 难度比较大, 严重制约和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时间短、任务重, 首先要做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医基础理论, 培养中医思维。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要牢牢抓住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特点, 然后结合课程主要作为掌握全面康复技术人才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补充, 即主要介绍针灸、推拿、中药等康复方法, 具体学习中, 结合中医学源于实践经验的基础, 结合自然、环境、区域等不同, 从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出发, 学习针灸、推拿技术, 同时针对不同病患重视辨证论治, 强调个体化康复治疗技术应用, 如患者不同阶段的针刺、推拿方法的选择, 只有牢牢把握两个特点, 才能保证中医思维的养成。又如人体通过经络的联络沟通将各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 因此针灸疗法及上病下取等, 都体现了整体观念[3]。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和核心, 辩证法思想贯穿于中医诊病、用药、治疗的全过程中。在教学中, 以大量的实例解说中医辨证施治的思想, 展示中医的辨证性的丰富的内涵, 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中医的兴趣和认知[4]。
1.2 各种基础操作技能的掌握, 如腧穴的定位、针刺方法、推拿手法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 不是让学生达到精通中医理论的程度, 而是在掌握现代康复理论、技术的基础上能灵活恰当地运用中医康复技术、方法治疗疾病及开展科学研究, 通过学习可以为以后的康复临床工作多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选择;其次是可以运用扎实的现代康复知识研究中医康复治疗的本质, 促进中国传统康复与现代康复的有机结合;其三是通过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可以推动现代康复技术的全面发展。因此, 本课程重点在传“技能”, 如不同穴位的定位、针刺手法操作, 如不同的推拿手法应用, 相对中医理论而言, 更多地体现出实用技能性, 学生更有学习兴趣。中医康复技术的学习, 是临床康复的需要, 目前在临床实践中, 大部分患者如脑卒中、脑瘫等患者比较相信接受针灸、推拿等传统康复技术的应用。另外,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进西方康复医学以来, 在我国也就三十多年的历史, 现代康复主要在大城市应用较多, 一些县、市医院尚不具备现代康复科室, 所以, 在基层及现代康复不普及的地方, 中医传统康复技术还广为应用, 这也是康复治疗专业学习中医传统康复技术的必要性。
1.3 临床实践的加强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理论只有运用于实践, 在实践中升华, 才能体现出理论无穷的价值。目前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实习更多地局限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中医相关科室, 内容有限, 需要加强实践范围的扩展, 如学习到中药部分, 多带学生走进中药房, 近距离认识中药、分析处方;学习到中医诊断辨证部分可以进行中医门诊、病房带教学习, 增加感性认识;学习到针灸、推拿部分可以实地操作, 通过示范、学习, 体会针刺取穴、刺法、推拿手法等。只有不断拓宽临床实践的口径, 才能扩宽学生中医康复认识及掌握的视野。因此, 加强临床实践也是掌握传统康复技术的需要, 另外, 通过临床实践的丰富, 也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2 解决办法
2.1 结合专业特点, 优化教学内容
在授课学时没有办法增加的情况下, 只有优化教学内容, 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5]。首先, 明确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教学目的, 只有明确教学目的[6], 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删减, 对各个部分的学时数进行适当调整。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学的基础, 是学生中医入门基础, 需要简明扼要、重点讲述, 使学生树立中医思维, 而中药、方剂授课过程中在保持中医学理论体系理、法、方、药的科学性和完整性上, 需要让学生了解。其次, 针对康复治疗专业的培养目标, 重点精讲与康复治疗操作密切联系的内容, 如针灸、推拿传统康复治疗技术, 而且, 针灸、推拿实践性强, 学生易于感官认识, 便于掌握。只要这样有的放矢, 全面把握课程内容的轻重, 做的胸中有数, 才能统筹兼顾, 详略得当, 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
2.2 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学科具体情况, 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与临床渗透沟通的案例教学, 鼓励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性,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 与按照教学大纲传统教学法进行对照,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7]。又如在康复治疗专业学生中采用PBL教学法, 发现学生参与热情高, 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积极性, 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方面确有其可取之处[8]。针灸、推拿等传统有效康复技术, 重视技能性, 要求动手操作能力强, 在授课中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对于技能应多采用边讲、边示范操作的教学方法, 学生普遍反映比较容易接收。如在讲授一指禅推法时, 把“悬腕、垂肘、指实、掌虚”等动作演示出来, 并先做慢动作, 然后做正常操作演示, 非常直观, 一目了然。对于较为抽象而且难以记忆的内容, 采用了实体教学法以加深印象, 使抽象变成直观, 便于记忆和吸收, 如在讲授经络循行和腧穴定位时, 采用模特示范点穴, 先在学生的身体上标出经络循行路线和腧穴的位置, 然后学生互相标划, 使学生对于经络、腧穴有一个形象的记忆。针灸、推拿是一种体验感较强的技能, 不仅仅要求会做, 而且要求做好, 因此在推拿、针灸技能实践教学中广泛采用体验教学法就切实可行, 如在讲授腰部斜扳法时, 教师先在学生身上操作, 让学生体会用力的大小、关节的活动度、双手的协调情况等, 然后让学生在教师身上操作, 教师指出操作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最后再次让学生操作, 学生也可互相操作, 主要训练操作体会, 一方面增加了课堂互动气氛, 另一方面通过自身感受,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目前多媒体已广泛应用于教学中, 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工具, 充分利用多媒体, 通过直观、生动、图文并茂的效果, 可以提高学生对中医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西医院校学生来说, 中医理论枯燥、抽象, 中医术语难以理解, 图片是最好的诠释方式。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多媒体带来大量的直观信息, 学生并不能完全结合理论理解并消化, 所以多媒体教学应简明扼要, 突出重点[9]。增加图表、视频以及示范演示, 突出形象化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感官功能, 也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力, 引导他们多动脑, 勤思考, 活跃课堂气氛, 从而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尝试运用录像、投影、CAI多媒体、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学工具, 为学生提供康复治疗操作的仿真环境和模拟操作训练环境, 节省真实操作训练所需用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正所谓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掌握有效的教学手段, 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4 提高师资水平
“要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须有一桶水”, “台上一堂课, 台下百日功”, 这些话形象地道出了教师知识储备和授课能力的重要性。作为康复治疗专业中医康复知识授课教师, 不仅要有扎实系统的中医知识, 还要了解现代康复知识, 不仅要掌握中医研究的最新成果, 还要跟得上现代康复发展的脚步。需要联系西医对相关疾病的认识, 并从西医的角度加以解说, 帮助学生从中西医两个不同角度理解认识疾病。还要实事求是地讲清楚, 哪些疾病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 西医也需要得到中医的帮助。这样才能在授课中做到游刃有余, 结合到具体教学, 教师首先要了解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与教学目的, 对课程全面把握, 要熟悉教学大纲, 认真阅读教科书, 一定要深刻领会教材精髓, 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去解释晦涩、抽象的中医概念。结合教学内容, 查阅相关参考资料, 根据该学科领域的新进展, 增加学科的前沿知识, 确定重点难点, 时间分配得当。在授课中, 还要注意学生的反应, 提高观察、判断课堂反馈信息的技能, 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要掌握学科前沿, 丰富更新教学内容, 真正做到“学无定法, 教无定规”[10]。
2.5 强调实践教学
临床实践是康复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 康复临床教学的基础设施条件直接影响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的质量[11], 而中医学就是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靠实践疗效证明的学科, 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如湖南中医药大学以“模拟、仿真”的思路建立了以针灸、推拿等中医技能为主的医学实验教学的平台, 为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特别是中医技能、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2]。苦练基本手法操作技能, 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如增加课外临床见习, 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的操作技能能够在临床真实的治疗情境中得以强化巩固, 我们已经在学生毕业临床实习中, 加入中医康复治疗实习的部分, 以强化和巩固学生的操作技能。
3 小结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作为临床有效的现代康复的一部分, 在目前的康复实践中广为应用, 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作为现代康复治疗学专业学习中医康复技术的主要载体, 通过对其有效学习、掌握中医康复知识技能, 势必对促进现代康复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全面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 如何在康复治疗专业教学中脱颖而出, 培养学生中医思维, 引导学生学习兴趣, 掌握中医传统康复技术, 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 总结经验, 创新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康复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引进西方现代康复医学后, 康复医学逐渐成为一门应用型的、新兴的医学学科。与此同时, 传统中医药学在康复医疗中独特的优势也日益发挥, 中医康复学的一些治疗技术已为国外康复医学界所接受, 在实践中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作为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中医康复知识和技能的主要课程,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笔者在多年的中国传统康复治疗学教学中有些许体会与思考, 与大家分享, 以更好促进课程教学、人才培养。
【主流传统文化影响千年外交的基本走向】
几千年来,对中国外交影响最大的是如下四种文化——
首先是大一统文化。大一统文化决定了追求和维护统一是中国千年外交的基本主线。“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孔子怀念西周“大一统”,渴望结束当时诸国纷争、四分五裂的状态。大一统理念深深根植于华人的内心深处,深刻影响了几千年来国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以至于统一成了上至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的一种共识。尽管在中国历史上时常有分裂与内争,但几乎没有人怀疑统一的必然性。这就是说,即使中国客观上处在分裂状态时,各独立政权领导人也不可能只顾及自己治下的小块领地而对其他治外之地弃之不理,他不得不站在全国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而无法偏安一隅。要获得统治自己属地的合法性,他在执政时便不得不声称自己为正统,而且必须始终以统一天下为号召,这使得中国追求和维护统一的外交成为一种必然。三国、南北朝等时期就是处于这种状态。
其次是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决定了谋求和平是中国千年外交的基本政策。四大文明古国都以农耕立国。虽然中Ô¬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但中国古代并没有形成典型的农牧结合的¾¬济结构,农耕文化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上面讲到的大一统文化的出现是由农业生产的本质特征(如大型水利工程依赖于一个统一的政府)和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特征所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农耕文明是一种善的文明,它本质上需要顺天应命、守望田园和辛勤劳作,不需要培养侵略和掠夺的战争技艺,也无需培养尔虞我诈的商战技巧。农耕文化造成人们对农田的依赖,对中Ô¬以外的地区往往存在恐惧感和鄙视感,加之自给自足造成对外界几乎没有任何需求,由此形成缺乏对外扩张动力的封闭社会。守护田园的需要使以农立国的历代中Ô¬王朝大多采取筑长城、闭关、断互市、禁出入之类的守势,草Ô¬王朝侵入中Ô¬王朝农业区后,会逐步改变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中Ô¬王朝的文化,从而使几千年来的中国外交整体上以谋求和平为基本政策。因而,中国历史上的对外战争防御性战争远多于进攻性战争;除极少数历史时期外,即使是进攻,也是以攻为守,而不以掠夺为目的。与之相联系,除成吉思汗外,中国历代王朝很少进行过真正的远征。为数很少的几次远距离作战,也都在自己的附属国中,即便是汉武帝、唐太宗,他们在军事打击之后多班师回朝,退回Ô¬地,只要求对朝廷的附属与臣服,对于称臣纳贡的降服者往往赏赐有加。而在西方历史上,只要有强大帝国的出现,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军事征服与远征,无论是亚述帝国、罗马帝国还是后来的奥斯曼帝国都是如此,其Ô¬因在于东西方¾¬济结构与文化社会结构的不同。
再次是礼制文化。礼制文化决定了朝贡体制是中国千年外交的基本体制。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其实质是名义上的宗主认同外交,而不是扩张式的帝国外交,其立足点是传统政治思想中的中心大国定位,因而,其外交导向是“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中国历史悠久,号称礼仪之邦。中国文化基于农耕活动,地域相对稳定,民族相对单一,因而极易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稳定的礼制文化。几千年来,礼作为中国千年外交的思维逻¼¬与行为准则,呈现了权威化、规范化、程序化与教条化的特点,一直是东亚国际体系的文化基础,决定了古代中外关系的非对等性。因而,中国历代王朝办外交时,很少具有平等意识。周朝统治者从一开始就将中外关系纳入华夏礼制的轨道,从而使君臣之间的尊卑关系延伸到中外关系领域。朝贡体系重礼仪和象征意义的特征,从先秦到明清,一直没什么改变。在传统关系中,对外交往就是“宗主”对“藩属”的管理,所以管理对外交往的机构就是“理藩院”。古代只有“理藩”而无“外交”,因而自乾隆朝以后,中西屡屡发生外交礼仪冲突。
最后是仁义文化。早在周初年,仁义就是周文王、周武王统一各诸侯国的一面旗帜。仁义文化主张以仁义立国,认为“仁人无敌于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仁义在先秦国际关系体系中的体现,就是周礼作为公认的准则(相对于现在的国际法)被运用于各国,礼的根本就是一个“仁”字。古人在国际交往当中不少践行仁义的行为在今人看来显得迂腐,当时却很普遍。例如,襄公的“仁义”之举,被毛泽东看成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仁义外交最典型的事例是公元前57年,匈奴大乱,朝廷大多数人主张乘机出兵消灭匈奴,只有御史大夫萧望之反对,认为“今而伐之,是乘乱而幸灾也”,说“不以义动兵,恐劳而无功” 。主张“宜遣使者吊问,辅其微弱,救其灾患” 。汉宣帝采纳此议,不仅不出兵攻击,而且还“遣兵护辅呼韩邪单于定其国”,后来,更以王昭君嫁呼韩邪单于,结果“四夷闻之,咸贵中国之仁义”。(《汉书》卷78)仁义外交的典型代表是曾国藩,曾的外交方针有四个字:“诚”,推诚相见;“信”,信守和约;“争”,据理力争;“和”,外敦和睦。当李鸿章向曾国藩请教外交方略时,曾送他一个“诚字锦囊”。李鸿章说这个诚字锦囊“实在有理”,是“颠扑不破”的。“诚”的含义就是“忠信笃敬”。曾给李的信中说:“夷务本难处置,然根本不外孔子忠信笃敬四字。笃者,厚也。信,只不说假话耳,然却难。吾辈当从此一字下手,今日说定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今天看来,这正是对外交往所需的基本品格。
上述四种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是千年中国的制度文化,是支配中国千年外交的意识形态。这些文化不等于儒家文化,但受儒家文化影响最大。
【非主流传统文化的影响】
非主流传统文化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制度文化,但对中国千年外交的影响不可低估。非主流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如潜规则文化、酒文化、食文化等,对外交都有影响,但影响最大的是如下三种——
一是权术文化,也叫做权谋文化、谋术文化。中国是世界上谋略思想和著作最丰富的国家。申不害说:“明君治国,三寸之机运而天下定,方寸之谋定而天下治。”冯梦龙说:“三代以下将相,大抵皆权略之雄耳。”外交离不开谋略,历史上许多谋略家就是外交家,如张仪、苏秦、诸葛亮。谋略思想和著作最丰富的时代,同时也就是外交思想最丰富、外交家辈出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孙子兵法》、《韩非子》、《鬼谷子》、《战国策》等兵家、法家、道家、纵横家谋略著作出现,中国外交也演绎了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大剧。谋略不等于权术,外交不等于权术,更不等于诈术,外交辞令也不等于空话假话。但外交史上尔虞我诈的事确屡见不鲜。权术文化中外都有,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是西方权术文化的代表作。中国讲权术的书不少,如《六韬》、《三略》,许多人认为《三国演义》是中国权术文化的大全。所谓权术,就是政治手段,政治手段有些是必要的策略,有些则完全是诡诈性、奇谲性的计谋手腕,后者便是权术。宋代叶适认为:“三代圣王,有至诚而无权术。”把权术视为“至诚”的对立面,十分准确。权术与封建专制相伴相生,包括驭臣之术、愚民之术、谄媚之术、韬晦之术、结党之术、游说之术、狡辩之术等,没有真诚,只有机变手段。玩弄权术者行为和思维均具有两面性。《三国演义》展示的是一个外交上折冲樽俎的时代,也是一个“仁义”叫得最响但权谋最为成熟的时代。李宗吾在《厚黑学》中说他读遍二十四史,终于读出“厚黑”二字。所谓厚,就是脸皮像刘备那么厚;所谓黑,就是心如曹操那么黑。如果没有厚颜与黑心,就不能成为称霸一方的“大英雄”。“诡”字进入兵事不奇怪,进入外交更不奇怪。越国在灾年向吴国借粮一万石,第二年说选择最好的粮食归还,吴国竟然相信越国,将其留作种粮,哪知来年播种颗粒无收,Ô¬来还吴的是¾¬过了蒸煮、永远不会发芽的粮食,使吴国遭受严重饥荒。唐太宗外交上也有使阴招的时候。例如,太宗以答应新兴公主嫁给薛延陀汗国首领夷男为诱饵,换回唐大将契苾何力,换回后,却不将公主送往汗国,而是故意断绝和亲关系以促使汗国内部分裂。当时有大臣坚决反对这一外交决策,认为既已答应,不可失信。夷男发觉被Ƭ后,气恼而死,接着,“国中乱,如其策云”。(《新唐书》卷110,《契何力传》)源远流长的权术文化至今仍深深扎根于中国政治生活和老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变成了我们的所谓“生存智慧”、“实践理性”。
二是暴力文化,即崇拜暴力的文化。按理说,外交是打嘴仗,同暴力不沾边,但外交史上确实留下了暴力文化的斑斑血迹。韩非子说,“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韩非子・奸劫弑臣》)《尉缭子》说:“古之善用兵者,¡¬¡¬能杀其半,威加海内” (见《汉书・艺文志》),公然鼓吹血腥屠杀,令人发指。几千年来,“暴力斗争哲学”在中华大地上始终有深厚的成长土壤,逐鹿中Ô¬、王朝更迭总是伴随着大砍大杀。专制制度催生出一代代暴君、暴官和暴民,虽然他们在国人中比例不大,但足以使暴力文化代代相传,其影响有时超过主流文化、制度文化。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中有三部是有关杀戮和暴力描写的。《三国演义》既是三国外交演义,更是如何最多、最快杀人的阴谋演义;而《水浒》讴歌的英雄义士行为,多出于私仇而很少公愤。他们开人肉包子店,杀无辜路人以作入伙投名状等等,以杀人为乐,在杀戮中感受快意。李逵救宋½¬,抡起板斧,不管男女老少一并砍去,直杀得尸横遍地,血流成河。他杀黄文炳,类似于凌迟,后来,在明朝酷律环境下,凌迟竟发展成为一种残忍的艺术。按照一些民间历史故事的记载,凌迟一般每天割357刀,共切10天,这样的刑罚,不但施于大奸臣刘瑾身上,也施于英雄袁崇焕身上,在清代也施于石达开身上。千刀万剐剔下来的“肉”,不少被用作下酒菜,闻之令人毛骨悚然。中国外交史上也不乏血写的篇章。春秋时期,晋国不仅无礼扣押郑国国君郑成公,而且杀了前来求和的郑国使者,从此,违反“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这一国际法的现象不绝于史。宋亡国前夕,元主连番下诏,痛斥宋权臣贾似道接连扣押和杀害元使。虽然连克镇½¬、南京等,元主仍复遣尚书廉希宪、侍郎严忠范奉国书出使南宋,有意与宋继续议和。到了宋界,宋边将张濡,不分皂白,竟将身为侍郎的使者袭杀,将身为尚书的使者押送到宋廷。元丞相伯颜遣书质问,宋廷遣使答报,只说是边将所为,未曾禀报。伯颜再遣张羽为使,同宋使一起返宋廷,不想到了宋境,又被杀死。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外交人员巴夏礼一行39人被咸丰皇帝下令扣为人质,尽管恭亲王奕信誓旦旦地作了“未尝苛待,居处适宜,待遇优渥”的保证〔《第二次鸦片战争》(二)〕,但3日后交还人质时,生还的仅18人,其余21人归还的全是伤痕累累的尸骸,其中《泰晤士报》记者包尔贝的尸体被大卸八块。义和团运动期间,清廷悬赏洋人首级。据《景善日记》,“庄王出示悬赏,以励杀敌,杀一男夷者,赏银五十两;杀一女夷者,赏银四十两;杀一稚子者,赏银二十两”。德国公使克林德前往总理衙门办事,被清军杀害;日本使馆书记官杉山彬,在出永定门办事时,被清将¶¬福祥乱兵击杀,尸体被肢解,抛在路上。义和团揭帖有云:“先拆电线杆,后拆火车道,杀尽外国人,再与大清闹。”腾腾杀气,字字血气。无人质疑外交家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郭泰祺是爱国者,但郭因“一 ・ 二八”事变的交涉,王、施、顾甚至蔡元培因“九一八”事变的交涉却被国人殴打、恫吓。王正廷最惨,不仅在1928年的济南惨案交涉中家被砸毁,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交涉中更是被学生打得头破血流。《时代》周刊描述说:“呼声中毫无防范的王部长还没站起来,一个墨水瓶就猛地扔到他的头上。群众随即手挥棍棒殴打中国的外交部长,险些被打死,幸好有他的忠实的下属们赶来营救。一番争斗后,他们救出了王先生,把流血的他赶紧送回家。医生说:‘他的伤很难治愈。’”新中国的外交也受到暴力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发生了围攻苏联大使馆、火烧英国代办处等事件;另一方面,张闻天、刘晓、章汉夫、孟用潜、潘自力、王炳南、陈家康、许建国、罗贵波、徐以新、姚仲明等副部级以上外交干部都领受了“斗争哲学”的厉害。常务副部长张闻天、常务副部长章汉夫、驻苏联大使潘自力、副部长陈家康、驻阿尔巴尼亚大使许建国被迫害致死。部党委书记、副部长刘晓被整得精神痴呆,副部长王炳南被弄得家破妻亡。正部长级干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孟用潜挨斗时,研究所其他领导人和业务骨干十多个人被À¬来陪斗。都戴着高帽子,手拄两根哭丧棒(用白纸包的木棍),在台前跪成一排。孟的高帽子里安装了图钉,用手一按就鲜血直流。孟在游斗时走了一半路就已晕倒。外交部被整成全国抓“五一六反革命”的头号重灾区,全部参加运动的有4000名干部,被抓的竟达1700人。(马继ɬ:《外交部文革纪实》,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三是关系文化。可能没有其他哪个国家会像中国这样如此重视关系的价值。中国关系文化渗透至社会各个角落,人们必须建立各种关系来得到他人认可、谋取自身利益,通过关系建立的获利能力不少时候会远超诸如能力、业绩、敬业精神等方式。关系文化对古代外交的影响一是表现在把建立血缘关系作为外交的重要手段,最典型的例子是和亲外交。汉匈和亲时,汉廷想的是,将公主嫁给匈奴单于,皇帝与单于的关系是翁婿关系,哪有女婿打岳父的道理呢?单于死后,公主生的儿子继位为单于,皇帝与新单于的关系是外公与外孙的关系,岂有外孙不孝顺外公的?唐代¾¬历三次和亲高潮,越到后期,越是真的皇女帝妹外嫁番邦。唐与吐谷浑、吐蕃、回鹘通过和亲分别建立了甥舅关系。以回鹘为例,“唐朝继公主下嫁,故回鹘世称中朝为舅,中朝每赐答诏亦曰外甥。五代以后皆因之”。(《宋史》卷490《回鹘传》)二是将国家关系作为家庭关系来处理。例如,石敬瑭引契丹为援,夺取后唐天下。石给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上书,表示称臣于契丹,并向契丹皇帝行父子之礼。当时石45岁,耶34岁。1004年,宋辽议和,确定两国为兄弟关系,宋为兄,辽为弟。1164年,宋金议和,宋向金由称臣改为称侄,金主为叔,宋帝为侄。宋亡国前,宗正少卿陆秀夫等奉诏与元和谈,情愿称侄纳币,否则降称侄孙。就是说,只要宋不亡国,可以称元祖为叔叔,再不行,皇帝做元主的孙子也行。三是外交上不是用人唯才而是用有关系的人。明代外交一大弊政就是出使朝鲜的使者基本上由宦官充任,为什么呢?因朝廷大宦官基本来自于朝鲜,“在宦官干政的背景下,由他们出使朝鲜,乃顺理成章之事。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借奉使之机,百般勒索,大发横财”。(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四是外交和国防战略让位于哥们义气。最典型的是“桃园结义”所体现的½¬湖伦理在蜀国国家体系中凌驾于法度、军令之上。赵云谏道:“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三国志》卷36)刘备哪里听得进去。刘关张抱团,一再破坏联吴抗曹的外交方针,给蜀造成重大损害,这是蜀在三国中最先亡国的根本Ô¬因之一。
【传统文化的某些缺失对外交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但不可能包罗万象,受主流文化、制度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有其缺失的一面。
农耕文化在古代中国实际上成了农本文化,由此导致重商文化的缺失,使严格意义上的¾¬济外交在中国外交史上几乎空白。朝廷不会动用外交资源促进市场的繁荣,为中国商人走出去保驾护航。商朝商业非常发达,春秋战国时各国也奉行重商主义政策,当时“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司马迁语),不少人发了大财。孔子的学生子贡“家累千金”,富而从政,曾出任鲁国外交高官,陪同鲁哀公参加过与吴国、晋国的盟会。然而,重义轻利、重农轻商的思想也在此时开始出现。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后成千古名言。商鞅、管子、荀子、韩非子等以商人为小人,以¾¬商为缺德。秦始皇把各地12万商人迁入咸阳,明确将“重农抑商”上升为国家意志,开了以国家力量轻商抑商的先河。秦汉征徭役,政府视商人为罪犯。刘邦规定商人不得穿锦绣之衣,不得带兵器,不得骑马,不许乘车,本人及后代不许做官。朱元璋规定商人只许穿布衣,农民才能穿纱绢锦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重商文化的缺失导致“耻言利”,朝廷对外交往不仅不以¾¬济利益为目的,相反,还以¾¬济付出换取朝贡来仪的名义。在中国古代,每一次官方使节的往返都伴随着礼物的“交易”。自汉以来,凡来朝贡者,中国王朝都大量回馈,盛情相待。如明朝即规定:“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皆倍偿其价。”有时甚至“恣其所欲”,打开仓库,听凭挑选,爱什么就自己拿什么!这样的朝贡贸易自然会使各国纷纷来“贡”,其结果则是明王朝“岁时颁赐,库藏为虚”。这与晚于郑和的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结果大相径庭,导致中国失去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契约文化的缺失导致外交上出现不重视条约关系的现象。没有条约关系,就没有现代外交。缔结契约是以主体地位平等为前提的,契约的核心价值内含缔约自由、确定契约内容自由、选择契约相对人自由和缔约方式自由。契约在我国古已有之,周时“书契”、“万民约”、“邦国约”概念的存在足可证明。《礼记・学记》有“大信不约”的话,说大信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行为,不一定靠契约。但是,这种“大信”不等于契约文化,是局限于亲缘、准亲缘即熟人之间的“信”,是单方许诺、立誓。“大信不约”的“信”能否实现,靠的是良心,重视的是人际关系;而契约文化的“信”,建立在双方约定的基础上,是对双方相互合作的约束,是合意,是互信,靠的是运行机制,重视的是条约关系,因而相对稳定。这种信用将全社会所有陌生人囊括进来,因而具有普遍性。契约文化不可能在小农¾¬济和专制政治的土壤中产生。也许正因为李鸿章缺少契约文化精神,他在外交中对自己屡打“痞子腔”,老用“痞子手段”洋洋自得。当曾国藩对天津教案颇感棘手时,他几次去信建议说与洋人打交道要“参用痞子手段”。1863年,戈登率队与淮军合攻苏州,数月无功,伤亡惨重。戈了解到守城太平军将领纳王郜永宽等“四王”、“四大天将”与主帅谭绍光不和,便建议诱降纳王,拿下苏州。建议为李鸿章采纳,郜永宽在苏州城外亲自与戈登、程学启商定降约,约定郜谋杀谭献城降清,程与郜指天为誓,“既往不咎”,程承诺保证郜及部下性命,戈登做担保人。12月4日,郜等刺杀谭,开城门Ó¬清军入城,清军入城后,不仅诱杀了8个降王降将,而且诛杀了数万毫无戒备的太平军将士。杀降激起了戈强烈不满,认为这是最无耻的背信弃义。更因为戈是太平军投降的保人,这下搭上了他的信誉,Ŭ不可遏。戈大骂程学启,与之断交,又提着洋枪找李鸿章算账,逼得李四处躲藏。列强驻上海领事馆代表及所有外国侨民签署了一项严厉谴责李鸿章的决议。与此相反,清廷却明确支持李鸿章并责备戈登“不明事理”,连主张“诚信”的曾国藩也称赞说:“在苏州杀降王八人最快人意。”(据雷颐《杀降的“国情”与“公例”》)。这个例子说明,儒家的“信”与契约文化不是一码事。
妥Ь文化的缺失导致外交上难免出现走极端的现象。外交离不开谈判,没有妥Ь就没有谈判。但是,妥Ь文化的缺失导致中国缺乏谈判的文化。《礼记》说:“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一山不容二虎”的思维定式使中国历史上你死我活的斗争成为常态,往往不承认对手地位是平等的。因为没有双赢的概念,过去中国大部分谈判是在兵临城下了才谈,会出现开价的价位与对方底线相重叠,没有回旋余地。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妥Ь”作为一个贬义词来对待,甚至把“妥Ь”和“投降”相提并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外交要Ь调多方面关系,平衡各种矛盾,这就必然有妥Ь。妥Ь太多地体现在外交中,它是一种以暂时或局部的让步来换取双赢,以保障长远利益的外交艺术。顾维钧在回忆录中说:“办外交,要会争,也要会让。当争的时候必争,当让的时候也必让。只争不让,那就是下命令,强迫对方接受我的命令。”公元1004年,宋真宗亲征契丹,辽军统帅萧挞览中箭身亡,辽军抵挡不住,请盟议和。宋在胜利情况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约定两国为兄弟之邦。宋为兄,辽为弟。澶渊之盟使宋朝依然侵占辽国“关南”之地瀛、莫二州,同时宋每年给辽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相当于30万贯)。公元1021年宋朝财政收入为15000万贯。北宋平均年财政收入在10000万贯以上。一两白银可兑一贯ͬ钱。30万贯对宋朝每年财政收入来说微不足道。仁宗宝元年间仅陕西一地,和平时期军费2000万贯,战时3300万贯,战时军费比平时军费高1300万贯。“岁币”对宋政府及人民不构成丝毫压力,而年30万的岁币对于¾¬济拮据的辽来讲,则可解决大问题。澶渊之盟使宋辽两国进入100多年和平交往的友好时期,双方互使共达380次之多,促进了汉辽¾¬济文化交流,北宋¾¬济也迈向了封建社会的巅峰。然而,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澶渊之盟对宋而言是丧权辱国的和约,辽是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占了大便宜。这种看法,典型地表明了中国妥Ь文化的缺失。
探讨中国千年外交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我们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益于丰富现代外交战略思维的营养,消除传统文化中消极成分的不利影响,同时,针对传统文化的缺失加强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以丰富中国当代外交的文化底蕴和哲学基础。
(作者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里南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风行万里
今年9月初,我们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感触颇深,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我的父母曾经在这方面教育了我很多,为人处世,以及一些礼仪都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在我看来,《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所谓弟子规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本来这本书是作为儿童启蒙读物的,大约和《三字经》的效用差不多。可是,我们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弟子规》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现在,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挫折,当你愤怒或烦恼时,读《弟子规》吧!当你痛苦或无助时,读《弟子规》吧!„„”都如此的话,你的愤怒、烦恼、痛苦等等就会离你而去。是的,音乐可以使人平静,放松;运动可以使人忘记烦恼,心胸开阔;阅读能使人忘记现实,醉心于与先哲的时空中。《弟子规》这一本小书,又有多大的能耐改变一个人的心情的功用呢?可就是这么一次,我受到了《弟子规》的启发,改变了心态。我觉得一个人如果对人无礼貌,与禽兽无异,一个连父母都不孝的人,再好他又能好到哪去呢,一个能孝敬父母的人再坏他又能坏到哪去呢,所以古圣先贤说,百善孝为先,说得太对了。一个对父母都不孝顺的人,如果说他能够干成大事业,那也许是一种巧合;一个不懂得礼节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行走,最后付出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弟子规》里说的“泛爱众”,让我想起了“我生活我的生活。我爱所有的人,即便他伤害我欺骗我,我都会原谅他,因为他是我的同类,因为我相信他身上残留的人性”,这样你的心情才会平静下来,才不至于增加烦恼,才能静下心来学习和工作。
“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这是《弟子规》中的一句,一句看似普通的句子,却引起我不同寻常的遐想。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制定学习和工作计划的时候,不妨宽松一些,实际执行时,就要加紧用功,严格执行,不可以懈怠偷懒,日积月累的功夫深了。原来窒碍不通,困顿疑惑的地方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了。
草草而看,这段文字好像在讲述关于制定计划的方法及后果的事情,但如果细细品味下去,这句话说得是应该在读书和工作的时候要抓紧时间,不要胡思乱想,要专心致志?要静得下心来才以把一切工作做好。
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它的意思是“如果书不是借来的,就不会认真地读,不会抓紧时间去读,而反之,如果这本书是借来的,你的心理暗示就会告诉你:这是借来的,是要还的,要抓紧读,自然而然就会提高阅读效率。
文学是要靠聚沙成塔般积累的,如果你想一步登天,那只是沙上建塔,徒劳无功。,一个人的道德也是一样,也要不断的积累,古人说厚德载物,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厚德,一个人才能不断的发展下去,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后,我的感受更深了,因为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说:“做人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奋斗力,要有高尚情操。”
古人云:“至要莫如教子,至乐无如读书”。当我们在抱怨孩子的同时,要看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有人说,养儿才知父母恩。看来以身作则不是一句空话,他隐含着很深的涵义,有些内容是不能拿言语来交流的,只能意会。有一对夫妇,下班回家买来一些新鲜水果,妻子为了讨好儿子,把水果全部藏起来,等老人休息后,才偷偷拿出来,并告诉儿子,这些都是给你的,谁都不给。你说这样的教育方法能使儿子健康成长?现在提倡的是身心健康,光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不行,还要有一颗健康的心灵,后者在很大程度上所起的作用更大;现在的人们总是说占便宜好,都不想吃亏,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可谁又会想到,福祸两相宜。如果把一件事情里福祸用比例来说,可以说是各占一半,如果先吃苦、先受累,也就是先消祸、先受累,那剩下来的就是甜,就是福了。如果尽是想享福,那剩下来的就是祸,就是累了;这些做人的道理在《弟子规》里都能找到答案。
物质条件只能满足人们更大的欲望,不能使一个人真正成熟、进步、懂事。“家贫出孝子”,比尔.盖茨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留下能够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但不能给他留下无法生存的包袱”,还有人这样说:孩子有本事,给他留下财富有何用?孩子没有本事,给他留下财富又有何用?物质财富总会有用尽的一天,常言到:富不过三辈。能让自己的孩子自食其力才是最大的财富。儿孙自有儿孙福,随他们自己去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如果能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对每个人来说也是一种释怀。
寻求人生的归宿,是很多伟人、圣贤的最大愿望。在《弟子规》中,圣贤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的思想道德理念传承给我们,这就是所谓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了,我们这些后者有真正的福报,能够聆听到圣贤的教诲,对我们将是莫大的幸事。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而古诗文就是这当中的一朵奇葩。古体诗一般又称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的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诗是四个字一句,五言诗是五个字一句,七言诗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皆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中国文化真是源远流长啊!
而《论语》,也是一部代表着中国礼仪文化的名著。《论语》有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的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使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中国现在发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例如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米处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战车,战马和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虽然做不出什么弘扬文化的事迹。但是,我们从小接触这些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东西,就是在传承,继承!这种文化,代表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让我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于修生养性,提高自身素质!格物致知,发展社会经济!而我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的知识,因为传承让我们更加理性的了解历史而发展会要我们更加理性的创造未来。因为文化影响着后来者,后来者又传承、修正并补充着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文化在碰撞中平稳地发展与进步着,波澜不惊。而现代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我们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即使有所涉猎可能也会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过时了?对我们当前社会还有没有价值?我们通过下列的事实来证明她亘穿古今的强大生命力和日益凸显的社会利益:
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
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固有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美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代表,近期统计表明,其青少年犯罪率为6900万件/天。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乱象深感不安,有识之士已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崇尚个体,倡导竞争的理念是社会**的根源。他们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许多著名大学纷纷开办汉学系,美国政府还设立专门的基金,组织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面对日益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有识之士无不在努力寻求救世的良方。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汤恩比博士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令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已被费黜达近百年之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急需拯救。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要手捧着金饭碗,在外流浪找饭吃啊。
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必会带来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长治久安,可持续地发展也就得以平稳实现。这难道不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吗?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传统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传统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传统文化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传统文化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三)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所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大胆地发扬光大,应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经典文化也应吸收、消化、使之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中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继承发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当做主体、把人当做目的,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在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中焕发出来的伟大力量,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而不同”,强调社会和谐。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和合”的思想,追求人际和谐、身心协调、天人合一的境界,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好人格,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便是对注重社会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今天,我们继承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就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团结统一,强调独立自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观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团结统一的意识深深积淀、内化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之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近代历经屈辱的中华民族经过全民族百年抗争重新站立起来。今天,中国始终坚持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
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作为历史产物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既包含有许多优秀成分,也不可避免地混杂着某些糟粕成分。特别是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思想文化根深蒂固。这种糟粕成分,集中表现为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比如,官僚主义、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家长制作风、迷信活动等。在当今社会,这些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腐蚀人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和阻碍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关键是要对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梳理,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采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剔除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成分,同时结合时代特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努力在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中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一、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性
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国9000余年的音乐发展史上, 由各民族共同创造, 流传至今的音乐形式。她主要包括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四部分, 其中, 文人音乐最具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实质与文化特点。
文人音乐是文人大量参与创作、加工、甚至表演的音乐形式。古琴音乐、词调音乐、昆曲等戏曲音乐都属于文人音乐。它与中国传统书法、绘画、诗词等共同构成中国独特的文人文化。
在文人音乐中, 琴乐发展时间最长, 从未中断。
古琴音乐:古琴音乐追求超尘脱俗的意境, 天人合一的哲思。古琴曲《梅花三弄》的泛音主题“清、幽、淡、远”的文人色彩, 最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思想, 成为古人修身养性, 塑造人格的最佳手段;流传至今的琴曲中, 有结构宏大的《广陵散》《胡笳十八拍》等, 有短小精致的《酒狂》《关山月》等, 还有感情浓郁的琴歌《古怨》《苏武思君》《阳关三叠》等。赏琴乐如聆天籁, 音起之处, 惊起漫天飞, 声至之地, 顿时江山如画;手方动雨云翻彼, 琴未响草木曦声;恢弘时似千军破城, 幽寂处如秋月入湖;容如暖阳普照, 哀似西风黄花;怒如雷霆震动, 悦似歌舞升平。
词调音乐:中国古代诗词基于声调语言, 顿挫抑扬, 起伏有致, 不但具有突出的的节律美感, 而且体现出优美的旋律线条。因而, 词调音乐是词与曲高度结合的音乐形式, 她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形式, 是艺术性极高的传统文化成果。如姜夔的自度曲谱《杏花天影》《扬州慢》等, 其形态已经十分成熟, 千年之前的中国南宋时期, 词曲相结合的音乐创作已经发展到一定高度。
戏曲音乐:同样, 中国戏曲音乐从宋元杂剧以后, 文人大量参与其中, 形成了其写意性、程式化等文化特征。这些特征明显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绘画、书法、诗词格律等艺术的共同文化特点。所谓写意性, 即非写实性, 是指不追求形象的真实性, 而注重形象的概括性、类型性, 通过形象的“意似”和神韵揭示其本质特征。写意性是中国传统艺术共同性, 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程式化, 是指高度概括的、高度成熟的、具有稳定性的、符合形式美规律的规范。它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规范, 所以, 很多从事中国传统艺术的人被其束缚, 程式化成为教条, 艺术成为形而上。而又有一些人能做到“移步不换形”, 跳出约束, 将规范继承并实现突破, 成为大师。
所以, 文人音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高度提炼的艺术, 是“高文化”, 更是中国延续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当我们把中国文人音乐不是作为技能而是作为文化现象来审视时, 文人音乐不仅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艺术传统, 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的中国文化特征。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音乐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中国传统音乐以它独特的精神内涵与丰富的艺术特性融入、影响到传统文化的其他各个部类, 以其强大的功能性作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中国传统音乐与舞蹈、绘画、诗词、建筑等共同构筑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征。与此同时, 中国传统舞蹈、绘画、诗词、甚至建筑等传统文化形式几乎都具备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 比如:韵律感、线条感、节奏感等。
韵律感: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形式都讲究韵。韵, 可以理解为神, 她是中国传统艺术美感之所在。而韵律感, 则是体现艺术作品或创作中动静结合的追求传神之审美感受。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诗词, 甚至是中国传统建筑, 都会讲究动与静、远与近、有与无等的对比, 这种对比, 就像音乐表现手段中节奏之长与短的关系, 其目的即是追求神韵。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感主要以节奏和旋律的变化等手段为主, 但是, 在书法艺术中, 其韵律表现在章法、间架及运笔等方面;在中国绘画中, 其韵律感主要体现在线条、色彩等方面。诗词艺术本身从其一产生就和音乐紧密结合, 大都可以入乐的, 其格律的韵律感是最突出的, 反倒是现代朗诵诗词的方式反倒是中国古典诗词韵律感的缺失!
线条感:传统音乐的线条主要体现在旋律方面。优美的中国音调是无与伦比的。旋律线条的起伏、对比或是重复、模仿, 都给人以无尽美感和愉悦。中国书法和绘画中, 线条是最常用的基本手段之一。不管是大师的作品, 还是初学者的临摹, 都能体现出线条对于书法、绘画的重要性。线条之于书、画, 丝毫不亚于旋律之于音乐, 它们都通过线条来叙事、抒情, 都通过线条传神、达韵。中国传统的建筑的回廊、曲桥、飞檐等造型, 也运用了类似于音乐旋律线条的表现手法。
节奏感:节奏在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段中, 是最主要的, 它可以脱离旋律单独成乐。中国传统音乐的节奏丰富多彩, 变化万千。而节奏感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体现也同样是精彩纷呈。书法艺术中, 体现在轻重、徐疾、虚实等方面;绘画方面, 体现在构图、色彩、造型等各方面, 皴、擦、点、染等在画面中形成丰富的节奏美感。
另外, 音乐的其他特点如:结构工整、讲究对称, 对比求异等, 在很多传统文化形式中, 无不体现得淋漓尽致, 出神入化。
综上所述,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而文化是音乐所承载的对象, 二者是相互依存, 不可割裂的关系。中国传统音乐从其一产生, 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因此, 音乐现象就是文化现象, 审视音乐现象也必须用文化的的眼光。
从某种角度讲, 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就象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缩影, 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面, 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厚的底蕴与特殊的精神内涵才造就了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反之, 传统音乐给中国的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 使之更具有音乐的线条、音乐的精神与音乐的内涵。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把音乐看作是一种技巧性的、技能式的艺术形式, 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当作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用审视欣赏的眼光透彻把握它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1]
参考文献
在给一些新入行的留学顾问培训的时候,我首先要讲,留学顾问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consultant,乐仅仅是一个头衔,一种职业;面对前来咨询的每一个客户,我们需要具备方案设计师、学业咨询师、前途规划师、心理辅导师、资金理财师、项目管理师、律师、老师、培训师(不同的环节里扮演不同的角色)等所应有的素质,还有更多。一个成功的案例完结。带给学生的是人生新的篇章,他们未来的求学道路如何书写,我们有不可推卸的使命与责任。心愿是美好的,希望尽可能在这些学生求学路上,助他们走好每一步。
然而,很多时候,面对相似的问题,相似的困惑,相似的盲目需求,出国之后相似的困难、退缩,甚至是负面的发展结果,我们是多么的无能为力和力不从心。我们面对咨询的对象,往往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学生、父母甚至是祖父母们的期望、要求、规划。尤其是现在留学的孩子低龄化亦趋明显,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是先从家长开始,有送孩子出国的意愿和打算,然后再与孩子沟通。在需求、交流、沟通过程中很可能就产生了问题、困惑或者不一致的意见想法。家长学生中有许多,至少过半的留学心态是盲从的,甚至不健康的。在这种错误的开端驱动下,留学过程的路势必定会走得很崎岖很艰辛。尽管笔者作为顾问,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在心态建设上不厌其烦地说教,拿其他学生的案例说话,恨不得请那些过来人现身说法,但很多时候是言悭的,骨子里的文化理念导致的观念成型,又怎是旁人一两句的点拨可以说得清?
我感觉,似乎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文化烙印”,或者,我说的严重一点,“文化魔咒”附在这些准留学生身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愿,有多少来自于根植于骨子里的文化魔咒呢?走捷径,避重就轻,凡事以为只要过了签证的坎就水到渠成,不用付诸努力自然学有所成了。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到现在独特的“小太阳”家庭格局,让学生与家长的想法和观念,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相互影响,自成体系,很多时候,家长的言传身教,下意识地烙印在这些孩子的基因理念里,尽管他们有时候表现出不愿与家长观念一致或流露出相左的想法。错误的家长观念心态,影响着他们;或者孩子们错误的、不健康的心态意愿,家长因对独生子女的溺爱,无限支持以遂其所愿。
插一句题外话,在笔者与编辑沟通讨论这样的话题以及视角时,编辑委婉地批评我,轻易道“中国文化”这样的话题,过于学术,过于大了。我也承认,我仅仅在行业内从业数载,职场上混迹十余年的一个小女子,轻易就提起中国文化这样的话题,确实资历尚浅底子太薄。另外她担心动辄把留学现象冠之以“中国文化”的高度,有些牵强偏题了。我非常理解编辑的担忧和对我的厚爱。但是,我坚持从中国文化这个角度开始主持本专栏的想法,依然没有动摇。万事源头起,梳理本源,以正视听。可能本专栏中的一些用语听起来有那么“一点点”刺耳,有一点刺到“痛脚”,请相信我,良药苦口,再没有人这样说给你听了!你也不可能在其他任何机会里了解到这么多鲜活的事例——留学路上,原来有这么多相似困惑或盲目的人们。
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金融危机下中国经济地位的稳健地位,各国签证政策逐步对中国人开放,走出去看世界、留留洋,越来越不是什么难事。市面上的签经攻略指南大全太多(惭愧地说,笔者曾经深深着迷地书写攻略秘籍呢);当时以为那就是学生家长们迫切需要的,于是乎迫不及待地一口气写下20余万字一本出国留学全攻略来,现在想想,对这个书名还真有点汗颜。指望着能帮助这些学生手拿着武林秘籍,闯荡江湖横行四海了。近日,笔者在市面上书店、当当网上粗略地做了调查,留学指南类丛书占到留学类书籍1/4弱,托福雅思类书籍占到1/3强(新东方系列大行其道,依然占据着留学书籍中的王者地位,不可撼动);其余在书店中少有的、但在网店中颇有销量的是海外留学故事小说林林总总。而在励志、职场指南、婚姻爱情类书籍中总有那么多热销排行的是心态辅导、心理咨询、心疗师的案例集锦等等,说明读者需要一些业内人员的观点,案例、心态建设书籍,帮助他们在人生、职场、婚姻生活里过的幸福,走的稳当。为什么留学类书籍不能有这样视角的书呢?我们不需要仅仅地“短、平、快”地告诉学生该怎么出去,而是更需要告诉他们,是否该出去,该走怎样的路,树立好怎样的心态,怎样规划自己的求学生涯。
作为拥有近十年来与留学群体打交道的切身工作经验,为他们提供咨询、服务,其间经历了留学需求群体的各样类型代表,亲身感受着他们的需求、困惑、执著,体会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在帮助他们树立心态的过程中,笔者是与他们一同成长,一同感悟的。
因个人视角不同,也许笔者的观念不能获得所有读者的认同。我的长辈告诉我,写一本好书或文章,不能心存取悦读者之心;也不能老是站在所谓专业人士角度希求耳提面命地告诉读者该做什么该听什么,读者自有他的判断能力。或许某些观点或案例正契合读者之心,那么也不是笔者刻意为之。
山水有相逢,人与文字的遭遇亦如是,有幸投契,便是机缘造化了。
中国留学发展的阶段以及演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留学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本质的演变过程。从80年代起打开国门,国人开始逐步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他们代表着中国年轻一代的优秀人才,因为时代的特征,他们身上具备着中国人传统的艰苦朴素、追求卓越的品质,尤其是经历过或在父母辈身上听闻过七十年代文化苦难的这群人,有着在逆境中奋发的从无到有创造未来和奇迹的天分。在大洋彼岸的他们,书写着中国留学生最有代表性的浓重笔墨。而今在各行各业大放异彩,无论经商,在文化教育,在艺术领域里演绎着他们传奇的人生。比如世界级艺术大师谭盾,从八十年代初的走出,身上携带几十美金,到十余年在纽约艰辛地磨砺深造,到而今的世界级音乐领域大师级地位,其问的发展过程在这一代留,学生身上具有非常典型的苦难型标杆痕迹。他们总爱津津乐道当初的捉襟见肘,苦难和艰辛成为他们下意识自诩以及如今如何辉煌成功的标榜心理,这里绝对没有任何贬义,以及对这些成功人士的不敬,他们的这些发展轨迹及心理揣测,是带有显著时代烙印特质的,同时也深深受着中国文化烙印的影响。当然其中也不乏有些避世情结,其心态是否正确,笔者没有资格也不需要评判。人生发展的任何阶段,其行为背后都有其符合历史、文化原因的理由。
九十年代起,尤其是九十年代后期,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国人越来越意识到深造的必要性,也有着模糊意识希望走出去看世界的渴望。一些有一定社会地位、成绩、经济能力的人,开始纷纷酝酿出国深造,或送子女出去。这时候他们的心态意愿是良性的美好的。对于出国
留学的动机往往也比较单纯,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出国一定是为了得到什么、获得什么。这种功利心理也不能说不正确,笔者此处没有任何评判的意。味。经过数载努力,他们往往在异国他乡获得一些成就,有些继续在海外发展,有些回来在国内行业也很有作为。因为这时候的中国,海归是新鲜事物,他们带来的是不一样的知识文化、理念,同时也具备着经过多年对自身的历炼所形成的优秀品质。这时候成年留学生的数量还远远大于小留学生。这一时期的留学生身上,代表着典型深造意愿,拿功名换成就的色彩。
本世纪以来近十年,中国的留学视场经历着几何般飞速的发展,甚至质的演变,亦趋多元化,留学生年龄层次大幅度拓宽,从15、16岁到40岁阶段,都占据一定比例。而且,近年来的演变,低龄化趋势日趋明显;留学动机也越来越多样,从学历深造到语言训练到专业提升等等不一而足:留学群体来自的社会层次也因留学市场的催生迅猛发展发生飞跃改变,从工、商、政,上至达官显赫,下至个体经营者,社会结构中但凡有留学需求的人,经过几年积蓄积累,都有送孩子出国的经济实力。从事留学的各行各业也应运而生大行其道蓬勃发展起来。在对于国外优秀学校的教育产业推广上,在留学渠道项目引进上,我们客观地说,留学从业机构贡献着不可否认的功劳,尽管有些不良伪劣的机构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明辨是非真伪的大众毕竟受益者占主流,毕竟有国家体制教育监管和媒体监督。然而,百花齐放乱人眼,这种多角度多样化的留学现象,需求者甚众,选择途径甚多,家长送子女出去,有盲目的镀金需求,有冀望学成继承家业的心态,也有“既然国内不成材,送出去看看也好的”阿Q心态。众多家长与子女的希望、意愿矛盾交织,滋生出新一批留学的代表,留学迷茫型、留学冲动型,甚至不客气地说,也诞生了少部分留学垃圾。尤其是现在的低龄留学生,在心智、世界观、价值观很多方面还没有健全成熟,他们身上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意念已经非常淡薄,自我为中心是最典型的人格特征,我要,我能得到什么,而不是我能付出什么,我愿意接受什么。
太多的家长从众,社会热潮追捧,留学从业舯利益驱使,媒体与社会主流的推动,让这股留学热潮止不住地过于迅猛向前推动着。这条留学链上的每一个人,没有能够停下来想一想,回过头反思下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态意愿,驱使着我们要出国?这种心态意愿下,与我们骨子里的文化又有怎样挥之不去的印记?我们该如何反思?本专栏的主旨,不是奉劝各位读者不要出国,这样就曲解了笔者的本意了,清醒理智地思考,看清楚自己,也许才是真正走出第一步的关键。
下一期,将为大家剖析中国留学心态中的几大茫然之处。敬请关注。
背景参考
有一组让人震惊的数据:截至2008年,中国的出国留学生接近140方,居世界之最,而归国留学人员却只有39万,滞留海外的留学人员已超过百万,无论是人数还是比例都堪称世界罕见。
更有数据表明,不光放弃高考赴海外读书的高中生明显增多,办理赴海外读稿中的学生也比往年增加了两到三成。不久前刚刚出版的《人才战争》一书更是大声疾呼:中,国已经是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大、损失最多的人才流失国之一。中国社科院《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中承认: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在世界居于首位。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此前一篇报道称,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2年底,中国已有超过58万人出国留学(不包括公私出国经商和旅游的中国人),其中公派留学生为6万多人,目前共有15万多人回国工作(其中公派生为5万多人),另外16万多人毕业后在国外就业,约27万人正在海外就读。那么,就这个数字来说,我国留学人员流失比例达到了近50%。截至2008年,这个数据被惊人地刷新着。
有专家病声疾呼,百万精英流失海外!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培训心得体会05-31
中国文化传统11-05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德育方法06-24
中国传统丧葬文化10-06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06-22
中国传统文化高中09-24
中国传统村落06-17
中国传统文化陶瓷作文06-11
传承中国武术传统文化06-28
中国传统文化之节日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