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建筑的边坡支护与治理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边坡是人工边坡和自然岸斜坡的统称,是最常见的一种自然地质环境。边坡处治是一项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的灾害防治工程,特别是在地质条件复杂、人工边坡和自然边坡环境较为恶劣的的西部地区,各类工程建设遇到的边坡问题尤为突出。如何准确分析边坡的稳定性、提出既经济又安全的最优处治方案,是人们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关键技术问题。

本文结合笔者对汕头某住宅小区项目边坡支护和治理工作中的体会,通过在山地条件下的边坡支护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对在山地和孤石多的地段进行边坡支护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一大型综合性住宅小区,小区的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1.7万m2,总建筑面积约63.6万m2,地下车库总建筑面积约1.43万m2。场地三面环山,西南高东北低。需要治理的坡体陡峻,岩土性质变化大,孤石群体多;岩体中构造节理裂隙发育,走向和产状不很固定,部分存在大角度顺坡倾斜特点;岩土层中含水量不大但透水性好,遇暴雨易软化成砂土状泄流,形成小型泥石流和冲沟。

工程建设场区北、南、西三面环山,东面为国道,东部和中部区域较为平坦,属丘陵坡地,坡顶外植被繁茂。坡体和地基的岩土组成主要为花岗岩基岩,局部覆盖有坡积及山前冲(堆)积物。场地开阔平坦,标高为14.90m~17.97m。边坡的长度约为200m,顶点高程范围为61.0m~74.9m,平均70.0m,边坡坡脚拟建的道路高程为38.0m~43.0m,住宅楼的基坑底面高程为21.0m。其中路面以上的边坡高度为30m~35m,可允许的坡体放坡最小范围为14m,平均放坡允许范围为20m;路面至基坑底面的高度约为19m;基坑开挖深度为17.5m,边坡坡脚至基坑边线的距离约为18m~20m。边坡东段顶面有一个微波站及若干坟墓,限制了边坡的放坡范围。

根据区域地质背景和房建勘察报告,地质构造总体稳定。但因周边为高边坡体,且各栋建筑的标高高差较大,属于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2 边坡整体分析

(1)外环道路以上为超高边坡(平均坡高30m),外环路以下为建筑基坑,开挖深度约为19m,即总体大边坡高度在50m左右。且受坡顶原有建筑限制,可利用的平均宽度仅为20m。

(2)边坡治理范围内存在大量不能移除大量的孤石,孤石的存在同时给勘察带来干扰,为边坡和基坑治理支护设计带来难度和不确定因素;部分地段的岩体构造产状与坡面倾向为小角度同向相交,对边坡治理不利,需重点考察。

(3)由于整体规划的高差需要消化,造成外环路以下的地下室开挖深度深大,且距离边坡坡脚较近,边坡治理后不能对地下室的结构形成过大压力,影响主体结构的安全。

(4)整体边坡,放坡范围小造成坡体陡峻,给边坡治理施工带来难度,同时也给坡面绿化带来难度,边坡设计时需前瞻性考虑这些要素。

3 处理方法

(1)修坡。以坡体顶面微波站的边线为界,保留坡顶原有道路,确定坡顶放坡边界,以外环路外侧边为底边,考虑小区市政管线位置和排洪沟的宽度确定坡底界线,并按10m为一级进行多级放坡,尽量保持现状边坡。每一级放坡段设置1.5m宽马道(平台),各个剖面的马道标高应尽量统一,以保证边坡立面美观,为坡面绿化创造条件。

(2)坡体防护。在坡面设置格构梁,间距约2×2m,在格构梁交点处设置预应力锚索或锚杆(坡脚附近),锚索长约24m~30m,φ150mm,入射角25°~30°,锚杆长约12m~18m,φ130mm,入射角15°~20°。在部分下滑力较大处需设置挡土桩。

(3)基坑支护。采用直径1200mm@2000mm的灌注桩,并依据楼板位置设置多排锚索与土钉,预应力锚索长约16m,间距2000mm,φ150mm,入射角20°,锚杆长约10m~12m,φ110mm,入射角15°。

(4)坡面绿化。若坡面较为陡峭,则需采用爬藤植物,并在马道上预留种植槽;如坡面平缓,则在格构梁间喷种植被。

(5)基坑边线外移至楼梯外边线处。

4 结语

在边坡支护过程中,应根据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合理的选择边坡的支护方式。同时应注意与周围关联性项目的处理方式,在施工中通过两者之间的标高和结构特点,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衔接,保证了整个边坡的稳定。

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深入人心边坡绿化也显得更加重要,在边坡支护后期的绿化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边坡的景观问题。

摘要:边坡是人类工程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自然地质环境,随着大型重点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多,使得边坡处治在公路、铁路、水利、市政、土建等工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笔者对汕头某住宅小区项目边坡支护和治理工作中的体会,通过在山地条件下的边坡支护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对在山地和孤石多的地段进行边坡支护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边坡支护,边坡治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林本海,刘玉树.筏板基础选型和设计方法研讨[J].建筑结构,1999(12).

[2] 陆培炎.科技著作及论文选集[M].科学出版社,2007.

[3] 刘阳花.新型支护结构在边坡治理中应用[J].岩土工程界,2007(5):63~65.

[4] 崔政权.边坡工程理论与实际发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上一篇:独立学院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下一篇:污染源现场监测过程中质量控制和采样技术要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