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政招标的通知

2024-06-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政招标的通知(推荐12篇)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政招标的通知 篇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切实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 严格乳品质量安全监管, 提升乳品质量安全水平,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经国务院同意,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把生产经营许可关

(一) 严格乳制品行业管理

各省 (区、市) 要认真执行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 对新建和改 (扩) 建乳制品工业项目严格进行核准, 突出对起始规模、配套奶源基地、布局合理性和出资人必备条件的审核, 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不符合条件的项目, 不得予以核准。对已建乳制品工业项目, 要于2010年年底前组织完成重新审核清理工作, 届时达不到有关行业核准条件的, 由质检部门依法注销生产许可证。

(二) 严格乳制品生产许可

要按照从严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严格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条件, 禁止以承包、转包或租赁乳制品生产企业等方式逃避监管, 禁止将乳粉再还原生产乳粉, 依法严格限制乳粉分装生产行为。质检总局要于2010年10月底前修订完成乳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对新建乳制品生产企业, 省级质检部门要严格审核把关, 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发放生产许可证;对已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要于2011年2月底前按照修订后的生产许可审查条件进行重新审核, 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责令停止生产销售、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 依法撤销或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并公告名单;对撤销或吊销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当地政府要采取吊销营业执照、收回税务发票、拆除设备设施等措施, 防止企业非法开工生产。

(三) 加强生鲜乳收购运输许可管理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的许可管理, 严格审核相关资质和条件, 禁止向经工商登记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奶畜养殖场、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发放许可证;鼓励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推动生鲜乳收购站的标准化建设。对已被责令关停的生鲜乳收购站, 要采取封存、拆除设备设施等措施, 防止其暗自收购, 并将关停信息及时通报同级质检部门及辖区内的奶牛养殖户和乳制品生产企业。

(四) 强化乳制品流通许可管理

工商部门要细化和完善乳制品流通许可制度, 进一步明确对乳制品经营单位的资质要求;将乳制品列为食品流通许可项目核定类别单独审核, 严格按照许可项目登记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发现销售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制品的, 一律依法吊销流通许可证。对未取得流通许可非法经营乳制品的, 要依法进行处罚。

(五) 严格三聚氰胺生产流通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要尽快会同工商总局等有关部门制定三聚氰胺生产流通管理办法,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三聚氰胺生产企业出厂销售用户登记制度、承诺制度和销售台账制度, 并在从三聚氰胺批发商到零售商的流通全程建立销售实名登记等制度, 防止三聚氰胺产品及其废料流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饲料生产加工企业。

二、强化检验检测和监测评估

(一) 加强对生鲜乳、原料乳粉和奶畜饲料的检验

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以非企业自建生鲜乳收购站和生鲜乳运输车辆为重点, 加大对生鲜乳的抽检频次和范围, 对饲料加工厂、奶畜养殖场的奶畜饲料加强监督抽检。食品加工企业对购入的生鲜乳和原料乳粉要批批进行三聚氰胺检验, 并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当地质检部门要对企业购入的生鲜乳、原料乳粉加强监督抽检, 抽检比例不得少于所有批次的15%。

(二) 加强乳制品出厂和流通环节的检验

乳制品企业必须对每批出厂产品进行三聚氰胺等检验。当地质检部门要对企业出厂产品每周进行抽检。各地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乳制品、含乳食品质量安全的抽检范围和频次。

(三) 切实做好风险监测和评估

卫生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强化监测手段, 合理布局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 重点加大对乳品中三聚氰胺等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监测频次;有关部门要及时向卫生部通报抽检、监测信息, 卫生部要及时汇总分析相关疾病信息和抽检、监测信息, 一旦在乳品中发现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要立即组织风险评估, 科学发布预警;各相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 尽早消除隐患, 防止演变为系统风险。

(四) 切实提高检验效率

地方各级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 统一调配检验资源, 促进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 集中力量做好重点环节、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监督检验。各类抽检要随机进行, 不得事先告知企业, 特别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检查力度。农业、质检部门要建立健全本系统乳品质量安全异地抽检制度。要不断健全相关标准, 完善检测方法, 加快推广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质的快速检测技术, 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

三、完善乳品追溯制度

(一) 建立健全验证验票查询系统

质检、工商、商务部门要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乳制品生产经营单位信息数据库, 详细收录包括银行开户名和账号在内的相关信息, 从2011年6月开始向有关乳制品进货单位提供验证验票查询服务。相关检验机构要在检验报告上注明查询方式, 并向有关进货单位提供查询服务。

(二) 完善进货查验制度

农业、商务、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对乳品生产经营记录和进货查验的具体要求, 并做好各环节的衔接, 增强记录的可追溯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购入乳制品时, 应核实销售乳制品的生产企业、经营单位、检验报告、发票等方面的信息, 不得购入无法验证真伪的产品, 确保购入产品来源正规、渠道可靠;需要质检、工商部门和有关检验机构协助确认供货者资质以及产品合格证明文件的, 相关部门和机构应协助提供所需信息。发现虚假票证的,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立即向当地有关监管部门报告。监管部门发现乳品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记录、造成产品无法准确溯源的, 或未验证产品真伪即购进的, 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停产停业, 直至吊销许可证。

(三) 建立电子信息追溯系统

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农业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以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为试点推行电子信息追溯系统, 实现从奶源、采购、生产、出厂、运输到销售终端的全程有效监管, 确保对产品在任何环节都能快速辨别真伪。2011年年底前完成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原料乳粉电子信息追溯系统建设和相关标准、法规的制定, 并逐步在乳品行业推行电子信息追溯系统。

四、强化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

(一) 加大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审核力度

质检部门要根据《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的有关规定, 组织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推行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审核, 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 立即责令停业、限期整改, 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 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 并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公告。

(二) 严格落实驻厂监督制度

各市、县级政府要指定监管部门对辖区内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派员驻厂监督, 监督、指导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特别要监督企业对进厂原料和出厂产品批批检验, 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质检总局等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 确保驻厂监督制度落实到位。

(三) 强化流通环节监管

各地工商部门要加大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 以婴幼儿配方乳粉批发企业、大中型超市为重点对象, 明确监管责任人, 实行每周抽检;对小超市、食杂店、零售商等经常抽检。质检部门要将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及产品名录上网公布并及时更新;工商部门要督促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严格按照公布的生产企业和产品名录进货, 对不在名录内的婴幼儿配方乳粉要立即检查、发出消费警示, 并追查来源、依法打击。

五、加大对非法生产经营乳品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

(一) 全面清剿非法生产经营乳品“黑窝点”

在省级政府统一领导下, 各市、县要明确政府分管负责人牵头, 统筹协调有关部门, 全面彻底清剿非法生产经营乳品“黑窝点”、非法制售三聚氰胺及其调和物“黑窝点”以及藏匿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粉“黑窝点”;要保持高压打击态势, 对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城镇临时建筑、出租库房等重点区域进行经常性排查, 及时发现、取缔各类“黑窝点”。辖区内出现“黑窝点”且未被及时清剿的, 或发现仍有藏匿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乳粉未被清缴且重新流入食品生产、经营、消费环节的, 要严肃追究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

(二) 加大案件侦办力度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在乳品或含乳食品中检出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质的, 要立即向监管部门报告, 监管部门要及时查清来源;检出三聚氰胺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的, 有关监管部门要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 并向当地公安机关及有关部门通报。公安机关要及时介入, 对涉嫌犯罪的要迅速立案侦查;对跨省份的案件, 公安部要挂牌督办。地方政府要加强统一领导, 由政府负责人统筹协调案件查处工作, 确保部门工作衔接顺畅, 案件查处及时有力。

(三) 加大惩处力度

要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加大对乳品生产经营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力度。农业、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尽快研究制定有关规定, 对违法生产经营乳品的责任单位和人员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幅度内从重进行行政处罚。

(四) 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 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 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 特别要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举报和提供线索;逐步建立食品安全协防员、信息员队伍, 构建食品安全投诉网络。要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 畅通信息交流渠道, 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处理新闻媒体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同时要引导媒体客观公正报道, 防止不实炒作。

六、严格落实乳品质量安全各方责任

(一) 企业要切实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乳品及含乳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完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生产经营记录、检验检测、停开业报告、产品召回和质量安全自查自纠制度, 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加强从业人员质量安全培训, 进一步提高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 提高质量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工业和信息化、商务等部门要研究制定激励惩戒措施, 积极推动乳品生产经营单位诚信体系建设。有关监管部门要抓紧建立所有乳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 及时向社会公告违法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黑名单”, 同时向投资、国土资源、建设、银行、证券等主管部门通报, 对其投资、用地、融资、信贷等予以严格限制。

(二) 地方政府对本地区乳品质量安全负总责

地方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乳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 明确政府负责人及有关部门的职责;要将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列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 切实加大人力、财力投入, 依法落实各项监管及检验监测经费, 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正常开展。省级财政要切实做好质监、工商等省以下垂直管理部门的相关经费保障工作。市、县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乳制品企业的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定点包厂质量安全负责制, 根据日常监管情况和诚信记录, 确定本地区重点乳品生产经营单位名单, 明确有关部门对其实施重点监管。要将定点包厂负责人、“黑窝点”清剿负责人、驻厂监督员等责任人名单和监管及检验监测经费保障办法、重点生产经营单位监管办法等报上级政府。对工作落实不力的, 严肃追究责任。

(三) 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

农业、卫生、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部门要切实依法履行监管职责, 密切协调配合。各级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构要加强综合协调和督查指导。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要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规划, 加快基层农业、工商、质检、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快速检测能力建设。中央财政要在保证本级乳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的同时, 继续加大对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监察机关要加大行政监察和问责力度, 对监管中的失职、渎职等行为, 依法依纪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政招标的通知 篇2

一、总体要求(略)

二、优待项目和范围

优待对象为我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各地可因地制宜,在本意见基础上合理确定优待对象和优待标准,率先在卫生保健、交通出行、商业服务、文体休闲等方面实施优待,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逐步拓展优待内容和范围。常住本行政区域内的外埠老年人享受同等优待。

(一)政务服务优待。

1.各地在落实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政策时,应对老年人予以适度倾斜。

2.普遍建立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补贴标准由各设区市政府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状况确定。

3.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要充分发挥托底保障作用,在保障“三无”老年人、“五保”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优先考虑照顾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半失能、优抚对象、失独、高龄老年人人住。

4.各地要加快建立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建立健全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力‘式加大对公益性养老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优先帮助解决生活长期不能自理且经济闲难的老年人享受基本养老服务。

5.各地在实施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住房保障制度时,要优先照顾贫困老年人,优先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进行危旧房屋改造时,优先帮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

6.政府有关部门要为老年人在领取养老金、结算医疗费等方面提供便利。鼓励和引导公共服务机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优先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

7.政府有关部门在办理房屋权属关系变更等涉及老年人权益的重大事项时,应依法优先办理,并就办理事项是否为老年人的真实意愿进行询问,对代理的要严格审查代理人资格。

8.农村老年人不承担兴办公益事业的筹劳义务。

9.政府有关部门要完善老年人社会参与方面的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

10.对有老年人去世的特殊家庭,减免其基本殡葬服务费用。

(二)卫生保健优待。

11.医疗卫生机构要优先为辖区内65周岁以卜常住老年人免费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至少提供1次免费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状况评估,及时发现健康风险因素,促进老年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开展老年疾病防控的知识宣传,开展老年慢性病和老年期精神障碍的预防控制工作。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或设立家庭病床。

12.鼓励设立老年病医院,加强护理院、康复医院建设,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设立老年病科。

13.医疗卫生机构应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和优先优惠服务。通过完善挂号、诊疗系统管理,开设专用窗口或快速通道、提供导医服务等方式,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重病、失能老年人挂号(退换号)、就诊、转诊、综合诊疗提供便利条件。

14.鼓励各地医疗机构减免老年人普通门诊挂号费和贫困老年人诊疗费。提倡为老年人义诊。

15.倡导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建立业务协作机制,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加快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的医疗服务。

16.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申请纳入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

(三)交通出行优待。

17.城市公共交通和公路、铁路、水路及航空客运,要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务。

18.交通场所和站点应设置老年人优先标志,设立等候专区,根据需要配备升降电梯、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洗手间等设施。对于无人陪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给予特别服务。

19.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应为老年人提供票价优惠,鼓励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乘坐免费,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覆盖全体老年人。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优惠办法,对落实老年优待工作的公交企业要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

20.各级政府要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的70周岁以上老年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鼓励、倡导老年人自身投保其他意外伤害保险,保险公司应对参保老年人发生意外伤害按规定及时、足额理赔。

21.公共交通工具要设立不低于座席数100%的“老幼病残孕”专座。铁路部门要为列车配备无障碍车厢和座位,对有特殊需要的老年人订票和选座位提供便利服务。

22.严格执行《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和《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等建设标准,重点做好居住区、城市道路、商业网点、文化体育场馆、旅游景点等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优先推进坡道、电梯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设施改造,适当配备老年人出行辅助器具,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利、舒适的生活和出行环境。

23.公厕应配备便于老年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并对老年人实行免费。

(四)商业服务优待。

24.各地要根据老年人口规模和消费需求,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有条件的商场、超市设立老年用品专柜。

25.商业饮食服务网点、日常生活用品经销单位,以及水、电、暖气、燃气、通讯、电信、邮政等服务行业和网点,要为老年人提供优先、便利和优惠服务。

26.金融机构应为老年人办理业务提供便捷服务,設置老年人取款优先窗口,并提供导银服务,对有特殊困难、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特需服务或上门服务。鼓励对养老金客户实施减费让利,对异地领取养老金的客户减免手续费。对办理转账、汇款业务或购买金融产品的老年人,应提示相应风险。

(五)文体休闲优待。

27.各级各类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老年人免费开放。老年人免费参观文物建筑及遗址类博物馆。

nlc202309031249

28.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对老年人优惠开放,免费为老年人提供公益性文化体育服务。关注农村老年人文化体育需求,适当安排而向农村老年人的专题专场公益性文化体育服务。

29.公共文化体育场所应为老年人健身活动提供方便和优惠服务,安排一定时段向老年人减免费用开放,有条件的可适当增加面向老年人的特色文化体育服务项目。提倡体育及其它相关社会机构每年为老年人开展体质测定,为老年人体育健身提供咨询、服务和指导,提高老年人科学健身水平。

30.提倡经营性文化体育单位对老年人提供优待。鼓励影剧院、体育场馆为老年人提供优惠票价,为老年文艺体育团体优惠提供场地。

31.公园、旅游景点应对70周岁以卜^老年人实行门票免费、60~69周岁老年人实行门票优惠,鼓励景区内的观光车、缆车等代步工具对老年人给予优惠。

32.老年活动场所、老年教育资源要对城乡老年人开放,公共教育资源应为老年人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贫困老年人进入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的,给予学费减免。

(六)维权服务优待。

33.各级人民法院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要依法及时立案受理、及时审判和执行。有条件的基层人民法院可以成立老年人维权法庭(或老年人维权合议庭)审理各类涉老案件。老年人因追索赡养费、扶养费、养老金、退休金、抚恤金、医疗费、劳动报酬、人身伤害事故赔偿金等提起诉讼,交纳诉讼费确有困难的,可以申请司法救助,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需要先予执行的,依法裁定先予执行。

34.司法行政机关要健全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降低老年人经济困难标准,将更多与老年人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扩大老年人法律援助覆盖而;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要科学设置基层法律援助站点,畅通“12348”法律服务热线,努力推行法律援助联系卡、上门服务等便民措施,简化程序和手续,为老年人就近、快捷咨询、申请和获得法律援助提供便利条件,对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做到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35.鼓励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基层法律服务所等法律服务机构,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免費或优惠服务。

36.各基层派出所、司法所和村(社区)基层组织对涉老纠纷案件要共同参与调解,为老年人排忧解难。

三、组织实施(略)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政招标的通知 篇3

皖水基函〔2011〕1516号

各市水利(水务)局、厅直各单位、各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促进全省水利工程建设招标投标活动健康发展,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水利工程建设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招标投标是水利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重点,强化招标投标监管,规范水利工程招标投标工作,是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规模水利建设的必然要求,对确保水利建设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保证水利建设成效、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招标投标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保证水利工程招标投标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二、分级负责,加强行政监管。按照水利建设分级管理的要求,省水利厅监督和指导全省水利工程招标投标工作,对厅直管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行为实施直接监督,具体工作由安徽省水利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承担;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谁组建法人、谁监督管理”的原则,负责水利工程招标投标监管工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的意见》(国办发〔2000〕34号)的要求,切实履行水利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执法职责,同时要明确工作职责、主管领导和责任人,制定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确保招标投标监管工作落实到位。

三、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招标工程范围和规模的规定。除符合相关规定、经批准可以不进行招标外,不得将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招标;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区建设、专业设施恢复迁建改建以及其他专业工程,应按规定进行招标,并根据相关行业管理规定,接受监督。我省水利工程招标投标按安徽省水利厅《关于全省水利工程招标投标进入有形市场交易的通知》要求开展交易活动。

四、落实责任,规范招标投标行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管理,督促招标投标各方认真履行职责,规范招标投标行为。招标人对招标工作全面负责,按规定向主管部门提交招标备案报告和招标总结报告,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代理机构受招标人委托,承担招标具体工作,重点做好招标文件编制、资格审查、评标阶段的政策咨询和技术服务,提供招标投标信息核查、评标要素整理、评标商务计算等服务;投标人要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要求以及招标文件约定,规范投标行为;承担水利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工程建设交易中心(有形建设市场)负责提供招标投标活动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市场信息以及政策法规与技术服务,及时公开招投标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和评标结果等,督促招标人和投标人依照有关规定开展招标投标活动,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向行业主管部门报告,配合有关部门对招标投标活动开展监督和有关投诉举报的调查处理,水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对进入工程建设交易中心(有形

建设市场)交易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保证水利工程招标的相关规定和水利工程招标相关示范文本等落实到位。

五、加强备案管理,强化标前监管。主管部门要按照“谁批准法人组建方案、谁审核备案报告”原则,根据省水利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招标投标备案工作的通知》(皖水基函〔2011〕1103号)的要求,加强备案管理,督促招标人及时提交招标备案报告,并对标段划分、资质(资格)要求、评标办法等认真审查后,签署审查意见,进入省水利工程招标投标服务中心交易的,审核意见应报省水利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发现违反规定的,予以纠正。

六、规范招标投标信息发布。招标公告除在国家和省规定的媒介发布外,还应在“安徽省水利工程招标信息网”发布,评标完成后,评标中的关键要素和重要事项应当由招标人或委托代理机构在“安徽省水利工程招标信息网”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中标人与招标人签订承包合同后,有关单位应按照水利建设项目信息公开的要求,公开承包单位的相关信息。

七、加强对招标文件的审查,提高招标文件编制质量。招标文件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和相应的示范文本编制,招标文件的审查由招标人(或委托代理机构)负责,主管部门可参加招标文件的审查,进入工程建设交易中心交易的项目,其招标文件应抄送工程建设交易中心核查,主管部门和工程建设交易中心发现招标文件编制不符合要求的,应予以纠正。

八、加强对投标人的资格审查。招标人应严格按有关规定确定投标人资格要求,并对投标人业绩、信用及不良行为进行审查。资格审查一般采用预审方式,投标人经资格审查合格后,方可购买招标文件;采取资格后审的,由招标人或委托代理机构,在开标前对投标人提供的资格条件进行核查,并形成核查报告,评标时交评标委员会评审确认。

九、不断改进评标办法。招标人应根据建设项目特点,综合考虑技术和投资管理等要求,合理确定投标报价和技术要素的权重,对通用技术和性能标准或者招标人对其技术性能没有特殊要求的招标项目应重点评审投标报价,对于基础处理、防渗、大中型水工建筑物(水库、水闸、泵站)等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要兼顾投标报价和投标技术方案设定评标要素和权重;各类评标方法中,均应把投标人的履约信用状况、不良和良好的市场行为作为重要评标要素。

十、加强最高限价的管理。水利建设项目一般采取无标底招标,并根据水利工程造价管理规定,参考批准的工程概算和市场价格等因素,编制最高限价进行投资控制并作为评标依据。最高限价和分项报价参考价至少应于开标3天前在安徽省水利工程招标信息网等媒介上公布。最高限价中应按国家规定,足额计取应上交的有关规费、税费,单独计列安全施工措施费。

十一、规范评标工作。评标工作由评标委员会负责,公益性水利工程评标专家应当从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并严格保密,评标专家实行分类动态管理;评标委员会可委托代理机构承担有关投标信息核查、评标要素整理、商务报价计算等工作,代理机构应对评标委员会负责;认定废标、串标等评标重要事项,应充分说明理由,并征得三分之二以上评委的同意。评标工作应在有关人员的监督下,按照有关工作细则封闭进行,工程建设交易中心或代理机构应对评标全程进行声像及书面记录,评委的评审结论及评标过程形成的重

要资料应交工程建设交易中心或代理机构保管,除监督部门检查外,应当保密。

十二、加强定标管理。招标人可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也可根据评标委员会提交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顺序确定中标人。招标人应认真审查评标报告,发现评标活动违反有关规定并影响定标的,应报请项目主管部门,重新评标或重新招标;发现推荐的中标人为废标的,应按评标委员会推荐的次序另行确定中标人。两次招标失败的,招标人应综合比较,同等条件下,优先在参加投标的单位中选定承包人。评标结果公示期内无投诉或按规定投诉不予受理的,方可签发中标通知书,签订承包合同。招标人应在规定时间内向项目主管部门报送招标总结报告,项目主管部门应对招标总结报告认真审查,发现问题,应及时予以纠正。

十三、规范招标代理行为。主管部门要加强招标代理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管理,在我省范围内从事水利工程招标代理业务的代理机构,一般应具有水利工程招标代理经验和相应的水利专业技术人员。代理机构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和交易规则,规范各环节的工作。强化代理机构监督和考核,开展代理机构信用行为评估,逐步建立招标人选择代理机构的竞争机制,对代理机构管理水平或代理人员业务能力不满足招标工作要求、以及违反相关规定的,应限制其从业或取消其水利工程招标代理资格。

十四、加强中标后管理。项目法人对标后监管直接负责,要督促承包人严格履行合同,重点加强对工程实体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同时加强对承包人投标承诺落实情况的管理,确保主要管理人员、资金、机械设备等按合同到位,项目完工后项目法人要出具合同履行情况评价考核意见,严格兑现奖惩措施;主管部门要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巡查、抽查、稽察、暗访等形式,加大标后监管及违约处罚力度;要统筹利用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良好和不良行为管理等综合措施,引导市场主体规范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十五、完善监督体系。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行政监督和行政监察双管齐下的监督机制和监控体系,加强对招投标全过程监管,派员对开标、评标等关键环节活动进行现场监督;加大招标投标信息公开工作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健全举报投诉处理机制,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及时对举报投诉事项组织调查处理。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和完善招标投标信息互通机制,广泛采集相关部门公告不良行为或处罚信息,并依据其处理效力,与水利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工作合理衔接。要按照“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分级负责的招标投标执法工作机制,发现招标人、代理机构、评标专家、投标人在招标投标活动中违法、违规、违纪的,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并作为不良行为予以公告,对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存在串标、围标、弄虚作假等严重情形的企业,限制其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不允许参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投标。

特此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政招标的通知 篇4

(2007年4月29日南宁市人民政府 南府发〔2007〕6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

日前,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马飚书记在市审计局编发的“关于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一期工程决算审计核减投资11亿元”的审计要情上作出重要批示:“市审计局开展的工程审计成绩突出,市委、市政府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借此机会向全市审计战线的干部职工表示亲切地慰问!请市政府、市审计局进一步加强对我市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特别是要进一步在全市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决算审计,确保政府投资工程造价的真实性,节约政府投资。全市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重视和配合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为了认真贯彻落实马飚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市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审计监督和管理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要高度重视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工作,在组织、人员、经费等方面为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提供保障。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重视和配合审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确保我市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各级审计部门要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办法》等法律法规、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及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安排,按照“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确保质量”的原则,编制审计部门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计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三、审计部门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根据需要可聘请具有法定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或其他具有与审计事项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审计,必要时也可通过公开招投标选择社会中介机构协助审计,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解决。

四、审计部门开展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应严格按国家审计署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等规定进行,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我市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监督工作。

五、对我市政府投资的所有项目,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建设资金预算和拨付资金的审核,各级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今后政府投资项目的工程竣工决算,审计部门要加强工程决算审计和监督,确保政府投资工程造价的真实性,节约政府投资。

六、审计部门应切实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质量,对审计发现的多计工程价款等问题,要责令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依法据实结算;对审计发现多付的工程款,要责令建设单位负责追回;对上述问题及工程投资损失浪费等现象,应按有关规定追究建设单位及有关人员的责任。

七、审计部门在职权范围内对审计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处理处罚;对审计发现的需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的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应及时移送司法机关或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对不属于审计机关法定处理职权范围内的问题,应当移送有关部门处理。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政招标的通知 篇5

发布时间:2011-07-20

字体:【大 中 小】

余建发„2011‟75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用砂质量监管的紧急通知

各建设、施工、监理、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及有关单位:

7月份以来,由于宁波、舟山海域禁止采砂,市场上工程建设用砂供应陡然紧张,特别是近日来由于建筑用砂紧缺,已造成部分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和在建工程项目停产停工,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同时也给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带来很大难度,形势十分严峻。鉴于当前砂源杂乱、供应紧张、质量极不稳定的情况,根据宁波市住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用砂质量监管的紧急通知》(甬建发„2011‟122号)文件要求,为确保我市建筑工程用砂质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工程开发建设单位,要依法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负总责,督促建设各方主体依法履行质量责任,对进场的建筑用砂质量进行检查把关。

二、监理企业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对原材料进场检验的监督检查,对经检查不合格的建筑用砂坚决予以清退,对已使用到建筑工程上的由监理企业负责,会同施工、设计等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及时报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三、各企业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严格把好建筑用砂采购质量关,严格执行原材料进场“先检后用”的规定。尤其是对新的砂种,必须经对各项指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防以次充好,给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四、各企业要严格按程序建立好台帐资料,及时将各类质量技术资料归档,并做到台帐资料规范完整,对进场材料的产地、数量、质量等信息要具

备可追溯性。

五、各单位要深化和巩固建筑用砂质量专项整治成果,进一步督促企业严格执行禁止购买和使用未经淡化或不合格建筑用砂的规定。当建设进度与质量产生矛盾时,决不允许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换取进度,决不允许降低建筑用砂质量标准。

六、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要高度重视当前建筑用砂市场遇到的特殊情况,把建筑用砂的质量监管放在首要位置,组织力量开展建筑用砂质量大检查,加大巡查、抽查和行政执法的力度,对发现使用不合格建筑用砂的企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检查情况请于月底前报我局。近期我局也将对建筑用砂质量进行抽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政招标的通知 篇6

一、建立和实施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

进一步提高涉企收费政策的透明度, 对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设立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实施政府定价或指导价的经营服务性收费, 实行目录清单管理, 不断完善公示制度。所有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及其具体实施情况纳入各地区、各部门政务公开范畴, 通过政府网站和公共媒体实时对外公开, 接受社会监督。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目录清单, 目录清单之外的涉企收费, 一律不得执行。

二、从严审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

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 新设立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 必须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没有法律、行政法规依据但按照国际惯例或对等原则确需设立的, 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各级财政、价格等部门要不断完善对涉企收费的管理, 加强收费管理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完善收费票据和许可证管理制度, 建立多层次监督体系, 进一步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

三、切实规范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及收费

全面清理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及收费, 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一律取消。各地区、各部门在公开行政审批事项清单的同时, 要将涉及收费的行政审批前置服务项目公开, 并引入竞争机制, 通过市场调节价格。对个别确需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行政审批前置服务实行政府定价目录管理。对列入政府定价目录的行政审批前置服务要严格核定服务成本, 制定服务价格。规范行业协会、中介组织涉企收费行为。

四、坚决查处各种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规行为

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 坚决制止各类针对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和摊派等行为, 对违规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行政审批前置经营服务收费项目, 一律取消。严禁擅自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 严禁以各种方式强制企业赞助捐赠、订购报刊、参加培训、加入社团、指定服务, 严禁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利用行政资源强制收取费用等行为。一经发现坚决予以曝光, 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禁止向企业摊派暂行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治理乱收费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建立企业负担调查信息平台, 完善举报和反馈机制, 强化社会舆论监督, 加大查处力度。

五、全面深化涉企收费制度改革

按照“正税清费”原则, 进一步清理取消、整合规范现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 逐步减少项目数量。取消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务或体现一般性管理职能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结合部门职能调整, 合并在不同部门分别设立的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取消政策效应不明显、不适应公共财政制度要求的政府性基金项目, 依法将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基金项目并入相应的税种。建立支持小微企业的长效机制, 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收费减免措施, 将暂免小微企业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改为长期措施。加强涉企收费政策的宣传评估, 推动建立和实施第三方评估机制, 切实增强收费政策的针对性、时效性。研究完善保护企业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政招标的通知 篇7

关于加强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公证的通知

渝建发(2000)51号 2000年3月20日

各区县(自治县、市)建委、司法局,有关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保证建筑活动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重庆市建筑管理条例》及《重庆市公证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对加强我市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公证工作的有关事宜作如下通知:

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公证在服务、证明、监督等方面的作用,预防纠纷、减少诉讼,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投标市场竞争机制,以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需要。

二、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下列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应当在市或所辖区、县(自治县、市)公证机关进行公证:

1、大型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工程;

2、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国家融资的工程;

3、市重点建设工程;

4、使用国际组织或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工程。

三、前条所列的建筑工程项目,在其招标投标的发标、封标、开标等环节均应有公证人员现场监督,依法证明其活

动的真实、有效,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加强对公证机关及公证人员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招标投标公证的质量,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促进本地区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公证机关及公证人员在开展建筑工程招标投标公证中,应恪守职业纪律,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公证程序办事,发现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行为的,应当制止,并拒绝公证,同时通报有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政招标的通知 篇8

闽建筑[2010]14号

各设区市建设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

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委办[2009]93号)的要求,结合《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比选办法(试行)》(闽建筑[2007]36号)实施情况,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制定了《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比选办法》,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福建省财政厅

二○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次。省级名录库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通过对申请进入名录库的招标代理机构进行综合评分,按照得分从高到低选择20名招标代理机构进入名录库(第20名出现得分并列时同时进入名录库)。在名录库排名前10名的招标代理机构方可参加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国家和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标代理活动。

各设区市可按照本办法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招标代理机构比选办法,建立本地区招标代理机构名录库。设区市建立招标代理名录库的,省级名录库的招标代理机构自然进入并排在设区市名录库的前面。

第六条 进入省级名录库的招标代理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备有效的甲级或乙级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资格证书;

(二)申请入库前两年在福建省境内每年承担过10项及以上依法必须公开招标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

础设施工程项目的招标代理业务;

(三)省外招标代理机构在闽备案设有分支机构,并在闽办理工商、税务登记三年及以上,同时具有300M及以上固定办公场所和相应专职技术人员、办公设施以及健全的分支机构管理制度。

第七条 招标代理机构在申请进入省级名录库前两年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列入名录库:

(一)单位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单位法定代表人或省外驻闽分支机构负责人因招标代理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三)被有关部门禁止或限制承接政府投资工程业务的;

(四)被从前一次名录库中清出的;

(五)经有关部门核实认定,在本次或前一次申请进入名录库的资料中弄虚作假的;

(六)被福建省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业绩信誉登记为D级,或者同一单位一年中有三个及以上C级的。

2-56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有效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分,AAA、AA、A级的分别得15分、10分、5分。

7、扣分。申请入库前两年内因招标代理工作,被县级以上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每次扣0.5分;被按《福建省建设市场不良行为记录和信息公布办法》(闽建法[2008]104号)规定记录不良行为的,每次扣2分;被行政处罚的,每次扣3分。因同一事由受到的各种处理按最高的扣分。

设区市级名录库的评分标准由各设区市参照本办法制定。

第九条 招标代理机构进入省级名录库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及时清理出库,并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告知其清理出库的原因:

(一)已不具备本办法第六条规定条件的;

(二)出现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情形之一的;

(三)非不可抗力原因放弃中选被通报二次的;

(四)因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至

(五)项原因在一个内被通报三次及以上的。

名录库内的招标代理机构被清理出库后,名录库内的招标代理机构少于20名的,按原得分排序由高到低及时递补(得分并列的同时递补)入库,并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告知被递补入库的单位。

招标代理机构清理出库前已中选并签订招标代理合同的,可继续完成其中选项目的招标代理业务,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 招标代理机构入选省级名录库的程序:

(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出受理申请通知,并在“福建住房和城乡建设网”、“福建招标与采购网”发布信息;

(二)招标代理机构按通知要求向工商注册所在地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申报材料,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核验;

(三)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对申报机构按评分标准进

代理机构家数。

(二)名录库内符合条件,并拟参加比选的招标代理机构向招标人提出书面申请。

(三)招标人在工程交易中心公开随机抽取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机构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的代理人应当到场,未到场的视为自动放弃抽取。

采用先选择招标代理机构后随机抽取办法的,提出书面申请的招标代理机构多于比选公告中明确参与随机抽取家数的,招标人可按比选公告的规定,先选择参与随机抽取的招标代理机构,并在告知未被选择的招标代理机构后进行公开随机抽取;提出书面申请的招标代理机构等于或少于比选公告规定参与随机抽取家数的,由招标人直接公开随机抽取。

(四)招标人向中选的招标代理机构发出中选通知书,并按照原建设部、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建设工程招标代理合同(GF-2005-0215)》范本签订招标代理委托合同。

中选的招标代理机构放弃中选的,招标人应当报

该招标项目的监管部门备案后,从已提出书面申请的其他招标代理机构中重新抽取;采用先选择招标代理机构后随机抽取办法的,从原参与随机抽取的其他招标代理机构中重新抽取。

第十三条 招标代理机构完成招标代理工作后,应按《福建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管理试行办法》(闽建法[2002]148号附件2)的要求,请招标人填写《建设工程招标代理评价意见表》,并与《招标投标情况的书面报告》一同报该项目的招投标监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名录库的监督和管理。招标代理机构进入名录库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招投标项目的监管部门给予通报,并抄送建立名录库的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一)非不可抗力原因放弃中选的;

(二)未按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备案《建设工程招标代理评价意见表》、或《建设工程招标代理评价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政招标的通知 篇9

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5月13日转发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1]26号) 。近年来, 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煤矿瓦斯 (煤层气) 防治工作的政策措施, 全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量大幅度上升, 瓦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大幅度下降。但随着煤矿开采强度增大、采掘深度增加, 瓦斯防治难度越来越大, 同时, 瓦斯防治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和企业仍然比较突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 和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坚决防范遏制煤矿瓦斯重特大事故, 现就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 进一步落实防治责任; (二) 提高准入门槛; (三) 强化基础管理; (四) 加大政策支持; (五) 加强安全监管监察。具体要求: (1) 强化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组织领导。 (2) 落实煤矿企业瓦斯防治主体责任。 (3) 严格煤矿瓦斯防治责任考核。 (4) 严格控制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建设。 (5) 建立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制度。 (6) 支持煤与瓦斯突出煤矿企业整合关闭。 (7) 落实煤矿瓦斯区域性防突治理措施。 (8) 强力推进煤矿瓦斯抽采系统建设。 (9) 规范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管理。 (10) 加强矿井揭露煤层管理。 (11) 完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12) 加大煤矿瓦斯综合利用力度。 (13) 研究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税收支持政策。 (14) 落实煤炭生产安全费用提取使用政策。 (15) 推进煤矿瓦斯防治技术创新。 (16) 支持和规范煤矿瓦斯防治技术咨询服务。 (17) 实行瓦斯防治重大隐患逐级挂牌督办。 (18) 从严查处超能力生产行为。 (19) 加强煤矿瓦斯超限管理。 (20) 从重处理煤矿瓦斯死亡事故。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政招标的通知 篇10

武城建〔2013〕139号

各区建设局,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和施工图审查机构,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湖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加快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07]1031号)要求,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应用

(一)全市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18层及以下住宅(含商住楼)和宾馆、酒店、医院病房大楼、老年人公寓、学生宿舍、托幼建筑、健身洗浴中心、游泳馆(池)等热水需求较大的建筑,应统一同期设计、同步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上部应统一设计,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其太阳能热水系统使用比例应达到30%以上。

(二)政府办公建筑、公益性公共建筑和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应在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中选择一种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三)鼓励其它公共建筑统一设计和安装应用可再生能源,鼓励在既有建筑改造中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二、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质量控制

(一)建设单位应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作为建筑节能措施列入项目建设计划,在委托设计单位设计时应明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种类,设计内容和要求,可再生能源的造价应列入建筑工程总预算。

(二)设计单位应按《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46)、《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程》(GB50366)、《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构造》(中南标)等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三)施工图审查机构应自2013年7月1日起按照本通知和相关标准进行审查。

(四)施工单位应按照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进行施工,确保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按照图纸和质量规范要求安装到位。监理单位应将可再生能源施工纳入监理范围。

(五)建设单位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包括可再生能源工程质量安全和使用效果等内容;竣工验收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能效进行测评,并由检测机构出具能效测评报告,作为验收和备案依据。

(六)选用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技术和产品应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或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推广,并经市城建委备案的产品和技术。

三、落实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应用的管理职责

(一)各区建设局、建管各相关部门应在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查、施工许可、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环节上依照各自职责分工,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的监督、管理和协调。

(二)因特殊条件拟不采用可再生能源的,由建设单位在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之前提出书面申请,经市建筑节能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对原因进行分析论证后确定,并作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依据。

(三)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要做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验收备案监督工作,未安装到位或达不到验收要求的,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四)建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产品和技术备案制度。市城建委将定期发布符合工程应用要求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目录,加强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设计、施工安装、现场监理培训工作。

(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将按照住建部、省、市有关规定予以适当激励,并作为绿色建筑、优秀设计、优质工程等评选的重要条件。

(六)各区应根据本通知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强宣传,使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全面了解应用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意义,增强应用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政招标的通知 篇11

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加强建筑工程 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若干事项(试行)的通知

泉建筑[2011]48号

各县(市、区)、泉州开发区、台商投资区建设主管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创建省优质工程暂行管理办法》,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对全市行政区域内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或者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招标活动有关事项进行修改完善。

一、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投标活动相关规则

为激励建筑施工企业创建优质工程,更好地体现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的公正、公平,提高评标效率,对工程招标投标活动的有关规则进行修改完善。

1、招标项目K值的确定

招标项目K值取值区间,由招标人按照省、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在招标文件明确;招标项目K值由招标人采用摇号机在招标文件规定的K取值区间内随机摇取确定。

⑴K值采用摇号机摇取产生。注:招标文件应明确每个号码球所对应的K值,抽完应留一定时间给在场人员查验后当众宣布K值。

2、中标候选人的确定

评标委员会对全部投标文件按照资格标、技术标(如有,下同)、商务标三阶段的顺序进行评审。评标委员会完成全部投标文件的资

泉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编

2011年10月20日 泉建筑[2011]48号文件导读材料

格标、技术标评审后,招标人按规定随机抽取K值,之后评标委员会对资格标、技术标评审合格的投标文件进行商务标评审。

⑵评标委员会应评审全部投标人的资格标及技术标,然后摇取K值评审商务标。

在商务标的评审中,选取投标人投标报价(投标报价必须在招标项目最高控制价与最低控制价的范围内)与[(A-N)*(1-K)+N]差值绝对值最小的7家投标人的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其中,A为招标项目最高控制价;N为暂列金额(投标报价时不得优惠),无暂列金额时取0;最低控制价C=(A-N)*(1-K的下限)+N】。经评审合格投标人不足7家的,则从其他资格标、技术标评审合格的投标人中按差值绝对值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递补直至资格标、技术标、商务标评审的合格投标人为7家,这7家投标人即为中标候选人;若在递补的过程中,因出现名列最后的差值绝对值相等而导致多于7家的情况,则通过在名列最后的差值绝对值相等的投标人中采用摇号机随机抽取的方式确定递补的投标人,使中标候选人为7家;若所有投标人经过递补、评审,资格标、技术标、商务标评审合格的投标人仍然不足7家的,则所有经资格标、技术标、商务标评审合格的投标人即为中标候选人;若中标候选人不足3家的,招标人应重新组织招标。

⑶评选中标候选人为7家。注:旧的范本是选取20家投标人。⑷不足3家,应重新组织招标。

招标人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投标报价比最高控制价下降幅度不在K取值区间内的投标人不得推荐为中标候选人。

⑸不在K取值区间内的投标人不得作为中标候选人。评标委员会应对投标人项目经理本岗位无在建项目事项进行审查,在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信息网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信息网查

泉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编

2011年10月20日 泉建筑[2011]48号文件导读材料

询投标人拟派项目经理本岗位在建信息情况。投标人应按规定在投标文件中提交《项目经理本岗位无在建声明》;对投标人拟派项目经理,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招标投标信息网仍载明在建,且投标人在开标时未能提供该项目(网络载明在建的工程项目)建设业主完工证明并经同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同时其法定代表人应签名)并加盖公章的书面证明材料的,评标委员会不得推荐该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

⑹投标书原有的《项目经理本岗位无在建声明》,如网上仍有在建,应提交相关证明,未提交的不得推荐为中标候选人。

⑺评标专家应通过核对投标资料、上网查询对项目经理进行是否在建审查。注:代理应当在资格标评审表格增加此项核查结果栏。

3、中标候选人的公示

招标人将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在规定的媒体上公示10日(此后确定的中标人不再公示),投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招标投标活动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或中标候选人不具备中标资格的,可以向招标人提出异议,也可以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投诉;涉及投标人投标资格问题的投诉,由招标人会同监督管理部门调查处理。超过公示期的异议或投诉,招标人和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受理。

⑻中标候选人公示不排列名次。注:公示内容除按以往规定外,尚应当增加所有中标候选人拟报优质工程业绩、加球数、随机抽取中标人的时间地点等;另:有6名未中标的候选人投标保证金要等合同签订后退还。

招标人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在随机摇取中标人之前,若中标候选人因资格方面的原因而导致不再符合中标候选人条件的,则取消其中标候选人资格;若中标候选人被投诉,经查实不符合中标候

泉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编

2011年10月20日 泉建筑[2011]48号文件导读材料

选人条件的将取消其中标候选人资格。若全部中标候选人资格被取消的,招标人依法重新组织招标。

4、中标人的确定

中标候选人公示期满,招标人在规定的时间采用摇号机随机摇取的方式确定中标人。若中标人放弃中标或被取消中标资格,则招标人在其他中标候选人中随机摇取中标人;若第二次随机摇取的中标人放弃中标或被取消中标资格,则招标人在其余的中标候选人中随机摇取中标人;若三次摇取的中标人均放弃中标或被取消中标资格,则招标人应重新组织招标。经过公示、投诉处理后,若合格中标候选人多于1家的,招标人应采用公开随机摇取确定中标人;若合格中标候选人仅剩1家的,则招标人直接确定其为中标人。

⑼明确中标人放弃中标后的处理办法。

二、对创优企业实施奖励的措施

招标人应在招标文件的评标定标办法中明确,中标候选人可以用优质工程业绩增加投标号码球,增加投标份额、提高中标概率。

5、实施奖励的工程业绩范围

在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中作为奖励所采用的优质工程业绩,指招标项目的招标公告发布之日起前两年内(招标人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具体起止时间),在泉州市地域范围内施工的项目荣获刺桐杯(泉州市优质工程)、闽江杯(福建省优质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的奖项。

奖励措施所采用的优质工程业绩(即获奖的奖项)应与招标项目的专业一致。招标人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奖励措施所采用的优质工程业绩的专业。

优质工程的参建单位不能享受以优质工程业绩增加投标号码球的奖励;联合体投标的以牵头单位的优质工程业绩奖励。

泉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编

2011年10月20日 泉建筑[2011]48号文件导读材料

⑽可采用优质工程奖优提高中标概率。从有效期、区域、专业、主体四方面明确可加球的优质项目。附:《泉州市优质工程业绩投标奖励卡》样式。

6、优质工程业绩的奖励方法

在招标投标活动中,投标人自主决定是否使用优质工程业绩增加投标号码球参与投标。

招标人在中标候选人中随机摇取确定中标人时,每个投标人选取三个号码球;若投标人使用一个“泉州市优质工程”的增加选取一个号码球;若投标人使用一个“福建省优质工程”业绩的增加选取两个号码球;若投标人使用一个“国家优质工程”业绩的增加选取三个号码球。但投标人在一个招标项目的投标中最多只能增加选取三个号码球。

招标人在所有中标候选人所选取的号码球中,以随机摇取的方式产生的号码球所对应的投标人即为中标人。

⑾明确基本球数、获奖优质工程的加球数、每次加球数。注:代理应当在评标表格中增加上述内容的详细记录。应分为:各中标候选人自行随机抽取的3个基本球号、采用优质工程业绩所增加的球号两类;务必记录:随机抽取确定中标人的球号、抽中的号码球是基本球或奖优球。

7、优质工程业绩的使用

以增加投标号码球数量的方式参与投标的,每个优质工程业绩最多只能中标一个项目;同一工程项目获得多级优质工程奖项的,投标人应按最高奖项选取增加投标号码球的数量;一个优质工程奖项所增加投标号码球数量不得分开使用,但使用优质工程业绩并已中标的,该项目若在此后获得更高级别奖项的,则更高奖项所应增

泉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编

2011年10月20日 泉建筑[2011]48号文件导读材料

加投标号码球数量与已使用原优质工程业绩所增加投标号码球数量的差值可在更高奖项获得之日起两年内使用。

⑿明确经奖励中标后的优质项目获得更高级别的加球办法。同一优质工程业绩不得重复交叉使用。投标人参加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投标使用同一优质工程业绩并同时处于中标候选人公示期的,或投标人在其他工程投标中使用处于中标候选人公示中的优质工程业绩的,取消中标候选人资格,同时该优质工程业绩不再作为奖励使用,由当地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在其《优质工程业绩投标奖励卡》(原件)签署“该工程业绩重复交叉使用”等字样并加盖公章。投标人有上述行为,以及在其他工程投标中使用已中标的优质工程业绩的,将被清出泉州市政府投资项目预选承包商名录库,清出之日起一年内不再受理该企业的入库申请。

⒀明确投标人弄虚作假使用优质工程的处理办法。注:理论上启用优质工程专用平台、使用升级后的业务不会出现以上情况。

三、优质工程业绩凭证的管理

以优质工程业绩作为奖励措施的工程招标投标活动,使用《优质工程业绩投标奖励卡》。

8、《优质工程业绩投标奖励卡》的核发

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质量安全科办理)统一核发《优质工程业绩投标奖励卡》,载明优质工程获奖名称、建设项目名称、工程项目所在地、专业、施工企业名称、项目经理名称、获奖时间、有效期(优质工程获奖证书颁发日期起之后两年)、业绩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

尚未使用的优质工程业绩,若该项目获得更高奖项,则创优企业应在领取更高奖项获奖文件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泉州市住房和

泉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编

2011年10月20日 泉建筑[2011]48号文件导读材料

城乡建设局申请核发更高奖项的《优质工程业绩投标奖励卡》,同时交回原优质工程业绩凭证。

⒁明确《奖励卡》申办程序及审核部门、申办时限、填报内容。与建立企业基本信息类似,不同的是受理部门为市住建局质安科。

9、《优质工程业绩投标奖励卡》的使用及其管理

拟使用优质工程业绩的投标人,应将《优质工程业绩投标奖励卡》复印件(电子版投标文件为扫描件)作为投标文件资格标的内容。投标人应在递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应将原件提交当地工程交易中心。

⒂交标时,在交易中心交标处的代理人员应收取投标人提交的《奖励卡》原件,并出具收条。

评标委员会应在评标报告中写明每个中标候选人申请使用的优质工程业绩名称和增加投标号码球的数量(评标委员会应与当地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核对),并在中标候选人公示时一并进行公示。

⒃评标委员会应到“泉州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信息网”的优质工程专用平台查询《奖励卡》使用情况,而非与当地交易中心核对。评审表内,应填写优质工程名称、奖球数等内容,对相关内容进行公示。

投标人投标文件中无《优质工程业绩投标奖励卡》复印件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工程交易中心提交该卡原件的,不得以优质工程业绩增加投标号码球数量。

在工程项目评标结束后,当地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应将非中标候选人的《优质工程业绩投标奖励卡》退还投标人,将中标候选人的《优质工程业绩投标奖励卡》封存直至确定中标人。中标人确认后,当地工程交易中心应在中标人的《优质工程业绩投标奖励卡》上签署“该卡已在XX招标项目中使用并中标”等字样及签署中标时间和

泉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编

2011年10月20日 泉建筑[2011]48号文件导读材料

加盖公章(之后,由当地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交回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质量安全科),其余的直接退还给投标人。

⒄评标前,代理应将《奖励卡》转交评标委员会评审。评标结束后,代理应与评标委员会组长、监管部门、交易中心当值人员、建设单位几方人员共同将中标候选人的《奖励卡》封存到交易中心的专用文档柜内;同时,退还非中标候选人的《奖励卡》,并收回、销毁收条。

摇取中标人会议前,应开封、取出《奖励卡》;中标人确定后,代理将经使用中标后的《奖励卡》移交工程交易中心,由交易中心剪角作废,网上更新信息后交回市住建局质安科。

四、优质工程业绩网络信息管理

10、设立全市统一的信息平台

在泉州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信息网()上设立“优质工程平台”,作为全市统一的信息平台,具备录入、输出、发布、状态显示、查询等功能。运行泉州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信息网招投标系统时,各环节可同步向该平台传递信息,专栏内同步显示使用状态;在外网可查询优质工程信息及使用状态。

⒅简要阐述“优质工程平台”的功能。在升级后的业务系统操作说明中将详细介绍。

11、优质工程信息的申报和录入

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质量安全科)统一受理优质工程信息登记录入申报。具体程序为:获奖企业使用信息锁登录并填写有关信息——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质量安全科审核获奖企业的相关证件后将信息发布到专栏内——系统平台生成、打印——核发《优质工程业绩投标奖励卡》。

泉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编

2011年10月20日 泉建筑[2011]48号文件导读材料

建筑施工企业在使用优质工程业绩并中标之后,若该工程获得更高奖项,则获奖企业应及时按本文件规定的程序申报录入相关信息并申请领取《优质工程业绩投标奖励卡》。

获奖企业申报优质工程信息登记录入时应提供有关原件供核验。

⒆明确《奖励卡》的申办程序及相关要求。

12、优质工程业绩使用状况信息及其处理

建筑企业的优质工程业绩的使用状态分为未使用、已使用、部分使用、使用公示中(包括投诉处理中)四种情况,在全市统一的“优质工程平台”公布。四种使用状态的信息按不同颜色区分,即未使用的用白色,已使用的用红色,部分使用的用蓝色,使用公示中的用黄色。

各级工程交易中心应全程使用泉州市建设工程网上招投标系统,并在中标候选人公示、确定中标人后立即录入有关投标人的优质工程业绩使用信息,同时及时将未中标的投标人所使用的优质工程业绩状态信息恢复到该项目招标之前的使用状态,确保“优质工程平台”信息的及时与准确。

⒇明确“优质工程平台”的内容,及工程交易中心的职责。如全程应用招投标业务系统,将在各环节自动传输相关信息到“优质工程平台”,自动更新、显示使用状态。在升级后的业务系统操作说明中将详细介绍。

五、其他有关规定

全市行政区域内全部使用国有资金或者国有资金投资占控股或者主导地位、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施工招标活动分别实行如下评标定标办法:

原则上所有施工招标项目采用本文件规定的评标定标办法;

泉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编

2011年10月20日 泉建筑[2011]48号文件导读材料

属于通用技术、一般性能标准的小规模施工项目招标,实行简化招标的办法,按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小规模施工项目实行简化招标办法的规定》(泉建筑[2010]14号)执行;

属于技术特别复杂、施工难度大的施工项目招标,可采用综合评标法评标。

本文件自2011年11月1日起试行(试行期一年),试行之日起,本局原下发的文件与本文件有抵触的条款以本文件为准。

二〇一一年九月三十日

泉州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编

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市政招标的通知 篇12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 直辖市建委 (建设交通委、规委)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竣工验收, 保证工程质量, 现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规定》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规定

2013年12月2日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规定

第一条为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竣工验收, 保证工程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竣工验收 (以下简称工程竣工验收) , 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管理, 具体工作可以委托所属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施。

第四条工程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第五条工程符合下列要求方可进行竣工验收:

(一) 完成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

(二) 施工单位在工程完工后对工程质量进行了检查, 确认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符合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 并提出工程竣工报告。工程竣工报告应经项目经理和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三) 对于委托监理的工程项目, 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了质量评估, 具有完整的监理资料, 并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应经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四) 勘察、设计单位对勘察、设计文件及施工过程中由设计单位签署的设计变更通知书进行了检查, 并提出质量检查报告。质量检查报告应经该项目勘察、设计负责人和勘察、设计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

(五) 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

(六) 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 以及工程质量检测和功能性试验资料。

(七) 建设单位已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

(八) 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

(九) 对于住宅工程, 进行分户验收并验收合格, 建设单位按户出具《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表》。

(十) 建设主管部门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责令整改的问题全部整改完毕。

(十一)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工程竣工验收应当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 工程完工后, 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 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实行监理的工程, 工程竣工报告须经总监理工程师签署意见。

(二) 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报告后, 对符合竣工验收要求的工程, 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组成验收组, 制定验收方案。对于重大工程和技术复杂工程, 根据需要可邀请有关专家参加验收组。

(三) 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7个工作日前将验收的时间、地点及验收组名单书面通知负责监督该工程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四) 建设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1.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分别汇报工程合同履约情况和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

2.审阅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工程档案资料;

3.实地查验工程质量;

4.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安装质量和各管理环节等方面作出全面评价, 形成经验收组人员签署的工程竣工验收意见。

参与工程竣工验收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不能形成一致意见时, 应当协商提出解决的方法, 待意见一致后, 重新组织工程竣工验收。

第七条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 建设单位应当及时提出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主要包括工程概况, 建设单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 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评价, 工程竣工验收时间、程序、内容和组织形式, 工程竣工验收意见等内容。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还应附有下列文件:

(一) 施工许可证。

(二)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

(三) 本规定第五条 (二) 、 (三) 、 (四) 、 (八) 项规定的文件。

(四) 验收组人员签署的工程竣工验收意见。

(五) 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有关文件。

第八条负责监督该工程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执行验收标准等情况进行现场监督, 发现有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的, 责令改正, 并将对工程竣工验收的监督情况作为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的重要内容。

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 依照《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2号) 的规定, 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抢险救灾工程、临时性房屋建筑工程和农民自建低层住宅工程, 不适用本规定。

第十一条军事建设工程的管理, 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三条本规定由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上一篇:农机领导述职述廉下一篇:我与名著作文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