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专业“校企合作·双元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5年7月, 彭水县职教中心成功申请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创建,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是建设重点专业之一。本专业通过到行业企业调研, 同类中职学校考察学习, 借助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研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 并试运行, 现已基本形成适合本校汽修专业发展的“校企合作·双元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1 实施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校汽修专业利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及示范校建设之机, 通过到重庆长安、上汽通用五菱等制造企业, 以及彭水本地汽车维修服务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调研, 了解到这些企业正不断的发展与壮大, 未来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较大。但企业普遍认为, 现在的中职毕业生对薪金待遇期望值偏高, 不安心在企业中从事一线操作工作, 频繁跳槽, 对企业生产管理和毕业生个人的发展都产生不利影响, 虽然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强, 但基础知识掌握较弱, 缺乏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目前我校汽修专业与重庆长安、重庆宗申集团、上汽通用五菱重庆分公司有合作, 但是合作深度不够, 学生的输送完全依赖企业, 没有做到优势互补, 造成了学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资源的浪费, 学生在学校培养阶段, 企业参与不够, 在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技能培训、质量评价上缺乏渗透, 导致学校培养目标尚不十分明确, 继而课程设置依赖学科体系, 教学内容滞后于岗位需求, 存在学生培养与市场脱节的情况。

另外我校本专业“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 已经不能适应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 不能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一是专业教师出去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较少, 教师的短缺导致教学任务都很繁重, 根本没有时间出去参加系统的培训, 无法了解当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 无法形成系统的培养计划。二是很多教师是转型教师, 非本专业教师, 专业理论还行, 专业技能水平不足。

2 主要目标

2.1 目标

遵循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要求, 面向汽车制造、汽车维修和汽车服务等相关行业企业, 培养从事汽车装配、汽车维修、汽车销售、汽车钣金和汽车美容装饰等职业岗位群工作,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1) 推广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充分掌握专业基础知识。

2) 以技能训练为主, 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构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岗课证融合课程体系。

3) 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原则, 逐步优化师资结构, 培养一批集理论水平、实践动手能力、教学能力于一身, 具有创新精神的骨干教师;同时聘请或企业派遣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来校教学, 建设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4) 深化校企合作, 充分发挥其优势。走“双元主体”的道路, 打破教育的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的局面, 加强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加快劳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步伐。

2.2 创新点

1) 可以突破学校设备不足, 师资缺乏的瓶颈, 实现资源整合利用, 大幅度降低办学成本。学校利用企业的实训实习基地、生产设备、技术人员等, 减少设备的投入和师资的配备, 降低教学成本。同时, 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合作对学生进行培养, 真正有利于学生的专业能力的提高;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整合, 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 实现优势互补。

2) 改变传统教学计划与企业需求“两张皮”的现象, 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增强课堂吸引力和感染力。

3) 让校企合作不是一时需求的出现, 实现校企双方无障碍沟通, 建立良好的信任体系。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人才的培养, 分别承担人才培养的教学任务, 校企双方定期研究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的问题, 定期召开校企教师会, 交流经验, 解决问题, 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实现有序就业, 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

3 工作过程

3.1 工作思路

通过行业企业调研, 了解企业需求, 与企业主管及一线技术骨干共同组建汽修专业专家建设指导委员会, 并邀请行业及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结合企业现状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掌握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制定出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同时到同类中职学校考察学习, 了解汽修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学生实习就业情况。

3.2 工作实施步骤

1) 企业调研、学校考察。汽修专业教师组成调研小组, 对汽车制造、服务与维修类企业进行了调研, 并对企业的负责人、主管、一线班组长、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走访同类中职学校, 了解其它学校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校企合作等基本情况。为建设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建设提供支撑和依据。制定出汽修专业的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 岗位职业能力分析。邀请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科研领导小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邓泽民教授等4名专家, 专家建设指导委员会企业专家9名, 机械部全体教师 (含专业教师) , 参与岗位及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对本专业装配、维修、钣金等12个岗位, 基于岗位典工作任务进行了分析, 得到了岗位对应的职业能力。

3) 形成课程体系。以本专业岗位能力分析报告、《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 (职成教[2009]2号) 和教育部颁发的《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 建构“岗课证”课程体系。

4)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

(1) 教学模式改革。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以行业和企业人才需求标准为参照基准, 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教学项目和生产任务为载体, 师生双方边做、边学、边教, 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充分融合。

(2) 评价模式改革。由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管理, 学生管理科和教务科共同组织实施, 综合运用综合素质“多元立体”评价手册及素质评价记载等工具, 以纸质记载和网络管理的方式建立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档案。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引导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3) 实习基地建设。改建现有实训基地, 新建汽车美容实训室、汽车仿真模拟实训室、汽车钣金实训室, 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实作环境。

(4) 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原则, 逐步优化师资结构, 建设“双师”结构优化和“双师”素质优良的教学团队;培养一批集理论水平、实践动手能力、教学能力于一身, 具有创新精神的骨干教师;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来校教学, 建设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加大校内教师“双师型”培养力度, 使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引入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 教学内容引入企业正运用的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

4 条件保障

1) 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由行业专家、企业一线主管、技术骨干、本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 为人才培养提供组织保障。

2) 通过校企合作, 共同制定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 形成“岗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理实一体化六步教学法模式, 并推广运行“多元立体”评价模式, 为人才培养提供确实可行的运行保障。

3) 学校制定《校企合作运行管理办法》《教师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学生实践管理办法》《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等制度, 为人才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4) 示范校建设, 汽修专业投入资金449万元, 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 以及实训室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5 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5.1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效果明显

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针对自身特点和实际现状, 根据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 制定“岗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 明确符合企业职业能力成长规律的教学内容, 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理实一体化六步教学模式, 让学生“学中做、做中学”, 愉快的学习到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 再借助示范校建设之机, 构建数字化校园平台, 建立汽车维护与保养、汽车钣金车身修复网络资源库, 新编出版校本教材《汽车维护与保养》, 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新增深度校企合作2家, 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 让学生完成综合实训、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提高职业综合能力, 使得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符合职业能力要求, 从而形成真正意义的“校企合作·双元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5.2 教师专业技能及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根据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 学校提供各种形式的教师能力培训, 有到重庆市、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地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培训、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培训、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及项目教学法培训, 同时汽修专业派遣9名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通过培训和锻炼, 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技能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从企业聘请7名技术骨干到学校教学, 并参与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 促进校企的深度合作, 也让汽修专业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

5.3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通过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很大幅度的提升, 2016年重庆市第九届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汽车维修基本技能项目冉银江和冉井东同学获得三等奖。外出实习就业的学生得到企业的一致认可, 学生对口、满意就业比例逐年提升。近两年毕业学生224名, 初次就业率96.5%、专业对口率100%、就业满意率98%。

5.4 促进区域发展

6 体会与思考

“校企合作·双元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以先进的理念为引领, 以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基础, 以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建设为发展突破口, 学校企业共同为主体, 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职业能力, 真正实现高素质劳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 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高水平的教研项目太少, 高质量的教学成果不足, 校企对课程资源建设有待进一步深化融合。我们将以重庆市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为契机,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以改革为动力, 以适应企业岗位职业能力为重点, 全面推动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的人才培养。

上一篇:坡地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关键技术探析下一篇:延安市冬季降雪天气环流特征及物理量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