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矛盾论的读后感

2022-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读矛盾论的读后感

“读思言”模型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摘 要:基于新课改与“读思言”模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后续写不但是对英语写作实施改革的新课题,还是一项特别重要的学习内容。读后续写是指在阅读和理解整篇文章后实施写作,是全面阅读与写作的高效融合。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科学地实施读后续写对于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读思言”模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展开细化分析,以期为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提供切实帮助。

关键词:“读思言”模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

作者简介:陈晓婧,泉州一中。

深化阅读作为一种输入性的学习手段,可以直接制约高中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与学科思维能力。而依托“读思言”模型的教学法,以“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为导向,指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全面发展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及阅读能力,以此加强自身英语阅读的综合素养,这对突破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阅读低效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从“读思言”教学模型的由来着手,深化剖析其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读思言”教学模型的由来及概述

“读思言”教学模型,最初是为初中学生构思设计的,是一种辅助初中学生学习与思考最有效的教学模型。该教学模型中的“读、思、言”三部分呈现了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比如,“读”主要包含跟读、齐读、导读、朗读、默读等。跟读可以带领学生们体会文章的情感,齐读能让学生们对文章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导读让学生们较好地掌握文章写作背景等内容朗读力求学生们精准地理解,同时可以自己把文字蕴含的情感表达呈现出来;默读能掌握整篇文章的叙述内容。“思”需要历经思索、交流、探索三个流程。思索在于思考课文中的语义、新词、语法等;交流则需求学生们在课堂活动中表述自身观点,完善思维,教师给予适度的阅读评价及阅读问题反馈;探索就是对思索的结果应用多样化的思维模式发现、剖析,处理学生对课文存在的困惑。“言”是“读”与“思”部分的整体呈现,力求学生们对英语课文的段落意义、语言构句、词语发音、文章语境情感有足够深刻的印象,利用“说”或是“写”的模式将文章整体表达及呈现出来,同时也是“读思言”教学模型中验证学生思维成果的重要流程。例如,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3 “CELEBRATIONS” LESSON 3 “MEMORIES OF CHRISTMAS”一课的教学中,导读部分,老师可用多媒体分别展示三幅图片,播放有关的介绍录音,力求高中生掌握图片所示的地方及其所要讲述的具体内容等。而后,老师再指导高中生讲出MEMORIES OF CHRISTMAS这个词组,接着让他们说出这个词组的含义,以此来激起高中生对课本学习的兴趣。在实际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高中生较好地理解阅读内容,老师应全面应用多媒体向高中生呈现有关圣诞节记忆的相关图片。而后老师再提出问题,让高中生结合问题阅读全文,集中精力分析全文事件的发生经过。阅读后解答老师的问题且实施分组,老师要求各组用几个词概括分配到的阅读任务。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让高中生分别表达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体会。

二、“读思言”教学模型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科学设计阅读环节,启发学生感知文本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是“读思言”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利用朗读、导读、默读三个功能不同的模块来指导高中生深入感知文本内容,感悟文章情感。其中,默读主要是为了指导学生按照自身阅读能力,独立获得及掌握文本信息;导读主要是引出背景知识,确立阅读任务;朗读主要在于鼓励高中生流畅朗诵文本,利用声情并茂的阅读模式,强化其语言感受力。比如,在学习“Beijing Opera”一课时,导读部分需要老师利用微课方式,向高中生介绍有关京剧及其作品的背景知识,同时在PPT上呈现出京剧作品图片,指导高中生把图片与英文书名相对应,以此导出本堂课的课题。而后,需要留出一定时间指导高中生默读文段,令其用心思考动笔练习。在此过程中,英语老师可设置部分判断正误的陈述句,以此来辅助高中生深化理解与掌握课文内容。之后,鼓励高中生试着开展角色扮演,声情并茂地演绎课本内容,在演绎中朗诵,可使高中生深入感悟文本情感。

(二)科学择取续写对象

高中生所接触的英语语法知识均是通过课本呈现出来的,在实际讲解时,老师也是以课文内容为依托,组织高中生学习语法知识点。基本上每堂课均会涉及课文的剖析与解读,融合写作中极易出现的问题,按照课文内容组织高中生实施续写是相对有效的方式。在具体运用时,老师不可盲目照搬这一教学办法,更不可将其运用到每篇课文的教学中。在择取适宜组织高中生进行读后续写的课文时,老师应实施系统性的剖析。比如,在教学“English around the world”这个单元时,课文主要讲述了英语的发展状况,这样难以组织高中生加以续写。鉴于高中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理解不深,并且他们在写作时需要应用大量专有名词,对该部分学习不透彻的高中生写作难度会很大。所以,该单元教学就不适合组织高中生开展续写练习。而“The Right Price”这个单元,高中生对“Price”这个关键词的亲身经历较多,同时也有一些深化的感悟,融合课文内容加以续写,有利于激起高中生写作的踊跃性,适于用来组织续写活动。

(三)激起高中生写作主观能动性

鉴于大多数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差,在写作上会花费许多时间,所以应要求高中生严格审题,明确自身立意,对有关素材进行筛选,以较好地完成写作。写作完成后,还应实施后续修改,所以一些高中生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厌倦心理。续写是按照实际课文内容组织高中生实施写作的一种教学办法,力求高中生融合原文内容,在短时间内完成写作流程。在阅读文章内容后,老师应尽可能使讲解内容更具趣味性,而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会影响他们的写作效果。因此,在课文讲解中,教师要尽量丰富教学形式,并采取相关的激励方法,使课文讲解生动有趣的同时,提高学生对于写作的感兴趣程度。比如,组织高中生开展写作练习时,为了鼓励其投入更高的踊跃性与注意力,英语老师需通过实物激励、语言激励相融合的办法,在组织高中生实施写作前,利用“Writing is the expression and expression of emotion,English writing not only reflects the individual's ideological situation, but also reflects the ability to control language to a certain extent. Practicing English writing is not only helpful to your English achievement but also helpful to your mastery of English language”等句子,讓高中生意识到写作的必要性。

(四)将续写与生活化体验加以融合

在高中英语读写续写教学中,除了对原文实施深入剖析,明确续写的主要框架及故事发展趋向外,还应融合高中生平日生活化内容实施续写,它对英语写作同样起到重要作用。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并非单纯提升高中生的书面成绩,而是要发挥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交际作用,指导高中生完成简单的英语交流。所以,英语老师应指导高中生把生活化的内容结合到续写中,使其续写更具生活化,并且在语言应用层面,生活化的语句写作能强化高中生对日常交流的认知。基于“读思言”教学模型,在相关语境情境构建中,高中生需按照自身阅读理解并结合文本内容实施口语表达,切实发挥写作与口语表达的相互推动效用。

(五)组织续写交流活动

高中生完成续写时,老师需凭借教学经验,对高中生写作模式与写作内容加以评价。另外,鉴于高中生在学习方面有超高的踊跃性与自主学习意识,他们的写作内容通常也会呈现出附有个人特色的写作风格。组织高中生开展续写交流活动,把自己在续写期间碰到的问题与处理办法,利用口头交流形式表达出来,使高中生之间实施互补。在时间允许状况下,英语老师可让高中生融合自身对课文续写的具体状况加以表达,也可采用提问式模式提出自身在某一环节表达不恰当的内容。针对学习交流活动中提出的问题,能否组织高中生结合实际写作方法与写作内容,或是和写作内容有关的其他内容加以表达,老师应融合实际状况实施细化剖析。

(六)深化开发课文素材,科学设置教学目标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后续写力求高中生注重以读为前提,构建写作脚手架,进而辅助高中生高效完成读后续写任务。比如,结合“Modern Heroes”一课进行读写训练时,首先应以阅读为出发点,以写作为落脚点,先读后写,由输入到输出,逐步从理解到探究,而后进行表达,利用读后续写促使高中生阅读能力有所提高。本文主要有六个自然段,主要阐述了航天员杨利伟的航天经历。文章篇幅适中,情节脉络清晰,内容充满正能量,对高中生具有重要启发作用。高中生在感知与体验这篇文章时,不但会积累目标语言,同时还会提高文化素养。本文贴近高中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及想象能力,可续写性强。在本课读后续写教学中,老师应设置以下教学目标:首先,利用全面详尽的阅读,高中生较好地理解文章;其次,利用完成活动任务,高中生掌握读后续写的整体技巧;再次,利用完成读后续写,提升高中生的思考与语言应用能力;最后,利用讨论课本内容,强化高中生在科技层面的综合意识及素养。基于读思言教学模型,不但要注重结构支架与语言支架的建立,还应关注故事情感体验的高效激发,以保证续写内容的可持续性与科学性,促进高中生实现由语言能力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化。

(七)紧扣读写融合,科学设计课堂教学

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老师应指导高中生剖析课本的语言特征,在语境中学习与掌握词语,积累话题词汇,提升语言能力,为读后续写构建语言框架,呈现语言模式的协同。在实际阅读教学中,老师应指导高中生理解与整合课文内容,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理清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另外,老师还应指导高中生踊跃探索课文的主题思想,发掘课文的育人价值,为读后续写任务搭建情感支架。读后续写实际上就是迁移与应用,老师应指导高中生把语言的模仿与内容的创新进行有机融合,发展高中生的读写能力。基于上述课本剖析与教学目标的剖析,老师需设计如下的读、思、写融合活动,以此促进知识的转化与技能的提升。首先,可用视频方式导入主题。如在“Modern Heroes”一课教学中,通过一段有关伟大航天创举的视频导入本文主题,以此激起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阅读与读后续写奠定重要基础。其次,解读文本,归纳技巧。老师利用一系列教学活动,指导高中生在处理问题时,利用学习理解类活动来梳理、整合及获取文本语言知识。第一,利用故事线来完成表格,梳理情节、要点及重点知识,得出续写的结尾要落到关键词上。第二,利用文本句子来剖析人物特性及品质,进而感知怎样利用面部表情与实际动作行为来展现一个人的性格。第三,通过剖析对话,高中生会发现祈使句、问答句及对话中的关键词可以较好地呈现对话。第四,可利用模仿或是直接应用文中的精彩语句来丰富续写文章的语言,使续写与原文在语言风格上保持一致性。在完成上述活动后,高中生能较好地了解文章脉络,掌握文章中心思想。这样不但能建立结构化知识,锻炼自身数据整合与剖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能力、判断能力,还能为读后续写建立内容框架与思维框架,有利于续写的语言与情节协同性。

三、结语

总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后续写是阅读与写作活动的有机融合,有利于高中生提高语言整体应用能力。在新课改和新高考背景下,读后续写是高考英语重点考查的内容。故此,在实施高中英语教学时,英语老师应侧重于读后续写教学,应用“读思言”教学模型等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指导高中生全面系统地阅读课文,让高中生在掌握课文内容基础上,积累写作素材,梳理写作思路,而后顺利完成续写任务,进而全面提升其阅读与写作能力,为其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指向思维品质提升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J].新课程,2021(4):196-197.

[2]杨少芝.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以Unit 2The Olympic Games为例[J].英语教师,2021(1):122-125.

[3]彭灿辉.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路径探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1(8):94.

[4]张雪华.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寫教学研究[J].青年时代,2020(13):242,247.

作者:陈晓婧

第2篇:读《矛盾论》对军队政治工作基本矛盾的思考

[摘要]新形势下的我军政治工作矛盾很多,政治工作主体的责任是把着力点放在解决我军政治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上,回避问题,就失去了研究和探索的意义。

[关键词]政治工作;基本矛盾

作为一名军队研究生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坚持在研究和探索政治工作的基本矛盾问题上下功夫。当前,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工作呈现出了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这与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清、把握不准有直接关系。如何准确地概括提炼政治工作的基本矛盾,对于科学总结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探讨政治工作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化政治工作的改革都是很有意义和价值。

一、军队政治工作基本矛盾问题的提出

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矛盾,有助于我们探讨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有针对性地做好新形势下的政治工作。我军政治工作,历经80多年,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这个事物同其他事物一样,有着自己固有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并且在政治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治工作的基本矛盾与规律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离开了对基本矛盾的认识和把握,也就不能揭示出政治工作的规律。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治工作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既给我军政治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我军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官兵的利益观念日益凸显出来,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矛盾提供了实践基础。

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在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的情况下,那时我军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新型的人民军队,建立新型的官兵关系,广大官兵在政治上一律平等。军队政治工作要求关心广大官兵的疾苦,努力改善官兵的伙食,同时教育他们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能翻身求解放,官兵的物质利益容易得到满足。政治工作是我党、我军的政治优势。但是,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命线作用如何有效巩固,成为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其中物质利益对官兵思想行为的驱动作用明显凸现,由各种利益引发的思想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突出。而新时期的政治工作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如出现政治工作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现象。再延用过去的那一套政治工作做法就显得力不从心。

二、军队政治工作基本矛盾的理性思考

政治工作的规律,是政治工作诸因素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政治工作中最本质的现象。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是决定政治工作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的总规律。认识和掌握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是从总体上把握政治工作的本质,使我们主动地、自觉地知道运用基本规律是做好政治工作的关键。所以,对政治工作规律认识和掌握的程度与政治工作取得成绩大小的程度成正比。对政治工作基本规律认识越深、掌握越好,政治工作的成绩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军队政治工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事物,探索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必须对这个矛盾体系有一个系统的、整体的把握。认识和抓住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是从整体、宏观上把握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找准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同时,认识和把握了军队政治工作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就有了合理依据和科学标准。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军队政治工作基本矛盾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政治工作理论要彻底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精神。“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官兵的本身是什么?官兵本身就是官兵的利益。政治工作要把关心广大官兵的利益作为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基础层次。军队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人是有思想的。人的任何思想活动,出发点是利益,归宿点也是利益。离开了利益分析和利益激励,政治工作就不可能把握工作对象思想和行为的实质,在实际工作中就会无从入手或抓不住要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客体利益的需求越来越成给官兵造成了一些倾向性思想问题,成为影响官兵内在动力的因素。他们希望政治工作承认和尊重官兵对现实利益的正当追求,在协调和增进官兵利益方面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保障。恩格斯指出:“人类的一切活动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当人们的行动背离规律要求的时候,虽然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效果并不是预期的。”所以,用观念的幻想的联系来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就会发表十分荒谬的见解。

政治工作要处理好理想信念教育和官兵利益问题的关系。官兵利益是基础,理想信念是方向,必须坚持客体利益的基础性地位与主体政治的主导性作用。官兵的利益既包括与个人生存和发展直接关系的个人利益,也包括建立在这种个人利益总和之上的集体利益。理想信念说到底是人们利益的集中体现和提升,不讲官兵利益的理想信念是没有感召力的,而没有精神追求的物质生活是贫乏的,不顾集体利益的个人利益是短暂的。政治工作应引导军人树立尽职尽责讲奉献的观念的同时要不断给军人在现实中对利益需求的认可,在可能的情况下,满足军人的合法合理的利益要求,贬低或抬高某一方面,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政治工作不仅要教育大家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同时还要在合法的范围内,尽可能的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发挥服务,保障作用。广大官兵是否安心本职工作,往往是同他们的正当利益是否得以实现是永恒的联系在一起的。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发展史》,侯敬智、蒋一斌主编,国防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

[2]《改革开放以来军队政治工作发展研究》,侯敬智主编,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3]《关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队思想政治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印。

[4]《论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主要矛盾》,张冬果著,1999年6月。

作者:龚建平

第3篇:《矛盾论》读后感|读矛盾论有感

读完毛泽东的《矛盾论》,很有回到高中时期整天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感觉,熟悉的理论,熟悉的句式,熟悉的观点。但或许是在大学中浸淫了2年,对社会,对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猛然觉得那些关于矛盾的理论,能够很自然的解释一些问题,这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

关于矛盾,《矛盾论》中首先提到的是它的普遍性与绝对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换言之,没有了矛盾,世界也就停止发展了,那么这个世界也将不存在。因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所以当一个物体停止运动和发展了,那么它也就没有绝对存在的理由了。

所以有时候经常会看到,我们去怪罪政府很多事情没做好,甚至都没有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于是我们在网络上、在现实中去揭露一些政府的丑陋与罪恶。这可以看成是政府与人民群众在某一个特定的阶段站在了互相对立的面上,虽然本来不应该是这个情况的。但换个角度想,只有通过这样的矛盾,政府才会将执政于民的理念贯彻的更加完善,而人民群众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政治素质,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使本来看上去不存在矛盾的两方,其实也是存在矛盾的,因为他们都在发展,而有发展就必定有矛盾的推动。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理论的精髓所在,即便你总想找个例子出来去推翻矛盾的普遍性存在原理,但最终还是会无功而返。而这件事本身何尝不是一中矛盾呢?你始终想找,却始终找不到。所以,矛盾的世界是奇妙的。

聊完了矛盾的普遍性,再来看看矛盾的特殊性。“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据。”在我看来,毛泽东对于矛盾特殊性的解释是很到位的。既然矛盾的普遍性推动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展,那么与之对应的矛盾特殊性必然也存在与所有事物中。若没有特殊性,那么这个世界将是同一的,而同一的世界又怎么会有发展的源动力?

这就好比我们所存在的这个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的国情,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发展情况都不一样,这才构成了五湖四海,各色皮肤、千姿百态的大世界。如果这个世界被一个国家统一了,那么结果会怎么样?整个人类也许就丧失了竞争意识,整个社会也许就会停滞不前。讲述这个例子,其实可以更好的理解为,矛盾的特殊性与矛盾的普遍性是同等重要的。可能这一点毛泽东在文章中没有细说,但我在这里指出来,是觉得矛盾的特殊性既是对于矛盾普遍性存在的证明,也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至此,关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它们的关系便陈述完了,这本身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和理论,缩在这草草千字的文章中着实也难讲述清楚。

那么,既然矛盾有着特殊性,我们解决问题的依据也要从这个理论中引申出来,这便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毛泽东在文章中说“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读后感 )或许很多人根本没有学过矛盾论,也不知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的理论,但所有人都知道一把钥匙只能配一把锁。这说明在人大脑的深处,对于矛盾问题的解决是有一个天生的潜意识的,那就是所有问题都要经过分析,只有正确的锁才能打开正确的钥匙。然而在历史中,我们也看到,即使是《矛盾论》的创作者毛泽东本人,也犯下过很大的错误,比如文化大革命便是典型的不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去操作,最后酿成悲剧的例子。这里再插一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其实也是矛盾的,拿毛泽东来说,他很好的诠释了矛盾论,很好的诠释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而自己却也因为没有按照理论去做而犯下过错误,所以矛盾真的是无处不在。

话题在回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上来,我们在现实中能够举出很多很多的例子,甚至包括一些自古就有的成语,如“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也揭示了这个道理。法院判决每一个案子,都要根据案情的不同来定罪。比如同样是杀人,最近最热的两名杀人犯——药家鑫与夏俊峰,一个是撞伤人之后拿刀继续捅死伤者的学生,一个是因为城管执法暴力,为了维持生计而被逼杀人的小摊贩。在网络上,我们看到的意见几乎是一边倒的。对于药家鑫,人民群众发出了“此人不死,王法不在”、“杀人偿命”、“十恶不赦”的声音,而对于夏俊峰,更多的人则是同情这样一个小贩子,同时还怒斥城管暴力执法是罪有应得。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对于同样的杀人犯,他们有不同对待方式,但是法院最后的判决结果却是一样的——死刑。这其中首先牵扯到了矛盾的特殊性,他们因为不同的原因杀了人;再之后,人民群众与法院都对具体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群众对于两人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法院对于这样重大的案件更是分别采取了慎密的调查与仔细的取证;最后,我们也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他们的二审终审判决都是死刑,因为他们的行为无论出自何种原因,都触犯到了人类道德的底线,他们夺走了别人的生命。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讲道: “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我们在之前讲述的两件事情中,可以看到不止一对矛盾的存在——杀人犯与被害者间的矛盾、人民群众与杀人犯之间的矛盾、法院与杀人犯之间的矛盾、被害者家属与杀人犯之间的矛盾……当然,我们说杀人犯与被害者之间的矛盾是所有矛盾中最重要的,因为这对矛盾直接导致了案情的发生以及后面所有的矛盾,这便是主要矛盾。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习统筹兼顾。所以,我们可以理解法院在判决的时候,是以基本事实为准绳、以主要矛盾为重点来进行的,在两人杀人的既定事实成立的基础上,做出了死刑的判决。但同时我们也相信,法院的判决绝对不仅仅只是光看案

情的本身,案情所带来的社会影响、人民群众对于案情的看法以及案情之外的一些联系都是法院在判决时候所要考虑在内的因素,这也就是对待次要矛盾时的一种统筹兼顾的方法。

拿我自己来讲,在整个大学四年里,会有一个终极的目标,而我这四年甚至更长时间,就会为这个目标而奋斗,那么这个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与困难便是主要矛盾,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解决这一个主要矛盾并最终达到目的。当然,在整个大学四年中,你不会只为了那一个目标而做事,期间我们会碰到很多有意思、很精彩的事情,拿我自己来讲便是像参加广告比赛、参加实习这样的机会。而你在萌生去做一件与终极目标无关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去衡量这件事对完成终极目标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如果参加一个比赛会耗费我很多精力与时间,那么在计算这件事的性价比的时候,我会考虑放弃它并继续走回正常的轨道。这便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只有牢牢抓住重点,才能完成预期的目标。

《矛盾论》中的理论是具有极强现实指导意义的。正如毛泽东自己在原文中所述:“如果我们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上述这些要点,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不利于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

其实在《矛盾论》中,毛泽东还提到了很多其他关于矛盾方面的理论,但我认为已经将自己深有感悟或者体会的几点陈述在了上文中。

《矛盾论》是一篇关于矛盾的总论,作为一个涉世并不深的大学生,想要参透其中的道理、原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拿他另一篇《实践论》中的观点来说,有些理论纸上谈兵不行,必须要在实践中去认识它,这样才能真正领悟、体会到这个理论的真谛,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4篇:读矛盾论 后感

读毛泽东《矛盾论》

以及唯物辩证法运用在当今现实社会中的思考

保险学院 09社保 付敏 2009311523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的思想界产生史无前例的变化,很多人都在怀疑马克思的主义是否能够运用到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然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这里我不想讨论社会主义是否真的是中国的唯一革命道路,而我关心的是共产党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成功的以及现实社会中马克思主义还能提供的指导,而且主要讨论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部分。

以下将分为大致三个部分来阐述我的理解:一是马克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而是毛泽东关于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三是关于中国现实社会中的问题解决的我的思考。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理论,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统一的整体,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发展变化之中,每一事物都有其运动规律。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一切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体;矛盾即对立统一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事物的发展表现为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的过程;任何事物都自身包含着肯定和否定因素,事物的发展还表现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形上升和波浪式前进。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就是要用联系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毛泽东《矛盾论》主要思想

毛泽东《矛盾论》主要是从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观出发,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写出的。他否定了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支持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矛盾是事物的对立和统一,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矛盾又具有特殊性,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事物包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两方面,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而在我看来,毛泽东矛盾论的特殊之处是从中国革命实际出发。他阐述了中国革命是矛盾的相互对立,解决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因而中国革命从民族革命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转变。另外,毛泽东军事思想很多都体现了矛盾的观点,提出要全面的联系的看待问题,熟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再者,中国革命性质的不同是因为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不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矛盾著的力量是主要的矛盾;其他的矛盾力量,例如,残存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农民小资产者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和农民小资产者的矛盾,自由资产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法西斯主义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和殖民地的矛盾,以及其他矛盾,都为这个主要的矛盾力量所规定、所影响。总而言之,毛泽东的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的真实反映和运用。

三、中国现实问题的唯物辩证法指导

自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以来,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都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体现和具体运用。而如今,中国已处于和平时期,主要矛盾不再是封建主义和现代民主的矛盾,也不再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了,主要矛盾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面来,因而,党的工作重心应该转移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来。尤其是近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同时因为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入导致了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社会矛盾不断尖锐,腐败现象不断滋生等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以为单纯的追求经济建设以及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已经不是最主要的工作,而工作重心应该更倾向于分配与再分配的公平方面,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全体国名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数据的增长。不仅要注重分配的效率,更应注重再分配的公平。

再者,一切从群众出发,为人民服务是当工作的重要宗旨和目标,“人民”不能狭隘在部分对经济增长贡献大企业和个人,而应是全体国民!这是矛盾的普遍性,这才是党工作的根本。政治经济的腐败日趋严重,民众对政府的工作效率等已出现不信任的情况,甚至在部分地区已然出现社会**,关于这一情况,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党和政府没有充分重视政治的建设,我以为要严打严抓腐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能说当已经脱离了马克思主义路线,只能说党和政府没有充分践行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充分了解当今中国的具体现状,也没有针对具体的矛盾做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当今中国出现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但是都能够由唯物辩证法来解释,而且都能够有唯物辩证法来指导具体实践。

第5篇:读《矛盾论》、《认识论》后感

——真理与谬误是语言与定义的碰撞和错位

读《矛盾论》,读到“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彼此的对立面转换。”,突然就有一种想法——其实矛盾的双方没有转换,只是因为现实状况的改变而由不变相对显现出“变”。主次矛盾是人为区分的(在一个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是居支配地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盾的地位,起次要作用的矛盾),而固有事物以稳定态存在,只是我们经验的划分出对于我们来说主要的和次要的部分。例如,近代中国阶级矛与民族矛盾主次关系随着国内局势的转变而发生变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作为概念本身在动荡中维持原态,而它们间的不平衡性是由各自所对应的现实世界的不平衡性引起。当人们说“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相互转化”时,就常会引起人们的误解,好像矛盾变了,但其实只是现实的改变把主次矛盾这两盏帽子互换了。所谓矛盾的转换,只是语言上的逻辑。

我想可以这样说,“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些概念只是人类针对自身需求而发明的语言,任何概念都是如此,所谓本质,是人们运用理性和逻辑对于已感知到的事物的一种描述性归纳。生物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对外界的感知会转向自身的问询、向内发出信号——我们需要被感知,语言因此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通货。

语言在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呢?无疑是相互间交流的桥梁。但这座桥梁却常常蒙蔽着世人。比如不同语种的人们,即便学习了彼此间的语言,也还是无法真正交心。中文里的“冰箱”指英文中的“fridge”,这实际上是通过同一物质而引导的粗糙的对应关系。“冰箱”这个词从功能和形状上对某物命名,“fridge”却不等于“icebox”。语言性交流或许能达到“知道”的程度,但却很难做到真的理解。即便是说同一种语言的人们交流也是一样。我把这种交流的误差归因于词汇的色彩。随着我们的世界观逐渐成熟,对物体的认知也逐渐个人化,同样的词语在不同人之间色彩是几乎不可能相同的。人和人的交流是这样,如果一个人想要用语句表达自己,他首先要找到与自己的感情对应的词汇和符号,另一个人看到时,则要把这些词汇转化成自己的感情、精神,因为各自语言的色彩不同,所以即便抛开个体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发展程度差异不讲,交流也还是会存在误差。

误差无处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事例。不客气的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尽管有国情上的考量,但一定程度上也是当时革命先辈误打误撞的延伸。管文虎在《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几个重大问题上的认识局限和理论误区》一文中就对此有论述。

然而字句的误解真的说明内心的分歧吗?可能是的,但也可能不是。上文中人与人的交流过程若要延伸,便是听者将感知到的感情再用自己语言表达出来,相同的感受表达以不同的言语也存在可能。

这样说来语言简直是满口谎言的小滑头,世界真是充满谬误。难道放弃交流吗?难道只好依赖于艺术表达或者神情动作?

当然不必。客观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虽然部分始于误解,却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程。这样看来误解何尝不是一种道理?萨特曾经说过,理解思想的过程就是占有这个思想。已逝的哲人们留下的思想巨著自有后代的学者解读,譬如杜小真写《存在与自由的重负》,她真的理解萨特了吗?我不知道,谁也不知道。我知道的是,即使这是本解读他人的书,实际上我看的还是“杜小真”。毛泽东读马克思有误解,马克思读黑格尔又何尝不是?反过来看,现在说着别人的误解的我,真的明白这份误解了吗?又或者这里真的有误解吗?毕竟“误解”也是第三者、第四者甚至第N者的理解。但是误不误解的,真的很重要吗?我们在不断的误解中,不是得到了新的思考?同一幅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但无论怎样都是美的享受。思想的婴孩孕育于传播与独立的理解,而绝非完全认同。我不赞成去真正理解别人,或者说以为你真正理解别人。其一,明知是误解还要冠上他人的名头,的确不算一种尊重(换位思考至多是理解彼此的处境,人们可以互相体谅却难互相理解);其二,假设你的理解与那句子表达的意义极为接近,那实在意味着世界上少了很多精彩。设若对一切事物的定义皆同一化,世界岂不是因失去了创造的肥力而变得死气沉沉?当然,不是所有的误解的花苞都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只有依靠不懈的实践与思考,才能为误解浇灌思想的肥料。坚持这种误解也绝非是说完全将他人的意见屏蔽在外,正相反,在阅读别人的思想时,因误读而产生的新思也是在不断地丰满我们的心灵。

彼之真理,我之谬误。追本溯源,交流的误差产生于个体定义的不同。

定义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客观在于,人类对某事物的定义是对该事物的客观情况做出高度归纳(包括“鬼”、“神”等未证明是否存在的观念性存在概念);主观则在于,首先,定义这个行为由人类发出,相对于动物、植物等其他维度的世界而言,就主观了。(比方说意识这个概念,马克思断言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只有人才能有意识。这是因为我们对意识的定义只能通过人类自身的思考来完成,这一主体限定的定义过程,就决定了我们能够归纳的只有我们自身的认识活动。在动物甚至植物的世界里,可能也存在意识,只是它们不会也叫“意识”这个名字)。其次,定义行为又是由个人发出的,受到个人经历、认识范围及个体性格限制。从我们出生,倾听周围的声音,跟随身边人的语言而开始描绘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我们就以一个接受者的姿态将一切命名和定义照单全收,这种完全获得性的体验并不能满足我们对自身存在感的需索,于是之后就逐渐开始疑惑——为什么窗子不叫做“门”,门不叫做“窗子”;为什么手不叫做“脚”,而脚不叫做“手”······在源源不断的疑惑中,我们最能妥协的应该是名词、数次、量词等非常客观的词类,若说到形容词、副词,无论和周围的人在细微处如何磨合,也还是不会达到完全一致。在个人处境中我们逐渐对一些字词有了深刻的体会,之后,在新的历程中这种体味又不断地被否定与修饰。(笔者按,“定义”这个词本身也是定义行为的结果,为了逻辑的完整,在此文提及的“定义”专指人类的定义。)

即便对一个人而言,定义也是动态的。人的一生少不得要前后矛盾几次,若因要信从自己从前的某个观念就放弃新的思考,未免可笑。“萨特在漫长的哲学生涯中,研读过马克思主义著作,曾几度与共产党合作,却又没有间断与共产党的论争。直至50年代初,他还是一方面谴责苏联的集中营,一方面又认为苏联是一架出了“事故的机器”,认为总的说来苏联是站在正义人民的一边。1948年,他发表剧本《肮脏的手》,这是一部被视为具有反共倾向的作品,萨特后来也禁止在未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在社会主义国家演出这出剧。而至1952年,他又与共产党合作,参加营救因反对印支战争而逮捕关禁的亨利·马丁的运动。”(引自杜小真,《最后一位哲学家》)人的行为本来就不应该被语言所限制。人一旦停止怀疑,就容易变得盲目。我所以总是坚持区分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等带有立场性的信仰与单纯的信仰。无论政治信仰还是宗教信仰,一旦某个基于现实情况考量的行为背离,就会被贴上“卑鄙叛徒”的标签。这些信仰只是对外的、一时的“信”,不同于单纯信仰对自我的实现与寻求。比如,文革中人格的互相抹杀不仅消弭在侮辱性的批斗中,也湮灭在人们对一个错误的坚信和坚持。语言在表达上已经不尽如人意,若一时的言语便成了终身的烙印,就更可悲。

人的一生,纵向来看,不同时期的“我”都是一个存在;横向来看,不同时期的“我”又与他人相互独立。语言在追求真理过程中实在是很好的工具,这并非体现在看似其乐融融的沟通中,而恰恰体现在言语与心意的误差上——与他人的误差、与自身的误差,正是从外、内两个方向对自身的认知进行完善、提升。

另:

毛泽东的《认识论》里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检验标准。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我们要通过实践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用理性认识指导实践。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这是目前我对《认识论》的印象,总觉得其中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步读起来颇为含糊、抽象,以《矛盾论》为起点对追求理性认识这一点提出一些我的看法。我把当时听老师讲这两篇文章时心中闪过的疑惑沿着思路展开来,没想到越写到后面就写得越发散,也没有很多对原文的论述,希望老师别判我偏题。信手随笔,很多胡言乱语,还望老师指正。

冷忠晓

中国人民大学

第6篇:读《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有感

读书笔记

——读《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有感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意思。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诸多故事中的一个人物角色,不同的人对他的看法截然不同。鲁迅也有类似的对《红楼梦》的评价,《红楼梦》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的书。谁是作者谁是续者姑且勿论,但就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读《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也是如此。

每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价值取向不同,对文学人物形像的理解自然不尽相同。同样的道理,同样一篇文章,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看法。就如同20世纪60年代初,作为一名执业建筑师对当时建筑理论及其教条方面的问题所作的反应……每个人的受教育和知识文化程度不同,所处的社会背景不同,人生价值取向不同,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不同等等,都会导致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大相径庭。在建筑艺术领域里,建筑师通过某种手段把意向的抽象思维表现成建筑,他的建筑所带来的社会价值是事实,但是欣赏这座建筑的人对它的理解不大可能与作者本人创造这件作品时的思维是一样的,尽管建筑本身的社会价值是绝对的,但是它所带来的思想教育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尽管看法各有千秋,但建筑终究是那个指定的艺术品,不会是另一个。而以我现在浅薄的知识储备来说,想要从文丘里的建筑作品中剥离分析出他的建筑理论或是思想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了。因此我也只能作为一个读者,或者说是崇拜者来看这本书,至于从中找到并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那怕是不可能的。

说道这本书,就该先谈下它的作者了。文丘里早期的工作受到路易·康和艾罗·萨里南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米开朗基罗、帕拉第奥、勒·科布西耶和阿尔瓦·阿尔托很大的影响。他说道:“在所有作品中,阿尔瓦·阿尔托的作品对我的启示最大。它最具动感、最有联系性,是学习艺术和技术最丰富的来源”。文丘里设计的建筑总是与社会、文化相关。他的创意灵感来源于所有的历史建筑和现有模式,因此他所设计的建筑既有个性,又与当地环境紧密相连。尽管他已经放弃了许多信仰,但他的作品还是被认为是后现代时期的一部分。罗伯特·文丘里的作品与著作与20世纪美国建筑设计的功能主义主流分庭抗礼,成为建筑界中非正统分子的机智而又明晰的代言人。他的著作《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1966年)和《向拉斯维加斯学习》(1972年)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宣言。他反对密斯·凡·德罗的名言“少就是多”,认为“少就是光秃秃”。他认为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群众不懂,而群众喜欢的建筑往往形式平凡、活泼,装饰性强,又具有隐喻性。他认为赌城拉斯维加斯的面貌,包括狭窄的街道、霓虹灯、广告牌、快餐馆等商标式的造型,正好反映了群众的喜好,建筑师要同群众对话,就要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于是过去认为是低级趣味和追求刺激的市井文化得以在学术舞台上立足。 设计的时候,文丘里喜欢将简单而有美丽雕花的格式合并在一起,还经常在全面设计规划图中将讽刺和喜剧寓于其中,常以国际风格和流行艺术为指导,其作品还被当作设计平面的典范,这些模式常具有纪念性和装饰性。他以标记和符号为装饰,运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并将其融入他的设计中。他说道:“建筑学应该涉及到建筑的社会和历史之间的关联”。 文丘里总在盛大的背景下将联系和同化合为一体,使他的建筑以一种和谐的方式与当地的环境相得益彰。他们不会因为已有的目的而忽视四周的环境,他这样说道:“我喜欢建筑中的复杂性和对立性,这建立在近代观点的模糊性和丰富度中,还包含在与艺术的联系之中。建筑师再也不能被正统现代主义的清教徒式的道德说教所吓服了。我喜欢建筑要素的混杂,而不要‘纯净’;宁愿一锅煮,而不要清爽的;宁要歪扭变形的,而不要‘直截了当’的;宁要暧昧不定,而不要条理分明、刚愎、无人性、枯燥和所谓的‘有趣’;我宁愿要世代相传的东西,也不耍‘经过设计’的;要随和包容,不要排他性;宁可丰盛过度,也不要简单化、发育不全和维新派头;宁要自相矛盾、模棱两可,也不要直率和一目了然;我赞赏凌乱而有生气甚于明确统一。我容许违反前提的推理,我宣布赞成二元论”。 但这一系列似乎与正统现代建筑理论大相径庭的主张与这篇宣言的“温和”性格并不相悖,在接下来的9个章节中,作者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和包罗万象的例证,逐步将“建筑的复杂与矛盾”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抽丝剥茧的呈现在读者面前。正如他所言“分析包括把建筑分成部件„„这种分解是所有创造活动中存在的过程而且对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在此有必要重申的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一解决新的矛盾就会产生,又开始了新的矛盾运动。在新旧矛盾之间绝对不存在哪怕一刹那的无矛盾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时时有矛盾;总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建筑也不例外,无论是其理论,还是实体。

一部著作、一种思潮的的诞生自然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建筑与城市规划界引起轩然大波,《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就是这一思潮下的产物。作为对于特定时代建筑学和建筑师所面临问题的回应,这本著作虽以不同于他人的价值观作为出发点,但异曲同工的与当时其他著作一样体现了对多样性、复杂性的城市环境与建筑的推崇。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很大一部分就在于现代主义的强势抹杀了建筑的多样性、复杂性。多样性本身就意味着复杂性,现代主义所推崇的城市秩序下的简单功能功能主义自然受到批判。1991年文丘里获得普利兹克奖写过一篇题为“Looking at Architecture with New Eyes”的评论文章,“文丘里之所以是一个真正出色的建筑师,是因为他拒绝被冠以任何标签、称号。因为他对冠以标签的原则标准持有疑问。他要求我们就像他之前的导师路易斯・康要求的那样,对于建筑的传统类型进行一个彻底的反思,甚至是我们自己设立的那些归类。最后,因为他教会我们,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建筑、所有的建筑——不仅是他自己的建筑,虽然可能失去建筑的一些光彩,但肯定能更好的直视重点。” 开放的、不先入为主的视角为文丘里的理论提供了令人印象深刻、出乎意料却又对现实敏感而清醒的评价。在人们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普遍理解中,有些话就像是在为后现代的建筑批评铺路:比如“坚决反对复古”,“坚决反对外加装饰”等。这正好印证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对法则的态度——任何法则一旦绝对化,就会受后人以柄。在文丘里眼中,时代是反常与不定的,于是现代主义建筑的规则就成为他批判的对象。文丘里认为:建筑,如果真像维特鲁威所言:需要“实用、坚固、美观”的话,那么其本身就是复杂与矛盾的,二元对立的,体现着兼容的困难统一。现代主义建筑被他认为是“清教徒”式的——装饰、具象、传统均被定为罪恶的象征。“少”是一种精简,精简是为了促进整体的复杂。时代赋予建筑扩大的规模和复杂的建筑目标,使得人们必须检验建筑方法。它迫使人们再度承认并发展视觉不定性中内在的多样性,既不是少,也不是多。提倡两者兼顾的文丘里自然也不会容忍“形式追随功能”这样绝对的论断存在。文丘里认为形式和功能是互相依赖的关系,他问“谁追随谁?”。他以理查德医学研究大楼为例,说明形式在这座建筑中以一种矛盾的方式服从功能;实体与外形服从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实体服从结构功能,外形服从空间功能。对于后现代主义建筑来说,功能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社会的不定性让建筑的形式开始追寻除了功能以外更多的东西。现代主义法则坚决反对复古,要创时代之新;文丘里不否认创新,但是对于“坚决反对传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首先他提出了自己对法则的观点——法则具有适应性和局限性。法则的适应性要求法则在废除之前必须存在,他援引柯布西耶的名言:没有体系就没有艺术。而法则的局限性使得法则不能永恒——反常和不定在社会中是正常的。文丘里反对现代主义坚决去除传统的做法,他希望能够非传统地运用传统。不论是传统的建筑要素还是建筑方法都应该以一种新的存在方式进入建筑中。受波普艺术的影响,文丘里认为要想使作品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不致因为变化而被破坏——像柯布西耶的屋顶花园那样——建筑师就必须掌握传统建筑语汇的意义。在城市尺度上文丘里肯定了低级酒吧间和下等夜总会在建筑中存在的价值,由于波普艺术的出现后现代建筑越来越重视这种建筑“俚语”对大众的意义,因为在城市中这种尺度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较好。波普艺术主张流行、大众的文化进入高雅艺术,于是文丘里也开始思考如何用低媚文化的语言表达建筑。由于传统元素在文化中带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文丘里认为老一套的题材在新的背景中会产生既新又旧,既平庸又生动,模糊不定的丰富意义。这一思想,在他设计的母亲住宅中体现的很充分:他的立面运用了许多传统的元素表示门和窗,但同时又把尺度改变,与这些传统元素本身给人的尺度感形成矛盾。这也造成了这座建筑“既大又小”造成一种模糊不定的感觉。在这座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代表作品中,装饰作为立面的一个主要象征元素和构图元素出现,与现代主义建筑信仰的“装饰就是罪恶”形成强烈的对立。在他的其他著作中,他甚至主张建筑看起来要像商业性的广告牌那样有装饰性的门面,而不是像正统的现代主义建筑那样,形成一个以功能决定外形的建筑。文丘里肯定古典建筑中有着杂关系的构件,这些构件在不同程度上即是结构又是装饰,通常是丰富的,有时又是多余的,为了形式和象征的需要而存在。

针对建筑的复杂与矛盾,文丘里形成了自己的设计方法,并在后现代建筑中广为使用。 对于建筑中的矛盾他提出了两种处理办法——适应矛盾和矛盾并列:适应矛盾就是容忍与通融,允许即兴活动。它包含着典型的解体——结果已近似和保留告终。另一方面,矛盾的并列是不妥协。它包含着强烈的对比和不调和的对抗。适应矛盾的结果可能是整体性不纯,矛盾并列的结果可能是整体性不强。对于前者,他认为现代建筑中,由于框架结构和成批生产的技术要求而长期局限于采用的矩形形式已经不能做到适应矛盾,建筑呼唤斜线。对于后者,他以古典建筑为例,总结了总体中矛盾并列的方式:强烈的毗邻(剧烈变化的并列)、并列的方向和重叠。室内室外是建筑中永远存在的一对矛盾,现代建筑提出消解矛盾的办法:室内和室外融合。而文丘里则赞同路易斯・康的说法:建筑是藏身之处。他认为建筑与环境和场地的关系以及建筑内部的空间,应该用两套系统(双层外皮)解决。他不赞同空间的流动,认为一个空间需要有明确的维护界面。 文丘里赞成由外而内的设计手法,肯定空间中的空间。多层维护的建筑,不仅能够因为重叠产生的矛盾并列而具有复杂的艺术效果,更能使建筑适应外在的环境,并造成丰富的室内效果。虽然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多层维护之间形成的残余空间,是不经济的,但这些空间固有的合格性以及对比和对立也符合康中肯的说法:一座建筑应该有好空间又有坏空间。文丘里用一句令人费解的格言来总结他的设计方法:对困难的总体负责。困难的总体不是单一和简单,他肯定古典式的三段式构图,以及被近代建筑压制的二元并列。在这里它主要对建筑的形式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建筑师应该运用折射和占支配地位的连接体部件来突出总体,对

二、三甚至更复杂的总体负责。对于建筑的矛盾,他的适应矛盾以及矛盾并存的观点,会造成建筑的整体性不纯和整体性不强。此处他又经有大量的古典例子得出结论来解决“整体性”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现代主义中的一些规则仍然是我们设计评判标准,以文丘里的作品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大体让仍然没有突破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他的作品中充满对现代主义规则的反动。这也正印证了后现代一词对那个时代的概括:后现代作为现代的衍生物。文丘里代表波普艺术一派的观点,主张现代建筑从“纯粹精神”的高度降落——“也许从粗俗且为人所不屑的日常景观中我们能吸取生动而有力的、复杂和矛盾的法则,把我们的建筑变成文明的整体。”。

在“后后现代”的今天,反常和不定更加明显,建筑已经失去了永恒的属性,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关于什么是建筑的问题,或许我们应该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中走出来,不再为其招魂,而是发现当下鲜活的定义。

正如文丘里曾说“像所有超越时间而存在的作品一样,阿尔托的作品可以许多方面被解释,每个解释都比这一刻或多些或少些真实,因为这个作品是如此有品质而蕴涵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意义„„但是对于我来说,当我挣扎要完成这篇文章时,阿尔托最令人喜爱的的特点就是他从没写关于建筑的任何东西。” 也许这就是他略带幽默的自嘲地对于我们及他自己的困惑所给出的回答。而这也正是我对于文丘里的感受!我也在努力的理解着《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的观点!或许它需要我更多次阅读才能让我更贴近作者的思想!

参考文献:

罗伯特・文丘里著.《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周卜颐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第7篇:读矛盾论有感

矛盾论读后感

在拜读这本著作之前,我先了解了一些他人对矛盾论的评价。这是毛主席继实践论之后的又一哲学著作,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从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方面,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发挥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的哲学专著,其论述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事实上,我发现除此之外,矛盾论对我的日常学习生活其实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以下是本人对于矛盾论对我们生活中的启示一些不甚成熟的看法。 矛盾论指出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是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而且形而上学是简单地从事物外部去找发展的原因,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书中还阐明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正如我们一些良好习惯的形成。好的品质并非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师长的教导,身边朋友所树立的榜样,最重要的,是自己有意识的严格要求和自我约束。去年开学不久我就发现每到晚上,在教室或图书馆自习的学长学姐数量很少。后来我发现身边的同学在课余时间更偏爱参加社团活动,做兼职或者是跟好友逛街,而不是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外界的诱惑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然而起决定作用的,难道不是我们自己的自制力和认准目标坚定向前的决心毅力吗?

矛盾论还提出了“ 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的论断。阿马里曾说过:“人人之中有他人,但每个人都护存自己的个性。”这说的就是人的个性与共性问题。共性不是平庸无为,更不是毫无主见随波逐流;个性也不是过度的另类和非主流。我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受到他人的影响被他人同化,而每个人同时又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寝室楼下粘贴了本栋优秀党员的照片,旨在让大家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生活中应当善于发现他人身上值得学习的闪光点,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优点,同时也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识,保持住自己原有的良好品质。

以上两方面就是我读完矛盾论,再结合自己平时所见所闻的一些想法。毛主席是一代伟人,也许从他的高度来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对现在的我来说还是有些难度,但我希望能够学习领会他的智慧和精神,在思想上真正成熟起来。

第8篇:读矛盾论有感

篇一:读矛盾论有感

最近很想拜读毛泽东的《矛盾论》,不禁为其的深刻论述所折服。当我接触《矛盾论》之初,我觉得《矛盾论》是极其复杂的。它当中明确要求我们要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运动的、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为万事万物都是具有矛盾的。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在 1937 年写的。该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大量具体而生动的例子全面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并且在许多方面发挥发展了马克思和列宁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成功的分析和解决了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的复杂矛盾。

在今天,仍然指导着我们的实践。他永恒的生命力所在,是它系统的论述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法则,发挥了列宁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实质和核心的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实践的正确的认识论。毛泽东同志写作矛盾论时,是为了使党和人民从思想上认识到教条主义的错误,从实践中认识到辩证法在认识世界中的巨大威力。

矛盾是由相互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统一体。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方面各有其特点,这又构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以构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无所不在。毛泽东同志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革命导师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地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并适用之,开辟一条新道路,引导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

事物的矛盾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只有通过分析具体事物的矛盾,分析在具体事物中体现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联结,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我们作研究写论文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向人们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和结论因而促进理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有些作者弄了一条厚厚的面纱把自己乔装打扮起来,自己以为很美,殊不知已经隔绝与别人进行目光对视和交流的机会,结果是于人于己都没有任何好处。

总之,这篇论文值得我学的东西太多了,应该好好品味和领悟。

篇二:读矛盾论有感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在1937 年写的,在60 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指导着我们的实践。他永恒的生命力所在,是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大量具体而生动的例子全面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系统的论述了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法则,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成功的分析和解决了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的复杂矛盾,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实践的正确的认识论。

矛盾是由相互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统一体。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方面各有其特点,这又构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以构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无所不在。毛泽东同志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革命导师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地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并适用之,开辟一条新道路,引导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着重分析了矛盾的特殊性,分析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联系,提出了共性和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的重要论断,为解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做出了卓越贡献。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表现在:首先,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其次,把握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关键。再次,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贯穿于对立统一的全部内容之中,是深刻理解和正确应用对立统一规律的钥匙。以中国革命的实践来看,中国革命的成功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大的历史趋势下发生的,这是矛盾的普遍性。而中国革命在资本主义没有大的发展的情况下就取得了胜利,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

如今,世界在变,世界在发展,但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用矛盾分析方法对待一切却永远是充满生命力的,特别是对于青年一代,更具有指导意义。世界上矛盾无处不有,人生中矛盾无时不在。人生矛盾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存在于人生的每个方面。青年一代的我们,正处在热情如火的时期,面对的矛盾更是复杂与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对待问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特别是在理想人生和现实人生、情感与理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这些方面,更应注意,更应要求我们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分析方法去对待。在理想人生和现实人生方面,应正确认识到理想人生必须植根于现实人生之中,同时又要用理想人生来指导推动现实人生的实践活动。在人生这一普遍性创造自己人生的特殊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着作权归作者所有。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包括图片、视频、附件等)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用户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作品务请注明出处,机构云平台、个人云空间的建设权、管理权、所有权均归实名机构和实名师生所有,与世界大学城无关。

篇三:读矛盾论有感

根据部机关的统一安排,最近一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矛盾论》、《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三篇毛泽东同志的经典着作,在学习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注重融会贯通文章中所提出的一些基本观点,另一方面又充分运用这些基本观点来解释和回答自己在思想上、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很受启发,很有>收获。

《矛盾论》、《实践论》和《反对本本主义》三篇文章相互联系,统一于一个整体,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辉。其中《矛盾论》揭示了事物矛盾的特性、作用和意义,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原理,对我们科学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具有很强的宏观指导性。通过研讨《矛盾论》,我感受到了学习的无穷乐趣,也更加坚信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博大精深和伟大正确。主要体会有三点:

一、矛盾是开启科学思维的“钥匙”

《矛盾论》中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具有多种特性,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同时还区分为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矛盾的这些特性掌握了,我们也就掌握了科学思维的“钥匙”。

在进入组织部工作之前,本人对“村干创业”工程的认识就很肤浅,仅仅认为这是农村税费改革后弥补村干部工资不足的一种重要手段,有条件的村干部可以创业挣些“外快”,没有条件的大可不必“住里钻”。但通过学习《矛盾论》,回过头再来看“村干创业”,不得不为市委的正确决策叫好,对“村干创业”的认识也实现了由表及里、由个体到整体的转变。

“村干创业”无论是作为一个工程来讲,还是作为一种现象来看,它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当前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都是息息相关。从矛盾的普遍性来分析,“村干创业”是全民创业的组成部分,提倡村干部创业,是还村干部予应有的权益,是尊重村干部权益的表现,是落实中央十六大精神的一项具体行动;从矛盾的特殊性来分析,“村干创业”区别于农民创业,区别于工人创业,在于其创业的对象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村干部,其意义就不仅仅局限在村干部本人致富上,而在于进一步发挥村干部这支“领路人”、“服务员”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作用,让村干部先行一步创业,先行一步富裕起来,正是为下一步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积累技术基础、信息基础、市场基础,甚至经济基础,为村民致富找路子,出点子。另外,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分析,村干部作为代表村民行使集体资产管理权的“当家人”,必须正视群众反映,慎重对待手中的权力,正确处理好群众创业与服务、平等与竞争等关系。从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还可以得出村干部自身素质与市场经济不适应才是“村干创业”的主要矛盾,而有的村干部所说的“群众意见大”只不过是一种次要矛盾等等。

因此,坚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也就是用矛盾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分析事物,有助于接近客观、远离主观,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相来面目,有利于加深对事物内部规律的认识,实现科学思维、立体思维。

二、矛盾是推动工作创新的“动力”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这是《矛盾论》告诉我们的。

现实工作中,我们正是坚持对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才推动了一项项工作的创新。

比如,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客观要求与党员流动日益复杂、日益频繁,党员管理难度日益增大的现状产生了矛盾,就促使我们启动了党员“安家工程”;又比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与农村广大党员致富本领不强、先锋作用发挥不够之间的矛盾,促使我们开展了“村干创业”、“小康示范区”活动等等。这些创新实践,就在于我们敏感而又及时地抓住了那些比较细微的矛盾。如果事物不存在矛盾,那么创新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

因此,只要在工作中善于捕捉矛盾,善于把握矛盾,善于剖析矛盾,善于利用矛盾,就一定能够推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创新,不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来,矛盾也就是生产力。

三、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既然矛盾不处不在,既然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于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那么在处理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上就要坚持多从事物内部找原因。

比如,一个单位职工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但如果按照《矛盾论》的观点,也并非不存在矛盾。只不过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矛盾统一于一个整体之中,构成了相对的和谐。当一个员工与其它员工发生观念上的分歧、利益上的冲突时,也就产生了矛盾。这时我们就要保持冷静,用矛盾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同事之间的矛盾,从矛盾的内部找原因,一事一议,就“事”论“事”,而不要把过去的一些陈年旧事搬出来讲,更加伤害对方的心,也不要把与特定矛盾无关的人扯进来,进一步把矛盾扩大化。是什么矛盾,就讲什么矛盾,始终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这样,我们就会把矛盾控制在小范围之内,减少小磨擦,避免大矛盾,真正达到和谐共处。

对于矛盾,我们大可不必视而不见。矛盾具有同一 性,可以相互之间转化,也就是说,矛盾既具有积极的内核,又具有消极的内核,其结果之所以不同,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对待,去处理。只要把握行当,处理有度,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诚如《矛盾论》中说,党内不同思想的对立和斗争是经常发生的,这是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新旧事物的矛盾在党内的反映。党内如果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对于一个党如此,对于一个单位也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更是如此。

只要我们坚持用矛盾的观点来处理人际关系,我们就会减少矛盾、化解矛盾,转化矛盾,促进和谐。

在今后的过程中,我将进一步加强对《矛盾论》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坚持用崇高理想鼓舞自己,用坚定信念鞭策自己,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上一篇:新建装置下一篇:四年级语文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