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矛盾研究自考试题

2024-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浙江矛盾研究自考试题(通用8篇)

浙江矛盾研究自考试题 篇1

浙江省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唐诗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42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出自

A.卢照邻《长安古意》

C.王勃《临高台》

2.《唐诗纪事》的编者是

A.尤袤

C.胡应麟

3.《秦妇吟》的作者是

A.白居易

C.司空图

4.李白,字太白,号

A.青莲居士

C.香山居士 B.江湖散人 D.白云居士 B.韦庄 D.温庭筠 B.辛文房 D.计有功 B.骆宾王《帝京篇》 D.唐太宗《帝京篇》

5.晚清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提出了诗盛于“三元”的说法,“三元”是指

A.元嘉、元和、元祐

C.贞元、元和、元祐

6.______ 的编者是西域人辛文房。

A.《唐才子传》

C.《唐百家诗选》 B.《全唐诗》 D.《唐诗品汇》 B.开元、元和、元祐 D.元嘉、贞元、元和

═══════════════════════════════════════════════════════════════════════════════

-本套试题共分4页,当前页是第1页-

7.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有

A.钱起、刘长卿、韦应物

C.王维、孟浩然、柳宗元

8.《全唐诗》编于清代

A.康熙年间

C.乾隆年间 B.雍正年间 D.嘉庆年间 B.王维、孟浩然、储光羲 D.王维、韦应物、柳宗元

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自杜甫的______ 诗。

A.《蜀相》

C.《秋兴八首》 B.《咏怀古迹五首》 D.《登高》

10.“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出自

A.白居易《与元九书》

C.白居易《新乐府序》

11.《又玄集》的作者是

A.高仲武

C.韦縠 B.顾陶 D.韦庄 B.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D.陈子昂《感遇》

12.晚唐时期,曾发生了与宦官关系极大的政治事件是

A.黄巢起义

C.牛李党争 B.永贞革新 D.甘露之变

1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诗句的作者是

A.陈子昂

C.张九龄

14.“文章四友”是指______ 四人。

A.李峤、崔融、卢照邻、杜审言

C.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B.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 D.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 B.张说 D.孟浩然

15.“人事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出自刘禹锡的《______》诗。

A.始闻秋风

C.金陵怀古 B.西塞山怀古 D.金陵五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6.下面哪些是宋人编纂的类书?

A.《太平广记》

C.《太平御览》

E.《艺文类聚》

B.《文苑英华》 D.《册府元龟》

17.下列诗人属于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有

A.王维

C.储光羲

E.范成大

18.下面的诗句哪些是杜甫所作?

A.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C.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E.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9.上官仪的“六对”“八对”包括

A.偏枯对

C.双拟对

E.流水对

20.宋代有代表性的杜甫诗注本有

A.《九家集注杜诗》

C.《杜诗镜铨》

E.《杜臆》 B.《分门集注杜工部诗》 D.《杜诗详注》 B.同类对 D.叠韵对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D.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B.孟浩然 D.裴迪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2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__登高____》诗。

22.李白诗歌明代的代表性注本是由___胡震亨___所注的《李诗通》。

23.唐代科举考试中每年都举行的,被称为“岁举”,这主要是指进士和_明经_____两科。

24.《李太白全集》注者和《李长歌诗汇解》的注者是同一人,他是清人_王琦_____。

25.初唐歌行的赋化特点,在描写都城的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标志性作品有李峤的《______》。

26.《野望》的作者是初唐诗人_王绩____。

27.《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诗的作者是盛唐诗人__岑参____。

28.在现存的唐人诗作中,最集中反映唐代行卷诗风貌的,是宋人王安石所编的《___唐百家诗选___》。

29.在唐代优秀诗人中,___李贺___以擅长写鬼著称,所以被称为“诗鬼”。

30.“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出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______》诗。

31.明人_高棅_____的《唐诗品汇》,是古代有关唐诗分期的重要著作。

32.“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出自____杜甫__的《月夜》诗。

33.“画图省识春风面,__环佩空归夜月魂____”,出自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诗。

34.初唐诗人__刘希夷____的代表作品是《代悲白头翁》。

3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出自柳宗元的《_江雪_____》诗。

四、作品阅读理解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6.阅读杜牧的《泊秦淮》诗,试解释和分析:①秦淮。②你是怎样理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

37.阅读沈佺期的《独不见》诗,试解释和分析:①卢家少妇。②分析“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二句。

38.李贺《雁门太守行》诗开头两句:“黑云压城城欲催,甲光向日金鳞开。”谈谈你对诗句的理解。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9.《樊川文集》

40.《辋川集》

41.赴举诗

六、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42.与古乐府相比,唐代新乐府诗有哪几个特点?

43.略述“咸通”诗人群的总体特征。

浙江矛盾研究自考试题 篇2

关键词:基层矛盾纠纷,县域联调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任务, 建设“和谐社会”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为贯彻十八大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命题, 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作出了系统性创造性的制度安排。在和谐社会建设中, 由于以村、社区为基础的基层在社会结构中的特殊基础地位, 探索积极有效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机制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天台县基层矛盾纠纷县域联调的探索

天台县地处浙江省中东部, 面积1400平方公里, 人口44万。境内多山地丘陵, 历史上该县民风较为强悍, 宗族势力盛行。改革开放以来, 该县因建房、承包土地、山林划界、劳动关系和其他因素引发的基层矛盾纠纷居高不下。进入新世纪, 随着各种制度的逐步健全完善, 基层矛盾纠纷发生的数量有所下降, 但总量依然很大, 不但牵扯了基层政府很大的精力, 而且由此引发了信访上访事件, 给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 自2006年开始, 该县在借鉴各地经验的同时结合自己的特点探索依靠社会力量调处民间纠纷的新途径, 几经调整完善, 目前形成了比较有效的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有力促进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天台探索民间纠纷县域联调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被动自发阶段 (90年代末到2007年) 。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基层矛盾纠纷不断增多, 另一方面基层干部普遍缺乏调处矛盾纠纷的能力, 而且由于一些基层干部素质不高, 在调处中不能客观看待问题、公正处理矛盾, 导致当事人对干部的调解行为不信任, 对调解结果不满, 甚至出现矛盾激化走上上访的道路。处于被迫和无奈, 一些基层干部在实践中尝试引入民间人士参与纠纷调解的新做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二阶段是自觉主动探索并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 (2007—现在) 。在见证了新做法的巨大成效后, 这阶段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有意识地去发现发挥民间调解人士的作用。同时完善相关办法措施, 使这种作用的发挥走向常态化。

天台探索民间纠纷县域联调的主要做法为:

(一) 建立民间调解人士信息库

以乡镇 (街道) 为单位, 通过个人自荐、群众联名举荐、基层干部推荐的方式, 将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善于摆事实讲道理、热心做调解说服工作的人士挖掘出来, 上报县联调委, 由县联调委统一汇总建立信息库。然后举办培训班, 邀请公检法司部门对他们进行法律知识方面的培训, 使他们既懂理又懂法。再将信息库发到各个乡镇 (街道办事处) , 并向社会公布。目前已有包括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乡镇 (街道) 部门公务人员和其他知名人士500多人。

(二) 科学划分调解人员

将调解人员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种。专职调解人员以乡镇 (街道) 擅长、热爱调解工作的人员为主, 包括部分政府人员和部分聘请的专业人员。兼职调解人员则基本上是民间人士, 包括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名望。在整个调解人员队伍中, 兼职调解人员占主要部分, 他们参加调解基本上没有报酬, 其调解人的身份更多的是一种荣誉。在日常工作中, 以专职调解人员为主, 凡是专职调解人员能够调解的, 就由专职调解人调解。如果专职调解人调解不成或者是复杂疑难的案件, 则通过乡镇 (街道) 邀请兼职调解人员一起参与调解。

(三) 采用属地为主的人员调配方式

在实际的调解工作中, 调解人员一般3—5人, 以本乡镇 (街道) 调解人员为主。一旦辖区内出现矛盾纠纷, 先由乡镇 (街道) 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控制事态发展, 然后通知组织调解人员到涉事双方当事人家里调查事情的缘起, 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双方的争议焦点, 再召集双方当事人开展调解。如果当事人执意走法律途径的, 则由当事人选择。如果当事人走法律途径后又要求调解的, 则调解人员继续调解, 直到最后调解结束达成调解协议。调解一般以本辖区调解人员为主, 遇到特殊情况, 比如当事人不相信调解人员, 则可由乡镇 (街道) 通过县联调委协调, 邀请不同乡镇 (街道) 的调解人员参加调解。

二、天台探索的实践效果

天台县基层矛盾纠纷县域联调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 激活了民间调解资源, 解决了民间纠纷多与调解力量弱之间的矛盾

基层矛盾纠纷是发生在基层群众身上的事, 具有易发、多发的特点。只有发挥群众中蕴藏着的调解力量, 才能有效地、经济地解决群众间的矛盾。但在传统调解体制下, 村一级调解小组多由村干部组成, 乡镇一级调解组织主要由所在乡镇工作人员组成, 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在村一级, 由于当事人和调解人之间地缘过于接近, 调解人与当事人之间彼此知根知底, 且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贯穿其中, 如果纠纷涉及双方的利害关系, 调解很难取得实质性效果。而在乡镇一级, 由于真正具有基层工作经验, 尤其是具有调解说服能力的干部不多, 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出现调而不解的情况。而且由于人员有限, 基层干部觉得很累, 压力很大。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以某个调解能人冠名的个人调解室, 但由于人力有限, 所能处理的调解案件也受到限制。与此不同是, 社会上却有许多民间的调解能手, 他们阅历丰富, 又懂得群众语言, 说理说服能力很强, 发挥这些民间人士的作用不但能有效促成调解事业的发展, 也能充分利用这种资源, 弥补政府调解力量的不足。传统的调解体制忽视了对民间调解资源这一巨大力量的挖掘和发挥, 导致基层矛盾纠纷多与调解力量单一、弱小之间的矛盾。实施基层矛盾纠纷民间联调, 激活了民间调解力量, 将巨大的资源潜力挖掘出来, 成为解决矛盾纠纷的巨大而持久的力量源泉, 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该县赤城街道自2013年8月与县公安局、司法局组成社会联动调解工作室以来, 聘请了赤城街道30多名县人大代表和县党代表为兼职调解员, 在短短的四个多月里成功调解的复杂疑难案件和群体性案件就多达27起。

(二) 扩大了群众的选择权, 提高了民间调解的信任度

对于民间调解来说, 群众有无选择权是民间调解能否获得群众信任的前提, 也是民间调解能否发挥实质性作用的前提。只有当事人认可了调解人的身份, 才会相信调解人的调解活动;否则调解就很难发挥实质性作用。传统调解的一大缺陷就是调解人的身份具有很浓的行政色彩。这种行政色彩浓厚的调解人身份只是当时社会体制下的产物, 而不是当事人的自愿, 往往一方认可, 另一方却不认可。这就很难使调解取得实效。天台基层矛盾纠纷民间联调探索, 将对调解人员的选择的权利交给群众。由于调解人是由当事人自己自觉自愿选择的, 这就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群众对调解人的身份认同问题, 从而为调解的成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提高了民间调解的信任度。如该县坦头镇2013年通过党代表联合接访、联合调节等多种形式, 成功及时调处了20多起较为复杂的矛盾纠纷, 广受当地群众的好评。

(三) 激发了调解人士的积极性, 促进了基层和谐社会建设

一方面民间调解人士本身具有从事民间调解的兴趣、爱好, 天台的探索使他们的这种兴趣、爱好有了广阔的发挥舞台;另一方面民间调解解决的是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 是民间称之为“化解怨结”的大善事, 而且参与调解的民间调解人士都是应政府邀请和当事人信任的基础上参与调解的, 这本身就是对调解人身份的认同和肯定, 因而使民间调解人士在精神上具有很大的满足感和荣誉感, 会尽心尽力完成调解工作。由于调解人士一般具有较好的经济条件、丰富的社会阅历、很强的说理服众能力, 而且往往来自不同的社区、村庄甚至不同的乡镇 (街道) , 与当事人之间瓜葛少, 因此能本着实事求是、合情合理的原则进行客观公正的调解, 因而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民间矛盾纠纷的完满解决, 促进基层的和谐社会建设。据统计, 三年来该县共排查矛盾纠纷12875起, 受理12733起, 成功调解12379件, 成功率达97.2%。除了跨乡镇、跨行业的重大疑难、复杂纠纷在县矛盾纠纷联合调节中心调处外, 其他90%以上的纠纷化解在了源头, 矛盾纠纷的案件受理数、调解成功率连年上升。

三、结论

(一) 基层矛盾纠纷联调就其本质来说, 是群众路线在民间纠纷调解方面的体现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 也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民间矛盾纠纷归根到底是发生在群众之间的事情, 群众的事情只能由群众自己来解决。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能够解决自己的事情。天台的探索就在于将散落于群众中、擅长民间纠纷调解的力量汇聚起来, 发挥这一群众性的力量达到解决群众之间的纠纷矛盾的效果, 因此从本质上是群众路线的体现。

(二) 在民间纠纷调解中, 政府并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更正确适当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实施民间纠纷联合调解后, 政府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调解纠纷, 看似削弱了政府的作用。但实际并非如此, 而是政府的作用发挥得更正确更适当。在民间调解中, 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构建了一个平台。一方面, 在这个平台上群众中潜藏的调解能手不断地被发现和认可, 使他们的兴趣和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另一方面, 通过这个平台群众充分实现了对调解人的选择权, 为矛盾纠纷的解决提供了民意基础, 促进了基层和谐社会建设。

(三) 民间纠纷联合调解需要超越地域界限

在乡村社会, 由于血缘、人缘、地缘关系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局限于某一地域 (如一村、一乡镇街道) , 民间矛盾纠纷反而不容易得到解决。相反, 如果打破地域限制, 在一个村发生的纠纷引入外村人士来调解, 一乡镇街道内发生的纠纷引入外乡镇街道的人士来调解, 就容易摆脱上述因素的影响, 使矛盾纠纷更好的得到解决。因此在矛盾纠纷调解中, 打破地域限制是十分必要的。鉴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 某一县域范围内的人们其生产生活、语言、风俗习惯往往比较相似, 调解起来比较容易, 因此突破一村一乡镇街道的限制, 在县域范围内对民间纠纷实施联合调解是比较可行的。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2012.11.

[2]胡锦涛.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4.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 2013.11.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 2014.10.

浙江矛盾研究自考试题 篇3

[摘要]浙江是我国沿海发达的省份,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浙江水利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水利的发展趋势。文章利用浙江水利发展的案例,分析了现代水利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存在的矛盾,探讨了这种矛盾存在的缘由,并提出了通过水利类高校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来解决矛盾的思路。

[关键词]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叶舟(1964- ),男,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浙江杭州31123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3-0010-03

高职院校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传统的办学模式,水利类院校同样如此。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水利行业所承担的任务和目标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水利已向现代水利转变,相应的行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规格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分析这种变化趋势和特点,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高职院校办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浙江是我国沿海发达的省份,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其相应的水利发展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全国的趋势。

一、现代水利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案例分析

2000年浙江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2008年超过6000美元,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与这一水平相适应的浙江水利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也作了积极的调整,而与这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水利高技能人才的供给则有一定的差距。

(一)典型案例分析

1.城市防洪工程——水利从农村走进城市。2000年,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城市防洪工程的重大决策:总投资118亿元,要求浙江省水利厅用5年时间把全省县级以上城市的防洪能力提高到50年一遇以上,杭州等重要城市达到100年一遇以上。同时提出了城市防洪不仅要满足流域防洪规划,而且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防洪工程不仅要有机地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与城市景观相协调,而且要提高城市品位。

城市防洪工程使传统的水利专业开始与建筑、市政、园林等专业进行合作,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阳市。东阳市水利局完成城防工程设计后,工程师们万万没有料到,自己认为驾轻就熟的筑堤建坝城防设计方案,被当地政府断然否决,最后采用了曾承担上海外滩、浦东新区防洪工程设计的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建成后在东阳市区河段形成了一个人工湖,不仅保障了工业用水和农业灌溉,而且市民可以在江滨公路上欣赏沿江的美景,改善了生态环境。

2.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农村与城市河道的对接。2002年浙江省政府决定投资120亿元,在全省实施万里清水河道工程,这一项目的实施使农村与城市的河道进行了对接。水利已经不是农村水利,而是全社会的水利,这方面最典型的是绍兴市。漫步在绍兴市区,人们深为这里的河道治理工程与城市景观的完美结合所折服。无论是治水广场、百花苑,还是在相关的配套道路上,都能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却看不到以往水利工程人工斧凿的痕迹。拓浚后的河道水清可鉴,百年一遇标准的防洪堤与道路、绿地浑然天成。不时有年轻妇女沿堤防石阶款款移至水畔,俯身洗濯;桨声响处,又一只乌篷船轻灵地飘过人们的视线……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已显露出“水清可游、岸绿可闲、街市可贸、景美可赏”的崭新风貌,而捍卫这一切的,正是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

当年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要求,绍兴市水利局委托浙江省地质勘察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风景规划院、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等具有不同学科的单位开展规划设计。而后的建设阶段,工程施工中涉及水利、园林、建筑、装饰工程和城镇规划等专业,因此择优选择力量雄厚的浙江环宇集团、浙江中联建设集团、市第一建工集团、市第一园林工程公司、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市第一水建公司、浙江省水电基础工程公司等具有较强实力的施工及监理单位参加工程施工和监理。

3.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从水库水源到市政工程。浙江省水利厅计划从2003年开始用10年时间解决1300万农民的饮用水问题,这个项目主要通过建设水库等水源工程、供水管网和小型自来水厂,解决城镇居民的饮用水困难。这是一个惠民工程,但带给水利部门的最大挑战是建设和管理人才的匮乏。水利部门以往的工作主要是建设水库、水闸、泵站、渠道等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而对于城镇供水等项目既缺乏建设经验,又缺乏管理知识。因此缺少市政、建筑设计和城市管理方面的大量人才,特别是供水工程建成后的维修、保养、管理问题更为突出。

4.曹娥江大闸等重点工程——水工与艺术完美结合。曹娥江大闸枢纽位于钱塘江下游右岸的主要支流曹娥江河口。本工程为I等工程,大闸枢纽主要由挡潮泄洪闸、堵坝、导流堤、连接坝段以及管理区等组成。按照规划目标,曹娥江大闸枢纽要建设成河口景观工程,因此除了水工建筑物部分由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外,上部建筑物分成两个部分设计。为了较好地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体现沿河建筑整体的艺术性和造型美,择优选择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的整体设计方案,结构部分设计由上海华东设计院承担。

工程整体设计方案充分体现了水工建筑结构与建筑学两种学科的有机结合。传统水利工程地处农村,设计者和建设者大都从降低造价的角度,重视下部挡水建筑物的设计,而对上部建筑的造型、色彩等美学元素重视不够。而现代水利要求改变传统水利设计的范式,把城市建筑的设计思路用到了水工程上。

5.百万亩节水灌溉工程——水利与园艺、农艺结合。2009年浙江省政府决定在未来五年内实施百万亩喷滴灌工程,省财政计划对标准型喷滴灌工程补助1000~1500元/亩,对简易型喷滴灌工程补助200元/亩。这是现代农业的需要,它突破了目前行业束缚的局限。喷滴灌工程虽然是一项水利工程,但是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灌溉形式,因此必须根据种植作物的不同而进行选择。这种选择的前提是对种植物有所了解,因为它既可以灌溉农业作物,也可以发展园林绿化。它改变了传统的灌溉系统先造,农民滞后进行被动作物选择的模式。

(二)人才规格及其素质要求

上面五项工程几乎代表了近十年来浙江水利的重大工程类型,可以看出,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职业人才已经涉及大量的土建、市政建设、城镇规划、园艺、农艺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这里反映了两个信息:一是水利技术队伍的专业结构需要拓宽,不仅需要水工、农水、水文、地质等传统专业技术人才,同样需要建筑、艺术、园林、环艺、城建等规划、设计、施工方面的专业人才;二是从人才的知识结构等素质要求来说,要求传统水利专业人才具备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方面的修养,以便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增加艺术元素,施工中更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将设计蓝图变成为现实。下表为浙江省水利厅统计的现有专业人才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水利人才结构离现代水利要求差距较大,几乎没有艺术类和园林设计方面的人才。

二、造成人才结构性供需矛盾的原因分析

(一)经济社会发展促使人才需求结构多元化

对于需求的分析主要是分析现代水利目标和任务的变化。现代水利目标和任务发生变化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它既可能来自于经济体制改革,也可能来自于经济社会本身的发展。

1.市场经济体制冲破了传统社会的二元结构束缚。市场经济的作用之一是资源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全社会优化配置,水资源同样如此。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浙江省对水利发展方向做出了重大的战略性调整,水利服务由农村为主向农村、城市一体化服务转变,从防灾为主向防灾、环境服务转变。2006年浙江省政府与各市政府签订“水资源百亿保障工程建设”责任书,标志着全省水资源全面优化配置的工程拉开了建设序幕。水资源保障百亿工程的真正意义在于浙江省的水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流域之间得到优化配置。水利不仅是一个工程问题,更是一个资源配置中的经济学问题。在这种新的时空上的配置,需要新的知识和手段,需要水利技术人员掌握城市建设、管理的规律。

2.市场经济体制冲破了我国传统行政体制的束缚。我国行业分类尽管历经若干次改革,但还是受前苏联体制的影响,水利、建设、交通、农业都属于不同的行业,行业与行业之间存在严重的壁垒。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受价格规律支配,资源在全社会配置的需求与行业分工造成的壁垒形成了矛盾。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水利部门开始承担原来职责模糊的、或者原来属于其他职能部门承担的农村供水、城市防洪、城市河道治理、地下水管理等职能,相应地,水利人才队伍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水利实际工作的需要。

3.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水利的内涵得到了深化。进入21世纪以来,生态水利、资源水利的提出改变了传统水利的防洪减灾的单一目标,而是向现代水利综合目标——防洪、减灾、旅游、生态保护等全面发展。具体来说,现代水利工程既要成为防洪减灾的工具,又要成为一处旅游景点。这在国外是很普遍的事,在国内现在也已经有这方面的趋势,如浙江安吉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已经成为华东天池,每天接受大量的游客观光;浙江新安江水库已经成为中外闻名的千岛湖。“城市防洪,治的是一城之水,却反映出了治水思路的大转变”,这是许多“老水利”的由衷感慨。相应于这种目标和变化,其急需的人才也要求有一种复合性的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不仅需要水工方面的知识,更需要建筑、艺术、机电、经济信息等方面的知识,使一个水利工程真正成为一个艺术品,成为一个当地标志性建筑,成为一种高科技综合体。

(二)传统行政体制造成人才供给的短缺

从人才供给的角度看,水利人才供给来源主要依靠高等院校。因此,分析人才供给主要是分析高等院校的布局和专业设置。

1.现代水利需要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从人才需求的规格看,不仅需要专门从事设计、研究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样需要从事工程施工的高技能的高职学生,甚至能工巧匠。浙江省水利高校布局中没有本科院校,行业主管部门已经在努力将水利专科学校升为本科,重点建设培养高层次的科研、设计人才队伍;与此同时要重点扶持职业学院,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队伍。

2.高职学院专业设置受行政体制的制约。建筑设计、艺术设计、环境设计的行业管理都在建设厅,而建设厅举办的高职院校是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该院的定位和发展规划是围绕浙江省建设厅的政策指向进行的,它没有考虑水利、交通系统的人才需求所引致的供给。这就对现代高等水利教育提出了挑战——学校定位和专业设置必须适应新时期水利任务的需求,而所有需要配套的资源都在其他行业。

3.高职院校水利专业课程设置没有突破原来的框架。一方面是专业课程设置相对应的面比较窄,没有反映行业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课程设置没有反映企业现实的需求,知识结构不合理。除了传统几个水利课程外,没有根据这两个需求设置课程,如建筑设计、艺术课程、国家标准、行业规章、安全制度等。解决这个问题,急需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这就是目前高校存在的,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提供水利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应用型人才所面临的矛盾。

三、发挥资源优势,培育专业特色

从前文可以看出,现代水利对高职类人才需求变化有三个特点:(1)水利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趋向宽泛化,需要大量的艺术、建筑、机电、经济、信息等专业为现代水利服务;(2)水利发展需要的人才知识结构趋向复合化,需要水工与环境艺术、建筑艺术、装饰艺术等知识的复合;还需要水利与园林、农艺等专业知识的复合;(3)水利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不仅要求掌握专业知识,更应该掌握行业规范、标准等。由于水利高技能人才是直接参与水利建设活动的,因此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服务现代水利所要求的技能。浙江同济是一所新建高职学校,历史包袱少,同时具有行业背景和同济大学合作的资源优势,可以在为现代水利人才培养方面做出贡献。

(一)规划贴近现代水利需求的专业群

浙江同济兼有水利专业和建筑、土木类专业建设的优势,一方面是由于举办单位省水利厅的行业优势,可以利用行业的资源强化水利专业建设;另一方面利用与同济大学较密切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同济大学在建筑、土木、艺术等方面教学资源进行相关专业建设。正因为具有这两个方面的资源,学院将专业定位在大土木方向,具体包括7个专业群:水利工程类、建筑工程类、机械制造类、电气自动化类、艺术设计类、计算机类、经济管理类。学院应该根据现代水利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动态完善专业设置的规划和专业群建设。

(二)建设贴近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

衡量人才培养方案是否需要改革的因素主要包括有没有基于市场需求的课程;课程结构是否基于人才规格;教学内容是否反映一线需求;实训条件是否类似于工作现场——生产型实训基地;专业教师是否具有实践经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评估手段是否适合职业教育(考试是唯一手段,实践性教育如何评估);是否有校企合作机制作保障等。这些内容都围绕着课程体系建设的,因此决定着课程的改革。课程体系建构改革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难点和热点,它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课程改革就是对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人文课程体系改革,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着力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应围绕的三大功能之一就是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积极推动学生就业能力提高。要培养现代水利需要的人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关键。在具体操作中,应该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采用项目导向型、任务导向型、过程导向型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浙江矛盾研究自考试题 篇4

茅盾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7317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虹》通过知识青年梅行素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五四”到“_______”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2.《腐蚀》通过女特务赵惠明从受骗、犯罪到醒悟、自新的曲折经历,展现了“_______”前后“陪都”重庆的现实图景。3.黑格尔认为,“史诗就是按照本来的客观形状去描述客观事物”,因而他把反映社会历史生活的_______视为史诗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个特征在茅盾的中长篇小说中表现得非常突出。4.《子夜》中那本破旧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以及夹在书里的枯萎的白玫瑰,并非与人物无关的“死”道具,而是_______与雷参谋昔日罗曼史的活见证。

5.茅盾的中长篇小说甚至对“物”的描写也常常是史诗式的,体现着_______特点。6.茅盾的短篇《大泽乡》是根据《_______》秦末农民陈胜、吴广起义的史实写成的。7.茅盾根据《圣经》故事创作的短篇除了《耶稣之死》还有《_______》。8.茅盾在《我走过的道路》里说,“散文《严霜下的梦》用_______的手法,表达了革命的遭遇和我的心情,并对那时的_______表示了‘迷乱’、‘不明白’和不赞成”。9.茅盾的散文《风景谈》谈的是风景,但着眼的却是_______。10.郁达夫描写知识分子文朴的三篇小说是《烟影》、《_______》和《_______》。11.郁达夫的

C.《革命家庭》

D.《烈火中永生》 5.下列夏衍改编的电影中,解放前改编的是()

A.《祝福》

B.《春蚕》

C.《林家铺子》

D.《革命家庭》 6.下列小说中,以大革命为背景的是()

A.《唯命论者》

B.《出奔》

C.《在寒风里》

D.《迷羊》

7.被人们视为郁达夫小说创作风格转变标志的作品是()

A.《薄奠》

B.《迷羊》

C.《过去》

D.《出奔》

8.下列小说中,以于质夫为主人公的作品是()

A.《南迁》

B.《秋柳》

C.《落日》

D.《青烟》

浙江矛盾研究自考试题 篇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_是风险管理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

A.风险衡量

B.风险识别

C.风险控制

D.风险转移

2.关于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哪句话是正确的()

A.风险因素引起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导致损失

B.冰雹直接击伤行人,冰雹属于风险因素

C.风险事故发生概率较低的风险,其风险损失的程度也较低

D.风险事故发生频率与损失程度具有正比关系

3.合法性目标属于()

A.损前目标

B.损后目标

C.社会责任目标

D.生存目标

4.下列用于分析风险的方法是()

A.财务报表分析法

B.流程图分析法

C.保险调查法

D.事故树分析法

5.某超市雇员在工作过程中,因超市货架上的货物掉落而被砸伤,该超市对此要承担经济赔偿责任,这属于()

A.产品责任风险

B.公众责任风险

C.雇主责任风险

D.职业责任风险

6.______强调的是单一风险单位在单一事件发生下可能最坏的损失,其特征是不以企业生命存在期间为观察期间。()

A.最大可能损失

B.最大预期损失

C.最大实际损失

D.最大可信损失

7.下列哪个行为属于损失抑制()

A.转移易燃物

B.及时检查电路

C.自动灭火装置

D.禁止吸烟

8.政府在容易遭受台风灾害的地区建设防护林,这属于()

A.风险避免

B.损失控制

C.损失预防

D.损失转移

9.按照第一危险赔偿方式,如果保险金额为40万元,那么当发生50万元损失时,保险公司应该赔偿()

A.0万元

B.10万元

C.40万元

D.50万元

10.下面哪句话是不正确的()

A.损失预防的目的在于减少损失发生的可能性

B.损失预防是指在损失发生前采取措施,以消除或减少可能引起损失的各项因素

C.损失抑制的目的在于减少损失程度

D.损失预防的目的在于减少损失程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下列哪些属于风险管理的损后目标()

A.安全系数目标

B.合法性目标

C.社会公众责任目标

D.收益稳定目标

E.发展的目标

12.关于风险避免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风险避免是放弃某一活动或拒绝承担某种风险以回避风险损失的一种控制方法

B.风险避免是各种风险处理技术中最简单也较为消极的一种

C.风险避免是处理风险的一种有用的、极为普遍的方法

D.避免某一风险可能会产生新的风险

E.当避免风险所花的成本高于避免风险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时,仍应该采用避免风险的方法

13.风险控制的方法主要有()

A.风险避免

B.损失控制

C.保险

D.隔离

E.非保险转移

14.专业自保公司的缺点有()

A.没有税收优惠

B.业务量有限

C.风险品质较差

D.组织规模简陋

E.保险成本较高

15.下列风险因素中,属于实质风险因素的有()

A.环境污染

B.汽车刹车系统失灵

C.纵火

D.外出忘记锁门

E.偷工减料

16.风险处理的手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即控制型手段和财务型手段,下列哪些属于财务型手段()

A.保留

B.保险

C.避免

D.损失预防

E.中和

17.企业财产直接损失评估的方法有()

A.重置成本法

B.现行市价法

C.收益现值法

D.收益减少法

E.额外费用增加法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损失概率是指损失的不确定性

B.损失幅度是指一旦发生致损事故,其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值

C.损失程度在风险衡量中可以通过损失期望值和损失概率两个指标反映

D.损失事故发生的次数可使用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等来估计

E.估测每次事故的损失金额可采用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帕累托分布等

19.关于保险费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保险费是经济单位将自己面临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应该支付的代价

B.保险费是保险金额与保险费率的乘积

C.购买同一种保险商品,不同的人保险费是一样的 D.保险费可以分为纯保费和附加保费

E.不同的人购买同一种保险商品,保险费可能不一样

20.下列保险中,索赔时效为2年的有()

A.人寿保险

B.机动车辆保险

C.家庭财产保险

D.企业财产保险

E.健康保险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21题为8分,22题为12分,共20分)

21.如果保险合同中规定绝对免赔额为500元,那么当被保险人损失200元时,保险公司应该承担多少?当被保险人损失800元时,保险公司应该承担多少?如果保险合同中规定相对免赔额为500元,那么当被保险人损失200元时,保险公司应该承担多少?当被保险人损失800元时,保险公司应该承担多少?

22.下表是某企业每年总损失的概率分布:

试求: 损失金额x(元)概率p

0 0.800

200 0.150

500 0.030

3000 0.010

8000 0.007

15000 0.002

30000 0.001

1.000

(1)损失不小于3000元和损失不小于8000元的概率

(2)总损失的期望值

(3)在1%和3%的概率水平下,分别求最大预期损失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3.风险识别的目的是什么?

24.简述企业的民事责任。

25.简述风险管理决策的特点。

26.简述不安全行为的主要表现。

27.简述风险管理系统的四个组成部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8.试述风险的代价。

29.试述风险自留的本质及主要措施。

浙江2011年1月高等教育西方社会学理论自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亚当·斯密的社会结构理论,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社会是一个通过契约联系起来的结构

B.社会是一个动态的结构

C.社会是一个整体的结构

D.社会是一种“等级”结构

2.孔德将社会学区分为()

A.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

B.社会契约论和社会义务论

C.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D.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

3.关于社会“机械团结”的特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社会分工错综复杂

B.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很大

C.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甚小

D.社会各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4.帕森斯认为,社会系统与功能系统是对应的,其中行为有机体实行()

A.适应功能

B.整合功能

C.目标获取功能

D.模式维护功能

5.卢曼将社会系统分为三个相关联而又各自独立的系统,其中以沟通者在场为主要标志的“面对面”简单系统称为()

A.整体社会系统

B.组织系统

C.随机系统

D.互动系统

6.“对于人们进行的所有行动来说,一个人的特定行动越是经常受到奖励,则该人越可能采取这种行动”,这是霍曼斯关于人类社会行为的()

A.刺激命题

B.价值命题

C.成功命题

D.攻击—赞同命题

7.布劳认为,社会价值可划分为四种类型,其中作为社会整合和团结的媒介的是()

A.特殊主义价值

B.普遍主义价值

C.权力合法化价值

D.反抗的理想

8.米德把运用象征符号的过程称为()

A.“想象演习”

B.“镜中自我”

C.“拟剧”

D.“角色扮演”

9.阿·舒茨认为,社会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与基本性质在于()

A.预测

B.解释

C.控制

D.理解

10.科塞把那些为达到特定目标而指向冲突对象的对抗行动称为()

A.现实性冲突

B.非现实性冲突

C.个体性冲突

D.非个体性冲突

11.达伦多夫认为,“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中层阶级的消亡

B.社会流动性的减少

C.劳动者的凝聚

D.平等的发展

12.马尔库塞认为,“新左派”队伍的中坚力量是()

A.知识分子

B.工人阶级

C.城市白领

D.资产阶级

13.哈贝马斯认为,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A.工人劳动

B.资本增殖

C.科学与技术革命

D.商业交流

14.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权力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是()

A.军事管制

B.科技治国

C.企业家治国

D.资本治国

15.雷蒙·阿隆的主要代表作是()

A.《社会学主要思潮》

B.《自杀论》

C.《社会行动的结构》

D.《论理论社会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以下社会学理论流派中,主要探讨“社会稳定”问题的有()

A.互动论

B.秩序论

C.批判理论

D.冲突理论

E.功能论

17.社会学交换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霍曼斯

B.米尔斯

C.布劳

D.托夫勒

E.马尔库塞

18.卢曼认为,沟通是降低系统复杂性的机制,这一机制的要素包括()

A.编码

B.沟通媒介

C.自我反射性

D.社会支配

E.自我主题化

19.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发达工业社会作为“单面社会”的主要表现包括()

A.新的控制形式整合了社会对立力量

B.劳动阶级正发生着决定性的转变

C.发达工业社会包容质变

D.技术理性的进步消解了“高等文化”中的对立与超越因素

E.批判理论被遗弃

20.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的基本倾向是()

A.反对整体化的倾向

B.反对单一的理论视角

C.排斥话语分析

D.否定建立客观的社会学的可能性

E.强调社会稳定与社会团结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1.(AGIL中的)目标获取

22.初级群体

23.社会安全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4.简述杜尔克姆关于社会失范的原因和对策的观点。

25.简述默顿的中层功能分析范式的功能。

26.简述布卢默的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27.根据托夫勒的观点,超工业社会有哪些发展趋势?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8.试述戈夫曼拟剧论中的印象管理策略。

浙江矛盾研究自考试题 篇6

企业文化试题

课程代码:0329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在企业文化的结构子系统中,基础是

A.物质文化

C.制度文化 B.行为文化 D.精神文化

2.《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的作者是

A.安东尼·阿索斯

C.威廉·大内 B.托马斯·J·彼得斯 D.特伦斯·迪尔

3.企业文化的来源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应该是

A.企业员工理念和行为

C.企业家崇尚或提倡的价值理念 B.企业英雄的行为表现 D.社会价值观

4.企业文化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生产力的发展和美誉度的提高,是企业文化的A.导向功能

C.优化功能 B.辐射功能 D.凝聚功能

5.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提出的“为用户提供全套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口号,该口号属于

A.企业使命

C.企业战略

6.企业治理的最基本层次是

A.市场治理

C.文化治理 B.董事会结构 D.独立董事 B.企业文化 D.企业愿景

7.按照美国学者迪尔和肯尼迪的观点,适应风险高、反馈快的企业的文化类型是

A.硬汉式

C.努力工作尽情享受 B.赌博式 D.过程式

8.拥有全部或大部分企业产权,从而对企业具有很大的经营控制权的股东称为

A.投资股东

C.一般合伙人

9.属于管理性企业文化理念的是

A.能动性创新理念

C.契约理念 B.有序化管理理念 D.生产力中心理念 B.管理股东 D.有限合伙人

10.企业内外生产和生活条件建设的总体表现是企业形象构成要素中的A.产品形象

C.公共关系形象 B.环境形象 D.企业的社会形象

11.为打造优秀企业团队的目的,形成企业团队精神,在建设企业文化规范系统中要推行

A.集体主义原则

C.公平公正原则

12.现代企业信用文化的基石是

A.信心

C.正直守信,率先垂范

13.企业经理层的经营方向是

A.依法为民经营

C.服务社会、追求卓越 B.廉洁奉公 D.理性决策 B.公平D.义利统一 B.诚实守信原则 D.义利统一原则

14.在企业文化测量纬度上,多维度组织文化模型的核心是

A.价值观

C.规范化——实用化

15.现代企业区别于传统企业的根本点在于

A.决策科学化

C.建立了监督机制

16.企业和员工伦理规范的核心是

A.公民道德

C.企业章程 B.企业和员工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D.国家法律 B.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D.注重战略管理 B.本地化——专业化 D.过程导向——结果导向

17.将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不主动发挥自己的才能,只求得到理想的工作和报酬。这种文化境界是

A.雇佣型

C.献身型

18.企业文化修养的根本是

A.加强教育

C.反馈

19.会计从业人员职业意志的具体表现是

A.公私分明

C.客观公正

20.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灵魂与关键是

A.诚信

C.严谨执业

21.回答“如何做”的问题的是 B.独立性 D.公正审计 B.严守秘密 D.勤俭理财 B.自我批评 D.慎独 B.尽职型 D.自利型

A.企业社会责任

C.企业社会表现 B.企业社会回应 D.企业社会义务

22.企业文化的教育既要从企业实际工作出发,适应社会的实践情况和实际需要,同时又要引导企业员工遵循企业文化规范。这体现了企业文化教育的A.整体性

C.复杂性 B.针对性 D.实践性

23.使员工有职业保障的安全感,更重要的是使员工产生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心理的日本企业文化制度是

A.退休金

C.终身雇佣制

24.企业文化的核心是

A.团队精神

C.公正

25.信息文化本质上反映了

A.社会文化

C.规范 B.思想 D.知觉 B.诚信价值观 D.公平B.员工持股 D.企业工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包括

A.“以人文本”思想

C.卓越与绩效思想

E.创新思想

27.企业愿景的内容包括

A.企业的方向

C.企业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

E.公共形象

28.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原则包括

A.集体主义原则

C.义利统一原则

E.伦理道德原则

29.企业经理层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不断追求卓越的具体表现有

A.不断创新

C.提高商品服务质量 B.保持高效率的经营风格 D.超然独立,客观求是 B.诚实守信原则 D.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B.管理哲学 D.实现企业方向的方式 B.诚信思想 D.兼容与创新理念

E.对投资者、客户和公众及时响应

30.企业公民包括

A.对家庭的责任

C.对人的责任

E.对环境的责任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企业文化的中心要素

32.华商精神

33.企业文化修养

34.法人治理结构

35.跨文化管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企业文化外在机制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37.我国企业应建立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

38.如何理解企业文化的概念?

39.应从哪些方面进行企业信息文化的构建?

40.如何建设绿色企业文化?

五、论述题(本大题10分)

41.论述企业推行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思想。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42.阅读下列案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回答问题。

【案例资料】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经过短短15年的时间,海尔集团从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家电的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到1999年海尔产品包括58大门类9200多个品种,企业销售收入以平均每年81.6%的速度高速、持续、稳定增长,1999年,集团工业销售收入实现215亿元。1997年8月,海尔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中国六家首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重点扶持冲击世界500强。而海尔长期的成功的企业文化的建设,对海尔的崛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就是海尔文化的具体体现:

(1)美国海尔人:当日的工作决不往后拖!

1999年7月中旬,美国洛杉矶地区的气温高达40多度,连路上也少有人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走动。一次,因运输公司驾驶员的原因,运往洛杉矶的洗衣机零部件多放了一箱,这件事本来不影响工作,找机会调回来即可,但美国海尔贸易有限公司零部件经理丹先生不这么认为,他说:当天的日清中就定下了要调回来的内容,哪能把当日该完成的工作往后拖呢?!B.好的公司治理和文化价值 D.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

于是丹先生冒着酷暑把这箱零部件及时调换了回来。

(2)金昌顺现在工作为何这么“顺”?

金昌顺经过培训上岗,干起了冰箱总装焊接工,他的梦想是想当“海尔焊接大王”。光想当不行,更要平日好好练。怎么个练法?因为心急,刚开始金昌顺就碰了“钉子”,在一次焊接比赛中成绩不理想,便一度产生了消沉情绪。他的师傅发现这个现象后,便开导他说:任何能力的提高都有一个过程,不要心急,工作效果如果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每天提高1%,长期坚持下来,就会有几何级数的提高。师傅的话深深触动了金昌顺。从此后,他苦练基本功,工余时间寻来些废旧的切割管子,天天晚上进行练习。同事们说:“发现废旧管子就给小金,他这个拼劲真让人佩服!”金昌顺焊接技术天天有提高,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98年冰箱事业部举行的焊接比武中,金昌顺连续三次夺得焊接明星,并受到公司的嘉奖。

(3)这位员工的上级应负什么责任?

1995年7月的一天,原洗衣机有限总公司公布了一则处理决定,某质检员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洗衣机选择开关差错和漏检,被罚款50元。这位员工作为最基层的普通员工承担了她所应该承担的工作责任,但是,从这位员工身上所反映出的质保体系上存在问题——如何防止漏检的不合格品流入市场,这一责任也应该像处理这位员工这样落到实处,找到责任人。这位员工问题的背后,实际还存在着更大的隐患,毕竟当时的洗衣机有限总公司的产品开箱合格率和社会返修与第一名牌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一切决不是这位员工一个人有能力造成的,体系上的漏洞使这位员工的“偶然行为”变成了“必然”。既然如此,掌握全局的干部更应该承担责任在前,先检查系统保障的问题,才能使错误越来越少。这位员工的上级——原洗衣机有限总公司分管质量的负责人也自罚300元并做出了书面检查。

浙江省向量试题高考备考策略浅议 篇7

向量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 多数省的试题主要是以向量的基本计算和向量知识与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函数等知识的综合题形式出现, 考查要求不高, 基本上涉及的是代数形式的运算.而在2005年至今的浙江卷中, 基本上都侧重于向量的几何意义的运用 (2009年除外) , 可谓是情有独钟.对于这些试题, 如果能充分结合向量的几何意义, 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就可以简化运算、提高解题速度, 收到较好的解题效果, 这正是“几何法”优于“代数法”的地方.关于如何运用“几何法”来解近七年的浙江省高考数学试题,

下面列举三例:

【简解】如图1, 由题意得四边形OACB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故所求的值是4.

题2. (2007年) 若非零向量则 ()

【简解】如图2, 由AB=OB=BC得OA⊥OC, 所以由AC>OC知答案为C.

题3. (2008年) 已知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 若向量则的最大值是 ()

【简解】如图3所示, 点C在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上, 故选C.

这些试题如果用“代数法”来解, 运算量有点大, 且解题思路不易得到, 而用“几何法”来解则简单直观明了, 也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因此, 在高三数学高考复习的教学中,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几何法”解向量试题的能力, 明了学生在运用“几何法”解题时思维的困难之所在, 找准原因, 才能对症下药, 加强有针对性的练习, 使学生能切实地掌握这种方法.

二、学生运用“几何法”解题的困难所在

虽然运用向量的几何意义来解题有它的优越性, 但是在将“数”转化为“形”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还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 尤其是当题目的条件比较多的时候, 学生极不容易将所有的条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常常会顾此失彼, 使解题思维受阻.

如题1中, 对于条件有些学生画出的图象如图4所示, 而条件在图中就得不到体现了。题2中, 学生把起点画在一起 (如图5所示) , 后面的关系就不易体现.题3中, 有些学生没有画出辅助圆 (如图6所示) .

究其原因, 首先是学生对与向量有关的几何意义的理解不到位, 即基础知识学习不到位, 存在薄弱点, 向量的代数形式与几何意义的联系及转换过程不完全清楚造成的, 特别是向量可以平移、向量加法既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又满足三角形法则等 (如题2中, 画向量时起点的选择很关键) , 这无疑给学生依题意构造图形增加了困难.其次是学生没有把向量的代数形式转化为几何形式的思想和意识, 对向量的工具性理解不足.最后是学生没有足够的把向量代数形式转化为几何形式的经验, 从而缺乏运用向量的几何意义进行解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运用“几何法”解题之能力的有效途径

要想让学生在解决向量有关问题时, 能够有运用向量的几何意义来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和能力, 我们认为, 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是有效的:

1. 切实掌握几何意义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 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理解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掌握并理解向量数乘的几何意义, 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几何意义, 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意义, 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等.所以, 在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向量的几何意义, 如的几何意义”的几何意义”的几何意义”“a軆在b軋方向上的投影”等.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向量的工具性, 才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向量的几何意义来解决向量问题.

2. 努力提高例题功效

在向量问题的例题教学中, 我们要仔细分析、充分发挥例题的功效.尤其是与向量的几何意义有关的问题, 要选择多种解法, 让学生在经历诸多方法之间辨析的基础上, 明白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选择最优解.

通过对向量问题中典型例题的分析与解决, 使学生懂得何时何地运用向量的代数形式运算比较方便, 在什么情况下则更多地倾向于向量的几何意义的运用, 积累丰富的解题经验, 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见数思形、以形助数) , 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P的轨迹一定经过△ABC的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教师在分析该题时, 要耐心细致, 循循善诱, 把题目中的条件进行适当分解, 各个击破,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适当辨析, 在众多纷繁复杂的关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使例题的讲解充分透彻, 充分达到相应的功效.

3. 适当加强题组训练

适当的题组训练, 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概念, 明辨差异.通过适当的变式训练, 把众多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放在一起, 对问题进行类比、延伸和拓展, 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就像玩游戏一样地学习, 有一种玩数学的感觉.同时, 可以把学生所学过的知识串联在一起, 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 并不断提升学生运用向量几何意义解题的意识, 提高学生运用“几何法”解题的能力.

题5. (1) 已知O是△ABC所在平面上的定点, 动点P满足λ∈ (0, +∞) , 则动点P的轨迹一定经过△ABC的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2) 已知O是△ABC所在平面上的定点, 动点P满足λ∈ (0, +∞) , 则动点P的轨迹一定经过△ABC的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3) 已知O是△ABC所在平面上的一点, a、b、c分别是△ABC的三条对应边, 且则O是△ABC的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

【简解】在该题组中, 选择支都一样, 需要学生根据不同条件通过辨析作出正确的判断.

问题 (1) 与 (2) 有明显的辨析之处, 问题 (3) 则是在问题 (2) 的基础上结合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来解决的, 因为对的变形是本题的关键, 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把用基向量来表示, 从而确定了的位置.

运用这样的题组训练, 学生能很清晰地理解和掌握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单位向量的几何意义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几何意义, 为学生应用向量的几何意义解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 向量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是高考的必考内容, 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它常常以小题形式出现, 短小精悍, 为命题者所喜爱;它作为数学的解题工具, 又常常与其他知识结合在一起, 使高考试题变得知识覆盖面广, 问题综合性强.而对于浙江省的高考向量试题, 我们明显感觉到了它的一贯精神和趋向———向量几何意义的运用.因此, 在高考的复习中, 我们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 通过典型试题的练习和分析, 掌握规律, 跳出题海, 以不变应万变, 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从浙江省高考向量试题的解法入手, 揭示用“几何法”解题的优越;分析学生运用“几何法”解题时的困难所在, 进一步阐述了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几何法”解题的能力.

浙江矛盾研究自考试题 篇8

一、试卷总体分析

2013年浙江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结构与2012年一致,非选择题的排列和小分值略有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二、试题特点

1.坚持继承和发展的统一,显现了创新性

(1)命题遵循考试说明,坚持稳中有进。试题从考核目标与要求、知识范围到题型及其在各模块的分布都以2013年的高考说明为依据,同时又坚持稳中有进。如,为适当降低综合题的难度,试题在确保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同时,设问中的知识考查指向更加明确。

(2)试题在重视基础知识考查、强调联系实际的同时,总体难度有所下降。2013年政治学科总均分58分,为近五年最高。选择题部分中、低难度试题的比重增加,基本回避过高难度试题。非选择题难度也略低于2012年,2012年41题第三小问“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评析小林观点”与2013年41题第二小问涉及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综合探究知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都有难度,不容易得高分。

(3)材料选择、题目构思等方面有新意,突出对推进深化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

2.准确反映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彰显出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价值

2013年度国际国内时政热点众多。2013年浙江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以重大社会热点为命题素材,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实现了考纲考点、教材重点、社会热点的有机统一,很好地发挥出政治学科的价值作用。如选择题中,24题人民币升值利弊影响,25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非选择题中,40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41题增强文化软实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意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原因和意义的分析,这些试题考查角度新颖,视野广阔,反映了命题人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观察力。

3.重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简称“三维目标”)的巩固与落实

(1)知识考查上突出开放性。法国大选(34题)、美国枪击案(33题)、中国电视剧在国外热播(31题)等,突出了知识考查的开放性。同时,命题直面民营资本准入(35题)、人民币升值(24题)、生态保护(40题)等现实话题,不回避得失矛盾,体现了观点立意的开放性。

(2)贯彻四项基本能力立意,突出思辨性。贯彻能力立意是浙江省新课程的命题理念。12个选择题中组合性选择题达到5个,试卷题目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设问考查考生对考点知识的理解运用。如40题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命题背景,第一小问让考生通过阅读两则材料“获取和解读相关信息”,第二小问让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分析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之中,最后“论证和探究”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试题对不同能力目标要求的全面考查。这既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心理,学生以正确的思维方式观察和思考各种重大经济、政治、文化现象。

(3)情感目标上突出时代性。“正能量”与“微贡献”(28题)、“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玩平板电脑,我玩智能手机”(30题)、“中国梦”(41题),“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41题答案),这些时髦的语言或智慧或诙谐,一改政治学科“说教”的面孔,让人倍感亲切。而亲切正是情感目标达成的起点。

2.吃透历年真题和样卷,熟知每种题型和题型的常规解答套路

分析真题和样卷中试题的特点,归纳每种题型和常规答题套路,有利于明确复习方向,以及提高试题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以历年非选择题为例,每种题型的设问都离不开三要素:结合材料,运用书本知识,题型。

(1)有无“结合材料字眼”。见表7可知,不管有无“结合材料”字眼,但是答案都要求结合材料。见表8可知,非选择题答案中的材料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说明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对考生的四种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2013年浙江省高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是我省新课改以来第五年自主命题。该试卷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的命题指导思想,既有利于普通高中的教学,也利于深化新课程改革。

一、试卷总体分析

2013年浙江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结构与2012年一致,非选择题的排列和小分值略有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二、试题特点

1.坚持继承和发展的统一,显现了创新性

(1)命题遵循考试说明,坚持稳中有进。试题从考核目标与要求、知识范围到题型及其在各模块的分布都以2013年的高考说明为依据,同时又坚持稳中有进。如,为适当降低综合题的难度,试题在确保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同时,设问中的知识考查指向更加明确。

(2)试题在重视基础知识考查、强调联系实际的同时,总体难度有所下降。2013年政治学科总均分58分,为近五年最高。选择题部分中、低难度试题的比重增加,基本回避过高难度试题。非选择题难度也略低于2012年,2012年41题第三小问“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评析小林观点”与2013年41题第二小问涉及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综合探究知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都有难度,不容易得高分。

(3)材料选择、题目构思等方面有新意,突出对推进深化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

2.准确反映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彰显出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价值

2013年度国际国内时政热点众多。2013年浙江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以重大社会热点为命题素材,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实现了考纲考点、教材重点、社会热点的有机统一,很好地发挥出政治学科的价值作用。如选择题中,24题人民币升值利弊影响,25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非选择题中,40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41题增强文化软实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意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原因和意义的分析,这些试题考查角度新颖,视野广阔,反映了命题人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观察力。

3.重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简称“三维目标”)的巩固与落实

(1)知识考查上突出开放性。法国大选(34题)、美国枪击案(33题)、中国电视剧在国外热播(31题)等,突出了知识考查的开放性。同时,命题直面民营资本准入(35题)、人民币升值(24题)、生态保护(40题)等现实话题,不回避得失矛盾,体现了观点立意的开放性。

(2)贯彻四项基本能力立意,突出思辨性。贯彻能力立意是浙江省新课程的命题理念。12个选择题中组合性选择题达到5个,试卷题目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设问考查考生对考点知识的理解运用。如40题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命题背景,第一小问让考生通过阅读两则材料“获取和解读相关信息”,第二小问让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分析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之中,最后“论证和探究”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试题对不同能力目标要求的全面考查。这既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心理,学生以正确的思维方式观察和思考各种重大经济、政治、文化现象。

(3)情感目标上突出时代性。“正能量”与“微贡献”(28题)、“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玩平板电脑,我玩智能手机”(30题)、“中国梦”(41题),“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41题答案),这些时髦的语言或智慧或诙谐,一改政治学科“说教”的面孔,让人倍感亲切。而亲切正是情感目标达成的起点。

2.吃透历年真题和样卷,熟知每种题型和题型的常规解答套路

分析真题和样卷中试题的特点,归纳每种题型和常规答题套路,有利于明确复习方向,以及提高试题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以历年非选择题为例,每种题型的设问都离不开三要素:结合材料,运用书本知识,题型。

(1)有无“结合材料字眼”。见表7可知,不管有无“结合材料”字眼,但是答案都要求结合材料。见表8可知,非选择题答案中的材料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说明作为选拔性考试的高考对考生的四种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2013年浙江省高考文科综合政治试题,是我省新课改以来第五年自主命题。该试卷较好地体现了考试大纲的命题指导思想,既有利于普通高中的教学,也利于深化新课程改革。

一、试卷总体分析

2013年浙江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结构与2012年一致,非选择题的排列和小分值略有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二、试题特点

1.坚持继承和发展的统一,显现了创新性

(1)命题遵循考试说明,坚持稳中有进。试题从考核目标与要求、知识范围到题型及其在各模块的分布都以2013年的高考说明为依据,同时又坚持稳中有进。如,为适当降低综合题的难度,试题在确保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同时,设问中的知识考查指向更加明确。

(2)试题在重视基础知识考查、强调联系实际的同时,总体难度有所下降。2013年政治学科总均分58分,为近五年最高。选择题部分中、低难度试题的比重增加,基本回避过高难度试题。非选择题难度也略低于2012年,2012年41题第三小问“用公司经营和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评析小林观点”与2013年41题第二小问涉及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综合探究知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都有难度,不容易得高分。

(3)材料选择、题目构思等方面有新意,突出对推进深化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

2.准确反映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彰显出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学科价值

2013年度国际国内时政热点众多。2013年浙江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以重大社会热点为命题素材,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实现了考纲考点、教材重点、社会热点的有机统一,很好地发挥出政治学科的价值作用。如选择题中,24题人民币升值利弊影响,25题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非选择题中,40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41题增强文化软实力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意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原因和意义的分析,这些试题考查角度新颖,视野广阔,反映了命题人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和观察力。

3.重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简称“三维目标”)的巩固与落实

(1)知识考查上突出开放性。法国大选(34题)、美国枪击案(33题)、中国电视剧在国外热播(31题)等,突出了知识考查的开放性。同时,命题直面民营资本准入(35题)、人民币升值(24题)、生态保护(40题)等现实话题,不回避得失矛盾,体现了观点立意的开放性。

(2)贯彻四项基本能力立意,突出思辨性。贯彻能力立意是浙江省新课程的命题理念。12个选择题中组合性选择题达到5个,试卷题目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设问考查考生对考点知识的理解运用。如40题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命题背景,第一小问让考生通过阅读两则材料“获取和解读相关信息”,第二小问让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分析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之中,最后“论证和探究”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试题对不同能力目标要求的全面考查。这既有利于克服学生死记硬背的心理,学生以正确的思维方式观察和思考各种重大经济、政治、文化现象。

(3)情感目标上突出时代性。“正能量”与“微贡献”(28题)、“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玩平板电脑,我玩智能手机”(30题)、“中国梦”(41题),“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41题答案),这些时髦的语言或智慧或诙谐,一改政治学科“说教”的面孔,让人倍感亲切。而亲切正是情感目标达成的起点。

2.吃透历年真题和样卷,熟知每种题型和题型的常规解答套路

分析真题和样卷中试题的特点,归纳每种题型和常规答题套路,有利于明确复习方向,以及提高试题训练的针对性、有效性。以历年非选择题为例,每种题型的设问都离不开三要素:结合材料,运用书本知识,题型。

上一篇:小学生感恩节活动总结下一篇:数字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