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的创作背景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矛盾论的创作背景(精选8篇)

矛盾论的创作背景 篇1

叙事风格

在叙事方面,茅盾追求宏大而严谨的布局,他在小说中喜欢采用能够体现时代性的网状型结构形式。如作品《子夜》茅盾根据主题的需要,根据中心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来安排各种人物事件,矛盾冲突和环境场面,作品一开始就在吴老太爷的吊唁仪式上将所有重要人物推上前台,组成复杂的人物网络,以及在设下情节因果关系的伏笔,从而经纬交汇地建成《子夜》式的也是茅盾式的庞大的“网状结构”。与其他现实主义大师一样,茅盾也是一个擅长于心理描写的语言大师。他的心理描写手法多样但是最具特点的是注重“社会心理因素”的探索。他往往以充满着血和泪的感情对形形色色的小资产阶级人物心灵世界进行刻画和解析。通过心理描写的艺术手段强烈地表现他们苦闷、傍徨的矛盾心绪,从而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隐秘和冲突以及这种冲突的社会性,丰富人物的性格,使人物达到形神具现的境地。比如,《春蚕》中对人物的心理描写,通过人物触景生情,情随物迁的心境变化,再现其内心世界。在《腐蚀》中,采用以内视角为主的叙述方式来叙事状物,使作品的心理剖析和社会环境描写达到了“精微真确”的程度。而《子夜》中,茅盾又将这种心理描写提升到象征主义的应用上,从第一章吴太爷的言行总是围绕着一个总体象征展开,可以散在各处的象征性细节窥见到这个老封建的内心世界,如老太爷对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闭起双眼全身发抖的细节。

小说之外,由于时代政治性的缘故,茅盾的散文也形成了风格鲜明的叙事方法,善于使用以托物言情寄意和以实衬虚的叙述手法。如《白杨礼赞》整个艺术构思中,以无边无垠、雄壮、伟大但又显得单调的西北黄土高原来衬托傲岸挺拔的白杨树,以白杨树的形象实体的描写来透出它的精神,同时又以白杨树的实体与精神来展现抗日军民及其领导者共产党的伟大气概。《风景谈》用虚实结合、避虚就实的手法在浩瀚的西北沙漠背景上推出忍辱负重、坚韧沉毅的骆驼队,并借助叮当的驼铃声作为节奏,以猩红大旗作为标帜,象征性地描绘出民族危难当头的时代环境中党领导的解放区所处的历史地位,所体现的民族的伟大精神。

评论特色

矛盾论的创作背景 篇2

一、同质化题材饱和与电视剧创新之间的矛盾

教条的历史没人看, 敏感的历史又无法呈现, 逼迫着创作者借历史的壳装游戏的梦, 将抗日剧改编为一个个充满现代消费元素的舞台秀, 披着政治正确和民族正义的外衣, 行着肆意篡改历史真实的实际, 在博取观众的讶异和谑笑时, 把民族经历的残酷与创伤, 转变成充满各种刺激元素的商业游戏。

以往, 抗日题材的电视剧容易对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完美刻画, 突出正义方人物形象的“高、大、全”, 这样的演绎在新时代遭到观众诟病, 走向困境。2006年, 从传统制作思维中跳出的电视剧《亮剑》, 因其对英雄人物的个性化塑造, 与之前的僵化形成创作反差, 在观众中赢得好评。随后, 一系列类似题材电视剧迅速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抗日英雄阐述路线。

这一创作思路延续至今, 原本独具匠心的创新成了家常便饭。创新——被模仿——同质化, 成为抗日剧创作的普遍现象。为了寻求新的突破点, 一些融合多种题材和元素的剧本应运而生。

历史剧既是改编自历史事实, 就要有对基本事实的尊重, 在此前提下才可以合理想象、丰富细节。实际情形却是, 历史题材剧“挂羊头卖狗肉”, 空有一副历史的架子, 却无基本的史实和合理的逻辑, 胡编乱造、天马行空, 要将民族创痛作为这个“秀场”的一道幕布。

严肃对待历史, 是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表现, 创新绝不意味着对历史人物, 尤其是对历史真实的篡改, 这样不仅会误导青少年群体, 也是对民族苦难史的亵渎和玩弄。荒诞可以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方法, 但它不适用于调侃历史的常识与是非曲直。历史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灵魂, 世界上有哪个历经二战的国家, 将那段民族的苦难幻化为意淫式的虚假想象?

将抗日题材同其他的内容形式融合, 造成了既有历史又有传奇、既有事实又有玄幻、既有抗日又有武侠的杂糅剧。这本质上体现了历史剧市场的饱和和创作困境, 从业者困守围城而出现的审美偏差。

二、唯物史观与大众趣味的矛盾

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要把艺术创作与脱离实际的神化虚构区分开, 遵循逻辑反映事实。不少受众在观看抗日剧时往往有一种潜在的精英史观, 他们更喜欢看到屏幕上的主人公机智勇猛、英雄不死。但娱乐有底线, 娱乐化的抗日历史剧, 成了误导青少年抗日史常识的精神麻醉师。

电视可以娱乐, 但历史不可以调侃。导演们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对历史做出不同的解读并以此为灵感制作电视作品本无可厚非, 令人警惕的是打着历史旗号, 却全然脱离事实范畴和逻辑思维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刻意造假行为。

游戏化的拍摄方式、传奇性的人物形象、科幻式的电视情节, 观众看了觉得过瘾刺激。电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抗日英雄以一当百、奋勇杀敌, 却从不受伤的情节, 暗合着中国观众的心理, 但忽视战争残酷性的情节, 缺少了合理逻辑的人物演绎, 塑造的却是历史虚无的价值观念。炮火还未远去, 历史已被解构, 抗日剧无意识中传达出的危险也恰在这里。

屏幕上衣着光鲜靓丽的酷男抗日英雄、价值不菲的先进装备、夸张离奇的人物技能, 早已超出抗日剧所应表现的内容。

三、制作风险与内容热度的矛盾

严格的审查制度给电视剧制作带来了风险, 敏感的历史话题不敢触及, 普通的历史题材缺乏热度, 热播剧的制作成本又很高, 制作商索性将观众爱看的爱情、武侠、俊男美女、个人英雄主义, 全部放进抗日历史题材的外套里, 既规避了风险又吸引了观众。

也正因此, 我们在屏幕上看到了衣着光鲜靓丽的酷男抗日英雄、价值不菲的先进装备、夸张离奇的人物技能;骑着类似好莱坞大片里的精装改良摩托车从二楼高的地方直接飞跃宽阔的大街进入到街对面二楼的窗户里;被炸弹击中的汽车能从地上一跃而起飞向高空, 这一系列的剧情早已超出抗日剧所应表现的内容。豪门恩怨、爱恨情仇、赌场风云与科幻大战等元素在抗日题材的掩盖下, 更容易通过审查投放市场。制作风险与内容热度的矛盾, 体现了制作方投机取巧的动机。

四、市场效益与理性价值观的矛盾

当下国内电视剧创作受到了多元文化思想与价值观的挑战, 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把电视剧拉入了市场化的制作轨道, 对历史文本的解构与重构也遵循着商业化的原则, 解读历史剧所要求的历史态度也在利益面前被抛弃, 将历史生产成泛滥的商品供受众消费。

尽管电视剧的创作者有选择创作的自由, 但是对史料的考证查阅, 借鉴吸收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却是必须的工作。观众对导演编剧及其作品的包容态度, 是建立在整体真实并有所创新的基础之上的, 而非将天方夜谭色彩的历史剧照单全收。“天马行空的想象无伤大雅”是普遍存在于创作者中的观念误差, 甚至认为情节越是离谱越受欢迎, 殊不知任何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是戴着镣铐的舞蹈, 要在一定的束缚下跳出新意和与众不同的姿态。

无史可依的历史剧一旦被观众信以为真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不论是对历史的态度还是价值观, 都会因接受和分析电视剧传达的信息而出现偏差, 进而表现在观众审美对诸如此类电视剧的追捧, 而这种反馈又会促进新的一批缺乏事实基础和逻辑思维的电视剧投入市场, 形成恶性循环和劣币驱良币的示范效应。

矛盾论的创作背景 篇3

关键词演员角色矛盾统一

戏剧演员本人既是创作者又是创作的材料与工具,他表演角色的过程又是艺术作品本身。这就造成演员与角色这个表演艺术的基本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自戏剧表演形成之日起就存在,而且将伴随戏剧表演的发展而永存。演员要扮演角色就必须不断地解决这个矛盾。

演剧史上自古至今对之争论不休,大致可以归纳出几个统一点:(1)体验与表现必须结合;(2)敏感与控制必须结合;(3)创作与生活必须结合;(4)演员与角色是矛盾的统一,任何舞台人物形象都是“演员-角色”的矛盾统一体。戏剧表演家把这种现象称作“三位一体”。因为表演创造有这种“三位一体”的特点,所以演员的创作个性不同,就使不同的演员在扮演同一个角色时,会创造成各不相同的舞台人物形象。

戏剧演员表演时必须完整地再现舞台行动过程,表现角色性格。因此必须内心与外形统一、内容与形式结合。演员既要感受到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人物的生活目的而行动起来,也要组织与选择最恰当准确的舞台动作和台词,从而表现出人物性格。戏剧演员能否动情并以情感人,往往是表演创造成败的关键。使观众被表演所感动,做到体验与表现结合、敏感与控制结合是表演艺术的基本要求。

因此,演员必须通过学习、锻炼、修养掌握表演技巧和创造舞台人物形象的

这些资质有:(1)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力。(2)积极而稳定的注意力。(3)丰富而活跃的想象力。(4)敏锐而真挚的感受力。(5)真实、准确而合理的判断与思考力。(6)灵敏而有细腻的适应力。(7)鲜明的形体与语言的表现力。

戏剧演出的各种艺术成分都是在剧本基础上进行的二度创造,但从戏剧艺术的综合性看,表演艺术在各种艺术成分的综合中是占中心地位的。一切都围绕着表演艺术而存在,一切都为演员当众表演、创造角色形象服务。表演艺术因其是创造角色的主体而成为观众欣赏戏剧演出时的注意中心,各种其他艺术成分如美术、建筑、雕塑、音乐、舞台照明、幻灯投映、舞蹈等,都视表演艺术创造的需要而定其综合度量。

从戏剧艺术的集体性看,表演艺术在戏剧的集体创造中具有服从性,尤其是在近代与现代戏剧艺术发展中出现了完整的导演艺术与技术高度发达的舞台美术之后,戏剧演出的整体性要求已成为一切演出单位追求的目标。因此,演员创作:(1)必须以剧本为基础进行再创造;(2)必须以导演阐述与整体构思为前提,进行服从演出整体性的形象创造;(3)必须服从排演与演出的集体纪律与秩序,限制个人放任自由,而且在观众面前保持排演中相对固定的表现形式和舞台节奏,在此条件下进行适当的即兴创造;(4)演员还必须善于与舞台对手合作,在相互影响过程中进行角色创造,以保证表演艺术的整体创造及演出的完整性。只有在与各方面艺术家们完全默契的集体创造中,才能发挥表演艺术的形象感染力与思想表达力,从而突出其中心地位。

角色分析是戏剧演员创造角色形象过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即对参加演出的角色的剧本文学性形象进行分析。剧本角色形象性格的揭示,对全剧主题、矛盾冲突及故事情节开展等起一定作用,因此,演员还应该从对全剧的认识着眼来进行角色分析。

演员对角色本身的分析有如下几项内容:(1)角色在剧本中所处的情境;(2)角色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3)角色在全剧中的贯串行动、最高任务及行动贯串线;(4)角色在行动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即角色的行为逻辑。

角色形象构思是戏剧演员创造角色过程中的第二个环节。演员对角色的文学形象作了分析,有了认识,从而就能激起对生活中类似人物的联想、观察、体验,在对角色认识的逻辑思维和情绪感染指引下,开展创作想象,进行角色的形象构思,从而使自己通过脑子里的表象活动“看到”未来舞台演出时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形象。

角色的外部造型构思,不仅要构思角色的面容、体态、穿戴打扮以及特征性习惯性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举止、动作、声音造型、习惯语调等等属于“形”的部分,还要构思角色的气质、风度、气概、神采或风貌等能体现角色神情状态和精神面貌的“神”的部分。

角色形象体现是戏剧演员创造角色的第三个环节,也是最主要的一环,它涉及全部表演技巧问题,最基本的方面有:(1)根据自身条件和创作可能性将构思设计尽可能准确地体现在舞台上,并在体现过程中修正、丰富构思;(2)在舞台集体性创作演出中,一方面注意到其他艺术家创作构思对演员的制约,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利用舞台各部门创作和导演的指导,使自己的艺术体现达到完整,并保持演出整体的完整性;(3)在与观众的共同创造中不断精益求精,并努力保持表演艺术的新鲜感,加强艺术感染力,取得更好的剧场效果。

演员以全身心为工具和材料扮演角色,化身为舞台人物形象,从而体现剧作主题思想,使观众在艺术欣赏的同时获得启迪。表演艺术在宣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的艺术长河中曾经并且还将发挥极为显著的社会功能。戏剧表演的直观性使它较之其他艺术作品能产生更为有效的直接影响。以活的人在舞台上扮演活的人物、当场表演给活人观看的基本特点始终能吸引观众的兴趣。戏剧表演的时空统一性及其形象的活的魅力,大大增强了它的感染力。

朱自清《春》的创作背景 篇4

该文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人生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散文有《匆匆》、《春》、《你我》、《绿》、《背影》、《荷塘月色》《伦敦杂记》等,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作品创作背景 篇5

这首歌的曲名——曲蔓地,本是人名,这里是指一种花的名字

这首歌歌词分为二段,前一段通过对曲蔓地花的赞美,引伸到对人的赞美。第二段通过对爱情的向往过渡到对劳动生活的热爱,表达了劳动者渴望通过辛勤的劳不动,创造真、善、美的理想和对安居乐业、享受爱情之乐的美好愿望。这是一首新疆民歌。歌曲为多句体乐段结构。歌曲开始的节奏悠长,使音乐显得悠扬,似吟似唱。第五、六小节的节奏短促,特别是强拍内的切分节奏,使音乐显得活泼而热情,典型地表现了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这个典型动机多次间插出现,在歌曲中形成不同的对比句交替进行,形成悠扬与活泼的一张一弛的情绪对比而独具特色

《送上我心头的思念》为纪念周总理逝世两周年而创作的。1978年初钢琴家刘诗昆将柯岩创作的诗词《请允许》委托给包括施万春在内的八位作曲家进行创作。施万春看到这首诗后被深深打动,在完成这首艺术歌曲创作过程中,他觉得需要对这首诗的结构进行一些调整,于是同其好友钟夏边改词边创作,经过四天的奋战终于完成。由于原诗中段“请允许”字样改编后被删去了,所以这首歌曲也改名为《送上我心头的思念》。当年3月4日《人民日报》第四版首次发表了这一作品。

《乡音乡情》曲式严谨,情感内涵深刻真挚,字里行间透露出其创作歌曲的典型手法——质朴纯美。歌曲对演唱者声音的行腔及内在情感的处理要求很高。因此,多样的音色、清晰的吐字等成为了演唱者艺术表现和演唱水准的重要标尺。《乡音乡情》作者与背景介绍由晓光作词、徐沛东作曲、余卓群配伴奏的《乡音乡情》,作曲家徐沛东先生创造了丰富的音乐美,这些音乐美,不是艳美、华美,而大多是一种质朴的美,纯净的美。

再别康桥创作背景 篇6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康桥美景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心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1]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

作者介绍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作品赏析

《再别康桥》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著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其抒发的情感有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节诗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最后的“西天的云彩”,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这节诗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节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得非常形象。他运用的手法是比拟(拟人、拟物)。这节与第三节诗联系紧密。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第三节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还有,它并没有完全脱离中国诗歌的意境,它和中国的古诗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第二节是化客为主,第三节是移主为客,做到两相交融,物我难忘。这两句诗正好表现出徐志摩和康桥的密切关系。这就是所谓的:确定了理想,步入了诗坛,美妙的风光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第四节是转折点:“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节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虹”,一片红光,是实写。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也是自己梦想的破灭。闻一多先生纪念他的长女夭折时写了一首诗,曾用了一个比喻:“像夏天里的一个梦,像梦里的一声钟。”说明梦境是美好的,钟声是悠扬的,然而是短暂的,所以彩虹似的梦似美丽而短暂的。1927年徐志摩的梦想破灭了,又与陆小曼不和,很消沉。

第五节,“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节诗是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他在康桥生活了两年。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

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所以“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第六节诗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这节诗就需要联系别的诗,包括古诗来理解。“悄悄是离别的笙箫”是暗喻的手法。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描述了萧声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声是欢悦的,所以“箫”来比喻“悄悄”来说明诗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动作带有诗人的感情,接着"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歌讲究精练,一再重复“沉默”“悄悄”“轻轻”,是强调重点,并不是浪费语言。

“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苏轼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他回忆他的妻子王弗死后的十年,回忆他们相见的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此处无声胜有声”,还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使用反衬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开,可惜好友欲离我而去。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在言外,旨在象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往往用在评价诗,意思诗不说愁,却把愁表现得最为恰当,看着朋友走掉,长久孤立的站着,表现感情的深厚。如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即抒情”。所以“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很深长的意蕴,又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是这样的好诗词。说沉默时感情最深,就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达时机、船都已走了,但送别的人伫立不动,若有所思。结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康桥尚且如此,诗人何以堪?实际反衬了诗人对康桥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带着诗人的主观感情了。

第七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梦,它倒映在水中,但并不带走,因此再别康桥不是和他母校告别,而是和给他一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康桥文化的告别,是再别康桥理想。

《再别康桥》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新月诗派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加强节奏感,且其中的词是重叠的,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的,所以不是一韵到底的。再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再是压韵。所谓建筑美,一、三句诗排在前面,二、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再谈到绘画美即是词美,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

这三者结合起来,徐志摩追求“整体当中求变化,参差当中求异”,显示出新月似的特点和个性,概括为: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飘逸的风格。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

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矛盾论的创作背景 篇7

原来人们之间信息分享多采用传统方法, 如报纸、书籍、电视、广播等, 微时代条件下, 随着“互联网+”的到来, 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载体促成自媒体传播力膨胀, 手机已经成为大部分人获取信息、分享信息的第一途径。它的优势是迅速及时, 能够第一时间看到相关信息, 转发相关信息。但随着越来越多公众号的流行, 微信只在作为熟人社会的微信群和朋友圈内有限传播的特殊属性, 使得人们在对信息进行二次传播的时候, 进一步放松了心理戒备和理性筛选, 这也进一步助推了不实信息的快速传播。很多未经核实的信息在朋友圈随意转发, 如小道消息、养生、算命、风水等不一而足, 这些信息随着多人转发, 很可能形成一种盲目跟风, 恶性循环。同时, 面对形形色色的外界信息和扑面而来的各方观点时, 人们无法判断哪些信息是真, 哪些信息是假, 是保持独立的甄别与警醒, 还是随波逐流、成为某种观点的扩音器, 也是许多人每天纠结的。而缺少判断的人则会选择盲目认同, 或不经思考和辩解, 随意转发, 信以为真, 有的甚至酿成祸害, 无形当中导致主流文化引导力的弱化。

这种盲从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 传播中有一个特殊群体影响巨大———“意见领袖”。微时代背景下, 看似传播人人平等, 实则不是, 因为在这个平台上并非每个人的声音都具有同等的辐射力, 也并非每个人的话语权都绝对公平。根据传播学上的“二级传播”假设, 新闻事件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公众, 而是由一些民间专家先行做出解读, 形成价值判断, 再传递给公众。网络舆论看似亿万网民在发声, 但核心环节是这些“意见领袖”在设置议程、掌握话语权, 他们的意见和倾向主导着民众舆论。如果他们不能很好地解读和引导, 舆论就容易走向偏激和极端, 从而给社会造成较大影响。第二, 长时间的习惯性盲从会造成另一个副作用———习惯性质疑, 因为长时间受意见领袖的影响, 对一些正面的东西反而会表现出一种质疑, 在他们看来, 在对各种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事件真相面前, 仿佛怀疑比相信更有见地, 解构比建构更有气势。但事实上, 这种所谓的理智往往是在助推另一种盲从的潮流, 进而汇聚成一种以“反谣言”姿态存在的真谣言。

二、微型传播下的认知“信息茧房”

微时代随着传播载体的多样化, 人们的关注点越来越集中在某几个领域, 如微信。在这样的特殊领域中, 人们选择关注的东西往往都是与自己的兴趣或者职业相关的东西, 长此以往, 就会被这几种特殊信息包裹, 就像生活在“茧房”中, 这样一种现象被称之为“信息茧房”。长期在这样的信息交流中, 会导致个人对其他领域的关注越来越少, 思考也越来越少, 再加上信息交流的趋同化, 个体独立思考能力逐步会弱化, 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因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而逐步趋同, 从而在隐形中造成个体视屏障碍。

在微博平台上, 人们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和爱好面自主选择关注对象, 表面上参与主体面对海量关注对象, 能够根据不同信息来源拓宽认识视野, 实质上绝大多数微博用户的关注对象十分有限, 用户以“个体化”视角塑造以“我”为中心的信息网络。同时, 微博根据用户需求设立转发和评论功能, 在信息茧房影响下, 对于公共事件或者某一具体事情发表看法时, 若受到“茧房”内其他个体价值性引导, 个体行为就可能趋同大众观念, 产生价值认知偏差。在微信平台上, 除了相互加好友, 关注某些微信公众号之外, 每个人都会加入各种各样的微信群, 这些群要么是同学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 要么是兴趣小组、活动小组等, 群内成员之间会经常就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讨论。群内讨论和交流密切了群内成员联系, 加深了对某一问题的认识, 但是在信息消费自主性不断强化的时代, 热点信息供不应求, 冷门话题无人问津, 好恶心理阻碍了人们眼界的开阔, “信息茧房”愈演愈烈。

三、微时代复杂价值生态建立了“价值圆桌”

“圆桌会议”指多元利益群体为解决利益冲突, 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实现最大公约数的对话形式。微时代复杂价值生态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带来“圆桌会议”效应。

首先, 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状态带来价值冲突。多元价值观并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客观结果, 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不同价值观在多元化社会环境中同存共生, 相互作用。而微时代自由开放的信息传播环境为多元价值观提供了平等自由的生存和传播空间, 故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积极与消极、正确与错误等不同价值取向的价值观, 给大部分人的价值认知和价值选择带来困惑和冲突。

其次, 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势均力敌”。一方面微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运行模式, 充分调动人们价值表达的主动性, 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观念通过各种平台发布, 成为价值传播主体。另一面, 微时代价值观呈现出“多平台”、“弱把关”、“秒互动”的特点, 微博、微信、微聚等已成为人们获取和发布价值信息的重要平台。

再次, 价值观接收和影响的“无界化”, 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和查看多元价值观信息。因此, 每一种价值观念都可能成为影响人们价值观形成的决定因素。多元价值观犹如平等共存、势均力敌的“圆桌会议”主体, 给人们价值观形成带来“价值圆桌”效应, 其需要在自己原有价值体系上明确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中反复判别、过滤、择取和整合, 在内化和外化不断循环中凝练、沉淀自身的核心价值观。

四、微时代下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问题

微时代完全改变了传统人类交流和沟通的方式, 微博、微信等使每个人都变成了自媒体, 变成了传播者, 在此情形下, 传统意识形态认同传播方式在适应新型传播方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从而导致意识形态认同出现问题。

首先是主流意识形态舆论主导地位受到冲击。新媒体结构的多元化、分众化和立体化, 在强化和扩大文化价值多元特征的同时, 削弱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各种意识形态在新媒体上相互激荡, 导致不良思想和迷信活动蔓延, 从而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构成挑战。与此同时, 主流传播方式由单一的电视广播报纸等单向传播逐渐发展为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多向交流互动传播, 其信息发布和接收主体的多样性及其发布信息的自由性、随意性, 形成了一种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自由言论空间, 这就使得人们对官方的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不再是单一接受或拒斥, 而是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 甚至是反对意见。传播方式的这种深刻改变, 导致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单向的自上而下的传播教育作用大大减弱, 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

其次是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难度加大。微时代海量信息极大地丰富了信息存量, 但这同时增加了意识形态控制和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难度。海量信息尤其是网络“微信息”具有碎片化、表面化、大众化、情感化及变化快、性质杂等特点, 容易淹没核心的主流价值, 冲击意识形态。因为各种真假好坏信息都在其中, 使意识形态认同工作难度加大。主流意识形态必须通过对社会规律和本质的冷静且理性的思考, 整合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 进而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但是, 信息流变增加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难度, 没有给主流意识形态留下足够的理性思考时间和空间。因此信息流变使主流意识形态的整合难度加大。

最后是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的有效性受到削弱。微时代微媒体发布的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同步性、互动性与匿名性, 且充分尊重普通人的表达权、自主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第一时间传递信息、传播思想、交流观点、倾听民声、反映民意、监督社会、记录生活等, 这些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其对舆论引导的影响力、渗透力逐步增强。同时, 微媒体发布的信息有其自身弱点, 如微博140字的传播上限使微博内容简短, 容易突出要表达的中心, 加快消息传播速度, 但只言片语式传播容易导致内容过于简单与片面, 使对问题的思考变得单一化, 缺乏理性思考与判断, 其真实性难以考证。这种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使社会价值观呈现多样化, 一定程度上把大众社会分裂为个别化、差异化的小型群体, 因此集体主义意识得到进一步弱化, 有组织的“认同”实现起来难度更大。微信息中的一些颓废、有害的碎片化信息, 容易给人们的思想带来混乱, 进而影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构建。

摘要:“微时代”背景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一些矛盾, 本文着重分析信息多元化下面临的盲从、微型传播下形成的认知“信息茧房”和复杂价值生态建立的“价值圆桌”及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造成的问题。

关键词:微时代,核心价值观,矛盾

参考文献

[1]王艳.运用手机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 (4) .

[2]郭超.“微”时代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危”与“机”[J].理论与改革, 2015 (3) .

[3]高建华.新媒体文化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化机制之构建[J].理论导刊, 2015 (7) .

矛盾论的创作背景 篇8

文学作品中往往是用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反映时代的,散文、小说等都是这样,所以环境描写是文学创作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作品的中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恰当的环境描写有助于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表达,人物的性格通过环境得以凸显,环境是为人物而设置的,作品中的人物是生活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环境之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总要打上时代的烙印,留下环境的痕迹。小说追求相对完整的人物形象塑造,就要着力于人物所处的环境的描绘,人与人之间所酿成的气氛和整体意境的形成,无不包含着某种真挚的思想情感。环境描写一般具有以下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2.暗示及社会环境,揭示社会本质特征;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4.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

所以,要“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一般首先要求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或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

作用等。

典型例题オ

一、 2007年汕头市一模《雪夜》

15.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描画冬夜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飞落”下来,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开头对冬夜雪花的景物描画预设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渲染一种寒冷而宁静的氛围,与房内温馨的火盆互为映衬,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衬托。(2)结尾再次描画冬夜的雪花依旧宁静唯美,为故事的结局营造一种落寞凄清的氛围,烘托孤苦老人一片苍凉的心情。(3)将雪花比成能通人性的小精灵,寄托了作者对这对孤苦老人的同情和美好祝愿。(答对其中两点即可,每点2分。也可整合起来,从交代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作答。答“暗扣题目,烘托主题”或“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也可以得1分。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启迪】 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所暗示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来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还可以思考环境描写对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铺垫人物的作用。

二、 北京西城区2004年高三语文抽测试卷《酒婆》(冯骥才)

首善街有家最低等的小酒馆。不插幌子,不挂字号,连座位也没有;柜台上不卖菜,单摆一缸酒。来喝酒的,都是扛活拉车卖苦力的底层人。

这酒馆只卖一种叫“炮打灯”的酒。这酒价钱贱,不讲余味,只讲冲劲,进嘴非得赶紧咽,不然烧烂了舌头。可一落进肚里,马上一股劲“腾”地蹿上来,直撞脑袋。好酒应是温厚绵长,绝不上头。但穷汉子们挣一天命,筋酸骨乏,心里憋闷,不就为了花钱不多,马上来劲,晕头涨脑地洒脱洒脱放纵放纵吗?

……

4. (1)“首善街”的社会环境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为什么以“首善”称之?

(2)作者在小说的结尾借老板的口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几十年拿假酒骗人,却相安无事,都喝得挺美,可一旦认真起来反倒毁了?”通读全文,说说此句的作用。

【参考答案】

(1)答案有四层:那个社会有欺骗、虚假、贫穷、麻木等特点。酒馆老板几十年以假酒骗人。下层劳动者贫穷、郁闷、麻木,习惯于在虚假中生活。以“首善”称之,表达了反讽之意。

(2)答案有三层:用人们对“假酒”的习惯,表明“假”“骗”文化之深重。酒馆是社会的缩影。结尾写老板的疑问,意在点明主旨——对社会中“假”与“骗”的揭示与批判。

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36分)

风筝

鲁 迅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黑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一九二五年一月二十四日

1. 看见风筝,人之常情往往是愉悦的,而“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文章交代的环境,想想作者生活的时代,谈谈作者为何“惊异”和“悲哀”。(8分)

2. 人到中年,我认识到了“精神的虐杀”的错误,一心想求得小兄弟的宽恕,而弟弟却表示已全然忘却,并无怨恨。然而,“我”的心不觉轻松,反感“沉重”,有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结合那个时代和作者的经历,你如何理解“我”的“沉重”和“悲哀”?(10分)

【参考答案】

1.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这个季节竟放风筝,故而“惊异”;“悲哀”是时过境迁,自然的“肃杀”反映着社会等“严酷”;今不如昔,故而“悲哀”。

2. 被虐杀者并不认为被虐杀。从弟弟认为兄长管教是正常行为,并不认为自己的想玩风筝是“正当”的,触动起心底积淀的“国民的落后意识”,因而“沉重”、“悲哀”。

上一篇:沉重的翅膀高中作文下一篇:《正比例》说课稿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