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案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案(精选4篇)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哲学上的矛盾,对立、统一、基本含义。

2、能力目标: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初步了解掌握“具体——抽象——具体”

的科学方法。

3、德育目标:运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原理,认识到无论

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教学重点] 矛盾的含义 [教学难点] 矛盾的含义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设疑法 3.比较法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一段中国与阿曼足球队世界杯小组赛的比赛录像,并启发设问:“谁来帮我分析一下,足球赛中包含了哪些矛盾现象?”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评:“攻与守,强与弱,胜与负,快与慢„等。引出课题。

2)、由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者老子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表述中,让学生体会一分为二的思想,然后请几位同学向全班介绍说明自己所找的关于矛盾的事例,在同学们所举的例子里选择一个,比如:“上下、东西、南北、左右、前后”教师简单评述,两者既不同,又紧密联系,这就是哲学中所说的矛盾,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大量的具体的事例中去引出抽象的矛盾概念,即对立统一。

(居中板书标题: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讲授新课:

1.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

教师:说到矛盾,自然会使我们联想到我国古代思想家韩非子讲的“自相矛盾”的故事。(让学生叙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他举起盾,向人叫卖说:“我的盾坚硬无比,无论怎样锋利的矛,也戳不穿它!”说完,又举起他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锋利无比,无论怎样坚硬的盾,也能戳进去!”站在旁边的人听了,暗自发笑,便问他:“那么,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怎样呢?”一听这话,卖矛和盾的人只好哑口无言了。教师:同学们注意,这里所说的“自相矛盾”,是指说话前后不一,互相冲突的意思,它同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并不是一回事。辩证法中所讲的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矛盾。

自古以来,很多哲学家都看到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现象。例如: 多媒体显示: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孙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

随„„。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字”。──赫拉克利特

教师:上述论述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包含了事物一分为二的哲学思想,即都看到了事物自身所包含的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

(1)“对立”的基本含义:双方相互排斥、互相斗争。(板书)

教师:大家思考:哲学讲的对立和斗争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对立和斗争,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这些矛盾双方的对立以及政治术语中的对立和斗争是一种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回答(略)

教师总结: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对立和斗争,比如:同学之间的小矛盾,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以及巴以冲突等等都是具体的“对立”和“斗争”,是哲学上讲的“对立”和“斗争”的具体体现。哲学上的“对立”和“斗争”是对世界各个领域的具体的对立和斗争共性的抽象和概括。

教师:所谓“统一”简单地说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结的属性。谁能再试着分析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是如何“统一”的呢?

学生:(1)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2)作为商品来说二者缺一不可。学生:没有财政收入,也就没有财政支出。„„

教师:哲学上把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称之为“统一”。(2)“统一”的基本含义:(板书)它有两种情况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板书)

教师:相互依存是指矛盾双方不可分割,离开一方,另一方也不能存在。例如我们一开始讲的故事里边的狼和鹿之间的关系就是如此。在小岛上狼和鹿相互依存,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能生存。再例如:一块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之分,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如果把它从当中断开,我们能得到一块只有南极和一块只有北极的磁铁吗?

学生:不能。每块小磁铁又出现了自己的南北两极。要是将其退磁,一极消失了,另一极也就不存在了。

教师:请同学们分析漫画(多媒体显示,教材第88页),大家说他敢剪吗? 学生:不敢剪。在图中,甲,乙二人的上与下是互相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构成矛盾的统一体。双方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互为存在的前提。因此是“不敢剪”。剪断绳子的后果会是什么呢?──失去矛盾的一方(甲),另一方(乙)就不存在了。任何矛盾的双方都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板书)

(多媒体显示)“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议一议:学了矛盾概念后,你对这句话有哪些新的理解?(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老子的这段话说明天下任何难事只要敢于去做,积极作为,都会变得容易;相反,如果畏首畏脚,不做努力,即便是很容易的事情也难以完成。难和易对立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教师∶难和易之间是不是可以任意转化?

学生:不是,难和易的转化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为”与“不为”。

教师:这说明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但转化是有条件的,不是虚幻的、任意的。条件不具备,矛盾双方就不能相互转化。比如,加法、减法可以互逆,但条件是负数的引进。

2006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以“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思所以亡则存”作为开场白。同学们试着分析一下温总理所引用古语中矛盾双方及其转化的条件分别是什么?(多媒体显示)

思所以危则安,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再比如:孙子曰:“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点评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还应注意以下两点(1)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始终不可分割。(板书)

教师:例如,我们在接受知识时有快有慢,快和慢是相互规定的,没有快也就无所谓慢。再比如“大”与“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上”与“下”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会不会发生“大”与“下”、“上”与“小”之间的相互转化?为什么?上述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教师:这说明统一离不开对立。统一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而依存离不开对立;因为一方的性质依赖于另一方来规定,即我们平常所说的“相比较而存在”另一种情况是,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而“转化”离不开对立。这是因为我们所说的转化,是矛盾双方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而非别的方向转化。

教师:通过学习历史我们知道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是相互对立和斗争的,为什么无产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却不存在对立和斗争。再比如在我们生活中与自己联系最多、最密切的人,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是为什么?

学生:1)因为无产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不在一个统一体中。

2)与自己联系最密切的人与自己处在统一体中,所以才能和自己发生矛盾。教师:这说明对立离不开统一。因为只有具有某种共同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才能呈现出相互排斥的倾向。如果不是相互依存,而是彻底分离、毫不相干的东西,就无排斥可言。总之,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对立面的统一。

(2)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指事物内部,也指事物之间。

教师:因为事物范围的无限广大,是“事物内部”还是“事物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把什么看作一个统一体。比如我们把家庭看作一个统一体,家庭内部各成员之间存在着矛盾,这就是属于事物内部的矛盾,但家庭和社区之间,以及社区与其他社区之间也存在矛盾关系。这些矛盾关系就属于事物之间的矛盾。(多媒体显示)3.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法则——矛盾法则,即事物的对立统一法则,要重点强调矛盾的含义,“对立”的含义,“统一”的含义,以及如何正确理解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及其注意的问题。[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分层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我布置的课堂作业是:

材料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美国期间,曾在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他说:“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个伟大的思想。用和而不同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邦,也有利于国际社会化解矛盾。”

材料二:中美关系正处在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次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是为了与美方加强对话,求大同存小异,增进互信,促进合作。积极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教案 篇2

(一)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框题讲述对立统一规律最基本、常识性的内容。对立统一规律在唯物辩证法中居于实质和核心地位。唯物辩证法作为世界观, 最根本的就是关于世界观的矛盾观;作为认识规律, 最根本的就是矛盾规律;作为认识方法, 最根本的就是矛盾分析法。只有抓住对立统一规律, 才能揭示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其他内容。

(二)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矛盾的含义”既是本框的重点, 也是本节和本课的教学重点。这是因为矛盾概念是本课最基本的概念, 只有真正搞懂了什么是矛盾, 才有可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关于矛盾问题的一系列基本观点, 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对立统一的观点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起点, 学生刚开始接触会觉得比较难。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要求通过教学, 使学生对矛盾的概念有较为深入的理解, 并能通过多种实例对矛盾的概念加以阐释;“对立”“统一”的基本含义只要求识记。

(二) 过程与方法

应着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 同时也是人们进行辩证思维必须遵循的根本规律。要注意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初步了解和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本框对矛盾概念的分析, 对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论述, 都体现了这一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通过学习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使学生明确, 没有一定的条件, 矛盾双方是不会转化的, 从而认识到无论在个人成长或者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各个方面, 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努力创造条件, 使矛盾向着有利的方向转化。

三、学情分析

(一)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方法论等有关基础知识,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矛盾的概念会容易很多, 有利于进一步理解矛盾的观点和矛盾分析法。

(二)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矛盾的观点, 具有对政治学科教学问题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掌握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分析法, 但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性, 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状态。

(三) 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

高二的学生处于文理分科、转变学科观念和前途选择的关键时期, 他们大都涉世不深、阅历浅, 感性的东西非常容易接受, 但思维方法简单, 分析判断的能力不够成熟, 教师要从学生的这些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 尽量把抽象的理论寓于感性的生活现象之中, 让学生从生活中品味到理论的精妙, 从理论中感觉到对生活的指导。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但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 本框内容较为抽象, 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哲学矛盾概念, 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故以讲读、提问为主, 辅以议论、探讨总结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思维的能力。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室、教材、课件、小黑板等。

六、教学过程

创设学习情境:

视频播放:《“矛盾之战”西班牙战胜荷兰》

提问:这是2010世界杯最后一场比赛, 在这场比赛中西班牙和荷兰是一种什么关系?

西班牙和荷兰是对手, 是对立的;但如果没有了其中一方, 这场球赛还打得下去吗?说明他们还有一种什么关系?他们又是统一的。这种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在哲学上我们就叫矛盾。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请同学们边看教材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在这场“矛盾之战”中, 你发现了几对矛盾?

2.你是如何理解矛盾的?

3.在理解时我们还应注意什么问题呢?

提问:请根据刚才看书和日常生活中对矛盾的理解, 回答第一个问题。

提问:你为什么说他们是矛盾呢?什么是矛盾?

提问:从这个含义我们可以看出, 矛盾实际上是一种什么?某一事物的矛盾包含几个方面?他们是什么关系?

提问:什么是对立统一呢?这几对矛盾你是怎样发现它们对立的?

提问:哲学上讲的“斗争”“对立”, 同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斗争”“对立”是否是一回事?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问:这几对矛盾除了具有对立特征之外, 还有什么共同特征?

提问:以上几对矛盾是如何体现矛盾的“同一性”的?

提问:在决赛当中, 荷兰队被西班牙队以1∶0战败, 此时, 荷兰作为矛盾的统一体是一种什么情形?

提问:转化是无条件的吗?向哪里转化?

提问: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可以分割吗?为什么?

自制漫画FLASH:《它敢剪吗?》 (动画播放时适时引导、讲解)

1.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

提问:对立和统一是什么关系?

提问: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存在于事物内部还是外部?

2.不能把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就业难与用工荒的矛盾统一 篇3

近期,代工企业传出用工荒的消息,同时,在很多地方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这两种听似矛盾的现状并存不得不让人深思。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及根源: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严峻。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人,2001和2002年分别为114万和145万人。2003年,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200万人(达到212万人),之后平均每年都要增长五六十万人,2009年首次突破600万人(达到611万人),2010年则增至630万人。国家有关部门表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87%,今年将力争使2010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到70%左右,当年底总体就业率达到80%以上。考虑到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层次和毕业生群体庞大的现实,实现这样的目标有一定难度,高校毕业生就业仍是所有就业群体中就业的难点。

大学生的“就业难”难在何处?目前,大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不匹配。而普通工人所从事的低端岗位劳动量较大及工作时间较长,这对大学生产生不了多少吸引力,况且,新生代大学生的择业需求关注的方面更为多样,如开阔视野、增加经历、注重企业培训、晋升渠道、个人发展等,过多的关注则加重了大学生的“就业难”。

“用工荒”的出现及原因:“缺工”、“抢人”,成了节后企业老板开工后的第一件大事。很显然,以往仅限于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在今年已向中西部蔓延,规模也由地区向全国转变。“用工荒”的主角是农民工。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企业迁徙,待遇低、新生代农民工怕辛苦又追求时尚生活的矛盾存在外,劳动力结构的不均衡,专项人才的稀缺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有报道说有省份甚至出台政策,限制劳动力外流。

人不好招了,原因其实也简单。几十年了,中国的各种经济指标都在增长,但沿海出口型企业普通工人的工资基本没有多大变化。与此同时,都市生活的成本日益增大,富裕了的沿海城市居民、企业主和来自内地的普通工人之间的财富与生活鸿沟日益扩大。当打工者认识到沿海不再是改变自己命运的财富梦想之地时,用工荒现象也就自然产生了。

传统发展模式受到挑战:短短几十年里,中国建立了一个依托世界贸易、面向全球市场的出口加工型经济结构,支撑它的就是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低廉劳动力优势。这种优势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口多的现实,另一方面也缘于国人易于满足、吃苦耐劳的民族特性,还有打工者对自身权益认识不足的原因。不管怎么说,靠着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再加上其他有利条件,我们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迅速崛起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如今,这种模式遭受了挑战,用工

荒也算是对这种发展模式的一个回应。

虽然很多企业为找不到工人而着急,但我们应该更看重用工荒的必然性和它的积极意义。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用工荒的出现打破了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可以永远持续的神话,也将促使那些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改变在国内一味压榨本国劳动力、在国际上压缩自己利润空间的生产模式。同时,用工荒也会促使企业提高工人工资和福利,使得整个社会正视几十年大发展中被忽视了的人群的正当权益,正视不同群体之间巨大、不合理的收入差异。

用工荒与就业难的矛盾统一:用工荒与就业难的两相并存,确实是个很值得思考的话题。单纯地以传统的就业观念落后等来解释,已经过时,当大学毕业生起薪和农民工之间基本可以划上等号时,再苛求“天之骄子”的眼高手低,显然不太现实。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用工荒同时遇上了就业难?又该用什么来破解这对看上去相互冲突的矛盾?

表面上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是对悖论性存在,既然有用工荒,就不该有就业难。但剖析两者的背后成因,即可发现两者之间又是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其根本症结都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产业链条的不完善导致低端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大学毕业生既不能和农民工形成差异化的就业竞争,又不具备制造业的就业成本优势,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奇异的一边是用工荒、另一边是就业难的现象。

因而,出现用工荒并不能说明就业难问题已经解决了,在低端制造业用工荒的背后,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问题其实很明了,破解用工荒和就业难的路径都指向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用工荒在倒逼企业加快转型,不能仅满足于提高工资来吸引农民工,解决暂时的用工荒;同时,企业的升级换代又能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难的现实压力。

因此,从某种角度看,用工荒和就业难,最后都指向一个问题,那就是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步伐。东部沿海企业要想保持和巩固先发优势,根本出路也只有靠加快产业升级,迅速从劳动力密集的加工业跨越到资金、技术、人才密集的新兴产业。

第一,根本在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上,保持传统制造业产业优势的同时,在谋求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的全球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产业链条,才能解决企业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

第二,对于高校毕业生,首先要进一步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去向,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去、到部队去、到中小企业去、到中西部地区去;要进一步拓宽大

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鼓励一部分大学生走自主创业道路。其次要加强就业指导,除改变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外,还必须继续加强和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并使之长效化。

《自相矛盾》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自相矛盾》是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里面的一则寓言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他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能互相抵触,自相矛盾,言过其实。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对于初学者,特别是我们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学好它不是一件易事,老师要在学习方法上多给以恰当地指导,并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他们以前已学过一些寓言故事,对寓言故事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我发现他们对寓言故事相当感兴趣。每次只要我一谈到故事,特别是寓言故事时,他们都相当激动,在下面议论纷纷、滔滔不绝,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针对我班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我觉得要给学生上好《自相矛盾》这一课,重点是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学。难点是怎样才能让理解能力这么差的学生更好地去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并从中受到相应的启发和教育。如果上课时能把这两个问题处理好,那么其它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初步按触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猜字谜吗?好,那你能猜出这些图代表哪些成语吗?(课件出示),指名学生回答(表扬学生知道的成语可真多!)

师:1、在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瑰宝,它概括性强,内涵丰富,如果在作文或说话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成语,就可以获得形像生动,入木三分的奇妙效果。前面我们图中这些成语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或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今天我们要学的第8课——《成语故事》(读题)——自相矛盾,其实就是一个寓言故事。(板书:寓言)

2、什么是寓言呢?“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板书:故事、道理),那么我们今天学的自相矛盾又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课前我们同学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的生词会读了吗?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1、课件出示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2、指名2个学生读词语。第一个学生读第一行,第二个学生读第二行(师:表扬学生字音读的非常准确,看来我们同学预习的很充分。)师:你们知道“戳”的意思吗?谁能伸出手指头来演一演,做一做“戳”的动作?(师准备好铅笔、纸、书本)

师:我们刚看到了这位同学的表演看出了戳只有两个结果,要不就是戳穿,要不就是戳不穿。那文中写的是用什么戳什么呢? 学生答用矛戳盾,有的回答用盾戳矛。师:对了,大家回答的非常好,课件出示:

矛是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我们聪明的老祖先为了便于交流用了很多方法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汉字,其中最古老的造字方法叫做象形造字法,顾名思义,就是看到物的形状,用简单的笔画勾勒下来。比如“矛”字,我们看最早的矛字,像不像?再后来民间又出现了隶书,和我们现在的楷书很像了,这就是我们现在书写的正楷字,下面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小手来跟老师一起写矛字,第一行是横钩,第二笔是点,第三笔也是横钩,但第三笔的横钩比第一笔要稍微长一点,第四笔竖钩,最后一笔长撇不能丢。

接下来我们看看盾是用来做什么的?盾是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我们也来看看盾字的演变,这是最早的两个盾字,很简单,也很直观,到了甲骨文的时候,盾的字形发生了变化,开始更注重盾的功用,所以就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正楷盾字。那么盾的第一笔是什么?请学生伸出手一起跟老师写一写盾字,第一笔是撇…….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写字练习簿把课题自相矛盾写两遍

(师提示写字坐姿要注意: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表扬第一组同学坐姿非常端正。接着指名拿写的好看的学生本子展示,矛的最后一撇撇的真好!/这个字的结构写的特别好!)那写完了自相矛盾,接下来我们说说还有哪些带自字的成语,先指名3个学生说(表扬学生积累的成语可真多!)那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带自的成语,现在请大家齐读一遍,注意读的时候不能拖音,要做到干脆利落。好,自告奋勇,读„ 课件出示成语,请大家齐读一遍。

三、说矛盾的功能

那么矛和盾分别用来干什么呢?我们来看看它的作用,出示课件,矛是用来进攻的,盾是用来防守的,那文中说的是什么样的矛,什么样的盾呢?请学生回答,学生答锐利的矛,坚固的盾,接下来那我们来找一找课文中的楚国人说了几句话,他又是怎么来卖他的矛和盾的呢?

学生答: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哦,大家都找对了,那这位楚国人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说的这句话呀?大家都用“夸口”的语气读读这两句话。生练习读这两句话。板书:夸口 谁能来读一读,举手!

请2到3个学生读这句话

师:a.我听出来了,他特别强调了他的盾很坚固,矛很锐利。谁的读法跟他不同?

b.你强调的是什么? “随你”是什么意思? 师:大家看,他跟第一个同学体会的不一样,读的就不一样。谁还能读出不同来? c.你们听出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啊?“特别得好”这个意思,你们从哪个词听出来的?“很”

d.挺有意思的!为什么这么读?

生:因为我要强调让大家来买“我的”的矛和盾啊!哦,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很好。

好,那现在我们全班一起来夸夸自己的盾,大家一起齐读这句话!

师:请大家看看“夸”字,“夸”的上面是什么字? 生:是“大”字。师:“夸口”就是说大话。大家知道,夸的下面是亏字,也就是说说大话是要吃亏的。那这位楚国人吃了什么亏呢?

“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呢?能给它换个词代替吗?请学生回答(老师这边也带来了几个相近的词语,课件出示目瞪口呆,哑口无言,无言以对)大家一起齐读一遍。

师:哦,是他没话说了。看来,同学们都已经懂得了“张口结舌”的含义了。四.接下来谁能用三言两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点拨。课件出示:成语《》,讲的是()(主要人物)()(在干什么),结果()。

第三板块:读懂故事内容,明白故事寓意。

1.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最能表现这个人骄傲,愚蠢,可笑的语言描写。

2.指名学生读自已找到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觉得他可笑,愚蠢?

出示句子:

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师:像这个楚国人这样,自已前面的话和后面的话对不上,就叫——自相矛盾。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读两句话。生练习读这两句话。指名读,评价。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1)好极了,那我们来仔细看看他说的这两句话,(男女生分读)有问题吗?(2)那你能质问他,当场拆穿他吗? 还可以怎么问他? 你好厉害!一下就切中了他话中的要害。问的真漂亮!对啊!围观的人也是这样问的。读,“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样呢?”(3)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同学们,猜猜会有怎样的结果? 你能用“如果„„,就说明„„。”的语句来说说吗?有没有第3种情况发生啊?(如果戳得穿说明了什么?戳不穿呢?如果盾被戳穿了,但矛也因此而断了呢?)(4)师:同学们,看来这楚国人说的两句话,前一句跟后一句,是怎样的啊?(相互抵触、不一致。)像他这样自己说话前后抵触,这叫什么啊?(生回答自相矛盾)你们理解的很准确,看来大家已经读懂了这个故事。(5)那个楚国人已经被大家质问得“张口结舌”,已是窘态毕现、狼狈不堪了。板书:张口结舌

可是光这样批评他可不行啊,我们还得告诉他错在哪里?得帮他总结一下教训。不然,他下次还会犯的。(是啊!要实事求是,不然没人相信你的,到时就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6)说话如此,其实做事也是这个道理。那这则寓言提醒我们以后做事、说话时应该注意点什么啊?请你在旁边写写你从中明白的道理。谁来说说!

(7)对啊!我们以后说话、做事也要实事求是,讲究分寸,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也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生读道理。板书: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五、初识古文,激发兴趣。

1、这个故事有意思吗?(有)这么有意思的一个故事,它出自古代思想家韩非子写的一则寓言,如今它已经成为人们熟知的一个成语——自相矛盾(读)。让我们来看看它的原文是怎样写的:

师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学生读。

2、练读原文(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

哎,都是古文,你有什么办法读懂它吗?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办法,可以结合我们刚才读懂的课文对照着学,这样很快你就能自己读懂它了。

3、谁能告诉大家,这段古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用现代语言表达古文句子的意思,句子的形式可以灵活些,不必强求说法一致,意思不错即可。)

六、联系实际,拓展思考。

师:

1、谈谈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自相矛盾的? 生:有个广告说:“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这就是前后矛盾,既然不收礼了,为什么还收脑白金呢? 生:“叶公好龙”也是自相矛盾。叶公嘴上说喜欢龙,但是当龙来见他时,它吓得躲了起来。生:“有个人看到墙上有人乱涂乱画,他写在墙上写了一行字——不准乱涂乱画 ” 通过表演,深化对寓意的理解。师:学完了这课,我们学会了自相矛盾这个成语,谁能来演一演这个寓言故事呢? 学生表演。师评价

上一篇:海尔管理模式精髓下一篇:九年级化学教材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