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化s实施方案

2023-0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信息化s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学校信息化s实施方案

基于三层B/S结构的学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 要:当今,信息记录的主要方式已由原来的笔写纸记变成电子文档。大量电子文档给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又为档案数字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本文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GB/T 18894-2016)要求,以重庆市永川中学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为例,提出学校纸质档案和与之对应的电子文档一体化管理整体解决方案。阐述了档案管理信息系統的设计和基于B/S结构的三层开发技术实现,主要包括架构与技术、需求与功能、安全保密、业务流程等几方面。可作为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参考案例。

关键词:学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B/S结构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在学校的普及,信息记录的主要方式已由原来的笔写文字变成电子文档。大量电子文档给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又为档案数字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改变档案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重庆市永川中学校经过技术可行性和业务可行性分析论证后,作为校级科研课题进行立项研究,在学校信息技术人员和档案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自主开发出了中小学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又经过一年多来的使用和逐步完善,逐步形成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

二、系统设计

1.架构与技术设计

(1)硬件系统结构

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各一台,也可集中在一台服务器上,用户计算机若干。对于档案业务部门需要配备高速扫描仪、绞边机和打印机等相关设备。硬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2)软件系统结构

采用B/S(Browser/Server)架构设计,在服务器上配置安装,通过浏览器访问,无客户端数量限制。运用asp.net和MS SQL Serve数据库技术,按数据层、业务层(也有叫逻辑层)、表示层三层架构开发。这样能使架构更清晰,提高代码重用率,减少代码编写复杂度,便于维护。

①用户界面层:主要运行于客户端,用于收集用户输入并显示处理结果实现与用户交互功能。基于浏览器,无需安装,易于维护。

②应用服务层:运行于服务器,主要通过定义以下类来实现:

数据实体类:采用对象关系映射(O/R Map)技术实现,为数据库的每个表建立相应的实体类,如数据库中的案卷表app_File对应的案卷实体类定义如下:

public partial class app_FileEntity

{

private Int32 _FileID=0; // 编号

private Int32 _ClassID=0; // 类别

private Int32 _QuanZongID=0; // 全宗号

public Int32 FileID // 编号属性

{

set { this._FileID = value; }

get { return this._FileID; }

}

}

数据操作类:封闭了实体控制、连接数据库和执行数据库常规操作。通过操作实体类实现向数据库表中插入、删除、修改数据,同时为业务规则层提供数据服务。

业务规则类:各种业务规则和逻辑的实现,如账户的验证,审核、多条件查询等,为表示层提供反馈和执行处理过程,使用户界面与各种功能隔离。

③数据层:选择MS SQL Server数据库,用于数据集中存储,提供数据的查询、增加、删除、修改、存储过程的执行等功能,数据库主要表及关系如图2所示。

2.需求与功能设计

(1)系统配置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系统参数设置、角色权限管理、用户管理、字典维护、日志管理、数据备份、在线用户管理等功能以及积分管理、界面风格设置、个人信息管理等辅助功能。采用开放式设计,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仅学校的系统管理员具有本模块权限。具体通过菜单“系统配置”中操作, 如图3所示。

(2)案卷类别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正式案卷类别和专题案卷类别的建立、浏览、排序修改移动、分类实时统计等功能。采用树型目录结构,层次关系一目了然。本模块需要学校档案管理员权限,具体在“系统配置”和“类别管理中”操作。

(3)案卷管理模块:本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实现案卷的分类别分期限著录编辑、查询浏览、归盒归档,转换标识和电子文件打印等功能。

①案卷的著录编辑:包括设置了提示、默认值和校验的标题、检索词、文号、备注、页数等输入类项目;类别、保管期限、电子文档等选择类项目;年度编号、统编号、全宗号、立卷人、立卷部门、立卷时间、审核人、审核时间等由系统在相应阶段自动生成类项目,简化操作、保障规范。具体在“案卷管理”和“新建案卷”中操作。如图3所示。

②案卷的查询浏览:可分类查询、可自定义查询。可查项目几乎包括了案卷的所有属性,可根据单一属性查询亦可使用属性组合查询,查询结果列表显示案卷的关键信息。可进一步浏览案卷的属性和电子文档的内容。保障了查询浏览灵活快捷。

③其它功能:支持电子文档、案卷属性、案卷标识的显示打印,以及案卷预归盒、专题归档等操作。

(4)案盒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案盒的分年度分期别建立编辑、查询浏览、排序编号、验收归室(如图4所示)以及案盒封面、卷内目录和盒脊内容自动生成打印等功能。

(5)专题档案模块

实现根据需要将案卷多次逻辑组档,形成各专题档案并自生成专题档案封面和卷内目录,提供专题档案封卷内目录和案卷的在线浏览各纸质资料打印。

(6)借阅登记模块

实现档案借阅利用登记功能,可用于案卷的借还利用管理。

3.安全保密设计

网络环境下的电子档案管理最主要的软肋在于保密和安全,对其威胁有如下两方面的分析和预案:

(1)对于因硬软件可能造成的数据丢失或破坏,本系统主要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①紙质和电子档案“双套制”,这是解决电子档案安全问题根本措施。

②数据集中存贮,定期异机备份,可通过加强数据库服务器管理,利用MS SQL Server备份功能实现。

(2)对于非法访问可能带来的保密和安全隐患主要采取了以下防范措施:

①访问控制:系统设置了系统管理员、档案管理员、部门用户三类角色并分别授权,通过登录模块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和控制,保证其仅能访问授权部分信息。系统还可设置访问范围,可限定局域网或指定IP的用户访问。对安全性要求特别高的可以选配基于硬件的登录身份认证锁。

②操作记录:通过日志文件记录登录用户操作,管理员可分析用户操作行为。

③入侵检测:预先设定对于网络数据流中的潜在的入侵、攻击以及滥用等方面进行自动检测,使得网络具有入侵保护能力,如设置了专门的SQL注入检测程序等。

④数据加密:如用户密码等关键信息采用了MD5加密技术,增加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业务流程设计

(1)划分对象层次、调整管理重心

档案管理对象分案卷、案盒、案柜、案室四个层次,其中核心业务是案卷,改变以前以盒为单位立卷的方式,实行一“件”一卷,一卷一号。

(2)明确业务范围、理顺业务流程

学校档案管理员对系统进行相应配置并对案卷类进行设置后,档案管理系统业务流程可分为实时立卷、集中归盒、统一编号、打印装盒、送验归档、借阅利用六个阶段。

①实时立卷阶段

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登录后,在系统“案卷管理”模块根据学校归档目录要求,将本部门产生的电子文档分管理期限、类别、年度实时上传到系统,并对该电子文档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在线著录。对没有电子文档但使用率又较高的纸质文档通过扫描等方式转换成电子文件上传。系统支持常见的doc、xls、ppt、pdf、txt文书文档上传,为实现在线全文查阅,根据档案管理对电子文档的规范要求,需要将以上类型的文书类电子文档转统一转换成pdf格式。系统支持转换后上传、上传后系统自动转换和上传后管理员统一转换三种方式。支持声音文件、视频文件上传和在线视听。

②集中归盒阶段

根据学校档案管理的统一安排,由各处室相关人员在期末或年末集中时间限时在系统“案盒管理”模块中建立案盒信息,在“案卷管理”模块中清理或调整本部门上传的案卷,并根据案卷分类要求,结合案盒的容量对案卷进行虚拟预归盒处理,为下一阶段档案管理员全校统一编号做准备。

③统一编号阶段

由学校档案管理员集中时间在“案盒管理”模块中对各处室预归盒情况进行检查,删除空案盒,拆除没必要归档的案卷,调整案盒顺序,设定案盒存放位置,然后进行全校拉通统一编号。编号由系统自动完成,同一年(度)分期限统一按“全宗号-保管期-年度+年度序号”拉通编号,并自动更新所有电子文档,在所有案卷电子文档的右上角增加编号标识,供下一阶段各处室打印。

④打印装盒阶段

各处室人员在系统“案盒管理”模块中打印出带编号的纸质案卷,已有纸质案卷的打印出标识或封面页;将纸质案卷分卷进行绞边处理,再根据系统中的预归盒按顺序装入纸质案盒;打印出系统自动生成的卷内目录并进行绞边处理装盒;打印出案盒封面、案盒脊面并粘贴到相应位置。

⑤送验归档阶段

由各处室人员将本部门的案盒交学校档案室,学校档案管理在系统[案盒管理]模块中根据案盒相关信息进行验收,保证账(系统登记)和物(纸质的卷盒)一致。对验收合格的案盒准确入室归位,形成年度档案,供下一阶段借阅利用。

⑥借阅利用阶段

由于归档入室的纸质案卷与管理系统中的电子案卷是一一对应,互为备份的,所以各处室可以对本部门上传的案卷通过网络实时在线查阅、打印。也可根据迎检等需要建立专题档案,重新对案卷进行多次灵活重组虚拟归档。不分保管期同一卷可同时归到不同的专题类别;专题归档直接在正式档案中提取数据供浏览和打印。可自动生成专题类别的案盒封面和案卷目录。专题档案只是逻辑上对案卷重新分类,增加删除调整不影响正式档案。

三、结束语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双套制、网络化是学校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如何与档案管理业务流程相适应,需要据需论证、立项研究,遵从标准、量身定制。只有考虑共性需求,兼顾个性需求,能够满足变化需要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才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参考文献:

[1]GB/T18894-2016.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S].2016.

(编辑:王晓明)

作者:李念平 屈红永

第2篇:“U—S”合作模式下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摘 要】当下基础教育领域的突出矛盾之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与优质教育资源无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学校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朝着城市单向流动,对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保证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满足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农村中小学希望能和高校(University-School,简称“U-S”)之间开展合作、进行协同创新,通过促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关键词】“U-S”合作模式;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浙江省教科规划一般课题“U-S合作模式下促进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5SC086)的中期成果。

一、“U-S”合作的背景及意义

真正意义上的“U-S”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霍姆斯小组提交的报告——《明日之教师》中提出的“专业发展学校”。它是在对当时美国教育质量的反思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师教育模式,对教学质量提高产生重要影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造成农村地区优秀教师和优秀生源向城区流动,给农村地区的学校布局和教育质量带来深远影响,急需通过外力扭转这一局面,确保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通过“U-S”合作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一方面,它为高校的教育理论研究者走进中小学教育实践搭建桥梁;另一方面,中小学也得以借助大学的力量与资源推动教育实践变革。

余姚市泗门镇是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重镇,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优秀生源和师资向城市“流失”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经济发展衬托出教育发展“不景气”。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余姚市泗门镇政府于2014年7月与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签订协议,合作共建浙江师范大学泗门镇实验中学,以期实现泗门教育发展的突破。自从泗门镇中学和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开展合作以来,我们逐步认识到:在生源、环境等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U-S”合作的抓手和主要内容。基于这种认识,通过“U-S”合作来促进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从理论方面来讲,有助于“U-S”这一模式的深化和拓展,使教师教育的理论得到丰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更加全面和完善;从实践方面来看,可以通过“U-S”合作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这对优化高校师范生和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教育模式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政策建议的角度来说,农村地区学校是我国教育的薄弱之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一些优秀的生源和师资力量流向城市,本研究或许可以为教育行政部门和政策制定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以保障农村学校的教师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二、“U-S”合作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效

通过一年多的探究与实践,本研究初步掌握了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困难和现实需求,借助文献研究厘清了促进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出“U-S”合作背景下促进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和途径。

1. 搭建课堂教学改革平台,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与浙江师范大学的合作,其实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平台。虽然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超过10个年头,但是农村地区学校课堂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地区的教师不知道该怎么改革。在“U-S”合作背景下,借助高校的师资力量,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引领作用,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能。2014年10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的语、数、外、科学、社会等学科的12位专家到泗门镇中学开展了一次随堂听课,诊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教师进行深入交流指导,并建立起了长期结对的合作关系,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支持和帮助。2015年1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召开了第一次附属学校联盟会议,让各附属学校之间建立了联系,为学校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可以更好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经过大学教师和中学教师的交流、探讨,使得教师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教学技能得到了提升。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平台的建立,使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质的蜕变,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一次跨越。教师的眼界更开阔,自信心更强,尤其表现在青年教师参与竞争欲望的提升与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效上。过去的一年中,有1位教师获“宁波市教坛新秀”三等奖,5位教师获得余姚市“学科骨干教师”称号。教师的发展优化了学校的课堂教学,在“以学定教”“生本课堂”的理念引领下,课堂教学改革稳步推进。

2. 实施“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研修方式,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农村教师的校本研修更需要专业引领,通过“U-S”合作这个平台,我们实施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研修方式。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我们把浙江师范大学的学科专家和研究人员“请”进农村学校,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如为迎接余姚市青年教师“大比武”,浙江师范大学的专家开设了模拟上课、教育信息技术和教学研究方法方面的专题指导)开展主题报告、专题研讨、行动研究,共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问诊把脉,并通过课堂观察、专家讲座的形式对农村学校的教师进行指导。为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我们又利用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及其附属学校的平台,让语、数、英等教研组的教师“走出去”,每个学期都去温州、嘉兴、舟山、金华等地的学校“取经”,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在开展集体备课,在评课、参加各项教学比赛上也携手并进,其中1位教师获得了2014年浙江省初中英语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另1位获得了2014年宁波市初中英语教师命题能力竞赛一等奖。

3. 建立专业学习共同体,教师抱团发展

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过程中,专业引领能否有效发挥直接关系着U-S合作的成效,甚至决定合作的成败。所以,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我们采取以课堂转型、教学研究、技能提升等为主题的学习兴趣小组,发挥浙江师范大学专家的专业引领作用,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的抱团发展。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学习热情高涨,合作开展研究顺利推进,合作申报的多项课题在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宁波市教研课题和余姚市教研课题中立项,实现了学校教师各方面发展的突破。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各年级教研组的合作意识浓厚。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通过“参与、分享、行动和反思”的路径,实现了个体默会知识的显性化,促成了共同体内知识的螺旋式发展。到现在为止,语文、数学、科学、英语、体育、社政等6个教研组已先后成为余姚市规范教研组,其中数学和体育教研组已晋升为余姚市示范教研组。

三、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随着研究的顺利进展,我们在初步探索出促进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策略的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首先,还有部分教师参与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不高。“U-S”合作的宗旨是通过促进农村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来推动学校系统化改进,所以学校中的每一位教师都是这次合作和改革的主体。由于认识上不到位,部分教师认为自己是被改变的对象,积极性不高,被动参与到“U-S”合作中来。所以,需要对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方面加强研究;其次,虽然提出了相关策略与途径,也初步显现出一定的效果,但是,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一定规律,效果很难立竿见影。所以,对这些策略和途径的实效性进行评估也需要从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多个维度进行,有些策略和途径的效果或实效性在短时间内难以显现。

针对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课题组下一步的计划主要包括:第一,进一步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调动教师参与“U-S”合作项目的积极性。从思想上让教师认识到“U-S”合作为教师、学生和学校发展能够带来好处,教师需要不断进行专业发展,以终身学习的态度来对待需要终身发展的职业,提高参与的积极性,以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改革来倒逼教师的专业发展;第二,对相应的策略和路径进行优化和调整。以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和途径,只是根据相关文献梳理出来的经验和思路,并针对实地调查的结果进行的设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第三,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虽然“U-S”合作的着力点是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是下一步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变化。毕竟,学校教育质量最终是考学生的发展来体现。

参考文献:

[1] 陈法宝.近十年来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3,(4): 23-26.

[2] 孔凡哲,彬彬.U-S合作的焦点:以专业引领促学校发展——以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4,(8):61-65.

(编辑:易继斌)

作者:杨小杰 方红敏 谢丽丽 潘建国 陈法宝

第3篇:基于B/S架构的卫星地球站远程维护方案设计

摘要: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终端得到了大量的普及和应用,这也使得远程维护成为卫星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细成部分。文章通过对网桥、B/S架构的分析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B/S架构的卫星地球站远程维护方案。

关键词:卫星通信;B/S;网桥

随着空间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开始受到TM门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卫星通信以其覆盖区域大、通信距离远、机动灵活、不受陆地灾害影响等众多优势,开始进入各个领域,并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份额。在大量卫星终端的普及和应用的同时,终端的维护方式也必然开始成为卫星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传统的卫星地球站现场维护方式,通常是当客户的设备产生故障之后,通知设备厂家,此时设备厂家才会派出工程师到现场为客户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会引起客户的设备长时间无法使用,从而降低客户满意度,并且耗费大量的人员时间和出差费用。

本文通过对卫星链路转地面网络的方式和维护平台系统架构的分析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B/S架构的卫星地球站远程维护方案,该方案可大幅度降低维护成本,减少用户损失。

1.卫星链路转地面网络设计

在卫星地球站远程维护方案的设计中,需要将卫星链路转换为地面网络,在转换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能改变收到的帧的内容和格式,也不能在帧的外部添加任何内容。每一个要传输的帧应该是简单地从卫星链路中复制出来,并原封不动地送给地面网络,反之亦然;(2)需要有足够的缓存空间以满足峰值的需要;(3)具有数据过滤功能,解决循环回路。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使用网桥模式是最优的选择。在卫星通信中,网桥的功能是将从地面网络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缓存,分析该帧的目的MAC地址,如果MAC地址属于另一端网络时,则通过卫星链路进行转发。如图1所示,同样当接收到卫星链路的数据帧时,将数据帧进行缓存,分析该帧的目的MAC地址,如果MAC地址属于本端网络,则转发到本地网络。

在对卫星通信中网桥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后,发现可以利用libnet和libpcap的编程接口以软件的方式来实现。libnet和libpcap都是Unix/Linux平台下用c语言实现的API library,它们都拥有很高的可移植性,可以移植到VxWorks,Windows等平台下使用。其中libnet提供了数据包的构造和发送功能,libpcap则提供了数据包捕获的功能。

实现网桥功能,libnet库需要调用以下函数:

(1)初始化。

libnet_t*libnet_init(int injection_type,char*device,char*err_buf);

(2)数据包发送。

mt hbnet wnte(hbnet_t*);

(3)資源释放。

void libnet_destroy(libnet_t*);

libpcap库需要调用以下函数:

(4)初始化。

pcap_t*pcap_open_live(const char*device,intsnaplen,int promisc,int to_ms,char*errbuf);

(5)数据包捕获。

int pcap_loop(pcap_t*p,int cnt,pcap_handlercallback u_char*user);

(6)资源释放。

void pcap_close(pcap_t*p);

当卫星链路建立后,通过调用libnet和libpcap的编程接口函数将卫星链路转换为地面网路,以网桥的方式将两个使用相同MAC协议的局域网相连,最终达到维护平台远程登陆维护的目的。

2.维护平台系统架构选择

目前,主流体系架构为B/S和C/S两种。B/S架构的全称为Browser/Server,即浏览器/服务器架构。Browser指的是web浏览器,极少数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由Browser客户端,WebApp服务器端和DB端构成三层架构。C/S架构是一种典型的两层架构,其全称是Client/Server,即客户端/服务器端架构。其客户端包含一个或多个在用户的电脑上运行的程序,而服务器端建立数据库服务器或Socket服务器,允许客户端通过数据库连接访问服务器端的数据;或客户端通过与服务端的Socket通信获取数据。

在本远程维护方案中,选择B/S架构拥有以下几个优势:

(1)采用分布式系统设计,安全性更高。从程序运行安全角度考虑,在卫星地球站中,通信App和维护App是两个独立的程序,两个App的运行互不干扰,实现了运行的隔离。从数据调用角度考虑,通信hpp和维护App所使用的数据在不同的内存中,实现数据的隔离。运行的隔离和数据的隔离保证了卫星地球站的使用更加可靠和安全。

(2)操作灵活便利。B/S架构的特点决定了只需要一个卫星地球站和普通计算机,就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远程维护,无需为计算机安装任何客户端,也不需要考虑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3)开发成本低。在B/S架构中只需要开发服务器端的WebApp,无需像C/S架构一样开发服务器端的App和客户端的App,这样节约了开发成本。

(4)共享性好。B/S架构允许多个Browser客户端同时登陆服务器端,可以对卫星地球站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会诊。

3.方案总体设计

卫星地球站远程维护方案模型由3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卫星:提供转发功能,实现两个地球站卫星链路建立的功能。

维护平台:由一台卫星地球站和一台普通计算机组成。卫星地球站用来与故障设备建立卫星链路,并提供卫星链路转网络链路的功能;普通计算机通过网络与卫星地球站相连,通过Web浏览器登录故障设备。

故障设备:故障设备与维护平台的连接支持两种方式,一是直接通过卫星链路建立连接,二是使用地面网络通过中继设备建立连接。

这种设计方案支持以下两种情况的远程维护。

(1)当故障设备卫星通信链路正常时,维护平台可以远程登陆设备进行维护。例如:当卫星地球站B需要进行远程维护并且卫星通信链路正常时,在卫星地球站A与卫星地球站B之间建立卫星通信维护链路,将卫星链路转换成地面网络,通过维护平台登陆卫星地球站B,对卫星地球站B进行设备运行监控、参数设置和版本升级等操作,以达到远程维护的目的。

(2)当故障设备出现卫星通信路故障时,可以将一台卫星通信链路正常的设备和故障设备组成网络,以卫星通信链路正常的设备作为为中继,让维护平台可以远程登陆故障设备进行维护。例如:卫星地球站C2星通信链路故障,卫星地球站B卫星通信链路正常。将卫星地球站C和卫星地球站B相连组成网络,卫星地球站A与卫星地球站B之间建立卫星通信维护链路,以卫星地球站B为中继,通过维护平台登陆卫星地球站C,对卫星地球站C进行远程维护。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本方案的设计拥有以下几个优点:

(1)实时监控:定期与客户建立卫星通信维护链路,实时掌握客户设备的使用情况,远程修改客户设备的不合适配置参数,保证客户设备可以得到最优的运行,降低故障出现的概率。

(2)软件版本控制:通過与客户建立卫星通信维护链路,掌握客户设备中的软件系统版本,可以远程对客户设备中的软件系统进行升级,避免了派专人去现场为用户升级的情况。

(3)中继功能:即使客户设备出现卫星通信链路故障,也可以通过使用一台正常的设备作为中继,完成远程维护功能。

4.结语

随着卫星通信终端的大量普及,传统的现场维护方式不仅影响了用户的体验,也造成了公司维护成本的不必要开销。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B/S架构的卫星地球站远程维护方案。在该方案中,B/S架构的应用,充分利用了分布式系统的特点,保证了程序运行和数据的独立与安全,并且维护手段也更加方便灵活;远程维护的应用,则使工程师不需要再亲临现场,在本地就可以对远端的卫星地球站进行维护,并根据维护的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再进行现场维护。该方案的设计实现了一种新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服务方式。

作者:奚炜弘 李晴飞

第4篇:S新华书店集团的信息化规划案例

S新华书店集团的信息化规划案例(AMT 邓为民)

企业信息化规划以整个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为指导,结合行业对信息技术应用趋势以及行业信息化的最佳实践,提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制定企业未来信息化蓝图以及实施保障计划,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信息化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和总体指向,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依据。

企业信息化规划的关键成果是企业的信息化蓝图,信息化蓝图规定了企业未来(3-5年)将要建设的信息系统,以及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关系。在内容上,信息化规划围绕蓝图展开,即以蓝图为核心,阐明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做,即为什么要建设蓝图确定的信息系统,蓝图确定的各个信息系统内容是什么,蓝图确定的信息系统如何建设。

下面结合S新华书店集团的信息化规划介绍如何制定企业的IT规划,以及IT规划对企业的价值所在。

S集团新华书店集团介绍

S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具有4大业务板块:出版发行业务板块、旅游板块、文化产业板块以及包含其他业务的综合板块。目前集团确定了建立大型强势的文化产业集团的战略目标,力争在3-5年内使集团的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经营收入做到全国前三名。

集团是出版行业较早应用信息化的单位之一,信息化应用为推动集团出版发行业务以及其他各项业务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培养了一大批信息化人才。但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出版行业对外开放、集团改制进行以及市场竞争加剧,集团的信息化建设越来越不适应集团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塑造集团的核心竞争优势。

S新华书店集团信息化规划的具有以下难点:

1、集团的管理架构处在变化之中,未来可能根据业务板块成立事业部、异地分公司是否独立核算等诸多不定因素;

2、主营业务板块具有多种业务形式,不同的业务模式之间具有关联关系;

3、集团目前信息化部门的职能以及IT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需要重新配置集团的IT人力资源,并明确集团以及分子公司信息部门的信息化职能。

信息化规划的起点:集团战略目标、集团管理以及业务分析

信息化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企业的管理和业务服务。集团发展战略是对未来业务发展和管理变革做出的总的规划,因此IT规划必须以集团的总体战略为依据,并作为集团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图1 集团信息化战略分析

IT规划首先对集团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并按照图1中所示的分析层次逐渐细分扩展,直至最后分析到每个公司不同的业务模式。针对每一个分析层次,分析本层次的特点,当前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并分析本层次分析内容的关键成功要素,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根据关键成功因素确定。如针对大众出版物发行公司的连锁发行业务模式:连锁模式的特点是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形象 统一标识、统一经营策略;当前的现状是连锁经营已经初步完善,但是还没有发挥出连锁经营的优势;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建立多种连锁经营形式并存,并成为跨地域的连锁销售渠道;连锁经营的关键成功要素在于:物流、信息化、服务、低运营成本;因此连锁经营未来的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加强连锁经营各个环节的信息共享、提高物流能力和客户服务水平,加强信息分析,更好地制定采购营销决策,降低运营成本。

结合集团未来的发展目标,通过层层分解,并就每一分析层面对信息化的需求和建设目标做详细分析,形成企业未来的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体系,从而可以从整体把握集团的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重点,掌控企业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全局。 信息化需求分析

在明确了集团战略、集团对分子公司的管控以及各个分子公司业务的发展,明确了各个层次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之后,需要对集团未来需要建设的信息系统进行分析。 集团未来需要建设的信息系统包括两个方面,如图2所示:

- 在集团对分子公司的管控方面:

集团对分子公司的管理包括6各方面:战略管理、品牌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研发管理、信息化管理,其中,财务管理和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加强管控,支持集团财务和人力资源的集中管理。此外,集团还需要加强进行办公自动化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知识共享;加强商务智能建设,实现对集团的决策支持。

- 在分子公司业务运作层面

在各个分子公司业务层次,分析各个分子公司各种业务模式的特点,提出支持各个分子公司业务运作的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针对集团管理和分子公司主要业务的信息化需求分析,采用以下思路进行:

·当前管理(业务)存在的问题:分析各个管理业务模块运作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制约业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哪些问题可以通过信息化来解决;

·未来的管理模式/业务发展:针对集团的管理,主要探讨在集团的战略目标指引下,集团未来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集团未来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未来的管理模式下,集团以及分子公司的权力和义务。对于各个分子公司的业务,需要明确未来的业务发展的规模,业务发展的地理范围,业务模式有何变化,不同业务模式之间的关系;

·管理/业务成功的关键因素:明确集团提升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要素,各种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关键要素指明了未来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管理/业务蓝图:根据集团未来管理模式下和业务发展目标,描绘未来管理和业务蓝图; 明确主要管理功能和业务环节,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

·未来信息系统结构:未来的信息系统需要支持未来管理/业务的运作,管理和业务蓝图主要环节确定了未来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各个功能模块描述:对未来支持管理/业务的信息系统各个功能模块描述,明确未来的信息系统是如何支撑未来管理业务运作的;功能模块描述需要深入到管理和业务的细节; ·信息系统带来的关键价值分析:明确实施信息系统后,将带来哪些关键的改变,这些改变是否与未来的管理模式和业务发展相适应,是否能够解决目前业务运作的问题,通过对信息系统价值的分析,使信息系统的选择着眼于未来的价值,符合信息化建设要以价值为导向的原则。 集团的信息化蓝图:

信息化蓝图是对集团信息化需求的总的反映。它涵盖了集团管理以及业务各个方面的信息化需求,并包含了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逻辑关系。根据信息化蓝图,集团未来需要建设的信息系统包括:分销行业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企业信息门户/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商务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各个系统的应用范围见表2所示:

集团未来的信息系统,是集成的信息系统而不是信息系统的简单堆砌。在汇总各个部分的信息化需求时,还需要明确未来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集成方式。报告建议尽量采用集成的应用系统,如成熟的ERP能够实现业务财务的集成,针对不同应用系统的集成尽量采用专用集成工具集成,针对集团特殊的业务需要,采取自主开发的方式实现集成。

图3 集团未来的信息化蓝图

当前信息系统的迁移计划:

规划还确定对现有信息系统的取舍,根据对集团现有应用系统的诊断分析,保留目前门店使用的POS系统,以及现有的硬件基础设施,对其他信息系统进行替代。在新系统上线之前,现有系统继续由各个分子公司的人员负责维护,同时,在现有系统停止使用之前,尽量不在现有系统基础上做外挂应用系统的开发。

集团信息化实施计划

信息化的实施计划是在解决了为什么以及是什么之后,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实施计划部分主要采用以下思路完成:

·明确未来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信息蓝图以及信息基础设施规划明确了未来需要建设的信息系统,一般按照信息系统在不同分子公司的应用的情况确定建设项目,在未来的信息化建设中,根据集团的实际情况以及信息化建设的规律,需要对不同的信息系统进行合并建设:如教材发行公司的ERP与CRM需要把两个系统同时建设;同时,对于某些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分拆成多个信息化建设项目,如集团的物流管理系统建设,需要分拆成物流中心储运系统建设和未来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两个项目;

·各个建设项目的资源需求:信息系统建设的资源需求主要包含三方面:时间、人力资源和资金需求。其中时间是信息化项目建设开始到上线运行的时间;人力资源包含实施人员和维护人员;资金需求指购买信息系统以及实施信息系统的资金,按照常见的信息系统计价方式估计。

·信息化项目的实施计划:确定各个项目建设的先后顺序。从每一个应用系统实施对管理和业务的重要程度与紧急程度两个维度来分析,结合各个项目的实施之间周期,排出各个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对集团的资源需求:根据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各个建设项目的资源需求,分阶段列出集团进行信息化建设需要的资源。 集团信息化治理建议:

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集团高层领导的全力支持,还需要一个有战斗力的信息部门。目前集团的信息中心力量非常薄弱,不能有效执行集团信息中心作为信息化管理部门的职责,其余的信息人员在各个分子公司分布不均匀,导致各个分子公司信息化水平参此不齐。

信息化管理是集团管理的重要内容,为加强集团未来的信息化建设,集团需要加强信息化管理。当务之急是充实集团信息中心的实力,选拔既懂信息化建设规律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根据集团未来信息化建设需求和集团IT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提出集团IT人力资源配置方案。该方案增强了集团信息中心的管理实力,明确了集团信息中心、各个分子公司以及专业信息服务公司的定位和职责。

信息化规划对客户的价值

通过信息化规划报告的制定,纠正了客户对信息化建设的错误认识,树理了信息化建设的正确思路。目前,客户已经非常认可信息化规划的价值, 如果早进行信息化就会少走很多的弯路。总的说来,信息化规划对客户的价值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1、从集团整体战略以及管理和业务总体分析信息化建设目标,避免信息化建设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通过对集团战略、集团管理和业务的分析,明确了集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形成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体系,为集团的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集团自身进行的信息化建设,通常以问题作为信息户建设的出发点而不是以发展战略目标为出发点,以各个公司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而不是从集团的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来考虑,对于信息化需求分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往往信息系统刚刚建设完成就落伍了。

2、促进集团就未来的信息化建设达成共识。

信息化规划站在集团战略发展的高度,根据集团未来的战略目标制定集团未来的信息化应用蓝图和实施计划,其根本出发点是集团价值最大化,因此能够就集团的信息化建设在各个分子公司之间达成共识,减少了各个分子公司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冲突,降低了信息化推进的阻力,能够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降低成本。

3、构建了保证集团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组织保障。

信息化规划强调信息化建设是集团对分子公司管控的重要职能之一,集团应该加强信息中心的建设,并提出了集团IT人力资源配置建议,指明集团以及分子公司信息部门的主要职能,帮助集团建立了信息化管理体系。

作者联系方式:wayne.deng@AMTeam.org

第5篇:S中学实验学校家长学校工作汇报

春风化雨润芳华 家校同心育英才

——S中学实验学校家长学校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由我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我校创全国优秀家长学校所开展的工作,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S中学实验学校根植于1910年创建的S中学、脱胎自1929年开办的F省S师范学校,历来就有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常抓家长学校建设的优良传统,并在多年的精耕细耘中积淀了丰厚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工作经验。2011年9月我校获得教育部关工委授牌,成为首批创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我们深感压力更大了,担子更重了,但动力和干劲也更足了。在致力于开展创优活动的近两年实践探索中,我们得到了来自各级专家领导的悉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同时我们还得到了B市关工委、B市教育局关工委、S市关工委的经常性指点和针对性帮助。我们把家校同心共育作为学校第三课堂主要阵地,着力开展实验基地创优工作,积极探索家校共育有效途径,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我们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现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第一、学校教育“顶层设计”支撑家长学校工作

近年来,我们秉承“为教师成长搭台,为学生成才奠基”的办学理念,切实弘扬“尊重个性,和谐发展”的校训,紧紧围绕“推进四个工程、激活四个课堂”的主线,努力实现“管理服务的楷模、教改探索的前沿、师德校风的表率、育人质量的标兵”的办学愿景,致力于把学校办成教学质量B领先、办学特色省内有名的品牌学校。推进四个工程,就是推进以技为力的名师工程、以章为绳的规则工程、以景立魂的校园文化工程、以心为本的温情工程;激活四个课堂就是夯实以智育课程为根本的第一课堂、丰富以艺体课程为核心的第二课堂、拓展以家长学校为阵地的第三课堂、开发以区校联动为平台的第四课堂。

第二、家长学校理念引领家庭教育协调发展

我们家长学校确定的理念是“为每一个家庭提供最佳的服务,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我们家长学校的核心追求是“三园同建”“三教同步”“家校同心”。三园同建指的是:家庭即学园――我们倡导家长要把家庭当成学校,家长要做教师一样的家长,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命成长,更要对子女科学地哺育;学校即家园――我们要求教师要把学校当成家庭,教师要做父母一样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真心呵护每一个学生;家校共建育人乐园――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形成教育合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在家庭有学校一样的同伴和快乐,在学校有家庭一样的亲情和温暖”。三教同步,就是树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家教指导三种不同教育协调发展的大教育观。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家长的教育素质也得到提高,大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圆幸福梦。家校同心就是指家长和老师瞄准同一个准心――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学生的不同个性,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家长和老师要树立同一个恒心――对学生德行教育的“反复”现象,要耐心引导,持之以恒;家长和老师要围绕同一个圆心――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成才。 第

三、开办家长学校的主要途径

1、建立健全家长学校组织机构,形成“学校—年级—班级”的“三级教育”格局

去年9月,我校家校同心圆服务网络建成,设学校领导机构1个、年级服务中心3个、班级服务站36个。与此同时召开了家校同心圆服务中心成立大会。

在学校层面,设立家校同心圆领导机构,确立“为每一个家庭提供最佳的服务,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的办学目标。着力建设好“三园”——家庭即学园,学校即家园,家校共建育人乐园。要求家长要做教师式的家长,科学引导子女的成长;要求教师要做家长式的教师,精心呵护学生的发展。

在年级层面,设置“家校同心圆服务中心”。家长委员会成员任中心主任,年级主任担任秘书长,班主任担任辅导员,为家庭教育提供常态化的指导和服务,有效落实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办学要求。定期举行家校共育磋商会、碰头会,并为指导家校同心圆服务站开展好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

在班级层面,组建“家校同心圆服务站”(也称第三课堂、家长课堂)。每个班由家长和教师共同推荐选出3—5名学生家长和1—2名教师代表组成,班主任担任服务站的秘书和辅导教师。家长课堂使用的教材以《父母课堂》为主体,教学的基本形式有“集中授课、个别指导、自主学习、多向互动”等,其中以家长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为主要学习形式。

2、自主创办家长学校校本教材,搭建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平台。 征集学生身边的家教故事,编印《家校同心圆》校刊,每年一期,经费由爱心企业赞助。第一期收到约3500篇并从中遴选出学校三个年级近200篇学生和家长的感悟文章。三个年级分别按照“感受成长”“感悟成长”“感恩成长”的逻辑顺序编辑。七年级篇展现了学生和家长学习《父母课堂》产生的变化,感受着由变化带来的成长;八年级篇展现了他们在学习中联系自家的实际,践行教育理念,交流教育故事和经验,共同感悟着成长;九年级篇展现了在即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之际,他们家庭中亲子关系发生的变化,用传统的书信传送方式表达了父母对儿女的爱与期待,子女对父母的敬仰和感恩,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创办的《家校同心圆》校刊获得了教育部关工委创优办主任信毅的肯定和赞誉,今年3月他到我校调研创优工作时说“(校刊)里面的内容真实感人,富有教育意义和可操作性”。不久前,《家校同心圆》被教育部关工委翻印7000余册,推荐给F、广东、山东三省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学校交流分享。另外这本校刊还得到了我们当地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F等相关领导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并为创刊号题词。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家校快捷沟通。我们在继续用好校讯通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创建并用心经营家校互动QQ热线这一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的学习状况,排解家长的育人困惑,引领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学校工作,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的实施者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主动交流,信息反馈,优势互补,达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间的相互协调,形成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最佳辅助环境,营造出学校与家庭共育共建的新气象,实现家校和谐双赢。这也是我们开通家校互动QQ热线的初衷。从去年10月至今近8个月时间,参与QQ热线互动的家长已经超过2000人次,咨询内容涵盖学校的管理措施、教师的教学要求和家庭教育的种种困惑等。

4、专业引领,提升家教。依托家长学校教材《父母课堂》和《家校同心圆》校刊,开展家校共育研讨。我们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研究和指导,去年至今,我们举行了以家校同心圆服务中心(年级)为单位的专题研讨会8次,以家校同心圆服务站(班级)为单位的专题研讨会150班次,吸引7000余人次参与活动。今年1月和5月,我们邀请到省社科院教育专家查有梁教授来校为家长、辅导员做家教专题培训。特聘F教育学院 教授为我校顾问,并为我校所有教师带来“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的专题讲座,以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梦”的方式,帮助广大家长圆科学教育子女梦,助推广大学生圆健康快乐成长梦。

5、互进互动,给力家教。我们开展家长进课堂和教师进家庭的“互进”活动。今年4月我们举办了校园开放日活动,200多项办学成果完美展示,全部教学时段推荐课、生态课无限制开放,6场教学讲座深入人心,吸引包括本校和城区其他中小学在内的家长近1000人深入校园,深入课堂,深入教学全过程,零距离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状况。去年以来,我们先后邀请家长进校观摩第二课堂成果展示、英语才艺周汇演、学生军训汇报表演等多项大型活动,强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自豪感,激发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搞好学校教育并反哺家庭教育的热情。另一方面,我们要求教师以深入学生家庭为主,以电话访问为辅的多种形式家访,全方位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要求班主任做到三必访:困难学生家庭必访、学生出现问题必访、学生发生意外事故必访。通过“两访”增进家长对学校的了解,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关注程度,在班主任与家长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态势,最终达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频共振的和谐效应。

第四、开办家长学校的主要效果

1、家庭和学校的配合更密切,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更强,学校教育的效果更明显。(仅上学期,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都如愿地获得了若干个第一名。)

2、家长对学校的工作更理解更支持了,家校之间更和谐了,家庭和学校成为了整体,家长和老师成为了朋友,实现了和谐双赢的愿景。(列举学生参加献爱心活动)

3、家校同心共育,教育合力倍增,育人质量可持续发展。(列举上期末全市调研测试结果统计)

4、家校同心共育,践行了以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学校发展的活力增强,社会的积极评价鼓舞着全校师生。去年我校的各项工作均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和好评。

第三、开办家长学校的两点体会

首先、家长学校是指导家长科学高效教育孩子的重要平台。创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为我们进一步提升家长学校的办学水平搭建了一个起点更高、视野开阔的平台,有助于我们向外学到更多更好创新的做法和举措、向内更加理性、前瞻地谋划和实施我们连续性、多层域的实践探索。

其次、一个深刻、全面和真实的教育,必须是教师要了解家庭,做好与家长合作的心理准备,并且要积极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家长要承担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积极参与学校事务,本着对教育的负责,用积极的态度成为学校的智囊,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再好的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庭教育的支撑,也是徒劳。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以上是我们对家长学校的肤浅认识和不完善的一些做法,敬请大家批评指正。有各位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我们S中学实验学校一定会更加珍惜各种资源,积极拓展以家校互动为阵地的第三课堂,进一步办好家长学校。做到家校联系日常化、服务学生个性化和家教指导专业化,更好实现我市教育局提出的教师让学生满意,学校让家长满意,教育让社会满意的“三满意”目标。

第6篇:房县尹吉甫学校s申报材料

创建平安校园,建设和谐学校

——房县尹吉甫学校“平安校园”申报材料

我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立足于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按照建设“平安校园”的总体要求,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组织、动员并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建立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确保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把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列入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我校近年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概况

尹吉甫学校位于房县东大门尹吉甫镇,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原榔口初级中学和原榔口小学于2012年春整体搬迁入住新学校进行合并,新学校占地面积16668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其他附属工程正在之中。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教职工33人,年轻教师占80%,大学本科学历占40%,专科以上达85%。目前,学校各项工作正常有序,正以良好的形象、显著的进步,赢得了家长、社会的赞扬和信任。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我校确定了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以树立安全意识为主线,以强化层层管理责任制为核心,以落实具体措施为重点,及时全面排查、清理和整顿校园内安全隐患,努力创建一个管理有序、防控有力、整改迅速、环境安定、校风良好的安全文明校园,确保学校在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及生活秩序中稳步发展。 为确保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实施方案》,落实了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安全工作责任

制,学校领导与各教职工层层签订了《值周教师安全工作责任书》、《班主任安全工作责任书》、《科任教师安全工作责任书》、《门卫值班教师安全工作责任书》《后勤人员安全工作责任书》、《学校值周领导安全工作责任书》,加强了所有教职工的安全工作责任心,真正使学校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杜绝了责任事故的发生。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统一指挥、协调全校工作的开展,第一时间传达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任务和要求;各处室和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一线安全管理,明确分工和职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带队、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将校园安全工作实绩与班级和教师的先进评选等挂钩,这样,进一步增强了每一个干部和教师职工的安全意识,进一步调动干部及教师职工重视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学生能全身心投入学习。

三、部门配合,责任落实

创建平安校园,关乎到每个师生的利益,涉及到各个部门的工作。为此,学校要求全员配合,人人参与,要求全校教职员工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育人意识、安全意识,时时刻刻牢记“安全重于泰山”的宗旨,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也对自己负责。学校制定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层层签订,明确职责,营造氛围,强化教育。班主任主要负责对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常规安全检查和交通、防水、防火、防盗、防电、防煤气中毒等安全教育,每月每班上交一份关于安全主题班会材料,并进行登记,作为考核班主任的依据。政教处主要负责学生寝室、教室、餐厅及学生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登记,存在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间。总务处负责检查食堂饭菜质量及卫生情况、学校电路及各种开关、插座、各种用电设备完好情况、校舍、围墙等设施安全情况、消防设施质量及性能、楼道、楼梯、扶手、照明

等安全情况进行排查和督查,及时整改。明确了责任,实施责任追究制,各处室、各年级能够在各自系统范围内主动开展自查活动,学校政教处负责及时将创建“平安校园”的有关精神传达到相关年级及进行情况通报,同时负责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总务处、政教处、教务处人员具体分工,各负其责,及时找出校园内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整改措施。同时把安全工作作为考评班级和教职工的重要条件,在对班主任进行考评时,实行安全责任事故一票否决制。

四、措施有力,制度规范

1、为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我们制定了各项制度。共分成六大类:第一类是安全保卫制度,如门卫管理制度、学校领导值班制度、实验室制度等制度。第二类是教学安全制度,如社会实践制度、学生请假制度等。第三类是消防安全制度。第四类是卫生安全制度,如防疫制度、食堂卫生制度、食堂采购制度、紧急救护制度等。第五类是交通安全制度,如学生离校返校制度。第六类是应急机制,如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预案、处置火灾预案、处置学生伤亡事故预案等。

2、定期对学校校舍和各项安全设备进行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学校定期检查学校的防雷系统,防止雷击等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定期对全校消防设施进行检查。每年的寒暑假和国庆、五一假前,学校领导都要对学校安全进行检查和整改,确保安全。

3、加强门卫值班制度,今秋我校专门配备两位教师做专职门卫,24小时值班,负责检查学生的外出和校外人员入校情况,对校园实行昼夜巡查,不准社会上的人或车辆随便进入校园,如确需进入校园的要征得相关领导的同意,同时还要及时签字、登记。不准学生私自出校门,如确需出校门的一定要有家长陪同或持有班主任签字的请假条。

4、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学校制定了《学生手册》,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通过抓学生的仪表仪容、迟到旷课、完成作业情况、上课纪律、卫生习惯和广播操等方面,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每学期我们都邀请交警队、派出所等部门来我校做报告,对学生进行法制、交通等安全教育。每学期还举办法制安全教育周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法制报告、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做到遵纪守法和自我保护。同时结合禁毒日、消防宣传日、爱滋病日、交通安全宣传月等,开展教育活动。凡节假日、寒暑假和重大活动之前,都要普遍进行交通、游泳、社会公德、卫生、防火、防盗、防毒等方面的教育,对全体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5、突出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学校干部队伍要加强政治学习,用理论凝聚教师:要改进工作作风,用人格凝聚教师:要加强交流合作,用情感凝聚教师。二是强调学校教职工要具有“三爱”(爱学生、爱岗位、爱学校)、“三让” (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三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工作负责)的思想境界。我们还要求每一位教职工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不管对学生有没有造成伤害,都要对相关老师予以严肃批评和严肃处理。

6、把好食品安全关,让学生吃得放心。关注学生饮食卫生,保障学生健康。定期对食堂负责人、工作人员进行卫生防疫及食品安全教育,坚决根除食品安全隐患是我校贯彻食品卫生安全的第一环节;严把进货关,为确保师生的饮食安全,学校食堂制定了一整套食品安全制度,严禁采购霉变、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水源污染造成的疫病传播。按时清洗厕所,及时清理垃圾,以保持清洁卫生。为了改善学

校卫生设施与条件,给师生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学校投资万元建一个水塔和一处机井,以保证学校无停水时段。

7、学校、社会、家庭共建安全管理网络。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化教育网络。我们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家校配合的重要意义,主动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表现情况,了解学生校外表现,积极探索家校配合的最佳途径,追求良好的教育效果。家长会每学期一次,每年要对学生进行遍访。我们每学期还邀请法制副校长来校,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预防未成年学生犯罪。我校安全工作多年来一直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派出所作为作为学校邻居,经常派民警到我校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实地察看我校的安全设施,为我校出谋划策,排扰解难。卫生和防疫部门的同志经常深入我校食堂检查食品安全情况,保证了师生饮食卫生和安全。所有这些,都对我校安全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使我校的安全工作有了重要保障。

四、经费落实,技防到位

学校不仅注重安全工作的人防,而且注重安全工作的技防和设施预防。学校在主体工程完工之后,在校园主要部位安装十三个摄像头,为校园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后续工程仍在安全设施上加大投入,添置安全设备。

五、成效显著,力促平安

强烈的安全意识、严密的安全制度、优美的校园环境、完善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使学校全方位的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喜人景象。当然,我们的学校仍在进一步建设当中,还存在着一些隐患,如学校部分学生在校外住宿,管理不方便;消防设施和安全标示还不健全,校园文化建设还在启动阶段,一些警示语言和宣传标语还不到位;个别师生安全意识不强;个别制度还不够落实等现象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改进。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有赖于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帮助,有待于学校内部不断改革创新,拓宽工作思路,逐步建立适合校情的长效机制,以逐步巩固和提高创建成果,真正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狠抓落实,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扎实有效的工作方法,把本项活动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抓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索教育方法、继续落实安全责任制和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建设平安淸海做出应有的贡献。

特此申请

房县尹吉甫学校

2013年11月

第7篇:学校信息化培训实施方案

2017---2018学年度

为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和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应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并逐步将教育、教学和管理架构到信息化的平台上,打造数字化的教育环境,特拟定此方案,切实提升我校信息化的发展内涵,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从而整体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进而推进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创建新型的农村现代化学校。

一、学校现状分析

首先从信息化基础设施、数字资源应用情况、师资水平、学生信息化应用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明确项目具体解决问题。

1. 信息化基础设施

硬件建设:学校现有教学班17个,教室都至少配有1台计算机终端(连网)和1台电子投影仪,其中八个教室的配置已超过五年,需更新换代;有一个计算机房,共45台电脑,学校有信息专职教师1名,负责对学校网站以及硬件设施维护;学校每个办公室一台计算机,办公室能直接上网;在校学生中50%左右家中配置电脑,基本都能上网。

软件设施:学校建有校园主页,设有校内资源链接,但资源的积累、使用、更新情况一般。

2、数字资源应用情况 教育资源方面学校已有投入,购买部分教学光盘资源。总体而言,资源不丰富、与实际需要脱节;校外的资源库使用比较少,教师之间缺乏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目前相当部分的教师都是依靠自己搜索或制作资源,数字资源缺失是阻碍信息化教学很大障碍。

3、师资水平

学校共有教师55人,青年教师居多。学校大多数教师具备信息技术能力的应用能力,能在自己教学中尝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并认识到其重要性,但参与教育信息化应用的课题研究不多。

4、学生信息化应用

通过数年的信息科技教学,学生基本掌握信息化应用技能,但由于学校处于农村地区,学生放学之后信息应用环境较差。

三、学期工作目标

1、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信息技术理论的学习,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积极开展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根据教育局的统一要求和学校内涵发展及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开展分层、分项、分类的专业培训,达到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管理人员技能的目的。

2、开发校本资源,服务课堂教学。聚集课堂,开发和应用校本教育教学资源,既要有教的资源,又要有学的资源;形成一套各年级各学科的电子教案和课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整合,各学科都要有相当数量的课堂实录作为教研的素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后的诊断,为教师的网上教研提供资源,拓宽教研的组织形式,优化教研的质量。

3、完善校园信息化环境,打造数字化校园。利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力量,提升学校信息技术设施的水平,做到信息技术设备随处都有、随手可用;整合学校教育资源,初步建成能为全体师生提供综合服务的数字化平台。

4、开发校本课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继续完善已有的信息科技校本课程,利用业余时间增加学生接受计算机教育的机会,巩固和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使用学校的信息技术装备。

5、完善管理平台,提升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组建信息技术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和分工。充实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改进教学管理流程与运作方式。

四、主要工作项目

1、加强学校教职员工的信息化专题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海教育资源网应用培训;课堂摄录、基本编辑技能培训;教学管理平台使用培训积极组织参与教学设计、教学理论、课程整合、教育技术、信息能力等各项专项培训活动,提高学校管理者信息化的领导力,提高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化的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管理能力、技术水平和信息化的服务能力。

2、做好数字化资源的校本建设,积聚校本教育资源。基于数字化的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优化、提高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措施。一方面要利用好网络提供的优质资源,另一方面要立足本校学科主题的校本资源建设,着重梳理优化,形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的应用效益。建立奖励机制,鼓励大家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贡献。

3、进一步完善学校信息网络服务器的管理和使用效率,调整和修改学校网站的结构项目,体现为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各方面的服务功能。全面规划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学籍管理、教师人事档案管理、财务资产、图书管理、校务管理的信息化。做到电子办公、信息发布、会议通知、计划总结、师生管理、后勤财务等方面电子化操作,并做到常态化、规范化,提高教学效率和管理效能。

4、进一步完善校园网建设,逐步搭建、充实和完善学校资源库,同时加强市、区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工作。要分学科、分学段建立充实学校教学资源,以ftp形式或网页形式存储。本学年,学校将购买的教学资料镜像放到校园网上,便于教师随时使用。本校教师能制作的教案、课件、网页等资料要及时上传到服务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全校师生开放,做到办公室和教室信息相通、资源共享,发挥网络优势,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深入开展。

5、聚集课堂,探索各项信息设备和应用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开展教研组活动,听课、评课、探讨等形式探索出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途径。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确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本部门对项目推进各项工作的安排、指导、支持与协调。

(二)制度保障: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教育信息化先进教师的评比活动、每学年开展三项以上的教育信息化专题活动的竞赛,对活动中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三)经费保障:根据学校的项目开展需求预算,确保信息技术装备的维护和更新需要。

宋庄小学2017年9月1日

第8篇:学校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

砚池河镇九年制学校教育信息化

实 施 方 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落实商州区教体局关于教育信息化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砚池河镇九年制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以加快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以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为两翼,驱动我校实现教育强校的发展目标。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组织建设

长: 张思喜

长 副组长: 鲍振华

副校长

员: 周忠安

教务主任

陈师斌

总务主任

教务主任

王道全

计算机教师

三、总体目标

使我校所有班级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促进我校各班均衡发展;培养适龄生平等、快捷、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奠定他们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到2016年,我校教育信息化整体建设水平迈进全区前列,充分体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

1、加快“三通两平台”(三通:宽带网络班班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建成网络、资源和服务全覆盖的我校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2、到2016年底,完成四项建设。一是我校按规定标准配备计算机教师,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二是我校建成教师电子备课室,满足日常备课需求;三我校为每名教师提供电脑,为教师研修和日常备课提供方便;四是到2016年我校建成自己独立的网站和数字化校园。

3、加强信息化应用与管理,促进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深度融合。把我校建设成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和示范校,并发挥在全镇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我镇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全面提升。

4、加快“人人通”平台的管理和使用,提升教师使用网络教育资源的能力。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目标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阶段性目标及任务

为了稳步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使我校在制订实施方案时有明确的目标和标准,按照前瞻性、实用性、可扩展性、规范性和我校实际情况,对教育信息化逐年进行分步实施。

工程建设进度

为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在“教育强区”创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从2014年秋季开学起,到2016年暑假间,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作如下分解。

从2014年12月至2014年暑期是工程第一阶段,为实施探索阶段。为我校教师配备电脑,组件电子备课室,申请、验证人人通使用平台。

2015年秋季开学至2016年暑假是工程第二阶段,我校实现班班通教学,使得教师授课方式得以转变,课堂信息化程度得以大幅度提升。

2016年秋季开学至2017年暑假是工程第三阶段,为完善升级阶段。我校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进一步升级,把学生管理、教师考勤、资源管理等全方位纳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范畴,打造智能化校园。

(二)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库和共享平台建设

加强教育资源库和我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积极指导各科教师配置急需的教学资源,鼓励各班开发具有本班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并将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到校教育资源中心。通过镇、区、市、省、全国的互联互通,突破现有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和教学条件限制,使全校中小学校都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重点加强英语、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薄弱课程资源建设,解决我校课程开不齐和教学水平低下的问题。

具体措施:

1、我校抓紧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库(资源网),指派至少一名以上的专(兼)职管理员,通过购买、收集整理有关素材(文档、视频等)自主研发等形式开展课堂教学资源和教师研修资源的建设;不断充实、维护学科教学资源库,使我校的教学资源库每学期增加新资源量,为信息化应用推进提供资源支持。

2、教师制作的课件要及时上传到学校教导处,教导处及时收集整理审核,把优质课件上传到学校资源库,教师课件上传率不得低于课时总数的80%,课件上传率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鼓励教师建立个人博客,学校定期组织评比活动。

3、建立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机制。加大引进与培训的力度,建立具有信息化素养的领导班子队伍、专业能力强的技术骨干队伍、认真负责的电教管理员队伍和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等“四支队伍”。加强我校信息技术教育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调动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解决好信息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认定问题,同时把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绩效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内容。

信息化对现有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提出了严峻挑战。网络教学的尝试实践则能加快现有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根本转变,能为教师进修和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便捷的工具与场所,使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到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上来。我们要利用好太和县教育区域资源的优势,大力研究,敢于尝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结合课程实际,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积极尝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砚池河镇九年制学校 二〇一五年一月二十三日

第9篇:教育信息化高等学校试点实施方案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为全面提升我院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提高我院信息化教学和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根据本院实际,逐步构建学院管理及教学工作的数字化校园平台,特制定我院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

一、 建设目标

我院目前已经有覆盖两个校区(普吉校区和呈贡校区)的校园网,也搭建了以高性能服务器、万兆校内带宽为基础的校园信息化平台,并且已经购进青果软件公司提供的教务信息管理系统、学生综合管理系统、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还有精品课程系统,基于校园网络的智能交通实训中心、校园一卡通、校园监控系统以及校园广播与打铃系统等。目前学校投资380万元建立数据交换平台、教学质量监控系统、教学资源库、院选课程自主学习中心以及外资贷款建立网络安全联邦实验室。

在学院校园网络和信息化平台已经初步成形的基础上,提高学院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提高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时的应用层次,从而提高学院办学水平。

二、 实施方案

1.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学院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定期召开学院信息化推进会议,了解推进情况,制定方案,及时调整,合理规划,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促进学院设备的规范管理和使用,保障各项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2. 完善门户网站及各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将学院新闻、优质教学资源等放在网络平台实现共享。建立和完善各个信息平台,积累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资源库,建立院选课自主学习中心,能够让学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在线学习课程甚至远程观看教学视频。努力将门户网站及各信息平台建成集学校管理、信息发布、资源共享、网络教研、互动交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应用的综合平台。

3. 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高学院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实现各个系统编码统

一、数据共享,建成整体统一的数字化校园。完成数据交换平台、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建立,消除各部门及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孤岛,搭建以校园网为基础的网上办公、教学和实践平台。

4. 建立和完善基于校园网络的智能交通实训中心和网络安全联邦实验室,使学生在信息化的实验室中能够进行仿真模拟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的实践和实操水平。

5. 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引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方法,积极进行工学结合和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索,追求教育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上一篇:论语心得读后感下一篇:项目验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