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三级课程实施方案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三级课程实施方案(精选9篇)

学校三级课程实施方案 篇1

2009----2010学年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最大限度地组织和调动我校教育工作者,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全新的教育观念为指导,创造性地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我校的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课程改革工作,努力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

二、工作目标

三级课程管理的基本模式是:国家制定课程发展总体规划,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宏观指导课程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对课程的总体设置,规划符合不同地区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包括地方课程的开发与选用;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次课程改革重新划分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收缩了国家硬性规定的成分,在课程内容和课时安排上,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弹性,让地方和学校真正拥有选择的余地。

三、工作措施

(1)、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双导”教学法,即“导思”和“导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实现“自学、交流、测评”,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实施电化教学,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积累经验。

(3)、强化个性教育,给学生宽松的成长环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不乱占用学生课余时间,不搞题海战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生活,在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前提下,做到减负担不减质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4)、探索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建立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科学评价体系。

(5).实行课程功能的转变,构建新的课程结构。通过实施课程改革,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探索地方、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构建地方和学校课程体系,不断丰富与完善课程结构。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为明确课程阶段,通过例会、教研等多种形式,明确国家课程就是我们所加的大多数课本,地方课程现阶段就是我们所学的《法制安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就是我校编写的象棋

样本。

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学校的领导小组分别采取听课,业务检查等手段查看三级课程的实施情况,并对不开设全课程的情况进行跟踪,督促其开齐开全课程,保证国家、学校、地方三级课程顺利实施和有效利用。并认真总结经验,巩固成果,纠正问题,促进各级课程的合理利用。

第三阶段各级课程发展阶段阶段,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分别是由国家与地方开设和实施的我校难以进行变革和发展补充,唯一能做的就是开齐开全国家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由我校自主研发的,我们会根据学生的需求情况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学校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和发展,摒弃不符合时代和学生需要的,吸收学生需要和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知识,不断为我校的教学工作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

学校三级课程实施方案 篇2

关键词:三级课程,初任教师,学校

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实行) 》在对于课程改革的目标中要求,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推行克服了传统课程管理体制的弊端, 有效地将中央集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和地方分权制的课程管理体制有机结合, 即有国家制定的统一的标准和课程用以保证全国教育质量的统一性, 给予地方和学校一定的空间和应有的灵活性, 得以体现地方和学校的特色, 从而实现了课程的弹性和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三级课程管理制的实施, 使学校拥有了一定的课程决策权。而在具体的学校管理和落实中, 由于课程教学的落脚地是课堂, 实施和评价的主要对象是教师和学生。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最主要的组织者和评价者, 对课程的实施情况、学生的接受度及学生对课程的直接评价, 都有着第一手的信息和资料, 这都决定了教师在学校课程决策权的参与上起到了主导作用。教师应该并且必须直接参与到学校课程决策中去, 这也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系统的课程知识和一定的决策能力。而初任教师相对于有着一定教育教学经验的老教师, 课程参与权就明显降低, 而对初任教师的任前培训中, 更是忽略了初任教师对课程决策权的参与。我国每年拥有大量的初任教师, 在重视初任教师的培训、培养工作中, 也应加大初任教师对课程决策的参与度, 才能全面的促进初任教师的快速成长, 才能发挥教师群体的群策群力, 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一、初任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权的现状及分析

在我国, 初任教师的课程决策权极低。历史上, 我国曾长期奉行国家课程决策, 即社会层次的决策。广大一线教师很少有机会参与到社会和机构层次的课程决策 (仅有少数优秀教师代表)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施以后, 国家把部分课程决策权下放到了地方和学校, 一线教师的课程决策权状况才得到了改善。具体体现在地方和学校可以安排选修课,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学校可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二度开发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并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开发校本课程。上述课程政策, 赋予了教师更多和更大的课程决策权, 使教师切实参与到了课程决策中去, 并有权对自己理想或需要的课程做出决定。

在课程决策实施的层面上, 我国教师课程决策权的有效行使仍举步维艰。初任教师受到教学经验的限制参与度更低。其制约因素既有外部因素, 如课程资源、国家、地方和学校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管理方式等, 也有来自教师的内部因素, 如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理念等。而初任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个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 是教育工作中的新生力量, 在其专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尝试从其内部原因进行分析, 具体分析如下:

(一) 社会方面。从课程制的发展历史来看, 在最初的社会层次决策中就有少数优秀教师的参与, 受到首因效应的影响, 社会层面对优秀教师或名师参与课程决策权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而这也正好忽视了三级课程管理制的分散性和创新性。三级课程制把决策权从国家分散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单位, 也就表明了其从集权制到分权制的分散性。而实行三级课程制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也更是对课程制的创新。支持、帮助初任教师参与到三级课程制中, 也将促使三级课程制得到更彻底的落实和执行。

(二) 初任教师个人专业素养方面。初任教师把从大学学到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能等理论知识和手段转化为具体的课程指导内容需要时间过长。在我国, 师范院校及综合大学教育专业普遍开设了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能等教师必备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必备技能。但在实践阶段, 大多数学生由于实习时间有限, 没有深层次的参与到教学管理活动中去, 实习目的不够明确, 这将导致以后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会大大延长, 也势必影响到个人能力及其他方面的发展。

(三) 初任教师个人评估方面。初任教师个人对自我参与决策能力评估较低。初任教师由于刚从校园走上工作岗位, 不仅要适应角色的转变, 更要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处理与学校各级的关系, 难免会自顾不暇, 认为自己已无能力再发展其他。

(四) 学校方面。学校对初任教师创造平台有限, 或重视度不高。三级课程制的实施给了学校一定的课程决策权, 而部分学校缺乏创新精神, 仍然全盘照搬的使用国家课程, 这就直接导致了决策权分配的落空, 更使教师的课程决策权得不到落实。而另一些学校在课程决策上以老教师为主力, 直接忽视了初任教师对课程决策权的参与。

二、初任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权的有效措施

适当扩大初任教师的课程决策权, 使初任教师拥有与其他优秀教师相同的课程决策权是督促其履行课程责任的前提。课程改革应该在课程目标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过程和课程评价等方面赋予初任教师更大的权力, 以保障初任教师积极并成功履行其课程职责。沃克 (Walker, 1990) 认为, 教师的课程决策项目包括:教学的策略与方式、教学内容、目标优先顺序的决定、学习表现的测验与评定、资源的运用与分配、班级气氛的经营、教室活动的安排等。初任教师更应该从以上决策项目上入手, 争取并保证自己的课程决策权。具体建议如下:

(一) 学校应直接分配初任教师到相关教研组进行教研活动, 并利用初任教师理论知识新的特点, 让其参与到部分教研项目中去, 给初任教师最大的平台展现自我, 激发其快速成长。各个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是教师汇总教学问题, 进行教学活动安排的前线部门, 积极引导初任教师加入进去, 会让初任老师了解第一手的教学动态、教学进程、目前存在的教学问题等, 同时借助于初任教师的新理论, 把其较新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与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已有的课程参与能力进行融合, 力争达到共同提高。

(二) 学校应组织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或记录初任教师的参与情况, 帮助初任教师树立课程意识, 并给出一定的督导和激励政策。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给出了一个促进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有了记录就有了反思的内容, 这样便于提高初任教师参与课程管理的能力。当然, 对于大多数初任教师来说, 个人完全有能力完成更详细的个人记录和反思情况。而有效的运用激励理论, 则会更大限度地提高初任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积极性, 发挥自身更大的潜力。

(三) 学校应加大对初任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信息源的支持。笔者曾在基层初中从教长达8年, 但由于学校政策的倾向性, 很少有机会到外地进行学习参观, 几乎未参与过学生本地课程书籍的审编, 而以上活动或工作常年有老教师定期参与。这直接导致了与笔者情况一样的大部分初任教师最后可能只会被动的教课, 科研能力差, 课程参与度低。所以建议学校应采用循环外出学习制, 让所有教师均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信息源, 学校应按本地书籍审编程序让初任老师有部分的接触, 从而增强初任教师的决策能力。

(四) 初任教师本人应增强个人自信心。从参与教学层次的课程决策入手, 利用各种继续学习的机会, 如校本培训、教学实践、参加学术会议等机会, 博采众长为己用, 努力提高自己参与课程决策的水平。

三、初任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权的意义

在学校课程决策权的实施过程中, 确保并推进初任教师对课程决策权的参与, 主要有以下几个意义:

(一) 三级课程制首次把部分课程决策权下放到学校, 学校的贯彻执行将有效的促进课程制的发展, 而提高初任教师的参与度更是对全体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权的落实和鼓励。所以初任教师对课程决策权的参与体现了学校对校级课程权的有效落实, 保障了全体教师对学校课程权的积极参与, 推动了课程决策权的发展。

(二) 初任教师在我国规模庞大, 使初任教师更早地适应岗位要求, 更出色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我国对教师发展的主要要求之一。所以, 初任教师对课程决策权的参与将大力地推进初任教师教研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的综合提高, 为我国教师队伍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三) 运用群策群力, 使课程决策更全面, 更客观, 使课程内容更易落实。有了初任教师的参与, 课程决策权得到更全面的落实, 决策内容也将更客观。而教师同时即是课程内容的决策者又是课程内容的实施者, 在实施课程内容时, 更易把握、落实。

(四) 促进了教育目的的实现。三级课程制实施的教育目的在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在三级课程制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的课程决策权得到了充分的自由, 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成为可能。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落实。

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下, 教师拥有了部分课程决策权, 而初任教师因其群体的特殊性, 参与度低, 常常徘徊在课程决策的门外。若长此以往, 不仅对课程决策毫无推动作用, 更对初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起到消极作用, 对教师的发展也起到制约作用。但接下来如何保障初任教师的决策权的行使, 如何让初任教师的参与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些也将是需要讨论解决的问题。因此, 各级学校要秉持开放的课程理念, 大胆放权, 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有利条件扶持初任教师有效行使课程权力。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初任教师作为新生力量的作用, 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 强化教学服务机制, 为初任教师根据实际工作、所任教学科性质,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做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程决策提供有力保障。

初任教师对三级课程制的理解, 是否真正参与课程决策, 对课程管理的参与度, 都将有力的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 并会最终对一个学校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三级课程制的实行, 使我们深切感受到课程分权制所带来的变化和改革。初任教师也将在课程决策中将获得提升、发展, 这也将势必推进整个教师队伍在课程决策权参与上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田燕.浅析幼儿园教师的课程决策权[J].早期教育, 2001 (8) .

浅谈新课程实施与学校文化 篇3

关键词:新课程学校文化观念氛围

1.新课程的实施促使学校文化发生变化

新课程经过不同层次的培训,开始进入学校和课堂。这套全新的课程首先给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带来了变化。由“背课”到“备课”的转变蕴含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评课标准的变化带给教师和学生的是思想和行为方式的解放,师生因此而能够更加活泼地展开课堂学习,并使课堂活动更加充满思想性和人文性,课堂上人的主体性更加凸显出来,不再像以往的课堂那样师生的思维与活动都被束缚于没有生气的教学内容和人为的纪律规范。教师观念的变化,带来了其行为方式的变化,進而在师生间形成和谐的、平等的交往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学校形成了一种尊重的、平等的、开放的文化氛围。而这种教学文化上的变迁,首先来源于新课程实施的冲击。新课程在学校的实施,改变了对教师的要求,这促使教师教学行为和对待学生的方式发生转变。在教师还不能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的时候,这种外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的介入将成为促使教师反省、改变的推动力。

2.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学校正有意识、主动地塑造一种新文化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学校主动检讨自身文化上的缺憾,有意识地塑造一种新的学校文化,并取得初步成效。校长在意识到学校教师学习、研究氛围不浓,学校知名度低等方面的不足以后,通过多种渠道培养教师的学习意识,提升教师的理论修养和科研能力。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与学术会议,到优秀的兄弟学校见习,观摩名师教学,与师范大学合作课题,听专家讲学,参加校本培训,参加教学比赛,等等。各种学习与科研活动的开展,使教师的专业生活发生了变化,进而带来的是内在观念和氛围的变化。

3.新旧学校文化的冲突

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历史传承性,尤其是对于学校这样一个保存、传递、发展文化的组织,它更容易保存传统文化。因此,在学校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每一天的学校生活中,我们时刻都能感觉到新旧文化之间的碰撞。在这种碰撞中可以发现,传统观念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桎梏着教师的新思维,并影射于教师的日常行为之中。

首先,教师在教学、学生、师生关系等方面的传统观念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的转变,教师在努力学习、实施新理念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原有的观念和这种观念下的行为。

其次,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目前学校的各种学习活动多是由领导组织,以强迫性的学习任务布置下去,并通过一定形式的考核和测查来保证学习的质量。老师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有日常工作量大、工作内容烦杂的客观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学校在整体上还缺少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再次,教师间缺少经常性的专业性交流。办学条件的落后、学术研讨空间的匮乏、烦杂的日常工作、紧张的学校日程安排,这些现实条件的限制是教师缺乏专业性交流的一个客观原因。笔者在访谈过程中发现,有的老师认为不同年级组的老师之间没有交流的必要;还有的老师认为本校的老师之间比较熟悉,没什么可交流的,交流也不会有什么收获。据一位副校长介绍,学校除了大型的公开课之后进行的评课、讨论以外,平时基本上没有什么交流活动。目前,教师之间的交流只是停留在办公室内边批改作业边闲聊地谈一些教学、学生问题的层面。大家还缺少对交流、沟通价值的认识,也缺少一种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和学习别人。而这种交流活动的匮乏和教师对同事之间交流的忽视,也更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几点思考

1.作为文化变革的课程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个案研究表明,新课程的实施给学校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促使学校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但是文化的变革意味着人们传统观念的更新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必然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作为文化变革的课程改革,需要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系统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转变,人们需要在新旧文化的碰撞中逐渐确立新的观念,并将新的观念逐步转化为实践行为,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必须给课程改革以充足的时间。由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平和的心态。从课程改革历史来看,一项全新的课程方案必然要经历接受、认可、模仿、尝试、制度化、习惯化的过程。

2.新课程的成功实施,需要引起学校文化的自觉与重建的努力

学校文化是制约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学校形成、具备一种良好的组织文化时,改革会更容易实施。所以,要促进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引起学校的文化自觉,使之在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上,主动去重建自身的文化。然而,文化,作为历史地凝结成的人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是被群体所共同遵循或认可的共同的行为模式。因此,文化对于个体的存在具有先在的给定性或强制性。所以,除去要自我反省之外,还需要通过“局外人”的协助而获得对自身文化特质的反省和批判。这进一步突出了作为优秀的学校文化要素的开放意识与合作能力的重要性。

3.优质的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时代的发展与变化是永恒的,课程也处于不断的改进之中,因此学校文化的塑造不仅仅是作为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促进因素,而是学校作为一个组织持续发展的永动机。沙因认为,文化是“更深层的为组织成员所共享的基本假设和信念,它无意识地发生作用,并以一种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方式规定着组织对自身及其环境的认识”。当这种组织文化不能与时俱进地不断更新的时候,就会成为组织发展的滞障。相反,当一所学校形成一种优质的文化氛围的时候,这所学校就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因为,良好的学校文化能够让组织保持学习、开放、反省的优良作风和氛围,从而使学校随着时代发展的发展不断进步,使学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4.校长是优质学校文化的塑造者。

“由于文化是由其参与者创造的,当参与者发生变化时,它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在很多学校里,尽管不是所有的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能够改变一个学校的文化,一个新校长也能够做到这一点。”本研究个案为此提供了生动的证明,2002年2月就任的校长,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去审视这所学校的文化现状,从而发现问题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在她任职的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她以民主的、公平的管理方式,让教师意识到她欣赏教师的真才实学,并追求教师与学生、学校的共同发展,从而给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一种明确的导向;在严抓师德并确立公平观念与原则的基础上,她为教师创造了大量的学习机会,使学校逐渐形成一种学习的、研究的氛围;她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比赛,给教师注人追求进取、竞争一流的精神与劲头,帮助教师树立信心。奋发图强、善于学习和钻研的教师文化就这样逐渐地建立起来。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创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二、开发课程的意义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给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我们长期采用集中统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方式,导致学校按自己办学理念设计开发符合本校特点的课程及资源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校和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处于缺位状态,使大量有意义的课程资源未被纳入课程资源范畴,其教育功能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利用,教师、学生和家长把课程资源主要定位于教科书及配套的同步练习、强化训练等辅导资料,造成课程资源的来源单一,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扩展。面对这一残酷现实,我们改变以往陈旧的课程资源观,在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利用校内资源(勇于探索创新的教师、校内图书室及网络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这就是我们最有利的条件。校本课程开发它的意义就在于:首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脱离了传统以教育专家为主体的开发巢穴,拓展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视野。其次,呼应了新课程形态及教育理念,注重了学生多向性素质的发展。最后,引导了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更广阔资源的教与学。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成语故事学习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成语故事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青少年学习的重

要资源。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接触成语故事,不仅很快可以熟记成诵,而且丰富的知识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大量丰富的具有开放性、趣味性、教育性、参与性的成语故事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为此,我校以新的科学教育、课程理念作支撑,开发和实践校本课程《走进成语故事》,旨在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利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校本课程的特点

1.发展性

我们依据学校的性质和培养目标出发,突出渗透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2.整体性

我校校本教材,与历史、社会、军事、地理、文化等各学科领域都有纵向或横向联系,加强相互融合的整体效应。

3.适应性

适应时代要求和学校发展需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知识创造性应用,面向学校、家庭、社会实际发展。

4.层次性

我校校本教材针对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开发,课程在难度和广度方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并按教育逻辑进行序列化,由易到难,螺旋上升。

5.研究性

校本教材注重以学为本,具可读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引导”。

6.趣味性

教材中成语故事,呈现的是一个个多彩的空间,有趣的故事,激趣的问题,都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7.实用性

成语是鲜活的语文,我们结合学生实际,精选成语故事,选取条目是比较有趣、有教育意义的,增长了学生关于历史、军事、社会、文化等方面知识。

8.灵活性

教师可依据班级及学生实际情况,在实践操作中,有权对教材进行改编或选编。

四、校本课程的目标

以具体形象、生动鲜活、劝学励志,融历史、军事、文学人物等为一体的成语故事面前,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成语的兴趣,丰富对成语故事的情感体验,领略成语故事简洁精辟,寓意深长的内涵。使学生掌握常见常用的成语,积累、朗读、背诵有益的成语故事,丰富学生的成语储备量。能灵活运用所积累到的一些成语,贴恰地在学习生活中运用成语及其典故,打下正确运用成语的良好基础,提高表达能力、文化修养和审美品味。大量丰富的成语故事拓展了学生学习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使学生不仅在丰富词汇,增长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开发人生智慧,陶冶积极情操。让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品味祖国文化瑰宝,认识人类文化的丰厚博大。

五、校本课程的设置

《走进成语》为1---6年级学生的校本课程,每年级每周一课时。

六、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首先成立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刘善敏

副组长:刘浩王禄

组员: 王可洪张松刘文文孙瑞生郑如华

其次,加强校本课程培训,提高实施效果。实施前,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进行培训,让其对所承担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实施纲要的内容有一全面的了解。在建设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也尽量做到适合学生的需要,以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其三,在实施过程中,做到有计划、有步骤,认真备课,上课,确保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努力贯彻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努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获取知识的直接性,内容生成的动态性,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和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七:校本课程实施的原则

(1)出主题性,注重兴趣化。

(2)注重灵活性,力求主体化。

(3)加强针对性,突出个性化。

八、校本课程的教学策略

(1)讲授式教学,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或教师的生动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也可以引导学生交流事先搜集到关于这则成语的资料。

(2)讨论式教学,引导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讨论成语的含义并进行交流。

(3)探究式教学,拓展运用

教师引导学生将成语运用在实际语言环境中,并能搜集与其相近义或相反义的成语,记录下来,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培养自主、独立学习能力及习惯。

九、课程评价

校本教材课程评价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能力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二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三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四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最终评价。

2.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给定应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不同的学时给不同的分数;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入状况等,由任课教师综合考核后给出一定的分值;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例如背诵、手抄报、绘画作品、课本剧的表演等,教师可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考核。三个方面的因素中要以学生参与学习的学时量的考核为主,过程与结果为辅,但最终的学分要把三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

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我们把对学生的评价原则定为:鼓励、鼓励、再鼓励!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我们依照的原则是:成功激励原则,积极评价原则,全体全面原则,不悖伦理原则等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十、保障机制

1、学校制定校本课程奖励制度,鼓励校本课程开发优秀的教师。

2、学校组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到教改先进地区考察、学习,以提高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

3、学校承担各任课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资料或校本教材的打印等相关费用。

学校课程实施评价方案 篇5

胶南市大场镇中心小学

2007年9月

学校课程实施评价方案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评价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开设过程中,按照国家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

定了学校校本课程实施评价方案。在评价过程中注重三种评价标准相

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评价与鼓励评价相结合,以确保校本课程的落实实施。

一、评价方案的指导思想:

保证校本课程按计划得以落实,对学校在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的情

况进行检查、评估,使学校在校本课程实施方面加以改进、完善。

二、评价方案的制定原则:

1、体现校本课程改革的原则

校本课程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正是反映了这种教

育价值取向转变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为增强课

程的适合性,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评价侧重于三级课程在课程实施

方案中是否有所体现,实施中是否能够开全、开足。

2、评价校本课程实施中主体的多元性;

校本课程的评价主体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人员:学校管理

者、任课教师、学生及家长。

3、评价校本课程实施中主体的互动性;

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描述性、激励性评价,学校不以评比为

目的,而以研究或促进为目的的评价等等。

4、评价校本课程内容的多元性;

学习成绩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身体、心理素质、学习潜能、积极情感体验等

方面的发展。

5、评价校本课程过程的动态性

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使学生逐渐感悟自身的发展,增强

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愿望。

三、评价的内容:

1、对课程设置的评价

学校根据校本课程在实施中的具体情况,评价校本课程实施的时

间安排是否合理,教师和学生活动是否充分;评价校本课程内容的设

置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是否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自愿选

择,是否能够体现教师的专长;课程在实施中能否根据教师的实际情

况和学生的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

2、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学校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审议、实施、评价的机构和相关部门要

明确各自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职责,认真加以落实,保证校

本课程能够按课程的设置计划加以实施。

3、对校本课程实施措施的评价

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认真加以落实,并采取得力的措施。学

学校校本课程国学实施方案 篇6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文化,产生了博大精深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原动力。时代不同,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传统文化应该得到继承;国学经典蕴藏的智慧和美德,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校本课程,引导学生接触历史经典,学习传统文化,加强思想修养,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熏陶,能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核心,以诵读经典为载体,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国学校本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营造人人能够吟诵,班班读经典的氛围。通过各种形式诵读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从传统的优秀经典诗文中寻求滋养,在文化底蕴中积淀的过程中突出创新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

二、目的和意义

1、传承中华文明。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传统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学生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使学校成为书香校园,精神家园,和谐乐园。

3、提高语文素养。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成诵量,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的厚实功底。

4、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国学经典进校园,传统与现代有机对接,打造平舆教育新特色。

三、组织领导

“国学”校本课程设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具体如下:

组长:李国富

副组长:王建申 刘俊华

成员:徐诚伟 乔运良 侯华科 张瑞颖

四、实施办法

1、全县各中小学每周开设至少一节“国学”校本课程。小学阶段重在朗读背诵,中学阶段要将诵读与理解感悟相结合。

2、各校选拔语文素养较高的教师开发“国学”校本课程资源,具体负责课程的实施。

3、《国学经典》课本进校园。统一选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编辑的《国学经典》丛书,作为校本课程教材下发到各学校,并做好活动用书的宣传推荐工作。

4、各学校安排校本课程的教学,小学、幼儿园以《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及一些经典诗文为主,初、高中以诸子百家著作和古文为主。

5、诵读安排:在早课、语文课时间,语文教师根据教学情况组织诵读。

6、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讲古代名人故事”、“国学手抄报展览”、“国学经典书法展览”、“国学经典知识讲座”等活动。

7、各学校要选出质量较好的“国学”校本课程教案,上报到县基础教研室,教研室择优在《平舆教学教研通讯》发表。

8、县教研室组织开展“国学”校本课程优质课教师评选活动。

9、积极配合德育室工作,参与国学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五、保障措施

1、搞好“国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资源库的建设。

学校三级课程实施方案 篇7

我认为,课程领导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是有渐进性、累积性和阶段性特征的。尽管在学校课程中,课程领导是始终存在的,但在课程改革的不同阶段,课程领导亦面临不同的难点和问题。因此,与之相应的是,课程领导的阶段性任务和攻坚重点也有不同。特别是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今天,更是要打破以往行政领导的单纯管理任务,向“革新的”“专业的”课程领导转型。

当下“革新的”课程领导最要紧的是要敏锐地捕捉课程改革阶段性动向,寻找有助于提升学校课程建设与实施效能的路径与实施策略,带领学校课程团队对决定课程改革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进行系统的关联性思考、创生和突围,进而提升学校课程品质,达成课程改革的美好愿景。

课程问题是一个整体问题,需要整体、全局的思考。因此,当下学校阶段性的首要任务是规划课程,然后才是实施课程、评价课程和完善课程等。基于此,在规划层面,笔者尝试提出当下学校课程领导的实施路径,即关注和统筹课程的“三项顶层设计”:整体建构学校的课程全景,系统设计学科课程“图谱”,创设并丰富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历”。以下是我的几点想法。

一、整体构建学校课程“全景”

整体构建学校课程“全景”的抓手是规划学校课程,这是切入课程教学的核心。正如学者钟启泉所说:“校长‘转型的课程领导’的核心任务之一是‘唤醒课程意识’。要切入课程教学的核心,首先需要有课程意识和课程规划。”

学校课程规划的真正价值与意义在于,通过整体建构学校课程“全景”,激发学校由内而外的变革,促使学校面对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核心问题、关键问题和瓶颈问题,系统思考,准确判断,清晰定位,探索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举措,从而推动学校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学校课程规划要在学校现有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创造性地把国家课程方案进行校本化设计,一般最终以“学校课程计划”的文本形式来呈现,并作为学校课程实施、管理和评价的依据与参照。因此,学校课程计划是指导学校所有课程与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

学校课程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学校的课程背景、目标设定、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管理与评价等进行整体规划,其核心是建构学校课程结构。课程结构确立了课程内各构成要素、要素间的组织、排列形式以及各要素间的配比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等,如学科门类、各学科内容的比例关系、开设顺序、课时分配、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搭配等,以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规划学校课程时,学校要把课程结构的建构作为重点和核心,因为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

二、系统设计学科课程“图谱”

以往,学校教育一直偏向以学科取向的知识本位,几乎把学科课程视作学校教育的全部。而今,随着课程观、教学观的改变,课程有从分科走向综合的趋势,上海二期课改引入的学习领域概念,就是关注到了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统整,进而架构了由诸多学科课程构成的学习领域。然而,从分科课程走向综合课程仍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就目前而言,学科课程仍是学校教育的主体部分。上海三类课程中的基础型课程,依然是由各学习领域体现共同基础要求的学科课程组成。因此,在倡导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的呼声下,对学科课程的领导不能仅依靠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而是要对学科课程进行校本化的系统设计。

正如对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需要编制学校课程计划一样,对学科课程的规划,也需要对学科课程进行系统设计。有的学校把这样的规划称之为学科课程“纲要”或学科课程“图谱”(主要以图表的形式来呈现)。学科课程“图谱”是学科课程的蓝图,它可以清楚地揭示学校所开设的所有学科科目、类型(基础型学科课程还是拓展型学科课程)、隶属的学习领域,以及学科间的关系。学科课程图谱对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建设与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不可小觑。

在学科课程图谱之下,每门学科又可下设“子图谱”,这样总图谱与子图谱相呼应,形成学科课程的总体架构。学科课程“子图谱(子纲要)”一般包括:学情分析、学科课程目标、学科课程内容(主题或单元活动内容)、学科能力指标、课程进度安排、教学策略、学法指导、教材使用及改编、资源开发、评价方式等。

在架构具有校本特色的学科课程“图谱(纲要)”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有“依据”,即要符合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教师实际和学生实际等;二是要关注统整,包括学科内部的统整、跨学科跨领域的统整和教学实施上的统整;三是要增强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三、创设并丰富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杜威认为,学生的经验是教育的核心,学生不仅直接从课程中学习而且也从所参与的活动中学习。经验活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没有的知识和技能,还为学生提供了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并将各学科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机会。因此,创设“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就是一种值得不断探索的教育之路。实践证明,“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对学生将产生影响,这种变化在课程结束后,甚至在学生毕业后还将在他们的生活中具有价值。

例如,美国中小学的“服务学习”是当前备受美国中小学校关注的课程形式之一。“服务学习”是指把服务直接地与课程相联系,即融入学校核心任务教育中。“服务学习”课程有以下特点:第一,它是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其活动来自社区真正需要的具体服务,强调社区服务与学科课程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第二,它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社区真实而非人为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享受服务实践带给他们的真实体验,发展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第三,关注学生对“服务学习”的反思。

不仅国外非常重视在校内外的教育中鼓励学生丰富学习经历和体验,香港正实施的新高中学制,也鼓励每个高中学生获得与一般学科不同的其他学习经历,让学生在没有太大压力的情况之下,享受并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通过建立“学生学习概览”,记录和反映自己的学习经历、校外参与等,推动学生的发展,见证成长的历程。

上海一些区域所实施的“快乐拓展日”“创新实践活动日”等活动也是丰富学生学习经历的创造性课程实践。前不久召开的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在全市小学推广“快乐活动日”,每周安排半天时间让小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班团队和社团活动、参观考察活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研究等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并适时向初中预备年级、初一年级拓展。

以上这些都说明了,对学生学习经历的关注,尤其是创设和不断丰富“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正成为当下学校课程领导需要着重考虑的内容。因此,学校需要为学生的“有意义的学习经历”创设条件和保障。我认为,以下视角值得关注:一是对学生的学习经历进行全面规划,让每一个学生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旅程”;二是要把重心放在活动的“过程”的设计上,放在学生“学习经历”的设计上,因为学习活动是否有价值、学习活动如何展开、学生如何学习最终决定了学生将获得怎样的经验与体验;三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经历有意义。比如,课堂学习经历的设计可采用主题交流、课堂辩论、模拟情境、小组学习、案例教学等方式;课外学习经历的设计可考虑社区服务学习、体验学习、观察学习、真实项目等方式。

点、线、面结合建构三级课程 篇8

学校通过“点、线、面”的形式进行整体的课程设计,科学运用课程设置权,给予教师课程发展权,赋予学生课程选择权,逐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点——自主研发六艺课程

学校自主研发了《国学》校本课程,力求以传统经典文化涵养师生,使师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鉴古创新,形成“新六艺”传统经典文化课程架构。校本课程形成了礼、乐、弈、武、书、术“新六艺”,既强调对传统儒家文化中蕴涵的国学思想的解读,又从多个角度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可观、可听、可触、可赏的立体国学系统。

细化落实,完善“新六艺”传统经典文化课程教材。学校课程领导小组指导推出《国学》校本课程纲要,做实课程架构,教师多次围绕学校确定的课程理念展开研讨,推进校本课程实施,最终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符合学生特点的课程教材。

依规设课,推进“新六艺”传统经典文化课程实施。首先,纳入课表,全面覆盖。学校开设《国学》校本课程,每周1课时。其次,结合特长,专职专岗。学校根据教师特点,选择符合条件的教师执教《国学》校本课程。第三,购置资源、刊印教材。学校购置了《国学课堂》多媒体教程光盘,刊印了《国学》校本学材。

线——有机融合国家课程

我们指导各学科教师将《国学》校本课程与学科内容紧密结合,开放学习空间,整合课程资源,以实现三级课程的整体推进。

抓住落实点,建立学科联系。学校抓住“新六艺”课程在学科课程的渗透点,构建了“新六艺”特色课程体系框架,确定了各个专题的落实重点,如“礼”重在“礼仪教育”;“乐”重在“审美教育”;“弈”重在“体验传承”;“武”重在“武术精神”;“书”重在“经典诵读”;“术”重在“实践探索”。

梳理契合点,渗透学科联系。学校要求各学科把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中的传统经典文化因素凸显出来。例如,体育学科的武术的教学内容,学科教师结合本学科教学的要求指导学生进行相关技术动作的学习,既强调武术的“身形合一”,又要求“精气神”的体现,凸显本学科的国学文化元素。

紧扣“行国学”,力求知行合一。各学科在进行传统经典文化渗透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行国学”为宗旨。如数学学科在学习“平移和旋转”内容时,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借助折、画、剪、拼的方式,发现我国民间工艺剪纸运用“平移和旋转”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审美效果,体会祖国灿烂的剪纸文化的魅力。

面——合理安排活动课程

我校在活动课程上着力凸显文化传承:

以新生开笔礼为代表的国学活动,体现文化传承。典礼过程分为:正衣冠、朱砂开智、击鼓鸣志、启蒙描红、茶敬亲师五个部分。隆重的开笔仪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厚重静雅的古代文化氛围,对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满怀期待。

以过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国学活动,体现文化传承。母亲节——学校引导学生“知母恩,孝双亲”,让学生们为母亲献上一枝花,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中秋节——学生自编自演了小小情景剧“中秋话月”,用一种新颖的形式趣谈中秋习俗,共赏中秋文化……

以展示学习收获为特色的国学活动,体现文化传承。学校定期召开“开心学国学”知识竞赛,激励学生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校园文化周,学校推出了“国学课堂”主题活动。京剧、围棋、诗社等七个国学课堂均由学生精心设计、自主策划。

传统经典文化课程的深入开展和三级课程的整体推进,使学生经历了知“道”、识“道”、悟“道”的全过程,成为他们成长的推动力。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地方课程的有机整合、校本课程的特色开发为核心,落实文化育人理念,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全面发展。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及管理措施 篇9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课程计划,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体系,促进我校课程规范有序的发展,根据我校具体情况,本着有效和用学校现有资源,依靠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开发的原则,经讨论与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已有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围绕“学生喜欢的、学校想要的、教师能做的”,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整体优化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过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以学生活动为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让教师成为学校课程实施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整体性原则: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可变性。

4、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5、民主性原则: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充分体现人本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学校创造机会,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参与。

三、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2、发展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热爱祖国、适应社会。

四、整体思路

1、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协调发展,阶梯发展和循序发展,分为三个学段,一二年级为一学段,三四年级二学段,五六年级为三学段,三学段各有特色,而且内容进行再分工,形成即时、并进、整合的学习链。

2、教学策略上,必须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意愿,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活动环境,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和交流,重视学生的过程体验,不能只重视活动的结果。

3、考核方法上,通过对课程实施的过程效果的考察和测量,反思课程方案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程序,考核的内容和方法应多种多样。

五、内容规划

我校的学校课程将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它们分别是:

(一)传统文化:古诗文诵读、名言成语、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诵读、礼仪教育。

(二)民族艺术:中国书法、手工制作、绘画。

(三)口语表达:民间故事、演讲交流。

(四)传统体育:跳绳、羽毛球、乒乓球。

六、课程管理

1、建立学校课程组织保障机制,实行校长负责制,保证课程的实施,加强对课的指导和监控。

2、建立学校课程审议报告制度。

3、建立学校课程评价制度与改进机制,及时评价,做出总结。

七、课程评价

1、学生评价

(1)学校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转差”记录。

2、教师评价

(1)任课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2)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取得的成绩。(3)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八、保障措施

1、统一认识,加强学习,明确开发校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2、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科研、活动经费的支持,确保图书室、网络、计算机室、活动室的建设。

3、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与实施学校课程提供保障。

康各庄小学2010—2011学上学期

课程实施方案及管理措施

一、指导思想及实施目标:

根据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确立现代课程意识,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提高综合水平:加快课程建设,开发校本课程;优化课程实施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革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对教育的促进和发展功能;加快信息技术教育的步伐,构建比较完整的教育信息化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适应现代教育的教师队伍,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课程设置、本学期,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地方与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其中地方与学校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写字课程以及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团队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重视开展好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兴趣活动四个领域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管理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及其结构、程度和进程,是把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桥梁,是培养目标的载体和实现培养目标的手段,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因此,课程设置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新课程设置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对于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将产生积极的

作用。认真研究课程设置方案,进一步提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并以课程改革为契机,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二)加强管理,科学设置各类课程。

上一篇:优秀初中生个性评语下一篇:员工晋升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