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

2022-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中化学必修二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的含义与特征

1.区域的含义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区域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有的区域有明确的边界(如行政区域界线),但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特征,边界是模糊的。

(4)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5)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特征

含义

举例

整体性

区域各组成部分间有内在联系,形成统一整体

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年降水量都在400mm以下,受此条件影响,植被发育为荒漠植被,土壤发育程度低。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具有荒漠景观的整体

差异性

区域与同级别区域之间的差异

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气候、植被、农业生产、建筑、饮食习惯等方面差异明显

(续表)

区域特征

含义

举例

可变性

区域边界模糊,内部是不断变化的

自然带、干湿地区等,大多数区域的边界都具有过渡性质

层次性

区域的等级

东北平原既是东北地区的一部分,又可划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等

3.区域划分的指标

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采用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

4.区域划分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对比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不同点

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土地条件

纬度位置

30°N附近

大致位于43°N~48°N

海陆位置

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

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水热条件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生长期长,水热条件组合好

雨热同期,降水较少,生长期短,水热条件组合较差

土壤类型

以水稻土为主

黑土分布广泛

耕地类型

以水田为主

多为旱地

耕地分布

较为分散

集中连片

人均耕地

人多地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地广人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条件

矿产资源贫乏

石油等矿产资源较丰富

相同点

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都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人类

生产

活动

差异

农业

其他

生产

活动

耕作方式

水田耕作业

旱地耕作业

主要农作物

水稻(主)、油菜、棉花等

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备注

水产业较为发达

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

畜牧业

工业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商业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

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

商业贸易发达

商业贸易欠发达

3.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北方

光照

太阳高度小,光照弱

房屋一般正南、正北布局,房屋

高度与进深小且楼间距大

降水

降水少

屋顶坡度小,房檐窄

气温

季节变化大,冬季寒冷

墙体严实厚重,建筑成本高

南方

光照

太阳高度大,光照强

房屋布局受方位影响小,进深和

房屋高度大且楼间距小

降水

降水多

屋顶坡度大,房檐宽

气温

气温高,季节变化小

墙体轻薄,建筑成本低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发展时期

社会、经济、科技水平

自然因素的影响

农业发展特点

开发早期

落后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

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续表)

发展时期

社会、经济、科技水平

自然因素的影响

农业发展特点

农业社会

使用船只,改良土壤,种植水稻,劳动力丰富

稠密的水系成为天然航道,土壤适宜耕种,优越的气候条件

成为我国粮食、蚕桑、棉花的主要生产基地

工商业大发展时期到现在

工商业发展,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

耕地破碎,农业生产规模小,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发展,粮食商品率也较低

全国粮仓地位以及棉花生产的地位日益下降

2.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原因

(1)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以及交通的发展,大量耕地被占用,耕地面积减少。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耕地被用作花卉和乳牛等经济作物生产,耕地面积减少。

(3)生态退耕,耕地面积减少。

(4)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使粮食生产成本上升。

(5)耕地破碎、人均耕地少,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的推广,生产规模小。

四、我国三大自然区的比较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为界;东部大体以3 000m等高线为界。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势

海拔较低,平原多而广阔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

海拔最高,主要为山地、高原

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年降水量均大于400毫米

大陆性气候特征突出,气候干燥,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量较少,多集中在夏季,光照充足

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辐射强,风力大,水汽少

植被

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

主要为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

(续表)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土壤

多为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多荒漠、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盐分高

发育程度差,土层浅薄,多冻土

生物

种类繁多

种类远比东部季风区少

动物稀少,只有少数耐高寒物种

水文

河流为外流河,湖泊为淡水湖,地表水以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

多为内流区,河流短小,湖泊较多,多为咸水湖

多为内流区,湖泊众多,多为咸水湖

农业

重要农耕区,以种植业为主,但需要注意避免水旱灾害

以牧业、绿洲农业或灌溉农业为主,但需要注意解决水源问题

以畜牧业为主,还有河谷农业,但需要注意解决热量不足问题

城市

众多,城市沿着重要交通线、河流、海岸分布

较少,分布在山麓冲积扇和绿洲上

很少

人口

稠密

较少

很少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一、地理信息技术

1.概念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

主要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3.应用领域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导航等。

二、遥感(RS)

1.概念

人们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2.主要环节

目标物→传感器→遥感地面系统→成果。

3.分类

航空遥感、航天遥感。

4.应用

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5.特点

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

三、全球定位系统(GPS)

1.概念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2.组成

包括三大部分: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

3.作用

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海拔高度)、速度和时间。

4.特点

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四、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所有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地图的延伸)。地理信息系统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

2.应用

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和城市管理。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遥感(RS)——获取信息;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分析并表达结果。

遥感(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它是侧重于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通过飞机或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吸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信息,并经过简单处理后获得资料如航片、卫星云图片等,因此遥感实质上是“看”的过程。

而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一定的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它侧重于分析、计算,相当于“想、算”的人的活动。

GPS应用途径相对单一,即定位并通过多次定位计算速度等。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与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

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技术为构建数字地球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一、荒漠化

1.概念

荒漠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主要表现

(1)表现。

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2)次生盐渍化的形成。

①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②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

(3)石质荒漠化的形成。

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岩溶发育的自然环境背景下,加上长期以来人为的影响,森林植被反复受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

3.能够指示荒漠化的迹象

土地荒漠化是逐渐发展的过程,有一系列的“先兆”(即指示荒漠化的迹象)。如下页表所示。

迹象类型

主要表现

生物迹象

①单位面积生物量减少;②生物生产能力下降;③主要植物物种丧失;④植被覆盖率下降;⑤主要动物物种丧失;⑥牲畜数量或品质下降

土壤迹象

①土壤紧实度增加;②土壤盐碱度升高;③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

其他迹象

①沙丘活化;②地表反射率增加;③沙尘暴频率增加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范围

界线

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

行政区

包括新疆、甘肃北部、宁夏和内蒙古大部

气候

位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

地形区

包括塔里木盆地、天山、准噶尔盆地和内蒙古高原

2.地形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则是山脉和盆地。

3.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

本区东西跨度大,自东向西受东南季风影响逐渐减小,水分逐渐变少,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显著。如下表。

东部

西部

气候

以半干旱大陆性气候为主

以干旱大陆性气候为主

自然景观

草原

荒漠草原和荒漠

4.自然特征——干旱

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西北内陆地区地理要素的综合体现。

干旱特征的形成是本区位置和地形两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下页图所示。

5.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本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干旱(基本条件)、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基础)和大风吹扬(动力因素)。其中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荒漠化的进程,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多年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但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进程并非起决定作用。

(1)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少雨。

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2)物质条件——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为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3)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进程的主要自然因素。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气温、降水的变率大。雨量的变化,对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少雨年,加剧荒漠化进程。如下图所示。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决定作用)主要包括: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重视环保等。如下页表所示。

破坏原因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①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如鄂尔多斯沙区、内蒙古东部的库伦旗等地);②一些农牧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

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

过度放牧

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

过度开垦

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

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

四、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

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与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

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和治理重点

(1)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

(2)治理重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

4.治理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①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②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③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①在干旱的绿洲地区。

a.应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封沙育草。

b.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积极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c.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

②在缺乏水源的地区。

利用柴草、树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

(3)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①现有林地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不能再毁林开荒。

②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不能盲目开垦,主要用于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

③对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还应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的途径: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

(5)控制人口增长。

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一、森林的作用及世界森林现状

1.森林的作用

(1)重要的自然资源。

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产品。森林是重要的造纸原料和化工原料。林区有大量的动植物和珍贵的药材。

(2)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

主要作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被誉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2.世界森林现状

(1)目前世界森林面积约38.6亿公顷,森林覆盖率仅为30%。

(2)现存的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亚寒带针叶林和热带雨林地区。它们或因地广人稀,自然条件严酷;或因难以通行,开发较晚,才免遭大规模破坏。

(3)森林现状及急剧减少的危害。

①现状:世界森林面积减少的趋势仍在继续,特别是大片热带原始林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作为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亚马孙热带雨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遭到了破坏。

②森林减少的危害: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这些都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分布

(1)纬度分布——分布于赤道南北两侧,被称为地球的“绿色腰带”。

(2)地区分布——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地区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

(3)最大分布——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

2.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1)调节全球碳氧平衡。

亚马孙河流域集中分布着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森林,其全球生态环境效应尤为显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它的“一呼一吸”,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热带雨林系统的优势

光合作用强烈、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群落生产力高。

2.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热带雨林中的生物循环极其旺盛,从而使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也非常旺盛。然而,雨林中的养分几乎全部集中在植物体内,土壤中的养分很少。土壤中养分有两个来源,一为岩石风化释放的养分,另为枯枝落叶释放的养分,但枯枝落叶释放的养分很少回归土壤,在地表很快被分解者分解,又很快被植物的根系所吸收,加上强烈的地表径流和旺盛的淋溶作用,林中土壤一般都比较贫瘠。如果雨林一旦被毁,地表养分被水一冲,整块土地的肥力就会急剧下降,地表植物也就很难恢复。这就是其脆弱性的关键所在。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全球热带雨林被毁的原因

(1)直接原因——人类的开发。

(2)开发的背景(根本原因)。

①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第一位)。

②发达国家的无度需求及跨国投资手段。

(3)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

①过度的迁移农业:以获得更多的粮食。

②采矿、修路、城镇建设:为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移民提供土地和就业机会。

③商业性伐木:木材出口换取外汇,抵偿债务。

④开辟大型农牧场:以转让土地、出口肉牛和热带经济作物获取经济收益。

2.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

(2)移民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地区地广人稀,与雨林区相邻的巴西东北地区却集中了全国1/4的人口,与雨林区相邻的巴西东北地区也是全国最为干旱和贫困的地区,因为贫民集中,出现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受“无人之地给予无地之人”的政策驱动,数以百万计的东北部难民迁移到亚马孙地区。

(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①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自身的生态利益考虑,坚持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却提供巨额资金开发亚马孙等地区的雨林。几十年来,雨林优质硬木的消费需求,主要来自发达国家。

②跨国企业在亚马孙雨林毁林开荒、开辟大型肉牛牧场的做法一度盛行。所产的牛肉主要销往北美和欧洲。这些牧场的规模达数万公顷,经营3~5年以后终因地力下降而被废弃。这些大块土地被废弃,便很难再恢复森林植被,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五、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1.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

2.开发与保护

(1)三种方案。

①保护: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对热带雨林必须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②开发:从当地人争取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来看,开发雨林又是他们最为方便的收入来源。

③协调:在开发的同时又能保护雨林环境不被破坏,在保护雨林的同时又能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在当前背景下,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2)保护亚马孙雨林。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以后,亚马孙地区诸国确立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优先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亚马孙雨林的计划和措施。

具体措施: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一、能源分类

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 非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

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位置适中:地处我国中部地区,输煤输电距离近。

交通比较便利:有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通过,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三、能源基地建设

1.面临挑战

人均资源量少;人均能源消耗量低;单位产值能耗高;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2.采取的措施

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二是发展炼焦业。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

1.变革原因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2.变革模式

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煤—铁—钢、煤—焦—化。

3.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开展矿区土地复垦

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充分利用厂矿的人力、财力和科技优势,建立集约经营的蔬菜、水果及肉蛋奶生产基地。

2.提高煤的利用技术

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3.调整产业结构

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所在。为此,要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4.“三废”的治理

废渣:回收再利用;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废水:沉淀净化。

六、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与解决措施

1.原因

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高能耗工业发展快,加速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2.解决措施

采用多元化进口石油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提高能源产量;加快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川气东送等工程建设;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宣传,提高公民的节能意识;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的发展。

第二节河流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1.重要性

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2.河流概况

田纳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俄亥俄河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在肯塔基市注入俄亥俄河。

3.开发注意重点

山地:河流的发源地,保护好植被生态;河谷平原: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河流: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4.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河流航运作用十分突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降水相对较少;水系支流众多,水量丰富,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矿产方面,煤、铁、铜等资源丰富。

二、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18世纪下半叶

农业发达,人口较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2.19世纪后期

人口激增,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

三、流域的综合开发

1.开发的核心

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2.开发项目

防洪、航运、发电、旅游、供水、养殖等。

3.成效

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流域的开发包括流域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和河流的开发,河流开发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筑坝建站,开发水能。一般在河流中上游山区河段,这里地形坡度较大,河流有较大落差且水流急,当有一定流量时就拥有相当丰富的水能资源,水能开发可采取一级开发或梯级开发方式,要因地制宜。二是利用水资源,发展航运、灌溉等。发展航运要求河道平缓,流量较大且较稳定、无结冰期或结冰期较短、区域有运输需求、河流方向与经济走廊方向基本一致等,多在河流中下游河段。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

地理条件雨热同期,但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地形多样,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

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商品粮基地建设成为大规模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发展方向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确保国家粮

食需求(平原地区)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西部草原区)

保护天然林,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山区)

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其中,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水源、气候、土壤等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技术、政策、劳动力等因素。

一、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1.自然条件

(1)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少雨。评价:夏热,雨热同期,为有利条件。冬冷,热量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且多旱涝、低温冷害、风沙、盐碱等灾害,为不利条件。

(2)地形。

地形多样,中部、东北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山地环绕。评价:有利于农业多种经营(平原——种植业;山地——林业、牧业;西部高原——畜牧业)。

(3)土壤。

黑土、黑钙土广布,肥沃。

(4)水源。

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条件

(1)工业基础好。

为农业提供机械、农药、化肥生产资料。

(2)交通发达。

(3)开发较晚。

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有利于规模经营和机械化种植。

二、全国其他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1.珠三角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三角洲平原),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2)社会经济条件。

毗邻港澳、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技术水平较高、有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

2.南疆发展棉花生产

(1)自然条件。

夏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丰富、高山冰雪融水提供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需求大、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先进。

3.海南岛成为全国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1)自然条件。

地处热带,热量丰富,降水丰富。

(2)社会经济条件。

(对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市场需求量大、海运便利、劳动力丰富。

4.云南昆明附近发展花卉种植业

(1)自然条件。

四季如春的气候——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丰富;气候垂直差异大,花卉品种多;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条件。

对花卉的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丰富、地价低、种植历史悠久。

5.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

(1)自然条件。

气温较高;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2)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主要分布在谷地。

三、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

1.耕作农业区

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因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种植业发展。主要种植玉米、大豆、春小麦、水稻等。

2.林业和特产区

主要分布在山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原因:山地地形,森林广布,低温,病虫害少,适宜发展林业。特产有:鹿茸、人参、苹果梨、柞蚕、苹果。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林区。

3.畜牧业区

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及部分林区草地。原因: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畜产:三河牛、三河马、红牛。

四、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突出特点

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原因:人均耕地面积大,经营规模大;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

2.地区专业化生产

原因:区域内自然条件存在差异。水稻主要分布在南部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或河间盆地。春小麦主要分布在北部。玉米主要分布在中部。

五、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

人均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推行机械化。人口稀少,本地消费量低。

六、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主要表现为:湿地消失,旱涝灾害加剧;植被破坏,林地、草场退化;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流水侵蚀导致沟谷纵横。

思路: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具体措施见下表。

发展方向

治理、保护

平原区

强化商品粮、大豆生产

促进农业生态化建设,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

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退耕、退牧、围栏限牧

山区

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

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珠江三角洲的自然地理环境

1.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季长。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2.地形

河口三角洲平原。成因:河流堆积而成。

3.水文

水系特征——河网密布,河道分叉多。水文特征——水量丰富,(与北方河流相比)季节变化较小;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流速缓慢。

4.植被与土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及冲积土。

二、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主要有地形、水源、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

主要有交通、劳动力、政策、市场、科技、经济基础、个人情感等。

三、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原因

1.国际背景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

2.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3.本地条件

(1)位于南部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2)毗邻港澳,有利于接受技术扩散。

(3)靠近东南亚,市场广阔。

(4)劳动力丰富。

(5)地价低廉。

(5)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6)悠久的开放历史,如“下南洋”。

四、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1.第一阶段(1979—1990年)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缺乏;劳动力丰富,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导。投资规模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服装、电子装配)附加值低,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较慢。

2.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

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及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加上珠三角政策优势丧失,劳动力成本上升,所以该区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规模大,技术密集型产业附加值高,工业化和城市化速度较快。

五、温州模式的形成条件

人均耕地少(丘陵、山地多);交通闭塞;矿产资源匮乏;有经营家庭手工业或外出经商做手艺的传统;独特的开拓精神;政府的鼓励。

六、苏南模式的形成条件

自然条件优越;人多地少;有经营家庭手工业的传统;工商业发展历史悠久;毗邻大城市,有利于接受城市经济辐射;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素质较高(文化发达)。

七、珠江三角洲在城市化与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大背景:对外开放范围扩大,长江三角洲的崛起。本地问题:(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在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方面处于劣势,国内市场腹地较小,外资北迁。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原因: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滞后。表现: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产业结构趋同);“城中村”(外来人口居住地)现象比较普遍。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原因:过度排放“三废” 。表现: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加剧,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噪声污染;耕地锐减;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八、珠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

2.构建大珠三角城市群,加强分工与合作

3.加强规划和管理

4.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

第五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

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是实施西气东输的重要原因之一。

(1)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另一重要原因

我国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可吸入颗粒物是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物,煤炭燃烧排入大气的粉尘是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又一重要原因

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的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东北、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主要基地。目前,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主力油气田已到了中后期,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西部地区则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1)西气东输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西气东输工程可以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1)通过管道输送的天然气,稳定可靠,从而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的消费结构。

(2)西气东输可以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虽然具有资源优势,但是对于资源的利用效率与东部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气东输将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对于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一、产业转移概念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

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欧、北美是日本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大而成为日本产品的主要销售市场,并成为日本企业主要投资地区。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四、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对本国的影响

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如日本。

五、发展中国家吸收产业转移的影响

有利影响: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减缓就业压力。不利影响: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

作者:王素慧

第2篇: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教材古代文化知识拾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做。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十五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任务。既是历史文献,又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晋侯秦伯围郑。——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氓——《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 15 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六合正相应。良吉三十日。——古人结婚择日,要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的六个字都相合适,叫六合。

子无良媒。——冠礼,周代开始,男子二十岁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冠礼。加冠礼后可以娶妻。女子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女子出嫁叫归,可见出嫁的女子以男家为家,“嫁”字即“有家”;男子娶妻,為“取”,意思是把别家的女儿取到自己家里来了。古代婚姻六道手续: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

外连衡而斗诸侯。约从离衡。——连衡,也写作连横,秦国采用的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合纵,击破秦国的连衡策略。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在朝堂上安设“九宾”。这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九宾,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乃使其从者衣褐。——上古的布不是棉织品,而是麻织品或葛织品。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布与帛形成了低级衣服与高级衣服的对比,贫贱的人穿不起丝织品,只能穿麻织品,所以“布衣”成了庶人的代称。最粗劣的一种衣服称为“褐”,是用粗毛编织的,所以贫苦的人称为“褐夫”。后世科举新进士及第授官,称“释褐”。

苏武传——《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汉高祖刘邦到王莽之间 229 年的历史。作者班固,东汉时史学家文学家。

虽蒙斧钺、汤镬。——斧钺,古代军法用以杀人的斧子。汤镬,用滚汤在大镬或大鼎中烹煮人。泛指刑戮。

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公府,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公署。

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阳嘉元年。——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成为谥号。皇帝在谥号前面还有庙号,从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汉武帝的全号是世宗孝武皇帝,世宗就是庙号,孝武就是谥号。唐玄宗、宋太祖都是称庙号。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号。年号是汉武帝时开始有的,汉武帝即位那年年号“建元”。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成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明清两代的皇帝基本不改元,因此有可能用年号来称谓皇帝,如明世宗称为嘉靖皇帝,清高宗被称为乾隆皇帝。

又多豪右。——豪右,豪族大户。右,右族,即豪族。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上书乞骸骨。——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二十八星宿坐标法,用来观测日月五星位置坐标。有些星宿测定岁时季节。二十八星宿就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二十八个星空区域,另外还有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重要的星宿还有北斗星,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别方向、确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扪参历井仰胁息。——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在春秋战国,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互相对应,称为“分野”。古人所以建立星宿的分野,主要是为了观察所谓“吉祥”的天象,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例如日食,被认为对最高统治者不利。彗星,是兵灾的凶象。

蟪蛄不知春秋。——古人以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来确定一日;以月相的变化周期确定一月;以庄稼成熟的周期来确定一年。一年又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按孟仲季分别指称每一月。比如仲春即二月。季冬即十二月。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季,所以称“春秋”即为一年。古人又以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划分了二十四节气。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古人用干支纪日。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成为六十甲子。组合时是单数配单数,双数配双数,所以不可能有“甲丑”“乙寅”之类。有时也可以只记天干不记地支,如“三月上巳”。东汉开始用干支纪年。

朝菌不知晦朔。/七月既望。——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后一天叫做“晦”。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做“望”,后一天叫“既望”。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古人依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叫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隅中,太阳西斜叫昃。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是鸡鸣,鸡鸣以后是昧旦,昧旦以后是平旦、平明,天亮了。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夜里的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是现代的两个小时。夜半十二点是子时,因此有了“子夜”的说法。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宫商角徵羽为五音,相当于现代音乐简谱的 12356,。后来加上变宫 7 和变徵 4,为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古代区域划分有特定的名稱。

州,上古天下分九州,后来逐渐缩小,唐宋全国有三百多个州,指行政区。明清时改州为府。郡,行政区域。秦朝分三十六郡。隋朝取消郡,唐代又恢复,宋代再废除。

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

道,唐代监察区,全国分十道。

路,宋代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带有行政区域和军区的性质。和今天的省相似。

省,本来是官署的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成为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省。

府,各朝不同级别的区域。军,宋代行政区域。

县,地方基层行政区域,秦汉即有。

将相和。——战国时代,各国国君之下分设相将,分掌文武二柄。后来官职越发细分,隋代初定六部, 历代相承,基本未变。吏部,掌管官吏任免、考绩、升降;户部,掌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礼部,掌管典礼、科举、学校;兵部,掌管全国军政;刑部,掌管刑法、狱讼;工部, 掌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各部首长称尚书,副首长称侍郎。中央设有监察官和谏官。监察官对百官进行纠弹,谏官对皇帝进行规谏。监察官的首长称御史大夫。

避讳。——不直接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凡遇到和君主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面,则用改字、缺笔等办法来回避,其结果往往造成语文上的若干混乱。比如汉高祖刘邦,汉代石刻皆改“邦”为“国”字。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古人常用丧服来表示亲戚关系的亲疏远近。“功”不是指丧服,而是指亲戚。丧服中明确表现了血统亲疏的等级。五服以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斩衰是三年丧期,大功九月,小功五月,缌麻三月。

项王、项伯东向坐。——古代宫室一般向南,建筑内部分堂、室、房。堂,是行礼的地方,不住人;堂后是室, 住人;堂前有阶,要入堂先要升阶,故有“升堂”的说法。古人席地而坐,堂上面南为尊, 称“南面”。坐北朝南为尊位,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南而坐。帝位面朝南,故代称帝位,“南面称王”即称王称帝。室内坐位则以朝东的方向为尊。

俨骖騑于上路。——古人车马并举。战国以前,车马相连,马是用来拉车的。轫,是阻止车轮转动的一块木头。行车时要先将轫移开,所以启程称为“发轫”,引申为事情的开端。古人乘车尚左,以左为尊,尊者在左,御者在中,陪乘者在右。陪乘称为骖乘,又称车右。驾车的马如果是三匹或四匹,则有骖服之分。两旁的马叫骖,中间的叫服。或者是服左边的马称骖,右边的马称騑。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才从匈奴学来了骑马。古代贵族戴冠乘车,车有车盖,所以古人以“冠盖”为贵人、仕宦的代称。

五谷。——上古粮食分为五谷、六谷和百谷。五谷:稷、黍、麦、菽、麻。古人以牛羊豕为三牲, 祭祀时三牲齐备叫太牢;只用羊豕不用牛叫少牢。牛最珍贵,只有统治阶级吃得起。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鼎是用来煮肉盛肉的,一般是圆腹三足,长方形四足的称方鼎。鼎足下可以烧火,有几种肉就分几个鼎来煮,煮熟后就在鼎内取食,所以有“列鼎而食”的说法。钟鸣鼎食是贵族的生活状态。先秦时吃饭不用筷子,主要用手和匕。汉代才开始用筷子。酒器有尊、觥、壶等,爵是酒器的通称。

昆明市第三中学 650000

作者:谭明青

第3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个体组成的社会群体。人口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人口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机械增长。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

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

猎人口数量较少,增长速度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的能力低,死亡率高农业革

命至工

业革命

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工业革

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死亡率降低2.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死亡率概念指某地在一个时期(通常一年)内出生人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之比指某地在一定时期(通常一年)内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之比影响因素环境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生育政策、生育观念、婚姻制度、宗教因素、政治因素、传统习俗等自然灾害、环境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等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后20世纪70年代以前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速度缓慢快趋于缓慢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完善,生育观念的转变政治上的独立,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人口死亡率下降很多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人口发展不同于人口再生产,还包括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三方面的内容。

二、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人口再生产类型或人口转变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出生率高高低死亡率高低低自然增长率低高低2.人口负担系数

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数+65岁及以上人数)/(15~64岁人数)\]×100%。当人口负担系数≤50%时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

3.生育率

生育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49岁妇女)数之比,它是决定出生率的基础。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自然增减即人口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迁移是指人口的迁出和迁入,由此引起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的长期性(一年以上)、空间位置是否跨越行政边界。人口迁移理论将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为“推力”和“拉力”两方面。“推力”是消极因素,它促使移民离开原居住地;“拉力”是积极因素,它促使有改善生活愿望的移民迁入新的居住地。

2.不同时期、地区的国际人口迁移

大洲人口迁移流向变化二战前二战后欧洲净迁出区净迁入区拉丁美洲净迁入区净迁出区亚洲、非洲净迁出区净迁出区北美洲、大洋洲净迁入区净迁入区时期特点迁出地区迁入地区原因意义19世纪

以前以大批量移民为主旧大陆(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

洲等新大陆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第二次

世界大

戰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拉丁美洲、

亚洲、非洲

等西欧、北美

等迁入地区

经济发展

水平高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3.我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古代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大批迁入一般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当

代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有计划、有组织迁入西北和东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

中期以

来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迁移流量大,流向改

变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农村→城市4.人口迁移效应

对迁入地区积极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消极不安定因素增加,加剧人地矛盾对迁出地区积极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消极人才外流其他效应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在某种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主要因素举例生态环

境因素自然条件美国老年人迁往“阳光地带”环境恶化生态移民政治

因素政治乌干达亚裔居民迁往英国政策历史上的移民戍边社会文

化因素宗教印巴分治,穆斯林前往巴基斯坦家庭、婚姻八千湘女进新疆2.以美国为例

(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

①新大陆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

(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

时期迁移的原因迁移流向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政治人口大规模西移19世纪和20世纪

之交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由乡村流入城市20世纪20年代到

60年代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20世纪60年代末

到70年代初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

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个人动机需求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20世纪70年代以后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环境承载量

1.环境承载量

环境承载量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资源——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的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关系。

二、人口合理容量(适度人口)

1.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三、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比较

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参考角度自然资源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承载力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限定因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经济、社会因素体现意义生存发展人口多寡多少估算标准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把人均消费水平压缩到最低根据现有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变动等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

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或放射状影响因素市中心吸引作用地形(平原地区)城市用地受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地域形态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主要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主要缺點易造成城市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个方向,且运距长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城市土地利用是指对城市土地资源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如绿化用地、交通用地等。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经济、社会、历史和政策等因素作用下,城市功能分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城市功能分区是指城市中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所形成的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区、文化区等。

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续表)

功能分区形态特征位置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

工业化后出现分化住宅区占据城市空间的40%~60%,有的城市出现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高级城市外缘,环境优美低级内城和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结构模式特点成因同心圆模式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功能区呈同心圆状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扇形模式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为主要原因多核心模式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批发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和郊区及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功能区,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由于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堵塞和居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2.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和地租水平是主要因素;社会因素:种族、宗教、知名度、政治因素。

3.功能区合理布局

合理布局各功能区时应注意:要有便利的交通;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在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四、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与城市区位

自然因素主要影响影响结果举例地

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建设成本低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沪宁杭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中欧、西欧平原城市群高原热带地区的高原,气候较为凉爽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巴西高原山区地表崎岖沿河谷或开阔低地分布汾河、渭河谷地气

候气候适宜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农业发达,人口集

中,城市多,规模大上海气候恶劣干旱、寒冷、过于湿热,不利于居住,经济落后城市少,规模小乌鲁木齐河

流河运起止点河流交汇处河口运河两端人流、物流量大易形成城市、交通枢纽,一般规模较大赣州宜宾、重庆、涪陵、武汉广州、上海苏伊士、巴拿马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人口又向沿海地区聚集,使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气候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则少有城市分布。我国西部的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城市密度和规模均小于具有湿润季风气候的东南沿海地区。

2.社会经济因素与城市区位

社会经济因素举例交

通驿道邯郸公路、铁路石家庄、株洲、郑州、宝鸡水运扬州(续表)

社会经济因素举例宗教拉萨、麦加、耶路撒冷旅游张家界、黄山市矿

源煤矿大同、鹤岗、抚顺、开滦铁矿鞍山、包头、攀枝花油田大庆、玉门、东营其他金属白云鄂博(稀土)政

治政治中心北京、华盛顿等政策特区城市军事锦州科技班加罗尔【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級

1.城市等级划分标准

城市等级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超大城市:1 0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500万~1 000万人口;大城市:100万~500万人口;中等城市:50万~100万人口;小城市:50万人口以下。(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2.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影响表现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为城市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劳动力和城市用地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区内居民提供物质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一定规模人口规模大的城市,等级高二、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城市等级高,城市数目少,相互之间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之间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

【城市化】

一、城市化

1.城市化的概念

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3.城市发展的动力

推力:吸引人群离开农村的因素(农村人口增长快,土地压力大;农民收入低,农村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拉力:吸引人群来城市的因素(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

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市化的意义

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发展、科技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逐渐趋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的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极少——发展中国家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起步时间目前速度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所处阶段原因发达

国家早趋缓

(停滞)高高(70%以上)后期成

熟阶段资本主义发

展较早,农业

现代化的发展,

使大批农业劳动

力向城市移动发展中

国家晚速度加快低低(不到40%)初期和

中期加

速阶段民族独立运

动胜利,经

济迅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出现两类城市化特征:过度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远超本国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又称“虚假城市化”,多出现在拉丁美洲和非洲。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和相应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不能反映工业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多出现于亚洲一些国家:印度、印尼。

3.我国城市化的四个阶段

①1949—1957年,上升阶段;②1958—1965年下降阶段——“上山下乡”带来的“逆城市化”;③1966—1976年,停滞阶段——“文化大革命”;④1977年后,回升发展阶段。

4.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它出现在城市化中期的加速阶段。逆城市化是由于人口的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地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部分城市居民向周边环境好、基础设施完善的小城镇迁移,造成中心区衰落。它是城市化发展到后期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

现象出现阶段人口流向结果郊区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向郊区城市规模大、城市化水平提高逆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向乡镇中心区衰落,城市化水平不变再城市化后期复兴阶段郊区向城市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促进人口转化,增加就业机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②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农村发展。③推动工业发展,提高工业生产效率。④推动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提升。⑤改变文化、思想、观念,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渗透,全方位影响农村,有利于城市与乡村间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3.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①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③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关系。

4.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途径

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产业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四、城市群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外延伸,几个位置接近的城市相互连接起来,形成规模巨大的城市群。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60°N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

五、城市环境污染

污染类型污染源危害整治措施大气污染工业企业、家庭炉灶、汽车尾气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土壤、破坏水质和生物,腐蚀建筑物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绿化隔离带水体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破坏生活环境,影响人体健康将噪声大的工厂搬离城区,建绿化隔离带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和居民生活垃圾影响人体健康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的生产特点

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区位含义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联系区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环境因素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生产方式等区位选择方法综合考虑各区位因素,因地、因时制宜,采取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续表)

区位因素

变化差异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影响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3.区分几个因素

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的所有因素(条件)。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没有这种因素就没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如珠三角基塘农业的地形因素。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要许多条件,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均满足,唯有一个条件不能满足,则该条件为限制性因素。如西北地区的限制性因素是水。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地域、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农业地域分类

由于动植物地域分布不同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形成了各种地域类型。根据农业投入的多少,可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根据农产品的用途(或农业商品生产率的高低),可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

三、我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中低纬度,热量条件较为优越,雨热同期。水资源总量大,但地区分布不均。土地资源总量不少,但是山地多,干旱区面积大,中低产田比重高。农耕史悠久,耕地质量好,但后备资源不多。物种资源丰富。我国农业存在的问题:人均农产品拥有量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抗灾能力差,农业生产常有很大波动;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林牧渔业没有全面发展,林渔业比重小,各地农业发展不均衡;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耕地退化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地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区位因素区位优势自然

因素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大部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mm的地区,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地形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區,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社会

经济

因素劳动力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劳动力需求多,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生产习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食物偏好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3.季风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特点成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以家庭经营为主,人均耕地少,每户耕

种的田地很少适度规模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单产高,但由于生产规模小,

人口多,所产稻谷以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劳动力丰富,

机械化水平低;农业生产主要靠传统经

验,现代科技水平低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

械化水平用水量大水稻生产需水量大,季风区水旱灾害频

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增加投入,兴修水利二、商品谷物农业

1.商品谷物农业

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经营方式多为家庭农场经营,但我国东北和西北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和我国东北地区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主要影响自然

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雨热同期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社会

经济

条件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市场广阔促进商品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人口稀少土地多,人口少,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机械化水平高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技术先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3.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发展

历史19世纪横贯东西的大铁路的修建,加速了农业向西扩展,并开始进行商品化生产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世界人口增加,农产品市场扩大,粮价上涨,促进生产规模扩大;农业技术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平原成为世界谷物主要产地生产

特点专业化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发展

措施兴修水利,发展灌溉,实行休耕和轮作保证了土地肥力和作物的高产、稳产建立全国农业科技和研究系统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4.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

区位因素区位优势自然因素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水源充足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社会经济

因素交通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人口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工业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5.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区别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分布亚洲季风区、东南亚热带雨林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和我国东北地区区位条件水热条件优越,地形以平原为主,劳动力廉价且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技术先进主要特征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家庭农场经营,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三、混合农业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地,最为典型的是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我国农耕区的家禽畜饲养不属于混合农业,而基塘农业则是一种新型的混合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国家美国、阿根廷等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自然条件气候干旱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合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特点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1.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

气候气候温和物种牛种优良,产肉量大草原草类茂盛土地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消费量少交通距海港近,交通便利2.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

措施作用修建铁路便于牛肉外运,扩大销售市场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合理利用草场,使牧场不退化种植牧草弥补天然牧草不足,保证饲料供应打井取水在草原上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研究保证牛肉质量、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二、乳畜业

概念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的畜牧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我国特大城市周边区位要求由于牛奶及其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故乳畜业分布地区紧邻消费市场区位特点多分布在大城市的郊区1.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

区位优势饲料因素西欧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多雨雾,日照少,不利于谷物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市场因素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食物结构中乳畜产品比重大,对乳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2.西欧乳畜业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

地域类型气候草场分布对象产品机械化程度市场乳畜业温和

湿润以人工

草场为主人口密

集地区奶牛牛奶及

奶制品高以本地

为主大牧场

放牧业干旱、

半干旱以天然

草场为主地广人

稀地区牛、羊肉、皮、

毛较高以外地

为主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的投入要素:场地、水源、劳动力、能源、资金、原料、零部件、科技。

一、工业的分类

分类标准类型含义举例生产对象采掘工业从事自然资源开采的物质生产部门采煤工业加工工业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

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钢铁工业产品性质重工业生产各种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钢铁工业、机械工业轻工业生产各种生活资料的工业部门食品工业、服装工业工业发展类型是根据各投入因素在总投入中所占的比重来划分的,一般分为四类: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动力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工业指向类型是根据影响工业部门的主要因素来划分的,一般分为五类: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如制糖工业属资源密集型工业、原料指向型工业。

指向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運输原料成本较高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加工厂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

接近消费市场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冶金(电解铝)工业等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

服装、电子装配等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指向型工业对技术要求高飞机、卫星、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方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社会生产力发展

科技水平提高

市场需求变化

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市场、劳动力素质、交通运输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信息的通达度、环境标准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2.科技进步的影响

科学技术进步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信息通达度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

3.以钢铁工业为例,说明不同时期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变化

时间早期(19世纪)20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导区位因素煤炭资源铁矿资源沿海港口(市场)区位选择原则靠近燃料地(大煤田)靠近原料地(铁矿)靠近市场(沿海钢铁消费区)工业类型动力指向型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4.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区位选择要求举例环境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的工厂电子厂、感光器材厂污染程度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应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机械厂严重污染的企业应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钢铁厂、水泥厂污染类型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应考虑风向: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处,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如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应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处水泥厂、酿造厂对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区及河流上游,尽量布置在下游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钢铁厂、发电厂5.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政策因素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决策者行为决策者的乡土情感及个人的理念和心理等,也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成为主要因素

【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

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工业联系有以下几种:生产上的投入—产出联系、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非物质上的信息联系。

2.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可将工业地域的规模分为工业点(工厂)、工业区(上海金山)、工业枢纽(上海)、工业地区(沪宁杭工业区)。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形成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自发地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把生产工序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在规划工业用地上,先建设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发展潜力多为传统工业,结构较单一,改造困难经济、环境效益较高经济、环境效益较高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

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

形成为了充分发挥不同的区域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并不要求集聚,有些工业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能在同一地区生产,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表现体积小、重量轻、价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复杂的企业,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优势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益结果引发了工业地域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动动力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现代化通信技术和手段的发展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概念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工业地域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典例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地位在各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目前仍是本国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支撑点问题普遍面临原料和能量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的问题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为此,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改造

1.传统工业区特点

时间早、结构重、区位优、规模大、经历久。

2.德国鲁尔工业区

(1)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丰富的煤炭资源、充沛的水源、离铁矿区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

(2)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

(3)综合整治: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发展交通,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繁荣经济;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二、新工业区

1.两种典型形式

(1)新发展起来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意大利东北部、中部。

(2)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美国的“硅谷”、日本“硅岛”。

2.新工業区的特点

时间新、地区新、形式新、部门新。

3.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条件

内容作用区位优势大批廉价劳动力保障新工业区兴起的劳动力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节省生产建设投资交通运输方便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降低运输成本国际经济环境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涨价促使厂家生产消耗能源、原材料少的产品国内经济环境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国内经济高度开放,政府大力支持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新兴工业区兴厂和发展有政策保障

4.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大多是分散的,或实行家庭包工;资本集中程度低,当地主要行业往往包括数百个中小企业;工业大多数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成为分散型工业化地区。

5.温州乡镇企业

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相同之处:以中小企业和轻工业为主、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多分散在小城镇。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不同之处:没形成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系统以及企业间良好的协作关系。建议:调整不合理的产品结构;扩大企业规模;引进新设备、新的管理方法。

6.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

①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②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快)。③研究开发费用所占比例提高。④产品面向世界。

7.促使“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捷、附近有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等、军事订货、有创新环境和文化。

8.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对比

美国“硅谷”意大利新工业区生产结构高技术产品以轻工业产品为主生产特点增速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研发费用高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

集中度低分布特点在高等院校周围、环境好的地区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劳动力技术条件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和技能高廉价劳动力政府因素军事订货政府的大力支持

9.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域

国家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工业区工业中心工业区工业中心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地区芝加哥等西部和西南部旧金山、休斯敦等德国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多特蒙德等南部慕尼黑等英国英格兰中部利物浦、伯明翰、曼彻斯特等苏格兰地区格拉斯哥日本太平洋沿岸京滨、阪神等南部和北部“硅岛”意大利西北部米兰、热那亚等东北部和中部普拉托、萨索洛等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缺点铁路

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

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高水路

运输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

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高管道

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安全性能高、损耗小、连续性强、运量很大设备投资大、灵活性最差二、交通运输布局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和线是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三、交通線、点的区位选择

1.公路选线一般方法

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路段;山区路线受地形影响最大,一般沿等高线修筑成“之”字形;平原地区要处理好与耕地、村镇、水利设施的关系;公路选线应尽量在交通量最大、占用耕地最少之间寻求平衡。

2.港口的区位要求

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要大一些,港口腹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性质,是港口兴衰的基础。城市与港口是相互依托的。

3.汽车站的区位要求

有良好的自然条件,有平坦开阔的地形;既要保证城市的交通需求,又要注意保护城市环境,一般布置在城市边缘;要与内干道和其他对外交通方式有方便、直接的联系,应布置在城市交通干线的两侧或靠近火车站的地区,方便换乘和集散。

4.航空港的区位要求

地面要开阔,利于跑道建设;要有适当坡度,地势高,保证排水和散雾;要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稳定;跑道应依盛行风向修建(迎风起降)。

5.城市交通运输的特点

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行人和车辆的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属于典型的混合交通;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占用大量的城市面积和空间,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6.城市交通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交通线路拥堵、环境污染。

解决措施: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合理规划城市道路;错开上下班时间,避开交通高峰。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聚落空间沿交通干线扩展或萎缩。株洲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著名的科学城筑波市,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决定了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浙江嘉兴市沿运河和铁路扩展的特点,说明嘉兴市的城市形态随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山地地势起伏大,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明显小于平原。

【主要铁路干线】

“三横五纵”主要铁路干线,承担着我国交通运输的重担。东北铁路网稠密,西南地区的铁路网在不断的发展中。

干线跨越省区重要意义五

纵京沪线京、津、冀、鲁、苏、皖、沪沟通了华北与华东,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京九线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港缓解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加速老区脱贫致富,维持港澳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京广线京、冀、豫、鄂、湘、粤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是我国铁路网的中轴线,是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焦柳线豫、鄂、湘、桂改善铁路布局,提高晋煤南运的能力,分流京广的运量宝成—

成昆线陕、甘、川、滇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建设,加强民族团结三

横京包—

包兰线京、冀、晋、蒙、宁、甘促进华北与西北联系,分担陇海线的运量,巩固边防(续表)

干线跨越省区重要意义三

横陇海—

兰新线苏、皖、豫、陕、甘、新沟通东部和西北部,促进西北地区的发展,巩固边防,是横贯亚欧的第二条大陆桥,加速沿线工业的发展沪杭—

浙赣—

湘黔—

贵昆线沪、浙、赣、湘、黔、滇是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加强华中、中南、西南之间的联系,与长江航线相辅相成

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环境问题

自然灾害是环境问题的一方面,环境问题不都是人类造成的。生态破坏、资源短缺: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农村、发展中国家多见)。环境污染: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城市、发达国家多见)。环境问题的发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相关,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

2.环境问题的表现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分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环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发达国家还将一部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3.可持续发展

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内涵: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强调国际合作)。

4.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原因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自然资源相对紧缺,利用率低;环境问题严重。

5.中国典型的生态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西北地区:荒漠化。酸雨主要分布在南方。

6.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工业、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分别为清潔生产、生态农业。清洁生产与传统经济最大的不同是从全过程评价产品对环境的影响。而传统经济只重视末端治理。清洁生产带来的环境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了工业污染。经济效益:使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大有作为。

传统经济循环经济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资源利用率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废弃物处理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物质流动物质单向流动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结果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7.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

清洁生产末端治理思考方式污染物清除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后再处理控制过程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污染物达标排放控制控制效果比较稳定产污量影响处理效果产污量明显减少间接可推动减少排污量减少减少资源利用率增加无显著变化资源消耗减少增加治理污染费用减少随排放标准严格,费用增加产品产量增加无显著变化产品成本降低增加(治理污染费用)经济效益增加减少(用于治理污染)污染转移无有可能8.我国的典型生态农业模式

农业模式分布地区与原因农业利用特点基塘农业珠三角地势低洼易积水,水热充足低洼易涝区挖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上种植桑、蔗、果、花等,形成塘基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鱼塘—台

田农业黄淮海平原低湿地区地势低平,渍涝严重挖鱼塘,塘中养鱼、鸭,栽种水中经济作物;筑台田,在田中种植粮、果、棉或饲料作物。塘田相互促进,可被立体开发、综合利用山区立体

农业南方山区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河谷、水库中养鱼鸭,谷底平地种粮食,山麓到山顶分别种亚热带水果、毛竹、茶叶和发展用材林。发展生产,保持水土,良性循环北京留民

营模式北京大兴区人多地少,城市近郊以作物秸秆等为饲料,牲畜的粪便和部分秸秆产沼气,池渣入鱼塘或返田,提高经济效益又增加农田有机质含量,可实现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循环

作者:王素慧

第4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5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B.基因突变是由于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改变而发生的

C.基因突变可以在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引起

D.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并且都是有害的

解析: A项说明了基因突变的本质,B项阐明了基因突变的原因,C项说明了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一般都是有害的,但不全是有害的,有一些基因突变是中性的,还有少数突变是有利的,且突变的有利、有害是相对于生物所处的环境而言的。

答案: D

2.下列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

A.玉米籽粒播于肥沃土壤,植株穗大粒饱;播于贫瘠土壤,植株穗小粒瘪

B.黄色饱满粒与白色凹陷粒玉米杂交,F2中出现黄色凹陷粒与白色饱满粒

C.在野外的棕色猕猴种群中偶尔出现了白色猕猴

D.小麦经减数分裂产生花粉

解析: 选项A是由环境条件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选项B属于基因重组;选项D是减数分裂;选项C是基因突变。

答案: C 3.基因A,它可以突变为a1,也可以突变为a2,a3??一系列等位基因,如图不能说明的是( )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正常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这些基因的转化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 图中表示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或等位基因),此等位基因对生物体有可能是有害的,也有可能是有利的;这些基因的转化既不符合分离定律,也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D

4.有性生殖生物的后代性状差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下列过程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第5篇: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笔记

第1课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1)

产生:距今一万年左右

原始

发展:距今七八千年

农业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的产

生活方式:经常迁徙

主要作物: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2)

农业工具:出现青铜农具(很少使用)以及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等

商周

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时期

主要农作物:西周时培植出粟稻稷

麻等(后世主要农作物都已存在)

的农业

生活方式:开始走向定居

·耕作方法的演进过程:

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石器助耕

——商代出现青铜农具,掌握施肥、灌溉、

除草、治虫等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铁犁牛耕耕作方法。

·耕作方式的变化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

·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2)西汉时:耧车(播种)、耦犁与犁壁,在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3)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的进步

1)春秋时期的垄作法。

2)西汉时的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

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的发展

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A.水利工程:

1)战国的都江堰

2)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B.灌溉工具:

1)曹魏时的翻车

2)唐朝时的筒车

3)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4)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商周:土地国有制、集体劳动

2、春秋战国时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

1)概念: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小农经济形成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生产关系的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小农经济的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分散性。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

(3)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

(4)规模小、水平低、抵抗天灾人祸能力差——脆弱性。

4)对小农经济的评价:

(1)进步性:勉强自给自足,生活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是封建社会繁荣的基础。

(2)局限性(弊端):

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

落后性(简单的工具、不变的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随着人地矛盾突出,土地的过度开垦造成生存环境恶化。

5)破产:

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封建社会后期(明清),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日益发展,逐渐阻碍经济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小农经济不复存在。

四、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

1.农业起源:起源早,领先世界;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2、耕作方法——铁犁牛耕

3.生产特点——精耕细作

4.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封建土地私有制

5.经营方式——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6、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发展历程:

1)夏商周时期:官府垄断,形成官营手工业

一统天下的局面。

2)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

3)西汉武帝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4)至明代中叶以前: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2、特点:

1)政府直接经营。

2).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

,技艺高超,产品精美;只供官府使用,不在市场流通。

3).素称发达,冶金等诸多行业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3、官营手工业成就

(一)高超的冶金技术

1)冶铜--------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晚期: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2)商周时代: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3)典型: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2)冶铁与炼钢

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

两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魏晋南北朝:灌钢法

(二)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瓷器的发展过程

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北朝:出现成熟的白瓷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的制瓷系统

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出现了五大名窑

(官窑、汝窑、哥窑、定窑和钧窑

)

元明清:青花瓷(元)、五彩瓷(明)和粉彩珐琅彩(清)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三)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距今四五千年)

2)突出成就:

①商朝:已有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

②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③西汉:长安的东西织室工人多;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提花技术相当成熟;丝绸之路。

④唐朝: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外来风格。

⑤宋朝:品种繁多,织锦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⑥明清:中央和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尤其是细密精致的缎;出现苏州、杭州和南京著名丝织业中心。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一)家庭手工业

1.形成历程:伴随农业的产生而产生

2.特点: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家庭消费和缴税,剩下的部分才出售。

(二)民营手工业

1.发展历程:

1)春秋战国:发展受鼓励。如商鞅变法鼓励生产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出现巨富的手工业者,如鲁人猗顿、邯郸郭纵、能工巧匠鲁班等。

2)秦汉:发展。

3)魏晋南北朝:遭摧残。

4)隋唐:恢复和发展

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帛、锦等大多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5)两宋:艰难发展,日常用具和用品出于此

6)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7)明中叶以后:丝织使用花楼机;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8)清: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2.特点:①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②产品主要作为民间消费品用于市场销售。

3、艰难经营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

2).官营手工业的压制;

3).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

4、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时间

明朝中后期

2)原因

社会生产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3)地区

江南地区

4)基本特征: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雇佣关系)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地位:长期领先于世界。

2、表现:

1)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丝绸远销亚洲、欧洲,获得“丝国”称号

2)唐朝时期瓷器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明清时海上丝绸之路

3、影响: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四、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2)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3)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经营方式不断进步。

4)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6)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影响商业发展有哪些因素?

1、经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程度

2、政治:社会政治局面是否稳定;政府的政策

3、交通条件:国内外交通是否便利

4、

统一通用的货币等

5、人民的辛勤劳动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商业出现、商运情况(交通和对外贸易)、货币种类、商人群体、市的发展(市场)、商业都会(城市)。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1)产生

先秦时期

2)艰难发展

秦两汉时期

3)进一步发展

隋唐时期

4)繁荣

宋元时期

5)继续繁荣

明清时期

2、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

1)先秦时代的商业

(1)商周时代

①表现:商人出现(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使用货币(贝币)

②商业特点:官府控制

(2)春秋战国

①表现: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高;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②特点:打破了官府控制

③变化原因

封建制度的确立;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2)秦汉时代商业的发展

每个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市坊隔离,发展受限;中外贸易发展(利用丝绸之路)

(2)原因

①秦:国家统一;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等。

②汉: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3)隋唐时代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1)表现:城市繁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农村集市发展成为市镇;对外贸易发达(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两条路);金融方面:柜坊(成为银行的雏形)

飞钱(是早期的汇票);出现邸店。

(2)原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政府开明政策,鼓励对外交往等。

4)宋元商业的繁荣

(1)表现:城市繁荣,商业环境宽松(时间、区域);商品种类增多;各种集市出现;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达,大都是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2)原因: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如海上丝绸之路);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5)明清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1)原因:政治;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的繁荣等。

(2)表现: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大量农产品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区域性“商帮”(徽商、晋商)

·链接

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闻名全国?

(1)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

(2)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

(3)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

(4)徽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1)西汉:长安城东、西九市

2)唐朝:长安设东西二市

3)宋朝:破坊市界限,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草市更普遍;出现市镇;破时间限制(早市、夜市);官府不直接管理。

4)明清:出现单一商业城市,四大商业名镇。

1)

(宋以前)古代的大都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

特征: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

2)(宋以后)繁荣的南方大都会:扬州、成都等

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以及南方经济的发展

3、我国古代城镇发展的特点

1)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经济功能增强。

2)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没变。

3)政治和经济格局变更影响城市城市商业活动。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历史概况

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

2)唐朝时,广州成为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时泉州是重要外贸港口,为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

明清为什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1)原因: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根因);防范倭寇和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

2)影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海外市场、资本);助长了统治者妄自尊大心理,盲目排外,保守愚昧

;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使西方近代科学和技术无法传入我国。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侵略。

3、外贸的主要形式——朝贡贸易

1)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

2)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3)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4、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特点

1)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以唐朝为分界,汉至唐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和交流;唐至明朝,海路对外交往日益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时因为北方战乱不止、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和造船技术的进步所致。)

2)以友好为主流

3)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

4)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

5)外贸主要在官府控制下进行。

6)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

四、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特点

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但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2)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商业和商人社会地位地下。

3)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4)城市商业经济发达。

5)货币种类不断丰富。

6)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出现区域性商帮。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1)所有权:氏族公社所有

2)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3)原因: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2、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1)所有权:国家

2)特点: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耕地规整,形同井字,故称井田。

3)原因:生产力发展;国家出现,公社的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

4)井田制的发展历程

(1)兴于商朝

(2)盛于西周

(3)瓦解于春秋

①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牛);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加上在井田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

②表现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

③、影响: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4)废除于战国

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3、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

1)三种类型

(1)土地国有制: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均田制等。

(2)地主土地私有制

①历程:出现于春秋战国,到新中国土地改革才被彻底废除。

②地位: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在封建社会中占有支配地位。

(3)农民土地私有制

2)封建土地制度的顽疾——土地兼并

(1)含义:地主、官僚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甚至国有土地,使得国家、农民控制的土地急剧减少。

(2)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源;封建经济的发展是土地兼并的重要条件。

(3)方式:买卖、抵押、赏赐、强占。

(4)实质:封建地主与国家争夺财源

(5)影响:造成了社会两极分化,激化社会矛盾,危及统治;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影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6)历朝政府大都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

A、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增加收入,巩固统治。

B、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

明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收取赋税,绘制“鱼鳞图册”。

C、结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二、重农抑商

1、含义:重视鼓励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原因

1)工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

2)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3、主要表现:

(1)战国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①主张

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②影响

保护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壮大了秦国的实力,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

(2)西汉的抑商政策

①原因: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商贾操纵物价,危害民生,威胁统治

②措施(武帝):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管控物价;加重征税。

③评价:积极作用为主:利农;抑制富商大贾势力,利于统治.

(3)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①背景:工商兴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②表现: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加征商税,限制民营商业发展;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③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的统治;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4.评价:

积极:①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护小农经济,促进封建经济发展;②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消极:在封建社会晚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进步。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初的“海禁”

①背景:明初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

②措施: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严格限制国人出国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2)原因:自然经济决定的;清政府害怕与外国人交往易“滋扰生事”;为了防范和抵御西方侵略者。

3)措施:

清初: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

清中期:只许广州“十三洋行”外贸

4)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家安全。

②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5课

新航路的开辟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

思考:人们渴求黄金的根源是什么?

15世纪前后,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货币(黄金白银)成为普遍交换和支付手段。

(一)原因(必要性)

1.经济根源

(根本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社会根源

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求——寻金热

3.商业危机

(直接原因)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4.宗教因素

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5、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可能性)

1、客观:

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绘制地图技术);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多桅帆船,指南针,火炮)

2、主观:

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及教会的支持(掠夺财富,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迪亚士:葡萄牙→非洲西海岸→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哥伦布:西班牙→大西洋→美洲巴哈马群岛(发现“新大陆”)

·达·伽马:葡萄牙→非洲西海岸→大西洋→非洲最南端好望角→非洲东海岸(马林迪等)→印度洋→印度(卡里库特)

·麦哲伦船队:西班牙→大西洋→南美洲东海岸→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时间

人物

国别

支持者

到达地

1487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好望角

1492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美洲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印度

1519-1522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环球航行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对世界:

1)引起了“地理大发现”,世界逐渐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

2)结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和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3)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4)观念、习俗变迁;促进物产交流

对欧洲:

1)引起“商业革命”(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加,商业经营方式变化,贸易中心转移)

2)引起“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社会分化:资产阶级、封建地主、劳动群众)

3)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亚非拉

1)殖民扩张和掠夺,给亚非拉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生产方式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

海上马车夫——荷兰

1.兴起的条件:(原因)

1)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商业革命的受益者。

2)经济基础较好(经商和手工业传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较早)

3)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政权保障)

2.殖民过程:

1)方式

a.

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

b.

参与殖民争夺

2)殖民区域

·非洲

好望角

·亚洲

印度沿海,马六甲海峡,锡兰,印度尼西亚,台湾

·美洲

新尼德兰

3.结果

17世纪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二.“日不落帝国”

---英国

1.“日不落帝国”形成过程:

1)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2)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和伦敦公司),进行殖民扩张,在印度和北美拓展殖民地。

3)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引发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夺取海上贸易霸权,进一步确立霸权地位。

4)18世纪中期,通过七年战争(1756--1763)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扩张方式:

海盗式掠夺(早期);组织商业公司;从事黑奴贸易;进行商业战争

3.英国霸权建立的条件:

1)地理位置: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2)物质基础(经济条件):英国发达的手工业,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质基础。

3)制度保障(政治条件):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4)武力后盾:英国重视海军建设,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海外殖民提供了武力保障。

三、世界市场的拓展(殖民扩张的影响)

1.殖民扩张的方式(罪恶)

1)方式:抢劫和掠夺财富;垄断(欺诈)贸易;种族灭绝;贩卖黑奴

2)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水平比较低,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

2、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2)对殖民国家:

A、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破坏性)

B、殖民主义也给亚非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进步(建设性)

4)对国际关系:激化了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链接:工业革命

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

1)前提条件: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社会稳定。

2)可能条件:资本: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劳动力:圈地运动;技术:工场手工业的长期积累;原料:殖民掠夺

3)必要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需求扩大。

2、工业革命的进程:

1)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1)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2)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

注意:发明家多为工匠(科学与技术未真正结合);靠水力带动,因此工厂的发展受到自然的限制。

(3)技术革新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中的原因:

棉纺织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棉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分布比较集中,比较容易改变为机器化的大生产。

2)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3)动力技术的革新: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推动工业革命发展到新的阶段。

意义:能产生巨大动力,且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工业化速度;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城市兴起;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推动工业到新的发展阶段。

4)运输领域: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

5)工业革命的完成

(1)时间:19世纪40年代(1840年前后)

(2)标志: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机器制造业产生。

6)扩展: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美国和德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思考: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扩展到中国

经济→虽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资金→有钱的官僚、地主热衷于买房置地

劳动力→国家重农抑商,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

市场→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闭关锁国阻碍了海外市场的拓展

政策→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把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

2.生产组织形式: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出现工厂制

3.经济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4.生活方式: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

5.世界市场:19世纪中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6、社会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工人运动兴起)

7、经济思想: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占主导地位。

8、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调整内外政策:

对内: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促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导致世界格局变化,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1、条件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广阔市场和原料);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强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凭借着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2、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3、影响: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思考:工业革命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①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受外国在华企业的诱导,中国近代工业产生

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起止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19C中后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的背景

1、政治:19C下半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2、资本: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和对殖民地的长期掠夺。

3、技术:自然科学突破性发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4、市场(直接原因):一工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5、社会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基本结束和无产阶级运动处于低潮,社会较为安定。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电的广泛应用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3、化学工业的发展

4.传统工业的进步--纺织、钢铁、造船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工业部门、生产结构: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3.生产组织形式:产生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

1)原因:二工,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2)部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

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影响:

(1)积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消极: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对外疯狂扩张、瓜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4.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条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2)新发展起来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3)途径:(1)政治上,殖民扩张、瓜分世界(2)经济上,输出资本。

4)表现:(1)促进世界贸易额增长(2)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5、生态环境

带来环境污染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v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v

重工业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v

多个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v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易混易错: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生产目的是为生存,不是为市场需要而生产。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存在。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开始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3、表现:

(1)倾销商品:洋纱输入→

“纺”与“织”分离

洋布输入→

“织”与“耕”分离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掠夺原料(列强收购农副产品)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

4、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的影响

(1)积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积极)

(2)消极: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5、近代地位:虽然解体,但一直存在并仍占主导地位。

二、洋务运动(洋务派发动的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

洋务运动:

“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自救”运动。

1、背景:二鸦后,清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

2、目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4、时间:19世纪60年代初——90年代前期

5、代表: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6、主要活动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1)旗号:“自强”

(2)著名企业

创办时间

地址

创办人

安庆内军械所(最早)

1861

安庆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最大)

1865

上海

曾国藩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最大)

1866

福州

左宗棠

天津机器局

1867

天津

崇厚

2)近代民用工业(19世纪70年代开始)

(1)旗号:“求富”

(2)目的: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困难(辅助军事工业)

(3)企业

时间

创办人

备注

轮船招商局

1872

李鸿章

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开平煤矿

1878

湖北织布局

1890

张之洞

汉阳铁厂

1890

中国近代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

3)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1)时间: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2)结果: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教育: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目的:培养人才,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

7、洋务运动的结局

1)破产

2)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的惨败

3)破产的原因:

(1)根本原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没有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2)西方国家的阻饶。

(3)顽固派的阻饶。

(4)洋务派本身在中央缺乏统一的领导核心,地方上力量分散,难成大事。

8、评价:

1)积极:引进了近代化生产方式,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创建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客观上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中国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总之,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2)消极: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经营管理腐败落后。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背景:

①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②洋务运动引进先进技术的的诱导。

③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地点:广东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

·最早产生在广东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的原因

便于引进技术和设备;最早受到列强侵略,自然经济最先解体;外商企业最早在此建立,刺激了中国近代企业的建立;有的资本家故意将工厂办在通商口岸的租界中,以寻求“保护”,避免封建势力侵害

4、投资者:

官僚、地主、商人。

5、主要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

陈启沅在广东开设继昌隆缫丝厂;

朱其昂在天津经营贻来牟机器磨房

6、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

1)先天不足: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2)后天畸形

①工业结构不合理

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地区分布不平衡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内地很少

3)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矛盾,又依赖(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

4)发展艰难曲折,

始终未占主导地位;

7、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与作用:

1)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既有矛盾,又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和阶级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四、民族工业

与洋务企业的性质有何异同?

①同:都是近代工业(以机器生产)

②异:洋务企业中的军事工业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质企业,因为其资金由政府提供,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的,其产品提供给军队使用,不作为商品投入到市场,但又采用雇佣劳动制,使用机器生产。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和民族资本家创办的民族工业,生产目的都是为了获取利润,产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生产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采用雇佣劳动,因此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史观新方法概述:五大新史观

(1)文明史观(横向包括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纵向包括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2)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核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3)社会史观(从衣食住行娱习俗等社会生活角度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变迁)。

(4)全球史观(即整体史观,把具体历史事件放在整体世界和世界潮流中去看待)。

(5)生态史观(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进行历史考察)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时间:19世纪末

2、原因.

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表现:

兴办厂矿数量增多;规模扩大;投资额扩大;兴办企业的地区由沿海向内地拓展

;

4.初步发展的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

维新变法运动;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推进到制度层面。

二.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时间:一战期间

2、原因:

1)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实业救国思想的倡导。

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主要)

3.发展概况:

开办工厂和投资数额增长迅速;轻工业发展显著

,特别是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特点

①时间“短暂”。②不平衡:行业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分布不平衡(沿江沿海)③经济结构:带有半殖半封的特点(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显得十分薄弱,不可能独立发展;与封建经济相比,只占极小的比例,封建经济占绝对优势)。

5、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的结局

1)结果:一战结束后,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2)原因: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3)启示:在两半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

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

6、影响:促使无产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为中共诞生奠定阶级基础。

三.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1、时间:1927~1936年

2、原因: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很快实现了全国的基本统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民族资本家的爱国运动。

3、表现:轻工业(纺织、面粉;重工业也有较大发展(制碱工业)

(二)抗战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1.原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官僚资本借机压榨民族工业。

(

)

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1、原因: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官僚资本的挤压;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最终归宿

1949-1953年间:合理调整工商业

1953-1956年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成为我国现代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阻碍因素:

1)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2)帝国主义的侵略

(根本因素)

3)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认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行不通。

2、推动因素: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3)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认识: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政府的政策对经济的发展起推动或阻碍作用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过渡时期)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1、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1)表现:交通堵塞;通货膨胀;生活困苦。

2)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2、结果:

1952年基本恢复,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一五”计划(1953--1957)

1、“一五”计划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一五”计划的特点: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

3、目的: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4、“一五”计划实施的概况

1)发展重工业

(1)原因:中国工业水平低;发展不平衡,重工业基础差;增强综合国力(国防)的需要;受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

(2)结果:超额完成;建成四大重点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3)意义:

形成东北重工业基地,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思考:一五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集中在这里?

特点:主要项目集中在东北地区。

原因:

(1)东北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资源丰富,交通发达。

(2)日本侵华后遗留的工业设备。

(3)离苏联较近,方便苏联指导。

2)三大改造(

1953—1956变革生产关系)

(1)概况:

①、农业

原因:小农经济满足不了工业发展需要。方

式: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土地公有制)

②手工业

方式: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最具特色)

政策:国家赎买

方式:公私合营

(2)实质: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失误:急于求成,速度过快。

二、探索与失误(56—66)

1.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秋)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

(2)主要内容①主要矛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把我国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3)评价:

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未能坚持下来。

2、总路线:

1)内容:1958年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

2)评价: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内容

(1)“大跃进”运动:片面地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2)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时间:1958年

②内容: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

③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一平二调”(平均主义、无偿调用)

2)危害:

①“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

②人民公社化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③二者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④导致1959-1961年我国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注意:1958年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在当时被称为三面红旗。

实际上是经济建设中的三个严重失误。

4、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1959-1961年我国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2)内容:村纠“左”;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核心)、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3)结果:1962年起,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1965年国家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取得重大成就。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文革时期)

1.原因:

1966年文革开始,

“左”倾错误引发的**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2.表现: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

3.调整:

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纠“左”),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四、从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得出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必须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4、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

5、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背景:

1)政治: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但党的主要领导人仍坚持“两个凡是”的观点,继续犯“左”的错误,

2)经济: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3)思想: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其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指导思想: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其召开确立了指导思想。

2、转折的实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

北京

2)内容:

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工作重心:确定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④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3)意义:

①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②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复习: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会议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八七会议

27年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35年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七届二中全会

49年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十一届三中全会

78年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是建国以来伟大转折

二、经济体制改革

一)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①改革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②改革内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③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改革的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⑤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原因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三)内容: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为什么首先在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①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无农不稳)

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③现实原因: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村出现成功的改革试验。

(2)原因:

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发展。

3)概况:

(1)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①历程:

a.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获得巨大成就;

b.后在全国广泛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②内容:

经营方式—集体生产→分户经营

土地的所有权依然属于集体

分配方式—平均主义→按劳分配

③作用

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城市改革。

(2)深化改革

管理方式

撤人民公社→建乡、镇政府

撤生产大队→建村民委员会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导致政企职责不明。企业缺乏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2)概况:

(1)全面展开:1984年

(2)核心:增强企业活力

(3)措施:

项目

改革前

改革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管理体制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所有制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分配制度

平均主义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作用:

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提高了企业效益,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①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受挫

②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认识上存在误区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思想束缚

2、建立过程

①提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②目标确立:中共十四大(1992)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基本框架: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④理论完善:中共十五大(1997)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⑤基本建立: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结果: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达9

%,成为经济速度增长最快的国家);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上达到小康,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一.对外开放的含义:

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

1、国内方面

1)“文革”的十年**和长期闭关使国民经济濒于崩溃,急需恢复和发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

重大决策

2、国际方面:

1)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趋向缓和

2)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3)亚洲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对中国有借鉴作用。4)机遇: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对外投资

三、过程:

一)经济特区

1、含义: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设立:

1980年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1988年将海南设为经济特区。

3、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4、国家为何首先在闽、粤两省建立经济特区

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地处沿海,交通便利;是著名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依托广阔的经济腹地,资源丰富。

5、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1)区域范围不同:前者,内地;后者,限于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

2)政策范围不同:前者,只是经济上享有特殊政策。后者,除外交权和国防权外,按照基本法规定可以行使其他权力。

6、经济特区创办的意义

①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②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③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④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二)扩展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①时间:1984年

②城市: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上海、南通、连云港、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①时间:1985~1992年

②区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

③结果: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

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④意义:

a.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

b.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有深远影响。

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1)设立:自1988年起,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2)目的: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

3)特点:汇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4)意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三)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时间:1990年

2、开发开放浦东的目的

①以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发长江沿岸城市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

3、浦东的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②地理优势;

③交通优势;

④人才和产业优势。

4.浦东开发的意义

①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工业基地,是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是中国90年代改革和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三、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表现:已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城市的开放体系。

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是向所有国家开放;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多层次是开放经历了从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沿海到内地再到沿边逐步推进的过程,已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带、沿江开放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的格局;宽领域指不仅在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对外开放。

四、对外开放的意义

1.政治: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改善中国国际形象;完善中国民主与法制。

2.经济:对外开放使中国改变了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引进了大量外国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促使中国向开放型经济转变,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大大加速了社会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进入互联网时代;衣食住行变化)。

3.思想文化: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封闭心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一)变化的概况

1、“衣”:

1)鸦片战争前:

(1)种类:皇帝、达官贵人长袍,马褂;平民百姓布衣

(2)衣料:以中国自产棉布、丝绸缝制

(3)生产: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4)特征:自然经济自给自足。

2)鸦片战争后:

衣:西装、长衫、中山装、旗袍、学生装、西式裙子等。中西合璧、多元化与新旧并存。

2、“食”:

1)战前满汉美食(粗食);南方米饭(海鲜)

北方面食(肉类);各地还有一些风味点心或菜肴。

2)战后:西餐馆

;面包房

;咖啡馆

3、“住”:

1)战前:深宅大院;普通民居。

2)战后: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

4、风俗习惯:

1)战前:

婚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葬礼(厚葬、土葬);

蓄辫;缠足;

日常礼仪(跪拜、叩头、作揖;称呼大人、老爷);日历使用阴历。

2)战后:

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社交礼仪:

见面:西式握手、鞠躬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

称谓:平等的“先生”、“同志”取代了尊卑贵贱森严的“老爷”“大人”等称谓。

公历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婚姻: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葬礼:殡仪馆、公墓、火葬;仪式简约文明

二、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

1)物质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就业问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0世纪50——70年代,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住房拥挤,物资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生活水平较低,但差距不大。

2)风俗习惯: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改革开放后

1)衣;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由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2)食: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提高人们的饮食水平。

2)住:农民纷纷建新房;1995年,国家在城镇中启动“安居工程”,人均居住面积增加,目前,人们更加追求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4)风俗习惯: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且方式多样化,体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渐形成。

三、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的原因

1、外因

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涌入;

2、内因

政治变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

经济发展: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

思想解放:

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改革开放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四、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的特点

1、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并伴随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深入

2、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如服饰的变化)

3、变化在地域上严重不平衡,城乡差别极大

4、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中国民族特色

五、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的影响

1、政治:有利于反封建斗争,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发展;

3、思想文化: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

总之,这些变化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交通事业的进步

一)古代传统交通运输工具

①南方——水路:船;

②北方——旱路:马车;

③外出:轿子。

④百姓步行!

二)中国近现代交通的进步:

1.铁路:

(1)中国近代铁路的修建:

A、概况:①19世纪70年代(1876),英国人擅自修建淞沪铁路

②19世纪80年代(1881),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自建)——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③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0世纪上半叶:进展缓慢,西北、西南与内地之间,基本没有铁路交通。

B、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 ②政局动荡。③顽固落后势力的反对④资金和技术的缺乏

根本原因: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2)新中国铁路建设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了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国家加大投资,加快铁路建设,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3)机车制造和铁路技术的改进:

①近代中国:使用从国外进口的蒸汽机车;

②新中国成立后:国产“解放”型蒸汽机车→第一台内燃机车(1958)→第一台电力“韶山”号机车(1958)

③改革开放以来:

A、20世纪90年代末,高速列车“蓝箭”号开始在广深铁路运营;

B、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商业营运;

C、1997-2007年全国铁路六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的效率。

2、公路交通:

(1)近代:20世纪初,汽车、有轨电车、筑路技术传入

(2)民国时期

①概况:陆续修建一些公路,但发展受限。

②原因: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油料靠进口

(3)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发展快

①汽车制造:建立汽车制造厂:如长春“中国一汽”、湖北十堰“中国二汽”、上海大众等。

②公路建设: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以国道为主干,连接城乡,辅以高速,形成密集公路网);偏远山区也通了汽车:如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缅公路等。

③桥梁建设:黄河、长江等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

④社会生活:20世纪90年代,轿车进入百姓生活。

3、水运交通:

(1)近代:起步

1)原因: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的开展。

2)表现:

①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②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3)作用: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

(2)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萎缩、改制

①发展:国家统一管理轮船运输业

②萎缩:20世纪90年代后(铁路、公路、民航)

③改制:由轮船运输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4、航空:

(1)近代:

①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②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③到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52条,航线总长度近八万千米。

(2)新中国成立后:

①成立初期:乘飞机有限制,民航发展有限。

②改革开放后:放宽及取消限制;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并开通旅游航线和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三)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

1、时间: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2、发展水平:发展缓慢,受到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

3、地域:分布不平衡,大多分布于东南沿海通商口岸

4、作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四)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

1、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

2、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变及积极引导

3、列强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4、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条件。

5、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五)中国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积极影响:

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消极影响:

有利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

带来了城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1、古代的通讯手段

2、近代电讯业的变迁:

(1)电报:

①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电报机房(19世纪70年代)

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用于军事

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用于官商通报。

(2)电话:

19世纪80年代,外国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但电话发展非常缓慢。

2、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的发展:

①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②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③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等。

3、通讯事业变迁与发展的影响:

①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②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三、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社会生活:

改变了人们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快捷、简便),加快生活节奏、提高生活质量。

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开阔视野、丰富生活)

2)经济:

加强了商品、信息、人员的流动和联系;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2、负面影响: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交通阻塞等。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一)、中文报刊的基本常识: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一说源于西汉初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2、世界上第一家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

3、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每月统记传》;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

4、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1873年由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

5、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出版的周报是:

1609年德国的《新闻报》

最早的日报是:1663年德国的《莱比锡新闻》

最早出现并具有影响力兼售价低廉的大众化报纸:

是1833年美国的《纽约太阳报》

(二)、中国近现代报刊业的发展历程

1、报刊业的形成阶段:

1)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①时间: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②著名报刊: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2)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

①时间:19世纪70年代

②刊物: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

③19世纪70年代的报刊的主要内容: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讨论商情。

2、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等。它们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近代中国报刊业走向繁荣。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共先后创办了《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比较丰富。

3、报刊业的繁荣阶段

(1)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的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各报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普遍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并重视可读性。

(2)作用: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三)、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

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

一).广播事业

文字

+

声音

=

广播

1)特点:携带方便、覆盖面广。

2)局限性:缺乏感染力与形象性。

二)影视事业:文字

+

声音

+

图像

=

影视

1.电影

1)电影的诞生

1895年,由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电影《火车到站》、《工厂的大门》在巴黎公映,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2)近代中国电影事业

①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京剧《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演员为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

②、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在三四十年代,诞生一批蜚声中外的进步影片。

3)新中国电影

①建国后,电影创作的特征为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主题。

②80年代中期以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以前,涌现出许多名导和明星,许多优秀影片在国内外获得大奖。

电影发展历程

时期或时间

代表

影响

1905年

《定军山》

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1931年

《歌女红牡丹》

中国电影从无声→有声的标志

1935年

《渔光曲》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1935年

《风云儿女》

插曲后来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建国后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主要的电影题材

20世纪80

年代中期后

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4)电影媒介的特点

及作用

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电影奇妙的教化功能也能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时效性不强)。

2、电视业的发展

1)中国电视的诞生

1958年,北京电视台的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但电视台少,电视少,节目单调。

2)中国电视的普及——

改革开放后

①电视普及,且档次越来越高

②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3)电视事业不断发展的原因:

①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②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

③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

④电视的优点: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具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

⑤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

⑥电视工业的发展

4)电视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

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

三、互联网的兴起

1、互联网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诞生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风靡全球

2、中国互联网: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据统计,到200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800万,居世界第二位;截至2009年1月,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2.98亿。

3、列举互联网应用的事例:

网上购物、网络办公、网络教学、电子信箱、电子报刊、网络游戏等

4、互联网的特点:

1)互联网同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

2)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5、互联网的影响:

1)积极: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②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③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出现

④推动传统产业提高管理水平,扩大市场

2)消极:①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脱离现实、荒废学业。②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③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1、虚假“繁荣”的原因:

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

扩张了经济实力,为其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技术革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

3)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2、虚假“繁荣”的表现:

3、虚假“繁荣”的幻灭:全方位的经济危机。

·链接: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二、1929-1933年经济危机(大萧条)

1、危机的爆发: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2、经济危机爆发的表现:

1)金融业: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2)工业:企业破产,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

3)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

4)人民生活:人民生活水平骤降

3、危机发生的原因:

1)直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

①贫富分化限制社会消费能力增长,形成了生产相对过剩

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烘托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③股票投机过度,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④“自由放任”政策使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宏观上的计划

3)根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4、危机的特点:

1)波及范围广

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

2)持续时间长

达四年之久。

3)破坏性特别大

不仅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甚至在危机以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

4)影响特别深远

5、危机的影响:

1)经济方面: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

2)政治: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3)国际关系: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为摆脱危机,各国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②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高涨

导致国际格局发生巨变: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4)思想:推动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出现和发展。

5)民众心态:造成民众心理绝望恐惧,带来严重社会问题。

三、美国:胡佛的反危机政策

1、政策:固守“自由放任”政策

,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

2、措施:采取一些小规模的国家干预措施,如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企等。

3、结果:

①没有克服危机,反而更加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②人民不满,期盼新的强力政府,采取有效政策,迅速克服危机。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

一、临危受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复习: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

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b.企业破产

------

工业危机

c.农产品价格猛跌--

农业危机

d.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

政治危机:

e.社会动荡不安(工人罢工;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

f.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使美国经济状况持续恶化,社会危机不断加深。

背景: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

2、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恶化。

3、美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进行改革

4、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1933年3月

二、新政的主要内容(3R):

救济: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复兴: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大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改革: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1、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1)措施:①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②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③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④管制证券业。

2)作用:恢复了银行信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稳定了人心;也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同时通过有限的通货膨胀手段扩大了商品出口.

2、复兴工业(中心)

1)措施: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①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

②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2)作用: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与指导,减少了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同时保障了工人的基本权利,缓和社会矛盾,对恢复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3、调整农业生产

(1)措施:

①颁布《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②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③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2)作用: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农产品的价格逐渐回升,克服农业品生产过剩,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促进了农业的复苏。

4、加强社会福利----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1)措施:《联邦紧急救济法》

①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

②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③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

(2)作用:增加了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改善了基础设施,对经济的长久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美国现代福利制度基础。

5、进行社会立法保护劳工权利

1)措施;1935年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的《公共劳动标准法》规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雇佣童工。

2)作用:保障工人基本权利,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的秩序;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新政的特点、实质:

1、特点:多以立法形式解决问题;开创了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四、摆脱危机困境—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摆脱了危机困境,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2、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新政为百姓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况;遏制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4、资本主义世界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5.

局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故不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五: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1、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2、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

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而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5、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6、罗斯福的个人因素。

六、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社会发展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1)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

(2)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深化改革

(3)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

(4)要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5)注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含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历史纵横)

3、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宏观调控.

1)原因:

大危机的惨痛教训;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二战的客观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要求。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发展。

·链接: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至今并未终止。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展开,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等高科技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新型工业部门,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

2)方式: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杠杆来调节社会生产。

·认识:国有制与公有制有本质的区别,只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

4.

作用:

取得一定成功,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

5、调整:

1)背景:70年代初,欧美各国的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滞胀”

含义;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猛涨;通货膨胀严重。

2)措施:

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③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

链接:混合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因此也是垄断和自由竞争相混合的制度。

6.影响

积极: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

建设了许多大型基础性设施;

政府职能、权威得到加强;

有利于国家发展,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力。

消极:国债大增,财政赤字加大;

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

二.建立“福利国家”

1、“福利国家”制度的含义(历史纵横)

2.实质: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目的: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4.内容: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及工伤保险、教育等在内的众多福利。

5.特点:单纯的救济à公民的社会权利(法律保障,制度完善);种类多,覆盖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6.

“福利国家”的产生背景

1)从人道主义出发,认为国家政府为那些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提供福利是社会正义的要求和应尽的义务。

2)吸取经济危机教训,财富分配不均易导致的社会危机;工人阶级和进步政党的长期斗争。

3)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

4)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5)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示范、压力。

7.发展过程

19世纪中叶,概念起源于欧洲;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是福利政策成功实践;

二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日渐完备;

1973年经济危机后,发展受挫,但仍在继续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8.评价

1)实质:福利制度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2)积极:促进了社会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缓解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扩大了社会消费

3)消极:政府财政支出过大,负担过重,造成财政赤字;制造了懒人,助长了惰性,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启示:社会的福利制度既要兼顾公平,又要注重经济发展的效率

福利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要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兴起

1)含义: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

2)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3)表现: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产值和就业人数方面迅速上升,并开始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4)作用:

促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

缓和经济波动,使经济发展发生质的变化。

2.“新经济”的出现

1)时间: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

2)原因:传统工业陷入了困境;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激烈。

3)定义: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4)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5)影响:推动了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单元总结: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各国主动寻求自我调节和经济发展的结果。

(二)新变化表现

1.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社会政策:普遍建立福利国家。

3.产业结构:第三产业蓬勃兴起。

4.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的出现。

(三)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它们联合起来,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直接: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根本: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3.内容:

农业:余粮收集制

工业:大中小企业国有化

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义务劳动、配给制

4、特点:“战时”(行政和军事手段来管理经济);“共产主义”(国有化)

5.评价

1)积极:集中了人力和物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超出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损害了农民利益,最终引发经济政治危机。

·链接: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1.原因:

直因: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根因:战时共产主义政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2.时间:1921年俄共(布)十大通过。

3.目的:直接: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根本:最终“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4、内容:

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企业,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

分配:废除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5.特点: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6、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的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7.作用:

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理论: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在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

工业

全部工业实行国有化

国家资本主义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恢复自由贸易

允许商品买卖

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实物配给制

实行按劳动分配制

特点

利用军事和行政手段发展经济,否定了市场和货币的作用

利用市场、货币恢复发展经济,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

评价

积极:取得国内战争胜利

消极:引起政治经济危机,不是想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积极: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局限:没有坚持实施下去,逐步被取消

三.“斯大林模式”(1928~1953)

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1、背景

1)1922年底,苏联成立

1922年底,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

2)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

2.形成的原因:

1)帝国主义包围威胁;

2)苏俄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小农经济占优势);

3)斯大林个人因素。(追求形式——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速度)。

·拓展: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侧重点是什么?这样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既是现代国防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地位的表现。中国近代由于没有重工业而受西方列强侵略。

3.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4、主要内容:

工业革命:1925年开始开展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1929-1937年推行农业集体化。

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5.特点

1)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公有制;

2)管理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经济手段: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4)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6.评价

1)积极作用:

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性: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后期体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课后延伸:

“斯大林模式”对中国50—7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重大影响,有何体现?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什么启示?

体现: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启示:

(1)应从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特色道路;

(2)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3)建设社会主义要保证农、轻、重协调发展;

(4)建设社会主义要注重改善民生;

·链接:

人类通往现代化道路的三种模式

西方模式:市场经济体制(英国为代表)

斯大林模式:计划经济体制(苏联为代表)

中国模式:市场与计划相结合(中国为代表)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

主要特征

(1)

单一的公有制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

(3)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主要弊端

(1)片面发展重工业

(2)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

(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1.背景

1)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总产;单位面积产量;积极性);

工业: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比例);

生活:人民生活水平低。

3)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3)

4)苏共二十大(1956

“秘密报告”)

2.内容:

1)农业(重点)

①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垦荒、提倡种玉米等

2)工业

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央企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②给企业部分权利

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3.评价

1)积极: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局限: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作风浮躁,反复无常,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1.内容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集中领导;

2)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

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重点: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工业有关的工业部门。

3.评价:

1)结果:取得一些成果(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实力增强)。1975年以后,经济增长率下降,进入停滞时期。

2)原因

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比较: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和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提示:比较点:目的、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

异:内容有所不同,前者的重点在农业,后者的重点在工业。

同: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结果:都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

失败的主要原因:都是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85年)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动荡,经济增速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危机局面。

2.内容:

1)经济改革(首先)

①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②措施: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实行租赁和承包,出现合资企业;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③.结果: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没有取得预期成果。

④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

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比较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指导思想

都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具体内容

都在工农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整

结果

都以失败而告终

内容

重点在农业

重点在

工业

从所有制改革和发展

商品经济入手

经济成效

取得一定的成效

未见成效转而进行政治改革

失败

原因

未改变高度集中的

政治经济体制

虽然指导思想是从根本上变革经济体制,但因具体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的改革始终没有成功,苏联也在改革中解体,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①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

②改革须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道路

③改革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④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⑤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确保国民经济协调

⑥关注民生,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⑦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二战后至今)

第一阶段(1945-20世纪60年代末)

特征: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

特征: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全球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表现。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特征: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1、含义: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

2、背景

1)必要性:①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制度化、体系化)

2)可能性:①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西欧尤其是英国经济实力大减,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难以为继;

②美国实力大增欲建立以美元为主导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

(物质基础;动力)

3、建立:

1)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

(1)召开: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2)内容: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两个附件)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国际金融体系

世界银行

(WB)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成立时间:1945年

现成员国:180多个

基金来源:成员国应缴的份额

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主要任务:

①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②加强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2)国际复兴开发银行World

Bank

(WB)

成立时间:1945年

现成员国:180多个

初期——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比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都是1945年成立;都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总部都设在美国的华盛顿,

战后初期都处在美国的掌控之下

侧重汇率;稳定国际汇率和金融秩序;短期贷款

侧重国际投资;全球发展援助和恢复经济;长期贷款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

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②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③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④美国有绝对控制权

探究:这两个金融机构如何体现美国主导地位呢?

理论:资金来源于成员国认缴的资金。并根据认缴资金的数额来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总部都设在华盛顿

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

决定性的控制权

主导地位

最大的投票权

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1)积极:

①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

②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消极:

①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②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6、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1)时间:20世纪七十年代

2)原因:

西欧和日本的崛起;

该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

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弱,美国无力稳定美元(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各国也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这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二、关贸总协定: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1947年)

1、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2、成立: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并于次年生效。

3、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

局限性: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组织;规则不严密(贸易保护主义有空可钻);不具有法律约束性。

4、评价:

1)积极:

①客观上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促使世界贸易朝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2)消极:

①对发达国家有利,它可以大量地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

②被美国所操纵,便于美国向外扩张经济。

三、战后美国主导的资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标志: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三大支柱,标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2、特点:

1)美国主导(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

2)制度化、体系化

3、作用:

1)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2)有利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一、欧洲联盟

1、原因:

1)可能性:西欧国家有相似的文化传统和心理认同感;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激起人们对欧洲统一的愿望;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

2)必要性: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国际地位下降;美苏在欧洲的冷战,使西欧各国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法德两国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

2、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1)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为缓和法德矛盾,提出舒曼计划

2)1951年欧洲六国签《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正式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标志法德关系走向和解,也标志欧洲开始走向一体化

3)1957年签《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4)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正式建立欧共体。

5)1992年,签《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

6)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7)1999年1月1日,欧元的问世,2002年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货币。

欧洲联合的进程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

欧洲经济共同体(1957)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7)

1957年

《罗马条约》

欧洲共同体(1967)性质:经济实体

1992:《欧洲联盟条约》

欧洲联盟(1993.11)性质:经济政治实体

欧元问世(1999年)

欧元的象征意义

每种纸币正面图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门和窗,象征着欧盟推崇的合作和

坦诚

精神

纸币的反面是各类

桥梁

,包括很早以前的小桥和现代先进的吊桥。桥梁被视为纽带的象征,象征着欧洲与其他国家之间的

联系纽带

3、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从单一经济领域扩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军事一体化方向发展;

■从政府间合作到公众参与推动;

■成员国规模不断扩大;

■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的新模式。

3、欧洲一体化——意义

1)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的利益

①经济上:推动欧洲经济发展;②政治上:提升欧洲国际地位。

2)对世界:对其它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推动世界朝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原因:20c80年代美国在

国际经济中的优势地位面临欧洲、日本的挑战;美、加、墨为适应全球化和为经济发展创造机会。

(根本原因)

2、过程: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正式建立。

3、特点:

(1)南北合作.

(2)大国主导.

(3)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

(4)战略的过渡性.

4、内容:北美自由贸易区将用15年的时间,逐步取消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

5.影响:

1)加强了三国经济合作和交流,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增长.

2)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

3)三国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

三、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原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推动;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联系加强。

2、建立:1989年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香港、台湾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3、宗旨和目标

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体制和减少区域内壁垒。

4、特点:区域性的官方经济论坛

5、意义: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取得了成就。

6、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意义

1)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表明我们改革开放的决心;

2)有利于我国对外融资及经济技术交往与合作,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3)有利于完善我国外经贸管理体制,促进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

;

4)有利于加强反恐合作,为本地区发展创造和平安定的环境。

四、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增长。

②促进了集团内部的分工与生产专业化。

③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④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贸易自由化。

⑤也有利于形成多极化的政治格局。

2、消极影响:

①不利于商品、资金、技术和服务在区域集团间的流动(排他性),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将加剧。

②各成员国在制定政策时,关心的首先是本集团和本国的利益,往往置全球利益于不顾。

③国家主权的概念将受到冲击。在集团内,随着经济合作程度的加深和合作范围的扩大,各成员国必须让渡的主权也相对增多。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①贸易的全球化

②生产的全球化

③资本的全球化

④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习惯的国际化

……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经济联系增多,世界市场开始形成(雏形

)

②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国际贸易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⑤20世纪,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4.90年代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①新科技革命和生产力提高(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②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手段)

③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推动力量)

④两极格局的瓦解(扫清政治障碍)

⑤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实行(商品流通渠道与制度保障)

⑥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⑦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是全球化发展必要条件

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

1)实质:

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资本扩张。

2)影响:

①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②对发达国家:占据优势地位(优势的技术、资金、市场、经营管理),是最大的受益者

③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①机遇:有利于吸引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

②挑战:南北贫富分化严重

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经济主权面临挑战

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加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6.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①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无法阻挡

②从长远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

③对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冲击和风险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

④发展中国家要团结起来,共同斗争,努力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促进各国共同繁荣

探究: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呈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全球化浪潮带来机遇与挑战,我们将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达到趋利避害?

1、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科教投入

3、积极倡导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

1.背景:

①关贸总协定作为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存在弊端,特别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

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贸易多边体制。

2.成立:1995.1.1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

3.性质: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是规范国际贸易、维护公平贸易的经济组织;

4.宗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5.原则:非歧视原则(含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等

6.特点:

①规范化与法制化

②运行基于规则而非强权

③决策采取“完全协商一致”的方式

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

5.作用:

①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

②(通过多边贸易,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促使各国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繁荣;

③(努力减少成员间的不平等),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强权政治。

④加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过程:

①1947年中国参与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②1986年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身份;

③1995年11月中国“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WTO的谈判;

④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①对中国: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

利: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更广泛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

弊:市场进一步开放,关税大幅度降低,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对策:中国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②对世界:

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利于建立完善的世界贸易体系。

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中国的策略:

1、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2、主动熟悉经济全球化规则,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新规则,加强国家经济安全防范。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民族企业,扶持民族品牌。

4、加大科教投入,培养各方面人才。

四.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如何

①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③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④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总体上利大于弊。

第6篇: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受精作用(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

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说明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

(2)解释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3)阐明简述分裂和受精作用在有性生殖中的意义

2、能力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体会到生物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体验生物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包括两部分“精子和卵细胞向输卵管的转运”和“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对于这两大内容我主要通过课件展示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讨论、阅读教材等方式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 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我们已经学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同卵双胞胎、三胞胎,他们是怎样形成的,是一个卵细胞和多个精子结合而成的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节内容:受精作用

1生物必修

高中生物必修二

(二)、学习新知(观看课件,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1、受精作用的场所?

2、卵细胞向输卵管转运的动力?

3、精子转运的途径?

思考:结婚多年的夫妇不能生育,经医生检查,女性双侧输卵管堵塞,你能分析一下他们不孕的原因吗?如果你是医生,应如何治疗?

以上问题通过观看课件、阅读教材、讨论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精子和卵细胞向输卵管转运的动力和途径,精子在转运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让学生明白生命诞生的曲折过程。

4、受精作用包括哪几个阶段?

5、形成受精卵后染色体数目有何变化?一个卵细胞能和多个精子结合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了解受精作用的过程,明白生命产生的独特性和曲折性培养他们珍爱生命的情感。根据染色体的变化规律,联系减数分裂,引导学生总结出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意义。

反思:本节课基本上是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的,能够充分体现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并且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生物必修

第7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氓》的教案

《氓》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要求

1.识记文中的通假字、成语

2.分析人物形象,了解赋、比和兴的写作手法,并能结合原文分析 3.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了解赋、比和兴的具体内含和写作手法 2.文中三次出现“淇水”的不同作用 3.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舒婷的《致橡树》来导入。

(二)回顾复习,读文章并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和成语。

(三)通假字 “说”通“脱”,摆脱,脱身。例如: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于”通“吁”,叹息。 “无”通“毋”,不要。例如: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泮”通“畔”,边岸。例如: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四)成语

夙兴夜寐、白头偕老、信誓旦旦、总角之宴、二三其德。

(五)叙事结构和感情基调 恋爱——热情、幸福 婚变——怨恨、沉痛 决绝——清醒、刚烈

(六)心路历程

甜蜜、期盼、依恋、幸福

痛苦、追悔、怨恨、伤心

无助、委屈、愤恨、决绝„„

(七)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婚前 ——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纯真痴情,热情活泼 婚后 ——勤劳善良,任劳任怨,受尽凌辱,安静隐忍 婚变 ——冷静理智,失望决绝,坚强果断 ,

不变的:勤劳、温柔、坚强

(八)氓的性格特征

婚前——貌似憨厚,颇有心计,性情暴躁,信誓旦旦 婚后——二三其德,始乱终弃,家庭暴力,不负责任

不变的:性情暴躁

(九)淇水出现几次?在这场爱情悲剧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它在诗歌中出现三次。

它是婚姻悲剧的见证者,当初情意绵绵的淇水送别,后来欢欢喜喜披着红盖头嫁过淇水,而今带着受伤的痛苦再次回到淇水边。它见证了这一场由美丽爱情开始最后以悲剧收场的失败婚姻。

(十)如果女子心中的淇水是有颜色的,她曾有过哪些颜色? 第一次:送子涉淇一片粉红 第二次:淇水汤汤一片浓黑 第三次:淇则有岸一片深蓝

(十一)回顾诗经基本表现手法。并结合文章中的句子,分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十二)体验拓展:

《氓》一诗中这位如此温柔、多情、勤劳、淳朴的女子为何遭弃?

同学各自发言后师评:女主人公温柔、多情、勤劳、淳朴,具有多种美德,最丈

夫虐待以至抛弃。这个弃妇的不幸遭遇是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她的悲

剧在两千多年的社会具有普遍的意义。

联系实际,请同学们谈谈对男女主人公爱情观的看法,最后老师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十三)课堂作业:

设想这名女子回家之后的命运如何?

五、板书设计

《诗经》

第8篇: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课文翻译

第一单元

文化遗产

寻找琥珀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从未想过他送个普鲁士人民伟大的礼物会有一点如此惊奇的历史。这个礼物是因为由几吨琥珀制成而命名的琥珀屋。这些被挑选的琥珀都有着像蜂蜜一样漂亮的黄棕色。这间屋的设计是当时最流行的奇特的风格。这同样是一件花了当时最好的艺术家大约十年用黄金和珠宝修饰制成的宝物。

事实上,这间屋不是制来当礼物的。这是为腓特烈一世的领土而设计的。然而,普鲁士下一任国王同样是琥珀屋的拥有者,腓特烈威廉一世决定不保留琥珀屋。在1716年他把琥珀屋送给了彼得大帝。作为报答,沙皇给了腓特烈一队他最好的士兵。因此琥珀屋成为了沙皇避寒圣地圣彼得堡的一部分。琥珀屋作为一个大概四米长的只为重要访客的小接待处。

后来,叶卡捷琳娜二世把琥珀屋在圣彼得堡之外的一个她避暑的地方。她让她的艺术家加了跟多的细节在里面。在1770年琥珀屋完全成了她想要的样子。接近600只蜡烛在屋内燃烧着,把镜子和图画都照得像金子一样。令人伤心的,虽然被誉为是世界奇迹之一的琥珀屋现在丢失了。

在1941年9月,纳粹军队在圣彼得堡附近。这正是两个国家在交战的时候。在纳粹去到避暑地方之前,俄国人民能够从琥珀屋里搬走一些家具和小的艺术品。然而,一些纳粹神秘的偷走了琥珀屋。至少两天内100000多片琥珀被放进27个木箱里。这些箱子无疑会被放进一艘去往当时德军驻扎的菠萝的海的哥尼斯堡的船上。之后,琥珀屋发生了神马仍然是个迷。

最近,俄国和德国人民在避暑的地方制造了一座新的琥珀屋。通过研究之前的琥珀屋的照片,他们制造了一座新的琥珀屋像旧的那座一样。在2003年它被圣彼得堡的人民用来庆祝这座城市的300岁生日。

第二单元

奥林匹克运动会

一个采访

大约2000年前的一个希腊作者帕萨尼亚斯(P),在2007年3月18日踏上了一段魔幻的旅程去查明关于现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他正在采访一个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志愿者李岩(L)。

P:我是帕萨尼亚斯。我住在你们所说的“古希腊”而且在很久之前我常常写以一些关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事情。我来到你的时代是为了解关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因为我知道200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在我家乡举办。我可以问你一些关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问题么?

L:真是极为愉快的事!你真的来自那么久远的时代么?不过当然你可以问你想问的问题。你想知道神马? P:你们多久会举办一次运动会?

L:四年一次。有两种主要的运动会形式--冬季和夏季奥运会,并且在一个有规律的基础上他们都是四年举办一次的。冬季奥运会一般会在夏季奥运会前两年举办。只有达到该项目既定的标准的运动员才会被容许成为竞争者。他们可以来自世界各地。

P:冬季奥运会?田径运动员如何在冬季享受比赛?还有马术又怎样?

L:哦不!冬季奥运会没有赛跑和骑马的项目。反而会有一些像滑雪和溜冰这些需要雪和冰的项目。这就是为神马他成为冬季奥运会。只有在夏季奥运会会有你说赛跑,同时还有游泳,帆船运动和所有团队运动。

P:我懂了。之前你说那些运动员都被邀请来自世界各地。你了解希腊世界么?我们希腊城过去互相竞赛只为胜利的荣誉。没有其他的地区可以参加,奴隶和妇女也不可以。

L:现在只要他们的运动员够好的话任何国家都可以参加。有超过250种项目并且每一种都有它自己的标准。妇女不仅允许参加比赛,并且她们在体操比赛,竞技比赛,团队比赛和其他各种比赛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P:麻烦稍等一下!所有的这些项目,所有的国民甚至妇女都可以参加!那么这些运动员们居住在哪里?

L:在每一场奥运会前,一座特别的村庄会被建来给他们居住,还有一座主要的接待建筑,几个用来比赛的体育场和一座体育馆等

P:那听起来很贵。有哪个国家会想要举办奥运会么?

L:事实上,每个国家都想要这个机会。这是一个很大的责任同样是一个很大的荣誉如果被挑选到。在国家之间有很多竞争去为举办奥运会就像去赢得奥林匹克奖牌一样。2008年的奥运会将会在北京举行。这你知道么?

P:哦是的!你一定非常自豪。

L:当然。之后的2012年奥运会将在伦敦举行。他们早就开始为这个做准备了。一座让运动员居住的村庄和所有的运动场将会被建在东伦敦。当然新的奖牌会被设计...... P:你是说奖牌么?所以甚至是橄榄花圈也已经被取代了!哦亲爱的!你们比赛也为了奖金么?

L:不我们不。现在仍然想要跑得更快跳的更高扔得更远。正如你知道的奥运会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强”。 P:好吧,那是个好消息。多么有趣啊!耽搁你的时间,谢谢了。 第三单元

电脑

我是谁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被改变了很多。在1642年的法国,我是作为一个计算机器而开始的。虽然我很年轻我可以简化一些计算题。在我被Charles Babbage改造成分析机器之前我很慢的发展了接近两百年。之后我被一个操作员用带洞的卡调制成了可以合逻辑地思考并且比任何人都快地得出一些问题的答案。那是一个被成为技术改革的时候并且开始了我的人造智能。在1936年我真正的父亲Alan Turing写了一本关于我如何像普遍的机器一样去解决任何困难的数学问题的书。从那起,我在体积和智能方面快速的发展。在1940年我变得像一个房间一样大,并且我想知道我是否还能变得更大。然而,事实也在困扰着我的设计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被制的更小。首先是个人电脑再到后来的手提电脑,在1970年我已经开始被用在办公室和家里。

这些变化只因为我记忆力的增强。开始记忆被存放于电子管里,然后是晶体管和后来更小的晶片。因此我改变了我的整个外型。随着我慢慢变老我也慢慢的变小。随着时间推移我的记忆力发展的那么快,像头大象,我不会忘记任何我曾被告知的东西!而且我的记忆力变得如此的大以至于我都不敢相信!不过我总是自己那么孤单的站在那里,直到1960年他们通过网络给了我一个家庭关系。我能够通过万维网和其他的电脑分享我的知识。

从1970年起很多新的应用为我而被发明。我在交流,金融和贸易方面变得重要。我同样被放进遥控装置中被用来制造移动电话也帮助医学手术。我已经被放进太空火箭并被送去探测月亮和火星。即使如此,我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我现在充满快乐应为我成为了人类种族中的一个忠心的朋友和帮助者。

第四单元

Daisy如何学习去帮助野生动物

Daisy常常渴望去帮助濒临灭绝的种类的野生动物。一天她醒来发现一个正在飞行的飞毯在她包里。“你想去哪里?”它问。Daisy立刻回答它。“我想去看那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她说。“请带我去那个我可以找到供给皮毛去制造这件毛衣的动物的一个遥远的地方。”飞毯立刻带她飞去了西藏。在那里Daisy看到了一支看起来很伤心的羚羊。它说,“我们被杀是为了我们肚子下的毛。我们的皮毛被人类用来制造像你这样的毛衣。因此,现在我们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种类。”然后Daisy哭喊着,“我很抱歉我不知道那些。我想知道神马可以被做来帮助你们。飞毯,请带我去一个有一些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地方。”

飞毯飞得如此的快以至于他们下一分钟就在Zimbabwe。Daisy转来转去然后发现她被一头大象盯着。“你过来跟我照相了么?”它问。Daisy松了口气突然笑起来。“不要笑,”大象说,“我们曾经是濒临灭绝的品种。农民好不仁慈地猎杀我们。他们说我们破坏了他们的天地,和来自那些只游览大工厂的游客的钱。所以政府决定去帮助。他们允许游客给钱农民然后可以去猎杀确定数量的动物。现在农民很高兴而且我们的数量在增加。所以好事情正被做于营救当地的野生动物。”

Daisy微笑了。“那是个好消息。它展示了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不过我喜欢去帮助像WWF这样的建议。”飞毯再次升起然后几乎同一时间他们在一个阴霾的热带雨林。一支猴子看着他们就像它摩擦它自己。“你在干神马?”Daisy问。“我在保护自己不受蚊子的伤害,”它回答。“当我找到一只千足虫昆虫,我会在我身上摩擦它。它包涵了一种强大的可以影响蚊子的药物。你应该更加注意那些我居住的热带雨林并好好鉴赏动物们如何居住在一齐。没有雨林,没有动物,没有药物。”

Daisy很惊讶。“飞毯,请带我回家这样我可以联系WWF并开始保护这种新的药物。猴子,请过来帮忙。”那猴子同意了。飞毯飞回家了。当他们降落时,事物开始消失了。两分钟后所有东西都消失了-那只猴子也是。所以Daisy不能去制造她的新药物。不过如此的一段经历!她已经学习了那么多!还有那里的WWF...... 第五单元 并非乐队的乐队

你曾经想过要成为一个乐队里有名的歌手或音乐家吗?你是否曾梦想过在音乐会上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演唱,观众欣赏你的歌唱为你鼓掌吗?你唱卡拉OK时是否假装自己就是像宋祖英或刘欢一样著名的歌星吗?说实在的,很多人把名和利看得很重。那么,人们又是怎样一起组成乐队的呢?

许多音乐家聚在一起组成乐队,是因为他们喜欢自己作曲,演奏自己的音乐。他们开始可能是一组中学生,在某个人家里排练音乐是成名的第一步。有时他们可能在街上或地铁里为过路人演奏,这样他们可以为自己或自己要买的乐器多挣一些钱。后来,他们可能在酒吧或者俱乐部里演出,这样他们可以得到现金。当然,他们希望在录音棚里录音,然后卖掉上百万张碟,从而成为百万富翁。

然而,也有一个用不同方式组建起来的乐队。这支乐队叫“门基乐队”,它开始时是以电视节目表演的形式出现的。组成乐队的音乐人演奏音乐,还彼此打趣都笑。这些玩笑和音乐大多都在模仿“甲壳虫”乐队。电视制作人原计划想寻找四位会唱又会表演的乐手。他们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想招摇滚乐手,但他们只招到一个满意的。乐队的其他三人只能用演员来代替。

因为这些演员中有些人唱得不是很好,他们不得不依靠队里的其他人帮助。所以在演出的时候他们只是假唱。不管怎样,他们的表演非常幽默以至于其他的乐队也开始模仿。他们非常走红使得歌迷们为了更加熟悉他们而成立了俱乐部。门基乐队每个星期都要在电视上演唱由别的音乐家创作的歌曲。然而,经过大约一年以后,门基乐队逐渐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起来,他们开始像一支真正的乐队那样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然后他们录制自己的唱片,并且开始巡回表演他们自己的音乐。在美国,他们甚至比“甲壳虫”乐队还要受欢迎,出售的录音专辑还要多。“门基乐队”大约在1970年左右解散,但是令人高兴的是,到80年代中期他们再次聚首。在1996年,他们推出了一张新的专辑,像真正的乐队一样以此来庆祝他们以往的时光。

第9篇: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之《荷塘月色》教案

........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之《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景物描写的赏析,把握作者在现实世界与梦的世界之间辗转中力求超脱的努力,灵魂挣扎的凄苦与无奈。

2、通过对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语言的揣摩,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结合语境理解语句、揣摩语言。 2 理解通感、化抽象为具体等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

教师点拨法

3、

比较阅读法

4、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本单元学习散文。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文心雕龙》说:“人禀七情,应物而动。物色三动,心亦摇焉。”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于是心物感应,情景相生,触景生情,缘情造景。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由此可见要热爱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就能写出好文章。

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2、我们今天要心仪怎样一段感情、怎样一幅美景呢?

试题试卷

........

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

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面对这样的景色,朱自清又是如何抒写心中的情怀的呢?

二、整体感知

现在我们随着动人的旋律再次走进朱自清先生心灵的荷塘,叩响心扉,解读那淡雅朦胧的心语、心荷。

1、配乐动画朗诵,初步感知、欣赏美景、体味感情。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2、优美的诵读和美丽的画面已经让我们沉醉不知归路,我相信大家已经体会到了美,现在可畅所欲言谈谈你谈感受到的美。美点寻踪。

⑴既写荷塘又写月色。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月色是是荷塘上的月色、将二者巧妙的结合起来了。幽雅、朦胧幽静的画面美。

⑵用词句美、语言美。

⑶情感很美。

总结: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游踪。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

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此句称“文眼”。

教师: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1927年7月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基调。

问题2:作者采用什么方式来排解不宁静的?

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三、课文分析

我们已经知道朱自清在荷塘上心仪到了一幅荷花美景。我们知道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在中国诗坛上,写荷花的诗句历来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璟的《浣溪沙》,看他们写出了荷试题试卷

........ 花怎样的情状?

浣溪沙·秋风中荷花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朱自清笔下的月色下的荷花又具有怎样的风姿呢?

1、配乐朗读第四段(贝多芬的《月光》钢琴曲)。

2、课文第4小节写了写了哪些景色,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作者怎样写的?

⑴写了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画面很美。

⑵画面为什么会这么美呢?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读一读。删除法。

⑶品位语言美: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学生朗读。问:感觉怎么样啊?

⑷教师分析: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修辞)

⑸第4小节写荷花的三个比喻,一个拟人。

①“请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为什么作者要用裙来比喻叶子呢?”

有的学生说:“形状相似,都是圆的。”

“那盘子不也是圆的吗?锅盖也不是圆的吗?怎么不说‘叶子出水很高,像盘子,像锅盖’”

学生回答说:“荷叶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

我接着问:“何以见得很‘柔美’?”

学生答:“句中有‘亭亭’二字。”还有学生说:“是舞女的裙,有一种舒展、旋转的动感,很美。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写出了荷叶的风姿。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

③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晶莹剔透、纤尘不染。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纤尘不染、冰清玉洁。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作者在写荷花的香味,怎么又突然写到歌声了?

“请问,作者究竟听到歌声没有?”

学生回答:“没有。”

“这里是比喻,因为这里用得是‘仿佛’一词„„”

“对,是比喻。也就是说,作者是用歌声来比喻荷香,是吧?”

“但是,“荷香与歌声有什么可比的共同点吗?”

“荷香与歌声都是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

“而且朦朦胧胧的。”

试题试卷

........

“对。”荷香和歌声都是‘缕缕’的、‘渺茫’的。这是比喻。这是一种特殊的比喻,钱钟书先生把它叫做‘通感’。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叫“通感”,也叫“移觉”。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诗人艾青曾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这也是通感。

又如:“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这个句子笛声里有草的清香,花的芬芳,还有明亮的阳光,三种感觉相融会,那笛声该多么撩人情思。

“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其实,通感并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才被使用,实际上日常用语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说某位同学的声音很粗,难道他的声音是有直径的吗?”

看,现在每一个同学脸上都呈现出甜美的笑容。可是,你们决不认为我是在说你们的笑脸是抹了糖的吧!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花香,如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写出了荷香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美好情状。

⑹画面美:月色下的荷塘,朦胧、静谧的美。

写景技巧:比喻、拟人、通感、动静结合、叠词的巧妙使用。

⑺出示知识图示。

⑻再次诵读第四段。

⑼作业:

知识迁移:描绘画面美。

水仙子·咏江南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煞江南。

答案:

雾气飘绕,江水潺潺,暖和的阳光轻抚着秀丽的山峦,江水两岸是彩绘的屋檐。芰荷沐浴在秋光中,沙鸥悠闲的踱着步,时而拍打着翅膀翩翩起舞。风轻轻撩起珠帘,画船从天边飘来,船上的酒旗迎风招展。好一个富饶美丽的水乡江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赏析五六段的画面美、语言美。 【教学过程】

1、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生谈感受。

2、出示写月的诗句

月下独酌 李白

试题试卷

........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描写诗人在月夜与“我外之我”的影子及月亮一同畅饮的情景,以奇特的构思、浪漫的想象,深刻地表现出诗人的独斟独酌,及举目无知音的孤独之情。

舟次中秋 张煌言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

明确月色是难写的。以月寄相思。本文是怎样写月色的。

3、美读五六段配乐《月光》

4、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学生回答:

写了塘上月色:

月光:如流水。

月影:如名曲。

5、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⑴以流水作比,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

⑵通过雾写月光:薄薄的青雾,雾的轻飘壮。

⑶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描绘荷叶、荷花安谧、恬静的情状。

⑷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

⑸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

6、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语言有什么特点。

语言:朴素、典雅、充满诗意。

“朱先生的语言,历来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的文字,更有精心„拣练‟的遣词用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生动的起了试题试卷

........ 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金志华《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

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为什么说“泻”“浮”二字点活了月光和雾气呢?可否用“照”替代“泻”,用“升”替代“浮”。(替换法)

由学生找,谈谈体会,教师点拨。

参考:(以学生讲为主,教师重点分析四处)

“泻”──一个“泻”字,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

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

⑵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的。为何用画不用印?

“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

⑶“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画面美: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叶色、水气交相杂糅而成的朦胧景色。

7、写景技巧:虚实结合,虚中见实,贴切的表现了朦胧月色下荷花漂浮的姿态,一种摄人心魄的意境。

8、讨论第6节:

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

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在这里,作者以树为着眼点,由远及近,写出了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

⑴四面的树(照应第2节)

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

⑵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

试题试卷

........

⑶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关于动静: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荷叶本来是静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动的,是舞女的裙。化静为动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以动衬静,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荷叶、荷花、荷香(静);荷波、荷韵(动)。动静结合。

⑷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⑸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板书:

景物的特点:淡雅、朦胧

⑹衬托手法:单写月光单调,作者着力摹写月的投影,光影交错,把岸边树、塘中荷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美丽的图画。

⑺出示五六段知识结构图示。

⑻总结画面美:月光如水、薄雾似纱、花叶如梦、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9、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难以言说的情!

10、总结

画面──美丽

气氛──宁静

格调──雅致

12、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远近相宜、巧用修辞、炼字、衬托、巧用叠词

效果;浓淡相宜

13、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4、5、6段。教师小结: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

14、作业

(1 )收集写月的诗句,背诵4到6段。

试题试卷

........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简析作者矛盾心情,把握作者的情感美。 【教学过程】

1、检查作业:出示写荷的诗句和幻灯片。

前两节课,我们欣赏了本文的语言美和画面美。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作者情感肯定很美吧?这节课我们来体验朱自清的情感美。

2、作者作品等知识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毛泽东称颂的“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作家、学者。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文学研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代表作有散文与诗的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朱自清的确才华横溢。他是一名著名的学者、诗人,民主战士。

3、回忆作者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4、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情感美)(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5、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明确:

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

──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

──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6、带着满腔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悦,朱自清来到了荷塘边。面对美景他摆脱烦恼了?

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烦恼?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由此可见现实不令其满意。

7、联想到了什么?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这一句承上文宕开一笔,转出新意。文章由此放开去,联想到古代诗词对采莲的描绘。 出示采莲的诗句:

采莲曲

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歌声嘹亮赋采莲。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试题试卷

........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8、《采莲赋》,描写采莲时热烈活泼的生活,作者彻底摆脱烦恼了?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本身就说明他因内心的苦闷而产生的对自由快乐的向往。它恰好反衬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为何又惦记江南了呢?

9、从采莲场景回到眼前,发现眼前有“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

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

想起了家乡,正是愁苦的内心反映。

10、“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我”回到了现实,一切照旧。

11、到这里,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来把握作者的感情。

寂寞、苦闷与彷徨让作者“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漫步荷塘进入醒着的“梦”境—“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沉浸在荷塘月色里,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却又无法摆脱淡淡的哀愁。

“另一世界里的‘我’和现实世界颇不宁静的‘我’拉开了距离。这样的超脱现实的描写越是写得自由自在,则文末写回到现实世界的我也就越显得空虚、烦恼;“路灯是没精打采”的,蝉声和蛙声是热闹的,“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展示出一幅现实

世界阴森可怕的图画,巧妙地回应了文首的“颇不宁静”。

最后,独步月下荷塘排除烦闷的“我”回到家中,“妻已熟睡好久了”,又再暗示出家中的宁静与和谐反衬出“我”那无法排除的烦闷。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变化的。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时而烦恼时而愉悦,最后仍然摆脱不了先是的烦恼。

这篇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很贴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宁静”。

不宁静──受用无边月色──我什么没有──无福消受。

12、教师补充小结: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但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13名家评论 课堂总结

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

朱自清的文体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只是指文字的清秀、朴素,恐怕连人格的高洁、思想的纯正、感情的真挚都包含在里面才是。(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

试题试卷

........ 能够徜徉于文字中的人是丰富而优雅的儒者,能够沉浸于美中的人是诗意栖居在这个世界上的智者!

14、作业:分别用博喻、通感的修辞手法各写两个句子。

试题试卷

上一篇:乡镇教育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勇敢的小裁缝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