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定义

2022-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城市综合体定义

城市绿色文明和绿色文化的定义\特征及内涵

摘要:本文详细论述了生态文明的定义、特征及内涵,简述了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面临的问题。论述了生态文化的定义、内容和特点,建议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应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最后指出绿色消费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绿色消费

Urban Green Green Culture, Civilization and the Defini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

Gao Jie

(Inner Mongolia Academy of Coal 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Hohhot,010020)

Key Word:civilization;ecological culture;green consumption

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就不断的根据自身的需要,改变原有的纯粹的自然平衡状态,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的人工生态系统,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达到平衡状态,不断的创造了人类文明。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文明形式是原始的采集文明,后来发展到传统的农业文明和近代的工业文明。采集文明阶段,是一个纯自然历史过程,它的发展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平等共生的关系。农业文明实现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次飞跃,改变了原始动荡不安的迁徙生活,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农业文明的产生、发展、兴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种复杂的生态演替规律,是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趋适、开拓、竞争和共生的结果。工业文明依赖于各种资源,包括不可再生资源,不顾一切的掠夺自然资源。工业文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物质财富空前增加,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全球性的问题。它带来了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各方面的负面影响。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正随着生态系统的全面崩溃而面临消亡的危险。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工业文明引起自然界向无序膨胀只不过是为了摆脱贫困的饮鸩止渴的行为。工业文明实际上是一种“黑色文明”。

在采集文明阶段,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平等共生的关系。到了传统农业的文明,人类开始大规模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但此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低,人类对自然的索取还没有造成大的破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的。而到了工业文明时代,人们普遍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机器设备,不断的向大自然索取,甚至到了疯狂掠夺的程度。直到20世纪的今天,人们才理智的发现,自然资源过度的消耗,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人类自身也出现了无节制的膨胀。出现了诸如人口爆炸,过度采伐与开垦,土地退化,森林减少,水资源过度开采等造成资源耗竭;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等等一系列的环境大范围污染问题。面对大自然的报复,人们开始思考生态文明对于人类全面发展的真正意义。如何协调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在人类进行经济生产的同时,怎样解决这一系列的矛盾,后工业发展时期工业文明的反思,提出了要发展生态文明社会的观点。

1城市生态文明

1.1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文明是继“可持续发展”概念提出来的,是学术界在讨论人和自然,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趋向上提出的一个创新概念。我国学术界关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目前还没有固定形式确定,目前学者主要形成了三个方面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指人类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目标,按照自然规律科学地开发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从而使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空间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土地肥沃,草木茂盛,环境优美,物种和谐,自然生态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步入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的轨道。这种观点从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提出人类在开发环境和利用自然资源时的态度。生态文明的目标和实质是可持续发展。

第二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这是把生态文明看作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有机统一系统的观点,要求人们多层次,多角度地构建生态文明。

有些学者提出第三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最高形式,它不仅包括各种社会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而且包括人所引起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它是整个社会的文明与自然环境的统一。因而也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的文明。这种观点比较新颖,与前两种有本质的不同。前两种都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型的文明,是需要现代人调整和转变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并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实现的文明形态。而第三种观点的泛化认为生态文明概念覆盖了历史的各个阶段,使得文明成为人类发展的一个历史大背景。

生态文明是针对工业文明而言的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新型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它以绿色科技和生态产业为重要手段,以人、自然、社会共生共存的深刻联系作为人类认知决策、行为实践的理论指南,以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社会制度作为其坚强有力的物质、制度保证,以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的协调共生与同步进化为其理想目标,其特征主要体现在生态道德思想的形成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生态位和生态美学意识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生态思维是生态文明社会伦理基础,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柱。

从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致力于现代化的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有效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生态文明要求从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出发,以人类与生物圈共存为价值取向发展生产力,从人类自我中心转向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为中心,建立生态化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从而保证人类的世代延续和“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一个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强调可持续发展,合理资源配置,对资源的开发投入补偿资金而实现良性生态循环,并建立节约型的国民经济运行体制和生态化的生产力构型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秩序。

1.2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向人们展示出的一种新的价值取向。生态文明揭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不仅需要以物质文明为基础和精神文明为指导,更需要以生态文明为支撑。长期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以物质文明为中心的,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当物质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阶段后,人类文明出现了片面,畸形发展的态势。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恶化和尖锐化表明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增长”“繁荣”,只能是短暂、表面的现象,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

生态文明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生态生产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它是社会文明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领域的扩展和延伸,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体现。生态文明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们通过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系统自身的生产能力、自净能力、自组织能力和稳态反应能力的提高,从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环境,这是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二是人们思维方式的绿化,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和一系列生态学化的大学科群,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及生态工程技术等的崛起,这可以看作是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三是一系列环境保护法规的建立、完善和相应的环保机制的形成等,这可以看作生态文明的制度成果。

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是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行健康有益的消费模式,树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用道德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即用生态伦理学调节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生态文明的主张有:倡导森林保护;倡导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倡导改进农耕(因地制宜,鼓励使用生物天敌和生物农药,减少化学施肥等);倡导合理利用水资源;倡导合理利用能源;倡导进行物种保护;倡导大气保护;倡导人口控制等。

生态文明具有的特征体现在生态环境价值上升为最高的价值之一,人人都认识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己和全人类的利益。环境科学和环保技术是最发达的科技,环保也是规模最大的行业,它资金雄厚,吸引就业人员最多。生态文明主要依赖较洁净的能源与可再生的能源的利用,太阳能,水力发电,潮汐发电,风力发电、核电以及冷核聚变发电。生态农业等一系列生态产业替代传统产业蓬勃发展。

1.3生态文明的特点

在文明社会,作为后起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具体体现为:①生成的特殊性。生态文明是在近代,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同时萌芽的,生态文明与其他文明相比长期处于萌芽性状态。②作用的特殊性。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虽然同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发挥着支配性作用,但相比而言生态文明的“作用”更基础,它对物质文明也起着若干支配性,决定性的作用。从历史和现实看,良好的自然环境是文明诞生的先决条件。③发展的特殊性。人类生态文明的发展不能单独地、专门地进行,只能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及其建设为“载体”。生态文明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强烈的属人性的特征。

生态文明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全面性。生态文明存在和发展对象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应积极运用自己的知识、技术主动地维护好生态系统的发展进化。②和谐性。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③高效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扩大资源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通过再生、转移、循环、转化等得到再利用,在各行业,各部门间建立起协调、共生的网络化系统。④持续性。生态文明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为对象,以各个系统的协调共生为基础,以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为依据,以人类持续发展为总目标,因此持续性是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特征。

2树立生态文明观的重要意义

2.1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生态文明观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新的思路。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新世纪。生态文明观提出的原理和揭示的规律既适用于自然生态系统,又适用于社会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哲学观认为在人与自然这一对立统一的矛盾中,在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这个复合体中,既存在着斗争性(如向自然索取),又存在着同一性(如爱护、改善自然,人与自然同步发展,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有机融合,协调发展),并且又以同一性占主导地位。人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这种同一性。要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进行教育。

生态文明将是人类的不断自我否定、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螺旋是上升过程,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交融和谐的最高境界。人类活动如能满足生态平衡的要求,生态便呈现为一种文明生态。生态文明要求人类按生态平衡的规律办事,尊重自然,亲善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有节制的利用自然,人类改造世界自身的强度和范围不要超过自然所能调节的限度。产业耦联生态文明网链结构系统的建立。

要正确建设生态文明观,一是培养人们的科学利益观。要理解人类利益是在生态——社会复合系统中产生的,人的利益不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的利益获取是一种创新,而不是赤裸裸的占有和掠夺;人类利益是一种责任,它不仅仅是一种获取,同时也是一种付出。二是节制遏止人类的不合理消费需求,例如饮食等追求新奇、珍奇等不良行为。许多传染性疾病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饮食方式造成的。第三,规范约束人们的逐利行为,要节制无限膨胀的欲望,引导正确的资源观。

2.2生态文明观的确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建设生态文明观是现代城市摆脱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生态文明是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更伟大的文明,信奉“人是自然的一员”的哲学观念,在生产和生活中遵循生态学原理,谋求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关系,同时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观是医治现代城市弊病的良药,生态文明应该成为未来城市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意识和准则。

2.3生态文明城市

当今不同学科都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如山水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信息城市,全球城等。但是城市的发展应超越单一学科的局限,综合不同学科理论,提出一种真正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城市发展模式。我们认为文明生态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合理模式,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生态文明城市是指一个自然和谐、社会文明和经济高效的符合生态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

在生态文明时代,城市发展应当摆脱工业文明时代的负面影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当积极把生态文明城市的理念引入到城市建设中。生态文明城市理论能够为人们寻找城市问题症结提供有效的分析手段,并提供系统的解决城市复杂问题的有效对策。生态文明城市成为21世纪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追求的目标。

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面临着许多问题,如城市生态建设缺乏统一的指导准则和建设规划,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滞后,生态产业发展薄弱,生态建设保障机制不健全等。要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须以“规划”为先导,指导城市建设发展;以“创安”为基础,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以“文化”为主题,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以“创建”为契机,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以“教育”为手段,提高市民的素质;以“人”为本,创建最佳人居环境(生态文明社区)。在实现城市与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必须条件生态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城市。

3城市生态文化

文化是群体共享的一套价值、信仰、习俗的象征体系,它反映理想和生活方式,引导行为的规范,也影响城市的生态系统。城市的创造就是创造生活,生活必然受地域文化控制。只有当城市从现实生活、历史事件及地域条件中获得文脉,延续场所精神时,城市人居生活才具有了文化含义。城市只有显露多彩的特色,人们才有归属感,认同感。当代荷兰建筑师凡·艾克认为“当今各处的城市已变成一种组织化了的毫无特色的地方”,城市人文特色逐渐消失。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和文化建设都得到的长足的发展,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的同时,也追求精神和文化生活的充盈。在经济发展建设的同时,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必须继承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城市。

3.1生态文化的含义

人与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动物以本能的方式生存,人以文化的方式生存。人类迎接生态文明的挑战,最主要的是建设生态文化。“生态文化体现了人类谋求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方式、进程和结果,它的产生和发展,意味着人类选择生活方式价值标准需要进行重大的调整和转化”。所谓生态文化就是指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追求生态平衡的一切活动和成果,也包括人们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生态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与经济的相得益彰,协调发展,从而保证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乃至于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文化。也有人认为生态文化是关于人与其生存环境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一种文化。

生态文化作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化,包括体制文化、认识文化、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自然的人化加上社会的自然化就是生态文化。从神本文化、人本文化到生态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生态文化不同于传统文化之处在于其综合性、整体性、适应性、俭朴性和历史延续性。

生态文化帮助人们认识其在与自然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以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高质量运行。生态文化以整体、和谐、还原和自生的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培养具有较高的生态意识和继承历史文化的群体生态智人、管理者。生态文化建设在宏观上要逐步影响和诱导决策行为、管理体制和社会风尚,在微观上逐渐诱导人们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的转型,塑造一类新型的决策文化、企业文化、消费文化、社区文化、科技文化。

3.2城市生态文化的内容

(1)人类文化的发展与生态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文化总是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肩而行,当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变化时,文化也就发生了变革,走向了新的高度。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审视人类文化史,人类文化可以分为四个时段:原始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和生态文化。这四种文化是自然发生的,逐步发展的。当人类摆脱了蒙昧,就走向了原始文化,严格的说,原始文化是一种“准文化”,是以自然主义为中心,以依附和屈从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形式。农业文化,尤其是工业文化,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高扬人的主体旗帜,以人类中心主义的人本文化大行其道,人类成了自然的主宰。在近二百年的时间里,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文化的推动,人类创造了比过去几千年创造的成果还多的物质成果,这是一个“人定胜天”的时代,正当一种乐观的工业文化气息在人们上空飘荡时,工业化赋予我们的负面影响受到了当今世界的普遍关注,今天我们享受工业文化带来的果实的同时也吞咽着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和惩罚的恶果。

20世纪的文明极大的改善了人类的生存境遇,但也导致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割裂和冲突。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起来,而生态文化就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近年来生态文化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文化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生态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最佳模式。现代化城市处于崩溃状态,在传统的工业化模式所造成的物质文明背后是生态野蛮。东方天人合一思想自然观,简朴和谐的消费方式和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生态控制论手段,是发展中国家一种宝贵的生态财富。生态文化在认识论上的意义是长远的,将更深刻地影响各种学科乃至社会的整体发展。生态文化中一些主要观念对人们的研究及实践有很大的启发,生态观念对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有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全面影响。“21世纪人类的选择是从传统文化走向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文化发展的特点是与时俱进。建设生态文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21世纪人类新的文化选择。这是人类发展的绿色道路,即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共产主义统一的道路。

(2)城市生态文化。城市化水平大体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劣才是社会发展水平真正重要的标志。城市生态系统既有其自然地理属性,也有其文化属性。城市是文化的集中表现,文化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城市生态环境除了包括有形的物质环境外,还包括无形的精神文化环境,涉及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政治、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美学、科学理论、哲学、宗教等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机构、制度等。

通常所说的城市文化氛围和城市意象,指的是精神文化环境,它是城市人更高层次的需要。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城市生态环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城市生态环境是高度人工化的生态环境,具有大规模、高密度、高异质化、实用化、审美化的特点,人与自然的矛盾在此亦表现的最尖锐。现代城市病的表现。城市人长期承受着心理压迫感和精神桎梏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文化观念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观念支配人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的变革首先应从文化领域开始。

贝聿铭曾说: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应而也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独特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城市选择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不仅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城市规划中摈弃以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错误思潮,使文化、生态、环境三者结合起来,实现城市优美人居环境和良好经济效益的双赢策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城市规划将文化的多样性,民族的多样性,自然的多样性都协调统一起来。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世博会”使昆明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城市、国际旅游城市三位一体的大都市。昆明市“轴线”以五华山为制高点,从马市口到三市街,向南延伸,每一处名胜古迹都代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这条轴线文化脉络清晰而完整,而且大城市的中轴线多重牌坊排列,与北面的圆通山、蛇山构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天际线,是昆明特有的景观。再加上城区其他的古迹,点、线、面结合,形成强烈的文化环境氛围。

生态城市建设中应在以下领域加强生态文化建设:①认知文化(哲学、科学、教育)②体制文化(组织、立法、政策制定)③物态文化(建筑、景观、艺术)④规范或准则(宗教、价值、道德)⑤行为(生产、消费方式、习惯)等。需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方法以及科学和行政上的诱导,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态意识[24]。

生态文化是一种多元价值互相依存的“合和”精神,一种整体性、互惠性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化,既关注人类,又关注自然;既维护人类利益,又维护自然的平衡,最终使社会和生态系统共荣共存,协调发展的互利型思维就是这一文化的价值观基础。因此我们有理由说生态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最佳模式。

在城市建设中,有时候经常把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混淆起来。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在本质上有区别的。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有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因而文化可以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有“先进文化”“腐朽文化”“反动文化”等的区别,但另一方面文化又具有多元性,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差别很大。这些差别虽然存在着发展进步程度上的差别,但主要是性质上的差别,表现形式上的差别,即横向上的差别。而文明是体现进步、进化、发展的价值观,从物质方面说,它表现为一种成就,从精神方面说,它表现为一种意识、觉悟。文明的主要区别是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即纵向上的差异。

生态文化是有关生态与文化关系的文化,具体来说,生态文化涉及四个方面:①生态对文化的影响。如生态对人文、对人们生活方式、对社会进程的影响,诸如朝代兴衰、政治动荡、人口迁徙、战争等。②影响生态的文化。主要有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构成、文化观念(哲学、伦理)、文化法规政策、文化群落、文化网链与传播等。③区域生态文化圈的特点和比较。诸如各地区、民族、社区的生态文化,涉及城乡建设、旅游景观、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④生态文化的发展轨迹,即生态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态文化学的任务就在上面四个。

4发展绿色产业,倡导绿色消费

发展绿色产业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呼唤生态技术,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技术做基础。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根源于错误的科学技术观,科学不仅能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它也是我们改造社会和包治各种社会顽症的良方妙药。绿色产业是指采取低能源、无污染的生产技术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产业。生态文明要求社会物质文明生产必须从保护环境出发,建立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生产体系,努力实现资源的循环和重复利用,将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在自然界自我净化的能力之内。同时,我们也要防止过激思想,不必要过度的绿色崇拜。绿色运动的本意是使人和自然和谐共处,达到二者的共存,而不是片面的强调一面而牺牲另一面,破坏自然固然不对,但把对自然的保护片面强调到无视人的合理需要,甚至牺牲人的生存与发展,同样是错误的。“绿色运动”已经陷入了对绿色的盲目崇拜,是在绿色口号下敌视人的科学研究,进而敌视人的生存与发展。

绿色消费也称为可持续消费,是实现人类社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根本保证,绿色生产消费是城市生态化的战略重点,绿色生活消费是城市生态文化与城市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根据1994年联合国环境署《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报告中关于绿色消费的定义:提供服务和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物质的使用量减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需求的消费。1989年,英国发表了一本《绿色消费指南》手册,来教导消费者如何判断企业商品是否重视或符合环保标准。至今,绿色消费已经得到企业与消费者的共同认可,并成为21世纪市场行销的主流。

参考文献

[1]熊国平.论绿色文明与绿色空间. 江苏林业科技, 1998, 25(9):99-101.

[2]熊辉, 张秋根.培育绿色文化, 促进经济发展云南环境科学,2004,23 (3):25-27.

[3]李康.绿色革命与城市生态化21世纪城市发展,1006 - 3862(2001) 02 - 023–04 23-26.

[4]胡进.关于绿色文明文化体系的初步构想.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4.

[5]徐天祥,闵宪鲁.绿色文明战略:工业企业发展的新思路 山东环境, 2003,1.

[6]李久生, 谢志仁.略论中国绿色社区建设 环境科学与技术 , 2003, 6 .

[7]余金保.舒新兴绿色文明与人文精神的倡导.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2,2.

[8]王舒娅.绿色文明的主旋律——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云南电大学报,2001,2.

[9]江山.黄色文明——黑色文明——绿色文明——农机化发展必须适应“绿色文明”的兴起 福建农机, 2000, 2.

[10]沈长洲. 走向绿色文明时代. 走近科学, 2000,3.

[11]杨通进. 环境伦理与绿色文明. 生态经济, 2000,1.

[12]康福禄. 发展环保产业推进“绿色文明”建设.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00,10.

[13]王克勤,赵璟,樊国盛.园林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9(1):58~62.

收稿日期:2011-05-11

作者简介: 高杰(1980-),男,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影响评价.

作者:高杰

第2篇:城市综合体的定义

商业地产中城市综合体的定义

城市综合体是将商业、办公、居住、酒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交通等城市功能之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多元复杂而统一的建筑群落。

城市综合体从功能业态定义,国外称之为HOPSCA,即:

Hotel(酒店)

Office(写字楼)

Park(公园)

Shopping mall(购物中心)

Convention(会议/会展中心)

Apartment(公寓)

这一定义,是城市综合体内部“商业生态系统”的价值体现。

在国内,一般而言,城市综合体只要三项及以上功能叠加就可以称为城市综合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对2003 年以来的建成或在建的100 个新建筑综合体研究显示:65% 的建筑综合体具有酒店、办公、公寓、商业四大基本功能。

在国内,杭州的大型综合建设起步在近三年,但起点较高,仅以下4个城市综合体总体量已超过200万㎡

1.杭州万象城 总建80万㎡(含地下),含大型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高尚住宅,首批进入主力店为泰国CENTRAL尚泰百货、嘉禾影院、OLE超市、冰纷万象真冰溜冰场、TOYSRUS玩具反斗城、NOVO新概念、大食代美食广场、苏浙汇、全球超五星柏悦酒店、NIKE等。

2.杭州来福士广场 总建39万㎡(含地下),含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大型商业广场、服务式公寓等。凯德在全球共拥有七个“来福士”项目。继上海来福士广场、北京来福士中心、成都来福士广场之后,杭州市国内最大的来福士广场。

3.杭州运河商务区 总建60万㎡,含五星级酒店、大型商场、标志性写字楼、总部基地、高尚住宅。

4.杭州西溪天堂 总建约30万㎡,含博物馆、国际品牌五星级酒店、超五星级度假酒店、精品商业、顶级产权式酒店、五星级标准酒店式公寓、旅游集散中心等。

第3篇:定义交通行政综合执法

李尚官 行政管理

一、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提出

行政综合执法是我国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97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部分省市的一些城市展开了集中行政处罚的改革试点工作,拉开了综合执法的序幕。按照改革要求,交通运输部04年制定《关于开展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工作意见》,决定在个别省市探索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改革的基础上,选择部分单位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经过试点,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并在近年来成为交通系统积极推进的重点改革之一。

二、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特点

1.合法性。

《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务院授权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生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成为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法律依据。

2.可行性。

当前,正在大力推进行政综合执法,政策支持,况且交通部门已形成良好的综合执法推广基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也对综合执法提出了迫切要求。此外,改革阻力将相对较小,交通领域要求综合执法的呼声较高。

3.科学性。

经过大部门体制的改革,全国的交通运输体制改革和“三定”方案的进行,交通运输管理机构设置更为合理,机构运作上行下通,依法治运贯穿交通行政执法,无论在管理上,还是监督上,都更加科学,为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对交通行政综合执法的理解

交通运输领域内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机构主要分为公路交通行政、水路交通行政,交通规费征稽等,交通行政综合执法就是将道路、水路、航道、港口行政等行政管理机构的交通行政监察、违法处罚、行政强制执行三项职责统一有新组建的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行使。以此来提交通行政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交通行政综合执法,就是将各个交通行政执法机构的交通行政处罚权、监督检查权和行政强制执行权,相对集中的交由统一组建的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机构行使。

第4篇:农业综合开发(定义与分类)

目录 1农业综合开发 .......................................... 1

1.1定义 ................................................................................. 1 1.2任务 ................................................................................. 1 1.3项目 ................................................................................. 2

1.3.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 2 1.3.2项目管理 ............................................................................ 2

1.4投入 ................................................................................. 4 1.5土地治理项目 ................................................................. 4

1.5.1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 5 1.5.2生态综合治理项目 ............................................................. 5 1.5.3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 5

1.6产业化经营项目 .............................................................. 7

1.6.1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和资金安排的原则 ........................... 7 1.6.2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分类设置和扶持对象 ........................... 8 1.6.3扶持方式 ............................................................................ 9 1.6.4立项条件 .......................................................................... 10 1.6.5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 ....................................................... 11

总目录

第 1 页 1农业综合开发 1.1定义 农业综合开发是指中央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

标志及其含义:“ACD”是农业综合开发的英文缩写: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图型含义:‘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

1、山丘资源:周边四个三角形代表山地;

2、节水灌溉:中间一滴水代表水利设施;

3、格田成方:中间田字格代表农田整治;

4、农田林网:周边四棵树代表林业措施;

5、四通八达:田的十字线代表机耕道路。 1.2任务 农业综合开发的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正文 第 1 页 共13页

1.3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土地治理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

1、土地治理 项目 包括: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建设、粮棉油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土地复垦等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草场改良、小流域治理、土地沙化治理、生态林建设等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2、产业化经营 项目 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的产业包括:专用小麦、专用玉米、优质水稻、高油大豆、“双低”油菜、“双高”糖料、棉花、蔬菜、畜禽、名优经济林(果)、茶叶、名优花卉、蚕桑、水产等。 1.3.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2、规模开发,产业化经营;

3、依靠科技,注重效益;

4、公平竞争,择优立项。 1.3.2项目管理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行自下而上申报。

1、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前期准备,是指项目正式申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制定开发规划、建立项目库、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前期准备工作应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2、各级农发机构应依据农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正文 第 2 页 共13页

制定本地区农业综合开发总体规划及阶段性开发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土地治理项目库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库。

3、存入项目库的项目应达到项目建议书的要求。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包括: (1)土地治理项目 开发的必要性及条件,建设范围、规模及主要治理措施,投资估算及来源(含农民筹资投劳计划),效益预测。 (2)产业化经营项目 建设条件,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 项目建议书经省级或地级农发机构实地考察合格,可存入项目库,拟扶持项目从项目库中择优选择。

4、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或组织有关专家编制。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1)土地治理项目 1)项目背景,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现状; 2)水土资源评价;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4)治理范围、地点、规模; 5)工程量及主要工程、农艺措施; 6)项目区现状及工程平面布置图; 7)投资估算及筹资方案; 8)经2/3以上农户签字同意或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农民筹资投劳计划及自正文 第 3 页 共13页

愿开发证明材料; 9)综合效益评价; 10)组织实施和运行管理。 (2)产业化经营项目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环境影响评价,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项目组织与管理。

5、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申报单位一般应在上申报下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1)扶持对象:符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2)扶持方式: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产业化经营采取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两种方式,以贷款贴息为主。 1.4投入 农业综合开发实行“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 农业综合开发应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和投资政策。 1.5土地治理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扶持对象主要是农民。其主要特点是,按区域统一规划,按项目进

正文 第 4 页 共13页

行管理,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措施综合配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土地治理项目具体可以分为三类: 1.5.1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以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着重建设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和粮棉油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基地等; 1.5.2生态综合治理项目

以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为目标,着重改良草场、开展小流域治理和土地沙化治理等;

1.5.3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

着重结合中低产田改造,为不低于5万亩、不超过30万亩的灌溉面积提供水利灌排保障,直接改善项目区的水利灌溉条件。

土地治理项目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资金、地方财政配套、农村集体和农民筹资(含以物折资)投劳。

用于土地治理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全部无偿投入。

财政部依据各地财力状况分别确定各省地方财政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的配套比例。

农村集体和农民筹资(含以物折资)投劳,严格按照‘农民自愿,量力而行,民主决策,数量控制’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进行筹集,并纳入村内‘一事一议’范畴,实行专项管理。

土地治理项目管理分为四个阶段:

1、前期工作阶段

主要是按照农业综合开发有关政策规定编制开发区的总体规划,进行

正文 第 5 页 共13页

项目前期准备,编制项目前期建议书,建立项目库,按照规定编报规划设计与实施方案,由相关机构组织进行评估审定。

2、申报批复阶段

主要包括下达投资指标、编报项目实施计划、审批项目实施计划三个步骤。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下达中央财政投资指标和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编报通知,省级农发机构据以编制项目实施计划。

国家农发办主要批复土地治理项目实施计划的开发范围、任务及投资额等。

省级农发机构根据国家农发办的批复向下批复项目实施计划,并报国家农发办备案。

3、项目实施阶段

该阶段项目实施管理工作与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同步进行,具体程序严格按照农业综合开发有关资金和项目管理规定执行。其中:

(1)土地治理项目主要单项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主要设备和材料的采购,实行公开招标。

(2)主要单项工程的施工,由具备相应资质或能力的单位进行监理。 (3)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及农村集体、农民自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应推行公示制。

(4)土地治理项目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帐核算、专款专用’,财政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帐制。

4、验收管护阶段

主要包括项目验收和工程管护。农业综合开发竣工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的情况,项目建设任务与主要经济技术

正文 第 6 页 共13页

指标完成情况,主要工程建设的质量情况,资金到位及农民筹资投劳情况、资金使用和回收落实情况,工程运行管理和文档管理情况等。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一般由省级农发机构进行验收。国家农发办对项目竣工验收每3年进行一次考评。

土地治理项目竣工验收后,应当明确管护主体,及时办理移交手续。(管护主体应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护制度,保证项目正常运转,长期发挥效益。) 1.6产业化经营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的扶持,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从1994年开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中切出一块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

1.6.1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和资金安排的原则

1、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以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为指导,突出地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按“五个统筹”的要求,科学规划,精心布局;

2、规模开发,产业化经营

以‘龙头企业+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组织形式,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连片开发、规模经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依靠科技,注重效益

以科技为支撑,加大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力度,增强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

正文 第 7 页 共13页

益的有机统一;

4、公平竞争,择优立项

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完善竞争立项等市场机制,实现择优选项,提高产业化经营项目质量;

5、效益优先,兼顾公平

以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任务为依据,优化资源配置,适当提高沿海经济较发达、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等地区的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资金比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同时,保证其它地区必要的投入力度,实现共同发展;

6、突出重点,兼顾一般

以农业主产区和粮食主产区为重点,突出扶持优势主导产业,同时,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要求,突出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兼顾对农民增收致富带动作用较大的中小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7、集中投入,不留缺口

以资金投入控制项目规模,严格选项,宁缺勿滥,同时,科学确定项目投入规模,按项目管理资金,保证项目需要,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发挥效益一个;

8、奖优罚劣,激励竞争

以创新投入和管理机制为切入点,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完善奖惩政策,打破基数,克服平均主义,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1.6.2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分类设置和扶持对象

1、项目分类设置 (1)种植养殖基地项目

正文 第 8 页 共13页

主要扶持建设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发展畜牧水产养殖等。 (2)农产品加工项目

主要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粮油、果蔬、畜禽等主要农副产品加工能力。

(3)流通设施项目

主要扶持建设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市场流通设施。

2、扶持对象

重点扶持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含省级农发办事机构审定的龙头企业),同时适当扶持正在成长上升、确能带动农民致富、较小规模的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 1.6.3扶持方式

现行的扶持方式有三种:

1、有偿无偿相结合

原则上对具有一定规模和条件、资金需求量适中、经济效益较好、能够按期归还财政有偿资金的项目单位,采取有偿无偿相结合的扶持方式。这是目前中央财政扶持产业化经营项目的主要方式。

2、投资参股经营

原则上对投资规模较大、企业基础较好、带动能力强、资金需求量大、愿意国有资本参股的项目单位,采取投资参经营的扶持方式;这种扶持方式从2004年开始起步,已取得明显成效。

3、贷款贴息

对融资能力较强、能够从金融机构取得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贷款、符合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立项要求的项目单位,一般采取贷款贴息

正文 第 9 页 共13页

的扶持方式。 1.6.4立项条件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三种扶持方式,都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

2、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明显,原材料供应有保障;

3、开发产品科技含量高,竞争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大,销售方案切实可行;

4、技术方案先进可行,技术依托可靠,工艺路线合理;

5、辐射带动能力强,带动农户数量多,加工项目向农户采购的原料占所需原料的70%以上;

6、项目建设用地符合规划、合理节约、手续齐备;

7、低耗节能,符合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

8、投资估算合理,自筹资金来源有保障,筹资方案可行;

9、预期效益好,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财政有偿资金还款有保障。

2、项目单位应具备的条件

1、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了解农业综合开发的有关政策和要求,愿意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服务;

2、经营期在两年以上并连续两年盈利,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有较强的自筹资金能力;

3、近两年资产负债率小于65%,银行信用等级A级以上(含A级,未向银行贷款的除外);

4、财务管理规范,资产状况良好,不欠税、不欠发工资、不欠社会保

正文 第 10 页 共13页

险金;

5、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能保证项目按计划建成和财政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6、通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组织形式,与农户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7、具有较强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环保意识,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在稳定和平抑市场物价、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等方面,为国家分忧,为消费者减负,社会形象良好。

3、项目单位法人代表应具备的条件

1、法人代表的社会形象和诚信。有偷税漏税或者违反社会治安等不良记录的,实行‘一票否决’;

2、法人代表的知识结构、能力等综合素质。不仅自身具备完成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相适应的能力,而且应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1.6.5项目管理的基本程序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的三种扶持方式,项目管理程序基本相同,但也各有侧重,大致梳理如下:

1、有偿无偿相结合的扶持方式

1、国家农发办发布项目申报指南→

2、项目单位通过当地农发办,逐级申报至省级农发办→

3、省级农发办建项目库,进行初步筛选→

4、国家农发办下达申报项目通知、指导性投资控制指标→

5、省级农发办进行重点项目申报,组织对一般项目评审→

6、国家农发办组织对重点项目进行评审,下达立项通知和正式投资指标→

正文 第 11 页 共13页

7、编制初步设计,并由省级或地级农发机构组织审定,或委托相关技术部门审定→

8、省级农发办编报重点项目计划和一般项目备案材料→

9、国家农发办批复重点项目计划,提出一般项目备案意见→

10、项目实施→

11、统计、项目验收、验收考评。

2、投资参股经营方式

1、国家农发办发布项目申报指南→

2、项目单位通过当地农发办,逐级申报至省级农发办→

3、省级农发办进行初步筛选→

4、国家农发办下达申报项目通知→

5、省级农发办进行项目申报→

6、国家农发办组织评审,并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评审可行的项目进行资产评估→

7、国家农发办下达审定意见→

8、国家农发办与省级农发办签订委托监管协议→

9、国家农发办下达参股资金→

10、省级农发办授权资产运营机构进行运营→

11、资产运营机构独立实施资本运营。

3、贷款贴息方式

1、国家农发办发布项目申报指南、下达项目申报通知→

2、项目单位取得贷款(或取得银行同意)后,通过当地财政(农发)部门,逐级申报至省级财政(农发)部门→

3、省级财政(农发)部门进行审查、核实,对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汇总,

正文 第 12 页 共13页

填列《农业综合开发中央财政贴息项目审核汇总表》报国家农发办→

4、国家农发办进行审定,并下达立项通知→

5、项目实施→

6、原则上一年后,凭立项通知、借款合同、借款凭证等,按要求实行县级报账。 正文 第 13 页共13页

第5篇:台州中心城市发展城市综合体发展模式选择

相对于

一、二线城市而言,台州作为三线城市,经济总量和消费人口相对有限,对于“城市综合体”的开发经验非常缺乏,并且占地面积相对较大,所涉及物业类型多、开发周期长、投入巨大、开发及商业运作难度高,同时又关系到台州中心城市区域的地标形象和区域发展,所以必须要用新的商业地产开发思维进行精心策划,以期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商业开发效益的最大化。

台州中心城市的城市综合体功能空间组合选择及规模,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及规模相适应。大型城市综合体适合经济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和省会(即

一、二线城市),这些大型的城市综合体一般由高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酒店式公寓、大型综合购物中心、独立商铺及街区、市民广场及大型高尚居住社区等组成,而与地级市等三线城市相适应的城市综合体,其功能空间组合相对少一些,规模也会小一些。一般来说,酒店功能或者写字楼跟购物中心功能是城市综合体最基本的组合,但考虑到台州这个城市综合体是在一个相对人口集中度不高,且位于三个城市中间的位置,因此如何汇聚人气应该成为最关键点。

商业地产的金科玉律:“人气定生死。”结合城市综合体位于台州绿心核心地带,配合东山湖——飞龙湖区块整体的建设规划和台州市重点打造旅游城市的规划,可以重点发展以自然景色和购物公园结合,集休闲、居住区为主要载体的城市综合体,而不去建设一般

一、二线城市重点打造的,以高星级酒店和高档写字楼为主的大型城市综合体。一般而言,休闲为主的购物公园的建成,可以吸引更多的台州中心城市各区域市民来此购物、休闲和居住,这样不仅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也可以满足融合台州中心城市发展的社会价值,真正发挥这个城市综合体在中心城市相向建设,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第6篇:投资城市综合体

投资城市综合体?利益前提下草根投资者理性投资应慎重据悉,2011年1至7月国内排名靠前的地产大鳄都在哈投资建设城市综合体,数量多达10余个,而投资额高达上千亿元。在“限住不限商”的时期,商业地产的前景展望对于哈尔滨这块商业综合体的新生儿来说,百姓投资置业是否会有新的航向?而对于新近的综合体开发商来说在哈尔滨投资是场赌博,赢则誉满全场,输则前功尽弃。而对于草根的投资者们来讲难道赌注不会更大吗?

2011年哈尔滨将有包括鲁商、华润欢乐颂在内的10余个城市综合体进驻,这一个个大型商业项目进驻哈尔滨对于哈尔滨市民来说也许是个投资的新的起点。但其中的隐性消费及投资风险回报的概率指数也让新鲜的投资者们浅尝辄止。一时的兴奋和冲都是否可以在短在短时间内转化成理性投资,借用股市名言:“投资有风险,置业需谨慎!”

华信集团营销总监邓国伟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一般商铺除了要交付购买的成本外,还有一些隐性的成本因素,比如空调费、物业费、商业管理费等,这些往往被一些投资者所忽略。加之现在房价上涨的速度远远大于租金上涨的速度,所以投资回报率就不会那么可观。但全加起来这些因素还是比住宅的投资回报要大,当然承担的风险也比较大。”

这也就说明投资商业综合体的回报率很大但是隐性的资金投入也会让部分人群陷入投资危机,在贷款数目较大的情况下再负担更多的隐性消费,对于草根的投资者们来说是个更大的风险,而投资回报率的等一切的回报数字也只是观望而言,真正的回报还是要等到几年后真正的商业正红时,才敢断言。

但百姓消费者对目前在售商业项目的选择上,例如8月13日开盘即售罄的哈西万达广场是广大投资者最为认可的项目,其次是远大购物广场、西城汇、南极国际、上实海上银座。位于松北区和群力新区的润恒国际、金中环商业街。这些都表明,城市综合体进驻哈尔滨的前景是美好的,可是对于应慎重理性投资的百姓投资者们来说,投资综合体是否可以发家致富,从长远来讲,可以。但是,如果您腰包里的信用卡不是特别的够,身上的负债还能够承担,不是光靠喝珍珠翡翠白玉汤过日子,想着如何一个鸡蛋可以发家致富的话,投资城市综合体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7篇:城市综合体建设

“城市综合体”就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在经历了将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严格区分的时代后,人们发现,单一的地产开发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居住要求,不能适应地产的迅速发展,开创一种崭新的地产开发模式就成为地产商们面临的课题,综合体建筑模式正在挑战国外最先进的地产开发模式。 我市在城市综合体建设上的突出表现,就是济南万达广场的成功建设。济南万达广场位于市中区,经二路以南,经四路以北,顺河高架以西,纬一路以东围合的城市中心黄金区域,是万达在全国开设的第一家A级店。

大型城市综合体建筑必须拥有齐备的生活系统;集公园、公寓、商场、写字楼、餐饮、休闲、娱乐、会所于一体。城市综合体属于综合性物业,最可能分布于城郊结合部,这样才能获得足够大的开发地块,以保证有足够的空间实现低密度的建筑模式。济南万达广场项目总用地面积345亩,由城市高尚社区、5A级写字楼、超五星级酒店和大型购物中心组成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入驻品牌也有世界知名品牌,万千百货、ZARA、星巴克、金韩宫,另外也有大型电玩城、KTV、影院、五星级酒店入驻,丰富了万达广场的各种功能。

城市综合体的每种功能有其特定的运行时间范围,城市综合体将不同时间段的功能组织在一起,使其保持24小时的繁荣,提高了综合体的使用效益。城市综合体内各功能在时间上的衔接,使其各部分的活动组织有序,而且各部分的使用也能相互补充。

济南万达广场周边汇集了省委、市委和市政府等重要党政军机关60多个,鲁能集团总部、华电国际等大企业;实验中学、育英中学等省市重点学校;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总部;五龙潭、趵突泉等旅游胜地;长途汽车东站、火车站等交通枢纽。济南市将充分发挥经四路、经七路金融商务聚集优势,打造纵向以纬二路、顺河高架为主,横向以经四路、经七路和经十路为主,呈“两纵三横”的网格化金融商务中心区布局。济南万达广场的诞生,将为中央金融区树立世界级的影响力,带动区域变身为济南的“华尔街”。

城市中央居住所追求的国际性、人文性、舒适性、多功能的复合性通过万达广场完成“城中之城”的生活方式,体现了济南城市中心的精神复苏与强大的生命力。城市综合体既有大众化的一面,同时又是高科技、高智能的集合。其先进的设施充分反映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这种建筑形式产生的重要因素。 城市综合体的出现是城市形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因为城市本身就是一个聚集体,当人口聚集、用地紧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这个区域的核心部分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综合物业。随着开发商开发规模的不断增大,规划了办公、居住、商业设施等多种独立场所,并通过一个连廊或其它各种形式将它们联结在一起,形成新型的独立式的城市综合体。

上一篇:三级技能知识点下一篇:高三上期家长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