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城市绿化

城市绿化 篇1

一、城市。山水城市。园林城市

1.城市。山水城市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高效利用资源,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区域,也是先进生产力最集中的地方。

人类社会经济和文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城市是用古代石头写成的人类历史”、“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中国古代文化长盛不衰是与古代未曾出现过城市衰落的历史有关。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中国文化得以完整的传承。中国早在夏代(公元1771-2007年)既有设防城市,齐国临淄古城人口7万户,约30万人,面积32平方公里。城中有大型建筑的夯土台及陶管排水,如梧台。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对中国城市建设提出山水城市的科学设想:即把中国传统的山水诗词、山水画、传统山水园林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使远离大自然的人们,返璞归真,享受自然与物质之美。

同时指出,城市“兴建起一座座长方形高楼,外表如积木块……,人们见不到绿色,连一点蓝天也淡淡无光,难道这是中国21世纪的城市吗?”钱先生一针见血指出城市的通疾,并勾绘出一幅21世纪中国的山水城市蓝图。

关于城市建设,古人在构城理论中指出“依山者甚多,亦须有水可通舟楫,而后可建”,滨水而居住往往是城市发展的起点。《管子》书中写道:“凡立国者,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由此可见,自古以来任何城市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城市山水骨架,及道路空间结构体系。

城市的发展过程,也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过程。人类经历了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及创造生态环境的过程,反映了人们环境意识的深化和提高。

二、园林城市是山水城市的升华

在城市建设中各种评比名目繁多,五花八门,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要求,定下指标,调动各城市的积极性。对城市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如卫生城市、旅游城市、文明城市、环保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等等。但纵观各类活动,大多为专业性运作,缺乏综合性、系统性。只有园林城市的创建是多行业、综合性、系统性活动,是集大成者。园林城市具备以下特点:

1.科学规划设计,构成布局合理,均衡的绿地系统;

2.突出生态效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生态系统;

3.实施自然与艺术的融合,提高景观环境质量,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

4.以植物创造景观,多种植物科学配置,互生共存,促进生物的多样化;

5.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崇尚自然,返璞归真,创造舒适、安全、健康、方便的生活环境,得民心、顺民意;

6.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政府组织、群众参与,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7.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

8.以保护为主,全面保护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文物古迹、人为景观,延续和发展城市文脉,增加时代特色。

1.科学规划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突出生态效益,要求绿地分布均衡。比例、结构科学合理,要形成完整统一的有机绿地系统。规划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不但具有完整规划,还包含城市景观

容貌、绿地建设。如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形成有机的完整体系。另外有园林工程建设、生态建设、市政建设,及先进的基本指标。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城区33%、县城30%;绿地率:城区28%、县城25%;人均公共绿地:城区8平方米、县城6平方米。宏观概念上还包含了景观、文化、功能、艺术、生态环境等。

2.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所形成的一个生态功能单位。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在人类出现以前,生态系统表现为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和非生物之间通过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维持生态平衡。能量来自太阳,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将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分子。这个系统在循环代谢过程中,各成分之间相互补充、调节,保持系统的动态平衡。如草→动物。

人类出现后,自然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人→环境相互作用,不断改变影响其物质和能量循环。植物→人,植物→食草动物→人,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人三种食物链形式。植物是关键,必须防止仿生植物。仿生植物无疑为慢性自杀。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保持城市生态平衡、改善城市面貌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托条件。只有搞好城市绿化,创造优美、清新、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在城市周围、城市功能分区的交界处形成较大规模的绿化隔离带,不仅能够防风固沙、减轻污染、净化环境,还有利于优化城市布局,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大环境绿化工程,加快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是结合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显山露水透绿工程。城市市区中的山体和河渠、湖泊、近海等水体,都是城市绿化的特殊地段。搞好这些地段的绿化,既能够把新鲜空气引入城市,提高城市生态质量,又能改善城市环境景观,使城市特色更加鲜明。“显山”,就是分期分批拆除市区内所有侵占山体的违章建筑,恢复植被,搞好绿化,还山于民:“露水”就是分期分批拆除市区所有侵占水面、河道、海岸的违章建筑,结合水环境整治,绿化濒水地段,还水于民:“透绿”,就是拆除所有侵占城市道路搭建的门头房、商亭、棚厦,拆除实体围墙,搞好道路绿化和庭院绿化,使庭院绿化与道路绿化浑然一体,还绿于民。

3.园林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早在三千年前就有“宥”的出现,降至秦汉,仿海上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在园林中挖池堆山,再现海上仙山的意境。魏晋南北朝,是混乱的年代,也是文化发生转折时代,思想开放,不拘一格,形成文人园林和寺庙园林。唐宋以来传统的中国山水诗词,山水画融入园林之中,园林具有诗情画意。

①中国在园林中讲求自然美,深受古代自然美学的影响,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认为自然美在于比德。君子比德思想对园林发展影响很大,这种用自然来比拟人的性格是一种移情思维方法。如以石代表忠贞、正直,故而文人爱石。以石之品行象征刚正不阿。山石成为园林造景重要手段。道家崇尚自然,追求虚静和无为,符合文人怀才,隐以山林,逃避现实的心境。借山水之情,抒发自然情怀。而兴文人园林,同时对中国古代园林空间布局有较大影响。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作为儒家“有为”思想的互补。而以“自然为万物之本”和讲求自由布局也是对古代对称布局的互补,促进了园林发展。

②中国园林追求意境:

所谓意境,就是主观的意、情、神和客观的境、景、物相结合,相互渗透的艺术整体。是体现主观的生命协调和客观的场景的融合,既情景交融,是美的创造。

中国园林还是通过空间的组合、比例、尺度、色彩等手法的运用,形成具有鲜明艺术形象,创造灵活空间,引起人们产生联想、共鸣,形成意境。亦称“象外之象,弦外之音。”园林是综合艺术,不仅利用自然山水创造真景,反映真境,还利用诗歌、绘画、书法反映虚境。创造具有诗情画意的空间,追求清新雅致的精神世界,在追求情、境的同时,亦追求空间中趣的韵味,园林是寄情的载体。充分反映历史文化、民俗民风和时代特色。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标准。园林艺术反映特定的时代精神。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园林更应当突出民族特色的时代性,时代声音,民族呼唤。反映艺术的本源精神。

突出城市文化和民族特色。如园林小品、标志性设施、雕塑,特色鲜明,艺术性高,与周围环境协调、美观,充分展示历史文化风貌,亦满足现代人们对交往性、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多样性、多功能、多景观、多信息的追求。

4.植物造景,科学配置,互生共存,促进生物多样化

城市绿地是城市景观构成的主题载体,采用植物造景东西方各有特点,西方要求体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指导思想,其设计从人的理念出发,正形化、图案化。在强烈追求中轴对称、成排成行、方圆规矩布局中,也有树坪、绿篱,树木修剪成各种造型,或形象。(中国一度出现盲目的西方热。)

中国园林,强调借花木表达思想感情。以中国画论为理论基础,追求自然山水构图。寻求自然风景,对树木不正形。善于应用植物题材,表达造园意境。或以花木为造景主体,创造风景点或主题花园,如玉兰堂、海棠院、曲院风荷、梨云伴月。

植物是有生命的园林材料,自然界的植物素材主要以树木花草为主。我国有世界园林之母的誉称。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不同,配置方式不同,可以形成不同特色。同时受气候影响,有季相变化,虽不同时间,不同光照,而产生绚丽多彩的景观,应按“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以种植树木为主,努力建设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力争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确保到2005年达到38%,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为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而对这种省情,我们在城市绿化中必须坚持节约用水的原则。前几年,各地在绿化建设中搞了一些草坪,虽然在迅速改变城市面貌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带来了养护特别是耗水方面的负担。有关专家算了一笔帐,植一平方米草坪的投入,是种植相同面积乔木、灌木的20倍;每年的维护管理费用,是树木的5——10倍,一般每3年还需要更新一次。草坪需要经常浇灌,每平方米草坪每周浇一次水,一般需1.2吨的耗水量,造成极严重的水浪费。同等面积的乔木与草坪的生态值相比,吸收二氧化碳量、释放氧气量、蒸腾水汽量、蒸腾吸热量等,分别是草坪的27.2倍、25.5倍、23.3倍、32.2倍。

要调整绿化种植结构,少种草,多栽树,大力发展节水型绿化。今后,各城市在绿化植物的配置上,一定要多种乔木,多种大规格苗木,严格控制搞草坪,特别要控制冷季型草坪。在植物选择上,要适地适树,多种植耐旱、节水、涵养水源的植物,积极发展和推广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要充分考虑自然植物的共生互补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尽力把乔、灌、花、草结合起来,形成最佳的景观,发挥遮荫、降温、除尘的最大效能。在绿地浇灌方式上,要积极推广滴灌、喷灌、微灌、管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减少漫灌,尽可能的减少绿地养护的耗水量。

公园突出植物造景,绿化面积应占陆地总面积的70%以上,绿化种植植物群落富有特色,维护管理良好。推行按绿地生物量考核绿地质量,园林绿化水平不断提高,绿地维护管理良好。城市广场绿地率不低于50%,植物配置讲求落叶乔木为主,乔、灌、花、草合理搭配。

加强科研,进行引种驯化,增加植物品种。但反对盲目引进,造成巨大损失。有一所名牌大学,知名教授,竟干了荒唐事。如:花20万元在极低温度-20℃下,引毛竹、引香樟;在-22℃环境下,引广玉兰221株、棕榈409株、罗汉松784株、蚊母1338株、石楠1935株、海桐3601株、十大功劳5997株,这不是天方夜谭吗?出现在一块绿地上,而且是偏盐碱地带。科学性在何处?职业道德在哪里?用金钱能买来北国江南吗?

5.以人为本,崇尚自然,天人合一,创造舒适、安全、健康、方便的环境

绿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百姓,使绿地分布尽可能均匀,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城市绿化带来的好处。要突出抓好城市中心区公共绿地建设,结合旧城改造、产业结构调整、大型市政项目建设、污染工厂搬迁和拆除违章建筑等,降低建筑密度,置换出一定的开敞空间用于绿化。要按照500米左右的“绿地服务半径”,均匀分布公共绿地,使市民走出家门500米就有一个休憩游玩的场所。要抓好主次干道和街巷绿化,采取栽大树、速成荫的办法,因路造景,因景配绿。要着力抓好住宅小区特别是旧小区的绿化,拆除原有住宅小区内的违法建设,动员广大市民搞好绿化美化,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要抓好企事业单位的庭院绿化,扩展绿化空间,改善工作环境。

同时,从文化、美学,人的视觉、意向、心理感知等方面,赋予园林规划的更多的人文关怀。从整体上控制并营造城市景观的独特性,连续性,使人得到更多的享受。

服务半径是衡量绿地体系科学性、均匀性和服务性的重要标准。对于公共绿地更应强调,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景观、防灾作用的城市绿地。如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等。

6.创建园林城市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城市强调复合多层次的城市线性结构,体现生态自然与城市现代化的融合,景观与功能的结合。因而创建园林城市是全民参加、社会总动员的系统工程。

各部门应相互配合,形成共同推进城市绿化工作合力。城市绿化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许多方面,关系到一些部门、单位和居民的利益。如建设、规划、城管、房管、林业、农业、国土资源等部门。城市化的本质是集聚人、财、物,只有把周边的生产要素积聚到城市中来,城市才能生存,才能发展。历史证明,不少曾经商业繁荣、人口众多的城市,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而逐渐衰落。搞好城市绿化,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建立起保护城市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当前,城市之间的竞争就是环境竞争,哪个城市环境好,哪个城市就能吸引人才、吸引资金。一些城市的发展和繁荣的经验证明,人居环境质量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城市绿化不仅美化市容,而且可以造就丰富多彩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景观。要增强城市竞争力,必须搞好城市绿化,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7.提升城市品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工程

园林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园林城市是增强城市竞争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争取主动的必然选择。城市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他永远处在变化之中,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对城市建设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市场从多方面对城市建设进行调节。这就要求城市的规划要具备弹性,适应城市发展。为城市生命历史和生存状态提供连续的空间,以适应城市发展多种可能的需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园林绿地系统规划通过勾建合理绿地布局,以及对城市中各类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规划,保持和优化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引导市民生活方式的健康趋向。同时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挖掘用地优势。协调城市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优化布局,充分发挥各项绿地的功能以求整

体利益的最大优化。并在用地上保障城市发展形态,控制城市的无效蔓延;从功能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利用公共绿地建设,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提升,带动经济效益提高。绿地的建设对周围经济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8.园林城市以保护为主

园林绿地系统建设,重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自然景物、地形地貌、文化古迹、人文景观,延续和发展城市文脉,用绿色承载历史,用植物描绘春秋。实施大环境绿化,形成城乡一体化,按照城市卫生、安全、环保的要求建设防护绿地,防止风沙灾害,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全面治理规划区的河、湖、渠,形成园林景观,治理污水,防治大气污染。

努力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生态系统内,共生互利,使系统内获得多重效益。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文化资源在保护下协调共生,绿地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协调共生等。湿地保护应特别强调:

国际湿地公约中,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滩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作为生物多样化和物种资源的集中聚集地,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如抵御洪水、调节径流、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又是陆地上天然蓄水库,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地。生态环境相当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城市绿化 篇2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诞生初期, 主要以狩猎和采撷野果等为生, 完全处于野生状态, 与其它动植物等共处于一个和谐的自然系统之中。人类进化始于农业社会, 此时人类转向种植生产和有规模的聚居生活。到了原始社会末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手工业与农业分离,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引起了商品生产的萌芽和发展, 商品交换日益扩大和繁荣, 逐渐形成了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体的城市。农业的发展产生剩余产品, 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城市工业的出现和集聚推动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和需求的多样化, 促进城市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逐步提高, 大批剩余劳动力输往城市, 又进一步壮大城市规模。对外交通运输是城市对外联系的纽带, 也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随着生产地域分工深化, 区际空间联系加强, 一些交通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出现以转运和区际贸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

2 城市异化现象

城市是人类的创造物, 是人类的主要聚集地, 是人类发展的方向, 这是历史已经证明的事实, 是不可能逆转的。但是, 工业革命以后,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人们大量涌进城市,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环境问题逐渐暴露, 终于在战后经济高速发展中爆发了环境危机。就城市而言, 由于兴建城市, 大量自然土地及其植被被侵占, 并且被大面积硬化, 形成了所谓的“城市板结现象”或称“城市异化现象”。结果是 (1) 热辐射被硬质覆盖层贮存和释放, 形成城市“热岛”; (2) 雨水无法自然返回大地, 致使城市地下浅层水源干枯, 地表水面萎缩; (3) 城市排水管网负荷与日俱增, 城市基础设施不堪重负, 城建价格不断上涨。同时, 城市交通拥挤, 噪音、粉尘充斥, 各种城市病相继出现……城市失去了良性自然生态循环, 城市人居环境日渐恶化。

3 绿化的多种效益

绿色植物具有光合作用、蓄水性、过滤性等生态习性, 一定规模的绿色植物可以调节温度、湿度、遮阳防晒、降低辐射、防风抗风、屏避噪声和有害射线, 可以改善房屋的热工性能、滞尘防污染、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等。可以起到软化城市空间、净化城市环境;整合城市形态, 协调城市景观;丰富城市物种, 美化城市生活的功效。因此, 世界各地都非常重视城市绿化。城市绿化具体来说有如下几方面的效益:

3.1 生态效益

维持碳氧循环平衡, 资料显示, 城市空气中, 二氧化碳的含量若从正常的0.03%增加到0.05%就会使人感到不舒服;达到0.2%开始对人体健康有害;达到1%可使人死亡。据国内一项研究, 通常1hm2阔叶林1d可以吸收1t二氧化碳, 放出0.73t氧气。如果一个成年人日需氧气0.75kg, 排出二氧化碳0.9kg, 则每人有10m2森林面积就可以耗掉他呼出的二氧化碳并供给需要的氧气。

(1) 调节温度。据前苏联学者研究, 夏季绿地温度比硬地低约14.1℃, 公园里较一般建筑院落里低1.3~3℃, 较建筑组群间低10%~20%, 无风天, 绿地凉爽, 空气还会向周围炎热地区流动而产生微风, 可以大大缓解城市热岛现象。

(2) 调节湿度。由于植物叶面具有蒸腾水分的作用, 所以树林内的湿度一般比空旷地高7%~14%, 大片绿地调湿范围可达树高的10~20倍距离。

(3) 保土蓄水。绿地可以防止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 保持土壤水分, 增加空气湿度, 减少地面反射热。

(4) 防风抗风。大面积树林可以调节近地风速, 风灾时可防风, 无风时可以向空旷地流出凉爽的森林风。

(5) 过滤尘埃。据估计, 绿地中空气含尘量较街道少30%~50%。

(6) 杀菌作用。据前苏联学者的研究, 杨、圆柏、云杉、桦木、橡树等能分泌杀菌素, 杀死结核、霍乱、赤痢、伤寒、白喉等病菌。据法国学者的研究, 城市百货商店空气中细菌数高达400万个/m3, 林荫道58万个/m3, 公园1000个/m3, 林区仅有55个/m3。

(7) 吸声减噪。树木对低频段的声波有明显的吸收, 阔叶乔木树冠大约能够吸收到达树叶的噪声声能的26%, 其余的被反射和扩散。无树的高层建筑街道比有树的人行道噪声高5倍。行道树在夏季叶密时, 可以降低7~9d B。据日本研究, 公路两旁各植15m林地, 乔灌木搭配, 可以减少一半交通噪声。

(8) 卫生功能。树木花草的姿态和季相色彩变化, 对人的精神健康有益。据研究, 人的脉博在绿地里可减少4~8次/min, 等等。

3.2 社会效益

城市绿化有利于扩大绿色视野, 营造城市整体环境美, 有利于调节人体机能提高工作效率, 有利于增进人体健康。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交流的户外空间, 可以营造一定的景观文化, 陶冶人们的情操, 提高生活质量。

3.3 经济效益

城市绿化不以经济效益为主, 但是, 局部是可以赢利的, 如收费公园、都市农业、风景区、花卉盆景销售等, 而城市绿化的间接效益要比直接效益更大。据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 间接效益要比直接效益大18~20倍。

可见城市绿化具有多种效益, 尤其是生态效益对优化城市环境十分显著。

4 如何进行城市绿化工作

“九五”以来, 我国各地也开始有规模的城市绿化工作,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程席卷全国, 城乡各地绿起来了。但是, 在当前城市绿化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绿地结构不合理, 重景观轻生态的问题, 个别单位片面发展草坪, 一些区域绿地中乔木比例过小, 使绿地生态作用大大减弱;道路遮荫树偏少的问题, 由于城市发展, 道路改造拓宽, 数十年的大树被迫更新, 新栽树一时难以成荫, 有的地方以花草代替原来的树木更无荫可言, 城市道路缺少树阴, 致使市民夏季饱受日晒之苦;常绿树比例过小的问题, 冬季缺绿情况突出;绿化树种、色彩单调的问题, 观叶、观花、观果、观枝干等的植物培植不合理, 不能形成丰富的景观和季相变化等等。那么, 城市绿化工作应当如何进行呢?笔者认为, 城市绿化首先要做好整体规划, 根据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绿径理论和生态网络理论, 城市绿化工作应当统筹规划, 将城市绿地、城市森林、地面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结合起来, 在城市有限的空间里, 尽可能地扩大绿化范围, 形成立体绿化;将城市绿斑绿带绿楔等连接起来形成生态网络, 既充分发挥绿化的生态作用又可以塑造城市形象, 发挥出绿化的多种效益。其次要提高城市绿化的科研和技术水平, 研究适合当地的植物品种、栽种方法、优化措施等, 避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甚至环境的破坏。在完成了绿化之后, 做好日常的维护管理非常重要, 是保证花草树木枝繁叶茂、始终发挥绿化的最佳效益的关键。最后还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使人们懂得爱护花草树木, 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在爱护自己, 保护自己的健康, 随意踩踏花草, 滥伐树木, 将会破坏环境, 最终将危及人类的生存。

5 结语

有人将城市绿地形象地称为城市之肺, 可见城市绿化工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之大, 因此, 做好城市绿化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城市绿化是现代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人们的生活习习相关。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 绿化我们的家园, 优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消除城市异化现象, 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功能, 健康地生活吧!

摘要:文中阐述了城市产生的过程及城市环境恶化的原因, 介绍了植物绿化效益, 绿化对城市环境的重要影响, 并对如何进行城市绿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城市,绿色植物,城市异化现象

参考文献

[1]李敏.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戎安.德国城市建筑环境大面积植被化研究[J].环境保护, 2003, (10)

[3]王保忠, 等.城市绿地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汇刊.2004, (2)

城市绿化与健康 篇3

早在本世纪30年代,医学界就有人用空气负离子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当你漫步在林间小道、绿树成荫的公园或海滨、瀑布旁,会感到空气清新,身心舒畅,这多半是空气负离子的功劳。评价空气质量的优劣主要看干净空气中所含负离子数量的多少,根据国内外的资料,城市室内空气中负离子数目仅为每立方厦米40~50个,城市室外也仅100~200个左右,而在城市街道绿化地带负离子就比一般室外多一倍,公园可达400~1000个,而在海滨,瀑布、森林地区竟可多达一、二万个以上。如果城市绿化程度高、林木覆盖,绿草如茵,则能使空气维生素增多,而空气维生素的增多能增强体内新陈代谢,提高免疫能力,加速疲劳消除,刺激造血功能,由于负离子有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速度,因而对多种疾病有辅助治疗之效。

城市的绿化,还有助人们的良好情绪,绿树掩映,空气清新,满目苍翠的环境,会使人心情愉快安静,工作之余,漫步其中,那真是心旷神怡。

城市绿化指导意见 篇4

一、天津的立地条件天津地处北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冬春季干旱多风,年降雨量约556mm,且多集中于夏季。市区及其东部区域为退海地,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粘重、通透性差,乡土植物种类较少,城市绿化需采取工程措施,实施绿化的自然条件较差。

二、园林景观设计指导原则

㈠适地适景、因地制宜原则。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自然美与几何规则美结合,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则自然,宜规则则规则。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㈡植物造景为主原则。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

㈢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

㈣生态建园与文化建园结合原则。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又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

㈤以人为本原则。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入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给人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㈥地方特色原则。从天津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脉融入园林设计,利用好耐盐碱植物和天津的自然水系,创造富有水乡情调和田园气息的“津味”园林。

㈦整体协调原则。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

㈧整旧如旧原则。老公园、旧绿地的改造要保存其流风遗韵和历史信息,尽量保存古树、大树、建筑和旧有布局。

㈨师法自然原则。师法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造园达到“虽如人做,宛自天开”的效果,绿地要开放、简洁明快。掇山叠石要有山野之味,理水造池要有水乡之韵。

㈩继承与创新结合原则。融会贯通古今中外园林艺术,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园林设计始终与时俱进,富有时代新意和内涵。

三、绿化种植结构指导原则

㈠基本原则

1、适地适树,适地适草,分类指导原则。绿地功能和布局要求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植物种植结构也应不同,宜树则树、宜草则草,使绿地在造景、绿化、美化等方面发挥最佳综合效益。

2、乔木为主,乔、灌、花、草、藤复层栽植原则。合理密植,达到单位绿地面积生态效益最大化。

3、乡土树种为主原则。利用好乡土树种、草种来体现地方特色。

4、植物多样性原则。主要通过植物的丰富度来体现。

5、速生与慢生、常绿与落叶、名贵树种与经济树种合理搭配原则。

6、利于绿地稳定、节水、可持续发展原则。根据绿地开放程度和人对绿地的影响来选择植物。 ㈡种植结构总的指导参数

1、总量控制,1/4原则。即25%的乔木,25%的灌木,25%的地被草坪,25%的硬质地面和小品。

2、天津绿地总体的树草比为7.5:2.5(非林下草面积)。

3、常绿乔木:落叶乔木之比为1:4,常绿灌木与落叶灌木之比为1:3。

㈢不同类型绿地的“树单位”和植物丰富度参数

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生物多样性原则,提出“树单位”和植物丰富度概念,目的是使园林绿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形成群落结构稳定、植物种类丰富的绿地。确定“树单位”,保证了树木在绿地中有充足的位置,满足“树单位”要求后,树下草越多越好,达到多种树和林下草并举的目的。

“树单位”是“百平方米树木量”的简称,指每100平方米绿地拥有“乔木单位”的量,尤其是优势树种所覆盖的地面。包括乔木、灌木、绿篱所覆盖的地面。“树单位”用T(英文Tree)表示,“乔木单位”是指一株成年乔木树冠所覆盖地面的面积。1株乔木相当于1个“乔木单位”;3株灌木相当于1个“乔木单位”;50株月季相当于1个“乔木单位”;10延米绿篱相当于1个“乔木单位”。

植物丰富度是指每个完整绿地拥有的植物种类。植物丰富度用S(英文Species)表示,植物丰富度和绿地的面积有一定的正比关系,绿地面积大,植物种类就应该多,反之,则少。为了便于处理植物丰富度和绿地面积的关系,特规定各类绿地达到植物丰富度指标时的参考绿地面积(用Sq0表示),绿地面积小于此数,S值可适当减少,绿地面积大于此数,S值可适当增加。

以下绿地的“树单位”和“植物丰富度”的确定,是以结构较为稳定的具体绿地(以上)为基础,结合绿地功能测算出来的,较符合天津的实际。

公共绿地:

广场绿地:T≥2;S≥25(Sq0=1ha)

滨水绿地:T≥5;S≥40(Sq0=3ha)

大公园绿地:T≥7;S≥110(Sq0=100ha)

中公园绿地:T≥6;S≥65(Sq0=30ha)小公园绿地:T≥5;S≥40(Sq0=2ha)

居住区绿地:

居住区绿地:T≥7;S≥40(Sq0=1ha)

专用绿地:

清洁型工厂绿地:T≥5;S≥35(Sq0=0.5ha)

污染型工厂绿地:T≥9;S≥20(Sq0=0.5ha)

部队、院校绿地:T≥6;S≥60(Sq0=5ha)

医院绿地:T≥5;S≥30(Sq0=0.5ha)

机关绿地:T≥5;S≥30(Sq0=0.5ha)

屋顶绿化: T≥2;S≥20(Sq0=0.3ha)

道路绿化:

街景绿地:T≥4;S≥40(Sq0=0.5ha)

立交桥绿地:T≥5;S≥30(Sq0=1ha)

防护绿地:

环线绿带:以乔木为主,以乡土植物为主,营造多树种复层混交林带。

海岸防护林地:用耐盐碱的乔木、灌木和盐生植物营造混交海岸林带。

四、落实措施

㈠加强园林设计的审查管理,推出《绿化设计报批细则》,按照相关程序对重点绿化工程及大、中型绿地建设方案进行审查,盖章后方可实施。

㈡建立园林绿化设计方案专家审查机制,同时组织专家定期点评讲解优秀设计方案。

㈢搞好园林设计方案征集竞赛和园林设计创意大赛,培养并推出园林设计大师。

㈣定期培训设计人员,组织设计人员到国内外考察、观摩学习。对设计人员的植物学知识进行培训考核,尽快使设计人员掌握新植物材料的生物学特性。

㈤建立设计人员设计前到现场调查勘测制度。设计前,设计人员必须对设计对象的地形、水体、植被、周围环境、历史沿革进行调查研究。

㈥编辑《天津树木》和《天津园林物候》,便于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参考查询植物形态和习性。 ㈦制定天津市树种五年应用计划,落实苗木生产和储备。

第2 / 3页

㈧引种、驯化、繁育、推广彩叶植物、观果植物、观花植物、宿根花卉、地被植物、爬藤类植物等。开发利用天津本地盐生和水生等植物资源,改变“杂草必除”的观念。

城市绿化英语作文 篇5

Nowadays, motorcycles are popular around us. They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transport in Chinese cities. Compared with the bike and the car, the motorcycle has its own advantages. First, it is quite flexible. When there is a traffic jam, it can go through the cars that are held up in the street. Besides, it doesnt consume much petrol. Most important of all, it can carry another person at the back. But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 The negative aspects are also apparent. To begin with, its very complicated to get qualified fur riding a motorcycle. Youll have to go through a series of procedures to get a riding license. Furthermore, the maintenance is expensive. Worst of all, it costs a big sum of money to pay fur the license plate, especially in big cities.

In conclusion, it has both favorable and unfavorable aspects. However, if the authorities concerned simplify the procedures and reduce the cost of the license plate, the motorcycle will be accepted by more people.

高一城市绿化英语作文 篇6

Many things have been done and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greenization of our cities in recent years. Many trees have been planted and much care has been taken of the planted trees. But, in spite of all this, greenization in the cities in China is far from satisfactory compared with cities in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For example, the green space for every people in Shanghai is only 2 square meters while that of the people in London exceeds 20 square meters.

许多事情已经做了很大的进步已经在我们的城市,近年来绿色化了。许多树木被种植的照顾已采取植树。但是,尽管如此,在中国的城市绿化是远远不能令人满意,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城市相比。例如,在上海的每个人的绿色空间只有2平方米,而在伦敦的人超过20平方米。

We can benefit much from the greenization of our cities. First, trees absorb carbon dioxide which is harmful, but produce oxygen which is essential to human beings. Secondly, with trees all around, our cities will look more beautiful. Thirdly, trees can improve the climate of the cities, making it neither too hot in summer nor too cold in winter.

我们可以从我们的`城市绿化中受益很多。首先,树木吸收有害的二氧化碳,但产生的氧气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其次,四周的树木,我们的城市看起来更漂亮。第三,树木可以改善城市气候,使得它既不太热,冬天不太冷夏天。

Since we can get so much benefit from making our cities greener, we should spare no effort to do so. We should plant even more trees and take even better care of them while they are growing. Besides, we should not cut down trees any more. In a word, we should do everything to add to the greenization of our cities.

城市绿化 篇7

关键词:城市绿化建设,城市生态环境

在国内外研究中发现, 不管是城市生态平衡, 或居民生活环境, 或城市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 均提出城市绿化, 需重点改善生态环境, 使美化景观与经济发展效益得以充分发挥。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城市规划设计经验, 主要分析加快城市绿化建设,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内容。

1 城市绿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分析

从1960年开始, 社会发展注重重工业发展, 资源逐渐短缺, 环境恶化问题日益凸显, 能源危机逐渐加重。在城市生活的局面, 肺癌、支气管癌等城市疾病发生率日益提高。处于该种状况下, 人们逐渐意识到, 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最终受害者是人类, 人们也无法脱离生态自然的保护。所以, 在近几十年来, 城市绿化得以快速发展, 我国环境绿化经历了诸多阶段:在古代, 自然园林是供狩猎使用, 私家园林、皇家园林是供贵族观赏使用。在19世纪末, 随着城市环境急剧恶化, 政府征收土地开辟绿地, 是供居民使用, 在亚欧各国掀起了公园运动。

2 城市绿化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从1990年开始, 我国许多城市着手开始绿化建设, 绿化建设出现了历史性高潮, 能够明显改变城市环境, 提升居民生活环境, 绿化建设呈现良好势头。然而, 在城市绿化进程中, 因意识不强且观念落后, 设计感不强, 缺乏绿化特色, 加上养护管理不合理, 使得城市绿化处于一种无序、不合理状态。另外, 还有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主要表现如下:

2.1 人均绿化面积少

由近几年可看出, 我国绿化前景不乐观, 各城市绿化状况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 且南北城市存在较大差异。在2009年末, 我国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8m2的城市少于20个。随着开发区绿地增加, 郊区绿地逐渐增加, 我国城市绿地面积逐渐减少。

2.2 绿地面积严重缺乏, 城市绿化建设规划不合理, 缺乏系统园林配置

未结合实际情况, 实施针对性绿化建设, 绿化建设的文化氛围、艺术层次, 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在园林建设中, 未考虑居民享受、使用与休息的休闲环境建设, 与自然景观融合度不高。

2.3 开发商重视开发效益, 未立足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绿化建设

在我国城市绿化建设中, 许多开发商注重眼前利益, 将城市绿化工程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所以, 使得环境被肆意开发, 破坏了最初合计规划。所以, 政府需强化引导力度和监管力度。

3 我国城市绿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近些年来,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在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忽略了城市环境。而鸟语花香、绿色自然的生存环境, 是居民向往的居住生活。现阶段, 在城市建设中, 绿化建设受到政府部门关注。人居环境好坏, 需依靠绿化建设。

3.1 树立整体性与系统性观念

无论城市哪个角落, 均属于城市整体的一部分, 在绿化建设中, 需立足城市整体角度, 考虑局部因素。在城市绿化中, 立足城市整体角度, 开展园林绿化建设。

3.2 建立集中性园林绿地

尽量利用城市特殊因素、有力因素, 建立集中性园林绿地, 使园林绿地呈片状、线状或环状。若城市用地紧张, 政府不能过度依靠开发商, 需尽量利用目前条件, 开展绿化建设。在绿化建设方面, 需节约土地开放, 提高土地集中利用率, 为城市建设提供环境依托。现阶段, 北京、上海、沈阳、宁波等城外郊区, 均逐渐向室内延伸绿地, 特别是沈阳, 非常注重生态建设, 已完成片状环境绿化。截至2010年底, 沈阳市区整个绿化覆盖面积为9750 hm2, 公园绿地面积3018.32hm2。对于沈阳城区绿化, 其覆盖面积大于50%, 绿化覆盖率达到41%,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大于17%。在南方, 上海外滩、昆明大观河等, 为城市绿化提供了良好环境条件。

4 结语

城市绿化建设, 不仅是生态园林城市建设, 需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 建立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按照不同城市、不同空间特点, 建立城市绿廊结构, 结合自然生态原理设计, 优化城市生活与生产系统,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有机系统, 进而使城市绿化建设处于一种有序状态。目前, 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 人们日益注重城市环境建设, 环境绿化属于城市生态建设重点内容, 环境绿化是人类长远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 是人类文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今后发展进程中, 我们要树立整体性与系统性观念, 采取多种方法, 建立集中性园林绿地, 使我国城市环境得以明显优化, 城市生态环境得以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 哈申格日乐.北京城市生态环境变化与城市绿化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城市绿化中的问题 篇8

[关键词]:绿化;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997-0668(2008)100054-02

一、中国城市绿化现状

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文化、人口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共同载体,现在,城市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绿化建设已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城市绿化中存在着乡土植物应用比例小、外来植物应用比例大的现状。城市绿化景观建设习惯使用外来物种,有资料显示,我国有的城市建设往往一掷数千万元甚至几个亿,建成的绿化地带树种过于简单,栽种也不尽合理。所谓的优质树种也没有经受过优胜劣汰自然法则的考验,更没有形成一个乔、 灌、草、藤兼备的植物体系和以植物为基础的自我平衡、相互维系的食物链。鸟雀不在这里筑巢,蛐蛐不在这里鸣啼,虫害却屡禁不止。为了除虫,只得不停地人工 喷药。这样一来,鸟类更不来了,如此的"恶性循环"人工林就丧失了生物多样性的孕育机制。在树种的选择上过于追求"新"、"奇"、"特"为了求得更为明显的"靓丽"效果,一些地方往往引种本地区没有的外地甚至外域树种,以求得视觉上的效果。众所周知,任何树种都是有其与之相适宜的生态习性,只要其中有一个方面不能满足都难以适应,当然也就难以确保植株生长良好。如果不考虑它的生长习性,只要好看就盲目跟风引种,往往会劳民伤财。

二、中国城市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1. 景观缺乏特色

人工植被是指人工栽培管理下的植被。人工植被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稳定性差,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之所以能够得以广泛分布和发展,在很大 程度上依赖于农药、除草剂、化肥等的使用和灌溉措施的支持。然而,这些措施无一不是引发当前环境问题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过量使用化肥导致水体富氧化,不适 当灌溉引起的土壤盐渍化。凡此种种都在告诫人类,人工植被有其自身的弊端,而且各地由于模仿和攀比的原因,往往种植同样的人工植被使得中国的城市绿地景观看起来都非常相似,使人们对所到过的城市既没有新鲜感,也没有特别的印象。

2. 物种入侵破坏了当地环境

外来植物往往是可怕的植物杀手,严重破坏当地生态平衡,改变生物多样性。比如,日本明治30年代美洲产的高茎一枝黄花作为花卉引入日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迅速在日本蔓延开来。由于它的种子与地下茎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同时根部分泌一种被称为CISDME的有毒物质,抑制了周围植物的繁殖与生 长,导致空地、田埂、河边、路旁、房前屋后长满了与人等高的高茎一枝黄花单一草丛。其根系发达,用人力不可能根除,即使用电动割草机从根际割掉一两次,照 样可以从割口下部萌芽,而后开花结子。资料显示,湖北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多达56种,分属于20科41,属其中菊科的种类最多有13种,其次实苋科和蝶形花 科,分别有6种和5种。这些外来入侵植物来自于世界各洲,原产美洲的有35种,占总数的62.5%,其次是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入侵植物中有杂草54 种,包括2种被列为我国的检疫杂草,即豚草和毒麦。可见,外来物种不仅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危害,同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了严重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三、发展本地物种开创城市绿化新局面

过量引种外来物种不仅导致城市景观缺乏个性,而且导致城市生态系统退化,物种入侵使外来物种打败当地物种,反客为主,导致当地生态失衡,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发展本地物种,同时营造出特色。

1. 因地制宜,营造特色

一说到古柏国槐就想到北京,一提到白花就想到万里飘雪的黑龙江,提到椰林三角梅就想到迷人的海南岛。这些景色无一不折射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城市绿化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没有鲜明特色的城市绿化是缺乏个性的,而缺乏个性的城市绿化就必然缺少影响力、感召力和独特的魅力。这里所说的特色,就是要有独 特的地方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只有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营造适合当地的自然景象才能展现出一个地方所具有的风貌,使城市绿化工作达到较高层次。

2. 充分利用乡土树种资源

乡土植物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之所以要选择以乡土植物是因为其适应性强,抗寒性、抗热性、抗旱性、抗病虫害、抗污染性等均较强,并且容易成活。乡土植物相对于人工植被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省城市绿化资金的投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城市绿化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在各城市大规模扩建的过程中,绿化经费的投入逐年上升。在保证绿化景观的同时,如何尽可能地节省资金,也是必须考虑的。在苗木的种源、生产、供应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对于外来植物的苗木购买种植成本是极高的。外来物 种在浇水、施肥、喷药、修建等方面的费用更是多得不可胜数。乡土植物的开发与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极好的方法之一。因为在自然条件下,很多的乡土植物都能自行繁衍生长,即使采用人工繁殖,由于乡土植物对环境极强的适应性,对土壤、水分、管理要求不高,它的育苗成本较低,能极大地降低城市绿化的成本。目前乡土植物资源开发的缓慢与滞后、种苗缺少。如果各地政府能对这一方面加以重视,使其产业化,乡土植物的发展一定会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致富的很好选择。

(2)生态群落结构稳定。每一个地区,在长期的自然演替过程中,都会形成稳定的自然生态结构体系。乡土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有利于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不会对当地稳定的植物群落构成威胁。众多生物入侵的事件都与人为引种相关。乡土植物的应用,则不会产生这样的风险。乡土植物的存在, 可为动物提供休憩的场所和食物资源,而动物觅食虫害的活动,又极大地降低了植物遭受虫害侵袭的可能,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这对于维持当地生志彩统的平衡和稳定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上一篇:家庭医生半年工作计划下一篇:业务经理的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