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化与城市信息化(共8篇)
城市化以工业化为前提,工业化的发展又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在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来说,城市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同时,我国城市又面临信息化问题。城市信息化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与新动力,是解决目前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难题的重要途径。
一、城市化与城市信息化要同步进行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我国 1949 年刚解放时有城市 136 个,到 1985 年底增加到 324 个,1995 年达到 640 个,达到 668 个。1949 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10.6%,目前已达到 36%。预计到 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 45%, 年将达到 58% 左右。可见,城市化是我国今后面临的一项非常艰巨而重大的任务。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温家宝总理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指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党中央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城市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关键,城市信息化将为推进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建设积累宝贵经验。
信息化在城市化进程中能够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问题的根本出路,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稳定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信息化能够在资源配置方面改变传统空间关系,从而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我们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突破城乡地理界限,填平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数字鸿沟,促进城乡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互动。
(2)现在人类已进入世界范围的城市化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新阶段。城市化不仅可以为工业化提供便利的交通、快捷的信息、良好的市场、发达的科技与教育以及先进的城市设施等必需的条件,而且可以大大增加有效需求。然而,要实现城市现代化,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3)城市化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服务对象,第三产业是发展不起来的`。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会给第三产业带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包括信息内容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等,是第三产业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信息化过程需要大量的软件产品、硬件设备、咨询监理、技术支持、信息服务等,这都会为城市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当前城市就业难题。
(4)城市化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城市教育事业发达,集中了大量的大学、中学、小学以及职业教育院校,市民文化素质普遍较高。城市工作、生活节奏快,市场竞争激烈,有利于人的工作效率。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传统教育方式已经很难适应人才培养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远程教育、促进教育资源共享,是加速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信息化手段可以把人们从许多困境中解脱出来,如减少机械的重复劳动,方便获取各种信息,快捷地办理各种事务等,从而进一步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5)城市化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化不仅能合理节约地利用土地,而且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其他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而以信息资源部分地替代自然资源和能源,以知识投入部分地替代自然资源和资金投入,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和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对于发展生态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水资源规划,可以提高规划的效率和科学性。
(6)城市化能够促进人力资源流动,使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可以更好地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经济增长和出口增长中的作用。城市信息化将带动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而我国现阶段的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内容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的。电子产品组装、信息中介服务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能够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例如各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人才管理和开发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种就业招聘网就在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综上所述,城市化有利于开展城市信息化,城市信息化也有利于城市化进程。因此,城市化与城市信息化要同步进行。
二、城市信息化为城市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和工业化水平提高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然而,由于发展规划不当,城市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诸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住房紧张、犯罪增加、水源短缺、污染严重等。因此,要通过城市信息化建设来大力调整城市经济结构,注重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依托城市开发区吸引企业前来投资,建立新的城市经济增长点,是推动城市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城市化的重要特点之一。东部沿海各省的发展以建立经济特区和城市开发区为先导,实行对外开放,对内实施市场机制为主的改革。开发区已成为推动中国城市经济、投资、房地产迅速增长新中心。开发区的实质是开发区发展建立城市新区,在一个特定地段进行城市环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产要素的聚集和产业的升级扩张,与此同时,又依托各中心城市形成不同层次、规模不等、各具特色的经济网络。中国东部改革开放来最大的变化是形成了一批新的中心城市和城市带,这些城市成为聚集人口、聚集投资、聚集消费、聚集生产的中心。目前,由于主管部门缺乏利用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开发区建设进行定期监测,使开发区建设出现到处圈地等混乱建设局面。
信息化为合理的城市化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支持和“良治”(Good Governance)方法,以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为例,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城市化过程的磨合大约可以分为3个历史阶段:
(1)面向土地资源管理阶段
回顾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大城市的发展历史,由于长期殖民地统治和小农经济的历史流毒,分而治之,各自为政,根本上缺乏整体规划;城市管理的着重点是放在房地产权的宗地登记、查询和检索上,从而开展了超大比例尺的地籍图测绘业务。建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最基础的工作就是使原有的地籍图(1:500~1:1000)或地形图转换为数字化的空间图形数据库和宗地档案文件库。
(2)面向城市规划建设阶段
&nb
sp; 随着工业化的高速发展,交通和通讯、水、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和商贸、文教、医疗等服务中心的建设,城市的功能分区和流通网络的局域地理信息系统也具备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办公自动化的功能,由静态纪录提高到城市化的动态监测与模拟,以及对市政工程设计的优化与评估。例如为消防、交通管制、自来水、煤气管理收费、商业网点、学校、医院的调控与布点、桥梁、机场选址、高速公路、地铁建设的选线……等。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对于克服当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现象,纠正过量占用耕地、污染环境,监测电磁干扰,防治噪声扰民,对于合理强调整城市内部产业结构,加速基础设施等方面,发挥愈来愈显著的作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启用34个子系统加强城市动态管理,每天发布交通塞闭路段预报,即其一例。
(3)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阶段
当现代城市继续向集群化的方向发展,卫星城市和城市群落逐步形成,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扩大到城市辐射所及的腹地,城市化趋向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时候,地理信息系统也由于与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卫星、航空与地面台站网)、数字通信网络的互联、互补,功能有了飞跃的进步,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具备一定的宏观调控能力,发挥城市作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内核和龙头的作用,预测城市化的前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规模,为城市发展战略、长远规划的制定做出更巨大的贡献。例如伦敦市的污水治理与绿化,巴黎的工厂搬迁,莫斯科的地下空间利用,东京的填海造陆等都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此外,随着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对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违章建设和违章占地现象,及时掌握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情况,为科学、合理地推进城市化提供决策支持。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占地面积的不断扩大,相应地要求原有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也要不断更新换代,扩大容量,并不断投入资金建设新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城市人口规模扩大可以使城市业务应用系统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提高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效益-投入比。城市化过程会带来许多建筑工程建设项目,这些项目通常也要求信息技术的支持,如智能建筑、数字小区、数字开发区等,对信息化产生很大的需求。
三、积极开展城市信息化和城市化互动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城市信息化与城市化是一种互动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在城市化过程中要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流合理引导人员流动、物资流动和能量流动,通过信息化建设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提高城市物流效率,减少城市能源消耗,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城市提前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会增加对城市信息化的需求,产生规模效应,促进城市信息化和城市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了使城市信息化与城市化更好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必要开展城市信息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研究。
实际上这方面有很多的工作,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研究,下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1)城市信息化如何合理指导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必然面临土地开发、城市规划、城市道路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任务,利用信息化手段科学、合理、高效地开展这些任务是保证城市化健康进行的关键。以城市土地利用为例,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对城市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科学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再如建立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监测和预警系统,为控制城市化速度提供科学依据;又如大力开展市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建立一体化政府管理和决策机制,合理指导城市化进程。
(2)城市信息化如何为城市化提供服务。
在城市化过程中,会涌现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如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城市人口就业问题、城市社会治安问题等。城市信息化建设要适应城市化过程中的对信息化提出的新要求。例如,建立“五险合一”的城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及时为广大新市民提供周到的管理和服务;加快完善就业信息网,实现网上网下的互动,为进城农民提供及时的就业信息;建设城市突发事件应急联动系统,对各种事故、案件进行快速处理,打造“平安城市”。
(3)城市化对城市信息化的影响分析。
城市化意味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市区建筑面积的日益扩大、城市机构的大量涌现,这对现有的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同时为城市信息化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目前,信息消费已经逐渐成为市民日常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增加意味着信息消费的增加,将有利于通信、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城市信息化进程;智能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智能建筑需要大量的通信电子产品,为这类厂商增加了许多市场机会,同时也有利于普及城市信息化;随着城市化进程,会涌现许多新的公司、学校、医院等机构,这些机构也需要开展信息化,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城市信息产业的发展。
(4)城市化过程中的数字鸿沟问题。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采用的是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加上时间维度再结合经典云平台的设计思路, 利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平台共有六个层, 细分可以划分为4 个核心层次即以云服务管理层、云服务层、基础数据层和运行支持层为基础, 这四个核心层也就是完成数据的采集, 数据的传输, 数据存储,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 数据管理, 数据输出这一系列步骤的处理器。外加2 个支持体系, 结合标准化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保证了数据的正确性, 可行性和安全性, 就是这两大板块六个部分组成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主体架构。将智慧城市时空云信息技术在探索中将其完善, 最后将其实际应用到生活生产中, 不仅有利于政府部门的管理, 同时也会对工业生产, 科技发展, 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解决在智慧城市时空云信息技术中的技术难题对于当今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2 智慧城市时空云技术平台的总体框架
2.1 智慧城市时空云技术平台建设内容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可以提供的地图是三维地图再加上时间维度而成的四维地图, 遥感技术与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3S技术的智能化应用。数字城市的主要是中心城区、重点建筑、重点街道等地方加大监测力度, 应用物联网技术将感应器嵌入到明显的地物或建筑物上, 运用特定的技术, 将地理数据和时间数据或者是以视屏的形式将实时的数据传到互联网上, 实现透彻的感知, 重点获取他们的地理时间数据。之后在服务器上进行云服务全面升级, 云技术实际上算是一种虚拟的平台,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对云平台的要求相对更高, 在这种要求下, 无论是应用软件, 还是系统构架都会相应的发生一些变化, 软件的运算适应能力, 存储的动态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因为智慧城市时空云技术将要面对大量的用户群, 因此对于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可使用的终端性的多样性都应该满足, 由于游戏写特殊的行业使用的情况下开发的应用技术应该满足存在二次开发, 二次开发使用的Web Service接口使得所获取的数据拥有合法性。互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是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撑, 属于是在数据和用户之间建立的桥梁作用, 物联网技术将数据传送到云平台上, 经过处理后经互联网传送到客户端。
2.2 智慧城市时空云技术平台应用方向
智慧城市主要会在医疗、交通运输、环境保护、食品制造与安全, 社会安全等方面有大的发展前景。传统的医疗方面不仅会受到地理空间的限制, 还存在时间方面的麻烦问题, 在交通不方便抑或是网络不便的郊外经常会出现有因为交通问题和时间问题直接延误病人最佳救援时间的事故发生, 除此之外, 医院里挂号和医生的选择也存在盲目性,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可以的实时的特点及可以改变这个问题。不仅可以改变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改变医院和医疗机构, 医院里护士和医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这样一来在人民健康的保障上又更近了一步, 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交通运输主要是以警察为主要力量, 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上的交通图像来对车辆进行统一管理, 对于正常的交通网络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同时对于违规违法的车辆进行严厉打击, 形成集打击、控制、预防三位一体的管理功能的交警管理平台。在交通运输商还可以将通信系统、列车监控、自动化售票统一化, 最大程度的覆盖城市主要交通方式, 还可以将高铁、航空等集为一体方便民众的出行。环境保护方面重点应该落实在环境监测上面, 通过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技术平台对于生产企业的尾气排放进行实时监测, 对于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警告, 到了是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责令其停产。对于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处理地点和方式也实时的跟踪, 并建立应急指挥处理部门全面跟进进行指挥。食品安全现在是全民关注的焦点, 应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可以从原料的生产地、食品的加工过程、对于过期食品的处理等一系列建立一个透明的监督机制, 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监管, 对于存在食品安全的生产企业或者是原料加工地进行严厉的惩处, 追溯问题的源头。社会安全则需要全民通过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技术平台与负责国家安全的各部门进行相互监督, 共同来解决生活中容易出现的一些影响公众的安全事件, 将其及时扼杀在萌芽时期。
3 智慧城市时空云技术平台系统方案
3.1 智慧城市时空云技术的基础数据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技术平台是建立在数字城市上加上时间维度而成的, 那么在数据方面有什么样的要求或者是数据的获取到反馈给用户应该经历怎样的步骤是需要做的前期工作。在这项技术中的基础数据主要是地理数据, 要包括大地测量数据、数字线划图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 (包含无人机正射影像数据) 、数据高程模型数据、数字栅格地图数据等, 经过配准等一系列工作就可以使用了。地上空间数据主要是指思维数据及标志物的三维以及时间维度的结合, 实现数据从空间维度到时空维度的升级。地下数据亦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给水排水系统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很直接的关系, 是人们生活中必须解决的公共基础问题之一。物联网会结合三维数据以及时间维度来分成动态和静态数据库, 之后把这些基础数据的信息结合互联网实时的传送到云平台, 进行统一的组织化管理。
3.2 智慧城市时空云技术的平台与管理
时空信息公共平台的核心是时空云信息共享技术, 开发智慧城市就是为了方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不方便, 智慧城市解决了这些问题只有真正的被人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才是真正的解决了问题。一个系统想要运行必须要有一个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的人员、信息的分享、系统的维护, 对于需要在生活中长期占有一席之地就应该开拓业务, 不断的开创新的领域, 对之前的技术进行改进才能根本的服务于人, 服务于社会。
4 结束语
智慧城市作为一个为城市发展提供的平台, 它必须要拥有这项功能。在平台的管理上应该对于可能发生的问题故障有一个好的检测机制, 方便问题的排查, 还提供可修复接口来保障系统能长期稳定运行。
摘要:根据目前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以及科技的不断发达,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主要会在以下几个方面会有大的前景:医疗、交通运输、环境保护、食品制造与安全, 社会安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技术主要有三个关键的技术:物联网技术, 互联网技术, 云技术平台, 在这三个关键基础技术的支持下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外加上时间要素及构建智慧成熟时空信息云平台技术。
关键词:时间维度,实时监测,系统维护
参考文献
[1]刘恒飞, 张庆全, 周源, 等.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成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黑龙江省数字城市建设为例[J].测绘与地理空间信息, 2015, 38 (2) :150-152.
一、信息化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要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信息化是必然的选择,它必将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一)信息化推动了城市政府的管理机制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政府的运行效率和城市的服务功能
现代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纷繁复杂的各类问题以及瞬息万变的海量信息,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很难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信息化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更是管理制度的一次深刻变革。电子政务的施行,有助于改进和优化政府的工作流程,实现资源整合,逐步实现政务信息和数据资源的全面共享,提高办公效率和政府工作透明度,促使城市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同时,以电子政务为基础,充分开发利用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信息资源而建立的城市各种公共信息服务系统,也为城市社会各领域提供更加快捷、方便、公平、公正的服务,大大提高了城市的服务功能和运行效率。
(二)信息化推动了城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虽然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将增加30%的投资,但可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改善生产环境、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从而增加85%的经济效益。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应成为我国城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突破口。同时,在经济基础较好的城市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提高城市原有产业的技术层次并带动城市其它领域的信息化,而良性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将会进一步促进信息产品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会促进一批新兴的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如软件产业、数据产业、咨询服务产业等,最终实现“城市信息化带动信息产业,信息产业支持城市信息化”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城市整体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变迁,大幅度带动城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缩短工业化进程,实现城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信息化提升了城市间的竞争以及参与全球性竞争的能力
信息化将极大地促进城市对信息的产生、交流、释放和传递的有序化、高效化,带动了城市经济制度的规范和完善,提高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综合竞争能力,对消除城市间发展的不平衡具有至关重要意义。同时,城市信息化通过利用信息化手段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保持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通畅与协调,使城市的支撑体系发生质的变化,促使城市的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及它们的组成要素(资本、劳动、原料、管理、信息、技术、市场等)在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中能够频繁有序地流动,这样一方面,城市经济活动得以从城市内部延伸至跨城市、跨地区乃至跨国界的广阔空间,直接或间接地融入到全球市场体系中,使城市能迅捷地与全球进行经济、信息、资本、技术等全方位的互动。另一方面,城市良好的信息网络支撑环境也吸引外资甚至是跨国公司的注入,使城市成为全球经济的网络节点和产业链条,直接参与全球性竞争。
(四)信息化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维系城市发展的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物质和能量资源,当物质和能量资源的利用强度超过一个客观限度,就会导致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道路阻塞等城市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信息化是解决城市工业经济危机的重要途径,以信息、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密集型、清洁型、低耗能型的产业将逐步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从生产、服务、流通等各个环节省略许多无谓的消耗和浪费,大大节约了不可再生的实物资源,减轻了对自然界和环境的压力。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再需要以牺牲美好的生态环境为代价,使城市可持续发展从理念成为现实。
(五)信息化推动了城市社会全面进步
一方面信息化引发城市居民的教育、文化、休闲、娱乐、旅游等社会生活交往方式的巨大变革,进一步改善居民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丰富和提高城市居民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素养;另一方面信息化又完善了城市各项服务功能,缓解地区间、社会各阶层间发展不公平矛盾,解决教育、医疗、就业、环保、防灾等方面存在的传统问题,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城市发展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整体的繁荣进步,大大提高人类的文明程度。同时,信息城市是全球城市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城市信息化也是城市国际化的重要表现。
二、以信息化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
(一)建立一个权威性的信息化主管机构来规划和协调全市信息化建设
城市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方方面面,在城市信息化的初始就应该由这样一个权威的机构来进行规划、组织和协调,制定信息化的标准和规范、政策和法规,实施监督、测评和检查,可以解决由多头管理导致的信息化建设力量分散、组织管理和协调效率低下、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业务应用系统条块分割、自成体系、不能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发挥综合优势等制约城市信息化整体效益发挥的一系列问题。
(二)以政府的信息化为城市信息化的龙头
在中国,由于80%的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是最大的信息拥有者也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最大使用者,因此电子政务在整个城市信息化过程中不仅是切入点,而且处于龙头地位,高效的电子政务一方面能引领企业、教育、社区等社会其它部门信息化进程,同时,它所包含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共享资源库建设及社会服务系统建设等对整个城市信息化建设有着以一带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电子政务是启动数字城市之车的一把最便捷的钥匙”。
(三)以企业信息化为城市信息化的重点
一方面,企业是城市经济的命脉,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城市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城市经济效益,并减少其它资源的消耗,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建设,会带动对IT产品的市场需求,为城市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和开拓更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有利于信息产业的发展。此外,企业信息化也是电子商务的基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完善,会进一步带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发展。因此,重点发展企业信息化,将会加快城市其它领域信息化的发展步伐。
(四)以需求和应用拉动城市的信息化建设
城市信息化建设在考虑到全局性、前瞻性的同时,必须要以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信息化的内在需求以及特定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遵循“以需促用,以用促建”的基本原则。任何脱离实际需求的网络建设、为数字化而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开发,实际经营管理中不能收到预期效益的信息系统建设,无论水平多高、规模多大、牌子多响,都经不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成为发展中的败笔。同时要避免贪大求全,搞花架子和形象工程。
(五)提高全民信息意识,培养城市信息化建设人才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发展和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创造者,城市市民的信息意识直接决定城市的信息化发展速度。同时要加快城市信息化,信息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因为耗费巨资建立起来的网络最终需要人去操作和使用,因此提高全民信息化的意识,加快城市信息化人才的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是城市信息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内容摘要:园林的历史发展可谓源远流长,中国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诗经》的记述中可以看出周文王营建宫苑的活动。西方园林的起源亦可上溯到古埃及,甚至在旧约时代就有了伊甸园的构想。园林又称囿、苑、庭园、山池、公园等,西方亦有Garden、Park、LandscapeArchitecture等名称,具体的形式……
园林的历史发展可谓源远流长,中国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诗经》的记述中可以看出周文王营建宫苑的活动。西方园林的起源亦可上溯到古埃及,甚至在旧约时代就有了伊甸园的构想。园林又称囿、苑、庭园、山池、公园等,西方亦有Garden、Park、LandscapeArchitecture等名称,具体的形式虽有不同,但共同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与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的环境。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种人工环境,虽然广义上也属于大的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但就其作为局部的人工环境而言,毕竟与自然环境有所隔离,人们长期生活于城市中,势必要寻求与大自然直接接触的方式,如旅游、踏青;或者创设一种间接的补偿方式,这就是园林的建置。可以说,园林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F・培根在《论花园》中是这样描述园林的:“全能的上帝率先培植了一个花园;的确,它是人类一切乐事中最纯洁的。它最能怡悦人的精神,没有它,宫殿和建筑物不过是粗陋的手工制品而已……”园林在城市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古典园林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艺术理论实践都已臻于完善。然而,时代在变换,社会在发展,而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造园艺术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在文化上占支配地位的人们的理想与情感。当代,无论是社会、经济以至文化都已发生了许多变化,园林不仅要延续文脉,更要适应城市发展的新情况,否则,只能是陷入困境。
1、困境
1.1园林内涵的扩大
正如前文所说,任何一个时代的园林,目的都是为人服务,而其形式与风格正是决定于这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艺术及经济技术水平。古典园林的服务对象从产生开始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当时占支配地位的是少数的皇族、达官贵人及一些商贾文人。他们设置园林的出发点只是为了显示财权或用于享乐,因此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只为少数人服务。而现代城市园林是为众多的普通公民服务的,服务对象在量上的改变必然引起园林在诸多方面质的变化。现代城市园林不仅包括公园,还包括其它所有的城市绿化与美化工程,如街道、广场、动植物园及其它各类专用绿地。突出的特点是从城市全局出发,因地制宜,并注重使用功能。尤其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域市化的不断扩大,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园林又被历史性地赋予新的功用,即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单纯的为满足少数人的享受与审美情趣的园林已满足不了现代城市的需求,但由于以往那种狭隘造园思想的延续,新建园林与城市大环境发生冲突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对开敞性公共游园、街道绿化、居住区室外环境等的重视还不够。
上海人多地少,绿化尤其匮乏。上海人均绿化面积与国外大城市相比,绿化的“贫困”程度严重,市中心的绿化则更差。1993年,上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10平方增加到1.15平方,然而同时,市中心14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公共绿地却减少了30多公顷。联合国规定的城市人均绿化标准为50―60平方,我国的标准是7―11平方。相比之下,上海的人均绿地占有量则相当可怜,面临的任务是相当艰巨的。
1.2园林属性的转换
古典园林的属性是私有制,仅仅有关所有权问题,其经营的好坏都是所有者个人的事情。现代的城市园林则不同,是属于公共的,带有鲜明的“公益事业”的属性。然而许多园林出现了人不敷出,无法维持下去的局面,缺乏资金,缺少人力投入,导致管理不善,难以经营,不能达到应有的服务目的。
改革开放不仅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也为园林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指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具有为其它产业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性质,是城市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属于第三产业”。“产业”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其开发是以盈利为目的,积累资本,扩大再生产。“产业”性质的明确,使园林经营部门大胆改革,既补充了园林建设与维护资金的不足,又改善了职工的待遇,还给了社会与企业办园林的机会,使园林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
然而,对经济效益不适当的追求与过分的追求都使得园林的“公益事业”属性受到损害。许多公园开设了一些不适合于园林的经营项目。古典的精致小园充斥着大大小小粗制滥造的恐龙怪兽,风景优美、安静悠闲的绿地硬是搭起了破布蓬,表演吞火走刀的惊险场面,配上刺耳的宣传与怪叫,实在有染视听。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公园也面临过被破墙开店的危险,要将这片小小的绿肺与城市隔离,曾幸得以保存。然而其后人民广场的改建、市政府与博物馆的建设虽然使广场绿了起来,但那一整片宝贵的绿地仍熬糠侵占,整个公园已支离破碎相当不完整,如今更是面目全非。其他不少的公园与街道绿地也都面临着被吞噬的危险。
1.3园林形式的变化
园林的服务对象、建设目的的不同,城市大环境面貌的不同,技术材料运用的不同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和对园林需求的增加,都使得园林在形式上需要相应地发生变化。
中国的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在明清时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在造园艺术上深受绘画、诗歌的影响,讲求师法自然,重在诗情画意,以创造意境为园林设计的核心,“落花水面皆成文章”,追求含蓄之美。含蓄美的追求,使得园林的欣赏讲究近玩细赏,需要欣赏者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仔细体味品评,而西方的古典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偏重于追求气派,讲究人工美,体现皇权意识,布局规则对称而严谨,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方正正,表现几何图案美,立足于用人工的方法改变自然的状态。
现代城市园林内涵的不同使园林不再只为少数文人雅士或皇族服务,而是需要面向大众。一味沿袭古典园林的含蓄意境或皇家气派都是不适宜的。现代的城市风貌、现代的技术材料,再完全采用古典的形式往往难以协调,现代文化艺术讲究自由流畅,追求简洁明快,古典园林繁琐的装饰已不再适应。城市生活繁忙紧张,上班族需要放松身心的休憩绿地,老年人要求有锻炼的场所,儿童寻觅游戏的空间,凡此种种都使得单纯的园林形式已难以满足城市的多种需求。
至1992年,上海50公顷以上的大型绿地仅有5个,市级公园只有综合性公园、历史与古迹公园、动物园、儿童公园、科普公园,风景游览区等7种类型,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在风格上似古非古,不伦不类的例子也不少,没有给城市增添美感,反而破坏了整体的协调。
要走出这些困境,关键在于应使园林与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新发展取得协调,与国际大趋势取得一致。
2、出路
2.1重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园林内涵的扩大,使园林不再是单纯的`一个一个园子进行建设,而是要从狭隘的造园转入整个城市的园林化,乃至大地园林化。
随着全球性环境保护运动的日益扩大和深入,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展开。八十年代,“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概念被提出后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可持续发展要求生态稳定与经济增长同步进行,要保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能够以自然更新方式改造被污染环境的因素就是园林绿化。因而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可谓是新时期园林的主要目的之一,应加强以生态学原理指导园林的规划设计。
针对城市从自然条件到工业布局等各方面的特殊性,应布置大型生态绿化,科学地配置植物群落,使之如自然植物群落一样能够自养循环,并起到保护环境、防止污染、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等作用。在城市里要见缝插针地布置绿化,在城市环境艺术的塑造中应多以绿色植物材料进行造景,不断探索生态园林的道路是园林发展的大势所趋。
上海需要大幅度地提高城市绿化的环境容量,可以采取公共绿地与专用绿地相结合,城市公园与大型公共绿地相结合,水平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等方式,并加强沿海防护林带、沿河道及城市主干道绿带等。目前大型环城绿带工程已经启动,但在浦西所能绿化的余地已很少,要真正实现有相当的难度,需要切实地进行贯彻实施。高架道路下的绿带已初见成效,而高架上的绿化仍有待研究与实施。在新建开发区的环境规划中则应使绿化规划总指标与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所要求的绿化环境总容量相当,如浦东的规划与建设。
2.2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兼顾
城市园林的产业行为不能改变园林业的“公益事业”属性,这是因为园林作为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必须的空间特征,并不能全部由产业开发所替代。产业开发要求回收必须大于投入,否则将予以消项。而园林是“公益事业”,是城市、区域乃至整个地球的事业,需要整个社会的投入。
目前的城市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大类。一类是城市整体环境绿化,用以改善城市的总体生态环境质量;第二类是局部环境绿化,如城市的街头绿化,居住区绿地及城市公园等,主要功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的、经常性的休憩活动空间;第三类是一些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旅游性园林,配合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第四类是企事业单位专用绿地。对于第一类园林绿化,一般为政府领导之下全社会的投入;第二类园林则可以结合住宅开发建设形式,由发展商承担,纳人物业管理范畴,或通过公园邻近地段提高地价,收取绿地费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第三类园林有的是cz投入,也有的是集体或个人兴办,大部分为开发商的举措,只要建设项目合理,经营管理得法,这类园林最容易实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兼顾;第四类园林则应由企事业单位进行合理地绿化,并因情制宜地局部打开围墙,使之融人整个城市环境。
同时,还应建构一个合理的价值体系,以经济学为指导,综合园林绿化对社会,对环境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将园林的生态价值、环境保护价值、保健休养价值、文化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等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大系统。
上海试行了园林综合开发的形式,主要为两个方面。一是实现建设资金来源的多渠道,由原先的全部依靠国家拨款改为由国家资金、地方资金、企业资金及国外资金协同投资开发。二是在经济上建立自我循环机制,综合使用土地,增加部分经营用地,合理组织收入,如黄兴路绿地等。此外,在兼容性较强的大型园林绿地中,亦可将开发旅游项目所运用的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动态性、参与性等手段,有选择地应用到园林游览活动中去,使之既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基地,也是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对象,如共青森林公园、淀山湖大观园等。这些形式尚处于探索期,还有待进一步实践。
2.3园林形式的多元化
园林内涵的扩大,引发了诸多方面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在园林面积的扩大,还表现在形式、风格以及布局上的改变。尤其园林在现代更担负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任务,因而在种植上应注重满足保护及调节环境的功能需要,要求突出整体的美和大体量的美。同时在对园林的欣赏上,由于现代城市人整日被包围在灰色混乱的城市中,已厌恶了过分的人工环境,因而希望园林能够更为接近自然的环境,渴望通过园林寻回日益失去的天然情趣,实现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现代人得自园林的感受已由单纯的艺术欣赏转为对园林空间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享受,因而现代城市园林在大体上而言,应当体现的是一种舒展大方的自然气息。
同时,大凡艺术总是需要讲求文脉,园林亦是如此。中国古典园林理论源于绘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一个虔诚而忧郁的角色,在布局和造景理论上依附于绘画,在对自然的美好追求中始终囿于对诗意的追随,其实质是以“咫尺”塑造“自然”,是对自然的一种再现。西方园林设计的思想则直接来源于建筑,强调的是人的力量,“人是最为重要的主题”,充分展现的是人在自然面前的进取精神。中国园林面对的问题是要去打破古老院墙所围合的空间,从封闭的文化圈中走出来,脱离孤立的居住环境,走向公众参与的开放空间。西方则开始反省与自然过分对立的态度,开始向东方学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不再因为长期地域上或人为上的分隔按自己的思想观念撰写各自的历史,世界已进人了大熔合的时代。两种文化的交错与撞击,势必会产生很多新的契合点,在未来的实践中开辟多种途径,使园林走向多元化风格的发展道路。
园林之所以不同于其它艺术,主要是基于形象特征和游赏功能。现代人作为园林的使用者在层次的多样化,导致了园林功能上的多样化,功能反过来又影响形式。目前国际上的统计仅公园的类型就有17大类,如主题公园,文化、艺术、雕塑公园,历史、古迹公园,体育、康复公园,博览公园,民俗公园等。而城市园林作为塑造城市风貌特点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每个城市都要求有自己的特征的要求下,也需要以多元化的面貌出现,为城市增色添彩。
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早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大熔炉,市民的文化层次普遍较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较丰富,同时上海自身的形象也需要呈现有时代新意、有个性特色的风貌。上海的城市园林必然更要以多元化的方式实现有上海特色的绿化环境。
4结论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关部门应该立足城市发展的实际,从长远发展战略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城市规划的合理性,确保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问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侯丽鸿.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J].山西建筑,,40(3).
加强城市社区管理,要从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的现状为出发点,从建立现代化城市的需要和与世界接轨的高度来考察。在加强和改善城市社区管理的过程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推行以服务为中心的行政职能,理顺关系,完善社区的组织体系着手,逐步建立新型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近二十年来,虽然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已取得很大成绩,显示出传统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要求。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业的发展历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应该说是比较短的。它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社会运行机制及体制的转换加上我国的基本国情,使我国面临着许多社会问题。其中涉及到社区服务发展的问题主要有:
1、社区服务的发展水平地区之间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状态;
2、社区服务的资金来源比较困难,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
3、尽管存在着广大群众对社区服务的普遍要求,但多数居民家庭尚不具备运些需求的现实支付能力;
3、社区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与社区服务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也影响了服务内容和项目的开拓、扩展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4、一些地方的职能部门和领导干部缺乏对社区服务的积极性和巨大优势的充分认识,对社区服务重视不够,投入不多,力度不大,扶持和优惠政策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5、社会福利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就对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提出了客观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搞好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指导思想。“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这是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众所周知,人是社区的主体。社区管理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围绕着人这个中心。因此,在社区管理上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重要位置上,重视与社区成员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卫生,医疗保健,安全保障,社会服务诸方面的建设,这是体现了社区管理的指导思想问题。只有在管理上做到“以人为本,服务居民”,才能最终实现社区成员对社区的心理归属,真正做到“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发展观
“天地万物,唯人为贵”,社会的发展,根本就是人的发展。城市建设发展的核心在于为人的全面发展而发展,离开人的全面发展,城市建设的发展就失去了方向。有些城市花巨资甚至负债建设百米宽大道,大搞形象工程,并不能惠及普通老百姓,相反却因占用大量市政建设资金,导致用于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建设体育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市政建设资金严重短缺,造成部分城市社区居民环境恶劣、公共活动场所缺失,严重影响了作为社区居民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是违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规律的。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社区建设规划
城市社区是城市社会管理的基层,推进社区建设是实现社区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没有社区建设的发展基础,城市市民的发展就失去了依托。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规划,营造优良的社区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必须做好以人为本的城市人居环境的规划,以创建园林社区、卫生社区和文化社区为目标,把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理的城市格局。坚持“低密度、高绿化、多功能”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集中力量规划建设和改造路街、水电、卫生、体育、文化等社区(市政)公共设施,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推进社区人的全面发展。只有社区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提高整个城市的综合素质和品位。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体系
城市社区的一切工作必须以社区人的发展为目标,提高社区人的身体、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素质,满足社区人的各项服务需求。要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要健全服务组织,建立一支专职和兼职,社区骨干和志愿者相结合的服务队伍。实现以街道服务中心为主体,居民社会服务站为依托,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为基础的三级社区服务网站,面向全体居民,实行全方位服务,使城市社区逐步走向正规化、规范化、专业化的轨道。因此,必须建立以下三大服务体系。
一是家政便民服务体系。在每个社区建立家政服务中心,按照市场原则进行运作,在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在民政、文化、卫生、城建、劳动保障部门的支持下,广泛开展便民利民的服务工作。
二是教育文化服务体系。在各社区成立市民学校,由宣传部门牵头,从组织、政法、妇联、团委、卫生、文化、司法、教育等部门抽调人员组织市民文化知识讲师队,定期到各市民学校举办政策法规讲习班以及各类文化知识、技术培训班。
三是体育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在各个社区建立集医疗、预防、保健、计生指导为一体的社区体育卫生保健站,建立体育活动场所,购置体育健身器材,定期举行各种体育活动,建立托老所和老年人活动中心、卫生保健教育室。完善医疗保险保障制度,定期举办体育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讲座。
一、社会资本、治理与城市治理
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 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 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它是为促进共同利益而采取的集体行动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规范和网络。社会资本能够自我积累和自我强化, 其作用在于:网络能够润滑社会生活, 有利于协调和交流, 也有利于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产生的治理理论源于民众对政府与社会信任程度的下降而带来的政府权威和社会信仰危机。治理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 它要求人们重新理解政府, 科学合理地界定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等方式, 依靠合作网络的权威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治理理论认为公共事务的管理权限和责任要从传统的政府垄断中解放出来, 形成一种社会各单元共治的局面, 政府不再是国家唯一的权利中心。治理的主要特征是:治理的主体并不是唯一的, 而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公共的和私人的机构;治理权威的运用是采用上下互动、相互协商、彼此合作的方式;治理的最终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最大程度地满足公众需求, 最大化地实现公共利益, 达到良好的治理。
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认为, 城市治理是个人和公私机构用以规划和治理城市公共事务的众多方法的总和。它是一个调和各种相互冲突或彼此不同的利益以及可以采取合作行动的连续过程。它强调公众对事关城市发展、市民生活等重大社会公共事务决策的参与。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还制定了良好城市治理的七项原则: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的可持续性;下放权力和资源, 最大限度地发挥使市民参与城市管理过程的潜力;公平参与决策过程, 参与所有的城市决策和资源配置过程, 使他们的需要和优先事项得到平等的解决;提供公共服务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效率;决策者和所有利益攸关者的透明度和责任制;市民参与和市民作用;安全保障。
二、城市治理与城市社会资本的关系
治理与社会资本两者互相依赖, 密不可分, 相互之间呈现出一种辩证关系。首先, 充足、优质的社会资本是实现良好治理的基础。充足、优质的社会资本意味着社会中的公民普遍具有团结、合作和信任的公共精神以及高度的主体、权利和参与意识, 同时社会中存在着大量成熟的民间组织。在这种情况下, 公民社会才有可能作为治理的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 福山认为, 没有社会资本, 就不会有文明社会。亨廷顿认为, 信任犹如润滑剂, 它能使任何一个群体或组织的运转变得更加有效, 而社会文化中缺乏信任将给公共制度的建立带来极大的阻碍。因此, 社会信任、社会规范和社会网络等社会资本的富足是实现治理的基础。
其次, 良好治理的实现能够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在社会资本自身发育较为缓慢的社会中, 治理框架下的体现治理理念和民主观念的制度、法律政策等正式的规则对社会资本的形成能起到催生和促进作用并产生良性循环。因为这些正式规则可以确保公民与其他社会主体的权利, 建构了平等参与的法理基础, 有利于社会信任、合作和共识的普遍建立, 从而促进社会资本的发展。例如, 有效的产权制度和合理的分配、再分配制度有利于社会成员之间形成相互信任关系;在健全的法制下, 由于存在较高的失信成本, 人们就更加容易对他人产生信任感;如果政府将自身运作纳入法制的框架内, 并增加自身的透明度, 就可以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反过来可以增强人们彼此间的信任感。
毫无疑问, 将治理与社会资本的关系放到城市这个较小的框架内时, 其性质并不会发生改变。因而, 城市治理与城市社会资本之间依然是一种辩证关系:充足、优质的城市社会资本是实现城市良好治理的必需条件;良好的城市治理亦能促进城市社会资本的积累。
三、促进城市现代社会资本积累, 实现城市良好治理
充足、优质的城市社会资本的存在是实现城市良好治理的前提。但是,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转型时期的特殊性, 当前我国的城市社会资本仍存在许多缺陷。首先,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城市中相对封闭、传统社会资本所占比重较大, 难以形成城市居民相互间的最大认同和接纳, 不利于城市中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城市治理。其次, 强调公民的主体、权利和参与意识、提倡合作和信任的公共精神的现代社会资本在城市社会资本总体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 并且地位不稳。同时, 城市中人员繁杂, 分化为诸多阶层。不同阶层所拥有的物质条件和受教育经历存在差异, 从而每个阶层所拥有的社会资本状况也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直接影响到城市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治理局面的形成。再次, 城市民间组织发育不良:一方面, 城市“大政府”的存在使民间组织缺乏成长的空间;另一方面, 已经存在的民间组织普遍发育不完善, 许多民间组织自主性、自愿性、非政府性的特征还不是十分明显。弱小的民间组织不仅难以承载城市政府职能的转移, 而且参与城市公共事务治理的能力也有限。显然, 我国城市现有的社会资本构成对城市良好治理的实现产生了极大的制约。为达成城市良好治理的目标, 城市政府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现代社会资本的积累。笔者认为, 城市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促使城市现代社会资本的增长:
1.城市政府自身的优化。城市政府要实现自身的优化, 首先应提高自身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 努力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此外, 城市政府还必须保持对公共事务高度、持久的责任心, 唤起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持久忠诚和信任。
2.大力发展民间组织。发展民间组织, 重要的是营造对民间组织健康发展有利的外部环境。首先, 城市政府应做到“有所为, 有所不为”:凡是社会能自我调节的领域, 政府就应该主动退出, 这样才能为民间组织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其次, 城市政府应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 使各类民间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 增强其自我管理的能力。
3.培育城市居民主体、权利和参与意识。城市居民主体、权利和参与意识是城市公民社会对公共事务进行自主管理或是与政府合作管理的基础。这种意识的培育需要城市政府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落实对城市居民基本权利的尊重, 包括公民基本人身权利、参政议政权利等, 保证城市居民对政府决策的知情权。其次, 城市政府需要知晓居民的要求、期望, 并积极回应。最后, 提供居民参与治理的渠道和网络, 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选举制度、听政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民批评及建议制度等, 确保居民参与治理畅通无阻。
4.大力促进城市文化建设。城市政府要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城市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功能、认同功能、凝聚功能等。城市文化活动是城市居民交流思想、培养感情的重要方式, 是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素质、形成共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推动城市文化建设, 对培育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的作用不可低估。
参考文献
[1]马金书.转型期政府建构社会资本作用探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3 (9) .
[2]陶希东.中国城市治理:理论、问题、战略[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5 (3) .
[3]李颖.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与社会资本的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 2005 (9) .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雕塑;城市环境
一、城市雕塑的定位
城市雕塑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即为放置于城市里的雕塑,它一般建立在城市的公告场合。比如广场、车站、公园、学校、政府机关等处。它可以是单独存在的,也可以与建筑物相结合。因此,城市雕塑需要考虑与周边的环境关系问题。
城市雕塑是一门公共艺术,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它让现代化的城市人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穿梭行走时有一定的视觉观测点,领略文化的精神。(如图1)
图1 武汉江汉路步行街雕塑
80年代初城市雕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被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到城市建设中来。谈到城市雕塑,不得不说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建设中的特定的空间,它是服务于大众的。城市雕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已经融入到城市公共空间里,形成了一个整体。
二、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人,人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有思想性,这种思想性的形成即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所以,一个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文化。文化性的表现是多样的。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城市的建筑与环境是文化最直观的体现。而城市雕塑是城市里最具有文化特征的表现符号,其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的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核心作用。由于雕塑这种艺术的特殊性,其作品的长久性与永恒性是其它艺术形式无法取代的。因此,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载体传达的最佳视觉实体。(如图2)
图2 国外有趣城市雕塑
城市雕塑在城市建設中有很好的景观作用。城市雕塑在环境空间布局中占有划分空间的作用,成为视觉中的关注点。比如:在城市交通环岛里,环岛里的雕塑不仅可以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更能缓解司机的视觉疲劳。城市雕塑是城市环境的眼睛。在城市的建设中,如果没有城市雕塑的配置,整个城市的形象必将会大为逊色。
城市雕塑用美的形式与内容来潜移默化地调节人的心理节奏,美化着城市环境,丰富着城市得色彩。并逐渐在人们心目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因此,一座好的城市雕塑往往被誉为“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
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城市建设及其形象塑造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城市雕塑则是显示一座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文明程度、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
三、城市建设的目的
城市,是文化传播中的一项宝贵发明。城市也是一种历史现象,人类历史上文明与进步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当前经济发展的状况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城市环境的建设。除去对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外,各类城市景观建设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文化战略元素。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增加雕塑,不仅宣传了文化,也为人们提供了娱乐的条件,增加了旅游的市场。
历史上具有魅力的城市,在拥有众多的经典建筑的同时,还拥有优美的广场、城市入口处的标志性雕塑、休闲性的购物广场。而在这些环境空间中往往都设有文化性极强的城市雕塑作品。
四、结语
面对当今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雕塑作为一个城市的文化性标志符号,在城市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是其它景观要素所无法代替的。
参 考 文 献
[1]孙振华.城市公共雕塑与城市文化[J].雕塑.2005
[2]陶梁.城市雕塑总平面布局的制约规律探讨[J].时代建筑.1999
[3]王丽娟.城市雕塑——想说爱你不容易[J].经济工作导刊.2002
【论城市化与城市信息化】推荐阅读:
论城市河流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11-10
论科学发展观与城市政府职能转07-12
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06-21
创建文明城市信息11-15
智慧城市地理信息09-27
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11-14
浅谈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构想10-27
海绵城市与园林11-02
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09-23
“城市化与健康”红领巾广播稿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