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职业安全防护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实习护生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调查分析

摘要:背景与目的职业暴露就是在进行正常的专业性工作中,无法避免地将自身暴露于高风险环境中,继而导致自身受到危险的概率升高的状况。近年来医务工作者由于职业暴露导致严重后果的报告屡见不鲜。护士作为医疗工作最基层的职业,工作在第一线,在给患者提供检查、护理时,与患者有着更多发生身体接触的机会,其职业感染的风险相对于其他工作人员会大幅升高。因此,护士是职业暴露发生的高危群体。护士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职业防护措施,即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护士与危险的暴露环境之间实施隔离防护,降低护士的职业暴露风险,或将损伤降到尽可能低的程度。国内一份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比例高达70.97%[8-12]。实习护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首次进入临床实践学习和工作,缺乏相关的职业防护知识和经验,职业技能不够娴熟,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使得他们在工作中更容易遭受职业损伤。然而,我国职业暴露防护的相关教育相对不足,主要表现在:目前的教材中涉及职业暴露相关内容较少,仅在《基础护理学》和《传染病护理学》中有所提及,学习内容不全面;同时,在他们进入临床护理的实习岗位时,医院方面及带教老师都注重临床上护理技能及技巧的教学,而对职业暴露和职业防护及相关内容讲解的较少,调查显示有57.2%的实习护生认为带教老师不注重职业暴露和防护的相关内容教学[13-18];其次,实习护生刚进入临床护理的岗位,不适应值夜班,扰乱他们原本的生物钟,造成失眠、睡眠不足、内分泌紊乱等问题,降低了身体的免疫能力;并因对工作环境和医院工作人员的陌生、对临床操作和工作流程的不熟悉、对教材知识与实际临床应用的迷惑、临床工作的繁忙以及与患者之间沟通不便等因素,容易造成实习护生精神紧张,工作忙乱,而上述现象的发生也会导致实习护生身心疲惫以及增加职业暴露的风险[19-22]。本调查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比分析实习护生与在职护士的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知晓及防护措施执行等情况,了解实习护生在临床实践中引起职业暴露伤害的主要影响因素、防护知识的掌握及防护措施的执行情况。通过研究实习护生职业暴露的相关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从而降低实习护生在进入护理工作初期面对的职业暴露的风险,并以本研究为理论基础逐步探索如何开展以学校为基础、院校结合的护理职业安全教育,为进一步提高实习护生职业防护水平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资料与方法以齐鲁医药学院的实习护生及所在实习医院的在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该校2016届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实习的700名护生全部纳入作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相应实习医院的工作时间在三年以下的在职护士600名作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信息、职业暴露、职业损伤的防护知识及防护措施执行等。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对调查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和相关分析,各百分比及构成比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本次研究共收集有效调查问卷1184份,其中实习护生和在职护士分别为661例和523例。实习护生中性别比例为女性:男性=16.86:1(624:37);在职护士中性别比例为女性:男性=20.79:1(499:24)。实习护生中人数最多的为21-24岁组,共411人,占比62.2%;在职护士中人数最多的为21-24岁组,共有275人,占比52.6%。学历方面,实习护生中学历比例为本科:专科=1:1.39(276:385);在职护士中学历比例为本科:专科=1:1.37(221:302)。实习护生中在三级医院445人,占比67.3%,在二级医院216人,占比32.7%;在职护士中在三级医院358人,占比68.5%,在二级医院165人,占比31.5%。两组样本的性别、年龄、学历和所在医院等级构成经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近一年内的职业暴露情况调查中,实习护生与在职护士相比,化学性损伤、运动功能性损伤和暴力攻击性损伤发生率经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生物性损伤和心理社会性损伤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物理性损伤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32,P<0.001)。在以物理性损伤为代表的比较分析中发现,实习护生锐器伤的发生率(81.5%)明显高于在职护士(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2,P=0.03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在控制其他因素后,自我防护意识淡薄(OR=1.727,P=0.036)、缺乏管理措施和法规支持(OR=1.377,P=0.024)、技术不熟练或操作不规范(OR=1.493,P=0.012)、教育培训不够(OR=1.711,P<0.001)、防护用品不到位(OR=1.439,P=0.007)5个因素与实习护生是否发生锐器伤具有相关性,为其影响因素。在控制其他因素后,患者不配合(OR=3.710,P<0.001)、身心疲劳(OR=1.750,P=-0.035)、防护用品不到位(OR=3.789,P<0.001)3个因素与在职护士是否发生锐器伤具有相关性,为其影响因素。通过实习护生与在职护士进行锐器伤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显示,在职护士的锐器伤影响因素明显少于实习护生,类别也不尽相同。由此可见,加强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增强防护意识,是防止锐器伤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对实习护生与在职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答题情况和采取自我防护措施情况进行对比发现,20个问题实习护生回答“是”的人数比率均低于在职护士。在对实习护生“您现有的职业防护知识来源”进行调查后发现,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相关知识的人数为219人,通过实习医院培训获得相关知识的人数为238人,说明学校教育缺失和医院培训严重不足。结论1.两组生物性损伤、心理社会性损伤以及物理性损伤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在物理性损伤中,尤其以锐器伤较严重,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在职护士。2.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缺乏管理措施和法规支持、技术不熟练或操作不规范、教育培训不够、防护用品不到位是实习护生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患者不配合、身心疲惫、防护用品不到位则是在职护士发生锐器伤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1.护理院校需要加强职业防护教育,设置医院感染和职业防护的相关课程。2.实习医院要加强对实习护生的岗前教育与定期培训,重视职业防护制度和措施的落实以及防护用具的配备。3.实习护生本人应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实习护生;职业暴露;预防

学科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一 前言

二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方法

三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3.2 职业暴露情况

3.2.1 职业暴露的一般情况比较

3.2.2 物理损伤情况比较

3.2.3 锐器伤影响因素比较

3.3 职业损伤的防护情况

3.3.1 职业防护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3.3.2 职业防护措施执行情况比较

3.4 实习护生职业防护知识来源情况

四 讨论

4.1 锐器操作规范执行情况分析

4.2 职业防护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4.3 职业防护措施执行情况分析

4.4 职业防护教育现状分析

4.5 自我防护意识情况分析

4.6 本研究的局限性

五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临床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训练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微课程设计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