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安全管理(通用8篇)
为确保师生在校的一切安全,保证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工作的有序进行,特制定以下安全管理制度。
一、课堂教学制度
1、每堂课的任课教师是当堂课的安全责任人。
2、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准把学生赶出教室。
3、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检查教学设备设施。
4、严禁迟进课堂或擅自脱离课堂。
5、教师如发现学生无故不上课,应在第一时间内通知学生家长。
二、课间管理制度
1、各部门主任、副主任、值周教师必须加强课间巡视工作。
2、教育学生课间不攀高、不跳台阶、不追跑,上厕所不拥挤、不做危险性游戏等。
三、组织保障制度
1、建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安全工作。法人代表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安全工作由法人代表领导下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含校长、执行校长、副校长、党支部书记、教务处主任、综治办主任、学生处主任)
2、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确保安全工作落实到人,每学期要签订各类安全责任书。建立重大事故报告制度。校内学生出现的重大伤亡事故一小时以内报告教育局;学生出走、失踪要及时报告;对事故的报告要形成书面报告一式二份,一份报教育局,一份报公安派出所,不得隐瞒责任事故。
3、定期排查不安全隐患。
四、突发灾害安全防护工作制度
1、学校应在各类灾害发生前做好信息收集和预测工作,化被动为主动,实行全员监控。
2、在遭遇不可预见的火灾、地震等灾害时,应有序组织学生紧急疏散和撤离现场,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
3、加强对学生进行防灾、抗灾的教育,传授遇灾后的自救、互救办法,培养学生的自救能力。
4、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请求有关部门和社会的援助,全力保护学生的安全。
5、未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救火、救灾等。
6、实行全员参与安全工作制度,不得回避安全工作责任。
附:因任课教师管理不善导致安全问题的,免除任课教师参与年终全校优秀教师的评选资格,由任课教师承担事故主要责任,各部门主任、副主任承担连带责任;因课间管理不善导致安全问题的,由任课教师、各部门主任承担责任;因校内安全排查不过关导致的安全事故的,由各部门主任、副主任承担责任;部门提出了整改,而学校负责人没有落实到位,由学校负责人承担责任。篇二: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创造一个和谐安宁的教书育人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1、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切实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2、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责任体制,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谁主管、谁负责”,中层管理人员分工负责,基层人员岗位负责。
3、探索建立稳定有序的安全运行机制:
(1)在安排工作计划时,安全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步安排。
(2)在编排校历、园历时,安全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步编排。
(3)在布置每周工作时,安全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步布置。
(4)在检查每周工作时,安全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步检查,同步评价。(5)在全年工作考核、总结时,安全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步考核、同步总结。
(6)在全年工作表彰、奖励时,安全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步表彰、同等奖励。
(7)校内、园内安全教育与教育、教学内容同等重要,教师、教材、课时、课酬等与教育、教学同等标准。
(8)校外、园外安全学习培训与教育、教学外出学习培训同样需要,同等政策。
4、坚持预防为主,坚持警钟长鸣,坚决落实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
校长岗位安全职责:
1、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安全工作,是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管理工作负总责。
2、宣传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
3、依法制定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层级安全岗位责任制,明确安全责任人。
4、把安全工作纳入学校管理全过程,组织师生员工学习安全制度和规则。
5、建立学生安全保障领导机构,并指导和督促其有效运作。
6、落实安全经费,改善安全设施,提高物防水平。
7、主持召开安全检查工作会议,对重大安全措施和事故隐患整改做出决策,并督促职能部门贯彻落实,及时制止和处理教职工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
8、对学校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积极组织抢险处置,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责成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整改和处理。
9、对学校的财务资产安全承担责任,指导分管校长、园长做好财务资产安全管理工作。
10、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安全工作,申请获得支持。
分管安全副校长岗位安全职责:
1、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是校园安全的直接负责人,协助校长抓好安全工作。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学校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指示精神。
3、认真执行校长决策和行政会议决议,参与学校重大安全问题的讨论与决策。,协助校长做好安全工作,对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负分
4、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组织制订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检查指导制度落实,考核评价落实效果。
5、组织校级安全检查,研究制订隐患整改措施,督促职能部门、岗位整改落实。
6、督促有关人员做好校舍维修与管理,安全设施的配置、使用和维护,使之处于完好状态。
7、负责组织应急抢险和事故处理,会同有关部门或人员调查原因,分析责任,提出整改及处理意见。
8、按时选派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持证上岗、熟练操作,规范管理。
9、加强师生员工安全教育,经常倾听师生员工的意见反映,及时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0、做好各处室、岗位之间的协调工作,督促、指导其发挥职能作用,提高工作效益,确保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和落实。
11、协助校长做好财务、资产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落实人防、物防、技防要求,抓好监督检查和整改落实工作。
12、协调、协助辖区公安等职能部门的工作,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13、发生突发事件时,要及时赶到现场,服从校长的指挥,沉着冷静,组织力量积极稳妥地作好师生员工的撤离工作,稳妥处理善后工作。
1、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抓好分管领域的安全工作,对分管领域发生的安全事故视具体情况承担相应责任。
2、布置工作时同时布置安全,指导工作时同时指导安全,检查工作时同时检查安全,评价工作时同时评价安全。
3、督促分管领域按要求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基础资料,做好本领域安全基础工作。
4、严格要求分管领域落实安全工作的月检、周检、日检制度,及时整改隐患,健全资料台帐。
5、随时与校长和分管安全的副校长沟通安全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形成管理合力。
6、支持分管安全工作副校长的工作,协调落实分管领域的细节安排,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7、学习安全法律、法规,参加安全培训,具有明确的安全意识和基本的安全技能。
8、遇突发事件发生时,要及时赶到现场,服从校长的指挥,协助做好分管工作。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及时传达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政策、文件、规定和事故通报。
2、熟悉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对本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3、管理好人事、文书、档案室档案及各类文件、职改材料、毕业生高三年政审材料、各类印章、印信,防止丢失、损坏、遗漏,外借材料应及时归档。
4、加强本部门保密管理,有关保密性质内容的文件材料要严防泄密,督促有关人员及时上缴有时限的文件。
5、加强防火、防盗工作,熟练使用灭火器;及时清理废弃纸张,下班时应关掉电源,锁好门窗。
6、检查落实本处室人事、文书、档案的安全责任管理。
7、建立健全部门安全检查台帐。篇三: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制度[1] 泰和县乐泰职业培训学校管理制度 目录
第一章 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校训,培养目标
第二章
1、教工管理:
一、中专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二、校长职责
三、办公室主任职责
四、教务主任职责
五、总务主任职责
六、招生就业安置办工作职责
七、班主任工作职责
八、教学管理制度
九、财务制度
十、学籍管理制度
十一、泰和县乐泰职业培训学校学生安全工作责任状第一章 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校训,培养目标 办学宗旨:立德树人、强技乐业。
2、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以爱心促和谐。
3、校训: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德才修身、心系邦兴。
4、培养目标:以培养“创新、创造、创业型人才”为目标。
开办多种特色专业,开展长短并举,专兼合一,一专多
能,订单就业的培养模式。教学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强化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的适应性。我校师资雄厚,设备齐全,学生可以获得全国通用的资格证、等级证、毕(结)业证,合格学员学校负责100%推荐就业。
第二章教工管理
一、中专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依法执教
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3、热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指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4、严谨治学
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5、团结协作
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6、尊重家长
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7、廉洁从教
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8、为人师表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责,注重身教。
二、校长职责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言行准则。
1、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中专教育任务,端正办学思想。
2、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坚持又红又专方向。
3、领导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加强体育卫生工作,努力提高师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
5、充分认识教师地位和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当中的主导地
位,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
6、加强各科室管理,充分发挥各中层机构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教育服务。
7、加强计划性,制订学校工作计划,做好工作总结。
8、加强学校档案管理和学校资产财务管理。
9、加强社会横向联系,开辟社会调查实习场地搞好招生工作和毕业、就业安置工作。
10、负责学校其他的行政事宜。
三、办公室主任职责
1、协助校长制定学校学期、学年工作计划做好学期、学年总结工作。
2、协助校长召集、主持各种会议,认真做好会议记录。
3、做好上、下联系工作,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协调、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4、做好文件的收发、签发和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
5、督促、检查各部门的工作。
6、做好教职工的招聘工作。
7、与有关部门一起协商处理学校日常事务及偶发事件。
8、做好接待工作。
9、做好校领导交待的其他事宜。
四、教务主任职责
1、根据上级下达的各专业各学科的教学计划及各学科的发展情况结合本校师资设备等实际,制订每学年(或学期)的班级课程设置计划,交校长审定。
2、根据课程设置计划及各班人数及时提出课本的订购计划,交校长审定后由总务处负责订购。
3、根据校长确定的师资、安排好各班课程表,做好临时调课工作。
4、组织各学科的教研活动,检查教案及作业,深入课堂听课,确保教学任务按时按质顺利完成。
5、组织好各种考试,积累和整理教学资料并存档备查,及时上报成绩。
6、参与教师的选定及聘请,搞好教师上课考勤登记,并每月及时上报。
五、总务主任职责
1、制订总务工作计划,完善后勤各项管理制度,参加各类会议,写好工作总结。
2、加强总务后勤部门的政治思想工作,不断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3、贯彻勤俭办学的方针,加强对公共财物的管理,合理添置教学设施。
4、管好食堂,让师生吃好、吃省。
5、加强水、电管理,既满足师生对水(特别是热水)、电的需求又教育师生节约用水、用电。
6、美化、绿化和净化校园,为教学和生活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7、关心师生的生活,逐步改善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条件。
8、配合学生科做好学校的安全保卫与环境卫生工作。
六、招生就业安置办工作职责
1、完成学校布置的招生任务和就业任务,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2、制订并落实每年的招生计划和就业计划,制订各类奖惩制度及有关规定、提议、筹备、主持各类招生会议和就业会议。
3、培训各类招生人员,具体指导各班、各招生点及教工的招生工作。
4、完成自身的招生任务。
5、建立并指导好各地所高就业安置办的工作。
6、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广泛联系各地招聘单位,分类排比就业厂家,根据学生实际给学生安排满意的工作。
7、组织好学生就业前的培训工作。
8、经常了解学生就业实习情况,及时做出具体的必要的指导。
七、班主任工作职责
1、了解本班全体同学在思想、学习、生活和纪律等方面情况及个人的兴趣和爱好。
2、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具有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
3、经常检查学生的出勤。
1 变单向式灌输为双向性互动培训
安全培训是成人教育。成年学习不同于青少年的学习, 成人具有强烈的“自我概念”, 他愿意而且有能力判断自己的学习需要, 了解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制定学习计划, 目标, 选择学习方法和途径。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容易成为习惯的违章行为拿出来向学员提问, 让学员回答, 然后与学员共同讨论这种违章行为的危害, 最好收集一些典型的事故案例, 以事实案例加深学员对违章行为的认识, 从而纠正违章行为。
2 变单项理论培训为理论实践并重
成人的学习愿望要与社会职责密切联系, 当成人在生活和从事某一职业中, 认识到某一学习活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时, 他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并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同时成人在学习中往往选择以往经验, 学习新东西, 并加以重新组合、深化、吸收。在开展作业人员培训时, 各企业在抓好理论培训同时, 要加强对实践操作作业培训提问, 组织学员到生产一线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在课堂上, 教师在授课时, 也可采用演示法, 对学生进行培训。如公司事故应急救援、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情况及一些防范措施等内容, 可先由老师讲要点, 然后组织学生上台进行防范措施及模拟事故演示, 这样既可以对员工安全知识掌握程度的了解, 也可以让员工能动手实践, 及时指出不规范的操作方法, 加强操作技能的提高。
3 变传统培训方式为现代化培训
采用现代化培训方式, 可以大大缩短培训时间, 并且对培训效果有十分明显作用, 例如, 幻灯片培训, 视频案例培训, 通过提供色彩鲜明的图片、视频, 能提高学习效率, 大量数据证实, 人们获取知识的90%来自视觉、5%来自听觉, 2.5%来自触觉, 1.5%来自味觉, 可见, 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获得的信息占其所获得总信息95%。参加安全培训人员, 一般工作忙、压力大, 家庭责任重, 大量事物信息常在大脑皮层形成记忆性兴奋灶, 听课时思想不易集中, 记忆性低, 遗忘速度快。通过采用多媒体视觉直观教育培训方式, 在最大程序上使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寓教与乐, 吸引注意力, 增加培训效果。因此, 各企业安全生产培训人员应高度重视现代化培训工作, 要加大投入, 加大现代化培训硬件、软件建设, 添置电教设备, 实验室、计算机室等培训设施, 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现代化培训业务知识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现代化培训水平。
4 变“封闭式”培训为“开放式”培训
封闭式课堂培训方式, 本人观点认为限制了学员的思想, 最终会导致理论与实际不相符合, 而开放式课堂培训可以弥补以上不足。对于横班级的“岗位安全知识、岗位与岗位之间工作衔接配合的安全相关事项”等安全培训, 由横班班组长在生产现场示范并讲解。这样, 不仅丰富了学堂培训的内容, 还可以使他们产生浓厚兴趣, 加深对安全知识的记忆。一些作业人员认为自己工作多年, 未发生事故, 易产生麻痹大意思想, 运用典型案例进行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备课时可收集有针对性典型事例进行培训, 同时也可组织学员参观现场发生事故安全教育, 到事故地点, 让事故受害者讲述事故教训, 增强学员安全生产意识。
摘 要:针对目前高校大力推广的提升毕业生职业能力培训,从职业技术培训的管理体系实施,需求和发展目标出发,并结合多年从事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实践的经验,提出建立一套具有可操作性强,能持久性跟踪、管理,从多层次,多角度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升的的职业培训管理平台。以此实现高校学生的学历、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多重提升,培养出用人单位满意的具有创新能力、工作能力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人才。
关键词:职业培训 职业素养 管理平台 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10-02
普通高校学生由于受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同时在高等教育阶段学习的课程设置又侧重于理论研究,社会实践机会少。在毕业时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但在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都有所欠缺,最终形成许多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人才,而大批高校毕业生却难以就业的局面。本人参考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德国的“双元制”,以及日本的“产学合作”成功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1],并结合我国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建设一个有效的管理平台,实现在高等教育阶段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依此改变普通高校传统教育模式,逐步实现学生的学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多重发展,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 高校职业培训管理平台的建设与实施具有先天优势
首先,高校拥有最强大的教学、科研队伍,具备最好的教学设备、广泛的社会资源,在提升高校学生职业能力培训上具有先天优势条件。只需管理者改变现有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合理划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调整师资配备结构,改变职业素质的考核模式,通过考评结合的激励方法,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建立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并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其次高校具有完备的校园网和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管理平台建设只需增加相应的管理、考核模块。在高等教育阶段增强学生对社会实践与职业素养的重视程度,并实施长期跟踪、考核,即可实现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
2 高校职业培训管理平台的模块构成
为减少管理平台系统建设资金的投入,管理平台系统建设可对原有的教务管理系统进行适当的更改,添加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两个管理模块。把原来学生学业的考核从单一的专业课考核向多层次考核过度,把学业分数构成划分为三部分,其中专业课占50%,职业能力考核占30%,职业素养考核占20%的“532”结构。由此激励学生自主参加社会实践与职业素养的意识。考核管理模块总体结构如图所示。
3 高校职业培训管理的实施措施
3.1 首先要学生自主确立学历、工作能力与职业素养多重发展的学习目标
经历过高考洗礼的大学生,初涉大学殿堂,多数学生会在升学压力骤然释放之下之下得以放松,失去努力方向,这是目前多数高校低年级学生的通病。学校应该通过多鸿渠道,提升宣传力度,使新生入校即转变学习观念,改变应试模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认识到高校全新的培养模式与考核机制、考核内容,使学生对未来学习内容有清晰的认识,了解到如何做才能学得更好是非常重要的。
3.2 学校的教学管理考核模式应做适当的调整
普通高校要达到预期的教改目标,管理部门应有意识地在管理和资金投入上加大力度;在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基础上,提升实验、实训课程比例与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应注重实验、实训过程的有效性与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加大对使用虚假实验数据或推导性结果的惩罚力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术研究的真实性、严谨性和科学性,避免学术造假行为愈演愈烈;逐步健全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培训制度,对任课教师的职业能力培训进行有效投入,拓宽师资培训渠道,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落实和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要把到企业实践作为提教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依托完整的校园网络体系,完善复合型人才管理考核平台的建设;高校学生实施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贯穿整个大学生活,实现管理考核的长欺性,以此弥补我国高校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应试教育压力造成的在实践能力、团队意识、责任心的缺失。
3.3 拓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加强实训管理,逐步实现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高校首先应已有的校内实验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达到与现代企业生产接轨,使学生的课堂实验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考虑建立开放式实验室使用体系,使实验设备得以高效利用;建立校企联合组织管理机构,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明晰校企合作中的权力和义务[2],根据专业课程设置、未来就业市场需求来开发、拓展实训的企事业单位,为校外实训提供保障,同时制定合理、可行的学生实习计划,保证实训岗位与所学习专业的相对一致性,达到工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将產学研合作渗入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未来的工作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3],创造条件鼓励有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参与实习企业的科技产品研发工作,学生的实习过程应建立严格的量化考核、管理机制,量化考核标准应确定每一实习步骤的量化考核指标,考核标准中除考核实习学生的职业能力外,还应加入职业素养考核标准(如学生在实习中的团队意识、责任心、爱心等),学生成绩应该由学校管理方与实习单位共同商定,并获得学生的认可,由此避免实习过程走过场,流于形式。
3.4 全方位促进职业素养提升
现在高校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独霸一方,挫折承受力与沟通能力较弱,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唯分数论,残酷的升学竞争压力,使学生几乎没有社会生活经历,同时受市场经济思想大潮的冲击,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极为普遍,对高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影响极为不利,所以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职业素养考核管理体系,引起学生对职业素养的重视,使学生的良好职业素养意识形成于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过程中。为保证职业素养管理考核的可行性、公平性、持久性、有效性,应加大高校学工的工作力度,增强班主任制,职业素养考核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心理健康引导。通过开展心理健康必修课和心理健康咨询,引导学生在遭受学业、竞争、恋爱等挫折下,能克服不健康情绪,优化心理品质,提高自身缓解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心理困惑以及其他心理疾病的能力。
(2)诚信意识培养应源于日常生活,首先应加大考核管理范围,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亦应列入考核范畴,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量化考核,加大对诸如考试作弊等重大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使学生有违规成本意识,以达到重塑社会诚信体系的目的。
(3)有针对性地管理考核同学间交流、互助及参加社会服务体系(社区、养老院的志愿者,无偿献血等)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激励学生自主参加社会服务,提升学生的爱心与社会责任心。
(4)在校内实验课与校外实训课考核中,增加工作态度、合作意识考核项目,促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与一线工人师傅紧密接触,学习他们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深入踏实的工作作风和主人翁精神。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达到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相对接,最终实现学生职业素养与就业岗位的要求相匹配[4]。
(5)激励学生参加演讲、报告、征文、“作品”展览,优秀个人、班级评比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把自己作为集体的一员,热爱集体,维护集体利益,珍惜集体荣誉,同时促进同学间沟通,以诚相待,使每个成员对班集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并从中充分体验集体的温暖与幸福。在活动中也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高校职业培训管理平台运行需要注意的问题
(1)高校职业培训管理应避免形成唯职业能力论的局面,使高校毕业生的培养模式变成高职学校。
(2)为保证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应制定严格的量化考核机制,避免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考核的人情化。
(3)避免形成统一的培养模式,考核管理体系建设时,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层次性与主业特色,确定不同的管理考核体系,在大学低年级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培养,高年级根据专业特点以培养创新研究能力和职业能力为主。
总之,在完善的“学历+技能+职业素养”的多层次培养模式下,培养出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由此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就業与创业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张俊.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模式及发展趋势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人学高教研究所,2001(7).
[2]闵光太.以提高综合素质教育为目标[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3]郑克俭,王作廷.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
目 录
第一章 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校训,培养目标
第二章 教职工管理:
一、培训班招生制度
二、培训班学员管理制度
三、学校教师管理制度
四、校长工作职责
五、办公室工作职责
1、学籍管理制度
2、档案管理
六、培训学校工作职责
七、学校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章
办学宗旨
办学理念
校训
培养目标
1、办学宗旨:立德树人、强技乐业。
2、办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以爱心促和谐。
3、校
训: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德才修身、心系邦兴。
4、培养目标:以培养“创新、创造、创业型人才”为目标。
开办多种特色专业,开展长短并举,专兼合一,一专多能,订单就业的培养模式。教学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强化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的适应性。我校师资雄厚,设备齐全,学生可以获得全国通用的资格证、等级证、毕(结)业证,合格学员学校负责100%推荐就业。
5、四过硬:
素质过硬,意识过硬,技能过硬,理论过硬。
第二章
教职工管理
一、培训制度
1、培训对象为年龄在18—45周岁的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
2、培训时间10天,课时按上级规定时间。
3、学员持户口本和身份证到我校报名培训。
4、我校需按实际情况登记造册,分班、分专业进行培训。
5、培训通过技能鉴定的,由劳动部门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6、培训结束后,成绩突出的学员可以推荐就业。
二、培训班学员管理
1、所有学员必须按时报到,逾期不到者取消培训资格。
2、学员着装要做到整齐大方、得体,统一佩戴胸牌。
3、培训实行全脱产封闭式管理,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私自外出。
4、培训期间任何人不得请假,特殊情况确实不能继续学习者,按自动退训处理。
5、课余时间必须外出者须写请假条,由教务处批准后方可离开,返回时要到教务处销假。
6、学员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得迟到早退。
7、尊重老师的劳动、服从老师的指挥,有问题时要先举手示意,经批准后再回答
8、上课期间要认真听讲,不得有影响课堂秩序的行为和举动。(手机应关机或者调为震动,在教室内严禁抽烟)
三、教师管理制度
1、教师要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热爱教育培训工作,做好继续教育和各项组织、实施工作。
2、教师要熟悉教学计划、课程安排、课时分配及班级学生情况,编排教学进度,按培训班教学计划授课。
3、教师要按教学要求备好课,精心讲授,讲究教学方法,并注意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4、教师要关心学员学习动态,改进教学工作。
5、教务处根据教学培训计划,做好各类培训班学员的报名登记、住宿和教学管理。
6、教务处根据教学培训要求,做好兼职教师聘选、编写教材、做好教学场地的维护和教学设备的管理。
7、教师因病、事、公假不能上课,必须提前申请和出示相关书面证明并报校长,因病不能亲自办理,应提前通知,经校长批准后,方可请假,事后要补办手续。
四、校长工作职责
1、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教育规律办学,领导和主持学校的全面工作,积极进行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
2、从学校实际出发,主持制订学校的发展规划,学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政治,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业务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4、审定各类工作计划,领导教师开展正常工作,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5、加强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的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主动关心师生员工的生活,努力创造条件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
6、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为想创业和已创业的人提供更好学习管理知识的平台。
7、根据学校规模,设置学校管理的组织机构。搞好聘任教师工作,安排好教职工的工作岗位。
8、民主管理学校,经常倾听教职工的意见,发挥教职工大会作用,关心教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努力改善福利待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全面负责教职工的考核和奖惩。
9、严于律己,廉洁奉公,虚心接受群众监督,起表率作用。
五、办公室工作职责
1、协助学校领导和办公室主任做好日常校务工作。
2、负责起草全校性的工作总结、规划、决策等文件、做好文字综合和处理工作,把好文字关和政策关。、负责发布有关会议和学习活动通知、学员考核汇总工作。4、做好各类文件的收发、传递、归档、登记和保管工作、记录整理学校资料。、根据校领导批示、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6、配合学校,做好学校归档工作。、做好学校开班及其他组织工作和会议专场的布置工作。
8、做好校领导临时交办的其他任务。
9、负责培训学员进行学习、纪律、生活等方面的管理。
(一)学籍管理
1、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定点培训机构要建立培训台帐,详细记录受训者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文化程度、培训专业(职业、工种)、培训时间、考试考核成绩、收费和申领培训补贴情况、培训后就业单位、就业岗位、劳动合同签定或企业用工证明以及用工单位的联系方式等。
2、建立学员学籍管理制度。对每个参加培训的学员实行电子注册,建立学员学籍档案,完整记录学员在培训学习期间的学习成绩、实训实操技能水平、行为表现以及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等个人信息,将每个学员的基本情况记录在案。
3、建立学员考勤登记制度。对学员参加培训上课和实训实操进行考勤登记,每次上课都要求学员签到,记录学员每次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学员的考勤登记表作为申请培训补贴的依据之一。
(二)档案管理
加强培训资料和培训人员档案管理,每期培训鉴定结束后,以班为单位收集、整理培训资料和培训人员的相关资料归档,做好跟踪服务工作。归档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参训人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员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联系电话、文化程度、培训训专业(职业、工种)、培训训时间、培训获证编号等。
2、教学情况:包括培训课程安排、学时安排、任课教师、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师教案等。
3、学员学习情况:包括考勤登记、作业完成结论、作品完成结论、学习评语结论、理论课和实训实操课考试考核成绩等。
4、开学、结业相关资料:包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培训计划和办班批复;开班和结业典礼的领导讲话;报送的信息、图片及相关资料等。
5、学员就业创业情况:包括学员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文化程度、培训专业、培训时间、家庭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以及上岗就业的单位,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所签定的用工合同及用人单位的联系方式等。如是成功创业的,主要包括学员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文化程度、培训专业、培训时间、家庭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创业地点、营业执照等。
六、培训学校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职业培训和就业政策,热心为接受培训的对象服务,不断提高就业培训合格率以及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2、配备固定的培训场地,有较高的师资队伍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实训师傅。有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实用性、有效性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训计划。培训设备、设施、教材符合国家职
业技能培训要求。同时提供办学资质证明,培训项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设备、教学设施、教师简介等资料。
3、实施培训时,必须提前向县人社局提交开班申请、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安排表、培训人员花名册,经人社局审核批准后,方可开班。
4、按教学计划进行培训,接受人社局、财政局、劳动服务中心指导监督。
5、自觉遵守《晋城市就业再就业培训管理办法》。
6、培训课时按《晋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规范和加强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通知》规定执行。
7、按要求将教学档案材料分期分班装订成册备查,指导、收集和整理申报培训补贴资料。
8、加强与就业服务机构和用工企业的沟通联系.做好参训学员就业推荐和跟踪管理服务工作;
(一)教学管理
1、培训教材。各定点培训机构必须要统一使用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如使用自编教材的,必须要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备案。
2、培训时间。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各职业(工种)的培训要求,各定点培训机构必须要严格按规定的课时组织培训,其中:A类职业(工种)培训时间在120个标准学时以上;B类职业(工种)培训时间在240个标准学时之间;C类职业(工种)培训时间在360个标准学时之间。每天按7个标准学时计算。
3、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各培训机构必须要严格按规定要求开设理论课程和实训实操课程,不得随意减少课时和实训实操时间。
4、考核考试。每期培训结束前,必须要统一组织考试考核,并将考试考核试卷和学员考试考核成绩一并归档备查。
(二)考试考核管理
在培训期间,所有学习上课的内容每一门课程结束时都要组织考试考核。在培训班结束前10天,定点培训机构要向人局提出职业技能鉴定的书面申请,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安排鉴定时间和地点。
(三)监督检查
1、指导和督导。人社局是各定点培训机构的业务主管部门,各定点培训机构接受人社局的指导和监督。人社局对定点培训机构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将培训合格率、培训后就业(创业)率以及学员满意度作为考核评估的主要指标。人社局对定点培训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凡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的,取消定点培训机构资格。
2、定期检查。人社局每年至少要组织人员对定点培训机构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在每期培训班办班过程中,人社局要对定点培训机构进行必要的培训检查。
七、培训学校财务制度
为规范学校的财务会计行为,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提高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学校的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和量入为出的原则,努力保证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2、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独立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
3、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使用合法票据;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票据的购买、使用、保管、核销由会计负责依照有关规定办理。
4、一切财务开支,严格执行并从严掌握。会计对开支的票据要
认真审核,及时记帐;发现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凭证要按规定汇总装订,妥善保管。
5、财会人员要每个月对帐一次,进行结帐和报表工作,并按要求报告财务主管及校长。
6、一切计划内开支,如:工资、福利费、酬金、教学费、办公费、管理费及其他必需的开支款项,必须由财务主管批准支付。
7、财务人员自觉遵守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坚持审批制度和有关手续。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任何开支,财务人员有权拒绝报销。财务人员不遵守财务制度,随意报销,将被追究责任。
8、学校领导,特别是财务主管,必须以身作则,严格执行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财务制度。如有违反制度和失职行为,也要追究责任并从严处罚。
起重设备作业安全技术规范及安全管理要点
一、培训内容
1、起重设备(吊车)分类:
按吊运物件分类:冶金起重吊车吊运液态金属 吊运重要物件
或危险品吊车
吊运普通物件吊车。
按结构分类:桥式吊车 门式吊车 塔式吊车 移动式吊车。还有简易吊运物件的电葫芦吊。
2、事故的定义:是人(个人或集体)在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停止或者永久停止的事件。还可以简单地说是:一种违背人们意志事件发生或者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在企业里最简洁明朗既是:能量没有按控制方式的进行释放,并且造成不良后果。那就是事故。
冶金企业使用起重设备通常是桥式吊车和门式吊车配置吊钩、磁盘和专用吊具吊运物件。
3、吊车发生故障的原因①、人的不安全行为②、物的不安全状态
二、吊车预防事故的方法
1、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预防吊车事故的方法
人(操作者)在操作的过程中受很多的因素影响,可能出现误操作,这种误操作就是人在某一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其不安全行为的操作,就可以产生事故,或者给发生事故增加机率。
大家在企业里工作多年,估计每人都知道每次事故分析时,都会有一条说发生事故的原因是事故的责任人安全意识不强,整改措施再加上一条就是增强事故责任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直接的理解那就是危险意识。人在每一次动作过程中,都存在着危险,但是即使此过程存在危险,也没有发生不良后果(所谓的事故)。原因是你预示到危险,你的动作行为做的合理规范。你的思维过程就是脑海里存有危险意识。规范的动作行为避免事故的发生。
2、安全意识低下的原因:
①、不知道危险。产生原因是技能不高,对设备性能不了解,对工艺过程不熟悉,缺少经验。
②、低估危险,习以为常。经历过相似危险,没有发生严重后果,或者看到别人那么做,也没有发生严重
后果。逐渐形成不可怕的念想。便成为一种习惯。
③、侥幸心理。有本书介绍过的事故统计:同一个人发生330起同类事件中,300起没有放生伤害,29起造成轻微伤害,1起造成严重伤害。因为1:29:300这个比例数字的存在,所以人们就会产生侥幸心理。
④、逆反心理。有些人非常有个性,或者是在赌气,愿意独出新彩,而且还不是合理的创新,这种心理前提下的行为,就是就产生逆反心理。
⑤、凑兴心理。理解为喜欢热闹,试一试看一看结果有
什么不一样之处。
⑥、利益驱使。很好理解,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看重了
利益,忽视了安全。
⑦、社会原因。社会关系很多,需要处理而分散精力,同时淡化安全意识。了解
影响安全意识低下的原因,可以针对产生安全意识
低下的原因去解决,来增
强其安全意识。
增强起重设备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就是一个安全管理工作 的要点。
3、最基本-吊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各条款都是约束操作者的操作动作行为和对设备要求保持良好状态。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事故就随时发生。就起重设备操作者而言遵守吊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就说明吊车操作者有较高安全意识。
ⅰ、反车操作刮伤。ⅱ、带电修车弧光灼伤。ⅲ、跨车坠落。ⅳ、歪拉些拽撞击。
4、实践过程积累经验制定规章制度
吊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对于操作吊车人员来说相当于最基本的法律条款框架,但是还需要根据起重设备实际工作情况和设备的技术性能制定一些规章制度,补充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同样的目的也是约束操作者操作动作行为和对设备要求保持良好状态。保证起重设备的运行安全。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基础是要根据吊运物件性质,取物部件的特点(吊钩、专用吊具,磁盘及抓斗),还有要根据工艺条件,用积累的操作经验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来补充吊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比如:ⅰ、起重设备交接班制度。ⅱ、磁盘吊车操作规定。ⅲ、吊车停送电制度。ⅳ、吊具的检查使用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的条文制定,有的是预计到可能发生的隐患而制定,有的是故障、事故经历发生过而防止累似事故重复发生制定补充的,所以规程和规章制度需要不断地去完善。
5、对吊运特殊物件的吊车制定强制规定
各单位规程、规章制度条款里,部分条文总会有严禁或必须和不准几字的出现,我的理解是条文中出现严禁或必须和不准几字,那就是强制的规定。这些强制规定都是针对吊运特殊物件或者此项误操作存在极大的危害性。磁盘吊运热坯操作必须走指定通道,严禁从人上方或设备上方通过。因为磁盘热坯吸料,突然掉料的机会很多,掉料就存在危险。冶炼跨兑铁操作规定中有一条不准提前挂付钩,因为提前挂上付钩,就存在主钩或付钩误操作或者设备本身的失效可能,导致盛铁桶倾斜而洒高温铁水,发生爆炸、热浪灼伤和烫伤的事故。
这些规程、制度规定不论是基本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还是经验积累制定的制度和强制性规定,制定的目的是增强人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人的行为。操作者在高危岗位,操作着高危的设备,那就必须时刻有较高的
安全意识,确认每一个动作是不是规范。动作行为规范是避免发生故障(事故)的要求,因此要求起重设备的操作人员要熟知本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制度和规定,并且要严格执行。
吊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是对操作起重设备要求的基本框架,要根据设备实际运行工况条件和设备的性能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不断补充完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且督促操作者切实地去执行。这个补充完善吊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督促操作者切实地执行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的过程,也是一个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
6、针对物的不安全状态预防吊车事故的方法 起重设备被称为特种设备,原因是它的运行过程中,存在极高的危险因素。上面说过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制度和规定增强人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人的行为,避免发生故障(事故)。但是事故隐患还存在于起重设备本体,设备本体失效,也造成故障(事故)的发生。防止设备本体失效,控制能量非正常的释放,避免故障(事故)的发生的方法。称为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下面简单说一下控制预防起重设备本体的存在不安全状态的方
法。
①、吊车设计和性能选用不足:
吊车设计和性能选用过程,是设计人员套用标准进行设计,随着十几年的使用运行后,或多或少地显现出来不能适应现有的实际工况,或者因为当时的条件所限,选用的设计参数,满足不了现在的运行要求。不同的运行条件下,起重设备存在的不安全状态显现出来。常见的过度性能挖潜、增加运行频率及运行工况条件变化。尤其是老企业的设备这种物的不安全状态,更加明显。所以就要针对起重设备实际工作状况,找到控制起重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方法和措施。应用相应的控制方法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设备性能,缩短点检维护周期,不能改变工况运行条件,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和提醒操作者的动作行为。
②、吊车设备的安全装置和设施:
起重设备上有许多确保安全运行的装置和设施,电铃、限位、继电器(时间和电流)、制动器、限重器、限速器,缓冲器以及电器连锁和机械连锁等等。都属于起重设备配备的安全装置和设施,其作用是预防物的不安
全状态原因发生事故。这些装置和设施要确保灵敏可靠。③、吊车使用过程中的完善防护装置:
有轴必有套;有轮必有罩;有孔必有盖;有坑必有栏。是最简单安全防护,是大家常听到的,也是规定要求的。随着吊车的运行改造更新使用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相应的完善起重设备的安全防护。例如:接近开关使用,替代撞尺式行程开关,安全防护更加灵敏可靠;变频技术的应用,杜绝反车操作和急启急停对传动机构零部件的冲击;很简单的立梯改为斜梯,取消了仓口,消除踏空坠落的事故隐患,也是完善安全防护的一种措施。
四、起重设备的点检维护:
对设备的点检维护有两方面的作用ⅰ、保障设备服务生产正常的运行。ⅱ、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通过点检可以及时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消除隐患。即确保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的可靠性的同时,又保障起重设备正常运行。
五、小结:
起重设备通过某种取物部件(吊钩、磁盘或者专用吊具)吊运物件,物件吊运需要升高,那样就存在物
一、培训要求
1、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应掌握其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危害机理、预防方法的常识
2、领导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要重点了解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掌握本单位职业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和危害程度
二、培训内容
一)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危害机理、预防方法的常识
1、职业安全健康职业安全健康是指劳动者在工作岗位发生职业性伤害和健康危害,保护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所保护的对象是作业场所中的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并不是对所有方面的保护,而是专指在作业场所内、生产过程中可能引起伤亡和职业危害的保护,不包括其他劳动权利和劳动报酬等方面的保护,也不包括一般的卫生保健和伤病医疗工作。所说的“作业场所”一般来说是指组织生产活动的场所。
2、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消除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事故和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其内容包括: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女工保护、未成年工保护、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可以看出,劳动保护并不是指对劳动者所有方面的保护,而是专指对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可能引起伤亡和职业危害的保护,它不包括职工其他劳动权利和劳动报酬等方面的保护,也不包括一般的卫生保健和伤病医疗工作。我们常说的劳动 保护我个人理解是指对特定工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员工配备具有相应防护功能的个人防护用品。
3、职业病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例如从事矿山开采、翻砂造型、玻璃、陶浇等作业的工人,因长期接触含二氧化硅粉尘而得的矽肺,从事铅冶炼、蓄电池、铸铅字等工人因接触铅烟、尘而患铅中毒等。
4、危险、危害因素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是指特定危险时间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总体说,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通常为了区别对人体不利作用的特点和效果,分为危险因素(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和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5、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对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类,是为了便于进行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方法有多种,我们简单介绍按导致事故、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的方法和参照事故类别、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的方法。
(一)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根据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非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六类。
(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闭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 设施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臵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音危害(机械性噪音、电磁性噪音、流体动力性噪音、其他噪音)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γ射线、α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8)明火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其他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和气溶胶)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度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湿高温、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13)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臵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
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臵缺陷、其他标志缺陷)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和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
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
5)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1)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4)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5)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5)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2)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3)监护失误 4)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6)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二)对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
(1)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氛围16类。
1)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4)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5)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
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7)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形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8)火灾
9)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10)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被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臵物倒塌等,不适用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1)放炮,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12)火药爆炸,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
13)化学性爆炸,指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引爆能源时,发生爆炸事故(包括气体分解、喷雾爆炸)
14)物理性爆炸,包括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轮胎爆炸等 15)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
16)其他伤害,是指除上述以外的危险因素,如摔、扭、挫、刺、割伤和非机动车辆碰撞、轧伤等(矿山、井下、坑道作业还有冒顶片帮、透水、瓦斯爆炸等危险因素)(2)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音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等七类。
6、根据我们公司现阶段生产的特点,可以确定我们公司在焊修场所存在电焊烟尘、压铸熔化区存在熔化烟尘、压铸车间的高温、压铸车间噪音、清铲区存在粉尘、喷丸操作存在粉尘、喷漆作业存在二甲苯等有毒物质。根据存在的这些危害因素我们简单介绍各种危害。
(一)生产性毒物毒物是指以较小剂量作用于生物体,能使生理功能或机体正常机构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死亡的物质。职业安全卫生中的毒物是指生产性毒物(又称为职业性接触毒物),是指职工在生产过程中接触以固体、液体、气体、蒸气、烟尘等形式存在的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品和杂质,并在操作中可经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进入人体,对健康产生损害、造成慢性中毒、急性中毒或死亡的物质。毒物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毒物的毒性、接触毒物的时间和剂量、人体健康状况及体质差异有关系。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危害程度是以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发病情况、慢性中毒患病情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综合分析、全面权衡,以多数指标的归属定出危害程度的级别,但对某些特殊毒物,可按其急性、慢性或致癌性等突出危害成物定出级别。在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将毒物危害程度分为:Ⅰ级(极度危害)、Ⅱ级(高度危害)、Ⅲ级(中度危害)、Ⅳ级(轻度危害)。列入国家标准的常见毒物有56种,其中Ⅰ级13种、Ⅱ级26种、Ⅲ级12种、Ⅳ级5种。我公 司喷漆处二甲苯在GB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中毒物危害程度分为Ⅲ级(中度危害)。
(二)生产性粉尘生产过程中,有尘作业工人长时间吸入粉尘,能引起肺部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病变、硬化,丧失正常的呼吸功能,导致尘肺病。尘肺病是无法痊愈的职业病,治疗只能减少并发症、延缓病情发展,不能使肺组织的病变消失。此外部分粉尘还可以引发其他疾病,如造成刺激性疾病(沥青烟尘、石灰、皮毛、烟草等粉尘使皮肤、眼睛发生溃疡性皮炎、结膜炎等)急性中毒、(铅尘、锰尘等)、致癌率增高(石棉尘、砷尘及放射性物质粉尘等)。
(1)尘肺的分类按尘肺的发病原因,通常可以分为5类 1)矽肺由于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粉尘而引起的尘肺。矽肺的特点是发病率高、发病周期短、病变过程快,是危害面最广、危害性最大的一种尘肺病。
2)硅酸盐尘肺由于吸入含有硅酸盐粉尘而引起的尘肺。如石棉肺、滑石尘肺、云母尘肺、水泥尘肺均属于硅酸盐尘肺。
3)炭素尘肺由于吸入炭素粉尘而引起的尘肺。如煤尘肺、碳黑尘肺、石墨尘肺均属于炭素尘肺。
4)金属尘肺由于吸入含有金属性粉尘而引起的尘肺。如铝尘肺、电焊工尘肺等。
5)混合性尘肺由于同时吸入含有二氧化硅粉尘和其他粉尘而引起的尘肺。如煤矿工人所患的煤工尘肺(煤矽肺)和铸造工人所患的铸工尘肺多属于混合性尘肺。
目前我国把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黑尘肺、滑石尘肺、石棉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 工尘肺这12种尘肺列为法定职业病。
(2)影响尘肺的致病因素尘肺的致病因素主要有粉尘的沉积量、粉尘的致病性和吸入量。
1)粉尘在肺泡中的沉积量是发生尘肺的首要条件,沉积量和下面的因素有关。粉尘粒径:人体呼吸器官对粉尘的进入有防御功能,进入的粉尘大部分被阻留在鼻腔中或粘附在各级支气管的黏膜上,随呼吸或痰液排出体外,仅有一小部分粒径较小的尘粒才可能进入肺泡而沉积。粒径大于15微米很难进入肺泡,进入肺泡的粉尘粒径在10微米以下,阻留在肺泡内的粉尘95%以上的粒径都小于5微米。表面活性:粒径越小、破碎生成的粉尘越新、表面活性越大,导致肺组织纤维化的作用越强。荷电性:空气中悬浮的粉尘大部分带电,温度升高荷电增大,湿度增大荷电减少;荷电多的粉尘容易被阻留在肺内,并能影响细胞的吞噬速度。
2)粉尘的致病性(毒物粉尘除外)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不与其他元素氧化物结合在一起的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发病的时间越短,病变发展速度越快,危害性越大;接触含游离二氧化硅70%以上粉尘的发病时间远低于接触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下的粉尘;石棉、铅、铬、镍、滑石联苯胺粉尘、焦炉烟尘及放射性矿尘等是致癌粉尘;金属致癌粉尘除与剂量有关外,且与吸烟有关,如接触铬尘的工人,肺癌死亡率吸烟的约为不吸烟的6倍;有机粉尘均可引起变态反应性肺泡炎;难溶性粉尘都能引起气管炎和肺组织纤维化。
3)粉尘的吸入量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越高、有尘作业的劳动强度越大、接触粉尘的时间越长、粉尘吸入量就越多,越容易得尘肺。
(三)噪音噪音能引起听觉功能敏感度下降甚至造成声聋、或引起神经衰弱、心血管疾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的高发。噪音干扰影响信息交流,听不清谈话或信号,促使误操作发生率上升。噪音可分为:机械噪音(由固体振动、金属摩擦、构件碰撞、不平衡旋转零件撞击等产生。如冲击力作功机械等)、空气动力性噪音(又称气流噪音,是因为气体流动的压力、速度波动产生的。如喷气式飞机、风机叶片旋转、管道噪音等)、电磁噪声(因电磁作用引起振动产生。如变压器、励磁机噪音等)。
国家标准GBJ87-8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对各类作业场所的噪音限制值及接触噪音时间做出了规定。部颁标准LD80-95《噪音作业分级》依据作业环境的等效连续A声级、接触噪音时间将噪音作业的危害程度分为四个级别。
(四)高温作业高温作业人员受环境热负荷的影响,作业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下降。研究资料表明,环境温度达到28℃时,人的反应速度、运算能力、感觉敏感性及感觉运动协调功能都明显下降。35℃时仅为一般情况下的70%左右;极重体力劳动作业能力,30℃只有一般情况的50~70%,35℃时则仅有30%左右。高温使劳动效率降低,增加操作失误率。高温环境还会引起中暑,长期高温作业(数年)可出现高血压、心肌受损和消化功能障碍病症。高温危害程度与温度、湿度、风速、辐射热和个体耐热性有关。
国家标准GB4200-84《高温作业分级》依据生产性热源、工作地点气温、劳动时间率将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为四个级别。GB935-89《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是依据工作地点温度和湿度、劳动强度制定的(不使用于辐射强度超过12.56J/㎝2.min或3卡/㎝2的高 温强辐射和露天作业)。
7、职业危害的预防对策
(一)防尘对策需要对工艺、工艺设备、物料、操作条件、劳动卫生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等技术措施进行优化组合,采取综合对策。
(1)工艺和物料选用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的工艺,采用无危害或危害小的物料是消除、减弱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
(2)限制、抑制扬尘和粉尘扩散
(3)通风排尘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工艺特点和排尘的需要,利用风压、热压差,合理组织气流(如进排风口、天窗、挡风板的设臵等),充分发挥自然通风改善作业环境的作用。当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臵全面或局部机械通风排尘装臵。
(二)防毒对策应对物料和工艺、生产设备(装臵)、控制及操作系统、有毒介质泄露处理、抢险等技术措施进行优化组合,采取综合对策。
1)物料和工艺应尽可能以无毒、低毒的工艺和物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物料,是防毒的根本性措施。
2)工艺设备(装臵)生产装臵应密闭化、管道化,尽可能实现负压生产,防止有毒物质泄漏、外逸。
3)通风净化受技术、经济条件限制,仍然存在有毒物质逸散且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臵必要的机械通风排毒、净化装臵,使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降低到最高容许浓度值以下。机械通风排毒方法主要有全面通风换气、局部排风、局部送风三种。
(三)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根据各地区对限制高温作业级别的规 定采取措施。
(1)尽可能实现自动化和远距离操作等隔热操作方式,设臵热源隔热屏蔽(热源隔热保温层、水幕、隔热操作室、各类屏蔽装臵)。
(2)通过合理组织自然通风气流、设臵全面、局部送风装臵或空调降低工作环境的温度。供应清凉饮料。
(3)依据GB935-89《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的规定,限制持续接触热时间。
(4)使用隔热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二)国家安全生产相关重要法律、法规介绍国家安全生产相关重要法律、1、宪法中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条款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违背,因为宪法是各种法律的总法律或总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中第1条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就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保护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劳动者。《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宪法》第4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条件和休假制度。《宪法》第48条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宪法》的这些条款是我国安全生产方面工作的原则性规定。
2、刑法中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条款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2006年6月29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
(六),加重了对安全事故责任人的刑事处罚力度。刑法修正案
(六)将刑法第134条修改为: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将刑法第135条修改为: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刑法第135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135条之一: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刑法第139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139条之一: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3、劳动法中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有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通过,1995年5月1日起施行。
(一)劳动者权利和义务中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根据《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以下几种权利:(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休息休假的权利
(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6)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劳动者必须履行的义务有以下几种:
(1)完成劳动任务(2)提高职业技能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二)用人单位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职责
(1)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劳动法》第52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2)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劳动法》第53条规定: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是指安全技术方面的设施、劳动卫生方面的设施、生产性辅助设施(如女工卫生室、更衣室、饮水设施等)。
(3)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及劳动防护用品。《劳动法》第54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 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在劳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工伤事故,产生职业病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真实的掌握情况,有效的采取对策,预防和防止事故隐患和职业病的发生,《劳动法》第57条规定: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
(5)对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劳动法》第55条规定: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在现代的劳动生产过程中,除了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以外,其他普通劳动者在上岗前也必须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取得任职资格。这是现代化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安全生产本身的必然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之后,即有责任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操作训练和安全技术培训。
(6)劳动者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法》第56条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4、工会法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对工会组织在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群众监督作出了明确规定,包括工会的权利和义务及工会的各级组织的作用。如企业、事业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犯职工合法权益,工 会有权要求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或者有关部门认真处理,工会可以提出意见调节处理。企业研究决定有关工资、福利、劳动保护以及劳动安全卫生、劳动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时,应当有工会代表参加,应当听取工会的意见。工会有权参加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行政领导人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等内容。
5、消防法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内容
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于1998年4月29日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8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主要内容有: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火灾预防;第三章消防组织;第四章灭火救援;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详细内容略。
6、民法通则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于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通则》是劳动安全卫生方面发生责任事故时有关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第六章民事责任第三节侵权的民事责任中,第119条: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第123条: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7、劳动合同法中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8年1月1日施行。是处理劳动合同中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中应该有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的条款。第32条规定: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劳动者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有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第42条规定:在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第40条和41条的规定解除合同。
8、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对如何防治职业病分别规定了相应的制度、措施。
(一)前期预防职业病防治法总结我国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来所做规定执行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从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统称建设项目)的源头实施管理。这样规定,主要是为了避免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项目盲目上马,再走先危害后治理的老路,从源头管起,从根本上控制或消除职业危害。
(二)劳动过程中的防护和管理防治职业病,用人单位是关键。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建立、健全有关制度。职业病防治法对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作了以下具体规定:
(1)为了保护劳动者健康,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和放射线等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所致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需要对特殊职业危害工作场所实行有别于一般职业危害工作场所的管理。
(2)为了保护用人单位及时掌握本单位职业危害因素及职业卫生状况并及时采取改进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①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②用人单位应当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危害检测、评价。③发现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应当立即停止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职业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后,方可重新开工。
(3)针对一些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某些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危险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含放射性物质的原材料,而没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没有说明书或者中文说明书,劳动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缺乏防范意识,造成健康损害的情况,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生产、经营、进口可能产生职业危害因素的设备、危险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含放射性物质的原材料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中应当载明与职业危害相关的事项和职业卫生防护、应急救治等措施,并在醒目位臵标明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4)针对在经济活动中转移产生职业危害作业的现象,职业病防治法对转移产生职业危害作业的双方作了限制性规定,即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转移给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 单位或个人。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
(5)针对一些用人单位存在隐瞒工作场所职业危害事实,不告知劳动者的真相,对从事有害作业的劳动者不提供有效的职业卫生防护条件,导致职业危害发生的情况,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①产生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臵设臵公告栏,公布与职业病防治有关的事项;
②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臵,设臵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③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在合同中写明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危险。劳动者因调动岗位或工作内容改变而从事合同中未事先告知的存在职业危险、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应当告知劳动者有关职业危害、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内容,并协商变更劳动合同相关条款。
(6)为了防止用人单位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所禁忌的作业,作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职业性健康损害和职业病病人,并通过建立职工健康档案,明确劳动者的职业史和职业危害接触史,为了解劳动者健康状况、指导劳动者选择职业、解决纠纷提供依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①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②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禁忌的作业;对在定期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 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臵;不得接触或终止与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
③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期限妥善保管。此外,职业病防治法还对劳动者应当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履行的义务以及工会组织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相应的规定。
(三)关于职业病的诊断管理关于职业病的诊断管理,职业病防治法主要从三方面作了规定:
(1)考虑到职业病诊断属于医疗活动,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对承担职业病诊断的机构应有特殊要求。据次,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由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在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注明获准的职业病诊断项目。
(2)考虑到劳动者的流动性较大,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方便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需要对劳动者赋予职业病诊断选择权。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本人居住地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3)考虑到职业病诊断比较复杂,其结果往往关系到劳动者享有的待遇,需要严格规范管理。职业病防治法规定: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3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应当由诊断医师共同签署,并经承当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审核盖章。
(4)对职业病病人的治疗与保障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劳动者发生患有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的,必须及时诊断、治疗,妥 善安臵。职业病防治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了规定:
①关于对疑似职业病病人的诊断,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②关于对已诊断为职业病的病人,防治法规定:Ⅰ、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Ⅱ、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没有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造成职业病的用人单位承担。
③关于对职业病病人的安臵和社会保障,防治法规定:Ⅰ用人单位在疑似职业病病人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Ⅱ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臵;Ⅲ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职业病待遇不变;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臵职业病病人。
9、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全文分7章,共97条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到第十五条,共15条概括了立法的目的、原则、适用范围、法律主题等内容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第十六条至四十三条,共28条从法律上确立了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主体地位,明确提出了要求,是本法的重点。第三章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第四十四条至第五十二条共9条从业人员作为安全生产的主人,规定了其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第五十三条至六十七条共15条明确了安全生 产过程中政府各职能机构的权责第五章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第六十八条至七十六条共9条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十九条至九十五条共19条在明确了主体的权利、义务之后,概括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九十六、九十七条共2条
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中, 人们竞争上岗越来越激烈, 大家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 去适应现代社会, 以便找到理想的工作。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当前, 既要介决企业生产服务急需的技能人才, 还有下岗求业、大学生等群体就业问题, 要键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 发挥培训促就业的重要作用, 提高劳动者素质, 促进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于是, 职业培训指导中心成立电气控制实训室, 它担负指导、培训和签定的任务。
二、需求分析
本系统通过大量调查同行业单位的基础上, 进行反复比较论证, 而且多次对各种职业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与中心有关领导和专业工程师进行了充分交流和沟通, 同时我们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网站、书籍和技术资料, 研究相关国际培训设备的特色优点, 实地走访并调研了培训机构, 学校、工厂, 充分运用了各种有价值的资源。为此本系统要求实现如下目标:
1、争取成为全国电气控制从业人员及职业培训机构的风向标, 引领本行业从业人员跟上时代技术及培训签定要求。
2、真正成为电气控制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平台, 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打选"更严格、更公平、更公正和更公开"的职业技能签定平台, 将实物平台、访真平台与考核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 向实训签定模式的"知能化、无纸化"目标进一步迈进。
根据本系统的需求, 我们设计了二大功能模块, 即实训模块和信息管理;实训模块又划分成七个子系统功能区, 即PLC实训区、电子实训区、电子电力实训区、直流调速实训区、交流变频实训区、以太网实训区、传感器实训区。
三、实施任务
1、在实训室建立基于联网操作, 支持数据公享、可控制应用权限。各子系统在联网环境下行使信息采集、编辑、转换、组织存储与检索等信息管理。
2、编制建立试题代码库、指导老师代码库、实训人员代码库和考生代码库, 作为网络上的公共标准代码库, 应用于各子系统中, 形成统一的数据编码体系。使建立的管理信息库具有可相关、可比较、可综合、可共享性。
3、本系统具有安全性、先进性、兼容性、可靠性、实用性、模块化、扩展性和网络化。
四、计算机硬件配置
1、硬件配置原则
计算机硬件配置的最基本原则就是要具有针对性, 也就是要针对培训中心实训室的实际情况来配置硬件, 在这基础上考虑以下因素:
·先进性:设备在技术上选择能适应整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具有广泛相似用户和较高市场占有率。
·安全性:在硬件设计上要有安全保护技术措施。
·开放性:标准化技术支持下的开发式体系结构。
·软件支持和服务:在国内有完善的技术支持服务、维修服务中心。
2、系统布线及网络结构
实训室采用PDS结构化布线方式完成了整个800M*M的网络布线, 以每一个实训台1个网络节点, 总设计联网能力为50个节点, 网络结构图如图1。
3、硬件配置
系统硬件组织采用Client/Server结构方式配制。
(1) 、计算机网络中心主要配备有:
专用服务器1台作为文件服务器;16口智能集线器4套, 联接网络各工作站。
(2) 、各实训区配备个人计算机有:
PLC实训区配有16台, 电子实训区配有8台, 电子电力实训区配有8台, 直流调速实训区配有8台, 交流变频实训区配有8台, 以太网实训区配有4台, 传感器实训区配有4台, 管理信息系统配置2台。
五、计算机软件设计
1、软件配置原则
(1) 、开放性原则:建立开放性的软件结构, 以便于系统的开发和开放。
(2) 、标准性原则:软件的技术规范符合国际公认的工业标准。
(3) 、经济性、适用性原则:软件的配置有利硬件性能的充分发挥, 并对硬件的扩充性存相应的适用性。
(4) 、安全性、可靠性原则:软件提供必需的保护措施和手段。
2、系统软件
(1) 、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Server2003, 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2005。
(2) 、网络系统协议采用TCP/IP协议。
(3) 、工作站计算机使用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3、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我们采用Visual Basic6.0作开发界面。
4、应用软件开发
根据系统需求, 整个应用软件从总体结构分为二大部分, 其框图如图2。
4.1、实训考核
每一实训考核区都有登录管理、多媒体模块和线路查错软件。
登录管理子系统:又分登录信息管理软件和考试登入软件, 前者指登录IP地址, 时间记录进入数据库。后面指由老师输入考核模块、台号、学员号、分数、考评员号、试题号和时间等记录进入数据库。
多媒体:运行本软件, 用文字显示和动画播放本实训区的使用方法。可以任意选择各内容文字说明, 也可以任意选择各内容的动画播放。动画播放具有暂停、快进等功能。
线路查错软件:为了学员避免接线错误引起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甚至造成设备的损坏, 学生可以通过电脑, 使用线路查错软件进行线路检测。运行软件"线路检测"软件, 按下"线路检测"按钮。此时, 软件运行, 通过查错模块, 对学生接线进行查故。待软件运行完毕, 即会反馈查错结果, 若学生接线符合要求 (具体要求视设备不同而不同) , 界面则会显示绿色"正常"信号, 若学生接线不符合要求, 界面则会显示黄色"故障"信号, 并在信息框中显示产生故障的具体线路。若界面显示"正常", 则设备允许上电, 学生可以继续进行相应的操作, 若界面显示"故障", 则设备不允许上电, 学生可按照故障提示对所接线路进行检查。当学生发现接线问题所在, 并及时更改了接线, 则可以重新启动软件再进行一次线路检测。
1、PLC实训区
由登录管理子系统、演示系统、应用题库仿真软件、PLC设故软件、PLC线路排故障 (查错) 、线路查错和多媒体模块组成。
演示系统:编制了若干套的软件题目, 来模拟项目的运行, 使学生了解本项目的操作过程, 如交叉路口的红绿灯的运行。
应用题库仿真软件:指要求学生编制PLC程序, 再同上位机仿真软件相连, 根据学生编制的PLC软件, 仿真软件判别编制的PLC程序的错误与否。
PLC设故软件:指要求学生修改错误的PLC软件, 修改完再同上位机仿真软件相连, 根据学生修改的PLC软件, 仿真软件判别修改的PLC程序的错误与否。
PLC线路排故障 (查错) :指要求学生查出PLC硬件接错的线路, 修改以后同上位机仿真软件相连, 根据学生修改的线路, 仿真软件判别修改的线路与否正确。
2、电子实训区
由登录管理子系统、电子自动设故模块、线路查错和多媒体模块组成。
电子自动设故:指老师事先设置好有几点故障线路, 由学生去检查, 再在计算机运行的软件上指出故障点, 计算机会自动判别故障点, 如学生判别错误, 计算机自动报错, 反之亦然。
3、电子电力实训区
由登录管理子系统、电力电子自动设故、线路查错和多媒体模块组成。
电力电子自动设故:指指导老师事先设置好有几点故障线路, 由学生去检查, 再在计算机运行的软件上指出故障点, 计算机会自动判别几点故障点, 如学生判别错误, 计算机自动报错, 反之亦然。
4、直流调速实训区
由登录管理子系统、若干套实训题、线路查错和多媒体模块组成。
若干套实训题:指要求学生设置直流调速的各种参数, 连接上计算机, 运行软件, 再运行整套系统, 计算机自动采样电机的电流、电压、转速等, 在计算机画面上描绘出各种曲线, 观察学生设置参数的合理性。
5、交流变频实训区
由登录管理子系统、若干套实训题和线路查错和多媒体模块组成。
若干套实训题:指要求学生设置交流变频的各种参数, 连接上计算机, 运行软件, 再运行整套系统, 计算机自动采样电机的电流、电压、转速等, 在计算机画面上描绘出各种曲线, 观察学生设置参数的合理性。
6、以太网实训区
由登录管理子系统、若干套实训题和线路查错和多媒体模块组成。
若干套实训题:指要求学生用软件设置以太网的各种参数, 连接上设备, 运行软件, 观察是否能够连接上设备, 连接成功, 再按题目要求学生编制PLC程序, 再同上位机仿真软件相连, 根据学生编制的PLC软件, 仿真软件判别编制的PLC程序的错误与否。
7、传感器实训区
由登录管理子系统、若干套实训题和线路查错和多媒体模块组成。
若干套实训题:指要求学生连接好硬件设备, 再进行编制PLC程序, 运行PLC程序控制用实物仿制的整个生产流程, 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4.2、信息管理
1、设计思想
(1) 、根据各实训区的特点, 系统处理对象确定为由关系型数据库建立的数据表。
(2) 、根据信息资源与实训区的交互面复杂, 系统的数据库工具确定为外界广为使用的SQL SERVER 2005关系型数据库。
(3) 、通过对处理对象作全面仔细的分析与归纳, 准确地抽象并建立对象的结构模型, 适度地规范并定义对象在结构模型上的特征, 为通用性功能模块的设计编程建立具体的对象慨念。
(4) 、通过建立一系列基于对象识别, 面向对象操作的通用功能模块, 有效地提供统一的操作界面, 一致的存储管理。
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由系统信息、专业信息、学生信息、试题信息和分数信息数据表组成, 在每一个数据表内部都建立按关键字进行索引, 以提高查询速度。
系统信息:存放操作用户的信息, 如用户代码、用户姓名、用户密码和用户操作级别, 以用户代码为关键字建立索引。
专业信息:存放各专业的信息, 如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和备注, 以专业代码为关键字建立索引。
学生信息:存放各专业的信息, 如学号、姓名、专业代码、PLC试题号、考过否1、电子技术试题号、考过否2、电力电子试题号、考过否3、交流变频器题号、考过否4、直流调速试题号、考过否5、工业以太网试题号、考过否6、备注, 以学号为关键字建立索引。
试题信息:存放各试题的信息, 如学号、试题号、试题名称、步骤1分数、步骤2分数、步骤3分数、步骤4分数、步骤5分数、步骤6分数、步骤7分数、步骤8分数、步骤9分数、步骤10分数。以学号为关键字建立索引。
分数信息:存放每一学生各试题分数信息, 如学号、姓名、试题号、考试时间、步骤1分数、步骤2分数、步骤3分数、步骤4分数、步骤5分数、步骤6分数、步骤7分数、步骤8分数、步骤9分数、步骤10分数。以学号为关键字建立索引。
3、应用软件设计
本模块主要是对整个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系统信息、专业信息、学生信息、试题信息和分数信息的人机界面的设计, 本软件具有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和画面尽可能接近实际等特点。
在运行本系统时, 首先运行登录系统, 要求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如输入三次不正确, 则认为非法用户, 系统拒绝运行, 自动退出。
系统信息:指老师负责人有权对系统信息的管理, 如可以添加新用户, 对已有的用户可以修改他的操作级别, 对不用的用户可以删除。用户进入本子系统后, 可以修改自己的密码, 如其他用户使用可以登录切换。
专业信息:是对专业信息的维护, 能够新加专业, 对已有的专业可以修改, 对不用的专业删除。
学生信息:对新学生进行添加, 对毕业的学生可以删除等操作。
分数信息: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分数的登录和修改, 对毕业学生的分数可以删除操作。
六、结束语
本文介绍的每一个实训模块都有人机互动, 使学员具有感性认识, 十分接近企业中的实际工况, 对学员的现实工作或将来就业都有重要帮助;信息管理子系统使信息真正成为一个重要资源, 大大提高了信息共享程度, 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所以本文介绍的系统对提高职业培训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且具有较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快速以太网Liam B.Quinn Richard G.Russell著邝坚龚向阳刘晓梅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8
[2].计算机网络结构分析倪鹏云编著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1
[3].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应用基础教程李代平章文编著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4
[4].Visual Basic 6.0桌面应用MCSD培训教程美.Microsoft Corporation著龙守谌叶乃文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8
一、建立学员基本信息档案,缩短学员之间的差异
培训班开班伊始,发放基本信息调查表,通过学员填表,了解学员的教育背景、工作背景、能力特点等,结合本次培训的目标要求,对学员进行一个基本评估,初步判断本次培训学员能否达到本次培训的要求,如果得出的结论是达到目标有距离,我们会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我们的培训教师,教师会在培训中格外关注这些学员,通过帮带、开小灶的方法,最终使他们达到培训的目标。
二、明确培训目标,自主查差补漏
培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告知学员本次培训的目的,通过培训,学员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实现目标过程中我们会做什么,受训学员应该做什么,以及我们本次培训会分怎样的层级来实现我们培训的目的,和最终的评估方法,让学员对培训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培训学习过程,最终实现培训的目标。
三、全面详细介绍课程安排及教师情况,便于快速解决问题
把培训过程中的教学计划,任课教师的情况,特点以及特长,联系方式都尽可能详尽地告知学员,学员一旦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第一时间可以联系到老师,不拖延,不影响学习的进度,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培训的整体目标实现。
四、丰富业余生活,增加学员间的互帮互学
每一期培训班,参培的学员都有差异,有的技术过硬,但理论水平薄弱,有口说不出,怵怕理论考试及计算机操作;有的年轻,理论水平好,但实际技能欠火候,惧怕动手。我们通过开展文体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熟悉及相互了解,在培训中互帮互学,能及时快速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提高培训的效果。
五、强化制度管理,保证学习时间
培训成果的好坏,取决于是否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做保证。培训的学员,大多都是在职工作人员,如果在本地培训,无论个人或者单位,都会有事情来干扰学员的学习,很难保证学习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单位提出培训学员一旦派来培训,就当是到外地出差,不能随便唤回单位,脱离培训。对学员我们要求,除了遇到非常重大的事件,不得随便离开培训地,班主任不随便准假。遇到真有特殊而紧急的事情,我们也很人性化,通过考勤请假制度,层层审批。这样要求后,稳定了学员的学习情绪,消除了工作培训两头牵挂,不安心的问题。
六、评选优秀学员,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
长期培训班,我们会在培训的过程中,安排模块的考试评估,小型的分组竞赛等事宜,其结果纳入最终的培训考核当中,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评选出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学员,给予优秀学员的称号,并将该称号反馈给学员的单位,作为评优的条件之一。这样做,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引进了良好的竞争机制,同时还提高了培训的质量。
七、评估反馈,优化培训模式 ,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完成,发放问卷调查表,详细了解学员的培训受益,培训中的优缺点,需要改进的问题,及时汇总,对培训做一个全面的评估,优化培训模式,改进培训方法,完善培训方案,为下一輪培训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得培训效果不断提升,达到提高培训质量的目的。
以上这些,都是我与我的同仁们在工作中长期积累和尝试过的管理方法,在培训中确实有效,能使得我们的培训井然有序地进行,能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能全方位的培养他们的素养,实现培训的目标。虽然班级管理不是培训的主旋律,但是没有班级管理的有力配合,培训的主旋律也很难圆满地奏出最美的旋律。加强培训班级管理,是促进培训质量的提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新华出版社
【职业培训安全管理】推荐阅读:
职业素养安全教育培训12-19
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11-20
管理者职业化素养培训10-15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培训心得体会01-04
职业培训方案09-22
教师职业培训12-01
职业技能培训07-0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07-25
护士职业素质培训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