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人民政府

2023-03-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徐州人民政府

徐州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

来源:http://xxgk.xz.gov.cn/xzxxgk/nrglIndex.action?catalogID=ba5a42a118c07d640118c10fc267005f&type=

1第一章 总 则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参照《国务院工作规则》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工作规则》,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二、市政府组成人员包括:市长、副市长、市长助理、秘书长,市政府各委员会主任、各办公室主任和各局局长。

三、市政府实行市长负责制,市长领导市政府的工作。市长出访期间,可委托常务副市长主持工作。

四、副市长、市长助理按照分工处理分管工作并对市长负责;受市长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者专项任务。秘书长在市长领导下,负责处理市政府的日常工作。各委员会主任、各办公室主任和各局局长负责本部门的工作。

第二章 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五、履行经济调节职能,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和调控经济运行,特别要着重建立完善重要工作、重大事项、重点企业调度制度,指导和督查各县(市)区经济工作。

六、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完善市场监管和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市场执法和市场秩序,重点强化对食品、药品等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领域的监管。

七、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强化促进就业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八、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城乡公共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第三章 坚持依法行政

九、实行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市政府在作出重大决策前,根据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直接听取民主党派、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基层群众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合法性审查。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需要报市委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依法应当提请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决定的,依照法定程序办理。

十、健全监督制度。市政府要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各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规定接受司法机关实施的监督,同时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市政府及各部门要积极主动接受新闻舆论和群众监督。

十一、市政府根据发展需要,适时向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和修改完善建议;制定、修改或废止市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按规定程序拟定、制发、公布、备案。提请市政府讨论的规范性文件,由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审查或组织起草,规范性文件的解释工作由市政府法制办公室承办。市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施后要进行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完善。

十二、各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由市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发布决定或命令,或由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范性文件;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制定规范性文件,应当明确其中一个部门为主办机关,并经市政府批准后下发。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要依法及时报市政府备案,由市政府法制办公室审查并定期向市政府报告。

第四章 推进政务公开

十三、推行政务公开,健全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提高工作透明度。市政府办公室和监察机构要定期对市政府各部门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进行检查。

十四、市政府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市政府及各部门制定的政策,除需要保密的外,应及时公布,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方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

十五、健全新闻发布会制度。市政府及各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内容的确定及审批按照有关规定执行。由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发布的新闻事项,须经市政府秘书长审核,报请市长批准。

十六、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完善电子政务信息办公系统,强化电子监察,提高市政府网站和部门网站建设水平。

第五章 提高行政效能

十七、完善月度市长办公例会制度和重点工作调度推进制度。各部门要按照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切实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并在年中和年末向市政府报告本部门工作完成情况。

十八、建立责任明确、协调有序、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市政府日常工作,属副市长、市长助理分管范围的,由分管副市长或市长助理负责处理;涉及需要多部门配合的工作,副市长或市长助理可以跨分管范围协调调度。

十九、完善督查督办制度,在立项登记、督办形式、办理时限、结果反馈等方面制定明确规定。市政府督查室要围绕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市政府领导同志提出的工作要求,强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认真开展内部督查。

十、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严格责任追究;完善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做到工作任务可量化、可考核、可追究。

二十

一、实行重大突发事件直报制度,一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事发地政府及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要立即到现场指挥处置,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迅速启动相关应急预案;事件上报按有关规定同时报送市长、分管副市长、秘书长、分管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分管副主任)、应急办主任。

第六章 完善会议制度

二十二、市政府实行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制度。

二十三、市政府全体会议由市长、副市长、市长助理、秘书长和市政府序列的各委员会主任、各办公室主任、各局局长组成,由市长召集和主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的指示、决定;

(二)讨论决定市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三)部署市政府的重要工作;

(四)讨论其他需要全体会议讨论的事项。

市政府全体会议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根据需要可安排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列席会议。必要时,可邀请市委有关部委、市人大常务委员会有关委办、市政协有关委办、市法院、市检察院等方面负责人,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以及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列席会议。

二十四、市政府常务会议由市长、副市长、市长助理、秘书长组成,由市长召集和主持。市长外出期间,可委托常务副市长召集和主持。出席市政府常务会议的市长、副市长、市长助理和秘书长应达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一)讨论决定市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事项;

(二)讨论通过提请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的工作报告和议案;

(三)讨论通过向省政府请示或报告的重要事项;

(四)讨论通过地方性法规草案、市政府制定的规章和重要规范性文件;

(五)听取各部门的重要工作情况汇报;

(六)讨论决定各部门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请示市政府的重要事项;

(七)通报和讨论其他重要事项。

市政府常务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至两次,如有需要可临时召开。

二十

五、市长办公会议由市长或市长委托常务副市长召集并主持,研究、处理市政府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市长办公会议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

二十六、市政府专题会议由市长、副市长或市长、副市长委托市长助理、秘书长召开;涉及两位以上副市长分管工作的,可共同召集会议。市政府专题会议主要研究、协调市政府工作中的专门问题。

二十

七、提请市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讨论的议题,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审核后提出,由市政府秘书长安排。提请讨论的议题,会前应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组织协调,研究形成基本一致的意见;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提出主导意见后,提请会议研究。会议讨论有关重大议题时,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应当到会;如果议题有时限要求须在规定时间作出决定,而分管领导同志因出差、出访等原因无法参加会议的,可书面提出意见。会议文件由市长批印。会议的组织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

二十

八、市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由秘书长审核后报市长签发,或由市长委托常务副市长签发。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由参加会议的秘书长或相关副秘书长审核,报主持会议的市长、副市长、市长助理签发。凡涉及机构调整、人员编制、资金安排、重大建设项目、土地出让金减免等重要事项的专题会议纪要,由分管副市长审核,报市长审定。

二十九、市政府及各部门召开的工作会议,要减少数量,控制规模,控制时间,严格审批。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召开的全市性工作会议,一般不要求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确需参加的须经市长同意;应由各部门召开的全市性工作会议,不得要求以市政府或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召开,不邀请各县(市)区政府负责人出席,确须邀请的须报市政府批准。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性工作会议应尽量采用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会议地点原则上安排在新城区会议中心。

十、严格实行会议请假制度。市政府领导同志因故不能出席市政府全体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须向市长或主持会议的常务副市长请假,并告知市政府秘书长;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因故不能出席或列席上述会议的,须向市政府秘书长请假,由市政府秘书长汇总后向市长或主持会议的常务副市长报告,并安排其他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第七章 规范公文审批

三十

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部门报送市政府的公文,应当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除市政府领导同志交办事项和必须直接报送的重要事项外,一般不得直接向市政府领导同志个人报送公文。各部门报送市政府的请示性公文,部门间如有分歧意见,主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主动协商,达成一致;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列出各方理据,提出办理建议。

三十

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部门报送市政府审批的公文,由市政府办公室按照市政府领导同志分工呈批,并根据需要由市政府领导同志转请其他市政府领导同志核批,重大事项报市长审批;必要时可转由相关职能部门提出拟办意见后,再报市政府领导同志审批。对请示性公文,须有具体明确的意见。

三十

三、市政府制定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决定、命令,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或市人大常务委员会提出的议案、人员任免,由市长签署。市政府向省政府的请示、报告,由市长签发;市长外出期间,可由市长委托常务副市长签发。

三十

四、以市政府名义发文,经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审核后,由市长签发。以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发文,由市政府秘书长签发;如有必要,可报分管副市长或市长签发。

三十

五、市政府及各部门要进一步精简公文,提高公文办理质量和效率。属部门职权范围内事务,由部门自行发文。除法律法规规定或经市政府批准,各部门不得向县(市)区政府发文,也不得要求县(市)区政府报文。对市政府批办或市政府办公室转办的公文,有关部门应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需要市政府审批的事项,应在5个工作日内提出本部门意见;需要主办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办理的事项,主办部门要抓紧会商,在7个工作日内提出意见;确因特殊原因需要较长时间反馈办理情况的,要以书面形式向市政府办公室说明原因。特急、紧急公文,以市政府明确的办理时限为准。

对交办的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各部门要认真负责地办理,在规定期限内答复、办结。

第八章 严格纪律和作风

三十

六、市政府组成人员要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工作部署,严格遵守工作 纪律、保密纪律和外事纪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三十

七、市政府组成人员必须坚决执行市政府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可在市政府内部提出,在没有重新作出决定前,不得有任何与市政府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代表市政府发表讲话或文章,以及以个人名义发表涉及未经市政府研究决定的重大问题及事项的讲话或文章,事先须经市政府同意。

三十

八、市政府及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市政府组成人员要带头廉洁从政,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落实年度述职述廉制度,严格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三十

九、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市政府及各部门要建立完善集中学习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知识讲座。

十、市政府领导同志要经常深入基层,掌握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市政府领导同志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全面落实领导带案下访和挂钩帮扶等制度,每位领导同志每月要安排一天进行下访,并阅批重要的群众来信,按照有关规定接待群众来访。下基层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

四十

一、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和请销假制度。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要及时向市政府报告重要情况、重大事件和重大活动;接到省及省以上领导同志、省部门主要领导同志来徐通知,要及时向市政府秘书长报告,由市政府秘书长向市长和分管副市长报告。市长离徐出差、出访和休假,要按有关规定向省政府和市委报告。副市长、市长助理、市政府秘书长出差、出访和休假,应事先向市长报告,由市政府办公室通报市政府其他领导同志。市政府副秘书长出差、出访和休假,应向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秘书长报告。原则上分管副市长、市长助理与相关副秘书长不同时离徐外出。

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离徐外出,应事先向市政府秘书长报告,由市政府秘书长及时向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报告。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外出,应同时向市政府分管领导同志报告。

.

第2篇:2012徐州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1月12日在徐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 张敬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按照“六个注重”和“两个率先”的新要求,认真实施“八项工程”,扎实抓好“三重一大”,积极推进产业转型,着力改善民生民计,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年度任务,以市为单位在苏北率先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实力实现争先进位: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0亿元,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规模超过300亿元,已有4个县(市)区进入全国百强。

主要指标增幅多数居全省前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下同)完成3600亿元左右、增长13%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18亿元、增长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750亿元、增长17.5%;服务业增加值达1440亿元、增长14%以上;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总产量突破90亿斤,高效设施农业新增20万亩。在全国、全省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规模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我市新增贷款303亿元,增长21%。

三大需求拉动有力。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00亿元、增长22%,其中工业投资1210亿元;10亿元以上在建项目达58个、增加24个;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4亿美元、增长40%,实现两年翻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0亿元、增长18%左右,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同比增加77%。自营出口37亿美元、增长41%,总量居苏北首位。

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增长加快。五县(市)和铜山、贾汪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幅分别高于全市1个和8.2个百分点;继铜山、邳州、沛县之后,新沂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睢宁、丰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铜山在苏北率先通过省小康达标验收,沛县、贾汪基本达到小康社会标准。全市民营经济注册资本达2012亿元、增长37%,实现增加值2050亿元、增长15%。

(二)经济建设迈上更高层次:四大主导产业规模全部过千亿,全市百亿元企业达9家,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物联网产业和大学生创业迅猛发展。

主导优势产业向高端攀升。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和能源产业分别完成产值2068亿元、1612亿元和1000亿元,商贸物流旅游业完成营业收入2190亿元,顺利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四大千亿元产业发展目标;同时,煤盐化工成为我市又一个千亿元产业。新增5家百亿元企业和3家上市企业,本土上市企业达7家、居苏北首位;徐工集团营业收入超过800亿元,跃居全球同行业第7位,中能硅业多晶硅产能跃居世界第一。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软件开发、服务外包业收入实现当年翻番,67家制造业企业完成主辅分离。

创新型经济增势迅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89%,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28%、当年提高8个百分点以上。徐州高新区创建取得重要突破;徐州软件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矿山物联网被列入省十大科技创新工程,两项示范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全省唯一的国家级物联网工程实验室落户我市。新建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432家,总数比上年翻两番,本土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全市专利授权量达6000件、增长22%。大学生创业和产业化步伐加快,建成5家市级以上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业企业达1646家。园区经济实力稳步壮大。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实现业务总收入5656亿元、增长70%。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前10位,成为省“两化融合”示范基地和低碳经济试点园区;7个省级开发区综合排名大幅提升,特色园区、南北共建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市新增1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4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农产品加工集中区15个、数量居全省第一。省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达50个,集聚服务业企业3727家。

(三)城乡建设扎实推进:率先进入高铁时代,以苏宁、中央百大为重点工程的中心商圈全面开工,30个中心镇创建全面展开,成功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年初安排的城建重点工程开工172项、竣工88项,高铁站、三环南路绿化提升、老东门时尚街区等一批精品工程相继完成,主城区、新城区和高铁生态商务区建设有序推进。“大城管”体制和网格化、数字化城管体系逐步健全,市区道路综合整治及重点区域的专项治理效果显著,淮海东路、中山南路被命名为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铜山区和贾汪区加速融入主城区,五个县级城市的功能明显提升;高标准完成30个创建中心镇的规划编制,建成基础设施等项目253个。建设农村公路413公里,完成改厕15万户,解决了51.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水利投资达8.5亿元。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区域旅游市场开拓、交通联网等9个方面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加强。坚持刚性降耗、铁腕治污,顺利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和污染减排年度任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5天,国家和省考核断面水质基本达标,市区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20万吨、污水管网102公里。大力实施“二次进军荒山”、珠山景区建设等生态工程,大型园林数量达29个,全市森林覆盖率、市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1.5%和42%,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通过考核评估。50个新农村示范村和100个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的年度创建任务基本完成。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市成功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呈现出天蓝、水清、地绿的崭新面貌。

(四)和谐社会建设持续强化: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创1996年以来最好水平,408万平方米的一期棚户区改造工程顺利完成,基本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37.4%,物价房价增幅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

民生民计明显改善。以“六大体系”建设为抓手,在强力推进年度民生实事工程建设的同时,精心安排并启动实施了总投资110亿元的9大类19个民生幸福工程项目计划。“两增两控两保”实现预期目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200元和9500元,增长14.5%和18%以上,年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村人口基本实现脱贫目标,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采取综合措施稳定物价、控制房价,及时落实特殊群体临时价格补贴,重点抓好11家农贸市场和70家平价商店建设,主动实施市区商品房限购政策和价格备案制度,全市CPI涨幅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价格涨幅已连续9个月下降;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新农保、城乡低保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付诸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超额完成全年任务,3.5万平方米农村偏远学校教师公租房建成使用,380余万平方米的二期棚户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各项社会事业统筹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和现代化创建步伐加快,各级各类教育水平稳步提升,98%以上的中小学实现标准化办学,加固和重建校舍52.7万平方米,创建省优质幼儿园60所、省四星级学校5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3所,徐州幼师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扎实开展,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完成10大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度任务。文化行政管理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县级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及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加快实施,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我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人口计生综合改革不断深化,人口出生强度得到初步遏制。残疾人“五个一”帮扶工程全面完成,镇级工作网络实现全覆盖。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深入推进,奥体中心开工建设,省十八届运动会承办工作顺利开展。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创建成效突出,军地合作共建再上新台阶;高质量完成“慰烈工程”各项任务,为全国烈士褒扬工作创造了新经验。人防、民兵、民族宗教、档案、外事、侨务、台湾事务、统计、审计、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住房公积金管理、无线电管理、淮塔管理、机关事务管理、防震减灾、气象、妇女儿童、青少年、关心下一代、老龄、慈善、援疆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展。

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持续巩固。“法治徐州”、“平安徐州”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社会治安防控等机制不断完善,法律援助覆盖面明显提高。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带案下访和包案制度,大力开展专题调研、“百日百案”和“三解三促”活动,有效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大力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着力加强重点领域的隐患排查和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有力维护了安全稳定的社会大局。

(五)政府自身建设取得新的成效:科学发展分类考核深入推进,争先进位氛围更加浓厚,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办件量居全省前列,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数量明显下降。

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持续深化,市级机关绩效考核、县(市)区综合考核和镇级分类考核的引导作用不断强化,各地各部门奋力争先进位、推动跨越发展的主动性显著提升。政府权力运行的内控机制进一步完善,“12345”公共服务热线和声频报网“四位一体”行风热线建成开通。积极用创新的思路破解资金、土地等要素制约,银企对接和融资会办制度深入实施,国土资源管理共同责任制全面落实。全市上下合力攻坚,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20件大事顺利推进,徐台航线开通运营,军用机场搬迁等取得重要进展。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公务用车等专项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预防和惩治腐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民主监督,政府法制建设继续加强,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973万人民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群众、向人民解放军驻徐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支持徐州现代化建设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各界人士,向投身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外投资者和企业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生产要素供应趋紧,企业生产成本明显上升,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加大;服务业占比偏小,现代服务业的规模和层次亟待提升;产业总体结构依然偏重,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物价房价上涨压力依然较大,保持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增加,交通拥堵问题较为严重,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和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的任务仍很艰巨;政府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效率效能建设仍需进一步强化。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2年工作总体部署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深入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全面落实“八项工程”,全力推进“三重一大”,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增进民生幸福,着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不断开创全市科学发展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8%;(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左右;(5)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增长15%;(6)自营出口总额增长15%;(7)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12%以上;(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10)节能减排完成省定任务;(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做好今年的工作,有利条件较多,困难挑战也不少。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家确定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国内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我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日益扎实,增长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我们将密切关注宏观形势变化和政策导向,紧密结合徐州实际,积极抢抓机遇,主动破解难题,大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更好地实现跨越式增长、内涵式增长、自主式增长、绿色增长、协调增长和包容性增长的有机统一。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将切实强化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更加突出争先进位。强力推动各县(市)区跨越发展,着力培育和放大新的竞争优势,努力实现速度指标争先、总量指标进位、结构指标提升、人均指标前移,确保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00亿元、新增信贷规模保持在300亿元以上。二是更加突出转型升级。加大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确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全市百亿元企业达11家、本土上市企业达10家以上。三是更加突出扩大内需。把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放在扩大内需上,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消费需求,同时着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突破26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300亿元、出口总额突破45亿美元。四是更加突出节能减排。不断强化低碳绿色的增长理念,确保全面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组织开展PM2.5监测试点,启动建设30个中心镇污水处理厂,全市新增绿化造林8万亩。五是更加突出民生改善。扎实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六年倍增计划”,持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升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确保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2.1万元和1万元,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新建改建10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着力抓好7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

三、更大力度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保增长与促转型有机结合,稳步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一)以推进“三重一大”为重点,着力优化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

强力推进“三重一大”。集中力量实施总投资3219亿元的200项重大项目建设,其中当年实施170项、年度投资795亿元。扎实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亿吨大港、南水北调、湖西航道整治等20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抓好徐工装载机智能化升级扩建、中能多晶硅四期、维维运动饮料等54项“六大千亿元工业产业”项目,加快实施中心商圈、水上乐园及配套设施、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龙湖湿地旅游景区、徐州云计算数据中心等80项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项目,统筹推进6项社会事业项目等,积极做好徐工重型汽车等30项前期项目的推进工作,为保增长调结构提供有力支撑。

积极拓展消费空间。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继续提升中心商圈服务功能,加快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推进家居装潢、汽车汽配、农副产品等专业市场提档升级,着力打造区域性消费中心。加快镇村标准化农家店建设,推动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充分挖掘农村消费潜力。注重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居家养老、家庭服务等新型业态。坚决打击商业欺诈、制假售假行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稳步提升外经贸水平。继续巩固亚洲、欧盟、北美等传统市场,主动开拓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强化对进出口企业的帮扶,支持徐工、中能、艾德等企业完善国际营销体系,帮助更多企业申报出口经营权。稳定工程机械、光伏、板材、大蒜等重点商品出口,提升品牌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重,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加工贸易水平,努力创建国家级出口基地和贾汪保税物流中心。鼓励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和生产加工基地。

(二)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加大转型升级力度。

不断强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积极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加快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和抵御风险能力。深入实施农业提档升级行动计划,重点抓好现代农业“1+5”工程,力争年内新增设施农业20万亩、大中型规模养殖场20个,努力提升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比重。创新农业和农村经营体制,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和品牌创建,加大国家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高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打造“六大千亿元工业产业”,重点培育壮大特色装备制造业板块,加快推进传统能源产业升级和新能源产业链条延伸,继续提升食品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加大煤盐化工、冶金、建材产业技术改造力度,力争六大产业规模达到8000亿元左右。强化大企业大集团培育,力争徐工集团营业收入达到千亿元,新增2家百亿元工业企业;强化上市企业梯队建设,新增3家上市企业。加快创建省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示范基地,努力新增20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加速构建现代服务业高地。坚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和传统服务业巩固提升并重,重点打造商贸、物流、金融、房地产、旅游“五大千亿元服务业产业”。引导鼓楼、云龙、泉山区分别重点培育2-3个特色服务业产业,促进各县(市)和铜山、贾汪区做大服务业总量,力争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重点培育5家左右超50亿元企业(市场),继续实施制造业企业主辅分离,推进软件开发、服务外包业倍增发展,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产业大幅增长。把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精心编制“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数字文化、演艺娱乐、文艺服务、出版印刷、文博展销等产业,加快淮海艺术品交易中心、国家级动漫影视基地和龟山博物馆景区建设,打响“舞动汉风”品牌。

强力推动创新型经济跨越发展。强化科技政策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区域创新试点创建,深入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确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覆盖率达85%,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产值均增长80%以上。深入推进大学生创业,提升创业园和产业化基地承载能力,力争新增1000家大学生创业企业。推动矿山物联网成套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发展,拓展医疗物联网等其他领域,力争物联网产业产值达700亿元左右。加大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力度,有序推动技术孵化和产业集聚,早日建成苏北及淮海经济区科技创新高地和成果转化基地。高水平建设中国矿大大学科技园,推动徐师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创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规划建设中美(徐州)创新科技示范园,积极构建多元投入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立300家校企联盟。

有效破解发展瓶颈制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规范实施增减挂钩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试点,用好采煤塌陷地、工矿废弃地、闲置地等存量土地,大力推进多层标准厂房建设,积极整合农村小散居住点,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严肃查处整改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围绕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继续加大招金引银力度,大力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创业投资、风险投资等各类基金,积极利用直接融资工具拓展融资渠道,切实加强对民间借贷行为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引导企业加强同职业技术院校的合作,组织开展订单、定向式培训,缓解用工结构性紧缺的矛盾;加强企业发展研究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等人才基地建设,建成国家级淮海人力资源交流中心,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不断强化人才支撑。

(三)以构筑“八大中心”为重点,着力抓好“美好城乡”建设。

加快提升中心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围绕区域性“八大中心”建设目标,精心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科学引领城市发展布局。大力实施道路通畅、环境整治等7大类城建重点工程建设。重点推进老城区三环东路高架快速路、新淮海西路、韩山隧道等道路畅通工程,高标准建设珠山景区、三环北路等景观绿化项目;重点实施新城区昆仑大道、汉源大道和环大龙湖“三条轴线”的连片开发,突出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项目建设;重点抓好高铁生态商务区长途汽车站、公交首末站等功能性项目建设;统筹抓好铜山区、贾汪区的规划建设,加快融入主城区的步伐。开展省级优秀管理城市、市容管理示范路和幸福家园示范小区创建,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加大主次干道、居民小区及背街小巷的综合整治力度。推动公交优先发展,加快道路渠化和路网建设改造,加强停车场(点)规划建设,强化交通组织疏导,努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积极推进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合作发展,继续加强区域旅游市场开拓、科技成果交流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

统筹推进县级城市和中心镇建设。进一步完善现代城镇体系,支持各县(市)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强化30个中心镇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向镇村延伸,加大垃圾收运、水源清洁、园林绿化等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年内建设农村公路120公里、桥梁100座,力争区域供水覆盖面达到55%,完成2498个村庄的环境整治任务,争创15个三星级“康居乡村”,创建50个新农村达标示范村。

(四)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绩效工资改革,实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着力抓好财税体制改革,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新模式,做好结构性减税相关工作。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完成丰县、沛县、铜山和贾汪区农信社改制组行任务,培育更多的面向小微型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机构。稳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加快提升民营经济的发展层次。认真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鼓励民间资本更多地进入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领域。巩固完善中小企业金融顾问和银企对接制度,争取更大力度的信贷支持,强化对小微型企业的政策帮扶。加强对100家重点成长型企业的培育指导,支持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大集团开展配套合作,加速向集群集聚方向发展。

努力提高招商活动的质量和实效。突出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项目的招商,抓好项目包装推介和前期洽谈,精心组织3项综合性招商活动和14项专题招商活动,强化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鼓励各地、各有关部门大力组织特色招商和专题招商活动。积极推动外资企业开展增资扩股,引导资金投向产业链高端、研发和营销等环节。

进一步增强园区经济的发展活力。推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速壮大高端工程机械、光伏光电两大支柱产业,加快建设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总部经济园等专业园区,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引导7家省级开发区加强特色园区建设,分别重点培育2-3个优势产业,加快壮大丰县电动车、沛县煤盐化工、睢宁白色家电、邳州循环经济、新沂新医药等主导产业,采取有效措施提升44个工业集中区发展水平。继续深化南北共建,力争所有开发区均建立南北共建园区。抓好中央商务区、创意产业园等7类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高水平建设铜山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沛县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快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提档升级。

(五)以强化节能减排为重点,着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

坚决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严格落实目标责任,推行节能减排风险抵押金制度,实行合同能源管理,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项目上马,确保40%以上的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实施节能改造。大力抓好污染治理,强化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和提标改造,完善配套管网,加快实施30个中心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电力、钢铁行业脱硫以及水泥行业脱硝工程,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全面加快生态市创建。扎实推进生态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深入开展“二次进军荒山”计划,抓好城乡绿化和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加快中德合作示范区建设。开展PM2.5监测试点,强化对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和粉煤灰等方面治理,确保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超过90%。加快实施丰县、沛县、睢宁、新沂尾水资源化和导流工程等34项淮河流域治污项目,巩固9个断面保护区建设成果,确保水质稳定达标。加快主城区内化工企业退城入园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强重金属污染和涉铅企业的治理整顿,完成34个国家级生态镇、54个省级生态镇和517个市级以上生态村创建任务。

四、更加扎实推进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

深入推进民生幸福工程,认真落实民生实事项目,全面提升民生“六大体系”建设水平。

(一)把增加群众收入作为最大实事,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创业扶持,更大力度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稳步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积极推进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强化对失业人员、“三无人员”、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帮扶,进一步提升城乡低保补贴标准。切实强化物价房价监管,抓好重点农产品的成本控制和生产供应,加快平价商店及农贸市场建设,落实好困难群体价格上涨补贴制度,确保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

(二)把强化民生保障作为基本目标,加快构建“六大体系”。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典型带动”的思路,深入开展大学生集群创业、农村偏远学校教师公租房建设、优质幼教资源加快向农村延伸、平价农贸市场建设等典型示范,带动整体工作有序开展。在终身教育体系方面,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各类学校的办学质量,年内创建省市级优质幼儿园80所,新建改建100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力争邳州市通过省教育现代化评估验收;扎实推进“校舍安全”、“校园安全”工程,加固重建中小学校舍85万平方米;全面落实职业培训普惠制补贴政策,确保年内新增职业技能培训4万人。在就业服务体系方面,大力推动自主创业,支持劳动密集型和小微型企业发展,深入实施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四项制度”,年内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进一步提高各类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保障标准和统筹层次,重点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努力实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即征即保”。在基本医疗卫生体系方面,加大卫生资源整合力度,重点抓好第一人民医院迁建、中心医院新城区分院、徐医附院东院和精神病院建设,完成27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升级改造,积极创建示范乡镇卫生院和标准化卫生室。在住房保障体系方面,重点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确保全面完成省定任务,组织建设1044套农村偏远学校教师公租房,积极推进二期棚户区改造,继续实施商品房价格备案制度和限购政策。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方面,启动建设20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批公办老年公寓和养老机构,继续实施农村敬老院“关爱工程”,加快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格局。同时,着力抓好10家农贸市场建设和12万户农村改厕等70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尽力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

(三)把完善公共服务作为重要任务,统筹推进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抓好市民活动中心、未成年人教育基地建设,建成10个街道和100个社区文化中心,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实施文明徐州人形象塑造计划,强化文艺精品创作和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好第18届省运会筹备和备战训练工作,力争奥体中心主体建设完工,加快城市社区和行政村健身点建设。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创建国家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市。实施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等工程,建设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巩固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落实好优抚安置政策,促进双拥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社会化。统筹抓好人防、民兵、民族宗教、档案、外事、侨务、台湾事务、统计、审计、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住房公积金管理、无线电管理、淮塔管理、机关事务管理、防震减灾、气象、妇女儿童、青少年、关心下一代、老龄、慈善、援疆等方面的工作。

(四)把维护和谐稳定作为第一责任,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健全完善立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网格化的社会矛盾调处体系,着力化解城市建设管理、工资及劳动保障等重点领域的信访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建设,力争年内所有县(市)区以及90%的镇、村达到综治规范建设标准。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确保全市65%的社区、40%的行政村建成和谐社区(村)。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三同时”制度,采取综合措施强化校车安全专项治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和服务,积极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扎实开展煤矿、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检查,实施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制度,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各位代表,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繁重而艰巨。为了确保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各项目标顺利实现,我们将以政府换届为契机,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地推进创新型政府建设,大力弘扬“三创三先”精神,突出围绕“八项工程”和“三重一大”,进一步提升政府的执行力和效率效能,对确定的目标、制定的政策、部署的工作一抓到底。坚持不懈地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依法办事贯穿于政府工作各个环节,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不懈地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着力改进机关工作作风,不断完善“12345”热线等政府服务平台,增强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针对性。坚持不懈地推进廉洁政府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勤廉评价体系,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强化厉行节约,主动压缩行政开支,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坚持不懈地推进透明政府建设,主动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支持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作用,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养成在监督环境下工作的习惯,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乘势而上,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以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第3篇:徐州市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市区经营性建设用地规划容积率调整

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徐政发〔2007〕15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市区经营性建设用地容积率管理,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徐州市市区经营性建设用地规划容积率调整管理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希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徐州市市区经营性建设用地规划容积率调整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经营性建设用地容积率的调整管理,维护建设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创优服务发展环境,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建设部《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和省建设厅、省监察厅《关于切实加强经营性用地容积率规划管理和监督检查的通知》,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徐州市市区范围内通过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方式取得的各类经营性建设用地,涉及规划容积率调整的,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前,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有关规范要求和地块的实际情况,科学提出容积率指标,并报市政府批准。

第四条对同一地块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规划方案审定、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设项目规划竣工验收,核定的容积率指标及相应的总建筑面积应当一致。建筑面积的计算口径统一执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b/t503532005)。

分期开发建设的用地,各期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定的容积率的总和,不得突破规划设计条件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规定。

第五条规划设计条件是政府出让土地的约定条件,其中容积率指标是规划设计条件的核心内容之一。土地一经出让,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擅自更改规划设计条件确定的容积率。确需调整规划设计条件确定的容积率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一)城市总体规划(分区、专业)规划调整或修编造成地块发展条件变化的;

(二)因城市基础设施、公益性公共设施建设需要,导致已出让地块的面积及相关建设条件发展变化的;

(三)国家和省的有关政策发生变化的。 符合以上条件的,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程序重新核定经营性用地的容积率指标。

第六条容积率增幅在 5%以内(含5%)的,按以下程序办理调整手续:

(一)建设单位向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整容积率申请,陈述调整理由,并附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调整容积率申请进行初审,并组织专家和市国土、建设、园林、房管等相关部门对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证,并向社会公示,必要时应组织听证;经专家论证、社会公示(听证),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认为确需调整容积率的,应提出调整建议并附论证、公示(听证)结论等相关材料报市政府批准。

(三)经市政府批准调整容积率的,建设单位必须与市国土部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补缴土地出让金差价后方可办理后续的规划审批手续;

(四)规划设计条件的容积率调整突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当依法先行调整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七条容积率增幅在5%以上的,按以下程序办理调整手续:

(一)建设单位向所在区政府书面申请,区政府向市政府书面申请,陈述调整理由,并附规划建筑设计方案;

(二)市政府委托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调整容积率申请进行初审,并组织专家和市有关部门对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论证,并向社会公示,必要时应组织听证;经专家论证、社会公示(听证),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认为确需调整容积率的,应提出调整建议并附论证、公示(听证)结论等相关材料报市政府批准;

(三)市政府批准前,要组织市规划、发改、建设、国土、财政、房管、园林、监察等相关部门和项目所在区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论证研究,决定是否予以批准;

(四)经市政府批准调整容积率的,建设单位必须与市国土部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补充协议,补缴土地出让金差价后方可办理后续的规划审批手续;

(五)规划设计条件的容积率调整突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当依法先行调整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八条在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过程中,涉及各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建设用地容积率调整的,应统一纳入全市社区建设计划,统筹安排,集中审批。

第九条提高容积率需补缴土地差价。超出原规定容积率的,其超出部分的土地按市政府批准调整时的市场价补缴土地出让金和各项规费。土地差价由市国土部门按规定程序评估后,报市政府审批。

第十条出现本规定第五条规定前两项条件情况的,使得地块容积率的调减严重影响地块开发的,受让方可以退出土地,政府将全额退还土地出让金,并支付该期间的银行同期贷款利息。

第十一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建设项目规划竣工验收时,应当对建设项目规划审批档案的完整性、一致性进行检查,并重点审查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总建筑面积是否符合规划许可确定的容积率和建筑面积。

在建筑物的外形和尺寸与规划许可未发生变化时,允许竣工实测面积和规划许可证正本面积出现一定误差。总建筑面积的合理误差范围按以下规定计算:

(一)总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下(含1000平方米)的最大允许误差为5%;

(二)总建筑面积1000—5000平方米(含5000平方米)的最大允许误差为3%;

(三)总建筑面积5000—10000平方米(含10000平方米)的最大允许误差为2%;

(四)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的最大允许误差为1%;

(五)总建筑面积允许误差按累计计算,且允许误差面积不得超过500平方米。

建设单位出具市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施工图,作为市房管部门进行竣工建筑实测的依据。实测建筑面积超过建设工程许可核定的总建筑面积,在最大允许误差范围内的,按原出让时的楼面地价补缴土地出让金和各项规费,予以房屋产权登记。

第十二条竣工实测面积超出允许误差范围的,由市房管部门抄告市发改委、国土、规划、建设、行政执法、监察等相关部门,并由建设单位按规划许可内容进行限期整改,恢复原规划许可内容,对整改不彻底的建设项目,市房管部门不予房屋产权登记。超出规划许可容积率,依法予以拆除或没收。

第十三条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市行政监察机关应当把经营性用地容积率规范管理纳入城乡规划效能监察的工作内容,加强督察。对市规划行政主管等部门工作人员在经营性建设用地容积率规划管理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贿赂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不按规定程序调整经营性建设用地容积率的,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十四条涉及协议方式出让的经营性建设用地规划容积率调整的、综合类用地中各地块性质比例确定以及建设用地(主要指工业用地、商住用地、社会事业用地、绿化用地等)性质变更等问题,另行制订具体的操作规定。

第十五条本规定解释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具体意见,报市规划委员会审定。

第十六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试行。 2007年10月23日

第4篇:徐州公务员考试:2015江苏司法行政系统公务员(人民警察)考试公告

江苏徐州中公教育

徐州公务员考试:2015江苏司法行政系统公务员(人民警察)考试公告

关于印发《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简章》的通

知 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司法局、公务员局,省监狱管理局、省戒毒管理局: 现将《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简章》印发给你们,请在当地媒体或政府网站发布,并认真遵照执行。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江苏省司法厅 江苏省公务员局 2015年1月26日 (此件主动公开) 江苏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工作与全省考录公务员工作一并进行。市、县(市、区)司法行政机关(含市属强制隔离戒 毒所)考录计划数由市、县(市、区)司法局商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监狱、省属强制隔离戒毒所考录计划342名,其中监狱290名,省属强制隔离戒毒所 52名。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关于印发〈江苏省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人社发〔2015〕 18号)精神,结合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实际,制定本简章。

一、报考条件

报考司法行政系统公务员需符合省、市2015年考录公务员的相关条件。 报考监狱、戒毒系统公务员(人民警察)还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政治素质高,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热爱监狱、强制隔离戒毒工作; 2.符合招考职位规定的专业、学历、经历等条件要求; 3.年龄在18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1984年2月6日至1997年2月12日期间出生),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及狱医、心理矫正等特殊职位招考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江苏徐州中公教育

4.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和录用人民警察规定的条件; 5.身体健康。体检执行修订后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体能测评执行《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 6.具有研究生学历并取得相应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2015年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全省职位均可报考,不受户籍(指社会在职人员)或生源地(指应届毕业生)限制,其他人员限本省户籍(指社会人员)或本省生源(指应届毕业生); 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 (1) 不具备公务员报考资格条件的; (2) 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 (3) 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的; (4) 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 (5) 隐瞒个人重要信息,弄虚作假,误导或欺骗组织、领导和公众的; (6) 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的; (7) 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或集体资财的; (8) 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 (9) 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的; (10) 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11) 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赌博、迷信等活动的; (12) 触犯刑律被免予刑事处罚的; (13)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曾受过劳动教养的; (14) 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 (15) 曾被开除公职、党籍、团籍的,在高等教育期间受到开除学籍处分的;

江苏徐州中公教育

(16) 在国家法定考试中有严重舞弊行为的; (17) 自2012年2月12日以来,曾受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留党、留校)察看等处分的; (18) 自2010年2月12日以来,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辞退的; (19) 自2012年2月12日以来,担任领导职位的公务员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的; (20) 自2012年2月12日以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的; (21) 2014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不合格)或20

13、2014年度考核两次基本称职(基本合格)的; (22) 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 (23) 有配偶、直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或正在服刑,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徒刑且正在服刑,配偶、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危害国家安全罪等情形的; 有配偶、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正被立案审查,有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正在服刑等情形,报考相关政法机关的; (24) 政治品德不良,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意识较差,以及其他不宜担任公务员职务的情形。

二、考录程序和方法

1.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公务员招录程序、方法、步骤,按照2015年全省考录公务员工作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执行。

2.拟录用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司法行政部门公务员的,由各市司法局上报省司法厅政治部审核同意后,报各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3.招录监狱、强制隔离戒毒所职位人民警察,按以下程序进行: (1)报名和资格初审

报名、资格初审和缴费,通过网络进行,与全省招录公务员同步进行。网址见各市招考简章。时间:2015年2月6日至12日。报名和资格初审由所在地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招录单位共同组织实施。 (2)笔试

江苏徐州中公教育

报考监狱、强制隔离戒毒所人民警察职位,考试类别为B类。考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B)、《行政职业能力测试》(B)两科。考试不指定复习用书,各科目考试范围以《江苏省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为准。 考生参加省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的统一笔试,笔试时间:2015年3月22日。 08∶00~09∶30 《公共基础知识》(B) 10∶30~12∶00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 考生应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 (3)体检和体能测评

在笔试科目合格的人员中,按照大于1∶

3、不大于1∶5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体检和体能测评的人员。达不到1∶3比例的职位,按实际合格人 数确定参加体检和体能测评的人员。体检按修订后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执行;体能测评按照《公安机关 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执行。因体检和体能测评不合格出现缺额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递补。体检和体能测评由所在地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会 同招录单位共同组织实施。 (4)资格复审

体检和体能测评合格的考生参加资格复审,由所在地市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招录单位共同组织实施。经复审,不具备报考资格或材料不全者,取消面试资格。 (5)面试

资格复审合格的考生,原则上按1∶3的比例,按公共科目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参加面试的人员。按照公共科目笔试成绩占50%、面试成绩占50% 的比例,采取百分制计算考生总成绩。形不成竞争的职位,考生面试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面试由所在地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6)考察(政审) 根据考生总成绩,按照1∶1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察(政审)对象。考察(政审)按照省委组织部等3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察工 作的通知》执行,同时还需符合本简章的有关要求。因考察(政审)不合格出现计划缺额时,分职位按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一次性递补。 (7)公示录用

江苏徐州中公教育

各招录机关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从考察(政审)合格的人员中确定拟录用人员,由公务员主管部门在有关网站公示7天。公示期满后,没有问题或 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录用的,办理录用手续;对反映有影响录用的问题并查有实据,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不予录用;对反映的问题一时难以查实的,可暂缓录用,待 查清后再决定是否录用。录用后放弃录用资格的,不再递补。录用审批程序为: ①拟录用为监狱、省属强制隔离戒毒所人民警察的,经招录单位所在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初审,报省监狱管理局和省戒毒管理局复审,经省司法厅审核同意后,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审批。

②拟录用为市属强制隔离戒毒所人民警察的,由市司法局报省司法厅政治部审核同意后,报市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

三、录用后管理及待遇

录用人员须参加公务员初任培训,实行一年试用期。培训、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予以任职定级。培训、考核不合格或违反公务员录用和试用期管理相关规定的,取消录用资格。录用为监狱、强制隔离戒毒单位人民警察的享受人民警察待遇。

四、纪律与监督

考录司法行政系统公务员(人民警察)工作,要严格执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司法部、国家公务员局关于考录公务员(人民警察)有关规定以及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考录工作的要求,坚持考录政策、考录职位、资格条件、考试成绩、录用结果“五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严禁徇私舞弊、弄虚作假。为方便社会各界监督,杜绝不正之风,特设立监督举报电话: 省司法厅 (025)835911

29、83591125 省公务员局 (025)832361

51、83236050 原标题: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2015年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简章

更多徐州江苏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请访问徐州公务员考试网(http://xuzhou.offcn.com/)

第5篇:徐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最终版)

徐州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

(徐政发[2010]9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为加快推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根据国家和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相关政策,结合我市发展实际,特就进一步推进全市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制定政策意见如下。

一、本政策意见适用在本市依法设立的软件开发、国际服务外包、现代物流、

二、加快培育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鼓励、引导现代服务业企业加快向集

三、凡适用本政策意见的重点现代服务业企业,在其工商注册、生产经营、文化动漫、旅游服务和商务中介等重点现代服务业的法人企业。聚区集中发展,并对进入集聚区发展的企业优先给予本政策意见的扶持。

投资建设项目、引进和培育经营管理人才、缴纳各种税费等方面,可享受国家和省已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同时,还可享受以下政策:

(一)对在我市新登记注册并开展经营活动的重点现代服务业企业,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给予前三年全额、后二年按50%奖励给企业。本政策意见施行之前符合条件的企业,经认定后以2009年为基数进行测算,新增部分享受同等优惠政策。

(二)鼓励重点现代服务业企业做大规模,对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进入全国行业百强或全省行业10强、且比上年增长30%以上的企业,经认定后给予奖励扶持,具体办法另行确定。

(三)对在我市投资建设的重大现代服务业项目,经认定后优先给予用地指标,并按照市及县(市)区重大项目由同级政府给予优惠扶持;对获得国家和省专项扶持资金的项目,由所在地同级财政按照相关要求给予资金配套。

四、加大对我市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扶持力度,推进联大引强,支持做大做强,加快提升全市现代服务业的创业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一)软件开发和国际服务外包

1. 大力吸引大型软件开发和国际服务外包企业落户徐州,对在徐投资兴建软件开发和国际服务外包的企业,其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的,待资金到位且企业正常运营1年后,经认定后按不低于注册资金的5%给予奖励。

2. 鼓励软件开发和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对在徐纳税的年度营业收入首次超过5000万元、1亿元、3亿元的企业,经认定后分别给予企业经营团队20万元、50万元和80万元一次性奖励。

3. 鼓励软件和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及产品创优,对被有权部门认定为国家和省级软件产业园区(软件产业基地等)或国际服务外包基地的产业园区,在认定当年分别给予10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被认定为国家和省级软件、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称号的,给予10万元、5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获得“中国优秀软件产品”、“江苏优秀软件产品”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一次性奖励。

4. 鼓励企业积极申请标准认证,对软件开发和国际服务外包企业通过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三级、四级、五级认证的,在认证当年分别给予每个认证企业10万元、5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通过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PCMM)认证、IT服务管理(ISO20000)认证、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BS7799)认证、服务提供商环境安全性(SAS70)等认证的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

5. 支持软件开发和国际服务外包研发机构建设,对获得国家级、省级认定的博士后工作站、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及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分别给予10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

6. 对当年软件开发和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自营出口100万美元(含100万美元)至500万美元的企业,经认定给予2万元奖励;自营出口500万美元(含500万美元)至1000万美元的企业,给予3万元奖励;自营出口1000万美元(含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

7. 支持软件开发和国际服务外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企业参加国际招商推介会和专业展会获得国家和省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资助的,由同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二)现代物流业

1. 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来徐创业,对进入我市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投资建设物流项目,特别是第三方、第四方物流项目,由同级政府按照重大项目给予优惠政策扶持,物流仓储设施用地按照工业地价供给。

2.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将物流业务从主业中分离,对实行主辅分离、整合改制后成立的现代物流企业,涉及资产、股权变动和内部收益转移的免交相关费用。

3. 对列入省、市重点物流企业投资建设的物流设施用房,在其主营业务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不超过20%的比例出让其物流产权用房,用于增补企业流动资金。

4. 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参与兼并、收购和重组我市物流企业,在组建企业过程中因资产置换所发生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有关部门按最低标准收取。

5. 鼓励仓储物流、货运站场、小型配载等物流企业退城、退路并进入物流集聚区发展,对进入集聚区投资建设新的物流设施项目,其建设规模与原有规模相同的,在市权限范围内有关建设规费给予全额免收,超出规模部分给予减半征

收。

6. 支持市区港口调整运输结构,推进亿吨大港建设,对新开辟集装箱物流水运航线、集合集装箱货源、从事集装箱专业水运物流的企业,给予航线开辟费用补贴;对重点专业集装箱运输企业途经我市范围内等级公路的车辆通行费用,给予适当补贴。以上具体补贴标准,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给予确认。

(三)文化动漫

1. 对获得国家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称号和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称号的单位,经认定后分别给予10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

2. 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被国家和省有权部门评定为文化品牌的,经认定后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一次性奖励。

3. 对能够反映徐州地方文化特点,独具徐州特色,采取跨地区连锁经营形式,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项目,经认定后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和奖励扶持。

4. 加大对出版发行业和版权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对网上书店和出版物跨市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型发行方式的企业、且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手机、互联网等重要数字出版企业,年营业收入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经认定后给予30万元一次性奖励。

5. 对我市原创影视动画作品,在中央和省级电视台播出的二维动画片,分别按片长每分钟1600元、800元给予奖励;对在多个台播出的,从高但不重复奖励,最多不超过200万元;对获得国家和省级播出奖项的,给予3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被国家广电总局推荐为优先播出的动画片并被推介参评后获国际性大奖的,再给予50万元奖励。

6. 对我市原创动漫游戏经国家有权部门批准正式上线运营的益智类游戏,经认定后每款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

7. 对我市原创动画电影在全国院线上映,播映所属权限区域内的首轮票房达到500万元(含500万元)至800万元的,经认定后给予原创动画制作企业10万元一次性奖励;800万元(含800万元)至1000万元的,给予30万元一次性奖励;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的,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

(四)旅游服务

1. 对经营规模列在全国百强的大型旅游集团在我市投资创办分支机构,从事旅行社经营、旅游交通运营、旅游创意咨询、旅游商品研发、旅游教育培训等中介服务,且运营一年营业收入在300万元(含300万元)以上的,经认定后给予不高于20万元一次性奖励。

2. 支持大型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对在我市开发建设重大旅游项目,其山林和水面用地涉及国有土地的,可以采取土地划拨或租赁方式供地。

3. 对旅游服务业实行优惠的价格政策,逐步推行旅游企业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价格并轨;对旅行社、景区售票商户银行卡刷卡收费,给予参照超市和加油站档次进行计费。

4. 鼓励旅游景区对照国家标准提升规范化运作和现代化经营管理,对于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的,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

5. 鼓励旅游社强化地接、扩大经营范围、拓展旅游市场,对年度承接境外旅游团队达到1000人次以上的本市旅行社,经认定后按照每人每天1元的标准给予奖励,最高不超过5万元;对年度承接市外国内旅游团队达到3000人次以上的本市旅行社,经认定后按照在徐驻留1晚以上、游览4个以上收取大门票景区的标准,给予1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经国家旅游局批准升格为出境组团社的旅行社,经认定后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

6. 对年度门票收入达到500万元(含500万元)至1000万元和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的旅游景区,年度门票收入比上年增长20%以上的,经认定后给予1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年终结汇额10万美元以上的旅行社、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每结汇1美元,奖励人民币0.08元。

(五)商务中介

1. 对新引进的世界500强、全国100强企业在我市设立地区总部,且购置自用办公用房的,经认定后按所购房价给予1.5%一次性补贴,租赁自用办公用房三年内按同地段租金市场指导价的15%给予一次性补贴, 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其他大型企业在徐设立地区总部的,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予以确认。

2. 对新引进境外并具有行业高等级执业资质和一定经营规模、且进入市级以上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咨询服务、资产评估、信用评级、创业投资、产权交易、技术检测、标准认证、广告策划、科技及技术服务、人力资源等中介服务企业,经认定后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于从事国际商务服务并达到较大规模的,经认定后另行进行奖励。

3. 鼓励商务中介服务企业增强品牌创立意识,对当年被有权部门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的商务中介服务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一次性奖励。

4. 鼓励商务中介服务企业争取行业资质认证,对投资咨询、工程咨询、会计审计、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企业当年获得国家最高等级资质认证,且年主要业务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30%以上的,经认定后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

5. 鼓励国内外大型商务中介服务机构在我市实施行业兼并重组、开展连锁或网络化经营,对通过重组、联合等形式新登记注册资金在200万元以上、年营业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的商务中介企业,经认定后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年营业收入到1000万元以上的,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

6. 鼓励具有相应会展资质的企业在我市举办具有一定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综合性或专业性展会,对连续举办3届以上,单次展览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国际、国内品牌展会,经认定后第三年给予承办企业10万元奖励。

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引导社会资本对现代服务业重点导向产业的投入,扶持重点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支持平台等基础性、功能性项目建设,对企业经营绩效和目标的考核奖励等。其它新兴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实行一事一议。

六、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全市推进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日常工作,主要负责重点导向产业发展问题研究、重大事项的协调推进和专项扶持资金安排使用初步方案的提出等工作。同时,在市经信委设软件和现代物流产业推进办公室、市文广新局设文化和动漫产业推进办公室、市商务局设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推进办公室、市旅游局设旅游产业推进办公室、市发改委设商务中介产业推进办公室,主要牵头行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重点项目建设的协调推进、行业发展情况的统计、重点企业经营业绩的考核评比和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的推荐等工作。

七、鼓励由企业自发参与组建的软件和国际服务外包、文化动漫、现代物流、旅游服务和商务中介等行业协会组织,协助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产业推进办做好行业统计、市场调研、信息交流、咨询评估等方面的服务工作。

八、建立产业推进重大事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的第一周,由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集专题联席会议,市各相关部门、相关企业负责人参加,重点调度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和发展政策落实情况,协调处理有关重大问题。

九、以上各项奖励、补贴及补助等各项扶持资金,由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市相关部门审核认定,经报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批准后,按现行财政体制由市及各县(市)区分级承担。具体资金的使用管理,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发改委制定《徐州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执行。本政策意见与市已出台的相关扶持奖励政策有重复的,单个企业当年可获多个奖项的,均按从优但不重复原则给予享受。

十、本政策意见由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市各产业推进办公室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严格申报程序和界定标准,正确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扶持项目。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一〇年七月七日

第6篇:徐州导游词

徐州拥有6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江苏省最古老的城市。中国第一个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出生地和发迹地,数百年的两汉盛世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两汉文化。徐州的两汉文化遗存,以“汉代三绝”—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为代表。除此之外,汉皇祖陵、项羽戏马台、楚汉鏖战的九里山古战争遗址、霸王别姬处、虞姬墓、以及刘邦荣归故里吟唱千古名句《大风歌》的歌风台等。徐州其他的文化遗存还有彭祖井、彭祖祠、放鹤亭、黄楼、东坡石床、快哉亭、唐代摩崖石刻、关盼盼的燕子楼、北魏大石佛、苏北第一寺—兴化寺、以明清民居为特色的民俗博物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等。

徐州自然风光兼有北方的豁然大气和南方的钟灵秀丽。云龙湖水质清澈,仿佛一颗明珠镶嵌在市区南部。绿波层涌的泉山森林公园、玉带迴转的故黄河风光带、临波倚翠的云龙湖滨湖公园以及多条景观路工程,使徐州披戴着一袭醉人的锦山绣水。

徐州市旅游设施配套完善,旅游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高,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不断增长,正逐渐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

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上一篇:公司章程范本董事会下一篇:二年焊接技能考核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