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节能减排

2024-05-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民日报评论:节能减排

人民日报评论:节能减排 篇1

节能减排,中央企业责无旁贷。我们看到,一批中央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能源消耗水平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今天起本报将陆续报道的十三家中央企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分别是:鞍钢集团、华能集团、中国铝业、中国建材集团、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南方电网、华电集团、攀钢集团、中化集团、中钢集团吉林铁合金公司、中化重庆涪陵化工公司。

节能减排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十一五”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并将其列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中央企业主要分布在石油石化、煤炭、化工、冶金、电力、运输、建材等领域,大多居于行业排头兵位置,既是能源生产大户,也是能源消费大户,其节能减排工作的好坏,事关“十一五”全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中央企业一定要从发挥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高度,切实承担起企业肩负的责任。

节能减排,中央企业有着明显优势。在节能减排装备制造方面,不少中央企业在国内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所提供的装备设备直接影响众多行业的能源和资源消耗水平,对提升全社会节能减排水平有着重要影响。中央企业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方面一直居领先地位。中央企业拥有大量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从事技术创新活动人员达到几十万人。通过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突破升级和积极推广应用,中央企业可以带动全社会节能减排水平的提高。

节能减排也是中央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能源消耗及污染排放水平是经济结构、增长方式、科技水平、管理能力、职工素质的综合反映。从节能方面看,能源资源是中央企业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材料和生产条件,减少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将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从减排方面看,积极开展污染治理,实现达标排放,可以促进企业生产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和中坚。做节能减排的表率,既是对中央企业的要求,更是中央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中央企业要在实现自身发展、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要带头模范遵守国家节能减排等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按时、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要以节能减排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调整,千方百计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减排。要正确处理生产经营与节能减排的关系,近期效益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把节能减排真正融入到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体系和日常经营活动之中,推动节能减排取得更大成效。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一定会积极行动起来,发挥骨干和带头作用,争做节能减排的表率,坚决打赢节能减排这场攻坚战。

人民日报评论员: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明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切实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提出加大攻坚力度,确保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促进发展,造福人民的重要部署。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们必须把推进现代化建设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大力度,迎难而上,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持久战。

节能减排是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搞好节能减排关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节能减排目标是“十一五”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完成这一目标是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

今年以来,经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继续下降,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出现近年来的首次下降。节能减排成效初步显现,但基础还不牢固。从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来看,任务依然艰巨,形势相当严峻。明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三年,必须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取得明显成效,否则后两年的任务压力更大。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节能减排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不仅要打好攻坚战,还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打一场持久战。

完善政策法规,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促进节能减排和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要更加注重用法律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加快出台和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价格、财税、金融等激励政策,降低节能环保投入成本,真正反映能源资源使用和环境治理成本,使节能减排要求更紧密地与企业切身利益结合起来。要加快制订和实施促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标准、强制性能效标准和环保标准。

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的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全社会节能减排目标能否实现。要通过加强节能环保评估审查、提高准入门槛等手段,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有效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和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重点流域、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是保证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组织保证。要把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完善和落实节能减排统计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实行定期考核机制。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好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一定要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把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让经济发展的代价越来越小,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人民日报评论员: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国务院印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从控制增量、加大投入、创新模式、依靠科技、强化责任、健全法制、完善政策等方面,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方案,狠抓落实,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推动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这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举措。高能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不仅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有限的能源资源,脆弱的自然环境,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社会的文明进步,也不允许对自然的过度索取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越是文明进步,越要注重节约、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是一种文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节能减排不抓出实效,就谈不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没有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也说不上社会的文明进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各地区、各部门也作出了许多努力。去年我国万元GDP能耗开始下降,但是全国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减排既定目标。今年一季度,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又出现增长过快的趋势,在一些地区还出现了投资反弹的苗头。严峻的现实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不拿出更高的热情、不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节能减排的目标就不能完成,我们将面临更严峻的能源资源的挑战,将面临更难堪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工作。要抓出实效,既要从思想上不断提高认识,摆脱旧的增长方式的影响,更要通过一系列措施和行动,狠抓落实。

狠抓落实,首先是要抓责任的落实。虽然国务院提出了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向,但节能减排工作能不能做到位,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如果还抱着以GDP的快慢论成败的政绩观,就不可能有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动真格的手段去压减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因此,国务院的通知再次明确,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是当务之急,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格局。

狠抓落实,还要抓方案的配套政策和措施的落实。综合性方案提出了多项工作内容,为今后一段时期的节能减排指明了方向。但每一个方面的内容,都还需要进一步细化,都还需要制订具体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可以说,这是一件需要加快进行的工作,是决定综合性工作方案能否保证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关键。

节能减排,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让我们行动起来,不畏艰辛,克服困难,坚决打赢节能减排的攻坚战。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节能减排,力争拿满分

“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我国万元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并将其列为重要的约束性指标。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又一次对当前节能减排工作做出全面细

致的部署。这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能改变,必须不折不扣地去执行,下大力气,下真功夫,确保实现。

节能减排,我们别无选择。节能减排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如果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那种消耗高、污染重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不仅将使经济增长付出资源、环境的过大代价,而且有可能导致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的后果。节能减排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一直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我国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排放,是我们应当承担的责任。

节能减排,形势紧迫。去年是“十一五”规划施行的第一年,虽然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但与年初确定的目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个别地区、个别行业的能耗指标、排放指标不降反升,节能减排工作中还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这差距提醒我们,要实现“十一五”末节能减排两项约束性指标,不论是在任务上还是时间上,都更加紧迫。这差距也提醒我们,推行节能减排的任务决不轻松,要面临很多困难,要处理很多矛盾,需要我们用更大的力气、下更大的决心。

节能减排,我们要有信心。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中央的决心和工作力度,前所未有。许多地方自觉调低了GDP增速,调高了节能减排指标。各项相关指标已开始出现下降。这充分表明节能减排潜力巨大。去年未实现既定目标也会给各方以警醒和反思,便于各级政府及企业及时吸取经验教训,正视矛盾,发现不足,对症下药。

节能减排,关键是真抓实干。政府是第一责任人。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责来,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全面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企业位于节能减排最前沿,同样责无旁贷。各类企业要积极行动起来,引进新技术,改造旧设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节能减排,完善的制度保障不可少。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节能减排的投入,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强化监督管理,使各个环节各类节能减排主体都来自觉主动地推行节能减排。

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年、攻坚年。从今年起,国家不再提出节能减排年度指标,而是到“十一五”末总体考核。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放松和弱化,更不是改变目标,减轻责任。全国上上下下要决心不变、目标不变、责任不变,高度重视,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节能减排上拿满分。

人民日报评论员:大力节约能源资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要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既是缓解能源资源供求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下大气力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从总量上讲,可以说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在人均上,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的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比如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0%、4.1%、25.5%和9.7%左右。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能源资源的消耗强度较高,特别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情况依然普遍,加剧了能源资源的紧张状态和环境压力。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的矛盾,必须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此,党中央已经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了“十一五”期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的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把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并要求务必取得明显成效。

按照这一部署,我们谋划发展、开展工作,就必须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放在优先位置,并切实行动起来,让节约和环保贯穿于我们工作的始终。

明年各地各部门要大力推进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依法强制淘汰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降低钢铁、有色、电力、建筑等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资源消耗水平。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要抓紧制定和修订有关促进能源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参照国际先进水平制定各行业的能效标准,严格执行节能管理制度。要加强规划和政策指导,综合运用财税、价格等政策手段,促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形成全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要积极开发资源节约技术,加大国家对能源资源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重点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资源综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替代等先进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靠技术进步增强节约能源资源的能力。要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引导合理消费,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要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推进重点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着力解决严重危害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我们相信,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明年我们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在节约能源资源方面一定能够取得明显成效。

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入持久地开展资源节约活动

国务院日前发出通知,确定从今年到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全面推进节约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展这项活动,势在必行,意义重大。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缓解资源瓶颈制约,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这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改革开放2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资源节约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总体来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资源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尤其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要力争经过三年努力,使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显著增强,资源节约技术和管理水平大幅度提高,资源节约政策、法规和标准不断完善,全社会自觉节约资源的机制初步形成。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下降10%,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5%,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显著提高,耕地减少趋势得到遏制,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以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加强管理,完善法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改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为实现上述目标,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资源节约技术进步,加强政府资源节约管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完善资源节约法规标准。对资源节约活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注重规划指导,加强政策支持,强化监督检查。

人民日报评论:节能减排 篇2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十一五”时期,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 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4.29%和12.45%, 基本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省级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主体。为表扬先进, 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国务院决定, 对“十一五”期间在节能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北京、天津、山西、内蒙古、吉林、江苏、山东、湖北等8省 (区、市) 人民政府, 在减排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山东、江苏、广东、河南、浙江、辽宁、上海、陕西等8省 (市) 人民政府, 予以通报表扬。希望受到表扬的地区以此为起点, 珍惜荣誉, 再接再厉,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十二五”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部署,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断增强全局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人民日报评论:节能减排 篇3

年)的通知

川府发〔2017〕44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

现将《四川省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2017—2020年)》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7年8月6日

四川省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2017—2020年)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优化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创新驱动发展为动力,以重点工程实施为抓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节能减排推进机制,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确保完成“十三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为加快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四川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2.29亿吨标准煤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GDP)能耗较2015年累计下降16%,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双控”目标任务。全省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21.64亿立方米以内;单位GDP用水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降低2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8以上。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12.8%、13.9%、16%、16%;全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下降5%。

二、调整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

(三)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大力推进生产设备数字化自动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制造体系网络化。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施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促进全产业链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打造一批具有较强资金、技术实力的绿色制造服务机构,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一定市场占有率的绿色产品。强化工业基础领域创新和配套能力,提升制造业自主配套水平。全面推行生态化、清洁化、低碳化、循环化、集约化生产方式,加快冶金、建材、化工、造纸、食品、机械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参加单位:科技厅、财政厅、省国资委、省质监局、省能源局等,各市〔州〕人民政府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市〔州〕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四)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以高端成长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先进电力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环保、油气钻采及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医药和高性能医疗设备等先进制造业,推动新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抓好一批战略性、支撑性、带动性强的节能环保装备重大项目实施,巩固提升成都、自贡两大核心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基地优势地位,培育发展成都金堂、自贡板仓、宜宾临港、绵阳游仙、广安武胜、四川长江工业园和成都锦江等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园区。突破关键能源技术装备,培育燃气轮机、智能电网、燃料电池、大规模储能、页岩气勘探开发等能源装备产业,积极推动德阳、自贡和泸州清洁能源技术装备基地建设。加快推动成都、泸州绿色建材产业园区建设。推动企业、园区燃气冷热电联产、风光水多能互补、生物质能和地热热电联产等各类分布式能源发展,形成多能互补的开发格局。鼓励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咨询、系统设计、运营管理、计量检测、产品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省能源局,参加单位:科技厅、国土资源厅、交通运输厅、省质监局等)

(五)严控高耗能、禁止高污染行业增长。进一步完善项目能评、环评制度,逐步提高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水平项目重复建设。对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严格落实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以及能效水平、环保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等相关约束性条件,强化项目能评、环评验收监督。组织实施高耗能行业能效提升工程,鼓励先进节能技术的集成优化运用,深入推进流程工业系统节能改造。对未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的地区,其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采取区域限批措施。(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参加单位:科技厅、省质监局、省能源局等)

(六)深入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工作要求,制定落实四川省淘汰落后产能实施办法,持续加大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力度,严禁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核准或备案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增加产能项目。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落后产能企业的能源使用、资源利用、环境损害成本,严格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倒逼落后产能退出。把淘汰落后产能与区域转型发展相结合,加快落后产能行业整体退出,高起点发展替代接续产业。(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参加单位:科技厅、国土资源厅、环境保护厅、水利厅、省安全监管局、省能源局等)

(七)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积极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坚持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方向,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增强清洁能源供应保障能力。科学有序推进水电和新能源开发,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分布式能源。严格控制煤电规模,扩大天然气应用范围。大幅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大力推动煤炭清洁生产利用。积极推进电能替代和天然气替代,继续推进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鼓励企业对余热、余压、余气等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创新清洁能源建设管理机制,加强流域水电综合管理,积极推进电力、油气等体制改革,扩大直购电、直供气等试点范围,有效消纳富余水电和留存电量,促进就地就近转化利用。到2020年,能源生产消费更加清洁低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2015年的31.7%提高到37.8%,天然气消费比重由11.4%提高到16.2%,煤炭消费比重由37.9%降低到23.9%。(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参加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国网四川电力等)

三、提升重点领域能效水平

(八)深入推进工业领域节能。实施工业能效赶超行动,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在重点耗能行业全面推行能效对标,推进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推广工业智能化用能监测和诊断技术。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和能耗效率。开展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行动,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工业园区的应用,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指标纳入工业园区考核体系。深入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行动。深入推进工业领域节水,强化工业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幅度指标考核。到2020年,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化水平显著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降低18%以上;火电、钢铁、纺织染整、造纸、石油炼制等5个高耗水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节水型企业建成率达到70%。(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参加单位:科技厅、环境保护厅、水利厅、省质监局、省能源局等)

(九)全力推进建筑领域节能。实施建筑节能先进标准领跑行动,提高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分区域分阶段逐步执行65%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加强新建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督管理,适时扩大绿色建筑强制性执行范围。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推进城镇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推动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到2020年,分别完成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00万、50万平方米,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400万平方米。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建设建筑能耗监管体系,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市(州)级以上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监测平台。推动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推动绿色建材发展,推广绿色建材评价与标识。到2020年,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40%,新建绿色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60%,既有建筑改造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80%。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建立建筑精装修制度,促进个性化装修和产业化装修相统一。(牵头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厅,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财政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十)着力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广应用以现代信息网络为基础的绿色智能交通系统。加快构建外联内接的铁路网络,推动进出川和川内高速铁路加快建设,提高铁路运输比重。加大港口建设和航道整治,注重水运发展。继续加快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系统(ETC)建设。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促进货运无缝衔接和客运零换乘,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推广甩挂运输等先进组织模式,提高多式联运比重。提升运输装备专业化、标准化水平,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大、效率低的老旧船舶和落后车辆。促进交通用能清洁化,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汽车、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加快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大幅提高公共交通出行分担比例,建立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到2020年,市区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牵头单位: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参加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公安厅、环境保护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十一)扎实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公共机构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建筑全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和能源管理。推动公共机构建立能耗基准,逐步建立分级分类的节能目标评价体系,鼓励实行能耗定额管理。实施公共机构节能试点示范,创建100家国家级、150家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推进能效领跑者创建。以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为重点,创建节水载体。公共机构率先淘汰老旧车辆,率先采购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省直机关、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的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车辆总量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新建和既有停车场要配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公共机构率先淘汰采暖锅炉、食堂大灶等燃煤设施,实施以电代煤、以气代煤,率先使用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等清洁能源提供供电、供热/制冷服务。2020年,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和人均水耗分别比2015年降低12%、10%和15%,全部省直、市(州)直机关和50%以上的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单位。(牵头单位: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省能源局等)

(十二)全面推进商贸流通节能。推动零售、批发、餐饮、商贸物流等企业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绿色节能低碳运营管理流程和机制,加快淘汰落后用能设备,推动照明、制冷和制热系统节能改造。贯彻绿色商场标准,开展绿色商场示范创建,鼓励商贸流通企业设置绿色产品专柜,推动大型商贸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引导餐饮企业鼓励消费者文明节约用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推动商贸物流标准化和智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牵头单位:商务厅,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旅游发展委、省质监局等)

(十三)切实加强农业农村节能。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先进技术,提升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到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结合新农村建设,推广应用保温、省地、隔热新型建筑材料,引导建设节能及绿色农房。加快老旧农业机械淘汰更新,推广应用节能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省柴节煤灶等节能家用设备。因地制宜、多能互补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推动农村沼气建设转型,推进农村沼气能源建设。实施农网改造,降低农业用电成本。开展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加快重大农业节水工程建设,到2020年,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村机电提灌设施建设工程,形成蓄、保、集、节、用一体化的节水农业新格局。(牵头单位:农业厅、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参加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能源局等)

(十四)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实施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原则,省、市(州)分别对“千家”“万家”重点用能单位进行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结合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核定重点用能单位年度用能总量和单位产品用能量,实行年度用能预算管理。制定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推进计划,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加快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完善能源计量体系,健全能源消费台账,有重点地开展能源计量审查,挖掘节能潜力,构建能效提升长效机制。依法开展能源审计,组织实施能源绩效评价,开展达标对标和节能自愿活动,采取企业节能自愿承诺和政府适当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提升重点用能单位能效水平。严格执行能源统计、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管理岗位和能源管理负责人等制度。(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参加单位:科技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省国资委、省质监局、省统计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能源局等)

(十五)强化重点用能设备监督管理。有效实施产品能源效率标识制度,加大对重点用能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扩大抽查覆盖面,查处使用不符合节能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的违法行为,定期向社会公告监督结果。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提升重点用能单位计量管理能力和水平。实施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完成全省10蒸吨/时以上在用燃煤工业锅炉能效普查。继续推广高效锅炉,实施锅炉节能改造。落实燃煤锅炉提标升级工作要求,对涉及新建20蒸吨/时以下燃煤锅炉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部门不予审批、核准和备案,环境保护部门不予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质监部门不接受锅炉安装告知、不安排监督检验、不发放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对整治淘汰的锅炉,注销使用登记证。(牵头单位:省质监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厅,参加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能源局等)

四、强化主要污染物减排

(十六)控制重点区域流域排放。对成都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新增耗煤项目实行煤炭消耗等量或减量替代。实施行业、区域、流域重点污染物总量减排,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总磷排放总量控制,严格控制长江干流、岷江、沱江重点流域干流沿岸的石油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医药制造、化学纤维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纺织印染等项目。实施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达标行动,完成造纸、钢铁、氮肥、印染、制药、制革等行业的清洁化、循环化技术改造。城市建成区内的现有钢铁、建材、有色金属、造纸、印染、原料药制造、化工等污染较重的企业应有序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牵头单位:环境保护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参加单位: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质监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能源局等)

(十七)推进工业污染物减排。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加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实行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等量或减量替代。继续推行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制度,逐步扩大总量减排行业范围。以削减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为重点,实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工业特征污染物削减计划。大力推进石化、化工、印刷、工业涂装、电子信息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全面推进现有企业达标排放。强化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工业聚集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各项措施,推动存在规划环评实施满5年或园区主导产业、规模、布局发生总大调整等情况的工业聚集区开展规划环评跟踪评价工作。加强工业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推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建立企业排放红黄牌制度。(牵头单位:环境保护厅、省质监局、省能源局,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等)

(十八)促进移动源污染物减排。实施清洁柴油机行动,全面推进移动源排放控制。提高新机动车船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标准,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实施机动车国VI排放标准。加速淘汰黄标车、老旧机动车、船舶及高排放工程机械、农业机械,逐步淘汰高油耗、高排放民航特种车辆与设备。全面淘汰全省范围内的黄标车。加强油品质量升级,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全面供应符合标准的汽油、柴油。加强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达标和油品质量监督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牵头单位:环境保护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公安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厅、省质监局,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省工商局、省能源局等)

(十九)强化生活源污染综合整治。对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发展进行填平补齐、升级改造,完善配套管网,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合理确定污水排放标准,“9+3”重点湖库、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和环境质量超标地区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岷江、沱江流域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执行《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原有污水处理设施尽快按照该标准进行升级改造。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包括总磷),加强运行监管,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加大雨污合流、清污混流管网改造力度,优先推进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纳管。强化农村生活污染源排放控制,采取城镇管网延伸、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等多种形式,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改厕。促进再生水利用,完善再生水利用设施。注重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理处置,杜绝二次污染。加强生活垃圾回收处理设施建设,强化对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的管理和督导。全面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普遍建立村庄保洁制度,推广垃圾分类和就近资源化利用,全面整治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到2020年,全省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地级城市建成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设市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左右,9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得到处理。加大民用散煤清洁化治理力度,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推广使用洁净煤、先进民用炉具,加强民用散煤管理。加快治理公共机构食堂、餐饮服务企业油烟污染,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家具、印刷、汽车维修等政府定点招标采购企业要使用低挥发性原辅材料。严格执行有机溶剂产品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推进建筑装饰、汽修、干洗、餐饮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牵头单位:环境保护厅、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能源局,参加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农业厅、省质监局、省机关事务管理等)

(二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加强秸秆禁烧工作,逐级落实秸秆禁烧责任,健全区域秸秆禁烧联动机制,加大秸秆露天焚烧问责力度。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严格落实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环保主体责任,督促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全部建设畜禽粪污贮存、处理、利用设施,并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加快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市场机制,培育畜禽粪污处理利用全产业链。深入推进农田残膜回收处理资源化利用,加大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推广力度。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模式,鼓励使用有机肥和高效缓释肥。深入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大力推广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现代高效施药器械。力争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农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牵头单位:农业厅、环境保护厅、省发展改革委,参加单位: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质监局等)

(二十一)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严格执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标准并落实相关总量控制指标,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区实施重点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制。认真执行涉重金属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深化重金属污染治理,鼓励现有重金属污染企业升级改造,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降低重金属排放总量,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继续淘汰涉重金属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执行重金属相关行业准入条件。2020年重点行业的重点重金属排放量要比2013年下降9.5%。逐步退出铅蓄电池等行业落后产能。按计划逐步淘汰普通照明白炽灯、体温计和血压计等添汞产品,开展汞及其化合物减排工作,推进无汞和低汞催化剂使用,2020年前聚氯乙烯行业全部淘汰高汞触媒。(牵头单位:环境保护厅,参加单位: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厅等)

五、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

(二十二)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专项行动。统筹产业园区空间及产业布局,构建共生耦合产业链,推进企业间废弃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提升公共设施平台共享能力,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循环产业体系,启动和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园区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清洁、生态良性循环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2020年,全省75%以上的国家级园区和50%以上的省级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化工、轻工等涉水类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参加单位: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厅、水利厅、商务厅等)

(二十三)加强城市废弃物规范有序处理。推动城市生活垃圾、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园林废弃物、城市污泥和废旧纺织品等城市典型废弃物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完善城市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到2020年,全省城市(含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其中设市城市达95%以上,县城(建成区)达80%以上。加快建筑垃圾消纳场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积极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地级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其他设市城市达到75%,县城力争达到60%。(牵头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参加单位:环境保护厅、农业厅、商务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二十四)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重点围绕主要污染物减排和重金属污染治理,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流通等领域清洁生产,从源头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和重点商贸企业全面达到清洁化生产标准。组织开展新一轮清洁生产审核,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进一步规范清洁生产审核和实施效果评估。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从源头削减污染产生为目标,革新传统生产工艺,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实施升级改造,推广绿色基础制造工艺,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2017年底前按要求完成造纸、钢铁、氮肥、印染、制药、制革行业的清洁化技术改造。落实国家鼓励的有毒有害原料替代目录,引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原料,推进有毒有害物质替代。继续实施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计划、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计划,强化汞、铅、高毒农药等减量替代,逐步扩大实施范围。(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农业厅,参加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科技厅、商务厅等)

(二十五)提升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水平。加快推进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促进资源再生利用企业集聚化、园区化、区域协同化布局。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以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支持共伴生矿资源、粉煤灰、煤矸石、工业副产石膏、冶炼和化工废渣、尾矿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强建材工业与煤炭、电力、冶金、化工行业的核心链接,鼓励发展固体废弃物生产新型墙体材料,积极培育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的产业。以攀西国家资源创新开发区、硫磷化工集中区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骨干企业。积极发展再制造产业,推进机动车零部件、机电设备、机床、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汽轮机等再制造。加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范管理,深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健全基层回收网络,加强集散市场建设。(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参加单位:科技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

(二十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快重点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加快推动中水回用,加快淘汰落后高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大力发展城镇集中供水,改造城镇公共水厂供水管网,加强节水器具和节水产品推广普及工作,加强城乡生活节水,推广应用节水器具,积极开展节水型居民小区和公共建筑节水达标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市(州)、县(市、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编制和批复,制定落实各项措施,强化节水理念和节水氛围,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和各行业、各领域节水目标的全面落实。加强节水型社会重点县、节水型城市建设考核,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整体推进。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全部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成都市节水型居民小区建成率达到20%以上,地级城市节水型居民小区建成率达到10%以上。(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水利厅,参加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厅等)

(二十七)加快互联网与资源循环利用融合发展。发展“互联网+”回收利用新模式,建立线上线下融合的回收网络,逐步建设废弃物在线回收、交易等平台。支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鼓励再生资源利用企业与互联网回收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电商业务向资源回收领域拓展以及智能回收机向互联网回收延伸。支持利用电子标签、二维码等物联网技术,跟踪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流向。鼓励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工业园区废弃物信息平台建设,推动现有骨干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型升级,逐步形成行业性、区域性的产业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在线交易系统。(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参加单位:科技厅、环境保护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等)

六、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二十八)节能重点工程。组织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电机系统能效提升、余热余压综合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城镇化节能升级改造、绿色照明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推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工程等节能重点工程,推进能源综合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能源局,参加单位: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质监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二十九)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对成都、内江、广安等市现役3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厂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后大气污染物排放接近燃气轮机机组排放限值。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强化秸秆禁烧。实施电力、钢铁、水泥、石化、平板玻璃、有色等重点行业全面达标排放治理工程。推进燃煤锅炉煤改气(电),到2017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淘汰10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城市建成区禁止新建20蒸吨/时以下燃煤锅炉,其他地区原则上不得新建10蒸吨/时以下燃煤锅炉。完成20蒸吨/时及以上燃煤锅炉脱硫设施改造。在划定的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禁止销售、使用煤炭、重油等高污染燃料。对现有的使用高污染燃料的锅炉、窑炉等设施实施淘汰或清洁能源置换。实施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整治,建立VOCs污染源排放清单,对重点排放企业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强化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VOCs污染治理,加强油气回收整治工作。到2020年,石化企业基本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牵头单位:环境保护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质监局、省能源局,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农业厅、省国资委等)

(三十)主要水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加强城市、县城和岷江、沱江流域建制镇生活污染减排设施建设。推进小流域治理的全流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治理工程,2020年前在全省范围内消灭劣V类水体。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和产业园区(开发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把控源截污整治城市黑臭水体作为城市污水治理的重要措施。加快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污染治理,75%以上的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固体废弃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在岷江、沱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利用现有沟、塘、渠等设施,以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格栅和透水坝等方式,建设生态沟渠、法水净化塘、地表径流集蓄池等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并综合利用。在农村积极开展河道、小塘坝、小水库的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河渠连通等工程,落实国家“以奖促治”政策,完成国家下达我省的建制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任务。(牵头单位:环境保护厅、省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农业厅,参加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等)

(三十一)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制定重金属矿采选业、重金属冶炼业、铅蓄电池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等6大行业综合整治方案并实施整治。规范企业堆场、渣场等,安全处置含重污泥,全面整治历史遗留尾矿库。重点实施康西铜业、西昌锌业、岷江电解锰厂等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布拖县乌依铅锌矿治理、喜德县301铅锌渣库治理等工程。(牵头单位:环境保护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厅,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省卫生计生委等)

(三十二)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专项行动,推进“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快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实施全域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示范,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和固体废弃物协同处理、再生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推广等专项行动。(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参加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厅、商务厅等)

七、强化技术支撑和服务体系建设

(三十三)加快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示范推广。组织实施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进高效清洁节能锅炉、低温余热余能利用装备、电机及系统装备、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生态、土壤保护与物理污染防治、环境监测及信息化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示范,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废旧金属回收熔炼等放射性污染防治技术研究,开展环境标准、技术规范和政策、资源环境承载力核算、统计及监控预警技术研究,积极支持有关企业、单位主持或参与国家、省级重点研发计划和科研项目。(牵头单位: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厅,参加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省质监局、省能源局等)

(三十四)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系统集成应用。推进区域、城镇、园区、用能单位等系统用能和节能。鼓励先进节能技术的集成优化运用,深入推进流程工业系统节能改造,重点推广原料优化、能源梯级利用、可循环、流程再造、整体匹配等系统优化工艺技术,普及中低品位余热余压发电、制冷、供热及循环利用。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推动建立城市智慧能源系统。推进跨行业、跨区域节能减排集成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和应用,推动锅炉系统、供热/制冷系统、电机系统、照明系统等优化升级。重点突破与集成一批针对城市水资源高效利用、污水超净排放、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河道水环境质量提升、区域水生态修复、饮用水安全保障等的重大关键技术,强化城市水环境承载力评估的技术集成。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大气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性,综合考虑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臭氧等多种类型污染物,开展重点区域大气复合污染联防联控技术集成与示范,促进重点地区空气质量得到较大改善。(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厅,参加单位:科技厅、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省质监局、省能源局等)

(三十五)完善节能减排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支持科技服务业和节能环保新业态发展,协调推进一批第三方检验检测、研发设计等节能环保装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设施和平台开放共享。加快引进国内外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推动省内节能减排先进技术装备“走出去”。(牵头单位: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厅,参加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省质监局等)

八、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三十六)完善价格收费政策。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充分反映价值和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落实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政策。完善脱硫、脱硝、除尘和超低排放环保电价政策,加强运行监管。制定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研究扩大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行业排污费征收范围。落实污水处理费政策,完善排污权交易价格体系。加大垃圾处理费收缴力度,提高收缴率。(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参加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城乡建设厅、水利厅等)

(三十七)完善财政激励政策。各级政府加大对节能减排的投入,统筹安排相关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能力建设、环保设施运营和公益宣传等。创新财政资金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项目的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实行节能环保服务政府采购,推行政府绿色采购,落实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加强节能环保产品政府采购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完成较好的地区和企业予以表彰或奖励。(牵头单位:财政厅,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环境保护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国资委、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三十八)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支持节能减排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继续落实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等专用设备投资额抵免税额政策。企业从事包括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等符合条件的项目所得,给予税收减免。(牵头单位: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参加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

(三十九)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绿色金融,研究设立绿色发展基金,鼓励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设立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基金,推广PPP模式,引导扩大社会资本投入。完善绿色信贷机制,支持以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和节能项目收益权等为质押的绿色信贷。鼓励金融机构引入节能环保评价要素,开展能效信贷业务,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入。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节能减排项目多元化融资支持力度,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项目提供融资服务。健全市场化绿色信贷担保机制,对使用绿色信贷的融资担保公司,可按规定申请财政贴息支持。推进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积极推动金融机构发行绿色金融债券,鼓励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深化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到2020年,环境信用评价企业达到1000家。开展环评中介机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构、环境监测机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等环境服务机构的环境信用评价试点。继续扩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范围,将涉重金属、危险废物、化工等高排放、高风险企业纳入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到2020年全省参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企业达到1000家。推进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将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纳入司法鉴定管理体系。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到2018年全省全面推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牵头单位:人行成都分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环境保护厅,参加单位:司法厅、省金融工作局、四川银监局、四川证监局、四川保监局等)

九、建立完善市场化机制

(四十)建立市场化交易机制。健全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机制,创新有偿使用、预算管理、投融资等机制,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推进碳排放权交易,依托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加快建设西部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能力建设(成都)中心,积极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进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完善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制定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依托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建设用能权交易平台和注册登记系统。加快实施排污许可制,研究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环境保护厅,参加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商务厅、省国资委、省统计局、省金融工作局、省能源局等)

(四十一)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落实税收和金融等扶持政策,鼓励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用能单位实施节能改造。推动公共机构、大型公共建筑优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改造,建设一批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鼓励重点用能单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鼓励节能服务公司创新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综合服务。建立节能服务公司、用能单位、第三方机构失信黑名单制度,将失信行为纳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托我省现有交易场所,培育以合同能源管理资产交易为特色的资产交易平台,支持节能服务公司发行绿色债券。(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参加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省金融工作局、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质监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人行成都分行等)

(四十二)加大绿色标识认证实施力度。落实能效标识管理制度,扩大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标识实施范围。开展能效、水效、环保领跑者引领行动。推行节能低碳环保产品认证。开展绿色建筑、绿色建材标识和认证,建立可追溯的绿色建材评价和信息管理系统。推进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开展绿色商场、绿色旅游饭店、绿色景区等绿色服务认证评价。加强绿色产品认证,强化国家绿色产品标准实施。建立绿色产品认证专家队伍和执法队伍。开展低碳产品认证试点,制定低碳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和认证实施规则。扶持和培育优质绿色产品品牌创建,积极支持、扶持优质绿色产品申报四川质量奖和四川名牌。(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质监局,参加单位:财政厅、水利厅、商务厅、省旅游发展委等)

(四十三)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以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估、环境公用设施建设与运行、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污染防治、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领域为重点,推行污染治理第三方治理机制。加大财政对第三方治理项目的补助和奖励力度,落实第三方治理项目税收支持政策,探索设立第三方治理项目引导基金。鼓励地方各级政府引入环境服务公司开展综合环境服务。引导工业园区等工业集聚区统一参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鼓励保险公司为第三方治理企业提供职业责任保险,降低企业运营风险。第三方治理取得的污染物减排量,在排污企业依照治理合同付清排污费后,计入排污企业排污权账户实施交易。完善价格确定和动态调整机制,合理确定第三方治理产品或服务价格并适时调整。开展全域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参加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四川保监局等)

(四十四)强化电力调度和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进节能低碳、环保电力调度,优先调度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等发电上网。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建设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实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专项行动。规范有序用电,鼓励电力用户积极采用节电技术产品,优化用电方式。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扩大峰谷电价、分时电价、可中断电价实施范围。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增强电网调峰和需求侧响应能力。(牵头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改革委,参加单位:财政厅、省能源局、国网四川电力等)

十、强化目标责任落实

(四十五)合理分解节能减排指标。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改革完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制度。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健全目标责任分解机制,将国家下达我省的能耗总量控制和节能目标分解到各市(州)、主要行业和重点用能单位。各市(州)要明确年度工作目标并层层分解落实,明确下一级政府、有关部门、重点用能单位责任。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突出重点工程减排,实行分区分类差别化管理,科学确定减排指标,环境质量改善任务重的地区承担更多的减排任务。(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参加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厅、商务厅、省统计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能源局等)

(四十六)加强节能减排计量、统计、监测和预警。健全能源计量体系和消费统计指标体系,完善企业联网直报系统,加大统计数据审核与执法力度,强化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确保统计数据基本衔接。完善环境统计体系,补充调整工业、城镇生活、农业等重要污染源调查范围。建设全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和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单位的污染物排放实现实时在线监测,强化企业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和环境信息公开。建立健全污染源在线监测汇总统计体系,到2020年,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有效传输率、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保持在90%以上,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保持在95%以上。定期公布各市(州)、重点行业、重点单位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按时发布节能减排形势晴雨表,及时启动预警调控方案。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加强重点减排工程调度管理,对环境质量改善达不到进度要求、重点减排工程建设滞后或运行不稳定、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地区及时预警。加强能源和环境统计能力建设,加强统计人员业务培训。(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省统计局,参加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省国资委、省质监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四十七)加强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强化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考核,坚持总量减排和环境质量考核相结合,建立以环境质量考核为导向的减排考核制度。省人民政府每年组织开展各市(州)人民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未完成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的市(州)人民政府实行问责,对未完成能耗总量控制目标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和约谈,实行高耗能项目缓批限批。对环境质量改善、总量减排目标均未完成的市(州),暂停新增排放重点污染物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暂停或减少中央和省财政资金支持,必要时列入环境保护督察范围。建立部门节能工作评价制度,每年对有关部门落实节能政策情况和节能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对重点单位节能减排考核结果进行公告并纳入社会信用记录系统,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暂停审批或核准新建扩建高耗能项目。落实国有企业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作为企业绩效和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节能减排贡献突出的地区、单位和个人以适当方式给予表彰奖励。(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省委组织部,参加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监察厅、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审计厅、省国资委、省质监局、省统计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十一、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

(四十八)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严格执行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快修订《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适时启动修订《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和《四川省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制定四川省《水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推进节能监察立法。制定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研究制定用能权交易管理办法。围绕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制订一批节能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逐步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节能标准体系。逐步建立以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管理技术规范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地方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推进重点区域流域、重点行业、重点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提高重点行业环境准入门槛。(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质监局,参加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省统计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四十九)加强执法监督检查。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督促各项措施落实。强化节能环保执法监察,加强节能审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污染源的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用能和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依法公布违法单位名单,发布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对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公开通报或挂牌督办,确保节能环保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有效落实。强化执法问责,对行政不作为、执法不严等行为,严肃追究有关主管部门和执法机构负责人的责任。(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厅,参加单位: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省国资委、省质监局、省统计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五十)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健全节能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建立节能服务和监管平台,加强政府管理和服务能力建设。继续推进能源统计能力建设,加强工作力量。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节能监察体系。发挥好省节能低碳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心等专业支撑机构以及相关行业协会作用。健全环保监管体制,制定并实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推进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加强挥发性有机物环境空气质量和污染排放自动在线监测工作。开展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出台主要污染物减排核查核算办法。进一步健全能源计量体系,深入推进城市能源计量建设示范,开展计量检测、能效计量比对等节能服务活动,加强能源计量技术服务和能源计量审查。建立能源消耗数据核查机制,建立健全统一的用能量和节能量审核方法、标准、操作规范和流程,加强核查机构管理,依法严厉打击核查工作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推动大数据在节能减排领域的应用。创新节能管理和服务模式,开展能效服务网络体系建设试点,促进用能单位经验分享。制定实施节能减排培训计划,依托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和政府节能管理部门、节能监察机构、用能单位相关人员的培训。(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环境保护厅,参加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质监局、省统计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

十二、动员全社会参与

(五十一)推行绿色消费。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绿色产品消费,扩大绿色消费市场。开展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绿色消费的社会氛围。全面推进公共机构带头绿色消费,推行绿色办公,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建立健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利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平台,加大对绿色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的投入,大力推动企业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深入开展全社会反对浪费行动,反对过度包装、过度消费等行为,有效遏制奢侈浪费。(牵头单位:省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参加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

(五十二)倡导全民参与。深入开展节能全民行动和节能“进机关、进单位、进企业、进军营、进商超、进宾馆、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等“十进”行动。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组织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地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举办公众环保开放日活动。支持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志愿者开展工作,拓展科普知识和环境文化的传播渠道。制播节能减排公益广告,鼓励建设节能减排博物馆、展示馆,积极创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形成全社会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参加单位:科技厅、教育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水利厅、省国资委、省质监局、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

(五十三)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四川环保”等官方政务微信、微博的媒体平台作用,主动进行节能减排政策解读,接收群众举报投诉,实现政民互通。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报道节能减排先进典型、经验和做法,曝光违法违规和能源浪费行为。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适度扩大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依法实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可依法提起公益诉讼。(牵头单位: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厅,参加单位: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

附件:1.“十三五”各市(州)能源、水资源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

2.“十三五”主要行业和部门节能指标

3.“十三五”各市(州)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4.“十三五”各市(州)氨氮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5.“十三五”各市(州)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6.“十三五”各市(州)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7.“十三五”各市(州)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申论--人民日报评论 篇4

如果单说俄罗斯人到中国购物,早就不是新闻。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俄罗斯“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日用品生产一直是短板。20多年前,我去过一趟俄罗斯。当时,苏联刚解体,日用品极度匮乏。有人建议我们带些地摊服装,可换些俄罗斯工艺品。那些服装的质量连我们自己也汗颜——石狮生产的“阿迪达斯”,有的裤缝开着线,有的袖子长短不一,二三十元一套。就这样的冒牌货,在俄罗斯依然抢手。我带的东西第一天就换光了。连身上穿的那件半新不旧的文化衫,也引起了一位俄罗斯女中学生的兴趣,追着我要用一堆圆规、三角板等学习用具来交换。【事实论据,在申论作文中不建议大家用如此多的笔墨叙述一个故事】【20多年前的俄罗斯日用品极度匮乏】

不过,后来随着俄罗斯经济复苏,中国生产的这种低档商品已激不起俄罗斯人的兴趣。他们把目光转向了欧美货、日本货。现在,“中国制造”重获俄罗斯人青睐,说明我们的产品质量已有了根本改观。的确,那种鞋子没穿几天就开线、袜子脚后跟总是跑到脚背上的窘况,现在还有吗?确实极少见了!【中国商品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强国,必须靠实体经济支撑。【观点句】作为一个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要想雄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实体经济须臾不能放松。那种“以钱生钱”为特征的虚拟经济,不是不能搞,但不能一窝蜂地追逐。放弃实体经济,尤其是放弃传统制造业,都去搞房地产、搞私募基金,万万不行!历史学家分析“大不列颠空战”德国所以败北,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希特勒轻视了英国的制造业实力。当时,德国有2669架作战飞机,而英国只有1200架。德国专家预测,只要消耗掉英国一半的战机,英国就只能折节投降。【事实论据】【中心论点:强国,必须靠实体经济支撑】

没料到几个月下来,英国升空作战飞机的数量并没有减少——英国具有强大的生产、修复能力。无奈,希特勒只好放弃了登陆英伦。【事实论据】

一句话,仅凭虚拟经济发展起来的国家,可能是富国,但决不会是强国。因此,我们应该向重视粮食生产一样重视实体经济。【观点句】不管丰年歉年,国家始终保持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因为大家知道,如果没有基本的耕地做保证,“吃饭问题”就始终会成为悬在国民头上的一把剑。其实,放弃或削弱实体经济,同地里不种粮食是一个道理。【类比论证,用中粮和实体经济进行类比,我在上课的时候具体讲过这种论证方法】【要像重视粮食生产一样重视实体经济】

现在国家下大气力振兴实体经济,许多一度“目光游移”的企业也重归实体经济,这是振奋人心的大好事。只要坚定不移地搞实体经济,一步一个脚印抓转型升级,日有所积,月有所得,年有所长,“制造业大国”蝶变成“制造业强国”就绝不是一句空话。20多年前,“万向集团”只能生产汽车零部件;而今,它能生产电动汽车整车。以前,正泰集团只能做低压电器里最简单的信号按钮灯,而今它能生产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器等100多个系列、5000多个品种。【两个事实论据,不完全列举】【坚定不移、日积月累,中国实体经济才能振兴】

如果我们的实体经济都能有这番光景,那么,不光是俄罗斯人,恐怕全世界都会视中国为“购物天堂”。【展望式结尾】 【整体框架】

1、论题:中国商品得到俄罗斯人的青睐

2、成绩:中国商品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第二段和第三段)

3、中心论点:强国,必须靠实体经济支撑

4、对策:要像重视粮食生产一样重视实体经济

5、对策:坚定不移、日积月累,中国实体经济才能振兴

6、结尾:展望中国实体经济的辉煌

【知识积累】文中关于“大不列颠空战”的历史故事,以及“万向集团”、“正泰集团”的案例,可以作为素材积累。

用理性扳正“城管=打人”的惯性思维 2015年11月18日人民网评

【编者按】这篇文章的论证非常严谨,层层推进,心思缜密,所以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关联词标注出来,便于大家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

如果不注意官方辟谣,那你很有可能,被近日网上疯传的“兰州张掖路步行街城管打晕发传单小姑娘”视频标题所误导。【这样的开头留下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不妨对新闻进行简单复盘:11月15日,两名女子在步行街散发广告传单,城管执法队员经长时间劝阻无效,暂扣了其中一人的传单。两女后尾随到值班室,谩骂、撕扯城管执法人员,并叫来多名男性对其进行辱骂、殴打。接到报警赶来的警察,在口头警告无效的情况下,被迫拔枪示警,控制事态。【事件:城管和民警执法被人辱骂、殴打】

以上是目前官方对“兰州围殴城管袭警事件”公布的调查结果。由于缺乏记录整个过程的视频做交叉印证,尚不能对城管到底为何被围殴下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网上视频中的城管和警察并无出格举动,执法行为也合乎规范。相反,现场倒是有一堆好事者,对执法人员进行言语攻击和人身威胁。【对这一事件的分析】看了“城管打人”标题就兴奋的网友,难道就没有想过,自己不过脑的转发、评论,会给事实认定形成错误引导,并给当事人带来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网友谣传“城管打人”造成不利负面影响】

客观地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管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媒体对于这个职业群体的关注,也逐渐从集中于负面新闻向客观、平衡报道转变。【媒体对城管报道日趋客观】不过相比于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极个别的“城管打人”新闻,无论真假,总是更能吸引媒体和公众的眼球。在“城管=打人”惯性思维者看来,城管面对的,都是为了生活上街摆摊卖艺的弱势群体——手无寸铁的他们,怎么可能反过来围殴城管?因此,宁可相信城管打人,也不信城管会被打,是一些人在看到新闻后的第一反应。【“城管=打人”惯性思维者对城管抱有成见】

这样的推理当然并非空穴来风,引发“合理想象”背后的社会心理成因,确实值得城管部门检讨和反思。【原因值得反思】然而,质疑、诘问也好,批评、谴责也罢,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充分了解每个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观点句】仅靠一段不完整的视频,几张不同时间段的截图,或许可以还原事件的大概面貌,但没有更关键、更有说服力的情节、细节来支撑,难免会让事实一步步走向“失实”,这在以前“昆山一店主诬陷城管打人”等事件中也屡被印证。【材料句】不负责任的臆断,断章取义的拼接,无论是对弥合社会分歧,还是对提高城管部门公信力,都会造成难以避免的冲击与伤害,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不想看到这样的“失实”发生,也不会愿意使自己成为造谣、传谣的帮凶。【分析句】【对事件的评价要建立在了解真实事实的基础上】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出自夸美纽斯】比站在道德制高点发泄一时情绪更重要的,是如何让理性思考成为行动的先导,而这恰恰是当前一些网友所欠缺的。【对前面名言警句的阐释】对“兰州围殴城管袭警事件”,当人们急着下定论的时候,其实更应该追问,除了现有的资料,是否还有更全面的证据,来佐证自己的判断?即便没有,能不能等各方说法都出来后,再来检讨执法人员的行为对错?成熟、宽容的舆论环境,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迅速解决,也有助于缓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紧张气氛,早日跳出“以暴制暴”的怪圈。【创造成熟、宽容的舆论环境】

炒股、买基金需要冷静观察和独立分析,因为这关系到切身经济利益;对待城管暴力执法的新闻,同样需要一点较真劲儿,不能盲从与轻信,因为这关系到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城市管理的稳定。【类比论证,从炒股、买基金到对待新闻】事实上,目前全国不少地方,为一线城管执法人员配备了执法记录仪,并邀请第三方进行现场公证,最大程度避免与被执法对象的摩擦、冲突,保护相对人合法权利。这些举措,无疑对今后的城管执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为记录全过程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对待新闻需要冷静观察和独立分析】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知者;关注就是力量,围观也是压力。与其跟风指责,不如让新闻再沉淀一会儿:在城管执法日益规范化、透明化的今天,掸走披在真相身上的灰尘,需要的只是多一点点理性和耐心。【警醒式结尾】 【整体框架】

1、事件:城管和民警执法被人辱骂、殴打

2、危害:网友谣传“城管打人”造成不利负面影响

3、原因:“城管=打人”惯性思维者对城管抱有成见

4、对策:对事件的评价要建立在了解真实事实的基础上

5、对策:创造成熟、宽容的舆论环境

6、对策:对待新闻需要冷静观察和独立分析

7、结尾(中心论点):理性看待和评价新闻事件

【知识积累】关于兰州围殴城管袭警事件,大家可以把文章第二段的内容记忆一下,然后用简短的话把事件复述,以作为大作文的素材。人民网评:“雾霾围城”,尤需“提头来见”!

【编者按】文中第三段是比较标准的议论文段落,每个不同类型的句子完成各自是使命,目的就是说服读者接受文中的分论点。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写议论段落,可以参照学习。

本想周末散散心,一出门就被如浆糊一般的雾霾搞得心情胶黏。打开手机才知道,北京也已发布了今冬首个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遭遇“霾伏”的,不只有首都,从11月6日起,东北地区接连遭受重霾影响,内蒙古自治区出现50年来最严重雾霾天气,华北中南部、黄淮中西部等地,也先后出现了轻到中度霾局部甚至有重度霾。真所谓,重霾压城城欲摧。【中国许多地区出现重度雾霾天气】

近来,雾霾总是变换着花样在折磨我们的生活。霾魔犹如幽灵般一会飘在这片空中,一会儿飞到另一天片天空,害得满载游客的飞机不得不扫兴返航,婚车摄影根本抓不住车队的“踪影”„„【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和不完全列举论证方法】面对窘况,人们就像一只被关在“霾笼”中的鸟,想要挣扎,却难寻觅合适的方法跳出牢笼。更令人担心的,是医院里呼吸道疾病就诊量与道路上车祸事故发生率骤增,不禁令人联想到历史上的“伦敦雾事件”致死的亡魂,顿觉空气中多了一丝血腥味。雾霾频响的警报,也凸显出有效治理的紧迫性。【雾霾严重影响人的生活和健康】 客观地讲,《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以来,各地的治霾效果有较大进步。【观点句】比如,今年10月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比上一年同期相比要好转很多;环保部空气质量榜最后十名的变化,凸显一些城市摆脱空气质量垫底的努力。【材料句】更为重要的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不仅在理念上也在制度上把生态责任挺在了经济发展政绩的前面。【材料句】这一切,都构成了雾霾治理的制度保证,也成为公众保持治霾信心的坚实基础。【分析句】【成绩:中央和地方治理雾霾取得一定的效果】 虽然说,雾霾治理是个世界性难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有共识、有决心、有方案、有行动,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自然总会到来。也因此,人们对“无可奈何雾霾来”这个现实,也抱以“自强不吸”的乐观态度在应对。【转折关系,重点在后】可是,纵观近期一些地方在雾霾天气应急过程中出现的弊端,人们不免会有点出离愤怒。比如,辽宁沈阳PM2.5爆表高达1400,政府虽然启动了一级预响应,可建筑工地顶风施工,环保官网瘫痪近2个小时,环保局工作人员对启动一级响应竟不知情„„面对雾霾,各地虽然积极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但从实际执行来看,因可操作性不足、责任分配不到位、部门联动性差、沟通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一些应急预案形同虚设,白白地损害群众的健康。我们可以接受漫长的雾霾治理期,但绝难容忍这类治理过程中的懒政、怠政甚至是敷衍塞责。【问题:一些地方在治理雾霾天气中出现懒政、怠政、敷衍塞责】

不难预见,雾霾锁城的局面我们还将经常面对,但天蓝真不能只靠等风来。地方政府是治霾的责任主体,各地环保部门是具体执行的主管部门,难道真不能织密织细应对雾霾的措施?难道真不能让法律、制度、预案严格落实发挥效用?那就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和作风的问题。【中心论点:地方政府应当端正治理雾霾的态度和作风】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2014年对北京治不好霾“提头来见”的表态,时至今日仍令人记忆犹新,正因其展示的治霾信心和决心。治理雾霾,今天尤需“提头来见”“摘帽而去”的责任与担当。因此,对于各地治霾不力、应急不及格的行为,就应严肃问责,该打板子的就要打,该免的“乌纱帽”就要免。【警醒式结尾】 【整体框架】

1、论题:中国许多地区出现重度雾霾天气

2、危害:雾霾严重影响人的生活和健康

3、成绩:中央和地方治理雾霾取得一定的效果

4、问题:一些地方在治理雾霾天气中出现懒政、怠政、敷衍塞责

5、中心论点:地方政府应当端正治理雾霾的态度和作风

6、结尾:需要严肃问责治霾工作 【知识积累】文中关于辽宁沈阳环保局的反面案例,以及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对于治理雾霾的表态决心可以作为环保话题申论好的素材。看病为啥去海外 《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0日 19 版)

【编者按】这篇文章稍作修改,原文第五段和第六段是合并在一起。为了符合申论大作文观点明确、结构清晰的要求,将原文一段拆成两段。特此说明。

如今,中国人不仅漂洋过海去日本买马桶盖,而且不远万里去美国享受高端医疗服务,引得海外医院纷纷来中国开拓市场。【开头非常简短,引出关于医疗的论题】【国人去国外看病】

中国人到美国看病,且不说旅途劳顿,光是医疗费就比国内贵得多。这笔钱花得究竟值不值?【设问句】有人认为不值得。因为中国人口基数大、疑难重症多,医生练手的机会也多,临床经验比较丰富。尤其是在一些高难度手术上,中国医生的水平甚至超过美国医生。所以,舍近求远去美国看病,纯属“烧钱”。【中国人去美国看病不值得】

应该承认,中国医生的整体素质并不低。【过渡句】但是,现代医学的核心是团队协作。目前,中国医生更喜欢“单刀赴会”,而忽视了科室之间的协同作战。【问题:忽视团队合作】其实,“一把刀”固然重要,但其作用只体现在手术环节。如果术前和术后成为“短板”,必然影响整体疗效。【假设论证】而美国既重视单个医生的技能,更重视团队协作。【对比论证】因此,在整个医疗“机器”中,每一个“零件”都在围绕病人高效运转。其结果是,同样的手术,美国的并发症发生率远远低于中国,病人术后康复也较快,这是中美医疗的最大差距。【中国医疗团队运作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除了技术方面,中美医疗的差距还体现在服务上。【段首概括句】在中国医院看病,很多人有过不愉快的经历。即便是三甲医院的特需服务,体验感也不好,病人普遍缺乏尊严。【事实论据】有一位中国直肠癌患者,去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治疗。手术期间,家属在手术室外等候。从手术开始到结束,每完成一个环节,医生都会出来给家属交代,并解释其理由。术后,病人从重症监护室出来时,口干舌燥,护士竟然把一小块冰放进病人嘴里,让他慢慢含化。【事实论据】这个小小的细节,折射出美国医院的服务水准。【分析句】而在中国,患者抱怨最多的就是非医疗环节。由于服务跟不上,即便手术做得很成功,患者的心情也不舒畅。【中国医疗服务水平滞后】

有人说,中国的医疗服务质量差,主要是因为收费太低。花快捷酒店的钱,怎么可能享受五星级宾馆的服务?【驳斥的观点】的确,美国的医疗收费远远超过中国,服务质量也相应较高。但医疗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收费低并不应成为服务差的理由。事实上,中国公立医院的特需医疗收费并不低,但服务依然跟不上,病人花了钱还受气。【事实论据,用以反驳上面的观点】【收费低不能成为医疗服务差的理由】 虽然中美都提倡“以病人为中心”,但美国医院落实到了行动上,而中国医院却停留在口头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国公立医院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缺乏竞争意识,不太在乎患者的体验感。很多三甲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无论服务好坏,病人都如过江之鲫。医院即便不改善服务,也能活得很滋润。【原因】因此,傲慢与冷漠,成为公立医院的一大“特色”。这也难怪很多人宁愿远渡重洋去“花钱买服务”,也不愿在中国的医院里“花钱看脸色”。【中国医疗服务差是由于其占有垄断地位】

那么,如何才能把病人留在国内呢?出路就是深化医改、打破垄断、鼓励竞争,让基本医疗与高端医疗比翼齐飞。【观点句】公立医院重点保基本,民营医院重点做高端。目前,公立医院垄断了最优质的人才资源,医生无法自由流动。民营医院虽有豪华的装修、顶尖的设备,就是吸引不来好医生。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快推进医生自由执业,给民营医院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促进医疗行业的良性竞争。当国内有了“货真价实”的高端医疗时,“出国看病热”必然降温。【提升国内医疗服务需要深化医改、打破垄断、鼓励竞争】 【整体框架】

1、表现:国人去国外看病

2、观点:中国人去美国看病不值得

3、问题:中国医疗团队运作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4、问题:中国医疗服务水平滞后

5、驳论:收费低不能成为医疗服务差的理由

6、原因:中国医疗服务差是由于其占有垄断地位

7、对策:深化医改、打破垄断、鼓励竞争 【知识积累】这篇文章本身就是篇很好的素材,对当前公立医院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差的分析入木三分,其中的观点值得大家理解和记忆。

1、从增长率大小来看比重或平均值变化情况 我们首先假设 年份

指标1

指标1增长率 指标2

指标2增长率

2011年

X

A

Y

B

2011年指标1占指标2的比重为X/Y;

2010年指标1占指标2的比重为X/(1+A)÷[Y/(1+B)]=(X/Y)×[(1+B)/(1+A)]。从上面的计算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当B>A时,(1+B)/(1+A)>1,此时2011年的比重要小于2010年,即部分的增长率小于整体的增长率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占整体的比重逐渐下降; 当B

2、分析绝对值(具体数值)和相对值(增长率)对结果的影响来确定增长量的大小 我们首先假设 年份

指标1

指标1增长率

指标2

指标2增长率

2011年

X

A

Y B

2011年指标1比上年增长XA/(1+A),指标2比上年增长YB/(1+B),一般来说A、B均为小于100%百分数。

我们在比较这两个算式大小的时候,且不可上来就计算,因为是在比较,所以不可能是让你计算的,要不这样计算量太大了,我们怎么来比较呢?其实说白了,也就是分析X、Y以及A、B的倍数关系,看谁的倍数大,那谁就对结果的影响大。

A、B是小于100%的百分数,那么这个百分数加上1之后,对结果的影响比较小,那么我们就可先忽略这些数值,如果X/Y>B/A,那么绝对值对结果的影响大,此时绝对值越大,结果越大; 如果X/Y

需要注意的是,当我们熟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根本不用计算X/Y、B/A的值,只需分析一下X、Y、A、B的大小就能得到正确答案。

比较的时候用数值大的数字做分子,数值小的数字做分子 如:比较108×0.1%/(1+0.1%),80×0.2%/(1+0.2%)的大小。108不足80的2倍,0.2%为0.1%的2倍,所以108×0.1%/(1+0.1%)要小于80×0.2%/(1+0.2%),很简单,很easy吧!

“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适用形式:两个分数作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比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仅仅大一点,这时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人民日报评论:节能减排 篇5

系列评论

目录

人民日报评论员:组织创先进 党员争优秀 群众得实惠..............3 仲祖文: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继续................................5 人民日报社论:争当时代先锋 永葆生机活力................................8 评论之一:县一级是关键..................................................................11 评论之二:创先争优 各级党委都要抓..........................................14 评论之三:在抗洪救灾中创先争优..................................................16 评论之四:履职尽责创先进 立足岗位争优秀................................18 评论之五:牢牢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20 评论之六:把抢险救灾作为创先争优最直接的实践......................22 评论之七: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重在取得实际效果......................24 评论之八:党群共建 创先争优......................................................26 评论之九:在创先争优中学习沈浩..................................................28 评论之十:先进示范 典型引路........................................................30 评论之十一: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32 评论之十二:创先争优 公开承诺....................................................34 评论之十三:创先争优要发扬雷锋精神..........................................36 评论之十四:争科学发展之先 创社会和谐之优..........................38 评论之十五: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40 评论之十六:搞好非公企业创先争优..............................................43 1 评论之十七:认真做好领导点评......................................................45 评论之十八:以模范行动

起表率作用..........................................47 评论之十九:在创先争优中展现巾帼风采......................................49 评论之二十:再创人生新辉煌..........................................................51 评论之二十一:建立领导点评工作长效机制..................................53 评论之二十二:在创先争优中发挥主力军作用..............................55 评论之二十三:把青春献给祖国......................................................57 评论之二十四:书写科学发展的壮丽篇章......................................59 评论之二十五:服务人民群众 促进社会和谐................................61 评论之二十六:做引领时代进步的先锋模范..................................63 评论之二十七:让为民服务的窗口常亮常新..................................65 评论之二十八:争改善民生之先

创服务人民之优......................67 评论之二十九: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69 评论之三十:创先争优要推动干部下基层......................................71 评论之三十一:带着问题下基层......................................................73 评论之三十二:借群众“慧眼”搞好评议......................................75 评论之三十三:让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77 评论之三十四:奋力推进创先争优..................................................79 人民日报评论员:组织创先进 党员争优秀 群众得实惠

(2010年05月14日)

目前,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正在各地陆续启动。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行动起来,迅速兴起创先争优活动热潮,努力形成科学发展主题突出、整个活动百花齐放、每个单位都见实效的生动局面。

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延展和深化,对于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对于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充分认识搞好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创先争优活动抓紧抓好。

要把握创先争优活动特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次创先争优活动,重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在平时工作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挥先进模范作用。要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和内容,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五带头”优秀共产3 党员。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完成本单位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结合起来,根据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党员的岗位特点,确定争创主题,精心设计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充分调动党员参与积极性,防止形式主义。要加强分类指导,把党委领导与系统指导紧密结合起来,把抓业务与抓党建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明确各行各业创先争优的具体内容。要注意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认真落实惠民利民政策,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

要借鉴运用学习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并进行探索创新。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建立健全领导机制,落实领导和指导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特别是要注意抓好县这个关键层级,县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本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和指导责任。要建立健全督查机制,适时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调研督查。要建立健全宣传机制,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和远程教育网络、手机短信平台等多种媒体的作用,宣传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大对先进事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争创先进、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仲祖文: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继续

(2010年6月2日)

目前,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已全面启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学习实践活动的继续、延展和深化。对此,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一定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党的十七大在关于党的建设的部署中,明确提出开展两项活动,一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二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央科学把握工作节奏,学习实践活动一结束,立即启动创先争优活动。两项活动接续进行,就是为了使之相互衔接、相互促进。两项活动主题都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本要求是一致的。学习实践活动作为集中教育活动,重在解决党内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工作,重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在平时工作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落实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措施的需要。学习实践活动中,各地各部门各单位查找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向群众作出了承诺。据了解,目前很多地方整改落5 实任务完成了80%左右,剩下的任务仍然很重,需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来完成,兑现承诺,取信于民。学习实践活动中梳理制定的科学发展思路、规划、措施,初步形成的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更需要在经常性工作中长期坚持、逐步落实。同时,集中教育活动的成果,只有在经常性工作中不断巩固和拓展,才能形成长效机制;只有把集中教育活动中激发出的积极性主动性转化为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创先争优的实际行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继续,创先争优活动必须继续坚持并紧紧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把握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活动目标和内容。要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引导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规划、思路和举措,引导党员以模范行动带动群众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紧紧围绕促进社会和谐,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及时排查矛盾纠纷,自觉维护社会稳定;紧紧围绕服务人民群众,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紧紧围绕加强基层组织,进一步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创新活动方式,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

各地各部门要注意把握创先争优活动的特点,坚持分类指导,6 针对不同领域和行业特点,精心设计活动主题和特色鲜明、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注意运用好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评选表彰等活动方式,使这项活动既丰富生动,又务实有效。要把继续做好学习实践活动后续工作、落实科学发展的思路措施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积极借鉴、充分运用学习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在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务求实效上下功夫,保证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深入开展。人民日报社论:争当时代先锋 永葆生机活力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九周年

(2010年7月1日)

今天是我们党诞辰89周年。经历了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37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7700多万名党员展现出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焕发着更加旺盛的创造热情。

自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勇敢担当历史使命,带领人民走出一条强国富民之路,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总是紧紧抓住党的建设这个重要法宝,动员和组织全党力量,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克服困难,夺取胜利。历史充分表明,我们党历经风雨砥砺而坚强屹立、兴旺发达,就在于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始终保持党的性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在于党始终深怀忧党兴党意识,以强国富民为己任,依靠自身建设不断激发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正在开展的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我们党将自己的执政理念化为行动的重要载体,是我们党将自己的根本宗旨融入时代的生动实践。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必将调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政治热情和创造活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我们党是一个执政61年的大党,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始终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任务光荣而艰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切身利益问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面对严峻复杂考验,党内还存在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全党同志惟有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清扫政治灰尘,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脚踏实地干事创业,尽心竭力造福于民,我们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现代化航船劈波斩浪不断前行。

我们党是一个走过89年光辉历程的大党,党的建设始终是我们党开辟前进道路的强大动力。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和人民建立了巨大功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把忧党之心转化为兴党之责,着力推动科学发展,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规划、思路和举措,以模范行动影响和带领广大群众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贡献智慧力量;着力促进社会和谐,掌握社情民意,协调各方利益,拓宽诉求渠道,化解矛盾纠纷;着力服务人民群众,9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和期待,积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着力加强基层组织,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重在解决问题,重在取得实效。只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率先垂范,我们就能够保持党的先进性,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明年,我们将迎来建党90周年。回首近一个世纪的光辉历程,党的建设始终同中国现代化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所处的时代充满机遇和挑战,我们肩负的使命伟大而光荣。全党同志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改革创新,争当时代先锋,就必定能够创造无愧于中华民族的出色业绩。

评论之一:县一级是关键

(2010年6月12日)

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县一级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创先争优活动能否抓实、抓具体、抓出成效,县一级是关键。科学发展观能否“落地生根”,能否贯彻落实到基层、转化为人民行动,关键也要看县一级。

创先争优活动是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全国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县市区分别占58%和63%。县市区的创先争优活动搞好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大头就抓住了。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县市区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实际,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县市区要围绕本地区中心工作谋划和推进活动,着重突出县域特色,解决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创先争优活动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经常性动力。

县一级党组织,处于改革发展稳定的一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增强维稳意识,主动排查隐患,调解纠纷,化解民怨,开展群防群治,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把创先争优作为促进和谐、创建平安的经常性保证。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主动回应群众的关切和期待,认真落实惠民利民政策。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得到看得见的实惠。充分尊重群众,紧紧依靠群众,请群众广泛参与,接受群众监督,把创先争优活动办成服务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县一级党组织的作为,关系党的根基是否牢固,关系党的生机活力。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加强组织,提升能力,改进作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战斗力。调动激发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干事创业热情,凝聚到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实践上来。

目前,县市区创先争优活动开局良好,但总体进展不够平衡,有的地方重视不够、主动性不强,还没有形成一种争创氛围。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12

基层认干不认说。基层创先争优重在干好事、干实事、干群众欢迎的事,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文件上、会议上、墙壁上,而要落在行动中、干事中。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每个地方、每个单位都要有贴近实际的具体争创主题和行动载体。要建立公开承诺、上评下议的动力机制,提出简洁明了、便于评比的争创标准,加强分类指导,宣传先进典型。县市区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领导,坚持书记抓、抓书记,确保科学发展增动力、人民群众得实惠、基层党建上水平的实际效果。评论之二:创先争优 各级党委都要抓

(2010年7月28日)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都要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组织都要深入领会、认真贯彻这一重要指示,切实担负起领导和指导责任,全面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

在全国近380万个党的基层组织和近7800万名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意义重大。这项活动虽然在党内基层开展,但总体要求则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着眼的是推动全局工作。基层要靠全党抓,党建要靠书记抓。只有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级党委都来抓,各级书记亲自抓,才能保证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效推进。

各级党委都要抓,要从实际出发,认真谋划、有力推动,使创先争优与中心工作融为一体;要坚持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特别是系统主管部门的党组(党委)要在部署业务工作的同时指导创先争优,与地方党委加强协调、齐抓共管。

各级党委都要抓,尤其是县市区委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带头建立联系点,带头抓示范点,带头进行点评。领导率14 先垂范,推动下面层层动起来,努力做到党组织争先进、党员干部作表率、人民群众得实惠,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评论之三:在抗洪救灾中创先争优

(2010年7月30日)

入汛以来,从南到北,自东向西,全国230多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27个省区市农作物遭灾7万公顷,受灾人口超过1亿人。

危难时刻,灾区各级党组织紧急行动,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广大党员挺身而出。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被汹涌洪水吞没的湖南新化县三湾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平、生死抉择瞬间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的江西新建县西山镇副镇长“80后”熊斌、查险固堤突遇道路塌方不幸牺牲的“老水利”福建泰宁县水利局干部夏三友、转移全村群众后被泥石流淹没身体依然保持着奔跑姿势的陕西安康市鸭蛋河村党支部书记杨宗兴……

生死关头,共产党人舍身忘我,无私无畏,奋力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先进事迹可歌可泣,令人钦佩。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臶。哪里工作最艰苦、哪里灾情最严重、哪里群众最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哪里。群众感叹:看到党员,看到干部,就感到温暖,就看到希望,对战胜困难就充满信心。

眼下,抗洪救灾任务十分繁重。灾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16 把抗洪救灾第一线作为创先争优的主战场,把创先争优中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抗洪救灾的动力,救人在前、抢险在前、安臵灾民在前,不畏艰险、顽强奋战,真正成为冲不垮的堡垒、压不倒的旗臶,用抗洪救灾的胜利来检验创先争优的成效,以实际行动彰显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评论之四:履职尽责创先进 立足岗位争优秀

(2010年8月5日)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贡献。各级党委要把创先争优作为推动中心工作的动力和保证。

创先争优和中心工作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活动和工作才不会“两张皮”。创先争优不是离开中心工作另搞一套,而是要求党组织和党员履职尽责、立足岗位,把中心任务、本职工作完成得更好。

党组织创先进,要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各级党组织要履职尽责,推动科学发展,落实好学习实践活动中提出的要求;促进社会和谐,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基层稳定;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农村、企业、社区等各条战线,都要围绕各自中心工作,争做先进单位,争创先进业绩。

党员争优秀,要立足本职岗位,争当业务尖兵。创先争优,可以调动干事热情,激发创业激情,营造“人人都可成才”的环境。创先争优,是推动工作的抓手,也是个人进步的“催化剂”。广大党员要立足本职岗位学科学、学技术,帮群众、做好事,争优秀、作18 表率。

让我们开动脑筋,发动机器,围绕中心工作,立足本职岗位,创造一流业绩,无愧于党的嘱托,无愧于人民的信任。评论之五:牢牢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

(2010年8月16日)

中央明确要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题。

牢牢把握主题,才能实现创先争优活动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中心工作的高度结合、紧密融合,活动才能找到切入点、摸准结合点、抓住着力点,成为推动中心工作、完成重点任务的动力和保证。如果就活动搞活动,就很有可能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而未能落实到行动上。

牢牢把握主题,才能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整改任务的完成,回应群众关切,多做顺民心、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多做稳人心、暖民心、聚人心的好事,人民群众才能得到更多实惠,创先争优活动才能办成群众满意工程。

牢牢把握主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创先争优活动才能成为各级党委抓发展、抓稳定、抓民生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平台,各级党委书记才会主动抓、用心抓,活动才会取得更大实效。

创先争优活动牢牢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才能把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政领导的要求、普通党员干部的愿望和广大群众的期待结合起来,才能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生生不息的进步动力,成为推动科学发展浩浩不竭的力量源泉。评论之六:把抢险救灾作为创先争优最直接的实践

(2010年8月24日)

在百年不遇的暴雨洪灾袭击之前,四川达州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群众的“导航灯”和“护卫队”,连续奋战70多个小时,紧急组织49万群众转移,创造了“零死亡”的优异成绩。

抢险救灾第一线,是创先争优的主战场。无论是玉树抗震、南方抗洪,还是舟曲救援,共产党员都不怕牺牲、顽强拼搏,冲锋在前、救人抢险,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彰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大灾即大考。抢险救灾是对共产党员政治品格的考验,也是对创先争优活动成效的检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尚追求,“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奋斗,“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拼搏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在抗击自然灾害中,涌现出一大批“舍命保乡亲”的英雄模范,迸发出气壮山河的精神力量。

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顶得住。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把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作为创先争优的第一线,把保护人22 民群众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科学的安排、更加有力的措施,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千方百计安臵受灾群众。非受灾地区的党组织和党员要积极为灾区提供援助,共同夺取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的胜利。

灾难终将过去,精神财富永存。让我们把抢险救灾中锤炼的高尚精神,贯彻到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中,贯彻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贯彻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活动中。一个民族有了这种精神,就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就没有不能战胜的险阻!评论之七:重在解决实际问题 重在取得实际效果

(2010年8月26日)

创先争优活动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这个总目标,出实招、谋发展、办实事,重在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创先争优取得实际效果的关键。

重在解决实际问题,首先要落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的整改任务,特别是对群众作出承诺但还没完成的事,在创先争优中要抓紧落实,已整改的要巩固提高,新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要抓住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大力度。

重在解决实际问题,要促和谐、惠民生,用创先争优推动解决本单位的突出问题,尤其要解决党员、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就业、就医、上学、住房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难事实事扎扎实实办好,特别是做好对困难群众的帮扶。

重在解决实际问题,要树立好作风,让大家想干事、干好事、会干事、干成事,坚持不懈干事。要祛除少数干部身上的官气和虚浮作风。用真情真心为民办事,换来百姓的真感情、真信任。只有24 在干事中体现出先进性,才能真正得到群众认可。只有重在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取得实际效果,把创先争优活动办成人民群众满意工程。

评论之八:党群共建 创先争优

(2010年9月1日)

中央明确要求,要在全国各级工青妇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通过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形成齐争共创的良好局面,带动全社会都来创先争优,使创先争优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

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是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深入开展的重要抓手。工会、共青团、妇联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把党的要求和声音传向社会的重要渠道。各群众组织在党组织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可以促使创先争优活动成为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的生动社会实践。

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对工青妇组织领导的重大举措。坚持党的领导是工青妇组织做好工作的政治原则和根本保证。工青妇组织联系职工、青年、妇女密切,最了解广大群众的需求和意愿,最熟悉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各级工青妇组织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对于激发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发挥作用,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有号召,我有行动。广大工青妇组织要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提供动力和保证;要把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作为重要目标,做到组织共建、阵地共建、队伍共建,合力服务群众,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要把党群共建创先争优与以往争创活动有机衔接,结合新实践、赋予新内涵,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提出不同的阶段性要求,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就一定能在全社会兴起人人创先争优的良好新风。评论之九:在创先争优中学习沈浩

(2010年9月15日)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沈浩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型,也是创先争优的榜样。安徽省在创先争优中深入学习沈浩,取得了很好效果。

沈浩在小岗村六年,鞠躬尽瘁,无私无畏,带领群众改变了村子贫困落后的面貌,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他的高尚觉悟,建立在对群众深厚感情上,体现在对人民负责信念里,落实在干事创业实践中。他光辉短暂的一生,书写了一部创先争优的生动教材。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国的农村基层干部、各级领导机关的党员、干部都要进一步向沈浩学习。要学习他以公仆之心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责任、对待人生;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开拓进取、踏实干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学习他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处处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做一个让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党员、好干部。

学习沈浩,关键是行动,要像安徽省那样,在“干”字上下功夫。重在“干”字,就要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埋头苦干,创造一28 流业绩;就要善于谋划,勇于创新,在发展上有新思路,工作上有新突破;就要不怕困难,敢担风险,敢啃硬骨头,应对各种挑战;就要心里装着群众,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要把学沈浩与学身边典型结合起来,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氛围,鼓励肯干事、干实事的人,用高尚的精神弘扬正气、凝聚人心。

让我们从沈浩身上感受时代楷模的炽热情怀,高扬起共产党人先进性旗臶,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争当先进、争创优秀。

评论之十:先进示范 典型引路

(2010年9月25日)

创先争优活动要达到预期目标,发挥好先进示范、典型引路的作用至关重要。

河南的刘庄村、江苏的华西村……这些先进基层党组织,是科学发展的标杆。沈浩、王瑛、熊斌……这些优秀共产党员,是引领进步的旗臶。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先进示范、典型引路,就是要带动更多的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建功立业。

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尊重先进、鼓励优秀的新风正气。要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远程教育网络等媒体和板报、橱窗等多种方式,宣传先进典型,形成正确导向。许多学校、医院、社区有光荣榜、宣传栏,“照片上墙”、“事迹上榜”,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先进就在生活中。要多推广基层党组织探索的成功经验。基层党组织的好经验,带着泥土的芬芳,闪着智慧的光芒,能够更生动、更直观地告诉大家什么是先进,如何创先进。

典型就在我们身边。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注意发现“身边的感动”,特别是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优秀党员,他们可信、可亲、可敬,群众看得见、够得着、学得会。

让我们向先进学习,向典范看齐,把上进心、荣誉感激发出来,把干事创业的“内在激情”激发出来,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奋斗史上的精彩篇章。

评论之十一: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2010年10月5日)

先进和优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特征和追求,也应该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通过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在全社会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基层党组织创先进要和本单位创先进结合起来,要以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来影响群众、感染群众、带动群众,使一个单位的所有成员在集体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中获取动力,共同为争当先进单位、创造优秀业绩贡献力量。

党员争优秀要和带动群众争优秀结合起来。党员个人争优秀还不够,还要把身份亮出来,作用发展出来,形象树立起来,通过自身的争优秀激发所有成员的工作热情,让原来工作积极的更有干劲、工作一般的有压力、工作落后的有紧迫感,并最终见贤思齐。

在创先争优的过程中,还要坚持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以基层党组织的创先争优活动带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广泛开展创建先进集体、争当先进个人活动。这样,党员、干部带头,全社会人人追求进步、个个争当先进,形成你争32 我赶的热烈氛围,创先争优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有更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

评论之十二:创先争优 公开承诺

(2010年10月16日)

在全国广泛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许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都实行了公开承诺。实践证明,公开承诺是个好办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承诺的事情做得怎么样,通过组织和群众评定予以公布,就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承诺一经公开就成了目标书、责任状,可以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自我约束,激发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广大党员在履行承诺的过程中,就会感到创先争优不只是上面的要求,而且是自己发挥作用、提高进步的需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给党员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机会。

创先争优,公开承诺,首先要围绕中心任务,制定具体的承诺目标。要鼓励广大党员在自觉自愿的情况下,根据先进和优秀的共性标准,结合自身岗位分工、能力大小,提出创先争优的个性承诺。承诺的内容越具体越好。创先争优,公开承诺,还要做到承诺听取群众声音,结果由群众公开评议。通过领导公开点评、群众公开评议、组织公开结果等程序,真正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向群众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的做法,源于基层的创造,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这方面各地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办法。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索,形成把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积极性调动起来的有效机制。

评论之十三:创先争优要发扬雷锋精神

(2010年10月27日)

“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广大党员学习雷锋,学习郭明义,涌现出一大批“雷锋窗口”、“爱心团队”和“志愿小组”。层出不穷的“雷锋”,温暖着人们的心灵;与时俱进的雷锋精神,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在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加需要艰苦创业、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奉献精神,更加需要顾全大局、忠于职守、克己奉公、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主人翁态度,更加需要相互尊重、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这些都是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

雷锋是创先争优的典范。广大党员要学习雷锋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钉子精神”,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雷锋是乐于助人的道德楷模。广大党员要像雷锋那样用真情谱写人间大爱,帮扶困难群众,关爱特殊群体,参加志愿服务,把创36 先争优作为提升个人境界、促进社会和谐的动力和保证。

雷锋精神的实质是为人民服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会变。广大党员要热爱人民、服务群众,关心民生、改善民生,在为人民谋富裕、谋安康、谋幸福中创先争优。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涵养;一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精神力量的支撑。让我们“向雷锋同志学习”、向郭明义看齐,锐意进取、竭诚奉献,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精彩答卷。

评论之十四:争科学发展之先 创社会和谐之优

(2010年11月23日)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描绘了未来中国的发展蓝图,描绘了民富国强的美好前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提供政治动力和组织保证。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硬道理。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走在前、作表率。要紧紧围绕本地区、本单位科学发展的中心任务创先争优,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多作贡献。

推动科学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都干不成、什么都干不好。广大党员干部要顺应人民新期待,倾听民声、改善民生、化解民怨,把创先争优作为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经常性保证。要紧紧围绕解决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创先争优,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公平正义,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创先争优是积极的精神状态,更是崇高的价值追求。让我们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真抓实干的作风,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创先争优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实现“十二五”蓝图的实际行动,努力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

评论之十五: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2010年11月30日)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陕西省安塞县等九个县(市)是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的联系点。在中央领导同志直接指导下,常委联系点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真抓实干,科学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基层组织得到明显加强,为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出了表率。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常委联系点广大党员干部把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和期望化为强大的动力,认真落实学习实践活动整改后续工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改善民生和服务群众,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各个方面,取得新的成效。

陕西省安塞县以工业园区建设和富民产业开发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发展瓶颈的“龙头工程”,加快建设美好安塞;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继续做好发展特色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资源、区位、劳动力优势转化“五篇文章”,打造中国西部强县;四川省江油市加快科学重建推进跨越式发展,建设西部经济发40 展高地;吉林省乾安县以富县裕民、和谐稳定、服务民生、固本强基“四大工程”为抓手,建设吉林西部明星县;广东省增城市深化新型工业、文化生活、生态旅游“三大主体功能区”建设,打造生态宜居新城;浙江省嘉善县主动对接长江三角洲,建设全面融入上海都市圈的现代新城;山东省桓台县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建设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示范县;湖北省赤壁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绿色、人文、富裕、效能新赤壁;河北省怀来县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京畿科学发展强县。

常委联系点的九个县(市)地域分布不同,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基础不同,但他们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以中央领导同志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良好作风和务实风范为榜样,深入基层,努力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党委要牢牢把握这个主题和这条主线,学习借鉴常委联系点的好做法好经验,胸怀全局、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带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先争优,为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提供动力和保证。41

评论之十六:搞好非公企业创先争优

(2010年12月14日)

在非公企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当前加强党的基层建设一项重大措施,对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意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力量,非公企业创造的社会财富多,提供的就业机会多。以创先争优促企业争先进位,激发内在活力,将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构建和谐新局面。

非公企业创先争优,要和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企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增强竞争力提供动力和保证。要组织党员和职工,在强化管理、开拓市场、革新技术、节能减排中贡献力量,在创名牌、创信誉、创效益、创质量中建功立业,在学技术、学文化、学法律中提高素质,在诚信经营、文明服务、遵章守法中争当一流。企业要认真维护职工权益、解决劳资矛盾、创建和谐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

非公企业创先争优,就要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增强凝43 聚力、影响力。重点探索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组织设臵方式,抓好书记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辐射带动作用。采取党员干部联系企业、党政机关扶持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党组织与工青妇联动等措施,形成创先争优的合力。非公企业情况千差万别,要因企制宜,采用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

让我们在创先争优中,营造奋发进取、你追我赶的生动局面,构建非公企业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企业有发展、职工得实惠的目标。

评论之十七:认真做好领导点评

(2010年12月16日)

实地查落实、当面作点评、现场解难题……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领导干部深入机关、学校、企业、乡村,倾听群众呼声,指导基层实践。“领导点评、上评下议”的动力机制,激发了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光荣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领导点评,是创先争优活动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创先争优与中心工作结合得怎么样?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政策落实了没有?党组织和党员的承诺兑现了多少?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领会得准不准……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创先争优活动的质量,关系党组织和党员的形象。因此,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认真点评,积极推动,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

领导点评不能留空白、留死角,要“全覆盖”。年底之前,各级党组织书记都要下去点评创先争优工作,所有的党组织都要接受上级党组织点评,所有的党员都要接受党组织点评。先进的,要充分肯定,落后的,要关心帮助,确保创先争优活动更好地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领导点评不能“蜻蜓点水”,不能走形式、走过场。领导点评要动真格,点到点子上,评到心坎里。群众评议要广泛,议要听真话,评要讲民主。年终考核要科学,有量化指标,有激励机制。考核结果要公示,“亮”出成绩和不足,接受检验和监督。

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抓好创先争优工作的责任意识,率先垂范、点评督导,形成人人创先进、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评论之十八:以模范行动

起表率作用

(2011年01月27日)

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各级党政机关要发挥带头表率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深刻揭示了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和路径,是指导创先争优实践的原则和指针。温家宝总理要求,各级政府机关要按照中央部署和总体要求,紧密联系实际,带头创先争优,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模范行动,起表率作用。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各级政府机关讲党性、重品行、走在前、作表率,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中创先争优,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创先争优,积极投身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今年是“十二五”47 规划开局之年,各级政府机关要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自觉坚定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为“十二五”良好开局多作贡献。

创先争优,当好人民的“公仆”。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只有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服务人民、造福百姓,才能赢得人民的爱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多办顺民心、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变化和好处。

创先争优,要引导干部下基层。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要放下身段、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诉求,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要提高化解矛盾和纠纷的本领,把握社会脉搏,及时排查隐患,为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各级政府机关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满腔热情地做好各项工作,以昂扬的精神风貌、一流的工作业绩,向党的90周年生日献礼。

评论之十九:在创先争优中展现巾帼风采

(2011年03月08日)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各级妇联组织团结广大妇女坚持党群共建,牢牢把握主题,发挥主体作用,为推动创先争优在全社会形成风气起到重要作用,成为创先争优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占我国人口一半的广大女性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长期以来,中国妇女勇立时代潮头,展现巾帼风采,撑起社会发展、国家建设的“半边天”,她们在争取男女平等、展现美丽人生的过程中,不断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贡献自身的力量,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先进典型。

妇女事业不断进步,妇女地位日益提高,离不开亿万勤劳善良中国妇女积极投身社会进步,更离不开党对妇女工作的坚强领导。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党建带妇建,组织和带领广大妇女立足岗位争优秀,形成人人创先争优的价值取向,是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重要举措。

妇联组织创先进,要在结合上下功夫,在“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平安家庭创建等工作中创先进。积极参49 与社会管理,不断提高妇女群众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更好地与妇女沟通交流,为妇女排忧解难,发挥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妇联各项工作的开展与党政工作大局结合得更紧,与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的需求贴得更近。

人民日报评论:节能减排 篇6

本文选择《人民日报》和《南方周末》两种报纸作为分析对象,对其评论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并就其属性定位、评论内容、风格特色三方面做出比较。

1 两种报纸的功能属性和受众分析

从宏观来看,《人民日报》属于党委机关报,是当今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发行量第一大的综合性报纸;《南方周末》是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一份享誉海内外的综合类周报,也是中国发行量很大、传阅率高、影响广泛、公信力较强的新闻周报。《人民日报》承担着每天向全国和世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主张的重任,它更重视的评论是着重于从思想上提高人们的认识,通过评论,把社会中的一些现象提升到理论和政策的高度加以阐述。

2 两种报纸新闻评论的内容分析

《人民日报》虽然是党报性质,但是评论的内容涉及面比较广,能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内容。正是由于其涉及面广的特性,决定了《人民日报》选题来源的多样性,如:国内大气污染状况,上级指示和工作部署、党内召开的各种会议等。毫无疑问,《人民日报》也涉及人们普遍关注的民生及其他社会现象,如当年经济危机文章《推动经济长远健康发展》。另外,以《人民日报》中的人民论坛为例,它是人民日报的一个重要评论专栏,人民日报社长王晨曾说人民论坛是主题鲜明,议论深刻,把握有度,作者广泛的,它会选取社会生活中一些带有全局性、代表性、倾向性的事件、问题和现象,及时准确地加以剖析、阐释、引导,既讲明道理,又发表议论,解疑释惑,情真意切,针砭时弊,激浊扬清,体现出一股生气、正气、锐气,涌动着一种社会舆论的正面力量。而根据数据调查,南方周末中涉及社会的评论较多,而且也涉及政治的内容。社会新闻、民生新闻是报人最好的防身武器,既不容易涉及敏感话题,又可以贴近百姓生活,满足受众接近性的心理需求。

3 两种报纸新闻评论风格特色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第一大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是党对外宣传的喉舌。自从报纸创刊以来,尤其是50年代末以来,便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原则,所以直到今天,《人民日报》依旧保持这种沿袭下来的传统。而《南方周末》评论版面规模巨大,以破为主,言论无禁区,新闻具有公正性。每周的主打评论方舟评论永远不放弃权威的,焦点的,主流的和学理的原则,精心打造力度极强,另外一贯奉行深入成就深度,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探讨,并且更能提出解决意见。如2004年7月由一本启蒙教材引发的读经之争,《南方周末》留出整版关注,这也是深度评论的特点。观点本身对错不重要,关键在于通过争锋相对的辩评锻炼读者思维。

4 结语

在评价和组织不同报纸的新闻评论时,应该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面对这些差异,对它们的差异做出合理处理。但是,不管是何种报纸,评论版既是一个园地,也是一个公众化的言论社区。让评论专版成为一个窗口,保证新闻评论的公正性,使读者感受到它的真实性,产生共鸣,进而不断吸引读者关注;让评论与时俱进,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关注民生,为人民发声,这才是报纸持久不衰的硬道理。

参考文献

上一篇:观文庙有感下一篇:福州大学2013年化学工程专业复试回忆版